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持续深化财政改革

篇1

第一要与宏观经济的形势要求性适应,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进行适时地推进。可采用逆周期调节策略,来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的外部冲击,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进行抑制。当对财政政策转型问题进行考虑时,必须保证经济增长趋于潜在增长率。此外,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也要对价格的总水平变化加以重视,要将价格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价格的总水平暂时与经济的增长有所脱节,政府就需调整积极财政政策部分,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缓解。

第二要对经济发展转变的结构调整政策加大推动力度。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财政政策要对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出合理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使经济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与提升,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对财政支出结构加以优化。在财政的可持续的发展中,民生投入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政府行政开支浪费及民生投入不足问题,因此,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对政府行政性开支进行严格控制。为此,政府可以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其支出的调整。一是对于医疗、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对民生建设加大投入,对城镇保障性住房、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等进行着重建设。三是缩减行政性开支,提高资金使用率。对公务员制度加大改革力度,调整公务员队伍结构,将其服务意识得以更好的提升。其次,对科技创新加大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如果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增强,那么对产业升级以及结构调整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的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保证经济在可持续中发展壮大。做好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对科学研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展开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而是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断调动起来,促进产业升级,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关注风险因素,对当前形势变化预留政策操作空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既面临欧债危机发展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也承担着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工资变化带来的风险。也正是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就促使我国必须在对财政政策进行转型的过程中,着重对风险因素加以关注,使转型期的经济风险降至最低。

二、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健全税收制度,增强税收的公平性针对我国企业、居民沉重的税负现象,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更科学合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对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将现行的资源税征税品目提高起来。为使资源得以有效的流动,生产行为更加规范,还需进行环境税改革,从而使资源使用价格得以提高。其二是完善所得税制,对个人收入进行系统监控,强化资金管理,为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创造积极而有利的条件。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要大力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的支出责任,使地方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并要使财政透明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公众方便对政府的监督,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对部分事权的支出责任进行适当的上移,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减轻。由于依靠中央或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使县乡财政的支出负担不仅对其可持续性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有关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对公共服务的支出重心进行上移,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各项支出及时到位。二是要进行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管理,提高地方政府的组织收入水平。对此第一要顺应地方税收体系发展趋势,对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全面建设,培养地方政府主体税收,提高地方自有的税收组织水平。第二要将地方与中央的增值税分享比例作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的保障水平得以强化。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方向,改革重点,税制调整

改革开放伊始,伴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对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渐进式的改革,经过30多年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现已建立起了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使公共财政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未来公共财政制度还须在省以下财政体制、结构性税制调整等方面深化改革。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框架,而其中如何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这一体制运行的核心环节。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由此所造成的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也十分悬殊,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予以调节地方政府间财力分布格局,就很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实施这一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尽管省级政府间的财力差距依然很大,但省级间人均政府财力的差距却在缩小,这对各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表明分税制的实施,有利于平衡省级间政府财力和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因此,在近年来加大民生财政制度建设的背景下,要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不断完善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下,未来对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方向是继续推进和深化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

一、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是以“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的基本架构来设计的,实践证明,在这一体制架构内对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上解所产生的根本缺陷是管理层次多,导致财政资金被截留的现象十分严重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低下。为消除这一体制的积弊,从2002年起,我国在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鉴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三种改革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和广东模式。2009年国家又明确提出全面建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目标,并先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积极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探索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新模式。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比较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千差万别,不可能搞一种模式,而且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因此,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税费制度改革十分迫切。(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普遍的无选择的服务,其费用的取得只能采取向全体公民征税的办法,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基本财源;对特定公民提供服务,其费用不能也不应当用全体公民缴纳的税收进行弥补,只能对直接享受服务的公民个人采取规范性的政府收费(如规费或使用费),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收费只能起补充和辅助作用。(2)财税部门一定要统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并按照政府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现行的以费挤税、费强税弱和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障碍,因此税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二、推进结构性税制改革

篇3

(汕尾市财政局,广东汕尾516600)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且已经步入新常态,过往地方财政那种收入高增长、支出宽松、管理松弛的“舒服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新常态下地方财政收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保持中低速增长,基层民生刚性支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会与日俱增。如何科学分析新常态下地方财政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把握好新常态下地方财政运行的新特点,从基础和根本上谋篇布局,释放地方财政新红利,寻求在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新常态;地方;财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85

1构建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机制

(1)围绕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特征,综合考虑人均财力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等各项因素,在现行财税体制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实现财政收入科学分类,按类调整地方财政共享收入的分成比例,进一步完善税收分配和政策激励机制,完善财政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地方财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做大财政蛋糕。

(2)完善地方财政收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综合治税管理体系,提升依法治税水平,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加大对重点行业及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做好营业税改增值税、房产税试点改革工作,稳定地方收入来源,大力培育独具地方自主特色的产业集群税源,确保新常态下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3)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扩面工作,争取全面完成“营改增”试点改革,同时做好“营改增”试点对企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影响的分析评估,进一步完善税制,逐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相关政策调整或取消的应对和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健康发展。

2完善地方事权与责任相对应的财政支出体制

(1)在现有地方财政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清理各级政府间事权范围,科学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部门间事权关系,厘清政府、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确定地方支出责任,制定上下级政府支出责任清单,明确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和标准,加强有关改革事项的衔接,逐步建立财力与事权责任相匹配的地方财政支出体制。

(2)建立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密度、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位特点等综合性要素功能指标定位,按促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地方财政公共服务的标准水平和成本等进行测算,计算出财力和实际支出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保障和管理能力。

(3)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监督管理,不断优化转移支付资金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力争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不断上升,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将转移支付测算过程和分配结果公开,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优化调整增量与存量结构,实现地方财政间的财力均衡配置。

(4)建立起财力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增长相协调的转移支付体系。在明确上下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兼顾公平效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地方财政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向平衡水平,根据“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将转移支付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挂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对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的地区,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倾斜力度。

3探索改进地方预算管理的新方法

(1)改进年度预算编制方式,研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探索建立滚动式预算编制,研究编制推动财政各项事业发展的中长期预算规划。根据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预期财政收入,科学合理编制支出预算,由重点审核财政时间节点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政策效益拓展。

(2)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的要求,清理规范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机制,避免部门肢解财政预算资金,专项固化支出的现象。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倾斜基层民生保障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大对各项地方民生事业的正常投入。

(3)改革部门预算编制和支出管理机制,逐步推行“零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意见征询机制和重大支出项目评审机制,加强部门预算项目预审工作,强化部门预算审核,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提高行政效能。试点建立共性项目支出定额标准,按照统一、科学的定额标准审核基本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开透明度。

(4)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进度通报和预算执行监控约束机制,将绩效管理机制以制度的形式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探索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相挂钩办法,定期清理,加大统筹力度,压减存量资金规模。健全第三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绩效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大监察、审计和财政等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力度,形成综合绩效管理体系。

4健全地方债务监督管理的新制度

(1)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内容,继续推进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制度。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以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和逾期债务率三项指标进行预警测算的动态改革,及时调整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加强完善地方债务风险监控机制。

(2)逐步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的举债融资机制,严控地方担保隐性债务的产生,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切实落实化债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做好化债资金筹措,有效降低债务率,使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财政发展水平相适应,推动新常态下地方财政运行健康发展。

(3)深化公共资源平台配置改革,积极探索权益性融资债务平台。对于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设立投资基金,探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合资合作、BOT(建设—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PPP(公共—私营—合作)等公私合营融资债务模式,引导国内外各类投资基金投资于地方城建和公用事业项目,从而降低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推进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付雪.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篇4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厅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财政地税国资部门紧紧围绕____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目标,坚持“稳增长”和“紧支出”两手统筹,深化“数字财政”建设,探索构建转型升级税收保障机制。1~10月,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48.41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5.68%,完成年度预算的87.7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24亿元,同比增长13.60%。地税组织各项收入32.1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0.91%,同口径增长2.64%,其他收入13.44亿元,同比增长13.29%。

(一)保持组织收入稳定增长,注重优质税源培育

一是确保收入增量。夯实分税种税源和营业税支柱税源管理基础,加强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三大营业/,!/税支柱税源征管和挖潜。开展未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广播影视服务“营改增”试点工作。完善每月税收预测机制,制定试行税务稽查数据分析管理办法。1~10月,全县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3.57亿元,同比增加6.5%,清欠历年欠缴资金2.2亿元。二是加强节流控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起草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实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季度“一对一”函告和预警机制,明确全县“三公”经费在20__年决算基础上统一压缩10%,规范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三项综合性开支标准。巩固“阳光采购”实效,节约资金达1584万元。三是培育优质税源。探索建立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税收保障机制,构建以“双均”税收为核心的企业评价和分类管理模式,自行开发数据交换分析软件,细化量化新增用地亩均销售、亩均税收、亩均地方贡献度及可税GDP等项目准入标准31项,将对招商选资提供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补缴2013年度之前土地使用税款527万元,通过清理相应增加土地计税面积106万平方米。

(二)力促企业持续长远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升级

一是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制定全县“营改增”试点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完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个转企、小升规”、“机器换人”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等扶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部门联审会审机制,完成493户企业1.08亿元补助。持续激发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和专项信用贷款机制功效,累计办理贷款、转贷27.59亿元,受惠企业452家。二是提升县域经济品质。探索研究支持推进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金融创新业务,落实新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财税扶持政策。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和“融入上海、对接服务”等战略实施,完善财政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省级创新型县、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等创建。三是服务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制订2013年落实示范点建设牵头任务配套计划,向上争取2013年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规模20__0万元,比上年增加14000万元,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000万元。

(三)保障民生事业有序发展,增强城乡统筹水平

今年1~10月,全县民生支出17.7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18%,同比增长26.35%,高于公共财政支出增幅近13个百分点。一是城乡统筹水平继续提升。支持姚庄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西塘、天凝中心镇建设,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三改一拆”、交通拥堵整治等。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示范项目试点建设,制定配套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筹措专项资金800万元,示范试点项目稳妥推进。完成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20__年丁联和凤桐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3744万元、涉及面积2.2万亩),新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____县2013年大通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 建设面积达1.8万亩、总投资2556万元),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极大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拨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5.73亿元,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建设等。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进度,鼓励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发展。三是民生事业发展稳固推进。支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国家级改革试点,加大学前教育发展和高中段各项教育事业改革财政支持。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全年安排政法经费2.45亿元。

(四)围绕数字财政建设中心,夯实财税管理基础

一是健全财政监管体系。开展全省市县财政服务示范应用试点工作。深化财政“三位一体”组织机构建设,健全财政监督长效管理和预算绩效监督机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对全县158个项目绩效检查,涉及财政资金4.84亿元。开展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检查、地方财政对外借款清理和财政存量资金摸底。加强全县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实行全口径债务月报。二是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扎实推进全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促进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所有镇(街道)均已建立公共财政服务中心,“一个门进、一站式办理、一个平台操作”的模式初步建立,办事效率、服务水平以及乡镇财政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财政所(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4个镇(街道)财政所(局)被评为嘉兴市规范化财政所(局),乡镇财政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全省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成功实施,乡镇财政管理、预算指标管理和财政支付程序更加规范,获全省推广应用。三是夯实国资管理基础。核定四大集团公司业务招待费及工资总额,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新增7户县级国有企业资产统计。加强县级国有企业债务状况和融资能力监管。收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偿使用和经营性收入5520万元。

(五)巩固财税文化品牌创建,强化优质队伍建设

一是建设品牌型财税文化。坚持“以文养人”,深化财税文化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单位规范化建设,创新与村、企业“三方红色联盟”结对共建模式。二是扎实廉洁型队伍管理。制定基层满意站所(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规范,推进“阳光工程”和提速增效。编制《税友龙版》标准化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加强正风肃纪工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学、先走、先查、先改”活动。今年,被授予“浙江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称号。三是加强知识型干部培养。制定公务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创新培训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并在全市《小企业会计准则》抽考和财税青年岗位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执业资格和专业职称考试,优化队伍知识结构。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县局将紧紧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目标,密切关注下阶段全国财税体制、政策改革动向和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健全组织收入保障机制,深化自身管理体制改革。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我县财政总收入57.75亿元,增幅5.30%,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0.40亿元,增幅5.00%。为全力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年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8%。

(一)在加强组织收入方面保持压力。挖掘金融业、建筑业、邮电通信等新增税源。创建符合县域发展实际和经济特色的税源管理机制,重点做好企业分级管理标准设定、配套措施细化和差别化财政税收等政策制定。出台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分类统计机制。确保全县2014年“三公”经[文秘站:]费实行零增长。制定政府采购分散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单一来源政府采购方式操作流程等。对部分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项目,尝试委托专门机构先行审核,并开展全额财政拨款新建项目国库集中支付试点。

(二)在服务经济转型方面持续给力。按照示范点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切实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和倒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开展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工作,通过计算企业单位占地税收产出,建立以“亩产税收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按照亩产税收贡献实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差别化减免政策,加大对亩产税收贡献大、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重新梳理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涵养优质税源,促进收入可持续增长。积极落实新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支持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推进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民生政策等有机融合,特别是破解股权质押、排污权抵押、保易贷、金融仓储及网络融资等融资难题。完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机器换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等财政扶持政策。

(三)在促进民生事业方面挖掘潜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统筹财力,确保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全力配合做好示范点建设相关工作,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源。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的新要求,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程。继续推进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示范试点和“强村计 划”工作,保障大通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支持全省助推现代农业发展31066行动计划和省治太工程王凝圩区建设。制定职业教育、县级科技项目和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全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探索社保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和社保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财政补助办法,探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并轨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篇5

2014年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一年。与2013年相比,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是结构的改善。

中国持续三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呈现企稳的迹象,但以消费和投资为代表的宏观经济结构在2013年再度失衡,同时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的扩张加大了金融风险。2014年经济政策的天平将倾向于结构改革和防范风险。

2014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宏观政策、经济改革、外部环境以及内生动能几个方面的角力。首先,随着潜在增长率的放缓,政府可能会下调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次,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上升,金融风险主要来自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

2014年的宏观政策存在趋紧的压力。财政扩张的力度会减小,预计2014年政府财政赤字约为1.2万亿元,虽然绝对额有所上升,但增幅会下降,对GDP增长的拉动也将小于2013年。货币政策会在中性的基础上趋紧,预计2014年M2增长13%,新增贷款9.3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量20万亿元。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将继续小幅升值,2014年人民币中间价将升值1.5%左右。

三中全会是新一轮全面改革的起点,将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改革标明方向,预计改革方案将涵盖财政体系、金融部门、土地、要素价格、政府职能转换、收入分配、户籍等社会管理制度领域。

改革蓝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增加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促进中长期供给能力;二是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三是加速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短期来看,改革对总需求增速的影响有正有负。一方面,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打破国企垄断等措施有助于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另一方面,改革也存在抑制短期总需求增长的机制。中央反腐的深化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削弱地方政府一味通过投资追求GDP增长的动力;房产税扩大试点可能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扩大消费税、房产税,可能变成事实上的增税,抑制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而2014年宏观经济的最大看点则是,总需求结构的改善。2013年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贡献幅度大幅下降,投资贡献明显上升。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2014年消费将重新成为总需求增长的引擎。

我们估算,腐败相关的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约为10%,2013年反腐拖累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虽然未来反腐会持续,但它对私人消费的负面冲击是一次性的。我们预计,2014年消费将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较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由于2013年财政扩张力度较大,而且主要用于投资,这大幅提高了201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2014年财政扩张力度的减弱,货币政策的趋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预计2014年总体投资将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较2013年显著下降。

整体上,我们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为7.6%,大致与2013年持平,增长动能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2014年,通胀会上升,预计2014年CPI增长3.1%,PPI将结束通缩。

2014年,尤其需要关注两个风险:一个是个别地方政府违约的风险;另一个是防范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速下行风险。

篇6

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等代表说,这两个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区政府完成了区第十二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2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三个经济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金十字”市政交通道路格局初步形成,危旧房改造进展顺利;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整顿和规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聚精会神搞好发展

*等代表说,促进200*年经济发展,区政府不仅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奖励,还要继续加大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营造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方式。由于目前市政拆迁改造力度加大,要充分注意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影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就如何聚精会神搞好发展,代表们建议:一是完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尽快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二是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经营城市水平;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四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是以奥运促发展,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支持了社会事业发展

*等代表说,区政府完成了区第十二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2002年财政预算。200*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任务,连续四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为实现财政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中,进一步调整了支出结构,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保证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支出依法增长;加大了对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投入的力度;保证了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法机关履行职能所需要的资金;保证了街道机制运转的经费需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各项收支的平衡

篇7

    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回顾

    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改革进程:第一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目的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二阶段是1998年开始推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其目的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这两个阶段的改革都获得了很大成功,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和简化税制的原则,改革工商税收制度;二是把地方财政包干制改革为能够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税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个税收体系。

    在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改革之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税种较多、税率难定、重复征税、随意减免等问题十分突出,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首先是简化税种,从过去的三十多个简化到18个税种;其次是改产品税为增值税。产品税是按一个个产品大类来征税的,其缺陷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确定产品的税种和税率十分困难,并且有产品就要征税,无法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增值税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和经营环节,税种单一,税率简单,且前一道产品所开的增值税发票,到后一道产品出售时,可以凭发票扣除以前交的税款,有效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工商税制改革后,我国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的复合税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工商税制确立后,我国按税种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体系。基本内容是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归中央;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等归地方;增值税实行中央和地方分享,分享比例是中央得75%,地方得25%。整个分税制改革,采取渐进的办法,即以1993年为基数,基数内的收入全额返还地方。同时,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增量三七分成,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2001年又实施了所得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改革。对2002年的所得税增量,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对2003年的增量,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自此,我国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经过实践的检验,我国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建立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这一改革的成功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减税让利和财政退让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支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步增强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1978年至1994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31.2%一路下降到11.2%,财政不断积弱,各级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明显的或者隐形的赤字,财政困难已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后,1994年至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加了2.14倍,年均增长1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2%提高到17.1%。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政策提供了能力。二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快速增长的双赢的财政体制,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1994年到2001年,中央财政收入从2906亿元增加到8583亿元,增加了1.95倍,地方财政收入从2312亿元增加到7803亿元,增加了2.37倍。同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从1994年以前的最高38%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50%左右,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对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镇统筹费等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先期试点的地方改革表明,这项改革规范了农村的分配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人均减负率一般在30%左右,农村“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进一步调整税制。如对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减半或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连续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使我国出口货物的平均退税率由原来的8%左右提高到15%左右,等等。税收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进展分析

    1998年以后,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财政支出体制,目标是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在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行部门预算;二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三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四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实行部门预算,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外资金)全部在一本预算中编制,所有收支项目都在预算中反映出来。部门预算经过人大批准后,对该部门的收支项目安排就具有法律效力,从预算执行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都必须接受法律监督。从2000年开始,我国中央和省两级逐步推行了部门预算,有些市、县也开始编制部门预算。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是将所有的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直接支付,取消各部门和单位在银行设立的收支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财政部门加强了对各部门和单位的收支活动的全程监督。2002年,中央在38个部门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的试点,许多地方也积极进行了改革探索。与此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行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制度,支持了部门预算和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克服了过去分散采购的许多弊端,如采购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脱节,无法有效进行监督;采购效益不高,采购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价高质次;采购过程不透明、不公开,容易滋生腐败,等等。1999年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来,采购规模快速增长,当年采购规模约130亿元,2002年已突破1000亿元,每年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率都在11%左右。2002年,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收入方面,防止了部门和单位乱收、滥罚及坐收坐支;从支出方面,执收单位上缴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有利于执收单位公正执法。近年来,这项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中央和地方普遍加大了改革力度。

    与此同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国各级财政逐步减少了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支出,加大了教、科、文、卫、社保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重点支出,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向公共支出转变。总之,经过近五年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优化了支出结构,增加了财政支出管理的科学性,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二、今后我国财政改革的侧重点和趋势分析

    过去的财政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新的财政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协调、不适应、不规范等问题。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今后必须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化财政改革:

    (一)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经过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体制改革,我国虽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离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仍有较大距离。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察和分析:一是财政的主要职能和基本定位。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其主要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全体公民一视同仁的规范的税收。二是财政的运行机制。也就是财政收入的组织机制和财政支出的安排机制,目前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财政的预算管理。三是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监督。如预算的科学编制方法、税收征管的方法和手段、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等。在这三个层次中,预算管理是核心。首先,财政的职能要通过预算的安排体现出来,即通过预算得以实现;其次,科学、细化、规范的预算管理,是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集中采购正常运行的基础;再次,预算是财政监督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预算不规范,不仅财政部门很难进行全程监督,也不可能形成社会其他有效监督机制。因此,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我国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等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改革,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这使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核心和攻坚的阶段,即深化预算改革阶段。

篇8

关键词:财政税收医院作用

一、财政税收政策对医院的作用

(一)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就公立医院的发展来说,在我国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之际,尽管公众享受到的城市便捷化服务更多,然而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大气污染、化学污染、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及土壤侵蚀等诸多环境问题,这让人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也因此要求更高的医疗服务水平,以便满足其健康所需。另外,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在岗员工突发性疾病增多,让我国开始重视医疗卫生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同时也对医疗卫生环境和各项条件的改善更加重视。此外,公立医院属于公益性较强的机构,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为了保障该类医院可以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就必须持续增强自身的管理、医疗服务等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公立医院在财政税收层面的改革和持续优化,让其最大化发挥财政税收所带来的积极性效应与作用,让“看病难”与“看病贵”等问题不再成为困扰,并能进行最大化地改善。其次,就民营医院的经营与进一步发展而言,不论是民办医院还是各类私人诊所,它们都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元素,通过兴建私人医疗机构、民办医院等类别的医院,有助于为公立医院减负,让病人进行一定比例的分流,使公众拥有更多选择。一方面满足了部分人更高要求的就医需要,另一方面还能保障公立医院拥有更加充足的资源,也便于为其他病患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让民营医院的创办为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思路,增添新的发展活力。尽管和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更为周全,各类服务形式更为多样化,可满足不同需求的病患的需要,然而,该类医院也出现了医疗设备和器械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形,相关专业医疗人员数量较为匮乏,匹配不到位,使得其无力满足更多疾病患者的需求。因此,必须借助财政税收体系的积极作用,为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让人们可以享受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医疗机构深化改革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际,公众也开始更加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同样高度关注各类医疗项目、医疗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极为严峻和亟待解决的医疗发展难题,那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因此,必须对医疗机构及机制进行深化改革,这也是迫在眉睫的发展难题。然而,要顺利实施医疗体系的改革,就要政府提供扶持和帮助,尤其是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对于政府来说,税收是公共财政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方式,它实质上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也正因为如此,财政部门从医疗行业所得税中,拨付了一定比例的款项,通过补助的方式,以此鼓励各种类别的医院推行更多公益性的诊疗项目,为医院培养和引进更多专业化的人才,完善其医疗器械和设备体系,对医疗机构软硬件进行改善,让公众的看病负担进一步减小,这也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让医改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效应与作用,促进医疗机构及医疗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各类医疗卫生的服务项目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化的倾向,既对国民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引发众多社会性的发展难题。因此,对于政府而言,让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变得均等化,这也是下个发展阶段的重心与目标。在医疗改革持续深化之际,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均的问题极为明显。政府对此提供了针对性的财政税收的各项调整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和干预的方式,出台了能够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机制,让全民均能从中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对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而言,让其不再因为看病贵和看病难等问题产生困扰,让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增强民众的健康水平,让医改体制得以全方位实施。

二、发挥财政税收对医院积极作用的措施

(一)健全财政税收相关政策制度

推行健全的财政税收制度,能够为医疗机构和行业的稳定及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效应,也是其获得持续发展的极为关键性的影响要素。公众对于医疗质量提升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医院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其高端的诊疗技术、完善的医疗设备等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条件,但是不论是诊疗技术的提升还是医疗器械设备的完善,均要巨额资金提供扶持,但是,政府能够提供的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有限,因而还要医院自身加强融资能力,开拓融资途径,吸引更多社会和民间的闲散资金,增强这类资金对于医院发展的积极和正向作用。但是,为了吸引更多闲散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就必然要求财政税收制度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支持。具体来说,从中央至地方政府,都要按照当地医院的实际发展状况,推行有针对性、计划性,并按一定步骤来逐步放宽医院的限制条件,让市场经济发挥其配置和调节功能,让医院能够在更加合理有序的市场中参与竞争,增强医院的发展活力,让其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推行差异化财政税收体制

从目前国内发达地区与贫困偏远地区之间的医疗水平的差异性和均平衡性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在对财政税收机制进行改革时,需制定针对性更强的税收体制,让贫困地区获得更多财政资金的扶持与补贴。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域而言,政府需按照当地实际医疗状况,适当缩紧相应的财政体制,这是因为较为发达的地域本身拥有较强的发展水平,在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与改善之后,便于提升贫困地区整体的医疗水平,减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让其得以均衡发展,让更多民众享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继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众生活质量较差的地区,可通过灵活化的财政政策,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与条件,培育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提升医疗工作者的薪资福利水平,对医院和个人所得税进行免除。让这部分地区拥有足以吸引更多医疗人才的能力,确保当地医疗队伍能够获得稳定性发展,最终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医疗机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所推行的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及新农村合作医保体系均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缓解了看病贵等发展难题,让医院获得了较大发展。然而,鉴于我国发展国情的制约,在基本医疗产业中的扶持与投入依然存在较多不足,还需加大基本医疗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健全税收与财政机制,让其为医疗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

(四)增强政府的责任感

从医疗产业的市场化改革现状来看,政府开始减弱了自身对于医疗产业的监督与管理责任,这不利于医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对政府在整个医疗卫生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职责予以明确,借助宏观干预与调控举措,确保医疗产业的公平和公益性,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医疗服务与政策能够惠及更多普通百姓。同时,鉴于个人的经济水平有限,且不同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政府需担负自身的筹资职责,从中分担一定比例的风险,让社会互济成为可能。为了强化财政税收给医疗产业带来的积极作用,首先需对政府在其中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目前,医疗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包含下列层面:一是健全医疗服务机制,持续增强各级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及医疗水平。二是积极发挥财政干预与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在医疗产业参与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医疗资源逐渐向效益高的城市倾斜,这使得医疗服务的公益和公平性有所下降。为此,政府需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全体民众均能享受优质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篇9

关键词: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研究

财政是国家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经济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节奏,国家对财政税收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给我国的相关财政税收工作带来了干扰和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必须持续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持续的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稳定的国家财政。

一、我国在实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之后取得的成果

(一)改变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国有企业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度规定来缴纳税款,案子分配税后所得利润,这体现了我国新型企业所得税制度,并且实现了国有企业承包制的更新换代,避免了国有企业和国家在利润分配方面的问题。

(二)改进了财政支出体制

第一,财政绩效化管理实现了政府采购集中化,有效分类政府收支,并且合理评估财政绩效。相关措施促进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分配,让我国政府具备了服务型职能。第二,在实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之后,国家财政加强了对于科教文卫事业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计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一直在不断提升,这促进了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了税制的转型

在进行所得税改革之后,统一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制度,并且改进了原有的企业所有制性质的所得税办法,这体现了税负征收的公平性原则,并且促进了具有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良性竞争,所以促进了各类生产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增值税改革,我国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崭新流转税制度。这促进了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生产的转变。

二、我国当前财政税收工作的首要问题

第一,我国当前阶段的财政税收体制具有一定局限性。财政力量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进而影响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环境税和资源税等并没有纳入税负征收的范围中,所以许多非税收收入都长时间的游离在国家财政收入管理体系以外。第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具有较大缺陷。地方政府的在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方面较为滞后,其财政预算管理缺乏内部制衡和约束,并且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所以相关的改革只能流于形式。第三,地方财政管理不足。在改革过程中,一些专业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被精简或者合并,有的财政税收管理部门甚至被全面撤销,所以出现了较多的违法乱纪现象,这不利于财政税收的管理和控制。

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合理协调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权利

在财政税收改革的推行过程中,会碰到无法平衡协调权利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当前的财政税收发展状况,在符合当前国情的前提下,合理的协调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应合理分配地方事权、中央事权、地方财权和中央财权,适当的降低地方财政的压力。在分配权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财政之处结构的调整。由上至下的进行财政支出分配工作,完善当前的监督体系。完善资金跟踪管理体系,确保财政资金在下放之后,不出现滥用资金或者私自挪用的现象。把财政支出具体落实到各级政府,确保财政资金的最优分配。完善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比例。加强管理地方财政工作,促使其合理科学的安排财政工作。

(二)完善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在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专门建立一个有效的预算管理体制,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能够严密、科学的运作。政府需要科学规划长期预算工作和短期预算工作,采用复试预算管理体制。需要扩展国家预算管理范围,并且在预算管理中纳入资本性财政预算和经常性财政预算,与此同时,还需要把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产预算纳入其中。为了良好的实施保障预算体制,需要建立相应的预算监督部门和管理部门。完善群众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为他们提供网上举报窗口等举报途径,以此来增强民众监督的作用。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要实现公共化、公开化和透明化,公式必要的、非核心预算内容。

(三)加强财政税收体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管理财政税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落实集权管理税收工作和分权管理工作,切实改变当前轻管理重税收的问题。利用制度和法律进行约束和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认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相对规范的税收管理体系。应用合理的税收扣除标准,并且统一累进税率,完善双向的交叉稽核与申报的税收征管制度。在提升民众生活水准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地方税种的地位,改革当前乡镇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则需要适当的利用下方的财政税收权利,提升对于财政资金的利用率,避免出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采用分流处理和分类处理的方法来解决已经出现的债务问题,改革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执行制度。

四、结语

综上,财政税收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促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和优化,维护了地方的收支平衡,进而确保社会的正义性和公平性永不变质。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家环境下,我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重视国家经济建设,并且引进先进的相关经验,根据我国实际国情,采取针对性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敖晓梅.浅谈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

[2]黎慧杰.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

篇10

我国面临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繁重任务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这说明,我国经济在规模和数量扩张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基本上沿袭了粗放型扩张模式,我国经济积累了不少不协调问题,制约着经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投资与消费失衡,最终消费占GDP比重降到50%以下,其中居民消费2008年降到只占GDP的35.3%;内外需失衡,过于依赖外需,而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失衡;区域、城乡发展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太低。在这几个失衡中,关键是投资(或储蓄)与消费失衡。投资增速高,产能过剩,国内消费不足,只好靠扩大外需寻找出路,出口依存度一路攀升;投资增速高,粗放扩张,必然要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投资增速高,片面追求GDP增长,财政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扶助低收入群体的财力不足,就不能很好缓解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和收入差距,不能有效扭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的失衡问题和粗放扩张问题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转型,即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真正走上稳定、协调、高效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应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当前的重点是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抑制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转为市民的进程,有效扩大内需;等等。如何兼顾好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可能是今后经济工作最不容易处理好的一道难题。

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要靠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采取体制机制、政策法律等综合性措施。

我国多年来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数量扩张惯性难以扭转,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改革不到位,特别是资源产品价格既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又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在客观上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扩张有利可图,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灵敏的信号,价格扭曲必然使有限的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只有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确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才能从经济上有效抑制“两高一资”产业的盲目发展,使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缓慢,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GDP快速增长。因此,必须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不再把GDP增长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标准,而是进行全面考核,特别是着重考核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治安和法治环境状况,社会发展程度如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发展水平,环境和生态保护情况,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变化情况等。为减轻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压力,财政应尽快向公共财政转型。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地方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政府拥有必要的财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转型,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此外,具有科技创新、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动力而且对市场信号高度敏感的现代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为主体。因此,急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产权改革。

稳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相应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转换角色,从追求短期GDP最大化从而自然倾向于粗放扩张,转变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环境,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重重阻力,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这就需要择机推进。目前CPI低位运行,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好时机。而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起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这些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是一项基础性改革,是抑制经济粗放扩张和节约资源的最有效手段,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重要条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财政应进一步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投资应继续主要投向民生工程,所有政府收入包括土地拍卖收入一律进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不搞“小金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配套改革试验,如省直管县和乡(镇)财县管等。实行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如提高资源税、推行物业税、完善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财税改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特别容易见效,应该抓紧推进。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和损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些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剥离了不良资产,充实了资本金,资本市场挤掉了不少泡沫。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高效配置;发展中小银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要以市场为纽带,避免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条件的争取整体上市,完善治理结构。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重点是打破行政垄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属于自然垄断性的业务也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价格听证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