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综合经营型银行;政策性银行;民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64-02

1 民族地区金融制度创新的需求因素分析

首先,金融制度创新是缓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的需求。

依据金融发展理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和政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仅刚刚越过温饱线,尽管农民的储蓄率并不低,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积累率、投资率、发展速度都很低,农民人均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所剩不多,更不用说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开发程度轻。自然资源丰富,在自然禀赋方面具有典型的后发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国策的确定,许多民族地区政府力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地方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了地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区域经济资金需求快速上升,旺盛的资金需求同缓慢的资金积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快速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从地区外引入资金,通过资金积聚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缺口,但是,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行业无法从区外引人大量的资金,严峻的形势是,邮政储蓄和部分商业银行机构通过吸收乡村存款,资金逐级上存,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抽水机”效应,使民族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进行金融创新,从区域外吸纳大量的低成本资金,直接用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紧迫问题。

其次,金融制度创新是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开发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中介不仅作用于资金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间接作用于资金存量的再分配,这个传递机制可简述为:金融机构一影响储蓄、投资一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一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一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一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过程是依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顺序进行的,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上述作用的传递过程越明显、越有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

在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明显。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不仅为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也为主导产业下的各种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对于部分短期效益不明显,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性不高,但中长期对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特殊产业,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公营金融机构,直接扶植相关产业,将其作为中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中国很多民族地区具备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凭借这些天然优势,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等许多产业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缺乏自有启动资金、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失现代管理技术,这些有光明前景的产业无法发展起来或者只能低水平地进行开发。除了资金缺少的负面影响,当地企业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限制无疑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整个产业的重要原因,项目缺少开发资金,通过市场融资是可以圆满解决的。但企业经营制度混乱,管理能力低下。经营能力差,企业高层缺少发展的战略眼光,这些企业发展软件的不足是很难简单依靠资金供给解决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限制了当地企业在主导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所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通过股权关系帮助企业实行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促进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是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 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为了一次性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和全面支持主导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建议由中央政府在某一民族地区试点,组建一家综合经营性质的区域性政策性银行,该行实行以促进区域内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政策目的,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在区域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直接投资支持。该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手段,为区域经济提供巨大的区外资金支持,彻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兼具综合经营型银行直接投资企业的能力,通过参股控股部分新兴企业。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初期投资的顺利退出。

由于具有了全能型商业银行和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双重特性,该行产生了两种新的特性。第一,不同于全能型商业银行,其全能经营范围受到政府的限制。尽管地方法律上认可该行可以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在业务子行业的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考虑到业务开展必须符合促进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避免同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不公平竞争,该行在三大业务的具体选择上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成员由投资方中央政府代表和自治地方代表共同组成,确保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三大业务各子行业的选择上由政府决定。一般来说,该行从事的业务中银行业务包括,农业发展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支持行业企业贷款,被贷款客户存款及中间业务;不能包括普通储蓄业务。证券业务包括证券发行,资产证券化,实业投资基金,不能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保险业务包括农业保险和财产保险,不能包括人寿保险业务。同时可以直接投资受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但参股企业上市后必须退出所有股权。其它业务由理事会视情况需要决定。同时该行的各种业务不能超出试点地区范围。

第二,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其经营上,“适度盈利”原则代替“不盈利”原则。适度盈利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银行所有的业务必须保证适度的利润作为业绩审核标准。在具体经营中,能够产生高盈利的项目,引导当地商业性金融机构办理;盈利过低或亏损项目,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项目,引导当地政府或其它政策性机构办理,②银行每年产生盈利的大部分以捐款的形式支持当地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通过捐款形式将适度盈利下的大部分利润无偿回馈社会,实现政策性银行追求公共利益的根本宗旨。

3 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该建议有利于中央政府支持和主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边疆地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85%以上;民族地区资源非常丰富,水利资源蕴涵量占全国的66%。石油基础储量占全

国的22.05%,天然气储备量占全国的41%,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在总体水平上与其它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日益扩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

给予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让民族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是中央政府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建议试点一家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总体上要求中央财政支付少,但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促进作用大,而且便于中央政府直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对于这种金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大。

其次,该建议有利于民族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

在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创新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试点的民族地方政府,首先,该行的资本金是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不存在资金投入压力,其次,该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可在区外融资为区内增加了贷款资金,有利于缓解区内资金需求缺口;对区内主导产业相关企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管理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该行实现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后,该行的业务弥补了区内现存金融机构的不足,有利于区内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该行试点中受益最大的地方政府全力配合该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最后,民族地方法律制度有利于解决制度创新的法律问题。

篇2

1.1“琼中模式”小额信贷运作机制

2007年初,琼中县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建立小额贷款合作平台,逐渐探索出了“特色经济+小额信贷+政府引导”三位一体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琼中模式”小额信贷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民(60%为家庭妇女)发放贷款,实行5户联保制度,每笔农户贷款2万元内,期限原则1年,最长不超过3年,扶持发展“短、平、快”的农业特色产业,地方政府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并予以财政扶贫贴息。

1.2“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机制

2007年底,海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与与格莱珉信托正式签订小额信贷试点项目,为期五年。2008年4月初,该项目在琼中县营根镇开发区设立总部,宣告启动,由格莱珉信托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琼中试点小额信贷项目基本遵照了经典的GB模式,以贫困农户中的妇女为主要承贷对象;小额短贷、整贷零还;按时还款,连续贷款;发挥借款小组的组织优势,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通过中心会议制度进行贷款经营管理等。

2海南目前小额信贷模式对比分析

2.1基本要素

从贷款基本合同要素来看,琼中模式用途相对明确,主要针对农户发展本地特色种、养殖业项目脱贫致富,授信额度较高,期限相对灵活。GB模式主要面向农村家庭妇女,但贷款用途无严格限定,仅给予适度贷款提示,引导农户尽量将贷款用于生产投资,单笔授信额度较低,利率较高,采取固定的分期偿还方式。

2.2组织架构

两种模式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琼中模式综合金融机构、政府双向作用,依托现有的行政机构设置小额信贷的责任级次。从县级政府开始,逐步向村一级细化,充分利用了政府的行政资源和信息优势,从机构设置上加大了各级政府的参与力度。

而GB模式的组织架构仅限于金融机构内部,采用了典型的层级模式:

(1)最高层级为小额信贷项目总部,负责推进并监督项目的进行。

(2)项目办公室下设分支,计划设立三个分支(已设立琼中和屯昌两个分支)。每个分支配备分支经理一名、秘书(会计)一名、中心经理三名。分支经理主要负责负责具体业务组织开展工作,中心经理具体负责客户挖掘、培训和小额信贷的发放、管理工作。

(3)居住相邻或相近的五户农民自由选择组合,每家推举一名妇女作为代表组成小组,并选出一名组长。为了方便管理,主要根据自然村设立中心(一般10个以内小组构成一个中心),每个中心中设一名中心主任,负责配合中心经理进行中心会议的组织、贷款申请的收集、贷户情况的了解等工作。

2.3贷款审批流程

由于在组织架构上综合了政府与金融机构两套系统,琼中模式的审批流程也带有一定的双向性。贷款申请人联保提出贷款申请、由村委会初审后,其所在乡镇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站会同农村信用社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并出具意见,由县金融合作办公室讨论审批,并由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提供相关担保手续后,由农村信用社审核发放贷款。

与琼中模式不同,GB模式审批呈直线型,完全由金融机构内部独立操作,审批链条较短,程序也较为简单。中心经理负责到各村开展业务,发动有贷款意愿的妇女组成小组,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使得参与项目的村民对项目的运作模式有充分的了解。贷款的申请通常在中心会议上提出,中心经理以及中心主任通过对申请人的经济来源、投资项目、相关经验等因素的考察。最后,由分支经理(现由外派专家)对申请人进行测试和家庭访问,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2.4贷款信息服务

在琼中模式中,政府主导构建了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小额信贷服务网络:政府设立金融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小额贷款工作;在各乡镇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服务站,由一名副镇长担任站长;各行政村设立一至二名小额贷款联系员,对贷款农民进行跟踪服务,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借助该网络,有贷款意向的农户能够较容易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并以较为简易的方式获得小额贷款服务,从贷前的审批,贷中的指导,还款后的信息服务环环紧密结合。

不同于琼中模式的政府主导方式,GB模式完全由项目组独立开展信息服务,主要借由中心经理与贷款农户直接接触,开展宣传培训、组织中心会议、回收贷款等。项目组致力于通过贴近客户加强服务,培养客户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以还款方式为例,琼中模式需要农户到金融机构还款,但在GB模式还款由中心经理在中心会议上收取即可。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心经理的专业侧重点不同,信息服务集中于贷款制度方面,对贷款项目的指导成效有限。

2.5信用评估和激励机制

为了营造信用环境,推动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业务良性发展,琼中县政府出台了《琼中县农村小额贷款奖罚试行办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信用评定激励机制。另外,琼中模式对贷款贴息方式进行了积极创新。与传统政策性贷款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贴息相比,“琼中模式”采取了直接贴息到户的方式,按照还款情况给予不同比例的贴息(琼中县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拨100万元,凡经县金融合作办公室审批的贷款农户提前还贷的由县政府给予100%贴息,按期还贷的给予80%贴息),增强了对农户还贷行为的动态激励。

3总结海南特色,发展小额担保贷款的相关建议

3.1总结并合理利用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经验

我国与孟加拉农民在生产项目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引导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作为符合国情的小额农户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于维持生计,而需要给予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产业化的农业生产解决生产环节中出现的产业链不健全,销售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生产产能过剩无法调动农户积极性等诸多问题,而单纯依赖小额信贷机构难以承担,需要借鉴“琼中模式”的经验,充分总结并利用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3.2充分利用政府已构建信贷服务网络的信息优势

GB模式在孟家拉的成功,主要是发挥了信贷员贴近贷款全体的有利因素,一般信贷员与所管理贷户的比例高达1:600,高效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单位信息成本。就琼中试点情况来看,首期计划中该比例仅为1:200(且目前尚未达到),在小额信贷推广成效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高信息成本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项目盈利的制约因素。建议充分利用琼中已建立的小额贷款服务网络,充分利用GB专家对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经验,通过培训,发挥现有“琼中模式”信贷人员贴近农户的信息优势,协助进行贷户的信息初步采集及小额信贷的信息服务工作,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推动小额信贷发展。

篇3

1.1“琼中模式”小额信贷运作机制

2007年初,琼中县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建立小额贷款合作平台,逐渐探索出了“特色经济+小额信贷+政府引导”三位一体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琼中模式”小额信贷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民(60%为家庭妇女)发放贷款,实行5户联保制度,每笔农户贷款2万元内,期限原则1年,最长不超过3年,扶持发展“短、平、快”的农业特色产业,地方政府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并予以财政扶贫贴息。

1.2“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机制

2007年底,海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与与格莱珉信托正式签订小额信贷试点项目,为期五年。2008年4月初,该项目在琼中县营根镇开发区设立总部,宣告启动,由格莱珉信托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琼中试点小额信贷项目基本遵照了经典的GB模式,以贫困农户中的妇女为主要承贷对象;小额短贷、整贷零还;按时还款,连续贷款;发挥借款小组的组织优势,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通过中心会议制度进行贷款经营管理等。

2海南目前小额信贷模式对比分析

2.1基本要素

从贷款基本合同要素来看,琼中模式用途相对明确,主要针对农户发展本地特色种、养殖业项目脱贫致富,授信额度较高,期限相对灵活。GB模式主要面向农村家庭妇女,但贷款用途无严格限定,仅给予适度贷款提示,引导农户尽量将贷款用于生产投资,单笔授信额度较低,利率较高,采取固定的分期偿还方式。

2.2组织架构

两种模式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琼中模式综合金融机构、政府双向作用,依托现有的行政机构设置小额信贷的责任级次。从县级政府开始,逐步向村一级细化,充分利用了政府的行政资源和信息优势,从机构设置上加大了各级政府的参与力度。

而GB模式的组织架构仅限于金融机构内部,采用了典型的层级模式:

(1)最高层级为小额信贷项目总部,负责推进并监督项目的进行。

(2)项目办公室下设分支,计划设立三个分支(已设立琼中和屯昌两个分支)。每个分支配备分支经理一名、秘书(会计)一名、中心经理三名。分支经理主要负责负责具体业务组织开展工作,中心经理具体负责客户挖掘、培训和小额信贷的发放、管理工作。

(3)居住相邻或相近的五户农民自由选择组合,每家推举一名妇女作为代表组成小组,并选出一名组长。为了方便管理,主要根据自然村设立中心(一般10个以内小组构成一个中心),每个中心中设一名中心主任,负责配合中心经理进行中心会议的组织、贷款申请的收集、贷户情况的了解等工作。

2.3贷款审批流程

由于在组织架构上综合了政府与金融机构两套系统,琼中模式的审批流程也带有一定的双向性。贷款申请人联保提出贷款申请、由村委会初审后,其所在乡镇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站会同农村信用社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并出具意见,由县金融合作办公室讨论审批,并由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提供相关担保手续后,由农村信用社审核发放贷款。

与琼中模式不同,GB模式审批呈直线型,完全由金融机构内部独立操作,审批链条较短,程序也较为简单。中心经理负责到各村开展业务,发动有贷款意愿的妇女组成小组,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使得参与项目的村民对项目的运作模式有充分的了解。贷款的申请通常在中心会议上提出,中心经理以及中心主任通过对申请人的经济来源、投资项目、相关经验等因素的考察。最后,由分支经理(现由外派专家)对申请人进行测试和家庭访问,决定是否发放贷款。2.4贷款信息服务

在琼中模式中,政府主导构建了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小额信贷服务网络:政府设立金融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小额贷款工作;在各乡镇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服务站,由一名副镇长担任站长;各行政村设立一至二名小额贷款联系员,对贷款农民进行跟踪服务,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借助该网络,有贷款意向的农户能够较容易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并以较为简易的方式获得小额贷款服务,从贷前的审批,贷中的指导,还款后的信息服务环环紧密结合。

不同于琼中模式的政府主导方式,GB模式完全由项目组独立开展信息服务,主要借由中心经理与贷款农户直接接触,开展宣传培训、组织中心会议、回收贷款等。项目组致力于通过贴近客户加强服务,培养客户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以还款方式为例,琼中模式需要农户到金融机构还款,但在GB模式还款由中心经理在中心会议上收取即可。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心经理的专业侧重点不同,信息服务集中于贷款制度方面,对贷款项目的指导成效有限。

2.5信用评估和激励机制

为了营造信用环境,推动琼中模式小额信贷业务良性发展,琼中县政府出台了《琼中县农村小额贷款奖罚试行办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信用评定激励机制。另外,琼中模式对贷款贴息方式进行了积极创新。与传统政策性贷款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贴息相比,“琼中模式”采取了直接贴息到户的方式,按照还款情况给予不同比例的贴息(琼中县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拨100万元,凡经县金融合作办公室审批的贷款农户提前还贷的由县政府给予100%贴息,按期还贷的给予80%贴息),增强了对农户还贷行为的动态激励。

3总结海南特色,发展小额担保贷款的相关建议

3.1总结并合理利用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经验

我国与孟加拉农民在生产项目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引导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作为符合国情的小额农户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于维持生计,而需要给予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产业化的农业生产解决生产环节中出现的产业链不健全,销售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生产产能过剩无法调动农户积极性等诸多问题,而单纯依赖小额信贷机构难以承担,需要借鉴“琼中模式”的经验,充分总结并利用政府在培训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3.2充分利用政府已构建信贷服务网络的信息优势

GB模式在孟家拉的成功,主要是发挥了信贷员贴近贷款全体的有利因素,一般信贷员与所管理贷户的比例高达1:600,高效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单位信息成本。就琼中试点情况来看,首期计划中该比例仅为1:200(且目前尚未达到),在小额信贷推广成效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高信息成本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项目盈利的制约因素。建议充分利用琼中已建立的小额贷款服务网络,充分利用GB专家对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经验,通过培训,发挥现有“琼中模式”信贷人员贴近农户的信息优势,协助进行贷户的信息初步采集及小额信贷的信息服务工作,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推动小额信贷发展。

3.3继续强化农村专业协会的作用,发挥村级民主监督优势

借助贷款小组——中心会议形式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风险是GB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缺少宗教等内部联系因素,琼中试点小组的内部制约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另外,琼中试点并未完全比照GB模式按照贷款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小组基金和强制储蓄作为风险基金,小组有效性有待考量。结合我国国情,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民主监督优势;利用政府资源支持、引导农村专业协会的建立和运作,发挥农户行业性自发组织优势,以弥补琼中试点在贷款小组——中心会议方面的制度有效性短板。

参考文献

[1][美]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2]杨生莱.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何志明.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军.“格莱明”银行的发展和演化历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篇4

【关键词】大宗商品市场 结构形态 绩效评价 长三角

一、大宗商品市场及其结构特征

(一)大宗商品市场简述

大宗商品市场是一种新型的,通过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的现货交易模式,以及是商品进行期现货和中远期交易的市场。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开始于1997年,是那个时期国内贸易部批准成立的。

大宗商品市场内涵特征转型。市场经历了多重变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监管的强化,大宗商品市场面临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规则性革命。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代表政府和要素的市场政策的密集改变;二是代表市场要素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的密集改变。这些预示着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逐步向规则性市场发展。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特征

1.市场准入体制形成。大宗商品市场在探索市场准入变革,采取工商注册制,以此来降低商业性市场机构创立及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创立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2.全球化市场特征。中国的产业、商品、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发展,成为过去一年中的重要发展特征。我国的大宗商品企业在融资体系上获得了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广泛地参与不同类型国际市场的投资和跨境贸易。

3.商品市场形成。随着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建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市场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新的政策性及国际性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4.市场交易模式多样化。我国现有的大宗商品市场在交易模式上已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许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推动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创新,在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引领下,施行多种交易模式的并行。

5.大数据应用广泛。大数据的概念及业务体系蓬勃发展推动了大宗商品数据应用,市场对大宗商品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形成和组建了与大宗商品市场相关的有效数据运营商和商业化数据产品,并进行了商品数据的研究、编制和应用。

6.形成了独特的信用规则和金融规则。大宗商品市场的信用环境的建立已成为政府政策制订的重点。与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相比,目前信用评级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仍然缺乏。而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使用的规则和成本,也影响了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的效率。但由于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金融规则,系统化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

7.形成了特定的标准化体系。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市场和交易平台,在探索形成各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仓储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管理标准化。但目前,标准化的努力仍具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大宗商品市场标准化的商业模式及商业环境,似乎还未有示范性的机构出现。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状况

大宗商品市场结构先与传统的商品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区别,大宗商品市场通常由多层次商品市场领头,后引申出两个分支,分别为商品现货市场和商品衍生品市场。商品现货市场则再分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集市,这些市场统一由商务部监管。商品衍生品市场则由两部分组成: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分为期货市场(由证监会监管)、商品场内期权(市场空白)、类期货交易平台(目前为地方政府监管或监管空白);场外市场分为商品远期、商品期权、商品互换,这个市场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大宗商品市场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市场交易模式比较传统。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相对传统的市场没有发生显著的转型与升级。从长三角地区来说,大多大宗交易平台仍没有根本改变集市化交易的现状。

2.信用规则较为初级。大宗商品市场已形成一定的信用评级规则,但目前的信用评级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均较为初级,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信用规则建立相对其他地区已走在前面,但从效果和状况看,也还处于初级阶段。

3.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使用较大,依赖金融支持。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已构筑交易商、供应链、物流、银行等相互共赢的金融链条,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建立,系统化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影响了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的效率。

4.商品指数化不够。我国大宗商品领域的指数产品持续推出,但指数产品大多为信息化产品,作为商业化指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效使用的并不多。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航运指数,但由于有效指数商品的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商仍然以企业性的交易模式为主。

5.企业标准化特征明显。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正在努力推动各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仓储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管理标准化。但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标准化的努力仍具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大宗商品市场标准化的商业模式及商业环境似乎还未有示范性的机构出现。

三、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绩效评价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指以买卖双方交纳保证金为入市条件,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或者类似结算制度,采用集中撮合交易方式进行大宗商品标准化合约交易的机构或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交易方式来区分,可分为期货交易方式和现货贸易方式。大宗商品市场的两种贸易方式为现货连续交易和现货贸易。

目前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结构还是比较完善的,并且也在一步步发展以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大宗商品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使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市场绩效也存在改善的需要。首先,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区域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管理部门间的监管权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整个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这种情况造成了某些产品价格扭曲或价格信息不充分,无法正确指导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造成市场供求失衡,部分行业反应滞后,产能过剩。其二,长三角地区虽然相比全国来说,已建立了一定大宗商品市场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但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组织体系以及交易方式在各方面的发展仍不足,并且大宗商品的流转效率较低。其三,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充分形成。因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缓慢,并且实体企业没有具备规避价格风险的意识及手段。其四,长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够,价格影响力不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能力不高,“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缺失。最后,长三角地区虽然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走在全国签名,但大宗商品市场立法还比较滞后,没有形成良性的监管体系,出现问题出现处罚、监管不力。

四、优化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运行体系

国际上的期货市场交易所都是建立在开放自由的金融体系下,由于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不受限制,所以厂商和投资者都参与该品种的交易,并把该品种的市场价格定为基准贸易价格。所以,建议我国应当加快金融市场向国际化市场标准前进,以此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要建立中心交易所,有榜样的作用

一个中心交易所能否拥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和强大的辐射力,关键取决于它的会员机构是否强大。大宗商品市场的经营机构是增强中心交易所辐射力的关键基础力量,为了实现中心类交易所的广泛影响力,大宗商品交易所要能做到对新市场的开发、交易所中不同品种的推广、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客户质量的增强。

(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要求严格守法

在如今的金融市场中,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体系,能够具体地涵盖所有的交易活动;第二种是指这些法律法规符合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不是依靠投资人的主观臆断或领导们的意志去扰乱市场正常运行机制。

(四)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功能

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有着行业垄断的现象,是由历史和制度造成的,所以我国药必须不断地减少乃至消除垄断。国外市场的发展已经证明,在期货市场逐步成熟的时候,要适时推动现货市场的建立,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功能。斯坦福大学杰弗利・威廉姆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市场的发展演化为三阶段,分别是标准化的现货市场、活跃的远期市场、成熟的现货市场,有效管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效率。

(五)参与到国际商品定价体系中

我国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以区域性市场为主,很难参与国际商品定价体系中。上海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是现国内价格风向标,但参与者主要是国内生产商、贸易商,很少几乎没有国际机构参与。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受到了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影响。在现在实行的国际贸易体系中,该国在该种商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由其定价权体现出来。然而现在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却不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这个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因此,中国会对于产业链的全面整合和对大宗市场结构进行改善,让我们一步步靠近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至掌握它。

参考文献

[1]赵远.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年鉴(2014)上市概括市场特征[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2]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蒋天颖.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4,33(10):1825-1836.

[4]周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9(3).

[5]蒋天颖,史亚男.宁波市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10):130-139.

[6]蒋天颖,谢敏,郑长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现状与运作机制―以宁波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社,2015.

[7]陈鼎瑜.抓住机遇 明确定位 提高市场竞争力―关于制定和实施港口企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港口.2000(08).

[8]陈丽芬.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尴尬与未来[J].商场现代化,2013,31:71.

篇5

【关键词】 深圳市 生态文明 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 生态环境 生活方式

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创造过“深圳速度”,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与窗口。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佳绩,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全球低碳生态景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等称号。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显示,深圳市在2011年生态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景观休闲型城市、绿色消费型城市等多领域评比中位列全国第一。深圳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探索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发展道路。探究深圳市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无论是对推进深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还是启示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深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1、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阶段

自建市以来,深圳市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989年,广东出台《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决定对内伶仃岛进行保护而不是开发。2001年,深圳市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明确指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实现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同年,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提出将深圳市作为试点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深圳市随即出台《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林地、园地、水域作为生态改善积极因素纳入绿地规划,以扩展绿地空间。2005年,基于“四个难以为继”,即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深圳市将“生态立市”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出台并实施《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将生态立市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构建自然宜居的生态安全体系、循环高效的经济增长体系、集约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体系”五大体系,打造最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2007年初,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在五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实施保障。

2、生态文明试点建设阶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开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并加快生态市建设,深圳市政府组织大规模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在跨海取经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并出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交通和建筑等9个配套文件,以及80个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目的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突破口,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最干净、最美丽、最生态化的城市,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先锋城市。2010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全国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并将深圳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列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将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总目标。2011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从城市建设、环境质量、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明确了建设任务和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深圳市提出了创造“深圳质量”的全新发展理念,到2015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发展质量和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实现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3、生态城市示范建设阶段

2012年,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新部署。为认真落实党的十精神,深圳市提出构建“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大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格局即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经济即以总量减排促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动产业集聚化、生态化转型;生态环境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制度即以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相关法规、标准等;生态文化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力争到2020年成为城市格局合理、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浓厚、生态制度完善的生态文明典范。2013年6月,在“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将以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为重要抓手,继续倡导绿色发展,践行低碳理念,深入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化美化,让深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相互协调促进,建设绿色深圳,打造美丽深圳。从建市开始一路走来,深圳一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深圳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二、深圳市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深圳是全国面积最小、发展最快的特大型城市,在全国较早遇到了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2011年,深圳市政协组织编写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表明深圳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已经“难以为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社会成为深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深圳市根据党的十精神,结合主要资源环境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生态环境工作。

1、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深圳集约利用资源,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能源节约。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激增、生产生活能耗高造成深圳能源相对短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成为其迫切任务。深圳市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通过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强化实施节能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成效。2012年,GDP突破2000亿美元的同时,能源消耗总量首次出现下降,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1.79%和1.06%。同时,深圳市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2012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接近40%,清洁能源发电机装机量占85.6%。二是水资源节约。深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38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12。近年来,深圳十分重视水资源节约利用,2011年水利部确定其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城市,经过努力取得成效。2013年出台《深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9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控制在17.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立方米以内。深圳还采取多渠道开源,大力推动雨洪资源、再生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是土地节约。深圳30年的城市建设,使用了95%以上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枯竭。2010年,在19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1000多万人口,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77亿元,既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土地产出率比较高的地区。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深圳通过适当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加大用地功能混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紧凑型发展等措施,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如深圳湾体育中心把大运会比赛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合而为一,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探索出一套建设经营模式,使赛后场馆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目前,深圳实现了用地模式由增量扩张为主向存量改造优化为主的转型。

2、污染防治

深圳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所有河流都发黑发臭,大量人口带来交通压力,每年灰霾天数居高不下。针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圳市重点加强了水、大气、垃圾等污染治理。一是水污染治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工业与生活废水使深圳河、布吉河、大沙河、龙岗河等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问题,2011年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4座,日污水处理能力突破40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3.97%,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福田河、新洲河、排洪河、大沙河完成治理,实现水清岸绿,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水质总体呈现好转态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33%。二是空气污染治理。深圳通过优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全面落实燃煤机组烟气脱硝、深度脱硫和除尘等多项措施,不断提高空气质量,雾霾天数逐年减少,“深圳蓝”成为其新名片。2012年,深圳空气质量全年365天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II级标准,其中208天达到I级标准。2013年9月,深圳召开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动员会,提出PM2.5年均浓度2015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2017年低于30微克/立方米。三是垃圾污染治理。深圳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2012年,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总量350万吨,比上年提高16.6%;垃圾焚烧发电量4.5亿度,居全国第一;启动500个小区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管理。深圳湾公园废物利用4000多吨建筑垃圾制成公园透水砖;引进树枝粉碎机,将废弃树枝树叶变成碎渣,既作植物生长肥料,又覆盖公园区域,每年节省费用20多万元。深圳垃圾填埋场也实现华丽转身,园博园、大沙河公园曾是建筑垃圾填埋场,仙桐体育公园原是废弃采石场。

3、生态保护

十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就要有足够的生态空间,于是深圳重点开展以下生态修复与建设工作。一是设置生态红线。深圳将近50%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明确规定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绿地外,在生态控制线内严禁开发建设活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了生态资源。二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东西贯通、陆海相连、疏通廊道保护、生物踏脚石为生态空间保护战略,依托山体、水库、海岸带等自然区域,深圳市构建了“四带六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加大公园建设力度。深圳拥有841个公园,是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初步建成森林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包括19个森林郊野公园、80个综合公园以及一大批社区公园。根据《深圳市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2―2020)》,到2020年深圳将拥有1300座公园。四是加强绿道网建设。2012年,深圳出台《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全市共建成绿道2209.67公里,实现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绿道网络基本形成,将各类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五是重视湿地建设。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完整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这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的“歇脚地”和“加油站”。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截至2010年,全市野生植物和常见栽培植物2854种,各类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2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3种。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和建设,深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53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5%,人均绿地面积16.3平方米,实现市民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入园。深圳还将以2017年举办第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契机,到2020年,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100条精品大道串联全城,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整体绿化水平达到或超过新加坡绿化水平。

三、深圳市生态生产发展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深圳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发生了巨大变化:1980年是2.7亿元,835元;1990年是171.67亿元,8724元;2000年是2187.45亿元,32800元;2010年是9581.51亿元,94296元;2012年是12950.08亿元,122779.83元接近2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资源环境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与生态的冲突成为制约深圳可持续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而其根源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产业结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深圳市政府有着清醒认识,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资源环境的“难以为继”,近年来,深圳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采用“腾笼换鸟”(即改造旧工业区,腾出更多空间,吸引高端产业入驻)的方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蛇口老工业区的“蛇口网谷”就是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典范。生态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表现形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生态优先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初步形成,使深圳的GDP和产业结构变得更绿。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圳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2008年,深圳市率先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跨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为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总部经济代表了控制力,企业总部与生产、销售环节形成分工,总部主要负责研发、财务或物流,由于不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实现低排放甚至无排放,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深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为总部经济的聚集地,如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一大批知名金融机构总部均设在深圳,国内几乎所有全国性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都在深圳设立了分行。企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主体,深圳已经形成了一个绿色企业群体,在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引领下,这些企业向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要效益。深圳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平台,635家工业企业纳入首批碳排放管控单位,率先达成全国首单碳配额交易。深圳东部电厂是一座烧天然气的环保电厂,在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交易启动仪式上,东部电厂成为国内首家“卖碳”的企业,成功将两万吨碳排放指标卖给国内两家企业。深圳南波浮法玻璃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用天然气代替传统重油作为窑炉燃料,在产能提高一半的同时能耗减少了两成多。2013年以来,该公司还利用烟气的余热发电,实现电力供应的自发自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由于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还获得市政府几百万元奖励。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企业开展绿色生产,使深圳的经济充满绿意。2012年,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2013年一季度,深圳万元GDP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仅占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的同时,制造业用电量、总供水量、汽柴油销售量分别下降0.06%、2%、4.8%。深圳正在用更少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灰色经济、直线经济、高碳经济转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逐步形成有利于生态的生产方式。

2、形成生态产业结构

形成生态产业结构是深圳发展生态经济的实现形式。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产业结构几经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再到21世纪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朝着有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生态产业结构。2012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为0:44.4:55.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72.8%、66.3%,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6个和0.2个百分点;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14.2%、10.0%、15.1%,增加值合计达3749.5亿元,占GDP比重为62.3%,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34.36亿元,增长14.3%,高出GDP增速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深圳发展生态经济的双引擎。2013年,深圳市出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节能环保产业等服务业、先进制造产业等制造业,以及海洋产业为鼓励发展类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深圳新能源产业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突破,部分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地位。深圳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为中心,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为主线,初步形成了一个种类齐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据测算,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深圳市将出台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多家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环保企业集团,培养发展一批拥有建设特色优势的为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中小型环保企业,使环保产业成为深圳市的重点产业。

四、深圳市生态生活消费状况

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都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形成生态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而且还必须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即生态生活消费模式。这是一种不追求物质财富过度享受,而以实用、节约、环保、低碳为原则,以适度、绿色、全面、可持续为特征,追求人的生存发展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消费模式。2008年,深圳的恩格尔系数为36%,达到富裕阶段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生态消费转变。近年来,深圳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意识提到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和民族意识高度,通过创造多种形式教育展示基地,推行现场式、体验式公众教育,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单位和公众优先采购绿色产品,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等途径,使市民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深入,深刻改变了深圳人的生活消费习惯,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社会时尚。深圳市民积极响应绿色出行,自觉申报停驶机动车,改乘地铁公交或骑单车出行;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三分之一垃圾填埋量;自觉减少塑料袋使用次数,自带环保袋购物;游绿道、逛公园成为市民最流行的健康活动等。总之,吃绿色食品、穿绿色服装、行绿色交通、住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由于交通、建筑与工业都是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大户,因此,深圳在抓好工业绿色发展的同时,重点抓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建设。

1、完善绿色交通,方便绿色出行

为“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深圳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公交、地铁、轻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网络。一是全力打造公交都市。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公交体系是实现绿色出行的基础。深圳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地铁和公交,通过完善的公交来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以减少市民使用私家车;对原先的公交体系进行改革,将原来私营控股的巴士公司全部收购为国有,政府通过调低公交巴士的票价吸引大众公交出行。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二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近几年,作为全国首批推广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之一,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不遗余力,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新能源汽车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2012年,深圳已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2104辆,目前深圳运营的各种新能源汽车5139辆,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深圳市在大力推广出租车、公交车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车型的同时,将私家车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点;从2013年到2015年底,深圳将公交保有量的50%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出租车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20%。三是对黄标车实行限行。目前,深圳拥有黄标车26.4万,其中6万多为营运车辆,20万为非营运车辆。从2013年7月1日起,市政府决定对黄标车实行单双号限行,限行时间为7:30至19:30,限行范围为深圳市行政区域内道路,本地号牌和异地号牌机动车一起实行。对违反限行措施的黄标车,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处以300元罚款。争取到2015年底,全时段、全路段限行黄标车。为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深圳市政府还鼓励居民使用小排量汽车,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盐田区建立了自行车交通体系,成为绿色出行的一大亮点。

2、建设绿色建筑,提供绿色居住

建筑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倡导绿色工作与生活必须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就是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同时还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为把深圳打造成“绿色建筑之都”,使深圳成为引领全国绿色建筑浪潮的重要基地,深圳市以“四节二环保”即建筑的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以及室内、室外环境保护为核心,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乃至拆除回用等全寿命周期,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少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空间。为此,深圳出台了《深圳市绿色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和《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全面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进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推进绿色城区绿色社区建设、推进建筑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让“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低碳建筑在深圳越来越普遍。根据《“绿色建筑”映衬“深圳蓝”》报道:目前,深圳已有绿色建筑1300万平方米,按照每年新增1000多万平方米面积来计算,预期2015年深圳绿色住宅项目将超过4000万平方米。从梅山苑的屋顶绿化,到园博园的太阳能发电,再到深圳低碳城的建设,深圳市绿色建筑迅速崛起。深圳低碳城是低碳节能的典范,集10大低碳环保技术系统、90多项低碳生态技术于一身,到2020年,低碳城GDP总量达到700亿元人民币,万元GDP碳排放强度小于0.32吨/万元,人均碳排放强度低于5吨。2011年,深圳对市民中心中央空调实施能源管理改造,引进深圳达实智能投入自主研发的能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及节能控制系统,年节约电费超过300万元,节电率达26.5%,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价该项目为“全国第一个市级以上政府办公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五、结论:深圳市探索了一条“三生”共赢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决不走传统发展道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进一步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报告提出: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2008年,深圳市被环保部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要求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为全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累宝贵经验。深圳市在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之都、实现美丽宜居的深圳梦进程中,吸取了先发展后治理传统发展道路的深刻教训,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拓了一条生态优美、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较好地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共赢。其中,生态优美是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生产发达是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生活富裕是生产发达、生态优美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如果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条生产优先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那么生态优美、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一条生态优先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生态优美、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深圳是在确立“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为目标,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放在优先地位,通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产业结构、培养生态生活方式、养成生态消费模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措施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生态保护型城市。也就是说,走生态优美、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生态文明道路是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湖北省高校人文与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科研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CXS20140008);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研究(2014002B)。)

【参考文献】

[1] 马学玲、阚枫:中国生态城市榜单 深圳市多领域领先全国[N/OL].中国新闻网,2013-06-20.

[2] 叶明华:深圳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出台[N].南方日报,2011-11-10.

[3] 刘晶:深圳构建五大生态文明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2-11-16.

[4] 吕绍刚、王星: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6月17日开幕[N/OL].人民网,2013-06-17.

[5] 李听: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6] 程景伟:深圳推广新能源汽车量居全球城市首位[N/OL].中国新闻网,2013-01-27.

[7] 群:转型升级之功 绿色发展之力[N].深圳特区报,2013-07-17.

[8] 方胜:深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均量1/12[N].深圳特区报,2013-03-22.

[9] 董思:深圳四大举措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7-11.

[10] 本社编辑部: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生动实践[J].环境保护,2011(14).

[11] 操敬德、王滨、李宛珊:破解水资源瓶颈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J].中国水利,2012(24).

[12] 程连红:“深圳蓝”增强城市软实力[N].深圳商报,2013-07-16.

[13] 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动员会召开[N/OL].深圳人居环境网,2013-09-25.

[14] 许勤:201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R/OL].中国经济网,2013-02-04.

[15] 王湛、林清容:废水垃圾再利用 经济节能又环保[N].深圳特区报,2013-09-25.

[16] 王湛、林清容:垃圾场“变身”生态公园[N].深圳特区报,2013-09-25.

[17] 王湛:“公园之城”全民共享绿色福利[N].深圳特区报,2013-08-27.

[18] 文灿:深圳人共享“绿色福利”2020年绿化覆盖率将达50%[N/OL].人民网,2013-08-19.

[19] 广州深圳重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78―2011)[EB/OL]. /xxw3441/blog/stat.2013-08-19.

[20] 苏振锋: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关系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6).

[21] 王晓晴:绿色正能量的集聚效应[N].深圳特区报,2013-07-19.

[22] 关于深圳市2013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R/OL].深圳政府在线,2013-09-11.

[23] 程连红:绿色经济蓝色天空和谐交响[N].深圳商报,2013-07-18.

[24] 程连红:新能源车为“深圳蓝”添彩[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7-22.

[25] 黄吉乔:论深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J].开发研究,2011(1).

[26] 唐俊:深圳低碳转型若干思路[J].开放导报,2013(4).

[27] 深圳有26.4万黄标车 下月限行要注意[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6-27.

[28] :跨海取经与生态文明[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

[29] 崔霞:深圳有望建成500个绿色建筑项目[N].深圳商报,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