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优势

篇1

主题词:热洗 压力 排量 四步热洗法

【分类号】:TE358.2

1 实验方案的制定

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热洗方法――四步热洗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四步热洗法的技术要求,目前还没有比较准确的数据证实,并且从实际的洗井经验来看,不同理论排量的井,温度返回时间也不同,热洗排量也应该有区别。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们进行了热洗过程的全程检测,分别选择高低排量抽油机井,严格按照四步热洗法的要求进行热洗,记录好瞬时的热洗排量、回油温度、掺水压力等,同时热洗过程中记录井口油套压、掺水压力的变化。

2 实验过程及评价

2.1 热洗全过程实际排量验证及热洗时间的确定

从现场热洗过程中录取的数据分析,目前工艺条件下还达不到四步热洗法的排量要求。四步热洗法具体要求为:第一步排量20m3/h替液30分钟,第二步小排量10m3/h化蜡60分钟,第三步大排量20m3/h排蜡30分钟,第四步中排量15m3/h巩固60分钟。但从试验结果看,替液阶段排量在10m3/h左右,达不到四步热洗法的要求;热洗初期,在套管未灌满之前,排量在10m3/h左右,可以达到四步热洗法的要求;当套管灌满之后,排量迅速下降至10m3/h以下,无法满足四步热洗法中化蜡、排蜡和巩固的排量要求。

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发现,试验井在套管灌满后热洗排量分别为8.8m3/h和3.2m3/h,折成日排量为211.2 m3/d和76.8m3/d,恰好都是抽油泵理论排量的3倍左右,可见实际热洗排量与抽油泵的排量有直接关系。此外,热洗排量与热洗压力成正比关系,热洗压力越大,热洗排量越大。例如在洗X8-30-119过程中,掺水压力由2.0MPa上升至2.4MPa过程中,排量有8.7 m3/h上升至9.7m3/h,掺水压力对热洗排量影响也比较大。

按照四步热洗法要求,所有井的热洗时间为2.5小时,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排量比较大的井回油温度返回时间比较短,而排量小的井返回时间比较长,这也印证了我们上面的试验结果。那么,我们的洗井时间怎么确定呢?

从理论上讲,为了保证抽油井的热洗效果,在套管灌满之后必须再完成一个驱替,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单井的热洗时间:

一个驱替体积为:

V=3.14/4×(1242-732+622)×1000×10-6=10.87m3

热洗时间计算:

灌满套管时间从试验结果看,根据动液面深度不同,需要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取30分钟,那么热洗时间可以近似的计算为:

――抽油泵的理论排量

用该公式计算实验两口井的热洗时间:

S井的热洗时间为:

=0.5+10.87/(3×77.1/24)=1.63h

Y井的热洗时间为:

=0.5+10.87/(3×26.3/24)=3.81h

从计算结果看,与实际热洗试验基本吻合。同时可以看出,实际热洗时间可能比四步热洗法要求时间长,也可能比较短,这样,合理安排热洗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2.2 热洗过程中灌入地层水量计算

在热洗过程中,由于热水的静压差和井口的压力共同作用,必然有一部分热水被压入地层,但到底有多少热水进入底层、这一过程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带着这个问题,在X9-D3-319井的热洗试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跟踪量油,从计量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掺水进入地层主要发生在热洗的初期阶段;同时,我们可以计算出热洗过程中洗井水压入地层的水量:

计算该井洗井过程中,用水量为19.75m3

则进入地层的热水量为:19.75×1.11-19.75=2.17m3。

3 热洗认识及结论

按照热洗方案设计,我们完成了热洗试验。从试验数据分析看,我们有以下认识:

1)从热洗过程看,目前的工艺条件达不到四步热洗法的排量要求,主要表现为排量不够。

2)套管灌满后,热洗排量与抽油泵的理论排量和热洗压力成正比。

3)适当延长热洗时间,是确保热洗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热洗排量达不到操作规程的前提下,为了确保热洗质量,只有适当的延长热洗时间。排量比较小的泵可以适当延长热洗时间,同时在热洗过程中要保证掺水的温度和压力。

篇2

一、音乐剧产业麦当劳化的提出

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在经过对麦当劳餐厅以及众多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和总结之后,在其著作《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快餐餐厅之特色的过程,即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麦当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全球连锁快餐店。它从一家为过路司机提供餐饮的快餐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快餐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认为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与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全球的任何一家麦当劳连锁店都可以为顾客提供相同质量、统一标准的食品、服务和用餐环境②。也因此,麦当劳的经营模式才能够被成功的复制、输出,并实现规模效益。所以,标准化是麦当劳成功的核心。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着麦当劳化的路子。有人曾经提出质疑,认为在中国演出的音乐剧《猫》是盗版,不同于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演出的《猫》。我们有这样的质疑声,是因为我们对于音乐剧这个产业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就如《猫》的制作人所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剧场,《猫》的演出规格是一致的,不论是在百老汇、伦敦西区,还是今天在天桥剧场,你们看到的将会是跟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模一样的《猫》”。所以,以《猫》为代表的商业性音乐剧,无论在全球哪一个城市上演,它的内容、场景、服装、道具,直至每一个细节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音乐剧制作标准与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毫无区别。商业化音乐剧的制作和演出就如同在麦当劳的连锁店里烹饪标准化的汉堡包一样创造出标准化的艺术产品,然后在全球不断地复制,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营销模式将其推向世界市场,并获得丰厚的利润。由此可见,麦当劳、星巴克等快餐业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与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的制作营销方式没有区别。所以,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麦当劳化的道路。

二、文化与麦当劳化

由于文化领域呈现出麦当劳化的发展特征。所以有人提出,文化领域要反麦当劳化。因为它会使原本应该多元化的文化走向单一和凋零之路。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下反对文化趋同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只是“产业”的修饰词,归根到底,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当然,文化产业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能够正确引导大众审美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现在更多地听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更经常地看到了对于艺术品生产的投资。这些投资并不是在做慈善,而是看到了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可以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艺术产品的生产不再简单的停留在“买方市场”,而是为了取得更丰厚的利润,朝着“卖方市场”方向发展。通常,产品的生产是根据市场上消费的需求来决定的。随着高科技,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艺术品的生产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消费者的要求,而是朝着积极主动地诱导消费者审美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不断扩大其覆盖的范围,并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传媒在让尽可能多的人们分享相同审美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所覆盖的范围具有趋同性的特征,使人们在艺术和审美的欣赏与爱好方面表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就是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艺术品的生产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特征。它决定了音乐剧《猫》的全球演出必须像麦当劳的全球连锁厅一样,必须遵照一个模式、同样的版本。也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演出,不论由哪位演员担任剧中角色,都要严格遵守音乐剧《猫》的最初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全球演出,保证了音乐剧《猫》的品质,但是与此同时也抹杀了不同地域带给《猫》的别样的创作灵感,使其丧失了创造性。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传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用貌似高雅的艺术将人类文化与审美爱好无趣地引诱向同质化与平面化,艺术中那些最具艺术与人文价值的内涵,必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使艺术原本可能拥有的美学深度经过无情的快餐化处理,堕落为它的平面化了的镜像③。

艺术与文化的趋同性并不等同于艺术的低劣化。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即使我们现在的艺术产品不以思想深刻为首要诉求,但是我们艺术品制作也更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以及一流的艺术制作团队。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标准化的艺术品制作比起传统的高雅艺术更需要大资本的投入和更多的智力和创造力。在对于艺术品生产大资本的投入中,有70%以上是用于吸引有才能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的。虽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不是仅仅几个人的创意就能成功的,但是那些超乎常人的艺术家的非凡智慧与创造力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以《猫》为标志的工业化音乐剧是以精致得无可挑剔为特征的,但是商业至上的诉求决定了技术层面上的精致与思想和艺术上的平庸,必然并行不悖地存在于所有这些作品之中④。

三、音乐剧产业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概念逐渐被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和鲍恩很早对现场表演艺术中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选定的11个交响乐团样本中,大多数乐队每场音乐会演出的成本都随着每年演出场次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典型情况下,单位成本不会在产量的整体范围内出现下滑。更确切地说,对于某地管弦乐队而言,单位成本在其每年的音乐会场次达到90―150场之间时,将达到一个最低值,并在此之后趋于平稳⑤。

规模经济现象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支管弦乐队无须在排练上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提供更多场次的演出。例如,如果乐队可以提供三个时段的门票预订服务(假设分别为周四晚上、周五晚上以及周日下午),那么它就可以在一周中将同一乐曲演奏三次。如果需求上涨到可以加演第四场,那么这支乐队就可以在无须增加任何排练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第四场的演奏。规模经济的第二个原因(与前一个相比或许不那么重要)就是,经营管弦乐队所需要的行政开支不必随着演出场次的逐一增加而增加。因此,“经常开支”能够被更多场次的演出所分摊,从而随着演出季度的延长,使每场演出的平均固定成本不断下降⑥。

出于同以上两个原因的相似性,规模经济对舞台演出剧目、歌剧、音乐剧、芭蕾或其他舞蹈形式的制作商来说同样适用。因此,我们认为规模经济能够在所有的现场得到实现。经济学家史蒂文・格洛伯曼(Steven Globerman)和萨姆・H・布克(Sam H Book)运用了与鲍莫尔和鲍恩略有不同的方法,对一个由加拿大交响乐团和戏剧公司构成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证实,当交响乐团的表演达到每年约115场次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他们还发现,戏剧公司规模经济的延伸范围要更广一些:“每场演出的最小成本……在演出达到约210场时得以实现”⑦。他们推测,与交响乐团相比,在戏剧活动中,规模经济的范围越大就反映出其每件作品的固定成本越高。

最后,在1985年,马克・兰格Lange等人共同编写了《Cost Functions for Symphony Orchestras》(《交响乐团的成本函数》)一书,他们采用了相对于鲍莫尔和鲍恩的研究范围更广的一组数据,并运用了与其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同样证实了交响乐团中存在的规模经济。他们发现,当每年的音乐会场次在1―65场之间时,每场音乐会的平均成本是随着场次的增加而下降的,在67―177场这个广阔的区间里是不变的,而在其后的更高产出水平上,成本是急剧升高的⑧。这就是规模经济的临界点。

现场表演艺术在生产上表现出系统的规模经济。当我们用演出周期或演出季度作为规模衡量的标准时,产出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任何一个作品或任何既定常备剧目的固定成本会被更多的表演节目分摊。随着个人平均收入的增加,门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售出的门票数量会增加,演出季度也会延长。由其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抵消由生产力滞后所引发的成本递增的影响⑨。

既然规模经济对几乎所有表演艺术来说同样适用。那么,我们认为规模经济也能够在音乐剧的制作中得以实现。音乐剧具有需求双重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从供给角度看,音乐剧作品的制作和设计成本较高,若要呈现一台音乐剧,音乐剧制作公司会投巨资创作和设计,但一旦音乐剧制作完成,它的复制成本则相对较低。随着音乐剧作品的复制数量(上演的次数)的增加音乐剧的长期平均成本便会逐渐下降ww需求角度看,随着音乐剧上演的次数增多,观看音乐剧的观众数量也随之增加音乐剧的平均价格将会下降。

四、音乐剧产业的麦当劳化是实现

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

当年韦伯就像是创造了一个知名餐馆品牌一样创作了音乐剧《猫》,它的最初投资高达45万英镑,但演出回报更是惊人:从它1981年和1982年分别开始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上演,竟然连续在新伦敦剧院演出21年,在百老汇的冬日花园剧院演出近二十年;它还先后被翻译成14种语言,在世界二百多个城市近三百个剧院里演出过,观众人数一共超过六千五百万,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价值都创造了文化娱乐历史上的最高记录。它在百老汇的演出曾经创造过单天收入119万美元的票房记录,全球演出收入超过三十亿美元。在英国每年音乐剧收入的60亿英镑中,《猫》这一剧目就占到将近10%,其中包括演出的各种版权收入,还有与演出有关的各种相关产品的收入⑩。

麦当劳化的模式,正是后工业时代崛起的文化产业的特征。就像是麦当劳快餐店的全球扩张所依赖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一样,后背景下的音乐剧制作,用类似于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制作成本,并由此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空间。后工业化时代音乐剧产业的赢利模式就在于用尽可能多的投资,按照观众的平均口味,或者说是观众的一般口味,来精心制作出能让更多的观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剧产品和服务。由于消费人群的几何式扩张和对同一产品的大量复制,单位音乐剧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成本被极大降低了。后工业化背景下的音乐剧制作,正是以麦当劳化的方式来实现音乐剧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并在全球实现批量复制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可见,音乐剧产业通过走麦当劳化的道路是实现其规模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①周庆义、赖琼琼《浅谈音乐剧中的舞蹈》,《青春岁月》2011年第12期。

②《麦当劳的“标准化”启示》,引自网络http?押//iicc.ac.c。

③④{10}傅谨《从百老汇音乐剧〈猫〉看中国的演出市场》,《艺术评论》2003年第1期,第15页。

⑤William J Baumol和William G Bowen,Performing Arts?押 The Economic Dilemma(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6年),第201―207页,第479―481页。

⑥詹姆斯・海尔布伦 查尔斯・M・格雷著《艺术文化经济学: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詹正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⑦Steven Globerman和Sam H Book,“Statistical Cost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Arts Organization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40,no 4(1974年4月):第668―671页。

篇3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建立关键在于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建立,而在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组成差异大的约束条件下,探索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共性标准就尤为重要。确定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共性标准,在具体确定某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时就能够抓住主要方面,从而做出较为准确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分析

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学术界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①企业要进入主导产业,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要么必须支付大笔费用,如支付部分无法回收的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等,要么表现为学习过程初期发生的严重亏损,因为这个时期的生产成本往往高于那些已立足的企业的生产成本;②企业进入主导产业一段时间以后,可望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使得政府不必再为这类企业的生存提供援助;③新进入这类产业的企业净利润贴现值为负,而社会福利增量贴现值为正。它的含义为:只有当国家的干预可以增加社会福利,而后者又不可能直接体现在企业自身的盈利上的时候,进行产业干预是合理的。但对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还存在一些分歧,具体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区域要素禀赋状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比较优势标准。上述标准实际都是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区域要素禀赋状况标准的产业就是具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是因为,根据产业演进理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过程,而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需求结构变动趋势标准的产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产业,也就是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H-O理论,符合区域要素禀赋状况标准的产业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

2、相关辅助产业发展状况与前景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中间投入品的发展状况。中间投入品与规模效应递增产业的关系可以构造一个与核心-基本模型相似的中间品和产业地方化的模型来对中间产品的积聚条件进行分析,只需要将核心-模型中的制造品和农产品份额分别替换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份额即可。根据核心-模型,产业地理集中与运输成本成反比,与游离的制造品需求的比例成正比,与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成正比。与此类似,运输成本的下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经济的增强,将会导致产业日益地方化。这实际上论证了中间投入品产业与规模经济产业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证明了不管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如何,首先主导产业必须是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

3、创新率或吸收创新率标准、需求收入弹性标准、生产率上升率标准、规模经济标准。这些标准,实际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是指产出的增加量大于投入的增加量,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要实现这种特性,该产业就必须在供给方面拥有技术或者不断创新的潜力,在需求方面能够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我们也可以用这两条标准来刻画规模经济。

4、区域政府的政策空间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标准等等。上述标准关注的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可以视为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对产业选择起到约束作用,所有区域政府的产业选择必须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进行。

5、瓶颈产业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产业之间的制约作用。如果以瓶颈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而不是规模经济,一般情况下会导致瓶颈产业的过度供给,而由于该产业没有规模经济,就会造成区域社会福利的损失,如果该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竞争力,使区域社会福利增加额大于损失额,或许是可行的。这相当于对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一种变相补贴。即使这样,对该产业的扶植其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因此,瓶颈产业标准应慎用。

6、就业标准。此标准关注的是区域就业状况。同样,如果以就业而不是规模经济为标准,就会造成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供给,如果该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具有规模经济产业的竞争力,使区域社会福利增加额大于损失额,或许是可行的,但应慎重使用。

7、关联度标准。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又具有规模经济,就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如果该产业关联度又较高,那么就可以更大程度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该基准的运用必须慎重。原因在于:受到区域面积的限制,某个区域能够容纳的产业是有限的,政府扶植产业的发展会限制关联产业在同一区域发展的空间。所以,该标准的应用适合于面积较大的区域。

综上所述,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关联度标准是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二、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就可以构建主导产业选择的模型,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计算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得出不同产业的综合得分,比较综合得分就可以基本判断产业选择顺序。模型构建如下:第一层为区域产业的选择;第二层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即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关联度;第三层为基准指标。(图1)

比较优势基准通常采用产业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刻画。规模经济也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描述:供给方面,如果要实现规模经济必须要求该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速度;需求方面,要求该产业的需求能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因此,规模经济标准可以用生产率上升、需求收入弹性刻画;关联度基准通常用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刻画。

三、结论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建立,关键在于共性选择标准的确立,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共性标准可以概括为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关联度标准。分别可以用市场占有率、区位熵,生产率上升、需求收入弹性,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刻画。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 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 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西藏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 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 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 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 徐鑫波,宋华.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 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规模经济效益;汽车制造;竞争力;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规模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而使厂商获得的更多收益,因为大型企业有能力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实行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进行综合管理经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规模经济规律具有三种形式:当所有投入的均衡增加导致了更大比例、更小比例或同比例的产出增加时,生产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递减或不变。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当今大多数生产活动应当能够达到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当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投入增加一倍时,产出也应该增加一倍。规模效益是经济活动规模普遍扩大的结果,近两个世纪以来,规模经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地淘汰小型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企业的集中。而且,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大量采购和大规模生产与销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资金信用,方便资金筹集。

二、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1、生产规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规模经济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它表示生产批量达到合理规模时,收益同步递增的现象。大批量生产体制的建立,必定是同不断采用更先进的工艺,使用更大型、高效率的专用设备相联系,这无疑会降低平均费用。因为大批量生产体制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专业化,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研究表明,汽车生产至少要达到年产30万辆的经济规模才具有规模效益,生产才是有效率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想像一家生产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企业,如何能够生存下去。规模经济具有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大批量生产为特点,在日本、美国、西欧等汽车工业大国,都只有几家大型汽车集团生产集中程度高。美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生产集中度达90%以上;日本汽车工业两大集团:丰田、日产生产集中度达60%。世界上十大汽车生产国的生产集中度,一般一个集团为45%~50%,两个集团为75%~80%。这些大型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名牌和销售网,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1998~2005年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不高,同时这些年份的轿车规模收益皆处于递减阶段,10年中没有1年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这说明我国的平均轿车生产企业规模不是太小,而是偏大了,原因就在于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太低。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是研究规模经济效益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应在明确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可用图1反映。(图1)

规模经济效益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变化的。仍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国际竞争中最佳规模效益,中型汽车为年产10万辆左右,小轿车为年产15~30万辆。西方汽车大国虽只有少数几家主体厂,但各有几十家乃至数百家汽车零部件厂与之配套,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共收规模经济效益之利。而我国汽车主体厂就有110多家,汽车零配件厂则有24,000多家,且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而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

2、规模生产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成本与企业经济产量的关系由图2表示,从图中长期成本函数可以看出,从0~Q3,随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明显下降,反映规模收益递增;从Q3~Q4,随着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变动不明显,反映规模收益不变;从Q4~Q6,随着经济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收益递减。经济规模优化,就是要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变情况下尽量加大经济规模;在规模收益递减时,尽量缩减经济规模;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最优的经济规模;Q4对应的经济规模,其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图2)

1956年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以汽车工业为例,计算并绘制了“汽车工厂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就生产同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当年产量由1,000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增加到10万辆时,成本下降15%;增加到20万辆时,成本下降10%之多;增加到40万辆时,成本下降5%;超过40万辆,成本下降幅度急剧减少。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批量达到适度的经济规模,对于提高企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国如果每年能出口小轿车20万辆,每辆换汇5,000美元,一年可创汇10亿美元,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到很大提高。

3、企业所有制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现在,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都十分重视规模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是在自由竞争中,通过兼并和集中逐步形成规模经济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在政府的重点投资和政策扶植下形成的,德国政府曾集中投资兴建了“大众”汽车厂,成为第一家汽车生产集团,后来逐步发展为跨国公司,其产量超过“通用”和“福特”在西欧子公司的总产量。法国政府对国有化的“雷诺”公司以巨额投资,同时通过经济手段鼓励“雪铁龙”与其他公司联合,以形成规模经济。

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有部分制造业生产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从全国来说,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工业企业仍存在计划等级制度,并且与各级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层级控制变量与规模控制变量的关系,使得一些不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却有更高的效率。这实质上使一大批效率低下的汽车企业得到了保护,因而资源不能够最优配置,阻碍着规模经济的形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工业化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约为5%~10%,发展中国家大约在10%~15%之间,而据有关统计,截至2002年,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约占我国工业生产总值的30%,占我国GDP的40%。国有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大,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想使企业所有制结构符合规模经济效益的要求,首先要使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即工业企业可以实行国有、集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并且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其次,要使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优质化,规模经济的前提是市场能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只有所有制结构优质化才能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三、关于汽车生产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建议

规模经济是一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在这个条件下,扩大规模,效益将随之提高。但是,规模并不是能无限提高的,因为规模经济效益在这个条件下是个区间,超过了这个区间,规模经济就变成了规模不经济。要想继续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改变其前提条件,即制度和技术条件,这就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要注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成本优势对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注意“规模”和“效益”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实践和改革中逐步探索出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乃至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合理规模,求得一个科学的度――适度规模。实际上,就企业规模来说,必然是大中小结合,大的是少数,小的是多数。我国应是由几百个大的规模效益最佳的企业和几百万个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形成一个主次协调的宏观经济“大合唱”。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仁琪,高汉初.世界汽车工业――道路、趋势、矛盾、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07-113.

篇6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招商引资;

优势分析。

一、原州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和招商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原州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原州区乃至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原州区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原州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原州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原州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盐矿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

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州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原州区招商引资综合因素分析。

1.原州区招商引资区位分析。

(1)原州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原州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3)原州区的市场优劣。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原州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原州区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原州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明显。

2.原州区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原州区虽然也有一些企业,但是企业规模有限,既不存在个体上的优势,也不存在群体上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个体优势还是行业优势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原州区既缺乏内在经济效益,也缺乏外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缺乏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以及行业技术集中或扩散而更具实力,因而势必对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等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外商踌躇不前,给原州区的引资造成困难。

3.原州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7

[关键词]规模经济 施工企业 应用策略

国内建筑企业产业集中度目前只有4.5%,产业集中度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与利润率的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众多企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开展竞争,使得企业无力(或几乎无力)控制价格。为了扩大规模,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甚至诋毁内耗,其结果严重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产值利润不同步。

一、施工企业规模经济的内涵

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生产成本取决于企业经营的规模,二者之间相互变化的关系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是指因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递减,从而实现了节约,提高了项目收益。因行业不连续性的特点,如果短期内规模扩张太快,企业消化不了,又容易出现因管理水平停滞不前而引起成本上升,降低了规模经济的低成本可能带来的收益,所以规模一定要适度。目前,我国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年完成值能力在45亿元左右,单项工程的施工规模应该达到5 000万元以上。

面对过度竞争,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一方面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市场经营策略,精心筛选项目,培育市场能力,利用差别化优势稳妥扩张;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注重成本核算,通过管理创新获取规模经济利润。

施工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性可以从内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两个方面来分析:

施工生产规模的内在经济性。施工生产规模内在经济性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这主要体现在施工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两大方面:

1. 施工生产技术方面,表现为:

(1)在一定的限度内,施工生产规模扩大,可以采用更大型的现代化施工机械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投资,降低成本的企业目标。

(2)施工生产专业化效益。随着施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工程施工组织内部分工更加精细,这就可以为使用高效、专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提供条件。

2. 施工组织管理方面,表现为:

(1)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说明,有些生产要素必须达到一定生产水平才能有效率地使用,当施工生产规模很小时把这些要素分割为更小的单位,不是完全丧失其在施工生产中的有用性,就是丧失一部分效率。

(2)施工生产规模扩大后,由于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相对比例,同时使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程度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3)由于施工生产规模大,能够在大批量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二、提高施工企业规模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

因建筑产品具有单一性和不可逆转性,所以专业化队伍才会赢得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经济,必须要从源头做起,强化企业承揽项目的能力,注重区域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适度向其它行业挺进。

1. 核心产品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可以表现在对特殊工程的承接能力上。实现核心产品专业化,就是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加大关键领域的科研开发,力求快速攻克和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形成核心专业技术优势,实现主营业务专业化、标识化,使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形成产品差别化优势。

2. 产品适度多角化

随着企业对扩大规模的欲望日益强烈,企业开始寻求新的业务组合来平衡收益,希望通过多角化经营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

3. 市场结构区域化

项目因区域集中而增加的收益,可以抵消因过度竞争造成的部分利润损失。区域化可以降低间接成本,如队伍调遣费、人员差旅费,以及因为市场的熟悉程度而减少了经营投入,并且有利于企业优势资源的集中使用,能杜绝管理上的漏洞,以质取胜,形成良性滚动。

三、提高规模经济的施工管理能力

随着规模的扩大,如果不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培养与大规模经济相适应的施工管理能力,不但不会形成规模经济,而且会在收益递减的同时,因质量、安全、工期等多方面管理不力而陷入困境。

1. 组织结构扁平化

工程项目越大,管理大量雇员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就会越困难,作业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或管理信息反馈困难,造成政策指令和执行信息不对称,就容易损失大规模应该带来的规模经济。所以在组成项目部时,一定要组织结构扁平化,易于信息的对称交流,便于及时处理问题。如果目前的管理层次太多,已经影响了指令的执行,就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机构改组,精简管理人员。但是,组织创新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规模经济的实现,所以不管如何精简,都不应该减掉与企业竞争力有关的人员,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人员永远都是企业发展的最有效资源。

2. 科技创新指标化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来看,靠单纯增大劳动力和资金等投入规模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已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才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要瞄准建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在建工程,加快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 非技术环节外包优先化

任何企业的产品都有其价值链,建筑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只是依靠中间部分分项工程或个别环节来实现盈利,而其它分项工程和其它环节则属于从属地位,是难以盈利的,将不盈利的非技术环节外包出去是最好的选择。以外包的方式来有效运用外部的人力资源,如有资质的合格民营建筑企业,用以降低项目直接费中的人工费用、工程间接费用和市场经营投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虚拟企业 经济 特征 相互关系

一、相关概念

(一)虚拟企业的含义

虚拟企业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也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组织。

(二)速度经济

速度经济(Speed Economy)是指企业因为快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从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

(三)规模经济

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四)集成经济

每个在组织中的企业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识下,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并非处心积累地使自己做的大而全,企业间相互利用对方的互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这使得其中所进行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达到最优,并通过整合使原来的工作因为良好的配合而更加完善,从而合作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最终使企业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超越。

二、虚拟企业的经济性特征的相互关系

(一)虚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互相促进

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以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

可以说,规模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模式很难再走下去。

但是由于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企业的规模的界定变得不稳定了,虚拟企业成员由于能够利用其他企业成员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各方面都显示出整个联盟大小的企业才能办到的能力,就像小企业原来的规模边界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整个联盟大小的边界. 虚拟企业合作运营,确保了企业在不扩大自身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条件下,拓展了企业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形成了全新意义的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虚拟企业以其快速的联系手段和灵活的组织方式,极大地节约企业运营各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特别是高技术虚拟企业通过相关企业的核心优势的贡献和整合,形成了相关企业共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达成单一企业难以具有的速度优势,同时,由于现在通信技术的极大发达,虚拟企业能够做到以前没办法做到的实时沟通,把以前必须要以串联的形式联系起来的流程,变成了不需要等待直接就同时开展,并在需要的时刻能够把各企业的成果组合在一起的并联式企业流程。因此,虚拟企业企业的反应速度相比传统实体企业来说明显更加迅速,而且这种提升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顾客在产生需求,到需求被知道,再到需求被新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这一个阶段变得短暂了很多,从而形成独特的速度经济。

由于虚拟企业特有的企业之间互相组合的形式,虚拟企业作为一个动态联盟体,可以随意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新的分拆整合,达到更好满足市场要求的目的。因此,速度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再是矛盾的,要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在虚拟企业这种整合企业的形式下达到了统一,互相促进的状态。

(二)集成经济促使规模经济的壮大

传统的规模经济是要靠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更大规模采购原料,聘请更多的员工,对沉没成本和公共成本作更大程度的分摊而获得的规模效益。但是对于虚拟企业而言,由于虚拟企业是通过与其他企业有机联合的集成方式进行合作的,因此企业往往能够超越单个企业自身的规模重视,就像企业的规模变得比实际上要大,企业规模的界定条件不能再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虚拟企业联盟的整体角度来看。可以说,虚拟企业的集成的组合形式,使的原本单个小型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够轻松,迅速的达到传统企业需要多年发展才能达到的程度,获得该程度的规模效益。

篇9

关键词:基本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理论 融合战略

基本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规模经济理论,并以此来评价企业的绩效。马歇尔在萨伊生产三要素理论即劳动、资本和土地之间,增加了第四个要素“工业组织”。他指出一个企业若能在竞争对手之前达到规模经济下的产量,就能降低单位投入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并最终能淘汰达不到规模经济的企业。同样,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战略也得以“规模经济”来衡量。如果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不能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下的产量,这样的战略将是危险的。马歇尔的竞争战略思想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实质上就是要求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领先战略。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这可以看作是基本竞争战略的第二个理论基础。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企业比另一个企业节约交易费用,这个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来讲,监测一个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与否,就得看其能否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不同程度上为后来的管理学家和战略学家所接受,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理念不同的竞争战略理论。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竞争战略

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力模型,揭示企业如何通过竞争来加强其在市场上的优势。该模型是由买方、供方、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产业竞争对手五种力量构成,其中最强的一种或几种作用力占据着统治地位。他在《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以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即低成本和差异化,而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寻求获取种种优势的活动范围相结合,就可引导出在产业中创造高于平均经营业绩水平的三个基本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中。集中战略有两种变形,即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

霍尔的竞争战略。美国经济学家霍尔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逆境下争取生存的战略》一文,对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期的企业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走向成功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分析这些企业在产业中竞争地位的变化时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一是企业必须在产业中低价格竞争,获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地位;二是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地位;三是在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优势地位。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在技术、资金和销售网络等方面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企业。

基于信息经济的竞争战略

阿诺德·哈克斯战略选择三角模型。1997年美国知名学者阿诺德·哈克斯通过实际调查,提出了战略选择的三角模型即最佳产品、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最佳产品战略是基于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化的战略,也就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客户解决方案战略提出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重点是锁定目标顾客,提供最完善的服务。系统锁定战略的视角突破了产品和客户的范围,特别是考虑了整个系统创造价值的所有要素。其意义在于,如何联合厂商一道锁定客户,并把竞争对手挡在门外,最终达到控制行业标准的最高境界。

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让渡价值的大小决定顾客满意度的高低,从而决定顾客忠诚度的强弱。在企业的战略安排上,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意义在于,企业必须构造完整的产品价值链,从整体顾客价值着手,在顾客心中实现准确定位,从而为企业驾驭顾客资产指明了战略方向。企业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就能够在竞争中战胜对手。谁的基本竞争战略更能够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将大幅度增长,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高科技、无形资产、信息和人才竞争,因此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维持其竞争优势已经相当困难。拥有不同技术优势的企业只有进行跨国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实现双赢。因此,未来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将会朝着合作竞争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80

2.(美)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85

篇10

关键词 网络经济 B2B商业模式 双边市场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B2B电子商务模式

B2B电子商务是企业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平台和外部网站,将上游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和下游商的销售业务有机的联系起来,也就是指一系列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包括产品、服务、资源、固定设备等。在我国的电子商务中,较之面向个人用户的B2C和C2C模式,面向企业用户的B2B模式无疑更具市场潜力,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Zootetal.(2000)研究了30家欧洲的电子商务企业后发现:提升效率(如培育品牌信誉降低消费者心理成本、节约消费者购买时间)与保持粘性(即吸引、保留顾客)是电子商务企业价值创造的两种基本手段。

二、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双边市场性质

Rochet和Tirole对双边市场的定义为:“当平台向需求双方索取的价格总水平P=PB+PS不变时(PB为用户B的价格,PS为用户S的价格),任何用户方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平台的总需求和交易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个平台市场被称之为双边市场。”

仔细分析B2B平台的特征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B2B平台都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譬如,每一个B2B平台都相当于一个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同时服务于具有两种不同需求的企业,即平台的两边市场;平台两边的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台向它们提品或服务主要是为他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便利等。笔者认为,双边市场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得意义在于:社会分工的明细、服务技术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平台企业产生的需求。

三、B2B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部规模经济

(一)网络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关于外部规模经济性,马歇尔阐述了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的三个主要原因: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网络经济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费用的差异和网络效应的存在,即网络经济的发展降低交易费用和节约交易成本,以费用较低的网络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经济。同时,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使得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使得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现。企业通过扩张网络进行竞争,网络可以通过与网络连接起来大幅度地增加价值,从而形成一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是一种根本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由于产量增加导致成本降低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它产生于网络技术的外部经济性。

(二)B2B电子市场的外部规模经济。

Bailey和Bakos(1997)通过研究认为B2B电子市场具备聚集――使买方有更多了解卖方产品和价格的机会,使卖方有向更多买方展示产品的机会;匹配――使买卖双方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伙伴;便利――提供更多的快捷电子服务,如网上商务、网上支付等;信用――通过对交易双方资质的审查和交易后的监管,防止交易前后的道德危险和逆向选择等机会主义行为。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电子商务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的基础发生改变,中小企业可与某个大型企业结盟,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成战略联盟,也可利用网络,组成虚拟企业,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这方面来看,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规模影响将弱化。

四、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设计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重要竞争手段,正以其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地改变各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同时,它的兴起为我国企业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限制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契机。

(作者: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经济学实验班本科生)

参考文献:

[1]Zott C, Amit R, Donlevy J. Strategies for Value Creation in E-Commerce:Best Practice in Europ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0, 18(5).

[2] Bailey J.P, Bakos Y.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merging Role of Electronic Intermedia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