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循环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力通风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选型
中图分类号:TK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我国南方地区燃煤电厂原有机组大部分采用直流冷却方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及环保要求,新建燃煤电厂均要求采用带冷却构筑物的循环供水系统。一方面,循环水系统的选择及方式即汽轮机“冷端优化”,直接影响到凝汽器的真空,最终会影响到汽轮机的电功率和电厂的煤耗。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水务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循环供水系统的设计上必须要达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设计规范。
1 中电荔新项目概述
广州中电荔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实为广州新塘漂染工业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热电站的二期工程,在建机组为2×330MW热电机组,前期已建有2×100MW热电机组(旺隆电厂),对新塘环保工业园内的企业进行集中供热,工业园内12×104t/d净水供水站和10×104t/d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产。一期2×100MW机组循环水系统采用直流冷却方式,在纯凝汽工况下最大温排水量为21222m3/h,排入东江北干流,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分别经相应处理后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本期工程供水水源分别为东江、工业园净水厂和城市自来水。本期2×330MW机组在纯凝额定工况下,循环冷却水热季需水量为43211m3/h,冷季需水量为33595m3/h;在抽汽额定工况下,循环冷却水热季需水量为32624m3/h,冷季需水量为25451m3/h,冷却水以东江为
水源。
2 初步设计选型结果
旺隆热电工程和本工程原规划设计总容量为2×100MW+2×210MW,循环水系统按直流供水设计,并取得了取水许可证。在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容量由2×210MW更改为2×330MW级,循环水取水量较原取水量增大28821.4m3/h,无法通过水力主管部门的审批。根据业主《关于中电荔新循环水相关事宜的传真》,本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1号机组按直流供水系统,2号机组按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设计。工业水系统采用直流供水系统,工业水回收水作为2号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补
给水。
直流供水系统的流程如下:取水口旋转滤网间循环水进水自流沟泵房进水间循环水泵房 循环水泵循环水压力进水管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循环水压力排水管排水沟虹吸井循环水排水自流沟排水口东江。
循环供水系统的流程如下:循环水泵房循环水泵循环水压力进水管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 循环水压力回水管自然通风冷却塔循环水回水沟循环水泵房进水前池循环水泵房。
3 冷却塔的选型
冷却塔选型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是循环水系统的设备包括循环水泵、冷却塔的投资及机组发电量、水泵耗电量等运行费用总体最低。
3.1 冷却塔选型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带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
系统。
方案二: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
系统。
3.2 冷却塔的一般技术指标
3.3 冷却塔的经济比较
3.5 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方案一总投资及占地面积均比方案二小,且年总费用比方案二少646.31万元;根据部分工程实际情况,机械通风冷却塔和自然通风冷却塔出水温度的差值随着建电厂地区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加大, 随着湿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即在高温高湿地区,机力塔的优越性愈是明显。以上计算是按纯凝工况考虑,当电厂供热时,采用方案一可根据抽汽量的变化调节机力通风冷却塔风机开启的台数,假设机组常年供热时按50%抽气量,方案一冷却塔电机的年运行费用还可节约电费281.23万元,年费用与方案
二相比,节省更多,故采用方案一。
4 选定投建循环水系统方案
由于中电荔新项目1号机组按原本300MW机组温排水量向珠江水委审批通过,后机组选定为330MW容量,多余10%温排水量必须经过冷却后方能排入珠江。根据设计院、专家及业主三方多次讨论选定下列方案:
1号机组采用单元制直流供水系统。其水源为东江北干流,东江和增江保证率为97%,最小流量分别为128m3/s、8.3m3/s。通过循环水泵抽升送至凝汽器,出水排至虹吸井,其中4316m3/h由降温水泵送至1座单塔处理水量为6000m3/h冷却塔降温后排放,其余温排水由循环水排水沟排至东江干流。
2号机组采用带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循环水经循环水泵抽升后用循环水管输送至凝汽器,温度升高后的水通过循环排水管输送至冷却塔进行冷却,温度降低后的循环水经循环水回水沟至循环水泵房进水间,如此反复循环。在循环过程中由于蒸发、风吹及排污而损失的水量通过本期工程工业水回水及补给水来补充。补给水水源为工业园净水站来水。循环供水系统拟采用7座单塔处理水量为6000m3/h的机械通风冷却塔。
每台机组各配3台循环水泵,热季采用1机3泵,冷季采用2机3泵的运行方式。1号机组配置1根循环水管,1条循环水排水沟、2座虹吸井及1座出力为6000m3/h的机械通风冷却塔;2号机组配置1根循环水管,1条循环水回水管,1条循环水回水沟及7台出力为6000m3/h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两台机组共8座冷却塔,分2排背靠背布置,每排4座,均采用单面进风方式。
5 结语
中电荔新公司所采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是为了适应低碳节能的环境发展需要而采取的特殊循环供水方式,它综合了直流供水及循环供水系统的优点,满足环评报告与其审批文件中的温排水量需要,为类似电厂的循环供水系统选型提供了思路。
机力通风冷却塔具有占地少、布置灵活、投资省、工期短、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工况的循环水量调机运行台数、启停灵活、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等特点,对于本工程场地条件限制和供热机组运行方式多样的特点,机力通风冷却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WACM模型;水资源配置;水循环模型;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1-0044-06
1研究背景
变化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引起的一系列陆地、大气与水循环的变化[1]。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人工因素对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干扰愈来愈烈,特别是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如人类的取水、用水、耗水、排水、调水等行为,对整个水循环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学者们对于流域水文循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致,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涌现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如MIKE-SHE模型[3]、VIC模型等[4],使得研究者可使其与气候模型(GCM“全球气候模式”)结合,开展气候条件变化下的流域水循环研究[5-6]。但是,这类研究重心放在气候变化对于水循环的影响研究方面,而在重点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特别是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的流域水循环研究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
(1)取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关系不清楚。取用水总量易于观测和计量,方便管理,但无法反应水的资源消耗本质;而耗水总量能体现水资源的真正资源消耗量,但难以核算和管理。取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关系密切,但缺乏成熟明确的量化表达式,仅凭经验来估算耗排水量,不够科学合理。同时,耗水总量管理方法在管理中缺失,致使取用水管理与耗水管理不相协调,取水许可方法受到限制。
(2)地表、地下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关系不清楚。水循环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频繁,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还未能清晰定量化。如水管理实践中往往将从河道或湖泊附近的取水井抽取的水量归为地下水统计,而实际中水是从河道渗透来的河水,其水源的归类还存在争议。因而地表地下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的关系难以确定。同时,地下水资源的调控中,仅仅从人工地下水取用量的角度研究,人工取用地下水与地下水位的联系尚无考虑,且潜水和承压水也未能区分,由此更加难以确定其耗水关系。
(3)当地水、外调水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关系不清楚。外调水与当地水往往通过共同的取用水设施向用水户供水,在没有明晰当地用水与耗水之间的关系之前,难以确定当地水、外调水用水总量与耗水总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和转化规律,给总量控制的管理带来不便。
(4)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调水之间循环转化关系不清楚。外调水在输送及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与当地地表、地下水产生水量转化,同时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也在不断的转化。对于上述转化过程,其转化的具体路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都很难进行定量的描述,各种水源之间的循环转化关系不清楚。
(5)水循环过程中的供-用-耗-排-补-转化关系不清楚。以往常用“供-用-耗-排”来描述供用水的循环转化过程,这种提法主要是从地表水系统出发总结出来的;如果从整个水资源系统来看该提法则不够全面,应该修改为“供-用-耗-排-补-转化”,考虑水的回补与转化过程才更能够反映供用水之后整个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过程,或者说水循环的变化过程。目前还很难给出水循环过程中供-用-耗-排-补-转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6)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水的供-用-耗-排-补-转化关系变化。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采用节水措施或者节水工艺,取水量减小,输水过程、用水过程也随之发生变化,则必然引起水资源的耗、排、补及转化过程发生改变,但目前还很难对这一过程展开有效的定量化研究。
本文将以“自然-人工”复合作用下的流域水循环机理和模型为基础,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的流域水循环过程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水资源配置的流域水循环研究方法,并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践应用。
2流域水循环研究的科学方法
流域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7]是解决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水循环问题的基础核心。对于上述存在问题,按照科学认知、现场实验、理论探究、解决方法四个步骤,形成一个从水循环机理认知到水循环观测实验,再到流域区域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研究,最后利用水资源分配与循环转化模拟模型[8](Water Allocation and Cycle Model ,即WACM)进行模拟计算。
篇3
关键词:城市水循环经济
一、城市水循环提出的重要性
水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但是,近年由于人们多注重水资源的经济性,忽略其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健康性,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1世纪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只有建立起物质循环型的城市才能持续发展。张杰院士认为,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是循环型社会的基础,通过实现健康水循环,可以使水的社会小循环与自然大循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系良好的水环境。
城市是人类生存环境给自然系统所加的最重负担。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的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既具有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难于恢复性,还具有人工环境独有的人类活动主导性,易受外界干扰性的开放性,输入输出不均衡性。城市化的进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水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为此,必须深刻地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要素的影响,采取科学的对策,健全城市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处理好城市水循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搞好城市水资源开发及保护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操作原则,即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人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循环也要遵循这三个原则。水循环经济是指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运动规律重构水经济系统,使水社会循环能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建立一种新形态的水闭路循环流动性经济。其内涵是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水循环经济性的社会。把经济社会建立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变成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再生处理——水再循环,形成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往复循环流动的闭路循环经济。
二、影响城市水循环的因素
(一)人口规模的增大对城市水循环造成影响
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用水需求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人类饮用、清洁都需要淡水资源,人口增加首先增加的是生活用水,这一用水量的增加基本上与人口同比例增加。而且,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可能会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二是间接影响。现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往往还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其规模的增长都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不过,这种规律只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进程,具体到一个地区,鉴于不同产业对水资源消耗量的差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会对间接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特定地域、特定阶段,因人口规模扩大导致的产业发展进而造成的用水需求变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北京市水务局数据显示,北京水资源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地区降雨形成的水量;二是上游入境水量。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北京多年平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蒸发约60亿立方米,形成总量约为37.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北京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1亿立方米,二者合计53.5亿立方米。实际上,北京平均每年可以利用的地表水总量仅约为14亿立方米,加上25.6亿立方米地下水,共计约40亿立方米。
在水资源需求方面,北京每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约为34.5亿立方米(2006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4.3亿平方米,2007年为34.8亿平方米,2008年为35.1亿平方米),40亿立方米供给,34.5亿立方米需求,北京的水似乎够用。但近年来北京降水量明显减少,入境水量也连续9年减少,从10亿立方米逐年下降到7亿立方米,与常年平均数据16.1亿立方米相差甚远。供给方面,北京可利用水资源往往不足40亿立方米;需求方面,随着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北京,用水量也在随着增加,导致北京地表水流出量少于流入量,以及地下水逐年减少。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都有所下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节水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况且,人口扩张,工业、服务业等生产用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提高,生态用水也应当得到足够保证。就目前形势,一旦北京遇上连续干旱,情况就很危急。
(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
篇4
2.描述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学会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
3.掌握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结合水资源危机问题,指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考点分析】
一、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1.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注意: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而内流区域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
(1)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内陆循环对陆地水的补充很少,但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海上内循环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类型。
(2)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水循环过程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力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的搬运、侵蚀和沉积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4)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其在和岩石、土壤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溶解并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从而促进了地球表面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总之,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最为深刻的物质循环之一。
二、河流流量统计图分析方法
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展示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其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该图的表示方法,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示的。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以及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河流是否有断流现象,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或年际变化规律)。
(3)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从纵坐标数值了解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值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及时间长短。
④从曲线低值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时间长短。
(4)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流的补给水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一般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而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若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则该河流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2.分析河流流量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区。
以上三幅图分别表示的是:东部季风区,北方河流流量普遍比南方河流流量小;西北地区河流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有断流现象;东北地区的河流有两个汛期。
(2)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受到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多,河流出现洪峰;7月份受西北太平洋副高影响,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少。华北地区7、8月份受到雨带影响,降水多,河流出现洪峰,而4月份时,雨带还未到达,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且工农业需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小。
(3)气候(北半球)。
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可以判断具体区域河流流量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三、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
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流向
如下图所示:画出一条辅助线,垂直于河流,穿越等高线。根据河流特点——河谷比周边低,得出结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
湖泊有蓄洪补枯的功能,其使下游的水量年际变化比上游小,如下图所示。
3.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断河流流向
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受污染较小;化工厂一般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河流污染相对较大。
4.根据河水对河床冲刷的强弱来判断河流流向
四、利用主要环节,探究生活实例
人们借助水循环示意图,可以探究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的成因。
1.沼泽地的形成
五、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HJ2.5mm]
【考题回放】
(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答案:(1)C(2)C
解析:该组题考查流域开发对水循环及下游地区河流流量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Ⅰ、Ⅱ、Ⅲ不同时期该流域的开发示意图可以归纳出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人类用水量增加,蒸发量会减少;降水量增加或减少主要与水汽输送有关,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水汽输送量的变化;植被减少导致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
(2)经历同样的暴雨过程,但由于植被覆盖率逐渐减少,地表水下渗逐渐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洪峰时间提前,因此Ⅰ、Ⅱ、Ⅲ三个阶段对应的流量变化曲线应该是③②①。故答案为C。
【强化训练】
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市遭遇61年来最雨,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此次特大暴雨致北京约190万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回答1~2题。
[TPY31.TIF,BP]
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B.b,c,d
C.a,b,c,d
D.a,b,c,d,e
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LL]
B.b
C.cD.d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3~5题。
[TPY33.TIF,BP#]
3.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淮河流域
B.太行山区
C.松花江流域
D.青藏高原
4.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5.该水库5月份达到最低水位,其原因可能是()
A.5月份入库水量少
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C.工业用水量增加
D.为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
6.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测出的该河流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该地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月份出现在()[LL]
7.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8.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M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水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B.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N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的扩大速度将减慢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9.下面是北京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北京的水资源搜集的材料和提出的相关问题,请你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一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
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材料二近年来,北京市在进行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部分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从而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2)铺设“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分别是:a(增加/减少);b(增加/减少);c(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
(3)铺设“可呼吸地面”的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10.读南美局部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奇基塔湖为阿根廷北部大盐湖,位于科尔多瓦省东北部的洼地内,盐度为175‰。
(1)描述A、B两河河流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B河许多河段出现巨大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的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暴雨洪涝发生说明c环节降水增加,d表示地表径流增加,降水增加主要是b环节水汽输送量增加造成的。
2.D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从上游来的洪水部分进入湖泊。
3.A由图可知6月份入库水量最大,这说明6月份降水最多,可能为江淮地区。
4.C根据入库水量和水位变化,可以判断出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5.D5月份水库水位最低,但入库水量不是最少的,这说明水位低是人为因素所致。结合6月份入库水量判断,最可能为腾出库容,D正确。
6.A图示径流量最小的是冬季的第二个月。注意:冬季的第一个月是12月,第二个月才是1月。
7.D从沙洲面积来看,一年中该沙洲在4月份和8~9月分别出现了面积减小的情况,这说明该河流有两次汛期,应该位于东北地区。
8.C若M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M河道北侧是侵蚀岸,因此该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向西;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N河道将逐渐变深;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下游水流较慢的地方;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大量泥沙被拦截,则河心沙洲的扩大速度将减慢。
9.(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原因:①城市“热岛效应”使中心区气流上升更加强烈;②城市上空有大量烟尘,凝结核较多。
(2)减少增加增加增加
(3)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10.(1)A河为外流河,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流速快,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径流的年际变化小。原因:上游发源于安第斯山,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源头距海近且落差大。
篇5
[关键词] 联合循环,增强型,汽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P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今天,发电厂需要满足各种要求来应对各种能源政策结构及边缘需求。虽然各个不同过的地区有特定的市场环境,但是综合来讲有三个基础驱动条件。
投资,效率,运行可用率。
投资
今天所有的电厂是完全的由经济性来决定,投资方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投资回报。投资的回报是一个关键因素。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初投资,以及运行费用会换来一个最经济的商业回报模式, 全寿命周期的最低成本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尽管如此,在不损害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消减投资还是一个必要的考虑因素。
效率
高效率是当前以及以后联合循环的一个关键需要,当前的能源市场需要降低燃料消耗,因此需要更高的效率:
1.部分地区天然气价格攀升(特别是亚洲,欧洲以及拉丁美洲市场),将导致更高的电力生产成本。
2.进一步降低CO2排放以建设对环境没有影响的电厂是不可避免的。联合循环电厂的贡献就是要工作在更高的效率上,举个例子,1台600MW联合循环工作在基本负荷下,效率每提高1.5%将每年节约14.7 吨的天然气燃料,同时缩CO2排放41000吨/每年。
3.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决定性的效果是在更高的机组效率下将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运行灵活性
近几年来对于可用率的需要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够适应快速的负荷波动变成了一个首要的决定因素。负荷波动将越来越频繁。
第一是前面提到的新能源在电力领域的比重的增大,新能源如风电或太阳能的可靠率不佳对于电网负荷会造成影响。
第二是由于电网峰值需求的波动,电网波动在一昼夜可以达到100%,这个波动必须由更高灵活性的联合循环电厂来应对。在亚洲,目前50%以上的能源是由灵活性不佳的火电厂提供。基于此点,主能源市场需要提供补偿性的附加电厂,这个机会可由更高灵活性的电厂来实现。联合循环电厂可采用两班制而快速灵活的完成电网调峰的要求。
考虑到世界范围内GDP的增长,及天然气管网天然气连续发展以及核电站的不确定性,联合循环电厂在以后的能源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在东南亚区域2012-2017年综合增长直属将达到6%。在下个十年中,综合增长将达到10% 而液化天然气变成了世界天然气高速路上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东南亚区域,LNG的需要将达到全球需求的60%的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增强型性联合循环的电厂可贡献其要求的效率,运行灵活性及利润回报率。
2.性能提升的手段
提高联合循环的方法有多种方法,在汽机侧可以通过提高轴封效率,优化汽轮机叶片形式,对于汽水系统则可以采取提高蒸汽参数,采用三压再热循环,降低系统管道损耗,而燃机方面则可采取提高进口温度,减少冷却风消耗,,优化工质流动及叶片形式,燃料预热等方法来实现。
本文将重点从提高提高蒸汽参数来提高蒸汽联合循环的效能,特别是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这个参数的提高只能依靠汽轮机和燃机的性能提高来实现,不断地提高汽轮机的入口温度需要燃机的排气温度超过600度才能保证汽水循环600度的温度。
1.把温度从565度105bar基础上提高对于余热锅炉来讲是一个设计挑战,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于565度需要对锅炉的材料选择特别注意
2.过高的压力在自然循环汽包炉上不易维持恒定。
3.高压蒸汽提高了对给水品质的要求。
西门子的设计已经克服了这些障碍并在联合循环效率上获得了突破。
4.2本生型三压再热技术
本生锅炉的主要特点就是汽水一次通过,没有循环,也就是直流锅炉。传统的采用汽包来分离汽水的方式已经不再需要。蒸汽在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中直接产生,因此高压汽包被蒸汽分离器直接替代。对于冷态和稳态启动,已经采用了汽温调节系统优化方案来控制大容量的减温器。这将缩减启动过程中汽轮机关键部件产生的热应力。
本生型余热锅炉通过降低余热锅炉高压部件的热疲劳,也提高寿命周期内的启动次数既然限制锅炉启动速度的汽包已经取消,而薄壁的汽水分离器厚度在180bar压力下仅为55毫米,这就实现了更高的负荷变化率和提高了机组的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水系统的循环效率,三压再热系统也在系统中得到应用。下面典型的热量温度曲线说明了在不同的再热的回路下三压再热的系统优点。
燃机的排烟温度限制了蒸汽温度能都达到的限值。排烟温度的热量则限定了整个汽水循环的换热量。
排烟温度曲线与汽水循环曲线为热能量的损失区域,热力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更高的传热率缩减这部分区域以最大可能的提高锅炉效率。这种提高可以通过增加换热面积或者采用三压再热系统。由于增加受热面会带来造价的提升,在三压再热循环中,理论优化研究已经在着手进行。
受热面的经济性优化是基于能够达到的汽水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经济性原则,受热面作为锅炉效率提升运行可靠性重要部件,西门子已经在本生型的锅炉上内部试验中获得了有效的经验。
运行业绩
乌尔里奇哈特曼联合循环电厂是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净效率大于60%的的联合循环电厂(SCC5-8000H 1s)
这个电厂是扩建为联合循环电厂,并在2011年1月重新启动。采用H级的简单循环式在2007年12月投入运行。单轴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SCC5-4000F联合循环机组上成功完成,当前已经有100多台单轴联合循环机组正在商业运行。 H级燃机是整合了西屋与西门子的设计经验,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以达到最好的可用率及可靠性。
西门子是第一个而且是当前唯一一个实现了增强型联合循环技术的制造商。所有增强型性联合循环的必要技术都得以应用。
-提高了蒸汽参数
-本生型技术及三压再热
-锅炉上使用了VM12- SHC材料
全厂的优化结果使联合循环效率达到了创记录的60.75%而且没有牺牲运行的灵活性。
西门子本生型技术
乌尔里奇联合循环电厂的显著特点是应用了本生型带三压再热的技术,该电厂是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连续可用小时数为12500,启动次数大于330次)的高参数电厂,
燃机排烟温度625度
主蒸汽参数~600°C
主蒸汽压力170bar
再热蒸汽温度~600°C
这个整合实现了最大效率的突破。设计理念则是基于经过验证了的F级电厂的大量运行经验。VM12-SHC 材料的应用实现了蠕变,汽侧氧化及热疲劳及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
运行灵活性
虽然这个电厂是按照基本负荷设计,而目前是需要每日启停,而这样的负荷波动则可由联合循环电厂的高度灵活性来实现。这种优越的灵活性正是当前电力市场环境所需要的。
FACYTM(快速循环)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夜间关机并进一步缩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燃料消耗的要求。下图是FACYTM技术在乌尔里奇电厂的具成功应用。
如果因为电网故障或者可再生能源突然的输出增大出于保护机组的要求及满足电网调度要求,燃机联合循环则应在30分钟内快速停机。电厂也能够稳定在20%的联合循环负荷下(小于100MW)并在简单循环下高效运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 在各种的负荷工况下(调峰,中间负荷,或者基本负荷)SCC-8000H联合循环是一个完美高效的选择并保证了高度的灵活性来满足各种电力市场的需求。
6.概述和展望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联合循环将在多能源的领域扮演一个主要角色,主要原因有:
已确定区域的天然其资源的高度可靠性及LNG运输与天然气管网将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在新兴国家。
整合可再生能源,需要更经济的电能与快速的相应与灵活操作。
将低排放与运行成本需要更高的效率
电厂系统的整体优化推动了雄心勃勃目标的实现。高参数增强型联合循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联合循环电厂能够实现60%以上的效率并能实现快速启动快速循环及可靠性运行。
本篇文章以乌尔里奇哈特曼电厂联合循环为基准,描述了怎样实现电厂系统的优化。本生系统本身的灵活性以及高参数确保了效率达到理想中的60%以上的热效率。
在过去的20年中,联合循环的参数也不断发展,从1991年SGT5-2000E的50%,到1996年SGT5-4000F的56%,从改进型SGT5-4000F的58.5%到现在的SGT5-8000H的60%,在效率方面取得了约10%的进步, 这种持续的发展也为将来更高的联合循环效率提供了可行性,未来SGT5-8000H通过效率的再次提升则可能达到总出力600MW以上的更高效模式。
乌尔里奇4号机组的意味着从整体优化所有部件所带来的最高度的可靠性和创新,而西门子工业技术的解决方案则将这种优秀的设计理念展现给了客户。世界新水平的联合循环效率及机组可利用小时,优秀的启动系能和运行可靠性收到了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到今天为止已经有超过15套8000H的燃气轮机在50HZ和60HZ市场上得以应用。
篇6
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呈现的顺序一般来说决定于教材,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那就是在教材改革中所调整的知识呈现顺序,体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图.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调整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写者的思路,而到了一线教师手上,这样调整的余地似乎不是很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也有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且取得不错效果的.本文重谈这个话题,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对知识顺序重构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经验,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越明晰,则这种调整将越成功.本文以“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一些浅显的看法.
1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的原有经验
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是需要基础的,笔者所确定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根据教材上确定的知识顺序,去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教材上的知识顺序的吻合点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顺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知识顺序重构,并不完全是指章节上的调整,也包括某一节中知识顺序的调整,甚至包括某一个概念与定义的呈现顺序等.
以苏教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知识呈现的顺序依次是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这样的顺序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确实做了调整,将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学生认知方面考虑的,毕竟在学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对更多,同时也是有知识难度方面的原因的,因为熔化知识当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点,而这个实验相对于水的沸腾实验来说,显然难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学生初学物态变化之时,以一个复杂实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太恰当.
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去学习汽化和液化,在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去学习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那么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因为学生在认识物态变化的时候,不大可能真的从汽化液化开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种物态变化过渡,在学生有了一些观点萌芽的时候,及时帮一把,可以让这些萌芽更好地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
2基于经验――分析调整知识顺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然后捕捉一些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
示例一物质的三态变化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的经验显性化,笔者在介绍了三态的特征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所知道的物态变化吗?(必要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下物态变化,因为物态变化其实也是一个专业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时过多地使用这个概念,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任意”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了.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因此熔化概念的构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构之后学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学生自然想到了蒸发,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等,这可能与学生此前的科学学习中的影响有关,具体不再赘述.学生想到哪种物态变化,就先讨论哪种变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待例子齐全之后,再构建物态变化的三角形示意图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发)教学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学习定义,再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虽然教材上没有,但实际上都是要教的,能够提前熟悉控制变量,学生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最后学习蒸发吸热.但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多次发现学生总是先想到蒸发是吸热的,因为学生在例举蒸发的例子的时候,就容易根据例子判断出蒸发吸热.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就可以将蒸发吸热的认识固定下来.
示例三关于水循环的教学,可以渗透到前面三节知识的教学中.水循环作为最后一节,通常不受重视,但笔者发现在前面六种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水循环的很多例子,于是笔者突发奇想,从汽化的教学开始,就在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空白幻灯片上,借助白板的绘画功能,用笔画出山川、大树、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学一种物态变化,就用箭头标出一种物态变化,而当六种物态变化学完后,这个水循环的示意图也就画好了.这样不仅将水循环的知识渗透到前面三节教学中,同时这样的形象化处理,还可以让学生在构建六种物态变化的时候更为顺利,效果是极好的.
3教后评价与反思――深化教学理解
在调整了知识呈现的顺序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梳理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同时要评估这样调整的教学效果.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笔者总结出三个优点与一个不足。
篇7
【关键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回路分析;水动力
锅炉是一种承压的特种设备,以水为介质,产生热能。锅炉本身存在着一个能量的转换与动态的循环,这就需要对锅炉的汽相、液相循环进行计算,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现在,锅炉的水力计算,已经不用手工,基本采用计算机,输入数据后,就可以得出结果。因为锅炉的水力计算公式多、繁杂、且高次公式也多。
一、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的计算前的方法和步骤。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计算方法和步骤:(1)确定循环流量或流速,循环倍率,循环回路的各种压差,以及可靠性指标;(2)计算时的受热状况、工质流速、压差等参数为管组或回路的平均值,但在进行安全性校验时,需按条件最差的管子进行;(3)锅炉在通常的负荷变化范围内对水循环特性影响不大,通常只对额定参数进行计算;(4)对结构特性和受热状况基本相同的回路,可选其中一个回路进行计算。
二、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基本方程的建立及形式
(1)压差法:从锅炉液位面到下集箱中心高度之间,计算的上升管压差与下降管压差相等。方程式为:,式中,――锅炉液位面到下集箱的中心高度;、――分别为上升管和下降管中工质的平均密度;、――分别为上升管和下降管中工质流动阻力。
(2)运动压头法:循环回路中产生的水循环动力,在稳定流动时,用于克服回路中工质流动的总阻力。方程式为:
(3)有效压头法:循环回路中运动压头克服上升管得流动阻力后剩余的部分水循环动力,在稳定流动时,用于克服回路中下降管的流动阻力。方程式为:
三、标准方法的水动力计算的简要步骤
标准方法的水动力计算的简要步骤:(1)锅炉的形式确定结构特性与数据模型。(2)各循环回路阻力计算;(3)各受热面吸热量分配;(4)各回路水循环计算,得出水循环回路特性曲线;(5)循环回路中最低、最高水速的计算;(6)回路中受热最弱、最强管各段吸热量计算:平均工况下管组两端压差确定;受热最弱管中两端压差计算;受热最强管中两端压差计算;受热最弱管中工作点时水速的确定;热最强管中工作点时水速的确定;过冷沸腾的校验;
四、采用水动力回路分析法和标准方法的结果比较分析
1、采用标准方法计算时,各组水冷壁管等效为一根上升管,相当于各水冷壁管的工况相同,多根下降管则等效为一根下降根,相当于每根下降管的工况相同;而采用水动力回路分析法计算时,则完全按照各单管的实际工况计算;
2、采用水动力回路分析法计算时,考虑了集箱中摩擦阻力对流量的影响;
3、由于水动力回路分析法是对各受热面中的各单管进行水动力计算,因此,可以在计算中准确地考虑受热面沿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吸热量不均匀分布;
4、在计算对流管束回路时,标准方法是通过上升管组与下降管组的横截面积比来确定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数量,然后把上升管组和下降管组分别等效为单管计算;而水动力回路分析方法是根据烟气冲刷形式分配每根单管的吸热量,通过数值方法直接求解水动力回路分析方程组,得到对流管束各单管的工质流速,并可确定下降管的数量及位置;
5、采用水动力回路分析法和标准方法计算的各受热面回路平均工质流量或流速是一致的,但通过水动力回路分析法计算结果可知,对于各个受热面管最低工质流速与单管最高工质流速的相对偏差较大。
五、目前锅炉水动力计算的方式及发展:
目前,锅炉水动力的计算都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非常简单。适合进行多种炉型的宽广压力范围内锅炉水动力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模型通用性强:可以进行对自然循环、超临界锅炉、蒸汽、热水等各种型式的锅炉进行水循环动力计算。
2、软件适用范围广:能够进行不同用途(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多种炉型(前后墙对冲、四角切圆、“W”型火焰、塔式、循环流化床等)、各种压力范围(超临界和亚临界)和各种循环方式(直流和自然循环)的锅炉水动力计算。并适用于锅炉的各种负荷工况。
3、可靠性强、准确性高:软件的计算结果可以细化到每个管屏的每一根管子,给出其进出口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焓、干度)以及管内压力降(包括总压降、重位压降、摩擦压降、局部压降、加速压降)。经过各大锅炉厂的多个工程实例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4、软件使用方便: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水动力计算软件安装过程非常简便迅速。输入数据以Access文件保存,输出数据以Excel文件保存,文件的打开和保存方便。
5、程序可拓展性强:实验测量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软件计算朝着更加精细准确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计算。本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地对软件中所使用的热负荷分布形式、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公式等进行及时更新。同时,由于软件通用性强,可处理任意布置方式的汽水连接系统,其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目前已拓展到气化炉的水动力计算中。
六、结束语
我国目前都依照JB/T8659-1997《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简称为标准方法)进行热水锅炉的水动力计算,标准方法是将锅炉受热面划分成若干个管组,然后根据各个管组的平均吸热量及几何特性等参数通过图解法求出各管组的水动力工作点。此方法不仅计算过程繁琐,不能准确确定每根单管的工质流量,而且存在着图解法所固有的计算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计算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各循环回路中每根单管水动力特性的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水动力数值计算新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3-0047-02
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发生形态变化形成水循环,使淡水自然不断地得到补充。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出现很大的危机,爱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让学生了解水的各种形态,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合理发展的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笔者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进行融合,讲授了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的讲授,主要完成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的,并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变化;(2)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之间变化的原因、条件、过程及规律;(3)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这一现象对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做出解释,牢固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在导入《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首先用计算机出示图片:冰天雪地北国风光图,一片茫茫大海图,黄山、庐山云雾飘渺图。目的是提供外部刺激,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其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看,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这样做,一方面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下面课程的进一步讲授做好铺垫。
果然,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很多学生举手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回答:“水没有形状,或方或长” ;“冰有一定的形状”;有的学生回答:“阳光照射下雾气会消散,变成水流入海洋”……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通过一步步的对比、引导,学生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下,冰会变成水,水会变成雾气。
这样,就成功地引出了本次教学的主题。“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课将要学习的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提出问题以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答案。几分钟以后,学生们就开始踊跃发言了。学生有的回答冰是固体,有的回答水是液体,等等。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相对应的实物,这样就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到学生基本回答完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述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并同时把书上露、雾、霜、雪的图片,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水的各种不同形态。
然后继续提问:“水发生变化的条件及过程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把水的变化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按固态、液态、气态的顺序投影到屏幕上,而后指名试答书上57页图表。等学生完成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以0℃为分界,即温度的变化引起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发现“霜、雪、露、雾”有共同的部分,都有“雨”字头,可能和“雨水”有关。那么地球上“水”的三态循环又是怎样的呢?讲授同时,将固态、液态、气态循环图投影到屏幕上,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知识点讲述完成以后,自然过渡到水的形态转化的原因及怎样相互转化这一知识点。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接着讨论,有的学生担心有一天会,有的学生认为不会。大部分学生都得出了否定的结论。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接着点题: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创设模拟实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水在不同条件下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陆地上的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断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发的水汽也会克服重力的束缚,随大气的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从而补充到陆地表面、下渗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当然,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还是降回到海洋中……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水的循环图”,给学生一个总体的、直观的印象,而后结合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水循环的动态图,根据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教师结合以上讲解,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挂图的方法来静态讲授水循环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没有一个动态的概念,无法观察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把水循环的过程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更清楚,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延伸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程讲授完毕,传统的教学课程就应该到此结束,但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环境下,学生可以从更多方面获取信息。在学生复习巩固新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的讨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讨论过程相当热烈,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和适度,否则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深入,提出问题:那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要渠道接受知识的模式。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网络,学到传统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课后,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在网上、图书室或者利用其他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任务,进一步获得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资料。教师不但完成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信息素养。
篇9
在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转变观念是根本,但要使教育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并以恰当的方式把它嵌入到教学环节中,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才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导入新课;二是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三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要贯穿始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效课堂,导入为先。导入的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特点不同,设计思路也不同。自然地理主要是揭示自然界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大多设计相应的动画或视频导入,例如:运动着的地球、运动着的大气、运动着的水、正在爆发的火山等。人文地理是探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关系,我们一般是截取生产、生活中的视频,或利用时事热点进行导入,把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与学生生活常识或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例如:在学到“城市化”一节,导入视频:家乡城市里拥挤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密集的楼房、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学到“农业区位”,用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视频导入;在学到“工业区位”时,播放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区域地理内容涉及的空间范围广泛,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地理事物繁杂,在学习区域地理内容时,通过电脑播放该国家或该区域的人物、风土、名胜古迹等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到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时,向学生展示美国玉米和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运过程的视频:广阔的田野、大型机械在作业、卡车在运粮……。在观看同时提出问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有何特点,区位因素如何等。学生有了视频的感性认识后,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的导入新课,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课堂学习。
2.淡化难点,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许多地理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地理过程,如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洋流的形成、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各类外力作用过程等等,这些都很难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借助其强大的资源管理能力来实现直观化教学,对运动变化的地理事物模拟演示,用闪动、定格、拉近、加快、放慢等动感手段,根据需要把每一个过程或瞬间的各种情况展示得一清二楚,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在认知上的难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重复或后退,进行师生互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较完美的教学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涉及水体、河流的补给(互相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把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链,这就得借助多媒体。在学习本节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展示自然界各种水体视频,用定格、拉近、语言提示等方式,让学生看清各水体存在的环境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介绍其补给关系做铺垫;接着用动画显示:冰川和积雪融化流入河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汇入河流、泉水和湖水入河……这样的做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明白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接着提问:这些水都流入河流,对河流来说又叫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语言提示承上启下:这既是河流的补给又是水循环的一部分。然后再闪动显示水循环的其它环节:海面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径流、植物蒸腾……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些环节的名称。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水圈内水的运动变化过程,不难看出,水循环就是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的过程,而环节就是联系的纽带,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兴致正浓之际我适时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水循环按空间范围分为哪几类?它们分别包含哪些环节?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有何意义?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画出水循环示意图,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了用语言文字难以描述、难以阐释的学习内容,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营造了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3.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对学习地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地图活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的特征,做到点面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将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放在同一幅图上,区别二者的位置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热差异,又可将图放大可分别读出其地理要素特征,之后再进行缩小,将两个地区作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图、用图,便于全面掌握地理知识。除了缩放功能外,多媒体还可以把不同要素的图层叠加重组,进行空间分析,例如把河流分布图与地形地势图和降水量图叠加就可分析水能资源的分布;把气压带风带图与气候类型图叠加可以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将世界风带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洋流的形成;将世界地形图与六大板块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世界海陆和地表起伏的原因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叠置开展复合分析,是研究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相互联系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活用地图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二、拓展教育空间,优化教育结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代替教师面向学生,打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借助网络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为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一是,教师将自己的电子教案上传到学校学习网上,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性地学习,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节奏,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实现重复学习而不受时间的限制。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实时交互,通过和教师和同学的不断交流而充实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和成长,这种建立在共享的、共讨的前提下的学习模式是传统面授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或者把网上学习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校园网中进行“以我为主”的二次学习。二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学生扫描、修图、下载、编辑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与地理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地理素材,上传入网,扩充教学内容,参与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有了地理素材和编制的基本技能,学生可以虚拟课堂情景,参与组编设计教案和学案,纵横自己的思维,开拓创新,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师定出的“框架”,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着创造的乐趣,提升创新思维的人格品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的老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片面地理解为教育媒体技术,陷入了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忽视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是展现过量的信息,干扰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1.片面追求教育媒体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设计课件时,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排好顺序结构,上课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被课件牵着走,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这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环节,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只是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桥梁,其所想表达的意图和思想仍需通过适当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有效地“同化”和“顺应”。所以,教师一定要真正领会现代教育的内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2.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思维
据心理学家分析得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接受主要的信息,短时间接受超量信息时,就会使人脑处于停滞状态。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选课件素材,切忌过多过滥。而有的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惟恐不能体现出其信息量大的优势,将与课程相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课堂上呈现过量的信息: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动画,琳琅满目的资料轮番轰炸,令人目不暇接,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和与之伴随的音乐之上,使学生无法专注于多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更无法进行深度思考,这就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小结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精致化教学;高效课堂
当前,处于浙江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地理选考考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令一线教师和各级教育部门始料未及。以笔者任教学校为例,现高三年级地理选考班为9个、高二年级12个,分别是传统高考文科班数量的1.5倍和2.0倍。在此背景下,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比以往更能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以此为目标,我们积极进行“以精致化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精致,谓“精巧细致”。精致化教学是指以全体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教学^程的精细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并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以精致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和安排,通过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使课堂呈现规范、精致、高效,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精致化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精致化设计
地理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地理观念的发展的期望。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以“洋流”为例,对教学目标进行精致化设计。
(一)依据“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步确定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依据地理教材内容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纲要的特点,还不够具体。而地理教材内容是进行地理教学的“物质基础”,是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物质载体”。因此,需要挖掘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要求,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②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③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④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②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③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合作探究法;④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时应用和反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③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三)依据学生的存量知识与学习能力、学校教学条件和当地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目标。本地区学生在初中阶段区域地理仅在初一“社会”学科中涉及,且大部分由非地理专业教师任教,基础非常薄弱。另外,通过前一节“大气环境”的学习,发现学生对于等值线的绘制和判读、应用还不到位。因此增加目标:
1.通过对世界地图的阅读,熟悉洋流影响较大的典型地区和城市;
2.通过对等水温线的绘制,掌握根据等水温线的弯曲判断洋流性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精致化选择
从表面上看,地理教学的内容早已被编者确定,但实质上,编者所确定的,还只是“地理教材内容”,即给我们提供了“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一个个“例子”。任何一节的“可教点”即教学内容都很多,精选教学内容,就有如沙中淘金、蚌中取珠一样,只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深化改造,才能建构真正适宜学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一)围绕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精选,且容量适度。教学文本的教育因素十分丰富,但我们的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所以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使用和取舍的标准,即是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此,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另外,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容量要适度。多了要么教不完,要么导致拖堂,结果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以“锋面系统与天气”的教学为例:
本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高一学考:基本要求)”;教学重点为“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结构与天气”;教学难点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教学课时为1课时。
笔者最初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为:①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结构特征与判别;②冷锋、暖锋形成的天气;③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及变化;④冷锋、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⑤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机制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具体课堂教学实施下来挫败感极强:教师赶进度,拖堂5分钟,仍不能讲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对知识点的掌握,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且对准静止锋的教学超出了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笔者汲取教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①冷锋、暖锋的结构特征与天气;②冷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③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实例;④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机制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再次实施教学,教师颇感从容,学生也能掌握到位。课后不放心,对几位中等程度的同学抽样检测,发现都能说出“暖锋的结构特征与天气”、“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在多、深,而在于精、准。选择、讲解到位,学生能举一反三,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来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在完成“了解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教学目标时,可以结合杭州地区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天气实例和民间俗语、诗句来展开教学。如“一场春雨一场暖”、“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伏旱、台风、“秋风秋雨愁煞人”、近期(2016年10月下旬)的寒潮。可以让学生分析天气系统对自己家乡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有切身感受,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已有经验。我们应尽量选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和在地图上容易找到的内容来教学,例如,在完成“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教学目标时,我们选择的图片是学生熟悉的和喜闻乐见的。比如选取余杭塘栖镇广济桥附近聚落照片分布代表城镇景观,黄湖镇某村落分布照片代表乡村景观。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分析理解。
3.选择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和其它学科的联系,这样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感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时,可以从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比如永嘉之乱、靖康之难、地理大发现、奴隶三角贸易等)来入手,这样学习起来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让学生把握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4.选择最能反映地理学科特点的内容来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内容来教学。比如学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选择黄土高原为内容,探究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能凸显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三)点面结合,以少胜多。
我们最好不要"推土机”式的教学---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而应进行“打桩机”式的教学---抓住一点深入挖掘。一节课选的点,贵在以少胜多。选什么“点”大有讲究。以“水循环”为例:
“推土机式”的教学内容安排是:水循环概念、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等。这种内容安排导致整节课重难点不能凸显、知识点的掌握深度不够,一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
现做调整:重点突破水循环的概念教学,以点带面。设计如下:
(展示)水循环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问题)1.水在空间上如何移动?涉及了几个圈层?水循环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包括哪几个环节?
2.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分别有何变化?导致其变化(即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3.举例说明水的运动形态的变化对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地形等)、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水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4.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影响了水的位移、水的运动形态、水的物理形态?对哪个环节的影响最深远?从现代对人地关系理解的角度,说出哪些影响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
地理概念的设定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简洁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水循环概念准确地反映了水循环这个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通过重点突破水循环概念这个“点”,充分挖掘水循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把握了水循环的动力(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动力如何促使水的运动及运动形态和物理形态的变化,运动形态之间如何关联从而形成循环,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对四大圈层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而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概念学透了,水循环的学习也就“面面俱到”了。不仅如此,通过水循环概念的紧凑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即地理核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的精致化安排
教学过程要安排的紧凑高效、精巧合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导入的形式可以多样,如以故事、影片、时事新闻或优美的诗句等导入。但主题要鲜明,与本节内容关系要密切。另外,导入切忌花哨和时间过长,要简洁明了,尽快切入主题。
(二)精心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要有梯度。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以“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为例。教师逐次发问:“冷锋对我国北方天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准静止锋对我国江淮地区、云贵地区的天气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春季时锋面系统如何影响我国南方的天气?”“你能用实例来说明每个系统又是怎么影响的吗?” 把问题分解开,分层设问,这时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交流,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要具有启发性。针对“快行冷锋会造成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选取“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案例设计问题:“为什么北京@次形成了长时间特大暴雨?”这样一个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定论,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必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讨论,吃透知识原理。
3.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问题不问,书中有确切结论的也不要问。提问得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三)精巧的活动安排,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安排:小组的成员宜由兴趣、能力、性格、性别“互补”的同学组成 ;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指导;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指导培养协作精神;对特殊学生加强指导。
又如讨论活动,不能让个别同学唱独角戏,要提高参与度。不能流于形式,要让每位同学切实思考,获得启发和成果。因此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至少要学生讲出以下几点:你对于这个问题有何看法?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是怎样说服他人或屈服他人的?通过讨论,小组得出的最后结论是什么?如果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引导,就可使学生学会讨论,逐步提高讨论活动的水平。
活动要有主次之分,一般一节课最好只安排一个主活动,其他的活动只作为辅助;注意活动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注意活动的内涵,通过活动可以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明确每个活动为实现目标分别所起的作用,各项活动要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四)精配课堂题目,是对课堂讲解的最好辅助。没有练习巩固的课堂必定落空,以训练为主线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受课时限制,练习宜少而精。必须把握好知识点、能力点、题型三者的关系;要深研细酌,突出题目的功能。
1.精配例题:例题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拓展性,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疑点的作用;要能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精选习题:要与例题所培养的思路和方法相迎合,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提升例题功能;要注重常规题翻新和题型的全面性,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避免思维定势;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支配时间相迎合,以保证任务与时间匹配,巩固与提升兼顾。
(五)精辟的小结与评价:精辟的小结与精准的评价,是精致高效课堂的完美收工。
1.精辟的课堂小结,能够把一堂课的内容浓缩成精华。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精心设计、讲究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课堂小结归纳,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有时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含知识的细目,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然后,学生互相对照,教师给予必要补充,取长补短,归纳出最好最全的本课小结。这样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40分钟的听课效率,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
2.精准的课堂点评,是渲染课堂气氛的催化剂。从作用上来看,有的是含蓄的评判、有的是巧妙的引导、有的是准确的校补、有的是艺术的深化。从语言表现形式上来看,有时用生动的比喻,有时用精当的对偶,有时用形象的引用,有时用强劲听觉冲击的排比反问。如此学生说到哪,老师评到哪,师生对话,浑然天成。精准的课堂点评,还应该体现在有针对性,有丰富内涵,不肤浅;富于变化,不乏味。
3.激励性的评价,是有效课堂的升华。寄予希望的评价是鼓励,学生的信心得到增强;语重心长的评价是鞭策,学生的动力得到加强;委婉含蓄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的态度得到端正。寄予希望的评价是鼓励,学生的信心得到增强;语重心长的评价是鞭策,学生的动力得到加强;委婉含蓄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的态度得到端正。
四、教学策略的精致化运用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1.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比如案例教学法,可以挑选时事热点,也可以挑选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又如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验教学法, 可以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
2.既能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又提升基础技能。如列表比较法、归纳总结法。对于某些规律、结论的呈现,如果由教师使用讲授法,作为“配角”的学生可能掌握不好。这时可使用列表比较、归纳总结法。比如对于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异同点,可以用列表法归纳总结:让学生将三个锋面的剖面示意图绘制出来,修改正确后,对照图比较出其锋线、锋前锋后、雨区的特征;还有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垂直气流运动特征、天气特征、我国典型天气等,都列表让学生来填写。因为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结论,所以印象很深,而且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3.能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现行新教材较旧教材而言,“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很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以40分钟的一节课为例,教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其余15分钟应交给学生。这就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我多次组织学生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参与绘图、发言纠错;开展小组讨论,积极探究。开展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能减轻教师负担。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变难为易。如台风眼的结构很抽象,直接展示一张台风的高清卫星云图,马上就变得很直观了。对于气旋反气旋的大气运动方向问题、水平地转偏向力,使用左右手定则,简单易掌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但切忌过于花哨,切忌方法的罗列堆砌。概而言之,要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
地理教学目标是总领,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作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来完成。而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过程,达成地理教学目标,则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地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策略的运用,就如同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之间共同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实现高效的地理教学,则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要素进行精致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
[2]高中地理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丁生军,《地理教学》201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