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制度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休假制度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休假制度方案

篇1

[关键词]休假制度;旅游流;时空结构;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5-0038-04

1、引言

2007年12月14日,在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之后,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并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形成了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和休假方案。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做出首次修订,本次调整方案是第二次修订,与首次修订方案相比,此次节假日调整方案增加了传统节日,体现了“丰富内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有利发展、促进和谐”的总体思路和“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体现社会公平和充分考虑国民旅游需求”等原则。

旅游活动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及休假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出台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将对我国国内旅游流时空结构和旅游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对促进国内旅游持续和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新休假制度对国内旅游流时空结构的影响分析

2.1对国嚷糜瘟魇奔浣峁沟挠跋

与1999年首次《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方案相比,此次休假调整方案对国内旅游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国内旅游流时间分布即旅游流时间结构的影响上。首次修订方案出台后,催生出春节、“五一”、“十一”3个旅游黄金周,迅速释放和“引爆”了国民积蓄已久的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适应了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与国内旅游发展趋势。但与旅游黄金周相伴的旅游流时间分布的高度集中性,加剧了旅游供需矛盾并引发出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旅游质量、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许多问题,暴露出黄金周旅游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端,引起了旅游界的高度关注与讨论。

篇2

1掌握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考勤管理制度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休假制度,具体包括年休假、产假、事假、探亲假、计生假、丧假等假期的天数,请销假程序,休假期间的待遇情况,迟到、旱退、旷工等违纪行为的处理,应休未休、加班补休等情况的处理等。在考勤管理工作中应做到以制度管人,各种请假时间、待遇和请销假程序应在制度中详细规定,这是严格管理的前提。

2重视考勤管理制度重要性的宣传解释工作考勤制度虽然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但往往得不到管理层的重视,因考勤引发的劳动纠纷事件经常出现。笔者在工作中就遇到过员工对自己或他人考勤记录不认可来投诉的情况。究其原因,往往是科内考勤员甚至科室主任、护士长不重视考勤制度,未能认识到客观公正的考勤记录对团队士气的影响。所以不但要加强对管理层的宣传,还要加强对医院中层干部和员工,特别是考勤员的宣传解释工作,要努力让他们认识到客观的考勤记录反映了员工基本工作情况,不仅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切身相关,也是组织内部公平性的体现。

3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医院考勤管理工作人型综合性医院应设立多层级考勤管理及监督体系,病区内一般由护士长负责科内人员的考勤,非临床科室由科主任指定专人或班组长负责考勤,经科主任签字认可报人事部门。同时医院人事部门应不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考勤情况进行检查,查看科室排班本,和上报的考勤记录相互印证,督促考勤员如实记录。

4宏观安排人员休假对于积休太多的问题,部门内部可以要求员工年初将本年度休假时间人致做一安排,这样考勤管理者可以有一个宏观把握。由于医院的工作特殊性,较多员工经常加班加点,正常的年休假很难休完,但是如果科内人员能加强协调,在互相配合前提下愿意一次性休假,科室就可以安排强制休息,在消化欠休的同时,也保证员工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当有某些原因员工不得不休假,而科室考勤管理者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休假方案时,人事部门宜衡量各方得失,给出一个最佳方案。

5考勤及奖惩情况公开透明人事考勤管理部门应将考勤结果向院内科室和员工进行公示,对不计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的优秀员工,应提醒科室对此情况安排补休,对未能如实上报考勤情况要严肃处理。考勤与个人绩效相关,不但在工资上体现,而且要与学分挂钩,影响继续教育,晋升职务。对于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甚至通报辞退。在对违规员工惩罚的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制订标准对优秀全勤员工进行奖励。

6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医院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相对集中的知识密集型社会组织,医院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由于排班的特殊性,在制定考勤制度时应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同时作为院务公开内容公示,这样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在安排自身休假时了解相关待遇情况,避免后顾之忧。建议当遇到极端天气等不可预料的原因发生迟到时,可酌情允许考勤员按正常记录。

7设计研发考勤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完整的考勤管理系统还需要以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以人员信息为基本,以岗位为中心,结合医院实际业务,建立现代化的医疗考勤管理系统。根据考勤管理的工作流程,考勤管理系统可分为5个功能模块:(1)信息编辑模块,由人事部门对全院员工信息进行维护编辑;(2)日常管理模块,各科室考勤员对科室人员考勤情况进行输入管理;(3)数据统计与查询模块,人事部门对全院考勤结果进行统计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可以对全院考勤进行查询,员工可以查询所在科室考勤;(4)申诉模块,员工可以对自己的考勤记录提出不认同,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可以修改考勤记录;(5)帮助模块,相关考勤制度,帮助员工使用考勤系统。

二、总结

篇3

最近,关于“五一”黄金周是否要取消并被“拆散”到各个传统节日的争论,好不热闹。国家行政机关破天荒地在网上征求意见,可是,其结论却令人一头雾水。

这个假日调整的方案一句话可以概括:“五一”不会再连放7天假,而是3天,此外,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各放3天。当然,这5个“放3天假”是将假日前后连着的周六、周日计算在内的,并非增加了这么多假日。

我们看看这次民意调查的情况。据统计,从11月9日上午至12日中午12时,已有近185万网民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的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八成网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可是,令人疑惑的是,一些平面媒体“联合公开呼吁”不要取消“五一”黄金周,而一些民间的商业网站上的公开调查统计也显示,反对者和支持者数量相当,与发改委网站的调查数据大相径庭。

记者亲自参与了该调查之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玄妙之处。

我们看,一共7个问题,最后一个关于职业的调查无关紧要,主要看前6个。

对于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您的态度是?除非我脑子进水才会反对吧。

对于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您的态度是?这个问题极为巧妙,我反对的是前半句即“将五一劳动节调整出2天”,但是我支持后半句“增加清明、端午、中秋3个节日”,你让我怎么选择?

接下来几个问题是同义反复,无非是支持传统节日放假与否,当然支持,反对的人都是工作狂吧。

第6个问题也很妙:对于国家全面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您的态度是?我能说“反对”吗?我不能。尽管我觉得这个制度形同虚设,但我只能说“支持”。

这样的问卷怎么会没有90%的支持率呢?就好比我给股民设计一个问卷:

对于让中石油这样的亚洲最赚钱公司回归A股让内地老百姓分享收益,您支持吗?

对于证监会防范市场风险,规范基金行业不当宣传行销的做法,您支持吗?

近日传说央企都要整体上市,国资委领导辟谣说不可能100%都这么干,这种说法您支持吗?

即使您的股票给套得昏天黑地了,面对我出的这些问题,还能说什么不呢?真正的话语“霸权”,不在于不让别人说,而在于让别人说的不得不跟我一样。话又回过来说了,即使不一样又怎样呢?发改委网站从来没说,如果50%的人反对这样调整,我们就另想别的调整方案云云。从这点上看,股民是幸福的,“股改”的时候咱倒是结结实实否决过不少方案的。

篇4

[关键词]旅行社新休假制度营销对策

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休假制度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旅游消费者余暇时间的调整,继而引发旅游市场中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纽带和旅游客源的组织者,及时研究新休假制度对企业经营和市场营销的影响,从供需矛盾、旅游消费热点、出游方式和国内外市场等角度探讨市场营销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黄金周”下旅行社的经营现状

我国的“旅游黄金周”最早出现在1999年,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十一”、“春节”等3个法定节日都延长为7天,人们形象地把这3个时段称为假日旅游的“黄金周”。我国休假制度的调整,为公民除由提供了时间保证,也为刺激旅游消费和扩大旅游内需创造了条件。该休假制度在之后的九年中一直沿用,在此传统“黄金周”下旅行社的营销模式呈现出一些特点,如国内旅游需求持续增长使广大旅行社将国内长线游作为重点营销对象;出境旅游规模扩大,旅行社开始跨国经营等。然而,在此模式下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旅行社经营理念受到冲击

尽管我国不少旅行社已经意识到树立“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重要性,但实施力度还不够,尤其在面对巨大的市场利益诱惑时,很多旅行社还是片面实行以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导致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劣质服务问题时有发生,如减少计划内的旅游景点、减低住宿标准等。这种为追求利润而牺牲产品质量的行为,为旅行社可持续经营埋下了隐患。

(二)中小旅行社数量日渐增多,但经营局面不容乐观

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规模结构一直呈现中小国内旅行社占大多数的特点。随着“黄金周”对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刺激,加之旅行社业进入壁垒低,更巩固了这一行业结构。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环节经营深度的不足,因而形成有限接待量和低利润率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旅行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艰难。

(三)形成了单一的旅游产品设计,有较大的局限性

“黄金周”的七天长假使旅行社的产品设计偏于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团体包价”为主,散客游产品比例小,灵活包价和单项服务比例也很小;二是“长线旅游”为主,缺乏中短线产品,线路设计有待改进;三是多见“观光”旅游,其他旅游所占比例很少。

二、新休假制度下我国旅游消费的变动趋势分析

从旅游经济角度看,旅游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对旅游活动的欲望或需要,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并可能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5]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对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的综合,是在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着收入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而产生的高层次消费。[6]闲暇时间是对旅游需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和决定性作用,旅游需求同闲暇时间同方向变化。当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时,旅游需求量就相应增加;反之,旅游需求量就相应减少。[7]对旅游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的旅游需求以及消费或购买力的分析,是旅游企业各项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旅行社对旅游消费变动趋势的准确把握,不仅有助于其制定及时合理的营销策略,与旅游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且有助于提高游客管理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

在新休假制度中,从今年起每年共有5个3天的小长假,分别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节,还有两个7天长假即春节和国庆节。其中,春节放假日也有所调整,除夕成为法定节假日,全年节日总放假天数由原来的10天增至11天。可以看出,在新制度中,“五一黄金周”缩短,节假日的次数增加,呈现化整为零的特点。这样的调整必然会影响我国旅游消费趋势的变动。

(一)长线市场萎缩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8]它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规模极限。受到旅游容量的限制,“五一”长假取消后,已经饱和的“十一”和春节两大“黄金周”无法承受更多“五一”分流游客,因此长线市场接待量萎缩。在国内长线中尤以西部的新疆、等线路较为明显;而在我国比较热门的出境旅游长线中,欧洲、澳大利亚等线路会受影响。

(二)短途旅游将占主导地位

随着近几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扩大,人们的旅游消费选择不断趋于理性化。短途旅游一方面价格适中,普通的家庭容易承受;另一方面因为时间短、路程短、环节少,旅行社的服务也就相应地体现了“浓缩的才是精华”的道理,让游客达到满意,所以短线游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新方案中的“五一”、元旦、端午和中秋都适合选择短线游;出境线路中的港澳、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份额也会有所增加。

(三)民俗游成为新宠

文化对个人有暗示、提醒、制约的力量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情况。[9]它支配了旅游者的需求、消费结构和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旅游的观念态度等。基于我国传统历史悠久和民族风俗多样性的背景,民俗文化在旅游需求及消费市场中的发掘潜力很大。从今年起,清明、端午和中秋都将有一天的法定假期,再加上周末,可以形成3个3天小长假,除了清明节不太适合旅游之外,端午和中秋都成为了新的出游时段,体验民俗风情成为新的热点。

(四)出游方式转变

首先表现为交通工具的改变。在以往,人们首选的交通工具是火车,然后是汽车、飞机和轮船。新方案实施后,受时间调整的影响,中长线旅游将更多的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而在日渐受到关注的近距离旅游中,自驾车旅游人数的比例随之增大,这是因为一方面自驾车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汽车拥有率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去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速在20%左右。其次是散客旅游比例增大。短途游中的近距离城郊或农家乐出行方便,人们多会选择与家人朋友一起出游。

三、基于新休假制度的旅行社营销对策

旅行社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和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其生存和发展与旅游市场的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旅游活动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旅游市场与其他行业市场相比,具有全球性、异地性、波动性和高度竞争性等特点。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消费趋势可以看出,新的休假制度对旅行社的营销策略提出新的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

旅行社应该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出发点,并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的营销理念渗透到其中,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目标,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树立自己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以科学的管理规范员工,营造有利于员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实现良性竞争。(二)中小旅行社明确市场定位

针对我国旅行社业中小旅行社占大多数且经营不乐观的现状,明确中小旅行社的市场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中型旅行社应该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行专业化经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粉市场旅游者的需求。小型旅行社的调整是采用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制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其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与制结合,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

(三)完善产品设计,优化产品结构

1.增加短途游的推出,适当调整中长线路设计

针对新方案中的“五一”、元旦两个小长假,旅行社要对以往的中长线路作适当调整,推出多种精炼的短途游线路以顺应市场。在刚刚过去的第一个“五一”小长假里,贵州省各旅行社的出游线路已经由长变短,从游客报名情况看,1至4日的短线游成为热点,尤其以省内及周边回归自然、踏青、体验休闲游为主。北京有些旅行社把三亚、北海、桂林、漓江等比较远的旅游城市以及港澳游等4-6天的旅游也纳入到小长假的游览范围中。

2.积极开展民俗游,弘扬民族文化

以端午和中秋两个传统民俗节日形成的小长假,旅行社可以设计突显其民俗特色的旅游路线。端午期间就有旅行社推出三峡、屈原故里秭归、嘉兴、洞庭湖汨罗江以及华东城市赛龙舟之旅等线路,很受游客欢迎;而对于中秋节,旅行社可以将“赏月”作为产品的最大亮点,推出诸如漓江水上赏月之旅、古镇观月之旅等线路,不仅贴近民俗游的特点,行程设计上也比较有意境,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客出游。

3.优化产品设计,以实现旅游时间比最大化

对于假日调整后出现的5个3天的小长假,旅行社应该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提高对时间的利用率,如:改变交通工具;选择旅游资源丰富密集的地方作为目的地;合理安排景点游览顺序。

新休假制度的实施给旅游市场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旅行社要在准确分析旅游消费需求变动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从长远出发,做好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只有这样,旅行社才能充分把握机遇以赢得市场份额,并实现行业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旅行社经营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清津,旅游消费者行为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3]李丹,刘晓萍,杨悦,黄金周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4]李剑锋,邵国军,基于新假日方案分析的旅游消费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5]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8)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54)

[7]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9)

篇5

我国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早在1994年出台的《劳动法》中就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尤其是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更进一步强化了职工休假权。同年7月,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更是将休假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

根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据了解,“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享受带薪年假,会不会冲掉了探亲假?办法明确:“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当初促成新假日改革方案出台的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坚决反对恢复“五一”长假。这位专门研究假日制度的清华大学教授还曾因“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在网上疯狂被“炮轰”。不过他表示,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他言论的前半句话:“在落实好带薪休假的前提下”,而这才是他想要呼吁的重点。

蔡继明委员认为,由于居民收入总量一定,集中放长假并不能促进全年消费提升,反而因企业不出效益、政府不提供服务,造成更高的社会成本。“假期制度的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老百姓的休假权利不一定非要通过恢复‘五一’长假来实现,相较于法定节假日出行的种种不便,落实带薪休假更靠谱。”

“五一”黄金周不是一把“折叠扇”。普通百姓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其实只是希望“能多休息几天”。面对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吁,我们应重点考虑损害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迷惑。“民意”赞同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原因,不是为了拉动消费,而是要维护自身带薪休假的权益。

从黄金周拥挤的交通到挤爆景区的人潮,种种现象表明国人对出游的“渴求”,这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与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等矛盾造成的。

劳动人事专家表示,事实上,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才能“双赢”,既能调节工作压力,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雇主、雇员的和谐相处;又能在宏观上刺激消费需求,释放更多的旅游潜力。但是很多企业为了压低成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去年年末,《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了“职场人休闲满意度”调查。这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进行,调查对象均为学历在高中及以上、实际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的职场人。职业集中在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职业经理人、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09份。

调查显示,带薪休假在现实中大打折扣。在受访的职场人当中,只有三成人每年享受带薪休假;有21.8%的受访者虽然符合享受条件,但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另外有26.3%的受访者偶尔享受带薪休假。在关于“钱”与“闲”的四种关系(有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闲没钱、没钱没闲)中,近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有钱没闲。调查还显示,带薪休假软肋在私企——仅六成私企员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人表示,如果单位不能明确鼓励职工带薪休假,很多职员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这一权利,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个调查的结果和很多人的感受都是相符的。

对上班族来说,带薪休假“心动”却还是很难“行动”。“休假收入少了,又怕年底先进没有了”,“休假长了,又担心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不好”……休还是不休,很多人为此背上了思想包袱。而另一方面,“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被当下不少企业所推崇的厂训。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残酷的现实语境里,原本应该属于公众法定权益的带薪休假,无奈被“选择性忽视”或者“根本不予考虑”。带薪休假虽是职工的福利,也是应有的权利,但有多少职工真正享受了带薪休假?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颜烨表示,带薪休假落实难,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不合理,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结构优化,使得占有少部分资源的多数人只有拼命加班加点干活,才能从“僧多粥少”的资源中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

尽管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休息权益,已成为世界性趋势。比如,德国政府对不休假的个人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以此鼓励人们休假;芬兰政府则要求雇主向休假的人提供额外津贴。我国法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从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相关政策法规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甚至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公开抵制。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作岗位专业性强且严重缺人,《条例》没有制定责任追究方面条款,对未休假的补偿金因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而无法真正落实等一系列尚待求解的问题让落实好“带薪休假”困难重重。由于员工和单位“地位不对等”,法定的带薪假常常成为一纸空文,鲜见有单位因违反这一制度受罚,这更加重了带薪休假落实的困难程度。

带薪休假口惠而实不至,民众只能选择国庆假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这种现实中本不该出现的无奈场景,其实正是我国劳动雇佣关系乃至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

包括《劳动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本身并不以改进效率为首要目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由于信息成本的约束,中央政府只能把监督《劳动法》等劳动者权益保护性法规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后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尤其是在效率优先更能符合其利益取向的情况下),很可能选择不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相互展开的博弈中。

劳资关系缺乏第三方监督约束的结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对于高端劳动力市场,劳动法规的执行往往还比较完善;但对于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低端劳动力市场,这些法规很容易被企业通过歧视性协约策略加以规避。反过来说,如果要改变目前这种包括带薪休假等劳动者权益口惠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唯有通过重新定义工会定位等多种手段,才能从根本上给予个体劳动者集体谈判、公平博弈的底气与力量。

落实好带薪休假尚需“时间表”。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广大职工的带薪休假权,尤其要加大对该权利的宣传,采取板报、广播、讲座、座谈等方式开展宣传,帮助各企业、机关单位树立重视带薪休假的观念,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作为劳动者更不要怕被“炒鱿鱼”而选择一味地忍让、服从,而应该勇敢地亮明“撒手锏”——法律。另一方面是各企业、机关也应顺势而为,采取更为科学的岗位分工和协作机制,不致因一人休假而影响全局,以带薪休假为常态,未休假补偿为例外。同时,各级财政每年要将未能休假的补偿金纳入预算,对不按照《条例》和《办法》执行的单位和责任人要制定具体的惩处办法,以保障广大职工的该项权利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缺员而导致的不能休假情况,建议实行聘用员工的方式缓解。

总之,要想切实提升国民的出游质量,迫切需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也是国民应享有的权利。同时,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是完善国民休闲权利、增进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的举措。这既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利于减轻景区的负担,实现景区和游客双赢目标。

今年中秋加国庆,总计8天长假,再加上高速免收通行费,国人旅游消费需求在这个超长黄金周又一次得到了集中释放,不断刷新的多项记录,前所未有的高速“蜗行”和人满为患的景点,再度泼了怀揣休假美梦的人们一头冷水。更多人陷入纠结:长假出门旅游,处处陷入“囧态”;但若长假不游,还能从哪里挤出时间行走山水之间?其实,国内早就有法定的带薪休假制度。但令人遗憾的是,已经正式诞生了5年的带薪休假制度,至今对很多人而言还是水中月、雾中花。

我国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早在1994年出台的《劳动法》中就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尤其是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更进一步强化了职工休假权。同年7月,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更是将休假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

根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据了解,“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享受带薪年假,会不会冲掉了探亲假?办法明确:“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当初促成新假日改革方案出台的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坚决反对恢复“五一”长假。这位专门研究假日制度的清华大学教授还曾因“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在网上疯狂被“炮轰”。不过他表示,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他言论的前半句话:“在落实好带薪休假的前提下”,而这才是他想要呼吁的重点。

蔡继明委员认为,由于居民收入总量一定,集中放长假并不能促进全年消费提升,反而因企业不出效益、政府不提供服务,造成更高的社会成本。“假期制度的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老百姓的休假权利不一定非要通过恢复‘五一’长假来实现,相较于法定节假日出行的种种不便,落实带薪休假更靠谱。”

“五一”黄金周不是一把“折叠扇”。普通百姓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其实只是希望“能多休息几天”。面对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吁,我们应重点考虑损害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迷惑。“民意”赞同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原因,不是为了拉动消费,而是要维护自身带薪休假的权益。

从黄金周拥挤的交通到挤爆景区的人潮,种种现象表明国人对出游的“渴求”,这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与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等矛盾造成的。

劳动人事专家表示,事实上,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才能“双赢”,既能调节工作压力,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雇主、雇员的和谐相处;又能在宏观上刺激消费需求,释放更多的旅游潜力。但是很多企业为了压低成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去年年末,《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了“职场人休闲满意度”调查。这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份中进行,调查对象均为学历在高中及以上、实际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的职场人。职业集中在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职业经理人、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09份。

调查显示,带薪休假在现实中大打折扣。在受访的职场人当中,只有三成人每年享受带薪休假;有21.8%的受访者虽然符合享受条件,但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另外有26.3%的受访者偶尔享受带薪休假。在关于“钱”与“闲”的四种关系(有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闲没钱、没钱没闲)中,近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有钱没闲。调查还显示,带薪休假软肋在私企——仅六成私企员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人表示,如果单位不能明确鼓励职工带薪休假,很多职员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这一权利,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个调查的结果和很多人的感受都是相符的。

对上班族来说,带薪休假“心动”却还是很难“行动”。“休假收入少了,又怕年底先进没有了”,“休假长了,又担心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不好”……休还是不休,很多人为此背上了思想包袱。而另一方面,“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被当下不少企业所推崇的厂训。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残酷的现实语境里,原本应该属于公众法定权益的带薪休假,无奈被“选择性忽视”或者“根本不予考虑”。带薪休假虽是职工的福利,也是应有的权利,但有多少职工真正享受了带薪休假?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颜烨表示,带薪休假落实难,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不合理,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结构优化,使得占有少部分资源的多数人只有拼命加班加点干活,才能从“僧多粥少”的资源中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

尽管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休息权益,已成为世界性趋势。比如,德国政府对不休假的个人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以此鼓励人们休假;芬兰政府则要求雇主向休假的人提供额外津贴。我国法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从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相关政策法规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甚至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公开抵制。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作岗位专业性强且严重缺人,《条例》没有制定责任追究方面条款,对未休假的补偿金因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而无法真正落实等一系列尚待求解的问题让落实好“带薪休假”困难重重。由于员工和单位“地位不对等”,法定的带薪假常常成为一纸空文,鲜见有单位因违反这一制度受罚,这更加重了带薪休假落实的困难程度。

带薪休假口惠而实不至,民众只能选择国庆假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这种现实中本不该出现的无奈场景,其实正是我国劳动雇佣关系乃至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缩影。

包括《劳动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本身并不以改进效率为首要目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由于信息成本的约束,中央政府只能把监督《劳动法》等劳动者权益保护性法规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后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尤其是在效率优先更能符合其利益取向的情况下),很可能选择不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相互展开的博弈中。

劳资关系缺乏第三方监督约束的结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对于高端劳动力市场,劳动法规的执行往往还比较完善;但对于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低端劳动力市场,这些法规很容易被企业通过歧视性协约策略加以规避。反过来说,如果要改变目前这种包括带薪休假等劳动者权益口惠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唯有通过重新定义工会定位等多种手段,才能从根本上给予个体劳动者集体谈判、公平博弈的底气与力量。

篇6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取消五一黄金周?实际上社会上对黄金周的质疑,从1999年第一次国庆黄金周开始时就有。假日消费势头的确是年年在增加,但是问题也暴露得很多。消费过度集中带来一些消费质量、生活质量的下降,旅游企业因招架不住太多旅客而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各大景点也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

前些年每次黄金周结束后,官方还会公布本次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以此表明黄金周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集中消费并不一定反映消费的增长,其实每年旅游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一个人富裕了,自然就有钱出去旅游。

我在2000年就做过相关的调研。当时的北京市政府给我一个项目,希望我能通过调研证明假日经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效果。但后来我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出行集中化带来的弊端,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那时我就提分散化。

这么多年,国务院假日办、体改委、国家旅游局也都在做调研。这个决定肯定不是一拍脑袋提出来,而是现在各方面的调研都成熟了,所以把协商的结果拿出来给大家看。

网上民调显示七成网民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是否意味着经过8年,中国人已习惯每年春天里的长假?

这个调查的样本是偏的。以前我是搞统计的,所以非常注意调查人群的代表性。在网上的,哪些人喜欢参与调查?年轻人为主,他们希望利用长假出去玩,但毕竟不能代表民众的整体。

黄金周制度从日本传过来的,但他们也不是连着放假。4月29日是日本的绿之节,5月3日是宪法纪念日,5月5日是儿童节,再加上两个周末,这样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长假。再回头看看我们增加的节日,清明和端午,都在5月前后。在有条件安排带薪休假的公司和单位,员工就可以用年假冲抵夹在节日中的工作日。我们改革的这个方向是对的。

此次调整会不会给旅游经济带来影响?

可能对长线旅游会有一定影响,但话说回来,一般在一年里出远门旅游3次以上的人很少。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有过相关调研。得出的结果是,北京市人均每年出门旅行1.8次。

我觉得调整会给经济带来正的影响。表现就是国民的休假权利得到保障,质量得到提高。比起集中消费,分散消费对老百姓的好处就是。旅游出行至少不会那么拥挤,不用站着乘火车。对旅游景点来说,也会从容地面对。

休假制度以后是否还会继续改革,直至取消十一黄金周?

当然,其实最好的是就剩一个春节黄金周。我估计这个观点肯定有不少人要反对,但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十一黄金周不取消,集中出行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千万不要再强求统一休假,统一就是命令啊。

每年国务院都要在放假前发一个文件,要求如何调休什么的。这大概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很不规范。我们必须把放假制度形成立法,不要再这样改来改去。未来国庆肯定要取消,分散到春节或者增加的其他节假日。

篇7

为了规范本公司的工时制度,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保障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管理办法》(粤劳社发〔2009〕8 号)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对实行综合工时工作制的工种(工作岗位),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考勤制度,劳动用工规范,劳动考勤记录完整,确保这部分员工平均日工作时间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一、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工种(工作岗位)

按劳部发[1994]503号文关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规定,结合我公司生产性质需要连续作业、员工采用集中工作和集中休息等实际情况,拟对我公司生产操作中部分需要24小时连续作业、生产流程不能中断的工作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生产性人员(生产领班、高级操作员、操作员)、设备维护人员(维修技术员)、质检性人员(质量技术员、在线测试技术员)、物流相关人员(仓库领班、物料管理员、仓库文员、仓库技术员)。

二、工作及休息安排

(1)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实行“四班三运转”(以下简称轮班制员工),“四班三运转”是对生产作业、工艺流程不能中断,需24小时连续工作的工种员工编成四个作业工班,实行多班轮换工作制,灵活安排倒班工作和休息。“四班三运转”以连续出勤5天(8小时为一个班次),休息2天,作为一个基本循环;轮班制工作、休息次序如下:连续出勤5天,每天出勤1个班次,休息2天。再当一个工作休息基本循环结束后,再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2)轮班制员工以半年度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周期内员工平均日工作时间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实施综合计算周期内每位员工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平均每月加班时间不能超过 36 小时,总加班时间不超过 36*12=432 小时(12为实施的月份总数)。

(3)轮班制日班接班时间为08:00分,交班时间为16:00分;轮班制中班接班时间为16:00分,交班时间为24:00分;轮班制夜班接班时间为当天24:00分,交班时间为次日08:00分。轮班制员工每班次的实际工作时间包括生产准备、作业时间、作业中断时间和生产结束时间,不包括上下班路途时间、交接班时间、工间休息时间、正常用餐时间以及个人换洗清洁等非生产作业时间。

(4)轮班制员工的工作及休息遵循“公司安排为主、个人申请为辅”的原则。公司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以及员工工作劳逸结合的要求,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方式合理地、灵活地安排轮班制员工的工作和休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5)各班组在当班出勤时间内,应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调配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当班员工进行轮值工作,并有序安排员工工间休息和就餐;一般当班员工的工间休息、就餐时间和自然生理需要时间等累计应不少于1个小时,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维持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

(6)法定节假日期间,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员工进行轮班工作或轮休调休,应当班而未安排轮班工作的员工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进行休息。

三、工资计算

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公司应根据国家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员工的工资标准。员工的工资由公司按照薪酬管理制度或相关分配办法,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出勤时间,并参照相应工作岗位的工资标准计发。

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安排补休,确实不能补休的,公司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其中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在综合计算周期内产生的加班费,按综合计算周期进行结算。

四、申请期限: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五、休息休假办法

在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之上,采取轮休、调休制,合理安排员工休息时间,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以上方案应与我公司涉及适用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员工按有关程序进行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正式实施。

篇8

资方不认同,雇员不敢休。

成都妇女经期有望休假了!去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张晓梅关于“女性经期应有法定休假!”的提案颇受争议,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广泛讨论,如今,张晓梅的提案在成都有望成为现实。

据《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起草人之一成都大学法学系张居盛教授介绍,随着配合该条例调研工作的进行,成都妇女可能率先在全国成为“经期耍假”的领头人,除此之外,公共场所用语言或行动冒犯猥亵女性、给女性发送短信黄段子也可能被认定为性骚扰,有条例做保障,从而在法律上,更好地保护成都女性权益不受侵犯。

市民支持休假

专家建议休假“考核制”

“荤段子”有性骚扰嫌疑,大家早已有所耳闻,但经期休假条例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成都女人经期可“耍假”,男人怎么办?社会怎么看?根据《成都女报》联合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显示,84.5%的成都人,支持妇女经期休假的提案,高达91.1%的成都人认为,经期休假是对女性的特殊关爱,“但并不是每个人说请假就能批假,还得根据工种和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界定。”成都大学法学系张居盛表示,对高危行业女性而言,这应该是一种强制性的休假,但其他行业,如坐办公室的妇女遇到类似情况,则是倡导性的,比如累计成年休假等。

那什么才是所谓的“高危”项目呢?“相关调研工作正在进行中,至于什么是‘高危行业’则需要请劳动部门仲裁判断。”成都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市人大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教授表示,在他眼里,长期站立的医护工作者、交通指引员、教师、久坐的公交车司机等“体力”付出较大的女性,其实都可以酌情归纳到“高危”之中。“那我怎么请假呢?直接说,怕是不好意思吧,请假需要什么证明不呢?还是说请就请?”对此,王建平表示,目前条例还是草案阶段,尚不知道具体细节真正在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目前也正通过调研各种征求各方意见。“但市民关注的问题还是很有预见性的。”王建平建议,经期请假不能说请就请,那样就有空子可钻,他觉得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大前提下,考虑请请工会的女工委员会每月专门进行考核,以制度的形式传承下去,而不存在请假的概念,这就是一个制度!

休假啥“休”法

成都女人置疑可行性

“我看草案说的是请假,那请假是不是按病假算,会不会扣钱啊?”“我担心这个休假会对我的工作造成影响,比如单位觉得女人麻烦干脆少招女人。”“我比较关心可以休几天,我来‘那个’的时候就要痛整整三天……”

草案一出,立即成为成都女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其中“休假”是否对自己工作及隐私有无影响成为最大的焦点所在,担忧经期休假的政策出炉会对或多或少让自己在工作、生活处在被动位置。不少女性表示,对于“月经”,有些人半年才来一回,有些人一个月能来两回,要真的经期可以休假,那半年来一回的岂不亏大了?那一个月来两回的哪家企业还敢雇佣她?“女性将在职场上更加艰难!”市民王小姐表示,表面上看来是为广大劳动妇女谋取利益,事实上在成本支出和工作效率的权衡下,会逼使公司招聘人员更多地青睐男性,想工作没工作被逼休长假的时候,才是劳动女性噩梦的开始。同样,女人的隐私也是一大问题,白领张小姐直言:“试问,如果,某女子未婚怀孕,来不了大姨妈,会不会成了公司八卦被风言风雨到处张扬?如果,公司内50多岁临退休的女同事,还来大姨妈,是不是成为知晓者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我最担心的是,经期请假反而会引发各类职场性骚扰。如果正规公司休假,倒不用担心,大不了宣告:‘来大姨妈,今天休假’。但若碰上歪门邪道的公司,女同事岂不是要惹上男上司的性骚扰?”

对此,王建平表示,以上这些细节问题正是立法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准备阶段,就更应该听取多方意见,准备多元化几个方案,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来操作、变通。“希望随着调研的进行,草案会越来越完善,这些细节届时也就有详细解决的办法。”而对于经期休假是否会对女性就业造成阻挠,王建平坦言,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否认会有用人单位因为女人“休假”的福利待遇,招工时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男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借鉴,比如看看外企什么曾经操作过的好经验,来维护我们的女同胞们。”

对话:

成都女性:

经期休假,正中下怀

根据《成都女报》联合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成的成都女人认为,经期确实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了影响,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导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造成工作积极性不佳,不少女性甚至表示,在经期不想去上班,只想静静地呆在家中,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网友YOYO留言说到,“来‘那个’的时候,特别是前三天,整个人都觉得无精打采,就连中午吃饭都懒得挪动,请同事带饭。至于工作,就是坐了个人在办公室罢了,到点就下班,工作效率根本别提了,就是换了个地方上网。”和YOYO一样,不少网友都表示,“那个”来的时候,由于生理、心理各种原因,工作效率很低,但却不得不去上班,“上班实在意义不大,想请假又觉得难以启齿,若真的放假了,倒真是给了我们真正的福利。”网友小雪说到,经期放假,对担负家庭重担的女人而言,有了一次喘气的机会。

成都妇联:

希望条例从源头解决妇女权益问题

(向群 成都妇联妇女研究会主任)

“就我个人而言,是支持这个立法的,特别是经期休假方面,但具体细节、操作还需要调研结果来作为判断标准。” 成都妇联妇女研究会主任向群介绍,该项条例属于今年成都市人大立法调研计划,也是成都市首部专门保护女性权益而制定的法规,“这个法规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以此从源头上解决成都女性权益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的落实女性权益。”向群说,目前她正和妇联权益的同事们一起在外地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本草案预计于今年9月初“面世”。

用人单位:

双手赞成 但操作有难度

(钱英 格兰仕四川营销公司经理)

我觉得女性经期休假这个提案还是很好的,给了女性政策上的优惠,我是双手赞成的。在国家事业单位,女性经期休假对她们的工作也许没有多少影响。但是在像我们这样竞争比较激烈的企业里,女性经期休假会影响女性的工作,这个提案就不现实了。像我们格兰仕这种的大型企业还好,像一些中小型的私企,经期休假就更难以得到实施了,根据我在中小型私企的朋友介绍,有些私企的女性一个月才休息一两天,更不要奢望什么经期休假了,有些私企老板恨不得员工一天24个小时都在为他们赚钱,如果那些企业的女性要经期休假,恐怕要丢了工作。我在格兰仕是做营销的,一天手机要24个小时保持畅通,经常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需要处理,经期休假真的不现实。现在金融危机,许多大中小企业都在裁员,经期休假会威胁到很多女性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期休假,怎么实施?到底如何保证?……这 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经期休假很不现实,但是我还是支持这个对女性政策上的优惠。

法学专家:

“力挺”成都姐妹 但应区分对待

(王建平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

“女性经期享受请假待遇,很有必要。女人在生理心理结构上不同于男人,因此女性特殊的生理权益,应该得到法律保护,所以我‘力挺‘成都姐妹休假。” 王建平说,法规的出现,可能会与用人单位存在一些利益矛盾,有些单位可能就会减少或者放弃聘用女职工,但在他看来女职工人身权利和企业利益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因此,我希望全社会都来善待我们的姐妹们!都来理解我们的姐妹们!但理解并不代表‘一视同仁’一刀切,这并不标志着每月一到特殊那几天,所有女性就必须请假。”王建平强调,若法规要实行,务必根据工种分类,建立一种具体的“经期例假”制度,用制度作为硬性保证,让那些真正需要休假女同胞得到保障,同时避免“钻空子”的现象发生。

社会学家:

鉴定是否经期很难 休假不如换岗

(胡光伟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就我个人看法,我觉得女职工在月经期间享受假期待遇,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却存在不少问题,操作起来很难。”胡光伟表示,在女性职工每月是否处于月经期间的鉴定上,就是一个难点,因为每个人的月经期只有女职工本人最清楚,而月经期的申报也是有女职工本人申报完成的,这就具有不可检验性。其次,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的短到3天,有的长达一个星期,有的来“那个”不痛,有的却为此煎熬,这就让这个假到底该如何放,更难界定,而且更容易在女性之间造成新的不公平。“所以,在我看来,

经期放假,应该在社会发展到了相对高的阶段后再实施,现在可能时候尚早。”胡光伟表示,对女性职工关爱有多种表达方式。“相比放假,是不是还可以尝试在她们例假期间,为她们暂时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上,以至于不那么累?”

张晓梅:

有想法,就是一种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在全国“两会”期间,曾第一个提交提案,要求将女性经期休假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听闻成都开始讨论女性经期休假的议案,张晓梅表示,不管最后实这个议案通过与否,都标明了一种进步,说明地方政府在立法过程中,更加人性化。“相信这个条例讨论的出现,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程度,能促进全社会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关注。”

成都女报、新性频道联合调查:你赞成女性经期假吗?

您支持女性经期休假的提案吗?

A支持,这个提案保护了女性的权益

85.1%

B不支持,女性没有必要经期休假

7.9%

C不确定,有利有弊吧

7.0%

您觉得女性经期休假的意见会影响到女性就业吗?

A有影响

58.9%

B无影响

29.2%

C不知道

11.9%

您觉得经期休产假提案是否是对女性的歧视?

A不是,是对女性的特殊关爱

91.5%

B是对女性的歧视

4.9%

C不知道,没有意见

3.6%

您觉得经期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状态吗?

A会的,经期身体很不舒服,当然影响工作状态

86.8%

B不会,经期对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影响

8.7%

C不知道,没有注意

4.5%

您认为经期休假的提案通过后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吗?

A不能,经期休假日期不好认定

41.8%

B能,国家应该会有相应的政策保证实施

33.9%

C这个不好说

24.3%

您可能因为可以“休假”,专门从事放开“休假”的职业吗?

A会哦,毕竟想享受女人的专利

39.8%

B不会,好无聊啊,不会专门改变工作

35.0%

篇9

摘 要 2007年12月,我国出台假日调整方案,三个“黄金周”被调整为“两长五小”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必然会对天津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天津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提出了天津旅游业应对节假日调整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节假日 调整 天津旅游业 策略

一、我国节假日制度调整及其原因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宣告了持续8年的三大黄金周长假制度的结束。调整之后,“五一黄金周”法定假日从过去的3天变为1天,另外在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各放一天假,“春节黄金周”提前至除夕,全年假日增加一天。调整之后,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既可保证群众休息、过节,也可以将出游、购物的人潮人流分散开,避免出现往年黄金周扎堆出游,造成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等问题。不过,假日调整也会为天津旅游业带来一些影响。

二、节假日调整对天津旅游业的影响

1.节假日调整促使旅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自1999年我国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到2007年调整休假制度,黄金周在我国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这8年中,天津各大旅行社对于“黄金周”长假的操作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已形成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精品旅游线路,而今实行“两长五小”的假日调整后,旅行社的长短线产品结构必将发生变化。特别是“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使得长线游会缩减,短线游会增加,长线游的部分利润将会转移到短线游上。因此,对于旅行社而言,无论是在路线设计还是销售模式上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开发出一批适合“小长假”的短途旅游线路。

2.节假日调整促使旅行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新的休假制度增加了五个三天的“小长假”,使过去的集中休假变成了现在的分散休假,这是符合假日规律的。节假日调整后,人们将有更多的放假机会,假日消费将由“冲动式”集中消费转为“分散式”理性消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休闲活动。这就要求旅行社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效的将“潜在消费”变为“现实消费”,在弥补 “五一”黄金周的经济利润下降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节假日调整将使剩余两个黄金周集中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节假日调整之后,“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出现了“小黄金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短线游的发展,但在目前带薪假期制度尚未完全推行的情况下,市民若想出国旅游或进行国内的深度旅游,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只能选择长假进行出游。这样长线出游的压力将全部集中在剩余的“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上,将会使“集中消费”和“旅游井喷”的现象更为严重,也给景区接待、环境保护及交通运输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天津旅游业应对节假日调整策略

1.开发散客旅游和自驾游等短线旅游产品

散客常被简称为FIT(Foreign Independent Tourist),意为去异地独立旅游者,这种旅游往往预付一定旅费,没有陪同,人数多在5人以下。与传统的参团旅游相比较有非组织性、随意性和机动性等三个特色。

一直以来,我国散客旅游的比例都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占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近半壁江山,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散客比例更大。据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散客旅游比例也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五个“小长假”的出现会加快散客游来临的步伐,使旅游客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团体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规模将会缩小。近两年,天津散客游、自驾游比例迅速上升,2008年第一个“五一”小长假,“自驾游”和散客旅游同比增长30%以上。五个“小长假”的出现,给以家庭为主的散客旅游、自驾游创造了更多时间上的机会。此外,津、京、冀之间便利的交通和较短的行程时间为区域内游客的自驾游提供了便利。因此天津旅游企业应抓住机遇,推出多元化的短线精品游路线,将天津周边景区有效整合,形成包括风光游、文化游、民俗游等一批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短线游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

2.深度开发长线旅游产品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在我国的逐步推行,加之原有两个“黄金周”,长线旅游产品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旅行社企业在原有长线游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一批精品长线产品,特别是适合“十一”及“春节”黄金周气候及出游时间的旅游产品,如“春节”黄金周的三亚游、东南亚游等,并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减少游客投诉集中的“宰客”现象和“强制购物”现象,形成良好的口碑。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寒暑假市场开发“修学游”产品,由简单的名校观光变为文化内涵的不断注入。针对老年人市场开发“银色游”产品,在保证旅游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情况,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篇10

l 美元与6 美元

在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据统计,目前美国共有8500 多万名企业员工被纳入了员工福利计划,占其总人口的33%,福利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达41.3%。“在员工福利计划中每投入l 美元就能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增长6 美元”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通常,员工福利计划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国家规定实施的各类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金计划) 及其他商业团体保险计划、股权、期权计划、其他福利计划等。

基本社会保障项目有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福利项目,这些是整个员工福利制度的基石,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金) 是由企业提供的除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金。在许多高福利的西方国家,企业年金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01(K) 计划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补充养老金项目是401(K) 计划,该计划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障金由雇员和雇主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这部分资金并不包含在员工的纳税收入中。员工可以和雇主协商决定其投资方式,根据风险和收益率获得不同程度的回报,其投资收益也可以享受延时纳税的待遇。不过员工个人无法随意支取其账户资金,只能在其退休后方可选择一次性支取或定期领取一定数额的账户资金。在过去的20 年中,401(K) 计划对美国的基金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投资领域涉及到各行各业。以美国ESI(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电子科技工业公司的401(K) 退休储蓄计划为例:员工依照国税局的规定,选择存入最高可达薪资( 税前) 的50%的补充养老金,对于员工存入退休储蓄计划中的每一元( 上限为薪资的6% ),ESI 公司会在其相对的存款账户中配合存入0.5 元。

股票期权趋势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于1991 年建立,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2000 年,国务院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也许是最低的,截至2006 年,我国企业年金的规模是910 亿元,有24000 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年金制度的人数达到964 万人,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7.5%,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50%,英国为60%,荷兰和丹麦则分别高达85%和99%。

股权、期权计划:在满足公司事先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员工可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即员工股票期权。其中比较典型的员工持股模式为ESOP,其主要运作方式如下:对于达到企业规定工作年限的员工,依其薪资总额,由企业每年摊提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员工信托基金中,透过基金的提存,以平均市价购入该企业股票,而企业则在提存用于购买股票的信托资金后,将股票分配至员工的个人专户中。公司雇员如欲出售其所持股份,则企业拥有优先承购权,员工在退休或离职时,可带走其股权。ESI 公司所提供的员工股票认购计划(ESPP)通过一种直接的薪金扣除方式来认购股票,员工可以选择其扣税收入后的l%~ 5%用于购买ESI 公司股票,购买价格为发行价有效期的第一个工作日和最后一个工作日两天中较低股价的85%。

在香港,上市公司也普遍将股权、期权计划SOS(Share 0ption Scheme) 作为公司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联想香港公司,方正香港公司,上海实业及北京控股等。我国内地目前由于政策和相关法规的限制,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相对滞后,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股份回购方式取得其公司股票;在增发新股的政策中也缺乏相应的支持发展股票期权计划的条款。近年来,内地的许多上市公司也正在进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积极探索,据统计,中国1000 多家上市公司中,正在或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已有近百家。其中东方通信、上海贝岭被证监会认定为首批股票期权试点企业;清华同方、清华紫光、方正科技作为校企改制的试点企业也向财政部提交了股票期权试点方案;此外,中关村、海星科技等高科技企业早前也曾向证监会和财政部提交股票期权方案,但由于相关管理办法未出台而被搁置。

其他福利

其他福利项目:健康保险计划,提供综合医疗及牙科诊疗保险服务,员工可选择将其税前薪资的一部分存入一个灵活的个人账户或直接参加雇主为员工投保的团体医疗保险项目,用于支付个人及亲属额外的医疗健康开支,医疗计划可提供处方及个人健康治疗保险服务,牙科计划则可提供预防、治疗等基本的牙科保险服务。

带薪休假, 雇员根据公司规定全年可累积获得一定时间( 一般为三周左右) 的弹性休假(FTO),通过与公司人事部门的协商可自主选择休假时间,除FTO 外,员工还可凭其工作成绩和日常表现获得浮动假日,休假期间享受公司正常的工资和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