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收相关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土地征收相关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土地征收相关政策

篇1

【关键词】土地征收;征地补偿;村干部

1 在农村土地征地过程中,厘清征收和征用的概念

近来,一些文章、报道常常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两个概念混用,主要原因是在实践中人们对此还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二者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表述不同。实际上,二者确有共同之处,但又存在较大区别。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批准后依法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实施征收并给予征地补偿。土地征用是指国家在紧急状态下,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以强制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使用集体土地的行为。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区别在于,征收涉及所有权的改变,征收后的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而征用只是使用权的临时转移,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且在使用结束后国家应当返还征用的财产,并支付必要的费用。简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权改变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权改变的,是征用。在厘清征收和征用概念的基础上谈征地问题,不仅有助于大家根据情况正确使用,也有利于大家在解读相关政策规定时能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

2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 补偿收益主体不明确,补偿截留现象严重

我国的《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都明确规定,中国农村的土地归农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但到底谁是“集体”,相关立法并没有明确指出,农村土地的集体产权实际上是“一种无确定主体的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导致在征地补偿费的利益归属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征用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提取土地补偿费和部分安置补助费及集体提留的资金由村委会统一纳入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范围。村委会作为群众服务组织,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成了政策的盲区,土地补偿中,乡(镇)、村克扣、截留补偿金的现象比比皆是,补偿金真正落实到土地权利人手中的所剩无几。乡村干部在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上有很大自,这就导致了,一方面,由于村委缺乏投资理念,将巨额土地补偿款用于民间借贷和不合理的投资,以至血本无归,使得集体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一些村子因征地一夜暴富,于是大肆铺张浪费,白条入帐,再加上乡村干部贪污、挪用土地补偿款等腐败行为频发,土地补偿费截留现象严重。

2.2 重公权、轻私权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立法的发展

从本质上讲,土地征收补偿是政府公权力与农民私权利的一场搏弈。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流行着“官本位”思想,人们重公权、轻私权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私有财产权观念相对薄弱,我国对于私权主体人格的尊重和财产权的保护都不尽完备。笔者认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权力本位的思维模式应当让位,对于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应当置于显要的位置。

2.3 征地程序不透明,农民参与程度低

虽然《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但事实上,农村集体尤其是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参与的程度非常有限。在现行体制下,国家征地面对的是集体,而非农户,有权去谈补偿条件的也只是集体,农民往往不参与征地补偿谈判,而所谓的集体常常不过是两、三个乡村权力人物,能不能完成征地任务,也成了这些人是否能继续居于权力位置的决定性条件。虽然国家政策法律多次强调征地过程中的各项补偿最终要落实到农民,但农民无法以独立权利主体的地位参与到征用协商谈判中来,征地过程又缺乏畅通的申诉渠道,这就使得其财产权利的保障就更成为问题。

3 作为村干部如何做好土地征收工作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增强,尤其是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涉及了政府、农民、村组织、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利益分配的矛盾也愈加复杂,要在贯彻党和政府政策的执行与保障村民利益的最大化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实不易。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除了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熟悉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政策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都是国家政府在土地征收时所依照的法律依据,作为村里主持该项工作的干部,一定要熟悉和清楚相关条款,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即使自己了解掌握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又能对村民进行普及教育,使村民也能清楚地知道国家的有关规定,使我们能在合法的基础上统一征收大局。除此之外,法律政策还设定了很多的救济途径,要帮助大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 做好群众征地工作,构筑起化解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多年来,因为土地征收问题造成的频频发生,因为该问题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恶性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稳定大局,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在征地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失去了土地,农民就失去了生存之本,农民因此而产生的恐慌不安、思想波动,要从感情上进行理解。其次,要深入群众,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千方百计帮助其解决。最后,要处事公道,对群众合理的要求,尽快予以满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解释清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不合理、不合法、侵犯群众利益的规定、做法,要及时予以修正。除此之外,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他们按照国家政府相关政策、法律、程序办事和维权。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构筑起化解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3.3 征地补偿款的发放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

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是征地过程中,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是最为敏感的“漩涡”,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千百年来,我国农民信奉“不患寡就患不均”,大家对于公平、公正的追求是至上的,村干部作为征地补偿款发放的主体,如何公平、公正、及时的将补偿款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满意,是征地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们要让群众清楚地知道,征地补偿相关的种类构成、各种补偿的补偿标准、人头的确定办法、费用计算方式等等,用公开、公正、公平、统一的规则来确保公平的实现。其次,在补偿款到账后,村领导要尽快规划安排,及时将补偿款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得实惠、得安心,将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当中,也使我们的城镇化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无农不稳,农村问题不可忽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容,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利用。但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与农民的利益切身相关。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亟须解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了解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现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情况,找到一条符合国情、农村现况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之路,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指导,更好地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产生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其生产要素和经济流通都在不断集中,逐渐由传统的小农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农村土地城镇化必不可免,即农村集体土地变成城镇用途土地。这也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有两方面特点:其一是土地所有权转变,即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变更为国有土地。其二是土地性质的变更,即指传统农业特点用地转变为城镇工、商、运、建等用途用地。经过几轮改革,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因而,要想实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性质土地,只能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征收,再利用一定方式实现土地用途合法转换。土地征收可以说是现代的特殊产物,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和城镇化的需要。之后虽然逐步建立了土地征收补偿的相关制度,但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征收补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诟病。提出了改革开放,工作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经济上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原有的城镇国有土地规模早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发展需求,土地征收便成为解决这一瓶颈的突破口。但随着不断的土地征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容易激化矛盾引发群体冲突,影响社会的稳定。

2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现实作用

第一,保障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利益。农民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土地就是他们基本生活的最佳保障,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也绝不能以牺牲个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损害了农民利益,都必须进行赔偿。第二,缓和社会矛盾。征收必然需要进行补偿,补偿是否合理是双方能否达成一致的前提。必须要让农民的损害最低化,且要有合理合法的征收需求和征收缘由,然后再追求更大的公共利益,这样才能使农民接受征收,避免激化矛盾。第三,维护政府公信力。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拥有征收集体土地的权利,但要是没有了限制和监督,就容易滥用权力,甚至是以权谋私,只有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严格限制和规范权力,才能使政府有权而不任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政府具有公信力。

3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律存在空白。目前,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针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专门性法律,只是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规定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但土地所有权不是农民所有的,个人只有使用权。在征地补偿过程中,由于集体产权主体缺乏明晰性,往往导致利益补偿主体不明确,利益相关者相互竞争。第二,征收程序不规范。现行法律制度在征收补偿程序中缺少规范性,在土地征收时往往会利用行政强制手段,甚至是利用合法名义来掩盖非法占地的事实,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地方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民到手的补偿款远远无法满足城市生存发展,但却并不享有城市居民的社保兜底,这在保障农民利益上存在很大缺陷。

4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策略

第一,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法律。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主要依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性行政法规,虽然给予了地方很大的自主权限,但地方法规不仅法律效力低,而且给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这明显违背了立法初衷。因此,国家层面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法》至关重要,有利于统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制度规范,用法律的利剑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惩权力滥用,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引入农民全程参与机制。农民参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又一重要手段。要不断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相关法律程序。首先,在研究和制定土地征收相关政策之前,必须建立土地征收通知程序,让农民能够有效参与其中。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土地征收法律援助程序。努力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有关土地征收补偿矛盾纠纷方面法律服务。最后,建立征收补偿民主论证程序。有关部门可以与专家学者、民意代表进行研讨磋商,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心声,确保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做大同心圆,满足被征地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三,制定合理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关于征地补偿标准,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首先,根据土地实际用途,按市场价格补偿经营用地,并充分考虑预期收益,以市场定价。其次,要货币补偿为主、多种补偿方式共存。除了补偿经济损失以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安置方式,比如:可以用土地使用权入股,一些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可以让农民把土地作价抵资入股,参与土地开发利用。第四,完善征地农民保障体系。相关政策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将失地农民纳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忧患,共享改革红利。对于那些失去土地、没有安全保障的人,符合条件的应纳入低保救助体系,并积极帮助解决就业,可以统一进行就业技能学习,增强农民融入现代社会的信心和本领。

篇3

    论文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法律保护 立法完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切身利益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用补偿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义务内容。然而,这一变革对于农村妇女这个脆弱群体而言,要想让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难度较大。关键性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不够完善,在操作层面上,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缺失。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缺失现况分析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农村妇女在权益受侵害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农村出嫁妇女流失承包土地按照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习俗看,妇女在出嫁后自身的户籍将从娘家所在村庄迁移至婆家所在村庄。而农村的土地政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所以,嫁到外村的妇女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全部或部分被村委会收回,或者被父兄等亲人占有;而新嫁入的媳妇没有土地分,形成了“娘家土地带不走,婆家没有土地分”局面。从长期发展角度看,这部分农村妇女丧失的不仅仅是土地承包权,还失去了与土地权益相关的分红权、征用补偿权以及宅基地分配权等延伸权利。农村妇女出嫁对娘家的土地失去承包权,在婆家又不能取得新的土地承包权。这种现象在沿海、土地价值较高的地区较为普遍。

    (二)农村离婚妇女丢失承包土地按照农村习惯,妇女一旦离婚,一般不会继续留在男方家生活,而属于自己的那份承包地因无法分割,根本带不走。若女方再婚,到了新居住地也分不到新的承包地。实际上,这部分农村妇女因离婚丧失了依赖于土地而生存的基本身份,由此使得妇女自身的日常生活与生存受到严重的挑战。所以,在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规范中增加对离婚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内容,尤为重要。

    (三)农村丧偶妇女往往丧失承包土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农村丧偶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问题尤其严重。丧偶妇女既可能丧失自身的承包地,又可能丧失对其亡夫承包地继承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包括受到再婚等因素的影响,丧偶妇女往往会离开原居住地。她们家庭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往往会被单方终止,她们及亡夫的承包地就可能被强行回收。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对丧偶妇女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非法剥夺。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固定性与婚姻变动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农村妇女在现有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模式下,其个人力量难以与集体及家庭力量对抗,也注定了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因婚姻流动的农村妇女始终属于弱势群体一方,为此,亟待法律上提供保护。

    二、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缺失成因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规定不够完善目前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专门性规定。尽管这些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做了些原则性规定,但其中仍然不够完善,诸多规定流于形式,难以执行。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3条第1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由于该条款没有匹配相应的法律责任,成为一纸空文,难以落实。此外,《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条和第15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建立在农村集体组织基础之上的内部家庭承包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才能作为家庭承包方的基本单位,但对于农村妇女是否能够直接作为家庭承包方责任人或共有人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受这一立法缺失影响,农村妇女往往由于婚姻变动丧失了土地承包权,而无法获得有效救济。

    (二)配套规定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对接不畅、可操作性差在涉及到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当中,关于男女平等问题是特别引人注意,但这种规定仅仅体现在抽象层面上,在农村妇女如何维权方面缺乏有效的路径和手段,并且与相关司法解释对接不上,可操作性差。例如,《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模式下,农村妇女能否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适格主体,存在争议。当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时,只能寻求行政途径解决,而村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又非行政机关,所以,往往告状无门。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2条第3款也有类似的规定,把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排除在仲裁受案范围之外。所以,现行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配套规定过于原则性,或存在对接不畅,亟待改进。

    (三)以民主程序议定的村规民约,以多数人的名义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都规定“村民大会过半数”,“村民代表会议过三分之二”的民主议事原则,且议定的事项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但多数人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往往侵害少数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当经过民主议定的村规民约侵害农村妇女时,如何纠错,如何查处,法律依据不足,监督根本不能到位。

    三、农村土地流转中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在农村土地实施流转改革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其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上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流转下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与建议:

    (一)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立法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对于农村妇女与男子享有土地承包权及相关权益的平等性做出了规定,但对于农村妇女在出现结婚、离婚或者丧偶等情况下,如何通过对法律工具的应用,保障自身土地承包权及延伸权利不受侵害并未做出明确的阐述。作为一部对妇女权益专门性保护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当细化其中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规定,以便增强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补充完善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款的实操性,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农村妇女在现实生活环境下最切实的问题;(2)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配上法律责任,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确保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维护。

    (二)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立法完善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需要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以内部家庭为承包方的法律规范中,需要将农村妇女作为独立主体纳入保护范畴。虽然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仍然以“户”为单位,但是,应当明确规定农村妇女是家庭承包的共有人,按份共有;(2)对于《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涉及的土地承包流程规范中,应当将农村妇女占商议土地承包总人数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制,以便在土地承包商议中让女性平等地参与,并享有相应的表决权;(3)在履行土地承包流程中,诸如在承包、转让合同等文件上不仅仅需要承包方当事人即户主签字,同时,还必须承包方当事人的配偶签字;(4)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于全家迁入市区的农户,可对其享有的土地承包权进行回收。基于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特别考虑,建议修改为:在娘家迁入城市,对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出嫁妇女的土地承包权予以保留,农村集体组织不得收回等内容。

    (三)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层面进行完善与规范为了确保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在土地流转中不受侵害,需要各方参与人加快对于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问题:(1)重视对农村妇女脆弱群体土地权益的保护,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规范:特别是对农村出嫁、丧偶、离婚的妇女在承包地进行转包、出租、转让以及股份合作等过程中,确保土地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还要保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妇女的生活水平不会低于流转前的生活水平。(2)对农村妇女承包土地流转前,一方面,需要对承包户提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进行确认;另一方面,需要对流转户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在承包经营状态下享有的份额以及财产权利进行确认。意在防止农村妇女自身享有的土地权益在土地流转中受到损害,甚至丧失。(3)对村规民约进行规制。县、乡两级人大和政府应当对现有已经存在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村规民约进行清理,废止不合法的土政策。对今后以民主议定通过的村规民约,应进行提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报备。对村规民约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县、乡两级政府应当及时予以查处,纠正。

篇4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076-02

一、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闲置土地的现状――以贵州省金沙县源村镇为例

源村镇内共辖8个行政村(社区),即:源村村、农庄村、普惠村、群星村、石板村、石刘村、岩底村、建国村。每村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图所示:在源村镇的8个行政区中,几乎每个村的土地闲置面积都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有两个村落的闲置地面积已超过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据笔者调查所知,一个行政村中的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存在着土地闲置的现象,其中有的已迁出所在村民小组,且房屋已拆,还有的将房屋卖给本村农户。总的来说,每户人家荒置的土地面积从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大多的地方都出现了成片荒芜的状态。

(二)土地闲置的原因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有政府、经济层面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开展,调整建设规划,农村开发建设投资不合算,项目被搁置下来;在农村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土地被占用,没有及时得到补偿用地,或者补偿用地不宜及时开发,从而造成土地闲置。

从微观角度讲,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一现象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当然也包括土地闲置;另外,土地太过于偏远,种植难度大;土壤贫瘠,成本高收益少;灾害严重,种植以后还来不及收割就已经被消灭殆尽,使农户不得不放弃耕种;还有的家庭由于人员少劳动力少,也无力耕种;户口迁出也是原因之一。在这些原因当中,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提升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外流现象普遍。

二、农村闲置土地引发的法律问题

土地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户口向小城镇小县城的迁移,这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稳定状态,当大量的劳动力返乡,户口迁出的家庭愿意继续承包土地,而政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回发包土地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冲突。

(一)人地分配不均,流转不予保护

我国《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三十年,但是大多地区相关政策措施并未跟上。就目前所发放的林权证来说,有的官员认识不到其重要性,他们只为确权而确权,只为完成任务。并未亲自调查和调整范围,使得林权证上的范围根本不正确,把别人家的划给自家,而真正属于自家的又未在证上。这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也是一大警示,这也反映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还存在一定的时间阻碍,并不能一蹴而就。我国法律规定土地可以依法流转,流转形式包括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但是当前农村的相关措施却并未跟上。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至今未发放,即使现在发放,已存在一定不足,因为普遍存在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况。如增人未增地、减人未减地等,当然这是我国“大稳定,小调整”政策的产物。另外,法律规定在承包期内可以继承相关收益,但并未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对于80、90后出生的人是没有划分土地的,这就是说,这一批人要想得到土地,最终还要靠政府出台政策来决定,这在农村来说,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基于以上原因荒置土地,农民闲置的土地,由谁来收回?收回后怎么样处理?在法律未规定的情形下,会导致以权谋私的情况,加剧官民矛盾。

(二)土地法的保障性与物权性难平衡,制度基础与基本规则存矛盾

无论是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产生,还是《物权法》的规定,都选择了保障性这一价值取向。实际上,这种价值取向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宅基地是解决农民的居住问题,而土地是农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其保障性更应得到重视,应该充分考虑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但是,在肯定保障性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物权性,物权性强调的是流转,在理论上存在矛盾。

根据我国现有的土地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性与物权性,无论是制度基础,还是基本规则,都是相互对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这是其物权性的一个体现,但是基于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在《承包法》及其解释中又对流转做出种种限制。另外,在肯定保障性这一价值目标的同时,又做出一系列规定否定这一目标。《农村土地承包法》一方面严格按照农村土地社会保障规则实行人人有份、成员平等的分配方案,但另一方面,又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并三令五申“减人不减地”。既然立法者就连承包人转让土地都担心其失地后的生存问题,那么对庞大的新增无底农民的生存保障为什么又视而不见呢?

(三)土地继承存争议,土地增减存空白

我国《土地承包法》既然以土地的社会保障为基础建立,就应该以此确立相应的具体法律规则,但是实际上,立法者又确立了一系列与该基础完全相冲突的法律规则。《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这里只讲到承包收益,也就是说,并没有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当承包方的继承人不能继承,而根据“减人不减地”的规则,不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承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吗?《物权法》第130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土地承包法》第27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但是《土地管理法》第37条的规定,可以收回土地,这不也是一种调整吗?如果成员资格丧失,按照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应继续归原农户使用,可见,《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明显是矛盾的。由此可知,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无论是在立法理念、基本原则、或者具体规则方面都存在着矛盾。

三、农村闲置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加快土地公平调整,推动土地良性流转

各级政府应加快其工作步伐,特别是基层政府,应充分重视土地闲置问题,尽快摸清土地闲置的具体情况,以便进行土地调整,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土地分配状况。笔者认为,当前的农村土地现状,应该是调整在前,确权在后。在赋予农民完整物权前,必须要经历一个保证按人口计算村民土地平等的调整过程,从而在土地集体物权向农民个人物权转变前,每个集体成员平等享有土地,以同样的起点开始进入另一个土地物权制度。因为就现在的土地拥有情况和闲置状况,必须要对土地进行一次调整,保证土地分配的公平性。

土地调整是当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调整不仅有利于公平的实现,而且还能推动我国土地政策的改革。基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人们基于什么样的动机、理由,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要加快土地调整。土地的调整可以改变我国农村中出现的人多地少、人少地多的矛盾,可以制定更科学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也应该改变。对那些荒地也可以列入机动地的范畴,经这样的调整,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更加人性化,对各项政策的顺利施行也有众多好处,还可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当土地调整工作做好以后,进一步就要进行确权工作。这需要政府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登记处,这样能更好的推动土地的良性流转,在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内,实现土地价值的提升。

(二)完善《土地管理法》,赋权农民流转地

对于《土地管理法》第37条第3款的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来解决,第一,将该款的“收回”改为征收一定的土地闲置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由农民享有,征收标准为该村民小组平均亩产经济收入,如果有其他本村以外的个人、单位来承包土地,该农户可以出租该土地,以收取一定租金,但是,土地用途只能是农业种植,不能改变其原有用途;第二,将闲置土地归入“四荒”土地中的荒地,并且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时限内颁发荒地使用权证,按照荒地的政策法规规定来处理;第三,把这些荒置的土地归入到机动地的范畴,用来解决“人多地少、增人不增地”的矛盾。

土地买卖是我国宪法明确禁止的,私有化也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渠道也并非那样依赖土地,在调查中,收入来源将近一半是务工,说明完全依赖土地生存并不存在。相反,土地对农民来说,占收入很小的一部分,这就说明土地对某些农民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当然这里并不是看轻土地的地位,只是在一些不是粮食主产区的地区,土地作为农民的一项资产,为了使其发挥其价值,增加农民的收益,应该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所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中,让农民拥有更广泛的权利,加强土地的流转,也是一种灵活的规定。

(三)平衡土地保障性和物权性,尝试纳入市场调节机制

篇5

1耕地资本化的重要性耕地资本化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1耕地资本化是建立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曾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的土地分散经营方式严重阻碍土地利用效率[2]。农业生产现代化要求通过机械化技术模式和农场化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耕地资本化程度低,导致农业生产和流转均缺乏金融支持,仅能进行简单的粗放式小规模生产,耕地价值难以体现[3]。

1.2耕地资本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提高农民收入耕地资本化使土地价值得以体现。随着农村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城打工的农民可以利用耕地资本化所获得的资金作为技术培训和创业成本,提升自身价值,提高打工收入[4]。

1.3耕地资本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土地资本化促使农民将闲置的零散耕地向农业经营公司或承包大户流转,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种粮大户获得更多的补贴,另一方面使得粮食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1.2亿hm2耕地红线”的利用质量,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5]。

2耕地金融组织的初步探索耕地资本化的实际推行必须要有健全的运作组织,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已开始探索耕地资本化运作模式,并初见成效,为我国耕地金融组织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2.1表现形式

2.1.1以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如重庆市开县,主要针对的是流转大户。流程大致为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大户业主,业主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费,然后再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融资贷款。据调查,2008年开县182户专业种植大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物,获金融机构贷款8540万元。浙江省宁海县和余杭县也采取的是这一模式,对象都限定在“大户”。

2.1.2土地信用合作社模式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具体做法是,在当地政府推动下,某些村镇成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由村领导担任合作社负责人,农民自愿把自己的耕地存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向存地农民支付“存地费”,合作社再把土地“贷”给经营企业或大户,并收取“贷地费”[6]。截至2009年,平罗县共存贷集体荒地和农民耕地1.23万hm2。

2.1.3土地入股模式如浙江省乐清市的南岸村,具体做法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合同,按股权实行保底分配,合作社再把土地承包给经营公司,年终视经营状况按股权再给农民分红。

2.1.4土地竞拍模式如河南省沁阳市,具体做法是在当地政府协助下设立土地流转中心,农村闲置耕地经过整理后,在土地流转中心进行公开拍卖,通过审核的农户和公司依照自愿、公开、有偿、合法的原则,竞价高者取得该土地。

2.1.5公司贷款模式贵州省湘潭县198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土地金融公司,1991年改为土地开发投资公司,经营以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向土地经营者发放中长期贷款[7]。

2.2主要特点从各地试点情况看,在政府支持下的耕地金融组织通过耕地存贷业务,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程度上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收入。耕地资本化的初步探索具有以下特点:(1)各类试点中的耕地金融组织都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乡镇或县级政府的支持。(2)试点中耕地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土地“存贷”业务,通过土地流转将零散土地集中形成规模进行经营,并以集体或组织作为融资主体。(3)商业性银行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也可以参与耕地金融,发放耕地抵押贷款。

3中国农村耕地金融组织的构想

在农地金融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农地金融机构比较健全和完善。德国早在1770年就率先发展了农地金融,主要特点是抵押土地债券化,组织方式是先组织各地的土地抵押合作社,然后向上发展成为联合社及联合银行。美国于20世纪初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在组建方式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先由政府拨款充当联邦土地银行的股金,发行土地债券,同时分区辅助农民组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了银行及合作社双重体制。日本农地金融实践开始于19世纪末期,它充分借鉴了欧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大胆创新,特设立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国家土地银行,向农林渔业的永久性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8]。建立中国特色农村耕地金融组织既要借鉴国外土地银行的成功模板,还要结合我国的金融组织架构。基于我国重庆、贵州等地耕地资本化模式的实践经验,本研究从农村耕地金融组织的性质定位、业务范围、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提出以下创新建议:

3.1性质定位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耕地金融组织应以广泛的初级合作性土地金融组织为基础,以政策性土地金融为主导,并辅以部分商业性土地金融。设立农村耕地金融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融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业务活动有一定的公益性,故应将其定位以政策性土地金融为主导。然而,随着资本市场业务的完善和农民信用等级的提高,土地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又有淡化的趋势,为了保持耕地金融长期持续性发展,体系中还应辅以商业性土地金融,引入竞争,激励金融创新,因此商业性土地金融是构建多层次耕地金融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级合作性土地金融组织是指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中介组织,在耕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耕地经营权流转效率,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

3.2业务范围耕地是我国农民的最大财产,但在流转过程中信贷支持严重不足,所以农村耕地金融组织应以耕地抵押贷款为核心。

3.3组织框架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有一定的能力开展业务创新,承担耕地金融业务。

3.3.1商业性耕地金融组织从试点区域看,现阶段参与的金融机构绝大多数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因为农信社在乡村的网点多,与村集体组织有较多的业务往来,与农户信用等较为熟悉,具有开展耕地金融的先天有利条件,但是这种做法实际给农信社附加了政策性金融业务,有悖于商业化的经营方向。农业银行虽致力于服务城乡,资金优厚,技术管理水平高,但它在农村发展空间却在收缩,由农业银行完全承担起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其股份商业性的角色也不相符。我们认为,商业性银行均不适于承担过多政策性金融业务,但如果商业性银行能够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从市场角度考量优良的土地金融服务产品,也同样可以参与到耕地金融业务中,分享农村经济发展的硕果。

3.3.2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土地合作社相对而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与耕地金融组织中主导金融机构的性质相符,农发行主要从事粮油贷款及部分涉农基础设施投资,有一定基础。因此将农发行改建为具有金融融资功能和从事农业发展长期投资的政策性土地银行不仅职能上可行,操作上也比较便利。但是,农发行也存在不足之处,即业务不面向个人、网点少等,所以,农发行还需与促进耕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农村土地金融的作用。从试点成效来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能够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一方面接受闲置土地资源的存入,另一方面将土地统一贷给经营大户和从事农业开发的企业,提高了农村耕地规模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和规范运行。而且,合作社更加了解农民土地和贷款需求,了解农民信用状况,通过合作社为农民办理土地流转服务,经营抵押贷款申请和抵押担保等业务更具有组织优势。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和今后发展,我国的耕地金融组织应为双轨制:一支为农发行+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主要承担政策性耕地金融业务,另一支为涉农商业性银行,从市场角度考量参与其中。至此,我国耕地金融的组织架构结合了政府、金融部门、中介组织等多种组织元素的结合。详细农村耕地金融组织运行见图1。

3.4运作机制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共同组成了政策性土地金融组织,以保本经营为原则。农户将承包的土地自愿存在镇村级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土地等级、位置、存地期限等因素确定存地利息,并发给农户存地证。耕地的最终承包经营权仍归农户,存地期间合作社有最终处置权,可对土地进行整理、开发、投资,经过整理形成规模后再根据贷地者的需求贷出土地,存贷地差额即为合作社的主要收入源。合作社还负责耕地抵押贷款登记、申请等业务,组织耕地评估专家评审抵押耕地,向农发行县区支行提交贷款申请。贷款通过审批可向相关农户或公司收取一定手续费。县区农发行支行受理耕地抵押申请后,再次评审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贷款农户如不能按期还款,县区支行可依法处分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发行总行和农发行省市支行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不同。省市分行贯彻总行的指导和规范,负责制定省市细化政策法规,落实土地债券发行,清算本省市资金并上报总行。总行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法规,指导土地债券发行,进行最终的资金清算,推动耕地资本化健康平稳进行。鉴于农业贷款高成本、高风险等特点,对商业性金融组织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提供财政贴息,涉农业务利润不计入营业税、所得税的征收基数等。商业性银行主要参与耕地抵押贷款,不办理耕地存贷业务,在一定政策优惠下从盈利性角度考量耕地抵押贷款的可行性,通过金融创新,根据农户需求确定产品规模、期限和用途,开发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参与农村耕地金融。对于民间资本可适时适当放松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充分引导民间资本作为商业性金融组织的灵活性,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探索不同的途径,如尝试民间资本作为权益资本参与农村耕地资本化,通过耕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收回利润并逐渐退出特定地块的资本投入,利用获得利润投资另一块耕地。

4构建耕地金融组织需要的配套条件为了促进我国耕地金融的有效推广和实施,降低参与各方的风险,应加强相关的配套条件建设。

4.1完善耕地抵押的法律耕地抵押是耕地金融中的核心内容,但我国现行法律对耕地抵押缺乏明确相关政策。《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的耕地和以招标、拍卖及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耕地的采取了禁止和允许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物权法》第128条和133条延续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没有新的突破。第184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除法律另行规定外,均不得抵押。虽明文禁止但“除法律另行规定外”又给耕地抵押仍留有余地。我国应从法律上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制定我国《耕地抵押贷款法》,放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范围,并不以非家庭承包为必要条件,逐步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纳入抵押设定,实现土地财产权益。

4.2完善耕地抵押权登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作为物权必须以登记的方式公示。耕地抵押及耕地流转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而我国目前土地登记法律不完备、登记机构不统一,削弱了国家对耕地财产权利的保护效力,耕地金融需要有明确的法律登记制度对法律关系各方的权利状态以公示化、明晰化、确定化。

4.3建立科学的耕地评估体系土地抵押及土地债券发行前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土地评估。耕地价值评估系统的缺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损害当事方的合法权益。建立科学的土地评估系统是构建耕地金融组织必不可少的环节。

4.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保障属性,推动土地向资源属性和资本属性转化,真正成为农民的创业资本。创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保险,进一步分担土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

篇6

农村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后,许多人认为农业税不收了,乡镇财政所工作量就减轻了、工作人员也不要这么多了。我们该如何衡量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后,财政所的工作量是减轻了还是增加了,人员是多还是少了呢?

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乡镇财政所20项主要职责。即负责宣传贯彻财政税收、农村经营管理、农民负担法律法规;编制年度财政预决算;负责相关税收征收、财政周转金、预算外资金与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各部门财务执行情况,并指导会计业务及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农村承包合同、农村集体资产、农村财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负责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承担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从这些主要职责来看,做好乡镇财政经管工作很不容易,这些职责中没有了农业税征收,这仅仅是其中一项。我们可以听一听农税专管员邹功杰的心理话——以前我只负责两个村的税收任务,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收完近1000户农民的税,其余时间就自由了。往年每到6月份,我就会非常紧张。怕完不成收税任务,拖了后腿。2005年我再也不用担心完不成任务了。从今年起,我要管理4个村的财务,涉及3000多农户,既要管做账、又要管分田、还要管发钱。我说的“做账”,是管理农村的财务;“分田”,是负责村里的土地二轮延包;“发钱”,是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发各种补贴。以前收税要到每家每户,现在发钱也要到每家每户。以前只收1000户农民的税,现在要发3000户农民的钱。仅此一项,工作量就大很多。以前收税是突击性完成的,现在管理财务成为日常性工作了。往年长期的自由时间也没有了。

改革后的乡镇财政所,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就是原来的财政所,除财政工作外,还有农村经营管理这一摊子工作。随着职能转变,乡镇财政所已经变收为管理和服务了。乡镇财政管理,落实惠农政策,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已成为乡镇财政所主要职责。自从2002年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发放的各项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资金的管理和发放,都是由乡镇财政所来完成的。员之家版权所有

乡镇经管站和财政所职责合并后,每月都要做帐结算,来不得半点差错,以前只管开票收钱,现在做帐必须懂得财会知识,事情也多了,责任也大了。现在财政所工作人员都在各村指导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参与合同登记,填表调解纠纷等工作。一个农户的合同,从登记过录、正式签订合同到颁发经营权证,资料一式三份多达三四种,一个户的资料有上千处要用手工填写,一个户的一份正式合同完整打击下来要一个工日,工作量够多够大了。

也有人说,农业税取消了,乡镇财政所要不了这么多人。湖北确定每个乡镇财政所定编不超过17人,这个数应该是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根据工作职责定下来的,有其科学性和重要性,指导性的岗位设置也切合实际。我们大胆假设一个乡镇财政所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如下:

1、长1名,主持全面工作;

2、所长2名,分别分管财政、经管工作;

3、办公室1名,负责日常接待,兼任报帐员;

4、预算会计1名(职责不用解释);

5、审计员1名,负责对镇村财务及收支活动实施监督审计;

6、政府采购员1名,不仅负责乡镇一级采取,对村一级采购也要统一管理;

7、零户统管会计2人;

8、农村财务中心会计3人,总监审1人,会计2人,督导民主理财、村务公开;

9、专项资金会计1人,负责各项专项、惠农资金的结算;

10、资金会计1人,负责分帐户管理镇、村资金;

11、惠农政策管理员1名,负责惠农政策的实施、监督、组织发放补贴;

12、企业财务管理员1名,负责乡镇企业财务管理;

篇7

关键词:土地调整 土地长期产出效益 承包期限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052-0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农业又和土地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土地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农村土地调整问题是我国社会关系调整中的主要问题。我国从1978年开始建立的极大地促进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即将到来的时候,如何使土地承包的制度目标更加符合农民意愿,更加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马坊乡农村土地调整的现状

马坊乡位于许昌市鄢陵县城东北,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5.5万,乡辖41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马坊乡地形主要是平原,土壤以黑土为主,比较肥沃,气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相对湿润,水源相对充足,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是河南产粮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乡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业区,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农忙时务农和农闲时外出打工,农村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0%以上,农业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土地仍然是当地农村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因此,马坊乡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居多的中部农业型乡镇。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被确立为农村土地产权分配的基本制度,为了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户对土地的长远投资,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列的法律法规来不断延长农户土地的承包期限。但是,相当部分的农村地区,“生不增、死不减”的土地政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贯彻,取而代之的是“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的土地制度实践。据走访了解,马坊乡大部分村庄都进行过不同次数的土地调整,而且大部分是有一个潜在规定的即“几年一次”。通过对马坊乡将近20个自然村的调查,其中,两个村没有进行过土地调整,占总数的10%,其它的都先后调整过土地,最少的一次,最多的5次,占总数的90%。马坊乡目前的农村土地大部分都是“三年一大调,五年一小调”,所谓的“小调”就是村小组内的调整,“大调”就是整个村子的所有土地的调整。而土地调整的主要方式就是抓阄,抓阄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对需要调整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计算出人均土地亩数;把土地划分成不同的顺序,一般按照土地相对村庄所处方向如:村子南面的地叫南地,可是算作1号土地;召开村民大会,由户主抓阄,按照抓阄的顺序并依据人均亩数分配土地。

由此可见,农村土地承包年限30年不变的政策的落实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在对马坊乡100户农户的调查中有40户愿意进行土地调整,占总数的40%,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是自愿要土地调整的。而事实上,频繁的土地调整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大多数农民也知道,土地调整会影响土地的长期肥力,不利于农业增产增收;国家更加知道,频繁的土地调整影响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阻碍农业农村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农户愿意自己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国家又对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为不加以制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村土地调整的原因。

二、马坊乡农村土地调整的相关原因

在信息化的今天,电视、电话、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对马坊乡100户农户的调查中,拥有电话的农户有36户,拥有手机的有90户,既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的有6户,这充分说明我们了解国家政策的途径多种多样,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也必然为农户所熟悉。那么明知国家有三令五申的政策,为什么还要土地调整,推动农民频繁进行土地调整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根据我们的走访和调查,引发农村土地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宣传的缺陷给土地调整带来了便利

1.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比较模糊。2002年国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同时又规定: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这本意是为了维护土地承包期限的长期性、稳定性,却成了土地调整者的尚方宝剑,大多村庄都把土地调整的原因归咎于这种所谓的“等特殊情形”,然后上报乡镇和县级人民政府,堂而皇之进行频繁的土地调整。这是影响农村土地调整的客观原因。

2.农民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知识匮乏、守法护法意识淡薄。在对马坊乡100户的农户调查中,任何土地方面的法律都没听过的有46户,只听说过《宪法》有4户,说明只有一半的农户听说过《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承包期限30年不变的政策深入人心,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有相关的法律在维护这一制度,更加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这一制度;再加上农民的法律意识本来就不强,一再违背国家的法律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人口增减、自然灾害、土地流转等造成人地矛盾的影响

1.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流动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在马坊乡农村中大部分都有这样的情况,在发包土地时并不是该集体成员,即新增人口,如承包后的新生儿,入嫁女、入赘男等;或者人口相对发包时减少,部分农户由于成员死亡、迁往城市或者由于女儿多且出嫁,土地无能力耕种。此时会出现田多无人种,人多无田种的尴尬局面,也导致农村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长期化时,人地矛盾极为突出。以农户为承包主体的土地承包制度要求主体之间的平等性,而人口变动却带来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实践中,人口变动带来的人地矛盾是导致土地调整的最主要因素。

2.自然灾害和国家征用土地造成部分农民失地。马坊乡有相当一部分村庄有一些承包人在发包土地的时候分得了土地,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公用征收等不可抗力的原因失去了土地,此时生存成为问题,土地调整成为必要。农户承包的土地被征收,使得耕种土地面积减少,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村集体中的分田大户却由于人少地多,此时导致要求土地调整的要求和期望成为可能。

(三)农民自身观念等原因的影响

1.农民传统的土地观念的影响。马坊乡农村传统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均等地占有土地一直是农民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这点上,国家的期望和农民的传统理念出现了错位。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满足了农民平均占有土地的要求,因而大受农民的欢迎。30年的历史,在农民的心目中形成一种很深的“集体土地成员权”意识。他们认为:既然土地是属于“大家的”,因此每个集体的成员,包括现在的和将来出生的,都应该均等地享有分配土地的权利。这种土地认知方式,直接导致80年代以来农村土地的频繁调整。

2.农民外出打工,务农时间减少等会使其自动放弃属于自己承包期限法律保护的权利。在家务农的时间大大减少,粮食收入在这些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往往较低,这些农户一般会对土地的调整持热衷或者冷漠的态度,他们自愿放弃自己土地承包期限不变的权利,这也助长了土地调整的风气。桥头的农村大部分出现这样的农户:由于外出打工造成农业总产值占家庭比重日减,由此大家对土地调整就会不管不问。根据问卷显示:马坊乡的100户农户中有61%的调查者曾经外出打工,有56%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天数少于100天,而在40户愿意进行土地调整的农户中其中有29户一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天数少于100天;100户农户中有58户粮食生产在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少于50%,而在40户愿意进行土地调整的农户中其中有26户粮食生产在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少于50%。当没有利益驱使或者利益下降时我们往往就会减低对其的关注度,但是大多农户对土地调整的不关注,事实上给土地调整的投机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农户土地上的长期投入影响农户对土地调整的态度。在土地上长期投入多的户,趋向于不调地。长期投入包括打井、机井维修、修引水渠、修排水沟、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及其他固定资产投入。通过对马坊乡近100户的农户的走访,发现对土地的长期投资越多的农户就越反对土地调整,因为土地调整的结果是自己的土地与别人的互换,自己这些年植的“树”就只能让给别人来“乘凉”,农户绝对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反之,对土地的长期投资越少的农户就对土地调整持默许或者支持的态度,自己没好好的植“树”,调了反而可以乘别人植树的“凉”,岂不是好事。

4.个别不良农户的无理要求。在现代化的今天马坊乡某些村庄还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农户由于缺少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或者不肯增加对自己土地的长期投资,自家的单位土地产量往往不如别人,可是他们却将这归咎于自己所分土地级别过低(马坊乡的土地大部分根据土地肥力、灌溉条件、排水条件、所在位置等划分为一、二、三等不同的等级),或者自己同级别的土地不如别人的,因此需要进行土地调整,重新划分土地。实际上他们是想靠着运气分到经过拥有较好农业技术、舍得给土地长期投资的农户改良过的具有较高产量的土地。这些农户的过分要求也成为造成农村土地频繁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村的基本制度的影响

1.机动地的预留和分配间接上促成农村土地调整的发生。机动地是用于土地调整的,预留机动地是村民小组应对村组内家庭人口自然和人为原因而发生变化的主要方法。机动地预留充足就会在一个长时期内,能够应对本村或者本村小组内家庭人员增减带了添地去地的问题,就能够在一个长时期内保持村民之间的土地公平,从而淡化农户之间的矛盾,保持社会一定时期的和谐;反之,预留的机动地越少,就不能很快地应对由于农户人口增减带来的添地去地的要求,就容易激化农户之家的矛盾,从而进行土地的再分配,维持组员之间的公平。而据了解预留过多的机动地在马坊乡几乎是不可能,因为预留的机动地的承包权问题所造成的矛盾远远比农村土地调整要大。

2.第一轮承包期内是否与农民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合同的签订对土地调整次数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承包合同对土地调整的具体规定。如果农户签订了承包合同就会懂得中间进行土地调整是不合法的,这样就增加他们对国家政策把握的准确性,在对马坊乡100户农户的调查中,知道农村土地属于村民小组的只有24户,占总调查数的24%,另外有58%的农民认为土地还是属于国家所有;而对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中的集体的定位,也只有30%的人知道是所有村民小组,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土地就是国家的。这种观念也助长了村干部动员土地调整的心思,村干部是农户心中所谓的父母官,听他们的等于是听国家的。如果签订承包合同就会让大家明白土地归属等一些列的问题,就增加了农户对国家承包政策认识度,也会为他们维护国家政策提供有效地法律依据,从而增强他们维护国家政策的信心。

3.一些基层政府和村组织干部不良心态的诱导。对于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及广大的乡村干部来说,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源,而且更是对农村社会实施控制的工具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及乡村干部也常常借土地调整之机来施展自己的权力影响,借以控制农村社会。特别是村干部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及委托管理者,可以以集体的名义对农村土地进行管理。在当前国家对村干部旧的控制手段弱化而新的控制方式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村干部试图控制村庄土地资源的调整分配以谋取利益,使土地承包制出现了很多异化蜕变的调整形式。

三、土地调整对马坊乡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产生的问题

(一)影响土地的长期产出效益

土地调整影响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从而影响土地的长期产出效益。就马坊乡而言,大部分村庄都是3~5年进行一次土地调整,这样农民肯定不愿意对土地进行较为长期的投资(比如给土地施加有利于提高长期肥力的土家肥或者是其他高效化肥)。其实,由于对土地施用了过多化学化肥,往往造成土地板结等很多问题,不仅影响土地的长期产出,而且还会造成土地单产严重下降。从而直接导致我国粮食产量的下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土地的后续利用也带来很多压力。这是土地调整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

(二)影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马坊乡隶属的鄢陵县是农业大县,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为减轻农民负担,承诺凡在麦田内淘洗1眼老井补贴500元,打l眼新井补2000元。由于土地调整频繁,大家都认为现在耕种的土地等明年或者后年就不是自己的了,而且调整后的自己的土地很可能离现在的井很远,所以都不愿意出钱打井。另外,有些村庄还遗留有以前政府组织开挖的粗口井,不过大部分已经不能使用。原因主要是村民的小团体主义和监管不力,村民认为这是以前自家人挖的,所以自己土地不在附近了,就要填起来。

(三)土地的经常性调整造成严重的不规模经济

由于马坊乡目前的土地调整方式主要是抓阄,所以为了做到土地分配的公平性,每次调整前,都需要对本区域内的人口、土地的数量、地块的数量及质量进行全面核查,由此造成产权界定费用的高昂。再者,由于土地调整频繁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的绩效之一就是科学配置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而土地的零碎化,使各种生产资料(尤其是大型农机具)的优化组合失去基础,从而抵消了应该发挥的功能。

(四)影响土地耕种

马坊乡村组的土地调整都是采用随进抓阄、随机划分土地的方式,当土地调整中遇见半人份(一个人土地的一半)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土地太窄无法耕种,村民往往会选择种植杨树,这样也会影响附近田地的耕种。另外,因为调地频繁,一些农户建房时,就在自家责任田里肆意挖土。从调查情况看,取过土的耕地复耕后,前几年种植的庄稼长势较差,产出效益非常低。

(五)土地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组内部的安定团结

由于存在土地肥力的差异,马坊乡农村的土地都会划分不同的等级,因此在土地调整时大家都想分到同等级中灌溉条件和生产道路较好的土地,但是这样土地毕竟有限。所以分不到的农户往往会对村组干部和其他分到较好土地的农户产生敌对的心理。再加上马坊乡农村土地调整都是采用抓阄的方法,这就更增加了大家对土地调整过程公正性的怀疑。

总之,土地调整在解决人地矛盾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地的细碎化、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并不利于中国农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但是农村的土地调整大多是由农户自愿提出,说明国家稳定土地承包期限的政策和农户的期望有很大的出入。因此,通过对农户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进而对农村土地的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国家的承包政策和农户的切身的需求达到更深一层的一致。这样就能有效地抑制土地调整的发生,减少土地调整的次数,从而有利于国家利益和农户利益的共同实现。

四、对马坊乡减少土地调整、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建议

生产关系的作用就是促进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大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1978年开始实行的的土地制度无疑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必须坚持这种基本的土地制度不变。但是生产关系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的变革的,也不例外。从以上对马坊乡目前的土地调整状况的调查分析,未来马坊乡对农村土地承包权应该加强以下几点:

(一)强化国家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和执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

俗话说:执法、懂法、守法、护法。而在对马坊乡100户农户的调查中,知道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律:《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的只有不到50户,大部分农户听别人说过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是30年不变,而不知道这是国家法律,而且是几部大法同时规定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再加上我国农民传统的守法护法意识本来就不强,国家的有关土地调整的相关政策在农村而言还不如村里的习俗。所以一方面今后要加强国家政策法律在农村的宣传,尤其是基层政府和村组干部要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只有让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才能让农民考虑守法和护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权利意识。

建议国家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农地承包权在承包期内的各项权能,并要求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在承包合同中。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监督检查,确保承包合同内容齐全,权责清晰,确保承包合同发放到农户手中。使农民能够以承包合同作为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侵权行为。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马坊乡土地调整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也与农户对土地过于依赖有关。所以,在像马坊乡这样的农业乡镇,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减轻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特别是一些既不是种田能手又总是挑动集体进行土地调整的农户。在保证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上,发展二、三产业可以促使一大部分不善于种地的农户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可以把土地集中在一些种田能手之中,一方面土地集中在少数的农户手中,便于形成规模效益,从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提高土地单产量、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另一方面更多的土地归于种地能手的手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减少,就会大大减少农户之间由于土地原因带来的矛盾,这不仅可以减少农户土地调整的理由,从而控制土地调整的次数,还可以促进农村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农村中有许多农户对种地根本就没有热情,只是在不收农业税和国家种田补贴的情况下才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大部分是在懒懒散散地种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农村本来就紧俏的土地资源。土地集中给种地大户,既可以实行规模经营,又可以及时采用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可以提高土地的长期产出效益。

(三)建立新型的乡村风俗理念

建立新型的乡村风俗理念,即根据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更为明确的乡规民约,在广泛宣讲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优点的基础上,呼吁土地调整的期限尽可能长,在潜移默化中让农户接受稳定土地承包权的观念;如果农户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已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其承包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等。

(四)完善基层政府和村组干部的职责、完善农村基本制度

村名小组内部要制定合理的土地预留制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些家庭的人口在几年之间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村民小组内部可以预留适当比例的机动土地,这些地也按人口分到农户,当有人口增减需要增减土地时就在机动地范围内进行,这样虽然也有部分土地在不断调整,但是可以保证大田土地的长期不变。

参考文献:

[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丁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下转第59页)(上接第54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 李俊,陈柏峰.对农村土地调整制度的解析.福建论坛,2009(7)

[5] 刘杰.家庭联产承包制下的土地调整:性质与原因.管理观察,2009(11)

[6] 范德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调整症结及对策.国土资源,2008(5)

[7] 秦岭.农村土地调整的效率评价与缺陷修正.唯实,2005(8)

[8] 申端锋.农村土地问题不只是农民权利问题――以中部某省粮食主产区三个村庄的土地调整为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9] 蔡东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分配问题与对策――以广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白牛村为例.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6)

[10] 陈铁,孟令杰.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户长期投资――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11] 朱冬亮.土地调整: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控制.中国农村观察,2002(3)

[12] 贺雪峰.土地调整的南北差异.古今农业,2008(3)

[13] 刘恋,罗芳.土地流转和土地调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14] 曹俊宇.土地使用规则不明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A村土地调波案例研究.新余高专学报,2007(12)

[15] 王梓.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方向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5(7)

[16] 陈会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4)

[17] 郭亮.被塑造的产权――兼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如何可能的.学习与探索,2010(2)

[18] 黄弘.产权到户是遏制土地频繁调整的有效途径.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19] 李桂山,黄付俊.当前农村土地调整问题调查.人大建设,2010(10)

[20] 廖洪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和完善.管理世界,2007(12)

篇8

1、全镇各村(居)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分清了权属,核实各项债权债务;已核实流动资产99.98万元,固定资产3688.56万元,生产性资源5.2847万亩,其中:耕地0.0091万亩,林地5.186万亩,荒地0.0614万亩,水面0.0282万亩。债权债务情况:债权数额极少,只有2.16万元,多数是村民欠款(税费);债务总额为423.99万元,其中2010年前277.42万元,2011年后146.57万元,多数是欠公益性工程款和垫交税费,分别占总额的65.4%和34.6%。

2、工作中,较为复杂的资产、资源及债务,都能“三番五次”逐项核对登记,进行2次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强化村级资金管理,全镇27个单位通过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已组建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内设主任1名,委员2-4人,已刊刻监委会印章27枚,并对各村监委员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同时行使监委会职权。

4、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村级班了“两委”换届后,分别对学形、营坊、门岭、上增等村开展了任中审计,共审计资金357.8万元,查出挪用扶贫资金46800元,及时作出处理意见和退回挪用资金。

二、规范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为了规范我镇农村村级范围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的实施,今年我镇通过“一事一议”在龙头村、上增村、门岭村、芙蓉村、州场村、黄坌村、黄埔村、黄陂村、营坊村、小照村等10个村,分别实施水渠、水陂、修路、修桥、“三送”精品点等13个项目。在“一事一议”运行过程中,我镇主要做到了四点:第一、严格把握政策关,明确“一事一议”的内容,所议之事必须是多数群众受益,且筹资的内容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道路、桥梁等生产公益事业;第二、严格把握程序关,严把程序关是“一事一议”的工作基础。先后要经过编制方案,开会发动群众,分摊筹资任务;第三、严格把握报批关,严把报批关是对议事质量的检验。“一事一议”筹资方案应填写申报表,议事记录、签字盖章、筹集相关资料;第四、严格把握监督关,由村民讨论出资的“一事一议”资金属集体资金性质,必须加强对所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随意改变资金性质,防止平调挪用,并由村民参与全过程监督管理。

三、清理化解乡村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镇26个村委会,313个村小组,有农业人口41655人,劳动力22910人,农业户9079户,耕地面积25080亩。

这次清理化解乡村垫交农业两税债务范围是26个行政村,具体涉及村23个村,共计垫交农业两税债务为4673269.96元,其中镇政府垫交4220168.75元,村级组织垫交347752.5元,乡村干部垫交105348.71元,涉及人数28人。

(二)债务形成原因

一是上级下达农业两税任务重,农村经济薄弱,税源不足,特别是农业特产税,虽然税收品目多,但实际征收中根本无法征缴。如瓜果、松脂、水产、林木等产品,上级下达任务大大超出农业税收,2002年门岭镇和长岭乡上级下达农特税额为969000元,而农业税只有492000元,超出1.97倍,可想而知,当时农民主要产业以种粮为主,而经营农业特产为辅,农业特产税根本无法征收,导致镇村两级只能以垫税才能完成任务。

二是农业税收涉及千家万户,包干到户后,农户经营水平低,收入不均衡,贫困户所占比重不低于30%,加之税改前乡村统筹任务重,50%的农户都难以完成农业税和乡村统筹费任务,带来垫税面广,数额之大。

用于垫交农业两税的资金来源:

一是以个人名义向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借贷;

二是向个人借私债;

三是乡村干部工资垫交;

四是挪用乡村统筹费垫付。

我镇截止2005年末,政府账面反映应付未付帐款计2021165.95元,所欠债务绝大多数是上述四项组成的。

四、继续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稳定农村大局

减轻农民负担,是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保证。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体系。全力推行了农民负担制度。一是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家电、摩托车下乡等各项惠农资金总计56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

今年我镇在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积极向镇、村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政策意识,使群众用足用活土地承包与土地流转的关系,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连片种植烤烟用地,全镇有元兴、小照、黄陂、白埠、黄埔等五个重点村通过土地流转连片集中种烤烟面积630多亩,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土地纠纷仲裁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妥善处理了龙头、白埠等村村土地承包纠纷。切实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在双方协商不成、投诉无门、乡村两级调解无力的“三难”问题,营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

六、准确及时地做好各类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篇9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集体土地被政府征收,进而引发了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与政府一系列矛盾。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土地征收监管,对土地主管部门系列进行改革,实行由中央政府垂直领导国土资源的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听证制度,做好土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逐步建立起决策有程序、行为有规范、办事有章程、失职有追究的管理体制。当土地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行政时,让农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使其被侵害的权利得到补救,要加大对违法批准征地人员的惩罚措施,完善对违法批准征地人员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集体土地;失地农民;土地征收

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在征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农村当前集体土地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利益”概念模糊,土地征收范围过宽

《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征收土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某些经济组织利益的需要。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建设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造成了法律上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模糊,导致许多个人、单位与地方政府打着“国家公共利益的名义”以低廉的价格征用土地,进行商业开发,进而创造商业利润。

(二)土地补偿费用过低

根据《土地管理法》及有关规定,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中分为四部分:一是土地补偿,二是青苗补偿,三是地上附着物,四是被征地人员的安置。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征用土地的其他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规定。显然,这种补偿方法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以土地过去年产值作为确定补偿费用的标准,不能反映市场对土地及附着物的真实评价,尤其未考虑到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土地价值的升值潜力,该标准明显偏低,而廉价的土地征收补偿费用难以维持失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难以准确体现地块的区位差异及各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侵害了广大农民的权益,导致农民对征地的不满,容易引起农民与政府的冲突。

(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合理的保障制度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6款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可见,我国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保障集体土地的财产性权利,而在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存权利。可目前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采用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土地征收后,一部分失地农民由农村涌入城市,但由于缺乏技能和知识,又没有政府有力的就业培训政策的支持,基本处于失业状态;另一部分实现“农转非”的失地农民,即使安置了工作,但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也成为企业单位裁员的首选人员。他们的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也没有被纳入城镇失业保险保障的范畴,这样就造成大量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门的“三无”农民。

(四)征地费用分配混乱,分配没有具体细则

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了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分配标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认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对于外嫁女、上门女婿、回迁户、空挂户、超生子女户、户口迁出的大学生、服役士兵、劳教人员、死亡人员家属等能否享有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权、享有多大分配权都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对征地的补偿安置费缺乏一个分配到农户的具体细则,造成各村、组对征地补偿安置比较混乱。比如在发放的时间上有的一次性发放,有的分若干年发放;在分配对象上有的不分老少按人头发放,有的按被征地面积分配等。这样就导致没有享有分配权或没有享有完全分配权的村民引起对分配制度的不满!

(五)地方政府官员滥用权利,利用征地差价创造利润

去年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相关人员透露:2000年—2006年,全国因为土地违法违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是8698人,另外还有1221人被追究刑事责任。2007年1—8月,在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当中,仍有893人受党纪政纪处分,24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因土地而滋生的腐败现象非常严重。某些地方人民政府官员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以畸低的价格征用农民集体的土地,然后转手以高价出让给建设单位,他们则从中吃差价,囊入腰包,损害百姓的利益。

二、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完善的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土地征收法律法规,正确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只有把为公共利益而实施的征地与一般经营性用地严格区分开,才能有效防止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被侵犯。因此,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的“公共利益”作出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相应内涵。笔者认为,可考虑逐步将土地征用限定在以下公共利益性用地范围内:(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2)城乡基础设施用地;(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如煤矿、机场、大坝等;(4)特殊用地,如监狱、治安拘留所等;(5)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用地,如经济用房建设用地、迁移户用地等;(6)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如学校、医院等;(7)其他公认或法院裁定的公共利益用地。

(二)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土地在补偿的标准上,一般以市场价格作为主要参照依据。这个市场价值要通过规范的价格评估体系公平确定,由于失地农民是整个征地过程中真正的利益群体,相关专家在土地补偿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让失地农民也介入其中,根据土地的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以不同的评估方法确定补偿标准,目的是使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致因政府的行为受到实质的损害。对于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除了按价格补偿外,还要考虑为失地农民维持今后生活提供额外的经济补偿。

(三)增加补偿渠道,完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

由于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土地补偿安置费只够农民维持几年的生活所需。这使得农民就业、养老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性工程。首先可以采用在土地转让收益中提高一定的比例,用于建立土地基金,并且把基金的增殖部分用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个培训、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的一体化免费就业服务。再者,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利益。

(四)完善分配细则,加强分配管理

关于征地补偿费分配的问题,既涉及法律,又涉及到相关政策;既涉及集体利益,又涉及到公民权益。在制定补偿分配政策与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征地补偿如何分配应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依据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程序,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哪些人享有征地补偿费分配权及怎样分配等事宜,分配方案拟订后要及时向全体集体成员公布,经大家讨论无异议通过后才能形成决议由村委会执行实施。(2)坚持依法公正、加强监督的原则。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首先,指导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通过合法的程序,制定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而不能一味地遵守风俗习惯;其次,组织联合成立监察组,以检查各镇、村、组对被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加强征地后对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姐妹: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妇联,今天很感谢省妇联搭建了这个平台,能够跟省市县的妇联领导做面对面的汇报交流、沟通探讨。这次培训尽管时间很短,但收获很大,不仅让大家进一步掌握了新时期维权工作的新方法,更是让我们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下面我结合我们xx妇联维权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近年来,随着妇女法制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化维权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维权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现实的原因,妇女在权益保障方面面临许多新的情况,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农村离婚妇女经济权利维护难。土地是农村劳动者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是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在失去土地妇女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婚姻家庭变动(如离婚)造成的,虽然法律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村规民约已成为限制妇女享有合法权益的最主要原因。而且,鉴于土地的特殊性,法院对此类案件一般不予受理。即便是在离婚案件审判中,也仅仅是对家庭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做出判决。所以,在离婚案件中,有部分妇女并不是因为婚姻还能维持而不同意离婚,而是确实顾虑离婚后自己生活无着落。

二是遭受家庭暴力妇女寻求保护难。几年来,因遭受家庭暴力而来妇联上访的案件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一半左右。这类案件的来访者诉求最多的是希望妇联提供保护场所,特别是家庭困难、长期患病的妇女,因遭遇家暴后无处可去,也成为导致家暴长期性,持续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三是无过错方获得损害赔偿率极低。在婚姻纠纷案件中,因男方实施家庭暴力、有外遇而导致的离婚,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谁主张谁举证”,作为无过错方的女性,大部分当事人因无法完成举证责任而导致法庭无法支持其诉讼请求,因此离婚损害赔偿难以实现。此外,新修订的《婚姻法》设立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帮助制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离婚救济制度,但是,由于有关经济帮助的规定过于抽象,难以执行。实践中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直接适用也非常少见,离婚损害赔偿因立法用语的不确切导致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离婚妇女的权益难以得到切实的保护。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今后妇女维权应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切实履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在认真贯彻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大力举措,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给侵害妇女权益者以严厉打击。

二、优化妇女就业环境。关注妇女就业是提高妇女地位的前提,对于广大妇女,劳动更是获得自尊、实现自立的基础。近几年,市妇联针对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积极开展培训,并多次与劳动部门、用工单位联合开展专场招聘。虽然在妇女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众多需要就业的妇女来说仍显不足。妇女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仅靠妇联组织的呼吁、努力是不够的,针对妇女就业应自上至下形成一个完备的宣传、救助、监督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妇女实现就业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