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产业经济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产业经济规划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贵州矿产资源企业 现状 对策

一、相关理论介绍

(一)经济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趋势。”矿业全球化主要表现为:(1)矿产勘查全球化;(2)矿产开发全球化;(3)矿产贸易全球化;(4)矿产资本的全球化;(5)世界矿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购加剧。矿产资源是一项不可再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对于矿业而言,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其消耗的矿产数量就愈多。据统计,25%的发达国家控制着75%的矿物原料。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等国家是中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贵州省的矿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可见,随着信息化的逐渐加深,矿产资源的全球化分配势不可挡。企业需要对行业类主要输入输出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宗教、地域文化进行仔细分析和了解,以便做出产品、营销、谈判策略。

(二)矿产资源安全理论

矿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的基础,矿产资源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能够持续、及时、稳定、经济、足量的获得所需要的矿产,主要表现为:数量要充裕,质量要保证,价格要合理经济,结构搭配要稳定。矿产资源全球范围内的争夺加重了民族主义经济和国家地区贸易摩擦。对于贵州省内矿产资源企业而言,其主要是处于国内产业链低端,为中东部沿海企业提供原料,直接出口矿原料到国外的情况较少,致使安全意识淡薄,矿产开采结构不合理,方式不规范,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二、贵州省矿产资源企业现状分析

贵州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贵州省内的矿产种类达110种以上,储量大,其储量排名前十的如下表1所示。良好的开发环境,使得目前贵州省内有贵州铝厂、瓮福磷矿、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盘江煤电、开阳磷矿集团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当然,由于资金和交通环境等限制,市场上还存在如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的中小微型矿产企业,他们属于市场利己者,生命力强,能够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但是在技术、人才、企业素质和资金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国发2号文件规定将在贵州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西南交通枢纽和大力发展贵州省工业化。在东部产业内迁的大背景下,贵州省怎样将政府政策与市场调节进行结合?怎样避免“资源陷阱”?本文从贵州省矿产资源企业现状出发,分析其面临的生产环境,结合新时期新环境,为贵州省资源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表1 贵州省矿产部分矿产资源排名

名称 单位 基础储量 资源总量 全国排名

重晶石 亿吨 1.23 1

汞矿 吨 11029 30707 1

铝土矿 千吨 136892 395471 2

稀土 吨 1446037 2

磷矿 千吨 511936 2561276 2

镁矿 千吨 15049 32131 3

锰矿 千吨 25335 71813 3

锑矿 吨 37151 245094 4

煤矿 千吨 15124909 53085295 5

(一)大型企业为龙头,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并存

贵州省矿产行业主要结构是大型国有企业(如开阳磷矿、赤天化、瓮福集团)为骨架,中小微型企业(广泛存在的小型煤窑、中小型采矿企业)为血液和肉体。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品去处多出口到国外;而中小型矿产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缺乏,设备落后,规模化批量化小,其生存空间多为珠三角等东部沿海企业提供基础能源,缺乏资源的深加工环节,产品附加价值低,大部分贵州省矿产能源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

(二)中小微型企业素质低,缺乏观念、人才和技术

矿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多年以来,其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贵州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输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磷化工、铝工业和铁合金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贵州的各种出口矿产品,占据全省出口总额的1/3以上。但是,在贵州省的7461个矿山当中,大中型规模的矿山不到110个,小型矿山达到3218个,小矿4126个。这种现状导致采矿规模效益不明显,产量低,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高端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用不上。另外,由于贵州的交通环境落后,矿产资源广泛分布在各地市县,生活环境较差,直接导致贵州省矿产资源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利用方式落后,消耗高,污染高,采富弃贫情况严重,资源浪费大。

(三)矿产质量好,物流成本高,风险大

贵州矿产,总体上看质量较高,其分布在乌江干流附近,开发条件较好,但是贵州省落后的交通设施导致物流成本高,传统的开采方式和频发的地质灾害使得安全事故频发,投资风险大。

(四)缺乏配套产业,产业链条短

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缺乏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等配套产业。以煤矿为例,贵州省的煤矿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除少量的火电厂和煤电煤化工企业以外,大部分出售原煤给珠三角一带的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链带动效应(产值、就业等)没有得到发挥。

(五)政府政策倾斜,投资和出口成为主要动力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国家出台了国发2号文件,提出将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这对于贵州矿产资源企业乃至贵州省实现跨越式迈进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春天。另一方面看,贵州省城镇化水平较低,省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明显,因此,投资和出口将成为拉动贵州省内矿产企业成长和省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篇2

关键词:二元结构;县域经济;河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95-02

1 县域经济的概念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王盛章,赵桂溟(2000)将县域经济定义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本文所定义的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区域为载体,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网络、农村为腹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供求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在全县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面向国际和国内大市场,在更大区域的分工协作中获得比较优势的经济系统。

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它具有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等特征;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它具有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具有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人低等特征。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扎尼斯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拉尼斯、费景汉认为:

(1)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好动生产力持续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2)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农业的劳动力是大限供给的,隐蔽性失业的劳功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不会改变农业和工业部门的劳动者工资水平变功;在第二阶段,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虽会造成农业总产量下降,从而引起粮价上升和工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在第三阶段,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到现代的工业部门,实现二元经济转换;

(3)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优势,走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以顺利实现二元经济的转换。

此外,对二元经济理论发展的还有乔根森模型和迈因特模型。乔根森模型更强调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迈因特模型提出了“组织二元的结构论”,更准确地把握了二元经济的实质:现代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并存。迈因特反对将二元简单地归结为城市与乡村,或工业与农业,也就是说,某些先代部门企业可能是位于农村的种植园或工矿企业,属于传统部门的小经济单位也许位于城市,从事手工业或其他非农产业活动。

3 二元结构在河南县域经济中的表现

3.1 农业往往是县域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大部分的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尤其是经济尚不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另外,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因此,县域经济将在长期内以农业为基础。县域经济的主体劳动者是农民,在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尤其河南,县域的农业吸纳着县域80%一90%的人口。河南城市经济的发展难以在短期内为县域内的人力资源提供充足的转化渠道,这就决定了河南县域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将农业作为基础,农业仍将是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

3.2 工业通常是县域经济的主导

工业化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主要阶段,它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县域工业化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从现阶段中国县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县域,其工业经济占据着国民经济总量的较大份额。“经济百强县”之所以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板块,其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强县”。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证明了,对于任何尺度的区域而言,没有工业作为支柱,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合作中,它都因为处于次要地位而逐渐被边缘化。

3.3 第三产业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

县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客观上需要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如果第三产业实力薄弱,就不能对第一、二产业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甚至成为约束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如果从宏观角度来审视中国经济发展地域差异,就会发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的差距基本上与地区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第三产业发展良好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4 河南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4.1 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强县少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997一2006年县域GDP增长8.6%,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县域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省的1.1和4.8个百分点。从实力上看,河南省县域强县少,第七届全国百强县河南仅有7个县,分别是排在40位的巩义市、70位之后的堰师市、新密市、新郑市、荣阳市、禹州市和登封市。

4.2 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低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河南省中心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县域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链条短,工业附加值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慢,企业研发能力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3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4%。

4.3 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

虽然近年来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但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全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分布集中在临颖、许昌县、潢川、淇县一带,而且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除莲花、大用、华英、永达、科迪等知名企业外,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

4.4 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

2007年,河南省县域出口仅为16亿元,仅为县域GDP的1.42%,在109个县市中,有20多个县市的出口为空白,有近30个县实际利用外资是空白。招商引进的资金使用质量不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

5 二元结构下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5.1 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原则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突出特色的原则。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在发展途径上,坚持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路子,通过“特色”开拓出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发展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在调结构、定项目、建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并将工作着力点放在促进生产力要素快速流通领域。三是改革创新、开放带动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切实提高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内在活力和潜力。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运用开放的观念,加大与中心城市、相关县市的联合与协作。

5.2 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5.2.1 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城城镇化

河南的县情决定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城市、城镇化来实现,必须通过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二元经济走向县域一元现代经济。因此,加速县域城镇化是县域经济走出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加速县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在县域营建数个(首先是县域镇)能带动县域非农经济发展、具有良好城镇规模效益、存在区位优势的城镇,对于县域经济走出二元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2.2 加快乡村农业现代化

加快乡村衣业现代化进程,就是加快落后的传统乡村农业向建立在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可见,县城经济走出二元经济,必须重视乡村农业问题,加快乡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5.2.3 大力发展县域第二、第三产业

县域二元经济始于乡村传统农业经济内部出现非农业经济,并随着非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最终走入一元的现代经济。县域非农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求工业化,要求第二产业及其劳动者的比重上升;同时,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县域非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县域一元的现代经济。因此,大力发展县域第二产业,有利于县域经济走出二元结构。

5.3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5.3.1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打造强势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过程,各领正是县域经济极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5.3.2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县域经济辐射力

优化城乡发展与布局,促进县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建设,提高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搞好小城镇规划,盘活城镇土地资源,促进城镇现代化建设。

5.3.3 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巩固普九成果,多途径解决农村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省内高校采取定向招生的办法,培养志愿在贫困地区和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艰苦地区任教;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机制,保证教育的优先地位。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

5.3.4 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县域工业

河南县域经济的落后,根本在于工业经济的落后。壮大河南县域经济必须切实提高工业化水平,膨胀工业总量,提高工业的总体竞争力。

5.4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

5.4.1 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

河南省政府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为使政策落到实处,在政策制定方面,要与国家正在执行的大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第一,要与就业优先战略结合起来,比如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等较大用工量的产业予以扶持。第二,与西部大开发展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促进东西合作和区域间的大跨度联合。第三,与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结合起来,国家对县以下的农民培训要加大支持力度。第四,与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加工业,使农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上升到战略性,把劳动力多的优势和农产品多的优势揉合在一起,提升整个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4.2 有重点地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分类指导

河南县域多达108个,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性明显,河南省政府有必要尽快编制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区域调整政策,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分类指导。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根据县域的区位条件、产业特点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县域的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经济较发达县率先发展,支持中等发展水平县加快发展,扶持欠发达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圣明.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湖南辰溪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82-02

县域经济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最基本经济单元,它既位于宏观经济之“尾”,也处于微观经济之“首”,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自1999年海南省率先提出建立建设“生态省”以来,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等l4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有150多个市(县、区) 创建了“生态市”(县、区),建立了19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面对新世纪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资源短缺、环境劣势等严重问题,如何处理好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实例研究入手,剖析目前县域生态经济的基本现状、制约因素等,以期为完善南方丘陵山区县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供现实理论参考。

一、研究县域生态经济现状[2]

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边,地处沅水中游,境内“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加庄园”,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 990.3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0.994%,辖6个办事处、30个乡镇(其中8个建制镇、22个乡)、441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1万。

1.农业经济基础扎实。该县属山区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基础设施较好,优质农产品基地众多。水利规划建设方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良好,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至2010年6月,全县除险加固工程89处,渠道防渗58公里,加固中型水库1座,小I型4座,小II型26座,山塘56处。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工程35项,解决饮水安全人口2.4万。林业建设方面: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至2010年8月,全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2.15万亩,长江中下游防护林1.2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已达154万亩,灌木林、四旁林折算面积合26.9万亩,森林面覆盖率已达到61%,“十二五”期内全县森林覆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工业经济园基础厚实。多年来,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切实优化经济环境,形成了能源、建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在产业项目建设、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工业园区建设等有力推进下,全县工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工业园规模工业企业已由2002年的34家增加到61家,涌现出了蓝伯化工、华中水泥、华中莫来石、建德水泥等一批实力强、后劲足、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9%。

3.城市化基础建设力大。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努力,县委、县政府以扩容提质为目标,按照“东扩、西改、南连、北进”的思路,改造老城,拓展新城,提升品位,打造怀化北部经济区域“山水园林生态县城”。目前,新县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城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到了10万,全县城镇化率达30%。通过先后拉通和硬化道路、改造与建设公园、亮化与美化县城防洪大堤,建立海利山庄、晓园新村和双溪商贸街等一批住宅小区,县城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宽阔整洁,高楼鳞次栉比,彩灯霓虹闪烁,山水小城初具规模。

二、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高科技生态技术支持缺乏。目前,县委、县政府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利用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相对而言忽视了环境污染、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从国际科技发展整体来看,生态学研究所没有完全能够提供成熟、成套的生态技术,目前仅只是一种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未建立起“绿”色生态技术支撑体系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的需求。

2.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在中国日益迈向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县域生态经济相配套的法律体系却仍需要不断健全。目前,环保法律在立法观念上仅局限于“污染治理”、“先开发再治理”等的思维模式,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缺失已严重影响到县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全面实行,也悖于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强。当今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的生态和环保等意识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 [3]。一是地方政府将很大部分财力和物力花费在“形象工程”上,重经济开发、轻成本节约,重视经济增长、轻资源环境保护,缺乏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意义意识,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二是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对环境资源成本不够关注;三是由于公民文化层次的差异性,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仍旧参差不齐,部分公众环境保意识低,主要为当代人的利益着想,而缺乏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意识。

三、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创新“生态经济”县。建立建设“生态经济”是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的总方向[4]。作为湖南省山区丘陵地区,按照生态建设为全省多作贡献的要求,把生态经济作为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的总方向,以此加快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走以“绿”字引领生态经济,保护生态资源,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提高“生态经济门槛”。县域要快速发展生态经济,就应提高招商引资的“生态门槛”,在“环保、生态”的前提下寻求招商落地项目,改变过去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的做法,代之为“生态门槛”精细化招商,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大量入驻“生态型”优质企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3.建设“低碳生态经济”县。自湖南省开始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后,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滞后现象,工业主导产业以能源、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县域,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加工时具有资源消耗大、浪费多、耗能高、污染重等共同特性[5]。为此,资源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确立以环境整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全力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腾出环境容量,发展低碳优势产业,大力推行“低碳生态”产业。

4.发展“生态经济工业”县。以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县域,应建立“生态工业”为主线贯穿整个工业发展体系,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建立什么类型的工业”。按照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要求不惜放弃眼前利益,不符合低碳生态的项目坚决不上。二是“怎样集聚发展工业”。集聚发展工业项目,应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两翼”,重点集聚发展低碳、环保、具有前沿科技特性的生态工业。三是“工业怎样生态转型”。精心培育工业产业,实施工业生态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等生态新产业,使生态产业经济发展高起点、快发展、远规划。

5.做强“生态经济产业”县。要发展生态经济产业,重点建设在于对生态产业进行培育,要做强生态经济产业,重点在于对生态产业的生态技术支持与正确引导[6]。着力做好几件事:一是精深化培育“绿色生态农业”。依托当地的资源生态优势,以“绿”字为中心做文章,用生态化理念抓农业,建设现代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办好柑橘、食用菌、名茶、蜂产品、野山椒等特色主导产业,同时采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生态附加值。二是生态化培育“五新”产业。培育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LED照明为主导的新光源产业、以超高压电缆和特种电缆为主体的电缆产业、以特种纤维和新型建材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等产业,推进“五新”产业生态化。三是快速化培育生态科技人才和延伸生态产业链。为拓展生态范畴,将低耗能的现代服务业列入生态经济范畴,提倡和鼓励企业引进生态产业技术人才、高新生态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有生态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项目进行扩能改造,延伸其生态产业链条,开发下游新产品。

四、结语

县域生态经济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和项目,正确遵循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以绿色消费为新时尚、市场企业行为为主导、高新技术为产业领航等方式,采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立法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建立建强“低碳―生态―经济”县域。

参考文献:

[1]许青萍.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初探[J].生态经济,2010:85-88.

[2]湖南省辰溪县年鉴[K].辰溪:辰溪县政府编辑,2009:10.

[3]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梅芳.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25-29.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沧州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加快沧州市沿海强市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沧州市县域经济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以2012年数据为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6.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02.4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4.5倍和1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1倍和103倍。第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市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4亿元,比重达到78.5%。全市形成了6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6家,占全市的90.3%。第三,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50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25倍,涌现出青县小洋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1%。第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200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4元,是2001年的2.57倍。

二、与先进地区相比,沧州市的县域经济还存在的差距

一是经济实力差距大。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中,江苏江阴、昆山两个县级市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而我市唯一的全国百强县任丘市生产总值只有300多亿。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福建晋江市,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但拥有劲霸、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达50多个。我市县域工业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与发达县存在巨大差距。

三是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沧州市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在40%以下,有两个县低于30%,县城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一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沧州市已有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这些园区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平台,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挥其聚集作用。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做存量,又要做增量。鼓励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强强联合以及技术改造等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打造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型优势骨干企业。

(二)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

一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指标、市场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融资等难题。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引导民营企业家瞄准本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努力做大企业,打响品牌,实现由“草根经济”向“大树经济”转变。三是努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

一是创新开放思路,丰富招商形式。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南资北移,不断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外来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县域经济扩张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注重招商质量和实效。着力引进一批立市兴县、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要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利用京津科研院所多和人才密集的优势,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积极引进一批产业转移和高科技项目。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

一是加快县城建设。县城建设得好,城区经济繁荣活跃,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城区规模扩张,而且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进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一批中心镇建设。要根据城镇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特色镇、产业镇。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共同发展。

(五)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一是要注重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低成本优势。结合沧州市实际,应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正契合了发展低成本优势的要求。二是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不但要确保产品质量过关,还要争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培育全省甚至全国的“单打冠军”。三是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引领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形成合理的企业群落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玉海国.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河北大学,2006.

[4]张元好,尹广娜,刘明.河北省产业集群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院报,2011年(2).

作者简介:

篇5

自身对比,我们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省比,特别是与先进县市相比,我市县域经济还存在着综合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呈现出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是形势所逼,形势所迫。如果不加快发展,我们就会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一定要从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咬紧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实施“县域推进”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努力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面。

纵观我市县域经济现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进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其精髓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用新观念、新办法、新举措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在发展县域经济上,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先进地区解放思想的胆识和勇气,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可以讲,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胆识不够。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解放思想,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各级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排除了一些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但有些传统观念的残余仍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县域经济上,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至今还是激进不足、保守有余。或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或不敢闯、不敢试、不敢冒风险,不善于在新事物、新领域中探索规律,满足于没有创新的平稳,缺少“敢为天下先、舍我其谁”的气魄;或习惯于自己同自己比,满足于“年年有进步”,没有把本地发展放到全省、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中去比较,看不到天外有天、县外有县。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我们的某些部门总跳不出老框框,只看红头文件,只看上级指示,不看具体情况。解放思想的口号喊了不少,但到了实际工作中思想还是没有解放,强调条条框框,强调困难条件,强调客观原因,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死抱住小团体利益不放,置大局于不顾,互相争论,互相推诿扯皮,没有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发展的大局放在心上。我们的县域经济要有大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有新作为、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识,正确处理好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不等于不要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很难调整,增长方式很难转变,统筹协调发展也难于实现,更谈不上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市县域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一二三产业都处在发展阶段,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当然,也必须明确这种速度不能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激化社会矛盾为代价。我们在调整结构、增加投入等各项工作中都要充分体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运作。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强,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够深,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不善于用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手段来搞经济建设,这也是当前制约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快发展,必须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市场经济知识和规律,不断提高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手段发展经济的本领,多从市场中、从对外开放上想办法、寻出路、求发展。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各级政府部门要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中央、省的一些政策,要认真研究,辩证理解,不能死搬硬套,一切都要以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大局为重。只要有利于发展,在党纪国法范围内,就应放开手脚去试、去闯、去干。

二、搞好中长期规划,科学谋划发展

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只有打破传统思维观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高起点、超前谋划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超常发展,在新的竞争中实现后来者居上。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蓝图,是指导经济发展和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县市要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其次要根据县内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国内外同类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性产业和产品作为县内发展的主导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从县情出,立足于发展、着眼于跨越,立足于实际、着眼于突破,立足于完善、着眼于提升,科学谋划思路,精心描绘蓝图。当前,各县市应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优势等条件,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和选择发展模式,对经济进行合理布局,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进行合理调整,对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定位。规划要着重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规模效益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科学规划的水平。思路一旦确定,就要上下统一,坚定不移地按照这张蓝图抓好实施,抓好落实,一届接着一届干,尽最大努力争取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实际上,每个县市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和区域特色,这种差异中都蕴含着潜在的发展优势。善于发现潜在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优势特色产业,是相对落后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必然要求。温州等地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从差异中把握优势,大力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的产业体系,欠发达地区也能走上快速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各县市依托本地传统和资源优势,培植了一批特色产业,像禹城的功能糖、陵县的大豆、玉米深加工、乐陵的刹车片、体育器材、武城的汽车配件、庆云的畜禽加工、夏津的面粉加工、宁津的餐桌餐椅等等,形成了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发展前景好的产品或产业集群。下一步各县市区应围绕这些已有的优势产业、知名品牌,整合力量,把特色搞浓,把优势造强。要让特色与县市齐名,要一提到某个特色经济项目就想到该县的名称,甚至成为该县的代名词。当前要突出抓好这些特色产业的前后置关联,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培植新项目,既使是小产品,只要有突出特色、发展前景,也要加快培植,加速扩张,形成规模,构筑起大产业、大市场。要引导、鼓励优势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使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形成“链条”、“板块”,成为县域经济的隆起带。

四、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工作思路,引领经济快速发展

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的发展,就谈不上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工业经济的带动,县域经济就难以迅速壮大。我市县域经济与先进地区最大的差距就是工业上的差距。而工业上的差距主要是缺少“大而强”的企业和“大而好”的项目。因此,加快发展的关键就是培植、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提高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要在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基础上,把壮大优势产业、膨胀骨干企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对现有经济支柱产业和企业给予专项支持,促其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当前工业问题的核心是项目问题。有了好的项目,企业的规模和生产经营就会不断扩大,竞争实力就会不断增强,企业和当地经济就会持续不断地加快发展。因此,要把抓好项目工作作为当前发展县域工业的重要任务。每个县市区、每个重点企业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拿出3-5年的项目发展规划,并切实抓好落实。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项目就是抓调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通过科学论证开发项目,通过跑部进省争取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千方百计保证每年都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家队伍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企业家,打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大力推动我市县域工业化进程,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参与和推动。目前我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2700多家,其中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经营者的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甚至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很多企业仍属于家长式、家族式或经验式的管理。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或规模不大时,问题暴露的还不是很多,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我市企业只所以“群山少峰”,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教育,培养一批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企业经营者队伍,这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首先,要通过教育,使企业家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登高望远,放长“眼量”,切实增强求突破、求发展的主动意识。要把企业当做事业来干,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要强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善待职工、回报社会、体现价值。其次要以培训教育为抓手,着重提高企业家的素质能力。充分利用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方法,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激发欲望,增强企业经营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强化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增添知识“储量”,提高管理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三,要加强企业家后备队伍培养,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梯队”结构。第四,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心支持企业家的成长,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在社会上给予表彰鼓励,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的待遇。

五、挖掘创新优势,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

优势就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其实,我们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是很多的,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等等。关键看我们如何认知、利用这些优势,找到最佳切入点。近几年,齐河县充分发挥“靠近济南”的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接受资本项目梯度转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南融北接”战略,为县域经济创造了一次借势发展的机会,各县市应充分把握机遇,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积极接受其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积极参入其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县域内相关产业的专业化生产能力。

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是优势,现实没有的,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也是优势。南方一些地区过去发展县域经济的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严重缺乏自然资源这一关键优势,但他们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从而获得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发展的优势。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无中生有、小题大作”的思维模式,或及时抓住为数不多的少数优势,尽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至;或创造新的优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庆云县利用地处两省交界和有经商传统的条件,从创建商贸集散地入手,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加快发展的新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就是创造优势求发展的很好例证。各县市在这方面一定要下大气力,下狠功夫,做强局部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增强相对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千方百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6

(一)县域经济的缺陷

第一产业增加值大于第二产业的旗县2001年还有半数以上,到2011年只有8%;2001年农村牧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5%,到2011年下降为43.4%,年均减少1.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内蒙古的城镇化速度略快于全国水平。但是,内蒙古大中城市发展快于小城镇、能源富县快于农牧业旗县,一些农牧业基础比较好的旗县城镇化速度反而迟缓。2002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6位的旗县,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有半数,排在后16位的九成是农业旗县;2011年经济总量前16位的大多数是能源富集旗县或大城市城郊结合区,以农牧为主的只有个别,而列后16位的九成是农牧区旗县。

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程度。部分农牧业旗县因为占据区位优势,依据农畜产品加工业或流通业发达而崛起,而另外一些农牧业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落后,这些旗县不仅缺乏工业资源,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也低,更没有发达的流通市场。2012年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区总量的59%,但是多数农牧业旗县仍然以粗放型、分散性的家庭经营为主,基本维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县域农牧业产业化落后直接影响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自成体系的封闭经济阻碍了县域经济结构的升级。

目前还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区贫困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乡村劳动力的66.28%,居民文化素质、生产和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表现出县域经济的农村牧区性。因此,引导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走差异化产业竞争之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障碍

1.县域经济结构性问题,不仅来自于三大产业之间的失衡性结构,也来自于各大产业内部不合理结构。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地区投资和消费,从而制约了旗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资金支持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县域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城镇建设、建设工业园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县域内资金供应则捉襟见肘。

3.多数县级财政入不敷出,无力给予企业支持。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商业银行资金流向能源、房地产等暴利产业;储蓄低利率造成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甚至地下钱庄,金融信贷投入总量无法满足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相对活跃,但其成本增加风险难以控制。

4.动力活力不足。多数旗县在资本和人才引进、科技储备、金融服务、管理水平等要素方面缺乏竞争力,和大中城市比较处于劣势,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产业化经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旗县,在经济转型中发展产业化经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内蒙古地域广阔,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发展农牧渔业的基础。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牛奶、肉牛、肉羊、羊绒等产品品质优良且具有规模优势,已列入国家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但就整体而言,内蒙古农牧业开发程度低,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也较轻,具备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优越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域广阔,人口和建筑物稀少,家畜可以占有充足的空间,气候寒冷干燥,作物生长期短休闲期长,病虫害较少,农药残留也少,许多野生动植物都达到了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投入品较少,每亩化肥使用量相当于国内平均用量仅半数略多。

近几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把农牧业原料加工为粮油、糖果、肉奶、蛋酒等等“食品”,使原料在加工中增值,自然就把第一产业(农牧业)升级为第二产业(食品工业),接下来,食品加工业在发展中带动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等第三产业,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牧区土地草场流转、农牧民转工进城,从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可以认为,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牧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产业化是通向现代农牧业的一条捷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牧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尤其适宜于我区人均资源丰富的农牧业现状。

三、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

“十一五”期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乳业、绒毛业两大产业保持全国领先,肉类产业、粮油产业、马铃薯产业正在成为新的优势产业,瓜果蔬菜产业、饲草饲料和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等特色产业也在快速成长。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赤峰、锡林浩特等大中城市周边,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小麦、水稻、高油大豆、马铃薯、番茄(红干椒)等10个重点产业集群。

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849家,拥有总资产176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17.5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949.6亿元,带动农牧户212.6万户。目前全区已经具备的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粮油1400万吨、牛奶880万吨、肉类150万吨、羊绒2.2万多吨、马铃薯360万吨,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2.3%,粮食类55.37%,牛奶96.7%,肉类61%,薯类36%。总体上看,全区农畜产品加工水平已经处于国内前列。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产业化流通企业517家,就业人数77036人,交易额832亿,带动农牧户140万户。毫无疑问,农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的发展对于调整自治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问题不少

加工企业数量不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品牌建设薄弱;加工业链条短,低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多,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少;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率只有52.3%,深加工不足20%;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利益共享的局面;农牧户组织化程度不高;中小型加工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加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的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地权资产不能抵押;发展不平衡;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资金充足、市场份额大的地区,农畜产品加工处于前列,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农畜产品加工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乳、肉、绒毛(皮革)、粮食四大产业支撑作用突出,其他产业规模相对偏小,蔬菜(瓜果)、马铃薯产业的占比较低;科技水平普遍较低,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新产品研发不力,技术储备不足;部分龙头企业小而弱,缺乏研发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大部分企业销售渠道单一,手段相对落后,知名度不够,缺乏竞争力;质量安全问题堪忧,从种植、养殖生产到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

内蒙古本来是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主产区,还有一些极具地区特色的农畜产品、山珍特产正在开发,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份额却很有限。“好货卖不上好价钱”。仓储物流设施、销售渠道、营销策略、营销人才等方面都制约着产品销路。

四、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需要科学规划

要对当地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和建设布局充分调研论证,按照市场分工制定总体规划、行业规划及部门规划。从长远考虑划分“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不能盲目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和适用性。

列入《农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的牛奶生产带覆盖了66个旗县区,羊肉产业带覆盖了24个旗县,牛肉产业带覆盖了18个旗县区,猪肉产业带覆盖了30多个旗县,羊绒、细羊毛产业带覆盖了35个旗县,玉米产业带覆盖了53个旗县区,小麦产业带覆盖了22个旗县、马铃薯产业覆盖42个旗县;还有番茄、红干椒、葡萄、西甜瓜、甜玉米、苹果梨、小杂果、籽瓜、沙棘、沙柳、山杏、枸杞、苁蓉、锁阳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鹿、狐、貉子、貂、獭兔、山禽等特殊产品养殖区覆盖了全区从西部到东部的大多数旗县,相应的加工园区集聚于产业带就近的大中城市。县域经济应当认真研究落实《规划》,把本区域资源优势和相关规划紧密结合。

(二)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就是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内多数旗县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农畜产品,发展县域经济不能丢掉这个基础。今后县域经济要加快建立绿色食品工业体系,创名牌出精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农牧林并举,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产业联动,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旗县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新产品等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加快建立县域绿色食品工业体系,创名牌出精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农牧林并举,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良性循环。

自治区规划建设的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包括:肉羊、肉牛、羊绒、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胡萝卜、番茄、特色等产业都要选择既有优势又有基础的旗县,致力于打造新的名牌,既使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又可增强当地旗县经济。

3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0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分布在全区各盟市的大部分旗县,支撑着乳业、肉业、绒毛业、粮油业、马铃薯(蔬菜瓜果)业、饲草饲料业和特种生物资源等六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今后必将继续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有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旗县政府要引导帮助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帮助龙头企业申报各类财政支农项目,争取新增农牧业补贴和财政奖励资金。

(四)龙头企业要配合县域经济

篇7

陕西省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工业发展加快。据统计,2007年陕西83个县(市)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9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455.1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2689.66亿元的5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其中11个县(市)比重超过70%。据省中小企业局资料,去年前9个月,全省县域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67.98亿元、增加值816.8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0%和19.8%。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同比分别增长23.6 %和24.1 %。县域工业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园区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园区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目前,全省县域工业园区187个,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6亿元,同比增长30%。县域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078.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23.5亿元,分别占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32.9 %、增加值的30.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引进各类项目3020个,建成投产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79个,多为技术、资本密集的产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近年来,一些县市围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已经形成相对集中有特色的产业密集区263个。

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全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1万户,其中规模以上的551个。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为农民支付农产品收购款145亿元,为农民提供工资性收入人均98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去年前9个月,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5.3亿元,同比增长17%。

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陕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环境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一是县域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6817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弱,大部分企业基本不提取研究开发经费,名优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滞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二是资金更趋紧张。目前,由于流动资金不足使一些企业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有的企业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大部分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匮乏,财政无力投入生产建设,担保机构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缺乏统筹规划。多数县域工业分布零散,企业规模小,相关产业未能有效地向重点城镇集中,造成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既产生不了产业集群效应,也不利于工业污染治理。四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多数县域工业企业创业人才少,管理人才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招工难、招技术工更难。五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影响,外贸商品出口下降。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陕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变,特别是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抵御风险、应对挑战的能力大大增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为发展县域工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总体看,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县域工业,把推进县域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作为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措施,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中央、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陆续出台,有望缓解县域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省再担保公司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的扩大,必将促进民间融资趋于活跃,为推进县域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陕西县域资源储备丰富,经济各具特色,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开发当地资源为主,产品主要面向省内及周边市场,出口相对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加速,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省大部分县(市)凭借土地、劳动力等条件,具备了承接先进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同时,省内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调整工业布局,也为产业向县域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龙头,扎堆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真正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

以催生小企业为重点,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门槛,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巨大潜能,培育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经济效益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优势企业。二是支持各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鼓励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大力倡导发展家庭工业。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产业带动作用较大的骨干企业。四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形成一批新的非公有制企业。五是鼓励和支持我省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更多地在省内转化,催生一批科技型小企业。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在产业发展上,要根据非均衡发展理念,推动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县域工业经济的产业“主心骨”。一是依托优势产业,加强产业整合,培育产业“航母”,打造特色板块经济,提高支柱产业产值在县域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做强优势企业。对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实行服务聚焦,政策上适当倾斜,用地上优先保证,资金上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大企业,破除县域工业企业“山多峰少”局面。三是培育优势品牌。关键在科技创新、品牌带动。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兴企”、“品牌兴县”战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银企合作、部门配合,加快培育名品牌、名商标,迅速壮大名牌产品群,发挥品牌在推进县域工业化中的带动效应。

以园区建设为引擎,打造工业发展主战场。县(市)要强化工业集中区建设,每县重点抓好一个工业园区,配套发展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建立专项资金,引导民间投入,支持各具特色的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一要统筹协调县域内的园区发展,理顺园区与园区所在地行政机构的关系,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建立园区与园区企业互利互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形成促进园区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园区规划,增强园区承载力。要实现连片统征土地,建立园区土地储备库,科学调度工业项目用地,提高园区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三要准确定位园区发展路径和方向,把特色园区做大做强,把产业集群做专做精。要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南汉江工业走廊,全力推进县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园区综合实力。

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大项目。要建立项目库,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策划和推介。要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牵动全局的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做到可上的项目积极上,应保的投入力求保,能建的工程抓紧建,使工业总量在大投入的推动下实现新一轮扩张。二是招大客商。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化招商责任,健全招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重奖有功之臣,形成大抓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格局。三是创新招商方式。要改进传统的招商模式,坚持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目标,主攻央企、跨国公司以及战略投资者,组织境内外企业家来陕考察投资,围绕特色产业兴企办厂、挂牌建园,注重选商招商留商,提升招商质量和对外开放的水平。

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县域工业项目。一是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从2009年起,通过财政贴息、补助、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每年培育100户规模以上企业、支持1000户高成长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10000户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工业化的新生力量。二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为县域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和专门通道,扩大县域和园区银行网点覆盖范围,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开展综合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工业企业扩大贷款规模。三是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地方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有序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四是继续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市县建立担保机构,完善制度,提高素质,落实风险补偿,提升担保能力。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信息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在沈阳市明确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宏伟战略的背景下,对县域经济化进行经济分析,研究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对策,能够对沈阳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一、信息化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一)信息化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管理生产要素、提高科研能力、进行外部协作、发展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全面而快速的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产业中,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通过建设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进行技术改造、流程重组、资源整合等,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使产品的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都达到发达国家所规定的环保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出新产品,能够解决目前我国许多产品质量与产量不匹配,国内市场相对过剩,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二)信息化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农业信息化对县域工业化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化对农村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具有调整和升级的作用;农业信息产业化将为农村工业化拓展发展空间;对乡镇企业发展具有管理创新的作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带动农村工业化。同时,一旦加速实现工业化又为提高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急需信息化的支持与扶助,随着市场制度的日趋完善,信息的战略中枢地位日显重要,农业信息化必将引导农业产业不断走向高级化、现代化。

(三)信息化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由于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如果我们的县域社会经济活动超出了县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我们将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二、沈阳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沈阳县域经济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在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一些地区积极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县域特色经济网站,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和特色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沈阳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势头总体看来是稳步推进,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绝大部分县域经济信息化依然薄弱,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县域信息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县域经济水平的需要。

(二)县域经济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农业大县,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对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应用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并缺乏协调整合,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

(三)信息化人才缺乏和县域居民信息化素质偏低。当前,县域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结构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呈现出一定封闭性,情报嗅觉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

三、沈阳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强化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意识。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同时,广泛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化论坛、信息技术讲座和展览等大型活动,培训信息化基本知识,宣传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型和取得的成效,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增强信息化意识,自觉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二)加强县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主要指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广播电视网、公共电话网、计算机网。信息基础网络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的基础。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中要主要调动和发挥网络运营商的积极性,避免重复建设。各县域要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对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进行规划。

(三)构建合理的政府组织保障体系。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应该明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的作用。在信息化程度提升的进程中,政府的责任重大,这一点不容置疑。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投资很大,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必须引入市场运作的机制。要鼓励私营企业投资信息化,加速区域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同时,实施会员制是实现可持续运营目标的有效方式。

(四)提高县域经济信息化水平。建设县域信息化多媒体培训中心,加强对县域各级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多种形式培训,建设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对各级各部门进行全员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企业管理者、劳动骨干及全体劳动者,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引进各类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县域经济信息化服务,聘请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参与县域经济信息化决策和规划。

(五)建立特色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特色产业是指具有鲜明地方特征、分工明确、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特色产业的特点:一是区域性,特色产业总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其孕育的土壤是区域比较优势,如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二是开发性,特色产业是开放市场体系产业分工的产物;三是相对性,特色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对的,其特色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四是传统性,特色产业一般是地方的传统产业在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特色产业服务系统也应体现特色产业的特点,针对本地的实际需求,建设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服务系统。

(六)逐步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根据不同县域的发展环境和特色产业,重点抓好一批县域经济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实现县域信息化,促进全市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抓好示范性县域特色经济网站建设,通过互联网拓宽优质特色产业和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各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根据不同县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广。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文平.关于唐山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EB/OL].河北经济信息网,2007.4.30.

篇9

以县域经济带动小康社会建设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首先要做示范区总体规划,给出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布局框架、总体任务和重点项目,是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性文本。在规划期限内划出阶段,分期实施。

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思路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并不是很高,因此绥化地区如何理清思路,发展自身地方特色,把握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绥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这几年来,绥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自然灾害等因素也造成了农业发展的不协调。目前,黑龙江省政府也已经出台一些政策,将会带起新一轮的县域发展热潮。对于绥化地区几个县域而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穷县的落后局面,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壮大自身的县域经济,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当然,在这条路上,我们首先得发现自身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才能越走越远,更大更强。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绥化地区县域经济虽然有着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全省经济发展而言,仍旧有着很大的差距,绥化地区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第二产业则是小型企业和传统工业。相对于影响较大的第一企业,第二企业中可以牵动经济发展大局的企业很少。第三企业比重较高,却也有着水平低,难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发展不够平衡

从黑龙江省总体来看,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中,绥化地区只有肇东县,而在经济发展十弱县中,绥化地区却有兰西、青冈、明水、望奎4个县。肇东县已经实现GDP经济发展接近90亿,而明水则不足7亿。财政上面,绥化地区有8个县靠财政转移勉强过日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上面。

(三)绥化经济总量不足

绥化在全省GDP总值排行榜第四,但是人均GDP却只有6222元,已经是全省最低水准。

(四)县域特色产业少

绥化地区县域特色大型企业利税超过千万的只有12家。地工产品以及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不够多。

(五)城乡分割严重

在绥化地区,县域经济难以融入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未能找到自身潜在的优势,变单一的产业结构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将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产业的发展格局也同样不够开放。县域经济同样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割据所产生的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尽管这些已经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同样也阻碍了市场的经济发展。但是某些县域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人为阻碍城乡企业之间的联盟发展,这样促使县域经济发展迟缓,造成了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二、创新绥化地区县域发展思路

绥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坚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到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共同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竞争优势,建筑主导产业,兼顾附属产业,扩大经济开放,搞好城市建设,调整经济发展格局,科学思想,解放经济,筑起绥化市特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优化农业布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发展好县域经济,必须优先发展好农业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必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市场矛盾,更有利于企业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相互依存,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走之路。

县域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推出绿色安全的生产规模,将绿色食品带入寻常百姓家。增强畜牧业的经济地位,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林业经济。除此以外,应重点抓住龙头企业,抓好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产业建设,将它们综合起来,全面推动农业产品的发展。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响农业产品的品牌,是一个县域经济能力的代表旗帜。现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一步能推动整个市场竞争力。如2006年肇东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1元,农业结构也应该按照品种调优的思路,促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

(二)壮大民营经济

抓好县域经济,需要抓住民营经济。集中大众的力量,壮大民营经济。现在的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2008年嘉荫县就是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其他普通企业的模式,在进出口等方面,信贷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民营经济增长了23%。因此绥化地区的县域经济可以做大做强,需要从本土小企业开始,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发挥自身优势,鼓励民营企业以资产重组的方式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

(三)稳固工业发展

工业水平发展低是绥化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症结,稳固工业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模式是以小企业大聚集为焦点进行管理,实现工业强县。除此以外,还应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科学院等机构合作,推动县域工业上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工业化领衔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工业发展已经占据绥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地位。如2006年青岗县全力开展项目开发,在9月末,工业产值达到7.19亿,比起2005年,增长了14.3%。

(四)联盟城镇建设

绥化地区要想发展好县域建设必须以及各县域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然县域建设也必须城镇化,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由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化产业的过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建设的途径。绥化市市辖区北林区;3个县级市安达市、海伦市、肇东市;6个县兰西县、青冈县、庆安县、绥棱县、明水县、望奎县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充分应用市场,采用股份制,深化社会障保,由政府和投资方共同出资,搞好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动几个县向城镇发展,解除城镇化建设的约束,重视统筹城乡,抓好城内发展,看好中央商业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推动作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将农村化设施转变为城市化设施。合理利用城市的教育卫生等资源,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小额信贷,缩短农村贫富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五)优化经济环境

县域经济要想在稳定中坚定发展,就必须依靠经济发展环境。按照市场要求,规范法律环境,优质服务环境,落实政策环境,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只有按照市场调控来,拓宽发展空间,扩大服务领域,创造平等交流,宽松的竞争环境,才能发展高效的经济环境。积极优化软硬环境,对外开放,赢得更大更多的投资商机,给全县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如在2008年,青岗县通过扩大服务领域优化了金融发展环境,并且加强了银企诚信体系建设,它的总投放贷款高达41225万元。

(六)优秀人才运输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企业成长的趋势。这种趋势相对于科技比较落后的县域有着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县域应该加强科技兴县的战略,培养人才,加强人才使用力度。在近三年来,肇东市引进了200余人才,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岗县也实行了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战略,使得人才需求信息库得到了高效的保障,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合作,积极引进短缺人才,彻底实现了绥化地区的人才强、经济强的目标。

三、创建核心策略方针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三个重要点。首先应把发展放在第一位,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质量,走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中求胜。其次要把改革放在第二位,发展以改革为动力,贯彻上级的规定,为全县改革而做出佳绩。最后要求稳定,社会政治稳定,是全县共同发展的前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繁荣。

四、总结

绥化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发展过程,敢于破除旧的经济体制,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形成产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提高农业、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效率,贯彻落实绥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指令,让绥化县域经济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3).

[2] 李永亮. 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思考[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9(3).

[3] 胡恩生.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模式”刍议[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