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货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货币政策

篇1

记得1978年秋我跨入大学校门攻读金融专业时,在《货币银行学》课本里还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对“货币政策”这个概念都十分陌生。也难怪,当时我国实行严厉的金融计划管制,也没有形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的二级银行制度,货币政策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体制土壤。课本里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似乎也无可厚非。

今天,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货币政策的走向、工具的运用以及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都受到经济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步的表现,自然值得人们欣喜。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注意到,我国始终没有一个成形的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长期缺失与货币政策的活跃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把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所谓金融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金融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有关金融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安排、产业技术手段提高的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属于政府的宏观政策范畴,但其作用范围、功能以及调节手段存在明显的差别:

货币政策:只对形成货币需求的那部分金融活动发挥作用。其调节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调节,另一类是运用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的变动去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价格调节。

金融政策:影响所有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除了间接调控以外,金融政策还包括行政调节和法律规制。

为什么要制定金融政策?

制定金融政策的意义,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第一,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使金融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约束。

社会公众是直接的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愈来愈广泛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程度,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福利水平。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众手中的证券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后,金融发展水平制约下的资本市场结构的深化程度和市场稳定程度,更是与公众切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金融政策的长期缺失,使金融发展没有一个明晰的总体发展目标,处于一种懵里懵懂和放任自流的状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即使对某些改革和发展路径已经十分明确的重大金融问题,推进步伐也很缓慢甚至迟迟不能破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就是一例。年复一年,这一事关金融发展全局的改革至今仍停留在无休止的讨论和各种实施方案的比较上,在实际操作层面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如果有了金融政策,金融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政策目标约束。尽管这种约束不具有指令性作用,但其无疑会使金融发展具有明晰的方向感和目标感,从而增强金融发展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加快金融发展的进程。

第二,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降低金融发展的成本,增加金融发展的收益。

成本-收益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对基本的比例关系,而金融发展也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对比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金融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金融发展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感:

一些曾被推崇并且付诸实施的金融发展措施,一段时间后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一些金融机构在设立时由于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业务开展起来后多有“违规”之嫌,政府还要支付整顿监管成本;

对某些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带有攻坚性质的改革与发展举措,或是由于相关利益部门的干扰和博弈,或是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政府举棋难定,踌躇不决,无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增加了金融发展的时间成本。

第三,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给社会公众相对稳定的政策预期。

政策信息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股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信息是通过影响公众的心理预期和交易行为来影响股市的,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又与政策信息的确定性直接相关。

模糊的政策信息使公众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例如,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市场发展政策,以至于政策上左右摇摆:忽而决定公司新股发行时按市价减持国有股以补充社保基金缺口,忽而又决定停止减持。可以说,国有股减持已经成为引致股市动荡的最大利空因素,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政府对此事久拖不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也影响了股市的稳定。

事实证明,市场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它比单纯的利空因素对市场的杀伤力更大。

对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厚此薄彼”,与其说是政府在政策生成机制上的一种“政策歧视”,倒不如说是政府在政策设计和政策安排方面的一种缺陷更为准确。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金融业虽然有别于一般的公共产业,但就其与社会公共利益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看,丝毫不比其它社会公共问题逊色。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政策,引领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金融政策的基本点

金融政策的内容如下:

金融产业政策目标

金融各行业与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规划

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金融产业技术进步

金融产业对外开放

金融产业监管

金融产业政策手段等

其中,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是金融政策的核心内容,其它内容都是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服务的。

金融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金融产业组织政策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金融产业布局政策

其中,产业组织政策和结构政策是金融政策的基本点。由于我国金融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而非竞争过度,因此,产业组织政策的重心应放在鼓励竞争、限制垄断方面。通过各种制度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改革金融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着力为金融主体造就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保障公平竞争,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质,在于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进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政策在中国金融政策中占有核心地位。

篇2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生的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有四个重要角色:(1)中央银行;(2)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及信用社;(3)资金供给者;(4)资金需求者。在这四大角色中,每个角色又由无数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在不同时点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从数理角度来分析,四大角色具有多种行为模式组合,而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各种组合模式又会相互替代,具有多重均衡的特点,不可能找到最优均衡点,在多重均衡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潜伏巨大的制度变迁风险,原因在于每个个体追逐单个利益的理性行动很有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后果。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生的不确定性,它决定了金融风险与货币政策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二)金融风险会加大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

货币政策的真正实施,通常要求在货币工具、操作目标、中期目标或指标变量以及最终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扰乱金融体系,会影响这些关系。当一个银行体系越来越资不抵债(即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操作目标(如利率)、中间目标(如货币或信贷总量)和政策目标(如稳定物价)之间的联系就会改变。也就是说,金融风险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会加大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当金融风险程度越来越高时,政策工具与目标之间的正常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例如通过货币供应和利率来传导货币政策,会受到银行流动性不足或资不抵债的影响(有问题银行的风险表现),因为这些银行不能根据货币政策措施调整储备或贷款,还会降低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不会对市场力量作出反应的银行是不能靠它们来传导利率变化的。

在那些有风险的银行体系中,各种货币工具被用来执行货币政策时均会受到不稳健银行亦即有问题银行的极大影响。例如,货币市场不会拆借资金给不稳健的银行用来弥补准备金的不足,由此造成的市场分化会进一步阻碍央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管理,最终扰乱金融市场的运行。而货币政策正是通过金融市场传导的,当银行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银行无法依靠时,同业拆借市场会发出极端的信号,或迅速瓦解。

当银行体系不稳健时,通过公开市场来进行流动性管理也会受挫。在公开市场央行售出其持有的证券来降低信贷扩张,可是该影响会被高风险的借款人对利率的非弹性需求而减弱,他们会提出更高的利率来谋求同额贷款。当银行极为脆弱时,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会变得不对称,货币政策的放松比紧缩容易。

市场力量脆弱的银行体系,尤其是那些国有银行为主的体系,传导政策效率相对较低。在金融风险高的银行体系中,信贷供应不会受资本或利率的限制,因为银行为了创造收益而可能无视风险因素。当银行允许借款人将应该支付的利息资本化(即以贷收息,将应收的贷款利息转为新贷款的本金),或当借款人根本就不打算归还贷款时,信贷需求和银行贷款对利率变得不太敏感。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赖帐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地地道道的道德风险,目前的债转股工作要谨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不适当的货币政策会放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体制,放松银根的宽松政策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但是当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可能会很难调整经营策略。因为尽管稳健的银行会有足够的灵活性资产来调整流动性状况,但银根突然抽紧会在不稳健的银行中引发流动性危机。经验表明,放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给银行带来好处,但是长久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扰乱银行的经营,侵蚀银行资本的真实价值,导致银行出现有问题贷款,形成风险。

用来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也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没有运行良好的“最后贷款人”的信贷便利,会打乱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抛售资产增强流动性会使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变得资不抵债;信贷或利率控制会迫使银行过多的持有不产生利润的准备金;限制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会导致银行中介功能的丧失,减小银行的客户基础和盈利水平。法定准备金不能按市场利率获取利息,实际上是对银行体系征收的一种税。例如,我国以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加上备付金率)高达18%-23%。国家一边采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一边又采取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被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所抵消,同时削弱了银行的获利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严重的金融风险会损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货币政策的完全失效。同时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又会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导致银行出现问题,放大金融风险。

二、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

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就是化解金融风险,建立稳健的金融体系,确保货币政策的实施。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不同于政府宏观调控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介于自由市场和法律之间的特殊的政府管制行为,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1)有效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为经济增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保证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以提高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在稳定性;(3)保护存款者利益,约束债务人行为,以维持正常的信用秩序;(4)改善金融体系中资金流动的微观和宏观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公平。

金融监管有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之分。积极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对金融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正面引导所实现的市场控制;而消极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对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各种偏离行为进行限制所实现的市场控制。当前应改变金融监管的传统做法,变单一的“消极监管”为“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并举的监管模式。要实现积极监管首先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主动道德化过程;其次是正确地进行市场协调;最后是对社会公德进行影响。也就是由以前的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处分、处罚转变为对金融机构的合法有益的行为进行表扬、奖励,由处罚变为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树立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增强其内部控制的能力。通过央行的正确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培育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为货币政策的良好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然而,监管法规缺陷、监管宽容以及监管时机选择不当和过于严厉的监管都会导致金融机构要么肆意妄为,要么死气沉沉、缺少金融创新的动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监管法规缺陷和监管宽容问题可以从许多国家找到例证。更为可怕的是,与二者相伴随的往往是银行危机以及货币政策失灵。阿根廷在1980-1982年银行危机期间,金融法规框架的调整滞后于金融监管的放松,尽管审慎管理规定比较全面,但监管机构缺乏适应金融业发展变化的应变能力。监管者检查的是规定是否得到执行,而不是检查贷款的质量,在金融危机出现的前几年就停止了现场稽核检查,而且缺少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机制。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监管宽容问题。对监管当局来讲,在银行出现危机(如支付危机、资不抵债)以后,往往采取一种“等等看”的态度,希望困难是暂时的,没有对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威胁,而且认为问题自身会得到解决或者将问题掩盖下来直到其他人接任。结果是监管当局对采取有争议的行动非常审慎,好大喜功和缺乏可靠性,可能会造成对问题的推倭、拖延和掩盖。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已发生过类似的问题,美国和日本的监管当局变得更关心

其监管工作的荣誉和不出现明显问题,而不是解决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因为它消除了存款人潜在敦促银行采取正确行动的压力。而推迟处理有问题银行的行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因为,有问题银行可能会采取风险更大的做法,如高息揽存、高风险投资等,它不仅会最终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且使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外部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得困难甚至导致货币政策失灵。

监管时机选择不当也会对被监管对象特别是银行机构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抑制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这里可以从法国、日本和中国找到例证。法国虽然金融法律、规定和实施权力都很充分,而且监管当局(银行委员会)也拥有所需的权威、技能和管理资源,但在监管的时效性上存在问题。监管者早在1991年就了解里昂信贷银行的问题,但在1993年第一次援救工作之前没有披露任何情况,而是继续听之任之,以至于在1995年需要进行第二次援救工作。其错误在于,没有及时对里昂信贷银行实施有效监管,而是默许其迅速发展和持有高风险的不动产以及贷款集中于少数几个大的借款人身上。日本进入1990年代以后,泡沫经济崩溃,银行的巨额房地产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1992年,银行不良资产高达20万亿日元。但在1993年,日本银行机构有能力处理全部不良资产。因为日本银行机构持有大量的1955年左右陆续买进的低价格股票,尽管此时股票价格下跌,但银行仍有庞大的帐外利润。如果此时抛出这些股票,用以冲销不良资产,就不会出现1995年银行陆续倒闭事件。但是,银行担心公开不良资产问题会降低银行信用,也害怕因此而被追究经营者的责任。作为监管当局日本大藏省也担心银行丧失信用,造成存款外流,引起金融体系崩溃,因此而承担全部责任,故此也抱着侥幸心理,一再拖延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1998年,日本又有三家大银行破产,金融秩序濒临崩溃。从中国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为配合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进行债转股的实施工作,1999年下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信贷质量、贷款投向、贷款利率的全面检查,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监管时机选择上值得商榷。因为信贷质量检查与央行启动内需、增加信贷投放的货币政策的出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信贷质量检查使得处于“信贷权利与责任不对称、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机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更为谨慎,他们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发放贷款,以免因此遭受经济和行政处罚,这无疑加剧了我国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是央行货币政策难以贯彻落实,这就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三、强化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尽快创立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相结合、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

1.建立金融评先制度。其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组织该地区的金融机构参加该活动,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评选出合规经营、发展态势良好、获利能力强的金融机构,予以表扬,并在业务与机构发展方面给与一定的鼓励措施。

2.建立金融监管季度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的参与者是各地区央行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该地区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人员包括人事部门、机构管理部门和稽核检查部门的负责人。具体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监管部门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于每季度初召开一次金融监管季度联席会议。实施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1)将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与其自身的内部控制相结合,使两种力量形成合力,更加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2)便于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沟通交流信息,解决金融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便于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交流感情,融洽彼此的关系,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3.建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该制度的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组织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员是要获得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只有考试合格后,这些人员才能获得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才能到金融机构担任主要负责人。

4.建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上任报告制度。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上任后应按照以下内容要求,以书面报告并签名盖章的形式向当地央行监管部门报告:一是要求各行在收到央行关于被审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批复十日内,将被审查对象职务聘任的文件报送给当地央行监管部门;二是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资格审查上任后,2个月内就其分管事项从“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三个方面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当地央行监管部门。通过实行该制度,控制金融机构擅自变更各级负责人的现象,便于对金融机构的违规情况划清责任,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跟踪监管。该制度的突出功能在于防范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至于消极监管,它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传统方式,其制度基础主要是一些金融法律法规,例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当然,这些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适当鼓励金融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创新是为了逃避或者绕过金融法规的限制和监管当局的监管,可以说是与金融监管相矛盾的。但是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如此重要,监管当局应适当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并促使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与积极监管相适应。

1.金融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健全金融法律制度,规范央行的监管行为。对待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原则上要持宽容态度,不搞事后追究。对于法律所禁止的事项坚决不能违反,违反了就按照违法违规来处理;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禁止的事项,可以允许金融机构进行操作,监管部门不要对其作违规处罚。但是金融创新必须在注意风险防范的基础上进行。

2.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新增成本,这样的金融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由单个金融机构内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转为整个金融系统的诱制性制度变迁,从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产生“正外部性”(即收益外溢)。

3.鼓励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最终为我国银行业由分离银行制向全能银行制过渡作准备。目前要特别鼓励银行业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三)解决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就是金融合约的不同当事人不能拥有相同信息的事实。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金融体系产生重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风险。解决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措施是:(l)健全金融法规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活动严加惩处,尤其对提供虚假信息牟利的交易者严惩,净化金融市场环境,理顺金融市场秩序。(2)将金融机构会计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会计信息能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必须坚持客观、严谨、审慎的原则,必须能真实、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3)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促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流动性、安全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也可以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4)加强会计、审计、企业信用评级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借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强化金融监管。(5)加大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现场监管力度,注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给予严惩,提高违法违规经营的成本。(6)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少银企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包括:银行贷款专业化,签订限制性契约,与企业保持长期联系,向企业提供贷款承诺,办理抵押和补偿余额,对企业进行信用配给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可以有效地解决金融市场中的四大信息不对称问题:(1)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金融机构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4)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构筑有问题金融机构特别是有问题银行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策

1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一个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从而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但是,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极为重要,国家中央银行要想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就应该完全地、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当今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过渡性

正是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而导致在过渡时期,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成熟,使得我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处在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着旧的体系和制度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体系和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比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复杂,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特有因素也有关。此外,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货币政策传导的被动性等现象,都影响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性,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而受到影响。

2.2我国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

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货币发行权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还同时受到行政、财政和社会情况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使得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的决策权上,也同样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终决定权。正是由于我国央行的非独立性,从而导

致了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失去了应有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2.3我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执行障碍

中央人民银行和各省、市、地区的人民银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央银行在制定了货币政策之后,能否对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实施,对货币政策上传下达的有效畅通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实际的政策执行者则是各基层的人民银行,但就现阶段来看,基层人民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中处于被动角色,甚至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与基层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可能在基层失去效用,这可体现在这几年国家年年强调要紧缩基层信贷,但是,年年经过统计之后效果都不太理想。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2.4作为传导中介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虽然我国的货币市场已由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形成了初步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还不成熟,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发展速度虽快,但主要是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且大多是内部交易。而大量的中小中介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了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偏小偏少,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从而使货币政策在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方面出现了障碍。

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两个市场的双向流通还存在的障碍。由于这两个市场所形成的利率和收益率在资金价格结构上的失衡,使得这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由于制度和人为的分割,既不利于两个市场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也使我国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控货币市场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2.5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

企业和个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经济目标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率,不但要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取向,同时,还取决于企业和居民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度和配合的程度。这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也必须取决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国民的理性经济意识。

在企业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而大量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出现,很少或几乎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小规模企业资本不足,同时,由于抵押担保能力和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融资,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之外,整个社会投资难以得到满足。正是由于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使得企业对风险和利益很难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做出及时、灵敏、积极的反应,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在个人方面,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有较强的储蓄倾向。由于个人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在决定投资理财方面更加依赖传统方式,因此,银行储蓄就成为我国普通居民的首选方式。其次,由于社会、收入和福利的影响,居民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的增加,都使得居民降低了消费,控制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这些都是限制货币政策广泛传导的障碍。从而让货币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3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货币政策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特征和机制。因此,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传导机制和建立新的有效可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传导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多元化传导途径的建立和完善。

3.1在法律和现实中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受政府管辖,强大的政治压力使它无法独立行使职责。从短期来看,政治利益和货币政策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因此,将行政权和货币政策制定权分离,是确保经济在长期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当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受短期利益的驱动,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精英的才智,使之制定出对长远而言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因此,央行的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应该集中于中央银行总部;二是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首先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无论是哪一级的政府,要做到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避免对央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行政干预。此外,央行管理层的任命、独立于政府工作之外都是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因素。

3.2加快加深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

对银行金融等机构的改革,主要是要加大市场化步伐以及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和鼓励市场竞争,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的改革和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资产优化和负债结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确保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来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和效率。

3.3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首先,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培养市场主体,发展票据、国债、汇率为一体的货币市场。其次,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和建设以股票、债券、融资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更富有效率的产业中,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运营效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有协调发展和均衡制约的关系。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就应该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调控目标。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3.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和个人则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终作用主体。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同时,取决于企业在面对风险和利益时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个人对信贷和消费预期的判断。因此,要加快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要合理缩小不同层次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居民个人文化素养和知识教育,加快建设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贷信用、消费信用制度,努力为居民扩大消费铺平道路。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努力实现居民消费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影响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莹.三大障碍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导报,2004,(3).

[2]王渝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3]曾华,赵爽.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2006,(1).

[4]丁晨,屠梅曾.论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篇4

一、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币产品,主要被设计用来替代流通中的通货,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因此对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币M1。许多国家都将M1定义为:流通中的通货加活期存款。由于流通中的通货在M1中占的比重较大,因而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会对它产生较大影响,而其他层次的货币供给,如M2和M3,由于流通中的通货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影响也较小。电子货币对M1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2)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要求的准备金规模;(3)传统上对M1的定义。

在现代银行体制下,存款是通过对基础货币的再创造过程而产生的,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量与货币乘数之积。基础货币等于流通中的通货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电子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会通过三个途径影响M1:(1)由于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而影响M1;(2)通过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而影响M1;(3)通过货币乘数对M1产生影响。

由于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会缩小,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缩小的资产负债规模将会加大调节难度。

在货币需求方面,流通中通货的减少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根据货币数量理论,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使得利用通货进行交易的次数减少,因而对货币的需求减少。而电子货币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又使得对货币的需求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导致利率波动。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与利率直接相关,利率的波动反过来又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这样金融当局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利率而实施货币政策时,会由于上面的反作用而使利率的传导作用减弱。

电子货币的发展会逐步减弱人们对流通中通货的需求,降低通货在广义货币和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使得只盯住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效力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

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进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提供货币供给的数量,都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上。基础货币及其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而电子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这种能量减弱。电子货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传统的基础货币结构和内涵受到冲击,如果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通货只是完全的替代作用,那么只需将电子货币余额加入到基础货币中,即基础货币应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和电子货币余额三者构成。但是,由于目前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可能不是中央银行,因此电子货币还没有起到对创造货币产生作用的高能货币的作用。同时由于电子货币的信用作用,也使得它的创造货币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不同。

电子货币的发行,扩大了货币供给主体,加大了货币乘数,对现实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使货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从而使货币供应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支配,以及市场因素的支配。货币供应内生性的增强,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货币供给体系进行变革和完善。

二、电子货币与金融监管

目前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市场运作过程和市场退出。其中市场运作过程监管又包括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监管、业务范围监管、贷款风险监管、外汇风险监管、准备金管理和存款保险管理等几个方面。

电子货币的发行使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减少,减少了金融当局的货币发行数量,从而减少了金融当局的铸币收益。

电子货币的流动性也同样影响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和余额。其发行的规模越大,可用于结算的余额就越多,但同时也要求有更多的传统货币随时准备赎回相当数量的电子货币。这一点要求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货币储备,以便应付可能出现的人们对某一电子货币系统产生的信心危机。因此,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对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调控能力提出了质疑。

中央银行不仅应当有效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数量,还必须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和电子货币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目前,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类发行机构:银行、受管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但是多数国家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主要还是信用机构,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定电子货币的监管措施时,应当首先考虑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等级,并根据其信用等级决定获取电子货币发行资格、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种类和业务范围。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等级应当每年进行核定,考核的指标可以选择资本金、已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准备金和存款保险等内容。

此外,要对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特别是发行电子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进行同等的控制与监管,对其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要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规模的准备金,以便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当然,目前世界上发行电子货币的大多数国家对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没有额外的准备金要求,仍然按照现有金融业的规则进行管理。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将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区分开来,分别制定各自的准备金率,更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稳定。

为了实现对电子货币信用创造功能的有效监控与测度,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监控体系,增加对货币需求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定量测度,以便控制货币供求,使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和贯彻。

三、网络银行与金融监管

网络银行通过因特网或其它公用网络与客户直接联系,进行各种资产、负债业务或表外业务,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网络银行具有方便、快捷、超越时空等特点,它所使用的运作工具更是有别于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发展相适应,电子货币在其业务传递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过去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等将全面电子化、改用电子货币;所有银行业务文件和办公文件也将完全电子化,采用数字签名、数字验证技术和公共钥匙密码技术等;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则直接使用数据通信和网络传递等方式。

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由于多种原因,银行对客户的了解往往是不够的,这也加大了贷款监测的难度。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使习惯于集中管理的金融监管当局和监管制度变得难以适应这一新变化。特别在对网络银行业务范围的划分上,到底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显然是必须最先考虑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这一端传送到地球的另一端,大量资金的突发性转移无疑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网络的快速传播特征,会使这种波动迅速蔓延,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例如,大量资金短期涌入某个国家,会造成该国汇率和利率的大幅波动,造成该国本币的急剧升值或贬值,甚至会影响该国的货币信用,造成该国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而这种波动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造成整个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全球经济动荡,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与衰退。网络银行资金的大规模快速流动还将导致中央银行难以准确了解其资产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称,使风险集中,速度加快,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显然,传统的金融稽核手段尚没有非常适合网络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

在网络银行面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现场监管将变得苍白无力。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延伸,扩展了金融业务空间,也使金融监管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监管力度。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仅无凭证可查,而且一般都设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上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笔交易的过程复杂化,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难以核查,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银行实际经营情况。

因此,就稽核方式而言,在对网络银行进行具体稽核时,报表稽核应当成为重中之重。而报表稽核的重要性和效率性,使得报表格式的统一化和数据转换接口的标准化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由于过去整个金融系统的电子化建设规划不统一,各家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参差不齐,软硬件系统缺乏必要的兼容性,非现场监督电脑体系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很低,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率。同时由于稽核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统一性,导致宏观和微观监管指标比例出现失调。所以,中央银行在对网络银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当首先考虑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全面规划,建立统一和规范的非现场监督体系,将报表格式标准化,并按银行会计数据管理规则建立科学的监控指标体系,从而达到非现场稽核和报表稽核高效准确的目的。报表稽核的结果也可作为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依据。

与传统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同,对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应当更加严格,特别要强调其信息披露的公开性。所谓信息披露是指网络银行及时向公众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促使投资者和存款人对其运作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影响他们的投资和存款行为,以避免可能造成的被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银行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企业逐步实现股份制,并最终步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对于那些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上市金融机构,更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披露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除上述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外,网络银行还面临以下几类风险,如法律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网络犯罪风险

四、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体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传统货币政策体系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而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对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挑战。

电子货币的产生减少了原有系统的风险,使得封闭和孤立系统由于信息不完备而造成的风险基本消除,但同时也派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使得风险更加难以测度和控制。

新的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的关键是要有整体规划,涉及的部门也不仅限于金融当局,我们要将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商务涉及到的有关法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监管内容方法、税收问题、电子货币的发行体系的建立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篇5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革新

金融创新作为一种对既有金融制度或体系发起有效挑战的金融运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20年之后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创新不仅给经济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对经济造成一定的震动,进而对各国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构成挑战,其中货币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在这种大变革的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是否能够适应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会形成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实际案例

余额宝是某两个网络支付平台共同创造的一项增值服务,该金融产品推出之后,帮助用户获得了更多收益,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而原有的消费和转账操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该金融创新有效地将理财的货币池和电子支付的货币池融合为一体,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用户原有余额收益变多,同时基金公司的业务也明显增加,双方互利互惠。该产品的推出对商业银行冲击非常大,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被迫群起模仿以防止活期存款客户流失。由此可见,金融创新通常是以猛烈冲击的方式对原金融体系做出改善。

二、金融创新的定义及特点

(一)金融创新的定义

作为针对经济行为的“创新”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发展理论当中,在经济活动当中,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之间产生的新组合就是“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变革,鉴于经济行为人都是理性的,因此创新必然带来经济的发展。

以此类推,“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圈内部各要素的变革。在内容上,表现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及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等。例如,“贴息背书”在现代银行形成的早期曾经就属于金融创新的一种,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指数交易”在当时也属于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特点

目前来看,金融创新在国际范围内表现出三个特点:金融创新多样性和证化,金融创新带来表外业务重要性增强,金融市场呈一体化趋势。金融创新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具体体现在金融工具创新的多样化和融资方式的证化。前者主要包括了几种类型,如提高金融工具的变现性,促使金融工具具有可转让性,信用创造性创新,股权创造性创新和风险转移创新。融资方式证化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方面的优势逐渐不明显之后产生的转变,其包括两个方面,即金融工具的证化和金融体系的证化,其中金融工具的证化也就是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实现资金的筹措。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并且以此来提供各种担保活动等而派生出来的相关业务。其包括四种类型,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和贷款,投资承诺的承诺业务,外汇买卖业务与投资业务及代收费业务。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量的影响

在金融创新出现前,对货币的定义和计量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只有“钞票”性的货币和活期存款能够充当交易媒介。但是,在金融创新出现之后,这些都变得比较困难,不同的资产流动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相互替代也越来越多,这就打破了之前业内对货币的定义,使得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之间难分彼此。目前,货币已经不单单指现金和存款的数字,同时也包括一些在现实中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存储在电脑和磁盘中的信号,其也属于货币。银行允许用户进行透支,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进行信用卡结算等,这种类型的货币则是一种承诺形式。正是由于金融创新的方式层出不穷,所以央行对于货币信息真实情况的掌握是存在漏洞的,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没有也很难被包含其中,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各种创新性活动带来了融资方式的扩展,所以全面计量货币的数量的确是一件难事。

(二)金融创新对央行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

上文已经提到,央行想要明确计量出货币的数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会造成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被金融创新削弱。这种能力的削弱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影响了对货币乘数的准确判断。在任意的时点上,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是货币供应量,货币的基础供应量是已知的,所以要想得到货币供应量,就必须得到准确的货币乘数。货币乘数K=(1+r)/(rd+rt・t+e+c),其中c表示通货比率,d表示活期存款,t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rd和rt代表了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准备金比率,这两个是央行能够决定的,但c、e、t这三个变量则会受到金融创新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确定。

首先,金融创新会导致c的值变小,c=c/d,d表示公众所持有的通货,金融创新使得持币的经济成本增加,促进了金融制度的发达,所以公众会选择减少对通货的持有,而选择参与金融投资,使得c的值变小。其次,金融创新降低了e的值。由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所以其超额准备金会有所下降,从而会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益。最后,t值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而变小。由于金融市场的发达,银行的定期存款产品对储户所具有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公众会将部分定期存款用作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正是由于c、e、t这三个变量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很不稳定,所以央行要想准确预算货币乘数就变得非常困难。

其次,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作为政策性工具的特点因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金融创新越来越呈现出证化的特点,其直接结果就是大量的存款流入到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这样就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束缚。同时,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也被削弱,而该政策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的主动申请才能实施。由于金融机构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广,对再贴现的依赖也越来越小。

四、应对金融创新对货币影响的措施

(一)优化中介目标,改进货币供应量,转变指标

狭义货币已经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广义货币目前其可控性还没有受到影响。优化和完善货币供应政策中介目标需要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在短期内,中介目标还应该坚持采用货币供应量进行优化。首先要不断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目前,金融创新造成了对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和测算难度的增大,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的作用,就必须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由于金融创新工具的增多,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渠道也要不断完善。应该按照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大小来对其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果该金融工具具备了交易结算货币交易媒介的功能,那么这种工具的“货币”性就越强,在进行货币供应量统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种工具。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调整后,其结果与最终的目标相关性不会变弱。对于具有“货币性”的金融工具,其应该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能够进行测量的。当统计口径变化时,也要保持与之前层次的连贯性,不要出现太大幅度的变化。另外,以广义货币M1作为中介目标已经呈现出不适应的情况,所以现阶段应该以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长期来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并不能够长期有效,必须要寻找新的中介目标。将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中介目标的做法在一些国家已经施行,这些国家多是处于长期通货膨胀态势,其以此作为中介目标主要的原因是把稳定价格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另外,将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中介目标还需要有稳定的财政状况、准确的通货膨胀预测能力等。

(二)完善货币渠道

第一,应该提高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尽可能地提升货币政策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同时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多元的信贷传道渠道,逐渐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同时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关注。

第二,要提高货币渠道的传导效率。伴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在将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很可能是货币渠道。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不断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强化利率传道的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拥有了确定银行利率的权利,能够自主调整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这些都能够促使利率发挥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利率结构,对利率渠道的运行要加强监管,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测制度,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性。

另外,为了健全金融市场体系,首先要加快发展货币市场,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其次,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总规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这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加及时。最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提高汇率弹性,增加汇率浮动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公众对汇率失调的心理预期,同时还能增强汇率对外部经济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将汇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突破传统机制,调整货币政策

目前,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这种不可逆转的变化,就必须要突破传统,调整货币政策,加强对社会公众市场的关注,提高市场化的政策操作。

同时,央行也要做出政策调整,不断扩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对一些非常规性的调控手段的使用要更加灵活,更加主动,中央银行的指导体系要建立层次。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市场业务操作的公开化已有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事实上能够有效地调节利率水平,使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二者之间保持着适当的比例,保证了资金流动分布均衡,促进经济稳步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不断进入我国市场,这就会造成汇率对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及货币供应的影响变大。另外,央行也可以将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经过自身的创新之后成为业务市场的操作工具。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其活跃程度也将有所增强,这些都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优化。

(四)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

金融创新虽然对于传统货币政策和货币供求机制产生了影响,但是也仅仅是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其根本的功能并没有因此而丧失。金融创新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其内部力量的自我显示,而货币政策则是国家层面上通过货币手段来对市场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和缺失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补救。市场的发展只要存在一定的缺陷,那么货币政策就有着其存在的价值。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的供求机制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要对市场发展的波动和失灵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手段进行调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现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自身的动态调整、建立创新机制,才能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挑战。

五、总结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和货币政策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制订短期和长期内的规划;其次要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最后还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建立货币政策体系的自身创新机制,使其能够实现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炎.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国际金融报,2005(07).

[2]刘涛 高碧野.金融创新环境下的货币供求研究[J].深圳金融,2007(04).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货币有效性

去评价判别货币政策优劣的的重要标准即是货币有效性,货币有效性的界定有以下两方面:从理论方面来看,在一般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作为中央银行为了使货币供给量受到影响继而到达特定目标的手段与措施。从实践方面看来,主要是研究如何让中央银行选择并且实施恰当的货币政策以确保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综上两方面,当对生产产出以及就业状况等实际的经济变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时,这便可归纳为货币政策在理论上的有效性问题。另外货币政策是否有能力利用其影响力去引导经济的稳定运行以到达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便是可认为货币政策的实践问题。在确定货币有效性的概念后,我们需要关注地即是在金融危机的前后货币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一、危机前的货币政策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货币政策是否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以次贷危机做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多数学者的眼光看来,其是由于在整个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当局所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造成此次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即是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监管不力。当然若采取从紧的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是否便意味着降低爆发危机的可能性,经过研究答案并不尽然IMF曾经对1980-1994年间爆发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银行危机做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论:若以稳定通胀为目的而采取的高利率货币政策反而会是银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能否依靠货币政策的操作

遏制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当资产(包括不动产)价格或信贷产生泡沫是否需要用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去戳破这些泡沫,举个例子,当股市涨势过高产生了价格泡沫即可采用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去回笼一部分股票市场上的资金来戳破股市的泡沫反对央行戳穿泡沫的学者持有的观点是:中央银行在界定资产价格或信贷泡沫方面并不擅长,其原因是当值资产价格上升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全由基本面因素确定并且因不同因素产生的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有不同的意义。另外,任何政策都具有时滞性,就算真正意识到泡沫出现并即将破灭央行所应当做的也不是采取高利率政策而应宽松货币去为泡沫破灭的经济衰退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当货币当局调控资产价格时,价格标准也是难以确定的。反观货币政策调控的支持者,在他们看来“价格的波动会反映通货膨胀,当通胀过度会是金融体系动荡。所以,货币当局必须对这些现象做出反应,货币政策的目标更应考虑到未来价格的稳定”。因此,危机爆发后,央行的不作为行为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指责。

其实,货币政策的宽松与否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无必然联系。在多数情况下,长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条件,可是若面对发展中国家脆弱的金融,金融过度自由才更易导致危机爆发。

二、危机后的货币政策

一般,在利率高低方面有两种主张。主张危机后提高利率的学者认为一味指责高利率政策的人们都忽略了低利率所造成的货币贬值,若货币贬值必将会造成国家的负担。为了应对本国企业所承受的外债造成的压力“加息”却是有效的方法。但支持危机后降利率的学者中有人研究了在The Great Depression期间美联储,其所犯的两个错误与货币紧缩有关,另外他们还认为低利率也适用新兴市场国家。其实在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紧缩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取决于所在国的生产弹性差异:当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弹性收益不减,低利率是有利于经济扩张的;否则高利率就应该得到支持。

三、结论

在纵观危机前后的货币政策争论之后反观我国,在2007年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在08年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危机后国内不断明显通胀压力以及地方债务危机,我国自2010年来采取了稳健地货币政策。对比文中提到的在金融危机前中后的货币政策辅助定义货币有效性的定义,看来我国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地货币与财政政策,而由于政策实施上的种种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地方债那么为了应对国内产生的矛盾,2011年7月宣布加息,说明宏观经济数据对下半年经济已有明确预期。那么此篇文章便可作为参考,使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上有了理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Lawrence J Christiano;Christopher Gust;Jorge Roldos Monetary Policy in a Financial Crisis[FRB of Working Paper No,2002-05]

[2]Ilan Goldfajn,Taimur Baig Monetary policy in the Aftermath of Currency Crisis:The Case of Asia.

[3]Divid Gould,Steven B Kamin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exchange Rates During Financial Crise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Working paper NO.669] 2000.

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金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不断的完善,金融创新应运而生,成为大环境下推动金融发展的内部力量。很多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不断出现各种新型理财品种,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和完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品种单一,企业的融资结构不规范,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善,法律保护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如何把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何尽量消除制约金融创新的因素?确立中国未来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金融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照搬西方的金融创新理论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金融创新之路。

二、金融创新的内涵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对原有金融工具进行更新换代和改变原有的金融体制,以得到当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还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缓慢推进、被盈利动机推动、持续不断的发展进程。

三、金融创新的方式

(一)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受制于基本经济制度,所以金融制度创新也受制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金融制度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调控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它对金融产权、信用制度、各金融主体的行为及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并决定着各方面的运作质量。

(二)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是指建立新型的金融机构,或者将原有金融机构加以重组或改造,是以金融创新经营的内容和特征为基础,为了创造出新型的经营机构,构建完善的机构体系,以适应当前的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工具创新主要是指金融产品的创新,它们是通过不断的演变和扩展各种信用形式顺应时代潮流产生的,如有价证券、汇票、金融期货等交易对象,它们在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利率、收益等方面具有新特征。金融创新的主体就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所以金融工具的创新至关重要,金融产品的核心是满足金融市场需求的,金融工具的是以客户所要求的产品种类、方式、特色、质量和信誉为形式,旨在客户提供安全、方便、盈利的金融模式。

(四)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指金融业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而积极扩展金融业务范围所创造新的金融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随着证券交易的国际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越来越多的从事跨越国境的股票交易和债券交易,甚至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发行本国的债券与股票,全球性的证券市场从此形成。这种新的金融市场把信贷和债券流动结合起来,具有短期银行信贷和流动性有价证券的双重属性。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指的是微观经济主体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宏观经济主体建立新型的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向更高级金融市场的过渡和转化,由封闭型金融市场向开放金融市场的进入和拓展。

(五)金融资源创新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作为资金的货币和能够流通的证券,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接受的信用,具体是指人才、资金、财务、信息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而且能够带来增值。

(六)金融科技新

金融科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金融服务,以及在金融领域对科技的应用,对金融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使金融服务多元化、全球化,另一方面又缩小了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缩。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作为一次波及全球的金融改革浪潮的金融创新,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融造成深远的影响。各国也与时俱进的调整了相关政策和实际操作方法。新市场的产生,以及新的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金融创新增加了信用的多元化,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一)金融创新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从理论上,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改变了货币结构和内涵,使得货币的计量更为复杂,更影响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增加了货币供应主体,加大了货币乘数。上述一系列的变化,必然对货币政策中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相应的作用。总而言之,各国货币当局必然对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的深远影响予以高度重视。

从世界范围内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了许多影响,原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渐下降,各国为应对这一变化,相应的调整了货币政策。我国的金融创新,从改革开放起,历经从无到有,稳定成长,加速发展的各个阶段。时至今日,我国的金融创新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也为此调整了货币政策,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具体方面

1.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导致货币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交易性货币需求不断下降,投资性货币需求逐渐上升。由于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人们货币持有量不断减少,人们更愿意把货币作为投资手段,进行间接交易,或者说是由第三方委托交易。另外,支付结算系统也由于金融创新发生了变革,人们更热衷于在线支付,进而大大削弱了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的偏好,导致交易性货币,也就是现金的需求下降。

(2)金融创新导致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一般短期内国民收入是相对稳定的,而人们用来进行交易的货币又是由收入决定的,所以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应该是相对稳定并且可以预测的,但是,投资性货币需求受市场利率、机会成本、投资预期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则则呈现相对不稳定表现。再加上,人们的心理预期是无规律的,利率、汇率、股价也是经常变化的,人们的偏好也有一定的波动。投机性货币需求比重的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必然会削弱货币需求稳定性。

(3)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方式等,使得交易更加快速便捷,大大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削弱了货币的可测性。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不但使高能货币不再只有存款和现金,而且使通货存款比例、非交易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得不稳定,这就大大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

(2)增强了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货币供应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越来越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支配。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限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一是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为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持续更新负债业务种类和方式来规避无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二是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范围。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一些非存款工具如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的产生,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确保自己的负债规模的同时,又能避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

(2)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一方面,金融创新减少了再贴现条件的规定约束,削弱了原有真实票据的影响力,使得一些刚产生的票据都能符合货币当局的要求。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使以往的调整再贴现作用力消失。

(3)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工具。首先,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买卖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另一方面,也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条件。

二是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公告作用。通过影响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来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整一般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增减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指引Ч众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前景的判断,使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刘欣然,碳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3-44.

[2]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23.

[3]胡跃飞.供应链金融一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中国金融,2007(22):38-39.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公开市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几年来,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曾多次被搬上经济舞台,但是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实施缺乏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为依托。本文通过对我国最近几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来透视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对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分析

近几年,俗称“三驾马车”的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原动力。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达23.1%,总额实现21670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6%,达12210亿美元,进口增长20%,达9460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750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逐月走高,农产品价格飙涨,直接导致消费物价指数(CPI)自3月份起涨幅连续9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3%警戒线;8月份后连续4个月超过6%,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股市行情更是波澜壮阔。沪深股指连创新高,总市值亦快速增长。两年前上证指数在1000点的时候,两市总市值不过3万亿元,仅两年,总市值增长10倍。针对当时这种经济形势,我国货币当局立即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仅2007年就加息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十次;2008年又四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2008年5月20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16.5%。2007年第六次加息时。存款基准利率已提高到4.14%,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已提高到7.47%。然而,货币政策效果却不如人意:一方面,众所周知,股价与市场利率成反比。然而2007年我国屡次提高利率,股价不降反而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不断恶化。到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从2007年7月到2008年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屡创新高,CPI已达8.3%。为什么我国经济膨胀的压力并没有在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得到缓解,反而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从货币政策失效中探究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货币政策失效应从货币、外忙和资本三个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中找原因。

首先,从货币市场看,利率未能市场化,基准利率未得到妥善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正确而有效地实施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有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根据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原理,利率是关键;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由货币供求共同决定。紧缩性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首先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施以调节和影响;也就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然后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改变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即引起企业和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和消费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产出和价格。但是央行的做法却是在没有充分运用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情况下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这无疑是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作为货币价格的利率。正是由于在货币政策中起着杠杆作用的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管制,并未市场化,才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利率形成机制不完善,传导机制不畅通。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要将原来行政管制的利率形成机制,转变为由市场主体根据基准利率按照风险收益的原则自主决定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基准利率作为市场利率体系中的核心利率,具有完善的形成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标志。而开始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存贷款利率都存在着上下限的制约。在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问题即基准利率的确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企望我国利率走向市场化并有一个畅通的货币传导机制,是不现实的。

其次,从外汇市场看,大量外汇储备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际游资的涌入对货币政策产生冲击。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形势仍体现为持续大额顺差和较强的升值预期,这增加了货币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和难度,影响了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根据“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只能同时达到其中两个目标的“三元悖论”原理,在有着大量外汇储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背景下,货币当局维护汇率稳定的努力,必然威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必须不断抛本币购外币导致大量基础货币投放,这对我国紧缩银根的举措产生逆向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游资又会趁机而入,进行货币投机,从而迫使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削弱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最后,从资本市场看,国债市场中问题严重,公开市场业务难以操作。一方面,国债规模较小,国债结构不尽合理,中期国债比重过大,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比重过小。这既使央行通过吞吐各种政府债券来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从而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又不利于有效发挥国债资金支持国家建设的作用,增加了筹资成本,加重了还债压力。个人投资者持有较多国债,国债流动性较弱。个人投资者持有国债的目的是追求比储蓄更高的收益,大多选择持有凭证式国债,到期兑现,从而影响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计划因素过多,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受到扭曲。表现在:(1)资本市场的总体架构受到计划机制的严重影响,股市和债市分属不同部门,使得原本有着内在互补机制的两个市场被人为地分割;(2)各个行政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机制直接管理对应的金融机构,在各部门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不易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3)各个行政主管部门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利主体,造成政出多门,政策法规不尽协调;(4)资本市场的运行和监管受到计划机制的严重影响,仍实行金融证券、企业债券、股票、基金证券等从申请发行、准许发行到上市交易的连单审批程度,使得债券、股票、基金的发行效率大打折扣,运行机制受阻。三、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几点建议

为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充分而有效,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针对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确定一个科学的基准利率,使利率真正市场化。众所周知,市场作用发挥的基本条件是价格杠杆的灵活性。作为货币价格的利率杠杆要做到灵活有效,必须由货币供求决定,即使利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又是基准利率的科学确定。我国的央行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不适宜作为基准利率,原因是不够灵活,对市场的利率变化缺乏敏感度,央行缺乏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供求的主动性。同理,超额准备金率也不适宜作为基准利率。超额准备金率从2005年3月起始终保持在0.99%的水平,缺乏对相关利率的引导性。在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长期充当基准利率角色,但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限和储蓄存款利率上限受到行政管制,调整缺乏弹性,并不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实际成本的变动。而于2006年10月开始运行,2007年1月开始对外的SHIBOR(shanghaiInter—bankOfferedRate。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目前最能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可以说SHIBOR的出现必然是我国基准利率确定机制的一个飞跃,是目前市场上最能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核心利率,从而能够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中担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我国刚刚实行SHIBOR,其中难免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今后需要在其基准地位上予以明确、不断提高报价的真实性、尽快放开利率的管制等方面加以改进。首先,由于目前市场的利率基准太多,投资者无所适从,为完善SHIBOR,我国需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上的利率基准范围,引导其他利率体系参照SHIBOR进行报价。其次,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在确定基准利率方面的成熟经验,例如,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应当成为我国SHIBOR发展方向。再次。还应进一步扩大报价机构的范围,最大限度地使SHIBOR反应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SRIBOR报价团应吸纳那些已经大量发行SHIBOR浮息债的政策性银行作为报价团成员,以利于反映债券市场的结构,并且吸纳保险和证券公司成为会员,以助于拉低SHIBOR报价。最后,国家还应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报价银行的监督,提高报价的质量,以完善上海同业拆借利率,使我国利率充分市场化。

篇9

【关键词】VEC模型;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有效性

1、引言

20世纪末银行业基本都开始使用电脑工作,这表示这金融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且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将“金”字工程当做十分关键的国民经济工程,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建设进程开始加快,而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银行卡自动处理系统、本地清算系统、对公业务系统等应用系统在我国国内的大部分城市里先后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一个集经营管理、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监控和提供对外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正在逐步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在1985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没有明确分开,所以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而建立起正式的二级银行体制开始,我国央行逐渐使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P2P网贷等第三方支付的平台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交易方式,我们渐渐都习惯了出门不带钱包,所以流通现金量会受到网上交易带来的较大冲击。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功能的出现使得交易性的货币现金流降低,网上交易资金的迅速转换使得我们对货币需求的预防性逐渐减弱,由于银行发行的现金漏损的减少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互联网交易也会对货币乘数造成一定程度的扩张,这会使得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的难度会增加,这也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实际影响还是理论研究出发,本文有必要去研究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

2、实证分析

2.1变量选择

本文中一共选择四个指标,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IZF)、流通现金量(M0)、狭义货币供给量(M1)和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HGDP)。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后并将各指标分别记为LnIZF,LnM1,LnM0,LnHGDP。本文的样本数据区间选择的是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2.2协整检验本文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差分后的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即差分后的序列服从一阶单整(X~I(1))过程。下面本文对各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了LnIZF,LnM0,LnM1,LnHGDP之间有协整关系的备择假设,接受LnIZF,LnM0,LnM1,LnHGDP之间最多只有一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说明这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2.3VEC模型的构建

2.3.1滞后阶数的选取与模型稳定性判断本文针对所选取的四组变量数据来建立最优阶数的VEC模型,由下表可以看出,最优滯后阶数为3阶。

2.3.2VEC模型参数估计下面构建VEC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同时也对上述的协整关系进行协整修正,可以得到各变量的VEC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2.3.2:根据上表的VEC模型估计结果,将其写成矩阵形式,得到VEC模型如下表示:此时本文对序列vecm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表示它已经是平稳序列,并且取是在0附近上下波动,这就验证了我们的协整关系是正确的。从差分项来看,在短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nIZF对湖南省地区生产水平LnHGDP、流通现金量M0和狭义货币供给量M1具有三期滞后效应。在LnIZF,LnM0,LnM1和LnHGDP所构建的协整方程里,各统计量对应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LnIZF,LnM0,LnM1和LnH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长期性。在构建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里,可以看到M0和M1的模型方程系数是负数,而且在0.05的显著水平下P值小于5%,故而拒绝原假设,同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前的系数为正,这表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狭义货币供给量M1存在替代效应。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方面来分析了货币供给量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而波动的同时对湖南省经济水平的影响,通过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评价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下货币政策是否还具有有效性。

3、结语

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危机 货币危机 资产价格冲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9-041-05

一、引 言

从世界范围看,在过去的20年中货币政策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期间物价稳定,通货膨胀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这主要归功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最近的十年中逐渐收敛于物价稳定这一单一的终极目标,或者至少是兼容物价稳定的一系列目标集合。

尽管有更多的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于物价稳定,但是对于这一货币政策目标对金融稳定究竟造成何种影响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综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有关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有三类观点:权衡观点(Trade-off)、协同观点(Synergies)和新环境假设(“New environment”hypothesis)。

所谓权衡观点是指为实现物价稳定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设计并不必然有利于金融稳定,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着平衡的关系(Mishkin,1996、Cukieman,1992、Fisher,1933等)。但是,权衡观点似乎与人们的传统认识相悖。通常认为通货膨胀会提高人们错判未来收益可能性的概率,而且通货膨胀将进一步恶化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同时,高通货膨胀通常伴随着高波动率,这会进一步导致人们错判未来收益。此外,当经济周期处于伴随着高通胀的繁荣时期时,通常都会出现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泡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向市场提供过度流动性所导致的,而相对于真实预期收益而言过度的信贷增长经常是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因素。于是,产生了协同观点。所谓协同观点是指为实现物价稳定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设计将同样也会有利于金融稳定,也就是说价格稳定意味着金融稳定(Schwartz,1995、Padoa-Schioppa,2002、Issing,2003等)。

新环境假设观点建立的背景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包括:较低且更加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较低的短期产出波动、显著的信贷和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的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于物价稳定(Claudio Borio 和 William White,2004)。新环境假设的观点认为在新环境下需要重新审视原来的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甚至需要价格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这一结论,即认为价格稳定会引发金融不稳定。因而,新环境假设观点认为中央银行仅仅关注物价稳定是不够,而是应该直接关注于金融不平衡本身。

此外,不仅是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存在争议,而且关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样存在争议。该观点认为金融不稳定会导致货币政策设计的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金融危机非常严重或者是货币政策当局为了避免未来发生金融危机而改变货币政策。尽管金融不稳定可能是中央银行错误货币政策的结果,但金融不稳定也可能会驱使中央银行改变货币政策设计以应对金融不稳定的情况。例如,García Herrero (1997) 、Martinez Peria (2000)发现银行危机并不必然导致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发现那些经历过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国家从长期来看其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些研究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因为这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上认为的只是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单向因果关系。

上述观点的相互矛盾与冲突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金融稳定的内涵缺乏一个广泛可接受的定义,从而无法建立起考察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一致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将从金融稳定的内涵入手,在选择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金融稳定涵义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相关评述。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迄今为止金融稳定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广泛的可接受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从直观上看稳定似乎意味着没有波动,但不幸的是,波动对金融市场而言并不一定是坏事。正如Schinasi (2003)所指出的,即使是稳定市场中的资产价格也会有较高的波动率。Issing (2003)进一步指出,导致金融机构失败的大的资产价格波动甚至是稳定的信号,或者是系统自我纠正或净化能力的信号。尽管定义金融稳定存在着较大困难,但学者们仍然尽了极大的努力界定金融稳定的内涵。目前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类:金融稳定说和金融不稳定说。

(一)金融稳定说

Mishkin(1991)认为金融稳定是确保能够长期持续的一种状态,没有大的破坏和冲击,并且储蓄分配转化为投资机会是富有效率的。Crockett (1997a)定义金融稳定为没有明显的引发损害经济(不包括一些严格限定范围内的消费者及其对手方)的冲击的存在。Padoa-Schioppa (2002)定义金融稳定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金融系统能够承受冲击,并且在抵御冲击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出现损害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和经济中支付处理过程的风险积累。Foot(2003)认为金融稳定的内涵包括:(1)货币稳定;(2)就业水平接近自然就业率;(3)对于经济中核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转存在信心;(4)经济中不存在损害货币稳定和就业水平的实际资产或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波动。此外,还有一种在概念上不是很令人信服但可以直接观察得到的金融稳定定义,即金融稳定是指没有银行危机、资产价格稳定、利率平滑的状态(Goodfriend, 1987; Cukieman, 1990)。

金融稳定说试图从金融稳定的特征、条件以及实现过程来描述金融稳定内涵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但金融稳定说所描述的金融稳定的内涵尽管在形式上看起来很美,但却缺乏一个合适的可以量化的基准来将金融稳定与金融不稳定区分开来,从而给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

(二)金融不稳定说

与金融稳定相对应的概念是金融不稳定,而排除了金融不稳定的情况即为金融稳定。Mishkin(1999)认为金融不稳定源于信息流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受到冲击的金融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其资金融通渠道的作用,从而使资金无法配置到最有生产效率的项目中去。Schwartz(1986)认为金融危机是被支付手段在任何价格下都无法获得的担心所驱使,即便是在部分银行储备体系中发生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对高能货币的争夺,这种情况将由于公众对银行系统的突然挤兑而迅速恶化。金融危机是短暂的,当公众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放缓时危机将结束。Ferguson (2002)认为金融不稳定包括三个基本标准:(1)一些重要的金融资产价格与基础价值严重背离;(2)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功能和信用有效性都显著地发生了扭曲;(3)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显著偏离(或高或低)于经济的生产能力。Large (2003)认为金融不稳定的特征包括价格的波动性和无法预期的变动,而防止这些波动性和变动的发生则是需要面对的实际挑战。

从学者们对金融稳定内涵的定义来看,不仅每个学者对金融稳定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有的学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描述金融稳定,并且大多数学者都是针对自己特定的研究目的来定义金融稳定的。尽管采用金融稳定说来定义金融稳定的内涵从逻辑上看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金融不稳定说可以用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有利于实证研究的开展,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学者大多都采用了这一定义。本文也采用这一定义,同时考虑到金融不稳定从表现形式看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危机、货币危机和资产价格冲击三个方面,我们主要就从这三个方面梳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尽管我们没有选择从权衡观点、协同观点和新环境假设这三个方面来研究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但这三类观点均内含于相关研究中。

三、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危机

相比于金融系统中的其他机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设计将会更直接地影响到银行系统功能的发挥。Alicia García Herrero 和 Pedro del Río(2003)利用1970年-1999年期间79个国家(27个工业化国家、32个新兴市场国家、20个转轨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设计(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与银行危机的关系。Alicia García Herrero 和 Pedro del Río发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与银行系统危机呈显著负相关,即中央银行采用物价稳定的目标有利于降低银行系统危机的发生。同时发现,盯住汇率的货币政策策略与银行危机呈显著负相关,即采用汇率目标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利于降低银行系统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分析,他们还发现除了转轨国家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与银行系统危机呈显著负相关,但货币政策策略与银行系统危机之间则在分类样本国家中未呈现出显著关系。

根据Alicia García Herrero 和 Pedro del Río的研究,中央银行采用物价稳定的目标以及采用汇率目标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银行系统危机的发生。因此,单就银行危机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应以稳定物价为主要目标,同时应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

但De Graeve, Kick 和 Koetter(2008)的研究结论则与Alicia García Herrero 和 Pedro del Río(2003)截然相反。他们利用德国1995年-2004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和银行业数据,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微观-宏观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与银行危机的关系,结果发现采用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会导致金融不稳定。为了避免采用单一的微观模型或宏观模型而导致有用的宏观经济信息或微观经济信息被忽略掉,他们将微观经济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微观-宏观模型来分析货币政策与银行危机的相互影响。其中,微观经济因素主要是涉及到银行的七个财务指标,包括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与银行总资产比率、贷款与银行总资产比率、表外业务与总资产比率、对数总资产、股权收益率、净同业资产加现金与银行总资产比率;宏观经济因素包括GDP增长率(Y)、通货膨胀率(P)和3个月利率(R)。利用这一微观-宏观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货币稳定并不必然导致金融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Y和P不变),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这有利于物价稳定)而提高一个标准差的利率(即一个标准差利率的冲击),这会导致一年以后银行出现危机的概率提高0.44%,也就是说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会以导致金融不稳定为代价。进一步地,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低,货币政策冲击导致银行出现危机的概率越大。

此外,Adrian.T 和 Hyun Song Shin(2008)将研究视角延伸至金融市场中的其他中介机构。他们认为与商业银行相比,证券经纪商尽管规模比较小,但由于其资金来源几乎完全是短期市场融资,因此其资产是反映市场信贷边际供给(Marginal Availability of Credit)的最佳信号。他们研究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与证券经纪商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关系,结果发现,联邦基金利率的降低将导致证券经纪商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膨胀,相反,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将导致证券经纪商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收缩。因此,短期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变化将加剧而不是熨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波动,即采用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工具将不利于金融稳定。据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于金融稳定。

四、货币政策与货币危机

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采取何种恰当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建议,出于稳定本国汇率和货币的目的, 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即提高利率水平,以吸引资金内流或防止外资大量抽逃, 进而稳定本国汇率。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则对这一看似正确的建议提出了挑战,因为危机国家基本都按照IMF的建议纷纷大幅提高本国利率水平以试图稳定汇率和货币,但结果却使本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从理论上讲,提高名义利率水平的确会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从而减少本国企业的外币债务负担。但是高企的利率水平也会增加本国企业的本币债务负担,降低企业进一步投资或者仅仅是避免破产的能力,而这又会对汇率的稳定性产生负面的冲击。因此,为应对货币危机而采取提高利率水平的货币政策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

Aghion.P, Bacchetta.P 和 Banerjee.A(2000)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小型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与货币危机关系模型,研究了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应对货币危机的临界条件。这一模型建立在几个假设条件之上:(1)存在购买力平价关系;(2)存在利率平价关系;(3)资本完全自由流动;(4)企业财富是决定其投资和产出的唯一变量;(5)浮动汇率制。Aghion.P, Bacchetta.P 和 Banerjee.A首先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角度建立了第2期产出Y2和第1期名义汇率E1之间的关系,即

(1)

这一关系为利率平价LM曲线(IPLM),反映了货币角度E1与Y2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然后,他们从实体经济角度,即从企业的融资和生产决策角度建立了第2期产出Y2和第1期名义汇率E1之间的关系,即

(2)

这一关系为W线,反映了实体经济角度E1与Y2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与(1)式中E1与Y2非线性关系不同,(2)式中E1与Y2是一种线性关系。

当IPLM曲线和W线相交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利率可以有效应对货币危机。但当IPLM曲线和W线相切或者没有相交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会导致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萧条。若IPLM曲线和W线相交,则需满足,可得:

,(3)

这就是为应对货币危机而采取提高利率水平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其中,

Aghion.P, Bacchetta.P 和 Banerjee.A(2001)将上述模型进一步放松至无限期限,研究了在存在信用约束的情况下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与货币危机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体拥有外债的比例越大就越容易发生货币危机;无论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都可能爆发货币危机;公共部门的不平衡会通过公共债务尤其是公共外债的挤出效应对本币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信贷供给对利率不敏感,那么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应对货币危机是有效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对中期的经济行为产生债务负担效应,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中期内会提高本国企业的债务负担。

然而,Zettelmeyer(2004)在研究了上个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三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对汇率的影响后发现,当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而提高100个基点的3个月市场利率时会导致汇率水平提高2%-3%的水平,即支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有利于稳定汇率作用的传统观点。但是,为稳定汇率而采取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代价是高昂的,为弥补本币10%的贬值需要提高大约500个基点的利率。

尽管上述研究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应对货币危机存在争议,但有一点是学者们都接受的,即稳定的汇率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

五、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冲击

尽管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金融不稳定现象却明显增加,尤其是全球资产价格在急速攀升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波动性。Borio 和 Lowe(2002)指出从历史上看资产价格波动通常伴随着金融不稳定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资产价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中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特别是在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再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虽然早在10多年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并怀疑这种波动是否完全由经济基本面因素所导致,但关于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理论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尤以Bernanke 和 Gertler (1999)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在存在有效的资本市场并且不存在监管瑕疵的世界中,资产价格的波动仅仅反映的是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因此,中央银行没有必要对资产价格波动给予特别的关注。Bernanke 和 Gertler (1999)构建了一个考虑工资粘性和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考虑或不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规则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结果发现,只有当资产价格可能预测未来通胀或通缩压力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关注资产价格是有益的,否则,采用传统的通胀目标制对中央银行而言是最为合理的。即如果非基本面因素(包括市场心理影响和监管不力等因素)是导致资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并且来源于非基本面因素的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具有潜在的显著影响,那么资产价格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经济不稳定的独立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其中,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包括财富效应、Tobin q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等。Bernanke 和 Gertler (2001)进一步指出,尝试稳定资产价格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央银行无法准确知道资产价格的变化究竟是否来源于非基本面因素,亦或基本面因素,还是两者的结合。

当然,Bernanke 和 Gertler (1999)所建立的模型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1)不是从模型中推导出货币政策规则,而是人为设定为考虑或不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规则,然后研究货币政策规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2)假定资产价格泡沫在破灭之前以恒定的速率增长,但实际上资产价格泡沫也许不是突然破灭,而是以一定的速率上升或下降;(3)假定资产价格泡沫存在一段时期并且在破灭之后不会出现,所以仅仅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4)因为无法知道市场心理的准确影响而没有将下期资产价格泡沫可能破灭的概率内部化,而将之内部化与仅仅将其作为外生概率所得出的货币政策规则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Semmler .M 和 Wenlang Zhang(2007)在弥补上述缺陷后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研究了在面对资产价格波动时货币政策的反应,结果发现,在零利率的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的萧条会使得衰退的经济更加恶化,如果为了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中央银行不应该忽略资产价格的波动。Alexandros Kontonikas 和 Christos Ioannidis(2005)也认为无论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规则还是标准的Taylor规则,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利率调整有利于降低宏观经济的波动。

六、结论性评述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这反映了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如何确保金融稳定方面的困惑。综合目前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一)金融不稳定通常来源于对一些共同因素而非特殊因素的风险暴露。也就是说,金融不稳定是系统性的危机,而非个体危机。如果金融系统中众多金融机构按照类似的模式进行运作,金融系统就更容易在遭到共同的宏观经济威胁时出现危机。因此,为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要尽量避免金融机构的同质化运作,推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运作无疑是重要的。

(二)物价稳定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金融稳定,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不能仅仅将物价稳定作为确保金融稳定的唯一指标。根据当前的研究结论,物价稳定并不一定必然会导致金融稳定,但是,物价不稳定却是引发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关注物价稳定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其他经济指标或因素以确保金融稳定。为了确保一国的金融稳定,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行为更为广泛的影响,而不单单是对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若要试图建立考察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一致的分析框架,当务之急是必须对金融稳定的内涵建立明确且为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定义。尽管金融稳定的内涵难以清晰地界定,但这是研究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深入探讨并寻找衡量金融稳定且得到广泛公认的一揽子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其他尚待进一步挖掘的领域。尽管目前有关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但仍然存在很多尚待进一步挖掘的领域。比如,目前的研究多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特殊情况,没有深入分析一国的金融自由化程度和中央银行独立性等制度变量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当前的研究也没有对不同国家所处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加以区分,以判断在不同阶段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不同表现关系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drian.T and Hyun Song Shin, 2008.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 , kc.省略.

2.Aghion.P, Bacchetta.P and Banerjee.A, 2000. A simple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 and currency cris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44, pp 728-738.

3.Aghion.P, Bacchetta.P and Banerjee.A, 2001. Currency crises and monetary policy in an economy with credit constraint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45, pp 11211150.

4.Alexandros Kontonikas and Christos Ioannidis, 2005. Should monetary policy respond to asset price mis alignments? Economic Modelling, Vol.22, pp.1105 1121.

5.Alicia García Herrero and Pedro del Río, 2003.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 Design of Monetary Policy, working paper, bde.es.

6.Bernanke, B., Gertler, M., 1999.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Economic Review, fourth quarter 1999.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17-51.

7.Bernanke, B., Gertler, M., 2001. Should central banks respond to movements in asset pric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91, pp.253257.

8.De Graeve. F ,Kick. T,Koetter. M,2008,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in)stability:An integrated micromacro approach,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Vol. 4, pp. 20523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