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0 04:0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理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technical physics teaching
主办: 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
周期: 季刊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5-9555
cn: 15-1224/o3
邮发代号: 16-110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技术物理教学
曾用刊名:中专物理教学
创刊时间:1993
编辑单位: 《技术物理教学》编辑部
主 编: 周继礼
地 址: 北京西二环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大厦608室
邮政编码: 100054
主要栏目
教学研究、物理技术、力学工程、问题讨论、实验教学、学生园地、物理学家贡献等
办刊宗旨
本刊介绍教学研究成果,有关实验的改进和实验方法、介绍物理学的前沿与动态,推动教材建设、促进教师知识更新、指导学生提供园地和资料。
收录情况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 教学反思
我参加初中物理教学已有十余年,不看课本也能满堂讲完,每节课夸夸其谈,学生成绩却不够理想。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给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契机,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改变和反思。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物理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注重能力培养,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想提高成绩是很困难的。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于是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反思
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了。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和自我深刻反思,我意识到物理教学要想教好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新课程
一、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要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就要使学生学会把探究的课题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会思考解决每个问题的不同方法,根据现实条件选择、优化有关方法,从而形成探究的方案;学会从原理、器材、信息收集技术、信息处理方法、操作程序等不同方面来构思探究的计划;学会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查询相关资料;学会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探究计划。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表格,让学生“照方抓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思维品质,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探究假设相符的物理事实上,同样需要观察和收集那些与预期结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科学解释的评估。为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并比较不同的解释,看看所收集的证据究竟更支持哪种解释。学生之间的公开讨论、评议是提高评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于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是交流内容的组织,包括课题的提出、探究计划框架、信息收集过程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有所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准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二、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三、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共同必修模块中的物理实验,是新教材对高中学生最基本的实验要求。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但要避免进行刻板的技能训练,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对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鼓励教师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中,同时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场所,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把实事求是的作风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篇4
关键词:物理 教学 反思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2-0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可以成为一个名师。”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措施,借助于反思,教师可以明确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陌生,而且物理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为物理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物理教学反思,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学反思的内容
1.1 反思物理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的的是为了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培养对物理学的终身钻研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来实现人生理想,实现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偏离了这个目标。
还要反思教学方式中新理念的运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必须反思教学中是否有旧瓶将装新酒的情况,是否有冠以新课改之名,行旧教学之实的现象。
1.2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技能等内容。因此反思教学设计需要从多角度进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为提高这些能力而服务,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高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等。例如:
教学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程序也是知识,合理科学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发展能力,物理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由浅入深,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了物理学的知识等。
1.3 反思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有两类,一是近期效果,表现为学生的成绩,一是远期效果,表现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物理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急功近利,必然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对远期效果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互相兼顾,尤其要重视远期效果,因为近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到学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4 反思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从前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中的首席。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传统的沿续,还是真正转变了角色,改变了师生关系。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俯下身子对学生,而是把学生还原为成长中的人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转变,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验民主意识。
2 教学反思信息的来源
教学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思信息的来源也有多种,反思的方式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反思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表现都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各种不同表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观察课堂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手中的动作,观察学生的眼神等。
2.2 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包括课内交流和课后交流,当然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交流才会有实效,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向教师说实话,教师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课内的教学互动,课后的师生交往,这些都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渠道。
2.3 作业反馈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巩固和检测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都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在作业中,教师在批阅作业时都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记录作业问题,及时总结,由作业引起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学生作业的中各种错误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表现,只要认真总结记录,就能发现学生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
2.4 案例分析
学生学习的个案,许多具有代表性,包括某一学习环节的案例,也包括具体学生的案例,分析学习案例,既可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也可以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警示。例如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个别学生特别喜欢物理或不喜欢物理课等。
2.5 试卷分析
学生的检测试卷也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渠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养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会在试卷中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阅卷中要及时记录试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6 实验表现分析
学生的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平常的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在学生实验中表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动手,大胆参与,是否对实验要领掌握得准确,是否有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对实验中出出的现象如何分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反馈内容。
2.7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更直接全面的反思措施,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已经比较熟悉和了解,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调查题目,为反思教师提供更直接的依据。
3 撰写反思文章
积累了反思资料后,教师要及时的将反思结果撰写成文章,并及时的整理归类,防止事后遗忘,而且要坚持将反思形成习惯,要不断地将反思内容延伸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提高教学成绩、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初中物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 朱慕菊.走近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敬请关注!!
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技能;解题思想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好教师最显著的标志是能及时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即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从而对教学真正做到客观评估。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反思是造就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钻研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材的解读与处理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进行解读,首先要系统备课,通览教材,对所教学段的教材体系有宏观的把握,清楚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明白如何承上启下,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可以灵活地对教材加以增删、修改、调整,这就叫处理教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重点’知识是否巩固。这种‘重点’知识,就是反映事物特性的重要结论、概括、公式、规则、定律和规律。”比如,教完一节课,教师要及时反思: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概念是怎样阐释的?公式怎样推导分析的?重难点突破没有?
2.反思自我教学技能
(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
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渡自然。语言规范简练,讲解言简意赅。
(2)板书精当,书写工整
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和重点。
(3)教具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的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3.反思学生解题思想、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很多学生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听课还懂,但一做题就错。我认为就是在解题时不能正确描绘物理情景,不能建构物理模型,不清楚解题思路。教师经过反思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再指导学生去描绘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找到物体间的内在联系,把题中所联系到的知识与基本方法串联成线并成网,形成一套高层次、高效率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反思学生作业的规范性
作业是学好物理举足轻重的一环,而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规范解题格式,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要有一个完整的、严密的逻辑解题过程。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理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开阔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促使我们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孙金海.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三部曲”.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3).
[2]胡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4).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一、农村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区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通过有关调查,就农村中学来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 缺乏探究性内容
科学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内容的操作来实现的,因而探究的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探究问题大多采自现实生产和生活,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开放的,既可以是科技制作,也可以是探索性物理实验,也可以是偏重于推理的理论性探究,还可以是物理学前沿的新科技问题等。由于农村中学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学生对现代社会的见识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要狭窄得多。学生情境体验的缺乏给我们教学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我在教学中选取了一些内容作为例子,如学习了声现象后组织学生探究“如何减弱居住环境周围的噪声?”,在学习了电压与电能的概念后,探究了“一节干电池储存的能量”等。但是对于一些反映物理教学时代特征和现代生活的内容就不适宜农村学生。有些教材本身所要求的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就完成不好,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我们所选的教材比较适应于城市现状,而农村中学相对滞后。
2实验器具的制约
由于办学经费欠缺的原因,大多数农村中学的仪器较为不全、陈旧,尽管近年来陆续配置了不少的仪器,但由于新教材对教学仪器要求更高,“新、奇、实用”,现有的不少仪器也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都参与教学,但原来配置的仪器要求低些,导致部分探究性实验仍只能为演示实验。如“生活中的透镜”一节就有一个投影仪,我校就没有;做升华实验,连碘都没有。像本人所在学校,由于学生太多教室紧张,实验室不得以也暂时作为一班教室使用,有些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实验都只能教师单独在讲台上演示,再加上大班额学生,能看得明白听得清楚的也是少数,更不用说亲身体验了。现代科技制作更加难以完成。
3 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探究性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学生每一个大型实验都需要大量的器材,大多数农村中学没有专职的实验员,所安排的实验教师多是身兼数职,有的教师甚至涉及到三个学科,因此,教师要自行准备实验器材,或者课前器材根本未得到全面地检查,在课堂上教师成了“维修工”,且教学效果也不好。我区农村中学大多没有多媒体教学器具和电教室,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大打折扣,多数情况下一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要拖到下一节课,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度。
4 两种观念的冲突
多数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知之甚少,他们不大关心自己子女能力的培养,也不懂得能力的培养,他们只重视子女成绩,只重视升学情况,还是要搞应试教育的老一套,因此要求教师多教些知识,考试次数、课外知识补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新教材对知识本身要求不高。而多数学生也缺乏基本的理性思维;理想精神、创新精神、实证精神薄弱,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终极目的只在考上重点中学。农村中学教师在改变自己观念和教学法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做好学生与学生家长的工作的任务。
5 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
在实行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和理念虽然进行了教师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对新教材是了解的。但由于农村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农村中学由于某科目教师的缺乏而使一些教师教的科目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或者是学历的限制,部分教师对以实验为主的物理教学不太熟悉,自身还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缺乏师生之间的广泛对话;人文科学教师还没有形成角色转变的意识;在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和科学方法教育等方面做得很不够;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学习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教育创新的意识不强,难以保证探究式的教学效果。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出路在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创新和对策
教育创新的实现,教育真正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实行具有实质意义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每一位物理教师都不能不认识到,教学方式应该适应新时代,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农村中学的困难又给了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一次革新自己与证明自己的机遇!
尽管我们农村中学在探索教学中遇到了大的困难,但我们要正确面对目前困难,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我认为目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老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时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自己要有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我们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不要以为好的敬业精神与扎实的基础教学就是好的。我们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把有关理念正确地教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理解其目标。对它的七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形成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评估”要了如指掌,并能熟练运用。我们通过观摹教学案例,学懂学会并逐步实施。虽然探究性学习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化的、十分规范的教学模式,但它也有自己的主要性:探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不是一种点缀,只有把它放到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重视,才能做好探究教学。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兼容性、和时间性,因此比其它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更为突出、领会创新精神更为集中、更为鲜明。探究性学习不是随意的,它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流畅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处理信息、与人合作、尊重实践、大胆创新的能力。
2 学会创造与寻找探究机会。
探究性学习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化的、十分规范的教学模式,但它也有自己的主要性:如课题的探究,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能搞专题探究的内容,我们就以小型课题为主。实验器材缺乏时,我们要师生一道找替代器材,自制器材,其实这本身也就是创新与探究的过程。例如没在强光源我们就用幻灯机来替代。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小物体进行实验,如利用桌子做固体传声实验等。我们把教材中“小实验”“想想议议”等实验探究完成好。教学时间紧,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主动的准备,正确引导分析来解决。
3 改进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当今社会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个性的学习。使学习具有研究性、探索性。根据教学实践,借鉴参考一些优秀教学案例,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教学方式上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
(1)设疑预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先提供一些关于新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里的新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部分学习稍差的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找出重点,并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教师在新授课之前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 就像是猜谜游戏,出了谜面,不讲谜底,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猜想,体验实验的魅力,掌握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难度稍小的演示实验,实验时要特别强调注意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记住实验现象和结果。对实验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补充。这个过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与观察的能力、探究问题的精神。
(3)竞相问答 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各组学生自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交流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理解。根据问题的多少、难易采用必答或抢答的形式进行检测,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某组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让其他组的同学回答。另外组的同学还可以补充、评判。如此循环,不仅可以形成集体大讨论的氛围,而且加深了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讲练解析教师根据以上环节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分析、评价,整合,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示范性。然后,配以针对性的训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选题目,不仅有课前精心准备的,还要有根据学习情况具体当堂现编的。从而进行查缺补漏,二次反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所学知识,提高课堂质量。
(5)课后辅导 在课后多余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汇总起来,再进行适当的辅导加强,并且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宗旨。
4加强物理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来源于生活,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是学好物理这门课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做到这点,教学中我是这样探索的:
(1)实验前,明目的,树信心,精心准备。新教材与老教材不同,没有以往在实验前给出的。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等详细信息。从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论证等全靠学生自己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应引导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需的一切作好充分的准备。另外一点也是特别要注意的,八年级新生虽感觉物理有趣,对物理现象也很好奇。但真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却又缩手缩脚。对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带学生,先让少数同学试验,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养成。
(2)实验中,多留意、细观察,准确操作。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这也是探究学习最关键的一步,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就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多留意,细观察,以便能够通过现象上升到理论。在实验中只要学生的操作没有科学性的错误,一切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主体;多媒体评价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理解知识生产的意义和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动手实践,教师不包办代替。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管得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这样也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物理是一门开拓学生思维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营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
合作互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触动、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等形式,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形成的多级活动关系。这里的“合作互学”不是热热闹闹地小组讨论,而是对于自学中、检测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个人经过思考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群学)。学生与学生交流,共同探索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一对话,错误得以凸显,真理也更有了说服力。教师要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要互相取长补短。在合作交流中,课堂时间似乎很快,不像传统教学中那么无聊与漫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提倡。比如,对磁场的认识,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的认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讨论的过程中,参与面要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自由,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教师要搞好问题引学。问题引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引学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齐问齐答或半问接答,问题引学是构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跳一跳”,通过学生的学、思、议、练就能解决问题。例如,笔者教学“分子运动”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每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鼓励了获得正确结论的学生,肯定了他们探究的成功。对于分析不正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告诉他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获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能锻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四、运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
现代电教技术为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创新,电教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电教技术创设的图文情境,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展现物理实验中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比如电流、磁场等。多媒体还能控制课堂节奏,优化课堂设计,加大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还能模拟史前文明情景以及战争场景,节约人力与成本,保障了人们的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革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电教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观的情景,将逝去的物理现象再现出来,能延长人们的视觉与思维,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园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乐学,产生为人类奋斗的情感。
五、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多媒体
物理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学科,初中物理的改革也不可忽略。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甚至是生命。物理学上的概念和规律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意实验的应用与指导,更要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新的条件,在新环境下寻求物理实验教学新的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老师只是把书上的理论讲过之后,再通过实验展示出来。由于条件和课堂时间的制约,老师一般只做一遍实验。学生往往来不及仔细观察便已结束,再加上学生没有亲身动手实验,他们没有办法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所以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公式、理论便无法理解。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的物理成绩便很难提高,对物理也提不起兴趣。随着多媒体在学校的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手段。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动态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再现实验过程。即使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但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可以非常全面而又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对于实验教学可谓帮助颇多。
二、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篇10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形成的,教师要耐心地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去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和小伙伴一起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让他们对事物的属性、规律等进行重新认识和掌握,最终获得新的认知,牢固掌握知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彼得•克莱恩在《每日天才》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基本规则时,他们学得最好。尤其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在发现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目标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料学生将会发现什么,也无法猜测学生会怎样发现、有哪些发现,因此,发现的结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谁都无法预测。教师能做的就是加倍关注学生的发现过程和结果,关注但不干扰,不能因为教师的蛮横介入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被打消。在我们现行的物理教材中,教学内容非常多,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加快进度,有的时候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就放弃了学生讨论的环节,认为没有什么意义,学生也讨论不出什么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或者是组织课外小组进行讨论。这种离开了课堂的探讨与研究,学生的心情更放松,学习的气氛比课堂还要好。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系列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发现”,这也是“发现式”教学法的一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物理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教学中的动手能力也是指学生参与实验、完成实验中的操作过程的能力。它不仅仅限于学生动手做实验,还包括对物理实验仪器的认知,学生要熟知每个仪器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性能,也要知道做实验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仪器,如何操作,遵循什么样的操作规程,还要能够将仪器装配连接起来,详细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选择实验项目的时候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实验感兴趣,将动手操作的训练融于实验项目之中,这样,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这一学科是在实验中发展起来的,物理的主要学习就是观察和实验。观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一种有计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动多个感官共同参与,最终对事物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具体到实验中来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对整个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既要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对实验仪器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又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各项数据的变化,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物理变化。经过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独有的感性认识,进而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在大脑中对实验现象进行抽象和推理,逐渐形成概念。待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做出判断时,他们的就会认识水平就会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认识的飞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由此可见,观察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也是在物理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首先,我会想办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观察。我大多是通过物理实验来进行的,如学习“生活用电常识”一节时,我就用手去触摸220伏的家庭电路,却没有任何危险。当时学生都吓坏了,唯恐教师触电受伤,都紧紧地盯着教师的操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的积极性就很轻松地调动起来了。其次,我会以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过程来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因此,我在做实验时会极其认真、细心,无论是实验前的仪器准备,还是实验中对仪器进行装配、操作,还是记录数据,都会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有目的的观察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并受到教师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实验态度和习惯。再次,引导学生现象明确目标、深刻观察。如“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小车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运动距离不等的实验,透过表面现象深刻观察,加以分析,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并理解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