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会活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论研讨会活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论研讨会活动方案

篇1

关键词:观摩 调整 实践

去年我有幸参加福建省“审美与快乐” 幼儿音乐教育课题研讨会公开示范观摩活动,学习后结合本园音乐课题《增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在园本实践中力求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下面以大班节奏活动《快乐的一天》为例加以说明。

一、立足现场观摩,及时进行思考互动

不少教师在外出观摩学习过程中,专注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都记下来。这样只顾记录,却没有时间进行及时的思考,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正确的方法是:观摩时既注重“倾听”也深入“思考”,从而减少“记录”与“交流”,也就是首先要认真倾听执教者怎么教,重点是否突出,教学语言是否简炼等,然后摘要一些简单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思考之中。活动结束后,要充分发挥一同参加观摩同行的资源,相互沟通自想法,探讨并解决观摩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从中剖析观摩活动的亮点与不足,这种分析与互动让大家都能敞开心扉,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及时有效解决心中的困惑,为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教学实践进行参照与反思。

二、研讨促进整改,努力在实践中迁移

观摩活动结束后,积极开展观摩后的研讨活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以利于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转化为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因此,研讨后应根据本地域特点、结合本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对观摩活动方案进行整改,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验证,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能真正感受执教老师的用心良苦,才能领悟活动的精彩,也才能真正将观摩者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精心选择活动内容

在众多的观摩活动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迁移于自身实践的,要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特长、幼儿年龄特征、幼儿园现实条件等选择适合进一步实践与研讨的优秀教学内容,于是我选择了音乐研讨会漳州老师带来的大班节奏活动《快乐的一天》。首先,这首“奥地利风格圆舞曲” 曲调明朗欢快,节奏感强,特别是在A段部分的行进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动起来,容易激发幼儿兴趣。其次,我班开展的子课题是《浅谈大班幼儿节奏乐教学新策略》,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本班幼儿节奏乐常规较好,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尤其是节奏感也比较强,具有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第三,这位开课老师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充分体现让节奏活动从生活中来到音乐中去的理念,能充分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各种音乐能力,这些教学技巧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有待提高与学习的。

(一) 用心调整活动方案

确定音乐实践内容后,就要对原观摩研讨的方案进行调整与创新了,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师自身条件等多方面情况不同,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原来的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创新,调整原方案设计,使之更具有效性。

1、 发挥集体聪明智慧

调整前,我充分发挥课题组集体的智慧,对选择的内容进行彻底的分析与研讨,对作品的节拍、音乐的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掌握乐曲结构及节奏特点,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乐曲的音乐风格和性质所表达的音乐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传递给孩子。

2、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是在旧经验的基础建构新知识的。因此再优秀的案例也不能按部就搬开展实践活动,应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基础,对原方案流程进行调整。那么,在开展活动之前,我通过谈话了解到:由于经常开展节奏乐活动,对打击乐器沙球、响板、双响筒等已不太感兴趣了,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创新,提到如果能用其他材料来替代乐器,也许更有吸引力,同时开展节奏乐活动,最好要有一个指挥,这样就更加生动,而幼儿的这些需求则观摩活动没有体现的。

3、 多种渠道丰富经验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丰富幼儿经验。

首先,在区域活动期间,在“探索发现区”投放不同的豆类和花生,还有塑料瓶子,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制造声响,从中发现不同装置的不同音响效果,然后在“音乐区”提供常规的节奏卡和图谱打击乐器外,提供幼儿在探索发现区亲自制作“乐器”,因为这是孩子们感受音乐、探索节奏的乐园,为开展节奏乐做铺垫。

其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并体验节奏,我选择幼儿熟悉、节奏感强的歌曲《洗手帕》,运用本次学习的奥尔夫 “声势训练” 教学法,事先专门组织一次节奏训练。启发幼儿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弹舌等多种声势进行伴奏,让幼儿在身心参与其乐无穷中感受音乐节奏,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理解去表达创造,从而获得更深的体验。

(三)巧妙确定活动方案

在丰富幼儿相关经验后,根据本班幼儿的表现及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认真思考可运用教学策略和可借鉴的观摩经验,调整原方案,设计自我实践教学新方案:1、原方案中用竹筒、竹板、响板、双响筒为乐器,根据孩子们提出的,用自制的瓶子来替代。2、原来第一环节中幼儿看图谱跟着音乐,将小手从膝盖伸到头顶,调整为:幼儿看图谱跟着音乐,运用“声势”引导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使幼儿获得更深的体验,并大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四)努力实践教学活动

确定新的活动方案后,就要进行实践教学了,我邀请园领导及课题组、曾经观摩过原活动的教师一起来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由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充分,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主动,尤其是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并运用语言、动作、为乐曲伴奏,使幼儿在自主、快乐地学习中感受音乐的快乐,最后《照镜子》游戏起到画龙点眼的效果!

三、及时全面反思,再次跟进实践

实践教学之后,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活动并寻找原来执教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并进一步反思造成不同的原因,通过回放自己教学过程的DV,与原来活动的DV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在“导”与“教”的时间比例上失衡,由于过分关注“X X ― X X ” 和“X X X X X ―”这两种节奏为音乐伴奏,造成幼儿过多地模仿,鼓励迁移已有经验创造的比例太少,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反思后由参加两次观摩活动的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对两次活动进行比较,并提出适宜的建议,她们认为:调整后的活动幼儿用自制有声响的材料为乐曲伴奏,幼儿兴趣更高,但存在不足:音响效果比较接近,听起来好象就一种乐器,建议1、再次尝试不同材料、不同装置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2、同时提供沙球、双响筒、响板、自制乐器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比较适合乐曲风格的乐器,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调整后运用“声势” 法让幼儿感受音乐,比原来方案来得生动,有趣!孩子们也乐于表现。在自己的反思及听取观摩者的建议之后,我决定再次调整方案进行再实践,效果显得更加理想。

总之,通过观摩学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实践内容,调整活动方案,大胆进行实践,并在同伴互助下对比反思修正,再次跟进实践。既在“学习――调整――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样循环反复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习到的观摩活动的成功设计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积极内化,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智慧,使自己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篇2

第一步:“动起来”——开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启航之旅”

(一)整体规划,“五动”连衡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础

1.成立组织——发动。由教导处、教科室负责协调课程实施活动,做到问题有领导及时解决,计划有人制订安排,实施有人组织执行,从而保证了课程的层层落实。

2.建立制度——推动。我们认为要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扎稳根基,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制订了《海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形成了有效的课程制度机制,真正落实国家提出的“地方指导与管理”的课程要求。

3.骨干先行——带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由谁来领头合适,学校决定由教研组和课题研究组带头,骨干老师跟上,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4.检查督查——促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因此,学校领导对课程实施的态度,对课程的常态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学校加大对活动开展过程督查的力度。从而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落实。

5.经费保障——驱动。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正常开展,学校必须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学校召开会议,对课程实施经费问题作专门研究,拨出专款作课题研究经费。

㈡多管齐下,“三路”汇合培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的力量

1.专家领导指路。学校邀请了省、市专家领导,来校进行课程实施指导,及时为我们开展课程实施指明方向,引领我校课程实施不断向纵深发展。2.专题讲座引路。多次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培训,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上引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理念,提升各阶段的指导能力。3.专题研讨筑路。就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策略等实施中的难点,学校教研组、课题组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教师在研讨活动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指导方式,获得直接的指导经验。

第二步:“常态化”——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之旅”

(一)课程开发规范——把握 “五个性”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延伸的经验性课程,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课程开发首先要体现生活性。2.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的,这是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题设计要体现兴趣性。3.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生为本,在学生“满堂言”的讨论中引发活动主题,体现学生主体性。4.因地制宜,在学生的生活资源中挖掘活动主题,体现主题的可行性。,不好高骛远。5.追求实效,体现其价值性。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自主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主题才能体现其价值。

(二)课程实施规范——做到“五确保”

1.制定方案,分步实施,确保活动的有计划开展。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制订指导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主题要制订活动方案,然后按部就班,让参与活动的师生非常清晰的知道,活动要按程序进行,决不能虎头蛇尾。2.明确目标,确保活动有目标开展。每一次进行活动之前,参与活动的师生都有明晰的三维活动目标,学生知道他们在活动中要掌握哪些知识,锻炼哪些能力,生成什么情感体验,谁来做调查、向谁做调查、调查什么、用什么形式调查、按什么步骤进行等等。3.充分准备,多法并举,确保活动的有效果开展。比如要让学生去进行采访,那就得让学生先设计好采访表,确定采访目的和内容,明确采访对象和采访方法,预设采访提纲和可能出现的问题。4.组织严密,安全保障,确保活动的有秩序开展。组织的好坏,不仅是活动有秩序的保障,更是活动安全的保障。指导教师要预设预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策略。让学生在规范中进行有条不紊的活动。5.交流评价,各有所获,确保活动的有后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过程,兼顾结果”,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呈现自己最闪光的东西,体验与他人分享成果的快乐;要让每次交流活动成为下一次活动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

篇3

   本学期英语组将围绕区教研室和学校教科室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展开教研活动。教研组加强教研内容的计划性、针对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把教研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备课、上课的质量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自主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加强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坚持教师自我反思,在新课程理念框架下,形成个体行动理念。同伴互助,教师间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营造浓厚“教研”氛围。提倡个人反思,写好课后札记,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位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技能。

2、继续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研究工作并把工作做细做实。

4、开展英语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搞好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努力使英语教研组成为一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充满生机的教研组。

三、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英语课程标准》等专著,并其中的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抓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成员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重点要抓好备课和上课教学常规的落实;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有效地组织好集体备课、业务学习、研讨、讲座、教材分析等活动,对照新课标,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本学期继续开展“滚动式”上课的教研活动(2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教研组要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次教研活动要定负责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学。

3、以英语周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学期将开展校第一届英语周,我们英语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课外英语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参与意识,培养兴趣。本学期主要展开以下活动:

(1)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在校园开展英语小广播,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布置英语走廊或英语角,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机会。

(3)开展系列活动: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画报和英语手抄报比赛、讲英语故事比赛等。

附:小学英语组教研活动安排表

    “滚动式”上课安排表

     沙城一小第一届英语周活动方案

2011-2-20

制定人:项蓉蓉

沙城一小小学英语组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1

2.11—2.17

预备周

2

2.18—2.24

通读教材,制定英语教学计划、初期英语教研组会议、区“小学学科学习质量评价、作业与批改”主题征集活动

3

2.25—3.2

区小学英语新课程培训 、区教科研论文评比

4

3.3—3.9

区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培训活动、布置英语走廊和英语角

5

3.10—3.16

教学抽查、组内理论学习

6

3.17—3.23

进行“滚动式”教学活动

7

3.24—3.30

市农村小学教学规范“质量测评”、“作业布置与批改”专题培训研讨活动

8

3.31—4.6

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活动、组内教学教育理论学习

9

4.7—4.13

准备期中考复习、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

10

4.14—4.20

组织期中考、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规范“质量测评”、“作业布置与批改”专题培训研讨活动

11

4.21—4.27

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集体备课

期中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12

4.28—5.4

进行“滚动式”教学活动

国庆节

13

5.5—5.11

区小学科“教学规范达标”专题调研

区小学英语学科现场“命题”评比

14

5.12—5.18

校英语周活动、教学教育理论学习、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区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活动

15

5.19—5.25

区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16

5.26—6.1

组内教学教育理论学习

市小学新课程现场“命题”评比

17

6.2—6.8

市首批农村小学“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验收

18

6.9—6.15

区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比活动

19

6.16—6.22

市小学新课程学习质量专题调研

区小学英语口语考查

20

6.23—6.29

准备期末复习、市小学英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比活动

区期末教学质量监控

21

篇4

关键字:生本教育 创造性 探究性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生本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生本教育”实施策略,产生并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以活动的视角处理教材,建构生命课堂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整合教材,把教材静态的情境变成可操作的场景,把抽象的结论演变成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生动地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戏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积极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摆得又好又巧”“夺红旗比赛”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敢于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

二、以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验密切联系

教学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所学的内容、所参与的学习活动具有生动性。学习内容和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够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劲头,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要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体验、实践、领悟、运用。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创编了“猴王分桃”的童话故事:孙悟空回到了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在果园里分桃子给小猴子吃。悟空说:“我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直嚷嚷:“太少!太少!”悟空又说:“我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还是嫌少,试探地问:“大王,再多给一点行不行?”悟空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地说:“那就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吃,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们都笑了,孙悟空也笑了。讲到这里,教师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你们说谁的一笑是聪明的一笑?”这样,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历学习过程

“生本教育”秉持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这也是“生本教育”相当突出、相当鲜明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可探究、研讨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先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回答10根小棒捆之前和捆之后各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体会到捆之前是10个一,捆之后变成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由此“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进入学生的头脑,学生在摆“11~19”中的每个数时,就很自然地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这样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理解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四、以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潜能

“生本教育”指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生本教育”强调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把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产生求知欲的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自主提问的能力紧密联系,课堂上要把问题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学生自己设问、解答,比教师过细的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更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如教学“10的分与合”后,可以设计一道题作为本课的结尾:“六一节到了,学校举行游园活动,参加投圈比赛的同学很多,老师规定每人每次只许投10个,猜猜看,小明投中了几个?没投中的有几个?”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既要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到10的组成。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我评价,既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渗透了数学思维方法。

生本教育,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让学生积极经历,大胆体验,在合作中领悟知识的产生,在探索中促进自身的进步。教学中,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相信学生会学的越来越轻松,老师会“教”的越来越快乐。

参考文献:

[1]崔文亭;崔红岩;;让生本教育理念走进班级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

[2]张铁;;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3]马志祥;梁果林;;教学质量与评估[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4]汪早容;;变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

篇5

本人于1994年毕业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东莱中学,98年调到庆东小学,99年到东莱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张家港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XX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XX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XX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XX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XX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篇6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0*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

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篇7

一、领导重视

(一)宣传动员。文化馆在扎实做好各项准备的基础上,及时在科学发展观各阶段活动开始之前召开动员会议,并迅速制定活动方案。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了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推动全县群文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建立组织。文化馆从“总体要求”、“中心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专题进行部署,成立了以馆长、支部书记张奎任组长,王冬青、周荣强任副组长,张莹、李芳、耿慧等为成员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王冬青任组长,周荣强任副组长,吴晓艳、王倩为成员的活动督导小组,建立专门的督导记录本,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督导。各科室学习情况在馆内进行定期通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抓好学习。馆领导坚持“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和计划,坚持每周一或周五学习和讨论的严格制度,认真学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及最新的文化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政策要求,认真学习了李建国书记、姜大明省长在山东省文化工作建设会议上的讲话、陈勇书记、王可杰县长在县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等。要求每人记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以保证学习和讨论的质量;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学习或讨论时间,由馆领导临时安排;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学习、讨论的,必须经馆领导批准;公出在外的,要携带学习、讨论任务,保证进度同步。(四)领导宣讲。按照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文化馆突出抓好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馆领导多次结合工作实际,结合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在本馆内宣讲,与同志们交流,有力的促进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方法多样

(一)查摆整改。针对基层党员群众及其他密切联系的单位,文化馆发放调查问卷30余份、征求意见表10余份,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征集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详细填写汇总表。认真研究,合理分工,按照责任到人的原则形成自查分析材料,详细制定了单位、领导班子及个人整改方案,并在文化馆内部进行公布。通过整改,所征求的意见及建议整改率达到100%,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满意。

(二)深入调研。文化馆班子成员对热点问题认真调研,撰写了案例剖析材料《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并在省级刊物发表。

(三)召开座谈会。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群文事业大发展”为主题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之后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精心谋划具体工作项目,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在座谈中,群众对文化馆近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各方面工作的力度,使城区和乡镇群文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三、制度保证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文化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一是学习制度,主要内容如下:坚持准时学习。单位有应急工作耽误学习的,要抽时间补上;个人有特殊情况要事先请假,也要及时补学;学习内容主要是规定的学习篇目:《中国共产程》、《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李建国同志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淄博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刘慧晏同志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发言》、《桓台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桓台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还要结合文化馆工作实际,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相关政策;创新学习形式。要采取上党课、交流研讨、集体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组织全馆人员认真学习规定篇目。同时通过业务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收看专题片等活动,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深化学习效果;严格学习纪律。制定具体的学习配档表,对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做好学习、活动记录。在学习中要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做好学习笔记,并撰写心得体会,进行集体交流,集中交流不少于2次。有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学习采取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周一集体学习,周四交流学习,其他时间分散自学,重点文章、文件不能只读原文,要反复学,要学深、学透,要利用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形式交流学习情况和体会。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

二是考勤制度,主要如下:建立专门的活动考勤簿,考勤情况按月公布,并将之记入个人学习档案。个人考勤情况将作为先进教育活动中评优选先的依据;考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工作人员要根据要求,按时参加学习及活动,不得迟到、早退、旷课及不参加活动;对无故迟到、早退二十分钟以上者,按旷工论处;对无故旷课及不参加活动三次以上者,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关处罚;严格请假制度,学习及活动时一般不允许请假,如确因工作或家庭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提前报馆领导批准,事后要补课及补习活动内容。

四、专项落实

篇8

有哪些类型的赞助?

赞助活动的形式很多。从赞助对象上说, 赞助主要有以下几种:

赞助教育事业。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赞助形式。通过赞助教育事业, 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组织公关形象的建立, 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如, 建立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基金, 赞助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

赞助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引起公众广泛兴趣并产生影响的活动。赞助体育活动, 有很强的广告效应, 能增强对公众的影响力。如取得某项体育竞赛的冠名权等。

赞助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有大量的观众、听众和读者, 赞助文化活动, 可以培养与公众的感情, 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如赞助文艺作品制作、影视作品的播出、文艺节目的演出等。

赞助慈善福利事业。这也是建立公共关系形象的重要途径。通过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向社会表示承担责任和义务, 可以获得公众好感。如赞助残疾人事业、敬老活动, 捐助贫困地区和受灾群众等。

赞助学术活动。赞助学术理论活动, 可以在社会产生较好的影响。如赞助学术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征文活动, 赞助学术期刊的出版等。

赞助各种展览、竞赛、奖励活动。展览会有一定的影响, 赞助举办各种展览会, 可以收到较好的公关效果。赞助各种知识竞赛, 建立某项职业奖励基金,也是常见的赞助形式。

赞助活动有哪些程序?

赞助活动需要认真策划和精心组织,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般的组织步骤是:

项目选择。选择赞助项目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应邀赞助, 有关方面提出赞助邀请, 赞助单位作出反应。一种是对信誉投资市场进行调研, 主动提出赞助项目。赞助项目的选择, 需要对赞助项目目标方向进行细致的分析, 对赞助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赞助方针策略和具体项目。

计划制定。项目一经确定, 就要制定一个详尽的赞助计划。包括赞助项目内容、赞助方式、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

项目审核。赞助项目在实施之前, 要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或由专门的赞助审议委员会进行审核评定,审核重点是赞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审批赞助计划,确定赞助数额、时机、方式。

具体实施。应当有专门人员组织赞助的实施。

按照预定方案, 逐项进行落实。除了直接参与组织活动外, 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对赞助活动的目的、意义、具体项目进行宣传, 扩大赞助活动的影响。

效果测评。就是赞助活动完成后, 对活动效果进行调查测评。对照活动方案, 检查项目的落实情况,跟踪赞助活动的影响和效果。对效果不明显的, 要进行原因分析, 吸取教训, 以便改进。

赞助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策划赞助活动,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重社会效益。赞助活动是一种讲求社会效益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 树立形象, 扩大影响, 培养感情。在赞助项目的选择上, 要优先考虑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教育事业的赞助。不能在实施赞助过程中追求商业目的, 与对方讨价还价, 夹带其他的商业目的, 如推销产品、附带交换条件等。

选择适当时机。赞助活动有一个利用时机和选择时机的问题。如可以利用一些重大活动、重要节庆进行。如利用教师节奖励教师; 利用重阳节赞助敬老活动; 利用环保日赞助环保活动等。

篇9

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各种教研课题不断涌现,课题研究已成学校的时尚。然而,我们也不时地发现,许多冠冕堂皇的课题却仅仅是有些人、有些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课程”的一种门面装饰性罢了,对实质性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际发展,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没有任何服务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中,也不乏追求表面热闹、不切实际、“假大空”的教育课题研究现象。这样的课题研究不可能促进课程真实意义上的发展,也就没有存在和推广的价值。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忠实实践者和探索者,我们常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承担什么职能?应当开发什么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题?应当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课题?如何评判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推动或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实施,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从实施的层面看,课程已逐步从长周期、大主题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向短周期、小主题系列性常态化探究实践活动过渡。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必须为课程常态化实施服务。这是选题的出发点、管理和建设的落脚点。现以永安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1.课题定位和研究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包含课题定位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校本研究;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常态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最后才是永安的地域人文资源与永安各中小学综合实践常态化实施相链接的研究。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递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论是这三者的本身,还是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是为了实现永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发展而设置的课题研究内容和价值取向。即课题定位和研究方向始终围绕“常态化”核心主题。

因此,参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都必须掌握校本研究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学习和研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途径,深入挖掘源远流长的地域人文资源,并熟练地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把常态校本研究、资源常态建设、课程常态化实施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努力。

2.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

对于新课程大背景下的一般教师,该如何量体裁衣,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呢?窃以为,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新课程实践者,立足于最常态化的课堂,把细微处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日常的研究工作。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参与者,应当以综合实践活动本校研究为阵地,以自身综合实践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本校学生主题探究活动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自我、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担当起立足于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际,结合学校周边区域环境特点,收集整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信息,课堂活动组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成功或失败的个案材料等职责。积极思索符合地情、校情、生情、师情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和途径并予以总结和交流,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捕捉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的深入探究,学校的特色办学,乃至永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做出贡献。这也是每个课题参与者个体价值的体现。

二、理论支撑,培训助力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都必须依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支撑。所谓理论支撑,不仅是停留在开题报告、经验总结、论文写作等文字形式材料上,而是作为一种深深扎根在每一个研究者的脑海,并用它以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的精神支柱,推动着研究者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不论是否参与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的课程实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的领悟和把握还远未出神入化,还存在许多思想误区和畏难情绪,甚至是怀疑。因此,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内化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共同精神动力,引领我们的课题研究行为。必须借助科学、有效、系统的各级各类专题培训,来达到释疑解惑、转化观念、达成共识,减少课题研究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目的。

对此,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批、分次、分主题;分工负责、集体协作;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引领与内部研讨相结合等方式,针对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课题实践与操作策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和研讨,以达到共性磨合、个性张扬的功效。培训的基本思路是:思想更新――微格演练――价值提升。至于各次培训的主题和内容,视课题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大家的共同需求来确定。

三、抓住特点,区域合作

依据笔者思考,课题研究应该根据课题本身特点下工夫:

1.课题的定位。我们的课题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校本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当地人文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课堂并轨的三个层面有机结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管理课题常态化保障机制。我们出台了“教学――科研――评聘”一条龙的激励性政策,创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管理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课程一样,纳入常态化研究、管理、考评的运作轨道,这无疑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3.依借当地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中小学界限,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缝链接的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形成以上特色,仅靠个人或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成败在于是否创建一个校校联合的区域合作渠道。

四、重点问题,集中突破 课题研究过程产生的问题与困惑是难免的,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全盘解决,因此,我们的研究策略是“重点问题,集中突破”。为了既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发展,又能满足绝大多数教师的实践需求,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问题累计制度。这项制度要求参与教师随时随地结合自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际,每周向课题组核心成员提出一至两个具有研究价值或在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研讨会,针对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并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对“常态化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相当程度上理清了广大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中的问题,使课题研究向“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迈进。

五、简化评价程序,促成评价常态化

建立“注重参与、重视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总目标的重要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既定的模式,没有教材和专业教师队伍,这是指导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课题研究评价指导机构,设计并制定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案,简化教师的评价程序,降低评价的工作负荷。

为此,课题组专门针对如何简化评价程序,提升评价效率问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讨论,并积极征询国家和省级综合实践活动专家的意见,最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简化评价对策:

1.筛选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理念和教育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公关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教育评价指导小组,专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策略优化研究和教育评价咨询工作。

2.分期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策略培训,并跟踪指导。目前已完成全员培训。

3.在实施课题研究的第一学期末,由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提名、班级无记名民主投票的方式优选学生骨干,成立班级和年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小组。该小组在接受学校相关培训后,辅助指导教师采集学生的评价信息加以统计,并接受同学监督。

4.依据各年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分步骤、分阶段制定各学期的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如对于初始年级的第一学期,评价重点是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选题、简单活动方案设计、资料检索能力。

篇10

关键词:公民教育;新课程;特色项目

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的一个特色项目。多年实践的探索,我们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操作步骤与价值定位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认识: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特定内涵的理解

长期以来,学校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是为理论学习服务的,是用来解释、验证理论的。这样做,需要学生先把理论知识背诵好、牢记住,再用这些记住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原则不符合人类基本的认识规律,缺少应有的生命力。

本文所提起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我们长期以来所主张的教学原则正好相反。它主张的是实践领引理论的原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它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寻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从中确认解决社区的公共问题的对策,并依据这些法律与政策,逐步上升形成理性思考。

目前,一些学校中也在开展公民教育,但仅仅是一种传统型的学校德育教育,它停留在教育的层面,说教的比较多,把公民教育完全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没有真正把公民教育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没有真正走向学生的实际。

区分新型的公民教育与传统的公民教育非常重要。这样,学生以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在生活中学习、传播公民知识,才能增强公民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行动: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操作步骤的把握

公民教育实践原先是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合作课题,如今已赋予了中国特色,其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即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

我们坚持多年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强调活动的实践性与自主性,老师仅仅担当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具体总结如下:

1.调查与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

公民教育活动实验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研究课题不是老师设计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确定自己喜欢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只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利用休息日,尤其是寒暑假,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必要的调查与采访,提出自己在生活中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不同年代的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是有差异的。三年前,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区的环境整洁和治安问题上,如房屋出租、饲养宠物、乱贴广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如今,更多是突出反映当前社会出现的症结问题,如小区车位问题,老人赡养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2.选择班级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最终有五六个课题难以取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想解决的公共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几年来,我们的学生确认了十个具有价值的项目课题,并围绕其展开研究。如2010年,学生选择“翠园小区车位问题的解决”“金坛城区公交线路布局问题”等课题;2012年,学生选择“马路杀手问题的根治”“食品安全的解决”等课题。

3.收集要研究的问题的信息资料

在调查前,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哪些部门,再对学生进行分工,进行相关的调查,在分工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去收集资料。如寻找相关的法律依据,学生可去书店、图书馆、律师事务所,还可打开网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咨询。

4.编制班级活动方案

根据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下一步行动。班级方案包括四部分:①问题的描述;②展示调查的过程,如去调查了哪些地方、哪些人及相关的照片等;③调查中采取的方法;④行动计划,如给市长写一封倡议书,或到社区开展一个活动等。

5.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接受听证

在完成班级行动计划以后,在学校组织一次模拟听证活动,邀请社会人士、学生家长与老师担任听证员,按解释问题、选择政策、最佳方案、行动计划四个小组,分别陈述了调查与研究结果以及想法来回答听证员提出的问题。听证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

6.总结(反思)活动经验

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或以日记的形式,或召开小组研讨会,交流成功的经验,分析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老师再进行总结与反思,把每次开展活动的成效进行比较,撰写有关报告与论文,以指导下一轮学校公民教育活动。

三、收获:学校公民教育实践价值定位的确认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多种技能: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技能;合作探究的技能;正确面对挫折的技能;自我展示的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技能等等。同时,活动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自己作为公民所具有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项富有智慧的学校德育工作。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参政议政意识和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是学校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倡导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自主研究,亲历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因此,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得到了创新与升华。活动还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开发题为《好儿女、好学生、好公民》的校本课程,既促进了公民的理论教育,又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活动使政治生活课更加赋有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真实性。活动使生活与哲学具有感染力,让学生感悟到哲学思维对于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启发作用,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基本观点的理解,也学会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成为知识的享受者。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自然,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选题是最难操作的一步,学生提出的公共问题较分散,而对“公共问题”的界定有时难以把握。还有,学生活动与有关部门的接待,活动时间,活动与教学的关系,项目听政的组织,学生应变能力等。我们在解决困难中成长。只有合作,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活动的完成,既需要借鉴别人东西,也需要自己去创新。

参考文献:

[1]施静娟.在政治教学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1).

[2]徐明.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24).

[3]杨建文.公民意识教育的艺术[J].新课程,2011(9).

[4]李洁.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内容[J].教育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