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范文

时间:2023-04-12 05: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策略

篇1

消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就是选取满意的债券并长期持有甚至持有到期,这种投资策略目标主要着眼于获取债券的票面利息,持有期收益率就基本与买入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一致了。

这种策略是一种稳妥保守的消极投资策略,债券的固定收益产品特征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适合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投资者对债券的流通性要求极低,资金可以长期投资。采取消极策略投资债券,应该选取票面收益较高或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债券的信用风险要求非常低,债券的流动性较低一般在票面利息上会有所补偿,流动性差的债券的票面利息会稍高,比如同期的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比记账式国债的要高,所以消极投资债券还应该选取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如果在债券发行时就申购并采取消极投资策略,那么债券的票面利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三者就一致了,如果不是以100元面值的价格买入,三者就会不太一样了。

积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是着眼于获得价差收益以使总投资收益水平超越单纯的票面利率水平。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必须对债券基础知识和交易规则相当了解,并且掌握基本的债券投资技巧。债券没有涨跌幅限制,可以T+0交易,而且没有印花税,交易佣金不超过万分之二,这些都为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债券的收益曲线的走势会与基准利率的走势紧密相关,而且会提前反应,必须通过对各类经济数据的分析预测央行可能采取的加息或降息,央行的每次加息或减息不会是孤立的政策行为,往往会同方向连续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形成所谓的加息或减息周期,因为宏观经济转向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就是相机抉择以对冲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减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也应该下行而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上升,这样存量债券的收益水平与新发债券的收益水平才能对接上,而加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会上升同时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下跌。能否准确预测基准利率的调整方向是成功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关键。

在减息预期下,持有久期越长的债券的价差收益也会越大。固定收益产品发行后的总收益是比较确定的,但由于基于预期的债券交易的发生必定会在投资者之间不均等地重新分配,采取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就是要在这样的收益重新分配中获得正效应,当然也会有失败的风险。债券回购还可以被反复多次操作以起到放大债券的收益与风险的杠杆作用。可转债的转股收益是不固定的收益,取决于正股价格能够上涨高出转股价格的幅度,要通过交易获得转股收益需要对可转债的正股走势有事先的正确判断。除了国债没有利息税外,其他债券都有20%利息税的问题,个人投资者应该在付息日前后做相应的卖出买进操作以避税,否则只会白白地丢掉20%的利息收益。

组合投资策略

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是着眼于多只债券的组合管理,不是把自己投资的每只债券都分割开来看而应该把它们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单只债券不可能正好满足投资者的所有要求,而多只债券的不同比例搭配的投资组合有望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就好像调酒师可以调出各种鸡尾酒以满足客户不同的口味一样。

因需而选 记账式国债的信用风险低,但目前的收益率都不高于4%;企业债的风险适中,收益大多高于4%,但一般流动性较差;公司债和分离债的收益能高过6%,但是有的公司债和分离债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全部买国债可以很放心,但是收益就会偏低,全部买无担保的公司债,收益可能较高,但又担心信用风险,全部买转债又担心正股价格下跌,所以必须从自身的预期收益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出发兼顾债券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构建合适的债券投资组合。

激进组合要构建激进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可转债、无担保的公司债和分离债以及久期长的企业债和国债,尽量提高组合的期望收益。要构建稳健的债券投资组合,可以多配置久期适中的企业债,搭配一些国债和高收益的公司债以提高组合的流动性。要构建保守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中短久期的国债,尽量不配置可转债和无担保的债券,确保投资组合的高安全性。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已经为基金所奉行,而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债券也应该采取组合投资策略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和流动性,单只债券是很难真正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需要。

篇2

岁末年初,当投资者在盘点一年的收获时,也将为2008年的投资计划做准备,备战2008年。本期“机构视点”特邀国海证券首席策划分析师钟精腾、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申银万国证券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共同布局2008年的投资策略。

就2007年全年的市场走势来看,无疑是个超级大牛市。历史地看,这样的牛市格局已经延续了两年半之久,期间个股的最大涨幅超过了500%。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8年的时候,人们不仅要问:新的一年中,股市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作为市场的操作者,又该怎样为2008年的投资布局?

业绩增长为高估值提供支撑

《新财经》:在布局2008年投资策略的时候,投资者首先应考虑什么因素?

桂浩明:要布局2008年投资策略,首先要搞清楚过去的一年股市是涨还是跌。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将直接决定具体的操作行为。决定股市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股票的估值。如果估值已经很高了,显然在2008年就很难再找到继续大幅度上涨的理由。毕竟,在高估值条件下的牛市,只能意味着泡沫的不断滋生,风险在持续加大。

2007年年底,股市之所以会出现一波20%左右的跌幅,很大的原因在于股票的估值太高了。特别是权重股,市盈率、市净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致在当时条件下市场资金所无法承受,在扩容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行情掉头向下。不过,也因为在2007年年底的这波下跌,使得市场上原本已经变得很高的估值,得到了有效地调整。

据统计显示,在沪市下跌到5000点附近时,根据上市公司2007年预期业绩推算的沪深300指数平均动态市盈率已经回落到35倍左右,而根据2008年预期业绩推算的动态市盈率则在28倍以下。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这虽不能算是一个很低的估值,但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的特点,考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以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的前景,这样的估值水平应该是不高的,而且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特别是对于业绩能够超预期增长,或存在央企注资可能的上市公司,由于其未来的市盈率具有快速回落的可能,即便在静态市盈率比较高的背景下,仍然会获得较多增量资金的认同。

在这个意义上,2008年增长的主题仍然会在证券市场上得到发扬,有机会、也有能力将相关股票的价格推高一步。以指数而言,在2008年达到7000点或更高一点的位置,完全是有可能的。从目前的资料分析来看,即便到7500点,按照2008年预期业绩推算的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估计也就在40倍上下。如果说还有泡沫的话,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泡沫是能够接受的。

《新财经》:在上证指数5000点附近,整体动态估值达到40倍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乐观地看待2008年的股市和投资机会?

仇彦英:支持股市趋势的核心因素在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对2007年四季度业绩的判断,环比回落幅度大于预期的可能性在增加,将导致全年业绩增长低于60%。但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在2008年一季度和中期逐步释放出来,从而呈现高于预期的增长速度,有望触发和带动新的行情。我们预测,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可以达到35%左右,意味着当前市场的动态估值是低于30倍的,处于市场能够且愿意接受的估值水平。

另外,北京奥运会引发的奥运行情将开始从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启动。在奥运情绪的影响下,上证指数有望迎来新的高点。但指数的涨幅已经不可与2007年相比,A股市场全年的收益率在10%左右,意味着奥运会举办后股市可能会进入较大幅度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对指数的判断只是言明趋势。由于上证指数受到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等具有较大杠杆股票的影响,其波动性会更强,而不是更趋稳定。在行业与大市值股票的结构下,指数的牛市会被削弱,行业趋势与个股牛市将是2008年更鲜明的特征。

钟精腾:考虑到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等,A股上市公司应较境外股市有一定的溢价,但目前A股的溢价已透支了未来两年的高成长。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同比的大幅增长除了2006年的基数相对较低以外,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功不可没。

考虑到同比较高的基数、大盘调整所导致的投资收益变化以及中石油上市后对利润增长结构的影响等因素,预期2007年及2008年度业绩增长分别为45%~25%。而以此业绩增长率计算的全部A股以及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0.38倍、27.90倍,即目前的股价已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08年的高成长。

资金供求因素至关重要

《新财经》:2008年对于市场融资有什么样的预期?对2008年的股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钟精腾:2007年证券市场融资额锐增,截至11月13日,A股融资总额高达5569亿元,预计2008年融资总额有望高达60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融资特别是IPO发行节奏成为管理层调节供求的筹码:为了抑制股市泡沫,自2007年9月以来,管理层明显加快了大盘股的上市步伐,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以及中石油等超级大盘股的IPO额度合计高达2000亿元,过热的股市也应声而落。据统计,未来两年拟上市的大盘股IPO就高达6000多亿元。可以预期,2008年管理层将会通过调节新股发行的“抽水机”功率来改善供求。

《新财经》:自“5・30”印花税提高以来,对2007年的A股市场产生了多少影响?对于2008年股市的影响是否还会延续?

钟精腾:2007年成交金额的大幅锐增,特别是“5・30”以来印花税的大幅提升,佣金以及印花税的交易成本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财富吞噬相当惊人:截至2007年10月底,A股共成交金额40. 1万亿元,佣金及印花税合计高达3153亿元。

综合考虑2008年的行情等因素,预计2008年A股换手率可能会较2007年下降近半,即约为32%。但2008年全年可流通的平均市值规模较2007年增加了七成左右,2008年A股成交金额比2007年减少20%左右,约40万亿元。而按40万亿元成交金额计算的佣金及印花税合计为3840亿元(参见图1)。

从历史经验可知,印花税也是管理调控股市供求的重要手段。2007年管理层大幅提升印花税是遏制证券市场泡沫化的权宜之计。若2008年股市陷入低迷,管理层逐渐调低印花税可以期待。

《新财经》:随着“大小非”解禁,2008年是否要有所增加?

钟精腾:大非解禁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2009年及2010年,而2008年大小非解禁总市值为28089亿元(按2007年11月12日收盘价计算),仅比2007年高出三成(参见图2)。

但连续三年解禁股份的叠加压力不可小视:2006~2008年三年累计解禁市值将高达54350亿元。统计显示,解禁“大小非”2007年(截至9月)减持总量虽仅占可减持股份7.12%,但比2006年减持股份占可减持股的3.64%水平高出近1倍。可见随着股价的大涨,市场落袋为安意愿明显增强。故可预期,5万多亿已解禁的“大小非”将成为2008年行情冷热的自动调节器(参见图3)。

《新财经》:2007年基金的大规模扩容将给2008年的股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钟精腾:“5・30”以来,基金扩容的“”催生了蓝筹泡沫,使得管理层一度暂停新基金的发行以及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可以说,证券市场机构化的发展是趋势,也是证券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但机构化的发展需与中国股市近八成股份未流通的特色相结合,与时俱进。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基金、券商、QFII、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持有的A股市值为3.9万亿元,占沪深A股总流通市值的48.88%。可见,目前基金等机构规模相对流通市值而言,已是“僧多粥少”。

除基金、QFII、QDII等发行外,“港股直通车”特别是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将成为影响2008年资金供求的重要因素。

重大事件

将对股市产生刺激

《新财经》:对于2008年的股市,可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桂浩明:应该说,在2007年,经过市场各方的全力挖掘,凡是人们能够想象到的投资主题及题材,恐怕都有了比较完整的表现。因此,以常规角度寻找投资重点,恐怕是不那么容易的。但是,2007年有一件事情没来得及做,就是股指期货推出。虽然从股指期货本身来说,它并不具备引导大盘上涨或者下跌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具有创新色彩的金融衍生品,它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资金的流向,加大股市中300指数样本股,特别是权重股的地位。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不但市场将表现出更大的活力,权重股的价值在某种角度上也会得到提升。应该说,股指期货拖过了2007年,但不会再拖过2008年。只要股指期货推出的计划一公布,马上就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刺激。毫无疑问,布局2008年,就一定要考虑推出股指期货这个因素,并且把它作为影响市场走势的最大变量之一来考虑,围绕推出股指期货这样的安排来进行资产配置。

《新财经》:除了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哪些因素可以考虑?

桂浩明: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有多重意义,就经济意义来说,决不仅仅是直接促进对奥运会相关的经济部门在此间出现较大的发展,更在于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民族自信、自豪感,加深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经验证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无不对其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说,奥运会的举行,将延长中国经济的景气周期,从而有效地改变一些人认为的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已经处于拐点的看法,这对于股市来说,无疑具有全方位的积极作用。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论调,认为奥运会以后股市就不行了。究竟是否如此,当然需要实践来检验,也确实不能排除临近奥运会股市出现震荡的可能。但是,如果“后奥运经济”的发展得以充分展现,那么,股市在这个时候就会获得新的做多题材与想象空间。在布局2008年的时候,对这样一个因素,也是需要有所预期、有所准备的。

《新财经》:对于2008年的股市,哪些行业更有投资价值?

钟精腾:2008年个股不会再像前两年那样“鸡犬升天”,个股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与1998年的区域震荡市相同,“重组”及“成长”两大题材将主导着2008年市场热点的演绎,即注资重组、整体上市以及小盘高增长等个股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行业及板块机会经过近两年的充分挖掘,可以预期2008年市场热点的行业特征不会很明显,因此,2008年选股应自下而上。相对而言,银行及航空类个股仍有望成为2008年的强势品种。

尽管国家为控制资金流动性过剩和信贷规模的过度增长,不断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紧缩政策,但作为2008年以后两税并轨的最大受益者银行股,预计未来的两三年国有商业银行至少能保持2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而股份制银行能保持35%以上的净利润增长。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银行在综合经营的情况下,将率先涉足其他金融领域,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有利于银行打造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进行业务全面整合。从动态估值的角度看,银行板块的2007年和2008年平均PE大概在35倍和25倍左右。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是相对偏低的。

看好航空类个股除了消费升级的原因外,更主要是对2008年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加速的预期。

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可能会给旅游酒店、航空等一些奥运板块带来阶段性的脉冲机会,但投资者不可期望过高。奥运板块中,多是一些概念股,而随着基金等机构快速发展,市场投资理念的逐渐成熟,缺乏实质性业绩支撑的概念股将难成气候。

仇彦英:2007年出现的牛熊共舞、结构分化,在2008年会得到进一步的演化。这种结构分化的基础在于行业趋势的演变和不同企业成长的基本预期。另外,在高估值的市场下,风险仍然是不得不防范的,明确判断行业趋势和把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是最有效的投资策略。

在流动性过剩仍然对股市构成支持的情况下,个股、板块、行业的牛市是可以期待的,毕竟股市已经培养了一批稳定的投资者。那么,在增长预期明确的行业中把握优势企业的投资机会,“优势企业+大市值”是基本的配置。基于对利润稳定增长的预期,金融、地产、机械、食品、商业、电力、交通仍是投资的重点和配置的核心,从值得关注的超预期增长的行业趋势看,电子元器件、日用品、通信、医药等小市值行业是可以挖掘潜力品种的方向。但相对于当前通过资源整合、整体上市、机构规模扩张而演绎的“强者恒强”,中小企业股票走势整体强于大盘的机会仍然还需要时间。

各机构2008年投资策略

长江证券:从消费升级角度,看好显著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行业也即消费服务业;从直接受益本币升值角度,看好受益本币升值带来汇差收入的航空业;从产业链角度,看好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资源类企业主要涵盖石油和煤炭;从市场预期趋同性角度,看好金融和房地产业。

海通证券:对于2008年的行业配置,建议超配以金融、地产、通讯运营和石油化工为代表的封闭型行业,以及以钢铁、机械和交通运输为代表的半封闭型行业。

高盛:关注A股市场中走势落后的大盘股,其中金融股、油气股及电信股所面对的风险较小。航空、药品零售、资产管理及托管银行等行业似乎仍处于良好位置,预料将受惠于中国强劲的宏观经济趋势。

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 股票市场 投资策略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共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了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效应,拥有的资产迅速得到了增加,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的投资意识。然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为使经济尽快复苏,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货币超发冲击物价,引发通货膨胀;国际方面金融投机又导致了在经济增长趋缓的同时出现全球性通货膨胀加速上涨(张晓慧,2010)。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没人能够无视它的存在。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投资者必须寻求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以避免已有的资产收益大幅缩水。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中小投资者如何应对通货膨胀提出了建议。

一、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股份制企业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短期内集中大量资金,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而社会上分散的资金盈余者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股份制企业,谋求财富的增值。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我国股市近几年大涨大跌,波动幅度很大,使投资者蒙受了较大的亏损,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普遍没有赚钱,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以至出现了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金融问题,也使得股票市场为企业融资、为投资者赢利的主要作用打了折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本研究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市场方面。投资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金融体制问题所导致的。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市场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主要为国企和家族企业,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缺乏法制化的监管制度,外部约束机制不强,增强了股市的风险,甚至给投资者与整个市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交易也日趋复杂,诸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业务相继的推出以及境内外市场联动的增强,这些都对理性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2.企业方面。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许多优质企业受益于证券市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举成为业界巨头!然而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证券监管体系不健全,也使得许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不断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不但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将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3.投资者方面。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起步晚,受诸多条件所限,我国中小投资者缺乏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对股票的实质缺乏了解,整体专业素质偏低。许多中小投资者更是伴随着股票市场泡沫形成,在赚钱效应的强烈吸引下跑步入市的,他们当中许多人当年投资于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二级市场上获取股票买卖价差,普遍以投机的心态进行盲目投资,期望在股市上一夜暴富;有些人甚至在投机炒作过程中或仅凭小道消息进行股票买卖,或盲目从众,在市场中追涨杀跌、跟风炒作,最终在股市大涨大跌中,蒙受较大亏损。

二、投资策略

1.投资品种的选择。投资是指投资者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所得回报应该能够补偿投资时所投入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加速上涨的今天,投资者要把应对通货膨胀作为主要考虑因素。面对种类繁多的投资品种,本研究认为优质可持续性成长公司的股票是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东的信中给出的建议是:买入一流公司的股票。对于可供选择的投资种类,巴菲特按照标的物特点把投资总体上分为三大类,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认为:1.货币类投资未来风险最大;2.黄金泡沫较大;3.股票投资实际收益率较大,能够大幅战胜通胀。巴菲特把通货膨胀看作是最危险的敌人,同时对金融危机后的股票市场充满信心。并认为“不参加这场游戏的风险要远大于参与其中的风险。”

2.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有根据的信心。中国股市走向成熟,需要包括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对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探究解决办法,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无论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还是在金融体制改革的环境下,投资者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有根据的信心。随着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将不断完善,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已是不争的事实。投资股票市场将是中小投资者增加收入,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成果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3.努力学习,潜心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股票投资是广大中小投资者首选的标的之一;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更适合我国中小投资者。在选择具体拟投资的上市公司分析方面,应努力学习,潜心研究。最为重要的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公司的成长性,二是这种成长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小投资者应对通货膨胀的最优策略,也是市场成功之道。

以上是本研究结合中小投资者的具体情况给出的建议。希望中小投资者在积极参加上市公司融资活动过程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股市有风险,但如果长期能够战胜通胀,就是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篇4

    第一,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必须分析和选择是从事证券投资合算、还是进行商品生产或经营投资合算?在进行这种选择时,一般通过比较分析来确定,一是对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形式的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选择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形式;二是进行投资净收益比较,即在投资收益率比较基础上,还要比较扣除各项成本、税金后的净收益,选择净收益较高的投资形式;三是进行投资可行性比较,如选择证券投资,就应该考虑企业可支配资金期限与拟投资证券的期限是否相符,能否顺利购入证券等;四是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即对上述各种分析比较结果,结合企业内外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权衡利弊得失,然后从中选择最为合理、合算的投资形式。

    第二,如果选择证券投资,就必须对证券发行单位的资信等级、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信誉高、营运能力强且具发展前景的政府债券或企业证券作为投资对象。

    第三,要合理选择投资证券的期限,既要考虑证券的收益率,又要考虑证券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进行证券投资决策时,总的原则是应该选择那些收益高、风险小、期限短、变现性好的证券为投资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十全十美的证券是不存在的,还必须由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相应的目标,权衡利弊作出恰当的决策。

篇5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篇6

关键词:股票期权 投资策略

1 期货和期权的产生及发展

期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农产品远期合约,远期合约是期货交易的发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贸易活动日益繁荣,远期合约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交易方式。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虽然以现货交易为主,但通过远期合约买卖商品数量大大增加。1667年日本设立米相市场并开始大米期货交易。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组建成立。1851年,CBOT引进期货合约的交易。之后交易制度得到不断的改进和规范。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以消除违约行为。此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的诞生。1882年,CBOT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促进投机者参与及流动性增强。1883年,CBOT成立了结算协会,提供结算服务。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正式成立。此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的全部特征。

20世纪初,一个“买入与卖出权经纪商和交易者协会”(Put and Call Brokers and Dealers Association)的组织成立,形成了场外交易的报价交易网络。目的是提供一个将买者与卖者聚在一起的机制。其成员公司以经纪商或交易者的身份参与期权交易。1973年,期权交易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期货交易所CBOT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进行期权交易的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期权交易的产生。CBOE最初上市交易的是股票期权。此后,世界各的交易所纷纷开始进行期权交易,交易品种也由股票期权逐渐扩展至货币、指数及期货期权等,交易量迅速膨胀。目前CBOE在全球交易所中交易量排名前十位。

2 期权的到期日价值及净损益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期权的到期日价值,是指到期执行时期权可以获得的净收入,它依赖于标的股票的到期日价格和执行价格。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每类期权又有买入和卖出两种,所以期权的到期日价值分为下面四种情况。

2.1 买入看涨期权(多头看涨期权)

买入看涨期权,获得在到期日或之前按照执行价格购买某种资产的权利。到期日价值: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无穷大”。净损益:最小值为“-期权价格”,最大值为“无穷大”。这里净损益的最小值即为“最大的净损失”;净损益的最大值即为“最大的净收益”。

2.2 卖出看涨期权(空头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的出售者,收取期权费,成为或有负债的持有人,负债的金额不确定。

到期日价值:最小值为“负无穷大”;最大值为0。

净损益:最小值为“负无穷大”;最大值“期权价格”。

理论上,看涨期权卖方的亏损风险是无限的,一般作为卖方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与相当的资金实力。最近的一个深刻的例子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2004年在石油价格迅速攀升时,出售大量看涨期权,导致亏损5.5亿元,总经理被捕入狱。

2.3 买入看跌期权(多头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买方,拥有以执行价格出售股票的权利。

到期日价值:最小值为0;最大为“执行价格”(此时股票价格为0)。

净损益:最小值为“-期权价格”,最大值为“执行价格-期权价格”。

2.4 卖出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的出售者,收取期权费,成为或有负债的持有人,负债的金额不确定。到期日价值:最小值为”-执行价格”(此时股票价格为0);最大值为0。

净损益:最小值为“-执行价格+期权价格”;最大值为“期权价格”。

就到期日价值和净损益而言,双方是零和博弈,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因此,买入看涨期权一方的到期日价值和净损益,与卖出看涨期权一方的到期日价值和净损益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四种期权类型到期日价值如下表所示:

3 期权投资策略的运用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期权,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下面的投资组合策略,灵活运用。

3.1 保护性看跌期权

股票加看跌期权组合。做法如下:购买一份股票,同时购买1份该股票的看跌期权。保护性看跌期权,锁定了最低净收入和最低净损益,但是,同时净损益的预期也因此降低了(比如股票买价100元,执行价格110元,期权价格5元,当股价为120元时,股票净损益=120-100=20元,组合投资时,组合净损益=20-5=15元)。――降低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收益。

3.2 抛补看涨期权

股票加空头看涨期权组合。做法如下:购买一股股票,同时出售该股票一股股票的看涨期权(承担到期出售股票的潜在义务)。抛补看涨期权组合缩小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股价上升,锁定了收入和净收益,净收入最多是执行价格,由于不需要补进股票也就锁定了净损益。如果股价下跌,净损失比单纯购买股票要小一些,减少的数额相当于期权价格。出售抛补的看涨期权是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投资策略。如果基金管理人计划在未来以100元的价格出售股票,以便套现分红。他现在就可以抛补看涨期权,赚取期权费。如果股价上升,他虽然失去了100元以上部分的额外收入,但是仍可以按计划取得100元现金。如果股价下跌,还可以减少损失(相当于期权费收入),因此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策略。

3.3 对敲

对敲策略分为多头对敲和空头对敲。多头对敲是同时买进一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它们的执行价格和到期日都相同。这种策略常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采用:

3.3.1 预计市场价格将会发生剧烈变动,但是不知道升高还是降低。

3.3.2 股价偏离执行价格的差额>期权购买成本,才有净收益。

以上两种情况下采用多头对敲的最坏结果是股价没有变动,白白损失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购买成本。

空头对敲的情况空头对敲组合策略可以锁定最高净收入和最高净损益,其最高收益是期权收取的期权费。

4 总结

期权投资策略提供了应对不同市场格局的投资机会。市场走势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情况,上涨、下跌、小幅震荡和大幅波动。无论市场出现哪种情形,投资者都要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然而,期权则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在损失确定前提下,应对不同市况的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1]麦克米伦.期权投资策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

[2]蔡启明,钱焱.股票期权理论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1版2004年.

篇7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资本市场;投资策略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资本市场日益复杂多变,投资主体很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自身经济效益受损。现代金融学研究指出,投资参与者拥有理性决策行为,但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导致资本信息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对此,应在行为金融学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投资策略,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是上实际80年代产生的综合理论,包括人类学、决策学、心理学等内容,从微观个体与行为产生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为资本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一)BAPM理论

该模型是在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衍生而成。据以往学者研究明显,投资者只对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与方差高度重视,在观点一致的投资者相互作用下,获得决定期望收益风险测度

系数,由此实现市场均衡,形成均衡价格。但是,在BAPM模型中指出,投资主体的理性信念并非完全相同,因市场中投资主体包括信息知情者与噪声交易者两种,前者与认知偏差间关联不大,可严格根据CAPM理论形式,后者因认知偏差错误,因此并非严格遵循均方差偏好选择相应资产。

(二)BPT理论

该理论同样是行为金融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通常行为金融学领域中,相关学者表明该理论与现代金融轮之间不具备对立关系,可将二者融合起来,使现代金融理论得以完善,并将该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向。BPT理论即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以现代资产组合论为基础提出,与以往CAPM相比,前者可充分弥补后者在风险度量、理性人等方面的缺陷,使其与投资者实际行为相同,由此引发金融业的高度重视。与CAPM理论相比,BPT理论中的投资主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信息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其中前者以CAMP为依据,通常不会产生认知层面的偏差,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行为主体常常不遵循CAMP准则行事,且认知偏差较高。从本质上看,以上两者均可通过相互作用对资产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且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

(三)期望理论

在当代金融学中,该理论属于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关键价值理论。以往大量金融学研究表明,投资者对风险有极大的厌倦心理,但在当代行为金融学中存在较大差别,认为投资者是损失厌恶型,二者存在本质上差别。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在谈及收益问题时,在投资行为与传统经济学相同情况下倾向于确定性收益,当资本损失产生后,根据行为金融学分析可知,投资者行为带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风险偏好与风险意识方面。大量研究表明,投资者在出现损失后常常沮丧,且沮丧感是获利时的喜悦感的双倍,重点不在于金额,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二、行为金融基础上资本市场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实践而服务,行为金融学也是如此。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日益壮大,金融投资渠道更加广阔,相应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对此,投资者可引入行为金融基础,正确选择投资策略,以此有效的规避风险,获得可观收益。

(一)证券投资策略

一方面,反向投资。该行为属于行为金融学中发展较为完善的策略之一,同时也受到投资者的高度重视。这来源于人们对信息的高度反应,以投资者心理锚定为基础。简单来讲,该策略的核心在于“剑走偏锋”,根据投资者对股票信息的敏感度与锚定作用,对股民不看好的股票进行投资,其本质是投资主体因过度自信导致噪声交易者反应偏差纠正,由此获取利益。该策略需要长期正确投资行为为基础,根据金融理论可知,因投资者在决策中过于重视近期收益,根据近期表现对长远发展进行决策,导致近期业绩做出持续过度反应,一旦投资主体利用反向投资技术,说明投资主体需要将受众优质股票售出,并大量采购资质较差的股票、冷门股票等,为自身利用反向投资策略获利提供机遇;另一方面,时间分散投资。该策略是指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风险意识逐渐提升,一些投资者年轻时大量投资股票,而后逐渐减少投资额度。根据风险与收益匹配特点可知,将投资者年龄纳入策略中,对风险爱好者、厌恶者、中立者进行划分。发现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逐渐降低,也就是在投资群体中,年龄越小的人员对风险的偏好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倾向于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此类群体的投资行为偏向于保守,低风险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在选择投资策略时,依据年龄划分投资群体可将时间因素在投资策略中的作用体现出来,展现出时间分散化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二)成本评价策略

该策略是指投资者依靠摊低成本避免遭受巨大投资风险。在行为金融学中指出,如若投资者利用成本平均策略,则在不同阶段采购股票的成本均值与股票价格均值相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因投资主体不同阶段可采购的股票金额固定,而股票类型不但可为一种,也可为许多种,当股价下降时,购买数量增加;当股票提升时,购买量降低。可见,从整体来看,投资主体在股价低迷时的采购量要超过高价股票,这样便可使在特定时期内价值均值低于采购的所有股票均价。

(三)差异化策略

根据国内证券市场现状,应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特点与主流趋势,确立统一化的投资组合,面向投资者提供多元投资组合,在满足国内资产市场需求的同时,吸引更多潜力身后的投资者加入。此外,资本市场带有许多异常现象,投资者数量庞大,风险偏好不尽相同,在决策行为、投资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对此,应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结合资本市场现状、成因与问题,在规范投资行为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市场中投资策略间的差异。根据原因分析投资者个体差异,如心理偏差、行为偏差等等,从认知与行为角度着手进行规范,由此解决投资策略的差异问题。可见,在面对不同投资者来说应由针对性的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投资目标。

(四)金融学投资策略

1、明确投资目标在行为金融学基础上,对资本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使投资决策失误降到最低。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常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欲望、情绪、心理等等,因此首先要摆正投资态度,这是十分必要的条件,可使自身免受股市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应明确投资目标,且制定长期投资目标,因为时间可产生更多效益,投资市场中也是如此,虽然投机与投资关系紧密,但投机只能获取短期收益。根据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只有选取最为合理、有潜力的投资类型,才能够真正获得持续性经济效益。对此,投资者应避免短期投资,树立长期投资目标。2、制定投资规划在金融投资中,只有制定完善可行的投资计划,才可引领正确的投资走向,获得更大的发展,灵活应对多变的投资环境,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在投资阶段不可过于盲目,应制定详细投资规划,这样才可避免受到欲望与冲动的干扰,可针对性的评价投资项目,判断投资规划是否与市场规律相符合。此外,投资规划还可督促投资主体树立长远投资目标,在市场环境占据主动地位,由此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投资规划作为关键工作之一,还可有效规避经济风险。3、提高风险判断力对于每位投资者来说,在投资期间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产生冲动情绪,盲目跟风投资。对此,应提高自身耐心与判断力,不要盲目依从他人观点,而是要坚持自我判断,才可避免和减少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首先,应学习多样化投资技巧与知识,了解资本市场变化规律。其次,保持理性清晰的思维,学习主动思考、逆向反思等等,这样才可更深层的发觉资本市场变化情况,掌握投资关键因素,促进自身判断能力、风险意识提升,以清楚冷静的头脑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最后,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勇敢的迎接挑战。从本质上看,资本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只有具备较强的风险判断力,才能深入总结和分析投资规律,获得更多投资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投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只有经过详细分析才可获取更多效益,如投资主体心理、投资行为等等,从而深入挖掘资本市场的真正价值。在全体投资中,许多信息无法真实有效的体现投资价值,特别是部分投资者在缺乏理性思考情况下做出的投资行为,可通过行为金融学分析,根据当前资本市场制定有效的投资规划,使资本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嘉琪.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9(9):012-014.

[2]陈栋.基于分形R/S的中国股市的复杂性研究[J].苏盐科技,2020(03):15-17.

[3]朱雪莲.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

篇8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联合投资 投资绩效

一、引言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推广,新一股创新浪潮兴起,进一步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风险资本家及创业资本,国内风险投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绩效是每个投资机构生存及发展的立足点,联合投资作为投资机构重要的投资策略能否带来更大的回报、哪些因素对投资绩效存在较大影响是每个投资机构都需要思考的事情。目前,很多学者分别从创业公司、投资机构的角度对影响投资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理论及实证两个角度验证了风险资本联合投资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一些投资机构指明了战略发展的方向。

二、文献综述

Andy Lockett(2001)从传统的金融角度、资源型角度和交易流角度三个方面解释了联合投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联合投资可以使投资多样化,可以降低和分散风险。唐霖露(2015)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绩效主要度量指标包括:回报情况(如项目退出率、内部收益率、资金回报率等)、风险投资机构存续的时间、资源调动能力以及项目运作能力,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联合投资可以增加项目退出率的结论。也有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叶小杰、沈维涛(2013)整理了2002~2009年有风险投资背景的5780个投资案例为样本,检验了联合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退出方面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成功退出关系的敏感性,经由联合投资会降低,其原因可能是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更多的作用机制对其投资绩效产生影响。胡刘芬(2014)研究了2013年12月31日之前在沪、深交易所成功IPO退出的433风险资本支持项目,并指出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对其退出时的投资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及变量描述

(一)研究假设

假设1a:联合投资对机构投资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1b:联合投资对机构投资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VCsource数据库,选取了1997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以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在沪、深交易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

(三)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

为了检验假设1a和假设1b,本文构建了OLS模型进行下一步分析:

其中,由账面回报率BR作为投资机构绩效Return的衡量指标,选择联合投资Syndication作为自变量,控制变量分别为:投资机构成功经验(VC_exit)、投资规模(VC_size)、投资机构背景(VC_background)、投资期限(VC_term)、投资机构所在地(VC_location)。

四、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联合投资哑变量(Syndummy)和账面回报倍数(BR)呈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这表明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不利于提升其退出时的账面回报倍数,支持了假设1b。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投资机构成功经验(VC_exit)、投资机构规模(VC_size)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了投资机构规模越大,成功经验越丰富,投资绩效越好。这体现了风险投资行业固有的竞争格局难易打破的局面,较大的投资机构已经在市场中获取了较高的市场地位,拥有了更多的投资资源和投资能力,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投资成绩。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7~2017年所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以IPO方式成功退出的项目为研究样本,经研究发现,就联合投资策略与投资绩效的关系而言,主导VC机构的联合投资策略对其退出时的投资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产生原因一方面在于联合投资模式下事前“选择”具有劣势地位,优秀的项目投资机构一般不会选择合投,而合投的项目往往是那些收益不稳定、风险较高的项目。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惰性”存在,合投机构在事后“价值增值”过程中有较大的沟通协调成本,尤其是项目出现问题时,机构之间会相互衡量彼此的付出与努力,进而影响对投资项目的扶持与管理效果。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为了提高联合投资的投资绩效,机构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尽量消除在项目选择时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双方的长期合作。此外,还应加强联合投资成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机构投后的“价值增值”作用,强化资源的对接与互补。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张园园,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

参考文献

[1] 肖扬清.风险资本联合投资动因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18

-119.

[2] 项海容,刘星,李建军.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8(9):78-80.

[3] 金永红,奚玉芹.风险投资中的联合投资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18):169-172.

[4] 叶小杰,沈维涛.风险投资声誉、联合投资与成功退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46-55.

[5] 刘志阳,邱舒敏.公益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运行:欧洲实践及中国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2):206-220.

[6] 胡刘芬,沈维涛.联合投资策略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4(11):8-20.

[7] 沈维涛,胡刘芬.分阶段投资策略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03):64-74+126.

[8] 李严,庄新田,罗国锋,马世美.风险投资策略与投资绩效――基于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11):88-100.

[9] 唐霖露,谈毅.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绩效研究――来自中国IPO市场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336-342.

[10] 马征.联合风险投资模式对被投资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篇9

4月下旬,沪指重新回到3000点下方,市场的乐观情绪在遭遇高企的CPI数据和震荡下跌的指数后找不到依托,又逐渐转向保守。在经济形势严峻、指数上行无力的环境下,投资者如何寻找机会?海通证券资产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钱伟华来到福州,为投资者一一道来。

不明朗的宏观经济

4月中上旬,A股市场处于修复阶段。大盘指数从去年低点2300多点逐步反弹,指数创下新高,市场基本确立了向上的趋势。宏观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企业主的信心比较高,整个经济比较正常。

目前市场最大的隐患在于:钱太多。2008年新增贷款4.9万亿元,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2010年新增贷款7.95万亿元。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贷款刺激的。钱多了就带来通胀的问题。中国近几个月的CPI数据是很高的,今年的CPI目标是4%,但是前四个月都在5%,如果后面CPI还无法回落,政府就只有加息。但是加息对经济体伤害很大。加息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这样就损害了企业家投资的欲望,就业率也会下降,这是―个恶性循环。尤其是毛利率低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会面临重大的打击,由于销量下滑、资本上升、营收状况恶化,可能出现2008年的状况。因此政府动用加息会特别谨慎。

现在是否会加息取决于两个因素:原油和大宗金属产品的价格走势以及欧美等国的加息动作。首先,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因为它会带来物流运输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然后居民向企业要钱,造成经济成本上升。但是原油的价格是输入型通帐的主要表现,政府无法控制,所以后面油价表现很关键。

第二个关键就是欧美的加息动作。欧洲等其它市场的通胀也很明显,大家都在等待第一个加息的人。如果美国加息,美国股票市场上的钱就可能流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这样跌了很久的市场。

如果6月能看到油价的平缓和欧美加息的消息,对中国来说是利好。但是现在来看,宏观经济整体上呈胶着状态,看不到清晰的趋势。

A股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

目前A股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首先,产业资本成为推动股价的重要因素。从前不是全流通,股票的涨跌对大股东来说没太大意义,但是现在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而目又有股权激励,如果股票赚钱,是股东税后的合法收入。所以现在很多产业资本都进入市场,参与股票的操作。这个趋势值得关注。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买的股票是上市公司没有兴趣关注的,成功的概率下降很多。

第二个趋势是巨无霸的公司增加很多,比如中国中冶(601618)、中国中铁(601390),等等。这就导致中国的股指波动幅度急剧地下降,从前涨跌上千点,现在涨100点就是一个比较像样的行情,两三百点可以算是一个小牛市,500点的行情都比较少见了。

第三个趋势是垃圾股公司越来越多。通过年报和季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小板公司的业绩都很差,包括电子类的一些公司。现在股市作为融资平台,是让想融资的企业融资,让投资者自己判断。所以对散户来说,买入并持有不是好的准则了,因为在上千家公司中,要想找到持有3~5年可以涨10倍的公司,太难了。

第四个趋势是多重博弈时代的到来。现在过多地关注市场短期的波动,不能提供很多指导意义,这是我个人深刻的体会。例如,今年第一季度没有太大的行情,就选择业绩不差的个股,涨了卖一点,跌了买一点,有不错的收益。相反地,如果天天关注涨跌,就很紧张,涨了就追,跌了就卖,没意义。现在股票市场的波动有很多是因为跨市场波动引起的,比如期货市场,因此多重博弈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市场胶着期的投资策略

今年以来,市场两次突破3000点,4月上旬轻松站上3000点,但是最终还是跌回2900点下方。从今年1月开始,因为很多蓝筹股的估值都很低了,而全社会的资本都发现这个东西便宜了,所以纷纷买入,这就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预计后市低估值品种仍是较好选择。

后期操作的重点在于以周期换取利润。指数在3000点上方不会一帆风顺,回调应是预料之中。由于现在国际环境不稳定,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美国经济复苏趋势、欧债危机和利比亚地缘危机的变数,等等,都会对指数造成影响。

具体的操作策略可以概括为四点。首先,要简化选时。因为在目前的箱体震荡格局下,上有压力,下有估值支撑,所以做过多的选时没有太大意义,简化选时。

第二是行业配置均衡。因为未来几个月也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比如说,银行股已经涨了20%,就有人有获利套现的冲动,配置其它行业。现在不是大牛市,所以行业配置要均衡,不要配某个行业特别重。

篇10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 投资策略 投资效率

一、前言

过去的十几年,房地产业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过高的房价打压了中国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压缩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成为了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负能量,也使得地方政府形成“土地财政”,造成在其他方面的“不作为”。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谈到:“我们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因制施策,加大保障房建设,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既要鼓励自主改善型需求,也要防止泡沫。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进行调节”。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变以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过去政策在市场中的“无形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给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我国经济全面“软着陆”。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土地一级开发还是土地二级开发,未来都面临着市场的考验,都需要掌握好市场经济规律,在此背景下对土地开发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效率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土地一级开发面临的问题

(一)什么是土地一级开发

土地开发一般分为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土地二级开发是指土地使用者从土地市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直接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行为。

(二)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土地一级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从土地开发业务的发展情况看,土地一级开发越来越成为一项独立的业务,呈现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局面。多年来,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都面临新城扩张和旧城改造升级的压力,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需求放量增长,政府建设融资需求大增,地方政府想法设法大力推进土地一级开发的市场化进程。不少土地二级开发企业及投资机构开始在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布局,进入土地一级开发的企业多年来呈递增趋势。但是,近一年多来随着土地二级开发市场的降温,一些地方的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相对萧条”,目前的这种形势,对从事土地一二级连同开发的房地产企业而言,不存在土地一级开发的单独投资策略与投资效率问题;但对于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来说,土地一级开发是其主要产品,土地二级市场的下行,使得其主要产品――“熟地”不能按期望的价格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甚至出现“底价”也无人摘牌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经营困境。同时,由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本身时间跨度大、未知风险因素多,也使得土地一级开发的时间维度不可控,要实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预期目标难度增大。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需要我们以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土地开发中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采取针对性的财务策略解决问题,以实现土地一级开发的最优投资效率。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土地一级开发的分析

20世纪70年代,产品生命周期的财务策略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职能的全面视角。该模型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初创期、推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作为一个战略管理计划工具,其各阶段的不同财务特点和投资资金的需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策略支持, 以有效获取最大收益和 规避风险,最终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率。房地产也是一个商品、一个产品,土地一级开发的产品是“熟地”,土地二级开发的产品是“房子”,笔者认为都可以用生命周期理论去分析其生命特征。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水平及市场完善程度不同,房地产市场化制度建立时间也不同,呈现出了符合生命周期理论的成长过程。从产品的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特征来看,此期间产品吸引大量投资,到成长期的后期呈现了过度投资,出现产品泡沫。比如美国是市场经济建设最早、房地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房地产泡沫;日本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美国较晚,上世纪80年生房地产泡沫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产品泡沫是产品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的表现。在我国,后才开始市场经济建设,而房地产成为商品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房地产对于我国是“新产品”,土地一级开发的“熟地”亦是新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逐渐走向熟期,在此转变期间房地产出现泡沫不可避免。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土地开发的产品“熟地”,我们可以根据其生命特征选择恰当的投资策略,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最优投资效率。

四、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效率

(一)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土地一级开发投资的必要性

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的主要使命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采取微利模式,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一般都处于土地开发投资中的“前沿阵地”,属于引领性的投资资源,没有这种“前沿投资”,一方区域很难吸引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更找不到土地一级开发商。因此,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一级开发投资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导因素,是土地开发资源需求中一种必要的投资资源。

(二)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的投资效率

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的资本,不但具有企业资本追求利润的属性,也具有公共资本服务公众的属性。因此,对地方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以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效率理论和宏观层面的公共投资效率理论的双重视角进行评价。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的土地一级开发的利润目标一般是微利,显然从投资效率角度看属于有效投资的范围。但从近年房地产业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看,实现微利目标的难度不断增加,需要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实现土地一级开发的最优投资效率。

(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实现最优的投资效率

对于土地一级开发的投资,在分析选择投资策略时,应该未雨绸缪把其产品定位于成熟期,按照产品成熟期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

1.消除冗余投资。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在土地一级开发投资中,会存在很多不必要的支出,这些不必要的支出大都形成了项目中的资本化费用支出,这类支出我们可以看成冗余投资;另外,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没按计划完成,造成项目的完工滞后,形成的利息资本化成本和损失的机会成本也应该视为冗余投资。土地一级开发的成长期后期,该阶段生产方式应为资本密集型,成本管理在该阶段极其重要,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在保障土地一级开发的质量和进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各方面的成本、费用;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应把政府主持招开的项目推进会议精神落实到实处,按计划完成各项政府审批,消除因不能完成规定审批而推迟土地挂牌时间的风险,减少利息资本化成本和损失的机会成本。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必须从整体上消除冗余投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最优的投资效率。

2.投资周期的优化和投资规模的选择。土地一级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项目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高,我们可以从投资周期和投资规模角度去优化选择。在产品成长期,资金充沛的地方国有城投类公司,土地一级开发的投资可以并行推进,拆迁工程与小区开发配套费并行,及时跟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公共事业建设配套工程,以最短时间达到土地挂牌的“硬性”条件。当前土地开发产品逐渐步入成熟期,拆迁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我们应该以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投资规模时间表,抛弃传统的大拆大建的模式,以灵活手段迎合土地二级市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需求,以需定产,投资的底线是有效的投资效率。其次,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成熟,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认识也将逐步成熟,对房价及拆迁补偿不断上涨的预期将会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有一个时间维度的。当前正处在变革的时间维度中,地方国有城投类公司除了引领性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外,对一般的土地开发项目应持有谨慎的投资态度。随着土地开发市场的走向成熟即拆迁成本及土地一级开发中其他相关成本回归正常区间,地方政府不再完全依赖土地财政,那么未来的土地一级开发应该是规模化,以规模数量效应实现最优投资效率。

3.以投资策略提升现有项目的投资效率。由于土地一级开发时间维度大,许多地方存在几年甚至超过五年未能完成的项目。对策划、可行性研究超过五年的项目,由于当时的策划、可行性研究可能已经完全不适应近两年土地开发市场的变化,如果还执行既定的投资策略,那么项目的投资很可能是无效的,但是也不能无限期推迟土地挂牌上市出售,这样投资的利息资本化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更谈不上项目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利用。

对此笔者建议,对于不能按计划完成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应该改变既定的投资策略。对具备挂牌资格的“熟地”,如果只因土地市场价格过低或无法弥补开发成本而无法完成项目,其一,我们可以进行土地二级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首先对部分土地进行引领性二级开发,以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对剩余土地的摘牌,达到以有效的投资效率为目标对剩余“熟地”出售的目的;其二,地方政府城投类公司应通过游说地方政府,从城市规化层面提升现有“熟地”政策优势,从而提升现有“熟地”的价格,实现有效的投资效率。如果土地“硬条件”具备,而“软条件”不具备(“硬条件”就是完成土地三通一平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软条件”是土地挂牌前相关审批、手续等),城投类公司应明确工作分配,责任到人,查明是哪一环节工作不到位影响土地“软条件”的取得。由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占用量大,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软条件”按计划完成,尽量在“硬条件”之前完成,以确保有效投资效率的实现。

从融资角度看,融资要配合投资策略的实现,对于并行的投资策略,由于资金需求量大,除项目资本金外,外源性融资必须要按计划一次性到位。对于分步投资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除计划好前期资本金使用外,还要详细制定外源资金使用计划,包括外源性资金的性质选择、规模确定和详细提款计划。提款计划做到与未来项目需求要一致, 提款计划既不能超前,造成资金成本的产生,也不能造成项目资金需求短缺。J

参考文献:

1.庞明川.中国的投资效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张坤令,姚广.谈内源融资及内源融资现金流的界定[J].财会月刊,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