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政策风险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机构政策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机构政策风险

篇1

关键词:信用风险;压力测试;Logit 模型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in time the risk against medium-sized and micro-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Zibo caused by the economic downturn,monetary policy alteration and financial tsunami imp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access the influences upon stability and steadines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Zibo because of macroeconomic adverse change and then come to the correspondent conclusions by taking on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Zibo as an example and applying Logit method.

Key Words:credit risk,pressure test,Logit Model

中图分类号: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46-04

一、引言

在金融海啸冲击不断加深和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发挥金融支持经济作用,2009年以来,全国信贷投放规模日益扩大,上半年贷款投放是2008年全年的1.5倍。从淄博市情况看,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是2008年全年的1.89倍。本文以淄博市某区某农村信用联社为例,分析评估宏观经济要素剧烈变动对淄博市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影响,测试其信用风险承受能力。

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及方法应用

(一)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处于经济扩张周期时,信用风险降低,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处于经济紧缩时期,信用风险增加,由于盈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信用风险有四个特征:(1)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传染性,一个或少数信用主体经营困难或破产就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3)可控性,其风险可以控制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管理信用风险方法主要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的多样化。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贷款风险分散化是指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近年来多采用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的方式。

对于淄博市法人金融机构而言,贷款业务是其主要业务,其信用风险主要归集于信贷风险。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借款人因经营困难或破产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当前在信用扩张周期下,信用风险增大。本文将以贷款风险为分析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对淄博某法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做出评判。

(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假设在国内国际经济最不利的情形下,评估金融机构可能遭受损失,并判断金融机构在此情况下,能否承受风险因子变动造成的影响。金融机构用以衡量由一些例外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导致的潜在损失的方法。压力测试是为一个识别和管理那些可能导致巨大损失的情形的过程,它由一系列的方法组成。包括敏感性测试、情景测试等,可用于估计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潜在的经济损失。压力测试有助于风险管理者主动降低不可接受或无法承受的风险程度,调险暴露的头寸和结构。目前常用的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两种方法。

1.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敏感性测试仅需指定风险参数变化,而无需确定冲击的来源,因此使用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即时的测试。敏感性分析因其快速简单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交易前台和业务部门层面,一些机构风险管理者也用它来计算市场环境变化对机构冲击的最初近似值。

2. 情景分析。情景分析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情景一般可分为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两种。历史情景分析实际上是利用特定历史事件中所发生的冲击结构测试类似事件发生时,市场风险因素在某一天或某一阶段的历史变化,将导致金融机构目前持有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化。其优点在于:一是测试结果的可信度高;二是测试结果直观易懂。然而,金融市场的冲击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且考察期公司的资产组合中可能包括历史事件发生时尚未出现的创新品种,历史情景分析的参考价值难免受到影响。假设情景是假设还没有发生的重大市场事件。假设情景分析则通过对机构资产配置和外部市场的分析,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借鉴,预测发生概率极小的压力事件,据此构造冲击结构进行测试。假设情景与机构独特的风险特性更加匹配,能够使风险管理者对未来的风险关注胜于对历史事件的考量,但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并涉及相当多的人为判断。因此,一些机构往往邀请资深经理、营销人员和经济学家来共同讨论假定情景设置以保证其有效性。实践中,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同时使用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进行分析,如采用过去的市场波动数据作为参考,但又不必然与某一特定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假定情景。因为对历史事件的使用,有助于校准价格变化的幅度和其它难以设定的参数(如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同时,风险管理者需要在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之间寻求平衡,因为情景表达得越清楚客观,内容可能会越复杂和难于理解。显然,敏感性分析反映了具体风险因素对某个组合或业务部门的影响,情景分析则评估压力测试包含的所有风险因素出现变动造成的影响,因此,更多的金融机构采用情景分析进行压力测试。本文主要采用情景分析对淄博市法人金融机构进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三、模型构建

(一)Logit 方法论介绍

我国银行业常用的风险因子为违约概率(Probability Default,PD)、违约损失概率(Loss Given 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度量宏观经济对PD的冲击模型有很多,本文采用Logit 回归,主要是这个模型能够保证预测的PD 在0-1 之间。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达如下:

(二)样本数据的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在此选取违约率(PDI)来衡量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具体定义如下:违约率= 新增不良贷款数/ 新增贷款数。考虑到获取相关数据的难度,我们选取了淄博市某区2004 年到2009 年每个季度的GDP、企业亏损面、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贷款利率(选取1 年期贷款利率为代表)、CPI等5个指标作为对宏观经济的描述,与淄博某法人金融机构相应时间段的PDI进行Logit 回归。具体指标和数据列表略。

(三)回归结果

通过对PDI进行LOGIT 转换 ,结果显示,在回归过程中筛选出了两个具有显著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季度GDP、企业季度亏损面,建立模型如式(2)所示。

经检验,其满足置信水平5%程度下的假设检验,拟合优度较好。(2)式中,K代表企业亏损面;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四、 结论

(一)假设情景事件的建立

参考国内外相关经济衰退数据,处于谨慎考虑,采用假设情景事件的方法建立假设情景。我们以淄博市某区2009年一季度的数据为基准,构建温和冲击( 基准数据±10%)、中度冲击(基准数据±30%)、严重冲击(基准数据±50%)三种情景。以温和冲击为例,温和冲击是指:GDP 衰退10%,企业亏损面增长10%。

(二)不同压力情景下银行违约率的测度

运用所建立的贷款违约率的模型,基于2008 年末淄博市经济金融数据,可以预测出各个压力情景下年度违约率PDI。根据预测,淄博市某法人机构所在区2009年二季度的GDP为49亿元,企业亏损面为6%。以此为基准计算,三种冲击情况下的淄博某法人金融机构的季度违约率分别为:5.61%、7.64%、10.30%。

(三)压力测试损失测度

假设某法人金融机构的LGD 为45%。根据某法人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显示,其2009年一季度的贷款余额为27.98亿元,贷款损失准备金为1.28亿元,核心资本为2.62亿元,净资本为2.84亿元。运用该数据计算压力冲击下的贷款损失,所得结果如表1 所示。

(四)相关结论建议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在我们假设的压力情景下, 银行依靠损失准备金可以覆盖温和冲击和中等冲击, 但不能覆盖严重冲击,说明某法人金融机构损失准备金不足以弥补严重事件冲击下的贷款损失,在这种压力下可能会发生流动性风险。但通过动用核心资本与资本金能弥补风险损失,资本持有量在安全边际以内。通过对该法人机构开展的压力测试,再结合该行有关经营指标,具体分析其经营状况及潜在的风险点:

一是资本率充足率有所上升,但加权风险资产增加。2009年上半年该机构资本充足率达10.03%,核心资本充足率8.93%,均达到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比率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表明该社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充实资本,抵御风险能力增强。由于2009年贷款规模扩张,贷款同比多增3.1亿元,加权风险资产大幅增加,相应计提拨备增加,拨备覆盖率提高22.73%,总的资本率充足率有所上升,但核心资本充足率却同比下降0.16%,应进一步关注核心资本充足状况。

二是资产质量总体提高,但贷款形态有向下迁移苗头。自2006年该社成功进行票据兑付以来,资产质量大为提高,违约率由2004年末的13.88%下降为2006年末的7.64%,截至2009年二季度该机构违约率为6.62%,仍处于较高水平。从不良贷款的迁徙情况来看,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比率为0.21%,关注类向下迁徙比例为0.28%,表明2009年上半年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贷款的在增多。进一步分析,该机构最大十户贷款比例达70.96%,主要投向机械、纺织、化工等支柱性行业,不良贷款客户也主要集中于纺织、小化工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存在信贷集中风险,应加强对贷款贷前、贷后风险的审查监督。

三是存、贷款规模扩大,但机构盈利状况下降。该机构2009年上半年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同比分别下降0.54%、6.38%,而成本收入比率同比上升6.35%,表明上半年机构盈利能力同比下降。从其收入结构分析,贷款利息收入占总入的85.78%,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影响到贷款利息收入,而随着存款规模的扩大,存款利息支出大幅增加,机构整体经营效益呈现下降。

通过以上测试及经营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该法人机构应继续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资本营运水平,增强盈利能力,不断加大抵御风险能力。具体做到:

(1)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首先要从观念上树立起科学发展观,使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和经营者树立贷款质量第一的观念,把信贷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防范风险与提高效益的关系,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2)坚持审慎经营,强化内部控制。应加强审慎经营理念,科学设计信贷产品,打好防风险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监控防线,在业务活动中加强岗位间的制约与控制关系,强化银行管理控制,通过授权管理有效控制信贷风险,规定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授信决策机制,防范贷款审批决策错误。

(3)构建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实际操作中,该机构没有建立数量化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为了把信用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应该建立包括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衡量、信贷风险监控与决策以及信贷工作流程管理四个部分组成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决策层(专门负责风险政策的制定、检查)、执行层(负责具体的信贷业务)和监督层(负责监察业务执行部门的风险控制水平)三个相互关联且相互制衡的层次各司其职,利用风险评级工具精确计量风险,有效地运用复杂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好地防范风险,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把信贷风险的事后分析变为适时报警制度,一旦出现风险预警可以更为有效地防范和化解。

参考文献:

[1]李军民.赣州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报告[N].科技创新导报,2009,(3).

篇2

[关键词]巴塞尔协Ⅲ;宏观审慎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内涵

(一)概念

“宏观审慎监管”这一理念在20世纪被国际清算银行所提出。国际清算银行在金融危机过后,意识到全球金融体系缺乏宏观层面的监管,而这一缺失意味着监管者仅着重单个金融主体的监督检查,而忽略金融机构系统整体的监管职责。宏观审慎的概念首次被界定是在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的行长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是指监管者在宏观层面监督金融系统,以便降低金融市场不稳定所带来的金融成本。此外,银行业学者在探索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也察觉到隐藏在微观审慎监管模式下的系统风险,而该风险恰好可以被宏观审慎监管模式所缓解。由此,宏观审慎监管被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微观审慎以及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G20峰会报告中被明确提出。除此之外,我国在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再次强调在监管体系中加强应用宏观审慎监管模式,预防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二)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

第一,监管客体不同。宏观审慎监管着重关注宏观层面所有金融机构的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注重微观层面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简言之,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整片森林,微观审慎监管关注森林中的一棵树。第二,监管目的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金融系统整体,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健是其目标。而微观审慎监管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保证微观层面的监管。第三,风险来源不同。宏观审慎监管主要防范的是来自内部的风险,防止各个金融机构风险聚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审慎监管的风险来源于外部,主要防范外部因素给单个金融机构带来的不稳定。

二、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宏观审慎监管维度

(一)横向维度

在横向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关注在同一时段内分布在不同金融机构风险的相互作用导致的风险传染问题。各个金融机构相互之间通常有着类似的金融风险敞口,在特定时间段内面对风险的来临,所有机构采取相同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往往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崩溃。所以从横向维度上看,金融监管者应充分解决相似的风险敞口给各金融机构带来的波动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监管者可以相应地提高银行所需的资本门槛,防止在经济增长期,整个金融市场陷入过度风险的困境。此外,监管者应加紧对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预防机构连锁反应导致的系统风险传播。根据巴塞尔监管委员会的规定,要从银行规模、关联度以及可替代性来区分系统重要性银行。

(二)纵向维度

在纵向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关注风险在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变化所导致的顺周期问题。金融机构的内在风险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累积而不同。在经济上行期,经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持乐观心态,监管者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放松,由此带来资产价格以及杠杆率的不断上涨,整个金融体系处于过度风险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只要受到外部冲击,那么金融市场都将面临“顺周期性”危机。因此监管者规定在经济繁荣发展阶段提高银行所需资本的门槛,储备充足的逆周期资本来缓解市场周期性波动,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承受力。

三、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

III相对于巴塞尔协议II来说,其主要特征为资本要求、流动性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的加强。根据宏观审慎监管的横向与纵向维度来看,巴塞尔协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横向监管

横向监管是为了防止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发生风险传染的行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为其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联性极强,在面临相似的风险缺口时,十分容易出现扩散传播的现象。而关于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定义,巴塞尔委员会也给出了评判标准,银行规模大、关联性强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金融机构就属于在金融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的系统重要性机构。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与否关乎实体经济的发展,巴塞尔委员会增加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限制,预防“大到不能倒”的道德风险。

(二)纵向监管

纵向监管是为了预防实体经济受到金融机构周期性波动。巴塞尔协议提出建立资本缓冲制度,在经济上行时期留存资金,为了稳定周期带来的经济损失。资本缓冲制度包括两种方式,一是资本留存,二是逆周期资本。除此之外,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杠杆率以及流动性指标也是纵向监管的工具。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意味着金融机构能够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越强,资本风险越低。而增加杠杆率作为监管的另一个工具,对于金融机构最低资本充足的维持有利,并且可以保证金融机构拥有高质量的资本。另外,流动性监管有利于金融机构完成支付,尽管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符合监管要求,金融机构缺乏流动性,也会加剧风险的暴露。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监管者意识到金融市场流动的脆弱性,因此巴塞尔委员会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等流动性监管要求。

四、巴塞尔协议Ⅲ下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的应用

(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微观审慎以及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下被提出,结合这两种监管模式,可以在市场出现波动时,保障资本充足率,不至于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保障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营。我国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贯彻不到位。我国银行业要更关注整体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但也不能忽略单个主体的监管。监管机构要明确分工,建立具体部门分别进行宏观以及微观监管。

(二)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系统重要性机构是指在金融系统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机构,其从事的业务交易广泛渗透在金融市场的各个机构之间,因此该重要性机构的稳定运营,决定着金融市场不受经济动荡的影响。建立关于系统重要机构的特别处置机制,以便在重大风险来临时,可以及时作出应对,确保平稳有效地度过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营,同时也要防范“大到不能倒”的道德风险。对于我国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征收“金融稳定贡献”税或者提高资本要求,以便在危机来临时,有足够的资金来摆脱困境。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我国实行的是有多重目标的货币政策,其不仅要维护价格稳定、维持收支平衡,也要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这无疑给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带来巨大压力,各个目标也存在平衡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减轻了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压力,使货币政策工具定位更加准确。此外,健全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有利于防范金融市场“顺周期性”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防止各机构间风险传染现象。货币政策着重关注于币值稳定,而要想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现实的。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越发多元化,金融创新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传播扩散的程度。因此我们除了利用货币政策来稳定市场物价以外,还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整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态势进行监管。货币政策通过总量调控可以稳定货币金融市场,而宏观审慎政策利用定向控制来降低系统性风险,两者相辅相成,稳定宏观环境,降低市场的波动。除此之外,不同且难以替换的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工具,都使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成为必然。

(四)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体系之外,从事着“类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监管者对影子银行越发关注,影子银行从事着与商业银行类似的业务交易,但不受到银行监管者的监管,这一度成为金融风险的严重隐患。影子银行有三个基本特点:批发型交易、不公开交易、高杠杆率。这三点也是与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商业银行的交易是零售型且公开的。由于影子银行业务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导致影子银行造成的潜在风险十分隐蔽,往往在监管者发现问题时,已经难以弥补。除此之外,影子银行由于缺乏监管,其资本要求没有限制,这就导致影子银行可以在资产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信贷交易。影子银行在我国2016年底达到最大规模,违法违规行为暴露,加剧了金融风险的潜在隐患,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影子银行的业务特点实施监管要求,规定资本充足率以及杠杆率标准。另外,监管部门应该明确要求影子银行公开业务交易内容、披露业务完整信息,提高透明度。最后,加强国际之间的监管合作,影子银行同样具有全球性,相似的风险敞口会传导至各国影子银行,因此要加强建设国际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五、结语

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作为银行业监管者所支持的监管模式,顺理成章地在巴塞尔协议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来说,宏观审慎监管着重要求监管者在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正是宏观审慎监管通过这几方面实现的,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要求银行业准备充足的资金来缓解周期性波动,另一方面通过监管金融市场中具有极强关联性的金融机构来防御金融系统内部风险传播。我国应该在结合自身银行业监管现状的情况下,借鉴巴塞尔协议I-II中符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先进经验,并针对我国客观现状进行适当调整。巴塞尔协议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更严格的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了各国金融监管的效率,使全球金融体系处于平稳状态。我国应积极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巴塞尔协议III的精华部分,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且符合金融监管客观现状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耿夏夏.《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姜懿格.《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启示[J].西部学刊,2021(11):62-65.

[3]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III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1(6):87-91.

[4]李研.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8):53-55.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脆弱性 创新发展

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确保农村资金留在农村,促使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平衡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以此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到2011年6月底,全国共组建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615家,东部地区246家,占40%,中西部地区369家,占60%。

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面临现实的和潜在的经营风险。具体表现在:

(一)流动性风险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规模小,投入的注册资本小,导致自有资金不足。由于处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同时受到经营网点少的限制,加上处于发展的初期,社会声誉、社会公信力不高,导致吸存困难,客户自动上门的自然增长存款几乎为零,流动性不足导致流动性风险。如吉林省东丰县诚信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因为存款少几近于停滞。自2007年3月1日开业到2007年6月底,该行贷款额为1263万元,占资本金的50%以上,而存款只有210万。2009年1月5日开业的双流诚民村镇银行,3月底存贷比就达到97.35%,6月底进一步增加到106.71%(期间向主发起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5000万元)。

(二)信用风险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客户主要是农户。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初中以下文化达80%以上,信用违约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跟踪成本高,信贷风险难以转移,防控与抵御风险能力差。到2007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7.5%,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贷款率高达16.4%,其中,农林牧渔不良贷款率27.1%,农户不良贷款率12.8%。

(三)操作风险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由于设立的时间短,普遍存在专业人员少、专业技能不高等问题,银行实务经验缺乏,业务知识欠缺,加上这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四)市场风险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利率变动的风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与一般商业银行一样,具有高负债和期限错配的特点,利率变动对其再投资和再融资必然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单一,金融服务品种少,无法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市场风险大。

(五)声誉风险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服务网点少,办理业务极不方便,一些客户认为它们个人私有化性质十分突出,类似于“地下钱庄”,其社会声誉和社会公信力远不如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这导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品牌建设和社会声誉建立任重道远。

三、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补偿措施不到位

目前,农村利率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机构收益难以覆盖全部成本。在利率浮动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缺乏足够的成本补偿机制。各地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够,支农补贴资金因来源渠道不一、使用分散,尚未形成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投入的合力。

(二)农村金融服务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一是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加之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单位投入成本偏高,收益水平总体较低,金融机构信贷支农风险加大。同时,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赔付的特殊属性,导致农业保险产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农民的承受能力,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保险覆盖面低,支农信贷风险无法分散。二是农村抵押与担保资源匮乏。受限于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农村企业、自然人一直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资产,客观上也加大了农村金融服务风险。

(三)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一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受信用数据采集困难等因素制约,农村经济组织、自然人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较高。二是相关制度规则缺失。在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下,农村耕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宅基地抵押、流转存在较大的法律障碍,导致金融机构创新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三是涉农金融机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撑。

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解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问题,创新发展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在金融制度与政策、金融服务产品、融资渠道、服务理念与方式、经营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风险控制与内控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确保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金融制度与政策的创新

1.金融制度创新。(1)组织制度。组织制度的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制度。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性质和地位。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对外开展贷款业务,首先必须将资金投向“三农”的发展,在满足“三农”发展资金需求的条件下,才可将富余资金投放当地其他产业。从这些规定中不难发现,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被赋予了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赋予了政策性任务。但同时又规定,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显然以上规定存在相悖,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进一步规范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投资主体,放宽准入条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只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才能成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行,且不能低于20%的持股比例。结果是国有银行虽然网点多,又有资金优势,但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积极性比较高的,但是受到网点少,市场份额低的制约;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却没有资格进入等。第三,简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过程复杂,组建成本高,进而影响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也影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最低注册资本仅有10万元,属于微型金融组织,应该简化审批程序,可以实行报备核准制。(2)信用评价制度。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因此,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必须加快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第一,尽快实现客户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建立办理银行代码,尽快接入人民银行征信库系统,将客户资料及时录入,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第二,建立信用登记咨询系统,调查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并进行评级。(3)担保制度。为了防范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风险,必须根据服务的对象进行担保制度的创新。第一,建立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机制,逐步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第二,鼓励农民共同出资建立担保基金,相互提供担保;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商业保险。第三,积极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荒山、荒坡使用权等资产的抵押和质押的多种担保形式。第四,建立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尤其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提供担保服务。

2.金融监管创新。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能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处在发展的初期,利润比较薄,不能管得太死,需要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因此,应该是适度谨慎监管。要以资本监管为核心,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监管,加强对控股股东监管,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上,要逐步放开贷款利率限制,要给予自主定价的权利。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要逐步放开,要允许村镇银行通过公开发行银行债券来募集资金。

3.金融政策创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扶持力度。第一,国家要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税负。第二,降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允许申请央行再贷款,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于“三农”的政策性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第三,提供征信服务,及时解决村镇银行加入中央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问题,解决村镇银行加入银联,发行银行卡等支付结算问题。第四,地方政府要给予财力与物力上的支持,如土地征用;要在财政存款方面给予支持,可以按照贷款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要着力打造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要根据不同的客户对象、不同的客户融资、不同的贷款方式、不同的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设计开发“个人信贷业务”和 “个人金融套餐”,如个人小额贷款、商铺抵押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建购房贷款、医疗贷款等个人金融服务产品;设计开发“公司信贷业务”,如公司业主经营性贷款、公司经营性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银团贷款等公司金融服务产品。根据地区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与自身经营定位,开发和营销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等中间业务品种。鼓励开展创新业务,如个人创业投资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

(三)融资渠道的创新

第一,广泛宣传,充分利用主发起行的品牌和社会知名度,实现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品牌效应,广泛吸收社会存款;动员股东将自己或公司的资金优先存入村镇银行,以此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社会声誉,带动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存款;增加股东人数来扩大资金来源;加强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沟通与合作,以此吸纳社员资金。

第二,建立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诚信经营、社会声誉好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批发贷款,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信贷渠道,为商业银行参与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平台。

第三,探索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中小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市场,建立直接融资渠道,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领域。

第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投融资。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鼓励参与货币市场业务。二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发行债券或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增加农村发展资金来源。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扩大票据融资规模,增加资金供给,解决农村资金的紧张状况。

(四)服务理念与方式的创新

1.服务理念的创新。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本着“小银行、大服务”和“服务创造价值”经营理念,将优质服务落实到每一个业务品种、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个业务岗位,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服务制”。

2.服务方式的创新。建立“一站式”全流程信贷优质服务机制;创新授信方式,根据不同客户群体,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经营季节,不同贷款用途,不同客户需求,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不同的授信方式,不同的担保方式,不同的利率定价;建立灵活的服务机制,随时随地满足客户需求,如美国的一些地区性银行,半夜打电话都可以送钱。

(五)经营管理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1.创新经营管理机制。要正确处理总发起人帮扶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自的关系问题,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尊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主发起人要切实承担发起人的职责,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要在人权、事权、财权上给予充分合理的授权;同时,在风险管理、清算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2.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高管人员还要实行股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特别是高管人员的积极性;在内部约束上,要建立问责机制。

(六)风险控制与内控制度的创新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受规模和人力资源及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与商业银行相比,控制难度更大。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商业银行控制的模式,必须进行创新。应该根据农村金融特点,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要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想适应的内控机制,要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格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等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胡杰.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11).

[2]李明贤,向忠德.我国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12).

[3]张兆海.对制约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11(2).

[4]李丹丹.银监会:将重点支持村镇银行发展[N],上海证券报,2011.06.13.

[5]左晓杰.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N],金融时报,2011.10.10.

篇4

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述。政策性金融机构产生是为了配合国家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它是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出资创立发起保证,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政府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融资活动的机构。它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发起于1994年,目前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要代表。它通过积极实施国家政策在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等方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立是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和提高整体金融运行的效率。

第二,发挥的职能与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弥补我国政府单一导向的财政不足和单一市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不足,并将财政资金和社会募集资金用到主要部门、企业和行业中,来促进中国现代化整体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倡导性、选择性、补充性、服务性等职能来配合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发展。它通过政府的引导功能使投资风险降低,使投资保障能够增强达到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有选择性的决定融资机构,支持经济效益高、贷款能收回的项目与企业,达到共赢的目标。同时通过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提供担保来保障企业,使产业的发展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著,同时又极大的弥补了商业金融机构的不足,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优化。但是在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革。

第一,传统职能不能满足中国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作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三大代表银行,虽已在原有基础上职能已发生了变更,但是仍然需要政府在市场化融资、风险监测管理、贷款项目审核、基金运作管理、投资业务运行等方面上通过定位和专门立法进一步的巩固与明确。

第二,业务范围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与时俱进。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我国的国际贸易日益增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程度。而这将会促进中国银行业体系改革进程的加速,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部分产业和领域内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完成,金融体系的目标要不断完善与补充。它的业务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业务不单单只是为了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而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发生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发展中的目标要进一步明确,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时俱进发挥作用。

第三,缺乏完善的资金补充机制,资本充足率低。目前我国还没建立起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动态注入资金的制度,主要还是依靠金融机构本身的融资与放贷,这导致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下,尤其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展开受到限制。

第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模与管理的不足。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规模使其发挥的作用有限,在社会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变化中导致滞后性,不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错失融资的机会。我国目前商业金融机构数量居多,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极大的挑战。同时我国三家主要代表的政策性银行机构在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但不能为相应的地区或产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信贷支持和政策导向功能,而且也使自身的政策性功能减弱。例如因定位不清、职责不明造成工作被动的事件,人员的分配安排不协调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等。

三、积极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

第一,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地区分布广,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模却有限,在运行过程中并不能全部顾及,会造成地域性的差异和不平衡。据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的各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出现显著的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应该学习日本的金融机构改革,根据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区域分布建立地区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形成分工明确的金融体系,使其适应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政策目标。地区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能更好的使分工合理有效,有利于各司其职完成政策性业务工作,防止出现业务经营上的混乱和资金的不合理分配。

第二,转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遵循国家政府规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展政策性金融活动,以实现社会公平性和合理性,促进整个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二者的互补关系不断增大,有时候政策性金融机构资融资过程中会行使了商业金融机构的部分职能。转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能够扩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途径与范围,弥补市场机制带来的不足。可以将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不足时,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帮助其发放贷款,帮助商业性金融机构实现贷出债权的证券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上达成合作。

第三,加快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步伐。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由我国政府出资设立保证,目的是弥补商业金融机构运行中的不足,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针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挥。从日本的改革实践来看,立法对于其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向其学习,进一步明确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定信用、融资来源、职能分配等重大问题,完善立法制度,消除制度风险,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第四,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当前的经济发展一方面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机会,但也带来了风险。风险与收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制才能保证它的运作稳定与安全。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的发生;同时可以借鉴别国的改革经验,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可建立政策性金融风险管理和评估制度,通过对业务风险的分析来决定业务的展开与实施,达到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控制。

第五,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国家通过制度与政策的实施,来构建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例如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供应机制以解决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问题。保证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从而促进它发挥作用。只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行中的资金充足,就能够提升业务的质量与范围。

篇5

关键词:反洗钱;金融监管;博弈;风险

Abstract:In this article,we firs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money laundering encouragement and cost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at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uild up encouragement mechanism in line with restriction. Supervision institution should categorize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ti-money laundering obligation and evaluate the risk,in order to decide supervi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hese conclusions is consistent to anti-money laundry supervision which is cost controlled. Base on above,we propose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ti-money laundry evaluation system,design a vague evaluation model and put forwards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t last.

Key Words:anti-money laundering,financial supervision,game theory,risk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07-06

反洗钱监管的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各国的反洗钱法律法规均对各种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由于金融机构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竞争的主体,有些金融机构出于生存或盈利的需要,往往对一些匿名资金听之任之,甚至降低反洗钱基本要求来吸引客户。这就使得监管机构必须考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对反洗钱监管政策的影响。为确保监管政策的有效,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来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竞争。

一、反洗钱监管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

设有两家金融机构共同从事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 履行反洗钱义务时的产出 ,其中 为努力程度, 是随机扰动项。

博弈行动的先后顺序如下:

1. 金融机构2和3同时分别选择努力程度 和 且 。

2. 随机扰动项 和 相互独立,并服从期望值为0、密度函数为 的概率分布。

3. 金融机构执行反洗钱政策时的产出能够事先测定,但其自主选择的努力程度无法测定,因而金融机构从反洗钱中的收益取决于各自的产出,却无法(直接)取决于其努力水平。

假设监管机构为激励金融机构努力工作,通常设定具体的反洗钱工作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获得正向激励,而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只能取得较低的激励或负激励。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即反洗钱产出水平较高的金融机构)获得的激励为 ,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即反洗钱产出水平较低或没有产出的金融机构)的激励为 。在金融机构能够得到激励水平 并付出努力程度 的状态下,其支付函数为 ,其中, 表示努力工作带来的负效用,是递增的凸函数。监管机构的支付为 。

(二)模型分析

两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过程可以采用二阶段重复博弈来说明: 参与人1―监管机构,其行动 是根据金融机构完成既定反洗钱目标的程度确定激励水平 和 。

上述两个金融机构分别是参与人2和3,在第一阶段他们根据观测到的激励水平分别选择行动 和 ,行动 和 具体地说就是选定的努力程度 和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在监管机构选定激励水平的状态下,通常金融机构会将上述激励水平与自身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激励水平不足以弥补其成本,这时金融机构就不愿参与反洗钱。

参与人各自的支付如前所述。产出除了是参与人行动的函数外,还要受到随机扰动因素 和 的影响。

假定监管机构已选定激励水平 和 ,此时,假设两个金融机构的努力水平 、 分别是后一阶段两个博弈的纳什均衡,则对金融机构 , 代表着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减去其努力反洗钱产生的负效用后的最大净收益,即 可用下式表示:

(1)

其中

一阶条件为:

(2)

式(2)表示:若金融机构 选择努力程度 ,那么金融机构反洗钱额外努力程度的边际负效用 等于所增加努力程度的边际效益,后者又等于对完成既定目标金融机构的奖励 乘以因努力程度提高而使金融机构获得监管机构激励的概率。

由贝叶斯公式: ,

其中f是概率密度函数,F是概率分布函数。因对称性,故有 ,一阶条件可化为:

(3)

因 是凸函数,故 。

完成既定反洗钱目标的金融机构获得的奖励越高(即 越大),就越会激发更大的努力(即 愈大时, 愈大),这与人们的主观感受一致。

另一方面,在同样奖励水平下,随机扰动因素对产出的影响越大, 就越小,金融机构就越不值得努力工作,因为这时决定金融机构获得奖励的结果并不取决于其努力程度,而是金融机构的运气。当 服从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时,则有它随标准差 的增加而下降,即 随 的增加而降低(见图1)。

再分析博弈的第一阶段:

假定金融机构按照监管机构设定的目标履行反洗钱义务(否则就会与洗钱分子合谋牟取利益),他们对给定的 和 的反应,将会是式(2)给出的对称纳什均衡战略。

同时假定金融机构与洗钱分子合谋得到的效用为 。因在对称纳什均衡中每个金融机构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概率为 ,若监管机构要激发金融机构有动力去努力履行反洗钱义务,则给出的激励必须满足:

(参与约束) (4)

在现实情况下,无论 大小,监管机构必定会在式(4)的参与约束条件下,选择使自己期望支付 最大化的工资水平。

由于在最优条件下,式(4)中的等号成立(监管机构压低工资使其支付最大),式(4)中只含 ,与 的绝对量无关。

(5)

故期望利润为 。因此,监管机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使 最大化。

他此时选择的工资水平应使得与之相应的 满足这一条件,从而最优选择下的努力程度满足一阶条件:

(6)

代入式(5),则意味着最优激励 满足

(7)

由式(5)、(6)和(7)就可解出:

, 。

(三)结论

监管机构为了促使金融机构积极履行反洗钱义务,除了要考虑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洗钱分子的利益博弈关系外,还要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相互决策对反洗钱监管的影响。若要提高金融机构的努力水平,实现监管效用最大化,监管机构可借助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了解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情况,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根据提交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成效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出重点监管领域;每一类金融机构也要进行横向比较,如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进行有效分类,根据分类结果,确定需要重点监管的机构。

监管机构在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后,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这将有利于调动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手段减少成本,缓解金融机构在反洗钱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困境,从而促使其做出符合监管目标的决策。具体而言,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未参与洗钱活动的金融机构也要给予激励。根据分类评估的结果对金融机构按照风险程度或履行义务情况进行激励,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应获得的激励应维持在较高水平,即应获得 ,未完成既定目标的金融机构也要视情况进行激励,其激励水平应在 之上。否则,上述金融机构都没有动力去努力反洗钱。一般来说,激励水平越高,其反洗钱努力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是。监管机构在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尽量减少评估误差等随机扰动项对激励的影响。

上述结论与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基本要求相一致,风险为本是指开展反洗钱工作时,反洗钱主体通过科学评估不同组织机构、业务、客户和交易所面临的洗钱风险,从而决定反洗钱资源投入的方向和比例,采取差异化的反洗钱措施,确保有限的反洗钱资源优先投入到高风险领域,从而提高预防和打击洗钱的有效性。

二、金融机构“风险为本”的主要内容

2007年6月,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了《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方法指引:高级原则和程序》,随后在2008年6月,又了针对会计师、房地产中介机构、信托和公司服务提供商、贵金属经销商和宝石经销商的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要求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决定具体的风险为本程序,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对客户或客户种类的识别以及交易风险的识别,使金融机构制定并执行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主要内容如下:

(一)适当区分风险种类

洗钱风险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风险分类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管理潜在风险的战略,使金融机构能对客户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通常将风险分为国家/地区风险、客户风险和产品/服务风险等三类。

国家/地区风险主要包括被实施制裁、禁运或其他类似制裁措施的国家;被具有公信力的来源判定为缺乏反洗钱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的国家;被具有公信力的来源判定为恐怖活动提供资金或支持的国家;被具有公信力的来源判定为腐败或其他犯罪活动猖獗的国家。

客户风险主要包括在异常情况下开展业务或进行交易的客户,因其结构或实体性质或关系而难以识别真正所有人或控制人的客户,现金密集型业务,不受监管的慈善机构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尤其是跨国运作),属于政治公众人物的客户等。

产品/服务风险主要包括被监管部门和其他权威机构判定为潜在高风险的,涉及银行本票和贵金属贸易及交付的服务,其固有性质更易导致匿名或跨境的服务(如网上银行、国际电汇)。

(二)风险为本方法的实施

客户尽职调查/了解你的客户。其目的在于使金融机构能够合理地确信他们知道每一位客户的身份,以及客户可能开展的业务和交易类型。了解你的客户的程序包括:适时识别和核实每位客户的身份,采取合理的风险为本措施,识别和核实最终受益人身份,获取适当额外信息,以了解客户的实际业务情况,估计其交易的性质和水平。金融机构在做出上报可疑交易报告前,应当对客户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决定对每位客户采取适当的尽职调查措施。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可包括下列层次:适用于所有客户的标准的尽职调查措施,标准水平以下的措施适用于低风险情形①,标准水平以上的措施适用于高风险情形②。

对客户和交易的监测。金融机构监测的程度取决于金融机构本身的规模、所面临的风险程度、监测方式(人工、自动或二者的结合)以及被监测活动的种类。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必须认识到不是对所有的交易、账户或客户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监测,监测的程度应根据对风险的认识来确定,而确定监测手段和程序也要考虑金融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只要金融机构自身做出的判断符合法律要求,合情合理且完整地记录在案,监管当局就应该慎重对待,并对这些主观判断给予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可设定货币限额或其他限额,对限额以下的交易免予监测,如果规定了免予监测的情况,则应对这些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审查其是否与风险水平相适应。金融机构还应对所有的内控制度和程序进行定期审查,审查结果应妥善保存。

可疑交易报告。报告可疑交易或行为对一个国家利用金融机构打击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的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法律法规要求,一旦引起怀疑就应报告可疑行为,那么就应该立即报告,风险为本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用。但风险为本的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可疑交易,金融机构可以将监管机构提供的相关信息纳入风险为本方法以识别可疑行为,还应定期评估其内控制度是否足以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

培训和提高认识。金融机构的员工接受适当的且与其职责相称的培训非常重要,金融机构有效的内控措施有赖于培训,培训计划应根据员工的职责分别设计,相关培训内容应详略得当,根据不同业务的风险水平确定培训频率,对培训的内容应进行考核等。

(三)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机构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为本方法,就必须将以风险为本的程序纳入其内控制度,高管人员要确保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而高管对反洗钱工作的有效领导是实施风险为本方法的重要方面。因此高管必须营造一种合规文化,促使员工遵守相关风险管理的政策、规程。

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以下因素: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金融机构运营的多样性程度(含地域多样性),金融机构客户、产品和行为特征,所使用的分销渠道,交易金额和规模,与金融机构每一类经营活动相联系的水平,金融机构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程度(或通过中介机构、第三方、行或非面对面业务打交道的程度)等。

三、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实行分类监管

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是一国实现最优监管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将风险为本作为反洗钱的基本方法。《中国反洗钱战略2008―2012》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国内洗钱风险评估为基础,注重中国实践与创新,检验国际标准适用于中国的合理性”;在实施原则中提出“针对性是指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合理调配资源,明确目标,集中资源防范和打击与特定严重犯罪有关的洗钱活动”;在实施步骤中提出“各反洗钱职能部门将在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协商讨论,促进共识,加强洗钱类型研究,开展洗钱风险评估,共同制定和执行《战略》,以预防洗钱行为,打击洗钱犯罪”。就我国反洗钱工作现状而言,应尽快按照反洗钱战略的要求,参照FATF提供的标准,推进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家、行业洗钱风险的评估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

监管部门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出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型,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效果。同时,监管机构应引导金融机构全面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规则,通过确定风险标准,针对高风险客户,提高客户身份识别标准的级别并进行持续的资金交易监测,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可疑交易。当监管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监管机构达到最优监管,而金融机构也得到最优回报。因此,反洗钱监管部门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建立反洗钱风险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设计原则

构建洗钱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主要是根据各种洗钱风险指标值变化反映出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状态,因而,该体系是否有效取决于选取的指标是否合理、科学,在选取风险指标时应遵循依法合规的原则,在设计洗钱风险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反洗钱法规的基本要求,这是构建洗钱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的首要条件。风险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要相互统一,风险指标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要一致。

(二)设计内容

金融机构应履行的义务包括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等,上述义务的履行情况应是反洗钱风险等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操作流程,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金融机构履行的反洗钱义务分为4个一级指标,即对客户的管理( )、可疑交易报告( )、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 )和员工反洗钱培训( )。为方便评价工作,上述指标还可细分。对客户的管理分为:客户身份识别程度( )、客户身份保存的完整性( )、交易记录保存( );可疑交易报告分为:可疑交易报告数量( )、可疑交易报告的正确性( )、可疑交易报告的准确性( );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分为:审计和稽核频率( )、审计和稽核范围( )、审计和稽核内容( );员工反洗钱培训分为:培训频率( )、培训内容( )、培训范围( )。

上述指标中存在大量的定性指标,如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疑交易报告的准确性等,不能直接作出定量评价,因此需要一种能把定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的方法,而模糊评价模型正是这样一种方法。

(三)模糊评价模型

模糊评价模型是基于美国学者L•A Zaden于1965年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一种推广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自然、科技和信息等领域。该模型对所研究的对象,按照给定的条件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的优劣进行全面评比、判定。由于许多影响事物的因素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无法直接进行定量评价,而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使结果更加客观,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事物进行模糊评价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一级指标及每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和评价集。一级指标集合记为 ;每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记为 , ;确定评价集为 。

步骤二:确定权重。一级指标权重记为 , ;二级指标权重记为 , 。

步骤三: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其中, 表示第 个二级指标第 个评价上的分布频率,而相对于 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 。

步骤四: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则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

步骤五:计算分值 , 。

(四)模糊评价模型在反洗钱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金融机构反洗钱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反洗钱专家评价委员会,根据专家的经验分别给出权重。在实际工作中,对客户的管理( )、可疑交易报告( )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因此权重的设置应大于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 )、员工反洗钱培训( )。而二级指标的权重根据重要程度进行设置,相应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方式获取,评价的评语为:正常( ),基本正常( ),较大风险( ),严重风险( )(见表1)。

一级指标权重:B=(0.3,0.3,0.2,0.2)

二级指标权重:B1=(0.5,0.25,0.25)

B2=(0.2,0.25,0.3)

B3=(0.3,0.3,0.4)

B4=(0.3,0.3,0.4)

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

该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评价得分为:

该机构的反洗钱评价得分为81.18,可以知道该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良好。通过对各机构进行评分,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情况进行定量比较,从而对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水平、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进而推动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具体措施如下:人民银行应会同行业监管机构建立金融机构反洗钱绩效评估制度,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进行评估分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公众通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结果与享受金融优惠政策的幅度挂钩,低风险类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多的中央银行政策优惠,主要包括支付结算、资金清算、账户管理、外汇管理、国际收支管理、金融科技信息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的优惠。另外,还要根据金融机构的风险评级,对金融机构开办新业务的市场准入、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营业网点的扩充等实行差别监管,对积极参与反洗钱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可以考虑给予其分支机构准入、业务创新和人员任职等方面适当宽松的政策,反之则反是。

注:

①主要指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上市公司,其他符合FATF要求的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来自于薪金、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个人(资金来源明确正当,与交易相称)以及交易金额极小的特定种类交易。

②主要指涉及高风险国家或相关法律法规认定的其他情况,如行关系、政治公众人物等。

参考文献:

[1]韩光林.中国反洗钱监管制度变迁路径锁定及对策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

[2]韩光林,孙森.博弈论与委托理论视角下的反洗钱监管研究[J].上海金融,2011,(3).

[3]边维刚.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

[4]唐旭.反洗钱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唐旭.日趋完善的中国反洗钱制度[J].中国金融,2009,(5).

[7]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福建金融,2009,(7).

篇6

关键词:金融扶贫;信贷风险;风险预警

一、引言

目前,我国仍有贫困人口4500万余人,在“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政策背景下,金融扶贫作为向贫困户提供信用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重要资金来源,面临着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我国金融扶贫的路径大多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实现,这些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银行存款、金融机构自有资金等等。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金融扶贫贷款存在着较高的坏账风险。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把资金投入到“三农”领域;而另一方面,出于自身业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维护股东利益的需要,金融机构也需要对金融扶贫领域的信贷业务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坏账风险。

二、新时期我国金融扶贫的特点、风险和难点

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精准扶贫”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惠民性特征。在这一条件下诞生的“金融扶贫”,也具有了一些明显的特征:1.金融扶贫业务的基本特点。1.1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金融扶贫的首要目的,就是为贫困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的贫困户用于生产生活,获得稳定生产生活经济来源,从而安家立业提供资金来源。用于扶贫的资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公益性。1.2坏账率相对金融机构的其他业务较高。我国目前仍有人数众多的贫困户,由于条件限制,这些贫困户大多没有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生产经营、自主创业上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加上农业贷款业务的一些局限性和风险,从主客观等多个方面导致了金融扶贫业务的高坏账率。1.3金融扶贫将成为金融机构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攻坚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人员培训等等方面,这带来了可观的信贷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市场。但面临这一新兴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如何把握机遇、妥善处理业务风险,将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重要内容。2.金融扶贫业务的现实风险来源。从金融扶贫的信贷风险来源来看,其业务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2.1农户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还款能力不足,或虽有还款能力、但缺乏还款意愿而导致金融机构的借款无法按时收回,从而导致的风险。金融扶贫领域农户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农户自身的道德风险;其二,是由于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无法对彼此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而带来的决策失误等;其三,是农户自身的自主创业、生产经营能力不足,从而导致的偿债能力风险;2.2农业市场风险。农业生产和经营具有脆弱性和高风险性:一方面,农业生产在面临天灾人祸时,难以有效避免相应的损失,极易造成减产甚至停产,造成农户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农业市场竞争激烈,小农户在价格和品质等方面处于劣势,对于市场价格波动等只能被动接受,这也容易带来农户在收益上的不确定性;2.3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出于政策性需要,金融机构首先把金融扶贫当做一项政治任务而非信贷业务,导致在相关业务的开展时,忽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抵押情况等等,这在客观上放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农村小额信贷主要实行申请审批制,金融机构不负责对借款人的资格核实和审查,而是由居(村)委会负责,这也带来有关信贷业务的管理风险;2.4国家的政策风险。由于金融扶贫业务的高风险、低回报特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有关业务时积极性不高,但出于政治考虑,一些金融机构还是会开展一定规模的支农小额信贷业务。从一定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支农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发放资金等等直接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从金融机构自身角度出发,国家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放大了业务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风险。3.金融机构在开展有关业务时面临的困难。3.1贫困农户的信用状况难以正确评估。对农户的财产情况、社会关系以及基本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存在困难,加上贫困户名下大多没有符合要求的抵押品,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开展有关信贷业务时,难以对贫困户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正确合理评估;3.2资金的回收周期长。农业的生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加上农户自身偿债能力等方面因素限制,对贫困户的贷款回收周期普遍偏长,这也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着更高的沉没成本和坏账风险;3.3农户的现金流不稳定。由于贫困户的创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等相对不高,部分贫困户甚至已经习惯了贫困,缺乏创业干事的动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贫困户的收入状况不确定、现金流不稳等等,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开展和回收的难点。

三、基于金融扶贫业务特点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对扶贫领域的金融支持只会越来越大。因此,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建立起自身的审慎的业务和风险管理机构,及时识别、排除风险,才能更好地开展扶贫领域业务。1.建立扶贫信贷业务的风险监控机制。金融机构应该在其他信贷业务风险计量和监控模型和系统的基础上,根据金融扶贫业务的一些特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适当放宽扶贫贷款的监控标准、降低风险损失补偿以及选取适当的贴息标准等等,对既有的信贷业务风险计量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使其符合扶贫领域的现实和需要。以信贷业务损益规模预测模型为例,考虑到模型参数中贷款优惠利率、信贷风险自负比例等等的特殊性和相对稳定性,真正对模型预测结果产生较为显著影响的可能只有少数几个特定因素,如扶贫信贷规模增长速度、总体风险控制程度和扶贫信贷风险自负比例等,而这几个关键因素都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细致调研和讨论加以控制和确定,从而构建扶贫领域转悠的信贷业务风险预测和监控机制,帮助金融机构提前预测和识别风险。2.依托大数据建立扶贫信贷信息库。目前,国家扶贫办已经提出了为贫困户登记建档,以大数据手段对贫困户的经济状况、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和考究,从而作为决策依据的政策。在基层的支农小额贷款发放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贫困户大数据系统,建立起扶贫信贷信息库,并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对信贷规模、回收周期等进行灵活调整,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3.在重点领域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尽管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但一些因素仍然有迹可循。例如,目前的气象科技已经足够发达,能够对当年的气候特点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以近年厄尔尼诺现象我国中部地区多雨、南部多台风为例,金融机构可以建立起有关地区的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或直接提出要求,从而降低有关风险;再者,农业市场的供需状况也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进行判断,而市场研读和判断也是金融机构所擅长的领域,金融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帮助贫困户避开萧条市场,从而为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四、结语

金融机构的资金为贫困户自主创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支持,从有关业务的开展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在扶贫信贷领域面临着实实在在的风险,但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金融机构首先应当转变对“三农”信贷业务不赚钱、高风险的传统看法,把金融扶贫当做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经济面貌,焕发地区经济活力的强力推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全面审视金融扶贫的难点和重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妥善处理主要矛盾、化解风险,真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付李涛.我国连片贫困地区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舒景慧.金融扶贫发展实践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6.

[3]苏畅,苏细福.金融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6,(04):23-27.[2017-09-01].

[4]王鸾凤,朱小梅,吴秋实.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北省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6):99-103.[2017-09-01].

篇7

关键词: 金融机构赤道原则绿色信贷环境因素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0.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33-04

一、赤道原则: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

赤道原则是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赤道原则实质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需要遵守的环境准则。该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只有在融资申请方能够证明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提供融资。目前,全球已有63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0%以上。

赤道原则是对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内在和外在约束力的一个准则。内在约束是指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是出于企业伦理、法律和经济上的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的自愿承担。这种内在性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融资要给予慎重的审查并分级,评估社会和环境影响,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社会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外在约束主要表现为要对外信息披露,建立申诉机制,聘请社会或环境专家进行独立审查,进行定期报告等。尽管赤道原则不是正式的国际公约或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但正是通过这种内外约束力影响金融业的信贷机制,从资金源头上制约企业对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体现了金融机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紧密联系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银行主动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本质在于平衡并构建和谐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即在强调股东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公众属性和社会责任。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审慎考虑环境和社会风险,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者和谐,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从早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新阶段发展。赤道原则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使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了量化标准。同时,它鼓励金融机构与环境、社会和企业的良好互动、和谐发展,有助于银行公司治理理念的提升。

二、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环保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机制,加大以银行信贷支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导力度。银监会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认真执行国家控制“两高”项目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随着我国绿色信贷政策方向的逐步明朗和深入,作为国际间金融机构公认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为准则――赤道原则日益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2008年1月,环保部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京签署协议,合作开展赤道原则标准研究与推广项目。目前,环保部、人民

银行和银监会已成立专门小组,着手研究采纳赤道原则及其本土化相关工作。

赤道原则作为国际先进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采纳赤道原则,建立内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赤道原则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即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阶段,以及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各方诉求的特殊之处。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需要从我国国情和金融机构实情出发,把环境保护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此外,由于中外环保规范差异、国内宏观导向、金融生态环境等原因,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仍需考虑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有效协调发展优先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需要较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000美元左右,与西方富裕国家1万美元的标准还相去甚远。因此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国内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后,较为严格的信贷审批条件可能使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由于环境和社会因素的评估难以获得信贷支持,或要求其增加额外成本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国内金融机构陷于发展或环保的两难选择中,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协调。

二是平衡有关环境和社会规范的中外差异。实施赤道原则过程中,除遵守东道国社会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许可等要求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主要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绩效标准》和《行业特定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开展社会环境风险评估和审核工作。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环境社会标准与《绩效标准》和《指南》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对于拆迁、少数民族、土著居民、社区规划、装备技术标准、劳动安全等问题,国内相关规范则较为落后,可能导致企业在开展项目环境评估时无法找到国内规范依据,在第三方论证和监督时,容易因适用规范或标准不同而产生歧义。

三是正确认识、审慎应对外部监督与舆论压力。赤道原则金融机构面临来自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其中非政府组织是监督赤道原则实施的主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有不同类型,有些倾向生态环境问题,有些关注劳工人权问题,有些侧重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专门监督银行业的非政府组织,如银行监察机构(Bank Track)和银行监视组织(Bank Watch)等。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在机制、国别和政治倾向方面都各有不同,同时也有温和与激进之分。国内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后,必将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非政府组织及舆论机构更为广泛和严密的关注,这在为金融机构带来良好社会声誉的同时,也将金融机构置于更大的舆论监督压力之下,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外实践看,外部监督与舆论压力对项目融资的影响较大,拟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应予充分重视。

四是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根据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需将拟融资项目按照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与借款者订立守则契约,聘请独立环保专家实施环评审查,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性监管,并定期披露赤道原则的实施情况。此外,金融机构还需根据赤道原则建立起内部相关风险管理体系。这些都对金融机构的内部制度与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赤道原则要求的项目分类标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基于企业信用评级和贷款情况进行的风险分类标准,因此金融机构要学习和积累与环境社会风险有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和引进对环境和社会风险有调查能力和风险评估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风险识别和授信管理能力。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参照赤道原则建立内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机构自身情况制定赤道原则内部操作指南和编写行业细则,建立独立专家评估机制等,这些方面国内尚无先例实践,也无相关政策支持,需要金融机构在探索中结合国情和机构实情逐步完善。

五是开展对融资项目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的研究。接受赤道原则后,金融机构需要将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引入融资审查体系,将环境风险评估纳入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在客户准入、项目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将环境评估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环境风险的评估不同于普通的环境评估,专业性较强,涉及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金融学等诸多领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评审难度。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深入研究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我国融资环境的风险审查体系和业务规范。这个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银行内部人才的培养和银行外部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对于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而言,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国内金融机构推行赤道原则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

一是在保持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环保问题。接受赤道原则是金融机构做出的一项自愿承诺和道义承诺,并不对金融机构构成刚性约束。在这一前提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样适用于赤道原则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实施。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后京都协议谈判中的一个重要立场,就是气候和环境问题要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优先领域。因此,拟接受赤道原则的国内金融机构应在国家主管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环保问题,寻求发展与环境的平衡点。

二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赤道原则的推广实施。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强化政策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银行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国内银行接受赤道原则营造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引导和督促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进一步丰富纳入征信系统的环保信息。同时,加强与国际同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国内银行制定内部环境政策并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手册,用以指导银行信贷活动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是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循序渐进的推广原则。我国缺乏赤道银行相关实践经验,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国内赤道银行和拟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的引导,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借鉴国际赤道银行先进经验,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推广原则,在实施初期采用较为严格的项目融资定义标准以及设定试行行业的方式,根据内部体制的建设与外部环境政策的完善情况,逐步扩大赤道原则的适用范围,不断拓展充实。

四是立足国情,采用“适当偏离”的原则。赤道原则第三项原则规定,项目在合理情况下可以偏离有关的《绩效标准》和《指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要求,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及国内法律规定进行适当偏离,推广过程中,宜选择国内外标准已趋平衡的领域作为试点,以缓解规范差异所带来的压力。引导国内金融机构按照“适度”、“发展”和“兼顾盈利激励”三项原则履行社会责任和实施赤道原则。“适度”就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实力,力所能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发展”就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下,动态调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兼顾“盈利激励”就是把履行社会责任与拓展银行业务和提升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在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等社会责任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盈利激励,确保银行履责的内在动力和承受能力。

(二)金融机构应逐步完善内部相关体制机制

一是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以之作为经营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将社会责任列入战略目标管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银行的价值取向,并用以指导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调整单纯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在经营和管理中充分考虑公众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等多方利益诉求。推行责任营销模式1 ,根据企业对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的需求,制定并实施营销方案,在满足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金融需求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商机和利润来源,把争取商业利益与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银行与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内部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增设“企业社会责任部”或者“可持续金融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专门负责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和防范问题,并可参考国际同业设置履规顾问、检查员(CAO)办公室,或配备专职检查员,以便接受第三方的投诉并提供补救措施;其次是人才储备,由于环境风险评估专业性强,有必要在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或从外部引入专业人才。同时,为满足赤道原则中独立审查的要求,金融机构还应聘请和储备一些社会和环境专家或行业环保专业人员充当外部顾问。最后,应把赤道原则的要求和标准嵌入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风险定义,加强风险管理。银行对风险的再定义要建立在其促进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融资项目的社会环境影响的评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对银行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有重点地加以识别。当前,要按照《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关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要关注相关企业和项目的安全、健康风险标准,对拟融资项目要按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对有潜在风险的已融资企业要进行名单制管理,切实防范授信项目和企业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各种损害。此外应根据自身经营战略、业务发展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参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投资政策、土地、环保政策等要求,明确需要重点控制风险的行业。在深入分析国内行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重点行业的分类

授信指引。同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清单和风险控制程序,合理集中审批权限,加强授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

四是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金融机构要重视并处理好与借款人、投资者、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关、银行业协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起互动、高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同监督机构的合作,定期与非政府组织开展平等对话,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征询和内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里尤其要注意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异同。前者侧重环境和社会相关信息,如内部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环境信息生成机制、赤道原则实施情况等,而后者主要为财务相关信息,除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外,以是否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为依据,决定披露内容。金融机构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虽在披露时各有侧重,但同样需要遵循“全面、准确、及时和平等”的原则,并与上市公司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相衔接。

注:

1 责任营销模式: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作为日常经营管理和营销活动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际金融公司,《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政策和绩效标准》、《赤道原则》2006年4月、7月;

2、 唐斌、薛成容,《赤道原则: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刊载于《福建金融》2007年09期;

3、 唐斌,《可持续金融:赤道银行的实践与启示》刊载于《当代金融家》2007年8月;

4、 赵洁,《社会责任视野下的银行营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MBA毕业论文 2007年5月;

5、 苗建青、苗建春,《关于日本银行界在融资过程中环境风险控制的研究》刊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2月;

6、 杜彬、黎友焕,《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准则》刊载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26卷2期;

7、 陈湘静,《环保总局公布绿色信贷阶段进展》刊载于《中国环境报》2008年2月14日;

8、 张长龙,《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刊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06期。

作者简介:

唐 斌 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

篇8

一、银监会各项职能的正面效应

(一)整合银行业监管力量,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银监会成立以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属于典型的多元监管体制,人民银行有关监管司局负责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督,中央金融工委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干部监督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专门的外部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由于多头交叉监管,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疲于应付各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银监会的成立,有效地整合了各部门的监管力量,克服了多头监管的弊端,有利于形成统一全面的监管框架和对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确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单独设立银监会,不仅是为了将央行的双重职能予以分离,加强银行业的系统监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提高相关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透明性,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央行具有监管和货币政策双重职能的时候,央行有动力予以救助以减轻其监管责任,但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甚至诱发通货膨胀。将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单设银监会的做法,将有效地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三)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以应对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浪潮。八十年代以来的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浪潮此起彼伏,对银行业监管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增加了新的监管对象——外资金融机构,并改变原有监管对象的行为,加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不仅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由于不同业务的交叉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监管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因此,建立专业化的银行监管机构,使监管者的工作职责更专一、工作目标更明确、范围更集中,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机构的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使监管效率大为提高。

二、银行业监管体制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应当指出的是,机构变革仅仅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组织保障,单纯的监管组织机构改变并不能代替深层次的改革。监管机构如何设置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位重要的问题,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技术和监管模式的变革才是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巴塞尔协议》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认为,有效银行监管的必要条件是:法律赋予的独立性,制约平衡机制,相对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应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从银监会的体制框架看,我们认为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银监会与中央银行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信息的共享问题。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是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情况、企业与个人的信贷行为。而这些信息来自于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在信息来源上,两个机构也许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障碍。因此,建立银监会与央行之间充分、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至关重要。二是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救助问题。由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问题,在银监会成立以后,牵涉到两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银监会应当在对金融机构风险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审慎地向中央银行提出对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形式应当逐步向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靠拢,尽量减少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救助,而是通过再贴现形式或某一中介(如设立的风险救助基金、存款保险机构)来发放救助资金。否则,在救助问题上,可能出现央行拯救过度造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是拯救不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建立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之间的有关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二)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的业务分工与配合问题。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业务的日益交叉,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趋势。交叉性业务的出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有必要对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能明确分工,对交叉业务协调配合落实监管职责。

(三)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在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与银监会应当在制度上明确监管的层次与次序。地方政府应当定位在大股东的位置,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大问题实施内部监督管理,银监会作为外部监管者应当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为目标,要防止大股东侵犯存款人和其它债权人、小股东利益的做法。否则,有可能出现地方政府运用当地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向中央银行转嫁的风险。同时,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是关系到银监会独立行使其监管职责的重要问题。

(四)银监会的内部制度建设问题。尽管已经搭建机构的组织架构,但银监会的独立性、监管理念、监管文化、激励机制与监管技术等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如何才是决定银监会体制是否能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银监会的设立已经打破了原有多头监管的体制,原有的监管理念、监管文化也势必要经历改革扬弃的过程。

三、实施深层次制度变革,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一)实现监管的独立性。我们在加快金融机构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尽快建立可信赖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一定规模的现场检查队伍,负责组织对各地区之间的机动交叉检查。其目的是避免目前监管当局的分支机构的监管者与当地的被监管对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监管的弱化。尽管理论上我们可以建立对监管者定期的异地轮换制度,但考虑到人员流动的高昂成本,实际工作中很难行得通。相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检查队伍,实行异地交叉检查,这应是体制约束下的最优方案。

(二)分阶段逐步设立银监会的分支机构。在省一级建立一支业务精良、规模强大的监管队伍。待今后随着监管业务的发展,再根据需要逐步延伸到地市或县一级机构。这样,将有效地减小机构变更带来的不必要的震荡和机构设置过多导致的高昂成本。

篇9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是继农业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变革。90年代中期,全球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货币等,就已超过410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400%;2000年,全球金融资产增加到近800万亿美元。只要世界大多数国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世界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积极推进金融体制的国际接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只是时间。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

1.1 宏观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

1.1.1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

这主要体现在国际游资冲击和他国金融危机的波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后,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趁之机的情况。受冲击的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家。从长远角度来看,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势在必行,这样金融风险也就必然存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过程中货币币值波动,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另一金融风险。货币自由兑换分3个进程: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国内自由兑换。目前,我国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货币国际化的进程。

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对外开放也存在金融风险。中国加入WTO组织在即。WTO成员国要遵循世贸组织通过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各成员国要逐步放开金融服务市场,可以说金融服务的全球竞争已经出现。我国面对世贸组织的要求,也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与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目前已逐步开放保险市场,扩大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初步形成了外资金融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

1.1.2 股票市场的金融风险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成倍增长,但上市公司质量欠佳,掺有虚假成份;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甚至联手造假,欺骗投资者;入市主体不理性。这些情况表明,股市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最危险的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其破坏性将大大超过银行信用风险。

1.1.3 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金融风险

国际上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资金融通方式更多的是通过直接渠道连接投资者和经营者,而不是借助银行信贷业务。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长期以来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如果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势必造成居民储蓄存款被分流用来购买股票。这就容易造成银行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挤兑风险。

1.1.4 信用体系的金融风险

我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以重点清理呆帐、坏帐的金融整肃为前提。目前呆、坏帐已经成为信用体系危机的主要表现。企业与银行间的关系,企业、居民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淡漠等问题亟须调整和改变。

1.2 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

1.2.1 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事实上,我国的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风险上,贷款逾期、发生呆滞、呆帐情况比较严重。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24.71%.

1.2.2 利率风险

这是一种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即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对市场行情错误预测而发生损失的风险巨大。随着我国货币市场成熟发展,利率机制将趋于灵活,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将向开放的市场利率转变,必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比较明显的市场利率风险。

1.2.3流动性风险

这是指存款人按照正当理由要求提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支付的风险。一是现金支付能力不足,二是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等存款者转帐支付需求。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会触发银行信用风险,即存款者挤提存款而银行无法支付的风险。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过快增长有可能成为金融机构流动性方面的巨大隐患。从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占80%,资金运用中有75%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贷款。居民储蓄余额的稳定增长掩盖了银行流动性问题。因为高额储蓄增长使银行在资金方面有回旋的余地,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储蓄挤兑,银行有可能会遇到支付困难,这将金融秩序的稳定。

1.2.4干预风险

这是指因政策性因素、政府行为、因素和司法行为等因素的变化而有可能直接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如在企业破产工作中,地方司法部门往往偏袒地方企业,牺牲银行利益;或因国际业务中的司法干预使得银行国外分支机构承担信誉受损的风险。

1.2.5 犯罪风险

这是指金融机构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针对其犯罪活动带来的风险,如诈骗银行资金,篡改、伪造、隐瞒交易记录,撰写虚假报告,通过电脑开立非法帐户,转移资金等。在机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注意计算机犯罪,即通过计算机主机和网络工作站在未被授权的前提下采取非法进入、修改和非法索取等一系列方式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1.2.6 管理风险

这是指金融机构管理层在管理程序、管理机制或管理环节中出现纰漏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如内部稽核监管制度力度不到位或疏于执行,也包括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漠,不遵循谨慎经营原则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2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形成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原因

2.1.1 政府经济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不一致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目标在于短期内的高增长和低失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于相当长时间内的平稳增长和低通胀;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在于利润的最大化。政策目标相互冲突不可避免。首先,政府对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施加压力,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于政府的经济目标;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监控能力。在实际案例中,如过度的财政政策引起通胀时,或过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引起高失业时,中央银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信用行为目标。中央银行惯用的货币监控手段,如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存贷利率及规模控制等,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相应偏离了预定的正常值。最后,不适宜的行政行为也会增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不情愿地违背市场去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

2.1.2 监管存在的

一是我国央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不可避免地受当地政府干预;二是对金融机构监管实行分类、分级监管,不同标准的监管,形成了不合理的同业竞争,加剧了银行经营风险。

2.1.3 经营管理不善

企业内部控制较差、财务报表与实际不符、信誉下滑等问题,也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2.2 源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的原因

金融体制改革经过了十几年,但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没有多大改变。银行仍是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银行在发挥聚集、动员和分配资金的同时,也使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风险向自己集中。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和坏帐问题、国有经济的亏损欠帐问题以及泡沫经济破裂后的问题都反映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可以这样说,我国尚未完全解决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银行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2.2.1 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实际工作中,国家银行仍承担许多作为金融业不应该承接的职能,国有商业银行仍办理大量政策性业务。

2.2.2 中央银行监管力度不够

这样造成银行无序竞争仍很突出,一方面会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环境,加大了金融风险。

2.2.3 银行法规不健全

国有商业银行改造过程中急需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全,商业银行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重视,因而自我约束力差。

3 关于金融风险防范的理性思考

3.1 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

3.1.1 不宜过早把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推向商业化

银行商业化必定会带来金融市场更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会使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当前把银行完全推入市场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应配合体制改革,培育经济活力,加强市场行为规范建设和约束机制建设,实现循序渐进,平稳过渡。过渡阶段,国家仍会加强对银行的调控作用,减少银行间竞争,促进几大银行的国家垄断。

3.1.2 分流居民储蓄

分流居民储蓄将有利于加快建设完善的金融市场,减轻银行的信用压力。应该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形成直接间接融资相并举使二者均健全发展的格局。

3.1.3 继续保持中央银行对贷款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目前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这对经济均衡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一点可以借鉴日本的“窗口指导”,使银行的贷款方向和性质都不断受到相应的中央银行部门的指导,使资金按经济和产业政策方向流入和流出特定的产业部门,鼓励新技术领域的贷款需求。

3.2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和危机处理系统

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应当包括金融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和危机处理系统。金融风险预警防范系统侧重于事前发现风险和日常控制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树立起有效的第一道“防火墙”是建立金融风险预警防范系统的核心。金融风险危机处理系统着力处理已经出现的较大问题,需要采取特别紧急措施的危机事件,是一个事后处理系统。目前国有银行拟分别建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是银行内部危机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也可以建立中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中央银行危机处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职负责接管关闭金融机构的具体工作,以及通过讨价还价方式折价购买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最近,中央银行已强调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与金融监管责任制,工商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等相继改革了信贷管理体制。这些情况表明建立金融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已成为中央银行与各金融机构的共识。

3.3 增强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过少,金融业透明度不高。这种信息的极度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非常淡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障碍。因此,在未来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中,中央银行应当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适当增强金融业的透明度,如适度增加中央银行工作透明度,公开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理程序;加快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真正发挥独立审计师的作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篇10

山东省农村金融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信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成熟的农村金融体系。但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和区域限制,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也成为阻碍农村金融乃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只有深入调查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防范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一)系统性风险

1.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落后。金融的脆弱性是指由于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的不平衡性,所引起的风险积累、金融体系功能失效的一种状态。而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导致了农村金融风险的存在。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保险、合作金融等体系的不完善。首先,政策性银行对农业投入(包括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集聚效应效率较低,资金不足、筹资能力弱、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其次,农业银行扶农、支农政策较少。而作为支农主体和“扶农专业户”的农村信用社,又存在资产结构不合理,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整体经营素质低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其次,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控技术。

2.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变革和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合作性银行分业经营的体制已基本确立。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但由于地域性和历史性因素,各地区对金融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同,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以及业务规范未能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且由于山东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开放性较弱,农业发展中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使得经济运行不规范,农村金融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的操作风险。其次,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管理经营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对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一系类重要法规不完善,例如《企业破产法》、《担保法》等,不仅缺乏执法力度,且可操作性差,造成大量不良贷款,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不堪一击。

3.农村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环境欠佳。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农户或农业企业借款后到期不能偿还。这是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有限,经营规模较小,贷款次数多,但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难以获得信用所需的信息。其次,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农村金融业务回收期长、收益低,而处于初创期的农业企业,缺乏严格的内部监控体系,负债比重较高,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企业经理人的信用意识薄弱,且农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价和担保资产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尤其是乡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逃债、废债,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的信用秩序。

(二)非系统性风险

1.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水平较低。在山东省各类农村金融机构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现象,就是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水平较低,利用率不足,资产负债管理不科学,缺乏科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较高的负债比,势必会引起金融机构较高的经营风险。加之较高的不良资产率,以及缺乏完整的资金约束机制,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更高的资本风险。近几年,山东省农信社的资本充足率均未达到《巴塞尔协议》要求的指标。

2.缺乏科学的资产与负债管理。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低,资产业务管理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科学的资本金管理制度,农村金融机构吸纳股本面临困难;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扩张迅速,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资本金;风险资产的比重不断提升;资产结构单一;资产与负债在规模、期限上与结构不匹配;金融资产流动性较差等。

3.缺乏科学的监管体系和内控制度。为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必须严格的外部监管机制,包括行业监管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央行用来调控和监管的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监管力度不足,且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可能存在多头监管和监管真空的现象。

此外,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不明,各职能监管部门不完整,且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发挥对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的约束和监管职能,内控制度执行不严。农村金融机构健康经营的基础之一,就是严格执行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但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的执行力不足,内部监控和审计都缺乏可操作性。

二、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防范农村金融风险,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群众等各个群体的协同努力。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加快农村金融法制建设

农村金融机构必须依法经营管理,用立法的形式,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宗旨、性质和业务范围,用法律手段维持农村金融的发展秩序。首先,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划分,完善治理结构。其次,制定系统化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金融的准入和退出行为。此外,开展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群体的守法意识。农村金融机构必须依法经营,审贷分离,严格审计。司法部分、执法部门必须严格司法、执法,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构建一个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1.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重组和退出机制。稳健的金融体系具有公共品的性质。想要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必须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重组和退出机制,例如可以通过注资、接管、兼并等方式,处理金融危机。注资,通过注入资金的方式缓解金融危机,改善资产负债机构,包括央行的救助、政府的扶持、同业支持、股东出资等方式,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接管,是指将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交由特定机构接管,并调整组织结构、清收债权、改善财务、恢复经营。兼并,是指一家金融机构采取各种形式有偿接受其他金融机构的产权,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之上,转移或改变法人实体。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提供条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制止储蓄者的自发挤兑行为,而且能够规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是对存款者的一种保护。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体制应由央行领导,有央行、财政、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组建;(2)投保范围必须包含所有的金融机构,任何机构不能以任何理由退保;(3)为减少单一费率造成的道德风险,我国的存款保险费率必须实行差别费率,按照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反应资产安全性、收益性方面的指标,作为确定费率的综合指标,实行不同的费率,其次,还要将存款保险费率与银行资产挂钩,实行可变保险费率。

3.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直接管制,鼓励金融创新。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而强制性的行政干预,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巨额呆账以及经营管理的封闭,失去自主性。因此,政府必须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直接管制,在有效监管的范围内,充分授权,要给予各地方农村金融机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避免各金融机构对政府的被动妥协和被迫听从。其次,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展信贷领域,实现金融业务多样化,创新担保方式,提高技术含量,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优化金融服务。通过信贷,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三)建设与农村金融业信息化状况相适应的预警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信用档案,搭建信用信息库,从而为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加强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风险转移机制建设,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四)逐步缔造健全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基于山东省农村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环境欠佳的现状,必须逐步缔造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来防范农村金融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开展全民信用教育,提升全民诚信水平,打造诚信文化;(2)建立相应的信用约束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3)加强对农户的信用评定工作,搭建信用登记咨询系统,由信用社牵头,村委会、村民代表和相关金融从业人员组成信用评定小组,保障信用评定质量;(4)建立乡镇企业信用体系,通过联网的信用征信系统,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评价、监督;(5)充分利用各类信用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的信用数据,进行信用监督。

(五)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联动关系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只有农村金融适应并促进农村经济,才能有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确立为产业化农业服务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支农、扶农观念,从过去单纯地支持农业生产环节,转变为支持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集约型农业生产,开发新的活期存款增长点,如集代收代付、储蓄功能、信用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其次,优化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重视支持农业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在贷款中的分量。

(六)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监管能力

山东省农村金融不仅缺乏完整的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而且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较差。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提升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监管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1)形成中央银行、行业自律和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提升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2)加强农村金融审计性监管,制定与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相对应的风险评价指标和风险评定标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障资本充足率,提高信贷质量,其次,加强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在经营管理和金融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监管;(3)在社会监督方面,开展社会稽查,严格对农村金融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4)填补我国农村金融行业自律的空白。

(七)加强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约束机制的建设

加强山东省农村金融风险的微观约束机制,必须从加强内部控制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两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进步一步加强内控制度,保证金融机构内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权责分明,保证各项职责分工明确,有效落实。其次,建立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度,严惩越权行为和违规操作。此外,还应该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稽查体系。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根据不同的监控对象和监控领域,选择采用垂直监督、横向监督和交叉监督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的结合,来保障风险动态监控的准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