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劳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公司劳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公司劳务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的战略地位

提升建筑也劳务管理战略地位,实现管理模式四个转变。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要明确和强化劳务分包管理的指导思想,重心是要在目前的管理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

1、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分包的管理应该转变为长期的战略合作,而不是之前的短期的、临时性的搭档式合作;

2、要将之前简单粗放的传统劳务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的、流程化的科学系统管理,并且要确定PDCA管理模式,加快形成劳务企业和农民工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强化工作过程控制及其细节管理,强化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3、要用政府主管部门规范的劳务管理规程取代各企业自行的劳务管理模式。此外,还要积极地总结归纳各地的的劳务管理经验,借此经验提升劳务管理水平,颁布规范化的管理规程,主要包括实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相适应的规程;

4、此外,劳务分包企业还要实现三提高和两稳定,即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实力,稳定技术工人,稳定主要技术和管理骨干。

劳务分包的规程化管理主要是对以下九大部分的管理,即计划管理、战略合作企业管理、招投标管理、人员管理、督察管理、结算与兑付管理、统计分析管理、考核管理和综合评价,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二、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思路

劳务管理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企业减轻管理负担、提升竞争力、实现向管理型、技术型的转化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劳务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速分离,顺利进入市场。即要加快管理层、技术层与劳务层的分离,是劳务层进入市场;也可以借助内部劳务公司统一管理固定工人,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合同,进而将固定工人剥离出公司直接进入市场;

2、劳动作业需持证上岗。内部劳务市场和社会劳务市场的劳动力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仔细地、逐一地进行技术考核。凡是上岗人员必须拥有相关证件,无证拒用,并严防冒名顶替,还要逐渐实行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称制度;

3、实施培训。对进入到劳务公司的工人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教育和技术培训;

4、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劳动安全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考核制度等。每一个制度都必须要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标:有利于劳动力的科学使用,有利于企业进行安全施工,确保人员及建筑物的安全,有利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三、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建筑企业劳务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劳务人员的流动性太大,导致管理的无序和无效,因为,劳务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人员的新进与辞退非常频繁,如果建筑企业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有序进行,及整个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先将三个有效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实行劳务人员管理的机制,为了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建立建筑劳务市场和劳务人员进入的统一凭证,具体地说,就要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登记档案,规范劳务人员的个人信息记录,例如给劳务人员建立统一的劳动手册,劳动诚信记录等,使得技能保证劳务人员在建筑市场的合理流动,又能维护雇佣双方的合理权益,使得建筑企业在招收新的劳务人员时,可以对此劳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诚信度,技能水平等信息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得很多管理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此外,还应该建立统一的建筑企业劳务人员的教育登记培训制度。要规范劳务市场的人员管理,提高劳务人员自身的教育水平及技能水平是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建立人员信息档案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登记好。因为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劳务工人技能偏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及遵纪守法意识。使得管理过程中更能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减低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有利于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保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2、优化劳务人员结构配置

针对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构优化:

年龄结构化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年龄结构化对其管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中,形成一个呈金字塔状的“老中青”结构。按照年龄划分老年比例在塔顶,中年比例做支撑,青年比例是基石。

能力结构化

能力结构化就是多公司各个管理和技术岗位进行招标,筛选出优秀的人才。都说“能者居上”,对于“能者”给予优待,对于“弱者”,“强者”给予辅助,这样在公司各个岗位之间形成“强帮弱”的能力结构。并且要能突显出各个岗位中素质高、能力强的核心人物,也就是业务骨干,让其能发挥自己所长进行“一帮多”的能力展示。

专业结构化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有自己所在部门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更能进行公司整体的结构的系统了解。这就需要公司在优化专业结构配置的同时,进行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选拔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将其调整到关键岗位或破格提拔到管理岗位,让管理层、技术层以及基层人员的结构比例达到最优状态,为公司的整体发展铺好道路。

3、完善激励机制

在某建筑企业的劳务人员战略管理中,激励机制从两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

(1)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薪酬机制。对于公司基本员工继续采用岗位技能效益工资制,但在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上要有一个较大的调整,浮动工资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而且浮动工资与员工平时的表现和工作绩效密切挂钩,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年薪制:年薪=基薪+风险收入,风险收入在年薪中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充分调动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智。

(2)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新的竞争机制。健全和完善“末位淘汰”和“竞聘上岗”制度,以实现淘汰冗余,精兵强将,引入竞争,能者居之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得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提高了企业劳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社会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劳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抓好人才资源的管理,因为这是一项具体战略意义的任务,并且需要长期坚持。建筑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抓紧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并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只有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曾肇河,建筑企业劳务资源开发与管理[J];建筑管理;2012年07期

[2]伍明辉、张原,建筑企业实施直管劳务的可行性探讨[J];建筑管理;2011年11期

[3]顾纪云,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业队伍建设及发展方向[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篇2

关键词: 建筑市场;劳务分包;农民工;合同管理

0引言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的劳动用工行为和工资支付行为,解决施工企业中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各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文件),都陆续出台了许多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市场环境及部分市场主体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甚至出于转嫁市场风险等原因,导致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及履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背离法律法规的现象,加上“包工头”仍是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中劳务分包的实质主体,这些因素都直接造成了劳务纠纷频发,甚至出现许多,给社会安定及企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劳务分包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很多都是“包工头”直接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一个工程项目,在开工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施工企业与具有劳务分包资质企业单位之间的劳务合同,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劳务公司只是一个应付国家制度的摆设,仅是被挂靠的一个皮包公司,在现场实际施工的班组仍是由“包工头”组织和管理的,且这些班组人员与劳务公司之间根本没有正规有效的用工合同。“包工头”直接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甚至是直接与项目部签订了合同,而且还存在“包工头”签了合同后再转手分包给其他包工头的现象,也就是再分包或转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工头”众多,市场混乱,使得发包人处于强势地位,发包人利用买方的这种强势,往往直接与“包工头”签订很不利于承包人的合同,甚至存在大量的未签合同先干活儿的现象。而承包人也一样具有强势,工人们往往在“包工头”的授意下停工闹事,利用合同漏洞讲各种条件抬高合同价格。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进而引起的发生。 1.2 同中的价格条款中没有单价分析表。一个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多道工序或工作内容,例如在住宅工程中,泥(瓦)工一般是负责基础土方的修整、基础和主体的砌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浇筑混凝土工作,而在很多分包合同中都是一个综合单价,在我国很多地区一般都是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计量单位约定一个价格,而没有详细的划分挖土方是怎么计量和计价,砌筑中的普通砖是怎么计价,砌块是怎么计价,浇筑混凝土时的泵送混凝土是怎么计价,利用垂直运输工具和人工浇筑是怎么计价。同样在木工、钢筋工、抹灰工、油漆工的分包合同中也存在诸多这样的现象。因为没有详细的单价分析表,在工程施工过程按已完工程量付款则无法计量工程进度款,如果这些工作内容中的一项施工工艺变更,则也没有相关依据调整合同价格。而且大多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同样不够明确,一些工作究竟应该谁来做在合同中找不到明确的依据,承发双方争执和纠纷就再所难免。 1.3 合同条款中关于进度、质量、安全及现场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够细,或不够明确。在合同中对进度的要求只是一个总的工期要求,在实际发包中,往往是一个分包队伍只是承包某一分项工程,在施工中受其他工程的进度制约,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化,最后工期达不到合同要求,而发包人却最后按合同办事,使得承包人受到损失。在安全要求上不明确劳保用品由谁提供,如安全帽、安全带是由发包人统一提供还是由承包人自行配备不明确,还有就是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由发包人安装还是由承包人自己设置不明确。对工序质量的检查标准和规定不完善,平时在拨付进度款时没有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就付了进度款,有些工程直到在竣工验收时才发现问题,这时承包人合同款已经拿得差不多了,工人也都撤场了,再让承包人来返工处理就会引起很多麻烦。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在签订合同时没有提供,仅写明承包人进场必须遵守现场及发包人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里有很多处罚条款,这些条款在签订合同时承包人并不清楚,进场施工时往往会受到许多处罚,结算时被扣除这部分罚金就会很不高兴,甚至引起纠纷。

1.4 工人工资支付和完工结算的条款不合理、不明确,进度款支付不及时,完工时尾款迟迟不付,导致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资而恐慌或闹事。在合同中,发包人对承包人确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保障缺少规定,对进度款的计量约定不明确;有的发包人在完工应该进行结算时,以没有和建设单位结算、或还没有通过竣工验收、没有核算好工程量等各种理由拖延支付,而劳务承包方因为没有应急资金支付给工人就会导致工人集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的发包人在发放工程款时直接发到了“包工头”的手中,而“包工头”并没有足额的发放到工人手中,甚至有的“包工头”卷款私逃,最后工人不得不向发包人讨要工资,而发包人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维护社会安定,则必须再支付给这批工人应得的工资。 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均比较常见,归根结底还是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的不规范,承发包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和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造成参建各方的经济利益受损,影响企业形象。 2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措施 2.1 要响应建设部[2005]131号文件精神,发包人切实做好合同签订工作中对承包人的资质审查工作,杜绝直接与“包工头”签订合同的形象。在选择承包人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进行发包,有些合作多年的“包工头”不具备劳务资质,可以要求他们包括他们的每一个工人与具有劳务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审查劳务企业派遣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人是否都有合同,是否劳务企业都为这些工人缴纳了劳动保险及参加了社会保险。在招标或合同谈判时,要求劳务企业要为工人缴纳意外保险,并要求劳务企业具有安全管理人员和支付工人工资的保证金。同时,国家、各地方政府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及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检查,定期不定期的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现场的每个工人是否都与劳务公司签有用工合同,检查承包人是否具有相应的劳务分包资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对发包人及承包人给予行政处罚和通报批评。转参考文献:

[1] 高晓江.《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要旨》.

篇3

随着我国近些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这期间对于建筑行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我国的建筑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不规范管理的状态,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一般的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还会经常出现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并且,建筑工程领域中经常出现违法分包、转包等不合法现象,这也给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使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稳定发展,就必须要使其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从而为企业有效避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财务风险,真正推动企业稳定向前发展。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控现状

对于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加强建筑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控制认识不足,一些企业过分的重视实际工程的施工建设,而忽略了自身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并且缺少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办法,甚至一些小型建筑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经营过程中企业财务非常混乱,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会使得一些责任互相推诿。其次,虽然一些企业对于财务管理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没有一个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成为空谈。并且我国建筑企业的流动性较强,很多的建筑企业在很多区域内都有工程项目,而对于相关建设资金的使用则与整个公司有着联系,因此在相应工程建设上需要资金支持时,公司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资金调配,造成了建筑项目出现停工现象。另外,一些建筑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较为缺乏,在进行财务人员招聘时很多企业都忽略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导致企业的相关管理能力不足,最终造成了企业财务账目不清,实际财产不实的现象。

三、对建筑企业财务管控的有效措施

(一)降低劳务费支付风险

为了能够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建筑企业需要与劳务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务分包合同,然后必须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建筑企业劳务公司民工工资。而在劳务公司进行分包挂靠时,必须要以挂靠劳务公司的名义进行与民工签署劳务合同。此外挂靠的劳务公司与每一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要在相关的合同中注明以下几点:工资必须是含社保的工资、合同中必须有社会保险的相关条款。并且建筑企业需要通过以考勤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支出管理,并且为每一位农民工开办银行卡,保证将员工工资发放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这样对于降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通过合理选择降低企业税负

随着我国近些年的税收政策不断改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选择一个正规的材料供应厂商进行合作,不仅能保证建筑企业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失,还能够使建筑企业管理向着正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采购原材料的成本方面,正规的厂商价格将要比小型厂家价格略高。而随着我国税收政策的改革,通过取得增值税发票能够抵扣一部分的税款,这样总体的算下来,企业在正规厂家采购材料的成本还是较为合理,并且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此外,建筑企业通过定点采购的办法,根据厂商协调进行定期的资金结算,并及时的开具增值税发票,这样一来不仅使建筑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使用,还能够降低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

(三)实行集权化财务管理模式

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这样一来在企业材料采购及设备的采购时,建筑企业财务部门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质量与价格控制。此外在选择的各种设备时,需要科学的选择,并在使用者使用之前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增加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数量,通过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来杜绝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且通过事前预算机制来进行控制,做到对整个财务管理的动态管理效果。

1.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济效益。一般来说,在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对建筑施工中重点的资金及材料采购,必须要加强财务控制,防止资金的不当使用,防止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通过利用科学、严格的审批制度,保证资金审批正常进行,从而避免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几率。并且,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采购申请制度,对施工材料按照最初设计的预算数量进行采购,从而避免出现浪费。此外在日常的关联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授权审批控制管理方案,对日常的各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授权审批,并且保证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有应急授权的权利。对于一些容易出现舞弊的工作岗位,必须要加强管理,防止出现相互勾结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现象。总之,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内部岗位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制定。只有建立了严格科学内控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日常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经营管理,规避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现,需要企业建立一个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这种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管理。并且,对于企业在日常进行的各种预算执行中,如果发生超出预算方案的计划执行时,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这样才能够进行超预算的支出。只有将企业项目成本费用真正的控制在最初的预算中,才能够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对于预算执行和预算目标中呈现的巨大差异,需要通过各种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原因的查找,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变经营的方式,达到有效避免企业财务出现风险的几率,对于纠正错误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全面预算工作,还能够有效的作为一种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准确的掌握员工的各项工作成果。

3.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预算目标与标准进行很好的掌握。首先,建筑企业需要与施工项目部进行相关合同的签订,从合同中约定双方关于绩效考核的一些内容与标准。并且由相应的工程监理担任进行考核的责任人,使其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并且还能够按照约定进行一个公正的评价,对于评价的结果需要由三方共同进行确认,这样才能够将其作为本次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这种准确的分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管理者工作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篇4

关键词:强化执行力控制法律风险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司管理制度是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充分调动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范企业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结合国家法律、政策等相关规定建立的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公司管理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功能:(1)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有序地运作,将公司的法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2)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降低企业经营运作成本;(3)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5)良好的规则制度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因此,一个规范的企业,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无不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恪守视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生命线,并对其不遗其力地加以完善和维护。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各建筑施工企业在坚持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瞄准国际先进技术,立足于做好各项工程,不断拓宽施工领域,各级管理者不断地查找预期计划和实际结果的差距,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弥补这些差距,保证施工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有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30%靠制度,40%靠执行。迈克尔.戴尔说:“执行力就是在每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GE的总裁杰克.韦尔奇说:“一个公司的效率不在于它的大楼,也不在于它的人员,更不在于它的会议,而在它的贯彻力度”。这都是在说执行力。就是说在执行制度上,力求切实有效地执行。这样整个企业自然会欣欣向荣,呈现一副朝气蓬勃的斗志,勇往直前的局面。

1:强化公司管理制度执行的必要性。

笔者所在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是始建于1952年的一家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他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辉的业绩,曾被誉为“共和国建设的摇篮”。这样的企业其管理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健全。包括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生产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法律纠纷管理等规章制度800多项,并已形成标准化文本,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其他一些企业相比,应该说有着很强的管理优势。然而这样具备深厚管理底蕴的企业,近年来却不断地遭受经济纠纷的困扰。单就法律纠纷来看,2008年初到2010年底,公司就发生了诉讼纠纷75起。其中:建设工程合同纠纷23起;劳动争议纠纷13起;买卖合同纠纷10起;承担合同纠纷8起;租赁合同纠纷7起;人身侵害赔偿纠纷7起;商誉权侵害纠纷4起;借款合同纠纷2起;物权确认纠纷1起。涉案标的额达14485万元。笔者作为上述案件的承办人之一,曾对以上的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上述经济纠纷的发生,普遍存在着公司管理人员在不同程度上没有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造成了施工企业执行力的弱化。执行力的不足,必然增大企业的法律风险。

2:执行力的弱化是法律风险的成因。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管理制度,也就没有管理。但有了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地恪守和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形同虚设。虚设的制度必然导致法律风险,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

2.1:市场竞争不规范弱化了执行力,使企业面对无法回避的法律风险。进入市场经济后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施工企业处于一个竞争平台,面对不规则或是充斥着畸形现象的建筑市场,他已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尤其是在开发承揽建筑工程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在签约中出现了“坚持自己经营底线,你就饿死;放弃经营底线,你就要承受有风险”的尴尬局面。因而,面对企业求生存的境遇,施工企业常常无奈地选择了风险。

2.2:管理者管理素养不高,整体管理执行能力不强。施工企业的各级员工基于行业的特点,大多为工程技术专业出身,各级管理人员多数是由工程技术岗位逐步转向项目管理岗位,普遍缺乏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削弱了企业整体执行的能力,造成了企业法律风险的隐患。

2.3:资源配给不能满足执行需要,种下经济纠纷的祸根。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有相应的资源配给,资源不足或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执行力,更重要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有很多项目在施工中给予的人力、财力、设备、材料等资源往往达不到要求,至使有关制度无法贯彻执行,只能绕道走,由此形成了法律风险。例如,我公司发生的多起买卖合同纠纷,基本都是资金不足,导致项目部委托施工人采购或赊购材料发生的纠纷。

2.4:不关注制度的执行过程,导致执行结果的偏差。公司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养成了“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领导作风。对下属的执行细节、工作中所需要的资源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完全漠视,这样公司的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例如:几年前我公司为了占领更广阔的施工领域,抽调一部分“能人”,每个人发放50000元自找门路,各自发展,争取在全国建立分公司。这些人为完成目标,依托社会各类人员找门路,找市场,将企业的各种资信资料传捣到各个角落。最后是一个也没站住脚,但社会人员却拿着我们的资料,成立了若干个假公司,以我公司的名誉开展经营活动。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案件,给我公司带来了极大的信誉和经济上损失。前年在四川广元的一个假公司,引发了11起案件,涉案总标的额达1200多万元。

2.5:不按制度办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情况相当的严重。主要表现在:

2.5.1:超越企业授权。如2010年某分公司依公司的授权承揽了北京房山区的办公楼工程,在未经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便将其工程全部转包了一家没有资质的个体建筑商,并擅自授权他以公司的名义施工,结果未待工程完了,该建筑商便欠下多笔货款和租赁费,最后债权人将三冶公司诉上法庭。经调解公司虽未承担经济责任,但企业的信誉却因此受损。

2.5.2:不遵守合同规定。2010年4月下属公司完成了山西介体某电厂工程后,因业主不支付工程尾款,便扣下竣工资料不予移交,后双方诉至法院,经法庭审理确认为双方违约,判令公司承担相关责任,给公司造成400多万无的经济损失。

2.5.3:违反劳动管理规定。从2010年到现在,公司共发生了13起劳动争议案件,主要原因也是一些下属公司在劳务使用过程中没有遵守公司劳务使用的有关规定,特定情况下为确保工程而不管不顾,采取了非常规的操作手段,给劳务的使用上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同时在施工中又管理不善,发生事故而形成的人身伤害赔偿的纠纷。

2.5.4:反合同担保的管理规定。2006年下属公司为承揽大连木子别墅工程,在未对被担保方大连樱花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资信情况做充分调查的情况下,便为其提供贷款担保。后因工程没有合法立项而告停,结果被担保方携款逃逸,最后银行将三冶公司告上法庭。虽因合同存在严重问题使公司未承担责任,但其教训是深刻的。

2.5.5:对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的保障性、针对性、有效性勿庸置疑,但怎样来确保它的贯彻实施呢?我们现在很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办法。监督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和计划的落实。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没有监督与控制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管理问题转化为法律风险。现在各个层面都在讲执行企业制度,但执行的好坏没人管理,或是职责不清,无法考核。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考核非常重要,对执行效果好的要表扬,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对执行不利的要批评并及时的纠正,同时追究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地执行力,才能营造执行的文化氛围。

2.5.6:教育培训滞后,风险意识缺失。企业的每个经营活动都是机遇与风险共存的,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地感觉风险,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而在这一点上公司显然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首先,公司没有将制度执行力教育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对不同岗位及不同层面的的员工如何开展教育,公司没有一个切实规划。其次,更多的管理人员是凭经验或感觉管理工程,对制度的要求说不清楚,同样对下属的工作也没有按制度标准进行考量。第三,具体的施工人员不了解自己的岗位应遵守什么,执行什么,只是按上面安排来完成工作,至于什么是制度,不按制度操作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却全然不问。由此可见,对全体员工加强执行力教育势在必行。

3: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是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保障。

我们很多管理者非常疑惑,为什么非常健全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偏离,还会经常出现法律风险,主要因为执行力的不足。一个企业的成与败,归根到底要看其执行力的强弱。那么怎样加强施工企业执行力度,确保执行力贯彻始终?把握执行力不畅的病因,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各级管理者对执行力要常抓不懈,要把对管理制度执行力的监督作为日常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坚决克服经验至上的思想,对重大的经营活动和重大的经济合同,要加大风险预测防范,搞好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对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要有布置、有监督、有检查,克服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管理者还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在执行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量化的问题尽可能流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2:选择好项目管理的“领头羊”。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执行力的关键人物,是站在法律风险前沿的指挥官。选择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可以带动项目管理团队在执行中少走弯路,减少执行偏差。尤其是在合同的管理中,对涉及合同履行中的设变、工期、索赔等变更事项,应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收集好相关的证据,以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

3.3:事前控制,抓关键性细节。营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细节决定成败,执行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注重细节,执行力往往会大打折扣。施工项目各项决策、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执行者不仅要把握大方向,抓主要问题,更要考虑关键细节,以及要有较强的事先控制和驾驶能力。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跟踪过程监督,及早暴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强大的执行力,才能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3.5: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机制,实施全过程控制。监督机制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确保合同履行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能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二是完善合同履行中的监察职能,以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施工合同为依据,实施过程控制,充分行使即时纠正职权,将合同履行中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三是依靠制度实施全员制管理和按标准经营的管理模式,通过强化规范管理,保证合同目的最终实现。

3.6:加强以管理人员为主的全员风险意识教育。一个有着丰富管理底蕴的企业,一定是个有着完善管理制度的企业。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结晶。要通过定期培训、专家辅导、业务考核等形式,加强制度执行力教育,使每一名员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制度,并在工作中自觉的执行。要让员工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执行制度,取得最佳的工作成果,从而减少法律风险。这是一个企业的长期任务。企业领导者为此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通过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协调各个部门、方方面面,力争在不同的管理岗位都能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只有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迈上新的台阶。

3.7:弘扬企业精神,凸显文化主题。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育依法治企业的理念,使员工们懂得,能熟练掌握和正确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对每名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增强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通过奖励、表彰等激励措施,激发全体员工模范遵守制度,从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针对不同人员给予一种“激励”,让他们感受到在平凡管理岗位上忠于职守的成就感。相信通过浓厚的法治管理文化和模范的执行指引,会更大程度的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执行制度的主动性。这样在执行过程中才能达到执行的预定目标。

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 营改增 对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1月16日联合下发了财税〔2011〕110号文件,将建筑业纳入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试点范围,建筑业由原来3%的营业税率将改为11%的增值税率。“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企业应如何去应对,这是建筑企业急需积极面对和探索研究的问题。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消除重复征税,上一环节的销项税即为下一环节的进项税,环环相扣形成抵扣链条,按理应是税负的减轻。但是建筑行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涉及行业范围较广且适用税率不同,如钢材、水泥、方木等大宗材料适用17%的税率,商砼、钎探、土方回填等按有关人员预测可抵扣税率为11%,砖、砂、石头、石灰等材料预计可抵扣率为3%,人工费预测将会进行简易征收按3%可进行抵扣,而间接发生的管理费用估计则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测算“营改增”后的综合税率为4.9%左右,超出目前执行的综合税率为3.44%的营业税,即如果国家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出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税负增加将是不争的事实。

(二)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是对施工企业记帐方式产生影响。营业税下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以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进行计提缴纳,而增值税下则在确认收入和成本的同时就应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或进项税额,月底按进销税额的差额进行税费缴纳。二是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实施的财务管理制度,都是以营业税为基础,在改征增值税后,相关制度和流程都需要修订。比如《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中应增加增值税发票管理、增值税税金承担的内容,应调整资金预扣、材料款项支付及帐务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并且企业应建立《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等专项制度,明确销项票的开票流程及进项发票的取得标准等,强化公司对发票的管控能力。增值税具有“管理严、处罚重、获刑条件低”等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遵守增值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前制订或修订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保证合同流、物资流、资金流和发票流的“四流”统一,以满足增值税下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一)招投标的组织策划

在“营改增”后国家如果没有改变工程项目的计价规则的情况下,企业应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充分考虑“营改增”后项目总体税负的变化,积极跟建设单位磋商能否适当上浮造价,并且要注重甲供材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另外,企业经营预算部门应积极关注“营改增”后招投标的造价计算规则是否会出台新的政策,以便提前研究对策。

(二)固定资产的购买

施工企业目前尽可能的推迟购买大型的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妨计算一下租赁费用与新增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后的入帐价值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每期产生的折旧和维修保养费,做个比较,再决定购买时间。

(三)加强材料商的筛选,材料可进行集中采购管理,且将材料运输费用包含在材料价款内

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消耗占比较大,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是其税负控制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对现有的供货商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企业进行采购;对于年产值较大的企业,建议推行企业内部的材料集中采购,这样不但能提高企业自身的议价能力,还能解决一些用量多但价值低或用量少但价值较高的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困难的问题,方便掌控企业进项税票的获得。并且“营改增”后,由于材料供应商一般适用的的增值税可抵扣率为17%,而运输业的增值税可抵扣率为11%,因此,工程建设的材料应尽量选择由材料供应商运输,并由其开具的发票包括运费来结算。

(四)建议加强对各项劳务分包资质的管理

从现在起,施工企业在劳务招标过程中,除了关注劳务公司的施工相关资质外,应把纳税资质也作为关注重点。尽可能地把劳务分包给具有增值税纳税资质的劳务公司,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要求分包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分包结算;若因个别特殊原因不得不用的分包,必须把企业获利和税费留足,然后确定再分包结算价格,以消化“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增加额。

(五)积极探索 “营改增”条件下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是价外税,税负具有传递性和转嫁性,且当月开具的销项税票,当月必须申报纳税。这就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议价能力强,税负才能做到真正的转嫁。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提前开票必然会导致赊账期的缩短甚至全额支付货币资金,因此,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将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应加大增值税相关知识的普及培训,并安排专人仔细研读增值税的纳税政策,寻找合理的税务筹划空间,制订科学的税收筹划步骤,并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和会计系统做出合理的评估和改进,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税负。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但从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尽早考虑“营改增”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因素,深入分析“营改增”的政策要点,积极应对,以使这一政策惠及企业自身,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建站点,强管理,配套设施到位

石头梁村作为第二期远程教育建设站点,一开始,我们就按照“站点管理规范化、管理员操作熟练化、学用活动制度化、辅导培训经常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将接收站点建设成为高标准、规范化的示范点。一是专门腾出一间50平米的房子作为远程教育播放室,购置了投影仪、数字接口电视机、影碟机、照相机和音响设备,投资3.5万元粉刷墙面、贴地砖、装修门窗,安装了防盗门、防护网,落实了“五防”措施;为播放室配置桌椅40套,制作了远程教育制度牌、节目预告牌。确定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贾丹宁担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我们还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学习收看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二、抓播放、建基地,分类指导到位

我们把播放收看工作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把开展学用活动作为远教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制定播放收看计划保证学习时间。我们制定了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党员每月集中学习最少两次,两委会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结合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实行播放收看“四前”制度,即:在支部提议前、两委会审议前、党员评议前、村民代表决议前都要先组织与会人员观看远程教育专题节目。二是预告远教节目突出学习教育针对性。根据我村产业发展情况,由管理员把远教节目分成党建知识、建筑劳务、养殖专业、良种核桃、商贸经济五个类别,在预告牌上公布节目内容,针对不同的收看对象发放节目预告单。根据分工,由包产业的支委牵头按期组织收看,并适当引导党员群众观看思想性较强的影视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今年以来,共组织收看党建知识专题10场次、建筑劳务技能4次、养殖技术6次、良种核桃技术8次、商贸运输技巧等各类专题节目30余次。通过有组织的观看专题节目,邀请专业人员讲授辅导,增加了培训的针对性,激发了农村党员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建立实践基地增强远程教育的学用效果。为了使远教节目学得会、用得上、见实效,村支部结合产业发展,先后建立了陕西中大建筑公司、丰幸养殖专业合作社、核桃协会等三个远程教育实践基地,村支部根据党员各自的技能特长,安排党员群众分批分期进行实践。大多数党员群众凭着自己掌握的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找到了创业路子或用工单位。

三、兴产业、促增收,示范带动到位

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我村的党员群众劳动技能和致富带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建筑劳务、畜牧养殖、良种核桃、商贸运输等为主的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全村党员在陕西中大建筑公司、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良种核桃基地、商贸运输产业中成为骨干力量,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村的建筑劳务大户已经发展到29户,从业人员800余人;千头生猪养殖基地2个,养殖大户50户;良种核桃发展到1300多亩;长途客车运输和县内班车12辆、出租车8辆、农用车21辆、各类商贸经营大户16户。其中党员示范户崔明平每年吸收本村外出务工人员100多人,年创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以党员程明泰为互助组的养殖户达60多户,今年还引进了特种山鸡只,为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

篇7

关键字: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劳动力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engineering and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subcontract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bcontractor labor work, to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market development has the vital ro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of the subcontractor lab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these problems to solve method.

Key word: engineering project, the subcontractor, labo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持续加剧,项目总承包企业必须集中自身资源承建大量急、重、难、险工程,为此总包单位选用大量的外部劳务队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越来越多。但如果劳务分包过程中劳动力管理不当,就会产生法律风险,给劳务人员和劳务公司自身都带来安全隐患、资金损失、名誉下降等不利影响,所以强化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对于劳务公司的生存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劳动力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行有序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保证

农民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只有将农民工吸纳到有资质的合法的劳务分包企业,实行有序管理,才能改善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不良的用工环境及制度,打破劳务人员岗位培训严重滞后、技能鉴定覆盖面小的僵局,使进入建筑业就业的农民工接受必要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其知识和技能水平,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2. 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包工头”式用工等现象

劳务分包企业处于最底层,是“金字塔”型结构的基础,所占比例是最大。加强劳务分包管理,有利于培育并形成一批合理流动、专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劳务分包企业,从而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包工头”式用工和零散用工的混乱现象,进一步提高建筑业整体素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3. 维护农民工权益,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劳务分包管理,使得只有具备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才能承接劳务分包作业任务,并规范劳务分包企业与农民工的劳务关系,以法律的形式避免了无故

拖欠和克扣工资问题,即使特殊原因引起的拖欠,也会因责任界定清晰而受法律的保护,从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劳务分包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目前我国的劳务分包公司起步比较晚,规模也比较小,劳务市场非常不规范。国家和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劳务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于违法使用劳动力的打击力度不够,致使很多劳务公司中,务工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严重的分化情况。

图1:劳工年龄构成

2、经济纠纷频繁

目前劳务分包公司与劳工签订的合同一般不是很正规。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比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一些不法劳务公司利用务工人员的弱势,给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有的甚至不签劳动合同。这样在以后的工资结算中容易出现经济纠纷。甚至出现民工为讨薪跳楼等恶劣事件。

3、劳务工人流动性大

由于劳务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地点远离家人、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流动性较大,对劳务工人的管理难度较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劳务工人在生产一线,由于工作需要,进退场频繁,流动性太大。

4、技术水平整体不高

务工人员大多数来源于农村,以松散、个体的形式组合在“包工头”手下工作,在此之前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文化水平比较低,专业技术更低,劳务分包公司难以给他们提供规范的培训。劳务分包队伍在施工一线技术工作岗位上,由于整体素质不高,无视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劳务分包中劳动力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劳务分包公司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强自身劳动力管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劳务公司建立良好的运作体制,配备优秀的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工人加强管理。这就要求劳务公司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树立劳动力投资开发理念

1)劳务分包企业应确立投资开发理念,将务工人员视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劳务工人身上进行投入,加强对劳务工人的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企业增值的资本。

2)同时要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看待和处理劳务分包公司和劳务人员关系问题,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管理上强调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3)增加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务工人员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不仅使务工人员得到利益,也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安全事故,促进劳务分包公司的发展,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2、 提高务工人员待遇

务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进城务工最关心的就是权益保障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权益就是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对劳务分包公司来说,选择有资质、有诚信的施工单位是确保自身和劳工利益的前提。而对于每个劳务人员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劳务公司就是选择了一个好娘家。

提高务工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善建筑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吸引年轻人入行是确保建筑工人年龄结构合理性的必要措施。让建筑工人收入稳定、纳入社保统筹、有相对固定的居所和可以承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时间,这样做法虽然会增加施工企业的支出,但从长效机制来看,社会扶持和劳动效率提高所产生的回报会大于支出。

3、实行劳动力动态管理

1)为保证工程目标保质保量按计划实现,各施工班组应建立精细管理考核体系,对每个工作岗位进行量化考核,责任要落实到人,在保证安全生产基础上,可实行安全生产经营和劳工经济利益挂钩。

2)对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严格按岗位责任制追究责任人责任,对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 ,还要追究经济赔偿责任。

3)劳动人事部门要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各项人事管理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工种的岗位变化和人员变动情况,做到科学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减少或杜绝因管理不善或劳动力配置不当带来的劳动力资源浪费。

4)实行劳动力动态管理,应在同行业或社会上拓宽人才交流渠道,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各企业或单位劳动力可合理调配、动态使用,从而达到整体生产经营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4、主动配合政府监管

1)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监管,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督促整改, 对劳务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务合同要给予备案;定期审查劳务公司是否给劳务人员按期足额缴付各项社会保障费用,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罚。

2)定期检查劳务公司殊作业工种的培训情况,并且对劳务公司人员情况做好备案工作。对于私自压低工人工资、不给工人上保险、不参加专业培训的劳务公司给予经济和行政上的处罚,严重的要降低资质或者吊销执照。

只有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的保障,才能增强务工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劳务分包公司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是一项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劳务公司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措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劳务分包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才能在内外和谐的环境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婉鸿,吴火兵,对水电建设工程劳务分包现状的思考[J] 人民长江2009年9月

[2]王德银,郭俊江煤矿生产经营劳动力动态管理实施[J] 中国煤炭2004年2月

[3]金玲,刘长滨.建筑劳务用工市场的发展[J].建筑经济,2006(1).

篇8

一、“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材料成本影响及应对措施

房地产建筑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在房地产建筑成本中占据较大份额,对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将直接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税收制度正式实施后,房地产建筑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的纳税身份将发生变变更,一些供应商纳税身份可能从小规模纳税人向增值税纳税人转变;另外材料供应商开具的发票税率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营改增”前,房地产建筑企业只需考虑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产品不能抵扣增值税的含税价格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产品在抵扣百分之十七的增值税后的产品价格进行比较,选择最优价格。而税制改革后,相应的产品供应价格也将发生变化,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材料报价单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针对“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材料成本方面带来的影响,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供应商纳税人身份的转变,企业应及时计算出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材料供应的临界点,根据企业所需原材料的数量选择相应的供应商,合理控制材料成本。另外,企业财会部门应积极更新材料报价并进行报价换算,进行换算后的材料价格才能直接进行比较。企业应控制好材料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提供合理保障。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劳务成本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房地产建筑企业劳务成本是排在材料成本之后的又一大成本,目前我国劳动市场管理相对较为松散,特别是建筑行业劳动市场流动性较强且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营改增”制度实施后,一些没有在税务局进行备案的违法劳务提供公司不能从税务局处取得增值税发票,在提供劳务后不能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因此,这一税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违法劳务输出公司的经营,保护了正规劳务公司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建筑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改革后,也应积极寻找措施改进劳务成本方面管理。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企业财会部门要加大对提供劳务企业的纳税模式、税率以及发票开票资格等关系税收的各项因素的审核。保证劳务输出公司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样做不仅能减少劳务提供方的纳税额,同时也能增加企业的增值税抵扣额,也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实现。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劳务成本的管理,保证劳务公司的合法性。

三、“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设备管理成本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房地产建筑企业在日常建筑过程中需要购入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企业在日常进行机器设备采购时,应尽量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因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可按照17%的销项税率进行增值税抵扣,而企业在购买这些供应商的机器设备后也可按照17%的进项税率进行抵扣。若供应商中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较多时,应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产品价格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或者其供应价格是否足够优惠。

“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原有机器设备的增值税能否也进行抵扣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企业行业的规定来看,原有资产都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企业在采购机器设备时,应有选择性的进行购买。建筑企业在进行日常施工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某项机器设备紧急短缺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选择租赁机器设备。目前我国进行机器设备租赁业务的公司一般为中小型公司,大多数为小规模纳税,其增值税不能进行抵扣。建筑企业在进行机器设备租赁时,应尽量从机器设备生产企业获得增值税发票,以便进行增值税抵扣。这样有利于减少建筑企业在机器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

四、“营改增”在房地产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应用相关分析

房地产建筑企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进行的初期阶段,应进行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改革来适应这一税制改革。企业应选择高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各项成本投入做好预算及监督,尽量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建立更加权威的成本管理队伍,明确责任以及提高管理效率,使得各个部门明确其自身责任。企业内部财会部门在进行企业纳税时,应及时更新企业各项成本核算以及增值税抵扣,尽量降低企业应承担的税负。在降低企业税负的同时保障企业健康向前发展。

篇9

关键词:施工 管理 项目评估 成本管理 人力资源 激励约束

一、建设项目管理层,主要领导负责

项目管理层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机构,在工程施工管理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要从受过正规培训、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中选择项目经理。当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经理的规范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各个方面,让管理制度具体化,方便管理操作。

同时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和作风建没,让他们有机会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或见习项目经理岗位上锻炼。并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业务素质。

第二,确保管理结构的合理,要保持简单高效,把”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作为努力的目标,做到对项目机构的设置的心中有数以及对人员配置铭记在心,对于项目不同管理人要不同的要求,不能用一个标准约束所有人。要实行派遣和聘用两种形式,并且要使二者相结合。根据项目大小和难易程度,还要参考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技能这些诸多方面因素进行组合。要绝对禁止项目经理自己选择合作人,使得该项目形成独立“王国” ,要让整个项目在一个整体协作的形式中运行。

二、项目评估、合同签订

从现实情况来看,施工企业都或多或少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都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使用方法不科学;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能力差,跟踪考核方面比较差,这样有可能造成项目管理失控,项目盈亏问题到竣工时全部暴露出来。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笔者认为,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作为拦截效益流失的第一道防线来对待。要主动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针对这项工作的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要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和具体责任目标。三要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办事,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所有的风险保证金。四要认真监督落实。有了好的制度必须要严格落实,需要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这些措施可以很好的协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和管理中的偏差,为实现目标护航。

三、深化责任加强成本管理

明确责任绝对可以说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建立项目责任成本节约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责任明确、方案策划、管理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清楚产生成本费用的部门、班组和岗位,并且要明确它们的成本效益责任,让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二要按照时间段开展成本发生进行计划、预算等方面的工作。制定详细的成本费用管理准则;三要灵活使用纠偏手段,采用强制与弹性相结合的手段。在保证增效的前提下,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对待会计信息,在加工和处理成本的过程中要尤为注意,由此来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把业绩考核以及奖惩落实到位。

(二)堵住漏涧,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分包、采供材料、设备的采购和非生产性开支这些方面需要的不必要支出。引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二次预算制度、材料采供要采用招标的方式、购置设备的资金要认真审批、管理费用在开始工程之前要做好计划、主办会汁委派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坚决杜绝项目资金挪用。

(三)更新观念。首先,把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建筑企业的管理必须以项目管理为中心,而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管理,这是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其次要树立节约经营的思路,充分发挥建筑企业自身的潜能;三是要把责任、成本、效益意识统一起来,让工程更加良好的运转,营造企业整体重视。让项目部全体人员参加,形成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人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人力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有了人力才有一切。

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工程实际情况来安排人力资源。在各个施工项目之间要做好协调,对劳动力要有一个周密的使用计划,安排好人员流动,合理调配。要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管理部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让劳动力实行整体优化、平衡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使用的关系,提前安排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且要定期抽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五、设立激励约束机制

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这两个方面,是施工企业保证项目建设经营练好运转的保证,要预先设置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项目考核制度

考核工作需要依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日常和年终的考核工作。对实际完成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部分,要考核严格、兑现仔细,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积极性;针对出现项目亏损情况、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和经营不善等情况的,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经济、行政甚至法律的的惩罚。确立真正的企业和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以及监督与执行关系,以确保项目工程的高标准、严要求地运行。

(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

在管理办法正确、组织和制度完整、任务责任清楚明确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处理正在建设、已经竣工和分包在外的项目的审计,对规模比较大、工程时间比较长的项目要按年度和工程进度进行审计,还要注意项目经理调离岗位、项目部门竣工解散的时候也要加强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六、加强外来劳务管理

外来劳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让工程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外部劳务工的使用是伴随着施工企业的适度扩张而产生的,而对他们的管理是施工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在用项目进展的高峰期适当补入外来劳务人员,外来劳务人员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特点,这样可以解决项目的用工问题,还可以吸收社会的闲散劳动力,一举两得。施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同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取得联系,以方便随时用工。还要和同劳务公司以及相关企业保持良好业务往来,使之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和供应基地。当然少数项目经理对劳务队伍管理松懈,乃至以包代管,安全质量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危害工人的健康,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丢失了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这对项目的进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七、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外派部门属于企业的分公司,可以看做建筑施工企业的缩影,代表着施工单位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熊利华.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生活,2010(04).

篇10

【关键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正确选用施工班组;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叛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

自公司实行项目承包管理模式以来,随着项目的不断增多,公司对每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管理已无法细化。而在项目承包管理模式下,免不了会有部分管理者为了让项目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在项目施工的细节上、工艺上施工质量得不到重视。如果我们不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注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当遇到项目利润与施工工艺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材料(设备、成品与半成品)发生矛盾时。可能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项目利润。这样,我们项目管理的理念会越走越偏,施工质量会越做越差,发展的道路也就越走越窄。

二、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建筑安装工程就整个单位工程而言,其所占造价比例较低,约为工程总造价的10%。如何将造价较低的建筑安装工程做好,管好,而且最终要有较好的利润。这就需要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到每一个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制度重点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的目的。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份》,坚持“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现质量责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规范化。公司、分公司的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促进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单位工程的顺利竣工与移交。

2、项目管理制度的考核范围。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长。

3、制定岗位人员职责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岗位人员职责及安全生产责任制非常重要,并且要细化,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具体工作内容要描述清楚,不能含糊不清。这样我们在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可以一一对应考核。管理人员完成工作情况好与不好,或者那些方面做得好,而哪些方面较差也能看得很清楚。让每一个管理者能正确看到自已的优点及缺点,有利于不断学习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

4、制定岗位人员工资、利润分配及奖惩措施。

(1)岗位人员工资:根据公司职工岗位工资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部岗位工资,原则上不得低于公司标准。

(2)利润分配: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要让安装项目成本降低,使项目盈利最大化,这不是靠某个管理人员就能做到,这需要整个项目所有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去挖掘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能利用、有价值的资源。需要的是团队协作。那要提高团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管理人员劳有所获。这就需要进行项目利润分配,根据不同职务、不同能力制定不同利润分配比例,并按相应分配比例缴纳风险抵压金。

(3)奖惩措施:要想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明显区分管理者的能力,作为与不作为,那就必须制定奖惩措施。做到奖惩分明。做得好的我们要提出来表扬,做得差的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

三、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不进则退,不学无术。随着市场信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管理者也必须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每个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针对于安装工程的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相对较多,比如: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暖通、建筑智能化、消防安装等。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因安装工程造价较低,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专业都配有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这样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管理成本,也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我们每个管理人员在大学学习期间,也只能学到其中的一至两个专业。这就是说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要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把每个管理人员培养成具备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也只有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正确分析设计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或错误的地方,可以更好的对原设计进行合理优化,提高使用功能,而降低了工程成本。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要让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比如:材料员、安全员、施工员、消防从业人员、资料员、电工、电焊工、管道工等,做到持证上岗。

3、新工艺、新技术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工艺也不断增多。给水管从镀锌钢管铝塑复合管

PP-R管、衬塑钢管,经过了几代产品的更新。风管从玻璃钢风管

镀锌铁皮风管 复合风管不燃无机复合风管,也经过了几代产品的更新。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那我们势必会被淘汰。

四、正确选用施工劳务班组

安装工程进场前,我们要正确选用施工班组,选择施工班组,不能仅看重报价低,一定要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信誉度进行考察,不合格的施工班组一定不能使用。施工班组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安装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有的管理者会误认为只要施工班组报价低,施工技能低点不重要,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及监督,这是绝对的错误。安装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进行预留预埋到安装阶段,每个施工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一步错,步步错。而且施工班组人数多,施工面广,我们管理人员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紧跟其后。一但造成返工,损失的材料、延误的工期可能让项目无法盈利,甚至亏本。也会降低我们在社会上的信誉度,让我们失去一些客户。

五、施工案例

1、省工投综合培训基地安装项目。地下室暖通、消防、给排水、电气系统错综复杂、为避免交叉打架,我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认真研究施工图、建施力,又到昆明多个大型商场地下室考察学习,在各专业施工预进之前就研究确定了施工方案,对原设计进行了优化,并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同意后进行施工。又因该项目通风管材使用新材料,室外给水管使用新材料,我项目部施工前就组织考察材料,参观学习施工工艺。节约施工成本约12万元。地下室经过施工优化后,各专业管道减少了大量交叉,观感效果非常好,又大面提高了地下停车场的使用空间,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及分公司的好评。

分析:如果我们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事先编制、优化施工方案,我们不但能节约施工成本,还能提高施工质量。

2、昆机重型装配加工厂房由于建设单位压缩工期把4个月才能完成的安装任务压缩成2个月完成。当时项目部大批量增加施工劳务班组,造成电气配管、管道支架工艺差、观感差而返工。造成材料的浪费及返工费约4万元。

分析:因抢工期,在劳务班组的选择上没有把好关,又没能及时增加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形成以包代管的模式,结果不但没有因管理人员少而节约成本,反而增加了部分成本,并且施工质量也没能得到保证,如果没能及时弥补,损失将会更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