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管理细则

篇1

第一条为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规范其投资运作,鼓励其投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创业投资企业,系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设立的主要从事创业投资的企业组织。

前款所称创业投资,系指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前款所称创业企业,系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设立的处于创建或重建过程中的成长性企业,但不含已经在公开市场上市的企业。

第三条国家对创业投资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凡遵照本办法规定完成备案程序的创业投资企业,应当接受创业投资企业管理部门的监管,投资运作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享受政策扶持。未遵照本办法规定完成备案程序的创业投资企业,不受创业投资企业管理部门的监管,不享受政策扶持。

第四条创业投资企业的备案管理部门分国务院管理部门和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两级。国务院管理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报国务院管理部门备案后履行相应的备案管理职责,并在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业务上接受国务院管理部门的指导。

第五条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享受本办法给予创业投资企业的相关政策扶持。

第二章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备案

第六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法律规定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设立。

以公司形式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可以委托其他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顾问企业作为管理顾问机构,负责其投资管理业务。委托人和人的法律关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第七条申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顾问企业,依法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第八条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向国务院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在省级及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第九条创业投资企业向管理部门备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二)经营范围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三)实收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或者首期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全体投资者承诺在注册后的5年内补足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

(四)投资者不得超过*人。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单个投资者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所有投资者应当以货币形式出资。

(五)有至少3名具备2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投资管理责任。委托其他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顾问企业作为管理顾问机构负责其投资管理业务的,管理顾问机构必须有至少3名具备2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其承担投资管理责任。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系指担任副经理及以上职务或相当职务的管理人员。

第十条创业投资企业向管理部门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章程等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组织程序和行为的法律文件。

(二)工商登记文件与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三)投资者名单、承诺出资额和已缴出资额的证明。

(四)高级管理人员名单、简历。

由管理顾问机构受托其投资管理业务的,还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管理顾问机构的公司章程等规范其组织程序和行为的法律文件。

(二)管理顾问机构的工商登记文件与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三)管理顾问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名单、简历。

(四)委托管理协议。

第十一条管理部门在收到创业投资企业的备案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审查备案申请文件是否齐全,并决定是否受理其备案申请。在受理创业投资企业的备案申请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备案条件,并向其发出“已予备案”或“不予备案”的书面通知。对“不予备案”的,应当在书面通知中说明理由。

第三章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运作

第十二条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限于:

(一)创业投资业务。

(二)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投资业务。

(三)创业投资咨询业务。

(四)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业务。

(五)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

第十三条创业投资企业不得从事担保业务和房地产业务,但是购买自用房地产除外。

第十四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以全额资产对外投资。其中,对企业的投资,仅限于未上市企业。但是所投资的未上市企业上市后,创业投资企业所持股份的未转让部分及其配售部分不在此限。其他资金只能存放银行、购买国债或其他固定收益类的证券。

第十五条经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以股权和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等准股权方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

第十六条创业投资企业对单个企业的投资不得超过创业投资企业总资产的20%。

第十七条创业投资企业应当在章程、委托管理协议等法律文件中,明确管理运营费用或管理顾问机构的管理顾问费用的计提方式,建立管理成本约束机制。

第十八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从已实现投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对管理人员或管理顾问机构的业绩报酬,建立业绩激励机制。

第十九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事先确定有限的存续期限,但是最短不得短于7年。

第二十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

第二十一条创业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四章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

第二十二条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国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并引导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税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创业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股权上市转让、股权协议转让、被投资企业回购等途径,实现投资退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退出机制。

第五章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管

第二十五条管理部门已予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及其管理顾问机构,应当遵循本办法第二、第三章各条款的规定进行投资运作,并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管。

第二十六条管理部门已予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及其管理顾问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向管理部门提交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与业务报告,并及时报告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前款所称重大事件,系指:

(一)修改公司章程等重要法律文件。

(二)增减资本。

(三)分立与合并。

(四)高级管理人员或管理顾问机构变更。

(五)清算与结业。

第二十七条管理部门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5个月内,对创业投资企业及其管理顾问机构是否遵守第二、第三章各条款规定,进行年度检查。在必要时,可在第二、第三章相关条款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投资运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对未遵守第二、三章各条款规定进行投资运作的,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在30个工作日内改正;未改正的,应当取消备案,并在自取消备案之日起的3年内不予受理其重新备案申请。

第二十八条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管理部门报告所辖地区创业投资企业的备案情况,并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6个月内报告已纳入备案管理范围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运作情况。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的指导。对未履行管理职责或管理不善的,应当建议其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建议其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失职责任。

第三十条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依据本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自律管理,并维护本行业的自身权益。

第六章附则

篇2

关键词:权利 责任 管理水平

一、企业权责利不对等现状

(一)责大权小

当前运营的企业中,为增进员工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好工作,企业为此制定了相关权利来有效增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却发现,所设定的权利对员工而言实现的价值是及其有限的。从实践中发现,企业的管理层给下属规定许多责任的同时,却没有给到员工履行职责后所得到的相应权力,权力不够便很难调配所需的资源,员工的责任无法正常履行。长期以往,这种所谓的企业权利责任利益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二)权大责小

企业中的第二种情况,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权力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而对于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推卸给下属或者其他部门,这就造成了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真正发展关心不够。在这种权责不对等的情况下,企业的员工在权衡利弊之后,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企业的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就会很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由于企业对于真正的责任者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企业的利用权力调配过多的资源为其个人的利益服务,很容易出现、指挥不当和滥用权利等现象。

(三)权责不清

一旦在企业出现权利、责任划分和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表面上人人对于一些事情都有责任,但是人人又都不负责任的现象。一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企业内部人员就会都相互扯皮和推脱,不愿承担责任。此外,管理者由于感觉自身的权力界定不清,在实际操作中也就很难对员工的授权进行明确,员工容易产生的不作为思想,并引发权力滥用和越权指挥的现象。

(四)利益脱钩

企业任何人在做事的同时都会对获得利益进行权衡,对于一些毫无结果的工作,谁都不愿意做。在企业中由于权责利不清而导致的工作与利益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利益与企业运营结果的脱钩,经常会出现工作总是不推不动,虽然公司的管理者对于一些事情很着急推,但是员工的积极性就是很难提升致使企业运营效率下降。

二、建立权责利对等机制

(一)权责对等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岗位人员责任认定时,就应首先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将员工履行职责相对于的权利进行匹配到位,让员工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具有独立的决策权,管理层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在员工当中权利对等,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使命,有利于下属成长。

(二)问责机制

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起健康完善的问责机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一般来讲企业问责制是解决责任缺失和责任空白的重要途径。在一个企业中问责的建立需要双向的,也就是说上级主管要对下级的工作负债,上级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到犯错的人身上,实现上下双向互动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责任意识,才能促使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正确认识权利,更好的、认真的运用自己手头上的权力,去履行自身的责任,防止在运用权力过程中触犯底线。

(三)划清职责

每一个职位都是权责关系的统一体。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职责明确、权责一致、边界清晰、运行高效”的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厘清层级之间、部门之间职责边界,特别是在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边缘性、交叉性工作,需要详细的、明确的落实各自分工,解决在企业职权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合力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利益绑定

每个人的工作动机都或多或少的和利益相挂钩,因此企业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将经营成果应与员工个人切身利益密切挂钩,使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利益共同协调发展。同时为了贯彻公平精神,企业还应通过不同层级、不同员工的付出,对其获得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体现权利与责任对等,每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通过权责利三位一体的配置,责任、权利、利益均统一于责任承担者一体,责任者通过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获得了取得相应利益的权利。从权力、责任和利益三者来看,有权才能有责,尽责才能有利。企业的制度、利益要围绕着责任和权重来设计,以责为中心,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让企业的员工明白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通过激活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通过权责利对等,还可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让每一位员工能够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去自主的申请不同的工作,由于对奖励与惩罚十分清晰的规定,因此企业员工会根据实际去权衡利弊,提高企业工作完成的效率和效果,也体现了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为每个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人才选拔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华,刘小军.物质资本选择人力资本的博弈分析[N].管理学报,2009.7

[2]李维安,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严若森,贾伟娟.人性假设与公司治理: “治理人”假设的提出[D].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

篇3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安保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合理利用安保台帐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广东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广东××安保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市××企业实际,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 安保档案是指将企业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用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收集、归纳和存放保管,即将安保工作台帐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内容包括:依据国家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特点制订的安全保卫、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防和消防设施状况、安全检查、培训教育、发破案、事故调查和处理、经警和枪支管理等。

第三条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局以及支局(班组)三级安保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并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市、县(市、区)局安全主管部门以及支局(班组)应明确管理人员(台帐档案管理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安全保卫台帐、档案资料的收集、登记、整理,规范管理台帐资料档案。

第四条安保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省局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市局监督保障部负责对全市××企业安保档案实施监督考评管理。

第六条市、县(市、区)局安全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将安保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评选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或个人的条件之一。

第七条安保台帐资料档案归档的范围:

一、市、县(市、区)局和市局直属单位范围:

(一)安全管理机构,包括:机构设置;安全责任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含注册安全主任)名册。

(二)安全责任制,包括: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领导履行安全职责考评的情况;上级单位与本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本单位与所管辖的二级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

(三)各级领导对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讲话的文书或声像。

(四)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枪支、设备等安全操作规程。

(五)日常工作台帐记录,包括:工作计划和总结;消防设施(设备)、经警、枪支、金库、仓储等安全检查;安全教育、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和处理等记录。

(六)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教育的年度计划;参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记录等。

(七)工程建设项目中安防设施审查(验收),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建与审批资料,各种证照领取资料。

(八)安全检查记录,包括:历次(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安全检查记录;重点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

(九)事故隐患整改,包括: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记录。

(十)事故调查和处理,包括: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案材料和防范措施等。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的记录必须有被检查(隐患整改)单位负责人和检查(负责隐患整改)人员签名。

(十一)发破案记录,包括:发案报告、破案经过、处理结果等。

各单位可根据上述范围结合本单位管理权属范围进行安保档案材料收集归档。

二、支局(班组)范围:

(一)安全管理机构,包括:上级安全机构设置文件和本支局安全工作分工;安全责任人、兼职安全员(副支局长担任,无设副支局长的由支局长负责)及支局人员分工名册。

(二)安全责任制,包括:上级下发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文件和本单位负责人、各岗位职工安全工作职责;上级对本单位履行安全职责考评的情况;上级单位与本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本单位与岗位职工签订的安全责任书。

(三)各级领导对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讲话的文件材料;上级下发的安全工作总结、工作要点;本单位工作计划和总结;

(四)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规范;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上级制订以及本单位结合实际制订的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救援预案和防范措施,包括如:遇盗抢、诈骗、火灾、洪涝、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办法。

(五)日常工作记录台帐,包括:有关消防设施(设备)、电源线路及电器、物品堆放、门(锁)重点部位等上级安全检查隐患及整改(必须有被检查单位检查人员签名)、本支局(班组)每日班前班后自查整改隐患等记录;网点(金库)出入登记簿、值守登记簿;防入侵报警设(撤)防登记簿(卡)等。

(六)安全教育台帐,包括:上级下发的教育的年度计划和本单位年度安全教育学习安排表;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培训、知识竞赛活动记录;本单位组织进行的职工安全教育学习记录簿;案例通报等有关学习资料。

(七)案件、事故及事故隐患自查情况上报登记记录,案件、事故(隐患)报告材料(上报后自留一份存档)。

第八条 安保档案工作实行“同步”管理,即:下达任务与提出安全工作要求的文书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同步;检查工作与检查记录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同步;鉴定、验收安防设施与鉴定、验收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的立卷和归档同步;发案(事故)情况、调查处理、结案和归档同步。

第九条安保台帐档案资料的归档应在以下时间内完成:

(一)文书和声像档案由经办部门或者经办人员在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后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二)工程建设项目中安防设施档案,在工程任务下达后安全主管部门督促承建单位在工程验收后两个月内,复印一分交安全部门归档,周期过长的可以按形成阶段分期归档;

(三)重要的安全工作会议、专业性技术会议和学术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整理、立卷,并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四)带有密级的安全管理文件材料,应由经办人随时形成随时归档。

(五)破案和事故处理后即将材料整理归档,随后将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也一并归档。

第十条收集安保档案材料时,应保证安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整理材料时,应遵循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使用。

第十一条安保档案材料整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立卷。对未完成的档案材料,整理时应单独存放,等完成后组卷归档。

第十二条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安保档案材料进行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盒或盘)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

第十三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在安全管理或活动中并对以后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安保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安全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第十四条 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定期移交档案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五条因机构调整安全部门变动时,应当妥善保管安保档案,整理登记后向接收部门移交,不得散失。

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全部上交,并办理移交手续,不得擅自带走或毁弃。

第十六条 安全部门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使用。外单位的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时,需说明使用其目的和使用范围,并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第十七条借用安保档案者应负责所借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不得擅自转借,不得折叠、剪贴或抽取、拆散档案,严禁在安保档案上勾画、涂抹、填注、加字、改字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档案的原有状态。

第十八条重要和密级的安保档案,需要向外单位或个人交换、复制时,须报请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 安保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定期进行鉴定。对保管期限的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必须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条 安保档案的销毁由档案管理人员执行,并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销毁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和安全部门指派人员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档案销毁后及时调整档案柜架,并在目录及检索工具中做出相应的注明。

库存档案未经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的,严禁销毁。

第二十一条 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应给予奖励。

(一)安保档案的收集、整理或者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成绩的;

(二)对安保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成绩的;

(三)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可以根据档案的价值和数量,按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一)损毁、丢失或擅自销毁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安保档案;

(二) 将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向档案管理人员移交的;

(三)擅自提供、抄录或者公布有密级档案的;

(四)涂改、伪造档案的;

(五)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篇4

[ 关键词 ] 企业财务通则 变化特点 转变 财务管理观念

财政部于2006年12 月4日以41号令《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要求除金融企业以外的国内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于2007年1 月 1日贯彻实施。新《通则》的实施,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维护企业相关各方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以及推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新《通则》和原《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旧《通则》”)的比照学习,对广大财务人员适应新形势,把握新《通则》的变化及特点、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和积极理财大有裨益。

一、新《通则》的主要变化

1.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自与加强指导监督相结合。

虽然新《通则》从框架结构方面来看,仅仅增加了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第九章“财务监督”;同时把旧《通则》主要内容的资产营运合并为一章。但从财务管理观念方面来看,新《通则》将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与监督相结合,《通则》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企业根据《通则》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理顺国家财政与企业财务的关系。

财政代表国家公共权力,它与企业财务之间的关系通过新《通则》得以理顺,首先是依法征纳税的关系(第六条),然后明确了企业取得各种财政资金的处理(第二十条),另外还规定了企业对有关国有划拨土地等国有资源的处理要求(第五十七条)。

3.顺应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相关各方的权限与职责。

在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进行企业管理,是必然的选择。新《通则》第四、第五、第八、第十二、十三条等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出资人、企业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这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使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内部财务责任。同时,新《通则》 对于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经营者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责的划分,也有利于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防止出现各责任主体职责不分、角色错位的问题。

新《通则》在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的同时,要求会计主体(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特点建立财务决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以便规避、预防、分散、转移、控制财务风险,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二、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通过学习新《通则》,我们认识到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正常运营乃至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过去,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履行帐务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申报等职能;而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企业重组和并购等经济行为的发生,现在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已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只有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更新财务知识、转变理财观念,才能适应上述变化,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1.用财务信息引导企业决策的观念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在这么多的子系统当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企业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价值形态的变动―即资金运动,也就有各种财务活动形态,可见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形成的信息在企业的信息中居于核心位置,在未对外公布前属企业的机密,在某种程度上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企业经营者必须用财务信息引导企业决策。

用财务信息引导企业决策的步骤分三步

第一:依据《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要求准确、完整地从资本结构、资产负债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各项资源的数量、价值及其分布;各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会计信息。

第二: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方法和技术,通过全面预算和差异分析,提供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成本、筹资和投资方式、预期效益等预算资料。

第三: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有机结合,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劣作出判断,引导企业进行决策。

2.现金流量观念

现金是企业机体的血液,现金只有不断流动企业才有活力。但人们对现金流量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投资方面,而忽视了从企业经营全过程来研究现金流量规律。对企业的经营者而言,加速现金流动并使现金拥有量保持适当水平才能使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现金不足或过多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一个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现金流量不足造成财务状况恶化,照样会使企业举步维艰,甚至破产。这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应收帐款回收率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的原因。

3.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相统一观念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损益经济。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取得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所以企业经营者及财务管理者必须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在日常的理财活动中,采取“增收”与“节支”并举的策略,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往往只重视当前效果而忽视风险和投入,而价值最大化则全面考虑股东财富的增长。“两权分离”条件下经营者和所有者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而相互博弈必然导致双方在企业经营目标上的不同。从长远来看,企业有利润不一定有价值,企业只有实现价值最大化,才能更好地存在和发展。故将二者统一起来很有必要。企业领导不能为了自己的“业绩”“创造”利润,同时也要保证股东财富的增值。

4.财务风险观念

市场经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现代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企业面临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实际结果往往是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较大差异。如何防范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是财务管理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财务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尽可能规避风险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但风险与报酬是相伴而生的,低风险往往对应的低报酬,取得高报酬要冒更大的风险。如何对风险和报酬进行筹划、平衡和选择,是财务管理者自始至终将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5.信息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速、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络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息理财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6.处理财务关系观念

篇5

关键词:福利企业设立日常管理退税审批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对社会福利企业实行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服务业”(广告业除外)营业税的免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减征或免征等优惠政策。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践中执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残疾人就业保障和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的税收管理,结合实践中一些同志存在的不同认识或做法,作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社会福利企业设立的审批,税务机关有无必要介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55号)规定,“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以后举办的民政福利企业,必须经过省级民政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的严格审查批准”,这就是说,凡申办社会福利企业的,除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社会福利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按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文件及资料外,还必须经过省级民政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一般认为是县级税务机关)的审批,才能设立。这项规定明确了“主管税务机关”应直接参与社会福利企业设立的审批。我们知道,一般企业的设立是由工商机关审批登记,特殊企业除了工商机关审批登记外,还必须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比如设立米粉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取得“经营卫生许可证”;设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审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样,设立社会福利企业也需要经过民政部门的审批,取得“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但是否需要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批,的确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众所周知,税务机关是税收执法机关,它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力。税务机关管理的内容是企业设立之后的涉税事务,对企业设立程序本身的管理,严格说来不属于税务机关的职责。换句话说,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手续之前的企业设立审批事项,税务机关一般不应介人。税务机关的职责是对与税收有关的企业事务进行管理;米粉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都涉及税收政策的执行,这些企业的设立审批均不需要税务机关介人,为什么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审批就非要税务机关介人呢?况且,即使税务机关参与社会福利企业设立的审批,并不等于税务机关就可以或一定要根据“设立审批”的决定给予退税;社会福利企业的退税条件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究竟是否符合退税的条件,需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日常税收管理情况进行判定。“设立审批”不能代替日常税收管理,更不能代替退税审批。因此,笔者认为,税务机关没有必要介人社会福利企业设立的审批事项。从社会福利企业设立并办理税务登记起,税务机关才开始行使税务管理的职能。

至于是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批还是由市(州)级或省级民政部门审批,主要看管理的需要。在《行政许可法》实施的今天,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社会氛围里,社会福利企业的审批最好也放在县级民政部门,不要集中到省级审批,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有的省对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是由县、市(州)、省三级的民政、国税、地税审批,一共要盖九个公章,才能批准一户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有的省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和省级民政部门审批,盖五个公章就可以设立福利企业。笔者认为,税务机关把福利企业的设立环节纳人税收管理是不适当的,为此,建议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修改现行社会福利企业设立审批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审批权授予县级民政部门即可,税务机关不介人设立审批。

思考之二: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税务机关应把重点放在哪里?

目前,一些地方将社会福利企业的设立纳人了税务管理的范围,这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只要把好福利企业的设立关,税务机关就万事大吉了,结果税务机关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已的田”,放松了对社会福利企业的日常税收监管和退税审批。其实,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日常税收监管和严格退税审批,才是税务机关管理的重点。税务机关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日常税收监管,包括办理税务登记以及之后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检查等环节以及退税审批环节的管理。

(一)主管税务机关应当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要求税收管理员应当经常深人社会福利企业,了解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残疾人员的安置及上岗情况,辅导福利企业健全帐务,真实记帐,并写出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残疾人员的安置、上岗及工资发放情况的月度报告。月度报告是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社会福利企业能否退税的主要依据。因此,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工作细致不细致,了解企业的情况是否真实有效,对税务机关退税和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税收管理员肩负着税收管理的重要使命。

(二)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财务核算的管理与监督。社会福利企业必须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按规定设置“应交税金”明细帐,准确核算收人、成本、税金、利润等科目,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三)社会福利企业必须严格按月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必须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对未按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的,事后被税务机关查补的税款,不得再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待遇;对不进行纳税申报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加强发票管理。社会福利企业是一般纳税人的,必须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购进货物应当取得进项发票的,必须按规定取得,对应取得而不取得或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依法作出处理;对取得的进项发票必须按期到税务机关认证,没有认证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五)加强税务稽查。社会福利企业由于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发票的取得和填开、税款的缴纳等诸环节上可能存在管理的薄弱环节,甚至漏洞;税务机关也因为社会福利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有放松税收监管的思想。为此,主管税务机关必须克服管理松懈的思想,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铁拳作用,加强对福利企业用工情况、货物购销情况、以及发票的取得、领购开具等情况的检查,督促福利企业严格财务核算,严格依法纳税。

(六)严格社会福利企业的退税审批。根据财政部《关子税制改革后对某些企业实行“先征后退”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预199455号)规定,社会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应报省国税局核准批复。虽然,报经省国税局核批增加了审批环节,有损行政效率,但是在税收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发达的今天,由省国税局审批社会福利企业退税是可以做到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省级国税局核批福利企业退税的工作量,建议对社会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实行分级审批。比如对月(笔)退税额在10万元(含)以下的,由县(市、区)国税局审批;对月(笔)退税额在10—50万元(含)的,报由市、州国税局审批;对月(笔)退税额在50万元以上的,报由省局审批。同时,社会福利企业申请退还已缴增值税应当向县级国税局提供退税申请报告、退税申请审批表、已缴税款的《税收通用缴款书》复印件、残疾人员上岗情况及工资发放表以及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

县级国税局根据社会福利企业的退税申请及提供的证件资料,以及税收管理员写出的社会福利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残疾人员的安置、上岗及工资发放情况月度报告严格审核,并按照审批权限审批。对经审核符合退税条件的,县(市、区)国税局开具“收人退还书”,由国库部门按退税税种的预算级次分别从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中退付。

目前,有的省份为简化社会福利企业退税审批程序,对福利企业的退税均由县级税务机关审批。当然,由县级税务机关审批,的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建议财政部将社会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税务机关;县级以上税务机关主要行使对下级税务机关的行政监督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的具体事务。

(七)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对下级税务机关实施监督的权力。在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上,应当经常采取调查、检查等形式了解主管税务机关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纠正执法中的偏差,为加强福利企业的税收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篇6

    现将《山东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认真贯彻执行《实施细则》,从严审批,严格把关

    该《实施细则》是根据建设部令77号《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起草的,对原《山东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鲁建房发〔1997〕157号文)做了较大修改、调整和完善,对开发企业的注册资金、经营业绩、开发实力、质量水平、人员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新设立的开发企业一律按《实施细则》执行,对现有开发企业要按照《实施细则》进行审查,实事求是地核定资质等级。

    为解决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各市地在审核和新批房地产开发企业时要实行总量控制,要对照《实施细则》规定重新清理检查开发企业,重点核查注册资金、竣工房屋销售率、综合验收合格率、优良品率、质量投诉率、质量投诉处结率等内容。要求逐项核查,从严把关,争取使全省房地产企业总数减少10%左右。为了把审查换证工作做扎实,各市地按鲁建房字〔2000〕16号文件要求认真清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目前正在进行的清理检查工作适当延长,前文所述的检查内容须在明年3月份前完成并上报省建设厅。

    二、切实做好资质管理的衔接并轨工作

    (一)资质标准的衔接。《实施细则》在充分吸收部资质管理规定和老的省资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竣工房屋销售率、综合验收合格率、优良品率、持有岗位资格证书人员、质量投诉率、质量投诉处结率和品牌小区等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全面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管理水平。因此,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仔细研究政策标准,从严把握,促进开发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资质等级的衔接。此次开发资质审批定级有了较大变化,《实施细则》设定了暂定资质,属于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资质都必须从暂定资质开始,然后根据注册资金、开发年限、业绩、技术实力等情况,逐步定级升级。同时,《实施细则》取消了项目资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在具体实施时,要吃透政策界限,避免实施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三)资质审批的衔接。《实施细则》给各设区的市下放了部分资质审批权限,规定“济南、青岛两市所属企业的三级资质、四级资质、五级资质、暂定资质和其他设区城市所属企业的四级资质、五级资质、暂定资质,由省建设厅分别委托济南、青岛两市和其他设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报省建设厅备案后发证。”但是,为了实现开发企业总量控制,《实施细则》又要求“每年各市地根据开发量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等情况上报年度四级资质、五级资质、暂定资质(济南、青岛加报三级资质)审批计划,省建设厅进行平衡后下达指标计划,实行总量控制。每年省建设厅根据下达的指标计划将资质证书统一编号加盖省建设厅公章后发给各市地,由市地主管部门具体审批填发并报省建设厅备案,省建设厅接到备案后20日内无疑义生效。”

    (四)资质年检的衔接。资质年检同资质审批是相对应的,由资质审批发证部门进行。具体年检时,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检后报建设部年检。二、三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三级资质济南、青岛除外)初检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年检;中央驻鲁单位、省直部门和名称冠以“山东”、“齐鲁”字样开发企业,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年检。济南、青岛市所属企业的三级资质、四级资质、五级资质、暂定资质和其他设区城市所属企业的四级资质、五级资质、暂定资质,由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初检,分别报济南、青岛市或其他设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年检,年检后报省建设厅备案。

    (五)改制企业的资质衔接。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改革任务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各地已逐步开始对有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为衔接好改制企业的资质等级核定和换证工作,对原为二级及二级以下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制后因注册资金、有职称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和开发业绩达不到新标准相应等级要求的企业,要提供改制文件和《企业产权交易报告书》,经市地建设主管部门核实后,报省建设厅审核,一律换发《暂定资质证书》,证书有效期2年。《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可根据其注册资本、有职称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和开发业绩,对照新标准,核定等级,换发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三、加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的执法处罚力度,促进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此次《实施细则》依据国家《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部资质管理规定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开发经营行为的处罚条款,对开发企业超资质等级承担房地产开发项目、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工程质量低劣、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有严重烂尾工程、不按照规定发放《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资质审批和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都做了详细、严厉的处罚规定。因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此为契机,依法查处,依法规范,加大执法力度,决不姑息迁就,使开发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山东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本省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企业(简称开发企业)。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依法设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第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房地产开发的资质管理工作;

    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第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企业条件分为一、二、三、四、五和暂定资质。

    各类资质企业的条件如下:

    (一)一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5年以上;

    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3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4.近3年竣工房屋销售率达90%以上;

    5.连续5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60%以上;

    6.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7.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

    8.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9.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质量投诉率(销售房屋投诉面积与销售房屋面积之比)5%以下,质量投诉处结用户满意率100%;

    10.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二)二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3年以上;

    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4.近3年竣工房屋销售率达90%以上;

    5.连续3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50%以上;

    6.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7.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8人;

    8.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9.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质量投诉率5%以下,质量投诉处结用户满意率100%;

    10.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三)三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

    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4.近2年竣工房屋销售率达90%以上;

    5.连续2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40%以上;

    6.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人;

    7.工程技术、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统计等其他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

    8.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质量投诉率5%以下,质量投诉处结用户满意率100%;

    9.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四)四级资质:

    1.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

    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1年以上;

    3.竣工房屋销售率90%以上;

    4.已竣工的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40%以上;

    5.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4人;

    6.工程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配有专业统计人员;

    7.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质量投诉率低于5%,质量投诉处结用户满意率100%;

    8.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五)五级资质(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村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1.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4人;

    3.工程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配有专业统计人员。

    (六)暂定资质:资质标准条件不得低于四级资质。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村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暂定资质不得低于五级资质。

    第六条  新申请成立的开发企业,在申请工商登记时,应当依据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向同级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暂定资质申请,经建设主管部门初步审核同意后,方可继续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七条  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暂定资质时,申请成立的开发企业必须提交以下证明文件:

    (一)暂定资质申请;

    (二)工商部门的核准文件;

    (三)企业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企业固定办公场所证明;

    (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七)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和劳动合同;

    (八)建设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出示的其他文件。

    第八条  经工商部门批准成立后的开发企业,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后并正式申报办理暂定资质。

    第九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30日内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核发《暂定资质证书》。对不予办理暂定资质证书的应当做出说明。

    《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1年。建设主管部门可以视企业经营情况延长《暂定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2年。

    自领取《暂定资质证书》之日起1年内无开发项目的,《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得延长。

    通过招投标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暂定资质证书》的有效期可依据开发项目的规模和期限确定。

    第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其开发经营业绩核定相应的资质等级。

    第十一条  临时聘用或者兼职的管理、技术人员不得计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总数。

    第十二条  申请核定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文件:

    (一)企业资质等级申报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

    (三)营业执照;

    (四)企业固定办公场所证明;

    (五)企业资产负债表和验资报告;

    (六)企业法人代表的任职文件及个人资料;

    (七)经济、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职称证件;

    (八)已开发经营项目的有关证明材料;

    (九)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执行情况报告;

    (十)其他有关文件、证明。

    第十三条  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实行分级审批:

    一级资质由省建设厅初审,报建设部审批发证。

    二级资质由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初审,报省建设厅审批发证。三级资质(济南、青岛除外)和在省工商局申请注册的中央驻鲁单位、省直部门和名称冠以“山东”“齐鲁”字样的开发企业申请二级(含二级)以下资质的,由设区的市建设主管部门和省直部门初审,报省建设厅审批发证。

    济南、青岛两市所属企业的三级以下资质和其他设区城市所属企业的四级以下资质,由省建设厅分别委托济南、青岛两市和其他设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在下达的限额数内审批,报省建设厅备案后发证。每年各市地根据市场开发量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等情况上报年度资质审批计划,省建设厅进行平衡后下达指标计划,实行总量控制。每年省建设厅根据下达的指标计划将资质证书统一编号加盖省建设厅公章后发给各市地,由市地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填发并报省建设厅备案,省建设厅接到备案后20日内无疑义生效。

    第十四条  省外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必须到省建设厅办理验证登记手续。符合条件的,办理进鲁开发许可手续。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

    企业遗失资质证书,必须在新闻媒体上声明作废后,方可补领。

    第十六条  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的30日内,到原资质审批部门申请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并重新申请资质等级。

    第十七条  企业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变更30日内,向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八条  企业破产、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时,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营业执照后的15日内,到原资质审批部门注销资质证书。

    第十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实行年检制度。对于不符合原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不良经营行为的企业,由原资质审批部门予以降级或者注销资质证书。

    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资质年检的,视为年检不合格,由原资质审批部门注销资质证书。年检由资质审批发证部门进行。

    每年省建设厅集中将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结果通过省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一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按照建设部《房地产开发资质管理规定》可以在全国范围承揽房地产开发项目。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模式选择

一、物流管理模式主要类型

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自营模式、第三方运作模式、物流联盟管理模式。

(一)自营物流管理模式

企业运用现有的资源,采用自身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技术,为自身生产经营过程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称为自营物流管理模式。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物流管理模式,具体又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是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企业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了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不同环节由不同部门独立完成。

(二)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

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指的是企业将物流工外包给专业性的企业来处理,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相对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物流设备等方面更具优势,在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中,能为企业设计出更加合理的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另外,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现代信息系统,企业可随时了解物流信息,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三)物流联盟管理模式

物流联盟简单来说,就是多家企业联合起来的物流伙伴联盟,伙伴之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物流联盟体系下,能够降低企业物流的成本、风险,实现信息的共享。中小企业在这个契约关系中,实现了优势的互补以及要素的双向流通,实现了对分散物流的规模化管理。是否参与物流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决策。

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决策

(一)以企业规模为依据选择物流管理模式

大型企业在资金、人力、物力、信息渠道等方面都有条件建立独立的物流管理系统,采用自营模式,确保企业物流服务的质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以上四个要素均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可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企业操作,自己则保留实力到核心业务上,确保自身竞争力。

(二)以企业产品性质为依据选择物流管理模式

目前常用的三种物流模式,各有利弊,中小企业应以自身产品性质为依据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比如,服装等运输过程几乎不会产生损伤的产品,可以交给第三方企业管理;大型家电贵重家具等对运输要求较高的产品,则建议采用自营模式;蔬菜水果等对运输效率要求较高的产品,则可以采用物流联盟的形式,实现规模化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三)以企业核心业务为依据选择物流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在物流选择时,应参考企业的核心业务对物流的依附程度。若企业的核心业务对物流的依附程度较高,同时企业自身又具备物流管理条件的,可以采用自营式物流管理模式,以避免多元化投资带来的损失。若企业核心业务对物流依附程度较高,但企业没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力,也可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企业,降低企业库存,提高生产效率。这适用于小型的服装加工厂、绿色产品加工企业等。若企业核心业务对物流依附程度较低,但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物流管理能力,则可以主动成立“第三方”物流平台,积极参与物流联盟的沟通,利用自身物流优势,带动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

(四)以物流成本为依据选择物流管理模式

那些显而易见的物流成本,其实只是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中小企I更要认识到那些隐性的物流成本,比如人工成本、服务成本等。中小企业通过对各项物流费用进行核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衡量企业系统成本间的关系,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物流管理模式。比如,当企业的商品库存数量降低时,企业由于生产能力等方面问题,无法及时补给,此时仓储的费用虽然减少了,但因缺货,订货的费用就会增加。

(五)以企业服务能力为依据选择物流模式

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要考到自身的服务能力,具体包括了对客户的服务和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比如,客户对服务要求相对较高的装潢企业,既要求要有准确的送货时间,也要做好售后服务,这类企业应当采用自营的物流模式,以便于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对于服务要求相对较低的食品等企业,企业工作的侧重点应当是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按时发货即可,这类企业就可以采用第三方形式的物流管理模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自营物流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和物流联盟管理模式各有其利弊,具体选择哪种模式应当以企业的规模、服务能力、核心业务要求以及物流成本等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物流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健桂.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3,(23).

[2]胡万达.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 2016,(01).

篇8

关键词:成本管理 责任划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7文献标识码: A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成本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大多低价中标,承揽到手的工程项目基本上处于微利状态。因此,迫切需要施工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责任成本管理适应了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这种要求,并按责任者的可控程度归集应由责任者承担的成本,按成本步骤落实责任成本目标。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是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施工企业改革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

一、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定义

是指施工企业结合本行业的特点,以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为原则,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最优化目的的过程。它包括落实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成本指标、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监督的过程。

二、目前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成本预算编制与施工不同步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在整个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预算不切合实际的话其他工作就无法落实。然而在实际中,责任成本预算却往往存在滞后现象,造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流于形式。此外,财务预算也是参考责任成本预算结果进行编制,也使得项目的财务预算不准确。由于责任成本毕竟是预算,不可能达到精准的程度,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客观变化导致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偏离,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人工成本的变化等。这种偏离若在正常范围之内,则责任成本预算无须做出相应调整。但若这种偏离已经使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预算严重不符,此时就需及时对责任成本预算做出调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及时调整的少之又少,这必然导致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以后的分析与考核结果也失去意义。

2、核算过程中责任划分不明确

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各个责任人的责任。在有些项目上,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测算了项目责任成本目标,但责任不够明确,如项目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但并未将各项指标具体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由此造成各部门、各责任人的责权不明确,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责任人担责局面,同时也严重挫伤一部分人员的积极性,给以后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3、忽视责任成本分析

定期进行责任成本分析是完善责任成本管理的必要措施。有效的成本分析可以在分析时发现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差异原因后以确定到底是进行责任成本的调整还是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成本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部对成本分析并不重视,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未在实质上起到该起的作用。

4、重目标制定和结果考核,轻过程控制和纠偏

企业都非常重视盈利目标,往往项目在上场初期就根据公司管理办法及制度确定责任成本目标,明确盈利能力。待项目完工后根据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一的考核奖罚,过程控制和中间的纠偏基本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确定了项目责任成本计划之后,没有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也没有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造成有的问题从项目开工到结束都一直存在,这样就可能导致项目最终盈利目标降低,甚至造成亏损的严重后果。

三、提高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1、项目成本预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

项目责任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也是考核项目依据。因此项目部要按照上级下达的成本计划,以不突破最高限编制本项目的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要切合实际,科学合理,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定在努力就摸得着的标准上最为合适。预算的编制方法要严格依据实际施组方案进行分析编制,按照企业定额标准结合工、料、机的实际采购单价确定工程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根据项目部编制及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分项编制,合计后将现场管理费分摊到各分项工程中。

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时绝不能用投标价代替责任成本预算,这是因为投标价与成本控制价有很大区别。其主要不同点首先是采用定额不同,投标时一般采用预算定额编制,而责任成本则采用的是企业定额。其次是编制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同,投标时采用的是初步施工设计进行编制,而责任成本预算是按已审批的实际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三是采用的单价不同,投标采用的是市场调查价,而成本预算采用的是实际采购价。由于成本预算与投标报价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不把二者等同,要把成本预算与投标报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查找风险,找出亏损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也为下一步同类工程投标总结经验。

2、坚持责任成本分析制度

定期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不但可以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也可以对一些不力的措施及时给予纠正,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分析必须同时分析主观、客观原因,既不能出现亏损只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因素,也不能实现盈利就只注重成绩、掩盖或忽视真实矛盾。只有全面、认真地进行责任成本分析,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水平。对成本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首先应进行偏差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偏差、偏差的项目及偏差的大小。通过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可反映出编制的成本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并能客观反映实际成本节超情况。

3、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奖罚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生命线。没有奖罚,责任成本管理就没有动力,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工作;没有奖罚,工作质量和成果就无从谈起;没有奖罚,责任成本管理各项工作也就只是自欺欺人。责任成本管理的经典之处,就是实施节超奖罚考核,将责任成本与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节约有奖,超支受罚,以增强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降耗增效的自觉性。项目部应按月编制责任成本业绩报告,根据责任成本完成情况,严格按照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实施奖罚兑现,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年终,企业项目考核小组对项目部责任成本、目标利润、上缴款等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企业有关奖励办法给予兑现。

4、开展全员、全过程责任成本控制

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建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成本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赋予相应的权利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最终充分调动起全体职工关心成本、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在投标阶段做好信息收集,对项目成本合理预测;在施工阶段,要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达到既定目标;在竣工验收阶段,做好成本核算、分析。另外,责任成本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和各负其责,一是要求各部门都要有经济账,二是要求各部门都要算清自己的账。在此基础上,整个项目和企业也就能够算清大账。各部门都参与,能更好地发挥群体创造性,也不会出现成本管理部和直接相关的部门业务量大、管不过来的结果。

结束语

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看似综合实则专业,它融于项目管理之中,融于各项工作之中,只要能够理解准确,抓住重点,梯次展开,开展起来并不困难。责任成本管理是一门学科,而又融于各个学科之内,看似有形而实则可以不断开拓和创新。在开展起来之后将会发现,责任成本管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国灿,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财务与会计,2006(7)

篇9

晏钢(1968-),男,教授,云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CSR)不断缺失,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当下,CSR成为了中西方各界的关注热点。基于此,本文从西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中国孔孟传统管理思想中来溯源CSR,寻找中西方共同的理论诉求,寻找支撑坚守CSR的源动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孔孟思想

一、研究背景

由于近年来,类似于“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的相聚暴发,一些很多漠视CSR的行为浮出水面,近到上个月,号称“做良心药”的修正药业曝光了“问题胶囊”;一直拥有“绿色产品”、“无公害食品”、“云南省著名商标”等诸多荣誉称号、西南最大的“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用油为原料,掺混加工食用油脂。这些现象都屡见不鲜,暴露了企业在当下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监管下,过度追求暴利,而忽视了CSR的问题。尽管,在西方,CSR的研究与实践论证起源已久,但在中国,随着负面CSR行为的不断曝光,成为了当下各界讨论的焦点。在理论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CSR是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理论交汇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发展

在西方,“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开创CSR理论研究先河的是20世纪30年生在美国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尽管最后这场论战以认为企业应当附有CSR的多德一方的获胜而告一段落,并未因此获得一致认同。在CSR的反对者中,最有代表性人物是弗里德曼,在他看来:企业的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从简单的经济学思路而言,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整体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效益整体提高,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利益。到了20实际80年代,Freeman也终于修正了他之前的观点,提出“企业利润最大化与CSR和谐共存”。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于企业应当承担CSR已经趋于认同和支持。但是,理论界仍然不断在CSR与企业绩效中最佳契合点,通过实证的检验也并未得出一致的意见,而实践界,一方面,公益慈善行为不断增多,事件营销和口碑提升也使CSR流于形式和另有所图;另一方面,不断爆出的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断被人诟病,使得CSR的争论越演越烈。

三、从西方管理思想溯源CSR

实际上在西方,CSR的定义至今没有一致的表述。但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使得CSR的内涵具体化。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CSR最常依据的理论框架,两者出现了全面结合的趋势。Dodd(1932) “企业财产的运行是深受公共利益影响,除股东利益外,企业受到外部压力,也承担维护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责任,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对雇员、消费者和广大公民的社会责任观,公司控制权要以实现股东和社会利益为目标。”1984年Freeman《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提到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学术界的风靡使得该理论不断成熟。Wood(1991)在《再论企业社会表现》一文中指出:“利益相关者不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且基于他们对CSR原则的理解与可接受度以及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来对企业社会表现做出不同的评价。”

我国目前对于的CSR研究还处于对国外理论的研究和吸收阶段。大多数研究所依据的仍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将CSR具体化,界定为两个层面(1)对内CSR:对股东/投资者负责和对员工负责;(2)对外CSR:对上游供应商、下游零售商/消费者、政府/社会、环境/资源等。

四、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溯源CSR

在华夏五千年的古老中国,先哲的管理思想早已经萌芽传承。以下我们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溯源CSR,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见利思义:在先秦时代的孔子认为衡量管理者水平的高低,除了功利性的标准之外,还应该看索利是否符合义的原则。在孔子看来,为公牟利才是符合义的原则,同时,孔子认为追求私利是人的正常欲望,先义后取是牟利的正道。运用孔子的思想到当下,即对企业从道德层面提出了CSR自觉履行的要求,即为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在符合“义”原则下谋取公利,社会效益最大化,先义后取。

(2)、仁者爱人:孔子核心思想“仁义”、“仁者爱仁”,孔学即人学。企业管理发展至今,已由物为中心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滚利。人是当下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资源。

(3)、知人善任:孔子的人才延揽术有几个重点,意识举荐贤人必须德才兼备,听其言观其行、用人切勿求全责备,人尽其才等。

(4)、中庸之道:孔孟之道的精髓恐怕离不开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人韬光养晦最根本的理论渊源,孔子认为是与非的分界在于“度”,这是解开万物之惑的门径,处事要善于通权达变。我们今天提到的CSR,从根本上也是达到各方利益体达到博弈最佳均衡点――“双赢”,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为了达到最终利益均衡,实现“最大化效益”,从这点上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与CSR是不谋而合,最后达到整体社会效益最佳。(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文章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基本模式为基础,针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需定位集团性质和层次、结构,明确集团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集团财务控制制度,加强集团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民营企业集团;集权;分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规模日益壮大,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然而,民营企业集团规模上迅速壮大与管理上相对滞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在财务管理上,一方面权力集中的家族式的经营,使财务管理也高度集中,子公司缺乏灵活性,集团财务及经营机制僵化;另一方面,实行分权的子公司一味追求个体经济利益,忽视集团整体利益,而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难以为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作为规范和处理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财务权限和分配关系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企业集团选择的财务管理模式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成败与企业集团的兴衰存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核心控制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促进民营企业集团获得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及比较分析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模式”是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描述,是从不断重复的事物中总结出的规律,并以此形成的事物的客观标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总部界定集团内各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客观标准,是集团总部基于集团发展战略对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制度以及各成员企业在经济利益上的权责利关系的客观描述。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按照财务权限的集中程度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三种。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严格的控制,实施统一核算,将子公司的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统一调配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母公司管理着集团内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具体实施、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投放、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利润归集与分配甚至日常会计核算等。子公司的人、财、物及供、产、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收益分配、资产重组、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只享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母公司通常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直接控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母公司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相对独立。母公司不是以行政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管理,对子公司的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即对子公司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母公司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为更有效地促进子公司的发展,利益分配向子公司倾斜,用以增强子公司的竞争实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绝对的集权和分权都存在较大的缺陷,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强调两者间的融合,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各成员公司都具有相适应的管理权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决策模式。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母公司主要侧重对重大财务事项的集权,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和财务管理人员任免等具体事务则可适当分权。集权、分权程度的把握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难点,是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还是分权为主、集权为辅,要根据企业集团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企业集团初创时往往采用集权方式,促使集团管理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成员企业对管理决策自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分权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分权的扩大又会伴随成员企业经营目标的逆向选择,对分权程度的把握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难题。集权过度会使子公司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活力,而分权过度则容易造成集团管理失控、削弱集团的整体实力。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他们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优劣之别,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要视其是否适合该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能否促进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民营企业集团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规范完善远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先天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加之投资的盲目、融资的困难,对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管理薄弱

1.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

财务控制制度是总部基于集团发展战略与管理目标,规范、监控与督导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理财行为,是实现财务资源有效配置整合的制度体系。据有关对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财务控制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设置不完善。

财务会计业务中容易发生舞弊的主要涉及财产物资的进出与收发、现金的收付与领用、费用的发生与报销、支票的借领与使用等。因此,企业应将与上述业务相关的记账人员、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等分开,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明确各环节的具体职责与权限,以加强内部控制。但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往往一个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而这些职位之间是不相容的,最终容易产生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出成员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影响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2.财务人员缺乏理财能力,职责受限

财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娴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现行的各项财务会计法规、税收法规以及其它的财经法规,并具备专业的理财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人员只会记账核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要实现总部与成员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协同,显然他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成员企业的负责人有时为了本单位或本身的利益需要,授意或要求财务人员为其不当要求提供财务会计业务方面的服务,以达到掩饰不当目的、隐瞒不当利益、转移正当收益等动机。而财务人员属于该成员企业的雇员,其切身利益受到成员企业负责人的制约,无法自主地行使对所在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责,在处理业务时要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和牵制。

(二)融资困难

由于自身的财务背景,民营企业集团往往无法获得某些特殊的政策扶持,而融资难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民营企业集团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民营企业集团的性质决定了其在资金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不同程度上存在所有制歧视,在信用贷款计划中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考虑较少,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宁愿贷款给有问题的国企,也不愿贷款给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同时,由于民营企业集团成长的时间短,缺乏历史的信用记录和良好的公众形象,经营风险大,也影响了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贷款的积极性。

在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上市方面,由于政策明显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外,大部分民营企业集团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获得资金。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集团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民间贷款和其他单位借款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债务。这部分资金往往不能满足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改造的资金需求,许多民营企业集团由于筹资难而不得不放弃有盈利潜力的投资项目,或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投资盲目

民营企业集团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的壮大,在对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没有进行全面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前就四处并购,盲目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他们仅仅为企业的规模而扩张,为企业的融资而投资,本末倒置,完全违背了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盲目投资的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民营企业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扩张必须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相协调,且多元化经营也并不一定能导致分散企业风险的结果,却可能导致财力分散、多项目、多风险。大型民营企业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曾经总结过:中国的企业成功在于“简单”,失败在于“复杂”。“简单”在于资源集中,主业突出;“复杂”在于投资分散,主业不突出。

三、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一)定位集团性质和集团层次

企业集团是由多级法人构成的复合层次的经济联合体,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考虑企业集团的性质类型和层次。

1.定位集团性质

企业集团按其内部构成特点,可划分为纵向型企业集团、横向型企业集团和混合型企业集团。横向型企业集团其内部的各企业在产品、组织结构和行业上都非常接近,有些甚至完全相同,这就为实行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纵向型企业集团一般以产业/产品为纽带进行多元化经营,其内部企业的效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故纵向型企业集团适宜采用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混合型企业集团是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发展成熟的高级阶段,企业集团各企业之间在产品和业务上彼此相关度不高,有些甚至完全不相关。因此,混合型企业集团总部很难进行集权程度较高的管理,只需控制影响集团整体发展的重大财务事项,而其他财务决策权可下放给各子公司,适宜选择集权和分权相融的财务管理模式。

因此,民营企业集团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首先需要对自身的性质进行分析定位,并且这种定位不应是“终身制”的,而应随着集团的发展、性质的转变不断作出调整。

2.定位集团层次

关于集团层次前已作出表述,一般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协作公司的控制,对全资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核心控股(非100%)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和核心控股子公司应采用集权模式,对参股子公司和协作企业采用分权模式。为维护和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子公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权与管理权,即使是部分分权也必须局限于集权的框架内;对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核心业务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子公司或协作企业,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积极性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看,采用分权型的控制体制较为合适。

因此,民营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上要杜绝“千人一面”,应对下属成员企业所处的层次进行正确定位,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对不同层次的成员企业合理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明确集团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明确企业发展阶段

企业集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要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来说,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管理上存在诸多的不规范,采用集权化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统一决策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在行业中形成管理上的规模效益。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不断开拓,子公司会更多地要求增强经营自,且集权化财务控制模式也逐渐不能满足公司财务控制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如何激发各层阶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成为这一阶段总部面临的最大问题,分权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随着分权程度的扩大,各成员企业经营目标的逆向选择矛盾日益凸显,把握好分权与控制的力度成为总部新的难题,在这一阶段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管理的核心,以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逐步向集权与分权融合发展。因此,在选择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明确自身的发展阶段,及时做好模式的调整完善。

2.明确集团发展战略

财务管理模式应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思想。一般来讲,发展战略大致可以分为稳定型战略、扩张型战略、防御型战略。

实施稳定型战略的公司主要表现为不急于冒进,在财务上追求稳健,慎重从事并购活动,慎重进入与集团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并不相关的领域,在管理上保持连续性,通常实施稳定型发展战略的企业集团内部集权化程度较高。

实行扩张型战略的公司则为了满足其市场开拓的需要,在财务上比较激进,敢于大量从事并购活动,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倾向于较灵活的分权模式。

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强调削减各类费用支出,实行决策集中化控制成本,严格控制企业重大财务活动。因此实施防御型战略的企业集团强调财务集权控制的加强,在财务管理上采用高度集权模式。

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明确并结合集团的发展战略,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解决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的管理薄弱、不到位等问题。

(三)建立健全集团财务控制制度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为保证企业集团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手段,实质上是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对企业中利益相关的组织、人员行为及财务资源的控制,即通过控制财务活动中的组织、人员行为和财务资源来协调各方目标,实现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制度是总部基于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规范、监控和督导各利益主体的理财行为,实现财务资源配置的秩序性和高效率性而建立的财务控制的制度体系。它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财务控制既包括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也包括事后的监控措施。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许多企业集团在事前决策形成之后,对于进一步的财务控制工作往往注重于年度利润规划,满足于制定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目标,而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因此期中预算与经营业绩比较也就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谈。至于事后控制,虽然基于年终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有效性亦颇受影响。既然事前控制未必有效,那么成员企业对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就很容易超出母公司的财务控制范围,游离在母公司的财务控制之外。企业集团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机制,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不能从企业集团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融资、投资活动,整个集团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资本结构欠佳,成员企业普遍出现财务报表严重不实、滥投资、乱分配、截流利润、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搞账外经营等财务失控现象。财务管理上的过度分权仅仅是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分散的财权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母公司赋予子公司的各项财务权限失去必要的控制,子公司就容易出现管理目标的逆向选择。一旦经济不景气或产品销路不畅,资金流动出现障碍,集团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因此,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不管是集权还是分权,都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保障集团在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内实施决策管理。

(四)加强集团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任何管理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管理,所有的财务活动最终都要由人去完成,因此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否则所有的制度都会成为空谈。民营企业集团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加强人才培养更是突出问题。而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需要分层次进行,建设相应的人才梯队。

集团总部财务人员负责组织、领导集团整体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因此总部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中的首要层次。总部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要求必须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极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头脑敏锐、决策果断、德才兼备的“高、精、尖”的专家型人才,可以通过外聘或从内部选拔方式来组建。

集团中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实现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关键层次,尤其是在采用委派制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可帮助企业集团进行有效的财务集中控制。因此集团总部必须加强对该层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并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而集团中各成员企业的一般财务人员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财务工作的管理效率,提高素质是必须的,但方式上主要通过成员企业自行组织,而集团总部只需规定执业的水平、能力要求,加强财务人员定期的考核,以避免成员企业在任免财务人员上的“任人唯亲”。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企业集团对财务管理人才梯队的各层次人员都应该统一要求、统一考核。

本文以时代为背景、现实为依据、理论作基础,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相关问题。当然,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所涉内容很多,本文在许多所论及的问题上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汪克夷,易学东,刘荣.管理学[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4.

[2]穆蓓.小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J].财会研究,2008(15).

[3]路夏威.浅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