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贷款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商银行贷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贷款以及支付结算业务获取收益,实现利润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票据贴现等,因此发放贷款是是银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虽然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也不断更新和拓展,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发放贷款挣取利息仍然是其一项主要业务收入。[2]然而,发放贷款具有与其他经营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将面临不能预期的风险引起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不能收回的情况,而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对象未来期间能否挣去足额的资金以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不能直接对贷款对象的经营风险实施干预,只能通过事前预测和事中监督来判断风险和降低风险。

本文便以江西省安义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客户对象所需承担的风险以及如何针对客户类别进行风险控制。

二、安义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安义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安义农商行”)是在原安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于2005年1月18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开业,是全省首批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安义农商行一直以占全县金融机构30%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县40%左右的贷款、60%多的工业园区企业贷款、80%多的全民创业贷款、90%多的农业贷款及98%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安义县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全县的银行中,除了县城所在地龙津镇,国有四大银行网点较多外,安义农商行在全县范围来看,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发挥了服务农村的特点,即在每个乡镇都有其营业网点。另外,该行网点分布对于促进自身发展也有明显优势,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长期将农村合作社当成是他们自己的银行,合作社发展到今天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民群众仍然对其具有很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因而具有很强的存贷款粘性(即长期的业务往来,农民没有意识和意愿转向其他商业银行!存贷款),农民的这一特性使得农村商业银行能够较其他银行更容易在农村扎根和业务拓展。因此,安义农商行在全县各乡镇的布局能够很好的展开其日常业务。

三、安义农商行营业模式

安义农商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股份主要来源于少数法人股东集资建立,同时向外部吸收少量自然人股份和内部职工股份。银行作为存贷款方的金融媒介,虽然可以经营多种组合投资来增强盈利水平,然而,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农商银行却业务较为单一,通过挣取存贷款利息差成为其主要赢利模式。同时,农商银行又具有其它银行不同的存款对象与贷款对象,从而造成其区别于其它银行不同的业务特征和贷款风险。通过了解其具体的存款来源能够更好的了解长期存款与短期存款占银行资金比重,而通过了解贷款对象则能够更好的了解贷款风险类别,以下便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与贷款对象。

(一)资金来源

1.村镇居民存款。作为村镇地区的金融机构,安义农商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本乡镇的居民存款。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存贷款的主要来源,农民的意识中将农村信用社当成他们自己的银行,因而形成了长期的业务往来。尤其是20世纪末安义县出现的外出从事建材生意的热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将其外出务工、经商所得存入安义农商行,由于农民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较差,从而大部分农民年复一年的将全年的收入存于银行,该部分资金具有长期性特点,从而保障了贷款支出。

2.乡村级政府财政存款和事业单位存款。由于乡镇一级仅有安义农商行设置了营业网点,为了存取方便,政府及事业单位资金主要存放所在地农商银行。虽然,该部分资金经常发生频繁存取,但是仍然存在最低存款水平线,或者存在区间性定期存款,为银行资金放贷提供了暂时性资金缓冲。

3.支农扶持资金。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了大量资金扶持。该部分资金自上而下划拨过程中最终由乡级政府存于农商银行,再进行具体分发。而安义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虽然政府通过农商银行将资金转入了农民个人户头,但是该部分资金仍然存放于银行,只有小部分资金被在家务农的居民提现。因此,该部分资金也成为农商银行的放款资金来源。

(二)贷款对象

1.外出开办厂房的农民企业家。安义县自上世纪90年代部分农民外出做建材生意以来,积聚了数额不菲的财富,少部分人因此而开始建厂进行建材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务,由于个人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业务需要,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银行高门槛放贷条件限制了农民企业家 的贷款途径。另外,农民企业家关系网的简陋导致从户籍所在地的农商银行大额贷款便成为其主要的外部债务资金来源。该部分农民企业家贷款呈现出集中性贷款的特点,即每年

春节期间企业家向银行大量贷款以保障本年度经营发展所需资金。

2.本地办厂的农民企业家。前述安义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的众多实力雄厚的农民企业家外出办厂。同时,安义县政府近年来实施了多项招商引资举措,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本地及外地企业家在本地办厂以振兴当地经济,许多企业家不断将向外投资转入在本地办厂,而业务面向全国。该部分企业家也将依靠安义银行资金放贷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3.农户小额贷款。安义农商行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其建立初衷是为了满足本地农户贷款需求,保障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向银行贷款的数量将越来越少,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然有一部分农民群众需要依靠银行贷款保障其生产生活。因此,部分农户由于资金短缺也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数额在几百到上千不等。

四、安义农商行贷款风险类别

(一)空间差造成放贷银行对资金放贷对象难以把控所引起的风险。

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民企业家。上世纪90年代末安义人民走出安义在全国各地做起建材生意,带动了全县经济飞速发展,外出经商的浪潮激起许多农民企业家在外地办厂,该部分在经商所在地很难向银行贷款,基本上都依靠在安义农商行贷款,将资金用于外地投资。这就造成贷款银行与贷款对象经营地存在空间差,银行放贷具有很大的风险。虽然银行可以考察贷前信用、贷方历史贷款记录以及贷方现有经济状况,但由于贷款收益及本金收益依靠是贷方未来财务状况的充实与否,银行很难通过监督贷款对象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来防范危险,因此该类贷款具有较强的风险。

(二)政府扶持企业引起的银行贷款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手段对银行的干预较频繁,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不惜以行政命令手段要求银行向特定企业或投资者提供贷款。然而,这种不完全依靠银行风险防控的放贷方式难免加大银行贷款风险。随着安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外地以及本地的企业家在安义开厂经营,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然也要给投资商提供便利的贷款渠道,这样有可能造成少部分不良资产占较大比重的企业或者资不抵债的企业向银行恶性贷款,而银行迫于政府压力不得不承担该类贷款所引起的贷款风险。

(三)小额贷款中的农户到期无力还款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而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处在贫困状态,这部分群众需要依靠银行贷款来保障其生产生活.[3]安义农商行每年都要对农民生产资金进行放贷。这些农民大部分为家庭困难,不能够依靠自身或者其他亲戚朋友解决日常生活的人。因此,每年年初向银行借款以按时按量做好农忙工作,待到农作物销售之后将资金归还银行。这类贷款的收回依靠的是农民当年度能否有个好收成,难以依靠事前预测来判断贷款收回可能性。

五、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措施

以上我们分析了安义农商行贷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类别,不同贷款方其引起的风险高低和风险管控难度具有其差异性。以下我们便针对不同贷款风险特征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一)针对外出办厂经商的农民企业家的贷款风险防控。

由于该部分资金需求方其实际经营地并不在本地,银行不能够通过适时监督做出风险防范,良好的风险预测和控制便成为保障贷款收回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方面要在农民企业家提出贷款申请后,对其财产状况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其业务特征和经商所在地聘请专业人员对其经营发展潜力做评估,以预测的方式判断其未来资金收回可能性。另一方面,农民企业家作为本地居民,银行可以要求其提供贷款抵押或者保证人,抵押必须达到贷款条件,保证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财产实力以保障贷款人不能足额还款时承担保证责任。

(二)针对本地办厂的农民企业家的贷款风险防控。

该部分企业家在其经营过程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促进其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在一般情况下,银行能够做好对其经营过程中风险识别,也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这些途径主要包括事前实地调查和事中做好监督。银行真正难以控制的是企业在发展不利情况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贷款。此时银行已不能单纯的依靠对贷款对象进行资产审查确定是否贷款。银行一方面应该不断健全内部放贷制度,加强与政府沟通,以减少在不利情况下的贷款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贷款方提供保证人或者政府为贷款方寻求保证人的方式减少贷款风险。

(三)针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风险防控。

通常向银行贷款的农户财产实力较弱,难以依靠自身财产满足生产经营。此时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向该部分农户提供贷款。事前预测和财产审查不能作为贷款发放的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即是农户出现到期不能还款的情况,银行也不能依靠强制措施用农户其他生活必备财产偿债。此时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更好的促进困难农户的增产增收,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的方式来保障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另一方面,银行可以要求农户依靠亲戚朋友的保证来借款。农村地区姻亲关系浓厚,亲朋之间的关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农户贷款。

篇2

扶贫小额信贷是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地区的特惠政策。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江苏启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抓手,加大推进力度,有力促进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和增收脱贫。

江苏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为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切实解决了资金缺口“瓶颈”的大问题,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帮助。据统计,2014年度,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4亿元,受益贫困农户达37.3万户。

阳光信贷 为发展生产加动力

近年来,江苏省在推进扶贫小额信贷过程中,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对相关激励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尤其是针对县一级农商银行和县扶贫部门采取了考核激励措施。省财政每年都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各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行审计,并依据审计结果,拨付贫困农户贷款贴息资金和兑现部分奖励资金。各地为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印发了相关宣传单发放到村到户,并利用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使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家喻户晓。

县级农商银行还广泛开展“阳光信贷”,对农户开展贷款授信工作。如沭阳县出台激励政策,由县财政额外出资对贷款发放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并落实乡镇农商银行网点,把临时服务柜台搬进村,就地就近发放;滨海县扩大贷款单户额度,由县财政追加贷款贴息;泗洪县组织县纪委、县委农工办、财政局检查督促小额信贷发放,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江苏省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已持续开展近17年,累计发放贷款226亿元,受益贫困农户达249.8万户,受到脱贫群众的广泛称赞。

解决了银行贷款“门槛高”的问题。农户到银行申请贷款,除了自身要具备银行贷款条件外,还需要提供有效担保。但由于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或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往往受到农业生产周期、自然气候、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收入不稳定,无法保证还贷预期。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会有“惧贷”或“惜贷”行为,农户想贷款一般很难。而扶贫小额信贷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降低了贷款“门槛”,让农户发展生产的底气更足了。

解决了贷款成本高的问题。银行一般性的商业贷款利率比较高,通常在8%~12%左右。贫困农户到银行申请贷款,除了要面对贷款本金还款压力,到期还需支付较高利息,可能在申请贷款过程中还会有其他不确定成本存在。扶贫小额信贷特惠政策则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贷款利率负担重问题。如一般农户申请商业贷款1万元,期限1年,动辄就需要支付800~1200元不等的贷款利息,而贫困农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则只需要承担300元利息。据了解,目前各地金融结构储蓄存款利率均实行自主定价,1年期存款利率一般定价在2.8%~3.2%。因此,贫困农户实际承担的贷款利息与一年期的储蓄存款利息相当。

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启动资金的燃眉之急。江苏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出台,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提供了启动资金,解决了他们发展产业的燃眉之急。只要是符合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条件,就可以随时到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可以说,扶贫小额信贷充当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项目资金需求的“加油站”。

创新机制 为脱贫致富添活力

如今,江苏的扶贫小额信贷以2个多亿的省财政担保资金,撬动了45亿元左右信贷扶贫资金的滚动发展,为金融扶贫机制创新找到了一条好路子,也为更好推进江苏脱贫奔小康工程增添了活力。

贫困农户创业增收效果好。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泗洪县潘岗村潘克千等贫困农户有了小额信贷的支持,各自承包土地20~30亩,种植油桃,每亩可实现收入3~5万元;东海县安峰镇小稠村贫困农户赵元笔使用1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生猪养殖,其猪苗、饲料和养殖技术均由温氏集团公司提供支持,年收入达到4万元,其养猪场总资产已达7万元。

能人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就业增收效果好。赣榆县塔山镇前进村私营老板刘勇带动当地妇女60余人常年从事柳编加工,产品全部由公司收购并出口到欧洲,年产值400余万元。2013年,刘勇通过与本村村民李进、刘永忠等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使用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吸纳和带动1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柳编加工。通过该项目带动,李进等人户均增收5500元以上。沭阳县马厂居委会的郑景军养鸡4万多只,使用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根据协议,他帮助5户贫困农户发展家庭养鸡项目,并负责良种、饲料和包销包售服务,此外还吸纳6户贫困户到其养鸡场务工,人均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

篇3

梦想有多远?或许遥不可及,或许近在咫尺。在蓉中这个美丽的闽南村落,透过“打造泉州金改先行区”的面纱,一幅实实在在以惠农、民生、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的金改设计图赫然呈现。

勾勒农民满意金融新图景

作为泉州金改第一方村级“试验田”,南安市金改办落地蓉中村的顶层设计是“163工程”。

“1”代表一个目标,即打造农民满意金融;“6”代表六大体系,包括融资创新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农村产权体系、便民服务体系、投资服务体系、金融帮扶体系;“3”代表三项保障,即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

构建六大体系是“163”工程的核心,其具体指向是:

——构建融资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农户信息管理系统,鼓励开发适合农村产权现状的金融产品;规范和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实现民间借贷可控可持续。

——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创新设立可盈利、可持续的新型村级担保基金;推广小微企业资金合作社模式,盘活行业内部资源;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用创建,推动形成农村金融自治及自我约束机制。

——构建农村产权体系。创新设立村级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农民资产本村范围内可流转;逐步实现法律意义上的农民资产确权颁证。

——构建便民服务体系。设立村级金融服务中心;鼓励金融机构增设金融“便利店”,加大网上银行等电子金融产品推介力度,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

——构建投资服务体系。以“四有”(投资有渠道、理财有平台、生产有出路、创业有资金)为目标,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民科学理财,畅通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渠道,加强信贷扶持。

——构建金融帮扶体系。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大力推广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险品种;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群体。

围绕“163”工程实施方案,南安市金改办配套确定了13个重点工作项目,制订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及进度时间表。

“土按揭”圆村民“洋楼梦”

伴随“163”工程的酝酿和实施,蓉中村金改工作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记者了解到,在金改启动之前,南安农商银行已在蓉中村开展了农村住房免抵押按揭贷款的金融创新尝试,并在此轮金改中得到肯定和推广。

免抵押按揭是南安农商银行在遵循基本信贷制度前提下,根据农户需求和农村产权特点,向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缺少建房(购房)资金的农户以保证担保方式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办理免抵押按揭贷款的农户可逐月还款,贷款期限最长10年,并可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

由于免抵押按揭贷款与一般住房按揭贷款存在担保方式上的本质区别,因此又被蓉中人亲切地称为“土按揭”。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项目和示范工程,蓉中村“莱克文化苑”就是在“土按揭”的支撑下建立起来的。该小区占地57亩,内建高层住宅10栋、独立小洋楼34栋、双拼小洋楼8栋(16户)。目前,小区内已有21户村民申请办理“土按揭”,小区开发商统一为购房户提供保证担保,担保总额297万元。

除了“莱克文化苑”,蓉中村重点打造的“危房”户、困难户安居工程——新村商品楼“荣源豪庭”目前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参照“莱克文化苑”的信贷扶持模式,南安农商银行已累计为10户购买“荣源豪庭”商品房的村民发放按揭贷款177万元。

“土按揭”不仅圆了村民住“洋楼”的梦想,更让那些曾经在危房中翘首以盼的村民搬进了漂亮整洁的新家,是真正的惠农、利民之举。

金融超市的“盛筵”

相对于免抵押按揭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今年相继成立的“蓉中村金融服务中心”、“南安蓉中金融惠农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蓉中合作公司”,实质为村级担保公司)和“南安市芙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芙蓉投资公司”,实质为村级资产管理公司),则为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村资产流转难问题找到了新的解决路径。

蓉中村金融服务中心依托村委会设立,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超市”。中心通过引入村级担保公司和村级资产管理公司,为村民提供融资担保、资产流转等服务;通过引入银行、保险公司,村民可了解最新金融资讯和金融产品;通过引入“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小生产与市场大需求之间的信息对接。同时,中心通过与两家村级公司合署办公,有效克服了当前众多农村金融服务站“高投入、低产出”、经营不可持续的弊端。

蓉中合作公司和芙蓉投资公司均由蓉中村5位村民发起设立,旨在为本村村民提供贷款担保及资产管理服务。公司现有注册资本分别为100万元和50万元,按1∶10的比例提供担保。相较于其他省市同类型公司,这两家公司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实行市场化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由村民自发设立,村委会等组织不参与经营,只在必要时给予协助(如农民资产流转过程)。

——合作对象固定。两家公司只与南安农商银行开展定向合作,银行为村民发放贷款,蓉中合作公司对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芙蓉投资公司对农民反担保资产实现村内流转。

——通过银行让利的方式获得盈利。公司不向农户收取任何费用,经营收入完全来源于南安农商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中的让利部分(约为银行利息收入的20%)。

——以支农扶小为主。公司担保对象主要为辖内农户和小微企业,单户最高担保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具体操作中,村民向金融超市提出融资需求,南安农商银行和蓉中合作公司分别为借款人提供贷款及担保,同时,借款人以其自有资产(如林权、耕地等)向蓉中合作公司提供反担保(签订反担保合同)。若贷款出现风险,蓉中合作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向银行支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金及利息,然后由芙蓉投资公司对借款人反担保资产实现村内流转,流转收益优先抵偿合作公司承担担保责任所支付的部分。

“金融超市+银行+合作公司+投资公司”的链式金融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农民贷款难、贷款担保难、农村资产流转难等问题,减轻了农民贷款负担,是实现农民资产有限市场化和资本化的有益尝试,一经推出,便受到蓉中村村民的热烈欢迎。截至2013年5月末,该村已有5位村民通过金融超市获得贷款240万元,同时还有8位村民提出了贷款申请,申贷总金额600多万元。

篇4

创新服务:打造农商行服务品牌

(一)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服务。

该行紧跟客户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给予涉农中小企业更多优惠信贷政策,也带动了该行业务的发展。一是开办公证抵押业务。主动与司法部门对接,开办针对农村个人房产的公证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激活处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以往不能抵押的部分“沉睡”房屋资产价值。已累计发放公证抵押贷款72笔、金额4281万元,支持中小企业72户。二是创办抵押免评估贷款。与房产、土地部门沟通并达成协议,将1000万(含)以内房地产抵押贷款,以“银行自评”代替“委托评估”,由农商行与抵押人通过协商,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无需评估公司提供评估报告,减少客户的财务费用支出。已累计办理抵押免评估贷款540笔、金额9.6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15户,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30多万元。三是加大“快易贷”的推广力度。借助与省财政厅、社保厅联合开展“快易贷”担保贴息贷款试点之机,加大该项业务的推广,既有效推进了贷款低风险营销,密切了银企关系,又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用工难等社会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2013年底,已对80家企业发放了财政贴息贷款1.4亿元,贴息金额达420万元,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二)流程创新,满足多层次需求。

该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有效巩固了客户市场。一是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针对部分企业因经营特殊性,资金回流较慢,贷款期限短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该行改变以往贷款期限确定的方式,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企业贷款期与资金回笼期相匹配。二是灵活确定续贷预审期限。创新实施“续贷零等待”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提前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时间,对收回再贷贷款提前一个月办理授信、贷款资料提报等业务,确保贷款偿还后次日即可发放。

(三)科技创新,提供增值服务。

该行通过多方联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带动了全行各项业务的拓展。一是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该行2012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通过布放缴存电费专用移动POS机具,实现村民刷卡充电费,推动了农村电表改造工程进度,解决了农民缴费难题。到2013年12月底,已在全市300多个偏远村庄安装了银电POS机345台。二是创新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积极与人民医院沟通,达成合作协议,借助科技结算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信通卡功能,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通过医院的自助设备、银行的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渠道,患者可通过该行信通卡享受到预约挂号、就诊咨询等服务。既方便了患者就诊,又带动了该行银行卡及存款业务的拓展。目前该项目在潍坊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已获审批,该行正加快实施步伐,争取系统早日投入运行。

转型升级: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

高密农商银行立足“防风险、调结构、严管理、提质量”的信贷工作思路,加快从粗放型信贷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全面推动信贷管理转型升级,实现了业务有效拓展与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互动。到2013年12月末,不良贷款占比0.78%,较年初下降了0.01%;年度违约概率1.52%,年度逾期损失率0.14%,两项指标均处于潍坊农信系统最低水平。

(一)构建“三项机制”,让风险防控屏障建起来。

机制是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保障和前提,该行以信贷业务风险防控为出发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更深层次上防控信贷风险。一是严格授信管理机制。在全辖推广实行“证据式”授信管理,贷前调查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做到“一看、二查、三逼”,即看现场、查财产和现金流,使信贷人员“逼”出准确合理的授信、“逼”出客户贷款的真实用途、“逼”出客户的抵质押物,确保授信额度准确合理。二是构建联盟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在联盟内推行“六大管理机制”,实现了“联盟自治,会员自律”,联盟运作更加规范,信用联盟筛选客户功能和对会员贷款风险的预警及自我消化功能,有效破解了联盟贷款风险难题,规避了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三大信用联盟”已成为具有高密农商银行特色的成熟的信贷服务模式。三是实施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预警分析小组,及时监测和辨别风险苗头,锁定重点关注对象,提前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处置风险贷款23户,金额718万元。同时,实行大户贷款班子成员“定员跟踪”制度,班子定期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切实防范大户贷款风险。

(二)优化“三大结构”,让风险抵御能力强起来。

贷款担保结构是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和重点环节,该行加强优先发展类信贷产品营销,着力拓展优质客户,提升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一是优化担保结构。实行抵质押贷款“阶梯式”管理,根据贷款额度同步提升抵押贷款占比标准,作为新增保证类贷款审批发放的首要条件。加大存量保证类贷款的转化力度,将有无有效抵质押物作为新增公司类贷款主要条件。二是优化农户产品结构。将“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作为重点,实行班子成员及部室经理包靠支行,全程参与、全面推进“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组建工作。制定农户信用评定贷款转化方案,将原超过10万元的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全部纳入“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管理。制定考核措施,设置转化率指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调动信贷人员营销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客户结构。对公司类客户实行了名单式管理制度,构建灵活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通过实施以信贷流程限时承诺制度和贷款手续提前办理制度为核心的“无缝隙”衔接服务模式、“T+2”高效服务模式、抵押贷款“免评估”模式、财政贴息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投放“短、频、快”的优势,有效的拓展了优质客户,巩固了市场。

(三)落实“三项制度”,让合规操作严起来。

篇5

“在上海这么一个中国最洋气的国际大都市里,冠以‘农村’之名,对你们开展业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对上海农商银行侯福宁行长的采访是从这么一句玩笑话开始的,出乎意料的是侯行长却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玩笑来回答。“不仅是你有这个想法,连我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也有这样的疑惑,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一个十分洋派的城市,而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沾上农村仿佛就是意味着落后,不要说把钱存在这家银行了,不熟悉农商行的人有时候甚至会问‘你们是干吗的’。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农商行生存之道的过程,那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金融竞争异常激烈、金融产品与服务都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找准定位、完善管理、锐意创新,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之道?”

找准定位

2003年,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摆脱历史包袱、进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试行,上海农商银行也正是脱胎于这一轮改革。现在回过头看,上海农商银行的成立过程还经历过一些“波折”,首先是产权安排中的合作制与股份制之争。在上海农商银行作为国内首家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前,理论界和决策层曾经有这样一个顾虑:丢掉了合作性质,农信社是否会背离主要为“三农”服务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以往几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中,合作制或恢复合作性质始终作为改革的主线。但是当时上海农村信用社的现实状况以及区位特点赋予了上海农信社改革新的内容,那就是走股份制道路,成立统一法人的商业银行。侯福宁说:“在上海农信社改革中,我们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走商业银行模式,我们的改革虽然有过多种方案,但核心都是走股份制的商业银行道路。”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商业银行模式?首先政策面对于这一轮的农信社改革明确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多元化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原则,改革要体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地农信社可以自主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状况,适合当地经济环境和管理需要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就上海农信社本身的情况看,原上海农联社的网点遍布整个上海市,虽然主要分布在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但上海农村经济的“城市化”色彩很重,这种情况在很多城市是不存在的。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在金融机构林立、竞争异常激烈的上海银行业中谋求一席之地,不走统一法人的商业银行模式,合作制或两级法人模式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005年8月25日,上海农商银行正式成立。作为全国第一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该行的成立既寄托着改革者的诸多期许,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为之担心,在上海这样一个金融密集度如此之高、机构如此多元化、竞争如此激烈的金融中心城市,要在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是所有商业银行共同的愿望,而与这些银行相比农商行的底子要薄得多。

来到上海农商银行之前,侯福宁已经在商业银行领域打拼多年,曾担任过上海银行资金财务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行长助理兼营业部总经理、副行长,在担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时,41岁的他是上海最年轻的行长之一。但是侯福宁清醒地认识到他所承担的并不是一份现成的伟业,作为一个新的法人主体,上海农商银行成立时间短、历史包袱重――业务基础差、管理能力弱、资产质量低。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无论市场竞争力还是内部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与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相比,无论量化指标,还是内控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面临严峻的市场准入压力。与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相比,无论产品数量质量,还是服务能力都非常滞后,从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在金融机构林立的大上海崭露头角,侯福宁认为首先要找准定位,农商行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经过一番调研和对自身优劣势的仔细分析后,在董事会统一决策下,侯福宁及其管理团队将上海农商银行定位在服务于“三农”和市郊经济的社区型零售银行上。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市郊经济是由农商行的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因素决定的,上海农商银行是在以往上海地区1家市联社、14家区县联社、219家信用社的基础上整体改制而来,其网点主要分布在郊区和城乡结合部,虽然与其他地区相比“三农”问题在上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农商行却因为营业网点的区位特点与“三农”和城郊经济有着天然和密切的联系。而定位于社区型零售银行,则是出于对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冷静分析。

侯福宁并不讳言,当前上海农商银行的业务结构并不合理,其中最主要表现为收入来源过度依赖于贷款,在贷款结构中大额贷款占贷款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基础设施贷款又在大额贷款中占比过高。从长远看,基础设施贷款将随着城市开发进程的减缓而逐渐减少。贷款中占比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度过峰值后,也将有所萎缩。此外,与这两类贷款有关的一些园区的开发项目,由于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问题,今后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既有的贷款结构下,有相当一部分贷款是缺乏可持续性的。而涉农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以及个人消费性贷款由于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走向,这些业务不仅可持续,盈利空间也比较大。大型企业的金融脱媒现象已经引起银行业普遍的关注,侯福宁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促进了银行功能的回归,因为融资只是银行的功能之一,银行最重要和基本的功能是提供结算、支付等方面的服务,金融脱媒将促使商业银行强化服务概念。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银行贷款仍是其主要的融资渠道。同时由于银行可以针对不同风险类型的小企业贷款进行利率定价,因此控制好风险银行就能获得比较高的收益。此外农商行目前的技术建设水平、人力、管理水平选择零售业务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因为网点多,农商行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零售银行上。农商行中小企业的开户数是近20万,贷款客户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个人客户数是200多万,账户数600多万,业务结构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零售银行的特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上海农商银行最终选择“三农”、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作为其经营目标。

改革弊制

找准了定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建立一套与零售银行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使农商行的发展真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在侯福宁眼中,刚成立时的上海农商银行对于已经找好的定位存在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二是不适应零售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需要。虽然上海农商银行成立时间不长,但它的前身――上海农村信用合作社却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农商行继承了农信社的业务基础和经营特色,同时也承接了农信社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积淀的经营管理思维、方式和文化,其中有些部分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意识相对薄弱;规章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业务流程脉络不清晰,操作欠规范,同样一笔业务,在14家区县联社、甚至在同一家联社下属的不同信用社,都不尽相同。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侯福宁将目光放在了加强流程建设与合规管理上。

按照侯福宁的理解,商业银行实施流程管理的真正内涵在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的、金字塔式的、注重结果的管理方式,向精细化、专业化、强调过程的管理方式转变。当时农商行在组织架构上主要围绕以往的块状管理设立,是分散的小而全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根据业务需要而设立的前、中、后台严格分离、职责比较明确的条状业务管理体系。侯福宁对这种块状管理模式做了一个比喻,农商行的16个一级支行和营业部就好比是一家人,16个人在一起就有16种主张,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很难,分散力量各自为政却很容易。这种分散的生产车间式的经营模式在经营压力不大、市场化程度不高时还可以为继,但显然当前农商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倘若仍然不能统一规划和管理,尽管功能全面,分支机构也好比一盘散沙,在经营中更容易暴露风险。

可以说,上海农商银行是国内最早实施流程管理并将流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农村金融机构。从2006年9月份开始,侯福宁主导农商行将业务流程梳理分为“流程摸排、流程整合、文件编写、文件评估”四个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理顺部门与部门之间,前与后台之间、部门内部岗位之间以及相关业务线条之间的关系;通过后两个阶段形成新的规章体系,明确了业务流程中的各个风险控制点,以及各个岗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同时开发了GRC(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管理系统,与农商行现有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实现对接。

侯福宁如此专注于实施流程管理是因为在他看来流程管理将至少给农商行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管理更加有序和透明。一项工作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通过流程梳理和环节分析,可以对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边界做出界定,确保工作交叉但责任明确、监督有力。二是风险控制更为有效。业务流程的很多内容表现为操作环节,流程梳理的过程也就是揭示风险控制关键点的过程,因此流程管理是防范风险的治本之策。以营业网点为例,营业网点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营销和服务,但是现在却兼具管理、内控、业务操作等很多职能。这就直接导致内控不合理,因为300多个网点就是300多个内控点,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营业网点进行转型,区分业务操作类别,哪些是可以采取集中操作模式放到总行的,哪些操作是应该由支行进行的,将营业网点的功能专业化,将风险控制点集中化。上海农商银行目前正着手建立一个中后台的业务处理中心,把中后台操作层面等分散的操作集中起来,今后要把操作层面上300多个点变成一个点。当然对支行也会有操作风险控制的要求,但是涉及的量会越来越少,总行层面对风险的控制力将大大增强。三是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侯福宁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过去审一笔金额较大的贷款需要通过20多个环节,但在这些环节中真正对控制风险发挥作用的不到一半。如果对关键环节进行强化,简化不必要的环节,不但可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就是竞争力。而“强化”与“简化”的依据就是流程管理。

与流程建设密切联系的是加强合规管理。因为合规与流程管理都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合规管理的内涵涉及合规理念的确立、合规框架的构建、合规文化的培育,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控制,达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合规管理是建立在流程管理基础之上的,只有从纵向将各个业务流程梳理清晰,从横向将各个操作环节明确揭示,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边界准确界定,才能真正发挥合规机制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当前,上海农商银行已经构建了合规管理的基本框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合规政策》,明确全行各个人员的合规职能和职责,并形成了全行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为合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上海农商银行的合规管理不仅领先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在股份制银行中也不落后。当前,上海农商银行已经营造出了一种合规的文化氛围,合规已经成为该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大力气进行合规与流程管理,最终都是为了上海农商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侯福宁坚定地认为,进一步推进合规与流程管理,对于上海农商银行构建零售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零售银行发展战略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谋生”之道

上海地区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是业内的共识,要在这样一个金融机构林立的市场里谋生,农商行必须明确定位,定位明确后如何使自己的业务围绕定位展开,保证农商行的发展不走弯路。侯福宁十分明白,在上海这样一个竞争充分的金融中心城市,银行很难真正做到差异化经营,要在竞争中取胜,还必须尽力拓展生存空间。如何打造农商行的核心竞争力,侯福宁提出了一个观点:“跳出”银行发展银行。

“跳出”银行发展银行,既要立足于银行服务,更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模式,通过“延伸”和“杂交”,拓宽传统的服务领域,建立新型的服务模式。首先,必须把银行的传统业务做深、做精、做透,使之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这是“跳出”银行的基础。而发展传统业务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思维模式,应更多地引入新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如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农商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为例,目前贷款品种和功能相对单一,产品大多是简单的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并没有将贷款产品与银行的金融综合服务融合在一起。如果银行能够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贷款业务和中小企业的账户管理或是现金管理等增值服务相融合,综合提供给中小企业客户,就能提升贷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有一类产品就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介入企业的供应链,并将融资服务与票据等金融工具结合在一起,如此就能赋予传统业务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其次,是要建立以银行服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链条。同样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例,商业银行要起到一个平台作用把中小企业引入资本市场。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可以从银行服务向其他金融服务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的延伸。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是要以金融服务为核心进入非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领域。银行最早是因为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银行产品大多数是为交易服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服务越来越专业化,功能越来越复杂化,产品越来越虚拟化,很多产品最初的服务交易的功能已不那么明显,成了金融机构间“自娱自乐”的工具。事实上,银行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中介服务功能,因此,银行的服务领域完全可以向交易和实体经济中介服务领域延伸。为了说明这一点,侯福宁简单地举了个例子。在二手房交易中,最关键在于“三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实际上,在这“三流”中,往往银行只参与资金流。但在整个二手房交易的流通环节中,房地产中介的收益一般是成交额的2.5%,银行的收入主要是贷款的利息收入,贷款额最多只有成交额的70%,扣除存款利息等资金成本之后的利差只有2%左右,同时还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在这一流通环节中,中介公司通过所参与的信息流和物流获得了比银行所参与的资金流还要大得多的收益。那么银行服务为什么不能延伸到中介服务中呢,中介服务最有价值的资源除了信息,就是信用,银行是最讲信誉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是第一位的。但是以往我们对银行的信用只理解为盖章和担保,没有将其运用到各个交易中去。

我们可以把侯福宁所说的“跳出银行发展银行”理解为一种“大银行”观,在这一理念里,银行的活动空间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银行服务领域,而是可以从银行服务出发向外进行多维延伸,提供一种具有更宽外沿和更深内涵的服务。侯福宁说,商业银行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以往商业银行靠着一张行业许可证便可衣食无忧,现在商业银行的门槛已经不像以往那样难以跨越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的日益严重,诸如购物卡、交通卡等电子货币应用的越来越多,银行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占。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否则的话路是越走越窄。危机感是这一代银行人与以往银行从业者显著的差别之一。

如何化解这种危机感,或者说在目前的环境下农商行要怎么做,侯福宁提出了“五个一”:一是要有一个好的战略,体现在所选的市场领域一定要有事可做,而且市场是可以持续的并且要和自身的条件相适应;二是有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能够认同农商行的发展战略;三是要有个好的体制和机制,保证银行的高效运行,把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四是要有一个好的内外部环境,实现和监管部门的良好沟通,把握和周边利益群体比如股东、员工之间的关系;第五是要有一颗恒心,认准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持续发展

要把一家银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但要有“五个一”,还要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打造核心竞争力,侯福宁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的整合,不是某一个单一的产品,打造或者培育核心竞争力需要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自己擅长的事,具体到农商行就是要在细分客户需求并对农商行的资源占有、技术水平、产品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后再确定目标客户群和主攻的业务领域。二是建立与零售银行战略相适应的营销服务的体系。营销体系对于商业银行很关键,因为营销体系的背后就是一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农商行要针对不同客户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或建立相适应的营销体系。此外还要提升网点的服务和营销功能、探索网点运作模式的创新、加快业务品种的市场准入、完善基本的服务功能。三是构建与零售银行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形成分工管理严密、脉络清晰、运作顺畅的运营体系,打造既简便又高效的风控体系,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四是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功能强大的客户管理平台、账户管理平台、理财服务平台和业务处理平台,为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五是建造一只高效运作的团队,业务骨干要有良好的业务技能、沟通能力、服务规范、形象良好亲和友善,能主动拉进与客户的关系,打造一个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

和侯福宁接触过的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是那种对现实有着深刻理解和清晰判断的领导者,他特别清楚所处的这家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机遇在哪里。他从不做表面功夫,发现问题就要改正,要改革就要落在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商业银行过上了几年难得的好日子的情况下,危机意识再一次提醒侯福宁,转型要快,因为市场正在给商业银行提出新的课题。

篇6

【关键词】新增住房价格;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信贷现实博弈;实证回归模型

一、引言

1998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在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推动产业变革、增加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加剧了购买力和市场价格的矛盾、社会贫富差距。为此国家配套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措施,特别是以信贷市场的引导和跨期作用提高居民当前购买力,凸显了惠民政策落地的及时有效性。以资金来源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其他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是运用住房公积金、住房售房款和住房补贴存款,为房改单位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和修葺自住住房而发放的贷款。

2.自营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商业银行运用自身的本外币存款,自主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即住房按揭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二手房按揭贷款、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和个人自建房贷款等。

3.个人住房组合贷款。是指银行在为房改单位的职工发放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如果仍不足以支付购房款,又向借款人同时发放的部分自营性贷款。

银行商业按揭贷款的对住房刚性需求有以下三方面的强力支持:

1.融资支持。按揭购房的贷款数在我国一般可以为房价的70%~80%,购房者分月偿付给银行,可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2.投资支持。按揭使购房者可以将资金做多样化投资。例如:用贷款买房然后出租,以出租所得还贷,余款再做其他投资,使资金灵活运用;

3.信贷支持。银行作为按揭权人,是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的主体,将着重审查购房者、开发商的资信,保险性较高。

按揭贷款购房适合大部分中低层收入的居民,或需要资金周转,不愿一次性支付房款的购房者,现已成为我国居民购房的首选方式。

与银行商业信贷比较,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特点为:

1.低存低贷。存款、贷款利率都低于商业银行对应利率,但其利差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2.覆盖面不足。合作楼盘有限,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且形成足够购买力的居民占比刚性需求者不多。

3.专业性管理、市场化运作不足,透明度较低。公积金长期贬值,在部分地区申请周期较长,结果不确定,制度、机制、人才尚在建设和完善中。

由此可见,住房公积金贷款能够支持住房需求,却难以成为我国居民购房的首选方式。

因此,本文从金融专业性和市场化运行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和作用。

二、建立新增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一)学者研究及本文假设

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对新增住房价格有影响,但影响是否显著,影响方向如何,却因立论侧重点不同而不同。部分学者认为利率不能显著影响房价(K·W·Chau,2003,理查德·M·贝兹、塞拉斯·J·埃利,2008,郭娜、翟光宇,2011,),部分学者认为利率是影响房价的显著因素(崔新明,2003,尚梅,2004,皮舜、武康平,2006,罗国兵,2007,彭建林,2009,孔行、刘国志,2010,张涛、龚六堂、卜永祥,2011),但影响方式为正相关、负相关或相互作用,影响周期为长期或短期,众说不一。

笔者认为,前人研究有众多可取之处,但多数研究偏重理论,没有考虑银行信贷博弈的核心要素:如议价能力、约束条款、操作时效等等,进而无法显现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将从信贷博弈的现实要素出发,研究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对新增房价的影响作用。

假设为完全市场环境,则住房价格能够代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平衡点。银行信贷既能够支持新增住房市场的供给者,即借款主体为新楼盘开发商,又能够支持新增住房市场的需求者,即借款主体为新增住房购买者(主要为刚性需求者,即首套房购买者)。则对于购买者主要为新增住房购买者的新楼盘开发商,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符合一般商业银行住房信贷准入条件的合规借款人,在此假设下研究住房贷款利率对新增住房价格的影响,既有普遍操作指导作用,又有重大民生惠及意义。

因此,根据经济环境、供给、需求三类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新增住房价格的影响。

(二)数据选择及处理

1.数据选择

选取1999年至2011年的全国月度、季度、年度数据。

被解释变量为新增住房价格p,以住宅销售收入除以住宅销售面积得到。

解释变量中,环境因素为银行商业信贷利率i和GDP(环境因素既影响供给又影响需求),供给因素为住宅投资总额iv,需求因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y。

数据的选取即考虑到了主要影响住房价格的核心因素,又规避了供给、需求互为内生变量的遗留变量偏差等问题。数据来源为中宏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等。

2.数据处理

选用季度数据,对非季度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平滑平均等季度化处理。

(1)利率选择

银行信贷即可以支持住房的供给者开发商(以房地产开发贷款为主),也可以支持住房的需求者购房者(以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含按揭)为主)。现实行业惯例中,这两种贷款授信期限一般都在5年以上,利率都在基准或小范围上浮,特别是按揭贷款利率以根据政策导向下浮为主。因此本文选取市场竞争平衡后,行业广泛应用的长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并按季度实际执行天数进行加权平均。

(2)消涨处理

首先,以1998年为基期,将1999年至2011年的月度CPI季度化。

其次,对所有以价格表示的因素做消涨处理,得出各价格类要素的实际值(实际新增住房价格、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GDP,实际利率等)。

(3)季节调整。经过消涨处理的实际数据中,具有明显的季节趋势,通过Census-X12法进行了季度调整。

(4)变量平稳化。对季度调整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对各项数据进行差分,分别得到p1、iv1、y1、gdp1、i1。

其中实际新增住宅价格p_sa、实际住宅投资总额iv_sa需二次差分后方平稳,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y_sa、实际gdp_sa、实际利率i_sa需一次差分后方平稳。

经过上述处理的数据,可建立结果值得信任的回归模型。

(三)模型建立及分析

2.回归结果分析

当置信系数为0.05时,显著影响本季度房价的因素为:

(2)上一季度和上一年度(前第四季度)的实际利率I1(-1)、I1(-4)。上一季度的利率影响为正,上一年度的利率影响为负,决定性因素为借款主体不同。

首先,当借款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表现在供给上,作用显著,方向为正,影响周期来自上一季度。原因是基准利率调整后,首当其冲影响正处在申请贷款核心环节、难以抽身而退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影响其资金成本,其为保持利润,将成本转嫁,从而影响房价。

详细来讲,银行是高风险行业,为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历申请、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核心环节,方能取得借款资金。一般房地产开发贷款金额巨大,情况复杂,授信全流程平均耗时约3个月,如中途遇基准利率调高,则会增加资金价格成本。因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3:3:3的惯例,普遍资金链紧张,且前期申贷的沉默成本逐渐累积,因此即使利率调高,成本增加,房地产开发商也不会因此而结束申贷,但极有可能通过增高房价,来转嫁成本,保持利润。因此在一个季度的影响期内,贷款利率对房价作用显著,而且方向为正。

同一市场上,当借款主体为购房者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表现在需求上,作用显著,方向为负,影响周期来自上一年度(前第四季度)。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基准利率调整后,按行业惯例和合同约定,购房者已有的按揭贷款利率会自动调整,但一般在次年执行,因此对购房者成本的影响会滞后一年。如利率上调,增加购房者未来资金成本,有能力的理性消费者会选择提前还本,银行对住房需求的支持长期作用有部分会突然缩短甚至消失。因此在一个年度的影响期内,贷款利率对房价作用部分显著,而且方向为负。

第二,基准利率调整后,会影响有购买计划和部分购买能力的潜在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及行动时点。他们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判断,决定是否要提前或推后履行计划。如基准利率上调,一方面可能的信贷资金成本会增加,另一方面房价可能会上涨,不仅影响是否立即借贷的决定,更会影响是否立即买房的决定,因此可能会暂停购买计划、延迟消费,如基准利率下调,则可能加速潜在购房者买房的决心和行动。本文模型是针对新增住房价格、首套房贷款利率,则潜在刚性需求能否形成有效购买力,贷款利率是极其关键的敏感性因素。因此在一个年度的影响期内,贷款利率对房价作用部分显著,而且方向为负。

3.该模型的不足

由于模型设置、数据选取、研究能力等原因,该模型使用范围有限,最大的不足在于假设比较封闭。

(1)假设资金来源单一,不符合现实。对于开发商和购房者同时作为银行借款人的情形下,本模型更为有效,但目前的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银行信贷已不再是单一的资金来源。本模型未考虑其他市场资金对新增住房价格的影响,从而可能夸大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作用。

(2)假设新增住房即为刚需或首套房,不符合现实。未考虑投资对房价的影响。在某些时期,投资动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大。

另外,因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仅仅14年,经历了萌芽到探索,这一段时期的数据可能并未常态化、平稳化,即使经过处理,但这46期的数据本身能否形成规律以供研究,尚需更多时日检验。而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很多重要的因素无法量化,也会对研究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

三、研究结论及民生建议

(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新增住房价格影响的显著,且根据影响周期不同而呈现不同方向,决定性因素为借款人不同

在0.05的置信系数下,当借款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表现在供给上,作用显著,方向为正,影响周期来自上一季度;当借款主体为购房者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房价的影响表现在需求上,作用显著,方向为负,影响周期来自上一年度(前第四季度)。

(二)建议提高政策性结构供给

2010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如“新国十条”、“房产税试点”、“央企推出楼市”、“囤地收回”、“保障房项目”等,效果在震荡中逐步体现。长期来看,中国的房价泡沫会被全国性市场消化,呈现与经济环境适应的平稳增长,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美国的房地产资金链断裂、金融体系崩溃,进而实体经济衰退的极端情况。

因此建议,可继续参考成功经验,如香港的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控制、控制房屋空置率、提高住宅使用率、打击炒房等,以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结语

中国的金融体系真正建立仅20余年。住宅市场化运行也不足15年,许多路径尚在探索当中,即使步履蹒跚,道路曲折,我们也应充满希望。促进社会发展,惠及民生落地,是金融存在的本质,亦是金融从业者的光荣职责。

在此特别感谢成都农商银行关心和支持我的各级领导,是你们教我关注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同时,肩负起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谢我的母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感谢我的老师们;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对手,感谢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注释:

①实际执行天数:无政策优惠时,计算以基准利率执行天数,有政策优惠时,计算下浮后基准利率执行天数.

参考文献:

[1]郭娜,翟光宇.中国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2011(3):43-50.

[2]张涛,龚六堂,卜永祥.资产回报、住房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均衡价格[J].金融研究,2006(2):1-11.

[3]孔行,刘治国,于渤.使用者成本、住房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J].金融研究,2010(1):186-196.

[4]崔新明.住宅抵押贷款的融资效应对住宅需求价格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3(6):83-93.

[5]皮舜,武康平著.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关系的研究[J].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报,2006(12).

[6]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2007[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7]王金明,高铁梅.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的动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4):69-74.

[8]魏学薛.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D].数量级学年会论文,2008.

[9]奚正刚著.金融创新与房地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谢经荣著.房地产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美]理查德·M·贝兹.房地产估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2]Eddie Chi-man Hui,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land supply and lease conditions on the housing market:A case of Hong Kong,Property Management,2004,p.127-154.

[13]Jacqui Daly,Consumer behaviour in the 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property: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e UK,Ireland and Australia,Property Management,2003,p.295-314.

篇7

北京平谷和怀柔两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北京平谷和怀柔两地区农户的借贷和储蓄需求主要是由当地农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决定的,自身或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在普惠金融方面的需求。从2010年至2015年的数据来看,两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逐年上涨。具体增长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对比分析发现,两地区农户收入与支出差额从2010年逐年增长至2014年,但2015年的收入与支出差额分别比上年减少了716元和318元,结余量出现下降趋势。对于部分贫困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来看,人均支出略小于收入,甚至有人均支出超过其收入的情况存在。当结余量过少,一旦遇到大额支出或其它非正常因素导致的应急支出,就会产生借贷需求。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借贷方式主要以亲朋好友筹借为主,少部分向银行贷款、民间付息借贷或其它方式的借贷。

随着两地区农户年收入的不断增长,大部分的农户都有着强烈的储蓄需求。当两地区农户有着大额现金收入时,会及时就近完成储蓄,通常考虑安全因素和方便原则。农户储蓄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十万元。

除了借贷和储蓄需求外,两地区农户还对汇款、保险、移动支付、金融知识、理财等方面有着大量的需求。

两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两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普及率较低。目前,两地区农村普惠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各类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具体情况是,北京农商银行平谷区有11家,怀柔区有12家;中国农业银行平谷区有7家分理处,怀柔区有11家分理处;邮政储蓄银行平谷区有19家,怀柔区有16家。平均每个乡镇有16个金融机构网点,平均每7个行政村有一个金融网点,两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普及率较低,部分偏远行政村没有金融网点布局。两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育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两地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完善。(1)涉农贷款投放量不断加大。根据北京农商银行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共投放涉农贷款385.97亿元。同时,小额贷款、政策性贷款、扶贫贷款额度也有大大提高。(2)多元化金融需求不断满足。比如,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发展凤凰福农卡、个性化定制存单,满足农户储蓄、贷款等方面的需求。(3)金融服务渠道和方式不断优化。一是各类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偏远村镇增加乡村自助店、乡村便利店、助农取款服务点数量;二是简化程序,提高农户办理业务的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类

问卷结构设计

为了调研北京郊区电子银行业务与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作者将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及来源等;另一部分是各项因素指标,包括普惠金融程度、借贷渠道、移动信息技术、金融机构覆盖程度、服务方式等。整份问卷的主要问题有17个。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主要以平谷、怀柔农村地区的普通农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一手数据。发放调查问卷的地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平谷区的大华山镇、镇罗营镇、金海湖镇、东高村镇、山东庄镇和怀柔区的怀北镇、渤海镇、雁栖镇、庙城镇等9个村镇。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选取多个地点、面向不同职业人群和普通农户,总共发放与收回纸质问卷169份,数据来源确保真实有效。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95.27%。

两地区农户特征统计与样本分类

在问卷回收后,首先对被调查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及来源、拥有银行卡数量、金融知识了解程度等做特征统计与分类。具体情况见表1。

两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从农户个体特征、收入水平、移动互联、借贷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探究“手机银行”与“网络银行”两类互联网金融手段在两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农户个体特征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得出,被调查者的年龄大都在30~60岁之间,劳动人口数量居多。年龄越大,使用新兴金融手段的意愿越低;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接受并愿意使用新兴金融手段的可能性并不必然降低,符合实际预期。两地区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学历者不多,但是受教育程度越低,愿意使用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的不一定越少,符合实际现状。广大农户对使用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的渴望程度较大,且多种因素和困难可能影响其使用意愿。两地区农户的金融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低,但愿意接受金融知识教育和普及;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与愿意使用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关系不明显。两地区农户每天关注时间集中在30分钟~2小时,农户在接收各类金融信息时具有选择性,并不能用关注时间来衡量其意愿。

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得出,被调查的两地区农户年均收入较高,均高于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也高于北京市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收入越高,使用意愿越高,符合理论与实际情况。两地区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养殖、外出打工、做生意和从事其它非农业工作。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入来源不同,使用意愿也不同。

移动互联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得出,两地区农户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的拥有率较高,且经常使用。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均对开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有着正向影响;两地区农户对电脑互联网的使用程度高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低,会对是否愿意使用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有着很大影响,这也符合被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

借贷渠道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得出,两地区农户的借贷渠道主要有向银行借贷和亲戚朋友筹借两种,而民间付息借贷的数量较少。银行借贷的确会正向影响两地区农户愿意使用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从两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曾经取得过银行贷款的农户也均开通过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而两地区农户选择向亲戚朋友筹借会对办理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产生负向影响,因为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业务的办理,通常是由两地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服务机构来完成的,选择向亲戚朋友筹借,使其从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较少,符合两地区农村实际情况。

服务方式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得出,两地区农户对当地正规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较高。但并不代表大多数对金融机构满意度较高的农户也愿意使用金融机构办理的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业务。两地区农户对于借贷、储蓄的需求较高,对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业务需求较少。两地区农户认为未来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最便捷的渠道有增设网点、增加ATM与POS等自助设备、手机渠道、电脑渠道等,服务渠道之间是并列、互补关系,对于两地区农户使用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正向影响效果不明显。

覆盖范围的影响

从描述性统计和实际调查得出,两地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北京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少部分地区有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办理手机银行、网络银行业务均需要农户到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的增多及服务方式向好发展会正向影响农户办理各类业务,这符合实际预期。

促进北京郊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8

他们在银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银行业的变革和转型,如今,他们说起银行业务都如数家珍。但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他们光鲜的银行高管身份背后,是无尽的压力和对银行前景的担忧。

股份制银行近几年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而转型最大的变化就是银行产品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各家银行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招行以私人业务见长,利用大客户来带动公司业务,招行稳定的卡存款资源,使其负债端的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取能在转型大潮中赢得头筹。目前,股份制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已成趋势,各种零售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也尽显优势。但零售业务需要长时间积累,回报期较长,太激进的发展模式只能使转型的步伐放慢,风险放大。

同业业务全面发力

现今,有一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资产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同业业务却增长迅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股份制银行就在尝试各种转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同业业务的快速扩张。

从去年开始,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普遍超过20%,其中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已超过了传统的信贷资产,光大银行同业业务利润也已占总利润的25%以上。光大银行某市分行同业部总经理林帅告诉记者:“银行做同业业务的人员不多,业务也比较单一,但给银行带来的收益非常大,所以备受行里重视。这是近两年来股份制银行变化最大的地方。”

以前,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都是最传统的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以及同业资金拆借、同业资金存放等业务;而现在的同业业务基本集中在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买入返售等业务方面,其中买入返售中的一些产品都是近几年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林帅介绍:“现在银行同业之间可以通过券商、信托公司等渠道发放理财产品,这跟银行卖给老百姓的理财产品不一样,零售的理财产品是为了吸收存款、吸引客户,而同业之间发放的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差和手续费。”

林帅举例说:“比如,招商银行的大客户要做一个大项目,需要资金,但此时招行的信贷额度已经用完了。招行为了支持它的大客户,就会将客户的这个项目通过信托公司或其他机构包装成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同业业务发给光大银行,并约定该理财产品到期回购。光大银行在购买了这个理财产品后,将资金发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将这笔资金发给招行,招行再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贷给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招商银行实现了曲线发放贷款的目的,信托公司赚取了手续费收入,而光大银行赚取了利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各家银行同业之间的项目对接特别多,而且各种方式都有。

2012年以来,同业业务中做得最多的产品叫做信托受益权,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商业银行信托受益权规模将达8000亿元。其中,兴业银行的这一业务最突出,2012年中报显示,兴业银行信托受益权类投资达2816.07亿元。林帅表示:“做信托受益权产品,银行、信托公司都能赚取手续费收入,融资企业可以在银行信贷额度紧张的时候获得资金。”

但市场对于信托受益权的争议一直不断,认为它是影子银行的一种模式,存在监管套利嫌疑。但目前银监会并未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不能直接投资信托受益权,或理财投资信托受益权需要转入表内,因此还不受监管。

林帅向记者介绍:“我们购买同业理财产品的资金都是通过同业拆借来的,同业间募集资金相对容易,融资成本也比较低。按照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行情,将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或者1年等长短期资金进行错配,如果10个产品资产规模有100亿元,我就要错配100亿元的资金。一般是长期资产配短期资金,这样利差空间会大一些。等短期资金到期了,再滚动募集下一笔资金,整个资金池会有一个平均价格,然后有选择性地投资理财产品、投资票据、投资信托受益权或者其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赚取平均1%的利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做同业业务非常辛苦,业务员要时刻观察宏观形势、央行动向、高层讲话、货币政策、各类资金的动向等,通过这些信息,大致会推算出短期和长期资金的趋势。林帅告诉记者:“同业资金来源渠道很多,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或其他银行的都有,但一旦资金趋紧,就会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为了不让资金链断裂,业务员就必须找到存续资金,而此时如果资金紧张,价格波动就会很大。之前的资金成本如果是3%,而存续资金成本就可能上升到5%。遇到这种情况,资产价格就倒挂了,就会产生亏损的风险。”

一家股份制银行市分行行长高远征对记者表示:“同业业务的风险是一定存在的,不光体现在资金错配风险上,还有票据本身的风险,比如瑕疵票、克隆票等。银行给企业贷款需要授信,同业之间做业务也需要授信,一旦哪家银行破产,出现挤兑,我们与这家银行之间的业务就会出现风险。一般来讲,我们股份制银行与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做业务,基本不用授信,但与城商行等小银行做业务是需要授信的,因为小银行风险比较大。”

小微贷款全面铺开

由于股份制银行的贷款额度有限,很多大项目根本竞争不过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只能做差异化业务,在某一个单项业务上比较有竞争优势。

高远征表示:“近两年来,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战略就是业务‘下沉’,放下身段向中小企业倾斜。国家也从政策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免除对中小企业的承诺费、顾问费等各种费用。”

以小微贷款为特色的民生银行一直在这个领域保持着优势,2012年,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为3170亿元,同比增长845亿元。一直以私人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近年来也发力小微贷款,2012年,招行小微贷款1700亿元,新增906.6亿元,新增量已经超过了民生银行。

近日,央行公布的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分别比同期大、中型贷款增速高8个和1个百分点。因此,小微贷款已经成为股份制银行未来业务转型的一大趋势。

但林帅表示:“小微贷款利率上浮普遍在30%~40%,整体收益水平肯定提高了,但由于小微贷款推广时间不长,未来的风险有多大目前还不是很清晰。不过,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风险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期有一个爆发期。”

除了小微贷款,股份制银行还热衷于贸易融资这块业务。某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孔凡对记者说:“贸易融资是股份制银行做得比较好的一块业务,产品比较多,做得也比较活,因为这个业务做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孔凡举例说:“比如一家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肯定要出现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一般应收、应付款都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到账,这个时候,银行利用票据或保理业务(也叫应收账款买断),先把这部分资金发放给企业,企业付一定的利息给银行;企业需要进货的时候,可以去银行开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这就使企业资金尽快盘活了,而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上的收益也不错。”

模式创新利弊共存

银行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都是在传统业务基础上的变通,基本离不开传统业务。近几年,在股份制银行中非常普及的“互保”、“联保”贷款发展迅速,这主要是针对小企业、个体商户的小微贷款。联保贷款最早是十几年前农业银行针对农户推出的一种贷款方式,后来逐渐被其他银行效仿,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而这种联保贷款由于不需要抵押物,小企业获得贷款相对容易,原则上银行也降低了风险,因而联保贷款一度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的融资创新模式,在大多数银行得到推广。

高远征向记者介绍:“联保贷款刚流行的时候,联保企业的业务相对独立,贷款额度与企业实际业务能力也匹配。而且在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联保贷款既给银行降低了风险,银行又可以利用联保模式再收一笔‘保证金’,可谓是双保险。”

但一段时间以后,特别是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同行业、同地域的联保企业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整个联保链条上的企业资金链都紧张,导致多米诺骨牌的倒塌,银行系统性风险被放大。2012年,曾有600家浙江企业因联保贷款被卷入连环担保圈。

除了受经济下行影响而引发的联保风险外,人为操纵也是放大联保风险的主要原因,孔凡告诉记者:“如果都是独立的企业一起做联保本身没问题,但这项业务开办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联保业务被一些银行做歪了。很多联保公司都经过了包装,然后来骗取银行贷款。比如5家企业联保,他们会找自己的亲戚朋友注册5家公司,互相担保,每家在银行贷款500万元,5家公司就能贷款2500万元。最后发现这些公司全部是空的,大家一拍就散,等于是骗取银行贷款。”

还有一块业务也是股份制银行比较热衷的,就是钢铁贸易贷款。本来,钢铁贸易并不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行业,但近两年,由于各家股份制银行都在转型,扩大零售业务份额,钢贸贷款正好赶上了一些银行转型的契机。从数据上看,2011年,钢贸行业银行贷款占当年银行贷款总额的8.4%,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前几年,正是钢贸行业发展旺盛的时候,做钢贸贷款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相对容易,市场上有几百家客户,有钢材做抵押,银行可以放心放贷。客户经理的贷款指标、存款指标也都轻易完成了,自己的收入也上去了。孔凡说:“做钢贸贷款不用求人,都是人家找上门,有一段时间,做钢贸贷款是银行客户经理最开心的事情。”

但是,2012年,在“长三角”钢贸商聚集地区,连续发生了钢贸商跑路、自杀等事件,使大笔钢贸贷款出现问题,众多银行被卷入其中,银行的人见面就说:我们要“防火、防盗、防钢贸”。

孔凡介绍:“市场上有上千家钢铁贸易商,很多贸易商其实就一台电脑,一间办公室里就一个人,钢贸商用库存的钢材做抵押,去银行贷款,价值1000万元的钢材,去银行可以贷到800万元。然后,他们会用同一个库存的钢材,辗转好几家银行去贷款。在上海,经过统计后发现,钢铁贸易的授信额度已经超过钢材现货的好几倍。这时银行才醒悟过来,开始清理,但那些钢贸商早就拿着钱买房、买地、炒股票、放高利贷了。2012年,上海的钢贸授信达1000多亿元,最后损失了几百亿元。”

考核制度倒逼风险

联保贷款、钢贸贷款案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也映射了商业银行在转型和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一个新的产品或新的模式,在设计原理和制度管理上一定是合理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为的操作风险却被银行忽略了。

孔凡告诉记者:“以联保贷款为例,如果5家联保公司中,四家公司都是虚的,最后还成功拿到了银行联保贷款,这一定是银行内部与企业内外勾结才能做到的。因为企业并不了解银行内部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如果不是银行内部人员参与包装,这些弄虚作假的材料也过不了审核那关,所有的案件其实都是操作风险引起的。”

孔凡说:“大家之所以要铤而走险,其实都是银行的考核制度给逼的,完不成任务不但收入水平会下降,还有被免职的风险。因此,不如先过了这一关再说,这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几个采访对象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领导快把我们逼疯了。这些年,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高得惊人,各类银行遍地开花,竞争近乎到了无序的状态。高远征对记者说:“各家银行的考核制度就像一样,地方经济GDP增速在8%,却要求银行的增长速度要达到30%,其实数字背后很多业务是空的,不过是面子工程,并没有真正赚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银行的考核制度非常严厉,比如某股份制银行实行“平衡积分卡”制,考核后进行末位淘汰。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指标包括很多项,比如存款、贷款、中间业务、信用卡、小微贷款、电子银行等,所有的指标都分项考核,每一项都会有一个分数和排比,年终会有一个汇总后的总分,如果总分达到了行里规定的考核指标,就相对安全了;如果总分没有达到指标线,就会被末位淘汰掉。

孔凡对记者说:“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都会有一定的淘汰比例,支行行长都属于业务部门范围,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四十多个支行行长,现在已经被免职了十几个,很多都是因为没完成考核指标的原因。被免职后的这些行长只能又回去做高级业务经理,咸鱼翻身的机会几乎为零。”

事实上,指标考核是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普遍实行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股份制银行,一段时间以来,像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行长因被免职的太多,职位空缺严重,因而在银行内部几乎招不到行长。

激进的考核制度,一方面加快了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及转型和创新的步伐,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创新和考核制度倒逼引发的人为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必然成为商业银行转型付出的代价。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不断加剧,股份制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但银行的零售业务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积累了一定社会资产和使用率的时候,它的成本才能降低,回报期才能到来。

篇9

据统计2014年,晋江市的农业产值7.5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0.7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4.2%;牧业产值4.9亿元,与去年同比下降17.0%;渔业产值22.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8.3%,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亿元,比2013年增长2.6%,增幅提升2.4%。晋江市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样,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晋江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调研报告显示,调研的4省区企业中,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贷款,农信社提供的占48.8%,农业银行提供的占26.8%,有52.5%获得贷款的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不方便,更多的是采用民间借贷。但由于民间借贷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一旦发生纠纷,又没有合理的解决机制,将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晋江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探索出适合晋江农村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

二、当前晋江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晋江市政府的领导下,农村金融机构一直处于变革状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弱化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工具单一,缺乏创新力

晋江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仍落后于城市金融市场。例如金融交易手段单一,农村农户很难接触到诸如股票、金融债券、国库券等金融工具,而且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出货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新特征、新趋势,这就要求农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应随之发生改变,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只有单一的存贷及结算业务,缺乏创新力,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民间融资扰乱金融秩序

合会、抬会、摇会等民间金融形式是晋江民间融资的主要渠道,在政府金融机构自身局限性的限制下,民间融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由于民间融资的利率往往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受利益的驱使,人们就会积极参与,这时极易诱发高利贷以及非法集资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机构的存款额度,增加资金的组织难度,扰乱了金融秩序。另外民间融资往往不受政府部门的监管,自身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其只能局限于有效的范围内展开,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丧失优势,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环境差

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和数量巨大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这些对象地域高度分散,并且大多数贷款无抵押品。在信息相对封闭的农村里,一些农户和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总以为向银行贷款,钱是国家的,不贷白不贷,也不用急着还钱。这是一种潜意识,致使大多数人只想贷款,不想还钱,进而引发了违约、赖账、逃废债务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市场就会陷入银行“难贷款”,群众“贷款难”的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营造出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难题,促进农村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四)金融服务积极性不高

据了解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金融机构对农户所提供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户多数小额贷款,大额贷款又缺乏应有的抵押物;二是农户所能提供的贷款手续不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金融机构埋下风险;三是按照国家政策执行较低利率,加之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因此,仅从成本和风险来考虑,金融机构都不太愿意进行放贷行为,以降低自身的成本与风险。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正逐渐减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部分资金流向城市,使农村融资陷入困境中,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晋江市政府应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科学的、有效的金融支持策略,加大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村贷款难题,使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注重创新,服务产品多样化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里,保守只能落后,唯有创新才能突破,才能成功,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高效地解决目前农村金融工具单一的难题。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都要积极引导员工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工作创新,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业信息和农户、企业的金融需求,创新储蓄并帮助农户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对理财产品如股票、金融债券、国库券等金融工具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让农户了解这些金融工具的特性和作用,了解经济大潮的发展趋势,进而合理投资,保持收益。这些工作的量很大,需要员工付出辛勤的汗水,然而就长远而言,却能够实实在在帮助农户解决融资的难题,还能够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塑造银行的品牌形象,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坚持改制不改向,更加注重“三农”的服务,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经验做法,特别是在阳光信贷、进村入户、富民惠农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目前该行在全市共有101个营业网点,自助设备区106处,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249个,福农通自助终端1990台,POS机具442台,金融服务网络遍布城乡。截至2012年4月末,该行共发放涉农贷款金额99.2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97.25%,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压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因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具活力的因素,特别是人特有的能动性,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力要素,在具体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这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人力资源也是机构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金融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对机构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当务之急就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利用院校的师资队伍、重点学科、科研手段等优势,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创新工作持续推行,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引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团队,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取长补短,拓展视野和思路,使其能够突破自身的专业限制,不断进步,进而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如为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晋江农商银行根据深沪渔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信用船”贷款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渔民提供合理的授信额度,帮助渔民扩大生产、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据了解,该行至今共评定200多艘“信用船”、授信额度4亿多元,大大促进了深沪渔业的发展。

(三)健全传统民间金融形式,并加强监管

“合会”“、抬会”“、摇会”等民间融资形式在晋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这些民间金融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它们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政府应对这些民间金融加以引导,使它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同时政府还要根据晋江的实际,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立法工作的研究,逐步建立以银监会监管为主、以行业自律管理为辅的农村民间金融监督和管理体制,将这些民间融资形式纳入政府金融监管的范围之中,促使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规范的运作,有效规避风险,进而充分发挥出它们互助合作的积极作用。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积极性

当前,农村金融不断外流,吸血不造血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社的去农化倾向严重、各商业银行的城市中心战略将在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投入到回报率高的非农业领域,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致使农村金融出现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局面。为缓解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利局面,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积极作用,既要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强化金融机构支农功能,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使支农工作顺利开展,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难题。政府根据实际制定、实行税收的优惠政策,通过对支农的贷款实行减免税收、对参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商业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积极性。另外政府也可以根据金融机构在农村发放农业贷款或在农村设置金融网点予以一定的补贴,促使和引导机构资金流向农村,从而帮助农户走出资金困境。

(五)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解决后顾之忧

建立健全的农村保险体系,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这对于保障农户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最大的天敌,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自然灾害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当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农户将可能颗粒无收,损失惨重,那么银行的贷款也将无法偿还,因此,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这在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为鼓励农村保险的发展,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和加大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政府做农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农业保险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所以地方政府还应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保险体系,让商业性的金融保险机构参与进来。这样既能够帮助政府解决资金难题,还可以解决农户们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营造信用氛围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目前农村农户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出现农户只想借款,而对于还贷却不积极的现象。这既损害了金融机构的经济利益,也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尽快建立并普及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够有效避免行政干预追逐利润等造成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促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着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宗旨展开,提高金融支农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营造出良好的信用环境。这样才能够约束贷款农户的还贷行为,增强他们的还贷意识,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从而有效制止违约、赖账、逃废债务等现象的发生,使借贷步入良性循环中,营造出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

四、结束语

篇10

国务院总理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认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对于银行板块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第十条“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即“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这对银行业而言,很显然是个潜在利好。但这是否构成市场做多银行股的理由?

净利润环比负增长,业绩整体下滑明显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银行在业绩上继续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14家上市银行平均实现净利润约238.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长了50.34%,但是环比出现10个百分点的负增长,增速放缓明显。我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增速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与其前期基数较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同他们持有相对较多的海外资产被迫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有关。

股份制银行虽然同比仍然保持100%的增速,但是环比也出现12.03%的负增长,只有华夏银行和深发展环比出现正增长,而华夏银行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税收在会计上处理方法所致,深发展较主流趋势相反的是在拨备上仍然采取放松的做法。

城商行则是环比唯一出现正增长的银行,三家城商行同比增长80.85%,环比增长11.19%,预计其出现正增长的原因是因为前期基数较低,以及其资金业务占比较高,债券业务在三季度债券牛市的背景下出现丰厚的盈利有关。

总体而言,我国上市银行仍延续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占比分别约为85%和15%。三季度虽然上市银行整体增长面临不错的业绩,但是正如我们前期所料,增速已经明显进入下滑通道,下滑主要原因是息差的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以及资产质量风险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的提高所致。

净息差全面收窄

净息差稳步扩大成为上市银行今年以来净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要素,但是继二季度净息差扩大至全年高点以来,三季度净息差出现全面收窄。

从数据上看,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水平是趋于回落,平均水平继中期收窄后环比继续回落5个基点,从分类别来看,二季度城商行还出现净息差环比略微扩大,而到了三季度也出现负增长,较二季度略微回落1个基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剔除中国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回落3个基点。这也与城市商业银行很多客户都是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定价能力较强有关。

从利差缩小的幅度来看,招行,浦发,华夏,南京银行缩小幅度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净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下也可以得到验证,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以及南京银行3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均出现了环比负增长。而浦发银行在息差缩小的基础上净利息收入环比增长7.76%,较为难得,主要是因为同业存款增长100%,存款定期化并不是很明显。而交通银行在净利息收入上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速度,环比实现4%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净息差的环比下降幅度较小及生息资产规模依旧维持了稳健的扩张速度。

导致这种息差收窄趋势的原因主要是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股市不景气带来的存款回流现象,我们从图2可以看出大概从今年4月份开始,M1增速要明显慢与M2的增速,说明定期存款增长迅速,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二是经济下滑,企业扩大生产动能减弱,压制了企业的贷款需求,缩小了贷款利率上升的空间,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从5月份以来,银行利率上浮贷款占比缩小,银行贷款定价能力明显减弱。

其三即是虽然三季度以来虽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但是历次的减息基本上都没有改变活期存款利率,而活期存款在我们银行中占比接近50%,这直接缩小了各银行的利差,在不考虑存贷期限结构和存贷比的情况下,预计每次对称降息27bp将缩小银行的净息差5bp,给09年的净利润带来2%的影响。虽然目前而言因为存贷款重新定价的原因,降息带来的息差缩小带来的负面效应暂时没有在利润表中表现出来,但是预计将在明年将会集中显现。特别是对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影响较大,例如北京银行,招行和建行。

经济下行环境下,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加大

从三季报披露数据的银行来看,前三季度,除工商银行、交行、招行、中信银行、深发展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下降,其余几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中均有不同幅度上升。而不良贷款率上,已经公布数据的有民生、兴业和宁波银行出现反弹。其中宁波银行反弹非常明显。虽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而言目前仍然维持较低水平,资产质量从静态来看依然保持良好,但是动态而言不良贷款恶化趋势逐步加剧。特别是以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宁波银行表现尤其明显。

我们认为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波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而且主要分布在宁波市,以出口企业为主,从中报公布数据来看,公司商业贸易页贷款占比高达21.70%,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猛涨的背景下,出口企业受影响较大,沿海地区已经出现大量出口企业倒闭,公司的三季报继中期后继续出现不良贷款的大幅反弹,扣除核销的因素,不良贷款接近翻倍,可见宁波银行的贷款质量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宁波银行的这种态势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经济目前的一定现状,预计后期其它银行不良贷款也将会继续反弹。

在二季度均出现明显反弹的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由于数据公布不全面,所以我们无法继续跟踪,但是从公布了数据的四家银行来看,逾期贷款较中期基本持平,只有兴业银行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经过二季度的明显反弹后,各银行在三季度应该加大了对逾期贷款的清收力度。而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房地产类贷款风险,因为三季报银行并没有公布相关数据,从目前情况来看风险还是可控的,我们认为个人住房类贷款风险还是可控的,其不良贷款率要远远低于其它类贷款。

对于开发商类贷款,我们认为其风险比个人住房贷款要大一些,但是总体来讲,目前大多数开发商虽然资金比较紧张,但是因为前两年的资金积累,可以保证今年资金链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对于开放商类贷款一般有土地质押,目前来说土地并没有出现严重贬值,但是不排除未来继续调整,部分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条断裂给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冲击。

虽然总体来看,三季度上市银行中不良率大多仍然保持下降,但是根据经验所知,从经济的减速反映到资产质量的恶化需要一个时间,实际的不良贷款爆发期很有可能集中反应在今年年末到明年中期,未来银行资产质量问题非常严峻。

拨备计提力度整体提高

从三季报可以看出,除深发展外,上市银行的拨备普遍高于100%,大多数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出现上升,只有兴业银行的拨备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因为三季度部分银行资产质量波动明显,大多数银行普遍加大了拨备的计提力度,浦发,兴业,深发展,宁波计提力度较低。深发展呆账准备金还出现负增长,体现了该行较为激进的作风。浦发虽然计提力度较低,但是其拨备水平依然位居第一,拨备的反哺效用正在逐渐释放。宁波银行因为不良贷款反弹明显,明显拉低其拨备121个百分点,公司并没有靠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来应对这种冲击,而是靠释放前期积累的高拨备。

虽然上市银行的拨备水平普遍高于100%,但是在这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正如我们前面所担忧资产质量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和明年集中暴露问题,而且上市银行在07年所积累的高拨备已经释放了一部分,不排除银行为防止明年的危机在年底大幅计提减值准备,以减轻明年的压力。

前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54.21%。工行,建行,中行上升力度较大,可能主要是与他们持有较多的海外资产有关。仅有招商银行和浦发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上述两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200%,未来两家银行有望继续过释放拨备来提升业绩。

中间业务收入难现昔日辉煌

08年三季度,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并没有延续中期的增长势头,增速较上半年均有所下滑非利息收入占比也略也下滑,主要是因为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下滑较为明显。三季度仅深发展,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实现环比正增长的状态,中信银行同上季度基本持平。

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主要是因为两家银行前期基数较低,再加上债券业务的高增长带来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南京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环比实现了显著高于同业的增长,主要是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实现了1.39亿元的收益,应该主要与债券市场的上涨有关,南京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非息业务收入3.78亿元,非息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16.63%,比08年中期的13.22%又上升了3.41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超出我们的预期出现较大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三季度因为银保业务的收缩,导致银保这一块业务收入的降低。其次是因为上半年中间业务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靠从紧的政策下大量销售信贷类理财产品拉动的,而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逐步放松,这类产品销售放缓。预计未来中间业务收入如果没有发现新的增长点的情况下,增速将继续下滑。

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二季度有所好转

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来看,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除浦发银行和深发展徘徊在监管线附近外,其它银行都要远远高于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状况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较二季度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宁波银行还是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浦发银行和深发展都有进一步融资的需要。

三季度末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4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17%,接近银监会的最低规定。因此,补充资本金非常有必要。公司原定公开增发8亿股的计划因为资本市场的下跌而搁置,公司董事会近期通过了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混合债和100亿次级债,如果顺利发行,预计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2%左右。

深发展三季度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8.84%和6.48%,达到监管要求。近期公司股东大会通过3年内分次发行不超过280亿元债券的议案,占比接近其付息债券规模的7%,债券融资比重在上市银行中占比较高。但是债券融资不能计入核心资本,三季度公司核心资本为175.78亿,附属资本为67.18亿元,这样的话只有108.6亿元的空间,增发的债券并不能完全计入附属资本,公司仍然暗含股权融资的需要。

银行股9月份以来市场表现

今年十月份以来,招商银行跌幅最大,跌幅达33.65%,股份制银行除去华夏银行跌幅均超过20%,华夏银行跌11%,在股份制银行中跌幅较小,国有银行中除交通银行外其它三家国有银行相对抗跌,交通银行跌幅仅次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跌幅较小,分别为17%和16%;城市商业银行也表现相对抗跌,北京银行还逆势小幅上涨1个百分点,表现相对抢眼。

从六月份以来银行股的走势来看,可以看到银行股在中报公布期间,由于优异的业绩,所以走势一直强与大盘,但是随着减息周期的到来,银行股走势又明显回落,走势明显弱于大盘,除去汇金救市引发的一个小除外。

从A-H股的溢价率来看,6家银行A股股价均要显著高于H股,其中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溢价最为明显,所以我们从套利空间的角度建议回避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

重点关注短期出现的交易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