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戏剧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篇2
【关键词】戏剧教育;课程设置;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一、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艺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最终实现了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而戏剧教育做为戏剧的一个教育形式,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情怀的同时也是一种人格教育,而且人格教育超越了表面上的艺术教育。所以在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更高的教学目标,即实现学生的人格教育,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艺术教育的形式上。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稳定的、个人独有独特的、内在的心里品质,是由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感等心里构成的复合体。一个人的人格还能通过一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精神面貌、性感、行为方式、认知能力、外在气质等表现出来。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把学生带入到戏剧本身的意境中,使戏剧教育的受众以及参与戏剧参演者体验到戏剧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对参演者和受众的各方面影响。在这影响的过程中,戏剧的课程能够对参演者和受众产生人生观、个人气质、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等全面的促进。对戏剧课程的体验也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道德感、审美观和审美情感,对个人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戏剧教育过程中的相关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在于培养戏剧的人才,更为重要的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健全和完善的人格。
二、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表现形式,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培养过程,是在当前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追求个人在人文方面的综合情况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高度,实现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对健全和完善的个性的追求,较高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人文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人文教育在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情怀等概念被不断的提及,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同样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位置。人文教育的强化,能够有效弥补当前教育上存在的诸多困境,诸如学校教育的重理轻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等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危机可以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补充。人文教育、人文情怀能够弥补和健全科技人才、工科人才在人格方面的不足,健全、完善和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
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书法、音乐、美术以及舞蹈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戏剧由于有故事和剧情、有冲突和矛盾、有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所以戏剧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包含着诸多的人文思想和情感。戏剧又不同于摄影、影视等艺术形式,戏剧更加的直观、明了、剪短和富于现实意义,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还是各种小品,都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所以戏剧更接近现实生活,成语“人生如戏”、“戏即人生”等就能充分的说明戏剧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绝对不能是简单的道德宣传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应该通过戏剧的展示、角色的扮演和剧情的设计达到教育目的。在戏剧课程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的通过戏剧中的相关剧情、人物更好的认识生活本身,感悟人生,培养和发展人格。戏剧课程设置应该更重视培养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参与实现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戏剧课程设置的人文教育倾向。
三、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剧教育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戏剧课程的设置也要帮助学生启发想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领一方面,戏剧课程设置要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身体动作、美化身体动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戏剧课程设置也要努力帮助学生之间促进表达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养成合作的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丰富感性、陶冶情操、富于意义、培养道德、健全人格、获得知识,还要做到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才艺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戏剧教育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J].戏剧艺术,2004(2)
[2] 吴戈.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J].艺术教育, 2007(12)
[3] 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9)
篇3
关键词:戏剧教育 儿童教育 教育戏剧 儿童戏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06-02
儿童一般具有想象和扮演的冲动,这是与生来的戏剧天性。戏剧比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更具灵动性,比起音乐、舞蹈艺术更具直观性,是融合了外在的画面、声音、动作、表情和内在情感的立体表现形式。戏剧舞台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以最接近儿童精神世界的体验形式,通过角色扩展人生经历,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舞台上,思维、行动、感情各种生活元素同时受到触动,无论是对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作为和成人互动交流的平台,还是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而且世界发展的多元化带给了儿童更多的戏剧创作元素,丰富了戏剧教育形式和路径,这无疑是对现代戏剧教育的极大促进。
一、戏剧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的指导理论
整体主义和过程哲学是戏剧教育的两大思想基石,整体主义强调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统一关联的实体,其关注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包括逻辑与直觉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人与社会的关联、自我与本我的关联等。
过程哲学认为世界的存在是过程性的,是动态的,身体和心灵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要素;并且用“摄入”的概念试图消除认识论的二元对立,提倡重视对过程的检验。怀特海说:“感受者是从自己的感觉活动中出现的统一体。”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将儿童看做一个完整的、与外部整体结构相互关联的个体,既要注重个体能力的激发,更要注重与整体关联性的协同。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依赖静态的认知,甚至刻意抽离关联性,而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培养动态认识提供条件。
(二)教育学的指导理论
为戏剧教育提供教育理论依据和基础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基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卢梭提出了 “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理念,杜威发扬了这种思想,在其“教育即生长”的基础论点上,实践了用互动戏剧的形式让儿童身临其境,扩展经验。
(三)戏剧教育的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无疑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然而幸福的人生除了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更取决于对幸福的感知。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幸福的人生有赖于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塑造,因而,对人的发展可能性和对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转型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儿童戏剧教育的目标是与此紧密契合的。服装道具、舞台造型、音效场景都能让儿童获得审美的感受;角色的行为给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思考的机会;儿童的语言表达、身体控制、感情流露、表情传达都可以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机会。戏剧还是一种群体艺术,不但可以获得更多与同龄人接触、分享的机会,更提供一个与家长、教师沟通的平台。
二、戏剧教育的体现形式
戏剧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目的的形式,所以,它首先体现的固然是艺术形式。如在英国就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剧场教育”,儿童既是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舞台表演中,在不脱离原有主体情景和角色的情况下,剧情随着儿童的创造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演员、观众、剧本、剧场等主要艺术元素覆盖了儿童的视野,儿童从单纯的观众发展为演员、导演、作家、设计师等,通过戏剧的方式将想法表现为现实的行动,在娱乐的过程中鼓励思考、体验感受情感。
其次,戏剧教育也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种媒介体现出来,它具有教师教和儿童学的双重内涵,是体验、分析和反思生活的舞台,并通过角色扮演来验证、强化生活经验,提高儿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效率。即兴表演和教师入戏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利于加强儿童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儿童乐于创造、敢于表现的天性。
最后,戏剧教育是作为儿童成长和身心发展的手段进行体现的,这也是最有现实价值的体现形式。[1]儿童在参与过程中面临各种矛盾、冲突、问题,进而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联,通过重视过程的检验方式,通过这种直面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养成自发思考的习惯,丰富经验,学会生活,直接培养创造性表达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儿童认知社会的初级阶段,对其个性的养成和心理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戏剧教育在儿童教育中的影响
(一)对能力的影响
1.对创造力的影响
戏剧综合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艺术元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在戏剧活动中,儿童可以在剧情、场景甚至服装道具中得到形象思维的锻炼,启发联想,丰富想象力。培养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就能渐渐培养出其创造力。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是艺术表达形式的专有特征,而创造力正是基于想象力的表达,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戏剧通过其特有的动态体系,使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儿童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另外,舞_音效、背景音乐和剧情场景的默契配合,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 协调发展,对提高儿童的思维想象力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对观察力的影响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人类的认知过程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其观察力给予重视和充分训练。诚然,戏剧活动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对象,吸引儿童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如除了人物的性格、体貌,还包括物品的色彩和形状等,同时由于需要对服装、道具、场景、舞台之间进行协调搭配和布置,也起到了提高观察力和识别力的重要作用。戏剧的内容和场景大多出自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乃至童话故事中,只有对身边事物乐于了解和仔细观察,才能够把角色扮演得更加形象、生动。有时候儿童会通过记忆曾经历过的情景而再次把以往的经历在舞台上体现出来,这会更具创造力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深化对当时观察结果的理解。
3.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身临其境的体验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目的,也是一种生活化、具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让儿童有机会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应用,达到学而时习之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以掌握火灾自救的经验为目的的戏剧题材中,孩子们大叫“着火了,着火了……”,在老师与儿童共同凝造的紧张气氛中,让置身其中的孩子真的有“着火了”的紧张和害怕。然后老师再对自己制定的措施加以演练,进而可以提出一些扩展性教学问题。
戏剧教育的设计者应多使用创作性戏剧,以引导思考为目的设计场景,为儿童创造提问机会,而非单纯地扮演或者背台词。让儿童在情境中有动态处理角色间关系的需要,逐渐能够独立地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迅速反应,激发其对现实生活过程的联想,完成其对新的知识、经验架构的掌握,从而提高其不断超越原有水平的反应能力。在戏剧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身边的事物投射自己,再以现在自我的理解为基础,尝试表现一些相关的行为,不断地提高其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认知水平。
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互换,让儿童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培养其对事件更为客观和全面的理解,树立儿童进行深度思考的主观意识。
4.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对于创作型戏剧,是没有固定脚本的。一方面,儿童在“被迫反应”的语境中,能够学会组织简洁的语言或者使用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采用老师的设计框架,儿童和老师一起参与剧情,在大家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儿童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儿童必须注意理解老师对剧情路径的安排,进而准确地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地提高儿童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促进与大家的交流。
(二)对人格的影响
1.对儿童主体发展的影响
所谓主体性, 是指儿童在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质。儿童的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在儿童意识中埋下现代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种子,进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实现自发的、自我批判的对自身与社会的关联进行独立自主的认识和实践。这既关系到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其完整权利的充分实现,更关系到其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儿童总是充满着好奇来探究世界,在他们眼前展现的不仅有事物的色彩斑斓,也有美妙旋律的多彩风姿。由于戏剧的综合性,老师不但可以通过组织戏剧活动鼓励儿童成为积极的戏剧爱好者,更为老师提供了发现儿童的主体个性和在其他领域的过人天赋的途径,让孩子的特长在一开始就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扩大其成长空间。[2]
2.对道德感情的影响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儿童意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为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焦虑、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多产生于左脑。不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效率自然就低。目前没有办法可以迫大脑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 然而戏剧是一个充分协调左右脑动能的活动,对情商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助益。
四、结语
早在18世纪,卢梭就指出生活和经历才是儿童学习的正确途径。我国数十年来形成的成绩第一的教育风气,分数等于能力的价值体系看似牢不可破,然而从本质上看,这种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种人的教育方法,与人类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戏剧教育是让每个人去发挥他的不同,追求开放、宏博、多彩的人生经历,打破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扭曲、尊重个性主体的发展,虽步履艰辛却是大势所趋。在深化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戏剧教育无疑是最容易实现、推广和普及的手段,对儿童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冯小刚决定投资卓美教育的时候,卓美教育还只有一家门店,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教育公司如何入得了冯小刚的法眼?其中的渊源还要从电影《唐山大地震》说起。《唐山大地震》中童年方达的扮演者叫张家骏,其父张思路正是卓美教育的CEO,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英童则是和冯小刚合作的副导演。
拍摄《唐山大地震》过程中,7岁的张家骏从娇惯到坚持带病拍摄、不让剧组蒙受损失的转变启发了张思路,他不让儿子再参加商业演出,但希望能够继续接受戏剧方面的教育。当时市场上的戏剧培训学校都是冲着一个目的:造星。这和张思路的初衷完全背离,便和英童商量合伙做一家少儿戏剧教育公司。后来,他找到全球最大的儿童戏剧学院Helen O’Grady。该学院创建于1979年,在2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覆盖学生600万名。购买了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权后,卓美教育于2011年1月正式开始运营。
卓美教育采用纯英文授课,授课内容和教师都是由Helen O’Grady英国总部直接输送。每次课程包含两节戏剧课和一节舞台艺术课。舞台艺术包括道具制作、服装设计、声乐、舞蹈、合唱等,通常是配合要演出的剧目。戏剧课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热身运动,从表演的角度讲就是打开天性,通过一些冲突性的表演让孩子兴奋起来;第二,演讲,通过英文绕口令训练舌部肌肉,学习腹式发音,让声音洪亮;第三,肢体表演,练习用肢体动作讲故事;第四,即兴表演,让学生在一个故事框架下自由想象发挥,使内容丰富并具有创造性;第五,对话,训练说话时的表情、姿态;第六,戏剧游戏,通过绘画、音乐等让孩子感受艺术。
常规课本剧都是设计好情景、台词,孩子往往被台词束缚,而戏剧课的核心是即兴表演。张思路的妻子张丹(卓美教育副总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二者的区别:“话剧演员在生活中言谈举止也很有魅力,而电影演员就不见得。”国外部分学校有一门必修课叫“情商课”,其授课内容和戏剧课十分相近。
教育戏剧最早由上海戏剧学院李一鸣教授引入中国,目前全国只有上海戏剧学院开设教育戏剧专业,大多数人对此还比较陌生。为了普及教育戏剧这个概念,并且树立卓美教育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卓美教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艺术团、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合作举办“走进美妙的戏剧花园”,在全国举行展演交流会。
张丹加入卓美教育之前,拥有一家年营收1000万元的软件公司,但她厌倦了针对企业客户的生意,想要做一些“更加女人的事情”。2011年9月,张丹询问卓美教育招收了多少学生,张思路答道:9个。张丹立刻就跳了起来:“不管你同不同意,我明天就去上班!”第二天张丹果真去了卓美教育上班,不久后又把软件公司搬到位于西直门的同一栋楼里。
张丹参与日常运营后开始抓招生。经朋友介绍,他们尝试和学校合作,先在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开设兴趣班,第一期招收了13个学生。2012年7月份,第二届教育戏剧展演比赛中,卓美教育为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建立的剧团获得了银奖。9月份招生当天,早上6点钟开始,负责招生的老师就接到了家长的电话,到下午3点钟,离招生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家长竟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原本计划招4个班、80个学生,结果招了10个班、250个学生。
与此同时,卓美教育还进入了北师大附小、北师大亚泰实验小学、东城区曙光小学、中关村二小等学校。和语文、数学一样,“创造性英文戏剧”也成了这些学校的校本课。张丹曾问东城区曙光小学校长为什么选择和卓美合作,他回答道:“我们总在强调国际化,学英语并不能让孩子国际化,但戏剧可以让孩子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2012年5月18日下午,张思路和英童带着两年积累的成果去见冯小刚。看完资料,冯问他能做什么,二人回答希望冯能参与进来。一周之后,投资方案敲定。尽管张、殷提议冯小刚以无形资产入股,但冯小刚还是坚持现金投资。他说:“我觉得这事有意义。”
当年10月份,卓美教育望京店开业。起初张丹心里没底儿,把价格定为1.2万元/年,结果家长一拥而上,不得已连续几次提价,最终定在2.4万元/年。目前卓美教育望京店和西直门店各有学生100多人,校内学生1400余人。2012年9月份,卓美教育的月收入只有50万元,尽管冯小刚在投资的时候没打算赚钱,但卓美教育现在已实现赢利,计划今年6月份在朝阳区再开一家分店,全年营收达到2000万元。
曾有投资机构问张丹:教育戏剧会不会太小众?张丹回答:“我们已经进入学校成为校本课,证明不小众。教育界人士已经认识到了教育戏剧的价值,70后、80后父母对教育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像国外一样,把戏剧推向学校和社区。”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专题教学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层级设计成为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教学材料,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突出自主,整合思想,给予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活力。
目前学术界对专题教学概念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的方面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专题教学是对教材和课程设计传统样态的突破,“专题”即为教学材料的整合点,它是学习资源的再度整合与开发。第二,专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作为专题选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线,教师以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基于这些观点,笔者以为专题教学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一个具有“同一性”和“相似性”的研究材料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专题教学确实能够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突出自主、整合思想,为课堂教学提供宽阔的立体空间,能让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的家园,能够给予高中语文教学活力。学者饶杰腾先生说:“理想的语文课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材料,确实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高中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是:语文教育要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而戏剧作品一般要在短时间内表现主题,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特点,具有深刻与丰富的内涵。人们常说“戏剧能反映真实的人生”。学生从戏剧的学习中去理解作为“人”的真正价值。学生在一个专题又一个专题的深入学习中投入到剧烈的冲突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心理的挣扎,体会在那样的情境中人所有的想法和心情,借助于现实生活所没有的情境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完善自己的人格发展。在戏剧的专题式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自如地应用肢体和语言,同时通过专题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选文作品都具有极强的典范性,均为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与欣赏本民族及其他国家作者与作品的文化底蕴,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具有双重价值: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社会阅读课题而存在的价值,如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戏剧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雷雨》《哈姆雷特》这些经典所带给读者强大的心灵震撼与情感熏染。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精妙的语言,激烈的矛盾冲突,生动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情感,也就是所说的教材的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则是教材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包括其言说方式、言语智慧。”这是教学价值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作品一旦被选入教材,作为特定的学习范文,除了要感受、领略其艺术魅力、分析其艺术特色,还要知道这样的魅力、特色是如何形成。专题教学主张学生的探究合作性学习,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突出自主、整合思想,探究戏剧专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戏剧选文有全方位、立体化的认识,能够加强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符,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立体空间,能够让戏剧教学富有活力。
戏剧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高中语文选修课以专题的形式对戏剧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的理解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且还能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戏剧教学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首先大部分教师对戏剧教学的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戏剧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目标,没有深入思考戏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有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戏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戏剧教学方式。其次还在高考应试指挥棒下教学,戏剧教学研究或者教学没有抓住文体的特点,用教其他文体的方式进行戏剧教学。还有就是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许多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上还是偏向于选择对自己考试有帮助或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有些学者的研究尝试采用新的方式或理念进行戏剧教学,有的能为戏剧教学产生借鉴的作用,但有的设计过于花哨,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通过戏剧教学有效地使语文教育的“根”和“魂”落到实处。这样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危害是极大的。
王荣生教授曾说:“每一种文体阅读都有其特点和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不同的文体特点和方式进行教学,才能让教学落到实处。根据戏剧教学的艺术特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专题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素养,而且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提出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戏剧本身的特点和现代教育对审美人格的追求,利用专题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传递艺术
安德鲁·阿波斯托利:1998年,我在美国遇到了一位叫艾德文·戈登的音乐教育艺术家,他完全改变了我对音乐以及对儿童的看法和观点。在他的影响下, 2000年,我创办了意大利戈登音乐教育协会,主要为意大利40个城市的儿童音乐教师提供培训,培养他们如何去教授儿童音乐。戈登博士认为,音乐就像语言一样,儿童是可以学习的。就像我们学习语言一样,我们学习音乐有时候不需要教,而是在一个环境、生活的关系当中渐渐就会学会的。所以,在我们教育理念当中,并不是把儿童当成一个小人,而是只是外表看上去并没有我们大人这样成熟,但是他的心智已经完全具有一个人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我们以这样平等的态度向他传递音乐。
按照戈登博士的儿童音乐教学理念,向儿童教授音乐时我们不需要将某一个曲子简化或者做成儿童的版本专门让他们听和看,而是将真实的、原来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本身,就这样传递给他们。那么你就会问,这个复杂的音乐,儿童能不能接受?我们向他们表演、传递的音乐本身的谱曲、歌词等各方面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方式有所不同,要注意四大原则,在表演的时候:一是简短,因为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二是复杂,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一个复杂的事物,只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物件而已,会让他们感觉好丰富,想要仔细看;三是多变性,孩子其实最需要的是变化;四是安静,在音乐当中如果有留白的话,有安静时刻的话,就像白纸一样,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绘画。
所以开一个音乐会的时候,我不会在舞美上面有特别多的设计,音乐厅非常简单,不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里面会制造很多的机会让观众去感受,去听,让他们在情感上能够参与。我们在开这样的音乐会时,所有的听众都在音乐厅当中,所有的演奏者绕着音乐厅坐,围着他们。我通常会跟那些带着小孩来听音乐会的家长说,有时候你会看到你的小朋友在看一个演奏者,说明他正在倾听、吸收这个音乐。有的人完全不会看表演者,而是把头侧过去,他也在听。有一些小朋友就是喜欢动,他们虽然在音乐厅里面走来走去,有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或者在地上玩,但他们也在听。所以在音乐会当中,我们会跟家长叮嘱,让小朋友自由地活动,不需要让他一定坐着或者站着。如果你看到小朋友自己走开了,你跟着他走,但不需要去制止他,也不需要说话。我们希望我们举办的音乐会有很多的自由度,首先倾听音乐的方式非常的自由。
彼得·曼彻:每年在丹麦都会举办四月国际儿童艺术节,这是全球最大的儿童艺术类的活动,我们创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景,所有在丹麦的青少年都有机会感受一下戏剧是怎么回事。这是平等提供的,不会在地理、社会、经济或者民族上面有任何的偏袒。这些表演都是青少年根据自己本身的意愿进行的。我们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一视同仁,平等。所谓的平等,不是将儿童视为正在长大的小朋友,而是将他们认为是一个人,和我们是平等的。由青少年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其实和我们成人的表演有等同的地位。我们认为,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个教育的工具。当然,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工具来使用,但最终是一个艺术形式。而且在我们戏剧领域里面,什么元素都可以使用,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题是什么都可以讨论,但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去表现,可以以童话的形式、小说的形式、真实故事改编,或者以虚幻的形式出现,但必须关于儿童生活。关于一个主题的解读,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经历的分享,可以让观众参与、感受。关于青少年的戏剧体验,我们这里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欣赏式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说要和儿童平视,要尊重他。当你和他交流的时候,首先知道他自己本身是有能力的,而且希望能够作出一定贡献,去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每个人所说、所做的都是有意义的。当你和他交流的时候清空自己的想法、成见,去拥抱、接受他的想法,之后我们也要向他们提真实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就是你在问别人问题时,心里不要先给他打造一个答案,而是他给的答案才是答案。
艺术教育应该拓展到成人
安德鲁·阿波斯托利:我们家长有时会有一个误区,想让小朋友做出非常乖、非常懂事的样子。有时看到家长带着小朋友来我们音乐会,来听我的课,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唱歌唱得很好,快给老师唱首歌。我就跟那个家长说,您先唱,您来唱一首歌给我听听。家长回答,我不会唱歌。我就会说,那你就要给你孩子一样的权利,他如果不想唱歌、不会唱歌啊,他有这个权利拒绝啊。所以学习艺术应该没有任何表演的成分,没有任何作秀的成分。
其实我不喜欢陈规陋习的,我通常要求那些家长还有老师在我们音乐会里扔掉他们作为家长、老师的角色,像一个普通孩子般来倾听我们的音乐。家长自己沉浸在音乐当中,他的心和眼专注在表演上面的时候,小朋友也是同样的。小朋友对于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取决于母亲的反应,他对世界的感知有时候是拷贝成人的反应。所以有一些精神学家会说孩子在最幼小的时候,不是一个个体,而是母亲加上那个孩子。关系与关系之间在起着作用。所以,我通常会跟家长说,你不要看孩子有没有专心听,你自己专心听就好了。
彼得·曼彻:昨天我们也去上海的儿童剧院跟中国的家庭一起看演出,我发现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好好看,在那里玩手机看照片,同时又要求小朋友要仔细看。我在德国表演的时候,发现一个小朋友在玩手机,在看图片,我就把我长笛上面一个银色的部件取出来,跟小朋友换那个手机,对我来说,其实挺危险的,那个东西很贵的,但是小朋友说不换。所以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如果很早就给他智能手机,其实是挺不好的,有一点破坏性。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不要有太多智能手机的打扰,当你在一个音乐厅里面看一个表演的时候,就应该活在当下,不要受这些东西的打扰。这现象背后其实也有文化差异,在丹麦没有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要尊重表演者。所以,我们可能在艺术教育里面要加入针对成人的部分。
焦刚: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教育的问题,可能也有素质教育的问题。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去感知艺术的话,首先家长要专注在艺术上。这也涉及戏剧教育面对谁的问题,我们现在一说教育,通常说我们要教孩子什么。可是说实话,国内的这种状况,其实我们两代人教育都缺失掉了,我们没有把教育延续下来。所以,当我们有了经济基础,想让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时候,我们往往手足无措,面对我们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想让孩子到英国看戏、学习。我说,对不起,你能留给孩子的就是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创造力,你留给他再多别的都不是他的。这可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两代人的观念要改变一下。我们现在在做艺术教育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把孩子送来时是说让他接触一下音乐、陶冶一下情操,但是三节课之后有的家长会说,他一定要是中国下一个郎朗。所以,我觉得艺术教育应该拓展到大人这边来,让更多的人理解教育的关键在哪里。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国的美育教育如火如荼。在北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活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有很多的共建学校,剧团演员现在也是供不应求。文化部有指令,艺术创作人员必须深入生活,我们也到很多的学校去体验生活,参加他们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北京有很多的学校都建立了戏剧课,每一个年级甚至每一个班级都有戏剧社,每一个戏剧社都有很好的名字,他们排了很多的戏,大部分的戏都是反映他们生活的:选班长,迟到、不遵守纪律,关注那些弱势的、家里面没有钱的孩子,等等,都是让人声泪俱下的戏,看了让我震撼。我说,你们的生活怎么比我们还苦,每天经历那么多的困难。那阳光呢?树木?花草呢?这些去哪里了?没有。我就问老师们,你们是怎样开展这些教育的?老师说,我们去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完善,然后给学生们做示范,让他们学得更像。另外一些老师会说,我们非常专业,我们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帮我们设置课程,包括给孩子做解放天性的练习。面对那些天性如此纯正的孩子,我不知道要解放什么?所以,我现在想提一个问题:艺术教育,只是孩子的事情吗?是不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我们的大人,也要深入思考一下艺术教育应该怎么做。
艺术教育的平台与创新模式
彼得·曼彻:其实在丹麦并没有表演类的专业。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项目,会培训一些青少年,让他们成为艺术表演团体的成员、文化团体。这个文化团体是由学生组成的,通常是10到14岁的青少年。我们会特别培训这些青少年,教授他们表演、戏剧技巧,或者是公共关系管理,甚至是艺术样式选择。我们会教授他们如何根据同学们的喜好选择一个题目,然后打造某一个表演。之后我们会有一个四月国际儿童艺术节,每年都会举办,到时候就邀请他们来表演。四月儿童艺术节举行的一个礼拜里会吸引来自全球八百多位儿童来参与,完全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所以他们对这样一个项目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丹麦的四月儿童戏剧节同时又是一个巡回的戏剧节,每一年在丹麦的不同城市里面举行。因为在丹麦有一些地方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戏剧,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下乡。而且所有进场,观众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买票。这个戏剧节不只是一个戏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论坛,参与的人能够有彼此交流经验、分享和彼此帮助的机会。
除了上述提到的活动外,我们还有这么个项目,比如说一个学校想开一个艺术表演类的课程,学校方可以做一个“驻场艺术家的计划”,向我们项目方申请,让一位艺术家或者导演或者编排的总编剧在学校待上一段日子,体验学校的日常生活,也会给那些老师进行培训。另外一个项目专门针对具有某一种特别技能,想在儿童的领域里面有所作为的人,比如说一个作家想写一本儿童书,或者一个编剧想编一个儿童剧目,可以向我们这个项目申请,我们培训他如何去做,可能是一个礼拜几次或者一个月几次来上课,也可能有几年的时间。
焦刚:大家也知道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孩子去看戏的时候,他们不仅仅看见一些演员在表演,他们会动用所有的感官、感知能力,跟着主人公一块去冒险、去体验、去经历各种事情。通过这样的体验,他们会提高自己的很多能力。而且戏剧有一个好处,很多的时候更加强调矛盾冲突,面对冲突的时候,孩子会用带入感的方式去思考、去判断,甚至为这些主人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感受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所以,戏剧教育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举个例子,三年前我们和延安革命老区合作制作了一部戏叫做《延安保育院》,红色戏剧。因为内容和孩子、和保育院有关,需要很多的儿童演员。我们知道延安是比较偏远的一个地方,在戏剧教育上面会相对的弱一些,所以我们带了很多北京的孩子,带了很多专业的演员完成了这样一个创作,演出非常的成功,当地的领导想把这个演出落地,作为当地的一个长期的演出。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必须在当地找到很多的孩子参与演出,这非常非常困难,很多的家长都不想让他们的孩子来这里,因为孩子学业繁重。最后我们找到了一个幼儿园,比较小的,私立的,偏僻的幼儿园,当时园里只有不到一百个孩子,我们从中挑了大概二十个孩子参加我们这个演出。3年过去了,几天前我又去了延安,因为这个戏要改版,他们很激动地告诉我,今年的演出已经超过了四百场,供不应求,儿童演员也供不应求,所以他们现在培养了四十多个备选的孩子,还是和原来的那个幼儿园合作的。而这个幼儿园现在成了一所非常有名的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参加了戏剧活动,在升入小学或初中后,在学校里都非常自信、活跃,创造能力、沟通能力非常强,参加各种社团,学习也是突飞猛进,在学校里非常受欢迎。此外,还有很多别的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参与这个戏的演出,找各种关系。不是说这个演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是因为家长确实看到了孩子在戏剧教育中产生的变化。
篇7
【关键词】微课 高 公共艺术课程 戏剧鉴赏
【基金项目】院级课题:《微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设计与运用》(编号:15JY109);院级课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戏剧鉴赏>的教学改革》(编号:JX144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2-01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微课已成为专业课程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作为全校普及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微课教学层面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所教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开展了微课的探索和实践,现将以《戏剧鉴赏》课程中设计的微课《<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该微课获2015年江苏省高职组微课大赛二等奖),探析微课如何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设计与运用。
一、《戏剧鉴赏》课程的学生现状
笔者现任教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在实施微课教学改革之前,对选修《戏剧鉴赏》的学生开展了关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首先,有92%的选课学生对该课程内容并不熟悉。相对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绝大多数学生在选修《戏剧鉴赏》课程时,并不知道“戏剧”究竟是什么。第二,有95%的学生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学分而不是兴趣。其中,决定学生选修课程的主要因素在于这门课程往年的通过率,而不是从获取这门课程的知识角度出发选课。第三,93%的学生反感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其中29%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更快的遗忘知识,63.3%的学生认为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
二、微课在《戏剧鉴赏》课程中的设计
1.有针对性的选题
微课很短,选题只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开展,比如在赏析《暗恋桃花源》戏剧中,“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是课程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这样的微课,可以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微课的开头,用字幕和旁白明确本次微课的教学目标――“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让学生有非常清晰的知识点概念。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还体现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紧紧围绕“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这个知识点展开,呈现逻辑清晰的微课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加入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去除不必要的材料,这样保证在有限的微课时长中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直观的教学方法
因为选取的微课选题是教学难点,那么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图形的方式去讲解难点。第一,在《<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中,“什么是离间效果”这是必须要对学生讲解清楚的,而“移情共鸣”理论是和“离间效果”理论相对的一个概念,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演员和观众的情绪表现、效果这几个维度用表格作对比,非常直观。第二,微课是以画面呈现的,对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用图形图画、图片、动画、画面转换来呈现,比如在讲解“离间效果”理论的观众情绪表现中,有“将观众从戏剧中脱离出来”这样的表述,笔者使用了一个横向锯齿状割裂的球形,上半部分象征舞台表示“戏剧”,下半部分象征看台表示“观众”,这样非常直观的表达出观众在观看戏剧中被打断被脱离的情形。
4.合理使用影像资料
《戏剧鉴赏》课程常常是结合戏剧的影像资料配合教学的,在影像资料的选取上,一方面,做减法。在简短的微课讲解过程中,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影像资料,这就需要在制作微课时,紧扣知识点,精剪影像片段,笔者微课设计中影像资料控制在20-40秒之内,这样简短明确的视频资料,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关注度,又吸引了学生对该戏剧的兴趣。另一方面,做加法。对于能够辅助说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选用从其他角度表述的影像资料。
5.有效的微课反思
用于课前的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针对戏剧课堂教学更有效果,那么在微课设计中必须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在讲解《<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过程中,用戏剧片段去举例了“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戏剧特色,那么反过来让学生在课前按照该戏剧特色去寻找更多的戏剧片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答,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在《戏剧鉴赏》课程中实施了微课辅助教学之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赏析戏剧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除了在课前反复观看微课,在课堂教学之后再次观看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参考文献:
[1]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
[2]司春燕.微课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篇8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原则;形式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83-011.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原则一:小学数学活动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宗旨是必须让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
原则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教育,有关领导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
原则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宝贵的"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阶段,而且从一个家庭宠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集体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或者不浓烈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因为好奇所以好动,然后才可能"胜"。但过分的好胜也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如何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把握:(1)创设环境,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教育氛围。(2)树立榜样。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有趣的、鲜活的模仿对象。
2.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2.1开展合适的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惯用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方法,虽然最初的数学概念能从形象化入手,但最后总下降为单调而呆板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特别不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我们教育中应当尽量避免。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要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
2.1.2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戏剧化处理这座在具体与抽象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
2.2数学讲座。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3组织数学实践,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握三种教学策略:
2.3.1明确实践课教学的目标。
2.3.2组织探究学习,通过具体项目来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开展一项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四个阶段
2.3.3改革评价机制。首先,在评价主体上,由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其次,在评价内容上,由过去注重知识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最后,在评价形式上,要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转变,坚持做到把分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考评与活动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
篇9
当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整体发展,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语文素养质的飞跃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如何为这两个断裂的层面之间搭建起一个递进的台阶,让大众的学生能够到达更高的层面而不是被阻隔。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普通高中教学内容渐次展开之前,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和制度准备在内有机的学习准备体系,以弥合这个断裂。
一、心理准备
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高中生,仅通过两个月的暑假摇身一变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借助学生自我学习水平的认定和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来完成转换角色,也即心理准备。
所谓自我学习水平认定,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正确的认识。需要区分的是,许多学校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因为大多数学校举行考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分出好坏,贴上标签,分层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绩,于是考察形式,试题内容和结果都与笔者定义的自我水平认定相差甚远,现实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自觉地帮助学生完成认定,应通过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区分度的学业水平测试来完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课程目标的相关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内容,分别以笔试,面试,报告三种形式实现。既要有全面反映现有知识水平的区分度,又应该具有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挖掘的开放性。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测试结果,完成对相对自我和绝对自我的学习水平认定。
所谓的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是指教师在学习内容正式展开之前,对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体系的总体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什么,怎么学。具体的,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对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必修课教材体例及主要教学手段、选修课程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作出宏观的介绍,并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给予微观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明确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明白的学才能学的明白。
二、物质准备
除了心理准备外,初入高中的同学们需要做一些切实的物质准备工作,方便未来三年的学习,它们是:字典,摘抄本,周记本和建立班级的图书角。
普通高中阶段,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当然不能满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的3500常用字,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灵活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视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学生准备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课程目标中积累作为其中一项,占有重要地位,要学生明确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个道理,认识并实践摘抄要求,而不是应付了事。关于摘抄内容,可由老师推荐,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大家名篇乃至歌词广告,生活语录等,以交换阅读的方式敦促学生长期坚持下去。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独立思考,适当排解自我的能力方面,记周记是个不错的途径。但是周记的内容和数目不宜作硬性规定,更不应该由教师检查,让周记成为作业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课标中提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并对课外读物的总量做了具体规定。建立班级的图书角,可以降低阅读费用,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扩大阅读覆盖面等。关于图书角的建立,涉级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图书来源,可由学校或其他公共图书馆租借轮换,向学生征集借阅,以班级的名义订阅或由社会善心人士捐赠等诸多途径加以解决;而关于图书的选择,可以是《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刊,《论语》《哈姆莱特》等中外文学名著,《谈美书简》等理论著作,《明朝那些事儿》等流行读物,自然,社会等其他科学类读物等,要以宽容的视角以满足学生的阅读为前提,教师可通过推荐卡片,星级评价等方式积极予以指导;而管理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行管理,让他们学会管书,学会借书,还书的一套规矩。
三、组织和制度准备
普通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时期语文学习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明显增多,配合新的学习体制,学习方法和组织教学的方式,等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变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观念。自主读书是这一观念的很好体现。但是自主读书并不等于教师的不作为,相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敦促学生读书,读好书和好好的读书。
篇10
【关键词】影戏;伦理;戏剧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41-02
对“影戏”二字拆分解读,“影”为运动照相术,即motion picture,亦为现实之复原真实记录;“戏”则包含多重含义。在早期中国电影观念中,“影戏”应当理解为是传统的戏曲、文明戏、电影结合下的产物,而不是文明戏的简单影像化。也就是说,在早期,对于“影戏”这个概念,其实质应为一种美学观念,它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故事为第一性。观众对于故事剧情的追求,是电影成为通俗文化的基础。毛姆曾经谈到,人具有听故事的天性与本能,这种天性与本能就像财产观念一样,是根深蒂固的。电影的受众在五花八门的故事与剧情中获得欢乐、憧憬以及幻想。
第二,注重矛盾冲突,情结曲折。戏剧集中反映的是生活当中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冲突是戏剧的核心,白开水般的故事情节,按照数列一般铺排出来的剧情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矛盾冲突是艺术作品中最突出的形态表现。
第三,注重电影的教化功能。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告诉我们,戏剧具有传播教育与娱乐放松的多重功能。这种倡导正能量、惩恶扬善,通过对人内心深处的教育改造,促使社会进步的理念和中国人倡导的“文以载道”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1921-1931年中, “影戏”创作核心观念更多源自于郑正秋的改良主义思想――既主张“批评社会”又主张“良心主义”。通过此观念发展了“影戏”电影。在《孤儿救祖记》中,首先,它带有了较多的民族生活气息,摆脱了对西方资产阶级影片的模仿,“剧本取材、演员服饰、布景陈设,皆能力避欧化,纯用中国式”①;其次,它在掌握电影艺术的形象真实性和情景生活化特征方面,更多地摆脱了文明新戏夸张的舞台变现形式,“全篇富于‘影戏’色彩,减少新剧化动作”。②另外,在结构方面,情结曲折,富有故事性,颇能引人入胜。由于《孤儿救祖记》艺术上的这些特点,以及它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当时也能投合一部分市民阶层的心理,因此受到观众的欢迎。
“30年代电影”是在中国初期电影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初期电影中的“影戏”电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联系并没有割断。这种艺术传统在中国早期电影导演中得到了继承。他们不仅沿袭了艺术传统,也在新的形势下发扬了这项传统。正如郑正秋所言,“电影负有时代前驱的责任”,新生艺术家和作品不断出现,老一辈艺术家也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但是,“旧瓶装新酒”是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的现象。蔡楚生在继承“影戏”传统的基本上,做出了努力,在思想和艺术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较高的成就。蔡楚生虽曾从郑正秋那里学习了很多“影戏”电影的创作经验,但是他毕竟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对“影戏”电影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着力点。在《渔光曲》中,他以两个渔家孩子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旧社会中国农村和城市的现状,把这些生活元素放进这部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戏剧之中。这种展示是把故事的开放性和叙事结构的严谨性相结合,成为20世纪30年代“影戏”电影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其特点是表达手法细腻以及情节动人曲折,在叙事手法方面继承了“影戏”传统,但不同的是,在电影化的表现和感受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新时代电影以《驴得水》为契合点,继承与发展了先前“影戏”电影的创作特点以及创作观念。首先,《驴得水》延续了对好故事的追求,但又相对于左翼电影运动时期来说,柔化了其过分强调电影与时代、生活的直接联系。荒诞是《驴得水》作为喜剧电影的一大特点,并且在表达过程中加入了黑色幽默元素。电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某个乡村,校长将一头为学校拉水的驴虚报成老师“领空饷”,但是,教育部派遣特派员前来进行突击检查,情急之下,校长生出妙计:让一个铜匠冒充“吕得水”老师。然而,谁都没想到,特派员对“吕得水”老师赞赏有加,并且坚持把他打造成一位乡村教育家来骗取美国人的捐款,自己从中获利,校长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大局,决定一错再错,其实是把这个谎言继续编造下去。
其次,《驴得水》延续了戏剧的矛盾冲突,正如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样,《驴得水》通过复杂多变的戏剧冲突来增强电影化的感受。在电影中,校长的一错再错成为了电影矛盾的焦点,张一曼与裴魁山的矛盾纠葛、铜匠与张一曼的矛盾纠葛、周铁男与孙佳的矛盾纠葛等展现了民国乡村的教育图景。同时,《驴得水》柔化了对政治功利的声讨,强调其电影中的艺术表达。《驴得水》这部影片对于中国教育的讽刺很有隐晦之意,把时空调至民国,创造出有别于现实世界但又可以折射出现实的荒诞效果,在充满戏剧感的同时又有些夸张。例如,知识分子的脾气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校长为了自己、为了集体目标的忍气吞声和委曲求全;特派员用特权与暴力来控制局面,包括让周铁男人格发生大转变的让人颤栗的枪声。整部电影中,铜匠是最有意思的角色,其人物特点具有现代性,表现在从只求钱财、死不拍照的愚昧,到摆弄茶具、玩弄权利时的精明;从在妻子面前畏首畏尾的“耙耳朵”,到拼命抗争、追求自由时的执着;从踏歌送行的淳朴,到一曼被羞辱时咬牙切齿、拍手叫好的凶恶。
最后,《驴得水》更加突出了教化的功能。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电影,其突出教化功能是通过教条式的口号宣传来达到的,从而也造成了艺术观念陈旧,艺术处理粗糙而简单化。《驴得水》则是通过好故事、好的戏剧和冲突,以及独特的视听语言来达到教化功能,让人反思。当电影开头,驴棚着火的时候,故事主要人物的命运就已经通过救火行动展示出来了。周铁男勇往直前,但是有勇无谋,不知道如何救火;张一曼则处在驴棚最危险的地方;裴魁山挖着外面的土,差点埋了张一曼;校长则宣布放弃驴棚,保护大家的安全;只有孙佳想拼命救火,但被其他人以“不顾全局”为理由拦下。驴棚着火事件可以认为是“吕得水事件”的预言与先兆。电影《驴得水》反映出那个时代教育的悲剧,“吕得水事件”是突出教化作用的典型故事,总有人要付出代价,只是这付出代价的人,怕和失了窝棚的驴一样,显得无足轻重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影戏”电影的创作也变化着。在伦理视域下,我们应该秉承“教化”的传统,继承“影戏”电影核心的美学观念,让“寓教于乐”在中国电影中深入发展。
注释:
①②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李跃忠.论中国“影戏”的生存方式其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2]陆绍阳.“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2011,18(1).
[3]郦苏元.“影戏”辨析[J].当代电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