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研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研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读书研讨方案

篇1

一、零距离接触课题研究――课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对于做课题,2008年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感觉它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或是研究员的事;于我,一个既没有高深的理论素养,又担任着形形的忙碌的教学与管理任务的村小普通教师,那是遥不可及的。与小课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2008年,适逢徐州市首届教师个人小课题立项。当时,我连课题是什么都不清楚,做一个完整的课题方案更是无从下手。天生的倔强与不屈在我的骨子里升腾,我铆足了劲,一头“扎”进了课题研“海”里,信心百倍地开始了我的课题研究生涯。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我利用课余时间骑车去28里外的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请教,对他们的指点,才开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开始有所领悟;有时,为了完成一个课例,我熬到夜里二、三点,直累得腰酸颈疼、眼布血丝。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掌握课题研究的思路,我经常去浏览优秀博客,与专家、领导、同行反复研讨,经过一次次修改,《六年级学生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终于成了首届徐州市教师个人立项课题,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

二、遨游书海提升研究力――任时光匆匆,我只在乎你

后来我才知道,完成课题方案仅仅是课题研究的开始,读书成长才能推进课题研究走向深入。接着我便从读书开始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徐州十佳读书校长曹玉辉成了我学习的典范。他什么书都看,教育论著、网络小说、经典名著、儿童读物、管理理论,甚至时尚读物。他认为读书不必太拘泥,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不必太功利,不一定本本书都让自己豁然开朗,有一点收获就好。以前我用整块的时间,到学校、办公室里去读教育名著这种“正式”的书,读了曹校长的床上、厕上、车上、沙发上、鞋柜上“五上”读书法,我才知道读书怎么方便就怎么读。从那以后,我也让阅读生活化,把读书当成生活方式的一种。床头桌边、橱柜饭桌、厕所梳妆台,甚至灶台上都放上我喜欢看的书。晒洗头发时,我翻几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熬稀饭时,我捧起《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给教师的101条建议》,静静地等待“水开米烂”;晚上,收拾完家务,我一头扎进书海,与苏霍姆林斯基、卢梭、李希贵、肖川、李镇西、张敬义……进行心灵对话;等车候人、开会学习,在随身携带的包里我也会装本爱读的书,以便见缝插针阅读。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让我思考问题更为深刻,让我的文化内涵和素养品质得以提升;更让我远离了浮躁与庸俗,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一种熏陶、一种陶冶。与此同时,我的课题研究也同步进行着,从阅读大量科研资料到课堂的实践与反思,到精心准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我都在阅读中全力以赴、不断提升。经过一年的读书、做笔记、上研讨课、做研究,我的首个教师个人小课题终于顺利通过了市教科所的网上结题论证,并连续两年评为铜山区优秀读书个人。

三、脚踏实地做课题――一道路,就在自己脚下

如果说读书调动了我课题研究的内驱力,开展课题研究则把我引向了更广阔的专业成长天地。到了2009年,我已经能自己做课题研究方案,独立开展小课题研究了,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并获得了多项荣誉。而最让我高兴的莫过于在我的带动下,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一片大好局势,校内读书的多了,教研的氛围浓了,同事们学习的兴致高了,年轻教师写教育博客的越来越多,他们中绝大多数由课题研究的被动者转为主动者,很多教师投身于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好的成绩,老师们能自觉地经常性地研讨各学科的课题研讨课,科研水平得到了更大提高。在此期间,我不间断地读书、学习、上课,听课、反思、总结,每次获得外出学习机会都倍加珍惜,听课从不迟到早退,边听边飞快地记笔记,四年里记录本写满了十几本。

四、立足课堂做课题――研究,让课堂产生效益

很多时候,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我把课堂当作教学科研的阵地,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为了上好语文课,我读张敬义老师的《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读窦桂梅老师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网上的名师课堂实录,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在采撷教海之蜜的过程中踏上了教改之路,在一次次探索中,我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行文流畅、耳熟能详的名家大作,开展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猜谜语、读书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阅读知识竞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童谣朗诵会、成语接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每学期都会被镇小学中心校指派为全镇小学语文老师上语文公开研讨课,也经常受到镇中心校领导与学校同行的好评,同时执教班级的语文成绩连续获得全镇前三名的佳绩。

开展课题研究的五年里,我对读书与教学的关系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读书是教学生命的活水,教师要想上出精彩的课,一定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多积淀,课堂才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读书与写作就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双翼;只有读得多了,才会厚积薄发,才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智慧。五年来的课题研究,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自我研究的大门,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课题研究,又如同一柄“手杖”,帮助我更好地实现了自主成长。

篇2

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2009年,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一、   深入调研,挖掘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尤其是村完小一级的课改现状如何?都是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课改推进中的调研工作和课改质量分析工作。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协助市教研室开展课改调研等,教育局多次组织课改调研工作。同时,加强了以学科为主的课改推进实际情况分析。总的说来,通过调研证实,课改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特别表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上。同时,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我县2009年4月开展的一次以农村学校为主,面向150名一线教师、200名小学生的课改调研为例,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在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的态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师选择了“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有8位教师选择了“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33.3%)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21.9%。

4、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在学习习惯上,22人(12.94%)表示在教师上课前“每次都有预习”,58人(34.12%)表示“有时预习”;而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只有17人,“没有提过”的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向老师提问。87人(51.18%)反映,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小时之内”就能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仅有个别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2—3小时)。

2009年秋,县教研室教研员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情况开展系统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其中小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一、重读写、轻听说。1、学校硬件上就没有配备听力设备;2、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很少,完小教师更是难以听见教师读书的声音;3、满堂灌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级,说的训练在弱化,以致课堂只剩教师的声音。二是重课内,轻课外。1、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2农村阅读环境恶略;3、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4、教师缺失阅读理念。三、重技巧、轻训练。1、重课文的讲读,轻活动课的开展;2、作文教学评价及检测流于形式,走入“盲区”。教师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一是教学目标空泛,问题设计应接不暇;二是教学内容边缘化,语文课变味;三是教材处理浮躁化,依靠网上下载,无度拓展;四是合作学习过大,为合作而合作;四是滥用多媒体,课件成为记事本、备课本,冷落文本;五是板书设计无脉络,无主干;六是问题设计简单化,思维含量低;七是作业设计随意化;八是教师评价简单化,没有指向性。这些问题是与课改初衷严重违背的。但我们收获了问题,有问题才能有发展,问题是基石,它让我们找到了今后努力的航标。

二、   阅读奠基,夯实教学

课改行程的艰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深深扎进阅读的土壤里。为此,我县将2009年定为“师生阅读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明确,推动有力,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成效日益显现,影响不断扩大。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1、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了贯彻落实“行动与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营造“书香校园”和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高中阶段阅读总量150万字以上的要求,帮助师生形成扎实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积淀。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万安县师生阅读指导意见》,方案确立了全县师生阅读的四项工作目标:1、在全县掀起阅读热潮,并继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2、转变思想观念,拓宽课程视野,探索师生阅读的有效路径。3、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倡导教师精读专业书籍与经典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4、不断强化师生阅读教育,让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知识、提升人格,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出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抓好图书馆建设、加快校园网建设、推荐阅读书目、举办读书节、成立读书组织、强化阅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等工作措施。我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由此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共3页,当前第1页1

2、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老师作了题为《师生共读师生同乐》的报告。在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老师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高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读书走向、诵读经典、读写结合、与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读书方法、读书内容,从容讲来,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大家对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应该读哪些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为了倡导“阅读丰富人生,读书使人智慧,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5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旨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与文明对话,与经典对话,让广大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读书为媒,建立“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读书计划。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唤发了师生的读书激情,把全县的读书活动演绎得多姿多彩。县赛时,经过笔试角逐,实小、芙小、枧小、窑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采用口头答题形式,挑战“四关”,即“别无选择”、“舍我其谁”、“信心百倍”和“勇担风险”。在表彰仪式上教体局局长郭白云对此次读书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师生爱读书;二是要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4、让“经典”走进师生心灵。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读书时间”;坚持进行“聆听名段,欣赏名作”的感悟经典历程:聆听中外名曲、古今诗文、经典故事、、、、、、这些经典之作经日积月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制定了《2009年师生共读经典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低年级学生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以《论语》为主。通过经典背诵竞赛、个人考核过关的检测学生诵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2456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以背《论语》为主,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抽测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以写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只要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检查完《论语》的第一、二章。诵读《论语》已作为本年度教师基本功主要内容之一,年终必须过关。

2009年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冈山报》两期刊登了实验小学“师生共读经典”活动的报道。

三、研训结合,提升素质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研训结合,突出主题,攻破难点是我县小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依靠“竞赛+培训+阅读”。竞赛是锤炼,培训是提高,阅读是养分。并且形式要创新。我县在走“主题式教研”发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从问题入手,寻找教研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大量“主题式”教研活动,活动程序为:“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一种“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而达成开放性评价和互助式教研。

为了搭建平台,促进更多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县教研室09年相继召开了“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竞赛”、“小学语文教师光盘教学(模式一)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等主题教研活动。面对的对象有中青年教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实现了老、中、青共参与、共提高的目标。其中涉及的主题研讨内容有: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年级的片段作文教学、四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和五、六的阅读教学(分精读和略读)。让参会人员带着问题来,满怀信心回。活动主要采取竞赛、培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说课、上课、评课竞赛——专题讲座——观摩优质录像课——研讨交流——总结(论文、案例评比)。以此平台,营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坚持了问题从教师中来,坚持了在教学中研究,坚持以研究促教师发展。我们没有响亮的口号,靠着朴实、扎实的实干,靠着教师“把自己摆进去”的真正参与,促进教师成长的真实变化和课堂的真实变化。

四、教学实践,亲近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根,教研员永远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永远保持教师的身份。”这句话我们铭记于心,根植于课堂。

1、送课下乡。为发挥学科教研员、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小语学科送教下乡。这一活动为广大乡镇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示范课例。

2、教学实践周。为了引领乡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我县经常组织教研员到乡镇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活动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每个教研员到校后接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二是教研员站在理论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方面作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不仅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教学素能,而且加快了乡镇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共3页,当前第2页2

反思与展望:

根据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县在今后课改中工作将适时调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强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改在我县的常态化推进。

一、阅读先行,成立读书会。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为此,我们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探讨切磋,互助共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态。

二、抓住关键,分类召开主题教学研讨会。1、开展研课活动。当前,我县课堂教学出现了新流弊,课堂好看但教学空泛了,教学空间大但学科本体弱化了,以致学生忙碌了,学习成本提高了,综合素养却降低了。为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一切理解从“读”出发,一切深度思考从“挖掘”教材开始。2、召开光盘教学研讨会。为实现资源共享,为村小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搭建一座桥梁。3、召开六年级复习研讨会。通过研讨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以活动为载体加以推广,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树立身边的榜样,以“案例”激发教师成长。

我县不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应用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本身也是课改工作所关注和推崇的,是课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培训工作。将举行“小学语文名优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 通过展板、执教示范课、作专题报告、同事介绍、教研员点评、对话、研讨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形成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四、以课题研究助推课改创造性推进。

篇3

一、追求理想与现实相融――帮助教师树立教育理想

理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人生的最大快乐莫过于把理想变成现实。如果每一位教师拥有教育的理想,并付诸实践,就能真正实现工作并快乐着。

(一)确立办园理念和办园目标

事业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成长目标、幼儿的成长目标要三合为一,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教师的工作就会有强大的内动力。我们引领教师进行如下思考:什么是教育,要办怎样的幼儿园,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幼儿园怎样发展,由此确立了集团发展的办园理念:以人为本,快乐教学,体验幸福,为发展而教育。核心是追求人文精神,尊重教师和幼儿的主体,采用快乐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幼儿身心潜能、个性特长得到开发和培养,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能,享受快乐,体验幸福。在“为发展而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集团发展的各种目标整合成一个办园目标:给孩子一片乐土,给教师一个平台,打造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

(二)形成了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

集团的发展规划代表了组织发展的利益,是人心所向,是民意的体现。在2012年―2014年集团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时机,认真解读各种政策,分析规模扩大、口碑良好的原因,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征求多方意见,群策群力,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共同制定、修改和调整集团的发展规划。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集团发展规划,寻求自己的合理定位,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与教师进行交流、修改,帮助教师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根据《集团教师期末工作成果汇报的办法》,每学期对教师的分阶段的发展规划进行考评,不断实践教师的教育理想。

二、追求学习与实践同存――帮助教师提升理论素养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技能,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提升每一个层次教师的理论修养。

(一)制订计划,建章立制,营造读书活动的氛围

1.制订读书计划,明确个人目标。每位教师根据集团的读书活动的方案,结合集团的业务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建立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将教师的读书活动纳入集团教师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将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的成果纳入教学六认真检查的范畴,真正使读书活动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3.建教工图书室,提供学习资源。根据上级教育部门以及教师推荐的书目购买教师用书,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网络等途径购买适合幼儿教师阅读的刊物,每年度允许教师自行购买金额在200元的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作为集团教工图书室的藏书。

(二)搭建平台,丰富形式,开展多层次的读书活动

1.结合师德学习的读书活动――做一个价值观健康的教师。师德学习贵在交心,真正地能触动教师的心灵。我们购买了一套教师人文读本,在政治学习、教师会上,让每个教师一起阅读分享,关于理想、关于人生、关于追求、关于价值的认识。健康的价值观让老师对平平凡凡的工作多了几分激情、快乐和满足。

2.结合实现办园目标的读书活动――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为了实现“给孩子一片乐土,给教师一个平台,打造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的办园目标,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快乐的教学方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书籍,制定了读书活动方案,分章节阅读:对每个章节进行相关问题的学习、探讨。便签条摘录:每位老师根据阅读的感受,摘录书中经典语录,或将每章节内容进行概括。理想的教学点子搜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阅读的体验和感悟,结合教育实际案例,设计理想的教学点子。读书成果展示:便签条摘录汇编成册,理想的教学点子汇编成册。通过这些活动将这本书读深读透,逐渐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践快乐教学。

3.结合业务学习的读书活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集团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实际,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引导教师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通过自学、研讨、论坛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4.结合培养个性鲜明教师的读书活动――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为了培养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帮助教师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三、追求培训与成功共享――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集团以教师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的成长为服务方向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一高:师德高尚,两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团队精神和自主发展相结合;三会:会学习思考,会研究探索,会实践创新的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结合市级课题《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的研究,通过一个中心、两个阵地、三个层次、四个方案、五个平台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一)一个中心――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集团积极开展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典型模范教师的学习宣传活动,制定了《宗汉街道星光幼教集团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通过礼仪文化建设年的活动践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开展“感动一刻”师德学报告会,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同伴、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孩子、感动来自于我们的家长。

(二)两个阵地――集团培训和园本培训

根据培养一支“一高两结合三会”教师队伍的要求,为教师提供培训的菜单。集团培训侧重理论和分层的培训,园本培训则注重基本功的操练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重在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三个层次――新手组、新秀组、骨干组的分层培训

以集团的教学部为中心结合“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行动计划,继续实施《集团教师分层培训的方案》分别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新手组、新秀组、骨干组教师在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专业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四个方案――《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骨干教师的管理方案》《教学“六认真”的考评方案》《集团教师考核方案》

《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中对师傅、徒弟的职责进行详尽的规定,并采用捆绑式的考核。实施《骨干教师的管理方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学“六认真”的考评方案》注重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的评价。《集团教师考核方案》以量化的方式评价教师的工作,将考核的积分与本学期的绩效考核奖挂钩,与教师的晋级、评优挂钩,与下学期的聘用挂钩,将竞争机制引入各园各班。四个方案共同实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保证了整个幼教集团保教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五个平台――新教师演讲台、集体教学展示月、骨干论坛、集体备课、网络教研

构建立体化的园本培训,通过新教师演讲台、集体教学展示月、骨干论坛、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等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集团化办园的优势,克服园区分散、集中培训困难的劣势,我们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利用网站中教师内部交流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发到教学研讨区,其他教师给予解答帮助,根据发帖的质量进行考核,实现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努力追求理想与现实相融、学习与实践同存、培训与成功共享,我们将引领教师看到一份憧憬,拥有一份执著,经历一份跋涉,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 加强图书馆建设,打造书香文化氛围

1.1 美化环境,创设书香氛围

《论语》中谈到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教育也是培养个性和谐发展、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学生,而不是绝对相同、同一的教育对象。卜官营完全小学以“和谐教育”为主题,在图书馆周边引用了很多教育名家的语录、经典美文、科学小故事、弘扬民族文化的国学等,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乐于阅读。

1.2 特色书屋,畅游书的海洋

为了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阅读,学校阅览室分为低年级阅览室和中高年级阅览室。走进低年级阅览室,犹如进入了童话的世界,墙壁是手绘的各种卡通造型,地上铺着彩色的地垫,四周是形态各异的卡通沙发,学生阅读时坐沙发和地垫都可以。低矮且卡通的书架摆放其中,为学生展示着内容丰富、知识性强的各种绘本图书。进入中高年级阅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彩,充溢着浓浓的书香。为了配合学生阅读,把中高年级阅览室分为不同的主题区,包括各年级必读书目区、自然科学区、文学区、艺术区、军事区等。学生来到阅览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读书区去读书。

1.3 温馨家园,读书成长的摇篮

学校坚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以读书帮助教师成长。图书馆也为教师设有教师阅览室,分为研讨中心和休闲书吧两个板块。研讨中心,一张U型桌子,几台电脑,座椅周围是触手可及的各学科专业书籍。教师在这里不仅可以备课、查阅资料,还可以开展教研活动。休闲书吧,设有沙发、茶几、饮水机,可爱的绿植点缀其中,安静、舒适、温馨,让人心旷神怡,放松心情。日落西山,手捧喜爱的书,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好惬意啊!

1.4 电子阅览,遨游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的藏书再多,有时候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快速更新的图书馆。在这里,他们可以快速在网上找到急需而图书馆又没有的书籍,进行在线阅读;在这里,他们可以快速在网上查找需要的资料。电子阅览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快速、便捷的阅读平台。

2 丰富的读书活动,打造书香乐园氛围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地表达。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地、自觉地从“书海”中汲取到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各种技能呢?在阅读活动中,坚持“教师引领、学生主体”的原则,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小笔头、百草园、班级期刊,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打造书香乐园氛围。

2.1 雏鹰文学社,打造书香乐园

为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为创设书香氛围,成立雏鹰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雏鹰展翅》。几年来,雏鹰文学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写作小天才,用书香和墨汁培育了展翅高飞的“小雏鹰”,为繁荣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学生服务,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2 书海拾贝,展示才华

在校电视台开设新的读书栏目“书海拾贝”,栏目中包括“好书推荐”“书评”“心得体会”“读书经验交流”“感情朗读”“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读书数量和质量。

2.3 师生同读共写,品味书香雅韵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积极推进教师与学生同读共写活动,每周二、四、五早晨为全校师生共同阅读时间,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美文,品味书香雅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思考,读思结合,将阅读感悟及时写下来,在读、思、写中不断迁移升华,深化阅读效果。

2.4 “亲子共读”,打造书香家庭

多年来,学校一直开展“亲子共读”这一阅读活动,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准确地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让父母在共同阅读的时间里目睹孩子的成长,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爱好;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也让他们的家其乐融融,弥漫书香。通过“亲子共读”卡,学生的读书笔记,在学期末评价出书香家庭。

3 科学的评价方案,打造实效性书香校园

为了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关注课外阅读,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方案,为打造书香校园起到制度保障。

3.1 评价方案,科学有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和探究,并在学习和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因此,在制定评价体系时,主要评价学生是否阅读,是否有感,模糊评价多数,表扬奖励优秀,评价做到科学有度,重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3.2 评价方式,趣味开放

对学生的阅读活动的评价,除了开展读书讲故事、手抄报评比、百科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百草园、采蜜集评比等传统项目外,还新增了“雏鹰小文学家”的评比、“好书漂流”活动。

“雏鹰小文学家”是在学校的各项阅读活动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才能获此殊荣。这样评选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好书漂流”是在班级内部举行的竞赛型读书活动。漂流用的图书多数是由学生本人自愿捐来的,还有学校购置的,每个学生只要遵守“班级漂流公约”,便可全天候漂流。要求参加漂流的学生,所借的书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读完后要有漂流笔记,不然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书。漂流的书越多,他所获得的阅读星就越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整合阅读资源,丰富阅读积淀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量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靠课本上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拓展阅读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读到他们喜爱的图书、报刊等。例如,可以在楼道为学生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教师在资源库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供学生阅读。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笔者在电子资源库里为学生存储大量的相关资料,如《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沙漠》《海底两万里》等经典作品。学生可以通过电磁笔的点击、拖动获取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课外阅读。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享受创意阅读带来的阅读乐趣与成就感,教会学生认真思考,从中发现问题,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5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⒋点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常态课的改进与管理。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措施,有具体的成果和展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走进教材,各年级教师都要对教材内容系统学习,完整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科学处理教材;走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与无效行为,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走进课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走进练习,改革学生作业内容和完成作业方式,拒绝惩罚性作业和无设计作业,重视发展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每学期重点在1—2所学校组织现场会,同时其他各校也要进行一定规模和范围的成果展示活动,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对各校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⒈区级调研。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个重点,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专项调研。立足于梳理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指导改进,在中小幼等不同层面的学校打造1-2个典型,同时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校进行指导。本学期区级调研工作中学(含高中)开展5-6次,小学3次,幼儿园3次。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学科调研。学科调研工作要能有效地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科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整合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每个学期要开展1-2次学科调研工作,提炼学科工作的典型经验,梳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管理,优化学科活动,落实学科常规,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10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开展“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河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目标牵动、方案带动、评估推动”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大力提倡干部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逐步形成学习型校园,强化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既明确我要干什么,更清楚我为什么这样做,达成从做法到方法的过渡。

(二)真正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做到规范、精细、科学,向管理要质量。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工作为了不同层面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三项创新性工作要做到有思想、成体系、可操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

(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研究的姿态搞管理、抓教学,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强化两支队伍建设,为深化课改提供保障

影响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领导、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决定性因素。为深化我区的课程改革,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教师两支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领导、教师驾驭、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1、实施教师读书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为提高领导、教师理论素养,促其迅速成长,区教育局将在全区启动教师读书工程。为确保教师读书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建立教师读书长效机制,各校要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

一是制定本校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宗旨和总体要求,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二是召开教师读书工程启动大会,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教研组和每位教师都要制订读书计划,明确阅读书目、时间安排、参加人员、活动方式、保障措施等。三是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如读书讲座、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报告会、校园读书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搭建网上研读交流平台。四是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每学期评选表彰读书过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优秀读书笔记,倡导教师快乐读书,自觉读书。五是定期将教师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随笔等结集出版,作为读书成果在全校乃至全区教师中广泛交流,促进读书活动地深入开展。

区教育局将根据情况在校长和教师中开展年度优秀读书人物、优秀读书学校和有关读书征文评选活动。

2、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搞好校内业务培训

各中小学要重视教师业务培训工作,要在充分研究本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的培训活动。局相关科室、各中小学对各类业务培训都要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培训内容要涵盖前沿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网络多媒体新技术等;培训形式可以是外聘专家辅导、区校领导讲座、收看音像资料、交流研讨等,特别是对校领导业务辅导各校都必须落到实处;培训后要及时进行形式灵活的考核评价。

3、开展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内容的教师单项比武活动

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每学年分学段搞一次教师知识、专业技能的大比武活动,并将结果作为认定教学能手的重要依据。该活动将采取全员参与、层层选拔的形式展开,旨在让那些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教师有机会在全区展示自己,从而找到自信,推动我区教师专业素质有一个大发展

4、组织富有实效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

为了使领导、教师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实践能力,区教育局及各校要积极为领导、教师创造外出学习考察机会,有计划地安排相关人员外出学习,每学年外出学习人数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对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校,区教育局还要安排校领导或业务骨干去挂职锻炼。外出考察、挂职人员回来后,要上交考察见闻、学习笔记等材料,并将自己亲身感悟到的名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面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以求学习考察效果的最大化。

5、加强校际交流,促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学校间的交流可以实实在在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为促进各学校的发展、教师施教能力的提升,各学校要开展更广泛的校际交流活动,包括与区内学校的联谊、与区外学校的互动。校际交流应该是有计划的定期交流,要实现常态化;校际交流要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借此升华本校经验,内化外校经验,加速课改成果的形成和转化,从而实现我区教育的协调发展,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迅速提高。

6、以“三名工程”的实施,带动两支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为不断优化领导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推动我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区教育局将加强“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的实施。相关科室和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区教育局“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窗口学校评选标准》、《名校长评选标准》、《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教学能手评选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规范操作,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人选从申报到考核、认定、公示,每个环节都要客观公正、一丝不苟,要加大对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表彰力度,落实好相关待遇,敦促名师、名校、名校长认真履行业务讲座、示范交流的义务,并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的教研课题,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学科带头人讲师团、教学能手送课团,分区片的巡回辅导、培训、送课。总之要切实发挥“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为契机,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

1.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升教研部门的整体素质。

作为学校教学的服务者、参与者、指导者,每位教研人员都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既能“走出去”吸纳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又能脚踏实地地荟萃本区内点滴成功,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参与学校教学教研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交流有理论、指导有方向、纠正有依据,调整有方法,实现与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教研室每学期要对学校组织一次教学管理督导检查活动,肯定优点,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平时视导,通过听课、抽测,反馈《常规》掌握落实情况,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评估。

2.学校要把学习、培训、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常态化。做到学习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与落实“两规”(《*区教育局关于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区领导干部抓教学的若干规定》)相结合;与“三阶段教学管理”相结合;与教学评估相结合;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放在管理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落实,不留死角,管理到位,坚持不懈,切实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教学常规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校本教研实效,锤炼教师施教能力

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教师将所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的最佳方式,经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升华系列研究活动,加强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因此各学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以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营造广泛参与、合作交流、民主开放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教研层次和教研服务教学的水平切实解决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使校本教研富有实效,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校本教研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再研究自我。

②校本教研的方式:行动中学习,行动中研究,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③校本教研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④校本教研的形式:以课为载体,重视常态课研究。

⑤校本教研的成果:强调个人的行动智慧,更多的是行为的改变。

⑥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取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为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课堂评议遵循如下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接受式学习),该做的做了没有(亲身体验),该想的想了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该说的说了没有(真实及时地反映学生的想法)。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于是“教师学习事关重大”。

要发挥好教研的桥梁作用,强化两个延伸。一是校本教研活动,向前延伸与学校领导抓教学的思想贯通,落实学校领导在该项工作中的指导和管理责任,提升干部的素质。二是向后延伸与教学实践贯通,发挥教研“先修桥后过河”的指导作用。三是要特别明确区域教研重点是解决学校自身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三)狠抓教科研,实施课题带动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关键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把教育科学理论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1、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要遵循的研究思路是:一个策略、两个杜绝、三个融入、四个必须。

一个策略是:开展课题研究坚持典型带动策略。

两个杜绝是:杜绝假大空,搞虚的,玩文字游戏;杜绝虎头蛇尾。

三个融入是:课题研究要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融入到教研活动之中;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个必须是:课题研究必须成为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创名校的手段;必须成为促进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必须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手段;必须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手段。

2、各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要做到六明确:一是明确校本教研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二是明确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载体;三是明确课题研究是教师自己研究自己;四是明确课题研究是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五是明确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六是明确课题研究是让领导教师以研究的姿态走进教育、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3、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紧紧抓住以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思想来展开,这里要特别明确“主体参与”的真正内涵,重点应该放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思维参与,千万不要放在外在表现上,一节课效率的高与低,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连续性来承载的,而绝对不是满堂问、乱哄哄,而学生必要的说和做是思维状况的一种反馈,是教师推进或调整教学的依据。

4、各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规范操作:

一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组织机构建设除了常规的建设内容外,特别要强调课题组内的分工,责任明确,分工具体。研究制度包括“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学习制度”、“课题研究汇报制度”、“课题研究交流制度”、“课题研究教师工作考核方案”等。

二是规范档案资料。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课题评审、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行事例、日志交流、课例研究、会议记录、读书心得、学习材料、阶段总结、调查问卷、辅导材料等要系统整理,分类归档。

三是开展课题论证。通过开题报告,对课题进行论证,内容包括课题产生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找出本课题的创新点,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步骤和程序,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设定预期研究成果等。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发现问题,及时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四是确保课题研究的常态化。为了促进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学校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行事例,每周一次的课题研讨会、每月一次的读书报告会、每学期两次的课例研讨会等。

五是加强研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课题研究不能落实到口头上,要防止轰轰烈烈开头,偃旗息鼓收尾的做法。学校要建立一系列监督管理机制,如签订责任状、建立跟踪档案、制定评价细则等,用有效管理确保研究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四)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具有浓厚的地方本土特色,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坚持必须符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必须适合教师实际和业务专长、必须体现本校传统和办学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包括明晰学校教育理念、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其次是确定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第三是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四是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通过评价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逐步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评估课改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课程管理的职责和义务。各校要从“小”、“低”、“趣”三个字着眼确定研究题目。选题、实施、结题过程要规范,注重学生亲历亲为的体验。要按照“走入生活——产生课题——筛选课题——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展示交流”的基本模式开展工作。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展开,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与文化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安全法制教育相结合,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每生(组)每学期写两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使学生提高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取得的研究性成果,学校和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加强反思、激励、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改革考试和评价方式,是促进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必要手段

为了更好的发挥考试和评价这两个指挥棒的作用,我们要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命题研究。命题研究是学校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必须承担的课题。命题必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紧扣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大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比重,各学校还要组建自己的试题库。

篇7

如何切实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为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一个亟待作答的时代课题。基于这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0月15日,东港市总工会举办全市“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劳资关系”交流研讨会。来自各乡镇街、开发区总工会、各农场、相关直属局工会主席、市总机关干部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工会主席和一线职工共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市总工会主席王述德出席了会议。

自去年4月,市总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二届劳资关系大讲堂”的通知》和以读书成才、和谐发展为主题的《职工文化建设交流会实施方案》,两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以及企业经理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大家通过调查研究、勤奋思考,积极撰写了课题文章、演讲稿,全市共征集到职工读书体会文章228篇,职工书屋建设经验文章52篇,劳资讲堂演讲稿25篇,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评选,此次会议共有50多篇作品获奖。

会上,东港市客运站工会进行了单位书面交流,长安镇佛岭村和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姜伟及东港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姜荣芬等3人做了个人经验交流发言。大家在发言中,针对职工读书体会、职工书屋建设、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市总工会主席王述德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按照丹东市总和省总的部署,把积极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会为东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筹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开展。无论是建设构建和谐东港,还是创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综合实力,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职工文化建设是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最重要的文化基础,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途径,重视加强和谐的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王述德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理念,针对不同对象搭建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强化支持,加大力度培育优秀职工文化,把广大职工的热情和干劲调动起来,更好地促进我市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篇8

一所好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批好的教师。我们于2010年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011年成功申报“根植于明道文化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强化“三贴”服务,即以贴心服务帮助教师学会关心,帮助教师学会上课,帮助教师学会研究。秉承“教学研训一体,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致力构建根植于明道文化之上的教师发展机制,引领教师,磨炼教师,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使得教师在智慧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教育科研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切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保障机制:营造书香校园,引导教师读书;立足课堂实践,提升教学水平;确立微型课题,促进研究深入;倡导个人反思,提速教师成长;实施各级培训,丰厚教师素养。

一、营造书香校园,引导教师读书

一个没有书香的学校,是没有灵魂、没有高尚志趣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努力引导教师读书,使得读书成为教师的行走方式,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读书引导上,学校分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是“点的突破”,也就是建立特约教科员队伍,引领他们购好书、读好书,开读书交流会;第二层面是“线的延展”,以学科组为单位,一起读书研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譬如语文组先后研读了叶圣陶、钱理群等教育专家的书籍,并撰写了大量的读书随笔;第三层面是“面的铺陈”,就是将所有的教师都纳入到读书场境之中,在读书中思考、成长。为了引领教师真正实在地读书,杜绝网上下载“舶来”,应付了事,我们研制了“明道教师读书摘记卡”,分为基本观点、精彩语段、心灵幽会等栏目,便于沙龙研讨交流,也便于学校行政检查督促。

为了推进教师阅读思考的深度,拓展教师阅读思考的广度,培养教师的读书热情,学校还特地编排了一份月刊《明道憩园》,分设“时文精读”“好书荐读”“轻松链接”三个栏目,将学校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暗蕴其中,使得教师们在不经意中得到熏陶和启发。

二、立足课堂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光读书,不实践,可能只会培养出空谈家和理想主义者。因此,在鼓励教师读书的同时,我们更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让教师在“真刀真枪”的磨炼中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立足课堂,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团队合作,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升。我们通过三个“航”来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试航,即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对教材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上好自我推介课;领航,即让学校的教学骨干上示范课,谈教学思考,给青年教师作示范带头;竞航,即引导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

近年来,我们努力建构走向对话的明道课堂,着力追求“两有一高”的教学目标。“两有”是指有道德、有智慧。有道德意味着心中有人、诗性对话、毫无保留;有智慧意味着合乎目标、顺乎规律、心智碰撞。“一高”指高质量,着力于学习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着力于发展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着力于生命性质量,为学生的活泼成长奠基。为了凸显课堂的对话特质,我们在教科室的筹划下,坚持每周推出一至两节研讨课。课后进行“无权威”性研讨,努力引导教师说实话、说真话,切实听到教师内心的声音。教科室还面向全校教师进行了“课堂规则和提示语”征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形成了明道“课堂规则及提示语”的教学交往方案,并付诸实施。

三、确立微型课题,促进研究深入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实践而不加以思考,不进行变革,那么其教学水平只会原地踏步,而不能有所进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得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因此,学校积极倡导“为自己设定更高些的目标,在能力的极限边缘工作”,鼓励教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积极开展研究,在工作中发现真问题、做真研究、出真成果,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我们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研究:一条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即以学校的主课题为抓手,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然后由各科室部门认领、承包,学校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整体推进;另一条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即以自身的微型课题为中心,进行草根式研究。在学期初,引导教师申报微型课题,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立项;在学期中,组织教学骨干对微型课题进行中期督查,并提出建议;在学期末,进行微型课题验收,对于顺利结题者下发结题证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四、倡导个人反思,提速教师成长

叶澜教授很早之前就说过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坚持写教学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成功、失败。

在反思的内容上,可以是读书反思,可以是教学反思,也可以是活动反思。在反思的对象上,我们引导教师学会反思自己,反思同伴,反思学生。在反思的方法上,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点:其一,思之有目,不胡思乱想;其二,思之有物,不空洞苍白;其三,思之有据,不空穴来风。

我校曾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主线,引导教师读书、实践、反思,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学校给每位特约教科员发放《叶圣陶教育文集》,初步通读全篇。其次,在阅读的基础上考察叶圣陶故居,举办沙龙研讨叶圣陶教育思想。再次,撰写活动反思,相互交流。接着在第二学期进行更细化的“叶圣陶读书推介”活动,进行摘抄和研讨,最后,综合大家的思考形成活动手记――《“真实”读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五、实施各级培训,丰厚教师素养

许多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先天不足的,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后天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一方面可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明道小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研训一体,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其中培训也是成长路径之一。一方面在学校内搭建培训平台“明道讲坛”,既邀请外面的专家来校讲学,又鼓励本校教师走上讲坛,从课题引领到教师专业发展,从课堂教学到课堂管理,从办学思想到学校文化,从名师成长到名校建设,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切实有效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这种草根式的讲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于阅读、钻研的教师。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种机会,敦促教师参加更高平台的培训,使教师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享受到最优质的培训资源。几年间,我们组织教师先后赴宁波、丹阳、杭州、南京、苏州、北京、广州等地参观学习,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

篇9

我们的读书节活动宗旨是:在家庭、社会、学校营造热爱读书、支持读书、尊重读书、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热情,感受读书快乐。我们的读书节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读书节即将落下帷幕,广大师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不但提高了对读书的认识觉悟,丰富了文化底蕴,而且营造出书香缕缕的校园读书氛围。为了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提高读书活动效果,使读书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师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现对读书节活动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根据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我校于9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读书节启动仪式。邵校长致读书节开幕词,林老师宣读了读书活动倡议书,学校张贴了大量读书节宣传标语,各班以读书为主题设计墙报、出黑板报,创建了书香教室,营造了读书氛围。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强势宣传,我校在营造了浓郁读书氛围的同时,更使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落实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顺利开展读书节活动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以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图书室、后勤处、班级之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活动网络,依据读书节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完整读书活动体系,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实施。

三、精心组织,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我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开展的具体活动包括:

1、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

我校以班为单位,利用早读、班会等时间,进行了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除学校指定的篇目外,各班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主题背诵篇目,例如:描写春景的诗词,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词,描写塞外生活的诗词等等,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掌握的诗词篇目已远远高于教委与学校的要求。

在广泛诵读的基础上,我校各班还开展了古诗文过关与评比活动,实现了人人过关的预期目标,评选出倪志强、蔡楚静等诵读小明星。

通过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诵读习惯和爱好。

2、“趣味读书”与“好书推荐”班队会活动

读书节期间,各班广泛开展班队会活动,以趣味读书、好书推荐为主题,丰富读书形式,提高读书乐趣,扩大读书范围。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与爱好被进一步激发,在趣味活动中,切实感受读书的快乐,为形成长期、广泛的读书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3、漂流书活动

我校各班均开展了漂流书活动,取得了良好阅读效果。通过1―3本书在班级中的流动,不同年级同学分别认识了童话中美丽的白雪公主,说谎话的皮诺曹,了解了历经苦难却传世佳作众多的李白、杜甫、陆游等名人,也共同了解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漂流书传递了知识、文化,也记载了同学们的认识、感受,一句句激励的语言,吸引了其他同学继续阅读,鼓励了更多同学传承文化,宣传文化。

4、《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校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经过筛选,优秀文章达到100多篇。畅谈读书的愉悦与收获,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积累的读书经验,都成为大家写作的内容与方向。

5、主题手抄报、剪贴报制作活动

围绕读书节主题,结合自身读书活动,我校还开展了主题手抄报制作以及“我是快乐的小编辑”剪贴报制作活动。各班同学5人一组,协同合作,在四开图画纸上尽情抒发自己读书的情感与认识,在方寸之间展现了文字美与读书美。

读书节活动即将结束,但与书相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随着读书节帷幕的徐徐降落,广大师生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中,建立起新时期“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

小学度读书活动总结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经过行政研究,确定了2014年读书活动的主题为“书香润泽人生,教育启迪智慧”,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切实转变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全面提升质量的目标。

一、宣传发动重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每学期都开展的专题读书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制度,我校成立了以王建忠校长为组长,以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责任,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每个学期都有读书节活动方案,主题鲜明,详实可操作,并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活动形成了传统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丰富,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校园网开辟读书专栏,及时报道开展的活动,另外拓展新兴的信息化平台微博,展示学校窗口,扩大影响。再者,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得到有效保障。

二、教师读书荡涤智慧。

根据教研员的学科推荐以及适合学校教师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校在寒假专题学习中为全体教师们购买了推荐两本好书《如何评课》、《教师的智慧》;暑假前夕又启动了主题“善读善择善思善行”的读书活动仪式,教科室下发了为教师精选的好书《留一块黑板》与《一盏一盏的灯》,分发人手一本读物供教师们精心、静心开展阅读。数学组十多位老师还在杨老师的建议下,学校专门添置了贲友林老师的最新著作《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利用教研组组织研讨,为改革数学课堂提供借鉴,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简单。

要求教师上传校园网及博客交流至少每学期3篇读书心得和每月2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初组织至少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评比优秀读书笔记或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优秀文章推荐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定期编辑教师集,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本年度在校园网上共计发表读书心得三百多篇,教育案例不下百篇。

三、提供平台展风采。

为了更好的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多次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老师们的智慧碰撞火花。

1、开展多层面的“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读书感受。我校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读书月”,首先要求教师自主阅读,写读后感,再在年级组内开展了“阅读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最后再每个年级组推荐两位教师参加全校读书沙龙,交流读书收获。这样以点带面,有主题、有目的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

2、举行“读书征文”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交流研讨实践反思。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主动读书的风气逐渐形成。通过活动,一方面扬师德,树正气,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平台锤炼基本功,提升自身素养,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第八届校园读书节青年教师美文诵读18位青年教师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的认真打分,孙美玲、张茜、黄永刚三位老师获一等奖。12月初,校工会组织老师们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对照理论进行反思,撰写教育案例或征文,再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弘扬了教师乐于奉献、甘做人梯的高尚师德。

四、学生读书乐在其中。

1、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在每年的9月25日隆重举行书本跳蚤市场、现场猜谜等活动。并定时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书征文、手抄报评比、演讲赛、小组合作阅读竞赛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浸润书香。

2、书香班级的建设:学期初各班进行书香班级的布置:包括每周一诗、每周荐书、流动书香、晨读暮诵、两分钟吟诵等;每周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读书摘抄,期末进行优秀摘抄本的评比;学生积级撰写随笔,在教育在线上每班每月各发表至少三篇学生随笔。

3、学生家中要求有一定量的藏书,书包内有书,班级书箱中有书,每天早上到校后进行晨读;学生每天在家里有一定的阅读时间,鼓励亲子阅读。学生要积级写随笔、做摘记、写读书心得,争当书香之星。

篇10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入伍十余年来,我深知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注意加强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专毕业之后,为提高我的灭火救援技术理论,1999年参加武警学院大专函授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在三年的大专函授学习中,系统学习了灭火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文凭。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对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时常对《消防灭火救援》、《灭火扑救研讨资料汇编》、《国内外典型火灾战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特种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书进行自学,作读书笔记3万余字,为灭火救援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严格落实执勤备战,充分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

根据上级和中队的《执勤业务训练计划》、《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大练兵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中队实际,以“练为战”为指导,立足中队现有装备,立足责任区、立足人员岗位、立足务实创新的思维,积极开阔思路,抓准着力点,积极完成执勤备战所要求的训练任务的同时,研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多个训练项目。并从丰富官兵业务理论水平入手,先后组织中队人员学习了《消防灭火救援》、《执勤战斗条令》、《消防法》、《特勤业务训练》、《执勤中队范文大全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训练》等业务书籍,坚持集中授课,通过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兵的理论水平。此外,针对各地发生的化学灾害事故和典型火灾案例及抢险救援战例进行了研讨分析,编写了关于化工、高层、地下等方面的战例研讨材料,根据中队的实力情况编写了灭火救援战斗编程,使战例研讨转变成一种技能。根据保卫对象的重要性和其特点共收集重点单位的“六熟悉”资料卡。通过对人员、装备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训练,达到落实执勤备战制度,充分做好救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