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贸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外贸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外贸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制度演化;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59-03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阶段划分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制度。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

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促进效果明显。从图1和图2的对外贸易总额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高达18.53%,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改革之初的世界排名第二十六位上升至2006年的世界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由1987年的0.9%上升到2006年的8%。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反复试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方式和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改革和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表现出“渐进式强制性”的变迁特征。渐进式表现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强制性表现在“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制度改革过程。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要求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变迁方式日益表现为“渐进式诱致性”的变迁。诱致性表现在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由经济主体来选择和建立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封闭的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外贸管理制度逐步向开放的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过渡并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的演变是从以经济利益为重,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利益并重的转变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服从对外贸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

(1)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变化。下放管理权、实行自负盈亏机制等体现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在改革中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侧重点逐渐从直接的管理和强制性的推动,转变到根据外贸发展的需求来建立合理的制度环境和宏观的管理体系。(2)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采取“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演变过程。在改革的初期改革主要对象是微观层面的外贸管理制度,这些领域在改革过程中较为容易把握。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则转向营造统一的制度环境,如着力于外贸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订,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等。(3)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逐步从体系的建立转向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完善。在改革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逐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管理制度的体系。之后,改革的重点转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4)影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因素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伙伴国政府的反应和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

五、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也会出现新的特点。

1.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将会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3.中国将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4.改善外贸秩序,加强对外贸易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当前,中国出口企业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竞相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大量流失,而且由于价格过低引使中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投诉。此外,诚信制度的缺乏也为中国的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因为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包括更大的潜在市场的损失。

与正式制度比较而言,中国外贸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处于严重供给不足的状态,此类非正式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推动作用。更应该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或“商会”在自律经营和诚信经营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沈四宝.论WTO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J].WTO经济导刊,2006,(7).

[3]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志强.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评述[J].Economic& TradeUpdate,2006,(4).

篇2

(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示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国以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显示的对外依存度为11%,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4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这一比重维持在40%-45%左右。然后,在中国加入WTO后,这一依存度又迅速提高。这说明,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参与国际分工,同时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外贸经营机制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我国现行的外贸经营体制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虽然已打破了原有国家垄断的单一经营渠道,形成了由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营主体结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仍处于未完全放开外贸经营权的状态。不仅外商不能与中国用户直接签订进口协议,需要通过外贸公司进行,而且国内生产企业也需通过外贸企业出口。

2.外贸宏观调控体制尚需改革和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贸活动的统制被打破,政府逐步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减少对外贸活动的直接干预,新的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立。但是,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压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仍然存在;二是国家直接管理的进出口商品的范围仍然过大;三是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外贸经营审批仍然存在;四是外贸领域条块分割,按地区和部门设置外贸公司管理部门,作为改革初期的一种措施,现已成为外贸体制建设的严重障碍。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

(一)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要使企业走向市场,发挥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首先做到政企分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彻底改变对外贸企业直接插手经营决策和干预其业务经营的做法,确保外贸企业自主经营。同时要加强宏观调节,政府部门应摆脱具体的业务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对外贸活动全局性的协调和管理上来。商会是政府部门联系外贸企业的中间环节,是行业性的协调组织,因此要健全其组织,强化其工作,充分发挥其中介、纽带以及组织、协调作用,对外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步骤。首先是企业自主经营。外贸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作为政府部门附属物的地位,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经营者。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关键。只有放权给外贸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有充分的自去按市场机制从事经营,才能有效、灵活地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稳步实行集团化经营。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愈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强化,我国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稳步地转向集团化经营,组建外向型企业集团。

(三)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出口管理制度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来看,还须继续深化改革。第一,应继续下放一部分进口经营权,这样有利于以进养出、以进带出,推动国内生产(尤其出口生产)的发展。第二,应有序地扩大出口经营渠道,有条件地赋予工业、农业、科技、商业等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进出口经营权,使一批有经营条件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第三,应实施反补贴、反倾销措施,按照国际贸易规范,针对外国商品对我出口的倾销或补贴行为,采取开征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的办法,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

三、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难点——EDI的运用

(一)EDI在我国外贸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无纸贸易是EDI(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贸易的俗称,它是指在有商业往来中的企业之间或交易方之间使用一种商定标准,以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方式来处理所涉及的交易或信息数据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

EDI作为高新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客观上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谁不掌握和推广EDI,谁就可能被排除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之外。我们不能坐等所有发达国家都向我们发出“最后通牒”才来考虑EDI的应用问题。

(二)EDI是我国外贸体制更为根本的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使用EDI的公司通常是一些大企业及跨国公司,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应用EDI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而且其收益通常随贸易伙伴的加入、贸易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另外,由于EDI可以使产品的生产、销售结合在一起,采购原料、组织生产、安排销售、提供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实现即时供应系统和无存货管理,使生产、仓储、运输、贸易、售后服务等各个不同行业的部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外贸企业可以高效益、低成本地进行科学化的跨国经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信设施的日益完善和EDI系统的日益普及,EDI技术势必成为未来商业、企业的现代化工具之一,也必将引起商贸等诸多领域的革命,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中引入EDI将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关键,它将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更为根本的、实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顾家琪.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发展.科技咨询导报,2007,(23).

[2]颜文杰.外贸改革体制初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顾佳琪.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发展.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4]刘星.关于外贸制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08,(11).

[5]王敏.外贸体制改革初探——中朝比较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

篇3

【关键词】COSO 外贸企业 内部控制 苏美达

一、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外贸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理念陈旧等。另外还存在组织结构控制缺位、人力资源失控、风险评估和管理落后、单证管理松弛、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电子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弊端。许多外贸企业虽然采用了ERP软件,实现了业务操作流程和内部审批流程的规范化,但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规范。外贸企业普遍重业务轻管理,业务部门特别是对企业利润贡献大的部门会得到特别的重视与优待,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得不是很到位。有些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另外,外贸企业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业务经营环节多,牵涉面广,涉及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投资、金融、房地产等,在财务核算上又必须执行通行的财务会计准则,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二、借鉴COSO报告,完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外贸企业往往跨行业、跨地区、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由于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系统也具有显著的特点。鉴于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围绕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采取相关控制措施,抓住关键控制点;通过流程的控制规范业务活动,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外贸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除了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导外,还应深入了解、学习美国COSO报告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所起的作用。为此,可根据COSO报告5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控制环境

针对外贸企业的运作特点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必须从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入手,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授权批准控制;通过建立预算制度控制成本;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做出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经济指标预警报告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保证监督的有效性。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

(二)风险评估

对于日常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和投资项目管理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汇率风险,企业需采取国际上战略管理通行的SWOT方法,通过辨别、分析、判断、控制等环节,采取规避措施,减少损失。为此,企业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三)控制活动

外贸企业要特别强化对外贸交易程序的控制。针对外贸业务多样,交易过程长、涉及部门多、环节多、风险大、程序繁琐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在充分研究外贸经营风险的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回避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四)信息和沟通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和责任;业务部门对实现控制目标、落实政策、确保控制实施负主要责任;财务部门负责辅助完成公司的目标和检查内控程序的履行情况;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相互配合,不断完善内控系统,并激励在内控方面做出成绩的人员。企业应设立良好的全过程控制活动和加强内部信息交流,通过在企业中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公司部门间信息滞后的问题。同时要理顺集团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在管理职能上的区别,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

(五)监控

整个内部控制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这里所指的监督主要包括4个方面:其一是职业道德的约束,公司应成立由董事长、财务总监、法律顾问等组成的“职业道德遵循委员会”,负责调查违反行为准则的人员;其二是通过外部审计,检查和确认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其三是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效益进行审计;其四是加强集团对分部的监控和分部的内控状况。

三、苏美达集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做法

通过多年不断的摸索、改革,苏美达集团已逐步建成一套贯穿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点线面”内部控制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企业风险进行监控,从而有效保证了企业的经营安全和资产安全。

所谓“点”,指风险控制对象,包括客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员工道德风险等风险点;所谓“线”,指风险控制流程,前中后台分立制衡,依托ERP系统运营,对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经营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所谓“面”,指风险控制协同机制,建立包括财务、国际结算、物流、内审多个职能参与、信息共享、综合治理、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控制协同机制。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风险管理

集团公司制定集团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这在体制上保证了前台(业务)、(国际结算、物流)和后台(财务)的相互制约,实现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有机结合。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以客户资信管理和存货风险市场监控作为管理重点,建章立制,建立了较为科学的客户资信评估模型和存货监控体系。同时,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工作,积极推进ITS业务管理系统,使风险管理从业务的事前,到事中和事后真正形成闭环,保证企业的健康经营。

(二)财务管理

在财务管理体制上,苏美达集团借鉴国际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采取“三统一、一体系”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实行资金管理统一,加强对各单位业务运行的监控;突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功能,并跟踪资金流向和占用状况,严格审核超预算资金配置;会计核算统一和财务人员管理统一,财务人员由集团垂直领导,财务总监(经理)由集团委派、任命,实行统一考核、统一薪酬,强化职业教育,割断财务人员与所在经营单位的利益瓜葛,降低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

(三)信息保障

在集团范围内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核算标准,执行统一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为集团公司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同时,苏美达集团自己的信息部也开发出适应苏美达业务经营需求的ERP系统,并不断改进实施,目前已完成ERP对主要经营单位的覆盖。远程财务信息监控的实现,增加了业务操作的透明度,使保护公司经营资源成为可能,极大地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四)人力保障

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优化用人机制,关键岗位人员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实施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改革,薪酬与年度工作业绩挂钩等。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对违规事件严格惩处,视情节轻重,分别对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理,对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者,实施经济处罚,对涉嫌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审计稽核

苏美达集团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内审体系,审计稽核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只对集团公司负责,而且独立于集团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公司领导。在强化内审独立性的同时,审计方法、对象及范围也在转变,在方法上由原来的传统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对象上由以报表账目为主转变为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中心,加强了对重点企业、重点业务、重点问题的审计;审计范围由常规财务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调查转变为逐步涉及多方面的内部控制审计,重视制度建设,评估风险,促进管理。

苏美达集团内控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关键在于切实贯彻了前面所述的各项措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内部控制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COSO报告的指导,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的内控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部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内部控制自身没有资本增值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对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控制,防止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产生舞弊行为。只有把控制和创新两种手段都运用好,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纪康.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

[2]王恕立.对外贸易预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

[4]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篇4

新常态下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改革和创新。改革是我们今天新一轮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国家、民族、社会保持生命力的最主要的方式。我国对金融改革曾经有过的阐述,最新的目标是,让金融充分发挥它在引导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现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金融业的高速增长态势已难以为继;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金融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金融的发展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面临严峻挑战金融业必须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地开拓新的增长点与业务面。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寻求新常态经济下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1、金融业应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坚持以服务为本质,保持适度的增长率;2、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以推进经济转型为中心,实现金融业的转型;3、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有效的防范经济下行所带来的金融风险;4、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革。

央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潘功胜,在第五届财新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说时提出,首先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的比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缓解企业杠杆率较高的问题,发挥市场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在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多种所有制,建立多种业态和大中小型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我觉得,将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完美结合,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促转型、调结构、释放增长潜力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引导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新格局,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的发展环境。

经济步入新常态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竞争性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市场中大型企业固然重要,但小微型企业更加不容忽视,那么我们可以进行经济增长结构和速度的调整;在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上,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在债券市场上开发一些适合小型企业的债券种类;鼓励、帮助民营银行投入,改善微型金融的供求关系,形成多元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个交汇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中,财税体制改革事实上是一个重点工程,可以而且应当作为突破口和主线索率先推进。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应先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预算体系,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收入管理,加强预算编制,推进信息公开,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绩效,防范财政风险。全面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其次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我国以往的财税体制改革,多着眼于财税体制的属性特征,比如1998 年之后,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机制构建的阶段,我们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来标识改革方向,原因是当时认为只有公共财政性质的财税体制,才是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则应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全面认知现代财政文明的高度,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改革的基本取向。我们要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对接,构筑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

三、如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不平凡的历程,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绩。我国外贸的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速,占全世界货物贸易的比重从1978 年不到1%,提高2013 年11.2%。我国在全球货物贸易排名从32 名一度上升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们的贸易伙伴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外贸经营主体从单一的国有外贸公司转变为现在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主体的多元化的外贸格局。

篇5

加入WTO(三大国际组织,即国际基金货币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今全球性基本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建立者、实施者、监督者和仲裁者,他们实行股份制运作方式,主要体现西方国家利益。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篇6

关键词:长三角;民营企业;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42-02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多变,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然而,自2008年秋,随着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国家内部来看,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大范围内物价上涨,也造成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外向的经济重地之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长三角民营企业为载体,对民营企业在金融风暴这个特殊时期里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长三角民营企业外贸的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涵盖了苏浙沪三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在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中,民营企业发挥了强大的作用。2008年,仅浙江一省就拥有45万余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高达8 663亿元。而就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言,民营资本则高达数万亿元。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面向加工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分布在传统纺织服装、皮革羽绒、鞋帽等行业。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上下外贸发展势头都有所减缓,长三角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总体上也表现出上半年稳定增长,下半年增速显著回落的特点。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2009年首月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在这种全国外贸形势不佳的情况下,长三角的外贸形势也很不理想。2009年1月份,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212.4亿美元、146.4亿美元和181.3亿美元,分别下降32.2%、17.4%和29.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民营企业的外贸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形势很严峻。

二、长三角民营企业自身问题分析

近年来,虽然长三角民营企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长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且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剧,长三角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也是每况愈下。这其中除了上述重大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规模有限、经验不足。虽然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已有巨大的提升,民营企业的总体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际企业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长三角民企中资产额500万以下的占多数,这很难与国际大企业相竞争。因为后者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效应、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雄厚资金的保障,以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先天性的优势。此外,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晚,我们的企业与国际接轨滞后,从而导致了我国民营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不足,意识和思想行为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经营管理水平欠缺。目前,长三角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比较粗糙。在很多民企中有家族亲情式经营管理的痕迹或者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上不科学合理,没有完全建立现代型的企业管理制度。同时,经营方法和策略不够准确和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中长期企业发展规划等等,这些都影响到了一个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三)产品技术缺乏创新。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经营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下,产生的附加值也不高,这也是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结果。另外,还可以了解到,目前长三角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要是经营初级产品,这势必会在对外贸易中增加我们内部的竞争。这种竞争是重复的,也是无必要的。因为我们的产品出口后还要面临国外同种或类似产品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极力避免国内的自我竞争。要想避免重复竞争,那么我们的企业就要开动脑筋,要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或者是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使我们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四)对人才缺乏利用和培养。人才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目前,长三角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面临三个问题。其一,人才短缺。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外贸人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我国的外贸人才数量大幅上升。然而,由于一些社会机制的原因,如毕业见习制度不健全,社会给予大学生的实践锻炼不够,致使我国大学教育每年培养的外贸人才很大一部分被分散流失掉了。其二,缺乏对外贸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即便人才被引进来,但没有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比如没有考虑他们的优点与习性,从而使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这样也就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其三,缺乏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在目前很多的长三角民营企业中,仍然存在人事行政部,而不是人力资源部。这些充分表明它们对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对人才的高效管理。以上三个问题已能够充分说明长三角民营企业在对待人才方面的不足。

三、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面对当前内忧外患的形势,长三角民营企业更应该勇敢面对,迎难而上,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自身受到的冲击。

(一)企业应当根据当前状况从以下方面入手制定应对方案:

1.节省企业的支出。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可以进行适当裁员,把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排出公司之外。这样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还可以借机对公司结构进行优化,达到“精兵简政”和提高公司效率的目的。此外,也可减少出差、旅游等活动计划和压缩日常用品开支,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进一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2.寻求政府和银行的支援。企业利润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此时企业要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自身的优势去获取政府部门的各种支援,比如,政府补贴,税率优惠和贷款支持等。还可以通过涉足新的商业领域,使自己加入政府扶持的领域,从中分享扶持的成果。

3.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面对金融危机,企业的单一应对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应当积极寻求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比如,强强联合,互利联合以及多家企业共同联合等等。总之,企业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和他人的优势,学会“抱团取暖”,共抗经济寒潮。

4.转变经营思路寻求发展。除了“节流”之外,还要同时“开源”。虽然目前企业面临着困境,但不应该裹足不前,坐以待毙,而是要敢于迎难而上,更加坚定进取求变的决心。企业应当积极转变经营策略,全力改进不足,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和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如以前是从事外贸,就把目标转移到国内,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以前是从事轻工业领域,就转为投资重工业领域或者是高新领域;以前是粗放式经营,就升级为集约化经营等。

(二)企业要从自身弱点入手,解除老问题对企业长久发展的影响:

1.建立现代型的企业制度。许多民营企业中都有家族式或亲情式管理经营的痕迹。这可能会导致企业运行松散、缺乏合理有效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企业首先要在经营管理制度上加以改进,努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化经营管理。

2.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自身的信誉和形象很重要。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的无形价值,拥有它就等同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反之,如果企业不讲究信誉,不注意形象,那么它将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的土壤,最终被淘汰。因“奶粉事件”从而导致三鹿公司倒闭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企业越是在困境中越是要建立更高的信誉,越是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危难中不倒,甚至会出现“严寒独自开”的奇迹。

3.加大技术引进和品牌创新。企业在困难中要节省其他的支出,也要敢于投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可提高附加值和时间价值。同时应当加大自主品牌和技术的研发力度,努力提高创新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外部竞争力。

4.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拥有适合公司的人才,是一个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要用人不任人唯亲,凭能力和实力说话,着力发现和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换句话说,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根据人才的优势和特点去开发和利用他们。同时也要给予相匹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总之企业既要做到能发现和合理利用人才,同时也要留得住人才。

(三)企业要在危机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企业发展作一个长远的规划:

1.总结教训和弥补不足。尽管现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见底,也不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结束,但是身处困境之中,企业尤其需要及时总结此次危机带给自己的教训,比如如何提高自身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一边总结不足一边积极改进,以不断健全自己。

2.做好长久的发展规划。企业管理者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为自身的发展做好5年、10年、30年乃至100年的短、中、长期规划,要为自己确立每一阶段的目标,并朝向这些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的走下去。同时企业可以把自己的目标与自己的员工共享,让员工与自己共同为这些目标而不断努力。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实现做大做强的最终目标。

3.积极走国际化道路。有了自身不断的改进和阶段目标的实现,企业还要大胆地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自身的国际化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全球化经营。

总之,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长三角民营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危机对企业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点,先要在困境中生存下来,然后要趁机进一步开拓企业的生存空间,利用当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的形势变化,抓住有利时机,为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2008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2008.

[2]程晖.长三角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性分析与对策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篇7

[关键词]出口收汇;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85-02

1 企业遭遇出口收汇风险的原因分析

1.1 内在原因

对进口商信用的估计不足或国际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容易造成收汇风险。资信调查是外贸企业对外成交不应缺少的一个环节,外商资信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安全收汇、收货。如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对外商既不做资信调查,又轻率采用对出口方具有极大风险的付款方式给国外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在对外贸易中,即使多年合作的老客户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也并非一成不变。当老客户付款出现异常时,如果缺乏警觉,不及时进行资信调查,了解其目前营运状况,便会丧失避免风险的机会。

由于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有些合同货物品质规格不具体,违约责任不明确,支付条款不对等,出现争议难以解决。在信用证条件下的交易中,由于不严格审证,操作不慎,出现单证不符,遭对方拒付货款的不乏其例。

企业收汇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也给公司顺利收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目前,绝大多数外贸公司仅仅依靠业务员个人经验与领导的能力去解决具体问题,没有上升到系统防范的科学层次。如如何了解外商资信;对不同收汇方式采取不同防范措施;如何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函、外汇保值等方式;出口商如何有效控制货物避免钱货两空等。

业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也影响到企业是否顺利结汇。近年来,一些外贸公司过分强调国际市场开拓,忽略了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对风险的防范;过分强调开拓面和追求成交额,放松了对货款拖欠的管理。有些业务员对外贸业务有很多似懂非懂之处,造成了收汇风险。再加上有些外贸业务员自身素质不高,做业务时责任心不强,钻研精神不够,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对于可能出现的收汇风险估计不足,问题出现后又未能及时妥善地解决,给公司带来坏账。

1.2 外在原因

在国际贸易出口收汇案例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进口商有意欺诈造成的。进口商往往利用出口企业急于成交、急于发货、有利可图等心理因素,与出口企业签订不公正待遇的合同或在合同、信用证中暗设陷阱;利用熟人、朋友、老客户等关系使公司放松警惕;或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等进行欺诈活动。

进口商无力支付也占据了一定的百分比,有时公司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并无欺诈,业务均很正常,但由于进口商的经营能力有限造成其破产或濒临破产而无钱可付,造成事实上的坏账,给公司带来损失。

在货物质量没有完全达到约定要求或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如包装不符或交货不及时、信用证项下提交的单据不符合并且无法修改或来不及修改等原因,进口商便有可能故意拖欠付款,或要求出口方降价处理,这一类问题,出口公司往往很难处理。由于产品质量或其他由于产品本身所引起的缺陷,进口商行使拒付权利,造成企业面临收汇风险。

2 外贸公司应对出口收汇风险的措施

2.1 加强对进口商资信调查

对对方资信情况的调查是保证企业顺利收汇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客户的调查范围主要应包括:经营范围、经营能力、产品的市场行情、以往的资信状况等。出口企业应该对进口商的资信尽可能的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查,在了解进口商注册资料或商业登记资料并确定买方的真实身份和合法地位并掌握了进口商的注册资本和实投资本及经营状况下,可以估计其的规模大小和支付能力,以此预测其发展前景。

2.2 选择合适的国际结算方式

合适的国际结算方式是外贸企业降低和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的重要保证。在业务谈判时,业务员应尽量选择有利于该公司的结算方式。对初次成交的客户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原则上应采用即期信用证结算,在采用信用证方式时,应注意单据的正确制作,尤其在信用证条款的审核上,对于不利于该公司的“软条款”,一定要修改后才可发货。在采用托收时,要正确认识托收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明确其属于商业信用,出口企业能否收回货款取决于进口商的信用。除非是非常有把握的客户,尽量不要使用承兑交单(D/A)和赊账方式,以降低收汇风险。出口商在选择结算方式时,应根据具体业务所处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交易产品和交易条件,综合考虑和评价与交易方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结算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负担的信用风险。

2.3 严把合同单证关

事实证明,很多出口收汇风险,是由于出口企业的管理者或从业人员思想麻痹,防范意识淡薄,在对外销售过程中管理存在疏漏而造成的。所以,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会在行动上加强管理,研究对策,有效防范和化解出口收汇风险。

公司在签订外销合同必须把好外销合同签约关,合同条款的内容要全面具体,表述准确。一般外销合同均应注明:出口货物品名、规格、包装、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时间、地点及价格条款,以及违约和争议的处理方式等,切不可粗心大意。此外,保质保量及时交货是执行外销合同、安全及时收汇的基础。因所签的外销合同不规范或质量不合格,会给日后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生贸易纠纷和收汇风险留下隐患。

出口企业应严把审证关,加强对信用证条款的审核,确保信用证与合同的完全一致。发现信用证与合同不一致或存在出口企业难以兑现的条件,必须及时与国外客商联系修改,在未收到对方修改或文字通知前,不能贸然发货,以免被动,加大收汇风险。

出口单证必须根据合同及信用证有关规定制作,把好出口单证关,不能有丝毫疏忽,所出具的全套单证必须做到正确、完整、整洁、及时,并要确保单单相符,单证一致。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根据国际结算的有关规定,银行履行付款责任的依据只凭单证而并非货物。从某种意义来讲“单证就是外汇”,是出口企业用于收汇的重要依据。如果单证有问题,对方银行就可以拒绝履行付款责任。

2.4 建立收汇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的复杂性,出口企业应建立自己有效的收汇风险的管理制度,侧重于风险的防范,从公司的管理角度来宏观上把握,避免或减少收汇的损失。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出口收汇跟踪监督制度。出口合同与传真的备案制度,以便以后处理纠纷提供依据。出口收汇过程中管理要规范,要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参考国际惯例,对应收款逾期10天的,进入预警程序;超过20天的要汇总情况研究处理。一旦进入预警程序,应及时听取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启动防范措施,注意传真来往和对货物的控制。此外,还要注意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出口企业也应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

其次,建立业务员风险防范培训与责任制度。出口企业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业务员进行与收汇风险防范相关的业务培训,定期请有关专家、律师等来对实践中的问题和趋势进行讲授和探讨,掌握最新动态。还应注意业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好进入关,对于内外串通损公肥己的业务员一定要严肃处理,建立过错责任和个人利益挂钩的奖惩制度。此外,还应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引进具备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

最后,公司应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避免因货物质量没有完全达到合同双方约定要求,或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或产品缺陷而致使进口商拒付货款,这样既影响该公司由于买方拒付而无法收到款项,同时也影响该公司的产品形象与企业的信誉。

篇8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一、 要坚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

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条件下,由于我们缺乏管理金融的经验和方法,缺乏管理金融的法律和制度,金融资本实现调控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同时,还要强调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因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保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出口后劲,保证必要的海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不可能的。所以,在中长期计划中和未来20年间,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是非常重要的。

二、 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

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三、 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

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诀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四、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行使的有效管理办法。

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1)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生。(2)行业协会的经费主要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3)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五、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外贸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1.加大外贸立法和执法力度,不断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法制化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外贸立法必须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政府有关承诺的要求。应当看到,我国涉外经济管理中无法可依或法律依据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及其配套的法规,法律条款内容比较简单,不够具体,不够清晰;《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够完善,《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尚属空白,筹等。因此,在立法方面应关注中国经济与国际间的联系,比较世界各国经济制度的优劣,加快完善(对外贸易法),条款要具体和明晰化,加快制定(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完善

篇9

外贸跟单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承压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11.日常开单、订单跟进,负责跟踪订单的质量、进度、货期、以及跟单工作中涉及的各项问题

2.与客户沟通处理投诉、收款

3.寄送缸差、头缸等资料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21、负责客户订单管理,安排订单生产及进度跟进;

2、负责单证审核、报关、结算、售后服务等工作

3、业务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4、相关业务工作的汇报,部门报表统计;

5、负责对账及开票跟进;

6、熟悉报关流程。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31、销售人员职位,在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定期完成量化的工作要求,并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所负责的任务;

2、按照公司贸易业务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执行和跟踪监督贸易业务;

3、协助实施公司贸易业务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4、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事务性工作。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41、贸易跟单,协助上级完成合同签订之后的订单跟单工作。

2、与船代,货代协调沟通具体备货,装船等相关准备工作

3、协助商务做相关的数据整理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51.负责外贸订单的所有节点控制,订单的落实、跟踪、协调至出货;

2.负责跟单收汇,出口退税资料收集,为销售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3.报关与出货时间安排;

4.领导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61、负责外贸出口流程,协助各部门与工厂、销售联络事宜;

2、部门产品订单备货、跟单、验货、出运安排,对棘手问题主动介入解决;

3、对岗位总结以及持续优化;

4、按时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并主动汇报沟通;

5、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外贸跟单员工作职责7.维护公司客户关系,给客户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2.处理客户订单以及客户问题;

3.配合其他业务同事的相关工作。

篇10

关键词: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原有的垄断优势正逐步丧失,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正在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新形势,研究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不断加剧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表现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此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扩展。如Teece、Pisano和shue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这一理论进行充实和完善。如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可以包括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多种技术能力等。有的则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一般可以概括为企业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两大方面。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要素和能力而获得的,独特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可以根据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来判断。首先,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的独特专长,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和培育而形成的,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是企业特有的技能、知识、管理和文化的整合,它强化企业竞争差异性,因而较长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价值或实惠,其产品或服务有被用户看重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力,延伸出多方面的市场需求,它能应用到新的领域,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实现多元化战略提供支持。

二、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有外贸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渐建立,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企业经营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此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经营权全方位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给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国有外贸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外贸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由于经营雷同化,只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品牌和服务竞争力缺失。而且许多企业存在单纯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倾向,国有外贸企业难以控制内部经营和服务质量。尽管国有外贸企业中有不少大集团,但却是管理松散,集团总体经营战略实施不畅,此外,集团内部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企业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2.经营模式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多数从事的是进出口业务,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的是“收购制”的传统经营模式,而随着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取得了进出口自营权,使国有外贸企业的货源日益紧张,传统的“收购制”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在经营方式上,国有外贸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其他灵活贸易方式很少涉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3.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国有外贸企业体制僵化,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才机制,压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和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才纷纷跳槽到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外贸企业和管理先进、待遇优厚的外资企业,甚至一些掌握大批订单资源的业务人员自行创办外贸公司。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资源和经济效益遭受了巨大损失,也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4.整体竞争力偏弱

尽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有着较长的经营历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贸经营经验,但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之自身适应能力不强,导致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多数国有外贸企业还未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能给用户带来超额价值,支撑其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很多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不稳定甚至亏损。究其原因,则在于公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经验缺乏,许多公司发展战略不明晰,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些都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三、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充分认识核心竞争力对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范围遍及全球的新环境下,企业很难再依靠规模、价格等传统竞争方式取胜,特别是依靠传统竞争手段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从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制定和实施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国有外贸企业要在研究市场成长趋势和竞争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选择符合市场现实和未来需求且自己又具有经营优势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来制定和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要立足挖掘并充分发挥国有外贸企业在多年经营基础上形成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核心主业,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努力,因此必须由公司高层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领导,在使公司上下统一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通过公司内部积累和整合培育核心竞争力

根据公司制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产品、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国有外贸企业可以依托多年外贸经营形成的营销渠道、信息网络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给用户带来特殊效用的技能、方法和能力,积累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通过跨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实现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优势互补和整合,进而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创新是关键。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要倡导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环境和企业文化,鼓励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

4.通过外部联盟和购并获取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外贸企业可通过与自己优势互补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来获得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可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与供应商、物流公司等结盟,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购并获得核心竞争力。购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购并,企业可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借助公司间资源与能力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形成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外贸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购并,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s[J].May-June,1990,pp.79~91

[2]钟祖昌谭秋梅:全球供应链管理与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国际经贸探索[J].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