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率范文
时间:2023-04-10 21:5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回报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微博营销:
微博拥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微博上粉丝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对营销社交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配合微访谈等极具商业社交性质的功能,以及蓝V认证提高了账号信息的可信度。加之近日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双方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少福音。
微信营销:
后来者居上的微信,也开启了为企业服务的微信公共平台这一功能。与微博不同的是,微信更具备社交属性,相熟的同事,朋友,用户彼此的圈子会更大,因此做更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营销效果更加明显。
社交媒体的回报率:
1.建立账号
营销方式:利用类似人人网、微博等免费工具进行主动营销,直接面向的是自己的粉丝群。
适用人群:89%的广告商表示他们使用免费的社交媒体平台广告。
2.购买广告位
营销方式:购买一些社交网站的广告位或赞助商支持的付费软文内容。
适用人群:大部分受访的广告商和广告公司称其对于这种手段的使用才不到3年,20%的人去年才开始使用。
3.网络营销
与其融合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在线显示(83%)、在线视频(46%)和移动广告(40%)。在线下,与其融合最多的媒介是平面媒体(2%)和电视(37%)。
社交媒体营销中的无形资产:
流量――68%
粉丝,会员数――63%
顾客评论数量――63%
贡献者数量――50%
帖子数量――42%
客单价――23%
减少退货――16%
渠道营销增加值――15%
不固定指标――7%
其他――7%
关键目标:
每一个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投资回报率,在社交媒体增加营销策略之前,企业应该有清晰的定义和目标。
你的目标是:通过社交营销获取大数据和流量,从而变现为营销额。
短期销售:通过营销目标客户群体,获取用户对产品和企业的关注度。
增加顾客:社交用户的转发和关注提高了,用户的数量和黏性也随之而来。
品牌知名度:社交营销有助于品牌放下架子,拉近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
配合宣传活动:线上的社交营销转发和评论,对线下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
篇2
【关键词】价格规制 投资回报率规制 A-J效应
价格规制是经济性规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政府规制的核心内容。所谓价格规制,就是政府从资源有效配置出发,对于价格(或收费)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价格规制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价格的本性,使它能够确实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种激励因素,成为沟通经济活动参与者信息的有效方式并切实地反映市场关系。政府的价格规制与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与维持原有企业的生存和健全经营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业行业而言,价格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效果,也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因此,价格水平规制即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分配效率、激励企业生产和保障企业利益为目的的,对电信产业价格水平的高低进行的规制。
一、投资回报率规制的基本公式
投资回报率规制是美国对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的基本方法,其使用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它以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能够进行有效率的运营为前提,是规制者所采取的既不使企业出现赤字,又不获得超额利润的收支平衡的规制形式。其通常做法是:被规制者首先向规制者提出要求提高价格(或投资回报率)的申请,规制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确定哪些因素的变化影响到价格的制定,然后根据变化的情况对企业提出的价格(或投资回报率)水平做出必要的调整,最后确定企业的投资汇报率,作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定价的依据。
企业投资回报率是单位资本存量的净收益,两种投入要素时,投资回报率S=(1)
其中,L和K是企业投入的劳动与资本要素,w是企业劳动价格,u是资本的使用价格,pk是购买单位存量资本的价格,当资本直接以价值形态体现时,pk=1。
投资回报率价格规制模型为:
R(P・Q)=C+S(RB)(2)
式中,R为收入函数,取决于生产数量Q与产品价格P;C为成本费用;S为政府规定的投资回报率;RB为资本回报率基数,即企业的资本投资总额。
在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时,规制价格P等于企业总收入R除以总产量Q,即P=R/Q;而当企业经营多种产品时,上式中的P・Q=i×qi,总收入除以总产量只是所有产品或服务的综合价格,对每种具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还要通过价格结构规制才能确定,这时就应该把价格结构规制和价格水平规制结合起来,以监督企业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价格歧视的行为。
二、参数的确定
根据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成本费用C一般是可以估算的,因而价格规制的关键就是要确定投资回报率水平S和投资回报率基数RB。投资回报率水平的确定是要找到一个保证企业能获得正常投资回报的S值,它通常是规制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被规制企业往往向规制者提供详细的财务资料,以证明按照先行的投资回报率制定的价格太低,要鼓励企业投资就应该提高投资回报率;而规制者往往认为企业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水平太高,价格不可能上升到企业所期望的水平。经过反复论证,规制者最后确定他们认为合理的投资回报率水平S值。
而对于投资回报基数RB是要确定资本投资的范围和计量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一定的S值下的利润总额。确定投资回报率的方法有原始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公平价值法,即原始价格和重置价格的加权平均。其中,原始成本法比较简单,只要把企业历年用于建造厂房、购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加以累计即可。但是这种方法易受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干扰,按照过去的价格计算的投资规模,通常远远低于现行的成本水平,而合理的规制定价应该反映当前的边际成本,因此,原始成本法往往会使规制价格定得太低。重置成本法则会因为没有对技术进步所引起的价值降低作出调整而高估厂商投资。公平价值法看似合理,却又存在确定权重的问题。从经济定义上来讲,重置成本法较为合适。然而,与投资回报率的确定一样,规制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对投资回报基数的确定有重要影响。
三、投资回报率规制的缺陷
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是通过对投资回报率的直接控制而间接规制价格的。它的一个理论依据是,电信产业需要足够的投资,用该模型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但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固定的投资回报率定价,几乎不存在政府规制对提高效率的刺激机制。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基数是企业所用的资本,就会刺激企业通过资本投入而取得更多的利润,而任何削减成本的举动都将导致运营收入的下降。企业过度投资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并通过价格的上升与转嫁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即产生A-J效应。
“A-J效应”是1962年Averch和Johnson在《规制约束下的企业行为》中一个规制方面的经典模型,描述投资回报率规制将导致企业对投入的低效率使用的观点。假设企业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要素生产,企业的产量为Q(K,L),规制价格为P,因而总收益TR=P・Q(L,K),企业投入要素的价格分别为w(工资率)和i(利息率),则成本函数可以写成C=w・L+i・K,企业利润可表示为:?仔=P・Q(L,K)-w・L-i・K。因此,在投资回报率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最大化其利润的行为可表述为以下目标函数:
i/w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成本最小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因此,等式(14)表示当企业受到投资回报率规制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使得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小于不受规制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即被规制企业面临着一个扭曲的要素价格比率,它使得企业产生了对资本的过度投资现象。
图1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MC,产量为Q。当规制机构对该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行规制后,产量上升为Qr,由于A-J效应的影响,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企业的边际成本上升为MCr。在图中,ABCD阴影面积是由于规制而产生的成本,DFGH是规制带来的收益。当规制引起的成本扭曲越大,规制所能产生的正面作用越小,成本越大。所以,规制机构对企业的价格规制虽然能防止企业制定垄断高价,但是由于规制引起的受规制的对策,这种好的方面被抵消一部分。实际由于规制带来的福利改进为DFGH-ABCD,一项好的价格规制应该使DFGH与ABCD之比最大。所以,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会产生A-J效应,企业的过度投资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是对电信产业的利润水平规制,消费者承担了企业提高或降低成本所引起的风险和利益,企业只有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水平或扩大投资基数才能获得更多利润,因此不会激励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内部生产经营效率,只会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投资。所以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一般适用于电信行业的发展初期,这时行业的规制机构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所需投资和供给不足,投资回报率价格规制可以使投资者获得公平的投资回报,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吸引和扩大社会资金投人,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而当电信产业发展逐渐成熟时,应及时转换规制方式以刺激企业努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黄剑文:对自然垄断行业政府规制的经济分析[J].学术论坛,2005(1).
篇3
展前、展中和展后相互配合
企业要想在展会上获得理想的参展效果,在展前、展中和展后都要制订细致的计划,并根据参展计划和目标去有效实施。
展前:细致规划
郭荣认为,展前企业要制订参展计划,包括展会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要见到哪些客户、主推哪些产品、寻找什么样的分销渠道、哪些是潜在客户等很多方面。在展前就要进行推广和公关活动,提前邀请客户在展会期间到自己的展位上沟通。最好提前对参展人员进行培训,以抓住更多的有效客户。
对于展前的推广活动,励展博览集团国际销售部销售经理韩琴表示,展会观众一般会在出发前的2~3个月提前登录展会官网,去查看本届展会的展览主题、参展商、展位图分布等信息。因此,展商如果能利用展会前5~6个月的时间,在展会官网上提前新产品、新技术,或提前向观众推送企业介绍,都有助于吸引观众去自己的展台。同时,展商可在自己的网站和邮件签名档里参展时间,跟客户形成互动。
除此之外,展台搭建风格也很重要。韩琴举例说,如果一家展商其产品提倡绿色环保,那么展位不妨以绿色为主调。她还建议企业不要轻易更换自己的搭建风格。“有展商连续5年都保持同一种风格,很容易让客户记住自己,更能获取客户的信赖。”
展中:主动出击
在展会期间,参展人员要主动上前与观众沟通,不要被动等着他们的到来。郭荣说,除着装正式以外,展品摆放也要有讲究,特别想推介的产品,可摆在显眼的位置,从而让前来咨询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到。也可在展位上分发小礼品,或举行表演活动,以吸引观众驻足。另外,可安排与既有客户会谈,并招待潜在客户。
与此同时,展馆内外都是参展企业可做展示的舞台,比如在横幅、街道指示牌、地毯、灯箱、平面图等媒介上印制Logo,都可以起到宣传效果。
展后:及时跟踪
展会后跟踪也很重要,要主动与客户联系沟通,将潜在客户转变为实际客户。郭荣建议企业在展会结束后一周内跟进联系潜在客户,即使只是发一份传真或一封简单感谢信,以延续沟通。在发信之后两周内,致电潜在客户本人,询问对方是否收到信件、是否阅读其中信息,回答对方提问,设法约定时间面谈或签订订单,之后不断跟进。
韩琴认为,参展后要总结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及时在技术上进行更新,并根据市场的喜好,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去展会现场的工作人员,除了销售人员,还可搭配市场专员和技术人员。”
励展推出一站式定制增值服务
励展博览集团在帮助企业提高参展投资回报率方面,推出了一站式增值服务套餐。据郭荣介绍,这些增值服务将展商需要推广的信息,以能接触到的实物或非实物媒介传递给观众和其他展商。
具体来说,目前励展推出的增值服务项目包括注册处材料分发、现场立式广告牌、新产品橱窗、通道标识、会刊插页、展位图广告、定向邮件群发、买家信息租赁、胸卡Logo、在展会APP上做广告推广等众多方式。
“这些增值服务的投入,一般只需要几千元人民币,但是收到的回报很丰厚。”郭荣告诉记者,“利用这些增值服务能获得更多的回头客和商机。”
她还解释说,为增加展位客流量,许多展商需要新颖独特的增值服务套餐。励展推出的这种增值服务是定制服务,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组合搭配,比如参展+广告推广+增值服务的方式。在确定套餐方案之前,励展要与企业进行多次沟通,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点在哪里,比如是推广新产品,还是增加品牌曝光度,并根据企业的预算推出方案。
韩琴介绍说,目前中国展商主要是以线下的广告赞助为主,比如注册区赞助,观众指导手册赞助、地毯和横幅指引赞助等。其实,励展推出的线上增值服务也可帮助企业提高参展效率。
根据励展推出的“my show planner”,参展商提前在线上登录自己的产品介绍、公司介绍,就可以查看谁点击和关注了自己,并能通过后台看到观众的具体信息。现在比较新颖的是,还可以召开线上研讨会。“展会现场的研讨会可能只有几十个听众,但是线上可能吸引上万名听众,并且资料可在线上保持6个月,后继还会有更多人听到。”韩琴说。
展商利用增值服务获得成功
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励展推出的一站式定制增值服务,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南京泛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Fenchem)已经连续三年在欧洲化妆品原料展 (in cosmetics)上做注册区广告的赞助。该企业反馈称,这项赞助帮助他们找到了更多的新客户,并要一直赞助下去。
广亚铝业在欧洲的销售渠道已经较为完善,但品牌知名度很低,需要提高企业知名度。经过沟通,励展为其定制了会刊及网上品牌宣传套餐,使其在巴黎国际建筑展(Batimat 2013)上获得了满意的参展效果。中建材在2014年德国铝展(Aluminum)要大力推广品牌,使用了励展为其推出的三种赞助方案,包括赞助现场参观票打印机、聘请现场宣传队等,大大增加了品牌标志的曝光度。
篇4
本文从市场回报率和会计回报率两方面来分析。其中,股东市场回报率是指总市值加上累积分红后除以股东投资总额,而会计回报率则是指所有者权益加上累积分红后再除以股东投资总额。本文的样本期间为1990年-2010年。在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之后,样本包括2035家公司,其中主板市场上市公司135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53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53家。
从市场回报率看,截至2010年末,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平均每年可为股东带来14.3%的回报;从会计回报率看,A股上市公司为股东带来平均每年4.4%的回报。
不同时间区域内价值创造比较
笔者按照中国四个“五年计划”(1992年至1995年为“八五”计划,1996年至2000年为“九五”计划,2001年至2005年为“十五”计划,2006年至2010年为“十一五”计划)将整体数据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
由数据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在“八五”、“九五”、“十一五”期间均为股东带来正向的财富增加,但在“十五”计划期间则使股东财富遭受了损失。其中,“九五”计划期间上市公司为股东增加财富的能力最大,相对于“八五”计划结束之时的股东价值增加值达到了中位数(均值)5.20倍;而“十五”计划期间,上市公司股东的财富相对于“九五”计划结束之时减少了中位数2.09倍(均值为-2.91倍)。
其次,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八五”和“九五”期间为股东增加财富的能力整体较为均衡,而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公司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阶段性股东市场回报率的标准差都偏大,分别为15.48和14.03,不同的是在“十五”期间市场回报率总体呈左侧肥尾特征,偏度为-17.43,而在“十一五”期间样本总体呈右侧肥尾特征,偏度为12.77。
统计中国股票市场在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阶段性股东会计回报率,也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首先,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角度来看,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为股东增加财富的能力虽然在“十五”期间有小幅跌落,但整体来看依然值得肯定,上市公司整体为股东带来的仍然是正向的财富增加。“八五”期间上市公司为股东增加账面价值的能力最强,带来了中位数(均值)为0.71倍的价值增加,阶段性会计回报率在“九五”期间较之前有所减小,在“十五”期间降为中位数(均值)0.36倍,但在从2006年开始至2010年的“十一五”计划期间,上市公司整体为股东增加账面价值的能力又相比之前的五年计划显示是稳中有升,虽然中位数为0.35倍,但均值上升为0.38倍。
其次,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股东增加账面价值的能力在“九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分布较为分散,不同公司之间差距较大。“九五”期间阶段性会计回报率的标准差为2.08,偏度为-21.29,“十一五”期间阶段性会计回报率的标准差和偏度分别为5.27和15.41,说明“十一五”期间样本整体呈右侧肥尾特征,一半以上的公司为股东带来的账面价值增加在中位数0.35倍以上。
不同行业企业价值创造比较
所有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市场回报率分行业比较,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采掘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上市公司在过去二十年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强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交通运输仓储业则是创造价值能力最弱的行业。不论是按照市场回报率中位数还是均值来看,采掘业都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中位数为13.74倍,均值为18.01倍),而交通运输仓储业则是中位数和均值排名的最末一位(中位数为4.61倍,均值为5.74倍)。
第二,在创造价值能力较强的行业中,整体样本较为分散,不同公司之间差距较大。若按照市场回报率均值排名来看,采掘业和金融保险业以较大优势排在其他行业之前,其均值分别为18.01倍和17.00倍,同时从其标准差和偏度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个行业相应的标准差和偏度也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尤以金融保险业为甚,其标准差为56.62,偏度为5.99,因此这也解释了在按照中位数排序之后金融保险业处于末尾的原因。
从公司账面价值增加的角度来看,综合类、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最强,社会服务业则是创造价值能力最弱的行业。按照会计回报率中位数从高到低排列,综合业领先于其他行业(为2.52倍),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其次(为2.42倍),社会服务业排在最末一位(为1.53倍)。
但金融保险业会计回报率数据体现出与市场回报率类似的特征:整体样本分散,均值与中位数数值相差较大。不难看出,金融保险业的会计回报率均值远远大于其他行业,但中位数却仅位于13个行业的中游水平,且z检验的结果表明其中位数并非显著性的大于1,说明金融保险行业公司表现良莠不齐,不同公司之间创造价值能力差距较大。但数据呈右侧肥尾特征,说明金融保险业中创造价值能力相对较高的公司多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公司。
对A股主板市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从上市开始截至2010年底的年化回报率进行统计,可以发现,首先,金融保险业和采掘业无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还是从公司账面价值的角度来看,截至2010年,每年平均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均大于其他行业。金融保险业平均每年可为股东带来的市场回报率中位数为1.323、均值为1.506,即平均每年32.3%的市场回报,同时可为股东带来的会计回报为平均每年14.1%;采掘业为股东带来的年平均市场回报率也达到了33.4%,年平均会计回报为13.0%。
其次,房地产业为股东带来的年平均市场回报率最低,农林牧渔业和社会服务业为股东带来的年平均会计回报率最低。房地产业截至2010年为股东带来的年平均市场回报率仅为中位数13.7%,均值14.7%,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农林牧渔业截至2010年为股东带来的年平均会计回报率为中位数4.4%,均值3.0%,社会服务业为中位数4.1%,均值3.2%,与排名在它们之前的其他行业有较大差距。
不同IPO年份企业价值创造比较
从1990年至2010年,不同年份IPO的公司总体样本的比重彼此之间相差较大,且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特征。具体来看,首先,1997年和1996年IPO的公司样本占总样本的比重最大,分别为14.0%和13.2%,2000年IPO的公司样本占到了总体比重的10.0%,其余年份占比均在10%以下;其次,在A股市场成立之初的两年(1990年和1991年)和A股市场发展相对成熟之后的近几年(从2005年到2010年),主板市场IPO的公司样本占总体比重很小,在2%(含2%)以下。
从市场回报率可以看到,按照回报率中位数从大到小排序,若忽略观察值过少的1990年、1991年、2005年IPO的公司样本(占总样本比重分别为0.5%、0.3%、0.2%),A股市场发展到2010年末,1996年IPO的公司整体在资本市场上为股东累积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最强的,其市场回报率达到中位数9.82倍,均值12.77倍,接着为2003年IPO的公司、2002年IPO的公司和1993年IPO的公司(1992年度IPO的公司由于样本观察值过少,故也将其略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上市的公司,其回报率数据在中位数排序中位于中游,但其均值(12.81倍)表现不凡,甚至略大于1996年IPO的公司。而2009年和2010年IPO的公司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累积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低于其他年份上市的公司。
会计回报率体现出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回报率类似:若忽略样本观察值过少的年份,2002年IPO的公司股东会计回报率大于其他年份IPO的公司(中位数为2.90倍,均值为3.03倍,),1993年、1996年IPO的公司会计回报率紧随其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IPO的公司在市场回报率表现平平的情况下,会计回报率却仅次于1996年IPO的公司(中位数为2.47倍,均值为2.94倍)。与市场回报率数值特征相同的,2009年和2010年IPO的公司是从公司账面价值角度来看,累计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最弱的。
然而,两类回报率数据整体还体现出另外一个特点,排名靠前的样本群体大都属于IPO年份相对较早的公司,而排名在最后几位的样本群体却大都IPO年份较晚。这可能是因为越早年份IPO的公司可以进行价值创造累积的年份就越长,其相应的累积回报率也有可能越大。
为了增强不同IPO年份的公司回报率之间的可比性,笔者进行了不同IPO年份公司样本的固定累积年份回报率分析――分析和比较每一年度IPO的公司在上市三年之后的累积市场回报率和累积会计回报率表现。
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在综合考虑了公司自上市起截至2010年的表现和其上市三年之后的表现,1996年和1997年IPO的公司无论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公司账面角度来看,一直都在以较强的能力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其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年份IPO的公司;其次,1993年和2002年IPO的公司分别出现了市场回报率和会计回报率在上市三年之后和在2010年的排序不匹配的情况(体现在其上市三年之后的回报率水平较差,而2010年的回报率水平却优于其他样本群体),但在2010年的时点上来看,它们同样以较强的能力为股东带来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不断增加。
A股主板市场不同IPO年份的公司自上市起截至2010年的年度平均市场回报率最高的为2010年IPO的公司,为中位数(均值)152.9%,年度平均会计回报率最高的为2007年,其中位数(均值)为14.7%。年化的市场回报率和会计回报率最低的年度样本分别为1992年IPO的公司和1995年IPO的公司。另外,在整个样本区间内,若不考虑上市时间较短的公司样本,整体来看不同IPO年份的公司其年化回报率数值之间相差并不大,说明若将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平均到其上市的每一年之后,不同IPO年份公司的表现互相之间并不会有太大差距,大多数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只是同涨同跌,这进一步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效率、投资者缺乏理性的观点。
不同资产规模企业价值创造比较
以A股主板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在IPO当年的资产规模大小为标准,将上市公司总体分为五组,分别分析和比较不同资产规模的企业自上市起发展至2010年底所体现出的创造价值能力的不同。公司上市当年的资产规模为公司上市年度的总资产。从中可以看出:
一方面,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不同资产规模的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企业IPO年份的资产规模越大,则累计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则越弱。IPO当年资产规模最大的组,其2010年末的市场回报率为中位数(均值)4.11倍,随着资产规模从大到小的排序,接下来的投资组合的市场回报率则越来越大,其中位数由第二组的4.92倍升至第三组的5.56倍,第四组则进一步升为6.18倍,资产规模最小的第五组,市场回报率达到最大,其中位数(均值)为7.83倍。
另一方面,从公司自身账面价值的角度来看,不同资产规模的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与市场回报率刚好相反的,企业IPO当年资产规模越大,则累计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越强。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由大至小,会计回报率的均值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同的从大变小的趋势,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资组合的会计回报率为中位数(均值)1.71倍,随着资产规模的减小,会计回报率中位数依次为1.60倍、1.60倍、1.58倍,资产规模最小的投资组合的会计回报率均值则降为1.50倍。
篇5
关键词:考研;就业;投资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47-02
考研、就业、出国留学,是大四毕业生面对的选择和困惑,其实,大四的时候再考虑此问题已经为时晚矣。笔者由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并多年来一直给大三、大四的学生上课,发现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悠哉悠哉,一到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躁动不安,迷茫、失落、没有方向,到大四的时候无所事事,他们经常抱怨学校、社会,面临就业、考研、出国等不同的道路,很多大学生不知该怎样科学合理的选择。靠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而非理性分析,盲目选择是不可取的。要想科学合理的选择,就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下面结合笔者所在的工商管理学科所学的理论知识,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一、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的最终目标
我们每个学生从小学教育开始,就树立自己的目标,拥有自己的理想。有人说:我想当科学家、有人说我想当老师、有人说我想当医生、工人等。也就是说从小努力学习的目标就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们长期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无论考研还是就业,目的都是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么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呢?还是读研究生后再找工作呢?同学们的寒窗苦读最终都是为了找工作!但是这里想对有些同学说,如果考研是为了逃避找工作,这说明你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选择职业的标准
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即职业兴趣理论,并发展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在他看来,在人的一生中面临许多选择,而职业方面的选择是人生选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体人格的展现和延伸,择业者总是努力寻求与自己人格类型相适合的职业。这种理论有利于引导个体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减少职业选择的失误风险。
三、考研的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萨哈罗普勒斯(世界银行高级教育经济学家)指出,“回报率”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成本和收益的一种总结,回报率用年收益(百分比)来表示:投资回报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是指企业税后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ROI)=净利润/投资总额×100%。考研的投资回报率,与其他投资回报率的含义十分相似,指考研投入的精力,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总结,计算在不同时间点上考研的成本和收益比,用年收益来表示该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以上含义为本文总结文献并根据实际研究的内容所做出的粗略定义。借鉴投资回报率公式得出考研投资回报率公式:ROI=收益/成本×100%。根据上述投资回报率公式,考研的成本是三年的时光、宝贵的精力、学费和生活费用等。收益是比如我们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能够有更好的社会地位,更好的发展前途,而不是把工作变成一种谋生的工具。考研与就业的辩证关系是一个ROI问题(如图3.1),用一个坐标系来对这个投资回报率做个分析。横轴受教育时间的长短,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纵轴是用人单位对我们应聘时的学历的认可程度。中间的抛物线是读研究生的投资回报率。
四、与工商管理专业相适应的工作类型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现在根据所学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笔者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上的工作分为四种类型。
1.学者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强,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的特点,也是高学位要求型工作。比如学术型的工作:专家、学者、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设计研究、创造开发人员。如果你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最低要求学历是硕士、博士。在这种情况下,本科学习阶段ROI几乎是零,因为不可能成为学术型人才,也得不到回报,你一定要读到博士后才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图3.1:第一条抛物线)
2.研究型工作:这类工作大致包括经济金融分析、市场研究、证券投资、IT软件和硬件开发、产品和技术研发(R&D)等。这类工作的最低要求学位是硕士。(如图3.1:第二条曲线),我们发现它在硕士阶段明显比本科阶段陡峭,从图中看出它的ROI曲线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而提高。因此我们把它定义为“研究型工作”。
3.常规型工作:是职场中最常见的工作类型。大学毕业生中70%左右的人从事此类工作。这类工作对学历要求相对较低。它的抛物线开始是陡峭的,也就是ROI较高,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变平。与学历相比,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综合素质的高低、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善于沟通、控制他人来达成组织目标、具有领导才能、忠诚可靠等软件素质。这类工作大部分是人力资源、市场调研、销售员、财务会计、行政办事人员等岗位。
4.实际型工作:这类型的工作对学历要求较低,学历高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不安心,认为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流动性大,不利于企业的稳定。这类人员一般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喜欢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技术含量比较低,等等。比如,饭店服务员、物流公司快递,当然不应该根据工作类型区分人的高低贵贱。
五、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大学生应踏实走好每一步:很多大学生都在“读研还是这找工作”这个问题上纠结,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忽视了如何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得到增长。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这才是找工作的核心问题。
2.给自己一个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本科生毕业直接就业的话,你就会失去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成本。
3.提高对职业的认知:对于职业的认知,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薪酬与福利这个因素上,职业定位更多地是物质上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可得,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4.提高自我认知。个人兴趣和爱好作为另一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考研还是就业规划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霍兰德的理论表明,个人兴趣对未来选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我们要培养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经济学的方法和大学期间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到理想和生活中。大学生要学会用所学过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理性的分析就业和考研问题。
参考文献:
[1]佚名.如何选择考研与就业[EB/OL].2009-11-10.
http://.cn/?p=218.
[2]郭刚.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考研两难选择和对策建议[J].成功(教育),2011,(07).
篇6
股票市场通常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简而言之,股票市场会反映市场对GDP增长的预期,高速GDP增长应当带来较高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但中国的股票市场却不遵从此规律:高GDP增长并没有带来股市牛市,这造成长期以来广大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连连抱怨。本文试图探索经济增长与股票投资回报之间的联系,从经济学理论和经验数据验证得出结论: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表面背离有其合理性。
本文中,选择了一个包括发达国家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样本,试图寻找高GDP增长与股票市场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样本包括:美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斯威士兰、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样本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所有的GDP和通货膨胀率相关数据都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所有的股票指数数据都来源于雅虎财经的有效采集。
因为部分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现难以获得或数据库本身有所缺失,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所有的GDP和股票指数的数据都按照年份匹配统一的方式列举展示。例如,世界银行显示可采集的比利时GDP数据是从1984―2013年,但雅虎财经显示的比利时股票市场有关指数的可采集数据是从1991―2013年,因此处于对数据来源的时间序列匹配性考虑,文章只选择1991―2013年期间比利时的GDP和股票市场有关指数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较。
二、计算方式
本文中,对以上样本内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人均单位GDP增长率、平均通货膨胀率、股票投资回报率(基于各国的主要股票指数数据)的计算均依据几何平均公式计算其平均值。
股票投资回报率:
假设沪深300指数在2005年4月29日为1000点作为统计基准数据,沪深300指数在2014年7月22日为2192.70点作为统计区间末端数据,得出中国股票市场的几何平均年回报率如下所示:
2192.7=1000*(1+r)number of years
Number of years(年数)=天数(2014/7/22-2005/4/29)/365,即: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所得的平均年回报率为名义年回报率。对于股票市场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购买力的提升而不是货币数量单位的增加。因此,通货膨胀的因素必须从上述名义年回报率中剔除以确保计算真实投资者年均回报率的有效性。GDP的增长率本省已经剔除了通货膨胀率,因此不需要再做调整。在少数几个国家无法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通货膨胀率数据时,本文采用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作为测量标准,如下:
实际股票投资回报率=名义股票投资回报率-平均通货膨胀率
本文的调研结果将以下列图表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呈现:
首先,我们来观察股票投资回报与GDP增长的关系。表1为所选样本经济体中真实平均股票投资回报率和GDP平均增长率之。相比于发达国家样本,发展中国家样本体现出更高的GDP平均增长率但其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缺较低。表1的最后一栏是GDP增长率与股票投资回报率的负相关性,两者相关性为负,相关系数几乎达到-0.1,这一现象可能与发展中国家低投资回报率有关。因为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高投资、高消耗的经济粗放型投入模式刺激GDP的增长,显然,在这般低层次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驱动模式下,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必然遭到削弱,同理,在宏观上,资本的效率更低、回报更少、消耗更大。另一个原因是新兴快速发展的市场通常都会在初始阶段创造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与红利,据此,这些市场或地区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乐观的估计当时的经济形势而过度投资,因而造成最终的结果并不符合经济发展预期的设想,资本回报过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也受到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图1清楚显示GDP增速低的国家的投资回报率不一定低。例如,加拿大较高的GDP增长率仅伴随着几乎为0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巴西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表现最为惨淡(在通过之前列示的公式中调整了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后的的数据),尽管其GDP增长率却在整体样本中位居中游。
其次,我们在观察人均GDP增长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关系。GDP自身的高速增长、更低的人口出生率或者二者的复合叠加效应皆有可能带来较高的人均GDP增长率。发展中国家明显拥有更高的人均GDP增长率但是伴随着较低的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通过相关性检测得出,人均GDP增长率与真实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的负相关性系数近乎于-0.05。
图2更加清晰地显示了人均GDP增长率与真实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之间的负相关性。样本中的韩国有着最高的人均GDP增长率,但该国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却为负数。另一方面,新西兰只有1%的人均GDP增长率,但其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却达6.5%。
三、结论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增长模型理论,GDP增长与股票市场投资回报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本文的经验数据分析支持GDP增长并不会造成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率相应的提高这一结论。发展中国家以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驱动模式刺激GDP的增长,在缺乏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更多的粗放式投入只会更加折损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
篇7
然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人才稀缺导致的人员薪酬成本剧增、过时的教育和培训策略无法满足业务或员工发展的需要、胜任的管理者及核心人才短缺等人才问题给管理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人才竞争的加剧,加上高离职率,意味着许多企业都陷于成本上升和生产力下降的人才怪圈中,实现有竞争力的和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已成为亚太地区各公司实现长期成功的重要杠杆。严峻的经济形势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明确员工对企业绩效和财务结果的贡献度至关重要。以事实为依据,量化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才能提升决策者的决策力和决策透明度,使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如何量化人力资本的贡献,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一项艰巨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难以量化
缺乏有质量的信息使及时、准确并经济有效地预测战略性人才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人才计划变得十分困难。由于缺乏信息,许多公司处在盲目地运营之中。在普华永道2012年全球高管调研中,80%参与调研的企业高管人员表示了解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信息对他们做决策十分重要,但仅16%的高管认为他们现在所获得的数据和分析是充分和全面的。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是提升财务在业务方面的信任度的关键。
大部分参与调研的高管们正在寻求更好地了解其在人才方面投资的规模和有效性的方法。生产效率和用工成本始终是重要的测量指标,是投资者、贷款方和公司用来进行标杆的工具。这些指标在许多产业中都大量标准化了,所以容易应用。但是对于许多高管,这些工具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虽然生产效率和用工成本这样的衡量指标可以很好地告诉企业高管现阶段公司业务情况与同行业公司对比的结果,但是这些衡量指标不能显示公司是否进行了充分的人才投资以支持未来的发展,并且不能有效衡量对于人才的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工具借鉴
Saratoga是普华永道的人力资本测评与标杆比较工具。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力资本绩效指标数据库(人力资本指标TM),覆盖超过10,500个跨国企业,侧重于研究企业财务结果与人力资本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
通过运用Saratoga的衡量体系,企业能够建立一套有效地衡量人力资本有效性的指标,量化人力资本及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通过分析和跟踪本企业的历年数据,企业能记录和分析相关指标的发展趋势,并可将这些指标与竞争对手进行标杆比较,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以及改进方向。对于大型集团公司而言,这些指标可用于集团下属公司之间进行标杆比较,帮助集团领导者明确各公司的现状,各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明确改进方向。
关键指标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是普华永道Saratoga人力资本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一所示)。这一指标衡量企业对员工的每一份投入所获得的税前利润。该指标受到收入、非薪酬福利成本、员工数量及平均薪酬福利四个要素的影响,旨在建立起企业盈亏、基础业绩水平提升和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之间的动态联系。
全球人力资本数据库分析数据显示,当利用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衡量时,亚太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优于西方市场,这意味着同样投入一美元(或等价的货币单位),亚太地区的公司和组织的商业收益更高。亚太地区的整体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比美国高出31%,比西欧高出55%,但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几乎为西方市场的两倍,其中一个因素是强劲的业务增长与相对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成本。而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成熟市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仅比美国和西欧稍高一点。深入的研究表明,亚太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主要得益于较低的薪酬福利总成本,而非来源于更强的创造力。如果亚太地区的薪酬水平继续以现在的速度提高,那么保持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的一个挑战。在2012年普华永道全球高管调研中,44%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与人才相关的成本已经超过他们预期的水平,而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这一比例为53%,在东南亚这一比例达到了67%。在短期内公司和组织可能可以驾驭这方面对于利润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特别是生产力的下降和由高离职率引起的员工替换的的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将严重影响公司保持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能力。
途径寻找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框架为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新的审视和管理人力资本的框架。维持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公司需要就人力资本管理效率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就公司战略进行调整,最大化的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可通盘考虑四个要素,通过增长业务收入、控制非薪酬福利成本、优化员工结构以及保持合理的薪酬水平等综合手段,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回报能力。
该项指标适用于任何业务实体,可以与同行业、同等业务规模、同类增长模式的企业进行标杆比较,也可在企业内部进行跨部门、跨区域的比较。企业中的不同部门对四项要素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该项指标的应用能帮助企业中的不同业务单元侧重于对企业整体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域。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指标作为“引导性”指标时意义重大,可用来预测近期的发展趋势、建立员工数量或收入预测模型、建立改进方向的情景分析模型。近年的研究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越高,在人才的吸引、挽留、发展和利用上就越为成功,业务也越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篇8
案例分析
张先生现有的流动资产情况:95万元的流动资产,银行存款10万元,占比10%,基金30万元,占比32%,股票55万元,占比58%。如果张太太选择提前退休,则家庭流动资产总额×预期投资回报率必须大于等于张太太的收入10万元,即保证退休后每年依然有10万元投资收入。那么,退休所需流动资金=退休时的家庭流动资产总额= 100000÷预期投资回报率。预期投资回报率是多少才合理呢?流动资产可按2:6:2的比例分别投资于保守、稳健与进取型理财产品。其中对于稳健型理财产品,建议购买基金组合,而不要冒险只买股票型基金,在目前的大市下,基金组合的长线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6%。进取产品可以依然购买股票,但以蓝筹股为主,长线来看可以获得9%的投资回报率。对于保守理财产品,目前可购买看涨的黄金与少量银行理财产品,综合获得4%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成问题。
则综合投资收益率为:9%×20%+6%×60%+4%×20%=6.2%。
若按照6.2%的收益率投资,则退休所需筹集资金=100000÷6.2%=1612903元。投资建议
建议一:调整资产投资比例
建议以1比4比5的比例投资保守、稳健与进取理财产品,其中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建议购买基金组合,获得6%的
年投资收益率,股票方面,建议购买蓝筹股,中长线投资为准,获得每年9% 的投资收益率。则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0%×4%+40%×6%+50%×9%=7.3%
在张太太继续工作的情况下,家庭年收入28万元,年消费可控制在8万元上下,年度节余则有20万元。可按照3比1的比例购买基金定投产品与分红类保险,其中的基金定投可获6%上下的投资收益率,分红类保险则可获得4%上下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收益率为75%×6%+25%×4%=5.5%。其中的分红保险可以选择与张先生医疗人身保险相关的品种。
在此建议下,张先生家(如表一)继续工作3年后,家庭流动资产可超过161万元,张太太可选择提前退休。
建议二:投资小套房产
张太太也可购买一套70平方米上下的住宅。每年可得租金收入40000元。这样95 每年资金缺口由10万元减少至6万元。
根据退休所需筹集资金=60000 ÷预期回报率的公式,退休所需筹集资金
(X)=60000÷6.2%=967741元。其每年收益为967741×6.2%=60000元,就可以弥补了资金缺口。
建议将年度节余按5比4比1的比例投资股票、基金与保守理财产品,获7.3%的投资收益率。其中保守理财产品换为分红
型保险。如表二所示,张先生家的年度节余按7.3%收益率投资,再加上每年固定房租40000元,则在4年后,2012年可积累超过97万元,实现提前退休的目标。
篇9
――天津电视台副台长、广告部主任云燕
企业的成功才是广告传播的根本意义,也是媒介能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的真正意义。实力传播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广告投资回报率的投放理念,实际上是把广告投放行为纳入到了企业发展持续性重要战略的高度来理解,并且一以贯之地去执行它,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作为媒体,我们支持这样的投资回报途径,看好这样的合理、灵活思维,并持续跟实力传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共赢才是硬道理。
――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营销中心主任王俊
在市场经济时代,媒体价值的衡量标准是市场动向及客户需求。媒体和公司都应当以客户如何制定传播策略、如何推进市场运作为导向,来全面适应市场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一个持续贯穿其间的科学评估体系,实力传播此时推出ROI体系,在总成本、总收益的全面科学评估下,来重新衡量媒体价值,大力推动了媒体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带来了崭新未来!
――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道存
现在的广告客户越来越关心他花掉的广告费用能获得多少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广西电视台与实力传播合作多年,我们通过他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媒介投资回报的新理念。广西台一直致力建设的“顾问式广告营销平台”,正是希望用新的营销和服务模式,提高广告客户的媒介投资回报率。我认为,精确的计算、掌控和提高广告的投资回报率,是现代企业产品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
――广西电视台广告中心主任凌红
现今的广告主面临“选择的暴力”、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迥然不同的市场状况。如何决策成为广告主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现在有了实力传播提出的ROI来为你解答,它不仅仅是专业公司多年浸广告传播研究得出的重要成果,更重要的是他能切实地提升你的广告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销售竞争能力。
――贵州电视台台长助理、广告中心主任孔炯
重庆电视台与实力传播合作多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从2004年开始,实力传播就一直开始在ROI方面的系统研究和部署。我们也通过他们不遗余力地传播,了解了很多传播策略研究方面的新理念和想法,这种视野帮助了我们开拓了客户,也帮助了更多的客户朋友了解了“广告费=投资”的新概念。
――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主任郭列亚
实力传播创新性的投资回报率是一种为客户创造投资结果的手段,也是敢于承担结果的一种交易行为。在这个想赚钱又不想负责、想风流又不想担当的媒介购买行业,实力传播做得很前卫。
――中国著名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大师张默闻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本 投资回报 收益率 物质资本
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日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虽然在不同的行业和历史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本都会有着不同的特质,而且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每家企业的做法不一,但是企业家的共性力图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高收益率。
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概述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作用于人的身上,提供未来的收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人的知识、才能、工作经验、自身身体状况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大大超出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
然而,人力资本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连续性、人力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的回收期增长,这都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而且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企业价值来源于员工的纯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防范是尤为重要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途径
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路径有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生成,从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企业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人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本支出占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9%左右。企业为培养各种高管人才和技术人才付出了庞大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路径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薪酬等收人。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大量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个人的劳动贡献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形式包括:薪酬方式、福利方式、工作待遇与环境、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股权方式等内容。
三、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大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能力、如识、任务、责任和职责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的结果提供了与工作本身的要求有关的信息,而工作要求又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企业将工作分析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避免因聘用不合适员工而造成人职不匹配的无效人力资本投资。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企业培训涉及两个培训主体一企业和员工。由这两者的性质决定了其参加培训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要想提高培训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理顺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尽量相容。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培训服务制度、人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培训实施管理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资金管理制度等等。由于培训制度是由企业制定的所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使培训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并为企业创造未来效益。
(三)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测评体系
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还没有完全确立,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可靠的方法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四个重要因素包括: 转贴于
1、系统性的评估体系。确定评估的不同程度、数据类型、获取数据的方法。
2、精准的流程模型。提供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步骤,包括如何将人力资源项目为业务带来的经济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
3、规范性的操作标准。作为指导原则,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建立公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的信任度。
4、为评估的实施准备足够的资源,确保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使评估成为企业的例行工作。实施项目涉及的工作包括确定工作职责、政策、目标和技能培养等。
这四个因素构成了建立一个评估措施全面均衡、各方利益相关者高度信任、便于多次执行的综合评估体系的必要条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从战略上综合考量,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效益评估等,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不断完善和规范人力资本投资的定量分析,使企业得到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