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筑造景
Abstract: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fers to the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he venues, comedy, lamps and other artificial elements to create a new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human will, suitable for the activities,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is a human-centeredsystems. Artificial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respect the exist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ake use of co-ordination - Construction -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harmony and unity to form a complete, beautiful,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place to space.
Keywords: urban gardens; building landscaping
中图分类号: TU9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建筑造景设计原则分析
1.1 景观的生态性
园林建筑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生态位、小气候调节、节能环保建材的选用等生态设计内容,营造一种健康的、宜人的、贴近自然的园林建筑空间环境。
1.2 景观的形式美
形式美原则是创造美感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的形式美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赋予环境要素合理的尺度;控制建筑与环境、以及环境内部的比例关系:控制景观的节奏与韵律感;把握视觉整体感的同时处理好细节。
1.3 行为心理学与设计结合
园林建筑设计,要结合行为心理学,全面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注重人性化原则,合理运用设计材料的形状、色彩、质地、形态、气味等,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满足大众休闲、游憩、娱乐、游赏等功能,为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
1.4 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地方特色
园林建筑的设计,需要将传承城市文脉作为重点议题,对园林建筑及其注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严格避免拿来主义和拼凑主义,使环境配合建筑,共同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浓厚的空间场所。
1.5 经济性
园林是动态发展的,为了维持其景观效果,需要进行后期管理和维护。城市园林的建设,很多园林建筑地处堡坎、崖壁,挖山造景难度大,后期维护难度更大,如何顺应山势,节能减耗,并做好预见性设计,降低维护成本,都是值得园林设计者仔细考虑的问题。
2 城市园林建筑造景的运用思路探讨
按本文对园林建筑的定义,可将其分类为游憩性园林建筑和服务性园林建筑。不同园林建筑有不同的功能,对其的具体设计应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建筑的可达性、环境内涵的营造、环境要素的选择和利用、平立面布局、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针对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提出一些笔者认为相对合理的设计手法。
2.1 单亭
(1)建筑选址:各景区的中心广场上、绿地中、或堡坎上。
(2)建筑风格:中式古典、现代风格(可融入古典要素)、东南亚风格。
(3)文化内涵:集中表达某一主题,宜以建筑装饰匾额题名或对联进行点景。
(4)环境内涵:结合式、自然生态式、工程营建式。
(5)环境要素:单亭的结合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地、坡坎、砌石堡坎、园路、梯步、坐凳等;自然生态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园路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地、堡坎、水体、假山石、景石、雕塑等;工程营建式基本要素包括硬质场地、绿化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地、堡坎、水景、台阶、桌凳、小品等。
(5)植物种植:结合式和自然生态式环境多采用自然式植物种植形式,工程营建式环境则以自然式、规则式、或二者结合的形式进行种植。
2.2 亭廊组合建筑
(1)建筑选址:有山的位置,包括山脊、山腰的坡坎或堡坎上,处于“看与被看”绝佳位置。
(2)建筑风格:中式古典(也可结合现代风格)。
(3)文化内涵:集中表达某一主题,可以建筑装饰匾额题名或对联迸行点景,也可利用植物景观打造文化内涵,还能通过场地功能体现文化性,比如休闲茶饮文化。
(4)环境内涵:结合式、工程营建式、自然生态式。
(5)环境要素:亭廊组合的结合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坎、自然堡坎、水体、花池、桌凳、假山石、景石等;自然生态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园路等,附属要素包括花池、景石等;工程营建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园路或人工水体等,附属要素包括堡坎、折桥、石廊、园墙、塑石假山、花池等。
(6)植物种植:亭廊组合建筑的植物景观以自然式种植形式为主。
2.3 水榭
(1)建筑选址:水岸边。
(2)建筑风格:中式古典(也可结合现代风格)。
(3)文化内涵:亲水文化,也可以建筑装饰匾额题名或对联进行点景。
(4)环境内涵:工程营建式。
(5)环境要素:水榭的工程营建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水体、硬质场地等,附属要素包括园路、折桥、假山石、景石、花池等。
(6)植物种植:水榭的植物景观以自然式种植形式为主。
2.4 园林建筑组群
(1)建筑选址:视野开阔处、或平坦处。
(2)建筑风格:中式古典。
(3)文化内涵:利用群体建筑及大面积的,可表达多样化的文化内涵,还能表现特殊的造园文化。
(4)环境内涵:结合式。
(5)环境要素: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园路、园墙等,附属要素包括水体、折桥、花池、桌凳、假山石、景石等。
(6)植物种植:自然式、或规则式与自然式结合的种植形式。
2.5 大门服务建筑
(1)建筑选址:平缓处,布设公园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
(2)建筑风格:现代风格、仿中式古典。
(3)文化内涵:表现公园文化主题,可同时体现多样化的文化。
(4)环境内涵:工程营建式。
(5)环境要素: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主干道等,附属要素包括水景、花池、树池、停车场、台阶、景墙、花坛、坐凳、雕塑、景石等。
(6)植物种植:以规则式种植形式为主,可依据景观要素搭配少量自然式植物种植,例如水景边可自然式种植水生植物。植物品种不宜多,可营造较纯粹的景观。
2.6 茶室
(1)建筑选址:坡坎上,具备良好的景观视野。
(2)建筑风格:中式古典(可与现代风格结合)、民居建筑风格。
(3)文化内涵:以休闲茶饮文化为主,可结合植物景观打造植物主题文化。
(4)环境内涵:前景式、全景式。
(5)环境要素:茶室建筑前景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桌凳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坎、树池、景石、园路、围墙等;全景式则增加了木平台等要素。
(6)植物种植:采用自然式植物种植形式,可利用原始植被,并选用品种丰富的植物进行造景。
2.7 公厕
(1)建筑选址:各景区的主干道旁,多依附堡坎而建。
(2)建筑风格:现代风格、民居风格、融入建筑覆土或退台处理手法。
(3)文化内涵:以建筑文化表现为主。
(4)环境内涵:结合式、自然生态式。
(5)环境要素:公厕建筑的结合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园路等,附属要素包括自然坡地、砌石堡坎、建筑外廊、梯步、景石等;自然生态式环境基本要素包括绿化、园路等,附属要素包括坡地、砌石堡坎、花池、梯步、景石、假山石等。
(6)植物种植:合理利用原始植被,采用自然式人工种植形式。
2.8 售卖亭
(1)建筑选址:集散广场边缘或游步道旁,便于服务人群。
(2)建筑风格:现代风格、成品定制。
(3)文化内涵:无。
(4)环境内涵:容留式、流动式。
(5)环境要素:容留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硬质场地、桌凳等,附属要素包括树池、树阵、花池等;流动式基本要素包括绿化、园路等。
(6)植物种植:规则式、自然式结合的种植形式。
3 结语
园林内的各类园林建筑所需承担的景观性、功能性等也会因园林定位、文化环境和使用人群的需求等而存在不同,对建筑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景观的差异化与个性化。这种差异化与个性化的部分就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因为除去园林建筑本身,建筑的辨识度也是营造园林特色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罗建伟.植物与建筑造景模式探讨.山西建筑.2011(25)
篇2
一、微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微课资源是保证课程内容时效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
借助微课的“短小精”和“资源共享”,教师利用微课程即时上传、更新最新的税法和会计相关政策,培养学生泛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将微课融入高職“税务会计”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微课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根据“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即各大税种的计算、核算和纳税申报,设计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课,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以代替单一的多媒体授课模式,构建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融合的新型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这将有利于调动专职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二、基于微课的高职“税务会计”课程内容框架设计
基于微课的高职“税务会计”课程,应依照“互联网+职业人”的理念,以“精简理论,突出技能”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确定课程内容,开展微课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1]基于微课的高职“税务会计”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税务会计岗位认知;第二部分是各大税种的实务操作。具体的微课内容框架设计如下。
(一)税务会计岗位认知
本部分可制作“征税和纳税”“税制构成基本要素”“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如何领取发票”和“配套习题”5个微课视频,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税收知识和会计知识,能根据企业办税岗位职责熟悉办税工作流程。
(二)各大税种的实务
该部分可分为“企业增值税实务” “ 企业消费税实务” “ 企业关税实务” “ 企业所得税实务” “个人所得税实务”和“ 企业其他税种实务”6个模块。
1.“企业增值税实务”部分可制作“增值税的基本要素(理论)”“增值税的基本要素(习题)”“一般纳税人税率、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销项税额的计算(理论)(分行业)”“销项税额的计算(案例)”“进项税额的计算(理论)(分行业)”“进项税额的计算(案例)”“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核算(理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核算(案例)”“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理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核算(案例)”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掌握不同行业会计主体的涉税业务资料,计算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业务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并能进行网上申报。
2.“企业消费税实务”部分可制作“消费税的基本要素(理论)”“消费税的基本要素(习题)”“消费税的计算流程”“直接对外销售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可抵扣消费税税额的确定”“消费税的核算(理论)”“消费税的核算(案例)”和“消费税的纳税申报”的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正确计算销售、自产自用、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能够对消费税的涉税业务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能熟练完成消费税的纳税申报工作。
3.“企业关税实务”部分可制作“关税的基本要素(理论)”“关税的基本要素(习题)”“进口关税的计算(理论)”“进口关税的计算(案例)”“出口关税的计算(理论)”“进口关税的计算(案例)”“关税税额的核算”和“关税的申报缴纳”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正确计算进出口商品应纳的关税税额;能够填制海关进出口关税专用缴款书;能够根据进出口业务进行关税的账务处理。
4.“企业所得税实务”部分可制作“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要素(理论)”“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要素(习题)”“直接法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案例)”“ 间接法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案例)”“境内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案例)”“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案例)”“本年应退补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案例)”“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综合案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程序(理论)”“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案例)”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正确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能够采用资产负债表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能正确规范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熟练进行纳税申报。
5.“个人所得税实务” 部分可制作“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要素(理论)”“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要素(习题)”“平时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综合案例)”“个人所得税的核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和“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申报”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正确计算代扣代缴、个体工商户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能够对个人所得税涉税业务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能够正确规范填写个人所得税扣缴报告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能熟练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6.“企业其他税实务”制作“城建税实务(理论)”“城建税实务(案例)”“房产税实务(理论)”“房产税实务(案例)”“城镇土地使用税实务(理论)”“城镇土地使用税实务(案例)”“土地增值税实务(理论)”“土地增值税实务(案例)”“车船税实务(理论)”“车船税实务(案例)”“印花税实务(理论)”和“印花税实务(案例)”微课视频。
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正确计算城建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和印花税的应纳税额;能够根据相关涉税业务对城建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和印花税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能够准确填制城建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和印花税申报表,并能够熟练进行纳税申报工作。
三、基于微课的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应选择具有丰富税务会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为学生授课
“税务会计”是一门需紧跟现行財税政策,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际纳税经验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并且传授课本未能提及的纳税经验,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将课程内容碎片化
通过上述内容框架可以看出,利用微课可以将每个项目任务的内容根据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合理拆分,精细化处理,并配上准确题目,以5-10分钟的短小视频方式呈现。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三)灵活运用微课资源
微课内容的展现形式多样,可以根据“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课,比如:对于理论型的微课,教师应注重讲解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争取实现在很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完美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案例解析型的微课,教师应注重案例的选择,应由易到难,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递进培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纳税申报流程的微课制作,教师应借助动画效果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3]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合理地将微课应用于每次课的课前、课中或课后,并鼓励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泛在学习。
(四)课程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对于“税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只有在熟悉和理解相关的税法条例基础上,才能正确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而税法条例的繁琐和冗长,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应结合合适的案例,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借助微课的碎片化、易查疑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税收政策,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根据《会计准则》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完成纳税申报任务。在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强.基于多元立体化理念的“税法”与“税务会计”教学模式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29-131.
篇3
关键词:PC;包模式;程项目;标控制价
中图分类号:TU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106-02
1 EPC承包模式的招丝刂萍
1.1 EPC承包模式控制价形式
EPC承包模式是一个从设计到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承包商对此过程实行全面,全过程的承包[1],由于EPC项目在建设前期无设计或者施工图纸,仅有项目的基本要素可以利用,因此,在EPC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形成依据控制方式是和流程,存在两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形式,招标人根据EPC项目的基本要素确定EPC项目的总招标控制价。该形式下业主不能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行测算[2],只能通过工程造价概算指标、估算指标、工程造价指数进行计算。这对投资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要求高,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造价指标,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类型项目的EPC项目数据库,使EPC项目数据库成为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根据类似工程中所提取的工程造价指标,如结构含量指标、单位工程预算单价等,是这些指标成为EPC项目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参考,并根据市场变动合理地进行价格调整,最终形成EPC项目的招标控制价。
第二种形式,招标人招标时只对项目设计阶段确定控制价(设计控制价),并根据招标文件的其他标准选择EPC项目承包人,签订EPC项目总承包合同并形成设计阶段的合同价格,承包人履行合同规定的设计相关工作,业主根据设计完成的成果,按照新清单计价规范等进行EPC承包后续工作控制价的测算,从而形成EPC项目的总招标控制价,并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核,形成最终招标控制价,承发包双方根据招标控制价和其他相关规定完成总合同价格的商榷工作,承包人继续履行合同,最终使EPC项目落成运行。
1.2 EPC招标控制价编制中的风险及影响
1.2.1 第一种形式的风险
(1)EPC项目基本要素定义不准确的风险。EPC项目的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赖于对该项目的要素定义,是编制招标控制价的核心,也是未来对EPC项目交付使用时考核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发包方没有充分地定义EPC项目基本要素,出现不合理、遗漏或者失误的现象,将可能产生后续的索赔费用和工期的延后的后果。反之,发包方没有客观地定义EPC项目基本要素,夸大其功能或描述含糊,将可能是招标控制价过高,从而错过合适的潜在投标人或者造成资金的流失。
(2)潜在的投资估算风险。在EPC项目编制招标控制价前,可以参考的资料仅有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现状、项目方案设计等资料,因此针对EPC项目地招标控制价的结果只能依据类似项目中所提取的一定的工程造价指标(单位工程预算单价)进行参考和引用,结合工程造价指数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
从精确角度看,采用类似项目中所提取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参考引用,其精确度无法衡量,因此存在潜在投资估算风险,风险发生时,可能会造成招标控制价过高或过低。
(3)承发包范围不明确的风险。在EPC承包模式下,项目业主进行招标前没有完成工程的设计,因此不会有完整的工程设计图纸等文件,对于标的的定义只能通过性能和功能要求进行描述,这就可能造成承发包范围模糊,没有严格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会造成控制价过高或者过低的影响。
1.2.2 第二种形式的风险
(1)承包人主导控制价的风险。由于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已经确定EPC项目的承包人,承包人在第二次确定招标控制价前完成设计工作,承包人可能将工程向有利于自身条件的方向设计,而非充分考虑业主的利益诉求,从而给业主带来不利影响。
(2)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风险。由于业主根据设计图纸成果,按照新清单计价规范等进行EPC承包后续工作控制价的测算,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招标控制价的质量,招标控制价的质量又将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利益。
(3)编制人员的素质风险。编制招标控制价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应组织有类似工程的造价经验、施工经验。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将影响招标控制价的质量,从而影响项目业主的利益。
1.3 EPC承包模式下的造价管理
(1)在设计阶段,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需要及时沟通,设计人员需要拥有设计控制的理念,推行限额设计的运用,可以避免施工图设计材料的大量浪费。推行限额设计是总承包模式下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求专业间有机配合,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科学合理选择设备参数,使得设计之初,就不会超过投资估算的最高限制。
(2)在施工阶段,造价受设计阶段造价的成果影响,与总承包企业的机构设置和现场管理人员有关,要加强施工图设计的审查。与招投标文件认真对比,把好建设标准、设计质量和设计深度关,避免施工图设计错漏、不安全隐患,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改变过去先施工后结算的程序,由造价工程师先确认变更价格后再施工,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合同价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3)对于材料设备采购,由于设备、材料费在整个项目造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做好采购工作对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有重要作用。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采购人员应将“质量第一”和“经济合理”结合起来,坚持“比质比价”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数量和时间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好的供应商,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必要的设备及相关服务。
2 案例分析―成都市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成都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3941.00m2(地上面积210800.7m2,地下面积43140.3m2)。因本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细分,项目业主采用述EPC项目招标模式中的第二种,案例只选取施工控制价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1)项目建议书阶段。采用类似项目对比法对拟建的项目进行初步的匡算。于2011年发改委确定立项报告,批复立项金额为77400万元。建设内容及规模为25.08万平方米,包括绿化、水、电等附属配套工程。
(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进行论证、比选以及优化。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后采用相对详细的指标估算法进行投资估算。于2015年1月发改委批复的总投资为84550.42万元。与立项批文的投资额相比,增加了7150.42万元,主要原因有:立项阶段是匡算,存在较大误差;可研阶段有了初步内容和规模;时间相差4年。
(3)设计阶段。EPC项目业主确定设计阶段招标控制价,并完成招标。承包人按照合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工作。业主根据承包人完成的项目设计,于2015年3月编制项目设计概算,总金额为81512.91万元。与可研报告批文投资额相比较,减少了3037.51万元,主要原因有:总承包方完成项目设计,依图的概算准确性较高;设计遵循了规范和方案优化比较。
(4)招标控制价阶段。结合设计阶概算,招标控制价送审金额为71761.96万元,与设计概算相比较减少了9750.95万元,主要原因是:对EPC项目的要素定义进行了详细定义;提取一定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参考和引用;聘请了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经过财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最终招标控制价金额为67836.66万元,相较于招标控制价送审额减少了3925.30万元。主要原因是:专家对EPC项目要素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筛除;主管部门规范调整了项目措施费用的合理性;招标控制价再次复核并调整优化。
3 EPC承包模式下控制价形成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及措施
首先是EPC项目承发包范围。业主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应对EPC项目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进行描述,项目特征描述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大小,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产生不必要的索赔等开支。EPC项目应当注意工程项目特征的描述问题,以免造成招标控制价丧失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明确规定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在合作过程中因为项目承发包范围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其次是控制价形成过程。参与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经验,从而在编制招标控制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我检查找出其中潜在的错。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负责人对控制价进行检查时应当从开始到结尾综合检查,不能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同时,必须充分重视计算过程中的小数点的位数问题以免造成重大的差错,并对其中比较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的检查。
第三是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在利益分配中,双方应该遵循公平与诚实信用原则,做到既满足各方的期望要求,又不影响各方的工作e极性;遵循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不存在无风险的收益,也不存在无收益的风险,一定的收益对应一定的风险,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就应当承担一定的风险,各方应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遵循利于合同履行原则,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取决于合同能否得到有效履行,与合同双方之间的收益分配有着很大的关系。
4 结语
EPC承包模式的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并对该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以及造价全面负责。目前我国在EPC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管理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已经采用EPC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差异较大,从而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变更大、整体项目结算超支的现象。综合其原因:大部分业主对当前EPC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的内涵、风险等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如何合理地对招标控制价进行管理,使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等过程紧密相连,对工程实施整体安排、系统优化,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工程成本和质量的管理。在EPC承包模式下,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EPC项目的发包企业,应该加强招标控制价编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更高水平地编制招标控制价,确保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三维;逆向工程;数字化移交;云计算;虚拟现实
1 引言
三维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再现三维世界中的物体模型,并能够承载三维物体的复杂属性信息,甚至具有虚拟交互的能力。云计算[1]是新近推出的一种工作模式,它是将原本分散的资源聚集起来,再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受众。以发挥其高可靠性、廉价性和通用特性。这两项技术的研究一直受到电力行业研究者高度关注。我国电力行业有其自身特色,依靠CAD辅助设计手段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三维设计也是这10年的事,而电力设备一般使用寿命都在20~50年,存在有些设备信息还停留在设计图纸上。当前行业的核心方向还是电力专业,所以无论是前端的设备三维建模还是最终的三维展示,对从事电力专业的人还过于专业化,系统且对硬件条件要求高,终端运维用户很难承受。为缓解以上矛盾,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电力协同设计和展示云服务平台。
2 电力设备三维生成与展示总体架构
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多业务协同的电力设备三维生成与展示平台,在该平台上以被建设对象为核心,整个电力建设、应用的产业链上的单位均可按权限维护各自范围类的属性。设计单位构建设备的概念模型和模型的连接关系;制造商创建设备的实物三维模型并加装设备特征属性;施工单位将施工图中基础设施、设备及部件赋予施工计划的属性,使电力建设对象上具有时间轴,可以模拟展示施工进度,预测设备进场、安装需求;电力业主也可根据上游服务商数字化移交的模型加载健康履历和SCADA信息,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操控电力设备和设施。在此平台上建设方、设计方、设备制造方、施工方、业主运维单位、检修公司可在统一协调工作。
电力设备三维生成与展示平台主要包括:1、设备三维构建;2、三维模型入库与;3、三维客户端动态展示。如图1系统架构图所示。
图1 系统架构图
3 电力设备三维生成方法
3.1 设备三维模型构建
三维模型建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由设计单位对变电设备外部轮廓、接口部分、关键部件通过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建模,初设评审通过后再输入模型的基本要素和扩展要素。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般适用于新建电力设备。第二种:在役电力设备可以通过逆向工程中的重构方式获取。如图2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示意图所示。
图2 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示意图
它由电力设备生产厂家或设备运维单位利用激光扫描方法获得现有设备的外部轮廓、接口部分、关键部件三维点云数据,并将三组几何模型数据通过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规则进行关联。这三组数据经过简单的离散型方差算法去除边界噪音即将完全独立的点、线数据剔除,再通过改进的虚拟力(VFA)算法[3],将原算法中保留的均匀分布数据剔除,逆向保留边缘距离数据,以获取图像中各边缘的关键点、线,以减少三维重构模型的数据量。由于关键部件一般外观轮廓复杂宜采用超二次曲面法[4]求解模型。三维模型采取本地进行曲面拟合计算,再利用云计算进行平滑处理、数据分类,形成于之匹配的设备待入库三维模型。
3.2 设备三维模型入库
三维模型检查与入库过程包括:几何形态检查、装配约束条件检查、模型分类、三维数据检索四部分组成。其中,曲面特征分析和模型关键数据提取为几何形态检查提供三维数据依据;基本要素和扩展要素为三类模型提供电力应用要素,其中基本要素由设计单位在初设评审后输入的设备具体电气和空间特征数据,使三维设备模型实例化为某功能位置上具体设备个体三维模型。扩展要素由最终用户录入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相关数据,使变电设备三维对象具有与现实设备对等的准实时信息。整体工作流程:云服务器收到前端发来的三维模型分组数据,进行曲面数据分析和模型关键数据提取,云服务器根据放缩比例寻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似的匹配,主要比对各端点据中心点距离、各边缘线长度,各面的数量匹配度。然后,对装配模型进行装配条件检查,检测装配点尺寸和位置匹配度。若模型的匹配度超过规定数值,则云服务器向建模终端返回已检索到模型的检索编号和其对应类型的标识编码。否则,云服务器将同步加载基本要素和扩展要素形成设备模型,然后将其添加到新设备三维模型检索库中,供三维与展示用。
4 三维与展示方案
4.1 电力设备三维
三维图像过程主要包括三维图像渲染、图像加密保护和时序三维影像。如图3 三维图像过程所示。
图3 三维图像过程
三维图像渲染的输入控制量由最终用户根据需要展现的漫游路径、视角及自然光线进行调整,信息分别会发送给云服务器的三维旋转角度触发器、用户视角范围触发器、照射光源及角度触发器,云服务器根据控制量的组合进行三维图像渲染。三维渲染后的图像要经过三维图像加密后再进行。
4.2 电力设备三维展示
三维影像展示过程:首先,三维加密图像以图像流的方式传送给最终用户,用户通过IE浏览器的Flash播放器实现虚拟化和自服务功能进行三维图像展示。客户端三维动态展示交互操作采用自然用户界面方式,使三维操作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将最终用户的注意力放在相对高级、更贴近电力业务的工作中,提升用户体验感和三维展示效果。从而达到最终用户对电力设备进行三维浏览、漫游、定位、虚拟操作的目标。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电力设备重构三维模型的方法,利用云计算优势创建设备三维模型,实现有偿瘦客户端模式,提供了三维展现的应用方案。然而整个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和设备运维全过程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在三维建模、入库及三维展示方面的技术实现进行了研究,虽说这些成果对将来工作会有一定的理论支持,但对于面向对象的三维建模和增强现实技术在电力三维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快速满足我国智能电网高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枫,刘洋.浅谈“云计算”[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
[2]李琪林,周明天.面向智能电网的云计算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
[3]邹磊,蔡自兴等.基于虚拟力的自组织覆盖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
[4]黄芳,樊晓平等.基于(μ+λ)演化策略的超二次曲面三维建模与分割[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年.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生产过程;事件驱动;模拟教学;实训模型
实训教学历来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针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实训,由于受企业生产现场的条件限制,传统的下厂实训和顶岗实习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实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设计仿真模拟的生产过程实训系统,就越来越多的被高校和企业所重视。本文通过总结职业技术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的经验,探讨研究了基于事件驱动的生产过程实训模型,在生产过程模拟实训系统的设计中进行了应用。
1 事件驱动模型设计基本原理
所谓事件驱动就是在持续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选择决策的一种策略,即跟随当前时间点上出现的事件,调动可用资源,执行相关任务,使不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或处理,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的关联处理完成,也就完成了一个整体事务的处理过程。通过事件驱动方法进行事务处理的结构形式构建,也就是事件驱动模型。
各类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是按工序来划分,每个工序又可以划分为若干的操作步骤或作业步骤,也就每道工序的工作步骤,通常被称为“工步”。这里把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每个工步称之为“事件”,生产过程各工序之间、每个工序的各个工步之间都有着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联系,上一工步对下一工步的作业触发或作业环境条件提供,都可以归结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驱动关系。
1.1事件及其基本要素
每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工序号/工序名,用来划分生产过程的基本工序,为后面的工作步骤划分出范围界限。
②事件号/事件名,用来标识出一个基本事件,其中的事件号应该是事件模型的主键。
③事件基本描述,用来对一个事件进行定性的说明。例如:根据装入量确定合理吹炼枪位,严格按照“低-高-低”枪位操作,就是枪位控制的事件描述。
④事件触发条件,由前一个事件、也就是“前驱事件”引发的当前事件的开始信号数据。例如,“枪位控制”事件的前一个事件是“吹氧”事件,它提供了“点火开吹”的触发条件。
⑤事件的起始参数,就是一个工步开始执行时的必要参数,可以是常量,也可能是一个区间值;可以是本事件的固定存储,也可能是前驱事件触发本事件时的输入数据。
⑥过程参数处理,是依据当前事件的基本工作性质,再结合本事件的起始参数,按工艺要求进行当前事件过程的参数加工变换,最后生成事件的终止参数。过程参数处理的来源数据和结果数据可以是标准值或区间值,也可以是生产过程变化的公式或参数表等。
⑦事件的终止参数,就是本工步执行结束时所具有的各项工序参数,可以是常量,也能是一个区间值;可以只是本事件的结果存储,也可能是提供给后继事件的输出数据。
在事件基本要素划分清楚的同时,每个事件还根据作业特点与教学要求,可以与作业画面效果和教学知识点相链接,从而提供与作业步骤相关联的作业效果和专业知识。
1.2前驱事件与后继事件
①前驱事件也就是与当前事件有关的、对于触发或完成当前事件有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事件。用前驱事件号来标记当前事件的可能前驱,如果多于一个,则当前事件可称为多输入事件。在进行工序选择的实训操作时,实训的起始点是选定的一个工序,这时前驱事件的结果可以按给定的参数执行,也可以在该事件允许的参数范围内随机生成参数作为当前实训工序的起始参数。
②后继事件则是与当前事件有关的、在本事件完成中或完成后对后续执行的事件具有触发或提供条件的一个或多个事件。用后继事件号来标记当前事件的可能后继,如果多于一个,则当前事件可称为多输出事件。
2 生产过程的工序与事件划分
如果把一个生产过程事件比喻为一个函数,这时事件的过程参数处理就是函数的功能,事件的起始参数就是函数的自变量,事件的终止参数就是函数的因变量。而前驱事件的完成结果就构成了当前事件的输入数据和函数执行触发条件,而当前事件的完成结果又构成了后继事件的输入数据和函数执行触发条件,由此一系列的事件触发和事件完成就构成了生产过程按工序、分步骤的持续进行,最后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作业过程。
这里以转炉炼钢生产的基本过程为例,总结归纳生产过程中工序与事件的划分方法。生产过程问题以生产任务下达开始,形成了一个生产任务的起始参数与目标要求,然后从装料开始到出钢后进行溅渣护炉,对于转炉炼钢的六个生产工序过程从生产岗位操作的角度可以划分为58个工步,也就是58个事件,在划分了转炉炼钢工序和事件的基础上,再对事件的要素和各事件之间的驱动关系进行整理,就可以形成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事件驱动模型。
3 事件驱动模型的应用
根据对生产过程实训系统运行要求的不同,事件驱动的实训模型在应用中可以提供工序选择、方式选择和不同组合选择模式。
(1)实训工序选择
完整工序模式:从一个生产任务的第一道工序开始,进行完整的一套生产过程实训,可以作为岗位作业训练或技能竞赛考核的环境。
局部工序模式: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生产过程的某个工序或某个工序开始的一至几个工序的运行环境,以满足局部或重点工序生产实训的要求,可以作为学生按教学内容进行实操环境的重点学习与反复练习。
(2)实训方式选择
①教学训练模式:这种实训方式以基础作业训练为目标,再配合一定的工序选择模式,根据生产作业过程的不断推进,通过提供作业提示、提出相关问题来为学员提供与作业过程相配套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环境,每次作业结束后可以根据解答的速度和正确性进行评分,用来满足作业训练与知识技能学习需要。
篇6
关键词:环境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管理;机制管理;效能管理
一、 引言
企业组织管理是不是有普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由于企业组织管理理论至今一直是按照西方科学研究局部,寻求局部真理的模式探讨,从研究者选取一个问题,从一个或两三个角度探讨,发现局部知识的模式已经成为管理科学研究攀附科学研究的基本伎俩。并且,由西方研究模式导致管理理论丛林的事实而否定整体性,统一性,否定建立普遍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学者大有人在。本文基于中国古代多元系统模型(比如太极阴阳五行,太极阴阳八卦等)具有高度普遍的适用于宏观和微观的各类复杂的多元系统的方法论,我们发现,任何一个行为系统或任何行为系统都包括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功能(或绩效,对于基于人的复杂组织系统用绩效表达更合适。)等五个要素①。这是任何组织行为的共性,同时任何组织之间的差异也可以通过组织环境、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机制和组织效能绩效等方面深入探讨和发现。任何组织管理都是围绕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效能绩效的管理。
二、 组织行为系统的五要素
元素和基本元素,元素是系统的基础性成分单元,基本要素则是系统构成的基本单元成分。
要素就是系统的基本单元成分。平常说的人、财、物、信息都是组织的基本构成成分,但是这些成分基本上可以概括成组织资源②。一般的说,资源本身不会自觉的相互作用,这些成分如何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组织目标,这需要能量(组织能力)施加。也许有人会说,这里的人有能力,使财、物、信息相互作用。这不完全对,因为施加这些作用的不是单个的人决定的。是众多的人根据信息交流达成共识做出决定,然后由承担责任的个人或成组人相互配合完成。这里动用的是集体的力量。因此,个体人如何集成有组织的群体的力量。形成的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因此,组织能力也是组织的基本要素。组织能力有多种,比如,提出决策方案的能力,决策控制的能力、决策执行的能力;组织策略的能力、组织战略的能力等等。它们构成组织系统的组织能力子系统。组织能力和资源的调配是有规则的,规律的,激发组织潜力,就是组织机制,合适的适当的组织机制保证组织资源和能力的适当搭配,激发能力的充分应用。组织制度(比如反映激励制度的报酬系统)、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等就是体现组织运行机制(规律)的主观认识机制。它们决定组织资源和能力如何应用。因此,组织机制也成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组织是有一定功能的,也就要有组织目标和衡量组织目标达成的绩效。基于组织目标的组织绩效系统就成为组织的基本子系统(元素)。上述这些子系统成为组织系统的基本要素。
一个组织(企业)的行为也有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功能)构成。而且,作为企业组织的整体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作为部门或团队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作为岗位和任职者个人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不仅如此,而且,组织整体的每个行动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每个部门或团队的每个行动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每一个岗位的任职者的每一个行动也有自己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这样,行为系统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可以渗透到企业组织的每一个层次,每个部门或团队,每个岗位和任职者,以及渗透到相应的层次、部门、岗位任职者个人的每一个层次。因此,组织管理理论可以整合和建立基于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的多元系统整体模型理论。本文只是简要的组织管理的五个要素的管理。特别说明,各要素的划分需要辩证理解。着眼于整个组织,从静态看(某个时间点看,资源、能力、机制同绩效的区分是明确的,从动态看,资源、能力和机制与绩效可以转化:比如前一阶段的某些绩效可能就是现阶段的资源、能力或机制的某部分的构成物(成分);应用现阶段的资源、能力和机制形成现阶段的绩效,而现阶段的绩效的某些成分可能是下一阶段的资源、能力和机制的某些构成成分,或者说下一阶段的资源、能力和机制的某些构成成分源于现阶段的绩效。另外,着眼于不同部门或团队对资源、能力、机制与绩效的划分也会不一样,落实到工作成果的基本单元(个人或团队),不同的个人或团队的资源、能力、机制与绩效的划分也不一样。而且,所有这些都需要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看,而且要考虑环境是静态还是动态的影响。
组织系统的基本要素要求能够体现企业是同质与异质的辩证统一。即能够反映企业组织的共同性,又要能够区分具体的企业的不同的差别或表示不同企业的差异。同质是因为作为企业,都具有企业的共同本质,区别于社会的其他组织,比如企业组织的功能目的和目标是通过生产或服务等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和目标,增进社会福利。从构成要素看,具有一切社会组织所必须的基本要素,比如包括资源、能力、机制、功能目的和目标、绩效、价值观,并且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人主导。而不同质(异质)意味着反映具体企业组织之间的差别,具有复杂多样性。比如生产型企业就不同于商业服务型企业;又如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股份公司制企业虽然都是企业,但是各不相同,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类型企业,它们在反映共同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量从无到全的连续体系列或间断水平上具有差异。比如同类企业或不同类企业在包括资源、能力、机制、功能目的和目标、绩效、价值观,最主要的主导元素是人等等方面的质的特征和量的特征会具有差异。组织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组织环境、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机制和组织效能绩效等方面描述和识别。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任何组织管理都是组织环境、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机制和组织效能绩效的管理。
三、 五要素管理
1. 环境管理③。所谓组织环境,环境是系统外部与系统相关的部分或与系统相关但不在系统之内的部分。
任何组织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组织最初的资源、能力都来自环境,组织资源、能力的消耗补充也离不开环境,甚至组织机制也是来源于环境。组织系统本质的涌现离不开环境,组织环境就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状况和条件。组织能量消耗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放在环境中消化处理,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需要环境消费,组织能量的补充、扩展依赖环境。环境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即组织活动具有外部性,包括积极的方面,也包括消极方面。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环境,任何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将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组织机制要求平衡、协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既防范风险,又充分利用环境,使组织系统能够在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组织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就是要识别环境,认清发展变化的趋势,发现利润区间,发现组织的需要的资源、能力、机制,从而是组织整合环境,与环境协同管理,促进组织需要的系统质涌现,比如组织效能涌现。
2. 资源管理。所谓组织资源,就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构成组织系统的,如财、物、信息、社会关系、无形资产(比如组织的品牌、形象)、时间、空间等等基本要素。这些元素是组织中最基本的“成分”,是组织开发和管理、应用的对象。它们的作用需要在信息基础上通过组织机制运用组织能力才能发挥,对组织目的和目标的实现起最基本的作用。组织资源是被开发、使用的对象,它们不会自动自发地起作用,但对组织能力起支撑作用,也是组织机制运作的物质基础。如果不被开发使用,就不会对组织目的目标的实现做出任何贡献。通常还会随时间变化而贬值或升值。对资源的管理要求识别组织需要的资源,包括组织环境中的资源,也包括组织自身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资源;对资源的管理还需要通过组织化构思、规划和设计如何配置资源,使组织的资源、能力和机制出发发挥效力,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达成组织目标,实现组织效能。
3. 能力管理。所谓组织能力,就是使组织资源类各要素获取、保存、相互作用、利用(使用)的组织能量。组织能力是基于智能体人、机器、设备等的能力和能量,比如流程能力、激励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规避风险的能力等等。通过运用组织能力,使组织能力作用于开发、使用的对象组织(比如资源),组织就能够获得组织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人、财、物、信息、社会关系、无形资产、时间、空间等等,并使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生产出各种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通常组织能力的使用受组织机制制约,即能力基于组织机制形成,并且组织机制规定了组织拥有的能力的类型、大小和使用程序、途径和方法等等。组织能力受命于组织机制,但也影响组织机制的形成、发展、完善和组织机制作用的发挥。组织能力管理一方面是获取组织需要的能力(人、机器设备等),培养组织能力(比如在某时期实现组织价值理念的组织化能力),并通过组织化,把个别的构成要素的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通过优化运用组织能力,使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的能够形成组织绩效,保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能力管理也包括发现组织环境中的能力,并设法加以利用,通过组织内外的组织能力管理,配以组织环境、组织资源、组织机制、组织效能绩效管理达成组织目的和目标。
4. 机制管理。所谓组织机制,简单说就是组织运作的规律和规则。作为组织系统的运作规律具有客观性,根本地说就是实现分工效率和协作效率的机制。在组织管理实践运作中就是反映组织运作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的制度、文化、组织精神、价值理念、组织机构、组织的思维方式等等具有主观认识的“东西”或成分。从组织运作规律看,组织机制主要包括信息机制、利益关系机制、契约机制、价值理念协同、道德(公平公正、信用等等)机制、利益激励机制、权威机制、社会关系(人本)机制、差异互补机制、配置优化机制、风险商机机制、组织逻辑思维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催化循环机制、超循环机制等等。组织机制主要通过在信息协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结构的信息能协同按照组织的各种机制原则,协调和调动组织资源和能力获取、使用组织资源和能力的组织行为发挥其作用。组织机制如果没有相当的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的配合,组织机制也一无所用。比如,不少组织照搬标杆组织的组织制度收效甚微就是明证。组织系统质涌现性(管理)的大逻辑或组织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组织机制,是包括其他组织机制的大机制。组织机制管理就是发现环境中的机制,通过学习和研究,构思、设计组织运用的组织结构、文化、学习、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运营流程、组织制度(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绩效评估机制程序、奖励和报酬机制、权利系统授权机制、计划目标机制、晋升培训职业规划机制、激励机制等等机制、模式、方法、策略。一般的说主要有产权与融资机制、采购模式、生产模式或、营销模式、绩效考核模式、激励模式等经营运营模式。组织资源、组织能力如果没有科学、合理、适用的恰当机制,不能充分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和能力,就不可能有效的进行组织环境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管理和机制管理,也就无法充分有效的达成组织效能绩效的目的和目标。合理的机制能力够充分有效的优化组织中的核心的能动因素——人的权责利,实现组织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协同,从而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规律、规则等机制,达成组织效能目的和目标。关于企业机制,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 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ney Winter)在认为企业有固定的方式做事方式,叫做“惯例”,生产、管理、销售、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各有一定的惯例,整个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这些惯例。企业的惯例是较为持久不变的,但有时需要适应业已改变的市场情况而作修改。企业的惯例是可以遗传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保证自身继续存在,就需要寻求新的生产技术和惯例。创新则是通过研究与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熊彼特式竞争是通过创新竞争。按照熊彼特的意思,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组织和管理创新。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惯例,创新意味着创新者对非创新者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多利润。但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非创新者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模仿,后来者可以逐渐赶上先进者,先进者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优势。
5. 效能绩效管理。从系统质涌现理论的角度看,组织效能是组织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形成的功能绩效。即效能包括由环境、资源、能力和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因此在时间上,属于效能的资源、能力、机制等已经属于绩效,它或它们是后续组织行为的基础。任何组织都有目的和功能,在一定时期都设有目标,组织绩效则是对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组织效能绩效代表了组织目标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反映组织系统本质的涌现程度,代表了组织系统运作一个周期的最高层次整体功能的组织系统质。组织绩效主要包括组织成员的满意度、组织服务对象(客户)的满意度、组织财务绩效、组织社会满意度(社会责任履行的满意度)等等。有时为了监控组织系统质涌现的过程,则把组织流程机制改进、组织能力提高、组织资源增加等等也包括进来。而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机制都是为实现组织系统质本质涌现的服务的基础层组织系统质的现象质,组织绩效则代表组织系统功能的组织系统本质涌现程度。
组织绩效管理就是在组织环境管理、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管理、组织机制管理基础上,对组织效能绩效目标构思设计、组织绩效实现过程的环境、资源、能力、机制等管理和绩效考核和反馈。组织效能(绩效)是组织目标达成程度的度量。通过绩效评估,给企业把效能(绩效)与报酬制度科学、合理地关联起来,实现充分有效的激励,还可以进一步评价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开发和使用效率,进一步评估组织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绩效评估对照目标机制,同组织资源、能力和组织机制结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组织的整体和局部情况,能够从整体和局部发现企业组织的优势和不足或缺陷,从而为企业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扬和发挥,弥补、克服缺陷和不足,改进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更充分有效的发现和利用组织资源,更充分有效的发现和利用组织能力,优化配置资源和能力,使组织资源和能力科学合理的组织化和配置使用,提高和充分发挥组织效率,达成组织目标,维护和推动企业组织的发展,为企业组织生存、做强、做大和做长久的发展进化奠定控制与调适的基础。
四、 小结
无论是企业整体、企业的部门、企业的岗位,乃至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无不涉及五个要素:环境、资源、能力、机制和绩效评估等。这五个要素是解决一切问题必须的要素,是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企业管理的五要素。全员管理,组织由组织管理,部门有部门的管理、个人有个人的自我管理。五要素具有高度的渗透性,能渗透到企业组织管理的各层次,因而具有高度的普遍性,任何层次的问题或目标任务,只要围绕这五要素,就可以找到适当的合理的解决方式,它们构成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和万用钥匙。任何组织管理要有效一方面要注意组织行为系统五要素的配套和平衡管理,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有重点管理的进行。任何偏废都将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遮襟见肘的做法,不能充分有效的做好组织系统管理。
注释:
①即使是机器也不例外。比如一台电脑,有运行环境,有支持运行的资源(电、各种硬件、信息等等)、能力(传递、交换、加工、分析、综合、记录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机制(信息发生、传递、交换、加工、分析、综合、记录等逻辑机制)、功能(辅助使用者达成信息搜索、加工、分析、综合等处理任务目标)。
②人既有资源的特点,也包含能力,但不是组织能力的全部。
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管理对象单位做相对划分,但可以由变量来描述。一般地内部环境总必然得到变量的刻画。因此,环境一般指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R· 纳尔逊,悉尼·G· 温特著.胡世凯译.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译者前言,Ⅱ-Ⅲ.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171096)。
篇7
一、基本要素的练习
即针对线条、明暗、质感、色调、形体、空间等因素分别来学习,协调观察与表现的一致性,并了解以往绘画大师如何理解上述问题,使学习者能够把上述因素灵活地运用到视觉艺术设计之中。在教学中,针对成人教学知识结构差异的特点,学习者基础普遍比较差,有的甚至是零起点的。因此,在进行基本要素的练习过程中,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绘画基础比较差的学习者着重先培养兴趣,然后再进行素描基本技法的训练,从一开始对这类学习者多鼓励,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循序渐进,让他们逐步认识线条、明暗、质感等基本要素训练对素描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着重放在提高素描的表现技法和对造型的理解,注意把握造型思维一定量的练习,正确引导学习者,并且把素描技法的训练和设计应用结合起来,为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审美分析的提升
在素描基本要素理解的基础上,分别对结构、比例、透视、运动、平衡、节奏、对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使学习者能够对构成基础素描的视觉因素有较深的了解。通过这部分训练,使手和眼都能专注于形体结构的透视比例和空间秩序的准确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物象诸因素的明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增强敏锐的视觉观察力。借助各种素描的写生训练,能在自然中发现美的法则和美的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进行设计实践。为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表现能力,具体的可以讲解分析一些大师和一部分高校优秀的作品,分析他们如何运用这些审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同样要有针对性,要由浅入深,教师注意引导和设计相关学科的交叉学习,进行一些带有视觉演化装饰性的、创意性的素描尝试训练,多方位、多角度地处理视觉信息,从而培养学习者多向的视觉审美思维。
三、材料技法的掌握
以往的传统绘画对材料的使用非常单一,而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扩展了素描及各种绘画形式的表现语言和与之相关的材料工具,体现形式多样化的表现技法,丰富了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为素描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素描的材质语言形式不再局限于再现客观物象,而是在绘画视觉领域里体现更多的人文思想和个性化表现。如传统绘画中的铅笔、钢笔、墨、木炭笔、炭精条等,现代技术的喷绘、拼贴、电脑等,这些不同的素描材质为视觉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绘画语言。只有充分认识材质媒介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通过不同材质在触觉、视觉上的感受探寻,才能有创造性地发现、选择、运用不同的材质媒介去表现视觉信息。因此,学习者对素描绘画的创作不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要让学习者广泛地掌握多种材料,从而提高他们素描的综合表现能力。
四、设计素描的创新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学生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作用有三种:一是对未来的活动的准备作用,学生时代的兴趣常对其未来的事业有重大价值。二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他便精神愉快,精力集中,不易疲倦,效果显着。三是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要求同学通过学习生物课程后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
一、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及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诛环节及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科学。好的教学设计能灵活应用好各种教学手段,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和参与到教学中,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际过程中要考虑到几个基本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这些基本要素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的,教师只有综合了这些基本要素,才能上好一堂课。
二、运用教学技能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认真备课,为上好这节课打下了基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得看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技能来组织好课堂教学。参加工作了一年,就教学技能这块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就简单的介绍几种教学技能,旨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导课是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利用导入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个开路,希望通过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状态,同时,好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接下来就是设计好导入内容,使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学习新课。另外,导入还可以做到使前后内容相互连贯,温固而知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又为以后的内容做个铺垫。再教学中,通常使用复习导入、实验导入、设置疑问等方法。比如,在讲解必修课“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个章节中,通过上一节内容“新陈代谢和酶”的复习后,导入新内容,首先教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从它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出发,其中,条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对植物体来说,CO2可以从大气中获得,那么水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节所要讲的内容。
所以,导入在教学中是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课堂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趣。
三、合理运用好其它技能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得运用好其它教学技能,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提问技能,分组讨论等方法。
提问技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来完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通过对学生的提问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提问,可以检查到学生学习和教学情况,并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问技能的方式很多,特别是自然学科,它跟日常生活比较贴切,比如,我们讲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一节内容后,知道了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吸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并在黑板上形象做图,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怎么吸水,怎么失水,吸水、失水对植物细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后,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卖菜的小贩要不间断的往菜上浇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解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个知识点。
分组讨论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分组讨论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设置好讨论的主题,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相应的归纳总结。
四、实施开展多项实验教学
篇9
【关键词】 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优化
一、“琼中模式”小额信贷概述
(一)基本要素
“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以下简称琼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民(60%为家庭妇女)发放贷款,实行5户联保制度,每笔农户贷款2万元内,期限原则1年,最长不超过3年,扶持发展“短、平、快”的农业特色产业,地方政府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并予以财政扶贫贴息。从贷款基本要素来看,琼中模式用途明确,主要针对农户发展本地特色种、养殖业项目脱贫致富,期限相对灵活。
(二)组织架构
琼中模式综合金融机构、政府双向作用,依托现有的行政机构设置小额信贷的责任级次。从县级政府开始,逐步向村一级细化,充分利用了政府的行政资源和信息优势,从机构设置上加大了各级政府的参与力度(见下图)。
(三)贷款审批流程
由于在组织架构上综合了政府与金融机构两套系统,琼中模式的审批流程也带有一定的双向性。贷款申请人联保提出贷款申请、由村委会初审后,其所在乡镇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站会同农村信用社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并出具意见,由县金融合作办公室讨论审批,并由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提供相关担保手续后,由农村信用社审核发放贷款。琼中模式在审批流程上进行了一定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社将调查审批程序前置,尽可能与政府联合同步进行,大大缩短审批时限,从接受贷款申请到发放仅需一周时间;二是县担保公司与农村信用社达成协议,采用全额担保方式,以不超过担保基金10倍为上限发放贷款,简化了担保程序。
(四)贷款信息服务
在琼中模式中,政府主导构建了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小额信贷服务网络:政府设立金融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小额贷款工作;在各乡镇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服务站,由一名副镇长担任站长;各行政村设立一至二名小额贷款联系员,对贷款农民进行跟踪服务,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借助该网络,有贷款意向的农户能够较容易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并以较为简易的方式获得小额贷款服务,从贷前的审批,贷中的指导,还款后的信息服务环环紧密结合。不仅向农户提供贷款政策咨询,在贷款项目经营(特色农业生产)方面也给予适当的指导,在贷款信息服务中充当了关键角色。
(五)信用评估和激励机制
为了营造信用环境,推动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业务良性发展,琼中县政府出台了《琼中县农村小额贷款奖罚试行办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信用评定激励机制。琼中模式对贷款贴息方式进行了积极创新,与传统政策性贷款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贴息相比,“琼中模式”采取了直接贴息到户的方式,按照还款情况给予不同比例的贴息(琼中县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拨100万元,凡经县金融合作办公室审批的贷款农户提前还贷的由县政府给予100%贴息,按期还贷的给予80%贴息),增强了对农户还贷行为的动态激励。
二、“琼中模式”小额信贷评价――优势与缺陷
在琼中模式中,政府在贷款制度设计、培训引导、贷前审批、贷后管理方面均发挥着主导作用,就我国国情而言,政府外力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外力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干预或干预不当,都将会影响到小额信贷的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业务开展情况看,琼中模式的发放规模较大、扶贫效果较好,但不能由此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商业可持续性。琼中模式现阶段的“持续”是建立在依靠大量政府优势资源助力的基础上,不等同于“商业可持续性”。一旦政府外力减弱(如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出现变化,不再投入行政、财政资源支持政策性小额贷款),该种信贷模式将重新陷入制度不稳定状态。
一方面政府的部分干预行为,如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培训引导,其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部分干预行为有“越位”之嫌,如主导了贷前审批、贷后管理等主要贷款业务操作的规则制定和实施,虽然由于制度设计较为合理,短期效果良好,政府外力过多介入具体业务操作,容易造成金融机构的依赖性,政府制度创新难以转化为市场内源性创新。以政府贴息为例,虽然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形成了对农户还贷行为的动态激励机制。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扶持的延伸性受到制约,从长期看可持续性较弱。借由政府资源降低了贷款成本,一旦监管不力,容易造成扶持群体错位甚至出现寻租现象,与原有政策目标发生背离。
三、优化小额信贷模式的建议
(一)借鉴国际成功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小额信贷商业化运作成效
以GB模式为例,其针对低收入群体融资需求特点的理念和技术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点。在因地制宜构建小额信贷模式时,也应由选择性地借鉴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服务,培养客户认同感的产品设计和经营理念,辖内金融机构只有秉持这种理念,增强业务开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小额信贷领域有所作为。GB模式中一些针对低收入人群接受的信贷技术,如简单的贷款审批发放程序、便于贷户理解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小额分期偿还方式、信用额度软约束等,这些都是在非政府外力推动下产生的金融机构自主创新制度设计,如果能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加以借鉴,可增强小额信贷运作的商业可持续性。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和组织优势,应保持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操作的相对独立性
在小额信贷推广成效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高信息成本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项目盈利的制约因素。对此可借鉴琼中经验,政府利用其信息和组织优势,建立的小额贷款服务网络,由金融机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发挥其贴近农户的信息优势,协助进行贷户的信息初步采集及小额信贷的信息服务工作,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推动小额信贷发展。但需明确的是,政府应由琼中模式中的“主导”转变为“辅助”,作为信息收集、提供者,非决策、审批方,应保持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操作的相对独立性。为了建立起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在削减政府干预权限的基础上保证其信息工作的动力,金融机构可考虑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相关机构、兼职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付费补偿。
(三)发挥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农村专业协会的作用
基于我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农民在生产项目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引导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专业支持,需要借鉴“琼中模式”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发式扶贫带动农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项目的盈利水平,促进金融资源带动农民增收杠杆作用的发挥。结合我国国情,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民主监督优势;利用政府资源支持、引导农村专业协会的建立和运作,发挥农户行业性自发组织优势。
(四)可考虑通过政府信用担保加强小额信贷导向性支持
尤努斯推动的GB模式在为最贫困人群(甚至乞丐)提供信贷支持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功,但应该看到的是尤努斯消除贫困的个人理念和精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指导下的格莱珉银行并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点在商业性金融机构中是难以复制的。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本文主要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奥菲贝尔的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发现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模式等方面加以说明和归纳,最终得出“1+4+1”教学设计模式遵循最优化、问题化、主体性、理论性四大原则,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情境与教学资源,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这种模式在现代小学教育中是一种比较有效地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是中国能否真正富强的根基。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教学模式的发展即教育创新的结果,最终一定要实践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学校教育创新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发展,实践策略
学校教育创新,指以创新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具有创造力的现代学校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新的创意、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行为来构建有变革创新能力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学校教育创新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大小,最终在于是否使学校得到了在新的平台上的发展。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是否使学生得到了新的、更优良的发展。教育创新的归宿,也往往是教育创新的主要依据和评价,即是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积极的、健康的发展。就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发展而言,课堂教学的构建是最基础性的建设,对学校教育创新的实现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也在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实际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最终呈现结果。
一、研究教学模式的意义
美国著名师范教育专家B•乔伊斯和M•威尔在对自身及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之后,从100多种模式中总结出了25种模式,在1972年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对规范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教学模式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化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化。
二、教学过程及其理论
2.1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由三个最主要的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构成的。其主要关系如图1
教师
学生
教材
“三要素”说流传很久,影响深远。《教学论》就称:“学生、教师、教材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称其为教学。”日本教育家在《现代教育学基础》一书中写道,“一般认为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有三个:教师、儿童和教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教学论三角形’。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学习者是儿童。教学是为了儿童的学习而展开的。第二,从学习的依据来说,学习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学习的本题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教材。第三,协助和促进儿童凭借教材进行学习的是教师。”因此可以认为,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
2.2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的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2.3教学过程的功能
教学过程具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全面的认识和开发教学过程的功能,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成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传递功能。通过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巧技能。因为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过程,所以它可以发挥出高效率、高质量的传递功能。
2.发展功能。通过教学过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发展,以及身体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识兴趣和探究能力等。
3.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识增长、能力发展,而且思想情感、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也同时受到熏陶、发生变化。教师应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给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以有益的影响。
三、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模式类型
3.1奥菲贝尔的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
奥菲贝尔认为,教师在教授教材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并能反应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从而能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
奥菲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来自接受性学习,而这里知识又是用语言呈现的。只要呈现的言语材料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相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的学习动机或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致力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转化,言语接受性才是有效的。可见,奥菲贝尔是在运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来改造传统的教授教学法,赋予了新的活力。
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设计好“组织者”。在这里,它使用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在学习新教材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使以后的学习更加稳定、清晰。
总之,奥菲贝尔的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演绎教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为传统的教授法注入了新的活力,较适合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但也容易导致机械式学习。
3.2发现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是:
对假说进行反复验证
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况
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
转化成能力
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1)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假设问题环境,诱导学生从有关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建立假设。
(2)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在发现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议论,对所发现的问题形成假定的说明和解释,使知识由分散、零碎向完整、综合的方向发展。
(3)验证假说。假说有多种,假设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在认识论上是完成由主观不确定性向客观确定性、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完成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4)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布鲁纳曾举了一个发现教学的例子。在六年级的地理教学中,开始学习北方中央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地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幅绘有天然特征和天然资源但没有地名的地图上,找出这个地区主要城市的位置。最后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了许多假设——一个水运理论,一个矿藏资源理论。布鲁纳说:“这对于过去把城市现象看成想当然的市区儿童来说,这种发现是很有价值的。”
(5)转化为能力。发现教学不仅要求学到知识,而且要求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四个优点:一是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二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三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四是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但发现法也不是万能的,他要求有专门的教材,并且要求学生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不能偶尔使用之。
3.3系统教学模式
系统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而有效的掌握书本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只是注重知识的接受、认知、记忆和再现,不利于学生创造才能和动手能力的发挥,亦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被指责为“填鸭式教学”或“注入式教学”。目前,人们正着手改变这种现象,出现了许多系统学习教学模式的变化。
3.4“1+4+1”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
北京师范大学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传统的教学设计将知识分成小块加以呈现,设计过程常常是“目中无人”,这种狭窄的视野很难把握课堂运行的整个系统。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时间、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诸多要素,各要素关系错综复杂又瞬息万变。那么教学设计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把握住这些关系?
笔者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结合系统论观点把课堂看作有活力的运行系统,提出课堂教学设计要综合考虑六大要素三大系统,即“目标导控+(资源整合+结构布局+行为优化+信息反馈)+问题驱动”,简称“1+4+1”模式,该模式概括提炼为如2所图示。
目标导控
问题驱动
资源整合
结构布局
行为优化
信息反馈
“导控+运行+动力”三大系统
图2“1+4+1”模式
“1+4+1”教学设计模式以现代教育及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支撑,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情、学情和教学资源,进而明确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良好的课堂生态应该是一个自然、开放、平等、各要素共生共长和谐平衡的系统。“1+4+1”教学设计体现了目标引领,从资源整合、结构布局、行为优化、信息反馈等要素进行系统策划,实施有效运作,以“问题”激活思维提供学习的动力,形成导向目标的课堂运行机制,形成互动生成课堂运行系统,使教学效能呈最大化。
教学设计是以追求教学效能最大化为出发点,“1+4+1”教学设计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最优化原则,即教学的有效设计是以较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系统化原则,即运用系统分析法,把教学过程看成动态交互系统,以目标为导向,综合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各要素间的关系,形成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问题化原则,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概而言之就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主体性原则,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其过程始终目中有人,以学习者为中心,把调动学习者积极有效介入学习为立足点;理论性原则,教学设计是凭借大量感性经验、根据目标任务对教学过程的理性分析。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韩桂风,现代教学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