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制度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本;制度创新;治理结构
传统生产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主要由资本(K)和劳动(L)来参与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贡献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成为同资本和劳动一样重要的因素,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方案中增加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实物量核算内容,指出“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时点所拥有的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的存量状况或价值总和,它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物质财富,二是人力资本。由于条件所限,在现行方案中,仅以人口数量来表示人力资本的存量。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其中满足“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即人力资本满足了无形资产定义中“可辨认”的标准,从而为人力资本在企业会计处理上增加了依据,从这些方案和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社会对“人力资本”及其价值的重视。
从公开的统计资料来看,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分别由9.42%和4.41%下降至8.47%和4.32%,而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却平均增长了1.38%,人力资本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下降和贡献度及收益率的增长的共存现象,说明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与日俱增。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贡献因素。
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很多制度特别是企业治理和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使得人力资本的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管理,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论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还是对于人力资本的承载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本价值,因为一种成熟的制度能有效地调节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评价参与生产各要素的贡献,同时形成这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对变化的情况进行收敛式的调整。科学和合理的分配体系,能够熨平各个利益主体间的冲突矛盾,客观评价要素贡献,能够正确处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不同的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按人力资本各自贡献的大小分配应享有的收益。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
1 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共同构成企业法人财产
既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都同样具有资本的属性。就应当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在企业产权结构中的地位,这是解决企业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基础。由于物质资本日趋分散化和证券化,使得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弱化,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逃避者;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本的非同质化程度日益提高,人们的劳动越来越具有专业化和团队化的特征,由于职业转换的退出和进入成本越来越高,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真正的企业风险承担者。企业破产使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损失只是数量有限的资本,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损失可能是职业生涯和生存保障的丧失。因此,只有使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企业所有权,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人力资本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货币”的作用,实现社会、企业和劳动者的激励兼容。因此,对人力资本要素也要进行补偿,让其享受企业适当的剩余权。特别是经营者。
假定企业经营绩效――经营者报酬敏感性系数为S,表示企业绩效(或股东财富)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企业经营者报酬变化的单位数。并暂且认为,S越大。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性越高。在中国的国有企业。通常S=0,经营者对企业绩效完全无反映。企业的经营完全由国家统筹调配,企业经营者处于零风险状态,经营者的才能无从发挥,经营者的报酬主要取决于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经营者的劳动与企业其它类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在收入报酬方面无本质的区别,二者在事实上都丧失了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另一种可能情况为S=1,经营者绩效――报酬敏感性系数达到极限。委托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者不是企业边际利润的完全所有者的条件下,一方面,当经营者对工作尽了努力,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取一小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却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这样,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价值就小于他作为企业边际利润完全所有者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所谓的“成本”。对此。最优契约的正规模型暗示,只有让经营者成为企业完全的剩余权益拥有者。即S=1时,经营者才会完全按照企业的绩效的利益行使,成本才能最终得到消除。在现代融资机制下,资本所有者与投资者的分离使得经营者已拥有足够的途径去打破完全拥有剩余权益自身的约束。在此,实际上,企业经营者已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合为一体,相当于古典企业里的业主。这解释了在中国国有企业由于产权虚置,而存在的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行其道,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必须进行创新。
2 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重构企业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是为了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合约不完全问题,对治理制度的选择必然是在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共同选择,其核心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良好的治理结构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全部员工的人力资本总帐户价值占企业法人财产的比重就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应该占有的比重,根据企业员工不同的人力资本价值,众多员工拥有许多分散的股权,而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和科技创新者拥有相对多的股权。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首先根据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企业产权结构中的比重,确定企业治理结构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比重,按照各自的比重和同股同权的原则组成董事会。在物质资本占主体地位的企业。则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占有控股权,担任董事长;而在人力资本占主体地位的企业,则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占有控股权,担任董事长。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并相应地组成监事会(见图1)。这就解决了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对应、占主体地位的所有者承担主要风险相对应的原则,也符合非主体地位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的控制权的原则。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技术密集程度的逐步提高,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本价值所占的比重将逐步提高,企业的控制权必然将逐步从物质资本所有者手里转向人力资本所有者手里,这样的原则在中国适用任何形式的企业,事实上,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身份性。
篇2
【关键词】标准成本制度;成本差异分析;全过程成本管理
十九世纪末,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工业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又回到了产品成本上。为此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重视起成本核算和控制出现的问题,并开始探索新的核算办法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于是,标准成本概念就应运而生。之后,标准成本理念开始快速流行开来,并广为使用。在实施过程中,后续学者又结合实践对标准成本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标准成本制度。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现状
标准成本制度是贯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为一体的成本控制方法。标准成本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从理论上讲是在各项要素优化配置和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的前提下产出的成本。然而,显然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资源要素配置并不会处于最优水平,所以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必须贴合企业的实际。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标准成本,首先要科学划定企业的成本中心。然后以成本中心为基本单元,核算成本标准。标准成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标准用量(产品配方中提供的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消耗量),另一个是标准价格(包括购价、运杂费、保险费、关税等)。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按产品进行汇总分配,计算出按产品表示的直接人工保证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编制费用预算,即:(二)成本差异的核算分析方法。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成本必然要和标准成本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值就叫做成本差异。当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时,就意味着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节约了一部分成本,我们把这个差额叫做有利差异;反过来,当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就意味着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浪费了一部分成本,把这部分差额称做不利差异。一般来说,成本差异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要看企业设定的成本标准是否准确;二是要看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无重大操作管理失误。要想得出最准确的成本差异结论,必须要参照管理相关部门人员的评估报告,仅靠财务工作者主观臆断是不行的。(三)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在财务处理实践中,往往从标准成本和差异额两个方面来核算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实施了标准成本制度,那么会计人员就可以依照企业实际,设置专门的账户对实际成本进行核算。财务人员会根据差异性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比如材料价格差异账户、工资效率差异账户等等。等到期末时,统一将这些差异账户进行转入销售成本或当期损益等类别进行处理。(四)如何控制标准成本。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工业企业实施标准成本以后,会计人员必须要在整体上计算各类成本指标,集中精力搞好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或改进建议,以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一般讲,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是材料用量超支、材料价格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差异、生产能力及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因此,成本差异的控制也必须从节约材料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人工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变动制造费用等方面入手。
二、标准成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不合理。标准成本是根据平均先进水平制定的,它应该是大多数职工通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控制标准的作用。而在实务中标准成本制定不合理,这是标准成本制度中最致命的一个环节,应引起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二)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反馈不够及时。有了先进合理的标准,只是成功控制的第一步,此外,还需要及时收集实际资料发现偏差,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各责任中心,以便控制人员及时校正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企业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并未掌握其成功经验的实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不能把偏差信息及时反馈给成本发生部门这就使成本的事中控制落为事后分析。(三)不重视对材料物资的管理不少企业的许多材料物资采用实地盘存制进行核算,对材料存货收发管理不严格,造成信息失真和材料成本严重超支,甚至有些企业出现因材料不足而停工加紧材料采购,而车间却保有多余材料,甚至有些职工将这些材料低价销售,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具体措施
本文在充分把握标准成本理论内涵和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的基础上,针对标准成本制度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和建议。(一)强化员工标准成本意识。工业企业要根据设定的标准成本,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只有引导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最终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和水平。各相关部门也要在业务上做好有效衔接,降低沟通成本。除此之外,为了获取各环节、各部门的动态成本信息,确保在成本消耗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和处理,企业必须确保部门间的信息传导渠道畅通。(二)科学划定成本中心、明晰成本管理责任。以成本中心为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是工业企业保障控制效果的有效手段。只有各成本中心都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开展活动,才能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更规范和顺畅。企业为员工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员工为企业做出贡献,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根据各部门和岗位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及贡献大小,合理制定薪酬待遇标准和激励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积极性,达到企业的引导目标。此外企业还要注重对人才的稳定,充分估计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及其他需求,使优秀员工干得长久高效。(三)做好关键环节全过程成本管理。从根本上讲,成本中心的建立离不开成本控制活动的实施。为提高成本控制效率,更好的完成成本控制目标。在实践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科学化和程序化,将成本管控目标分解到各环节和部门管控。对于重点项目和特殊环节,重点关注,加强管控。比如,采购单价明显过高;实际用量大幅超出计划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把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到具体部门甚至具体人员;另一方面要注重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管理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全面提升成本管控效果和质量,以达到更高成本管控目标。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纷纷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对企业进行科学高效管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开始转到产品成本的竞争上来。对企业来说,能否在现有的成本管理基础上,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企业上至最高领导,下至一线员工,都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成本管理责任,凝聚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合力,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效果,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
作者:张嘉欣 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玮.标准成本制度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4.
[2]韩方.浅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4,10.
篇3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成本管理 策略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组建相互协调的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各自的职责为企业贡献和创造效益,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形成产供销与日常事务一体化的内控机制,严格财务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就是要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从不同方面指出了现代企业制度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来完成对成本项目的管理。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其主要的目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只有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探讨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能有效调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薄弱环节,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提升产品的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强抵御内外竞争的重要保障。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企业市场观念不强,成本意识薄弱
传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对成本的核算,所进行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进行的。主要是对事前发生成本的统计与核算,并没有真正发挥成本管理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功能中来。以往我国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并没有真正面临市场的竞争,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迫切需要改变思路,探索成本管理的新途径,采用新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产品成本的竞争,因此降低产品的成本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企业的领导和职工普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思想意识淡薄,并没能形成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自觉参与的成本管理意识,也没能切身感受到经营亏损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动力,导致了成本管理工作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效。这落后的观念就使得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成本管理手段落后,不能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提品的实际成本资料,通过产品实际成本资料,具体来计算销售成本,进而确定企业的利润额,但是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经营环境。对成本的管理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产品成本控制的程度上,而应该是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成本的管控,通过将成本管控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才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增加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双重目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成本管理不仅要参与到成本的核算中去,而且还要参与到生产经营中去,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作用。这就需要实施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而这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挑战,只有实施了这些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成本管理的功能。
3、成本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进行成本核算而建立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事后记录核算。而缺乏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组织体系,缺乏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里,其基本特征就是管理工作要科学化,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走向科学化。因此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并不应仅仅是承担事后记录核算的责任,也应该开展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的成本管理工作。因此,原有的成本管理组织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改革。
另外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其健康运行,对于企业来说一样,良好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而目前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本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进行成本管理首先应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研究比较深远,对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实际经济背景,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并加以改进应用,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
1、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西蒙兹提出,并由迈克尔波特等人的发展而趋向成熟,而目前我国对该成本管理思想研究尚不成熟。所谓战略成本就是企业管理者站在战略的层面上用战略的眼光分析成本形成的原因,在产品价值增值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识别成本的驱动因素,控制和管理价值链,制定差异化战略或成本领先战略凸显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达到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实现企业高利润的经营目标。总而言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就是企业的战略思想与成本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2、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通过流程再造以及流程管理的思想对作业及作业成本进行确认和核算,计算产品成本,并且将成本深入到作业层面,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作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其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量、确认,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促使企业对产品设计的改进、提高作业水平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成本作业法对于有效地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是在日本流行起来的非常著名的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将成本控制前置,通过事先确定成本的目标,采取事前控制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成本企划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每个步骤应该发生成本的可能值,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调整成本值,并在成本发生的过程动态对该成本进行监管与控制,达到预先确定成本目标的实现。
四、现代企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1、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强化成本意识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人的活动会影响成本的发生,人的技术与素质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员工对成本的认识和对成本节约的主动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要培养员工的节约观念,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进行系统的成本核算,避免成本的浪费。将成本责任细化到每个步骤,每个员工身上,增强其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同时将成本管理的效果与个人绩效相联系,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提升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理念。也可以将生产部门作为绩效考核的对象,将员工与部分利益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通过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贯穿到各部门的业务过程和业务管理之中,融入到企业员工的潜意识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2、利用标杆管理,提高自身成本管理水平
标杆管理是管理学中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方法之一,是指企业找出在所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研究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并加以灵活应用,以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具体对成本管理而言,就是要学习优秀企业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深入企业内部学习其成本管理思想以及成本管理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思考优秀企业的方法理念在自身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性。除了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自身也要积极进取,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这可以大大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成本管理机构是保证发挥成本管理作用和职能的重要条件。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建立相应健全的机构来组织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组织体制,要形成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成本管理组织保证体系。通过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为更好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作用,应定期对各级成本管理机构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各级组织共同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五、结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对企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同时应该加大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检验现代企业制度是否真正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杨新利、牟建军: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2013(6).
篇4
关键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价值观
一、文化与企业制度概念
文化与制度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与制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二者之间有相互渗透,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文化与制度概念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类,文化指点着人类创造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第二,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对价值的看法,它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视阈下,企业制度如何进行选择,就体现出了企业管理者对价值观的看法和选择。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导致企业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差异,理解企业制度变迁,就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影响下,选择了何种价值观;
第三,文化的存在需要依靠载体而存在。就当下文化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方式存在,将文化融入到了实际的文化成果当中。人类历史创造物上面,无一不体现出了当时文化的发展特征。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文化存在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对企业管理方式以及经营形式的影响,创造出了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强烈的集团意识
日本民族是一个集团意识极强的集体,日本的企业发展,也以集团式的发展作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将自身看作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发展情况捆绑在一起,认为个人与整体的利益息息相关。[1]
第一,注重“家”这一历史渊源。日本人集团意识强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历史文化特征上面。日本人“家”的观念,是集团意识强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家”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家长具有强大的权威和权利,对家族成员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二是家族成员的构成,不一定非要具备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家族成员之一。
第二,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奉献意识。日本企业当中,成员归属感和奉献意识较为强烈,当他们在向外界进行介绍时,通常会事先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后才会提及自己。这种集团归属感和奉献意识使日本人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集体利益放在最先考虑的方面。
第三,内外有别的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日本人对集团的极度重视和依赖,企业内部员工相互负责,彼此关照,履行着在企业集团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内外有别的意识,使日本企业内部凝聚力较为强烈,表现出对集团的高度忠诚。
(二)严明的等级秩序
严明的等级秩序,是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等级秩序观念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日本,人们将国家、社会、集团、个人想象成一个有序序列,在这个序列当中,日本人将国家、社会、集团排在个人的前面,他们注重等级秩序,认为等级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出了等级秩序的痕迹,注重现实生活要遵循一种“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社会等级秩序。严明的等级秩序观念存在,促进了日本集团主义的发展,并且影响了企业制度的形成。这种等级秩序,使日本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内部成员高度协调一致的发展秩序,为了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下级对上级绝对的服从,形成一种绝对权威。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制度在等级观念影响下,一个人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时,不会进行单独的行动。这就使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顺从权威者的命令,并渐渐形成一种处世之道,这种处世之道,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明确的生活态度
日本人更加注重“现实主义”,他们认为,人生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就是要在现世去奋斗和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使日本人在生活当中,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日本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日本人的原始为道教,道教注重现世,这与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任道教的同时,日本人更希望在当下活得幸福的生活,并不祈求下一辈子;第二,日本人的现世思想还体现在了感官和肉体的取乐上,他们认为人生来本就不易,没有必须去禁锢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日本人将肉体享乐当成“艺术”,并且在国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第三,现世思想让日本人对吸收外来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变通性和选择性,注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能够对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改进,更加适合于日本国情,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四)耻感文化的约束
就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耻感文化是其生活中的主要约束,在日本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耻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了集团主义和等级秩序的影响,就日本发展的国情来看,集团利益至高无上,一切的活动必须在秩序下进行。这样一来,就导致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办事,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日本的耻感文化与其武士道发展历史有着莫大的渊源。日本武士道文化发展过程中,武士注重自我尊严和名誉,他们将荣耀放在第一位,对耻辱感有着极强的敏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士道精神与时俱进,渐渐地融合到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在现代有了新的变化。除此之外,耻感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自身的能力。日本人认为,是非善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日本人眼里,主要自身有着强大的实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认为,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强权者的手中,真正耻辱的事情并不是去做坏事,而是自身没有改变的能力和实力。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当众认错或是忏悔并不会让人解脱,若是犯了错误能够很好地隐瞒,就不会有耻辱感。
(五)坚持感恩主义
在日本人心中,还带有感恩主义,这种感恩主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日本是一个恩情主义国家,施恩与报恩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感恩主义的发展与当时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在日本历史文化中也得到了较大的体现。日本历史文化中,存在“御恩”与“奉公”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对恩顾的表现。在日本,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施恩”和“报恩”的行为,例如日本员工在公司上班,公司给予员工薪水,给予员工生活上的帮助,这样公司和员工之间就存在了一种“施恩”和“报恩”的关系,公司给予员工薪水,就是“施恩”,而员工努力工作,就是对公司的“报恩”行为。除了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之外,师生之间、父母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也存在着“施恩”和“报恩”的关系。感恩主义让日本人在工作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自己定位,更好地为企业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日本的感恩主义还存在了很大的上下级“恩情”,这种上下级“恩情”主要存在于企业之中,深受集团主义影响。集团和上司对下属的恩情越重,日本员工的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增加,受到感恩主义影响,员工将对集团进行全力奉献,保持着一种无比忠诚的心理,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2]。
三、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
(一)环境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相背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之后,日本为了更好地恢复自身经济发展,企业制度与当下国内环境保持着一种高度适应的发展关系,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性越来越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从顶峰开始跌落,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企业制度内部矛盾造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制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持一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二战后,日本企业依旧按照旧的逻辑协调关系办事,使制度和发展环境的矛盾不断加深,导致原本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正面因素转化为负面因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种失衡状态下,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变迁。
(二)实践与惯性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问题,日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能够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开始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对先进制度机制进行模仿和引进,使日本发展经济的制度措施与美国较为接近。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文化观念对新制度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方向,使改革方式存在趋同性。日本在学习先进经济制度的同时,与传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冲突,介于实践与惯性趋势,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制度演化方向存在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创新与绩效协调
随着二战之后,日本企业制度爆发出不利弊端后,管理体系失灵,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变革运动中对于方向性的把握存在了一定的偏差,但随着实践的改正后,制度措施日渐完善起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战后企业制度遗留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受到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影响较大,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于对制度和绩效的创新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满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第二,借鉴美国先进企业制度的同时,日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受到了集团主义、等级秩序、耻感文化、现实主义、恩情主义文化影响较大,企业制度变革,是基于日本文化底蕴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赶超”目标的实现,使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这种问题促进了创新与绩效的协调发展。
四、日本企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协调制度移植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就以日本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先进经验和制度的借鉴,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冲突问题,是进行制度移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制度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在进行制度移植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与国情相协调。在制度完善过程中,中国要注重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制度移植方式,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作为制度移植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一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就以我国政治制度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必须把握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注重民族精神与企业制度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建设道路。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事物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选择。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条件下,综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一些不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内容进行变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的变强,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传统文化也与日本国情进行协调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更好地实现了发展目标。综合这一点,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文化能够赋予当下社会时代特色,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158-02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实行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主要内容的单纯算账报账型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已不适应企业的快速科学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过于看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对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容易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甚至导致虚盈实亏。
2.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市场理念,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三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没有立足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因而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扩大经营规模,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不断健全,客观上就要求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全新的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使企业保持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具体要求,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一是在微观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价格为基础,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二是在宏观上,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微观管理模式
成本的微观管理也就是企业的成本管理。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架构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增强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课题。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强调对成本费用的计划与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为了实现成本责任,提高成本意识,制定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成本效益。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素质低下、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不利影响,具备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1.要树立全新成本管理意识。现代竞争是成本的较量,所以成本意识是最为重要的经营意识。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单纯算账报账型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重视事后财务核算,忽视事前预测分析,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益最大化。成本管理要为这个目的服务,必然要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意识,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等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更加强调整体与全局利益,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
2.要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要注意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并积极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改进提高。一方面,为了使企业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局限于生产成本,而应该将视角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事前预测和控制分析上,综合考虑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了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了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为了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也应当综合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3.要不断更新成本管理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便利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使管理者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同时,还应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4.四是要建立成本管理专业队伍。目前,由于很多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对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成本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应当提高广大职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企业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同时,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建立成本管理专业队伍,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培训班,借以提高他们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宏观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以公有制为基本形式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等,都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改革,细化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对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有关部门又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操作指南等,其中有很多条款都涉及到了成本管理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法规体系,把成本管理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2.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纠正成本违规问题。既然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企业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挤乱摊成本,甚至弄虚作假、偷逃税款等追求短期利益问题,不仅影响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纠正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
3.要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加强成本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市场规则,清除市场障碍,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并鼓励企业公平竞争,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物质消耗,节约产品成本,实现优胜劣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解决财务困境,并注意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给企业一定的自,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引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加快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进程,降低产品成本,加速企业发展,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已不再是一味地压缩和减低成本,而是要通过更新成本管理意识,强调成本责任,不断加强微观和宏观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成本效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6
标准成本制度(即标准成本法)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置的,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成本中心的制定。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与修订。标准成本是针对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
(三)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1.便于成本核算;2.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3.便于成本控制;4.便于决策。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例一:宝钢公司2003年1月A车间生产钢材400吨,使用材料2 500吨,材料单价为0.55元/吨: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吨钢材耗用6吨直接材料,每吨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 500×(0.55-0.5) =125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 500-400×6)×0.5=50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之和,应当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的总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2 500×0.55―400×6×0.5=175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25+50=175元
2.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例二:宝钢2003年1月A车间生产钢材400吨,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 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吨,即每吨产品标准公式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时,按上述公式计算:
工资率差异=890×(4 539/890-5) =890×(5.10-5)=89元
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890-800)×5=450元
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之和,应当等于人工成本总差异,并可据此验算差异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4 539-400×10=539元
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89+450=539元
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例三:宝钢2003年1月A车间实际生产400吨,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 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元/吨,即每吨钢材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按上述公式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90×(1 958/890-2)=178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180元
验算: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1 958-400×4=358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8+180=358元
(二)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与各项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不同,其分析方法主要是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例四:宝刚2003年1月l车间实际产量400吨,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 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吨即1 000小时,每吨钢材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吨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l.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 424-1000×l.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 000×1.5-400×2×1.5=300元
验算: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 424-400×3=224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76+300=224元
三、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所采取的措施
宝钢推行标准成本制度以来,成本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了作业区,具体做法是:
(一)组织起高效的成本网络。
(二)组织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1.财务人员对成本进行事前预测。(1)建立成本指标分解体系;(2)建立月度成本计划体系。
2.财务人员对现场成本进行事中控制。(1)通过作业长控制现场成本;(2)由作业长责令班组长控制班组成本;(3)通过领料员控制物资领用。
3.财务人员组织好成本的事后分析。
(三)细化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报表。
(四)指导编制成本管理程序文件,为制定现场消耗指标打下基础。
(五)量化故障成本,对现场起警示作用。
(六)创造条件使作业长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力军。1.要增强作业长的成本意识;2.要对作业长进行定期的成本知识培训;3.要创造条件适当放权,如对班组、个人的考核权、奖金分配权;4.要对作业长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
(七)在实施标准成本制度时,还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标准成本必须整合化;二是标准成本必须电算化。
篇7
关键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制造业;具体影响
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是指对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费用以及消耗进行计算总结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强生产预算环节的布控,发挥企业成本优势的最佳途径。当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繁荣发展的状态,同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追求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减低产品制造的成本增加产品的利润就需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把控好产品制造的各个流程环节以及费用支出的核算工作,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的投入,引入作业成本法以及多层次、多维度的理念,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
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应用的背景
(一)符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成本的需要
新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同时推动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完善。严格规范各个环节的财务支出状况以及流程,可以有效的避免制造原料以及资金的浪费,在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自身的优势。
(二)增强企业“反倾销”能力以及市场适用性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已经与国际市场相衔接,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额逐年增加,而外国的制造产品也逐渐向国内大规模涌入,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为保证国内制造企业的合法权益,反倾销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主要任务,严格的产品核算制度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纰漏,增强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三)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体系制度
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是企业成长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的生存也需要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监督,建立企业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改革以及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进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加强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严格按照企业的流程进行生产经营保持产品的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
二、明确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具体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制造业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制造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个品牌以及行业领域,侧面说明了我国制造业的繁荣以及国内与国外制造业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鉴于此,制造企业中严格采用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从产品的制造、运输、销售等环节加大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管的力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费用有利于规范制造业市场竞争秩序以及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避免各个企业陷入到无序的价格战争中,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制造业秩序和经济效益。
(二)有助于企业核心文化的塑造以及价值理念的确立
当前社会中激烈的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的竞争,各企业为增强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技术以价格优势取胜,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员工都过于重视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反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造成了企业文化失衡以及制造业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加大企业对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投入,可以真实反映出企业的生产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理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成本核算制度引入的新理念
(一)在核算制度中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在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分摊标准对各类成本进行分类归纳,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信息化数据时代的到来加深了计算机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同时也突出了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的弊端。将作业成本法引入到制造业的核算制度中根据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核算,科学合理的计算出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汇总,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
(二)引入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核算理念
多层次、多维度的核算理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层次分解,可以清晰直观的进行责任明确以及成本的计算,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核算效率,增加核算成本工作的准确性,此外多维度则是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对成本管理核算的联系,根据产品的种类以及单位需求对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提高核算效率。
四、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我国制造业的具体影响
(一)极大简化了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程序
在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下,企业根据客户订单顺序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运输销售,并明确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同时根据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总结,针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原料消耗做出的汇总式归纳总结,极大地简化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程序,明确了各层级的责任,改变了传统核算模式带来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
(二)明确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项目以及层次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正处于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以及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兴的生产技术以及机器设备开始大规模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转变。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企业中的应用,明确的将企业职能以及生产环节进行划分,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核算模式中项目不明确以及种类混杂核算效率低下的状况,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项目以及分配对象进行了格式的划分,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三)革新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保证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式是以分散式的核算方式为主,即根据各个项目的支出与预算进行成本的核算以及具体计划的审核,这样的核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需求。随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中的深入应用,极大地革新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对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审核,明确制作流程的具体指出,最后进行汇总归纳,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表格式、作业式的详细账目整理,可以清晰明了的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便于企业决策的正确做出,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内控运行管理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开始对内部运行管理职能进行了革新以及生产模式的改革,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极大地革新了企业中旧模式企业内部管理能力较弱以及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审核以及相应的信息收集工作,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数据。
五、结语
完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加强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降低和节省制造工业原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企业的成本控制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营管理效率。这需要企业认真审核每一项材料的成本以及各个环节的消耗程度,明确各个环节中的费用支出以及后续的运输销售状况,增强内部管理以及审核监督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全兴.浅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06):102-103.
[2]陈雪飞.浅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J].纳税,2017(14):202-204.
[3]张金凤.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207-208.
篇8
一、内部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新时代对企业成本管理也有着新要求
目前,世界竞争激烈,国内竞争也不容小觑,外部环境如此激烈导致企业生存如履薄冰,如果不能前进就面临着被淘汰,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控制成本就需要更新观念,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际上,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有型成本与无形成本的综合管理。有型管理是指能够看到的物质、材料、资源方面的成本控制;无形成本指的是技术、智力、方式方法、流程等方面的成本控制。所以新时代的成本管理是由原先的资产管理过渡到现在的企业运营所有参与人员与物资的管理。可见,新时代的要求是向着更全面、更综合、更客观靠近,如若能够加强内部控制能力,便能够促进现代化的企业成本管理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2.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保证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应该是能够实现目标的最好状态。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也是如此,如若想要实现既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由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或者是外部的市场整体危机,或者是内部的资金链断裂,亦或者是内部人员的动荡不安等等,这些问题都给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成本流失。所以要对成本管理展开研究与改进,促进企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稳如泰山”。另外,企业成本管理应该从预算、核算、分析考核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所以并非小事,如果根据经验进行摸索学习也并非难事。所以与企业运营项目有关的从始至终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加强控制,否则就会出现徒劳现象,无用功过多而价值过少或削弱企业员工斗志,降低企业运营效率。
二、如何运用内部控制措施实现企业成本的高效管理
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企业运营、经济发展必须完善的环节。
1.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应该非常明了,那么对于企业经营而言,也不要被表面蒙蔽了双眼,在不断前行之余需要适度的回头回望一下企业运营的初衷,不断更新理念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所以现阶段,需要以了解市场为根本不断改变企业的运营理念,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不能盲目的闭门造车,对市场越了解越能够将企业更快的融入到市场发展中去,就越能够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竞争活力。但是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策略方面还未引入全过程化的内部控制理念,而仍旧使用原有的降低人力、物力等生产成本为主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市场环境,所以需要企业领导者转变管理理念,将成本控制延伸到产品设计、开发以及工艺、服务等。唯有此,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的大浪潮中永不落后。
2.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就包括企业的全部经营范围和经营流程。要想更好的将内部控制运用在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将企业进行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记录与研究。一方面在人员方面,要将不同的职能和任务进行统计和划分,确定责任范围和工作成本统计,且不可忽视每个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因为火车跑得快不快是由每个“螺丝钉”决定的,所以员工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在管理方面要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为辅的体系,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一条龙式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色在成本管理中的位置。在体系的搭建过程中还需多集思广益,要记住“高手在民间”,通过群众的力量一起形成一个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
3.建立成本控制机制
篇9
一、理论背景
Leenders和Gabbay(1999)最早专门研究企业社会资本问题,他们将企业社会资本(CSC)定义为企业行动者通过其社会关系获取的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在内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众多的有关企业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中,Nahapiet和Ghoshal的得到相对普遍的认可。其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模型为:(见图1)
图1
首先,企业社会资本的行动主体具有多重层次,从个体、群体、部门、公司到企业集团都有可能,即企业的社会资本可能来自于个体、群体、部门和企业集团各个水平的与外界所建立的网络。
其次,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结构、关系和认知上的因素来发挥作用。其结构因素是指相互信赖的规范、价值、观点和信念,主要指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政府机构及其他组织、个人之间的社会信任。关系因素是突出了二元结构的人际关系,分析关注于如何通过人际关系的创造和维持来获取稀缺的资源。认知因素是网络中的认知范式,指有益于增强合作效果、产生互惠期望、降低交易费用的社会关系网络。
最后,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具有权变性的,企业的网络和网络资源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时表现为企业的社会资本,当企业的网络和网络资源约束和限制企业的发展时则表现为企业的社会负债。
国内学者边燕杰、丘海雄、张方华等人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通过与经济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建立起的各种网络来摄取资源的一种能力,而这种网络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他们将企业与外部的联系视为企业社会资本,企业能够通过这些联系而获取稀缺资源。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引发的问题
本文认为,企业的社会资本是指那些能够被企业所控制的,有利于企业实现其目标活动的,嵌入企业组织(包括组织中的个人)关系网络结构中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集合,包括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两者之间的交集-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既能体现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外部社会网络获得稀缺资源;又能体现企业作为内部活动的组织,通过内部社会网络提升利用稀缺资源的效率,同时企业家的社会网络也为企业获得稀缺资源和信息做出了重要贡献。概念框架为:(见图2)
图2
本文随后在上述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最终就是能够提供机会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控制的功能来减少网络内的摩擦,提升企业间的信任,从而起到协调与合作,减少相互间的监督成本来保证网络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图3)
图3
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企业的特殊的一种资源,当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遭遇突发性事件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社会网络对企业内、外部各种知识和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由于其产生于企业社会网络中不同主体间的信任和合作,故有助于积累企业的声誉资本;通过社会网络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动态,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机遇;由于其所培育的企业良好声誉及更多有利信息的获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有上述的原因都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当然,企业获取企业社会资本总是有代价的,作为一种资产的投资成本在特定的企业目标下,企业获取网络资源可能会表现为入不敷出,使得获取社会资源表现出较大负债。同时,企业社会资本的获取还会面临着各种风险的选择,如企业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之间的不兼容性,社会资本的各种形式之间和各种形式的内部的排斥性,都可能使得获取社会资本表现为难以兼顾的机会成本。其具体表现为:(见图4)
图四
三、基于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社会资本合理化利用的建议
本文从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就如何规避上述企业社会资本的困境而提出了一些建议:
1、组织内部与组织间的交流制度的建立。建立一种鼓励员工、组织、外界相互交流的制度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社会资本的规模和质量。由于每个员工的社会资源禀赋不同,员工之间的交流肯定会提升个人的社会资本;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员工可以从组织中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内容,组织则促使员工最大潜能发挥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组织也可以不断扩大
社会网络范围,促使社会资本增值。 但不应使企业过分依赖于个别员工建立的社会网络,以免企业社会负债的形成。
2、企业内部约束员工的制度的建立。企业在最大化利用员工个人社会资本的同时,要通过制度的建立来防止“关系网”的建立,防止企业内员工拉帮结派,同时也为了防止非正式组织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以使企业能够将从外部获取的稀缺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很好的配置,故企业内部的员工约束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
3、信任保障制度的建立。信任是社会资本整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创新的集体行动中,只有相信对方具有胜任的能力才有可能进行合作;同时信任体现于他人相信合作者的诚实性,即不会利用对方的弱点来进行投机行动的可能性。双方合作创新的过程,既是双方核心知识的交融过程,也是双方核心机密可能泄漏的过程,所以没有信任,双方则无法进行合作。所以企业要将在社会资本网络中的合作所要求的信任制度化,以确保企业整合资源的顺利进行。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03
1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由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涉及许多领域,中小企业法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一般意义上,凡是涉及中小企业的立法,都可以称之为中小企业法。我国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有两类性质的法律。一是关于中小企业组织与活动法,主要涉及中小企业的组织体系,中小企业的设立、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的管理与运营等方面。二是主要规定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律。后一类立法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而制定,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法不调整企业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政策倾向,带有促进法的性质。中小企业法在狭义上是指国家扶持与引导中小企业的法律,但在广义上还包括反垄断法的一些内容。我国中小企业法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不但包括规范中小企业准入、运行、退出法律,而且包括专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两方面的中小企业制度尽管表现方式各异,但却是任何一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中小企业准入法律作为中小企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完善中小企业准入立法是由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我国中小企业立法的缺陷等原因决定的。所以中小企业准入立法作为规定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资本制度、登记规制程序等问题的法律规范,和企业法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小企业准入立法是在我国企业立法落后、各种法律形态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更好的进入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
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是各国扶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其内容不涉及中小企业的设立、组织形式等具体问题。但从扶持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也不能不从中小企业的设立开始,也必须涉及中小企业的运行、退出等问题。而中小企业促进法涉及的中小企业设立等内容,与企业组织法的内容不同,中小企业的设立仍然要按企业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这就是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才能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立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中的前提和基础。
2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的性质及内容
关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一致意见,不同的国家基于其经济政策和法律传统的考虑,对中小企业法性质的认识也不相同。在美国,由于自由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美国的法律侧重于通过中小企业法防止垄断和消除经济的不平等。美国的政府、立法机关和司法机构认为必须从维护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高度去认识和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美国《小企业法》第二章规定了“扶持和保护小企业”的目的在于“保护自由竞争”。由此可见,美国的中小企业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有“市场管理法”的含义,在大的视角下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日本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小企业法就是产业政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反垄断法、产业法、产业振兴法等并列的日本经济法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目前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史际春教授认为“中小企业法是国家旨在保护、扶持和引导、限制中小企业的法。从表面上看,中小企业法似乎属于经济组织法、市场主体法意义上的企业法范畴,但实质上中小企业法徒有企业法之名而无企业法之实。中小企业法不调整企业组织形态,一般不涉及企业的设立、组织机构、运作机制、解散和清算等,具有明显的政策倾向性,带有促进法的性质。”二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小企业法具有综合性,即从法律层面上看首先是宪法,它是中小企业立法的基石,是第一层次;其次,是我国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规定中小企业法律形态,这是民商法层次上的中小企业法,是第二层次;最后是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如《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经济法层次上的中小企业法,是第三层次。我认为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小企业立法的情况,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政策手段,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持,使中小企业法的保护范围日益扩大,所以应从广义上理解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法不仅属于民商法,还属于经济法的范畴。而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更侧重于民商法的范畴,是我国民商法的重要内容。
3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的内容
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有关国家和政府准许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市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日益拓展和深化,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目前各国中小企业准入制度一般规定在民商法的有关规范中,虽然各国规定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作为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必然要选择法律设定的形态。所谓中小企业法律形态是指法律规定的按企业责任形式或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的基本形态。中小企业准入的基本形态,主要是按照企业的责任形式来确立的,具体表现为有限责任形态、有限和无限混合的责任形态、无限责任形态,相应的由《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进行规制。中小企业法定设立成本和运行成本,决定了现实法律形态中,个人独资企业数量最多,有限责任公司存续最长,合伙企业数量少且存在时间最短。我国除了存在以上法律形态外,还存在以所有制为标准划分的企业形态,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联营企业等形态。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有利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将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予以确定,规范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律形态问题,使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先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法律形态。
(2)注册资本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的资本制度是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中小企业资本不仅涉及股东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决定企业设立成本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决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环境良好的指标之一。注册资本制度中,核心内容就是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尤其是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有明确的规定。
(3)中小企业登记规制程序。一个中小企业如果只具有法律规定的形态及条件,还不能进入市场,需要经过法律规定的登记程序才能成为市场主体,所以企业登记制度也是中小企业准入法律规范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它是指中小企业各种法律形态中所包含的具体形式,在公司制法律形态中有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合公司等形式,在合伙制法律形态有无限合伙、有限合伙等形式。这些众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中小企业采用最有效的形式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