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金融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绿色金融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
浙江省已设立39家绿色专营支行,60个绿色金融事业部,1个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湖州市成立全国第一家绿色金融事业部、第一家绿色专营银行;截至2021年一季度,广东省内金融机构共设立26家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金融专营组织;江西赣江新区设立7家“绿色支行”,3家绿色金融事业部,3家绿色保险创研机构入驻新区,建成绿色金融示范街,成立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和绿色金融评价认定三个中心;贵州省共9家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3家国有银行设立“绿色金融支行”,建成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实验室;截至2020年底,新疆三地试验区共有5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7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实现全覆盖。
二、强化政策支撑体系
(一)浙江省
央行等联合《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全国率先《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6+1”重点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地方绿色技术规范10余项。湖州市出台《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若干意见》,制定《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湖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衢州编制《衢州市“十三五”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绿色金融纳入“双支柱”政策框架暂行办法》。
(二)广东省
央行等联合《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率先出台《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广州市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花都区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1+4”配套政策体系,随后区市场监督局制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企业创新发展九项措施,推出《服务广州市花都区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制定106条地税优惠政策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三)江西省
央行等联合《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相继出台《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细则》,形成了长中短期搭配、金融财税产业融合的地方政策框架体系。省银监局制定《绿色信贷工作考核评价及差别化监管暂行办法》《江西银行业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意见》;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印发《关于加强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制定《关于发展绿色信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绿色金融重点推进的试验任务》等政策指导意见;环保厅印发《江西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四)贵州省
央行等联合《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省政府印发《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提出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等12大任务,《关于支持绿色信贷产品和抵押品创新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与贵安新区管委会联合《绿色金融项目标准及评估办法(试行)》,明确重大绿色项目评估办法及程序,减少金融机构对接绿色项目的识别成本。
(五)新疆
央行等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自治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支持领域,提出了27条具体措施;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印发《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暂行)》,通过货币政策、宏观审慎评估和准备金优惠政策等,支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资金供给。
三、产品及服务体系创新
(一)浙江省
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排污权、碳交易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推广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如:“两山贷”、绿色园区贷、生猪活体抵押贷等。湖州创新推出“绿色园区贷”等产品;市政府部门与当地电力公司创新推出“能源碳效码”,并联合银行推出“能源碳效贷”,为纳入“能源碳效码”管理的企业融资提供利率优惠;德清创新推出基于单个项目生态价值核算结果的GEP绿色金融贷;长兴农商行推出“轻纺行业转型升级贷”,并根据企业实际创新融资担保方式。衢州首创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大力推广五水共治贷;创新推出排污权质押贷、合同能源管理贷、天然气分布式项目贷、金屋顶光伏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安环险”,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全国首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综合责任险”;组建信保基金,与省担、国担公司以及14家银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二)广东省
广东省花都区创新推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金融产品;设计“绿色e销通”业务模式;建设银行花都分行创新了“绿色租融保”业务模式,支持广州新能源公交车置换;创设“电桩融”产品,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场建设;创设“绿色可转换为股票(股权)的公司债券”,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全链条覆盖;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创新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服务,帮助广州地铁集团注册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产品(ABN),有力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和清洁交通产业发展。
(三)江西省
江西省创新推出“绿票融”等特色金融产品;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在全国首创“财园信贷通”和“惠农信贷通”等金融产品,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推出“云电贷”“掌上微贷”“微企贷”“云企链”“智享贷”“订单通”等符合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兴业银行南昌分行采用“投行+商行”模式,支持孚能科技成为江西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兴业银行赣州分行创新推出风控产品;建设银行江西分行联合省林业局推出“林农快贷”,是全国首个基于林业大数据的线上林农普惠信贷产品;人保财险江西省分公司研发推出农业特色保险产品——南丰蜜桔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中航信托等联合设立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江西水投集团成功发行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绿色境外债券,是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首单绿色境外债。
(四)贵州省
贵安新区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审批专项通道服务绿色客户,助推地方绿色发展。例如,农行贵安支行和平坝信用社采用“信用担保+抵押后置”模式,支持试验区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项目建设;贵安新区运用PPP融资模式,解决了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项目融资问题;运用绿色资产证券化方式,支持清洁供暖和助力清洁能源发展;采用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方法,实现绿色扶贫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五)新疆工商银行昌吉州分行开发数字信用凭据融资业务,助力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克拉玛通过“银团贷款+电费收费权质押”方式支持国电投新疆公司风电项目;昌吉农商行开展供应链绿色金融业务,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推动当地绿色农业发展。新疆引入绿色金融智库,推动试验区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等5大智库开展战略合作。在全国五省试验区中率先建立绿色项目库管理制度。建立绿色金融同业自律机制,制定形成全国首个自律机制工作指引和公约。
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一)浙江省
湖州市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绿贷通”“绿融通”“绿信通”三个金融服务子平台,为绿色企业提供银行信贷、融资担保、政策申报、资本对接和绿色认定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衢州搭建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衢融通),开发金融机构碳账户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农信系统绿色银行服务平台,设计开发全国首个绿色贷款专项统计系统,有效解决绿色信贷统计难的问题。
(二)广东省
央行广州分行依托“粤信融”平台,推动广州开发建成绿色融资对接系统,集企业绿色项目申报、推荐、融资需求以及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等多项功能为一体。
(三)江西省
“绿色企业信息平台(一期)”上线,旨在建设绿色企业信息数据库。目前,省内企业可以通过省金融监管局网站链接登录绿色企业信息平台,注册并填写企业相关信息。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完善“绿色企业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技术驱动整合形成江西绿色企业数据库、绿色金融产品数据库,为省内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支撑。
(四)贵州省
贵安新区依托大数据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绿色项目认证”“绿色金融产品服务”“财政支持激励政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四位一体”动态管理。
(五)新疆
2019年8月,新疆首家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管理中心在昌吉国家高新区成立,该中心通过绿色金融支持推进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建材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昌吉州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云签约”“云推介”“云洽谈”“云订单”等“云”上操作助力绿色企业和项目发展。
五、配套政策支持
(一)浙江省
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色信贷贴息、绿色金融机构培育、绿色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2018年,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出台推进全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三年发展目标和21条举措。湖州制定“绿色金融25条”“金融10条”等配套政策。衢州设立了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启动“绿色金融资金风险池”项目,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支持。
(二)广东省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对金融机构落户最高奖励2500万元,对金融机构总部和专业子公司最高奖励200万元;对上年度绿色贷款余额增量达到25亿元(含)以上的银行机构按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利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补偿合作银行贷款本金损失。鼓励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给予绿色企业上市、挂牌交易等、股权质押融资等提供一次性补贴。按标准发放绿色人才补贴。
(三)江西省
省财政统筹金融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绿色信贷进行贷款担保或贴息,对绿色债券认证费用、发行评估费用、环境污染责任险保费等给予费用补贴,根据对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评估结果,按年度进行专项奖励。赣江新区本级财政出台绿色金融优惠政策,从金融机构入驻、办公用房、人才、财政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贵州省
贵州省给予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落户贵安新区并开展业务达到一年的按标准给予奖励,设置绿色金融人才、金融机构绿色业务、绿色上市等奖励。另外,对获得绿色项目认证的企业和项目,开辟行政事务“绿色通道”,提高政府服务绿色企业(项目)效率。
(五)新疆
篇2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多层面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达成各方共识。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指导意见》在G20峰会前夕出台,也彰显中国倡导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决心和责任。
《指导意见》强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在政策层面上,《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支持激励政策,包括用再贷款、贴息、担保和设立政府参与的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了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以起到激励社会资本的作用。《意见》从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对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路径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建议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意见》对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落地方面也指明了方向,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
《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要求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
《指导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继续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国际上对七部委《指导意见》十分关注,在中国出台政策之后,印尼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开始研究类似的支持绿色金融的框架性政策。9月杭州召开G20峰会上,在中国推动下,绿色金融得到各成员国关注,并且首次被写入G20公报中。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颁布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与可选措施。
应该说,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轮驱动。
篇3
关键词:碳金融;低碳经济;制度体系;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1-0018-04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相关法律政策体系
碳金融的实质是利用金融手段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与此相关的法律政策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1.法律和政策依据。作为仅次于美国的排放大国,中国政府始终把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长远战略方针,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性规定。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为节能减排和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此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还规定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控制指标和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交易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
2.金融服务政策。我国早在1980年就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方针,明确规定将节能作为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为此,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金融贷款服务政策和节能奖金制度等激励措施推动减排。其中,金融贷款服务政策有:
1981年,国家计委的《关于使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节能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节能中短期专项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对节能项目实行优惠贷款利率;1984年,国家出台的《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通知》中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的八个渠道,涉及到很多银行信贷方面的规定;1995年,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把生态保护和防治污染作为信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对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产业和产品,金融机构要予以积极贷款支持;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专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节能专项贷款由节能主管部门向商业银行推荐项目,银行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经项目评估后实施;2004年,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底,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规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停止放贷,为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信贷制度提供了有利支持;2007年6月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国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国家金融机构将着重支持节能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同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绿色信贷等具体要求; 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赤道原则”标准研究与推广项目,计划推出针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绿色信贷”指南,使商业银行在审查信贷项目时能明确有关行业环保要求。
(二)我国碳金融的现有实践
1.清洁发展机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CDM的最大卖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CDM的交易份额已经扩大到72%,有学者估计该份额今年将达到75%。预计到2012年,中国在联合国EB组织注册的CDM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将达到15~20亿吨;排除价格波动和中介利润,按国家的最低限价是8欧元/吨(可再生类项目为10欧元/吨)的平均市场价格来算,这些CDM项目将为中国带来105~140亿美元的收入。
2.绿色信贷。目前,国内的银行关于碳金融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领域。绿色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
2007年,《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减排领域。江苏、浙江、河南、黑龙江、陕西、山西、青海、深圳、宁波、沈阳、西安等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据不完全统计,五家大型银行2007年共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34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贷款38.78亿元,节能减排技改贷款209.41亿元,收回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贷款39.34亿元。
2006年兴业银行与IFC签署了《能效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CHUEE),成为我国首家推出能效贷款的银行,除了向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外,还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帮助企业挖掘碳交易机会,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成为首家中资赤道金融机构。
3.碳基金。目前,中国主要的碳基金包括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基金)和绿色碳基金。2007年3月,由财政部牵头、七部委共同运作的CDM基金开始正式运营。CDM基金是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兼顾政策性与开发性的,具有长期性、公益性的开放式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有独资基金,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赠款和合作资金、个人捐款、国家从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项目中获得的一定比例的收益,CDM基金管理中心开展基金业务取得的运营收入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收入组成;由设在财政部的CDM基金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和科技部等部委组成的审核理事会对CDM基金支持的项目进行审核。
中国绿色碳基金是在中国林业管理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自愿参与为原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先注入3亿元人民币,用于专门开展碳汇活动。由中国绿色碳基金投资的林木归属于农民所有,林木固定的二氧化碳将计入投资者的账户,并在网上进行公布。绿色碳基金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作为一个专户进行管理。
国内很多银行在碳基金理财产品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2007年8月,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同年9月,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至2008年9月到期时人民币和美元产品分别实现了7.345%与14.125%的收益。这些创新为客户提供了投资绿色环保类金融产品的机会,也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我国碳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碳金融的直接法律依据
纵观国际碳金融的成功实践,碳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我国政府虽然已经签署了《议定书》,但目前并没有从立法上强制要求减排,而且减排目标的落实还需要后续的额度分配、监测、考核、问责等配套政策支持。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在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下,通过构建碳排放的约束环境,才能真正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为低碳经济服务的碳金融有生存之本。
(二)缺乏专门的约束和激励政策
发展碳金融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环境监管与信贷管理,实现资源消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的金融化,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尚没有关于碳交易和碳金融的明确规定,法规政策中涉及银行义务的条款大多为建议性质,缺乏对相关机构的基于法律保障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和银行开发低碳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三高”企业和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大多为当地的税收大户和支柱产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和民间资本争夺市场的重要对象,导致环保严重违规企业的资金链难以切断,弱化了信贷对污染企业的影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对环保违规企业的惩戒不到位,难以真正制约污染企业、鼓励节能环保企业。
(三)缺乏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目前关于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环保、健康、安全等绩效评价指南等尚不完善,银行难以据此制定相关监管措施及实施细则。虽然赤道原则为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操作指南,但是赤道原则属于自愿性规范,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其具有的巨大灵活性加大了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和违规的可能性,大部分银行仍停留在审查借款人或项目环境守法信息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大了银行风险识别和管理难度。
(四)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碳金融产品主要限于CERs(经核证的减排量)、绿色信贷和碳基金,虽然我国是国际上CER的最大卖家,但是由于中国缺乏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致使现有的项目几乎都依赖于国际碳基金或中间商。这些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通过低价买入CDM的产品CERs,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进行现货或者各种衍生品的交易,获取丰厚的利润,使得中国再次成为世界金融工厂低端链条中的一环,承担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此外,还造成中国CDM的注册率较低,且主要集中在HFC-23等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无益的项目类型。
虽然中国CDM基金和绿色碳基金是在结合中国现状的基础上,将国际碳基金移植到中国的有益尝试,但是无论从其资金来源还是资金用途方面都与国际碳基金相差巨大,两者均不能直接进行碳减排指标的交易,这也是导致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仍然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无法真正发挥碳基金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
1.进行碳减排的专门立法。我国应当将减排目标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引入绿色GDP的评价体系,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对绿色信贷的扭曲;并制定倾向于低碳信贷的激励政策,创造公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低碳产业和企业倾斜,通过价格、税收、利率和保险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低碳发展机制。
2.完善配套法规建设,规范碳金融发展。第一,加快环境税、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步伐,以经济利益杠杆调节企业环境行为,与碳金融政策形成合力;第二,建立与环保机构的协作机制。推进碳金融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设统一的信息沟通机制,降低信息取得成本,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使用效果。环保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合作,引导和督促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进一步完善环保征信系统,构建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完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第三,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碳金融业务不仅涉及市场交易、国际金融、投资咨询等金融专业知识,还涉及许多碳专业技术内容,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有利经验,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培养碳金融领域的高素质团队。
(二)完善银行内控制度体系
1.制定与“赤道原则”配套的操作性规则。第一,出台“绿色信贷”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加强制度约束的刚性和可操作性,使银行支持或约束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建立在更严格的法律基础上;第二,建立初始环境评审制度、可持续发展政策、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项目融资交易的环境管理程序与标准、贷款合同管理制度、内部信息和培训制度、外部报告制度、监督审查制度、纠正行动制度、磋商和同意制度以及独立的问责制度;第三,根据国家的绿色信贷指南,积极接受环保与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不断优化和理顺企业环保信息的披露渠道,要求企业编制环境与社会审查报告,提出规避环境影响的方法。
2.构建二维低碳信贷体系。一维是低碳企业的贷款,二维是CDM的CERs贷款,两维体系可以相互促进,和谐共生。通过向CDM项目下CERs进行贷款,引进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援助的同时,又可促进低碳企业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该体系创新碳金融产品,研究开发碳基金以及证券化的金融衍生产品,寻求新的碳金融发展机遇。
(三)构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
碳金融与碳交易是分不开的,碳交易是碳金融发展的基石。虽然我国北京、上海和天津也相继成立了排放权交易所,成为中国最早的碳交易平台,但目前还仅限于二氧化硫、COD等排污权指标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加快对国际碳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律的研究,尽快建立类似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碳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公平合理定价。此外,还应当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增加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言权。
(四)建立以低碳基金为中心的碳金融体系
1.建立低碳引导基金和各种产业碳基金。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主体,碳基金对碳金融市场的拓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碳基金通过购买CER和转手交易,增加了项目的资金融通能力,降低了资金风险,从而获得巨大收益。鉴于碳基金所发挥的巨大资金杠杆效应和对CDM项目领域的引导作用,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碳基金的经验,通过改革现有的中国CDM基金的运作模式,将其定位为低碳引导基金,引导我国CDM项目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的碳基金能够逐渐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中,为构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2.开发新型碳金融产品。一是实施排放权抵押贷款。排放权抵押贷款最早出现于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排放权许可证的抵押贷款按照交易额的70%予以授信并享有在同等条件下更加优惠的利率。截至2010年4月14日,嘉兴银行排污权抵押贷款客户总授信额达到3240万元,贷款额为1330万元。银行可以利用排放权抵押贷款开发碳基金理财产品面向普通客户,将其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为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的排放权提供融资,收益则来自于出售CERs取得的利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有利于潜在客户的挖掘和培育。
二是提供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融资服务。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很多发达国家企业开始转向对环境友好型项目,如环保技术、节能、水循环设施、垃圾填埋、环境管理系统等以及再生能源项目,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投资开发。据估计,其中仅减排技术市场规模就近4000亿美元,无疑为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信贷市场。碳金融产品的特点是对环境融资产品的创新。环境融资项目一旦被开发成为环境融资产品,银行业的信贷杠杆效应将进一步深化。具体而言,我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融资租赁、BOT、现金杠杆、能源合同管理、设备供应商买方信贷、设备供应商增产和公用事业服务商模式等方式对项目提供融资,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型环境融资产品,充分发挥杠杆效应,为自身带来丰厚收益。
三是推行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各种能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都被改造成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在金融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碳排放权还是循环经济项目,都能直接或间接体现为会计效益,形成一定现金流和资产池,而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借助资产证券化技术,通过对现有的一些存量CDM项目打包,组建资产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从而盘活现有的项目资产,提高企业的现金流,为继续发展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担保等手段的信用升级,为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保证,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基金。
篇4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又称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2000年,《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将其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笔者从商业银行角度将绿色金融定义为在投融资决策以及金融经营活动中,将环境因素带来的收益、成本、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部性综合考量,以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生态。
绿色金融的本质在于将资本、资源合理配置给绿色产业,以达到改变经济结构,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十分吻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深水区,稳增长、调结构、去产能、调杠杆已经成为大趋势。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绿色金融的两大功能: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产业为本,金融为器。只有实现产融结合,才能实现绿色经济。而实现绿色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业务基础良好。长期以来,国有银行服务于包括钢铁、煤炭、纺机、电力、农林等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在这些领域的信贷余额大大超过其他银行。无论是在银企关系还是基础业务合作方面都比较成熟。而现在这些企业都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目标企业客户。比如钢铁行业的工艺流程改造项目、电力企业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等,这些都为国有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客户资源相对于其他银行更为有利。从表1四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农工建四大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产品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国有银行在科技人才引进、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从总行层面建立产品创新中心,引进高端人才,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发展绿色金融是一项新兴业务,如何评估绿色金融项目,如何平衡成本收益分析,这些都需要成立专业部门,引进专业人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国有银行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实力。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绿色金融意识尚未统一。虽然各大国有银行在总行层面都做了大力部署,一些国有行还专门成立了相关部门或工作小组负责绿色金融业务的推广普及。但是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众多,存在信息传导滞后现象。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各大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例如发达的东部地区,绿色信贷业务推广较快,甚至作为试点进行重点培育。而一些重工业省份,经济转型重点区域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济发展方式单一、转型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绿色金融推进速度缓慢。
2.缺乏有效统一的风险收益分析模型。作为新型经济模式,绝大部分绿色金融服务企业未来收益都比传统行业更具不确定性。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给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制约。一些地区为了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意扶持绿色行业。由于目前整个行业没有统一的风险收益分析方法,绿色产业缺乏行业细分研究,银行主管部门对这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项目非常谨慎,这些都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国家政策支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已经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信贷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并在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今年8月31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里要求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这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不但说明了国家对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支持鼓励,同时也是相关部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政策制度完善。
2.绿色金融行业需求旺盛。我国绿色产业每年至少投入2万亿元以上,近5年内大气污染投资1.7万亿元左右。但是国家财政支出仅能占到10%~15%。其余绝大部分都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作为国有银行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必须尽快获得这一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要积极布局,助力当地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3.实现银行自身转型发展。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可以实现银行实现差异化经营。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银行在该领域居于领导地位。通过及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不但能够拓展银行新的利润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银行自身在信贷业务转型、组织结构优化、风险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优化。在助力当地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发展。
(四)威{(Threats)分析
1.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虽然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开始逐步涉及绿色金融行业但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在具体的绿色金融准入门槛、操作流程、监督管理、政策配套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尤其是与美国、欧盟等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商业银行往往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或不确定性,不愿意承受政策风险,选择观望态度。这都制约了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
2.商业银行与绿色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以绿色信贷为例,根据传统信贷流程,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贷前调查工作。但是就目前的调查方法来看,银行很难获取到绿色企业真实的“环保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企业征信报告中,对于很多企业不能提供相关的“绿色信息”,这些都给银行信贷业务带来巨大风险。例如一些企业存在短期收益低、成本高等问题,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并且科学的评判输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挑战。
3.项目评估缺乏统一流程和标准。在对于绿色产业进行项目评估时,整个金融行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流程。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这些“绿色企业”没有详细的指标约束和分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些新兴行业的特殊性。由于这些企业大部分存在着较高成本投入、较大风险、较大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商业银行很难真实的对项目进行评估。加之,目前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项人才缺乏,更加使得评估技术难以达到有效识别、科学评估的程度。
三、相关可行性建议
(一)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
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制定出一套统一有效的评估标准。建立全流程业务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业务风险。制定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的合规文件清单。
(二)建立可行的目标责任制
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绿色金融指标。杜绝出现为了短期利益,将资金、资源流入“三高”企业。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提高各地方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三)确认全国性绿色企业名录
通过专门机构管理绿色企业基础信息申报、审核、管理、监督。及时更新企业名单和重大事件变更事宜。建立相关系统可供金融行业查询、检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制定绿色信贷行业、企业的准入门槛,及时更新信息。
篇5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在国际上也可以称为可持续金融。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问题等日益突出,绿色金融已发展成为国际大势所趋,它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绿色金融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研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既能顺应国际经济的发展潮流,又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培育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另外,提供专业的服务来实现减少排放、环境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是银行社会责任的核心。这要求其遵循市场准则,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支持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中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银行业有关于绿色金融的实践起步较晚,经验较少,不过近几年发展迅速。政府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环境保护部、中国银监会三家机构共同构建环保信息的沟通交流机制和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行业指南。环境保护部将所有企业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信息交到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把信息写入企业征信的管理系统,银监会负责把环境违法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层面上,目前绿色信贷发展得比较突出的银行主要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及兴业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把绿色信贷理念融入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文化、信贷管理、流程和产品设计等各个环节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家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截至2012年10月末,兴业银行共对718笔贷款项目进行了赤道原则适用性审查,所涉项目总投资高达9884亿元,其支持的绿色金融项目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618.55万吨。
一、绿色信贷在全银行业范围内推进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绿色信贷在部分商业银行得到较好的实践,但是绿色信贷在全银行业范围内推进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相关配套法律不健全,激励机制运行不顺畅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绿色信贷政策落地的保障,它使银行和企业在绿色信贷时都“有利可图”。目前,我国有关于绿色信贷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有所欠缺,仅仅有《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环境保护法》。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并不强烈,环境污染风险也被一些地方政府承担着,污染企业并不完全承担其所带来的成本,企业缺乏节能环保的激励。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自然不愿意承受企业由于节能环保方面的成本而导致其无力偿贷的风险,从而缺乏推行绿色信贷的动力。
(二)企业对环保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环保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机制有较大进展。然而,其环保信息披露机制还是非常的不完善,存在着如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不规范、缺乏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部门联动机制和审核程序还没有完全建立和信息披露的有关主体的责任和权利缺失等问题。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可以得到的信息数据库中不能完全反应污染企业的环保违法记录,不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信息完整性得到不保障,从而导致核查成本过高。而且,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环保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遗漏,各商业银行也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再次,绿色信贷的实施缺乏具体规则,《意见》中并没有给出绿色信贷相关的评估细则。环保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大大降低绿色信贷业务的可操作性。
(三)商业银行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在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有银行向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企业发放贷款,损害了其声誉,部分银行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将会对其社会自身长远利益造成损害。大部分银行将推行绿色信贷看成政策或公益性活动相应的活动,并非核心的商业运营元素。目前仅仅有少数银行在其年报中有社会责任相关的简单报告,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利益的认识。
(四)绿色信贷相关产品创新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缺乏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创新的重要问题,在商业银行打造低碳银行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现象。虽然在这些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如商业银行在低碳的信贷方式上的创新、开发了有关于低碳的信托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可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仍然明显落后于国际银行。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单一,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低和下游的环节,对于二级市场交易、项目咨询以及相关延伸金融产品开发还是较少。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国内碳市场的潜力不相符,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商业银行存在一定差距。
(五)专业人才和知识的支持有限
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国际相关标准原则相对比较晚,对于赤道原则等国际管理和规则的了解并不深,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银行内部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系统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制度,非常缺乏相关政策分析、环境知识、了解国家政策和环保领域、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以及专业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又由于专门绿色信贷人才的缺乏,银行并不了解绿色信贷的操作流程/操作性低下。在我国,环境金融、环境经济学科仍然是新兴学科,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相对较少,相关人才的紧缺是阻碍商业银行打造低碳银行重要因素之一。
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绿色信贷的法律体系,建立起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奖惩机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存在不少的空白,不利于有效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政府有必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引导企业考虑长远的利益,考虑污染对其经营、社会声誉等造成的负面影响,把节能环保作为其保持核心竞争力、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适时成立专门的考核评价部门监督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评价。对于投放在节能环保型企业的贷款额比例较高的银行应表扬奖励,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创新产品研发,批评处罚大量贷款投放给环境违法型企业的商业银行。
(二)建立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是法规依据。为此,适时修订《会计法》,加入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等内容,以法律形式这最强有力手段将其付诸实施。完善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中加入涉及环境核算的内容,防止企业和有关部门的短期行为,同时规范环境会计的工作。同时,金融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应向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提供收集的企业环境信息,并将其定期或者不定期上报给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各级金融机构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审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申请,加强授信管理,促进污染减排。要促进商业银行和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确保信息传递快速、准确。各机构应加强内部门的信息收集与报送工作,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三)营造绿色信贷文化,加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地方政府应把地区环境指标作为其绩效考核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要加大建设党风廉政,严肃处理包庇环境违法企业、的行为,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再次,政府应该加大绿色信贷和环境保护的宣传,使广大企业和公众得到普遍的认知,使绿色信贷的理念深入人心。商业银行要认识到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其长远利益有莫大帮助,一方面,银行建立和提高信誉的基础是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其经营业绩和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承担社会责任降低其成本。银监局、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通常会对具有良好声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银行给予奖励和认可,从而降低其接受监管的成本。
(四)积极探索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绿色信贷项目的研究,推出相关的金融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从而开发出绿色信贷的新型产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这些新型产品的运用,从而为企业提供支持,实现企业、社会和自身的利益。在中间业务的创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中间业务的创新,优先发展跟绿色相关的理财产品业务,发展绿色融资担保、交易、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务,从而更好地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式。
(五)建立人才储备培养机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个过程来转变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的理念。目前商业银行十分缺乏具备金融、法律、外语、化工及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使得商业银行难以迅速地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应采取组织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低碳专业技能,并对客户经理不断进行绿色信贷培训。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吸纳具有绿色专业技能的相关人才,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雷立钧,高红用. 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J].投资研究,2009(03).
[2]冷静.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08).
[3]杨萍,徐枫.广东新能源产业及促进政策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杨晶.中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 时代金融,2012(08).
篇6
关键词:绿色金融 发展 策略
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业务运营引导社会资源正向配置,革除诸如“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等发展模式,重视金融与经济和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型金融发展形式。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单独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与《绿色信贷指引》,中国保监会联合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对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与美国、欧洲、日韩等绿色金融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我国绿色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亟需进一步深化。
一、建立绿色金融制度框架
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处在不断探索阶段,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以促进其不断深入发展。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体系,以总体发展规划为抓手、专项规划为补充、各规划紧密配合的中长期完整体系。二是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绿色金融信息数据库,使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公众和环保部门共享信息。三是要完善绿色信贷、资本、保险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制度细则,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明确绿色金融目录及发展标准。四是要建立绿色金融考评制度,确保绿色金融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五是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实践监管体制和环保信息沟通机制,逐步确立部级联席会议制度,避免部门间职权交叉所引发的管理制度遗漏。
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一是制定一部涵盖范围广泛的《绿色金融法》,规定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作为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的主体法。二是处理好各绿色金融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完善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现有立法的法律责任条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主体法和部门法之外其他法律的“绿色生态化”,在制定和完善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从法律措施上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四是地方在国家立法的框架内,制定适合自身特色、可操作性强、能有效促进本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
三、构建“信贷、证券、保险”三位一体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启,金融业需要构建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三位一体并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一是绿色信贷要以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关注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为其核心发展要旨,在实践中对节能环保、低碳循环产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将环境因素落实到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绿色证券要不断加强境内外上市企业融资的绿色信息披露。将环保核查作为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强制性要求,利用环境绩效评估及环境信息披露加强对公司上市后经营行为的监管。三是绿色保险要建立起全国环境污染数据库。除了环境污染责任险外,扩大支持清洁能源等低碳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商业保险产品,使绿色保险业跟上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步伐。
四、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四个层面共同推进
绿色金融发展是一项创新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引导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一是政府层面――给予绿色金融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府引导,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金融机构层面――针对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困难和障碍进行改革,将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等因素融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主营业务的决策中。落实绿色证券问责制并纳入绩效考核,完善绿色保险的法律强制执行力。三是在企业层面――加大绿色金融观念在企业中的宣传,促进企业放弃牺牲环境换取收益的传统盈利思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大中型国有企业逐渐成长为节能环保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绿色企业。四是在民间层面――发展独立于政府监管机构之外的民间第三方力量,以客观的视角审视与监督金融机构在践行绿色金融中的表现,弥补政府监管真空。积极倡导绿色金融观念,将绿色金融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五、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空间
绿色金融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只有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大程度地拓宽金融发展道路。一是借鉴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在绿色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银行的合作。二是吸引优秀的国外绿色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引导外商投资循环、节能、减碳、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将绿色产业、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作为吸收外资的重点领域。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绿色金融技术,逐步改善我国重点行业、领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培养国际化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目的。四是加强与国际性、区域性金融组织的交流合作,在人才、资本、产业、技术等方面形成联盟、推动绿色金融国际性、区域性规则的制定,营造绿色金融公平竞争与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黎琼.“绿色金融”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商业银行;绿色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94-04
前言
我国经济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目前我们所取得的发展有一部分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2009年六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2% 。有限的环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环境问题已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严峻挑战,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环保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在我国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遏制“两高”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国家发改委也通过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能完全依靠事后的监督和处罚,要从源头上遏制“双高”产业的发展,应着眼于企业进行融资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银行信贷。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个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s),即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政策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原则。它已经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标准,到2009年12月已经有69个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融资总额的85%。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参照EPs控制银行环境风险,对高污染企业实施限贷的政策,也是首次提出了绿色信贷政策。所谓绿色信贷,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邓聿文,2007)。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一、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钢铁、石化、电力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倾斜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1995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2008年这一比重已经攀升到71.1%。在我国的工业结构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有绝对的比重。伴随这一趋势,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自2000年到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90%。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偏“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难以为继。
有鉴于此,发改委等十部门在2009年10月举行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信息会,宣布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将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2010年5月,国务院更是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控制“两高”产业的过快增长。2010年预计要关停小火电机组1 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 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 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箱、造纸53万吨。自此,“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金融业的发展要依赖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eucken,2004)。银行业也应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挥作用。近年来,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与《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致力于创新信贷服务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信贷投放,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200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再次联合《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2010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要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于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要及时高效保证信贷资金供给。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标准、资本金缺位的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对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该意见的更是保证了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积极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不仅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信贷保证,更是为其找到新的市场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推行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虽然“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从资金源头上对“两高”行业实施控制,可以抑制这类行业的盲目扩张,从而加强对“两高”行业的治理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可持续发展。
2.推行绿色信贷能为银行带来丰厚的绿色“利润”
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关注,环保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能的新兴产业。根据《2007年环保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4 572.1亿元,GDP占比不到3%,不及世界环保产业总产值的4%。这说明,我国的环保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据2009年8月30日在北京闭幕的第四届中国绿色财富论坛估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2%―1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约占同期年GDP的3.4%。而“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投资计划达到14 000亿元,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其丰厚的产业利润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包括金融业的资金纷纷注入。我国银行推行绿色信贷,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调整信贷结构将资金导向国家鼓励的环保企业和项目,抢先占据能带来丰厚“绿色利润”的新阵地。
3.推行绿色信贷能加强银行的环境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的污染行为突破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促使政府、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要求不断提高,进而给作为企业资金的供给者的银行带来的各类风险(刘勇,2008)。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若商业银行未将环保因素作为贷款前调查的内容,贸然进入存在环保隐患的企业或项目,由于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的追究日益严格,一旦发生给予贷款的企业项目发生污染事件时,不但影响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将损及其债权的收回。因此,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为商业银行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2007年7月,我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政策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减排的主战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力推进,绿色信贷政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各商业银行在信贷评审中基本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即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对达不到准入标准的信贷项目坚决不予贷款。并且加强和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通过对“两高”产业制定具体的行业信贷政策,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对行业内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据统计,自2008年底至2009年9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45%,均大大低于同期31%的贷款平均增速,信贷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而且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对2010年信贷工作的部署,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行重点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扶持,支持发展低碳经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对不符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也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信贷政策有保有压,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进一步发挥信贷在“保增长、调结构”中的作用。
虽然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大面积的推进还是面临着不少困难。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少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的人才。而在加入“赤道原则”的外国银行系统内部都设立环境事务部门,专门负责对信贷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管理。第二,由于“绿色信贷”每个项目均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仅依靠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其准确的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现行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以及内部的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第三,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欠缺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往往导致转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
三、政策建议
1.为推行绿色信贷做好充分的准备
Jeucken(2001,2004)提出绿色信贷中环境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抵御阶段(defensive banking)、预防阶段(preventive banking)、参与阶段(offensive banking)、可持续发展阶段(sustainable banking)。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处于抵御阶段。从初步阶段向可持续银行阶段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专业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银行要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银行董事会应制定专门的决策内容,适时应对国家环境政策的推进来调整自身的战略。在自身内部,银行必须在原有的银行部门体系中建立检验和识别环境风险的职能部门,使工作程序化、规划化。第二,银行业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积累与耗能、污染有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本机构对涉及耗能、污染风险的企业和项目的授信管理能力。可以根据本机构的业务规模、授信行业和客户的风险特点,培养和引进有关专业人才,也可以借助第三方评审或通过其他有效的服务外包方式,获得相关专业服务。第三,结合银行自身特征,自行开发可操作性的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全国存在大量的“两高行业”的信贷项目,依靠环保部门一一给出限制名单或者审批是不现实的。而且,不排除取得当地环保部门批文的信贷项目仍存在环境风险,一旦项目的环境风险遭到暴露导致项目停建或取消,就会直接使银行蒙受损失。银行作为环境风险评估的主体,只有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拥有自己的环境风险评估工具,才能独立于环保局做出银行的业内决策,才能积极参与、主动创新,推出环保新产品并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2.制定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信贷指南
银行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如EPs以及国际金融公司(IFC)指定的主要行业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同时,还要和各行业组织、协会以及环保部门合作,针对不同行业的环保标准,建立基于各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使绿色信贷政策更具有操作性。
3.构建有效的配套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是以经济指标为主,并未将环保指标纳入其中,因而不排除各分行为了完成考核目标而无视总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各项要求的可能。此外,绿色信贷所支持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效益并不太好的项目,如风车发电等新兴行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有鉴于此,银行业内部和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在拟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中,不仅要对银行违规向未达环保标准的项目提供贷款的行为实行追究责任和处罚,而且还要对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成效显著的银行给予奖励。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对于“两高”行业通过加大税收力度,提高赋税水平,增加该行业的生产成本;还应该对实施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提高其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4.建立和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商业银行要推行绿色信贷政策,就必须全面掌握企业的环保信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企业环保信息数据库,因而信息搜集成本较高。这就要求环保部门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与银行业形成信息沟通机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环保部门的力量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并着手建立银行自身的环保数据库。同时,环保部门也可借助商业银行的力量,政府部门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以促进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目前我国环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与机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的推行。因而,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通畅的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以促进绿色信贷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4-9.
[2] 何德旭,刘蓬.关于构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设想[J].中国经贸导刊,2008,(4):31-32.
[3] 刘勇.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动因与演进分析[J].金融观察,2008,(5):34-37.
[4] 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N].上海证券报.2007-07-20.
[5] .浅谈“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管理[J].经济管理,2008,(8):73-76.
[6] 张长龙.国际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标准:赤道原则[J].金融论坛,2006,(5):45-51.
[7] EPs.[EB/OL].省略/documents/ep_translation/EquatorPrinciplesinSimplifiedChineseFEB08.pdf,2006.
[8] IFC.Environmental,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EB/OL].省略/ifcext/ sustainability.nsf/Content/EnvironmentalGuidelines,2007.
[9] IFC.IFC‘s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Social &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EB/OL].省略/ifcext/sustainability.nsf/Content/Performancestandards,2007.
[10] Jeucken M.Sustainable Financing and Banking: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R].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2001.
[11] Jeucken M.Sustainability in Finance-Banking on the Planet[J]. Eburon Academic Publishers,2004,(1):1-4.
[12] Thompson P.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Risk Exposure of UK Ban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998,16(3):129-139.
[13] Thompson P.Bank Lending and the Environment Polices and Opportun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998,16(6):243-252.
Thinking of promot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IAN Xiao-bo , FU Miao
(Economy and trade collge,Guangdong foreign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篇8
关键词:绿色债券 界定标准 财税支持 绿色认证 信用评级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领导者。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构建了操作框架,为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工具和市场机会,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构建最为系统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绿色金融已上升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同时,绿色金融也是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最令人瞩目的“中国印记”之一。作为今年G20杭州峰会的主席国,我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并写入峰会公报。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政府、发行人和投资者等各类主体的参与日益深入(见表1)。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128亿美元,全球占比约30%,绿色相关的未贴标债券存量高达246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人民币也成为广义绿色债券中最主要的计价货币。
绿色债券有很多优势,如可为绿色企业和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绿色项目提供较长期的融资、缓解期限错配问题,通过声誉效应强化发行人的绿色投资行为,通过更高的披露要求激励发行人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流程,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资产类别,使其有机会参与可持续发展投资等等,因此绿色债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需要逐步加以解决,从而释放出绿色债券发展的潜力。
(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方面
目前,我国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尚未统一,同时缺乏统一的绿色债券市场准则。在此情况下,较难客观准确地判定项目的绿色属性,也使得财税优惠、奖惩政策以及针对绿色项目的政府担保等可能的支持措施在短期内缺少落地的基础,还可能造成市场主体在不同监管政策之间套利,影响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绿色债券的发行及交易方面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由于绿色项目投资回报期长、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绿色项目、资金监管要求更为严格、发行和管理成本较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也影响到绿色债券的发行及交易量。
目前全球发行的债券中仅有不到1%为贴标绿色债券,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量也仅占全部债券的2%。对于每年3万亿~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需求,目前绿色债券所能提供的融资还远远不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OECD分析,在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的前提下,到2030年时,仅中、美、日、欧盟四个市场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节能和低排放汽车等低碳项目债券的年度潜在发行量可达7000亿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财税激励及奖惩政策是将环保项目的正外部性内生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公共财政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一部分”, 并预计每1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可撬动1000亿美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部分国家也对绿色债券给予了优惠政策,如美国国会于2004年通过了总额20亿美元的免税债券计划,用于支持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公司债券;马萨诸塞州于2013年起自主发行免税绿色债券,所得资金直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从国际经验来看,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环节给予适当支持,可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提高其投资收益,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量。
(三)绿色认证和信息披露方面
构建和完善绿色认证和绿色评级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估项目的外部性是绿色债券审批、财政补贴、行政奖惩、税收优惠等决策的重要基础。目前,经认证的贴标绿色债券主要集中在欧元区和美国,欧元和美元是贴标绿色债券最主要的计价货币,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标准化和透明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证明绿色债券的“绿色”身份,国际通行做法是聘请独立的专业机构出具对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绿色认证,即“第二意见”,国际权威的认证机构有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气候债券委员会、毕马威等。在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半数以上的债券进行了国际绿色认证。
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来看,相关主管部门鼓励绿色金融债和公司债发行人提交评估认证意见。然而,目前我国绿色债券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和专业的认证机构,市场竞争不充分、绿色认证成本相对较高。加之绿色债券存续期内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使得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门槛较高,影响绿色债券的发展。
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
《指导意见》和G20杭州峰会公报明确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即要通过相关努力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等。这些政策导向进一步扫清了绿色债券发展的障碍,降低了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绿色债券相关规章制度、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开发绿色债券指数、建立完善发债企业强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等。为深入落实相关政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政策标准,夯实市场基础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体、交易所市场为补充,符合国际成熟市场的通行惯例。建议尽快探索设计国内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和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为绿色金融的后续配套政策奠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基础,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更为明确的行动指南。
(二)加大财税优惠,提振绿债发行及交易
对于发行人,可探索由符合条件且具有意愿的地方政府推行绿色债券财政贴息和专项担保基金,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根据地方产业布局和财政实力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领域进行试点。设定适当的贴息和担保比例,给予社会资本更为稳定的预期,在耗费较低财政成本的条件下撬动更多私人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要加强绿色债券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和资金投向跟踪,确保发行人行为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绿色化,避免道德风险。对于投资者,可研究对国内机构投资者购买绿色债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予以适当减免,培育和壮大绿色投资群体。
(三)加强认证管理,降低项目风险
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标准化和透明度,建立推广国内绿色债券认证标准和体系,提升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首先,统一绿色债券的监管标准,逐步提升绿色债券的认证率,将绿色认证作为财税优惠等支持措施的必要前提。其次,构建和发展我国本土的认证体系,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要求,通过丰富认证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来降低债券认证成本,同时加强市场准入和机构监管,防止认证机构过度竞争导致降低标准或采购性认证等。最后,创新绿色筹资机制,本着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开展存量绿色债券识别。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有3只存量债券被纳入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是绿色债券领域的一项创新,开启了存量债券的绿色化识别通道。为鼓励企业绿色投资,建议对于剩余期限长、实际投资于绿色项目的存量未贴标债券继续开展相关认证工作。
(四)完善和推进绿色债券评级,扩大债券应用
鼓励评级机构在现有评级体系框架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维度,将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记录、募投项目的绿色程度和环境成本等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并在评级报告中予以披露,合理反映绿色资产的价值。对信用评级符合要求的绿色债券,可考虑纳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抵质押品范围及交易所质押回购库。此外,评级过程中要避免追逐声誉效应、“唯绿色论”而忽视绿色债券风险的倾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供职机构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参考文献
[1].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R],2016.
篇9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
要想有效的实行绿色信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比如,德国政府在充分落实政府补贴资金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如“贷款担保计划”等;美国将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环保经济的有效政策;加拿大政府定期会在《加拿大生态环境状况》杂志上以及网络上公布环境报告信息,最新的环境动态,鼓励广大公众来监督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通过建立一定的监督检查制度,把环境治理结果准时向媒体公开。
(二)银行的激励机制与内部管理
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银行激励机制是银行对绿色信贷实施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激励机制应该是银行或企业在实施“赤道原则”后仍然有利可图。只有在强有力的银行信贷激励机制的指导下,企业与银行才会通过合作,自觉并互相监督地遵守赤道原则。
(三)金融产品的创新支持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绿色信贷,其在绿色信贷的金融创新产品开拓方面更具有突出贡献。复兴银行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开发,无论是节能环保金融产品,还是创新开发金融产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各项信贷金融产品的开发活动都通过透明的公开招标形式展开,开发出的产品也要得到环保部门的审批与认可,这样即确保了资金的有效利用,也保证绿色信贷产品开发过程的公平公正。
(四)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篇10
【关键词】
绿色信贷;环保信息披露;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当前,我国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而绿色信贷是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力量。所谓绿色信贷,主要是指银行将贷款用于国家政策所支持的一系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使其产生效益的同时,不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前提。
自提出以来,绿色信贷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后绿色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绿色信贷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国外绿色信贷实施中的成功的经验,找出我国绿色信贷实施中的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文献综述
对绿色信贷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学者,但是研究的方面与角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即侧重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我国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绿色信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银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苏宝梅(2009)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指出绿色信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的研究。陈光伟,胡当(2011)研究绿色信贷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资金催化三大机制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绿色信贷的环境风险的研究。陈伟光和卢丽红(2011)环境的恶化使商业银行面对更大的经营风险,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银行自身的环境风险管理系统。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完善我国的绿色信贷。张秀生和李子明(2009)通过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提出了能够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主张。
绿色信贷制度的研究。李建勋(2011)提出在丰富和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内涵的基础上,应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创新绿色信贷监管体系,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完善农村信贷制度等对策建议来推动武汉城市圈绿色信贷制度的建立。
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对绿色信贷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的方面与角度是不同的。从制度的角度对绿色信贷实施的过程中的问题的进行分析无疑是站在一个比较独特并且比较高的角度,这样有利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原因,更加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绿色信贷在我国更好的发展下去。现在站在制度的层面分析的人较少,并且研究也不构成体系。因此本文将从绿色信贷的制度方面,通过国内外绿色信贷实施中的比较,找出差异,分析我国绿色信贷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并且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国内外绿色信贷制度现状的比较
(一)产生背景的不同
1.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的压力与政府的推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经过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宣传,加大推行的力度,绿色信贷被一步步地在我国推动发展,积极创新试点,并逐步的被大家所认知,得到重视。
2.国外市场与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
节能环保法律政策为银行业带来压力与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以及财政金融激励政策,通过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并鼓励资金投入到节能环保的业务当中。
(二)实施中手段的不同
1.以行政手段为主,约束性与激励性机制均不足是我国绿色信贷实施的特点
在绿色信贷具体的实施中,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以政府、银监会、发改委这种国家部门一些限制性的或者是约束性的政策。并且很多都是原则性的规定,根本就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2.国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约束性与激励性机制兼备
为实施绿色信贷制度,国外综合运用了法律、经济、技术和市场等手段,有约束性的、激励性的措施。在法律上,有较好的法律保证环保措施的实行。同时,国外的市场机制也很健全,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有较好的约束性。
(三)环境信息机制的不同
1.我国环境信息的收集、披露、共享、处理机制存在缺陷
尽管目前已有原国家环保总局与银监会在2008年签订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以及环境保护部与人民银行在2009年下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但在实施中依然存在下列问题:
(1)银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不足。
(2)国家并没有统一要求和规范银行业披露“两高”行业的贷款数据,导致银行目前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处于自愿状态。
(3)体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导致大部分的企业环境违法没有披露查处,更没有报送至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
2.国外发展基础好,环境信息的收集披露沟通机制较好
(1)金融机构重视环境金融人才、信息技术的完善。
(2)金融机构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有些出口信贷机构受国家信息自由法律的规定约束,必须披露更多的信息。除了对公司的贷款,为政府和国企所提供的贷款的细节也应公布。
(3)由于法律责任的明确和监督机制的完善,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都有压力和动力对环境信息进行较好地收集、披露和沟通。
四、我国绿色信贷制度中的问题
(一)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1.对企业和银行的约束机制都不完善
当前我国环保政策主要是落实到产业政策上,在没有硬约束的情况下,这些高污染企业并不会花费高成本治理污染。在监管部门未对商业银行采取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向高污染企业放贷是大中型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甚至是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外部政策法律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和银行都没有外在的约束去落实绿色信贷。
2.对企业和银行的激励都几乎没有
对于“两高”企业来说,在没有足够激励的前提下,无论是污染治理还是产能转换,从短期来看都是高成本、低收益投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绿色信贷政策操作性不强、人才和技术不足困境。在没有相关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当前推行绿色信贷的动机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
(二)环保信息披露沟通机制不健全
1.环保信息披露不足
当前中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保信息披露制度,现在并没有要求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环保信息进行披露。同时,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使用环境信息后的反馈机制,以及环保部门间没有真正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2.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在银行与环保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本身银行去进行环保的测评是不现实的,也是高成本的。但是由于信息沟通的不健全,银行在了解贷款企业的环保信息时就存在着巨大的交易成本与低效率,这显然是对银行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尚不健全
主要是指包含政策、技术、人员在内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在政策方面,因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有些方面规定的过于粗范,甚至有些很重要的方面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在技术的层面上,由于评估环境信息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对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绿色信贷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更高知识的人才来适应政策的发展,积极了解国外先进的做法并且吸收加以借鉴,但是我国确实缺少这方面的人才。这些大的方面体系的不健全,成为了绿色信贷的推行的瓶颈。
五、可行性建议
(一)健全绿色信贷法律保障机制
为绿色信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不仅包括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和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也包括完善绿色信贷相关立法,对金融机构的环保义务提出更为严厉的要求与相应的监控惩罚措施,真正做到法律应有的约束的效力。
(二)强化激励,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对绿色信贷的推行,不能够只强调法律的约束,而应该约束与激励并存。因此,必须首先明确银行、环保部门以及企业各自的职责。对于在绿色信贷推行中旅行职责好的部门应该积极的鼓励。不仅仅是精神方面的鼓励。而更加应该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通过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结合,加大正向的激励程度,在动态均衡过程中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
(三)建立有效的环保信息传导机制
由国家环保主管部门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环保信息数据仓库,明确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环保直属系统和商业银行各自在数据库建设、维护和使用中的职责。
(四)建立“绿色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
无论是进行政策与技术分析的研究型人才,还是承担环境风险评估的复合型人才,都是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必需储备的人才。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才储备。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外绿色信贷制度层面上产生的背景、实施中的手段和环保信息机制的对比,发现我国绿色信贷在约束激励机制,环保信息的披露共享以及绿色信贷支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阻碍了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由此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我国法律的约束机制,提高环保信息的共享程度等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绿色信贷的实施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宝梅.绿色信贷: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济南大学学报,2009(2):12-14
[2]陈雁.绿色信贷:金融服务调控环保行为的新篇章[J],环境保护,2008(8):20-22
[3].浅谈“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9):73-76
[4]陈伟光、胡当.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12-20
[5]王建华.“绿色信贷”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37-42
[6]杨劬,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节能减排机理分析[J],学术论坛,2011(10):126-130
[7]陈伟光、卢丽红.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外部障碍与环境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3):66-76
[8]胡乃武、曹大伟.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J],经济问题,2011(3):103-107
[9]董利.绿色信贷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J],中国金融,2012,(10):64-65
[10]张秀生、李子明.“绿色信贷”执行效率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问题,2009(3):87-90
[11]李庶泳.金融支持节髓减排的合理边界:济宁个案[J],金融发展研究,2009(1):38-40
[12]曹洪军、陈好孟.不确定环境下我国绿色信贷交易行为的博弈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17-22
[13]李建勋.试析武汉城市圈绿色信贷制度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11,(8):71-74
[14]古小东.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0,(7):19-21
[15]张静、高鑫.关于加快推进积极绿色信贷制度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1,(11):77-79
[16]樊志刚,李卢霞.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政策环境分析及业务创新路径探讨[J],金融改革,2012,(9):11-16
[17]卢瑾.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分析[J],商业银行,2012,(10):62-64
[18]燕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J],中国金融,2012,(10):70-72
- 上一篇:网页设计特点
- 下一篇:公司财务制度及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