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相关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相关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相关政策

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政策效果

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及时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金融要想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并且给予提供支持,还有农村金融从事人员的素质也是需要提高的,向农民宣传相关的金融知识与政策,不断增强金融相关知识理念。农村金融需要紧靠农村经济发展,在改革中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在未来的改革中,综合考虑与合理的进行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促进农村金融发展[1]。

一、农村金融相关概述

目前,农村金融大致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为一体的金融组织体系。其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事态较好,而且地方借贷也逐渐的兴起,在无形中成为了非正规的金融系统,但其影响力是较大的,像之前的金融机构,因市场上的改革变化,在农村经济发展投入方面力度越来越小,打破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平衡。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则出现及时,满足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条件,并逐渐完善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农村金融在未来中需要把握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历程概况。1978年从的实行,农村金融从某一种程度上说进入了恢复时期,农村信用社在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开展了一系列对策,使得问题迎刃而解。邮政储存业务可以作为农村金融的开始发展的见证,从1985年至1995年这十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是迅速的,一些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出现,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完善,使得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快。到1996年至2005年农村金融进行了改革,2006年农村金融开始进入了创新的阶段,2010年一些金融机构已日趋完善,2014年金融机构规模以及数量不断的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已然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金融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规律,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完善体制,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2]。(二)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中的对策。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中也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引起重视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对策,主要出现的问题为比如农村金融的投入范围缩小,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中的业务范围逐渐降低,农村信用合作社职能的改变,还有农村金融市场的保险机制不完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村金融发展在路径选择中需要严加审视这一问题的出现,科学合理的选择并进行整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服务效益,增加农村金融保险部门,通过政策将农村金融信誉建立起来,结合农村各个产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金融机制体系。优化农村产业机构,扩大金融的服务功能,尽量的去发挥农业银行的主体性作用。在资金方面扩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掌握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市场上的变化进行调整,在这一情况下必须结合政策的指导来进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给予资金支持与技术的指导等,并且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成立宣传小队,对农村保险进行宣传讲解,从而不断的改善农村保险机制,进而也能够全面的贯彻于履行相关政策。(三)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农村金融需要竭尽全力的完善自身的模式,具备创新的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的创新,比如创新金融的组织活动以及创新金融业务等等,只有不断的去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村金融商业银行,必须选择合理且合适的区域,充分考虑注册资金以及产权形式等等,严格遵循市场性原则。还可按照具体的情况积极向社会寻求资金帮助,创立农村合作银行,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不可固守传统,应不断地创新,只有不断完善发展模式,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3]。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效果

(一)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需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制度的要求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结合财政的要求与引导,增加农村金融的投资渠道,最大限度地为农村金融提供有力的保障,避免出现资金不足以及融资困境等问题,只有完善组织体系,才能够扩大融资渠道,使得融资更加快速通畅。完善组织体系,合理进行分工,扩大功能,稳定运行各个金融企业与机构,支持并引导各个金融组织开发农村金融市场,避免再出现垄断的局面,使得金融组织体系在政策的引导下更加有序稳定,并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4]。(二)实现政策性农村金融效益。农村金融在发展中应竭尽全力地扩大农村金融本身的需求,发挥金融的功能,应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以便于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工作的效率,保护农村的空气以及水体环境等,避免产生各种污染;再者应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机构,在信贷的投资力度上应注重放在农村的重要产业与工业中;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市场,及时掌握市场上的动态变化,才可实现政策性金融的效益[5]。(三)重视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之前部分专家学者对此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没有积极的影响,只会被对方所阻挡。农村的金融机制还不是很完善,金融机制与农村实际的发展不协调,不一致,不能够对农村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农村金融目标,完善相关机制,发挥金融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真正为农村经济起到有力的作用,如果一味的认为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会得到有力的反驳,即使农村金融自身存在异地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金融的优势。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策机制,就能够避免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性[6]。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于农村金融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按照合适的路径来进行选择,积极贯彻相关制度,还有政策性的扶持与引导至关重要,其能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导向作用。结合相关的政策来进行,去按照政策的方向发展金融,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金融在政策效果上是显而易见、发展较好的。必须严格履行相关政策,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金融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春芃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平.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河北省农村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37):60-68.

[2]刘远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本供求的视角[J].武汉金融,2014,(6):61-63.

[3]李玮.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财经界,2016,(2):7.

[4]高文婷.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背景[J].商,2016,(29):175.

篇2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29-01

1 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

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由于收入低下所对应的储蓄能力低下,农村发展缺少必要的内部资金。加之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收益率较低的特点,使得农业也很难成为以逐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放贷融资对象。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认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政府的介入,建立相关政策性银行,从外部寄予资金支持,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的分配。由于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的收益率较低,所以还主张国家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低于其他产业。除此之外,由于农村高利率的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积极倡导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促进低利率的资金进入农村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其假设前提:①农民存在储蓄能力,当利率水平足够高时内部资金可以满足农村发展。②如果实行低利率政策将会人为降低农村居民的储蓄意愿,不利于聚集充足的资金。③政府对农村进行信贷补贴将造成农村过度依赖政府资金,从而造成其还款意愿降低资金回收率下降。基于这些前提,并通过市场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未达到设想效果,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实际的应用中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都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低效率,政府就需要介入市场。但这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因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中政府应充当调节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调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实践性,为解决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2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2.1 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导,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形式已基本形成。 另外,随着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农业”的方式也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金融发展迅速,农业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农业众筹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极大丰富了农村金融的形式。

2.2 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3年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支农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加大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力度,探索对涉农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通过综合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和设立扶贫再贷款的方式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3 农村金融发展对精准扶贫的促进效果

关于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农村脱贫。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来刻画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农村贫困状况(贫困人口)来表现农村的脱贫效果,用农村存款余额和农业贷款余额来说明农村金融的发展。数据来源于《2015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中贫困人口数是按照2010年新确定的农村扶贫标准来计算的,具体统计数据可见表1。通过表中数据计算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07,农村贫困状况(贫困人口)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84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减少贫困人口,发展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发展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深入发展新时期下的金融扶贫。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一般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类。正规金融是受国家金融法保护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除了这些,邮政储蓄以及某些商业银行也提供农业服务。而非正规金融就是指不受国家金融法保护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地下钱庄、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以及互助基金等。

在现阶段发展背景下,通过信贷需求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以整体提高农村的投资与消费,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看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户生活和村镇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才能刺激农村经济活力,全面提高农村投资及消费,使农村经济保持快速稳步健康运行。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

出于盈利动机的考虑,目前商业银行网点基本上以布置在中心城区为主,而原有的分布在农村的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其功能也日益萎缩;农村信用社也欲将更多的资金转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邮政储蓄在乡镇地区的存款基本以“贴水”的方式来揽款,但其存款也正逐渐从农村转移出来;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存在着机构功能单一的缺陷,在支农范围及强度方面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非正规金融供给由于不享受国家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一直游荡在现行金融体制之外,并屡遭监管部门的严打和取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发展。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农户严重缺乏可抵押担保的资产,同时农村担保法律制度不健全,出于安全的考虑,农村金融纷纷撤离,致使农户借款成为困难。

二、农村金融工具供给单一

目前,城市金融产品创新层次多样,而广大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仍旧单一,大部分乡镇金融产品还仅仅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此类金融服务,信用卡、票据业务、网银服务、理财项目、投资顾问等运用也相较于城市偏少。农村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均发展缓慢;农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极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及村镇企业借贷风险缺乏行之有效的缓解途径。

三、农村金融制度供应约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信贷管理制度发展滞后。一方面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贷款的多少。由于农户和村镇中小规模企业经营的产品、场所和周期有其特殊性,银行不允许其作抵押,致使涉农融资中农户和村镇中小规模企业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品,从而制约信贷的获取;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本身存在着许多制度缺陷,比如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贷款权限的上收以及对大城市企业、国有企业、企业大项目等存在贷款偏好,主观上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萎靡。第二,农业风险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农业经济主要仅靠两种传统的风险保障渠道: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出的农业保险。这两种补偿性质的风险担保都具有局限性:一是受到政府财力限制,二是由于目前商业保险规模小、方式单一,因而在农业保险制度滞后的情况下,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

由此本文提出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金融工具,丰富农业发展所需的金融产品

金融业向农村提供的服务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显然已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扩大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提高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就必须创新金融工具,提供能够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第一.继续巩固传统存贷业务,推陈出新,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增加存款和贷款种类。第二.积极拓展小额信用工具,加大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供给不足问题。第三.要加快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单一与农业生产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发展咨询、委托、、证券、票据承兑等业务,逐步开始办理电话银行、代客理财、信用借记卡等业务,并且可以推出新型银行业务种类,适时发展债券、基金等,展开商业保险品种;探索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等。第四.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特色新产品,推动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农户三者问的联动,支持“乡镇+龙头+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高效农业、科技农业的发展。

(二)拓宽正规金融的融资渠道,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

农村金融贷款数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二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三是随着正规金融的发展,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与重要性也在逐渐弱化。为此,第一.应激励各金融机构设立农村网点。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银行机构在农村设立营业网点,引导督促信贷资金流向农村。第二.农发行、农业银行继续担负起支农惠农强农的职责与业务,巩固并优化支农服务。第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尤其是信用社根据自身资金规模小、分布面广等特点,继续重点做好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制定一套能够促进农户和村镇中小型企业还款,减少信贷风险的制度。第四.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放松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管制。

在规范的前提下,可以创办一些“资金互助合作社”或“小额信贷机构”以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相关政策,促进非正规金融组织从“地下”转入“地上”,使其合法化。

(三)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第一.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目前,我国农户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担保。我国由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保机构担保基金普遍偏少,而商业性和行业互担保机构发展滞后,使得农户和村镇中小规模企业担保难,导致农民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信贷。对此,可以引导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逐渐拓展到农村领域。另外农村地区可以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建立担保基金。第二.建立农户信用评估机构,建立信用评定标准,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对农户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依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户信用档案,并按照信用程度考虑农户的贷款额度。第三.积极推动诚信建设,创造有利于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和融资的金融环境。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作,将信用村镇、农户、社区创建与金融助农增收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相结合,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济信用主体,促进金融机构资金、品种、服务手段与“三农”有效资金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体系 改革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要想发展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受农村金融发展的反作用限制,所以农村金融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地位。我国对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与资金运动这三种密不可分行为,用农村金融活动来统称。它是农村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产物,是一个金融部门,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活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宏观体现,而农村金融则属于微观行为,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现的重要组成,是金融体系在农村的运行和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又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理论上它包含内容多样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如银行信贷、保险、证、结算、信托投资理财等。

在我国农村经济基本是由县域的城镇工商业和乡村经济组成,城镇工商业主要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展开,乡村经济基本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第一产业生产。由此可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地域上市指县以下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是金融活动农村金融体系泛指,在县及县以下由若干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或活动组成的为农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致力于农村金融体制进行革新,也略有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显现出有待改进。

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1)整个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致使许多依政策性建成的信用社、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效应,加上一些担保租赁、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还未设立分支机构,加剧了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点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2)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农村信用社不能全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单一,对政策性金融重任难以担当;邮政储蓄资金另作它用,减少了对农业的支持;农村金融里商业性金融的主宰地位面临挑战。

(3)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拒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农业有5亿亩农作物受到灾害,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这些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却只能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弥补,即农业风险保障由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广的农业保险,仅这两种救济渠道解决农村保险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显然是力所不能及。

(4)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农村民间的融资活动和金融组织,在政策压制和地方性自发抵制的情形下仍然屡禁不绝,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为禁止和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各地方政府出台不少制度措施,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农村里虽有减弱趋势,但至今还是在不少地方存在。

2.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制度有待完善;供给不足明显存在,有形成局部寡头垄断现象出现;资金优化配置受到影响,由未形成统一的资金供求市场价格机制造成;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金融产品供给短缺。

3.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监管的方法单一;严密的分业监管;监管的涉及面狭窄。

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存问题的探讨,作为政府主宰产物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及农村金融业本身的壮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束缚。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框架,让农村金融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部门发挥出应有职能,这一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特性的金融新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1.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

(1)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农村经济发展、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时相互关系的良好处理,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经济发展中产生了金融,经济制约金融,金融支持了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2)从实际出发,按市场需求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仍以农户分散占有土地的小农经济为主,零散农户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应予以自办金融权,逐步构建与小农经济的合作金融,降低资本从农业流出,为分散的农户和农业发展服务。经济落后区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性金融条款协助,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丰富产业结构,合作金融为农户供应融资需要,使农业不再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

2.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1)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展农业银行业务,改善农业发展银行单一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局面。现在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能很好发挥其功能,是由于业务面狭窄造成,远未实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向农业投放贷款时,国家可在最低限额或比例上做出相关规定,或建议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到一定比例时,多出部分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农业建设。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分流大量农村资金的现状,不妨借鉴国外的方法,例如在某一地方获得的存款,要有不低于多少比例的贷款使用在该地方的经济发展上,规定了各行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比例。

五、结论

论文通过对现在农村金融体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探讨农村金融相关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研究资料,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提出以上浅见。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7(2):13~21.

[2]高帆.中国农杖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9~73.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 减少贫困 扶贫减困工作 作用 间接效应 政策制定

一直以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时始终将城镇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各种突发性事件也频繁发生。据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近年来,虽然国家持续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措施多为外部辅助手段,只是暂时减缓了农村贫困水平,一旦脱离政府及外界的支持,农村依然会陷入贫困状态,也就是说,政府的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发展农村金融是一条能够有效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途径。农村之所以贫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发展资金以及各项资源,因此,金融机构若能在有效规避自身风险的前提下给农村的一些贫困户或农村脱贫项目注入资金,促进贫困户或农村经济组织自主发展能力,从而可缩短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农村扶贫减困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民融资以及农村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虽然近几年来,在农村设立网点的金融机构在逐年扩展,开发的金融产品在靠拢农村发展实际,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当中依然属于薄弱的环节,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显现脱农化的发展倾向,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形成“抽血”效应,反而加剧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能够为农民提供农民融资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了,但受各方面原因限制,信用社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以及能力也都是相当有限的,并不能有效减少农村贫困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金融资源甚为匮乏,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问题突出,导致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发挥甚微,运行效率低下。高成本、高风险、低盈利的运营环境使得这些以效益性为基本经营原则的商业银行开始有选择性地在地域间提供金融服务且服务项目的种类也是相对有限的。我国各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除农行之外在县域范围内的覆盖都是极为有限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单点分布的支行。至于一些中小型的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在成立初期主要服务内容为城市金融业务,很少有在县域设置网点,而且为数不多的网点也大多都是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一些发达县域,而那些发展水平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则被边缘化,贫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国家整体的扶贫减困工作水平停滞不前。

综上,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现状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种类有限、金融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力以及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等。因此,要想有效减少农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形成,缩小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我们有必要稳定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引入新的金融资源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二、农村贫困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86元,在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比为6.5%,与6.7%的经济增速较为接近。具体地,从各常住地区数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605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0,比2015年上半年同期缩小了0.03。从实际增长比来看,城镇居民为5.8%,农村居民为6.7%,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收入增幅都超过了城镇居民,这也验证了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地区减贫工作所实施的相关政策的可行性。虽然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收入增幅也跑赢了城镇居民,但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悬殊的贫富差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依然贫困。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限制着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增长的因素非常明显,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以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都较为突出。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效应在企业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进而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也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也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增长。随着农民收入渠道的增多,工资收入在农民所有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正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整体比重依然居高不下,所以政府如果不能保证农民的工资收入平稳增长的话,想要实现农民的增收幅度持续跑赢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将非常困难。此外,农村低收入户增收困难也是农村经济贫困现状的典型特征之一。以宝鸡市为例,2015年,宝鸡市低收入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仅为3218元,转移性人均收入则为2380元,除了绝对收入水平低之外,这部分低收入户的收入增幅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低收入户的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工资性收入非常少,加上低收入户的家庭资产几乎为零,文化程度偏低且缺乏经营的能力及守信度,生产要素的组成结构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仔细分析并探讨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对于解决我国农村扶贫减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帮助政府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改革政策。

三、加强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作用的有效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引导并支持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时,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金融的发展上来,构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都较为低下,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基本上被农村信用社全面垄断。所以政府需要加快建设并完善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引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农村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应始终坚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为主导,加快改革进程,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市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灵活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进而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政府还应拓展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的现有业务,充分利用其网点分布的优势,提高其小额贷款的范围与额度,实现金融资源回归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对于一些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政府在政策上应予以积极的引导与鼓励,补充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自身的金融供给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构建全面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政府在建设金融体系时,应着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工作的创新力度与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大量流出的现状,还应建立一种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毋庸置疑的是,农村信用社一直扮演着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主力军角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减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性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在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时,应重点关注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门槛效应”。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的现状,应加大农村金融的发展以合理引导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减少农村贫困的作用,我们需要构建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此外还需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全面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经济利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李瑞晗.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 2016(20).

[2]黄晓东.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广西农学报.2016(02).

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金融非均衡发展;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40104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城乡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1980年的2.57扩大到2010年的3.62,其中,2006年收入比达到最大为4.03。随着2007年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开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才得以逐年下降。尽管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众多,但毫不质疑的是,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式所形成的金融结构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重庆市二元金融结构在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供给短缺、农村金融管理滞后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重庆市政府加快统筹城乡步伐,促进城市化的实现,推进城乡金融的同步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视角研究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以期为政府有效制定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广泛而长远,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因素早已被诸多学者所证实。然而直到1990年,部分经济学家才开始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加以关注,对这一领域进行首次探索的是Greenwood & Jovanovic利用经济内生增长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动态分析,论证了三者间的关系,指出在起步阶段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不过在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发展会促进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得到改善[1],但是,作者并未对此过程进行明确的划分。Townsend & Ueda在对前人成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计量模型的构建,进一步讨论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及路径变迁,其研究结论证实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倒“U”型曲线的存在[2]。这使得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在国外受到了推广和重视。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胡宗义、刘亦文论证了我国地区间的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函数关系[3]。而尹希果、陈刚等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并未支持金融发展的“库兹涅茨效应”[4]。丁志国、赵晶等选取中国1985―2009年各省份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5]。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把注意力放在了研究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关系问题上,并对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差距

Galor & Zeira认为,金融发展拉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是在开始阶段金融市场制度的滞后无法与金融发展保持一致[6]。Dayal Gulati & Husain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差距的缩小起延缓作用,金融水平的提高促进地区间资产的转移,增加了收入差距拉大的可能[7]。国内学者杨德勇、初晓宁引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出发,根据实证结论建议政府增强农村的经济基础,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8]。徐中生使用SVAR模型方法,考察中国金融发展、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三方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长期以来,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认为中国现在还处在金融发展初期[9]。夏传文、刘亦文从农村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的角度出发,指出金融规模对缩小收入差距有利,而金融效率的作用却相反。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与金融发展的均衡度密切相关[10]。孙永强、万玉琳建立PVEC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稳定和短期波动的关系。表明金融发展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11]。王修华、邱兆祥也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提高金融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2]。

(二)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Clark,Goerge等统计全球91个国家35年间的经济数据,通过引入基尼系数等变量研究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相关性,总结出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口流动到现代服务业的费用,重新调节自给农业部门与资本主义部门的比例关系,从而缩小了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13],但倒“U”型假说并没有得到有力解释。Jeanneney & Kpodar认为,尽管金融发展使贫困比例下降,降低贫困发生的可能性,但金融的动态不确定性也使穷人原先所得的好处遭受侵害[14]。刘亭亭、刘传哲基于VAR模型及协整检验,从整体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三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31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结论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的关系为正,金融发展效率与其负相关[15]。

由上述文献可知,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尚存在着明显分歧,尤其是以往多数研究没有对统筹城乡下金融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具体研究,本文基于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现状,尝试从重庆市城乡统筹的基础上,以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为视角,分析重庆市城乡统筹下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为研究统筹城乡下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进行有益探索和提出政策建议。

第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城市化偏好,因此,统筹城乡之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偏离程度更大。更多的资金将用于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而降低对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供给。2007年统筹城乡之前,LCRI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0.041),2007年统筹城乡之后,LCRI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0.354)。因此,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所采取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有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在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方面。城乡金融发展效率非均衡将得到改善。LCRE在统筹城乡前后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系数从统筹前的-0.119变为统筹后的-0.433,显然城乡金融发展效率极大地减低了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其中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统筹城乡的继续发展,财富分配趋于更加合理的水平。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存款数额上升,同时金融信贷服务体系的完善也增加了居民贷款额,城乡之间金融效率非均衡得到改善。城乡金融发展规模非均衡将进一步偏离,LCRS系数在统筹前为-0.030,而在统筹城乡之后变为0126,明显地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统筹城乡使农村GDP在整个GDP的比重逐步变小,城市化导致农村贷款中用于农业生产的数额随之下降,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乡镇企业的贷款数额也会减少,大量的资金集中于城市地区,所以,在统筹城乡之后城乡金融发展规模的不均衡将使城乡收入扩大。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计量分析表明:在目前情况下,重庆市在提出“缩差共富”政策时应将城乡金融发展问题纳入分析框架之内[18]。解决金融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可行的路径选择。重庆市统筹城乡下金融发展的特点是: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得到了共同发展,尤其是非正规金融机构力量将得到壮大,民间金融在农村逐渐活跃,形成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合作与竞争的良好氛围,产生了农村金融集聚效应。为实现重庆市城乡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手段:

第一,应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维持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序健康运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内陆开放高地”政策将加大重庆市对外开放力度。开展对外贸易将实现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转型将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对调节收入分配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政府应调整城乡之间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表5看出,统筹城乡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会对收入差距起拉大作用(0.354),因此,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指导,纠正城乡投资的偏向。

第三,加快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出台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存款额度、贷款额度,实现城乡之间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城乡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将促进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对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起到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海曙,陈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再检验[J].中国农村经济,2009(7):6876.

[2]胡宗义,刘亦文.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5):2531.

[3]尹希果,陈刚,程世骑.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人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07(1):1524.

[4]刘亭亭,刘传哲.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检验[J].特区经济,2011(2):2325.

[5]夏传文,刘亦文.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结构影响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5):795800.

[6]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619.

[7]郭军华.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17.

[8]杨德勇,初晓宁.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1723.

[9]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2):7175.

[10]丁志国,赵晶,赵宣凯,等.我国城乡收人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识别与农村金融政策应对路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1(7):142151.

[11]惠宁,熊正潭.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基于198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552.

[12]孙永强,万玉琳.中国对外贸易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6):4651.

篇7

在农业保险方面,目前部分银行在办理涉农贷款时,仅仅办理农户人身和企业财产保险,而在种植业保险业务方面尚未涉及,并且国家政策性相关支农保险机构也还没建立,因此在出现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风险时将会难以有效防范。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等支农主力军,还没享受到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的相关政策。同时,在遭受自然灾害等意外风险时,贷款的损失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弥补,只能依靠合作社自身的积累消化,导致相关政策性风险不断增加。

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探索符合当地的担保抵押方式。一是政府提供担保平台。由于参加合作社的大多为普通农户,其财产和担保能力有限,很难办理大额抵押和联保贷款。政府应积极推动成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合作社担保,以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二是相关部门应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增强金融机构向合作社的放贷动力,建立房权、林权、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并尽快建立土地流转平台,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激活合作社成员的土地资产。三是扩大小额信用和联保贷款额度。建议涉农金融机构在研究合作社贷款时,可酌情提高合作社社内成员小额和联保贷款的份额,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合作社规模化和产业化延伸的大量资金需求。尝试建立以产权抵押融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崇州市通过完善政府农业投融资平台,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组建产业风险互助基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一是运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探索发展土地家庭经营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公司或业主三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2010年全市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5宗、332万元。二是建立农业风险互助基金,开展果蔬种植等风险互助保险。如2010年9月桤泉镇生建村蔬菜种植业主3家,投保面积1100亩、投保品种12个、交纳风险互助保险费11016元,获得风险互助保险赔付43650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将积极筹备组建村镇银行,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合作社,建立和扩大专项合作社贷款补偿和利息补贴基金,以财政支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和担保费用补贴补助等形式,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还应积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治理机构,增强相关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信心。同时,逐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信贷专门担保基金,把符合相关涉农政策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金融信贷担保支持的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提供政策上的保障,有效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建议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合作社的特殊性,建立专门的信贷管理机制予以支持。积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合作社的运行模式、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探索适合合作社需要的、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经营方式以及合作社生产性资金需求特点,科学制定贷款的额度、利率、期限,满足合作社发展生产的资金要求。并且,涉农银行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贷款给予优先支持。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需要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当然也需要合作社本身的资金积累。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可能还将会出现新的融资方式。当然,解决合作社的资金问题并不意味着它以后的发展就一帆风顺,也不意味着其它问题的解决,但是资金问题的解决将会积极地促进当地合作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它问题对合作社发展的制约。

本文作者:陈辉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篇8

关键词:精准扶贫;难点;经济发展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但是,精准扶贫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问题。

一、精准扶贫的常见难点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要分为三大步骤,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及“精准管理”。其中,“精准识别”指的是针对需要帮扶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进行鉴别的过程,也是扶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过程,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大、扶贫工作难度高,这一环节往往出现问题。

(一)规模排斥现象

由于扶贫工作范围广、辐射人口多,因此,贫困人口规模的界定存在一定难点,无法进行科学标准的规模控制,而需要通过以县级市为单位,自上而下进行指标的分配,贫困村、贫困户的指标数量很难与实际数量达成一致。调查显示,多数样本村获得的指标配额均无法满足实际贫困户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规模排斥问题。

(二)区域排斥现象

除此之外,还存在区域排斥的情况。精准扶贫政策旨在特困地域的综合发展,然而,部分贫困人口因区域问题被排斥在识别过程之外,无法进入精准扶贫序列。有关部门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中,为了集中连片式工作法,必须将贫困区域与非贫困区域连接在一起,导致部分贫困区域因地域问题而被精准扶贫政策所排斥。更有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达成更好地精准扶贫政绩,采用非贫困区域甚至相对富裕区域作为贫困片区的大部,贫困区域作为片区小部的方式进行集中连片划区,导致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未能进入贫困片区之内,被精准扶贫政策隔绝。

(三)识别排斥现象

与其他排斥现象相比,识别排斥现象性质更为恶劣。可以说,性别排斥的产生原因是主观的,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由于既定利益等因素,将符合标准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指标划分给其他不符合标准的村、户、人口,并从中谋取一定回报。识别排斥又分为恶意排斥、过失排斥等。这一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在识别过程中,由于要对扶贫对象的收入、贫困发生率、人口基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操作就有可能导致数据失真,并最终导致扶贫效果不理想。

二、精准扶贫的解决方法

(一)确定分类机制

在扶贫工作进行中,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资源的整合,将不同类型的贫困村进行分类支持,将制度衔接层级从户级扩大至行政村级,同时,实行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政策,尤其针对国家特殊保护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区域展开重点扶贫,在政策性帮扶措施的推行过程中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二)确定贫困人口

目前,职能部门所实行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存在一定漏洞,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把握贫困人口的识别,采取自下而上的识别方式,修正贫困人口数据差,确定贫困人口正确规模,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都得到精准扶贫政策的确认,确保每一个贫困片区均被划分至精准扶贫政策内,同时,在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进程中,还应对片区外的贫困人群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贫困人群均可得到精准帮扶。完善贫困区域筛选标准,降低贫困人口被漏筛的可能。

三、结束语

精准扶贫政策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体系主导的工作,在其落实过程中有着较大难度。目前,精准扶贫政策已经得到广大贫困户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正面评价。然而,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实际成效却有待提高。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精准帮扶工作存在偏差,部分贫困群体被排斥于精准扶贫政策之外,更有已经被识别的贫困人口也未能得到精准帮扶政策的支持。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及职能部门必须恪守职责,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加大对于贫困人口的扶持,转变传统理念,更新传统方式,尝试以保护替代扶贫、以社会保障替代贫困帮扶,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全新致富形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

参考文献:

[1]彭中,刘杰,雷华跃.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可持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对农业银行湖北、湖南分行的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16(09).

[2]冯彦明,付旋.关于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探析――基于对内蒙古太仆寺旗的调研[J].农村金融研究.2016(09).

篇9

关键词: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服务“三农”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村镇银行这个名词开始走入人们视野。《规定》中定义村镇银行为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新型金融机构,在各地逐步设立,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经银监部门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数量超过1400家。村镇银行从无到有,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对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相关政策扶持不够,未体现优惠

村镇银行一般设立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村镇,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于这样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不足。一方面是税收政策支持不够。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地区农信社,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对农信社取得的金融保险业应税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但目前许多县市并未对村镇银行执行上述优惠税收政策。另一方面是信贷政策支持不到位。当前,村镇银行尚未纳入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以下简称“两民”)优惠利率贷款业务承办银行范围,由于非指定的承贷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不能享受贴息,导致在上述业务开办地区的村镇银行贷款对于“两民”企业吸引力不够,业务拓展难度相对较大。

(二)选址分布不均,偏离设立初衷

银监会印发的《规定》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开设村镇银行的农村地区是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设立的村镇银行,绝大部分都设立在各省比较发达的县城,在“无限靠近”繁华的城镇或城区。据某村镇银行负责人介绍,他们计划增设的新网点仍会在县城城区繁华地段,便于更好地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争夺客户资源,而对于地处偏远的广大农村,“根本无暇顾及”。诚然,银行是企业,企业的目标是逐利,村镇银行亦不可避免,但这种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却显然违背了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

(三)对发起行依赖性强,社会认知度低

发起行作为控股行(母行)对村镇银行初期发展阶段确实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既降低了村镇银行运营成本又有效控制了经营风险,但这也造成大部分村镇银行不知不觉地过于依赖发起行,使其从经营战略、营销目标到业务系统、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沿袭了发起行的模式。部分村镇银行完全将自身定位于发起行的分支机构,在城镇或城区围绕当地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重点营销,分散了其服务“三农”的精力。同时,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时间短,农户普遍感到非常陌生,较难有认同感,在其心目中远比不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信社有名气,有的村民甚至认为“是不是私人开的银行?会不会突然倒闭?”,加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一个营业网点,能办理的业务也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淡化了对农户的吸引力。

(四)缺乏基本运营系统,业务单一

1. 支付结算渠道较单一。一是目前村镇银行绝大部分无联行行号,只能采取方式间接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客户通过村镇银行汇款还要转借第三方通道,不但汇划到账速度较慢,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二是村镇银行除支票应用较为普遍外,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业务均未能得到有效应用。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欠佳,票据结算习惯较难培育,此外,村镇银行网点分布少,票据兑付困难,也影响了票据流通。

2. 卡基支付尚未发展。银行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个人支付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支付工具。近年来,农业银行、农信社都加快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产品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农户多样化需求。但是村镇银行不属于银联成员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发卡系统,没有自己的银行卡,也未接入银联支付网络。农户对于村镇银行只能拿着存折办理业务而不能办理银行卡业务感到很不方便,同时也心存疑虑,这也导致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增长缓慢。

3. 电子银行建设滞后。近些年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许多银行电子渠道业务量已超过柜台交易,成为客户交易的主渠道。而目前村镇银行只建有数量不多的传统物理渠道,由于各方面原因电子服务渠道尚未起步,更谈不上为客户提供包括账户管理、工资、网上理财、电子购物、自助缴费等便捷的在线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比起来有着诸多不便,影响了客户的忠诚度,造成存款稳定性较差。

二、相关建议

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村镇银行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兴金融力量,其发展和壮大,除了加强自身管理、控制风险、拓展市场和不断创新外,还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支持。

(一)政策上加强扶持

一方面,建议财政和税收政策参照农信社的优惠标准执行,通过税收减免和返还、财政贴息、降低收费等政策,帮助村镇银行降低经营成本,缓解村镇银行成立初期规模小,资金不够的压力,增强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信心,尽快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应尽快在村镇银行的金融统计、利率浮动、存款准备金、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可行性规定,适度批给村镇银行发展支农再贷款;同时,应充分考虑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征,参考农信社相关政策,将村镇银行纳入“两民”优惠利率贷款承办机构,最大限度地给予信贷政策支持。

(二)选址多考虑落后地区

虽然银监会为打破村镇银行的地域限制和扩大其影响力,于2010年4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以地(市)为单位组建村镇银行,允许西部除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区和中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地(市)为单位组建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但实际上,从东、中、西部近几年新设村镇银行的布局来看,分布不均的现象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村镇银行在选址的时候应“名符其实”,经营网点必须贴近农村,经营触角必须深入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贫困地区,要时刻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否则就变成了“城镇银行”,变成了发起行的分支机构。

(三)努力提高社会认知度

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管理机构应共同努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广告牌等媒体介质,广泛宣传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特点和优势,介绍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突出国家的支持力度,扩大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自身也应通过为农户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赢取广大农户的正面口碑,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强化村镇内部的宣传工作,运用在村镇广播站播放广播,在农机站、种子站、卫生站等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多样富有农村特色的宣传形式,打造村镇银行特有的金融品牌形象,打消农户心中的疑虑,提高自身公信力。

(四)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和产品创新

村镇银行应在控制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出与“三农”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专业设备并配备技术人员,满足农村日益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1. 支付结算方面,可通过几种方式来改善。一是借用发起行的清算平台和清算系统;二是租用他行的清算平台和清算系统;三是众多村镇银行进行合作,成立清算总中心,实行结算集中,该模式适应于当全国村镇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且有一个协调性机构进行管理的成熟阶段,优势在于能极大限度地提升村镇银行的结算水平和品牌形象。

2. 银行卡发卡方面。出于成本考虑,现阶段村镇银行自身独建发卡系统并不经济可行,村镇银行可通过签订相关协议探索发卡外包、联合发卡等形式发展银行卡业务,采取减免发卡工本费用和交易费用等形式吸引农户办卡。人民银行应积极协调银联公司,促成银联出台规范村镇银行接入银联网络的业务方案,积极推动村镇银行银行卡业务规范发展。

3. 电子银行方面。村镇银行可借助发起行的电子渠道与电子平台,优势互补,积极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0(4)。

[2]宋品宣。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银行家2011(12)。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发展农民、农村、农业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工作的共识,我国出台了相关文件,颁布了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

1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1.1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此外,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公正的金融交易行为,例如人为占用农业发展资金,利用农业贷款进行违规操作等,造成农业金融的混乱和不稳定因素。强化对农业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充分保障,也是农村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制度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市场混乱,对人为操纵金融市场活动进行集中治理,保障金融市场主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避免农业金融资金的不当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金融农业风险。

1.2合理引导农村金融资金流向

我国农业金融在受到政策制度约束之前,存在着资金流向不合理、资金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农业金融向国有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而对农村微型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的支持不足,造成农业金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由于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许多农业经济中小企业和农户往往面临高息借贷的困境。而且许多由于非法集资,非法套取农业金融资金的人还存在着无法偿还金融贷款的可能性,他们或成为老赖,或继续高利借贷,给农业金融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政策制度约束对发展农业金融、规范发展方向和资金流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特殊意义。

1.3加快农村金融资源流转

农业金融的发展逐渐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一方面,我国农业金融也在逐步规范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地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金融经营方式,在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配置比例上也趋于合理,促进了农业金融资金的快速流动。并且农业金融积极主动地调整业务工作方向,积极向农业农产品销售领域拓展,农业金融积极投资于农产品销售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业经济走上网络销售模式,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具有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1定向支持重点农业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金融发展潜力,利用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业金融支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现代农业金融管理机制,保障农业金融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业金融的发展内涵。改变传统农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加大农业金融对农业农村产业孵化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支持农业金融业务的发展转型,促进农业金融拓展发展空间,改变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2.2完善农村金融资金结构

就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通过金融支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改进了农业机械技术,更新了农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手段,先后形成了智慧农业等项目。因此说,农业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资金结构失衡、资金向农业大行业流动、农业金融债务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金融的资金结构,优化农村金融的资金业务比例,调整业务资金流向。农业金融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资金供给方向,把资金投向微型农业企业、农村贫困人口、现代农村技术合作社等产业,利用国家的政策补贴,增加农业金融的收益点,还可以改善农业经济中资金不平衡的状况,使农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获得资金流动,帮助这些企业和个人实现发展目标。

2.3保证农业金融资金合理流动

保障农业金融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农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本具有趋利性,因此在农业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金融资本都被高收益的企业所占有,如国有农场等。在某些急需资金的农业经济领域,财政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导致许多农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且,许多农业金融资金长期被大型国有农业项目占用,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时效长,造成了农业金融市场资金短缺。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农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领域都存在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产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资金流动的效率,提高农业金融的资金流动的预见性,保证农业金融资金的周期性合理流动,使农业各领域的资金分配趋于平衡。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