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储蓄率;边际消费倾向;社会保障财富;负效应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财政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丧失劳动能力
(老、弱、病、残)或劳动机会(失业)因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提供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工伤保障制度,遗属抚恤制度等。国民储蓄有家庭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三个来源可分为两大类:私人部门储蓄和公共部门储蓄。
在以私有产权为主的国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并属于私人部门储蓄,而在共有制为主的经济中,企业储蓄属于公共部门储蓄。家庭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占最大比例,本文将在理解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社会保障与储蓄的理论出发点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它们可统称为前瞻性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theory)引入Yp: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观察的家庭的平均收入(在一个简单两期模型中Yp即为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的某种平均数)。它的意义在于:如果从某一短期看,收入变量可能会有较大波动,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看问题,收入变量可能是相对稳定的。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生命过程抽象为工作和退休两个阶段,人们在年轻时获得收入并且进行储蓄以备老年退休后使用。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一国储蓄与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关系。
同时,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总是可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因此从消费理论出发结合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完全可以有效分析储蓄变量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行为的五种效应
(一)财富替代效应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证社会各收入阶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平(它允许人们可以从制度安排中取得养老金等补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无疑将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个人实现跨期消费规划所要进行的储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源储蓄仍然存在,但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安全网”,是居民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降低预防性储蓄。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富替代效应,有些文章中也称之为“资产替代效应”。
众所周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国家通过企事业单位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养老等服务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对于有资格享受它的城镇居民来说是一种相比现在要完善而普遍得多的保障体系,它引起的财富替代效应是很显著的。下面有一组对比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1957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6亿元,2000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增至64332;人均储蓄存款由年末余额1.5元,增至2000年的5082元;而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57年为235元,2000年为628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之比,1957年为64%,2000年为81%――显然,储蓄率降低了。
(二)收入分配效应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以税的形式从富人那里获得部分收入作为救济穷人的基金,所以它有收入分配的作用。然后,福利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认为:同样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因此,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必然不同,即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中,穷人的系数b要大于富人的系数b。故实行具有收入均等化效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总消费量,总储蓄量相应减少。
(三)退休效应
退休效应将使居民可能选择较短的工作期和较长的退休期,即提前退休(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往往有财富审查程序,人们要获得保障就必须少提供劳动)。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个人纯消费时间也延长了,这就要求人们工作期间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以保证退休后有宽裕的生活来源。
(四)遗赠效应
假定人们都有为了子女留下遗产的动机,那么当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效果上将子女的收入分配给父母使用而产生代际不公平时,仁慈的长辈很可能愿意省下一部分作为给予子女的馈赠,为此增加储蓄。当然,这一效应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遗赠动机的强弱就很不相同,比如东方民族普遍有较高的遗赠动机,同样,遗产税的征收与否会影响到遗赠效应的大小。
(五)收入扣除效应
从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角度看,以社会保险为例,个人和企业各负担一半,而且其征收具有强制性。以上海地区的四金为例:四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 四金个人承担的部分:以工资为基数,养老保险个人交8%,医疗保险个人交2%,失业保险个人交1%,公积金个人交7%,总计达18%这,是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强制性扣除,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需求的规模。
以上五种效应的前两种(A、B)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具有负效应,后三种(C、D、E)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也有正效应,总效应到底是正还是负,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其争论的焦点是最重要的三种微观性质的重要效应: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遗赠效应,到底是财富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还是退休效应和遗赠效应占主导地位?(A?C+D)。为了进一步探究正负效应的影响,回答以上问题,大量的实证分析得以展开了。
三、实证研究及结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费尔德斯坦(Feldstein)研究社会保障四十多年,他的实证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尽管关于他选用的数据存在许多争议。
费尔德斯坦假设个人一年的消费是年初财产数、全年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财富(social security wealth ,SSW)等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分析1930年到1992年间的相关数据,他获得了此函数的表达式,其中SWW项的系数为0.028,这是一个正数,说明在其他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随着SSW的上升(即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消费(C)上升而储蓄(S)下降。打个粗略的比方,设某年社会保障财富额为160000亿元,0.028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使储蓄额减少了4480亿元。由此费尔德斯坦认定:A、C、D三种效应中财富替代效应占了主导地位,即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的关系呈负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回减少储蓄。
国外其他学者如Hubbard,Munnell,Danzig等人的研究也支持费尔德斯坦的结论,只是在对负效应的大小的估计上存在不同意见(普遍认为费尔德斯坦的SSW系数偏大)。
我国的学者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也得出支持性结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二者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居民储蓄率,1989至2001年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每提高1%,居民的储蓄率将下降1.779%。
以下是根据我国历年相关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
求得X与Y的相关系数:r≈0.49(属于显著相关)。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推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于是,相反地,我国居民储蓄就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
四、补充说明
本文使用“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及“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实证分析的直接对象的理由是:第一,由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平均储蓄倾向(两者和为1);第二,使用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能很好地规避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对结论的干扰;第三,使用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比使用绝对数与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是负相关的关系了,但是,事实上还必须看到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其复杂性,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时会超出一般性的抽象,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原因就在于储蓄不仅受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因素的影响,它时刻处于如利率等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中。更为精确的理论还有在不断探索中。
另外,还可以得到启示,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有助与调动人们储蓄的积极性。为此,社会保障制度只应该给人们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果人们想进一步改善生活,那么劳动者不仅应当好好劳动,争取多得一点收入,还应当好好节俭,争取多储蓄一点。勤俭是人类的美德,社会如果不能养成勤俭的风气,则资本不能积累,财富不能增加,生产不能发展。有些人好吃懒做,偏好吃光用光,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自己的生老病死反正都有国家或社会保障着,不用自己操心。
参考文献:
1、杜莉,胡庆康.现代公共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洁明.统计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剑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M].人民出版社,2001.
8、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行业;收入差距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行业差异
(一)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差异
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差异非常突出。以养老保险为例,1990年前,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基本一致的退休金制度,职工退休时都是按本人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金。1990年以后,我国养老保险实行“双轨制”。对企业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则不变。自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来,全国各地都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工作,但总体上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才刚刚起步。这种“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从制度模式看,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体现了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账户养老金取决于缴费积累和投资收益,体现个人缴费与养老待遇间的平衡关系。社会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提供的养老金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实现收入的再分配。目前,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比例大约是个人工资总额的8%,社会统筹比例是企业工资总额的20%。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原来的退休金制度,是一种完全的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退休金来源于当期财政拨款,个人不用缴费,退休金水平以退休前工资为基础,按工龄长短计发。其中,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后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发放,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比例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发放,计发比例均根据工龄划分为不同档次。其次,从制度设计上,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组成,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分别为58.5%和20%。但实践中,当前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基本养老保险,只有少数效益好的企业有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90%以上。再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方式不同。企业调整养老金主要靠社会统筹基金,受基金支撑能力制约,增长的幅度小。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养老金主要由财政负担,资金相对有保障,增长的幅度相对较大。
从医疗保险看,虽然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但改革之后,企业的个人医疗负担比机关事业单位要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改革步伐要慢于企业,现在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还是沿袭原来的公费医疗制度,患病可以报销90%,甚至100%。就是参加医疗保险改革的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为减轻个人医疗负担,还专门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而企业基本上参加了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大多数企业没有补充医疗保险,只有少数效益好的企业才给职工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困难企业无力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二)我国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当前,我国垄断行业不仅工资收入比非垄断行业高,而且在社会保障方面比非垄断行业优越。垄断行业由于经济效应好,有足够的财力参加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而非垄断行业因经济效益不稳定,不能完全参加各类社会保障项目。有些企业甚至连一项社会保障项目都没有参加,完全被排斥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之外。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及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还不到20%。垄断行业企业不仅能完全参加各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而且还给职工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但有些非垄断行业企业连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能力都没有,何谈补充养老、医疗保险?以补充养老保险为例,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大部分属于垄断行业)已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电力、石油、有色金属、中建总公司、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电、铁道、交通、民航等11个行业均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相比垄断行业企业的企业年金发展状况而言,非垄断行业企业的企业年金发展速度非常缓慢。2000年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地方企业参保人数为164.6万人,累计节余基金42.6亿元。
二、我国行业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养老制度,导致两者养老金待遇上存在明显差距。1990年,企业离休、退休人员年人均年离、退休费是1 664元,事业单位人均年离、退休费1 889元,机关人均年离、退休费是2 006元。2005年,企业离休、退休人员人均年离、退休费8 803元,事业单位人均年离、退休费为16 425元,机关人均年离、退休费为18 410元,企业相当于事业机关单位的53%和47%,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差异已十分明显。从上面我们可看出,由于基本体制模式及养老金待遇计算方式存在区别,同时也受平均工资水平和职工工龄等因素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普遍高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待遇普遍比企业高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攀比和社会矛盾。
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看,前者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高于后者。目前还没有关于各垄断行业企业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威数据,但从一些媒体公布的数据看,垄断行业企业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非垄断行业。如,电力系统普通正式职工的月薪大约在2 000-5 000元之间,而月奖金有的高达两万元。电力单位的职工享有许多非垄断行业无法与之相比而又不为外人所知的福利,在住房、入托、入学、就医、就业、购物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来。相比之下,非垄断行业企业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多了。有些困难企业甚至连基本生存都保障不了,也不可能有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待遇了。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一)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
首先,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要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制度。具体讲,要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像企业职工一样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8%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便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促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公务员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建立退休津贴制度,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其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模式应与企业一样采取基金积累制。几年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证明,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多样化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有优惠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构筑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完整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当由国家强制立法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自愿加入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参加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证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补充养老保险能实现多重目标,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保持退休人员合理的待遇水平、保证职工的生活。同时,鼓励劳动者按自愿原则将其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储蓄性养老保险,以便使晚年生活更加美好。再次,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要逐步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接轨,加快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个人账户,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淘汰现行的以本人档案工资为基数的计发办法。实行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职工退休后的待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性养老金和由个人账户支付的养老金组成。对于基础性养老金,不论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只要个人条件相同,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应相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可以有所差别,多缴多领,少缴少领,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参保缴费积极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能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最后,统一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机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要继续完善退休待遇调整机制,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要大步走,每年多调一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要小步走,每年少调一点,通过增量调整,逐步缓解待遇差距,直到合适的程度,最后统一步伐调整全社会所有退休人员的待遇。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
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
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
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
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
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4]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效率
一、前言
社会保障是一种再分配的手段,关系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积极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构建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系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水平。本文在对这一问题分析过程中,探讨了如何处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关注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公平和效率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公平与效率关联问题缺乏长期性理论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人们带来一个有效保障,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进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混乱局面,导致在处理公平和效率问题过程中,未能够把握二者之间的有效关联,导致这一工作缺乏长期性,不能够对核心进行有效掌控。在处理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发展,没能够从经济、文化、政治角度进行考虑,导致在进行福利、工资等政策处理过程中,关注于公平均衡效应,导致效率问题被忽略。同时,在对公平效率问题处理过程中,我党十六大上提出了推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发展对策,但是在改革期间,由于地方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相关工作陷入一个尴尬境地,使社会保证制度发展陷入公平和效率的两难境地[1]。
(二)公平与效率协调效应较差
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过程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个保障”的政策,以期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发展目标。公平与效率协调性较差,难以获得有效支撑,在保障制度发展到后期,缺乏资金支持。同时,一些社会保障资金被挪用的现象较为严重,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个人账户资金挪用问题,在我国至少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这一庞大的金额若是不进行有效处理,势必会导致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问题[2]。
(三)城乡差距较大
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能够真正落实。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些农村地区保障制度没有得到真正地落实,很多贫困山区最低保障制度仍然徘徊在三条保障线外。在进行实际工作过程中,社会基础保障制度落实较为困难,覆盖面积成为公平效率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对城乡的协调,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有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效率原则[3]。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对策探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效处理,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在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建设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重要举措。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要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首先,全面推动社会基础保障制度法规建设,对社会基础保障制度以法律形式进行确立,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法律进行保护;其次,政府、企业、个人要明确责任,保证三者之间能够对各自职责进行明确,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目标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尽到职责,能够保证社会分配制度更加合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负担平等化,个人则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过程中,要注重对支出结构进行不断完善,能够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对“分配性冲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发展目标。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制度进行完善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能够对传统的福利观念进行有效转变,实现国家、企业、个人共担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同时,采取有效地运营和管理机制,以“市场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出发方向,能够在保证公平的同时,突出“效率”原则;再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离不开立法工作,要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站在更高角度对公平和效率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乡村的保障制度建设,成为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在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乡村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能够不断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并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越显突出,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公平”和“效率”发展目标,就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角度,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还要注重加强经济建设,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在实现公平的同时,突出“效率”。(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爽.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78-79.
[2] 齐琳.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1,SB:16.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原理分析
我国的社会保障是为了保证居民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享受一定的补助和津贴,维持基本生活的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特殊群体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收入再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为此我们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在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国家和政府为主导力量,对暂时或者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以及生活处于极度困难的特殊群体予以资助。这一制度的建立,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补助,维护了生存权利,保障了基本生活,对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的生存保证。
2.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原理。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等原因,客观的造成了财富聚集在社会顶层受众,人为的拉开了收入差距,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由于缺乏足够的实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生活困难的状态,为了保证这部分人群能够正常生活,我国制定了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收入再分配。
3.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运行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募集社会保障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全社会的所有成员定期缴纳的。其次是根据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履行一定的登记和鉴定手续。最后由社会保障部门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补助发放,保证其维持正常的基本生活。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分析
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以来,该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度作用。考虑到收入再分配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职能,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职能进行深入的分析。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规模,保障了收入再分配的有效进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募集人群已经覆盖了所有城镇职工,正朝着农村居民扩大,未来的征缴范围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局面,其基金的总体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有了足够的基金,收入再分配的推进才能有坚强可靠的支撑。所以,为了保证收入再分配的有效实现,必须保证保障基金的总体规模。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城镇为主,其收入再分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逆向调节作用。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下,主要以城镇居民为主,其收入再分配除了保证城镇特殊困难居民的生活之外,还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从实际职能上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产生了逆向调节作用,对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现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正成为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考虑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的现实原因,为了解决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大问题,政府积极研究可靠的调节手段,能够实现对城乡收入进行合理调节。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职能来看,社会保证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完全可以充当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手段,实现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三、我国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促进作用分析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来讲,收入再分配是其重要手段和内容。在发展中,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收入再分配的公平优先性。在我国社会保证制度制定过程中,从制度上明确了收入再分配首先要保证公平性,要在全民范围内保证收入再分配能够覆盖所有群体。其次,在收入再分配中,要按照困难等级进行补贴和救助,保证困难群体能够优先得到社会保障基金。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促进作用,理解收入再分配的公平优先性。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收入再分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虽然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城市为主,但是其覆盖范围正在逐步发展,已经从城市扩大到了乡镇和农村,从未来趋势而言,社会保证制度全民化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收入再分配的覆盖范围也从城市向乡镇和农村转变,收入再分配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收入再分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收入再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明确指出了收入再分配的对象主要为城镇低收入人群,从制度建设上保证收入再分配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正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一规定,使收入再分配有了明确的对象,促进了收入再分配的有效进行,保证了收入再分配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对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促进作用有清晰的了解。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维护了正常社会生活秩序,还对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怀。通过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物质帮助,保证其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除了这些作用以外,社会保障制度还对收入再分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在制度上明确了收入再分配的对象和作用,还预测了收入再分配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保证对收入再分配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工作,保证其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红玲,刘长庚.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3).
[2]陈浩,梅强.转型社会保障制度诠释[J].现代经济探讨,2006(07).
篇6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利益;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一词由来已久,最早来源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的Social Security,后来此概念被人们逐步认可与接受。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早源于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随后德国、瑞士以及其他及其他的工业化国家也都相继推出了社会保障制度。[1]
本人认为社会保障就是国家政府为了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在其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我国社会保障虽然在建国初就已经建立,但是真正实施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最为突出。
二、我农村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存在许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分散,缺乏一个完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其支撑,从而统筹社会保障运行与发展,保证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险制度等,虽然它们保障的内容不同,但是其实际就是为了维护农村村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欠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一直以来是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短板。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被投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中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短缺,因此出现了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严重不平衡。我国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金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这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并且,我国10%的财政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所享受到的份额极小。[2]社会保障资金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社保制度的运行和管理,难以让村民真正享有其所带来的福利。
(三)农村社会保障保障范围狭小
我国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但是,我国却长期以来将农村村民排除在此范围之外,导致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根据相关材料调查,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金的投入都有很明显的差距。国家由于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社保范围和水平都十分有限,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村民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四)农村社会管理能力有限
农村社会保障分别由政府的卫生、民政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则是由政府的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形成了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多头管理的多元化格局[3]。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多元管理和控制,肯定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和矛盾,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和不作为等行为都会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保障水平不高,人们难以享有其带来的益处。
三、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对其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才能更好保障农民的正当利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应当建立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对社会保障的各个部门和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另一方面,对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最低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进行相应的管理。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的管理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来源,一个是合理分配,防止农村社保基金挪做他用。我们对于社保资金的来源方面,国家应当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相应的倾斜,毕竟农村村民无论是数量还是在生活水平上,远远低于社会的正常水平。我们对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上,应当增加其透明力度和管理水平,保障社会保障资金能够物尽其用,避免被挪做他用,侵害农民的正当利益。
(三)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我国农村社保障资金欠缺导致其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都十分低下,因此需要拓宽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加大对农民社会保障力度,保障其合理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我国在农村的社会保障范围仅仅包括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制度,这和城镇社保内容比十分欠缺,因此我们应当在其他方面多做一些努力,从而保障其权益。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
我国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制度设置不合理,社会保障资金欠缺等原因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这会严重影响农民社会保障利益的损失,不利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其资金投入,选拔合格的适业人才去管理和服务,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全体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它不仅包括城镇市民的利益,也包含农村村民的利益。我国农村虽然社会同条件大大提升,但是农村社会保障总体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4]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三农问题,社会保障更是其中内容。随着政府对其不断的重视,我相信农村村民的社会保障利益能够很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瑛.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2]曹佩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0):10-11.
[3]清照.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J].山东劳动保障,2009,5:28-29.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伦理,道德
社会保障制度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总称,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伦理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础性手段,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的制度安排,有些内容还能够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面,从而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而言也是如此。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伦理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深厚的伦理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是一种公私利益的观念集合。社会保障权力主体和社会保障对象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们面对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时会产生冲突,双方伦理道德的选择就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时,摒弃特殊利益和个人利益,维护公共利益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对双方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其次,它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的集合。由于公共利益至上的本质规定,作为权力主体的公务人员只有履行了应尽的义务,社会保障对象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权力主体必须以义务为本位,履行公共职责。而社会保障对象要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必须先履行应尽的义务,如缴纳社会保障费,以及在享受社会保险时的如实告知等义务。再次,它是一种公平与效率的集合。从伦理层面讲,制度的安排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相协调。公平与效率作为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始终,而且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上力求充分展现的层面。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伦理原则,社会公平则是效率的核心价值。最后,它是一种特定的伦理性的管理文化。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制度本身会产生一定的伦理价值,而社会保障主体也会形成一定的道德积累,久而久之,这些伦理价值和道德积累会形成一定的伦理风尚,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成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是特定的心理定势、文化积淀和潜移默化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伦理传统的集合体。
一、社会保障制度反映伦理的特质
1.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具有伦理色彩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扶危济困的道德力量发扬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为了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符合人道的标准,使现实社会更加人性化而进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无论是宗教团体或官方或民间的慈善活动,都含有乐善好施的慈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影子。社会保障就其本质来说,是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需要某种特殊帮助者提供物质和货币保护,这就使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从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工业国家最初的残忍,到现代社会日益重视对人权的保护,从有限的慈善活动与济贫事业,到现代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它所揭示的并非只是制度的变迁,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伦理道德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前提之一。
2.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体现人道精神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人道精神。这个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失业者、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者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等问题,也难免会碰到疾病、伤残和自然灾害等不幸事件。而以公平和效率为根本特征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由于人先天的智力、体力、家庭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带来优胜劣汰,甚至导致贫富差距。竞争中的失败者、失业者因失去收入而陷入贫困和生存危机。目前,这一弱势群体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存在的,也是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这个弱势群体提供人道精神的基本生活保障,使遭到不幸、遇到困难的人渡过难关,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体现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的扶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的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就保险业而言,目前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这三种保险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资金,对劳动者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实行强制性投保。另外,我国的保险还包括各种商业保险,如财产保险、“中国职工互助保险”等。投保的人很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每个投保人都遇到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因此,这些保险大都体现互济的特点,即由多数人“共济”少数人的损失和风险。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这些社会保障项目是国家和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所给予的物质上的支持和抚慰。它们的资金来源一是国家财政,二是个人捐助,基础都是承认他人需要和利益的合法性,是对他人感情和思想上的理解、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从社会心理基础和动力机制来说,这是一种道德同情,前者属社会道德同情,后者属个体道德同情。正是社会保障这种人道性、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利益调解机制,营造了全社会的道德氛围。同时,也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调节,使市场经济中的效率和公平矛盾、贫富差距矛盾得到缓解,促进社会公平和安定团结。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制度伦理的发展成果
制度伦理主要是指以社会基本制度、结构和秩序的伦理维度为中心主题的社会性伦理文化、伦理规范和公民道德体系,如制度正义、社会公平、社会信用体系、公民道德自律等等。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例外。社会保障制度尤其需要制度伦理的支撑,具体地说,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结果,它无处不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伦理价值为圭臬,因此必须经过受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人的伦理精神的关照。它不仅需要以其有效性来证明它自身,也同样需要以其道德伦理的正当合理性来证明自己,从而使社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制和选择具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普遍有效的社会合法性。
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与制度伦理本身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者是制度伦理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与后者有着亲缘关系,二者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特点虽有异处而又义理相通。基于此,制度伦理为·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提供伦理依据,而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则是制度伦理发展的重要成果。具体来说,一方面,制度伦理所确认的基本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罗尔斯在其《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两部代表作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对于一个值得人们欲求的现代民主社会来说,正义、效率和稳定(秩序)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同等意义的价值目标。制度伦理的研究主题就在于,社会的制度化实践过程是如何体现、且在多大程度上体现这三大价值目标。而这三大目标正是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所追求和力求实现的。在这一层面上,制度伦理是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标志的当代规范伦理学的复兴使得社会制度伦理的研究成为现代社会伦理文化的合理期待和现实课题。而制度伦理研究的兴起又成为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研究的先兆。它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基本价值理念、道德论证和社会伦理资源,成为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伦理审视的伦理依据。与此同时,作为制度伦理的一个分支;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也促进了制度伦理学的蓬勃发展。
转贴于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伦理道德互动发展
1.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一方面,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尔斯曾指出,人们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不仅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而且建立在道德和政治基础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制度,与人类其他制度形式一样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思想除了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外,还包括道德思想。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伦理道德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础。首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因此,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也就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在社会竞争中的起点、过程和终点的公平。其次,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扶弱济贫、友谊互助道德观念,产生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英国的《济贫法》和“友谊社”,而后各国相继建立起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个体同情和社会同情。可见,没有伦理道德的支持也就不会有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早已上升到法律层面,个人捐献作为社会保障活动的主要财政来源也已经被国家税收或强制性征缴保险费所取代。社会保障制度也由国家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但是任何一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都不能忽视道德因素的作用,因为只有得到普遍的道德赞扬和道德认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才能被社会群体所接受,比较容易实施,否则恰恰相反。而社会保障制度正是获得了社会普遍的道德赞扬和道德认同,因此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支持。此外,社会保障制度又是由在一定道德观念支配下的社会群体来实施的,社会群体的道德状况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外在环境,成为它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
2.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个人伦理道德的发展。仁爱道德和扶危济困的精神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强调人应当爱护自己的同类,同情人、帮助人。社会保障制度内在本质也是一种互济互助。推动个人伦理道德的发展,加强自我保障意识建设,是社会保障的基础性思想道德建设。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政府包揽了全部社会保障义务。这种“大锅饭”制度使职工只有“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而没有自己的道德责任,缺乏自保意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强调劳动者应当对自己负责,积极交纳社会保障金,为年老以及万一出现的灾难、风险储备解困资金。这就在强调政府、社会的责任时,把个人责任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使道德责任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刻,这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责任意识,促进个人责任道德的发展。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以一种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制度形式出现,坚持一视同仁,所有人不分性别、年龄、等级在享受社会保障权益方面是平等的,这就使人们在享受社会保障公平权益的同时,也受到公平道德的教育,促进了公平道德的发展;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最具人道主义的事业,突破了以往慈善活动的局限,使其空间更为广泛、时间更为持久、形式更为多样。除了捐献钱物之外,
还包括捐献身体器官、无偿献血、提供法律帮助、智力服务等。这些行善活动不仅对行善者和接受者,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种道德教育,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人道主义的发展,促进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
四、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伦理意蕴的核心
正义是公共行政伦理的首要原则,一项体现正义的制度安排就是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即社会的公平、公正、合理。政治的产生起源于公正分配利益的需要,凡是与政治相关的制度建设都必须将“正义”作为首选的评价标准,因此,它也被看作是制度安排的主要原则凹。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按照的观点,正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并辐射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所派生的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正义的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是符合人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分配正义的延伸,在其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要把正义原则作为首要原则。
篇8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文明的进步的标志,是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缺陷、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安全阀”,是社会收入的“调节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社会安全的“保护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政策的偏向,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呈现相互独立且不同的制度格局。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总体呈现出社会保障水平低、项目少、应急性、短期性以及社会化程度低等特点。导致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共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延缓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1]。
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表现
1.社会保障模式依赖路径差异。中国城乡社会体制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发展和演变的,城市社保制度的基础是城市的工业制度,是随着企业生产和分配制度的演变而变迁的。大体经历了劳动保险制度、国家责任性企业保障制度、企业责任性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大体经历了家庭保障+政府社会扶助、集体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国家救助、家庭保障+社会保障试点、家庭保障+国家救助 [2]。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化程度低、非制度化等特点,而且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筹资模式差异。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有:现收现付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账户模式,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城市居民的养老金由企业承担其工资的20%,个人承担8%,政府给予以一部分的财政补贴。农村是完全积累账户模式,即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模式进行筹资。
3.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社会保障水平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社会保障范围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量的总称。社会保障的范围通常是由社会保障的项目的多少来反映,保障的范围越多,社会保障的范围就越广,社会保障水平就越高。2007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182.4元/人月,平均补差水平102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70元/人月,平均补差水平37元/人月[3]。
4.管理体制差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拥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社会保障管理及经办机构,并拥有大批高素质专业工作人员,同时已建立了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系统。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成立晚,同时成熟度低。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城市是中央机构要求人力资源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而农村则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来管理,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运行效率低,运作不规范。农村保障资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差异化的原因
1.城乡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未能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必经的过渡阶段,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4]。建国以来,中国为了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一套城乡二元体制。城乡经济的固化相应的形成户籍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等二元体制。在这些固化的体制下,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出现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民工荒”并存的局面。在固化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下,相应的就形成了城乡分治的社会保障制度。
2.财政支持力度不平衡。按照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保障应该首先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应该对自我保障能力弱的农民加大保障资金投入,但是国家对城市社会保障的补助要远远大于农村的社保补助。一方面,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筹资模式,对于各种社会保险的缴费水平、缴费主体、缴费方式都做了详细的、完整的规定,保证了社会保障资金能够按时的存入居民的账户中。而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中,制度体系不完善,对筹资方式也不尽完善,因而筹资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国家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的补助资金比较多,但对农村的社会补助很少,绝大部分靠农民自己出资,大大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农村居民不公平待遇。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物品,是公民应得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为社会每个成员所平等享有,政府应该无差别地提供这一公共物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在城市,政府建立起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众多的保障项目,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高,城市居民享受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政府在农村却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总是以财力有限、农民有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等借口拖延。另外,随着经济日益快速发展,中国农民日益面临多重风险的考验,传统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减弱,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家对农村财政资金的投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政策支持力度也没有相应的提高,漠视农村居民的权利,是对农村居民极大的不公平待遇的表现。
4.根深蒂固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观念。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决定农民拥有土地权利并终身受到土地的保护,因此,在人们眼中农民有保障,相对于城镇居民,失去了工作后就断绝了经济来源而言,农民至少还有土地作为其经济来源保障生活,这就使得政府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从而制约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此外,中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意识认为:养儿防老、有土地作保障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抑制了农村地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使得政府忽视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路径
城乡差异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改革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应有功能。
1.确立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公平理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农民实现社会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特征,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居民不公平。从公平的角度,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所有的农村居民,即不论收入的高低、不论职业种类,只要是在农村领域上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居民都有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应惠及所有农村居民 [6]。因此,从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角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城乡衔接为前提,以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促进城乡的公平,实现和谐社会。
2.对现存相关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和完善。本着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对于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进行梳理,合理的方面继续保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需要补充的地方进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既能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又能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分化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就要求要设计一个适合纯农民、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于三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别设立。对于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实行农保,主要以土地保障为主,设立较低的社会保障标准,同时也可以实行自愿参保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可实行“一卡通”的社会保障模式,以适应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的特征。同时可以根据农民工的经济基础自愿选择农保还是城保。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应该是加入城市的社会保障模式,但是由于失地农民的经济基础有限,政府可以给予补贴,对于个人账户的缴费标准放低些,社会统筹部分的比例放大一些。
3.建立资金支持体系、构建稳定的资金保障体系。 在筹资方式上,根据社会化、多元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受益主体,确定不同的资金交付方式和缴费标准;建立集体、社会等外部资金的支持体系,同时在农村,对于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加入商业保险,参保方式可以实行多样化的模式;对于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方面的问题,应该结合中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改革与政策的调整导向,明确农村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资金的运行模式和有关部门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模式。
4.工作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一体化。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要求高度的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从面对的客观问题出发,必须循序渐进。首先,在农村,可以根据农民的经济条件和认识程度,有差别的进行社会保障的推行和实施,然后带动符合条件的和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参保。其次,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由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但是社会保障的缴费水平也高,很多人不愿参保,因此有必要降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应的降低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逐渐的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一体化。最后,由于农村居民一直受小农意识的限制,将土地作其唯一保障,对于社会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需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喜梅.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战略初探[J].人口与经济,2010,(4).
[2]杨翠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
[3]中国统计年鉴[K],2008.
[4]邓大松,刘昌平,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必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44-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新农村建设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大量的农业用地都开始商用化,这就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开始进城务工,这样就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维系,农民改变了传统收入方式,政府必须要制定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要加强人民生活保障,要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坚持以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宗旨,要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要以人为本,从农民自身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1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1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全体社会成员受益,其实就是国家的“减震器”,可以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在我国城镇居民所获得的社会保障福利要远远高于农民,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这就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变得不公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农民得不到基础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久而久之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经济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1.2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经济带来了负面因素,例如城镇化进程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占用,农民失去了土地,同时也失去了收入来源。而且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农民没有了收入就必须要进城打工。但是农民维权意识淡薄,到了城市以后主要是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农民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有些农民经常是拿不到工资,这就使得农民生活极度困难。近些年政府一直在强调“三农”问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所以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好途径,可以让农民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让农民减轻生活负担,提高农民收入,能够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1.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要素就是消费、投资、出口,但是我国对投资和出口的投入力度较大,根本没有重视起消费,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农民消费意识淡薄,而且农村收入来源较少,农民主要是以种地为生,根本没有多少购买能力。所以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对农民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促进农民的消费意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可以预先消费,这样就可以不断扩大内需,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避免再次出现金融危机等情况,同时国家还要做好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升农民收入。
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就开始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从农村医疗方面、养老方面、生活保障方面进行建设,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制约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2.1 保障水平较低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也出现差异,城镇人口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农村人口,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农村居民享受的待遇较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发展不均衡
第一,我国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农民生活质量极差,很多地方都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应对风险的手段较为单一,而且政府部门资金不足,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无法实施。第二,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均衡,随着新型保障制度的不断推行,但是各个地区之间的推行情况有所不同,同时农民思想意识淡薄,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没什么用,很少有农民参保,这就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顺利开展。
2.3 法律不健全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要依靠国家相关法律来维护和支持,就我国当前现状来讲,各项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诸多漏洞。第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厂建筑占用了大量的农业耕地。第二,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只是建立在单个法律法规上的,有很多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根本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4 资金投入不足
想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首先要有充足的资金,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设施的建设,而农村地区农民收入较少,很少有农民将收入所得用于养老、医疗等储蓄,基本都是满足生活花销,而且国家在这方面的拨款较少,这就是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受到限制。
3 如何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3.1 政府要提高重视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政府要从当前现状下分析自身的问题,无论是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还是相关法律不健全,这些都与政府息息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责任建设,要发挥引导作用,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视程度,要提高农民收入,扩展农民增收途径,要减小城乡差距,要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
3.2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
想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要加快立法工作的进度,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标准、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要能发挥实际作用,保障农民工的根本利益。用法律的手段去强化政府、个人和企业的意识,要用公正、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农民工,要给予农民工相应的待遇,要打破传统户籍制度,要给农民工提供便利,让农民工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待遇。
3.3 扩展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前提,首先是“三农”问题,要加强对农民的补贴金额,为农民拓宽收入渠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3.4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监督体系
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建设时,务必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体系,要对农村社会保障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杜绝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制度来执行,要有一个执行计划,要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进行监督,要定期坚持账务,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程序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10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既有发展的积极经验,也有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初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发展仍不均衡
1993年,我国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保制度,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保制度。具体表现在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良好,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政府开始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数据来源: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6年度统计快报[1]
从2015年相关统计公报看,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多。在2016年的人力资源社保年度数据快报中,我国城镇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8亿8千万人,比201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多2000万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在社会保障财政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年增大,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我国已经在城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但相比较来说,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仍然不均衡。虽然我国已经具备完善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从整体社会保障制度来看,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而农村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另外,在相关保险的保障支出费用上,城市也要比农村更多,仅养老保险一项就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金为每月1387.2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仅为141.21元。
1.2社会保障法制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我国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发展来看,从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1989年的《关于公费医疗保险的通知》,到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等内容制定,初步奠定了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基本框架。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以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等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也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但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相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来讲,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阻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深入发展。具体表现在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涉及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还未制订,通过行政手段很难有效解决社会保障的争议问题。针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现状,应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法律的覆盖范围,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上也需要有法律制度的保障。
1.3社保基金支出压力大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逐年扩大,2016年我国五项社保基金收入为5.28万亿元,总支出为4.65万亿元,基本保持收支的总体平衡。但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社保基金支出压力仍然偏大。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变大。仅广东一省就统筹130亿元用于部分城市收不抵支的情况。另外,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仍然以省级统筹为主,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造成全国各地社会保险基金结余不均衡情况。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面临长时间内收支平衡风险,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压力会持续增大。需要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来改善我国收支失衡风险。
2.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
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是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和影响。因此,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1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就是通过国家立法手段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或体系,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政府手段提供的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措施。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使全民都能够不分收入、家庭等因素,享受到国家的福利。[3]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的典型,瑞典的福利制度是“从摇篮到坟墓”,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福利保障完全由政府主导,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教育、养老及其他收入保障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
2.2福利国家保障体系建设
在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全民性、社会保障法制化、社会保障利益均等原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借鉴意义。以瑞典为例,国家制定有关国民福利的政策?c体系,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体系,其社保开支已经超过欧洲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可以说瑞典是当今最有特点也最具代表性的福利国家。
从福利国家保障体系特点来讲,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全民性。福利国家特别是北欧福利国家倡导统一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保障,不分男女、不分城乡,都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福利国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高福利。瑞典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以上,实行全面免费医疗的挪威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3%以上,福利范围包括教育、医疗、工伤、失业、最低生活补助等方面,保障水平非常高。全民性和高福利也带来了高税收和政府负担加重,很多社会福利保障的资金费用都由政府承担,而高福利支出,就需要高税收来维持。
从福利国家保障体系内容来讲,主要包含保障服务、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府职责方面。从保障服务来看,涉及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包括生老病死、住房、教育等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福利制度和体系。[4]从法制化建设来看,针对社会保障领域,瑞典政府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如《医疗卫生服务法案》、《养老基金法案》、《失业保险法案》、《病假保险法》等等。完善的法制化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效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府职责上,中央政府负责社会福利的法律制定和分配相关社会保障资金,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和监管,以更好地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效率。
2.3福利国家保障体系的公平效率问题与改革
当然,福利国家在提供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的资金是由政府通过向资本征税来提供的,旨在保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过度的社会保障使国民积极性下降,影响社会公平,降低了社会保障效率。主要表现在就业积极性下降,税收过高,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福利国家的保障体系实现要基于一定的高税收政策,而征收高额税费会使国民工作的积极性减弱,同时也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减少。此外,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利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收不抵支的情况加重了财政危机的风险。一方面,政府对企业的高额税收,带来全民福利保障的负面影响是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下降,阻碍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为实现和继续保持这种福利制度,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从而导致财政赤字问题,这种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增加政府的财务风险,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等问题。
针对社会保障体系中公平效率失衡问题,福利国家也开始寻求改革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高福利带来的财政收支失衡的情?r,适度提高个人社会保障项目缴纳比重,同时减少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针对高福利带来的国民工作积极性减弱,海外投资者投资热情减退,探索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率统一机制。国家不是直接提供经济或资金自助,而是鼓励就业,以此提升国民工作积极性。
以瑞典养老金改革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瑞典受困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低迷压力,开始寻求养老金改革。养老金作为瑞典福利制度中最大的单项开支,减缓养老金支出的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瑞典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支出压力。一方面最低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61岁,另一方面缩减养老金津贴标准,由相当于以前工资的65%下降到55%。经过一系列的改革,2000年瑞典养老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7.3%,2004年为37.8%,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金支出仅提高了0.6%;同时瑞典社会福利支出总体下降了2%,这也为改变经济低迷压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也开始适时的进行延迟退休政策,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社保体制建设及经济发展。
3.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福利国家针对高福利带来的公平效率失衡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对我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
3.1协调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化
以瑞典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国家倡导全民性。作为单一民族国家,瑞典积极推进平等主义社会价值观,提倡社会保障利益均等。无论是事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倡导平等机制,在福利保障改革也注重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率的统一。
我国在发展和完善社保制度过程中,要设计全民性的社会保障体系[5],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要注意协调城乡发展,打破城乡界限,促进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割裂城乡的统筹发展,以养老保险为例,包括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这几项保险制度不能相互转化,而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城乡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开始显现。在医疗保险领域,我国已经开始推进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在协调城乡社保制度体系化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协调城乡社保制度体系化过程中,应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战略全局出发,协调城乡社保制度体系化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3.2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
瑞典等福利国家在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针对具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使福利保障政策有法可依。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仍然不完善,除了已经出台的《社会保险法》,还应制定具体的各社会保险法律、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有法律制度健全,才能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或拥有的权利,才能规范社会保障行为,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程序正当、使用合理。当然,在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配套政策缺位、操作性差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探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增强社会保障法规的法律效力与监督体系。
3.3促进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
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分为联邦和各地方保障体系。为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美国政府设立信托基金。当信托基金出现结余可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包括购买政府债券、市场债券等,同时联邦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优化组合,以促进社会保险积极投资的多元化。
就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来讲,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仍然很单一,也使社会保险资金的支出压力增大。从历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来看,我国基本养老金保险支出压力逐年增加,特别是作为养老保险重要补充的企业年金参与率连创新低,多个省份出现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就目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现状来看,虽然投资范围涉及存款、国债、股票、基金等,但对于国债、股票的投资比例非常低 ,相对投资风险加大。因此,探索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需要提上日程。要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市场化,拓展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渠道,分散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促进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