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作品设计要求范文
时间:2024-02-20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用技术作品设计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其独特的课程性质要求实践活动在这门课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实践动手制作是技术设计转化为实际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生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就犹如“赵括纸上谈兵”,因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用技术。
一、通用技术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
现代教学观强调技术课程要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景、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生在参与时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我们要允许讨论、争论,注意正确导引,这样才能营造活跃、宽松、向上的探究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从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中,体会到设计的乐趣、制作的艰辛、创造的成就。我们在惊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结论,有利于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整理分析能力。
(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设想,把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中随时随地发现的一些自己认为是不顺心、不顺手的物品想办法加以改进,使之顺心顺手而形成的物品,从不顺手到顺手的思维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理论课堂中创设实践活动
1.创设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乐于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实践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全方位、立体式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合理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善于实践
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教材知识点贴近、吻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学得有效。
3.精心选择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易于实践
(二)实践课上有针对性地开设实践活动
掌握技术操作,增强动手能力,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知识内化,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较多自主探究、创新应用、发明创造等空间。有利于激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技术设计、制作,亲历技术设计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激发创造欲望,强化手脑并用,发展实践能力,改善学习方式。
三、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愿望
教师要激励学生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完成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愿望与兴趣,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到底。
(二)提供丰富易得的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如何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带材料的任务,告诉学生与实践活动有关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力准备齐全。
(三)让学生明确理解实践活动的要求
实践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完成一个怎样的作品。让学生明确理解实践活动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实践活动的作品完成得更加成功。
(四)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需求等,方能使学生对制作活动保持满腔热情并持之以恒。
(五)让学生解释制作中运用到的知识原理
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最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制作的作品所用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一方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他们的思维得以升华。
(六)组织好展示、评价、激励活动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课堂展示、班级展示、学校(班级)陈列、竞赛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在通用技术活动中的作品,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制作兴趣。
(七)让制作活动向课外延伸
篇2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312367)
摘要:通用技术的学科评价不能完全依赖纸笔测试,需要结合学生的作品评价,才能更有效、准确地评价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及运用的技术思想和方法。准确评价通用技术实物模型类作品可以从明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制定评价的标准及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三个维度进行。
关键词 :三维评价 实物模型 建立 应用
现阶段,在通用技术作品评价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存在以下误区:(1)教师对作品评价不重视, 表现在评价作品时目的不明确,仅仅是为了评价而评价。(2)教师评价语言随意, 表现为作品评价的内容与评价目的不一致, 作品评价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等。(3)教师评价不得法,表现为作品评价时完全由教师代劳, 或是教师没有评价标准, 完全凭经验和直觉随意点评,缺乏依据。
一、实物模型类作品三维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用技术实物模型类作品的评价可以从明确评价目的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细则、采用多种评价手段等三个维度进行,如图1 所示的三维评价体系。
准确评价实物模型类作品,首先应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保证评价的维度。实物模型类作品评价的目的有: 推进教学进度, 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学生已学会的知识;判定学生某一技能的水平层次。其中,第一个目的是作品宏观评价的共同目的,准确评价学生作品需要明确第二个、第三个目的, 这样教师就可以依据评价内容作出相应的决定。学生作品是一定教学内容的产物, 所以评价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准确评价实物模型类作品,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细则,保证不同评价者对同一作品、同一评价者能一致地作出相同的或相近的评价结果。
评价学生实物模型类作品时,由于所附的评价内容都是多项的,评价的时间住往很长。对不同的作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不同方式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准确评价的效率。
二、三维评价体系在实物模型类作品评价中的应用
(一)学生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
如果单纯地对学生呈现的实物模型进行评价, 虽然可以了解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物化能力,了解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等,但这种评价侧重于结果评价, 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发现的问题、制定的设计方案、使用工具的能力等。对实物模型类作品进行三维评价, 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
【案例1】制作多功能粉笔盒的评价。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设计的评价”。通过前几节课的努力,同学们完成了纸质多功能粉笔盒的设计、制作和测试。今天我们将对同学们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
生 我们组做得最好。
师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我们现在对多功能粉笔盒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属于哪一类?
生 (齐声)是他评。
师 为了评价大家是否掌握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还要看每个小组的设计报告。
(教师给每一小组下发“多功能粉笔盒”的设计报告。学生根据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也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师 下面请获奖的小组和没有获奖的小组代表介绍各自的制作过程。
(学生纷纷上讲台介绍作品。)
本案例是设计评价的一节新课,教师把学生作品———多功能粉笔盒的评价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并且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了作品评价, 教师在作品评价这一环节的处理中,明确了评价的目的, 正确地界定了评价内容, 并且及时解释了学生自评过程中的疑问,圆满地完成了评价任务。
(二)学生自评与教师评相结合
为了引导学生明确评价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确定相应的评价内容。先让学生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自评,然后让学生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案例2】简易红酒架的制作评价。
简易红酒架的制作是笔者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结构与设计”中的一个项目。其设计要求是:可放一定量的红酒;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案例中,大部分学生已完成简易红酒架的制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
师 许多同学已经完成了简易红酒架的设计、制作与简单的测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评价。每位同学以书面的形式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然后,我根据同学的设计方案、自评报告和作品进行总评。
生 (迷茫)自己还要评啊,怎么评呢?
师想一想,评价的目的明确了,接下去应该确定什么? 不是怎么评,而是要先确定评什么。
生 恩,那我们是按设计要求评价还是按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还是都可以?
师 自我评价只要是围绕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就可以,但我的评价将紧紧围绕这几点: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是否有设计方案? 是否有自评报告? 是否有完整的作品?
生 我的作品与设计方案不一致怎么办?师 为了评价的公平,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评价标准。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确定?
生 对设计要求的把握、设计方案的制定、自我评估的报告权重低一点,文具架的结构、工艺权重高一些。
师 好,我们一起来确定评价标准的细则。教师视频展示上一届学生获3、4、5 分的作品,比较这些作品在功能、工艺方面的差异。对5 分作品的点评是:功能合理,有较强的强度和稳定性,表面处理光滑,有完整的设计报告。经过讨论,确定以红酒架的功能实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外观及制作工艺三者为主要评价依据,同时兼顾设计过程的评价。师生共同制定了简易红酒架的评价细则(如表1)。
在此表基础上,符合设计要求、有完整的设计方案、红酒架作品与设计方案相符、有自我评价报告的不加分也不减分。其中任意一项不符降一个等级,两项不符降两个等级,依此类推。例如,某学生的红酒架根据评价标准细则得5-, 若所用材料超过设计要求,其他都符合,则最终评定是4+。
此外, 在评定学生作品时还需从材料、功能、结构、稳定性、牢固性、人机关系等方面进行评定。
制定评价标准细则,可以避免教师完全凭经验和直觉随意评价,但是制定的评价标准细则过于详细,不突出重点,会占据教师很长的评价时间, 失去评价的操作性。所以,制定评价标准时要突出主要内容,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上找到平衡点。
篇3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113006)
摘要: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包括六大类,即材料、工具、仪器、设备、文化、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技术、使用技术的平台,弥补了教育的缺失。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创意思考能够在通用技术实践室得到物化,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通用技术 实践室 资源利用
一、利用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技术的使用者,学校应该成为培养适应未来技术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所以,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工具和设备进入到学校课堂,如激光切割机、数控车床、3D打印机等,如何让这些设备发挥其教育功能,成为摆在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激光雕刻机制作教室窗花、航模、建模的零件,或者拼装模型,制作贺卡、木简、竹简、名片、印章以及为班级展览制作装饰文字和图形等。
在每个学年末,我们都会布置一个主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要求学生尽量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有技术含量的作品,并依托学校电视台、通用技术实践社团举办学年末作品展。学生的作品展每次都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参观,使通用技术教学有了生命力和延续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例如,一位学生利用激光雕刻机制作了十二生肖台灯。他首先在网上找到十二生肖的矢量图形,并对图形进行了尺寸和角度处理,使之适合呈现在台灯灯罩上,然后利用激光雕刻机在薄木板上切割。在拼合灯罩时,选择使用榫卯和胶接的方式来连接。为了增加显示效果和科技含量,他又查找资料,采用Led光源和Pwm电路,使灯光呈多级可调控。
另一位学生借鉴了奥运会体育场馆水立方的造型,使用Coreldraw绘制矢量图,利用激光雕刻机切割,并将开关巧妙地嵌入到作品中,设计制作了光立方台灯。
二、挖掘传统工具和设备的教育点,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
实践室的小型机床一般包括车床、铣床、数控车床、钻床、砂轮机、砂带机、曲线锯、带锯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工业社会中使用的传统工具和设备。可以用车床、砂纸等工具制作陀螺、葫芦等,可以用铣床、磨床、锯、锉、木工凿子等工具制作鲁班锁,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和数控车床制作螺纹模型等。
由于数控车床、铣床等设备学校一般只有一台,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些学生在操作,有些学生在等待的现象。考虑到这点,我设计了一堂传统玩具模型制作课,安排不同的主题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不同的作品。一个组以车床为主要工具制作陀螺,一个组以铣床为主要工具制作鲁班锁,一个组以锯床为主要工具制作华容道,一个组使用胶接工具制作孔明灯。看起来制作的作品各自没有联系,但都体现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制作陀螺,既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车床的使用,又能掌握控制重心的工艺;制作华容道,既能让学生提高画线制图的能力,又能掌握锯床的使用方法;制作鲁班锁,既能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又能练习锯、凿、锉等工具的使用,更能体验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潜能。
这节课主要用到了通用技术实践室丁具资源,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将制作较好的作品作为新的教学用具,留给以后的学生使用,做到了以教养教。
三、巧妙使用简单工具,制作个性化作品
现今,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有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学生是否还需要学习尺规作图;有了先进的锯割雕刻设备,学生是否还需要使用木工锯。答案是肯定的。小型工具,更能让学生手脑并用,体验技术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室的小型工具和设备种类很多,可分为金工、木工、电工工具。对于工具的使用,可以结合产品制作讲解,也可以将一些有联系的工具放在一起对比讲解,并充分运用工具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思维由点及面。
例如,讲解“钻孔技术”时,我给每个组分配了手摇钻、木工钻、电钻、电锤等,从人们对钻孔的需求,介绍了钻孔技术的发展史,从钻孔扩展到样冲,再扩展到绘图工具木工尺、辅助工具墨斗……
再如,讲解“连接方式”时,将榫卯连接、铆接、焊接、螺丝连接、胶接等结合起来,从榫卯连接引出木工凿、从铆接引出双把拉铆枪的使用,从焊接引出电烙铁、吸锡器、焊锡、松香的使用,从螺丝连接引出丝锥、板牙、铰杠的使用。每讲解完一类工具,都请学生上讲台实际操作,教师指正学生的不足,然后布置相关练习任务,尽量做到边学边实践。
还有,讲解“切割”时,可以根据切割材料的不同,引出不同的切割工具,如木头竹片用木工锯、带锯、线锯,金属用金工锯,泡沫用电热丝切割器;也可以根据切割形状引出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切割直线用滑动方法、切割网用定点旋转方法等。
学习是所学为所用,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夸美纽斯指出,当学生看到“他所学的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属于柏拉图理想的什么东西,而是真正在我们周围的、彻底认识了就会给生活带来真正益处的物体,在这样的条件,智慧将会比较积极地用在学习方面,并且会更仔细地认出一切”。
四、综合利用实践室资源制作模型
模型制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在经历对技术问题的发现与确认,制订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与原型,优化设计方案以及撰写作品说明书等具体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质疑和批判能力,学生将理念转化为方法、将思路转化操作方案的能力,学生的比较、权衡和交流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探究与创新能力等都将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
为了将模型制作与教学资源更好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的兴趣更浓,动力更足,我设计了一堂制作班级用品的系列课。比如制作鞋架、衣帽架、相框、笔筒、时钟等。这样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当一件件作品摆在班级里,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时,通用技术课的理念也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篇4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22006)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课例研究网络平台可以包括:课例研训、集体备课、学生作品评价、问卷调查等模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连云港市通用技术教师的成长,使教师教学充满个性,教学研究更加积极主动。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师研修 课例研究 网络平台
一、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的开发概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通用技术教学实践领域的一些问题也愈发引起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师对课程价值和目标的领悟与理解深度以及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搭建了连云港市通用技术教师课例开发与应用平台,拓展了学生作品评价功能,开发出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教师研修网络平台(下文简称“评研平台”),包括:课例研训、集体备课、学生作品评价、问卷调查等几个主要模块。
借助评研平台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师研修可以缩短地域距离,实现远程交流,将全市优秀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整合起来,让教师在办公室、家里、旅途中等开放的环境下都可以观课、评课、集体研讨等,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教师将零散时间利用起来,可以大大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增加教研活动的频率。
借助评研平台还可以实现教研活动的多主体参与。如传统课堂中的学生作品评价,只是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参与,而借助网络平台,除了本课教师与学生参与外,还可以吸引其他班级、其他学校的教师参与,也可以将评价人员扩大到校外,邀请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等参与评价。在交互活动中,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之间可以形成多向的信息交互。
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合作、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网络评研平台为载体,交流展示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之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相互学习,共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实践智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我市开发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互式教研平台,即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研支持服务,教研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虚拟教室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等,给师生提供教学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测评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了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强调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的基本模块
(一)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模块
为方便快捷地收集广大师生、家长、专家的意见,研究组研究开发了一个网络问卷调查软件系统。其主要功能有:(1)根据不同要求动态管理问卷内容。问卷可以设计为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四种形式,或者兼备。(2)调查结果统计多样化(如图1),基本采用百分比和图表的方式呈现。
(二)学生作品评价模块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和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两个方面。学生的作品是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之一,之所以将学生作品评价作为教学评价平台开发的首选,是因为:一是通用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通用技术课堂学生作业的呈现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本、试卷等,它是以学生实践操作的对象和结果呈现的。如何准确客观地对这种特殊形式的作业进行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二是以往的教学研究总是将教师、教师的课堂活动及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作品作为评研平台开发的内容,就是希望由此实现教学研究方向的转变。学生作品评价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
1.学生电子作品提交功能。
学生登录评价网络注册账号,并填写账号、密码、姓名、学校、班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便于了解作品作者的个人信息。随后上传个人作品。在上交作品时间段内,学生自己可以删除或修改作品。
2.学生互评功能。
突出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学生互评功能,为学生相互学习提供机会。为贴近现代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评价方式采用网络投票和网络留言两种形式。学生阅读作品后,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意见方式进行互评。网络投票采用常见的网络语言(精彩、支持、一般、不解、愤怒)同时配有五种表情动画代表不同的意见,也可通过留言板界面发表个人意见。
3.量化评价功能。
评价界面人性化,在评价系统初版中,评价操作过程繁琐不人性化,如评价一个作品,往往要重复打开、关闭窗口,当作品量很大时,就非常繁琐。在评价系统修订版中,作品的浏览、量化考核以及作品切换操作都集中在一个窗口中,评价过程始终在这个窗口完成,评价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评价界面人性化还体现在,增加了学生作品的管理功能,设置了多种多样的作品查找方式,在评价之前,可以先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搜索过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搜索的方式有:全部、待评、已评、置顶、推荐,还可以按照标题、内容、类别输入具体的
关键词 进行搜索,这样的评价更加便捷。
此外,量化评价设立单人独立评价、多人求平均评价、多人分项评价三种方式,每种评价方式均采用分值量化考核,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评价指标动态化,根据每次作品设计要求的不同,制订相应的量化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指标采用可编写的动态方式进行管理。
4.作品成绩功能。
评价结果采用在线形式,评价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学生作品成绩进行管理。用户信息和学生作品成绩信息都采用基本信息和附加信息形式呈现,信息时,根据需要选择附加信息。基本信息包括用户账号、姓名、班级、学校,附加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年月、邮箱、用户类型、作品点击率、游客评价信息。
(三)教师集体备课模块
在交互式网络媒体中的集体备课,教师不是简单地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而是教师在同一交流平台下,一位主备教师将其备课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同组成员可以在线或延时看到其备课内容,可以通过跟帖的方式参与讨论,主备教师及时地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立体备课,让教师轻松备课(如图4)。
集体备课模块的主要功能有:
1.教师注册功能。
备课组内每位成员都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名,登记教师的真实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任教年级、任教学科、任教班级、邮箱等。主要用于准确定位每份教案的编写者,便于跟踪管理。
2.教学案编写功能。
每位主备人撰写教案或者导学案,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信息:(1)录入者。系统自动填写。(2)分类。用于标识书写的是教案还是导学案,采用选择的方式填写。(3)文章标题,包括教案、导学案的主标题。(4)主要内容,是教案或导学案书写的区域,教师可以直接在这里书写所有文本内容,也可使用图片插件添加外部图片,可以进行正常的排版工作。教师也可以将编写好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直接复制过来。
3.教学案审核与功能。
给予备课组长审核权限,在审核窗口中,可以浏览主备人提交的教案,并通过“开通”功能,将教案审核通过,审核通过的教案,组内所用成员都能够看到,这时主备人不可修改教案;也可通过“关闭”功能,不通过审核,没有通过审核的教案,组内其他成员是看不到的,但主备人可以修改自己的教案。
4.组员互动交流功能。
组员查看通过审核的教学案信息,看完信息后,通过评论窗口发表个人见解,也可直接进入评论区域,浏览相关评论后再发表见解。组员编写个案,依据主备人的教案,集合互动交流信息,再集合个人教学风格以及所带班级的学生学情,撰写个人教案。
(四)教师课例研修模块
课例研修模块是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课例研究的互动平台,包括课例展示和课例研讨两大区域。通过研修主题把文本和视频课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其中视频记录的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课堂教学过程,而文本包括解决教学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课后教师以叙事的形式写的教学反思、对视频录像片段的数据分析、其他教师的讨论、专家的点评等等。课例研修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课例内容提交功能,主要包括课例内容简介;课例素材,即课例配套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ppt;课例主题讨论,每个课例都设立了核心、一般、拓展三个主题;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及时反思或整改方案及教学理论提升。(2)课例主题讨论功能。这是网络化境下通用技术课例研究的主题特点,进入主题讨论区,可以看到讨论信息,并可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言论必须是注册用户才可以进行,一般游客只能浏览主题讨论信息。1个课例主题一般设置3个讨论主题,即核心主题、一般主题、拓展主题。(3)用户注册认证功能。采用实名制方式注册用户名,只有获得管理员的认证同意,注册才能成功。成功后,可以自己的课例,参与主题讨论。
三、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课例研究网络平台的应用成果
(一)教学模式个性化
通用技术教学评研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连云港市教师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从模仿到个性化的转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教学风格。其中“自主探究”、“建构式生态课堂”、“德育引领”等模式最具典型。
“自主探究”模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核心,以“自主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以“创设情景、提供支架、试验探究、迁移运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意气奋发地投入到技术试验、技术活动中,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 “建构式生态课堂”模式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教育思想,将构建生态化学习环境为目标形成的教学模式。在通用技术课堂上运用“建构式生态课堂”模式,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德育引领”模式是在研究探讨通用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学热点问题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从德育与技术教育的“同一性原则”出发,积极开发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通用技术课堂的德育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统一起来,并具体细化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评价过程化
通用技术教学评研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使连云港市课堂教学评价从“终结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
1.课堂教学评价动态化。
评研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连云港市课堂教学评价从以往的观课评课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向教学过程动态化管理的迈进。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例研修平台达成了对教师从备课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在平台上及时展示教师备课、上课、评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轨迹推进,大大提高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作品评价评语化。
借助平台对学生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从发现问题、形成方案、设计模型到作品制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监控。在评价方式上,摒弃了以往的量规式评价,代之以评语式评价。如在学生发现问题环节,借助评语,可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的研究价值进行点评,也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对问题研究的步骤加以指导。评语可以是激励性的,也可以直接指出学生作品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帮助学生用最佳方案完成每一步的制作工作。
(三)教学研究主动化
借助评研平台,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思想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教研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1.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一些教师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于是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有的教师在积极参与教学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发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提法不尽恰当,提出了“通用技术课程德育资源从何处来”的问题;有的教师还善于从已有课题中发现新思路,如有教师发现以往的课例研究只关注教师而忽视了学生这一真正的教学主体,从而找到了课例研究的新思路。
2.积极探究解决困惑的对策。
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教师不再轻易放过,而是知难而上,积极探索解决困惑的方法,有的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启迪,提出提高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的引领问题;有些教师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述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指引,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测评,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有的教师勇于将新的教学理论用于实践,如有一位教师将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与技术试验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不断完善,形成了“自主探究试验”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进行技术试验缺乏主动性、浅尝辄止、动手不动脑的诸多问题;有的教师善于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通用技术教学之中,如有位教师从语文学科与德育之间具有同一性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启示,将同一性原则用于通用技术课程德育中,解决了一直被人误解的通用技术德育必须在课外进行的问题。
当然,通用技术教学评价与教师课例研修网络平台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对“人机交互”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平台界面功能开发不足;有些窗口的人机对话功能不尽如人意;各模块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导致整个平台被人为分割;各模块的内容还须进一步充实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平台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顾建军,通用技术课程有独特的教育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9-3-13
[2]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学研究,200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366200)
摘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息息相关。教师教的不当,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教师教的得法,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所以有效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保障,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的法宝。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有效教学 方法 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手脑结合,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在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但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第一堂课
“首因效应”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得很明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第一堂课,力图留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我是这样教学的:(1)看视频。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通用技术课,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通用技术课,也不知道如何学习这门课程。为此,我让学生观看视频,介绍时代赋予技术的新内涵以及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技术之中,让学生认识到通用技术学科的价值。(2)规范课堂纪律。为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建立一个行为准则很重要。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必须遵守“三三规定”,即点名三次旷课的学生不给学分(请假除外),三次迟到相当于一次旷课,三次良好表现可以酌情弥补一次过失。(3)欣赏往届学生作品。具体形象的作品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实践意愿,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我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一边观赏,一边相互探讨,提出自己对通用技术课的看法。(4)参加实践活动。高中生喜欢实践、渴望实践,让学生动手设计与制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我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学生提出了较有难度的设计任务,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成功完成任务,但这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体验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精心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高效”时,我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时喜爱转笔这一现象,安排学生完成探究“转笔”的活动。得到任务后,学生呈现了多种探究方法,有的学习小组准备了重、中、轻三种笔,让小组成员试验看哪种笔转得快;有的小组把重点放在对笔身长与短的研究上;有的小组则侧重调查和收集周围人的建议等。在这个简单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理解了高效这一人机关系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普遍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让学生在任务压力适中的情况下动手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的核心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订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与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五个部分。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当属方案的设计。笔者是这样设计这一内容的:首先,各学习小组发现和明确问题,确定方案名称,讨论设计的结构形态、突出的创新点、可能用到的工具、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方案设计图和模型。然后,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主讲、记录员和后勤三个角色,介绍小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讲,思考方案优化建议。最后,小组之间交流,优化方案。整个过程安排3到5课时完成。
(三)项目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动手做出东西来”,这是笔者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在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部分“简单结构的设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红酒架”的设计项目,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构思方案,第2课时动手做出实物。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的项目设计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为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瓶红酒设计一个结实的红酒架,红酒架要设计成什么样,完全由各学习小组自行完成,旨在通过“红酒架”的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例如,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三视图的画法,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了三组三视图,要求学生将三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并用KT板做出实物来。在课堂上,笔者不参与学生制作,而是让学习小组自行完成任务。结果,每个学习小组都成功地做出了作品,虽然尺寸上存在一些偏差,但学习小组总结出了避免尺寸偏差的KT板组装方法,解决了尺寸偏差的问题,而且使实物更加美观。
三、开发教学载体,引领学生多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合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往往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类
寓知识于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力”时,利用炸桥小游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结构与力的关系。“炸桥游戏”是一款要求以最少的炸弹最大程度地炸毁一座桥的游戏。游戏分为十二关,每过一关,桥的结构就越复杂。学生想要过关,必须找准桥结构的主要受力点去安装炸弹。这样,教师就可以把结构与力的知识融人进去。
(二)设计软件类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时,让学生徒手画草图、正等轴测图、三视图,在形体尺寸标注的基础上融合了Sketch Up软件和Auto CAD软件。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基本设计技能与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现代化、正规化的设计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软件学习中,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如会创建和保存新文件、会设计基本的构图、会输出图纸等。
(三)多媒体类
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显著。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时,引入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个步骤的视频片段,学生在开怀大笑中,马上理解了什么是“流程”。
(四)案例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是案例教学的最大功效,它能加快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步伐。丰富的案例分析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一大亮点,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走入学习情境,使学生享受到由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的快乐。
四、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青少年好胜心强,正是“气可鼓而不可泄”之际,他们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让学生展示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课堂展示
课堂是学生作品展示的最好平台。在上课过程中,将学生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得到教师课堂的点评和表扬后,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成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二)校级创新小制作比赛
为了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一般来说,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创新小制作比赛。这是学生展现创新能力的大舞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舞台,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全校一展风采,增强学生的设计热情,为学生走上更高的平台做好铺垫。
篇6
一、通用技术会考增加实践操作的必要性
目前的通用技术会考大多还是参照了传统科目的会考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目前通用技术会考采用的纸笔测试的方式,让学生在纸上完成各项实践操作是不可能的,无法对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和监控,这是纸笔测试的局限性。
二是浙江省把通用技术实践操作部分作为动手操作放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而通用技术中的动手操作部分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只占小小的一部分,这显示了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评价体系的薄弱性。
三是由于会考的纸笔化、实践操作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薄弱性,各校普遍不重视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课的开设,从而导致了实践操作开课条件的严重不足,学生操作的工位不足和耗材的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科要求存在差距等,造成了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被弱化。
四是高考、会考的纸笔化,使通用技术实践操作失去了高考、会考的保障、评价、选拔、监督功能,失去了国家意志的权威性。通用技术课程重要内容的实践操作游离于会考的评价及考核以外,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不重视通用技术的实践操作,不利于通用技术课程的长远发展。
因此,通用技术会考应责无旁贷地把通用技术实践操作纳入会考之中。
二、通用技术会考增加实践操作的基本框架
要在通用技术课会考中增加实践操作,确实存在着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经过深入的研究一定能找到一种适合通用技术实践操作会考的评价方式。以往物理、化学、生物会考中的实验操作考查,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通用技术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方法,无疑为通用技术会考增加实践操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但通用技术实践操作内容、范围比物、化、生要大,操作难度更大,在制定实践操作测评方法时,还需要反复研究,找到一种既简单又实用和快捷,体现通用技术特点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探索,基本框架如下。
1.会考由纸笔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纸笔考试形式保持不变。实践操作会考必须建立一套机制和实施方案,包括实践操作会考的组织、实践操作题题库的建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制定、纸笔考试和实践操作成绩等第的合成等。
2.实践操作项目可由设计与制作、技能操作、技术试验3个模块组成,而每一个模块还可由几个项目组成,并建立相应的实践操作题题库,从而保证学校开出、开足实践操作课的训练。
3.各校在组织实践操作会考时,抽取两个项目为学校实践操作题,学生从中抽取一个项目作为实践操作题。为了便于实践操作测评的组织,由市、县教育机构组织学校抽签,从多个备选项的项目中抽取两个项目为学校的实践操作项目,而学生在两个项目中抽取一个项目为实践操作项目。这样做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简化了实践操作项目的测评。
4.要组织测评必须制定出各操作项目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这项工作应由省会考机构完成,全省统一评价内容和标准。
5.组织实践操作要制定操作细则,由学校组织实施,上级教育机构派人监督。
6.学生实践操作完成后,由各学校根据评价标准交叉评分。
7.最后根据纸笔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按事先制定的规则合成会考的成绩等第。
三、通用技术会考增加实践操作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通用技术实践操作会考时,由于考试人数多,每位学生都要参加操作,受到考试工位少、考试时间短的限制以及评价要快捷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要进行通用技术实践操作会考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实践操作题题库,确定实践操作项目
要进行实践操作会考首先要建立实践操作题题库,确定实践操作项目。这些操作项目既要简单又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相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对各校开展实践操作有指导意义。
由于通用技术实践操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单一的实践操作项目不能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实践操作项目可由设计与制作、技能操作、技术试验3个模块组成,而每一个模块还可由几个项目组成。如设计与制作模块包含便携式小凳、台灯项目;技能操作模块包含简易小铁锤、木制三角架项目;技术试验模块中包含不同截面形状纸筒的强度试验项目。随着实践操作教学的开展,管理部门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实践操作项目,以充实实践操作题库。
为了便于实践操作的考核,还要设计出相应的实践操作项目任务书。学生在考试中要完成的项目,除了书面完成的内容,如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操作规程、试验准备等,还要加上实践操作的作品,一起作为评价的内容。(见实践操作项目任务书的样书)
注:此表在学生现场技术试验时发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
注:此表在学生现场制作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
注:此表在学生现场技术试验时发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
2.建立评价标准,设计出评价表
确定了实践操作项目,还必须针对不同模块项目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设计出评价表,对实践操作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教师用“√”表示学会,“√” 表示基本学会,“×”表示需努力,一般获9个“√”以上的总评为A等,获5个“×”以上的总评为E等,其余为P等。这种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便于操作,不但能对设计与制作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能同时对一组学生进行评价,便于监考教师的安排。(见设计与制作、技能操作、技术试验不同模块项目评价标准)
台灯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评价标准
一、设计分析
1.设计分析基本思路正确,能考虑人、物、环境三方面的因素。
2.能对台灯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以达到设计要求。
二、方案构思和呈现
1.能用草图呈现1~3个设计方案,并进行筛选。
2.草图绘制规范、美观。
3.设计草图能体现设计分析,并达到设计要求。
4.草图尺寸标注正确、完整。
三、制作
1.加工工艺及装配流程合理,能安全、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
2.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灯座、灯罩及灯架连接牢固。
3.台灯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高度能升降或能调节灯罩照明角度,适合高中学生使用。
4.具有一定的装饰造型,美观、实用。
5.发光器件、开关、导线、绝缘材料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安全性好。
6.材料选用合理,能废物利用,成本低。
木制三角架加工制作项目的评价标准
一、工艺流程
学会选择三角架的加工工艺,制作时加工工艺流程正确。
二、操作要领
1.能根据材料正确选择工具。
2.掌握画线的操作要领。
3.掌握锯割的操作要领。
4.掌握刨削的操作要领。
5.掌握钉接的操作要领。
三、安全操作规程
1.正确掌握锯割的安全操作规程。
2.正确掌握刨削的安全操作规程。
3.正确掌握钉接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尺寸和精度
1.外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三角架连接处缝隙小且连接牢固。
3.表面刨削平整、光滑。
五、创新和美观
外形整齐,美观度好。
不同截面形状纸筒强度试验的评价标准
一、试验准备
1.制作纸筒方法及工艺流程正确。
2.纸筒形状正确、外形平整。
3.能正确地选择试验用的器材。
二、试验准备过程
1.纸筒的架设符合试验要求。
2.砝码或重物放置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并保持轻拿轻放。
3.随时记录试验的结果。
三、试验报告
1.试验的名称书写正确。
2.试验的目的明确。
3.试验的准备记录完整、真实。
4.试验的过程记录完整、真实。
5.试验的总结和试验的结果一致、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3.实践操作会考实施细则
(1)实践操作会考的组织。省会考部门负责实践操作题题库的建设,制定实践操作项目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并适时修改和增加新的项目,使通用技术实践操作会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会考前由市会考部门组织各县从省里确定的实践操作题题库中抽签,各县从中抽取两个项目为本县会考的实践操作题,同一县内各校的实践操作题相同。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题库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覆盖面,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同一县各校的实践操作题相同便于组织实施,便于评价。
各县组织各校实施,实践操作会考要确定统一的时间。考前组织学生抽签,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学生在两个项目中抽取任意一项,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2)实践操作测试与评价。教师提前两周让学生准备设计操作题中的设计内容,熟悉相应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学校准备材料和工具。设计操作题中的操作部分、技能操作和技术试验,由各县统一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各校交叉监考。
实践操作要分类组织,时间统一为45分钟。根据通用技术操作室的规模,每间每次操作人数以24人为宜,每组6人,每一教师监考一组。学生操作结束,将作品和操作答题纸一同交给监考教师。
许多内容要求教师在学生操作时进行评价,待学生交上作品和操作答题纸后,教师立即完成评价,做到场场清,批批清。
篇7
关键词:相框制作 通用技术 教学意义 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7-01
前言
设计《相框制作》一课,立足于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着眼于创新设计课堂环节,注重课堂鼓励机制。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购买精美相框昂贵的苦恼,又激发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创新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在评价作品环节,教师首先设置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目标,这样学生的设计才更能体现通用技术课堂的特色。
通用技术立足实践,所以课堂的重心应该设置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相框制作》不仅提供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对通用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浅谈相框制作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在《相框制作》实践中,有助于同学们技术素养的提升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实践当中来,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技术活动《相框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熟练了木工工具的使用,加强了创新意识的提高。几节课下来,各组同学都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做出了精美的相框。在动手实践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实践技术,而且相应地塑造和提升了他们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比如设计中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等等。从而有效加强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能力提高。
二、在《相框制作》的实践平台中,可以促使同学们提高实践能力
在相框制作过程中,我们的重心是鼓励学生创新的设计一些实用价值比较大的精美相框。但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各种木工工具的正确使用也是必须的。学生开始使用工具时有种好奇,所以都有试试手的想法,自然而然在团队制作过程中就学会了各种工具如何正确使用。作品完工时,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件精美的相框,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实践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相框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遭到应试教育“围攻”的大环境下,《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却像一个圣斗士一样,努力的保护着素质教育的阵地。在设计制作中,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也很好的塑造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设计《相框制作》实践课,同学们不仅在动手制作中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加强了自身的合作意识,而且在实践探索中,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作为教师,需要在每次的实践中,找到不足,不断改进,力争以后的实践课更加完善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四、对于设计与结构,设计与流程的理论知识,在《相框制作》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认识结构,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主要因素,将使我们理性地观察和对待世间奇妙的结构现象,进而学会简单的结构设计。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安排生活和生产,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生产将变得更有效率。然而科学合理的流程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设计,不断改进的结果。在《相框制作》实践课中,碰到相框选择什么结构,构件之间如何连接,如何为《相框制作》规划一个合理的流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等此类的问题,同学们都一一解决了。作品完工时,我们发现同学们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掌握了设计与结构,设计与流程的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应用。
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得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我们在《相框制作》设计过程中,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并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设计实践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收获,而且拥有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总结
新课改指导下的通用技术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而是旨在通过学习相应理论知识,提高各种技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所以在相框设计制作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克服传统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相框既能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随之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而什么又是对人终身有益的?即“求知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这些都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伟胜. 浅议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8
(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 合肥 230071)
【摘 要】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值得每个通用技术老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做了一些探索性实践工作。
关键词 通用技术;自主学习;课堂模式
作者简介:王钰(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科学与技术教育。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当今的通用技术课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值得每个技术老师思考的问题。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这套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1]。目前教学中最常用的讲授法学习效果却是最差的,而操作实践、向别人讲授、快速应用的学习方式效果是最好的[2,3]。这就要求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笔者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性实践工作。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构建
1.1 学案法学习理论知识
传统的通用技术课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灌输,学习兴致不高,不带书、不听课、讲话现象十分常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将通用技术的理论课上课场所都转到计算机教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学案法组织教学[4,5]。教师在上课前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编写成学案[6]。学案模拟探索发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递进性问题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通过自主查阅课本、相互讨论和利用互联网资源完成探索真知的过程。学案上除了问题外还附有随堂练习,用于检测学生自学掌握的情况。课前教师将学案下发到学生机上,学生人手一份完成后再上传到教师机。教师现场巡回指导、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并进行评讲。每节课学生利用学案自学时间不少于30分钟,教师评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保证学生课前不用预习,课后不留作业,老师也不用满堂灌。在减轻师生负担的同时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自学掌握理论知识。具体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1.2 项目教学法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学科。单纯利用学案法让学生自学理论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项目教学法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个不足[7]。项目教学法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以完成一件制作,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个设计项目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项目之中,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并形成自学的习惯。在项目教学中,学习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直接参与,学生能真正掌握技术的知识和思想,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项目的选题由师生共同确定,要具备典型性和可行性。选定主题后,教师给学生4节课时间在计算机教室查阅相关资料,再给学生6节课时间完成制作,最后2课展评。某些学生如果需要更多时间可允许他们课下继续完成。每个项目完成一般需要12课时。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比如在学完通用技术结构设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一个创意结构设计大赛,选定“桥梁结构模型设计”、“家具结构设计”、“自制结构方面的教具”、“建筑结构模型设计”四个主题,让学生任选一个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作品的创作。在学完通用技术全书后,再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创意设计大赛,以结构设计和自动控制设计为两个主要方向,确定“风筝”、“桥梁和建筑模型”、“人工鸟巢”、“自动控制的电器”、“智能汽车模型”等主题,由学生任选一项完成。项目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如图3所示:
在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自学许多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并运用设计的原则对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技术是一个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体验设计魅力的过程。而各种积极向上的主题则有效的发挥出正能量,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1.3 适当转变评价方式
在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中评价更注重过程而不是分数。适当的可以采取以比赛结合考试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综合能力的评价。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通用技术类的设计大赛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具体措施是教师先将每位同学的作品都拍成照片和视频,在计算机教室里向全班同学展示。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向每位学生下发电子版的自评和互评表,引导学生按照设计的原则对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完成一个自我评定和对他人评定的过程。再由数位教师评委结合作品和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选出全年级的优秀学生作品由校长向获奖学生颁发法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把获奖作品在学校橱窗和校园技术节上展示,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创作展示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某些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设计制作的作品难度较大,未能完全取得成功。只要过程认真投入,并有所收获仍然要予以表扬。学生期中期末的成绩可以用制作和考试两项分数合成起来,做为对学生的评价。避免了只重分数而不重能力和过程的评价方式。
2 实施效果调查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尝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已有一年多,通过综合运用以上三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获得了全年级师生的一致好评。不断涌现的优秀设计作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带给老师们惊喜。笔者随机抽取全年级四个班做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统计有效问卷全171份,内容和统计结果如下:
1)问卷内容
(1)你喜欢哪种课堂模式?
A 讲授为主的模式
B 自主学习的模式
C 无所谓
(2)你认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对促进你自主学习培养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作用么?
A 较有作用
B有一点
C没有
(3)你认为哪种评价方式更能有效的反应你的技术素养,促进你的学习热情?
A 考试
B 评奖
2)统计结果
3 结果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更喜欢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2)所有学生均认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果,其中四分之三的同学认为效果比较明显;
(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新的评价方式更能有效的反应他们的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
由统计结果可以说明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是一种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成尧.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
[2]张瑞梅.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丁晓蔚.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研究及其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闫奕玮.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
[5]杨鳗.基于自主学习的交互式教学模型建构[D].西南大学,2013.
[6]张领军.学案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篇9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通用技术是指除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通用技术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通用技术的课堂实践活动该如何实施呢?
一、配置合理的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通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有技术原理和技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有技术与设计的动手实践。而技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以设备、工具和原材料为基础,所以,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包括两类,一是通用技术试验室,需要配备若干工作台,基本的金工和木工工具、简单加工材料、简单加工设备(如教学用微型车床)等,主要用于学生在校内各种设计作品的制作,如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进行各种技术试验、技术操作、技术装配等;二是技术设计室,需要配备制图工具,若干台能够进行简单绘图或者辅助设计的电脑等,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与设计。当然,在浙江省通用技术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配备电子控制室,让学生能够对简单的数字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和调试。
目前,对于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并没有统一装配标准,各学校可本着合理投入、充分利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配备。比如,我校在开设通用技术课同时,配备了两间实用的专用教室,工具材料有:金工工作台16张、大型台钻1台、金属锉刀(平锉和三角锉)各50把、木锉50把、手锯(锯金属用)50把、板锯(锯木料用)50把、手锯锯条100条、小锤40把、小手电钻20个、什锦锉20套、粘胶枪40把、与粘胶枪相配套的固体胶若干条、工具柜2个、消耗材料若干。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配备少量的微型车床、微型钻床、台式砂轮机等。这只是满足最一般的教学要求而配备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提高设备水准和增加设备数量。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技术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实践准备阶段、动手操作阶段、评价总结阶段。下面以“纸质小板凳的制作与承重能力试验”的实践活动为例,简单阐述技术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环节。
1.实践准备阶段
实践准备阶段是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必须过程,是动手前必须做好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技术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实践活动准备先要确定下活动的目的,然后再准备实践过程中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具体如下:
(1)教师在实践前的亲身体验
教师要事先做实验,求证该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教师要事先考虑好制作模型的原材料、所需要的工具、需要测量的数据、完成实践的时间、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等。
(2)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制定设计方案
学生应在动手实践前把收集好的信息整理出来,根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讨论出具体设计方案,画出草图和图样。然后准备好相关的原材料,如废报纸、废草稿纸、胶水、细绳等;准备好工具,如剪刀、小刀、直尺、彩色笔等。各小组应分工明确,并落实到具体成员。
(3)强调安全规范,做好防护措施
在模型制作时安全要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如使用小刀、剪刀等制作构件时的注意事项。教师还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准备好创可贴、纱布等常备的防护用品。
2.动手操作阶段
动手操作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阶段,即实施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技术活动中,并按要求和操作规程完成设计与制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学生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分工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凳脚长短不一影响稳定性,马上用直尺测量后加以调整,从而解决问题。随着活动的深入,小组成员通过检验、改进、装饰使板凳模型更加合理、美观。
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普遍问题,要突出强调。如怎样才能使纸质的凳脚和凳面更加牢固,这时要提醒学生可以通过对纸张进行折叠等操作,改变纸张的结构造型。对于个性问题,可以个别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给予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2)学生做好活动事项与注意事项的记录
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好步骤及事项的记录,例如记录下具体操作细节、小板凳各构件的尺寸等数据。学生记录时要力求数据真实可靠。
(3)教师关注课堂细节,及时反馈鼓励学生
教师要密切注意各种细节和意外情况的发生,掌控课堂实践操作的步骤和环节。提醒学生注意课堂时间,保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活动。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要有耐心、要严谨,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小组和小组成员。
3.评价总结阶段
在评价总结阶段教师协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优化设计方案。此阶段的主要环节就是总结和评价。
(1)各小组完成技术评价表
每个小组要各自完成技术评价表,然后选派一名成员到讲台上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表述。技术评价表应包括设计方案、结构制作、稳定性测试、承重测试、结构总得分、改进意见等。另外告诉学生技术实践也有失败的可能,当出现失败时,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及时评价反馈
篇10
关键词:通用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紧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学生掌握技术的思想方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课程的核心目标。可以说,通用技术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高中通用技术的高层次追求。
人们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的主动性和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只要通过适当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发明潜能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掘的,创造发明是人人可为的事。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自身多年的通用技术教学经验,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谈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心理学研究理论告诉我们,毫无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追求。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了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学生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
提高。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总会挑选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如在课堂上讲解、播放《走进科学,我爱发明》节目,让学生看到发明创新的意义和力量,感受到人人都可以进行发明创新,并引导学生反思:是否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却因自己没有想到去解决,从而与发明擦肩而过。为学生揭开创造发明的神秘面纱,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二、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创造力的实现来源于想象力的培养,而一个人的自主性、想象力、创造力要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发挥,就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我认为:(1)正确选择思维的发散点,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思考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途径;(2)采用多角度发散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3)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借势让学生思考解决诸如“如何向和尚推销木梳”等问题,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推向。
三、善用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刺激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教学评价往往会采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善于运用好各种评价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评价学生设计并制作的相框、木工等作品时,将作品展现在课堂上,由小组成员自述、自评,再由其他小组评价,最后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学生既可以从自评、他评中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又能从评价欣赏别人的作品中,开阔视野,汲取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提倡“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即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件事情都手把手地教学生,或者要他按照老师的规定去做,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发现、发展的机会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从何培养?当然,给学生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同时,应正确把握教学的方向,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比如,在《设计方案的制订》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在简单地介绍了设计方案的撰写格式后,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发现与明确问题》已确定的课题为题,从需求分析入手,以功能为导向,自觉地运用设计分析,撰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作为教学深层次的追求,引领学生快乐地走上创新之路;在设计问题、方案和评价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顾建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 上一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金融延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