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弊端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制度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政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政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政府政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供应不足),政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政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政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政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政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政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政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政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树立政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政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政府的职责。
重建土地保障功能的提法,也许与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由于我国土地效益不高,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特征的变化,土地很难再起到保障的功能。我国数额巨大的农民工和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他们己经很少依赖土地,故土地保障功能这一提法也就值得商榷。
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 社会问题 政治体制 改革
一、社会保障需要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
在当代,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呼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人认为非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长期争执不下。到底该怎么办?需要对社会问题性质与社会保障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是整个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必然受它们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发挥通常并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即使社会保障设计理念和目标相同,但是由于执行差别太大,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从实践来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民主制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往往都是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工业化社会带来各种风险的一种技术性修复,更是公民意志表达的结果,因此深深地植根于民主制度之中。而当代中国诸多问题,最终莫不与政治体制相关。因此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忽视政治体制建设,被许多人认为并非治本良方。
二、当代中国几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保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繁多,但就其成因来说可以分为有两种性质类型:一种是制度性问题,是制度弊端引起,这种问题非制度改革所不能解决,比如改革开放前中国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存在问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政治制度的问题还在,并通过市场化造成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政治体制改革于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种是技术性问题,是在社会基本制度没有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或社会结构比较合理的情况下的局部性或暂时性问题,只需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技术性的调整就能修复。这类问题多半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不需要改变基本制度,只是通过技术性的调整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比如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解决。是否建立民主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被许多国家纳入制度建设的范畴,但是相对于更大政治制度建设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已。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客观要求。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免费提供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农民是公民成员,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体现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客观要求。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不稳,则国家难定”。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还是通过个体的家庭保障来实现“积谷防饥,育儿养老”这般的观念在农村社会根深蒂固。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土地保障为主的农村家庭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弱化,完全依靠家庭养老,风险很大。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城乡二元制”的社会保障制度种种弊端不断显现,农民要求建立社会保障的呼声口趋强烈,都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势在必行。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无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维持社会稳定。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城乡收入差别大,相对于城市较为健全的保障体系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刺度的建设大大落后于城镇,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风险性”,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经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行为主体,从而决定了他们必须独立承担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因而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社会保障要求此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将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些脱离传统农业的农民,如同城镇职工一样,也迫切需要有稳定的社会保障。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起步晚,整个社保体系还不健全,处于摸索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后的结果。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诞生到发展,在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在中国,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很短。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遵循。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严重缺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在起步和逐步推广阶段;工伤、生育、失业三大社会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在农村建立。目前农村社会救助也主要局限于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制度基本没有建立。在农村,敬老院和残疾人福利院是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主要机构,但受资金供给渠道制约,这些福利机构大大衰减。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小顺,责任主体不明晰中闰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不够科一学化和规范化,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态。财政、民政、巨生、人事、计生、劳保等部门都设有社会保障机构,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格局。这些共同行使社会保障职能的众多机构,由于实施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的不同,在实际工几作中会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矛盾,必然导致保障政策检验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偏差。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些都直接影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顺利实施。
责任划分模糊,分工不明晰政府、部门、企业和家庭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皆存在责任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如政府责任与市场责任相混淆。这既不利于有计划地缓解历史遗留问题,也使现实责任难以准备配置,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行使,也妨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
3.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乏稳定来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人不高。资金严重不足一直是束缚农丰并士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比例偏小,只有10%左右,且这10%的投人也基本给了城镇居民农村从国家财政获得的主要是每年的扶贫开发基金和用于“五保户”最低生活补助的救灾救济资金,人均保障额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合作医疗资金短缺,农民生病得不到很好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村社会保障血临的最为突出的间题是资金缺乏的问题。
农村社保资金来源单一、有限,主要推行“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大部分农民实际无力承担各类保险费用,即使部分农民有能力缴纳,却由于对子卜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原因,而不愿参加保险这样,社保资金就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
4.农村社会保障法制不健个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民生”制度,其建立和完善需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中国迄今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部分社保条款只是散见于相关法律之中,没能形成体系,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在一些已制定的条例中,很多是通过各种“红头文件”的,这些文件缺乏法律权威,稳定性差,难以有效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三、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l.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题研究,深人农村,调查了解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查找原因,研究一切实可行的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方法,供策层参考,以尽快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
与此同时,中国应当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缩短摸索周期,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例如,日本、德国、巴西等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例如:日本倡导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于2000年建立了“护理保险”,国家、地方政府、企业、40岁以上的人共同付费支持老年人护理所需的设施、服务等回。总结这些国家的先进做法,借鉴成功的经验,对于完善中闰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理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社会保障薄弱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责任承担的缺位。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应当充当主角,承担主导责任全面统筹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概括而言,政府责任主要包括领导管理责任、引导责任、利益主体的协调责任和资金的监管责任等政府应当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规划与近期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彻底消除“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使管理机制更加统一、规范、有序。
在政府的多项职责中,其监管职责尤为关键政府应通过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强化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运营、发放等具体业务环节的监管责任,实行业务公开和信息定期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覆盖面;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它像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安全网”,也是经济改革的“缓冲器”,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必然之举。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小,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存在弊端以及政府职能失灵等问题,是需要我们予以关注的。
一、当前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问题
社会保障工作的覆盖范围仍然较小,保障人员的种类和数量都不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关系到有多少社会成员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效果发挥程度。例如,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并没有将乡镇企业的在职工作人员、在城镇私营公司就职的人员以及越来越多的进程打工人员纳入进来。但是从每年的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以上这些从事灵活就业的打工人员却是占据了我国整个从业人群的大部分,因此,当前的社会保障工作亟待扩大覆盖范围。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大部分都落在了企业的肩上,着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 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东部和西部的发展水平、城市和乡村的收入差距水平却在逐渐增大。在我们为飞速增长的人均GDP欢呼喝彩的时候,人均收入差距的逐年增大也成为挑战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利刃。当前,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权威标准是基尼系数的高与低。我国于2013年公布的基尼系数是0.473,而按照此国际标准,基尼系数超过0.4,就被视为收入差距比较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一些潜在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国家亟需解决的迫切需要。例如,在我们推行社会保障工作的时候,资金及时、而全面的供给是毋庸置疑的。而纵观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资金匮乏、资金来源单一化、资金的供给速度跟不上保障的进度等因素都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制约性因素。
(三)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空巢老人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如何养老、养老的责任最终有谁来承担、如何更加切实有效的保证这些老人的权利,给于他们更高的生活保障、精神保障,这都是社会保障工作应予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存在着8亿农民,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当前人口总数的一半。8亿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解决整个社会额养老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将农民的养老问题解决清楚、处理明白,对于达成社会保障的宏观目标,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公平与正义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政府职能的失灵
第一,政府立法职能的缺失。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意识薄弱,缺乏立法规划等。第二,资金政府投资有限,很难满足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政府在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上的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障的发展。所以,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应加大力度。第三,在政府执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缺乏监督,导致社保基金被挪用,白白浪费了。
二、关于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 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动社会向着和谐、稳定、公平与正义方向发展的驱动器。积极发掘社会保障制度在社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中的作用和效能,就需要实行覆盖全面、层次多样的社会保障制度, 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利益。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就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大多数的务工人员得权利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之中。通过社会救济手段中的增加财政支出,为贫困居民建立救济制度,完善救济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提高生活补助的水平,进一步缓解贫困人口的贫困水平。于社会保险领域而言,逐步将社会保险扩展到所有建立劳动关系和雇主的工人身上,例如,灵活就业、自我就业和自助的人员。通过社会福利手段中的福利体制改革、社会福利资源的扩大化应用、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来让更多的民众都可以通过社会福利系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由于农村人口,农民的收入是普遍较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所以要解决问题的农村养老保障,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去完成。于贫困地区的落后经济而言,应基于传统的养恤金模型、继续实施农户享受五个保障供应体系,和加强家庭的支持,以实现某些经济条件后退休金计划执行情况的作用。于农村养老的保障方面,国家应该积极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必须推行养老金计划的,应采用财政补贴的方法缓解农民的养老问;对于非必须推行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转投社会救济手段促进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除了上述思路,也应该是相关的系统适应世贸组织中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如中国加入WTO之后,有关社会保险业的市场开放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策略进行, 应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经营业务,同时鼓励中外保险公司扩多开展业务,如大社会保险延伸服务等等。
(三)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当前,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各地政府仅仅制定了关于社会保障的有关条例或规定,缺乏权威性和可实施性,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并且,各地立法内容不一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导致社会保障工作的效果发挥不足。法律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简单的特点,有利于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也有利于社保政策的稳定发展。所以,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其生存权保障,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公民的经济发展。
篇5
一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一制度的基本内涵是,当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生育等原因永久地或暂时地、完全地或部分地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失业而丧失工作机会、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通过法律强制对其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或补偿。同时还包括处于特殊困难和赤贫状态的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帮助和物质救济的各种福利制度。通常把社会保障界定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互助、个人储畜积累保障甚至包括住房制度等子系统。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劳动者的风险主要靠以家庭为轴心的家庭成员来帮助。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社会阶段,生产力得到发展,宗法社会被打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阶段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出现转机,于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欧洲首先出现了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发展过程,正如列宁总结的:“资产阶级对工人实行社会保险,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整个进程决定的改革”。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滥觞,当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该《条例》经过后来的修改完善,比较全面地规定了职工在生、老、病、死、伤、残等各种风险下的保障收入标准。在三十多年的实施中,对于发展生产,保障职工基本权益,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维护社会安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经过我国几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按照产品经济、高度计划、财政统收统支、劳动力统分统配、工资统一规定的模式设计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1984年起,我国以社会保险为重点,在管理体制、筹资模式、覆盖范围、政策待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主要的收效是初步打破了“企业保险”的格局,保障了国有企业和大集体企业职工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为整个社会保障的改革探索了经验。但是这些改革只是局部的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动社会保障的旧体制,因此,现行制度的弊端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定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已经迟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启动和发展,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呼唤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五大体系,即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法律体系。可见,社会保障体系是整个市场经济大厦中至关重要的一大支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保证和促进其有序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和深化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也必须加强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和改革。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给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又在许多环节上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相适应。第一,原有的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基本上只在国有企业范围内实施,且在待遇标准上各地差别较大,而集体企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国有企业并存发展起来的大量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劳动者,却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的不统一,造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离破碎,客观上剥夺了劳动者平等享受《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梗阻了企业改革中分流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再就业渠道的畅通。第二,现有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不强,除养老保险以外,其他社会保险基本上还没有冲破企业保障的窠臼,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企业过度负债、冗员过多、停产亏损,另一方面该破产的企业难以破产,破了产的企业职工以及下岗富余职工的生活又难以保障,再就业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机制的环境条件还没有形成。第三,原来的社会保险实际上由企业负担职工的经济责任和承担管理服务职责,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社会事务负担十分沉重,这就使得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第四,过去的劳动保险待遇标准都是由政府统一制度,被保险者基本不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历史的包袱依次压给后人,以往和现在的在职职工养成了依赖国家的心理。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如不早作改革,终有一天国家、企业将不堪重负,以致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五,农村人口的养老、医疗保险尚无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办法和途径,军人的优抚、社会贫困人员的救助、城镇人口住房问题等还缺乏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以及经济发展的相适应和配套。可见,原有社会保障制度亟待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加以健全和完善。
三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处于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启动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紧紧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环节,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背景和客观要求,精心谋划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社会保险,其中心是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一,覆盖范围广泛,保障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具有保障公民生存,促进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功能。在当前实施过程中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我国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将不同群体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职工,外资企业及其中的中方职工,机关(除国家公务员以外)、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都应纳入政府统一组织的社会保险。当前结合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的实施,特别要很好地研究失业、下岗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后,社会保险的衔接问题。
国家公务人员可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要体现与城镇劳动者的差别,不宜照搬城镇的办法。乡村所办企业的从业人员,目前可归为农村初级社会保险,以后再逐步与城镇统一的养老、工伤保险制度并轨;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社会保险,一方面应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的提高,在自愿基础上实行乡村互助合作型医疗、养老保险,另一方面针对这部分人在全国人口中比重最大,且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点,应研究建立养老保险粮食银行,从粮食(食品)供应上实施社会保险统筹和社会救助的新路子。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实际上是主要集中在乡村工业和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劳动群体。所以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从事纯农业生产人员的保障方式和方法。
另外,还要注重对城市居民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群体的救助和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抚工作。
只有广泛地对城市劳动者和各种社会群体实行社会保障,使他们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同时通过“大数法则”分散风险,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
第二,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现行的社会保障项目水平缺乏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确定,有的偏高,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有的偏低,没有起到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作用。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责任既要充分发挥,同时又不是无限的,作为刚性的基本保障待遇,国家只能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举办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劳动者个人也可以开展个人储蓄性保险和参加商业保险。以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社会保险的三大支柱。
第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这条原则在社会保险项目上要得到充分体现。比如除工伤、生育保险依照法理及国家惯例不应由个人缴费外,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均应在企业和劳动者履行了缴费义务的前提下,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社会保险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主导的原则是追求公平。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将激励机制引入社会保险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救济、优抚和部分社会福利事业主要体现公平,由政府供给和组织,符合条件者可以无偿享受。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率体现,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项目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负担费用,做到既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与个人缴费多少挂钩,体现多劳多得,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行的养老、医疗保险等项目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以社会统筹方式满足劳动者最基本的保障需求。
以个人账户形式体现劳动贡献,缴费多少不同的劳动者在保障水平上的适当差别,正是效率与公平的结合。这一机制的引进,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费的来源,鼓励劳动者多做贡献,有助于培养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意识。
第四,实现统一规范和法制化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要注重适时总结经验,形成规范的制度并及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否则将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亟待统一的:一是基本制度,如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全国统一问题、医疗保险改革模式问题等;二是管理体制的统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避免相互挈肘、相互扯皮的现象;三是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有序,有法可依。
第五,实行管理服务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障碍在于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还企业高度的自主经营权,将企业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篇6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税的国际借鉴 社会保障税收制度
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政府的重要职能,社会保障就是在社会成员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下,由国家或社会提供保障基金。而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转型始于1995年,由于起步晚起点高,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城镇人口老龄化和国企改革大量工人失业的情况下,我国如何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课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采用征收社会保障费的形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由各省自主收费,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费资金筹集的规范性和公平性,资金来源缺乏应有的保障,其资金管理和收支平衡也存在着潜在危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了解一下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的现状。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是统筹缴费,以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由企业和职工分别按规定的比例计算缴纳统筹费用,再由有关社会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和支配。其实现了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过度提高了职工退休金的保障程度,为改革无效提供了较好的社会保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的深入,失业人口日益增多,而人口老龄化也导致了享受保险者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的社会保障面临严峻形式,现行筹资方式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严重。
一、在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费缺乏法制保障,欠缴费现象严重。现行的缴费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多以集体企业、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因为缺乏国家权利机关的立法和相关法律保障,这些规章制度约束性不够,执行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法制环境,从而进一步导致资金征集率低,欠费现象严重。仅2001年底,全国企业欠费高达359.39亿元,有207家企业欠费数额超过千万元。
2.社会保障涉及面不够,影响涉税来源。我国社会保障仅限于城镇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还游离于社会保障统筹之外,而我国目前的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就业人员就有4922万人次,全国已参保职工仅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大打折扣,同时,社会保障之外的职工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事故,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又会连带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3.社会保障的资金统筹有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统筹,另一是部门统筹。社会统筹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化,就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共济性,发挥社会优势。而现状是只有部分地区(如安徽、江西等)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省级统筹,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局限于市地一级甚至是县一级,只有靠行政手段强制调剂,影响了可调资金的数量和社会的调剂能力。对于部门统筹,管理过于分散化,按地区和行业制定条块,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统筹归人事部门管理,企业的社会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险部门的统筹归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的单位共同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由于多元化部门管理,导致部门之间行业挤占现象严重,资金难以做到专款专用,挪用现象也普遍存在,从而大大削弱了统筹办法的保障功能。
我们看到,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费体制无论是体制本身还是其征收环节都存在着弊端和缺陷,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新形势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前我们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笔者认为,国外的社会保障体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完成的。社会保障税是“为筹集基金而专门征收的一种专门目的的税”,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得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14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它已成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筹资手段。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一般占到税收总收入30%以上,在德国和法国已成为第一大税种,而在美国,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已迅速上升到24.1%,成为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种。
二、社会保障税作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优势
1.依靠立法手段,具有国家强制力。社会保障筹资采用税收形式,就决定了社会保障税是通过国家法律地颁布、执行而进行的,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具有强制的约束力,纳税义务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高于政府政策,更高于部门或者单位的暂行规定,以法律为后盾的社会保障税,减少了讨价还价或者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为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筹集提供了法律保障。代表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的英国《济贫法》,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当时经济高速的发展,美国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案》,则被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开征的重要里程碑,有效地保障了美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筹集。
2.覆盖面广,普及全社会成员。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通行的征税依据是工资薪金所得,相应的工薪阶层为纳税人。在美国,工薪税的纳税人是雇主和雇员,征税对象是雇主全年对每个雇员支付的薪俸工资和雇员全年领取的薪俸和工资,而在发展中国家,不仅对纳税人工薪征收,还可以把一些其他所得,如奖金、津贴等纳入征税范围。具体对我国而言,笔者认为其覆盖面不仅涉及城镇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必然涉及到私营企业、外商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差不多囊括了全社会成员。这在无形中使社会保障资金增长了近一倍,保证了社会保障的可调资金数量,增强了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和分散风险的能力。
3.税收专用性提高了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效能。社会保障税分为不同的税种,不同的税种针对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如德国,其社会保障税是根据保障的项目分别设置税种的模式。它主要由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失业保险、意外保险和老年人的关怀保险等五个项目组成。分别针对无生活保障或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病人;失业人员以及发生意外伤害的人员,不同的税收项目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基本保障,保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税收要用于为广大人民服务,维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保护人民安居乐业,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和职业设置不同的税种,为不同人群提供保障,保证了社会保障资金落到实处,社会保障制度的效能得到有效发挥。
4.税种的多样性和税率的可调节性。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一般都由多个税种组成,针对不同的税种、税目征收不同的税率。如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就分为薪工税、铁路公司员工退职税、联邦失业税和个体业主税,其税率分别为14.3%,12.3%,5.4%,以及雇员的6.15%和雇主的9.5%。同时,税率的高低具有可调节性,可以根据社会保障体制覆盖的范围和收益的大小决定。在美国,1935年刚实施“薪给税”的时候,雇主和雇员的征收率各只有1%,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明显提高,达到7%。除了量力而行之外,还可以根据支出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多支多征,少支少征,对特定的对象确定特定征收率。
由于社会保障税相较于社会保障费的形式筹集资金具有如上优点,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合理运行,社会保障制度费改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设置并实施社会保障税对我国来说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有许多细节的问题和准备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去完成。
我国应该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法》,加快工资的货币化改革,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通过媒体加大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宣传力度。在我国各项社会保障税税制的建立中,不仅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而且要善于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强立法,广覆盖,稳推进,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才能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制。
参考文献:
[1]马国强谷成:《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几个基本问题》.《财贸经济》,2003年第5期
[2]王立京:《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若干问题探讨》.《法治时代》,2004年第3期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66-06
一、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而进行的一项制度设计与安排。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享受全面普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郑功成(2005)指出要尽快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完备化。袁泽春(2006)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重要性,认为尽量让制度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要求,不要出现制度碎片化。陈怀远(2007)认为应实行普遍的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必须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前提。杜江峰,王继新(2007)提出要以人为本,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立法进程,实现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赵冰(2007)提出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城乡并重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实解决三农问题。上述研究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进一步从深层次的理念层面剖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设立初衷,可以更好的理解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弊端,明确完善的对策与方向。从宏观上说,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从微观上讲,社会保障是对个人生存能力的恢复和维系,对发展能力的重建与扩展,这是社会保障的本质所在。本文尝试从人的生存与发展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构架,探讨建立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缺陷
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为实现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服务的,“为人性”是它的根本特性,所谓“为人性”指的就是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应当突出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点,审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发现其在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1、制度理念没有完全体现“为人性”的本质要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它是被视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配套政策措施而存在。这种背景和理念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保障“为人性”的本质。客观地说,当初的社会保障改革对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非国有部门职员以及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的适应性却很差。应当承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它是为国有企业脱贫减负服务的。这种设计理念的偏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一种缺陷。可以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其他方面的不完善,都是根源于这一理念的错位。
2、以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些内容影响了我国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呈现城乡二元分治的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内容看,城市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内容已经涵盖了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确立起来,许多地方的基本保障仍然处于起步或者空白状态。从社会保障的水平看,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此外,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社会保障待遇悬殊。社会保障待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其他劳动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这种差异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以养老保障为例,整体而言国家机关以及享受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职工的退休工资要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而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养老基本上还处在家庭养老阶段。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不同性质单位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巨大反差,是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和普适性的最重要因素。
3、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成效不高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由于制度缺陷,许多身居农村处于边缘境地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无法享受到低保,生存处境依然艰难。除贫困地区和边远农村外,我国中西部城市中也存在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游离于社会救助之外。如何做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特别是把农民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这是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制度功能的关键。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覆盖率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社会保障待遇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原本存在的贫富不均。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多是立足于缓解贫困,并没有将缩小收入差距作为制度的目标,这在客观上弱化了其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绩效。
4、社会保障的可流动性不强
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适应性、流动性和可持续性,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总体目标。公平性就是要解决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问题,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和缩小水平差距。社会保障只有达到了基本的公平,它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障碍也就基本解除了。当前社会保障的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就是它不能适应流动人口的需求,不能协调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存在的差异。适应性要解决的就是社会保障的开放性,一个开放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是可以流动的,能够促使社会保障关系在各地区之间自由流转。从人的自由与发展视角来看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意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应当蕴含合理性内质。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来定义社会保障的合理性,制度的公正是固有的内容,而对社会保障的可流动也是必然的要求。社会保障关系只有可以流动了,这项制度才有了活力,而不是成为人们自我选择的羁绊。
5、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责任不清
社会保障产品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并且政府又是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提供者,因此,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化,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制度的原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划分并不清楚,不仅降低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也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在以保障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理念,以构建城乡平等、全面覆盖为基本目标,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为最终落脚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必须以公平、高效、充满活力以及社会和谐为指向,不断扩展保障项目,提升保障水平,以普遍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实现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含以下目标:
第一,初级目标反贫困。贫困依然是制约我国弱势群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广大农村贫困标准偏低,贫困现象更是突出。在城市也没有确立权威的贫困标准,而且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也日益凸现。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来估算城乡贫困线的水平,2006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占当年人均收支均值的17.3%和23.7%,2007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占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9%和20.3%。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民众收入中位数的30%为极端贫困标准,我国的低保水平当属极端贫困线。社会保障反贫困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弱势群体再社会化,避免他们因贫困而导致的与社会的“断裂”。
第二,基本目标抵御风险。养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社会风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制约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家庭和单位抵御风险能力的逐步弱化,仅靠个人已经无法防范这些潜在风险。通过社会保障抵御社会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风险防范功能,使社会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第三,重要目标促进平等与迁徙自由。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当前我国社会的最大不公平表现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公民的迁徙自由权,致使社会成员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平等的待遇。迁徙自由是人身自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公民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人们不仅在国内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地点,而且出国境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只有确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消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的自身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收入差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但这种差异一定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财富分配的极大差异不仅会抑制公民的基本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活力,更是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其基本功能就是维护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因此,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在于纠正市场规则所主导的一次分配的不公平结果,实施收入再分配,消除绝对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相对公平。
第四,最终目标提升人的发展能力。人的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人的理性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劳动能力等,其中人的劳动能力具有根本和基础性作用。社会保障就是要对意外事故中的不幸者进行救济,为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为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消除各种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风险,恢复他们的劳动能力,充分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保障所有国民享有平等的生存救济权,还要保障所有国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即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就业权和其他各种发展机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充分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
在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之初,其主要使命在于为社会成员的生存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当生存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则成为人们现实的渴望,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也必然由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转为促进社会成员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下进行制度创新。
第一,建设基于平等理念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整合,特别要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其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同时要将农民工及其子女逐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内。只有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十二字方针,综合考虑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确实维护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实行相对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标准。目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事业主要由地方政府和村集体承担,现行财政税收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越是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很难取得成效。因此,必须统一全国的社会保障标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转移支付,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第二,完善基于生存价值的社会保障体系。贫困和各种社会风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实施反贫困措施以及风险控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
反贫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问题并存,政府应该针对所有城乡贫困人口建立统一的救助制度,包括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和申请审批等环节,最大限度地覆盖尽可能多的城乡贫困居民。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修改和完善低保法律、法规,扩充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健全低保配套项目,减少低保群体的医疗、教育成本。
风险控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社会风险的复杂性,全面建立和完善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风险控制网。在养老保险方面,进一步开发劳动力市场,增强就业容量,逐步建立养老基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做实个人账户,化解隐形债务,强化养老基金运营管理,实现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稳妥推进农村养老体制改革,发展商业养老,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在医疗保险方面,继续扩大基本医疗覆盖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强制性参保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特别关注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失业保险方面,转变失业保险理念,实现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有效结合,引导失业保险与社会救济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明确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覆盖质量。在工伤保险方面,建立预防为主,兼顾康复的保险体系,突出对高危行业和特殊人群的工伤保险机制的完善。
第三,基于发展价值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就是因严格的户籍制度而失去的迁徙自由和教育福利的不公平。从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利出发,社会保障体系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发展教育福利,确保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公平和福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和不同地区间不平等的教育福利。国家要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福利的公平,增加社会保障对教育的
投资,确保教育投入不受财政状况的影响,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的福利化,推行各种教育援助计划,提供惠及全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以增强社会成员的发展能力,缔造起点公平,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流动性,促进迁徙自由。社会保障是实现迁徙自由的物质基础,建立可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迁徙自由的重要举措。因此,进行以迁徙自由为导向的社会保障改革,就是要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流动性。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社保基金全国累积计算,是其中重要的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基本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衔接。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首先,明确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中央政府负责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立法,确定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地方政府在中央立法的指导下,制定地区法规及实施细则,并承担具体实施责任。在财政责任方面,中央政府应对公共基本养老保险负责,失业保险与医疗保险则由地方承担,中央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来引导其发展。中央政府要兜底农村医疗保障,承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业。对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经常性的救助项目和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主要应由地方政府提供,中央政府应对社会救济负最终责任,并承担军人的有关社会福利待遇。另外,要逐步完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共同发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社会保障地区均等化方面的作用。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筹资机制,确保充足的资金来源。总的方向是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共同筹资的资金分担机制。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最主要的矛盾表现在养老金运营与管理上。由于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混账运行,养老保险基金的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保证支付当年的养老金,严重透支了职工的个人账户,致使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的空帐,没有形成实际积累,这是目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一本支出所带来的新的缺口和风险。要做实个人账户,就必须废除现行的现收现付制,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个人积累制。对于“新人”建立完全的个人账户,确定合理的积累率,把单位和职工缴纳的保险金作为个人的养老储蓄,如数存入个人账户,将来完全凭借个人账户的积累额领取养老金,实现个人自我养老保障,避免产生代际冲突。完全积累制可以提高个人缴费积极性,并且账户资金可以交予专门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达到保值增值。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中小企业;保障制度;影响因素;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76-01
一、中小企业员工保障制度研究背景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
就当下而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工业实现产值占总额的68%;销售收入占总量的67%;实现利润占总量的68%。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7%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更是占到了60%以上。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更是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使得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经济生活中的竞争能力下降。
二、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困境的成因
1.企业自身和雇主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积累不足,资金力量薄弱,同时税负又较重,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企业员工社会保险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远远高于其它大型企业,其发展初期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即便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其发展扩张也多是通过自我滚动的方式实现的。所以,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通病”。
第二,企业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刻意逃避对职工的保障责任。民营中小企业作为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是以具有剥削性质的雇用关系为基础的,在这种雇用关系下,雇主总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开支。社会保险费用的支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减少了企业盈利。这对于既是企业经营者又是企业所有者的民营企业雇主而言,当然是不愿看到的。
2.企业职工自身的原因
第一、民营中小企业的职工流动性强,农民工的比例高,实施社会保障的难度大。民营中小企业一般市场竞争力较弱,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所以高倒闭率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企业一旦倒闭,劳动者又要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用工形式很不规范,随意解雇、辞退员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如过分追求物质报酬忽视员工精神追求,重使用、轻培养,集权过多、管理过严等,难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员工自动离职率也相当高。
第二,企业职工具有短期行为倾向,不认为社会保障是自己的权益,不愿参保或不要求参保。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一样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作为未来社会保险给付的受益主体,企业职工也负担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但是,民营中小企业酬薪制度往往采用“全包干”的形式,职工每月拿一定数额的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其它福利也完全包含在工资之中。如果让本来收入就偏低的民营中小企业职工以直接减少当前收入的方式,来为一种在他们看来很不确定的未来受益付账,这是他们所不愿意接受的。
3.宏观环境的原因
第一,法律约束和政策监督机制的缺位,使民营中小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有空子可钻。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的经济性而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民营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加明显。
第二,低端劳动力市场中的供过于求,使这类劳动者处于整体性劣势,缺乏向雇主讨价还价的筹码。目前我国的低端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三、加强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各国都是先法而后行。目前,我国还主要依靠行政法规,已经很不适应。因此,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已成为我国21世纪初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趋势之一,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以便从法律上规定其立法依据、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适用范围以及筹资方式和管理体制等,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2.加大社会保障的执法力度
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是社会保障基本立法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在目前人们社会保障法制观念不强,各种拒缴、欠缴、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等现象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保障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依法对挪用社保基金、拒不履行社保义务、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3.提高民营企业及其职工的参保意识
民营企业参保率不高,除客观原因外,劳资双方认识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包括对民营企业主和企业职工双方的社会保障权益教育,特别要把社会保障的法规政策、具体规定向民营企业雇主讲解清楚,大力宣扬社会保险制度的利国利民政策,要使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是国家的法人公民,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不但是他们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营运的质量,引导他们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对于企业职工,除对他们加强风险防范教育,使其认识到参保的必要性外,还要使他们了解社会保障技术操作上的有关知识,消除对社会保障的不信任感和低预期值,减少短期行为。
4.加强民营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机制
当前社会保障条块分割、标准不统一、帐号不统一,对于流动性较人的民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增加了实际操作的困难。所以,对于民营企业职工,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账户,实行流动转账管理,帐随人转,就可以保证其所缴的社会保险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督促和强制其参保,提高收缴率。社会保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那就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保障担负着“维护并实现着社会公平”的重要使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对“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政策性强、牵涉面广,需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5)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比较 启示
经济长期增长中社会保障作用的理论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反过来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也具有重大影响,其本质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情况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改善社会福利,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源,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将阻碍经济长期增长,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二)西方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生产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进程中的交易成本,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劳动报酬的相关风险,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条件。同时,缺乏再分配体制的完全竞争市场体系无法保证收入和消费在理性经济人之间的公平分配,通过社会保障再分配机制可以熨平市场机制在公平方面的短板。社会保障如果过度,市场经济效率就会受到因承受过多社会风险的损害。另外,从哈罗德-多马模型来看,积累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社会保障可以影响到资本积累,并改变劳动者收入配置、影响社会消费和储蓄,从而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机理
一是通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调整和结构变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市场机制发挥功能的良好环境,特别在社会危机期间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通过社会保障收支规模变化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三是通过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四是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并起到平抑经济增长周期的作用,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良性循环。
德国与希腊经济增长表现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图1显示,新世纪以来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历了两个周期,并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达到最低谷,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0.2%和-5.1%,虽然增长率不高但总体上优于欧元区指标,昔日因为经济增长缓慢而被称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反而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同时期的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07年之前均保持在4%左右这一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并从2009年起进入负增长区间并深陷其中。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之前均超过德国,但2009年之后这一形势发生逆转,不但远远低于世界整体增长水平,还大幅度低于欧元区增长水平。从波动幅度的比较情况来看,德国除2009年之外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其稳定性总体上高于欧元区;希腊则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从2004年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10年开始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且差距较大。
(二)失业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德国失业率整体波动不大,除在2003-2005年经历经济衰退时高于10%以外,其余各年度失业率均在10%以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背景下,德国失业率不升反降,2011年甚至达到5.9%的最低水平。希腊大部分年度失业率在10%以上,特别2009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失业率更是直线飙升,2012年达到22.6%的高水平,2013年8月更高达27.6%,是欧元区平均失业率的两倍多。比较德国与希腊数据,德国除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略高于希腊外,大部分年份的就业数据均大大优于希腊。
(三)希腊债务危机基本情况
2009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进行了大规模援助,迄今希腊已经获得了大约2150亿欧元的信贷援助,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应于2014年底结束,这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对一个国家成本最高的财务援助。为了满足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援助条件,希腊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紧缩计划,但激进的紧缩政策和经济改革使希腊走到社会瓦解的边缘,希腊在接受救助的同时还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违约,最后不得不通过债务重组抹去1000亿欧元以上的政府债务。2013年7月统计的希腊政府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接近180%,经过两轮救助后的希腊财政仍然需要救助贷款才可能勉强维持。前两轮希腊救助计划实行效果欠佳,需要新的经济援助已在国际社会的意料之中。
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必须随着一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而改革和调整,以消除弊端及其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否正相关,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否合理与适度,而改革是使社会保障制度趋向合理的惟一途径和发展方向。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度”问题,衡量是否符合恰当的“度”的标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福利在实践上是为了更有效调节、调控经济,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福利经济。社会保障改革的合理性,不仅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转,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德国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随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涉及到各个阶层,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成为一个广保障、高福利的国家。2003年初施罗德政府开始酝酿“2010年议程”的改革计划,并于2004年全面启动该项计划,大幅度地改革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削减社会福利保障,包括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政策进行改革,构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在医疗领域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增强公民个人医疗的自我责任感意识,规定只有领过失业保险津贴者方能领取失业救济金。二是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包括调整解雇保护政策,设立个人服务代办处和职业介绍中心,鼓励自主创业,允许从事“微型”工作、重点关注长期失业者等。此后的默克尔政府基本延续了上述政策,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推出“短时工作制”,不仅保障了私人消费能力,而且在经济好转、订单重新出现时企业能有足够的高技能工人。
德国上述被称为“经济节制主义”的社会保障改革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责任,在分配制度上通过政府的干预克服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促进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德国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重新激活了德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不管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还是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层面受的消极影响比其他福利国家要小得多。不可否认,德国在经济发展表现逆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动推进和全方位实施的社会保障改革。
(三)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希腊实行的全面福利制度对于维持社会和平和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放慢和公共税收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遇到困难;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出现了问题;较高的福利保障影响到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客观上形成“养懒罚勤”的逆向激励效果,主动失业群体也日益庞大,社会保障的高福利性对希腊经济长期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社会保障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且希腊没有相对有效的民主制度集中控制社会进程,因此希腊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改革举步维艰。为了维持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高福利制度,希腊不得不负债运转,最终导致积重难返,长期积聚的高赤字、高债务风险迅速演变为债务危机。希腊自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不断地发生以反对削减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改革为诉求的全国性。希腊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障隐形债务逐步显性化拖垮经济发展,理应作为“危机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改革反而成为触发经济社会危机的导火线。
两国实践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从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增长潜力是否强劲,不仅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状况等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还要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社会福利开支及增长趋势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大体均衡或总体上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有可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发展就缺乏后劲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过度的社会保障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建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正处于建立完善期,将社会保障框架建立与改革完善一并进行,其目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要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与个体消费及总体消费、短期经济增长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这一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从而有效疏通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内需的机制。要加强对提高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当期实际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倾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有重点地选择提高预期未来收入保障措施,提高居民总体消费的民生保障支出。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廉租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扶贫开发等的投入,发挥社会保障的消费乘数效应。
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社会承受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较弱,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过高,要在重视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积极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刚性和不可逆性决定社会保障要慎重,特别要处理好福利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更适合走循序渐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即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灵活调整福利支出,积极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在兼顾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盈华.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篇10
1.社会保障体制城乡差异化的影响
(1)农村居民缺乏全面的社会保障,引起极大的社会不公平
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是为公民提供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在国家不断改革城镇社会保障,完善各项福利待遇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但没有提高,有些地区还因为集体经济的解体造成了保障水平的下降。我国城镇居民享受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齐全。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则缺乏全面的保障体系,他们依赖的是土地和家庭相结合的保障方式,社会保险体系非常不健全。在这种发展极不平衡的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没有减少社会不公平,反而因为制度的失衡加剧了城乡差距。
(2)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危害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动荡的“减震器”,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由于经济环境、劳动力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一直存在着差距。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农村。然而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没有减少这种差距,反而令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其“减震器”的作用严重扭曲。在城乡居民收入加上社会保障收入之后,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这种城乡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使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些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居民很容易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当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无法接受这种愈加严重的贫富差距时,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权力必然受到威胁,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也就无从谈起。
(3)未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阻碍城乡统筹的推进
社会保障通过再分配的手段,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进而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二元化的社会保障体制调节社会分配功能被扭曲之后,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了城乡统筹的一大障碍。就城镇社会保障而言,政府提供了优厚的补贴,这些高福利的岗位吸引了大量社会成员的竞争。政府和企业人员不断增加,生产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低下等原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严重失衡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户籍制度等政策的限制,使得劳动力并不能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他们不但生活没有保障,无法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也不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要想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必须要改变这种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完成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2.社会保障体制城乡差异化的原因
从1949年开始,面向城镇企业劳动者,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了以家庭保障为主、家庭与集体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化格局没有消失,反而因为相关政策固化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种得到固化的二元化社会保障体制所呈现的弊端,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更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但不能否认制度在建立之初是符合当时的客观需要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城乡差异究其根本,与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体制、经济环境及国家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1)城乡结构的二元化是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是所有农民的生存根本。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割开来。城市成为工业化的主要场所,而农村则延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在进行工业化时,国家承担了风险分担的责任,建立维护劳动者日常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农民生活仍然依靠土地和家庭保障。国家虽然也会定时提供补助,可是在保障程度上却远不如家庭保障。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需要,建立二元化的社会保障体制成为了合理的选择。这种适合城乡各自发展的保障体系还有另一项重要作用便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通过税收、剪刀差等方式从农村汲取资源,在以牺牲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也削弱了农业的资本积累及工业发展步伐。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二元经济体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固化,也就成为了二元化社会保障的社会根源。
(2)城乡分割社会政策的进一步固化
为配合建国初期的工业化道路,我国相应地建立了一系列城乡分割的社会政策,其中包括户籍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及人民公社制度等等。这些政策的建立都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了二元化的社会保障体制。
195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象征着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开始了。这种制度将我国的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并与粮食供应、福利待遇、义务教育等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原本户籍制度的功能在于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人口资料。现行的户籍制度原本功能被淡化,而控制人口流动,对农村居民身份进行固化等附属功能被放大了。这些附属功能成为目前户籍制度的主要作用,城乡差别通过户籍制度进一步被放大。
与户籍制度相匹配的还有针对城乡差别的劳动就业制度。1952年政务院发出的《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历史条件下,城市不能容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就业制度等政策进一步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在1957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单位不能私自招聘农民工,若招聘也应该从城市失业人员中优先录用。由此可见50年代形成的就业政策限制了农民工的流动。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民流入城市的意愿加强,就业政策也有所松动,可农民工的工作范围仍得到限制。
无论是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还是人民公社制度,都是为了限制农民的流动,让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此缓解农民的流动对工业化的冲击。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不仅维持了城乡分割的局面,还进一步固化了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改善,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障碍,加大了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困难。
(3)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重视程度不够
无论是城市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农村以社会救助为主的保障体系,都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能力薄弱,因此无法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当时致力于工业的发展,农业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现实,国家将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急需社会保障的城市。城市人口较少,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推动较大,因此在经济实力薄弱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社会保障也成为必然的选择。各级政府也只能跟随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在农村投入少量的资金,将重点放在进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项目,大部分农民生活保障仍依赖农村集体公社来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提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进行改革,各项制度相继得到了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原地踏步,几乎没有大的进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瓦解,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国家投入基金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又回到了家庭保障的状态。
在各种法律文件、政府政策中虽然强调要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是政府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仍然力度不大,有些政策没有付诸实践。与城镇社会保障发展相比,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比例失衡都进一步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4)传统保障思想意识狭隘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农民受到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大多数农民都认为生老病死等问题由家庭来承担。他们依靠的是土地、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家庭及家庭成员,以此来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实行家庭保障。现在大部分农民地区,仍处在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的阶段。城镇建立的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体制,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城镇居民的保障思想,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相比较而言,农民的保障意识仍然薄弱。之前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老年人中有63.5%与子女一起生活,60.6%的老年人依靠子女补贴生活。这种自我保障的意识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他们无法跳出这种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