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建议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开发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篇1

[关键词]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乡村振兴

1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促进经济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使得很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留存下来的民间艺术文化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保护民间艺术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开发民间艺术旅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既满足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达到了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目的。特别是对很多保存了大量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机遇,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原则

2.1突出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最重要是要有民间艺术特色,富含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聊城乡村旅游业和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有所区别,促进聊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重点突出民俗文化内涵。这也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对振兴当地的乡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民俗文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不同民俗文化特色,包括民间技艺表演、节日风俗、礼仪仪式以及饮食文化等,从而充分展示本土的乡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味。

2.2坚持本土化,视觉内涵保持一致

受到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聊城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聊城区别于其他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地区无法仿效的,也是聊城地区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发展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本土化原则,突出民间艺术的本质,使视觉感受与当地的文化内涵始终保持一致,从而真正突出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旅游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3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生态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实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造成普遍的开发过度现象。过度开发不仅导致很多地区的民间艺术旅游趋于同化,更对民间艺术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聊城在进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过程中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建设生态民间艺术旅游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聊城民间艺术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适度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对保护与开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真正体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3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学习国外民俗旅游文化开发的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实施科学合理开发,推动聊城民间艺术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带动聊城乡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发挥积极作用。

3.1开发舞台戏曲表演旅游模式

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改编和加强,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形成特色的戏曲表演旅游模式。通过生动的故事艺术表演,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客充分体验古老的民风民俗。此外,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包括地方舞蹈和戏曲,如山东快书、高唐四平调、竹马舞以及火狮子等[1],是当地的特色艺术形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聊城特色的表演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表演内容的知识、艺术和趣味性,同时加强参与性,让游客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加强游客的旅游感受,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开发节庆文化旅游模式

当地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直观反映聊城的文化特色,同时能够让游客直观感受到聊城地区的民间艺术魅力。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聊城民间的节庆文化习俗。节庆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非常适合旅游开发,无论是参观还是参与,都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大型古代乐舞表演,既能够让游客感受古代传统祭孔仪式的肃穆庄严,也能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此外,阳谷县的社火节能够让游客充分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切身体验节日的文化氛围。

3.3开发美食文化旅游模式

旅游产业中,美食是一项重要因素。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都离不开美食。因此,开发美食文化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聊城美食风味是鲁西美食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聊城美食吸收了南北风味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特别是临清市和阳谷县,由于临近京杭大运河,在古代是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当地的美食文化受到了商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色饮食文化。例如,阳谷县的美食街、水浒宴[2],将美食与文化紧密相联,让游客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

3.4开发水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临近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大运河贯通聊城全境,历史上无数南来北往的商人沿着大运河来到聊城,在这里留下无数的故事,也形成了聊城独特的运河情怀。打造运河观光旅游线路,让游客或乘船于悠悠运河水中感受京杭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或沿河岸边欣赏大运河新风貌,还可以打造水上古城风景、运河休闲度假中心等,带给游客更多的体验。

3.5开发水浒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的阳谷县素来有“武松故乡”的美称,此外还被称为“千年古城”“东夷之都”等。因此,可有效开发利用这3大元素,打造阳谷县独特的旅游文化。此外,可以对古建筑及遗址进行修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例如,恢复宋街、文庙以及酒道馆等古建筑的旅游功能,修复紫石商业步行街,打造旅游商业项目等,将聊城地区的儒家、市井以及水浒等文化特色充分结合,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独特风情的特色旅游模式[3]。

3.6开发旅游周边产品

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也是构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聊城的民间艺术特点,开发各种民俗工艺纪念品,如土特产、书画以及民间艺术品等,从而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4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聊城民间艺术是珍贵的文化珍宝,而开发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对振兴乡村经济、促进聊城及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是极为珍稀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民间艺术特色旅游产业,能够有效优化聊城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业形式,提高旅游文化内涵,还有利于开发特色系统旅游周边产品,对带动聊城地区特别是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在经济推动下修复、传承、弘扬和发展民间传统艺术,能够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保护聊城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健康的生态旅游文化、提高聊城在国内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民族村寨;居民;交际能力;社会认知

【作 者】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 F5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84-005

On the study of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Li Xingqun

Abstract: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community villag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akeholder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y become active or passive participants which leads to further polarization in villagers’ economy,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a large-scale survey on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across Guangxi,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participantswho are advantaged groups and passive participants,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have differences by independent T-test or One-Way ANOVA, andopening rural tourism businesses and educ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Key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villagers , fellowship,social cognition

我国乡村旅游活动开展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发表了不少论文。目前关于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旅游开发对乡村居民影响的定量研究比例偏低,且以个案为主,相关研究零星分散,且缺乏基于大规模数据调查和具有普适性的相关研究。本文的调研数据是来自开发乡村旅游的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数据来源广泛,涉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京族、毛南族等,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占38.54%。在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及其表现形式。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四绝。各民族经历了世展演变,但都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成为独特的传统习俗,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规模和阶段上均位居前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阳朔为代表的广西乡村旅游已享誉海内外。近几年,广西旅游部门将旅游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带动,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民族风情开展农业观光游和农民生活体验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龙胜平安壮寨和金坑瑶寨的田园风光和农耕乡村景观、靖西旧州老街手工绣球、恭城新农村与生态农业旅游典范的红岩村在区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考虑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吸引物类别、旅游地生命周期、民族特征等方面具有多样化,以比较真实反映广西乡村旅游的客观发展情况,我们选取了龙胜、靖西、东兴、阳朔、环江、恭城等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居民与乡村旅游关系,直接影响着居民受乡村旅游的影响程度,其中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居民受旅游业的深度影响。鉴于此,调研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业主(简称创业组);另一类是一般家庭的核心居民(简称对照组),在同一村寨,创业组与对照组按1∶1收集问卷。正式调查采取现场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问卷的调查质量,创业组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对照组169份。对收集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特征

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可以反映出受访者的个体差异。在少数民族村寨中开发乡村旅游,居民逐步分为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的创业组群体,年龄相对较大、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社会阅历、在投资方面保守的对照组群体。

(二)受访者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分析

1.个体差异导致的差异分析

受访者性别不同,导致其对“关注旅游相关报道”、“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两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而由于婚姻状况不同,导致受访者对“经常向亲戚朋友寻求建议”、“困难时亲戚朋友会鼎力相助”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由于受访者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差异亦导致其对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的相关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旅游开发导致的差异分析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以及旅游者的光临,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居民获得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居民的思想、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讲,创业组居民由于与旅游者有更多的接触,其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而对照组居民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较低。就居民的人际关系调查,受访者“能取得亲朋信任”、“困难时亲朋会鼎力相助”这两项的平均值分别为4.12、3.99,说明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向亲朋寻求建议”、“与亲朋交流商业信息”的平均值分别为3.60、3.26,说明村寨中人与人的交流还没有上升到交流商业信息,共同谋求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即当地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创业组和对照组对上述四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每一项指标创业组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可以认为创业组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强于对照组。

对居民的社会认知调查显示:居民普遍看好旅游业的发展,其中“旅游服务是不错的行业”的平均值为4.29,“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平均值为4.04,且创业组和对照组对旅游业的看法相当一致。总的来讲,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相当有限,其中“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金融部门提供贷款”、“关注旅游相关报道”的平均值分别为2.51、2.71、2.80,创业组与对照组对相关指标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创业组比对照组更加关注旅游业发展环境。另外旅游游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对成功人士的关注,以及鼓励下代自力更生都能很好促进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见表3)。

(三)引起交际能力和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创业组与对照组居民在个体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而受访者的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因个体差异而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2),同时由于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亦表现出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引起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的因素中,个体差异是主要原因,还是旅游业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因素变应变量,组别(创业组、对照组)及反映个体差异的指标为固定因素,分析主效应。结果显示:从交际能力角度看,组别、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P值分别为0.006, 0.233, 0.193, 0.326, 0.251, 0.461, 0.283, 0.291,结果显示受访者的组别对交际能力有显著影响。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上述P值分别为0.000,0.101,0.829,0.350,0.350,0.044,0.545,0.052,受访者的组别、受教育程度对社会认知有显著影响。因此,总的来看,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引起居民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受教育程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通过对民族地区的创业组居民和对照组居民的调查,发现创业组和对照组具有明显相区别的特征,其中创业组是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农村优势群体,而没有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的居民则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劣势。人口统计指标、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都可能导致居民交际和社会认知的差异,但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与否、受教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建议

民族地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全面认识,以及居民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并获得旅游收益。由于贫困人口受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无法公平、公正地参与利益分享。因此,在加大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中,保障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利益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村寨中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从政策制定、利益分配、税收调控、培训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在村寨中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和鼓励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一方面要使他们能直接参与到旅游开发活动中,以增加受益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参与质量。只有提高绝大部分居民的素质和保障他们的利益,才能达到民族旅游扶贫的目的和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萍,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9):79-85.

[2]李慧,苏勤.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 2007,9(1):48-52.

[3]肖光明,郭盛晖,汤晓敏.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J], 热带地理, 2007,27(1):71-75.

[4]王帆,赵振斌. 旅游影响下的古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8(5):761-764,769.

[5]刘炳献. 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的影响-一种权力视角的解读[J], 科技经济市场,2007, 8:84-85.

[6]刘韫.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J], 青海民族研究, 2007,18(4):30-33.

[7]陈晓艳,黄震方. 基于乡村居民参与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 江苏商论, 2007,8:85-88.

[8]刘英杰,吕迎春.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的感知态度实证研究-以大梨树风景区为例[J], 乡镇经济, 2007,11:34-38.

[9]苗红,陈兴鹏.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甘肃马蹄寺景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5):66-72.

[10]黄娅,严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培育[J],农业经济,2009,8:29-30.

篇3

关键词 旅游开发;SWOT分析;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4.5;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97-02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Taking Zhujiaying Village of Fup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REN Hui-bin LI Jian-min * YIN Xing FAN Hong-yan

(Business Colleg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e article adopted SWOT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ujiaying Village.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making use of the resources advantage of scenicarea to build new brands;relying on alleviate poverty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scenic area quality;developing “great tourism” grounded on Taihung Mountains;riching tourism products types;rational developing tourism resources.

Key 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SWOT analysis;mountainous area

中国山区面积非常广阔,山地、丘陵、高原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2/3,超过1/2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山区发展水平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经济突飞猛进,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山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开发山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相关学者研究,环京津贫困山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之一[1]。

该研究以阜平县朱家营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对朱家营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1 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开发现状

朱家营村位于著名革命老区阜平县西部的天生桥镇,地处太行深山区,总面积为32.3 km2,植被覆盖面积占该村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该村风景秀丽,区域周边有著名国家级地质公园――天生桥景区(AAAA级景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12.5 ℃左右,年最高温度不超过26 ℃。近些年,朱家营村以打造“天生桥乡村旅游第一村”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3年全村共有休闲度假服务企业21家,改扩建停车场5家。但由于该村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旅游区域缺乏较为系统的开发规划,旅游资源整合程度比较低,没有将当地独有特色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去,主要以简单的田园风景观赏和农事劳动体验为主,无法体现出当地独有的特色。

2 朱家营乡村旅游开发SWOT分析

2.1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中的优势(S)

(1)自然资源优势。朱家营村位于阜平县西部的天生桥镇,地处太行深山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景区年平均温度在12.5 ℃左右,植被覆盖面积在95%以上,山峰、峡谷、瀑布、古树、珍稀禽类众多。其中主峰百草坨海拔2 144 m,地势险峻,是1927年奉军和晋军的战场,周边有国家级自然公园、地质公园天生桥瀑布群景区(AAAA级景区),天桥瑶台瀑布落差高达112.5 m,气势磅礴,景色壮观。

(2)人文资源优势。朱家营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附近的古代御道是当年康熙、乾隆出巡五台山时留下的遗迹。景区周围有明长城、南北温泉、古北岳恒山等景点。此外,朱家营村还是传统的革命老区,附近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边区政府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

(3)区位及交通优势。朱家营村位于保定市西南约130 km处,周边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个城市,通过保阜高速可直达各个城市。

2.2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中的劣势(W)

(1)景区开发资金有限、基础服务设施薄弱。朱家营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0%以上。景区整体开发资金比较短缺,由此导致景区内的供水、排水设备、通讯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相关的必要服务设施落后。

(2)宣传机制不到位,知名度有待提高。近些年,随着朱家营村旅游开发项目的推进,景区在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城市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景区还未建立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机制,宣传不到位。

(3)景区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开发不到位。旅游服务区整体缺乏经营规划,景点建筑风格与周边居民房屋的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异。多数企业并没有清晰理解乡村旅游的内涵,大都是仅仅在对现有资源进行粗略整合就开始营业,既没有包含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也没有现代景区的气势,无法满足游客对新鲜感和差异感的追求。

2.3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机遇(O)

(1)旅游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周边城市居民对城市忙碌生活的厌倦和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朱家营村以其原始山区的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政策对朱家营旅游开发的支持。2012年新出台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规划》中提出太行山地区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2013年阜平县还被定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2014阜平县在旅游规划中明确说明打造天生桥5A景区。

2.4 朱家营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挑战(T)

(1)乡村旅游客源竞争激烈。近些年,随着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太行山地区涌现出众多深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如涞源的白石山、涞水的野三坡、易县的狼牙山等。

(2)景区环境受到破坏。天生桥景区周边一些山体由于采矿,植被和灌木非常稀少,使得景区内和与周边这些山体的色调差异很大。此外天生桥景区内以天然瀑布和原始森林为主要景观,景区主要呈现“白”、“绿”2种色调,而由于周边居民带的过度开发,植被受到破坏,使得景区和居民带的色彩极不协调。

3 朱家营村旅游开发策略选择

通过对阜平县朱家营村旅游开发条件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SWOT分析,提出如下策略。

3.1 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SO)

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市场越来越繁荣,朱家营村应依托其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利用当前的机遇,实施差异化战略,开发朱家营特色的旅游产品,突出“乡土味”、“新奇”、“健康”,树立“红色圣地,原真乡村―朱家营村”的景区形象。例如,依托该地血花剧社的游击队、村民智斗敌人等红色剧目,打造“太行深处红色风情―天生桥公园”特色旅游品牌,利用品牌推动地区旅游发展[2]。

3.2 依托扶贫政策,提升景区质量(WO)

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贫困山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众多帮扶政策。朱家营村应当抓住扶贫机遇,有计划地利用好相关扶贫政策和帮扶资金[3],完善朱家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换和淘汰景区落后旅游服务设施;依托人才扶贫规划,积极吸纳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天生桥景区管理水平,将景区由4A级景区晋升为5A级景区。

3.3 立足太行,发展大旅游(ST)

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只有与周边景区进行联动,根据旅游资源划分不同的协作区域[4],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朱家营村地处太行深山区,拥有众多的优势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但是仅依托自身资源无法与大规模的景区相竞争。朱家营村应当与地处太行山的唐县、顺平、满城等县域的旅游景点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应对市场挑战。

3.4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不同顾客需求(ST)

旅游开发应依据顾客的特点,开发相应的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5]。对于青年人来说,忙碌的工作使其对都市生活感到厌倦,旅游观光是缓解他们工作与生活疲劳的重要方式。这一类人的特征是“忙里偷闲”,对于这一客源市场,朱家营村应当开发侧重休闲、放松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有空有钱”银发老年市场,朱家营村应当开发突出健康、养生的产品。

3.5 保护式开发景区,永续发展(WT)

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健全景区生态环境检测、监督制度[6],保护式开发景区资源。朱家营村应当合理地规划景区设计,保护好当地水资源、天然珍贵动植物,使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旅游开发的永续发展。此外,朱家营村还应当对景区内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治理,合理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3.6 构建宣传竞争策略,迎接市场挑战(WT)

朱家营村应当运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促销,以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如:在通往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客源城市的高速通道路口设置合适的广告牌、指示牌;在主要客源市场的长途车站候车厅、公交车站牌、出租车灯箱等位置制作宣传广告;在e龙、携程等旅游门户网站广告信息等[7]。

4 参考文献

[1] 马德生.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9(7):151-153.

[2] 顾晓明.临潼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12):215-216.

[3] 王荣娟.北京山区旅游规划的SWOT分析与战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3-78.

[4] 陈景,葛京凤,深彦庆.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122-125.

[5] 杨佩群.潮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北方经济,2009(2):52-53.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5―05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双休日”和“黄金周”假日制度的执行,以及乡村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继1998年“中国城乡游”之后,在国外已盛行几十年的乡村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推进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探寻根治问题的“秘方”。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成果的分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问题: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政府,抑或乡村旅游经营者,均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致使忽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三是认为旅游应是风景名胜区与大都市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未能认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三个认识误区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2)规划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尹少华、邓德胜、文建林认为,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是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基础设施问题: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工具室、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4)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虽说乡村旅游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资金,尤其是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区,既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对外宣传促销,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保证。但目前在我国兴办旅游景点的热潮中,人们的投资热点是开发规模较大、资源品位较高的景区以及建主题公园,很少有人去投资乡村旅游。

(5)人才与管理问题: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五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从行业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够,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农家乐”协会也形同虚设,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会使本来就很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松散;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也很难加快乡村旅游向前发展的速度。

(6)产品与效益问题:首先,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其次,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第三,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参与性不足,难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乡村旅游效益不明显,而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

2.对研究成果的思考

虽然上述研究成果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市场与促销问题缺乏关注;二是未能厘清这些问题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问题发生的脉络。

(1)利益分配问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和农民等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妥善、合理地处理好这一问题,协调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方的关系,对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织在一起,给乡村旅游收入的分配带来诸多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任何一方利益得不到保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安徽省宏村在古村旅游开发中,村民缺乏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利益分配,在对产权极不尊重、分配极不公平的情况下,宏村全体村民于2000年、2002年两次分别向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名提讼,控告黟县人民政府违法侵权行为,导致宏村旅游办得越红火,宏村村民与政府、企业的矛盾越尖锐的现状。村民因利益分配不公而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冲突的事件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多有发生,如华夏第一苗寨――德夯苗寨村民曾封堵景区游道、凤凰县黄毛坪村村民分占凤凰苗王府景区停车场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发展经济,无论是政府、经营者或是农民,都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中获利,追求经济效益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目的,同时也是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所在。因而,利益分配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理应得到政府、社会以及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

(2)市场营销问题:市场研究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方式单一。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已由资源导 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但乡村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乡村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因而,目标市场与宣传促销方式也较为单一。例如,黄山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市场总是定位在游玩黄山景区之后意犹未尽的游客身上,很少走出去宣传促销,只寄希望于导游或其他从业人员将人带去。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手段以发传单或发名片和宣传册为主,并多局限在人际的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市场宣传促销不力已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

(3)问题的关联性:一切事物总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但未能就所存在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仅把它们作为各个单一问题与现象加以分析;未能从问题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根本与核心问题,没有找出引发乡村旅游问题的根源和厘清问题的发展脉络,只停留在乡村旅游问题的一般性描述。在此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对策与建议,难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难于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系统论认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是由众多系统构成的有机集合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关联要素含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体制要素、政府要素、农业结构要素、土地政策要素、利益主体要素、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经营管理要素、市场要素等。因而当系统运动发展时,其中某一子系统或要素发生改变,必然带动其他部分与要素进行相应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系统运动发展时,某一子系统、环节以及构成要素未能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而产生,即运动发展所造成系统内部的不协调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只要找出根本问题,也即问题产生的根源,厘清问题的发生脉络,加以分析、解决,其他看似复杂的问题便随之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标本兼治”,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三、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步骤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关联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所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发展的脉络。思想认识问题处于问题关系链中的起因位置,是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引发相关问题的根源,是产生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思想认识是行为决策的基础,政府、开发商、村民等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在对乡村旅游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但因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致使行为决策出现偏差与不当,从而产生了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滞后、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资金与人才匮乏等影响旅游产品生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以旅游产品生产为核心,笔者概称之为生产过程问题。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旅游产品问题与效益问题的相继发生,也随之产生了利益分配问题。

笔者依据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联性及其发生脉络,提出根除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4个基本步骤:

1.提高认识,根除“病源”

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农村村民、旅游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均要提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首先,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最后,对乡村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既可以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规避问题的发生,又可使各相关开发主体对问题的产生有心理准备,避免问题发生时出现慌乱、不满,甚至对乡村旅游开发丧失信心的现象。总之,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必须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从而,消除问题发生的根源,并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合理分配利益,消除问题恶化的隐患

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利益分配不公,则会出现诸如宏村、德夯苗寨等地的乡村旅游愈是发展、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和激化的现象,致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虽然只有当乡村旅游发展产生效益时,才发生利益分配,但是,此时只是利益分配的结果体现。实际上,利益的分配思想与方式在确定开发主体与发展模式时就已形成。为此,要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首先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明确各个相关单位与人员的利益主体地位;然后依据各利益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程度、贡献等,制定科学的分配制度与途径,并保持应有的透明度。

3.全盘运作,突破生产难题

生产过程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所在,如何解决这一环节的问题,已是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与对策。生产过程问题看似繁复,但只要顺利解决思想认识与利益分配问题,各相关开发主体就能明确目的、统一认识,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生产过程问题也能得以有序解决。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一环节的问题主要是围绕旅游产品生产而展开的,规划、资金、人才、设施、经营管理等问题既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为此,要顺利解决生产过程问题,必须全盘运作,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1)制定整体规划,铸造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规划是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在生产过程问题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与管理、人才开发、市场开发等问题,均需有科学的规划。由此可见,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统率作用,是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因而,乡村旅游开发应该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翔实的调查与评价,然后,在区域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这样既可以减少盲目开发和投资失误,又可以避免相邻地区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消除生产投入瓶颈,完善基础设施。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三条渠道筹集资金:第一,由政府部门统筹、批拨扶贫资金开发乡村旅游,政府投资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迅速发展。第二,引进外资,给乡村旅游开发注入新鲜“血液”,拉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第三,鼓励村民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在整体规划的 指导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完善旅游设施。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能够破解生产难题的人才。乡村旅游要上规模、上档次,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

(4)加强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人们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理念,这一经营理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同样适用。因而,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化。

(5)加大市场研究与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从图2可以看出市场与旅游产品的关系,产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具有生命力,再好的旅游产品必须投入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市场是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保证。乡村旅游产品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必须研究市场动态,研究旅游者心理特征和消费趋向,再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同时,还需主动出击,把产品投入市场,充分运用各种促销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总之,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是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4.消除问题,实现协调发展

生产过程问题的顺利解决,产品与效益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首先,立足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状况编制的乡村旅游规划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个性与特色,有效地消除产品雷同现象。其次,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开发资金筹措到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经营管理的规范化,都为开发高质量、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在广泛研究市场动态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前提下,设计和开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同时,随着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与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逐步提高。

其实,产品与效益问题的解决是上述各环节问题顺利解决的结果,是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成功体现。此时,人们所要进行的应是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总结,思考如何加以完善,如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篇5

类型齐全,质量较高。青岛市既拥有上述五大类别的宗教资源,又具备丰富多样的资源形式: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和宗教传说等。这些宗教资源不仅数量众多,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资源质量较高。2011年的数据显示,青岛市的宗教资源中有国家AAA级以上景区4处,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凝聚在这些资源中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艺术都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每一地的宗教都是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因此,宗教繁盛之处,必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青岛的宗教亦带有鲜明的青岛特色,比如人们对即墨灵山老母的祭拜、“秃尾巴老李”这一宗教传说的诞生、形形的宗教活动还有数量众多的庙会节庆。这些使得青岛的宗教资源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特性,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宗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魅力。当地居民自然对于这种本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轻易融入其中;而对与外来旅游者,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恰好能够激起强烈的好奇心,也会参与到这当中来。

分布相对集中。笔者在资料搜集中,参阅青岛市文物局最新公布的81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青岛国家级风景区名录以及2010年6月的青岛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在对青岛各区市重点宗教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青岛市已用于旅游开发以及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具备良好开发条件的宗教资源进行了统计,共计43处。通过对这43处宗教资源的分布分析(见图1)发现,虽然青岛的宗教资源在各辖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青岛市内四区和即墨,这就使得宗教专题的旅游开发成为可能。

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评价

1历史文化价值

青岛的宗教历史悠久,作为宗教文化内涵载体的宗教资源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已久。各种宗教建筑、宗教活动是宗教在青岛历史传承的见证。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意义上,但文化又与历史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资源越古老,历时越悠久,文化内涵就越深厚。青岛即墨灵山的庙宇最早修建于周元王5年(公元前471年),即2480多年前。这样历史悠久的庙宇在全国来说都是十分稀有的。虽然庙宇在清道光年间曾遭毁坏,但是当地居民对于灵山崇拜与信仰却一直没有中断,直至今日,修复过的灵山庙宇香火仍然旺盛。为数众多的庙会,动辄吸引几十万的人们前往参与。这些宗教资源不仅具有考古价值,也参与了当地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延续,同时对于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艺术观赏价值

艺术与宗教有一种内在的亲近基础,纵观艺术史、宗教史乃至文化史,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宗教的刺激,才使艺术园地绚丽多彩。如果没有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宗教艺术,人类艺术史以致文化史都将黯然失色[5]。宗教艺术作为宗教文化形态之一,也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形式,并不时采用、选择并创新各种风格的形式来对外适应环境变迁的需要,对内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青岛地区不同时期的宗教雕塑或是建筑,在艺术形象、题材还有风格上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宗教的保守性又对宗教艺术作品的保留、传承起到了重要意义。在青岛市的宗教资源中,众多的宗教建筑、宗教传说、宗教雕塑乃至宗教音乐都是宗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宗教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正是凝聚于此。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崂山的道教音乐和蒲松龄的小说艺术。崂山道乐涵盖功课经韵、应风经韵及琴曲道歌乐三部分,融合了各地民歌雅曲,尤其是琴曲,形成了独特、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在全国的道经韵曲中独享盛誉。2008年崂山道教音乐正式入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崂山道教音乐中最具感染力的当属“崂山韵”,无论曲风还是结构特征都融入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经曲多是从上古的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来。演奏时,众道士操琴鼓瑟,游客则置身于山海之间的太清圣境,聆听崂山道教音乐的同时更可观赏崂山钟灵毓秀之美好河川,感悟东夷民俗风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志怪小说。道教名山崂山为信奉正一道教的蒲松龄提供了无限创作灵感,名篇《崂山道士》和《香玉》正是在崂山创作的。至今,崂山仍保留着蒲松龄写书亭以及《香玉》文中“绛雪”的原型———树龄四百年的红山茶。除此以外,各宗教场所的石刻题字、宗教壁画,环绕在宫观庙宇周围的园林花木也都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3科学考察价值

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是指资源的科学内涵或是某一方面的研究功能。宗教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历史性当中。对青岛市的宗教资源进行科学考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对宗教建筑资源、宗教艺术资源和宗教节事资源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青岛地区宗教发展的历史渊源。由于宗教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应,可以由此探究青岛地区古往今来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则是将宗教资源进行归类,划分为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宗教文化、宗教传说、宗教活动等。在资源细分中分门别类地考察,进而研究与之对应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专门学科。青岛宗教资源种类丰富,其用于科学考察的领域十分广阔。

青岛宗教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宗教旅游热”,各省市都意识到开发宗教旅游的重要性,青岛也不例外。于是,但凡有宫观庙宇、庵塔教堂存在的宗教场所都有意识地进行了旅游开发,比如青岛天后宫、崂山太清宫。同时,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新建的宗教景点也赶来分一杯羹,比如2009年落成的黄岛开发区小珠山的菩提寺,现在已是整个青岛地区以及江北最大的佛教寺院。这些旅游开发推动青岛市宗教旅游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旅游狂潮至今,青岛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虽然在开发的资源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大部分资源的开发目前尚停留于物质开发层面,难以体现宗教的文化底蕴及青岛的城市特色。宗教文化旅游活动中对附加值高、内涵丰富的宗教文化的开发、挖掘非常不充分,能够展现宗教旅游特色的文化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缺乏[5]。大多数宗教旅游景点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忽视了游客亲密接触与亲身参与的需求,而仅仅进行一些固定设施的建设,如塑佛像,建庙堂,设置功德箱等,很少进行宗教义理、宗教故事的内涵挖掘和哲学传播,致使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而降低了这些宗教景点对部分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宗教资源管理混乱

青岛的宗教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缺少整体的规划指导,在开发的过程中管理混乱。“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俗语反映出宗教与生态景区结合的特点。目前青岛的宗教资源分别由宗教、园林、文物、文化、景区、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些部门间的职责相互交叉又缺少联系,而旅游部门在对宗教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又没有权限对其进行沟通协调,致使宗教资源的开发管理十分混乱。这种管理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宗教资源开发的无序。而这种无序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商业化过重。即墨灵山是A级景区,景区由旅游部门管理,无需门票。但是山上的诸多庙宇,则是由当地村委会管理,如圣母殿、聚仙洞、凌霄宝殿等,每一处都要单独出售门票,而景区内却几乎没有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本来景区的门票收入有一部分是用作景区的维护,但是这样一来,门票收入由村里管理,可村里不负责景区的维护,执行维护开发的景区又没钱进行维护,长此以往,景区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

3宗教旅游开发不足

青岛市对宗教资源开发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宗教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国家AAA级以下的宗教资源大多缺乏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更为关键的是青岛市对宗教资源只停留在视觉观赏层面,而忽略了宗教体验。同时,部分有价值的宗教资源尚未进行开发,比如众多的庙会资源,不仅参与性极强,而且保留了胶东的风土民情,是体验性、特色性极佳的宗教资源,只可惜尚未加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是开发形式流于观光游览的传统,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游客普遍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状态。景点内的导游人员善于讲解,但是对宗教知之甚少;宗教景点内的专职宗教人员知之虽多,但又基本不与游客作交流。因此游客在这几个宗教景点游览时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些迷信活动为主,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满足。

青岛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正面临着一个瓶颈期。在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切忌随意、盲目开发。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一定要警惕“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1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原则

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宗教资源是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在其开发利用过程难免会对宗教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宗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历史遗存下来的古迹遗址,一经破坏,便难以复原。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开发而开发”,而要转变开发的角度,转变为“为了保护而开发”。这就要求在对宗教资源的开发前做好一系列的考察、评估、规划,避免盲目开发。在开发中遇到利益冲突时,要以保护为前提。

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源于“Authenticity”,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之本,旅游开发是原真性的发展与延伸。宗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文化,只有在开发的过程中保留宗教资源的原真性才能突显青岛的文化特色,既实现对宗教资源的保护,又体现出青岛宗教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上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坚持适度开发,在宗教资源,宗教人员、教徒的心理承受力和旅游开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因为宗教开发毕竟是以宗教为特色,一旦开发过度,便容易丧失宗教内涵,反而收到揠苗助长的效果。同时,要严防商业化过度,特别是严防在宗教场所内部摆设摊点的现象。诚然,旅游开发有经济效益在其中,但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试问一个丧失了静谧幽雅环境还处处充满铜臭味的宗教资源,何以获得旅游者的青睐?

2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建议

着重挖掘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宗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精髓在于文化内涵。宗教中既有很多哲理、智慧成分,同时又有不少神秘超验的唯心成分与因素。开发时主要应展示优秀的宗教文化和精湛的宗教艺术,在满足宗教信徒信仰活动需求的同时,满足一般游客了解宗教知识、欣赏宗教艺术、体验宗教情感的需求[4]。青岛市的宗教资源具备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以及科学考察价值,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宗教资源的这些文化优势,走内涵式拓展道路。宗教资源承载的文化内涵涵盖了历史、艺术、建筑、教义等诸多方面,而绝大多数的游客并非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极具表现力的手段,才能体现出宗教资源的文化底蕴。青岛地区的宗教资源凝聚着两千多年来的胶东民俗,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从秦汉时代徐福东渡的典故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从全真七子的崂山修行到蒲松龄的志怪小说,无不是宗教文化的淋漓体现。这些优秀的旅游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游客不仅会在参观之余,感悟宗教的魅力,得到心灵的洗礼,也会收获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知识。

合理规划与配置宗教资源。宗教资源是宗教旅游的客体,是宗教旅游展开的基础。要对宗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首先要提高宗教资源自身的质量,完善宗教资源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为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前提。目前青岛市的宗教资源除了崂山景区配套设施较完善,其他景区都存在配套设施缺失的问题。建议对已开发的景区,完善其旅游相关设施;而对尚未开发的宗教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有选择性的进行旅游开发。具体体现在修缮宗教建筑、修建游客休息区、在宗教资源周边开设餐厅和改善周边环境等方面。管理方面,则需要旅游部门与宗教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从细枝末节严格划分二者的职能范围,明确管理主体,以实现景区的有序管理。同时,整改在收费、维护方面的混乱局面,确保收费所得能够用于资源的维护及二次开发之中。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内容

1.1 民族村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民族村寨旅游概念、资源特点、产品类型、政策选择、利益保障机制、困境与对策、背景与动力等。罗永常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要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等四个问题,提出四项对策: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摒弃媚俗观;做好规划,加强市场论证和产品促销,提高管理水平[1];总结民族村寨旅游主要特点:吸引物和活动空间的乡村性、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文化交融性、参与性、层次性、环保性[2]。总体而言,民族村寨旅游理论的探讨当前还处于初步的、零散的阶段,民族村寨理论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研究量不够充分、质不够高,理论建构不够系统。

1.2社区参与研究

社区参与是最近几年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孙九霞提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理想模式: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3];罗永常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策略:参与旅游活动,参与地方名特产品和手工艺产品开发,参与传统产品深度开发[4][5][6]。

1.3 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钟洁等认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效应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成果相对丰富[7];吴忠军等提出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方式[8];唐雪琼等研究了哈尼族长街宴在旅游情景下的文化适应与重构[9].

2、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体看来,现有对民族旅游村寨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2003年以后的研究成果尤多,文献资料丰富,研究切入点和视角也各不相同。大多数研究是从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单学科理论角度出发,尤其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角度入手,并普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开发政策选择、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产品设计及规划、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旅游开发模式、旅游营销模式、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及旅游效应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

3、对今后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研究重点和方向的建议

第一,我们应该运用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村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的生计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可持续生计理论,并改变了以往多从社会学学科角度出发对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可持续生计展开研究的状况,因而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会是一种创新。

第二,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我们应该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家庭的生活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

第三,扩大研究空间范围,即增加对云南、、青海等民族地区典型民族旅游村寨的选点,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使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更为丰富。

第四,应深入探讨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在现有生计经济模式和各相关经济利益主体博弈行为下的参与及受益状况。

第五,应增加对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农户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如自然灾害因素、市场风险因素等方面的风险分析,以减少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增强农户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抗御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永常.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 贵州民族研究,2003,(2):102 - 107.

[2]罗永常. 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0 - 62.

[3]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年

[4]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J]. 思想战线,2006,(4):96 - 101.

[5]罗永常.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 旅游学刊,2006,(10):45 - 48.

[6]罗永常. 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 贵州社会科学,2006,(3):47 - 49.

[7]钟洁、陈飙、杨桂华.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 [J] . 贵州民族研究,2005,(5):85 - 90.

[8]吴忠军、张瑾. 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 . 经济地理,2008,(5):891 - 896.

[9]唐雪琼、钱俊希、陈岚雪. 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 . 地理研究,2011,(5):835 - 844.

作者简介:

刘学斌(1993―)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云南民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张朋(199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云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政府治理。

杨悦莹,(1992-)女,汉族,湖南湘潭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

篇7

一、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内部条件

1、资源吸引力条件显著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地理位置良好,有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满族文化历史,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又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开发价值高,非常具有吸引力。

2、基础设施渐趋完备

岫岩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也日渐便利。龙潭镇的旅游商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旅游商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外部环境

1、宏观市场态势良好

民族地区旅游业凭借着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岫岩县地方政府主张形成以“玉都岫岩、温泉养生、满族文化、清凉生态”为主题的四大系列旅游产品体系。

2、未来发展前景广大

岫岩县远离旅游发达区域,对镇域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景区独秀,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市场尚未规范。旅游业尚处起步阶段,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特色资源发展战略

岫岩作为辽宁六个满族自治县之一,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满族文化特色。龙潭湾是该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可进一步打造体验园、观光带等项目。此外,休闲度假旅游文娱尚处空白,仍需进一步开发。

二、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设想

(一)规划核心

1、一心

以龙潭镇鹿圈村村口驻地(或神树旁、韩家庙)为规划区域,按照超前发展的理念进行合理建设,打造成全镇旅游集散、服务、活动接待中心。

2、一核

将官木沟沟域景观区定位于龙潭镇旅游发展极核,按照景村联动的发展理念,对镇上村庄改造和村庄功能进行重新布局,同时注意带动和辐射周围更远村镇。

3、四区

建立镇西南部农业生态慢游区、北部生态旅游体验区、西北部满族乡村农事体验区和东部农业休闲采摘区,以慢游悦心目、慢游求快乐为宗旨,弘扬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大力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并延伸水果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三带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开发玉米产业带、鸭绿沙塘鳢鱼养殖产业带、绿色养生产业带,以玉米元素为主题开拓旅游产品,构建龙潭镇特色鳢鱼餐饮体系,充分利用轮叶党参、蘑菇种植、雄蚕蛾酒等形成产业发展链。

(二)旅游产品开发

1、乡土民俗旅游产品

目前龙潭镇民俗旅游产品还没有形成,鹿圈村应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凸显体验式民俗村、民俗家居式旅馆、文化歌舞表演、民族建筑一条街、民族饮食街、满族乡村艺术品博物馆等各个层面的民族民俗产品,实现品牌化发展。

2、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该地区满族文化、玉文化积淀浓厚,可以此为灵魂,以生态农庄,白玉兰花走廊、龙潭玉米节等项目为形式,打造主题性景区和满族乡村文化节、玉米文化节、龙潭有机农产品美食节等项目。

(三)旅游线路开发

1、区域合作旅游线路

可根据周边大小城市设计不同线路,如长春-本溪-沈阳-鞍山-大连―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岫岩―龙潭湾(镇)―官木沟―龙潭湾―鹿圈村―梨酒村旅游线路。

2、岫岩境内旅游线路

可开展文化、生态、休闲度假体验线路,如岫岩县(岫玉文化)―鹿圈村(满族文化)―相荣村(秧歌文化)―龙潭镇苹果花源休闲慢游区-龙潭湾旅游度假区―官木沟旅游观光区旅游线路。 亦可依据时令开展春季赏花游(岫岩县―龙潭镇“一村一品”民俗村―休闲慢游区)、金秋采摘游(岫岩县―龙潭镇采摘节采摘基地)等相关路线。

3、龙潭镇内旅游线路

可针对性提供一日游线路:岫岩县―龙潭湾―官木沟(鱼塘上的休闲)―鹿圈村(满族文化)―梨酒村(生态农业)。

三、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延长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利用当地的质畜禽饲养业发展特色餐饮业,加工特色食品,树立品牌知名度。

(二)挖掘地方特色

鼓励居民以自己住所为依托,发展农家乐。发展夜间旅游产品,如夜市或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夜间活动,亦可依托自然环境,打造有趣独特的夜景。

(三)完善辅助服务

篇8

关键词:旅游;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产业

现如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多人开始逐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扬。文化是一个国家根本命脉,是一个民族不朽的精神力量。文化具有一种永恒性。“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只有文化,才能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村落文化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自古都便是农业大国,村落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一钟聚居方式,承载着中华人民上千年的智慧。村落如同家乡一样。是寄托人类情感的一块净土,其有着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无疑是人类不断认知自我的一种诉求,也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回归。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与云南省传统村落概况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与意义。传统村落现在尚无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一般包含以下特点,第一是村落内有大量古建筑,且集中成片分布。第二是村落的选址堪舆依山傍水,有明显的山水格局,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完整。第三是村落内有文化的活态传承,即传统的手工艺、风俗民俗、舞蹈歌曲、文字石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传,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并有活力的传承下去。

(二)云南省传统村落概况。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不仅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南诏古韵还是民族风情,都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片迷人的土地自然也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云南省前三批共有502个传统村落。数量名列全国前茅。主要集中大理、腾冲、丽江、红河等州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导致许多传统村落已经陆续遭到破坏、甚至被夷为平地。还有农村规划的无序性导致的拆旧建新、兵营式的布局方式也是传统村落消失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旅游大省,云南省也在不断探索将旅游产业融入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去,利用旅游这一优势以“新”带“旧”,将传统的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既能够满足带动自身旅游的发展要求,又能够为传统村落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旅游开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

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的结合,无异于是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之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样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打造不同的村落风格的开发模式,既能够将自己村落独特的文化宣传出去,得到保护,又能够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空心村情况严重这系列传统村落保护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一)千年古韵―诺邓古村。诺邓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四面环山,是一个典型依山而建的古村落。其围绕盐井而建,形成了完整的聚落结构。村内保存有玉皇阁、古盐井、三崇庙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还有许多风格多样的传统民居建筑依山而建。诺邓古村是滇西北历史最久远的村落,其文化底蕴深厚,盐业促进了村落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盐文化、地域特色显著的建筑文化与丰富的饮食文化。村落以前交通不便,相对闭塞。但正是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小,才保留的完整的古建筑群与传统的民族习俗。诺邓村落积极发掘自身文化特点,以古盐、火腿、传统民居与古村落文化作为自身对外的名片,抓住当下乡村旅游市场、把握游客渴望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这一需求适当进行宣传。每年都成功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的游客来到村落进行观光、游览。给予他们一个逃避喧嚣的世外桃源来体验最古老的乡村生活。

(二)水乡银都―新华村。“小锤敲过一千年”的“银都”新华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坝镇。新华村背依青山,环抱绿水,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周围建筑为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的白族建筑,建筑立面虽也是黑白相间的中式风格,却不像中原地区那般清秀,平添了几分明丽与大方,形成滇西水乡特有的风格。

新华村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自然风光上。新华村的“小炉匠”自唐代南诏国时期就开始加工金银铜等金属手工艺品,并以家族形式将手工艺一直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发展格局。手工艺品中,尤以银器制作最为精美。新华村以高附值手工艺产业为特点,以手工业带动旅游业,结合自身资源与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以水乡为载体,银业为主题的风情旅游产业。带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保留了传统村落特有的非遗文化。形成以特色产业、旅游业来带动整个传统村落的发展的新格局。

(三)异域风情――曼春满村。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由于地跨热亚热带,海拔差异较大等原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景观。这两个因素构成了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多样性。曼春满村地处云南西南边陲的热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着浓郁的热带风情,曼春满村世代居住着傣族,形成了以民族风情为特色,干栏式建筑为主体、宗教文化为依托、热带景观为亮点的傣族传统村落。曼春满村紧邻澜沧江、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其空间布局完整,拥有被称为“傣族百科全书”的“贝叶经”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特有的傣族风俗“泼水节”以及“傣味”美食成为其发展旅游产业宝贵的资源。满村曼村位于勐罕镇“傣族园”旅游园区内,该项目是当地政府与旅游开发公司相互合作,对村庄进行保护性开发与旅游规划所打造的傣族式的热带风情旅游区。满村曼村采用合作发展的模式,从外界注入资金对村内房屋进行修缮、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又能够通过旅游带动经济效益。解决了传统村落发展的问题。

三、旅游产业开发对传统村落影响

传统村落的发展,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内在动力与生产力,仅仅依靠外界的资金注入的保护只是杯水车薪。只有自身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动力,将自身资源进行优化升级和自我“激活”,才能扭转传统固化的保护模式,使传统村落重获新生。产业如同传统村落的灵魂,“产村结合”的发展模式是目前带动传统村落发展的最佳模式。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省,传统村落本身有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民族、地域等旅游资源。由于村落的多样性,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不可否认,旅游带动村落发展这一条道路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是许多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本末倒置,仅仅注重经济利益,出现过度的商业开发,乱拆原有建筑,对原有风貌进行破坏等情况,忽略了传统村落保护本身的内容,即对原态文化的保护、对原有村落环境的保护、对原有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对原有生活场景的保护。很多村落的旅游开发不能很好的掌握尺度。开发不到位,不能起到带动传统村落发展的作用,而过多开发,反而会弄巧成拙,加剧对传统村落的破坏程度。旅游规划不到位、不合理,审批时间过长,规划实际项目实施不统一,导致规划不能起到也是传统村落被破快的重要原因。

四、云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资源,精准定位,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创新性、文化性、独特性都决定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高度。应该找准切入点与主题,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正面带动经济发展,正如新华村的主导产业虽然是手工业,但其找准银器制造这一高附值产业作为整个旅游产业的切入点,打造“银都水乡”这一旅游主题,在宣传自我村落文化的同时,更加具备了市场竞争力。

(二)力争多规相协调,整合资源。。在村落旅游开发中,往往有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规划需要同时进行,应该适当整合各类规划,集中利用资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处理好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核心,发展是重心。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前的关系,发展是传统村落的不竭动力,保护是为了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以保护促进发展,用发展延续保护,做到在发展中重视保护,在保护中稳步发展。既使村落得到延续,又保护了传统村落固有的活态文化。

篇9

关键词:关键利益主体;古村落旅游;企业租赁;宏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14-02

一、“关键利益主体”介绍以及对应分析理论框架构建

(一)“关键利益主体”相关内容介绍

古村落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而我们从古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垄断性旅游开发经营权作为主要关注点来审视和界定古村落旅游中的关键利益主体,结合国内的古村落开发实践及有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地方政府、外来企业和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古村落所处的一级地方政府,即市县级地方政府。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外来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指以控制,或者至少是介入古村落旅游总体开发与经营为主要目的大型外部投资商;另一类则是经营餐馆、旅店等的小规模旅游商业的外部资本。本人研究的外来企业主要指前一类,它们的介入直接改变了古村落旅游地的利益主体格局。当地社区主要指古村落型旅游地的村民。本文基于关键利益主体的视角,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对引进外部大型投资商的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进行分析,并针对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相信会对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分析框架

1.地方政府

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市县级政府起着具体操作、部门协调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这里重点要讨论的就是这一级地方政府。从我国古村落旅游地的管理现状来看,上级政府将古村落的管理权和监督权委托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成为古村落的日常管理主体-充分责任主体和财政支持主体。事实上,地方政府在古村落遗产的管理中,面临着多重目标和任务。地方政府不仅负有引来投资商发展古村落地区的旅游业、搞活地方经济、让更多的人接受古村落遗产地的教育功能,实现古村落遗产资源的文化价值。同时,作为监督者,在发展旅游时考虑古村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保护古村落遗产。

2.外来企业

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外部资本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古村落旅游的开发中来,使他们成为古村落旅游地的重要利益主体。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本文研究的外来企业主要指以控制,或者至少是介入古村落旅游总体开发与经营为主要目的大型外部投资商,它们的介入直接改变了古村落旅游地的利益主体格局。这些外来企业在政府机构的引导和监督下,通常通过获得古村落一段时间内旅游的经营权,进行旅游地开发、旅游资源利用、环境改造治理等商业开发行为,凭借古村落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些企业在政府机构监督下致力于古村落旅游地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推介旅游产品和旅游地形象。

3.当地社区

当地社区的居民在古村落型旅游地中不但是古民居的所有者,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民情等本身构成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当地社区的存在及其对旅游发展所持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存在与发展。从我国古村落旅游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当地社区居民最大的利益需求就是通过发展古村落旅游地的旅游业来增加就业、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福利和生活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可知,社区对古村落旅游地的利益分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一是要求按比例分享旅游地门票收入;二是要求旅游地经营税收按比例提成;三是要求旅游地经营者向当地社区缴纳一定的资源使用费,以配合当地社区的发展要求。一般来说,当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最初社区居民对古村落旅游地的资源保护认识不够,在当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能够意识到旅游的开发影响到其生存环境时,他们对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才开始重视。

二、案例的“关键利益主体”分析及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讨

古村落的旅游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政府投资经营、企业租赁经营、个人承包经营、村民集体经营。黄山宏村的中坤模式属于是企业租赁经营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研究古村落型旅游地经营管理模式之企业租赁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宏村的这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宏村具体情况介绍

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因该村落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效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的旅游业正式开始于1986年,但是一直以来宏村旅游业发展都是步履维艰,直到1998年中坤工贸集团入驻宏村,宏村将十年的经营权转让给该公司,并且成立了京黟旅游开发公司,一揽子承包经营宏村古村落的旅游,宏村的旅游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8年至今,宏村旅游门票收入持续上升,宏村旅游业也一直持续稳步发展。外资的引进虽然带来了诸如雄厚的外部资本、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体制、景区先进的管理人才等等优势,但是由于关键利益者之间的种种矛盾的出现,在这期间关键利益者之间进行了很激烈的斗争。

(二)宏村旅游管理与开发经营中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

1.地方政府角色分析

在这场招商引资中,黟县县政府以古民居旅游资源和古祠堂群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为投入,形成股份合作经营态势,与外来资本――北京中坤科工贸集团共同组建了“京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宏村,其旅游开发与经营权被县政府所控制,并且承包给了外来资本,当地政府及其他各级政府部门只负责处理行政事务,不干涉经营者的开发管理活动。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地方政府肩负着对外来企业的引导和监督的责任,不能让其盲目的开发;同时,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有很多公共物品是外来企业不愿意或者无力提供的,如非游览线路上的古建筑,社区的基础设施,居民的公共福利等,因此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2.外来企业角色分析

1998年,北京中坤科工贸集团租赁经营黔县境内包括宏村在内的三个主要古村落和以餐饮、住宿为主的中城山庄,总投资2 518万元,经营期限为30年,同时,其在黔县成立京黔旅游开发总公司,负责宏村旅游景点的日常经营活动。于是就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租赁经营的宏村模式。北京中坤科工贸集团入驻宏村后,引进了雄厚的外部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体制。中坤集团利用宏村本身具有的资源优势,再结合其先进的管理和营销体制,进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中坤集团不仅需要建设旅游地点设施,也要适当负担旅游地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3.当地社区角色分析

企业租赁经营模式下的宏村,在其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当地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开发决策和旅游的收入分配完全没有发言权,在直接承担了旅游开发成本的情况下却得不到充分补偿,很多就业机会被外来者获取,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提供住宿、出售旅游纪念品和跑运输等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由于对旅游开发决策和旅游的收入分配没有发言权,且在旅游收入分配过程中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村民对于公司的旅游开发始终抱着漠视的态度,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什么。如果政府也不作为的话,那就真正面临维护主体的缺失了。

(三)宏村旅游管理模式总结分析极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宏村旅游经营管理过程中各关键利益主体的角色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引进外资经营的宏村来说,是一种企业租赁方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租赁模式的经营方式虽然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引进雄厚的外部资金、先进的管理模式等,但是在引进外部资本之后,就会使得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势必会给各利益主体之间带来众多的矛盾。在租赁经营的宏村模式中,一开始就发生了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错误。居民与地方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古民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当地村民私人所有或者村集体所有,如果政府仍旧像在出让公共类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经营权时那样单方面与外部旅游开发商直接立约,而将村民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对策分析

对于企业租赁经营的宏村模式,本文已经分析了其优缺点,那么针对现行宏村旅游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缓解问题的措施。具体如下:(1)政府应该强化自己作为规范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另外利用自己独特的平台和资源,有针对性地充当旅游市场上的营销者和引资者的角色。各级政府应该互相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有效地介入古村落的开发。(2)作为古村落旅游资源的所有者的村民主体应该是旅游开发中的主体;而且社区的参与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收益分配的层次,而是应该扩展到旅游开发决策的全过程。(3)关于外来资本,我们比较倾向于外来资本和社区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开发提供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有利于落实古宅文物的维护和环境的治理。总的来说,应该建立古村落旅游关键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对租赁经营模式的古村落进行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洪波,吴建华.试析旅游景区中的权力关系及其管理体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51-55.

[2] 郝迎成,郑丽丽.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措施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97-198.

[3] 张国超.我国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天中学刊,2009,8(4):67-72.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 呼和浩特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不仅可满足广大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而且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呼和浩特市地处内蒙古中部的金三角,区位优势显著。包括四区、五县,四区是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和玉泉区;五县(旗)即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全市总面积 1.72 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乡村众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随着呼和浩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通过重点指导、市场运作等多项措施,开拓了很多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形成了以回民区和玉泉区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乡村游。以新城区、赛罕区和林县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游;以土左旗与清水河县为代表的风光民俗型乡村游;以武川县的五道沟、得胜沟、托县的一遛弯儿农家乐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游。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呼和浩特市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近些年呼和浩特市经济迅猛发展,其中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占总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市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2008年全市旅游系统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相关要求,制订了与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办法”,编制了《呼和浩特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了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快速和健康发展。2009年到2010年,呼和浩特市旅游部门深入乡镇、农村,重点研究发展乡村旅游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导土左旗、武川县编制《敕勒川哈素海文化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武川县域旅游总体规划》。

(三)乡村旅游推动了呼和浩特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乡村游接待150余家,农家乐接待示范户33家,在建27家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以近20%的速度增长,是同时期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1.4倍。呼和浩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建设新农村探索了一条新路。

二、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玩的地方很多,但是缺少特色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形式趋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的各个 “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仍停留在吃农家饭、钓鱼、唱歌、打牌等常规活动,缺乏与景区和自然资源的结合,对当地的乡村资源优势认识不透,挖掘不深,使得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

(二)基础设施配备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旅游交通、餐饮、住宿、通讯、水、电、气、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然而,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中的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配置不完善,如乡村的客房、厨房及厕所的卫生条件差;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此外,还存在着部分乡村旅游档次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三)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低

由于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较少,且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出现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不良现象,制约了呼和浩特市面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呼和浩特市有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没有注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急功近利,无序开发,商业开发过度,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基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伴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入,带来的生活垃圾、污水、汽车尾气造成呼和浩特市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载过重,导致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呼和浩特市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针对市场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大到整体定位,统筹规划,小到吃、住、玩、门票,所有细节都要有特色,只有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才能真正吸引客人。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应完善乡村的内部交通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供水、供电体系统要环保且富有创意;逐步完善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点内的服务人员素质,学会接待的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服务要紧扣 “方便、热情、周到”六字方针,为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提供方便。

(三)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机制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奇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呼和浩特市各级政府、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地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型、智力型劳动者转变。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点。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农户的业务培训,提高科学管理、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议旅游发展管理部门与呼和浩特市的高等旅游院校合作,积极培养、培训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弥补乡村旅游开发人才的不足。同时,以开展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评定和星级农家乐评定为抓手,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发展乡村旅游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正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一些地方目光短浅,受利益驱动的影响,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破坏长远发展的举动,必须加以制止。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景区开发都要坚持保护第一,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尽最大可能给予全方位的保护,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要做好对游客的教育宣传工作,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关心生态环境,不破坏一草一木。

参考文献:

[1]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3

[2]叶琼秀,覃建雄.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 SWOT 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