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理财范文

时间:2023-04-05 11:4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委托理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委托理财

篇1

委托理财”字样近年来在各种媒体、杂志的经济类栏目中都有很高的出镜率,众多的都市白领也是耳熟能详,从字面结构解析,“委托理财”是由“委托”和“理财”两部分构成。“理财”的概念比较空泛,简单而言就是指资产管理,即根据相关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合理规划、管理的一个综合过程。

“委托”则完全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和术语,是指一方当事人将某一项或者多项特定的事情交付给另外一方当事人,由另外一方当事人帮助其处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帮助当事人处理法律事务,比如设计师接受项目建设方的委托为当事人进行项目设计。“委托”根据是否需要被委托人独立地作出对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可以分为可产生的委托和不产生的委托,通常情况下,被委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授权,对外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并由委托人承担该民事活动的后果,实质上就是委托的典型形态。

综合起来,“委托理财”仅仅是“理财”的一种形态,其实质意义,就是指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和授权,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资产管理,并由委托人最后承担后果的“委托理财”行为,因此,“委托理财”的重点应当是在“委托”。而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金融性委托理财,是指企业、其他组织或实体、个人将其拥有的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投资机构,由后者通过其内部的专业投资人员在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上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组合投资、管理活动,该投资、管理所获得的资产收益或者资产损失由委托人承担,而委托人应向被委托人支付约定的业务费用。

篇2

代表人: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email:_________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email:_________

本着公平、公正、自愿和诚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1.甲方已在_________开立期货账户:

姓名: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

2.该账户委托乙方进行国内期货买卖操作。具体委托期限由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3.乙方将以自己的专业技能、信息优势、特定的技术及理论以及勤勉尽责、诚实信用的职业规范为甲方买卖国内期货合约。

4.在委托期内,为增强双方的透明度,甲方有权随时查询上述账户的交易情况,但不得干扰乙方操作,不得擅自改变乙方正常的交易。否则,乙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

5.当亏损超过资金的_________%时乙方必须通过电话或email的方式通知甲方,此时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

6.盈利分配:为保障双方的利益,以期货交易结算单为准,每达到盈利_________%以上(含_________%),双方结算一次。甲乙双方按盈利额_________的比例分配(即:甲方获取盈利部分的_________%;乙方获取盈利部分的_________%)。

7.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8.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本协议的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篇3

今年新增委托理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受到高度重视。据统计,在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中,有半数上市公司称,委托理财的投资方向将是国债,包括购买国债、国债回购等。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认为,相对于股市二级市场来说,国债投资的风险明显较低。同时,今年的国债市场趋于火爆,有望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如一家上海公司在3月底决定,将2亿元的资金进行国债投资,公司称“要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另外,对委托资金的风险管理更加细化,例如沪昌特钢明确要视首笔资金委托的具体情况,再来决定是否要延续或加大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入。

另一个特点是,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过去,大多数的委托理财是通过券商和各类投资公司进行的,现在进行这一委托理财的受托主体在不断拓宽,例如日前沪昌特钢选择信托公司进行委托理财,而据了解,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如何帮助进行资产管理等委托理财事宜。

同时,保底收益的做法依然普遍存在。如外高桥决定委托上海富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5000万元投资国债,受托方承诺上述资金的年收益率为9.5%,如实际收益率不足将予以补足。即使没有保底收益,不少公司对委托理财的收益率仍然有较高期望,最低的也达到了8%。如首创股份拟将1.5亿元委托北京巨鹏投资公司进行资产管理,双方约定,委托资产的年收益率小于或等于8%时,不计提业绩报酬;年收益率大于8%时才开始计提报酬。这种完成预定收益率才收取报酬的做法目前已被多家上市公司所采用。

引人关注的是,除新增委托理财外,不少上市公司在以前的委托理财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不得不延期。西部的一家上市公司在1月初称,一笔4000万元的委托理财只收回400多万元,余额延期6个月。同时,该公司还有一笔3000万元的委托理财更是将延期1年。初步统计,上市公司目前延期的委托理财约占到了去年委托理财总额的三成左右。

既然委托理财在上市公司中如此广泛,如火如荼,形式多样,那么委托理财及其投资收益如何核算呢?这似乎并不成为,但仍有探究的必要。

一、委托理财行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

企业将自有闲置资金进行适当的委托理财,一般而言,期限不会超过一年。根据《企业制度》的有关规定,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因此,委托理财属于短期投资。

当委托理财到期,对于不得不延期的委托理财,或是自愿延期的委托理财,即使前后期累计投资时间已超过一年,延期部分亦均可视为一次新的理财行为,即为短期投资。

二、委托理财投资的运作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委托理财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受双方就资金流向及其余额定期(如按月)或随时沟通,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2、委托方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封闭运行,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3、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而是将资金交付受托方后进行专项委托,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4、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开设资金专户,委托方对受托方进行全权委托,受托资金与受托方自有或其他资金混合使用,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资金余额清单。

三、委托理财投资的核算

(一)委托理财投资核算的一般原则:

委托理财投资,属短期投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1、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投资成本计量。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按以下确定:

委托理财均为现金方式。以现金购入的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成本。

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

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购入的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作为短期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核算,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后的金额,借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等,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2、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企业取得的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应于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

企业持有股票期间所获得的股票股利,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账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份。

3、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在期末时按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记“投资收益”。

4、处置短期投资时,应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的成本,贷记“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贷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时,其结转的短期投资成本,可以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出售短期投资成本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篇4

法律界人士提醒,投资者委托理财时一定要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双方的约定就是解决纠纷的唯一依据。同时必须谨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典型案例

案例1:帮朋友炒股亏本法院判决赔偿损失8万

2009年9月23日,张亮拿着存有12万元的银行卡找到黎平,两人一起到证券公司办理了购股手续。当天下午,张亮和黎平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双方合作炒股,由张亮出资12万元,为期半年。给黎平30%的利润,如果赔了本金,由黎平负责赔偿全部损失。”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起止时间: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签订协议后,张亮没再插手购股事宜,买卖股票均由黎平独自操作。

2010年3月,张亮到银行查询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12万元变成了4万元,而此时的黎平却躲着找不见人。看着自己的8万元钱打了水漂,张亮将黎平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黎平赔偿他的本金8万元和利息。

城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为委托合同应依约履行。依据协议,黎平应对张亮在协议履行期间内的本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判决黎平赔偿张亮8万元。

案例2:委托表妹炒黄金法院认定口头协议有效

2010年2月,黄女士委托其表妹邹某替自己炒黄金。在随后的1个月里,黄女士前后分两次从银行给邹某打款35万元。2010年9月,黄女士得知自己的钱大部分亏损,余额已所剩无几。黄女士后悔不已,将邹某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本金。

城关区法院一审认为,双方之间形成口头合同。参照《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类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黄女士主张邹某返还35万元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宣判后,邹某提出上诉。目前该案尚在二审阶段。

篇5

关键词:实际出资;委托理财;投资;应得收益

委托理财型受贿是时下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受贿犯罪,此类犯罪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合法的委托理财形式为“幌子”来掩盖本质上的“权钱交易”行为。为了更好地对这类犯罪加以预防和惩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作出了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前一情形,以“收益”额计算;后一情形,以“收益”额与出资应得收益额的差额计算。未实际出资的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与一般受贿犯罪区别不大,较为容易认定。实际出资的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则因《意见》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各地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当中对同类案件的定性以及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明确对此类案件的定性及犯罪数额的认定方式,从而确保司法裁判的统一性。

一、 认定为受贿行为的标准

委托理财是指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将其自有资金委托给投资机构或者专业投资人员,由后者投资于证券、期货等投资市场,所获得的收益按双方约定进行分配的经营行为。目前,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以委托理财为幌子收受贿赂。以“委托理财”的名义发生的行受贿行为,其特点通常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钱权交易的本质

从一般受贿犯罪的“一方交钱、一方办事”,到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我办事,我给钱,我获取收益”,犯罪分子可谓绞尽脑汁,试图以合法的外衣来掩盖非法的犯罪本质。但无论如何,“钱权交易”的本质是无法被彻底掩盖的,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是认定构成委托理财型受贿的重要基础。在实践当中,也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并未为相对人谋取利益,却主动要求相对人为其委托理财并获取超额收益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这类情况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使相对人不敢拒绝其非法要求,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索贿行为,应当对此依法从重处罚。

(二)无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在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中,行受贿双方通常会在所谓的委托理财关系中约定无风险、高收益的“保底条款”。从表面上看,国家工作人员有实际出资并约定保底条款的情况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资本市场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市场投资具有不确定性,设定高于一般投资回报率的固定回报率,是不可能实现的。保底条款是一种通过契约形式对委托行为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从表面上看,它是委托方和受托方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行为;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它却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市场规则。

(三)收受贿赂的主观故意

属于故意犯罪,对贿赂财物的明知或者应知是构成受贿犯罪主观要件的当然内容。国家工作人员在主观故意上主要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明确知道所获“收益”高于自己的应得收益,超出部分是对方给予的好处费;二是对自己应得收益的数额不明确,从而辩称自己不知从请托人处多获得了利益。第一种情况,通常是双方明确约定好处费的数额,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认定行为人有受贿故意当然没有问题。第二种情况,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相对方谋取了利益的前提下,仍然委托相对方为其委托理财,其应当意识到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潜在的违法性,并应当对所获收益与应得收益是否对等进行审查,否则其主观上就存在放任的间接故意。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认识到其它例外情况。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并不明知所获收益与应得收益之间的差异,认为是正当、合法收益而收受的,并进行了一定的审查。侦查人员在无法证实国家工作人员具备收受贿赂的主观故意时,即使存在委托理财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基础事实,也不应认定为。

二、 受贿数额的计算方式

实际出资的委托理财型受贿数额的认定在当前实践中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是受托人进行了实际投资,但是所获利润“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二是受托人未进行实际投资,委托人获得的收益也“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明确该类犯罪数额的计算方式。

(一)去除“明显”的表述

《意见》规定: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以受贿论处。作为受贿犯罪成立的量化标准,对犯罪数额的规定及认定规则本身首先应当明确化和具体化。“明显高于”的“明显”二字强调了获利的程度,同时“明显高于”表明国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应当认识到差额收益的存在。但司法解释不同于其他政策性规定,司法解释的语言应当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明显”二字作为程度副词只能表明行为的严重性,但是这种表述并不具体,由于大家对此认识不一,就可能会影响犯罪数额的认定,并进一步影响罪与非罪的认定。笔者认为,去除“明显”的表述,以获取“收益”超出出资应得收益的部分作为受贿数额予以认定,最终是否应定罪量刑则以实际超出数额是否达到法定立案标准来进行确定。

篇6

论文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保本付息 委托理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开放,各种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证券机构纷纷推出各种新颖的金融产品以期在此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赚取超额利润。其中委托理财产品就是其中很受欢迎的一种,这对活跃金融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通常非常灵活超前、复杂难辨,很多参与者往往被置于一种“猜谜者”境地,监管者对某些产品也很难马上作出准确判断,弄清产品性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必须有序进行,否则就可能出现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关于委托理财中的涉及保本付息型产品,有观点认为其基本已脱离了委托理财的应有之义,是变相的吸收社会不特定人员资金,情节严重的,应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有观点认为,此种产品属于金融机构合法开展的金融创新产品,出现纠纷,应该首先由民、商事法律进行调节,刑法不应介入。

二、委托理财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概述

(一)委托理财概述

委托理财是指,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以委托合同的形式为基础,委托人将资金交由受托人经营,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进行证券等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由委托人承担风险,所得回报归委托人所有,受托人按约定收取佣金。

关于委托理财业务,2001年,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协会《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中的规定,表明了委托理财的本质特征具有以下三点:一、委托理财必须以客户名义进行,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与关系;二、证券公司为了委托人的利益,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进行投资;三、证券公司不承担客户投资资金风险,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概述

《刑法》中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任何未经国务院银监机构批准的,向公众吸收存款或者集资的行为,均为违法。由于吸收存款属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而目前我国并未对存款业务进行放开,也即具有存款经营业务范围的金融机构,经过国务院银监机构审批通过才能进行。

中国银监会研究表明,近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一、以保本高息为诱饵,直接或者间接向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二、约定高股息、高红利,以公募方式聚集资金;三、以订立各种商业合同的表现形式,公开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四、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以委托理财形式或者中介服务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特征可以归纳为:以高额的利息、回报、受益为诱饵;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集资者一般不具有法定的主体资格条件;行为的实质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法规定可以看出,此罪的行为模式有两种,其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即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承诺在一定时间还本付息、出具凭证,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其二是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即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出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两种行为模式的具体标准,其中,第一条规定,除刑法另有规定,同时具备下面四个条件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一、以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或者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二、通过各种形式公开宣传;三、有还本付息承诺;四、向社会不特定公众进行。

1998年6月,国务院关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其中有规定,没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向存款人承诺还本付息,虽不以吸收公众存款名义,但跟吸收存款活动实质相同的行为,应当属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三、委托理财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定

近来,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一些证券公司为了业务拓展,忽视是否合法合规,推出一些保本付息产品,或者销售时明示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产品。具体来说,证券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名义上为资产管理合同的形式吸收资金,与客户约定给予其一般高于银行数倍利息的规定回报,然后将这些资金以公司自己的名义进行投资,不确定的风险及收益归于公司承担和接受。这实际上已经不符合委托理财的本质特征。

那么,委托理财在什么情况下是正常的民事经营行为、而又在什么情况下会触犯刑法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委托理财不应存在保底条款

《证券法》第144条明确规定,禁止证券公司以任何形式对客户投资收益或风险作出承诺。证监会也于2004年推出《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其中第41条第2项规定:证券公司进行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具有以下行为:不得向客户做出承诺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的约定。

是否含有保本付息条款是判断委托理财是否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标准之一。

首先,存在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并不属于委托关系。在委托理财中,委托关系的基本结构是,委托人向人交付资金,受托人为委托人经营,委托人取得收益或者承担损失,受托人获得约定佣金。人为意思表示或者接受意思表示的相对方称为第三人。需要产生一个三方结构,涉及三方当事人,产生三种法律关系。人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效果直接由被人承担,该法律行为直接约束人与第三人。而在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中,受托人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受益或者损失直接由受托人承担,委托人不承担投资带来的损失,所以并非直接承担人实施的法律行为后果,不属于委托关系。

其次,存在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没有体现委托人意愿。在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中,投资者将资金交给受托人后,并不在意投资者对资金的使用,而更多的将视线局限于受托人对委托人的承诺。受托人拿到委托人的资金后,按照自己的名义,以及自己对投资市场的分析以及时机的把握进行投资。并没有体现出委托人的意思,所以不符合委托理财概念本身的应有之意。

最后,存在保本付息的委托理财中委托人没有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一点,在论述保本付息委托理财不属于委托关系的时候已经进行了陈述;并且,委托人承担风险是委托理财的一个重要特点,保本付息的形式将委托人与市场进行了隔离,风险由受托人承担。

(二)对象是否特定

对象是否特定,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聚集资金的方式是面向社会的公募还是特定人的私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吸收的是某个单位内部的多数人的入股、集资行为,由于对象是特定的多数人,并不属于“社会不特定公众”范畴,且其在形式上也并不是以存款的形式进行,不能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举重以明轻,如果委托理财行为对象是特定的,不管有没有约定保底条款,都不能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

(三)事后违约不属于本罪范畴

有观点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存在两种主体,一种是具备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主体,一种是不具备此种资格的主体,如果有资格者在合法吸收公共存款后,在公众取款时拒绝兑付,则也应属于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本罪所说的“非法”,相对的应该是其“吸收”行为,而非指此之外的“兑付”。因为如果由于经营者经营失败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向储户兑付存款,应该有民事法律进行调整,否则,对于一些合法主体通过合法手段吸收到存款的金融机构,因为无法兑付存款就受到刑法处罚显然是不合适的。

同样,在考虑委托理财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时候,认定依据应当是“吸收”层面,至于“吸收”之后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依其他罪名定罪处罚,不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范畴。

(四)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是罪与非罪的依据之一

《刑法》明文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即构成犯罪。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形态曾经存在理论之争,并且多数学者认为此罪的犯罪形态为行为犯。即只要是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两种行为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涉及多少人数、存款数量多少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4日实施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要从涉案的金额、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多方面来判断其危害程度,以此来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

鉴于上述规定,有观点认为,那么在委托理财中,如果证券公司有进行保底承诺,但最终并没有造成投资者的资金损失,因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则并无刑罚处罚之必要。笔者并不赞同此种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认为没有造成投资者损失,即认为不存在社会危害性,实际上是忽视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中的金融机构存贷管理秩序。因为在委托理财中,行为人进行保底承诺时,无视国家相关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已经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否构成犯罪,应在综合考虑其涉案金额、范围,造成损失大小的情况,加以把握。

篇7

关键词:推行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制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206-01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农村财务委托制以解决农村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滞后、资金控制不力等问题为出发点,完善了村庄委托乡镇进行管理的手续,纠正了“双代管”管理模式不符合村民自治精神的问题,能有效增强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调动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村级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经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检验,这是符合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实际的的有效措施,对理顺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是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是当前推行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维护农村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符合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规律。一是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客观需要。二是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是创新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举措。

二、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应把握的原则

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建管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从维护村庄和农民利益出发,通过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管运行机制,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便民服务的原则,坚持监督保障的原则。强化监督是这项制度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起监督制衡机制。一是强化民主监督。二是强化监督。三是强化主管部门监督。

三、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保障措施

篇8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密度”这一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社会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中密度知识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对未知物质密度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为现在的探究式学物理教学,自主参与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值得我们认真地探索和挖掘。

一、发掘实验教材,创设问题情景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的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诱因。

1.发掘实验素材

实验素材来自沪教版8年级物理第126页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2.提出实验问题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是一种最常规最基本的方法,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分析思路:

方法一:天平和量筒法:测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细线圆柱体。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圆柱体的质量;②在量筒装适量的水体积为V1;③把用细线系好的圆柱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示数为V2则圆柱体的体积为V=V2-V1;④写出密度的表达式ρ=m/(V2-V1)。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测物质的密度吗?

3.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发展的问题情景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观察,还应该尽可能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才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提供实验器材:一架天平、一只量筒、一把刻度尺、一幅三角板、水槽、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把弹簧测力计、一根米尺、水、细线、一个金属圆柱体、一只溢水杯、一个正方体小木块、

一杯食用油、一只玻璃管、两条有刻度的纸条、盐,土豆、密度

计等从上面的器材中选取适当的器材,尽可能的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测出特定物质的密度。写出简要的步骤和密度的最后的表达式。

二、构建密度知识网络,进行探究实验设计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构建密度知识网络

①ρ=m/V;②F浮=ρ液gV排;③p液=ρ液gh;④漂浮F浮=G=mg;⑤F1L1=F2L2;⑥V=Sh;⑦浸没V排=V物;⑧F浮=G-F/;⑨悬浮ρ物=ρ液。

2.设计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学习探究是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小组成员合作为主,教师旁推侧敲、适时点拨、适当指导为辅.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交流信息,启发思考相互激发对方的思维,产生思维火花和思维共振。同时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下产生思维跳跃,激发出创造思维,从而提出更多更好更具体的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活动的程序和分工安排:①成立实验探究小组,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并设置组长1名;②设置实验器材处,由专人负责,向探究小组提供他们所需的器材;③小组全体成员对探究课题进行充分讨论,思考分析设计出以下几种非常规法测出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最终算出密度;④由组长负责填写探究报告单(探究方案名称、器材、实验图、步骤、结论);⑤由一成员根据报告单,负责向器材处领取所需器材;⑥其余成员负责实验操作,互相配合,学会合作;⑦由组长总结汇报.大致方法如下:

方法二:量筒和刻度尺法:测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器材:量筒、刻度尺、三角板、圆柱体。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圆柱体的质量;②用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测出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分别为D和h(如图);③计算圆柱体的体积V=1/4πD2h;④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ρ=4m/πD2h。

方法三:弹簧测力计测量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圆柱体。

步骤:①用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②在量筒装适量的水体积为V1;③把用细线系好的圆柱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示数为V2则圆柱体的体积为V=V2-V1;④写出密度的表达式ρ=G/g(V2-V1)。

方法四:利用“曹冲秤象”的道理:质量等效替代法测圆柱体的密度。

器材:水、水槽、烧杯、量筒、圆柱体。

步骤:①把圆柱体放置在漂浮在水槽水面上的小烧杯中,在水面与烧杯外壁交界处用笔做个记号;②取出圆柱体往烧杯中加水直至杯外水面上升到记号处,此时水的质量与圆柱体的质量相等;③将烧杯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1,然后依据公式m=ρ水V1算出水的质量即为圆柱体的质量;④在量筒装适量的水体积为V2;⑤把用细线系好的圆柱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示数为V3则圆柱体的体积为V=V3-V2;⑥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ρ=ρ水V1/V2。

方法五:体积等效替代法测食用油的密度。

器材:天平、烧杯、水。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2则m水=m2-m1V水=m水/ρ水=(m2-m1)/ρ水;③将水倒干净,再装满食用油,测出其质量m3,则食用油的质量为m3-m1,此时食用油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④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ρ油=(m3-m1)ρ水/(m2-m1)。

方法六:天平平衡法测食用油的密度。

器材: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天平、水。

步骤:①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的内壁上沿轴线方向贴一张标有刻度的纸条,有刻度的一面向外,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②把水和油分别注如两只烧杯中直至天平平衡;③在纸条上读出烧杯内水和油的液面高度分别为h水和h油;④最后写出密度的表达式ρ油=ρ水h水/h油如图。

方法七:溢水法测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器材:天平、圆柱体、烧杯、溢水杯。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圆柱体的质量为m1;②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③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把烧杯放在溢水口下,把圆柱体地慢慢地浸没在溢水杯中,(排出的水装在口下的烧杯里),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④写出密度的表达式ρ=m1ρ水/(m3-m1)。

例:公元2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为国王鉴定过一顶王冠,看它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他把质量为350g的王冠浸没在盛满水的水槽中,排出了22.5g的水。该王冠是否为纯金

所制?

解:V排=m水/ρ水=22.5cm3,

浸没V物=V排=22.5cm3,

ρ=m/v=350g/22.5cm3=15.56g/cm3≠19.6g/cm3,

该王冠不是纯金所制。

3.思维过程小结

在上面的方法中,已涉及多种密度测定的方法,从最常规的方法天平和量筒法到天平和刻度尺法到量筒和测力计法,再到单独使用量筒法,再到单独使用天平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了较强的探究能力,其中不乏有新意的探究方法而且有些方法角度独特设计新颖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并表现出一定的创新

思维。

在方法二中学生想到用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使用测出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再利用圆柱体的公式计算出体积,从而代替了

量筒。

在方法三中,学生想到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再利用m=G/g计算出质量,从而代替了天平。

在方法四中,充分利用漂浮的特点和水的密度已知这种优势,巧妙地算出质量,从而计算出密度。学生的视野正逐步在扩大,思维正逐步在跳跃,但从器材的选择上看还只局限于天平或量筒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拓展开。如果不选择量筒或天平还有其他方法可测定吗?

三、留下思考的空间,活化思维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往往追求讲的“细”讲的“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哪有问题可研究呢?其实教师讲述再细也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应逐步转向,由学生自立的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设计出更多的方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1.发展直觉思维

质量可用天平测,体积可用量筒测,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那么密度也可用专门的仪器测——密度计测,这就是直觉的思维表现。

2.培养发散思维

要敢于想象猜想多角度分析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如由F浮=ρ液V排g以及P液=ρ液hg等知识结构猜想推理测密度的方法。

3.鼓励求异思维

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究实验,多角度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这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以培养创造性思维。

4.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方法八:直接利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方法九:利用“二次称重法”测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圆柱体。

步骤:①用测力计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1;②把用细线系好的圆柱体挂在测力计上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示数为G2;③计算由F浮=G1-G2和V排=F浮/ρ水g求得圆柱体的体积;④写出密度的表达式ρ=Gρ水/(G1-G2)

应用(2010年常州中考)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了新的陨石分部区并找到上千块陨石,科考队员对编号为“cz20100603”的陨石进行密度测量。首先将陨石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示数是3.4N,然后将陨石浸没于水中读出示数是2.4N,求陨石的密度。

解:陨石的质量m=G/g=3.4N/(10N/kg)=0.34kg,

F浮=G1-G2=3.4N-2.4N=1N,

浸没V物=V排=F浮/ρ水g=10-4m3,

ρ=m/V=0.34kg/10m=3.4×103kg/m3。

方法十:杠杠平衡法测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圆柱体、米尺、铁架台。

步骤:①把米尺悬挂在铁架台上,一端挂圆柱体,另一端用测力计竖着向下拉,并使米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如图(A);②把圆柱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并使米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如图(B);③写出密度最后的表达式:ρ=F1ρ水/(F1-F2)。

方法十一:漂浮法测正方体小木块。

器材:烧杯、有刻度的纸条、正方体小木块。

步骤:①在正方体小木块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贴一张有刻度的纸条,记下正方体小木块的边长为h1;②把木块放入水中,漂浮时,记下木块浸在水中的长度为h2;③写出密度最后的表达式:ρ=h2,ρ水/h1。

方法十二:悬浮法测土豆的密度(或石蜡的密度)。

器材:烧杯、水、盐、土豆、搅拌器、密度计。

步骤:①把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下沉,往水中小心加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土豆在盐水中悬浮;②用密度计测出此盐水的密度即为土豆的密度。若是测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石蜡)则可在水中加酒精,直至石蜡悬浮,此液体的密度即为石蜡的密度。

方法十三:液体等压法测食用油的密度。

器材:烧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食用油、水、有刻度的纸条。

步骤:①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用细线扎上易变形的橡皮膜,在玻璃管的外壁上,沿轴线方向贴一张标有刻度的纸条,有刻度的一面向外,然后插入水中,橡皮膜向里凸,记下此时水面至筒底的长度为h1;②在玻璃管中慢慢注入油,当橡皮膜变平时再记此时下油面至筒底的长度为h2;③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ρ=h1ρ水/h2。

方法十四:量杯测量法测小烧杯的密度。

器材:量杯、小烧杯、水。

步骤:①在量杯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②让小烧杯漂浮在量杯的水面上,记下量杯的读数为V2则V排=V2-V1m杯=m排=V排ρ水=(V2-V1)ρ水;③把小烧杯浸没在量杯里的水中,再记下量杯的读数为V3.则量杯的体积为V3-V1;④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ρ=(V2-V1)ρ水/(V3-V1)。

4.思维过程小结

在方法六中,学生想到用密度计测密度,这就是直觉思维的表现。因为特定的器材其用途就是用来测特定的物理量。在方法七中,用测力计的两次读数之差来表示浮力的大小,从而测出密度,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在完成跳跃。

在方法八中,把米尺作为杠杆,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非常巧妙地测出密度.米尺可以就地取材,而且米尺上又有刻度,测量力臂又非常方便,这不失为思维的一种创新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表现,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地跳跃和进一步地拓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方法九中,在玻璃管的外壁上贴上一张有刻度的纸条,从纸条上可以读出液体的深度,这省去了使用刻度尺测量液体深度的麻烦,既方便又实用,在也不矢为思维的一种创新。这种另辟蹊径独创性地解决了用刻度尺测量液体深度的困难,这就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地跳跃,闪现思维火花。

在方法十中,利用悬浮的特点巧妙地解决密度的问题,这实在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不能测出所有物质的密度,但毕竟是一种求异的思维的表现。

篇9

关键词 委托 逆向选择 “内部人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企业何尝不是如此。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同一般企业不同,各下属企业空间割据和行业多样,对十这样的群体,需要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对子公司来说,母公司对其的控制是一种外部控制,但对整个企业集团而言,却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

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监督者。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及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于是,由资本所有者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所有者所具有的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组织协调能力的局限性的制约。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圆满地从事上述活动时,就可能去委托专业人员执行监控企业的职能,这时便产生了委托关系。

委托关系的产生解决了资本所有者一人不能有效管理企业的难题,使委托人和人都可以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每一单位的投入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委托人和人关系的建立,对双方、对社会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这种委托活动的正常进行,既可提高委托人开办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又可使人因从事活动而获得收益。这样,不同的主体都提高了各自的效用,同时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在带来益处的同时,委托关系也会产生一定负面效应,也就是经常提起的问题,委托关系引起的问题主要有三种: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

1、问题1――道德风险。在委托理论中,一个中心的问题便是委托人怎样获取信息,以及如何根据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这里,人是行动者,他一般利用委托人的资产以达到委托人所追求的利益目标;而委托人是监督和评价者。在信息有成本的条件下,行动者有信息优势,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而监督和评价者处于不利地位,他必须为监督和评价付出信息成本。由此,人有可能偷懒或借助于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这里的不正当手段便是德姆塞兹所言的“机会主义” 它与偷懒行为共同构成人相对于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因此所谓道德风险就是指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减少自己的资源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即不诚实的利己主义行为)来达到自身效用极大化的目的,从而影响组织效率。例如,经营者减少其对企业的才能和精力的投入、滥用交际费用、等等。

2、问题 2――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的产生同样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委托人无法准确地衡量人的工作成果与其所付出努力之间的联系,从而无法准确地了解人的素质和能力,造成某种劣质人充斥市场的现象,越是劣质的潜在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质者驱逐优秀者。例如,在承包制的情况下,当经营风险高,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较大时,负责任的人可能提出较低的经营承包指标,而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反而可能会出于某种考虑而提出很高的承包指标而获得承包权。逆向选择是指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的人的私有信息,劣质的潜在人同样可以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在人市场上出现劣者驱逐优者的现象。

3、问题 3――“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是以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为首的一些学者在分析前苏联和东欧的激进式改革时提出的一个命题。它是指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多数或相当大量的股权由企业内部人持有,从而在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有力地强调。现在对于“内部人控制”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按照委托理论,“两权”分离可看作是一组委托契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内部人(或称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即力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由于所有者与内部人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问题,即“内部人控制”问题。

篇10

[内容摘要]自从我国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以来,每年―度的税收宣传月在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普及税法知识,密切征纳关系,树立国税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税收工作的复杂性和宣传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的税收宣传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改雾里看花 地方.本文就我国当前税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税收工作的实际和现状,旨在从宣传机制、制度和方式等方面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税收宣传模式,并引进市场导向机制,从根本上推动税收宣传向纵深方向发展,真正使税收宣传模式,并引进市场导向机制,从根本上推实现“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税收宣传 市场导向 长效机制

自1992年税务部门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每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在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普及税法知识,密切征纳关系,树立国税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税收工作的复杂性和宣传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的税收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从2006年4月开始,笔者趁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青藏高原一个小县城――祁连县的税收宣传工作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尽管是局部范围内的调查,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对调查结果的逐步分析,我们发现了在我国税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该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面,总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4964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6%,全县有3镇5乡22个行政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县国税局管辖的纳税户共有590户。县局主要税源是采矿业。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全县地广人稀、税源分散,而且点多面广,征管战线长,无论是征管工作还是税收宣传工作都有一定的困难。最后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们税务机关的宣传与纳税人的期望并不一致,甚至没有完全站在纳税人的角度,体现他们的利益而受到纳税人的抵触。另外我们的宣传影响力也没有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还有大多数人对我们的税收宣传月知之甚少。在对全县农村和牧区进行调查时,发现广大农村和牧区对我们税收宣传的吸纳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尤其是牧区甚至是零吸纳。更让我们感到忧虑的是广大纳税人通过我们的税收宣传活动并不能真正了解税收的内涵和税款究竟被花在了哪里,那么对他们而言,坚持依法诚信纳税就更无从谈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前税收宣传工作现状的认识和反思。因此,如何抓实当前税收宣传工作。构建宣传工作的新机制,让税收宣传这把无形的“征管剑”发挥其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我国税收宣传工作中顾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笔者认为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税收宣传并未遵循市场导向机制,而且缺乏统一的宣传规划,没有建立起宣传长效机制。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宣传缺乏市场导向机制,政府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目前我们所进行的税收宣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行为,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牢牢掌握着宣传主动权,但却缺乏社会化协作的单向宣传。过去1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市场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最初构想到基本建立直至目前逐步完善,市场秩序从违法乱纪、投机取巧转到有法可依,倡导诚信经商上来等。而我们的税收宣传尽管在宣传主题和宣传方式方面紧跟时代步伐,但是宣传机制却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并没有转到遵循市场导向机制,而是严重的与市场需求相脱离,以政府为本位,没有去了解市场或纳税人需求。

(二)税收宣传只停留在普法层次的宣传上,并未来给纳税人带来实际利益。

目前我们的税收宣传只停留在普法层次和大众信息的宣传上,并未给企业或纳税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宣传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予以接受。而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面对的形势瞬息万变,对我们税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个全新的税收信息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来为他们解决在税收优惠、税收筹划和国际税收直至投资决策、管理决策、风险规避等方面的问题。显然我们简单的宣传方式和浅层的信息宣传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深度。

(三)税收宣传呈混乱局面,缺乏统一的宣传规划和制度保障。

“税收宣传没‘户口’,四月里来五月走”。这句顺口溜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我国税收宣传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和组织保证。各地税务机关在税收宣传方面缺乏统一的宣传规划,没有建立起宣传长效机制。一些税务机关在每年的税收宣传上只是采取简简单单的宣传方式向广大纳税人、市民、农牧民和中小学生宣传一些税收知识或涉税事宜。而对于宣传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内容和宣传效果评估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大多是急风暴雨式的灌输,使得宣传阶段性效果大打折扣,整体作用微乎其微。

(四)税收宣传针对性差,资源浪费过于严重。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我们所进行的针对全民的税收宣传活动在提高全体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对税收的认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宣传针对性较差,对于普通公民和不同的纳税人我们没有针对受众对象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宣传内容和方式,对他们而言接受到的税收宣传信息几乎一模一样。从而使真正需要接受我们宣传辅导的纳税人无法获得有效信息,而普通公民由于我们的宣传内容过于专业而显得枯燥、晦涩,也对我们的宣传茫然懵懂,这样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五)税收宣传失衡,城乡宣传没有协调发展。

中国的市场潜力在广大的农村,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农牧区的税收宣传力度。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税收宣传的触角并没有伸向这里,而是主要集中在设税务所的建制镇和县区以上的城区。税收对于广大农牧民来讲,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所以,我们的税收宣传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进农村、进牧区。

二、我国税收宣传机制和具体途径的建构

针对我国目前税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我国税收工作的实际和现状,笔者对我国税收宣传机制和具体途径的构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税收宣传引入市场导向机制,走市场化之路。

我们未来的税收宣传,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税务部门不根据市场和纳税人的需求而盲目的进行的单向宣传,引入市场导向机制,走市场化之路,从根本上实现宣传理念的转变。同时改变由税务部门孤军奋战,唱独角戏的状况,实现宣传力量由税务部门的“单兵作战”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其具体做法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宣传工作中吸引民间组织的参与,通过与社会信誉度高、影响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企业组织或中介机构等强强联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法则要求,优化、整合宣传资源,建立、完善、创新宣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宣传的效果和对社会的渗透力。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或会计公司,使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在大力宣传税收的同时,给自己公司做广告,以吸引更多的纳税人接受他们专业、准确、及时的税务。

(二)制定长期的目标规划和周密的宣传制度,建立宣传长效机制。

针对税法宣传没“户口”的状况,我们必须探索建立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笔者建议从组织保证、宣传规划和制度保障三方面着手。一是在现有的办税服务厅和稽查局之外,从总局到县区级税务局另设专司税收宣传、教育和为纳税人服务的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订税收宣传和教育的长期计划,并为纳税人服务。二是由国家制定一个税收宣传工作的长期目标规划。并在长期规划中,将税收宣传工作划分为若干重要阶段,具体规定出各个阶段宣传内容、采取的措施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三是制定细致周密的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走过场。

(三)转换宣传思路,让纳税人明白“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

在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的今天,社会不仅应要求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更应该让纳税人明白“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的道理,实现宣传思路的转变。这是目前我们进行税收宣传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我们应该让纳税人明白――税钱被花在了哪里,国家为什么要对他们征税。从而使纳税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感受到税务干部为国家聚财的艰辛.真正形成心理认同感,从而自觉增强纳税意识。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宣传思路的转变比宣传什么东西更紧迫和重要。

(四)税收宣传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一是各级税务机关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特点和人文风俗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二是税收宣传要有针对性,应区分宣传对象。在具体工作中,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的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下点功夫,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另外这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也应加强对用税人的宣传,使用税人依法用税,诚信用税。三是在突出宣传重点上做到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并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五)税收宣传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牧区普及化。

在税收宣传工作中,我们应坚持城乡兼顾的原则,加强对农牧区的涉农税收宣传及服务工作,增强农牧民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目前我们就是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突出宣传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一是通过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等载体宣传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或关系到农牧民切身利益的税收知识。二是将税收宣传与农牧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结合起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中接受税收宣传教育。三是采用农牧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开展税收宣传。如把有创意的口号、图画印制成喜庆、吉祥的年画或日历、扑克牌等,散发给农牧民,让他们或张贴在家中或娱乐玩耍,这样便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税收宣传教育。

(六)实施税收宣传志愿者服务计划

实施税收宣传志愿者服务计划,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全国各级税务机关积极加强与当地团委的联系协调,通过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扶贫支教计划志愿者及其他志愿者等作为税收宣传兼职员。另一条就是以税务系统的团员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并积极招募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成立一个税收援助中心。具体管理由各级税务部门负责,志愿者处于自愿行为,愿意宣传税收,在工作中不领取任何报酬,但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或形式对志愿者进行激励。这些志愿者经税务部门培训后发给税收宣传员工作证,持证上岗,将宣传服务经历记录在证,并在每个季度到发证机关注册一次,以加强管理。志愿者的宣传方式和税收援助方式可多种多样。

(七)创新税收宣传方式,力争做到形式新颖。

在进行税收宣传中,我们在宣传方式上要多元化,有新意,使税收宣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在宣传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应将专业性较强的税收知识和法律政策与生活平常事例、农牧区文化或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将单调晦涩的税收知识转化为一种文化娱乐。二是在宣传途径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选择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如充分利用停车站的指示牌公布税收政策等。三是在宣传标语的设计上,我们在税收宣传工作中要多使用一些人情化、尊重成分多的标语。四是在宣传纪念品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宣传效果。如制作一些纸质口杯发放到公共场所,纸杯上写上“饮水思源,不忘纳税”等。五是在警示教育的宣传上,我们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建立定期公示公告制度,将税案查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以达到教育和震慑目的,从而促使纳税人自觉学习税收及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努力,我们从宣传机制、制度和方式等方面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税收宣传模式,从而使我们的税收宣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使税收宣传这把无形的“征管剑”发挥其重要作用,实现“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目标。

商业银行在个人委托理财中的法律义务 周 钧

[内容摘要]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把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未来夺取利润空间的制高点,推出了大量的个人理财产品而且出现了热销的局面。另一方面,针对商业解行和委托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也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前实务中存在商业银行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本文根据相关法理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个人委托理财协议是一种相似于委托合同的合同,进而对国有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个人委托理财 委托理财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定程度上量身定造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推出各种个人理财产品供投资人选择,指导客户安排家庭的理财方案,另外提供一般性信息咨询,帮助实现个人资产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包括提供个人理财产品和提供信息或指导这种单纯的咨询服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商业银行在推出的各种个人理财产品中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

一、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的法律性质

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应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根据业务需要签署必要的客户委托授权书和其他客户投资所必须的法律文件。所以,目前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是:推出各种个人委托理财产品给个人投资者进行选择.然后通过签署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的方式建立个人委托理财的法律关系。

毋庸质疑,个人委托理财协议是合同,是双方针对个人委托理财中权利义务的约定,在双方签署后具有了合同法上的法律效力。那么个人委托理财协议就成为了确定双方法律权利义务的依据,也是双方解决纠纷的依据。然而实务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方面个人委托理财协议往往不完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够详尽,这时就有必要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加以界定:另一方面,目前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合同法关于有名合同中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没有这个协议“对口”的规定.这时确定这个合同的性质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个人委托理财协议是―种相似于“委托合同”的合同

目前关于委托理财的法律性质的学说有很多,其中以、行纪与信托为最。笔者认为,根据个人委托协议的独特特点,现行的个人委托理财属于一种全权委托行为同时又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委托行为,是一种新型的委托行为。所以个人委托理财协议是一种相似于“委托合同”的合同。

(一)个人委托理财是―种委托行为

笔者认为判断这个合同的性质最根本的、也是必须判断的是委托理财这个行为的法律性质。在委托理财中,委托人购买商业银行(受托人)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将自己的资金交由受托人经营,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交易,同时有权自己决定交易的品种、数量和价格。最后.被人(委托人)对人(受托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尽管保底条款的存在)。显然,这些特征是符合委托行为要件的。个人委托理财是一种委托行为。

(二)个人委托理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委托

1.保底条款的存在使得个人委托理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尽管学界普遍认为个人委托理财议中的保底条款是无效条款,但是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29日、于2005年11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二十四条等,商业银行应综合分析所销售的投资产品可能对客户产生的影响,确定不同投资产品或理财计划的销售起点。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人民币应在5万元以上,外币应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其他理财计划和投资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应不低于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并依据潜在客户群的风险认识和承受能力确定。也就是说,在存在保底条款的情况下,理财产品的销售金额的起点是人民币5万元,外币5千美元;如果没有保底条款的情况下,理财计划和投资产品的销售金额起点是人民币5万元,外币5千美元。进一步说,这个条款的存在表明银行业督管理委员会对保底条款的效力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保底条款的存在使得个人委理财的法律性质显得扑朔迷离,也就使得个人委托理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委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中的制度和合同法中委托合同制度的相关规定,被人(委托人)对人(受托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人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人对被人只承担因自己的过错造成被人损失的责任,而不承担因不可归责于人的事由所造成的被人损失的责任。显而易见,保底条款的存在使得个人委托理财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委托。

2.合同履行期间双方都不能解除合同使得个人委托理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委托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委托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享有单方解除委托合同的权利。这是因为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双方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的。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事物是以受托人的能力和信誉的信任为基础的。所以当一方对另一方的信誉和能力产生怀疑或者不信任的时候,享有及时单方解除合同以便保全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然而,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个人委托理财产品都约定: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均不得解除合同或者银行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委托人不享有。所以合同解除权的约定使得个人委托理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委托。

根据以上分析,个人委托理财是一种委托行为,但是保底条款和合同解除权等特殊条款的存在,使得个人委托理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委托行为,那么,个人委托理财协议是一种相似于委托合同的合同。

三、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在个人委托理财中的法律义务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借鉴委托合同的法律规定同时综合近似法律制度,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阐明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的义务:

(一)风险提示义务

纵览目前关于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的争议,大部分的纠纷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个人委托理财协议中没有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清晰的约定,或者没有提示客户对风险条款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银行在开办个人理财产品前虽然都进行了风险提示,但以“本金绝对保证,收益可观”为口号,强调低风险和高收益,未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如某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协议书》“风险提示及免责”中提示:该产品作为投资类产品,存在资金流动性等风险;由于甲方(客户)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风险损失,乙方不承担责任。这么一个模糊的条款,天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等风险”还包括哪些,“不可抗力原因”具体指什么,都没有明确提示。而发售公告中称:“该产品作为投资类产品,存在资金流动性等风险,客户应充分认识投资本产品的各种风险,并自愿承担风险”,也未说明该产品到底有哪些风险。这些都极易引起纠纷。

事实上这种风险提示义务并不是没有规定,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三十条,商业银行提供个人理财顾问服务业务时,要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应设计客户确认栏和签字栏。客户确认栏应载明以下语句,并要求客户抄录后签名:“本人已经阅读上述风险提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风险,愿意承担相关风险”。所以为了客户的利益也为了避免关于风险的争议,在签订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的时候,商业银行应当承担充分提示风险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的责任,在协议中应当尽量具体的约定什么样的风险,怎么样承担。

(二)报告的义务

现实交易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后,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在理财产品终止时,也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投资收益情况,客户对资金的操作情况及风险情况一无所知。这是违反基本法理同时也是违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

委托人享有知情权,受托人负有报告义务,应当将受托理财过程中的资金、账户的运用、配置和变动情况以及受托理财的最终结果告知委托人。合同法第401条规定:“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当报告委托事务的结果。”同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理财计划的存续期内,商业银行应向客户提供其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账单应列明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账单提供应不少于两次,并且至少每月提供一次。商业银行与客户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季度准备理财计划各投资工具的财务报表、市场表现情况及相关材料,相关客户有权查询或要求商业银行向其提供上述信息。第三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在理财计划终止时,或理财计划投资收益分配时,向客户提供理财计划投资,收益的详细情况报告。

另外,恰当地履行报告义务是证明受托人诚信、尽责的前提,也是合理确定委托理财的成果和受托人的交付义务的基础。在个人委托理财中,投资人大多只是根据保底收益条款来计算自己的收益,将个人委托理财当成了一种新式的储蓄手段,没有行使知情权的动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的情形下,为自己对客户资金的暗箱操作和违规炒作提供了良好的屏障,所以受托人也有意隐瞒不披露。

这种委托方不积极行使知情权、受托方不充分履行报告义务的后果,使受托人侵犯客户资产权利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监督和制约。也为将来纠纷的解决设下障碍。所以,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应该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充分的披露信息,承担信息报告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违约的责任。同时作为委托人的投资人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也应当充分注意这个报告义务的约定,积极的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谨慎处理义务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物,应尽必要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受托人应该保持职业的谨慎,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处理委托的事务,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基于目前个人委托理财中委托人只关注保底条款的现状,在购买理财产品后就将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管理,对资产失去控制,同时委托人又难以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受托人:另一方面,受托人极易利用其优势地位,侵害委托人的财产,这时谨慎处理义务就更加的显得重要。另外根据《合同法》,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基于以上论述,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的受托人在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时候,受托人应当对自己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四)交付最终成果的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404条规定:“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同时各个理财协议也应当约定,委托理财的成果,应当及时交付委托人。委托人委托理财的目的是保值。增值,受托人则投怀送保许以高额的保底收益,这是委托理财得以大量产生的原因。委托理财终止后,委托人期望从受托人处收回的不仅是本金,还包括一定的增值回报,以体现资本的价值。所以受托人在完成委托的事项即个人委托理财协议约定的委托事项结束的时候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及时的交付最终成果,否则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