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市场预测范文

时间:2024-02-20 18:0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市场预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检验

一、管道材质的选择

由于在相同管径和输送压力下,选用高强度钢材可以减少钢材用量,进而降低管材的运输、施工等费用。因此出于经济角度考虑,目前国内外在管材选择上多使用高强度钢材,如X65、X70、X80等,但由于冶金,轧制等技术原因,目前高强度钢管、尤其是X80这样的超高压力钢管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大,在管材内部易出现隐形缺陷,二是随着强度的提高,管材韧性尤其是管材冲击韧性的上平台能(CNN值)难以得到相应提高。这两种因素的迭加,再加上管材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使得高强度管道发生延性断裂的几率大大增加。

据笔者对有关广西区内的管道施工的资料统计,使用X60以上级管材的各级管道,均有管道发生过延性断裂。因此对长输管道而言,由于其管径大、输送距离长,管材内部缺陷、运输施工损伤及焊缝缺陷漏检几率增大,再加上管道沿途不乏人口密集地区,输送介质一般又为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这就对管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在管道材质选择上应选用技术较为成熟、CNN值较高、焊接工艺成熟的X60、X65级钢管为宜。

二、管道的断裂与应对措施

1960年美国Transwestem公司在对一条直径φ762、材质X52的输气管道进行气压试验时,管道发生断裂,断裂长度为13km,裂源为一根管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起裂后,裂纹向两边扩展,一端碰到一个厚壁三通后止裂,另一端碰到一根韧性较大的管子而止裂。若当时管道已投入运营,管内介质为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发生这样的断裂,其灾难性后果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对材质等级较高的管道在设计时应考虑管道裂纹失稳扩展的控制。

管道断裂可以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两种。就脆性断裂而言,随着冶金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象X70钢其韧性形貌转变温度已达到-40℃以下,在我国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一般不具备发生脆性断裂的条件。但当管道的CNN值较低时,在常温下管道易发生韧性断裂。近来的研究表明,虽然对于韧性断裂,其裂纹扩展速度一般只有60~250m/s,而象天然气等气体的减压波速度约为400m/s;按照过去的理论,裂纹似乎应该止裂,但对于输气管道而言,因为在减压波的后面,裂纹尖端处的输送介质仍保留有一定的压力,在气体释放过程中,由于气体体积的快速膨胀,把能量传给裂纹,如果在此温度下材料的CNN值较低,仍会造成裂纹的继续扩展。在裂纹处残留的压力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快,并且随着环向应力和管道直径的增加,产生韧性断裂失稳扩展的趋势就越大,也就是说止裂越困难。尤其是近年来,出于管输的经济效益考虑,对管径、输送压力、管材强度等级的选取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要防止管道韧性断裂的发生,就对管材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据有关资料介绍,对于西气东输管道(管道材质为X70,管径为1016mm,壁厚为19mm,输送介质为天然气),要使其能自身止裂,其上平台能应达到154J。可见,要达到这样的韧性指标是很困难的,也是不经济的。

因此说,对于长输管道,若选用X65级以上的管材,应考虑设置止裂装置,如设置止裂环、间断插入低强高韧性钢管等,同时出于经济考虑,应根据不同的地区级别,确定经济合理的止裂装置设置间距。

三、地震活动断层对管道的影响

长输管道输送距离长,一般会经过多处活动断层地带,因此应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震经验,对穿越断层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可靠的抗震方案。

近几年来,很多国家对穿越活动断层的埋地管道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和解决措施上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地层活动的复杂性,目前也尚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穿越活动断层埋地管道设计时还需在《埋地管道抗震规范》的基础上,针对断层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

另外,为防止地层活动造成管道破坏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如对活动断层段的管道位移或应力变化进行监测,并将其纳入管道控制之中,以便随时掌握断层活动情况和管道安全状况,确保管道运行安全。

四、管道的质量检验

管道质量的好坏不仅与管道寿命、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着管道的运行安全,因此,对管道建设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和工序均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目前我国的长输管道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规范中对设计、原材料检验以及各施工工序质量的检验和控制均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里不再重复,但施工规范中对管道试压检验的规定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我国现行规范一般规定以液体作试压介质时,试验压力取为管道设计工作压力的1.2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试压分为分段试压和整体试压两道工序。根据我国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管道操作压力一般取材料规定最低屈服极限的 0.72倍,也就是说强度试验压力相当于材料规定最低屈服极限的0.9倍,应该说这样的试验压力是偏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以材料实际屈服极限的0.9倍这样的应力水平进行试压只能排除管道中25%~30%的缺陷,再考虑不同厂家供应的钢材其实际屈服极限与规定值的差别,这样一种静态的试验方法所排除的缺陷比例将更低。因此说,这样的试验方法不是完全合适的。而使用目前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压力一容积图这一动态控制手段,将试验压力控制在0.95~1.0倍材料实际屈服极限之间更为科学。这样一方面,据统计可以暴露出60%以上的有害缺陷,另一方面,对不同的管材均可适用。

对试压工序而言,由于长输管道距离长、缺陷总量多,再加上缺陷暴露的先后有别,致使试压时反复升压降压,这样由于缺陷处裂纹扩展的积累,会使管材出现承压能力逆转现象,这就是很多管道试压时,前几次试验压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才出现泄漏,但后面的试压却在较低压力水平时出现泄漏的原因。

因此,试压时采用高试验压力、低试验次数的试验方法较为合理。具体的做法可以对管道分段进行强度试压,因为此时管道长度短,缺陷总量少,可以有效降低升降压次数。各段间连接的死口进行 100%超声波和射线探伤,取消整体强度试压而只做整体严密性检查。这样可以节省试压时间和费用,有效暴露管道的有害缺陷,同时避免多次升降压对管道造成损伤。

五、结语

长输管道工程投资大、整体性强,因此在工程线路勘察设计、材料设备选用、施工及将来的运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管道的安全性能,以确保其运行安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篇2

【关键词】长输管道;施工过程;常见问题与改善对策

第一,长输管道材质的选择

长输管道在相同的输送压力和相同的管径尺寸的情况下,选用强度越高的钢材则施工时的刚才用量就会越少,这样便降低了管材施工以及运输的费用,从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所以目前在国内外的长输管道工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是选择高强度的钢材的,由于高强度钢材的轧制和冶金的过程的技术要求更高,因此这样的高强度的压力钢管在施工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的。首先这种高强度钢材的质量控制的难度是很大的,施工的过程中稍有不慎管材的内部就会出现隐形的质量缺陷;另外,随着钢材强度的不断提高,管材的韧性并不能够同时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这两中不利因素的叠加再加上长输管线在施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损伤的现象,就导致了高强度的钢材管道施工时发生延性断裂的概率相应的提高了。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显示,施工时采用X60以上强度的钢材的各级管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均有延性断裂的现象发生。鉴于长输管道输送的距离长和管径大的特点,就造成了管材内部运输施工过程造成损伤、内部出现缺陷以及出现焊缝出现漏检的概率大大增加,而本身管道的输送的途中就会布有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而输送介质一般又都为有毒的物质或是易燃易爆的物质,这就对管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稍有不慎,不仅仅施工会返工或者是停工,若输送的介质从管道内部漏出,还会危及到管道沿途的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管道材质的选择时,应选择技术最为成熟的,安全性最佳的管道钢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长输管道施工时建议选择焊接工艺成熟,CNN值高的X60和X65级的钢管。

第二,地震活动断层对长输管道的影响

由于长输管道的输送距离是很长的,因此长输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经过活动断层的地带,所以在长输管道施工前应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查的过程,同时还应结合过往项目工程的先进的抗震经验,对断层地带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断层地带的施工结构制定出可靠且安全的抗震方案。

近些年来,各个国家都在对穿越地震活动断层的长输管道工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在理论和解决措施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底层的活动始终是具有突发性和复杂性的,要想完全的解决这一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在对穿越地震活动断层的管道工程进行设计时应严格执行《埋地长输管道抗震规范》的要求,还应视断层区域不同的状况作出不同的分析。

另外施工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对于防止底层活动破坏管道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预防措施如对活动断层区域的应力变化以及管道位移进行即时的监测,这样就可以随时的掌握管道的安全状况和断层的活动情况,使管道处于可控的范围内,确保管道施工后投入使用的运行安全。

第三,长输管道的止裂和断裂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经对材质为X52,直径为Φ762的管道进行过气压试验,管道发生了长度为12km的断裂的现象,断裂原因就是一根管材在输送的过程中受到了损坏,首先裂纹会逐渐向两边延伸,一端碰到韧性较大的管子会止裂,另一端碰到厚壁三通后止裂。如果这个管道是实际施工的工程,则管道内的有毒介质和易燃易爆的介质会漏出到空气中,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在设计管道时还应考虑到对管道裂纹失稳扩展的控制。

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是管道断裂的两种常见的形式,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提高,并且高强度的钢材的韧性形貌转变的温度是要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的,因此在我国一般钢材都是不会发生脆性断裂的。但是如果当钢材CNN值降低时,钢材是可以发生韧性断裂的,由于韧性断裂的裂纹速度是要小于气体的减压波的速度的,所以裂纹应该是止裂的。但对于长输管道这种特殊的工程,裂纹尖端处输送介质在减压波的后面仍是具有一定的压力的,气体释放时,体积快速膨胀机会把能量传递给裂纹,而CNN值又在较低的情况下,裂纹就会继续扩展,裂纹的扩展速度同时也是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加快的,伴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加和环向应力的加大,韧性断裂失稳扩展的现象就会越来越明显了。所以当长输管道项目选择X65级以上的管材时,设置止裂的装置是很重要的,常见的止裂装置有间断插入高韧性低强度钢管和止裂环等,同时根据管道项目在不同的地区的级别,止裂装置的间距也应当进行更为的经济并且合理的设置。

第四,长输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检验

管道质量的好坏不但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道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对管道的运行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管道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其中管道试压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根据我国相关规范的要求,试压的介质通常都采用液体,严密性的试压压力为设计时的压力,分段试压和整体试压为试压阶段的两道工序。进行试压时,管道的操作的压力一般为管材材料的最低屈服极限的0.72倍,由于试验的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左右,则强度试验的压力为管材最低屈服极限的0.9倍左右,但是实际上以管材最低屈服极限的0.9倍作为强度试验的压力是不够的,这样的压力水平最多只能排除管道中30%左右的缺陷,而且管材材料的供应厂家所供应的材料与理想中屈服极限的值肯定是有一点差距的,所以采用这种排除质量缺陷的方法是不完全合适的。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容积压力图的控制数据计算,将试验的压力和材料的屈服极限取相同的数值时,排除质量的缺陷的方法是较为合理的。这样就能够排除60%以上的质量缺陷,同时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材。

在试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前几次试压压力在较高的水平时会出现泄漏而后面的试验在较低的状态时就出现泄漏的现象,这是由于长输管道本身具有缺陷量大并且运输距离长的特点,而缺陷暴露时是有先后顺序的,试压时就会出现反复降压和升压的现象,缺陷处裂纹慢慢积累就会导致管材出现承压能力逆转的现象。

篇3

[关键词]铝厂;环保监测技术;保护措施;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22-01

前言:环保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资源、环境日益恶劣的发展时期,铝资源市场的竞争环境日趋激励。自焙槽铝厂是传统工业的前身,它使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能、效率低,能耗、污染高。之后,电解铝成为铝工业的主要生产模式,虽然总体生产工艺水平上去了,但是最根本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问题依然没有切实解决。

一、环保监测技术在铝厂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污染、资源损耗是铝厂首要管理问题,它不仅关乎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价值,还影响着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污染问题严重、资源转化率低的自焙槽铝厂已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电解铝生产所取代。从经营管理角度看,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经营管理的障碍,采用科学、有效的环保监测,是铝厂维护生产秩序、保证经营效益的关键。尤其在铝资源、铝产品供需关系不稳定的经济市场,如果铝厂生产环境不符合政府规范要求,则铝厂不单会被市场所淘汰,其经营行为也会受到政府限制。环保监测不仅是铝厂需要履行的工作项目之一,政府也应提起高度重视,鼓励铝厂进行节能改造、探索生产工艺的降耗能力,使铝厂各项生产指标达到环保要求。由此可见,环保监测技术的推广使用,能为铝厂营造一个规范、标准的生产体系,坚定“少投入,多产出”经营原则,向良好经营状态发展。

二、铝厂的环保监测技术

铝厂环保监测项目有很多,如电磁辐射监测、节能监测、污染物排放监测等,要想开发与环保理念相契合的监测技术,其应用技术离不开先进科学理论的支撑,本文主要以电解铝生产为研究对象,探究相关环保监测技术。

2.1 电磁辐射监测

电磁辐射对人伤害很大,《电磁辐射环境卫生参考标准》中规定,人在100KHZ-30MHZ频段电磁辐射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由于铝厂最大的污染源是电磁辐射,变电站、大功率设备、电解槽等装置设备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所以,铝厂应在每个产生电磁辐射的装置设备上安装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安装预先设计的电磁场源分布图,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监测工作。以电解铝车间为中心,向四周延展,每个监测点的距离不得超过50m,边界线距不得超过480-850m,如果中间有障碍物,则应适当调整监测点的空间位置。一般情况下,监测仪器为RR2、RR3A、RR8,监测点的工作频率为0.15-100MHZ。

2.2 节能监测

我国《节能法》明确规定:“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因此,电解铝时电解设备、装置都应进行严格的功能审查,通过监控能源利用情况,定量分析铝厂各生产项目的节能情况。首先,监测、评价电解铝过程中铝资源的转化、利用情况,并实时监督电压、电流供能体系的完整度,检测产品的各耗能指标;其次,对相关生产工艺、设备、网络等技术性能进行节能评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监督铝厂设备装置、工作人员的运行、工作行为,并将其记录在工作日志中;最后,根据节能效果测试电解铝生产工艺的节能效益,利用数据统计,完善能源计量工作。

2.3 污染物处理监测

电解铝工艺也会产生污染物,如氟化物,CO、CO2与SO2沥青烟,粉尘废渣,这些污染物是铝厂日常生产管理监测的重点。

2.3.1 氟化物

氟化物是电解质蒸汽,NaAlF4电解时受高温影响,会产生气态氟化物,这些物质进入电解槽,会与水、空气产生阳极效应,转化成电解烟气。除气态、固态之外,电解烟气还会随着工业用水,流入电解槽中,干扰电解铝生产工艺。铝厂需在每个氟化物形态转变节点位置,设置物质检测仪器,控制氟化物扩散到整个电解铝生产工艺中。

2.3.2 CO、CO2与SO2沥青烟

氧化铝与碳阳极发生反应,会生成CO、CO2气体,如预备槽中的硫化物也进入其中,还会产生污染严重的SO2,融合组成沥青烟。为此,检测中心每小时都必须根据C元素固体生成量,测算污染气体的容量,监测电解铝生产工艺中沥青烟污染物的含量。

2.3.3 粉尘、废渣

粉尘、废渣一般由碳粒子组成,电解槽长时间运行,槽内势必会囤积大量碳粒子,这些粒子会随着氟化物气体、沥青气体、工业废水,转移到铝厂周边地下水、空气、土壤中。因此,铝厂会定期监测电解槽的碳粒子沉积量,定期修复、清除。

三、保护措施

通过上文对电解铝环保监测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污染物、污染源种类多,监测任务重,要想利用有效监测,减少污染,提高节能生产效应,必须从污染物产生过程入手,在电解生产中应用节能原料、采用烟气净化回收工艺与设备,探讨自焙槽环保达标改造的途径。

3.1 发挥监测技术的导向性作用

由于电磁监测技术要求高,所以铝厂需加强这部分监测工作的监管力度,确定工作指标、任务和方案,利用责任制度管理机制,将电磁监测工作分配给个人。同时,采用先进监测技术、仪器设备,安装自动数据传导装置,创建智能化、统一化的电解铝生产工艺链条。让监测工作与日常控制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数据信息为基准,规划、调节下一阶段铝厂环保监测的工作重点。

3.2 优化生产工艺

在优化电解铝生产工艺的同时,利用其它净化、回收工艺,填补其污染控制、能源限制功能性空缺。高温电解会产生氟化物、CO、CO2与SO2沥青烟等气体污染物,可引入湿法净化回收工艺,在每个高温加热工艺区,安装液化冷却装置,并集中控制调节温度,以有效避免热能损耗。此外,还可以选择先进工业生产设备,如固反应器、袋式收尘器、VRI反应器等,将污染气体、液体、固体收集到统一的处理装置中,集中控制、处理。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铝厂的环保工作任务艰巨,涉及到很多的技术、管理问题,所以无论是铝生产企业,还是行政机构,都应充分利用环保监测技术的应用优势,一丝不苟的完成环保监测工作,使铝厂中的每个生产项目会变得更加科学、完成节能减耗、控制污染的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振霄,王廷建,刘明远.铝厂的环保监测技术与措施[J].环保监测技术导刊(上旬刊),2011,11(23):101-112

[2] 李维.中日城市环保监测技术系统的运营模式比较研究――中国桂林市和日本熊本市的环保技术系统运行模式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环境科学,2012,14(12):101-112.

[3] 杨飞,张新伟,王志文.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与节能,2013,15(11):135-158.

[4] 张久晨,信江艳.发电厂环保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电力信息化,2009,12(01):163-165.

篇4

关键词:房屋工程;现场技术管理;措施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living standard of people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r country house building, also make people building demand more and more. As people have the house in great demand, housing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s in order to pursue the benefit, cast time limit, had to cut corners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opportunistic, the quality of the premises is greatly reduced and serious threat from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ese problems have most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due to poor management, to le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al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as a starting point, with his experiences 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ield techn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区的房屋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在房屋建设中既要追求企业的利润,又要保证房屋的质量、安全、进度的相关要求,因此,要想实现效益和质量的双丰收,就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房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管理的问题。我们知道房屋建设工程规模比较大,需要的建筑人员也很多,由于人员众多,所以不能很好的实现对每一个人员的有效管理。这就导致了个别施工人员施工违反相关规定造成质量问题的事情时有发生,最终导致了承包商和监督单位的声誉受损,而且也会给施工的相关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施工单位现场人员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一个施工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物料管理的问题。众所周知,房屋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而且材料的种类也很繁多,这些材料需要进行分类管理。但在实际管理中,许多工程的工作人员往往疏忽,不会把这些物质材料进行分类,不管什么种类的物质材料都放在一起,由于一些物质材料会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会导致这些材料的性能有所降低,这样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费用的增加。监理的工程师往往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其批量产品质量的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检测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是,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例如沙、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行对这些材料进行全时、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棘手的重大问题。

3、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近几年来,房屋建设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它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但是在实际房屋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往往总是被人们忽视。房屋建设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以及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但是在现实中制度和安全责任都建立了,执行力度还不够,究其原因是企业的制度还不完善、责任还不明确,惩罚措施不到位。例如,有些房屋施工队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制度,但是并没有按照相关制度来执行,根本就不考虑有些变动的因素,实际情况已经变化了,但是制度还是原先的死制度,不做任何的改动,这样最终导致了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的脱节。房屋施工现场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发生场地,如果施工现场的制度和责任都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到个人,那么贯彻实施工程中,就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房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也不会得到遏制,最终导致了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率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4、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建筑材料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堆放在房屋建设的施工现场,有些废弃的物质材料具有化学成分,时间久了就会挥发出一些有毒的气体危害当地的环境,给当地的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给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些施工现场的围堵墙不进行美化和亮化,或者是加固不牢,导致闲杂人,特别是小孩子的进入,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还有场容场貌方面,车辆洗刷不够,造成道路污染,施工现场的道路损坏和污染,施工现场排水不畅通,存在污水污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能够及时的清理,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混在一起,没有明显分界,甚至从建筑物内向外扔垃圾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房屋施工的进程,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5、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房屋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房屋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但是,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质保体系的不健全以及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隐患。例如,在屋面防水设计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处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做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平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另外,由于设计问题,房屋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所浴池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现象也比较严重。

二、施工现场管理中解决问题的措施

1、分工细化,加强人员的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复杂,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管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例如,把施工队员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进行分类管理,开塔吊的专门归塔吊的相关负责人管理,运输材料的归相关运输部门的领导,建设房屋的归相关的建设部门的管理。把分工要明确到个人,施行“谁管理,谁负责”的方法,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就由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负责。这样细致化的分工有利于施工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守本分,有力的促进了工程的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的保证了工期进程的完成。

2、加强物质材料的管理,进行分类处理。我们知道,建筑施工现场有大量的物质材料的堆放,这些物质材料各种各样,物质构成也不同,有的物质含有化学成分,如果这些物质处理不好,安排不得当,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还有产生的物质材料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材料管理部门就要做到物质的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专门的不同管理,含有化学成分的物质材料要远离跟它发生反映的物质材料放在一块,要进行专门的分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或减少相关因为物质材料发生问题而造成物质材料的浪费,减少相关的损失。也能够避免或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3、加强安全教育的培训。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工作。说到安全,其实就是人的安全。我们知道,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原来越多,这就迫使建筑行业不得不把眼光放到农民工的身上,农民工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也不强烈,这就导致了施工现场为什么事故频发的原因,给建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引进施工人员的时候,要对他们进行班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把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为此,公司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把安全意识传达给员工。还有项目部在配合公司做好工人安全教育的同时,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4、加大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力度。施工会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针对废弃物的处理,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废弃物,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针对普通的废弃物,可以进行简单处理后,在回收利用,针对有化学污染的废弃物,要带到相关的处理地,进行专门的处理,不可大意,防止因为处理不当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5、组建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提高设计水平。设计对于房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房屋设计不好,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例如,房屋的漏水、渗水等问题,所以要加强相关设计人员的考核,严把设计关,不要因为设计的问题,而给房子留下“后遗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房屋设计问题的出现,保证房屋建设健康发展。

总结:

房屋建设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在房屋建建设中,要处理好相关出现的问题,房屋建设无小事,无论在建设,还是在设计中都要认真细心,力求完美,保证房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长星.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理论前沿. 2007(01)

[2] 高建莉,兰中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实施[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5)

[3] 刘波涛,王杰伟.如何规范建筑企业安全资料[J]. 企业导报. 2010(08)

篇5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故障;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人类生活的快速发展。但是电力行业中输配电路的故障是常见故障之一,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故障之一,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相关研究。

二配电线路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

1故障电流和电压幅值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故障发生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幅值变化进行故障判别,这类方法对于低阻故障检测效果较好,但由于高阻故障接地电流很小,这些方法往往失效。

2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的方法

大量的频谱方法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电流波形的分析,这些方法根据故障电流信号的低次谐波和低阶频谱的变化来检测线路故障。故障发生时,往往包含很多非基频暂态成分,许多学者对非基频暂态成分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相应的故障检测、识别和定位算法,例如高频阻抗检测算法、基于高阻随意性的算法等。

3卡尔曼滤波和模式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高阻故障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提出了基于微处理器的保护算法,有效区分了高阻故障和正常操作。

4小波变换的方法

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小波变换这一性质,非常适合用于配电网的故障检测与分类,目前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5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主要应用于解决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不确定对应关系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训练样本,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透明的高维空间内寻找一种函数关系,建立起输入与输出元素之间的不确定性对应关系。

6模糊推理的方法

模糊推理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对于以一般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的数理逻辑进行扩展,从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论,是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其模糊知识库使用语言变量来表述专家的经验,更接近人的表达习惯,模糊推理能够得到问题的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这些方案的模糊度的高低进行优先程度排列等。

三输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排除分析

1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 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受到鸟害因素影响,输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鸟类经常带回铁丝,电线以及塑料袋等多种类型的杂物,受到地区性潮湿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杂物将极有可能紧密覆盖于输配电线路之上,从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现包括接地、短路以及跳闸在内的相关运行事故;二、鸟类经常在输配电线路塔杆上排泄粪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绝缘子出现污染问题,发生比较严重的闪络问题,更有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跳闸误动动作;三、部分羽翼较长的鸟类在穿越密集性排列输配电线路的过程当中,可能导致羽翼搭接导线,引发故障。

②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要想在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实现对鸟害影响因素的可靠性排除,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在鸟类聚集区安装包括风力驱鸟器、智能语音驱鸟器以及防鸟铁丝网等设备与装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鸟类与输配电线路覆盖区域的有效隔离;其次,应当在鸟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加大对于人工驱鸟的投入力度。

2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在大雨天气环境因素影响作用之下,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敷设区域周边出现山体滑坡问题、泥石流问题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而这部分地质灾害的频发性发生最终也将导致整个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②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针对这部分问题所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主要集中于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过程当中。

3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广阔的地域覆盖面积使得我国国土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均频频受到大风气候因素的影响。

②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在针对由大风天气因素影响所可能导致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可靠性排除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输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输配电线路所预计覆盖区域内的气候变化规律做好事先调查与研究,特别是针对大风天气的出现频率以及风力程度进行调查,确保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在输配电线路日常巡视过程中,需要定期针对杆塔以及线杆等相关基础性设备的牢固性进行加固处理;再次,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应当针对整个输配电线路大风天气出现比较频繁区域所对应线路之上增设相应的防震锤装置,配合对线路弧垂角度的合理调整,确保线路应力的有效控制。

4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分析

在我国,雷雨天气是绝大部分地区于夏季季节环境下所可能涉及到的普遍天气现象,并且从发生时间的角度上来说,雷电活动有着比较显著的随机性特征。

②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对于雷击因素可能造成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而言,应当重点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倾向于技术性措施,应当强化输配电线路的绝缘能力。与此同时实现对杆塔位置所对应接地电阻参数的合理降低。

四输配电线路维护策略

1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输配电线路的设计阶段是确保线路整体性能、运行稳定性的基础阶段,要求运行管理单位也参与到线路的规划和审查中,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以往线路运行的经验教训,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设计过程中,运行管理部门还应关注地质勘查工作,收集输配电线路途径地段的相关参数,为整体设计提供依据;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做好基本的验收工作,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控制,严格把控施工关,尤其对以往覆冰问题较为严重的地段,要求根据相关规定设计线路,合理设置档距。

2强化线路的定期检测与检修

加强对线路检测与检修技术的重视,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将各项检测手段落实到位。一般情况下,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的巡视可划分成定期巡视、登杆巡视与特殊巡视三种形式,尤其在特殊环境下,重点检查导线的腐蚀状况、断股或抛股等问题。

3输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雷电是对电力输配电线路造成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在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测手段,增强线路防雷能力;同时,奠定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我国风期普遍集中于秋季与夏季,尤其夏季的风力较强、降雨量增多。近年来由于大风危害而造成的电力系统破坏现象不在少数,因此做好风期来临之前的应对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奠定良好的杆塔基础,做好基本的加强和加固措施;其次,查看杆塔的基础是否发生下沉或者外露问题,检查埋深状况,如果杆塔本体已经遭受破坏,那么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保障杆塔的完好性,才能提高安全性能,也可有效避免倒杆套事故;再次,在风期加强线路巡视的频率,尤其查看电杆横担、铁塔等是否发生锈蚀、是否存在断股、闪络烧伤或损伤等问题,检查导线线架、线路弧垂度等等,确保电力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可抵御大风天气的侵袭。

5输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应当针对运行管理机制进行合理优化与完善

在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不断针对自身所具备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在此过程当中实现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机制的有效优化。

结束语

电力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彩多姿。人们在享受电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输配电线的故障,因为,这些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参考文献

①朱增锋.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应用[J].中国科技财

富,2010(24):258.

②李鑫.我国输配电线路关键技术综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29(2):527.

篇6

关键词: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

所谓现场施工就是设计院根据投资商的需求,设计出设计图纸而施工人员根据图纸运用各种建筑原材料和建筑工具进行现场施工的过程。所以建筑施工就是挖掘建筑项目价值的过程。为了增加建设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利润,必须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人员、物资、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达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减少成本的目的。

1、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1.1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1.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为保证施工的利益最大化,在保证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核算,对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1.1.2科学合理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整合的今天,为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整个施工流程的监控,合理的安排和管理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资源,将施工建筑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2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2.1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1.2.2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库管员的跟踪管理,提高生产中的生产效率,消除浪费,合理组织科学施工,减少投入,提高收益。

1.2.3加强人员培训,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整合全员的思想,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保证技术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1.2.4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1.3 施工现场管理安全制度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表现在防火设施不完善、脚手架搭建不牢靠脚手架未满铺、立杆出现悬空、乱搭接电线、塔吊不设专用电箱、塔吊基础不设防护栏杆;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安全网破损、安全小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勤抓、不勤讲。除此之外,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缺乏对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的控制能力,不能很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2、建筑现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2.1技术问题

项目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革新,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点慢慢的由人力转向机器设备运作上了,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必要要加强技术的管理,运用国家的新规范流程完成建筑工程。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成为目前建筑工程的首要问题,只有搞好新技术才能防止施工难,施工布置和组织不合理影响正常的施工开展,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影响施工进度,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破坏整个施工计划。同时,经常进行施工培训,学习新的建筑规范流程,是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2.2 材料问题

2.2.1材料供应。根据设计方的要求,通过精心测算,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出最能创造出价值的材料,并完成供货。

2.2.2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 规格 产地等一一标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2.2.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2.2.4 材料的发放和管理。安排专职库管员员进行所有材料的使用追踪,清验。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流程拿出领料单进行领料,库管员员进行登记和出库使用。不得根据私人关系随便发料,并且随时跟踪已出库的物品,保障材料的使用最大化,以免进行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库存材料,库管员务必做出分类堆放,采用安全措施保障材料的安全存放,防潮,防火。并且及时盘库,计算出安全周期,保证及时供货,减少积压库存量。

2.3施工的问题

对建筑项目施工来讲,影响较大的就是建筑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看似简单,只要遵循计划书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可以,但是实际上施工工地现场的施工情况十分复杂,工程内在因素的每一步操作的误差都会给工程带来影响,更不用说天气等外在因素的不可抗力因素干扰。材料的质量、设计变化、工期变化等都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灵活的调度,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

2.4 人员管理的问题

整个施工过程都是靠人来完成的,因此人对于建筑工程的完成意义重大。无论是从建筑材料的选购、材料的组装、设备的运作到最后完成项目后的质量监管,这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完成,所以有一个好的施工团队是达到精品施工的重要保证。同时如果想成为精品施工团队就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一致的奋斗目标,一同向着创造精品工程奋斗;二是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个制度,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并且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做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管理团队。只有做到这样做到了共进退,同甘苦,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工程。

2.5 资料管理的问题

在体力劳动为主的建筑建设中资料的管理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注重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建筑项目各项资料的收集保存,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资料,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设计计划书、质检证明、建筑检验报告、各工序的测量记录、项目施工的变更计划书、建筑竣工证书、建筑的验收单、隐蔽工程的检验证书、相关技术参数的验收单、项目工作签证以及各项工作的联系函。这些资料对建筑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建档保存,一旦发生丢失现象,就会给工程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所以在材料的收集整理上一定以专人建档保管。

2.6施工安全的问题

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中必须要百分之百完全重视的施工项目,为不留下安全隐患,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规范现场施工中的安全帽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学习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突发状况的紧急逃脱等。同时,可以成立日常施工安全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管理,以保障施工工作的安全进行,施工工程的安全完成。

3、结语

建筑项目施工要以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奠基石,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材料为发展,加强施工管理,共同向着精品建筑的方向脚步一致的前进。对施工过程细化管理,责任义务细化到人,目标做到施工前告知了解,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建筑的质量也决定了施工单位的市场的竞争力,只有保证施工质量的精致才能做到企业的长盛不衰,给自身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詹瑞林.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6)

篇7

【关键词】K-means算法;入侵检测规则;用户行为;正确率

引言

入侵检测是当前流行的安全防御技术,一般可分为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两种类型[1],异常检测主要用来发现未知的、可疑的攻击行为。提高异常检测的性能可以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数据挖掘K-means算法能高度自动化地分析原有数据,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预测用户行为,对入侵行为重新划分,获得入侵行为规则。从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其可以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

1.数据挖掘(Data Mining)

数据挖掘就是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整理出或挖掘出有用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具有潜在有用信息,它们可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2]。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统计等技术,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2.数据挖掘的K-means算法

入侵检测模型需要高效、准确地处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尽可能降低误判率、漏判率是判断一个入侵检测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志。聚类分析方法具有可伸缩性、高维性、能处理不同类型属性、可按各种约束聚类等优点,尤其适用大型数据库的模式分类[3]。

2.1聚类分析

聚类按照“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将数据对象分组为多个类或簇(cluster),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具有较高相似度,而不同簇间的对象差别较大,对象间的相异度根据对象的属性值计算。

给定一个有N个对象或元组的数据库,用聚类划分法构建数据的K个划分,每个划分表示一个聚簇,并且 K≤N。在聚类划分中,基于距离的分类采用度量方式,例如K-means、K-medoids等。当前比较流行的启发式方法首推K-means算法,我们在此用此算法对已知用户行为数据库进行聚类划分,检测入侵行为[4]。

2.2 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以K为参数,把N个对象分为K个簇,以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的相似度较低。相似度的计算根据一个簇中的平均值(视为簇重心)进行。K-means算法的处理过程为:

1)随机选择K个对象,每个对象初始代表一个簇的平均值或中心。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中心的距离,将它赋给最近的簇。

2)重新计算每个簇的平均值。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至准则函数收敛到期望值。由于实际应用中对象数据选用的度量单位将直接影响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度量单位可能产生迥异的聚类结构,因此为避免对度量单位选择的依赖,实际中应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每个对象与簇中心的距离采用欧几里德距离,其定义如式(2-1)所示,其中i =(Xi1,Xi2,...,Xip)和 j =(Xj1,Xj2 , ..., Xjp)是2个p维的数据对象。

(2-1)

该算法试图找出使均方误差函数值最小的 K个划分,令生成的结果尽量紧凑、独立。下面是K-means算法的流程,从中可以得到,算法的复杂度为O(nkt),远小于O(n2),其中,n是所有对象的数目,K是簇的数目,t是迭代次数(一般k和t均小于n)。鉴于待划分的数据库通常比较大,这种性能还是比较优良的。

K-means算法流程如下:

(1)算法K-means基于簇中对象平均值。

(2)输入簇的数目K和N个对象的数据库。

(3)输出K个簇,满足均方误差函数值最小。

3.异常检测模型

通过数据仓库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及分析后,形成一个以异常检测为主题的数据集市,该数据集市的模型包含IP地址ID、连接次数、访问协议ID、访问协议次数、访问目标端口次数、出现连接错误次数、访问资源级别ID、访问资源次数。

对生成的异常检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成为可供K-means使用的特征数据。采用C++语言按照上述原理与流程进行编程,对数据进行分析,经过有限次的迭代即可识别出异常、攻击、安全3种类型的记录,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设置分类数。

图1是使用K-means算法设计异常检测模型的设计流程图,用它来生成异常检测规则。

图1异常检测模型的设计流程图

对K-means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后,总结出不同类规则及其含义,把这些规则中的正常与攻击行为模式作为入侵检测模式存入在数据仓库中,用以预测和判断用户行为合法性的依据。

4.实验

4.1实验用例

本测试使用MIT林肯实验室开发的DARPA 1999年IDS评测数据集进行了实验测试。异常检测实验时把星期一的部分数据用来经过入侵检测模型来生成异常检测规则,把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的数据用来进行异常检测实验。

4.2测试过程

处理星期一的部分数据,使数据的形式满足异常检测模型的需要,表4-1是处理数据的最终形式,太多的数据会使程序运行缓慢,而且没有太大的必要。把此数据以文件的形式提交给异常检测模型,我们根据异常检测模型的运行结果(运行时间与主机配置有关)得到异常检测规则。接下来把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的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表1中各参数含义:

Ip 源IP地址。

count 在一个时间窗口内目标主机的连接次数。

error 出现syn错误的连接百分比。

same_srv 目标端口相同的连接所占的百分比。

diff_srv 目标端口不同的连接所占的百分比。

srv_count 目标端口与当前连接相同的连接次数。

srv_diff_host 目标主机不同的连接所占的百分比。

通过异常检测模型分析,发现SYN错误为0.9、0.75、0.8属于同一类,所以SYN大于0.75的应属于是攻击行为,SYN错误为0.2-0.7属于同一类作为异常行为,而SYN错误小于0.2的属于正常行为。

5.结束语

本文采用数据挖掘K-means算法来建立异常检测模型。通过以上模拟实验可知,使用K-means算法可以形成可用的异常检测规则,用于异常检测时也有较高的正确率。影响异常检测因素很多,比如异常检测模型规则的数据的正确性、数据的角度等。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提供不同角度不同主题的数据给异常检测模型,以生成其他角度的异常检测的规则,提高入侵检测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杨永铭.异常点检测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计算机.2008.1:35-38.

篇8

>> 高速公路智能监控通信技术研究 基于可信计算的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技术研究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移动终端数据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GPS的高速公路沉降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实践的高速公路养护机械配置管理技术研究 基于路径识别的高速公路ETC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研究 高速公路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关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Web应用平台开发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智能监控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 基于岩溶复杂地质的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设备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临吉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拓宽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研究 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研究 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技术研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

[3]彭波.人民日报:随意变道,交通事故重要诱因[EB/OL]..2013

[4]Parkany E, Xie C. A complete review of incident detection algorithms & their deployment: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R].The New England Transportation Consortium,2005.

[5]Wikipedia: Apple M7. http:///wiki/Apple_M7.

[6]Lane N D, Miluzzo E, Lu H, et al. A survey of mobile phone sensing[J].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2010, 48(9): 140-150.

[7]Milette G, Stroud A. Professional Android sensor programming[M].John Wiley & Sons,2012:90-91.

[8]H. Eren, S. Makinist, E. Akin, and A. Yilmaz, “Estimating driving behavior by a smartphone,” in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IV), 2012 IEEE,2012:234-239.

[9]Lu H, Pan W, Lane N D, et al. SoundSense: scalable sound sensing for people-centric applications on mobile phones[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ACM,2009:165-178.

[10]N. Promwongsa, P. Chaisatsilp, S. Supakwong, C. Saiprasert, T. Pholprasit, and P. Prathombutr,“Automatic accelerometer reorientation for driving event detection using smartphone,” in 13th ITS Asia Pacific Forum, Auckland, New Zealand, 2014.

[11]G. Castignani, T. Derrmann, R. Frank, and T. Engel, “Driver behavior profiling using smartphones: A low-cost platform for driver monitoring,” Intell. Transp. Syst. Mag. IEEE, vol. 7, no. 1,2015:91-102.

篇9

常见的心理问题

目前,师范学院的在校生群体主要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为主。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的就业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诱导等,都反映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上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表现各异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逆反心理

表现为对家庭、学校、社会的逆反。如对老师、家长的顶撞反抗,对教育体制、教师行为的不满和厌恶,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否定。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们学院为了学生能充分利用时间更好地学习,规定星期日至星期五晚上要在班级教室进行晚自习。时间长了,就引起学生的不满了,他们觉得自己是大学生了,能自己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其他的一些院校都不晚自习,而他们还要晚自习太委屈了。于是,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班级中的同学都准备集体罢晚自习来抵触学院的这一规章制度。

2.厌学心理

表现为对学习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情感上消极对待、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就读师范,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心有未甘,感觉屈才,对将要从事的职业不看好,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班级中就有一个男学生,是从温州考进来的,由于并不是自愿想考师范学院,一进校门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后是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我是要做生意赚钱的。”因此,他不仅课堂上不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而且时常逃课违纪,课余时间也把精力花在打工赚钱上。还有些学生一开始学习态度还是端正的,但由于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学到后面产生畏难情绪,于是消极悲观,自怨自艾,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随波逐流。

3.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指的是看见别人某些方面,例如成绩、品德、才华、成就、名声、相貌等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不甘心、怨恨的心理反应。嫉妒心理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严重的常表现为不自觉地采取某些行为打击其被嫉妒者。在班级中让学生民主投票选举班干部或评单项积极分子,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往往票数不高而落选,更为严重的是在本学期的班干部改选中,许多同学居然选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差、常常逃课违纪的学生当班长。深入学生中了解得知这正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因为那些各方面都平平的学生觉得反正我没能力没资格当选,那你优秀的同学也别想当选,我就选那些不如我的同学吧。

4.人际交往障碍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师范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但不少师范生存在着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不良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于苛求,难以相处;有些受个人气质、性格等因素影响,自我封闭,孤僻,不善言辞,不善于交际,缺少知心朋友,常感孤独寂。这些都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的后果。班中有个女生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各方面素质都很不错,但在班级中却人际关系不好,缺乏朋友,班干部工作得不到同学的支持,有时她自己也很郁闷,为什么和同学的关系会这样?后来和她一起分析原因,发现她为人处事上过于斤斤计较,在个人利益上,不能吃一点小亏;和同学交往时,不懂得谦让,导致同学对她反感,不愿与她交往,甚至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她好的一面。

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师范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复杂多样,涉及面广,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面对那些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作为师范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应当积极开辟各种途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境,解除心理压力。同时,积极开辟各种途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班级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之一,它能通过暗示、感召、移情、认同等作用,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的班主任就要很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交友关系、家庭状况以及其他情况。平时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宿舍、教室、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加深彼此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敢说真心话,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随时掌握异常情况。比如,在学生准备集体罢晚自习事件中,正由于班中有一学生及时通知了班主任,才及时制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培养,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

2.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能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从这一观点出发,班主任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把集体活动和心理教育相结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针对一部分学生的厌学、畏难心理,专门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和已经走向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谈谈他们的得失和经验教训,然后开展“学习是为什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懂得与其今后后悔,还不如现在认真学习。同时还开展普通话、三笔字、数学基本功比赛、五分钟讲课竞赛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针对一部分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组织了一些文体比赛和郊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和合群心理,也使整个班级形成较强的集体凝聚力。针对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抓住契机,召开“向孟祥斌同志学习”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争辩,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个别心理疏导

对学生中已发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必须要进行咨询和疏导。疏导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交谈、书信辅导、热线电话、心理治疗和训练等形式。其中谈心是班主任开展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谈心可按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面谈、写“心理周记”笔谈、网络交谈等。例如,对班中厌学的学生,多次个别找他在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面谈,了解到他产生厌学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当初他自己不想报师范学院的,是父母硬让他报的,他对小学教师这职业根本不感兴趣,今后想回老家做生意。针对该生的想法,首先从正面对其进行强烈的认知干预,让他认识到,与其现在的小打小闹,赚不到什么大钱,还不如好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积累资源,工作以后有机会再创业。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与他家长联系、沟通,相互协作进行心理疏导。在进行信心和目标教育时,以有成就的创业人成功事例为典范,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学习目标,并帮助他实现,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他不再逃课违纪了,学习态度也有很大转变。对于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善言辞的学生常采用文字交流开展心理疏导。不管利用何种形式,心理疏导要注意引导他们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其紧张心理,消除精神压力,要遵循保密的原则,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随意泄露。疏导过程应侧重引导、鼓励,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4.采取多种渠道进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分散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网络接口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esigned coal consumption sorting to measured coal consumption sorting of thermal power plant, collected each unit the real-time data,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dispatching coal consumptio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ing. Introduced the data acquisition interface treatment between coal consumptio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wo kinds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Coal consumptio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ata acquisition;Network interface

节能发电调度是指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按照节能、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无污染的可再生发电资源以及“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机组。对于火电机组,将按照能效高、排放低的机组为优先调度的对象进行调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

1 节能发电调度与供电煤耗的关系

目前,节能调度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电网企业的高度重视。有些学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节能调度负荷优化分配进行了研究,并测算节能调度的效果。

在电网火电机组节能发电调度模型与优化算法中,火电机组的煤耗特性是电网火电机组节能发电调度各种优化方法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不准确的煤耗特性曲线将降低电网内节能效果。因此,建立和完善煤耗在线监测系统,获得较准确的煤耗特性是节能发电调度的关键。从而实现火电机组发电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等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检验、计算与监测,并最终达到按火电机组真实能耗由低到高依次排序调用的目的。

整个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分为2个部分――电厂侧和电网侧,电厂侧称为子站,电网侧称为主站。各子站与主站之间通过各发电厂与调度部门之间可靠的通信网络联系起来。各子站通过采集每台机组相关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调度数据网发送到主站侧的实时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实时计算、统计和分析等功能,进而为节能发电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与两种分散控制系统(DCS)网络之间数据采集的实现方式。

2 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数据采集方式

2.1 与Ovation系统的采集方式

Ovation系统具有一套完整、可靠、开放的通讯系统。通讯设备采用快速以太网交换机,Ovation的网络结构是单层、点对点、对等结构的冗余100Mbps一体化快速以太网,系统中不需要任何网关。Ovation网络与通讯介质无关,既可采用光纤,也可采用非屏蔽双绞线(UTP)。

Ovation系统在Ovation一侧提供了标准的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服务器作为与外部系统的数据接口;OPC服务器在Ovation网络上的专用Windows工作站。

OPC服务器通过一块双口网卡接在Ovation的快速以太网上作为Ovation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从而获得DCS的实时数据;再通过另外一块网卡和一台内置防火墙的路由器将外部系统所需要的Ovation数据以冗余方式传送给外部系统。

Ovation系统通过OPC服务器、路由器的2重隔离,有效地防范了来自外部接口的侵入。

某电厂1~4号机组,DCS均采用Ovation系统,每台机组的DCS网络均有一OPC站、路由器。路由器的0口连接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路由器的1口连接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流向为DCS的OPC站、路由器-->煤耗系统接口机-->正向隔离装置-->采集服务器-->煤耗应用服务器-->反向隔离装置-->数据通讯服务器-->中调。

1)机组DCS通过OPC站向煤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接口机发送实时数据;接口机中部署的接口程序将接收到的实时数据转换成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数据包,经交换机进行数据汇总,再通过正向隔离装置将数据转发到数据采集服务器。在此过程中,利用交换机的PVLAN(专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将接入交换机的四台接口机划分成了四个不同的VLAN(虚拟局域网),使其不能相互访问。借助于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功能,将UDP数据包通过正向隔离装置传输到数据采集服务器中进行存储。

2)数据采集服务器内的数据接口平台程序,将接口机转发过来的DCS实时数据接收,并将之写入其实时数据库。

3)煤耗应用服务器上的煤耗在线监测系统,从实时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将计算出的指标数据再写入实时数据库中,同时以文件形式存储到本机的特定目录下;然后利用反向隔离装置中的数据传输功能,将文件传送到子站数据通讯服务器中的指定目录下进行存储。

4)主站的通讯服务器通过调度数据网内指定的非实时VPN(虚拟专用网)端口,利用通讯采集服务读取指标数据。

2.2 与HIACS-5000M系统的采集方式

HIACS-5000M系统通讯网络称为μΣNETWORK -100,采用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标准,是一种高性能的冗余光纤令牌双重化环状网,网络传送速度为100Mbps,通讯介质为光纤,采用高实时性的令牌访问方式。

HIACS-5000M系统通过对外通讯接口站CIS-MIP完成DCS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互,CIS-MIP作为控制级网络上的一个站点挂在控制级网络上,是一个具有多接口、多协议的高性能处理站。

某电厂1~4号机组,DCS均采用HIACS-5000M系统,每台机组的DCS网络均有一CIS-MIP接口站与SIS系统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流向为DCS的CIS-MIP接口站、隔离装置-->交换机-->正向隔离装置-->采集服务器-->煤耗应用服务器-->反向隔离装置-->数据通讯服务器-->中调。

此种方式与Ovation系统接口方式数据流的区别,仅仅在于第一步数据的获取。

此种方式应用了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将DCS向SIS系统传输实时数据的端口各自接入到一、二期交换机中,该交换机通过实时数据复制,将数据分为两路,一路数据传至SIS系统,另一路数据传输至交换机指定的端口,经过正向隔离装置,然后将实时数据传输至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的数据采集服务器。

3 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数据

在火电厂内,可以将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应用服务器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络建立联系,从而在厂内的信息门户上建立客户端应用系统,实现原始数据计算结果的查询,以及其它相关数据的录入、审核、上报、审批等功能。

4 结论

随着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物排放等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快节能发电调度煤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从而加快火力发电机组从设计煤耗排序到实测煤耗排序的调度方式转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通过介绍两种煤耗在线监测系统子站数据采集的实现方式,提供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