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劳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劳动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第三产业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标准问题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方面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趋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使得自身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如何看待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的概念和生产领域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必须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外延,关键是在扩大生产劳动外延的范围问题上存在着激烈地争论,即对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

1、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作为划分标准。如钱伯海认为除了企业生产人员的直接劳动外,包括科研、教育、文化事业部门、国家管理部门以及先前企业等提供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都创造价值。

2、以市场交换作为划分标准。如李江帆认为三大产业的所有劳动,只要它们能创造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就创造价值,具体而言,不仅包括工农业、商业、饮食、裁缝、修理、运输、通讯等行业创造价值,而且科、教、文、卫、体都创造价值。

3、以商品生产作为划分标准。如程恩富主张凡是直接生产物质商品和文化商品(精神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动。但他不赞成把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扩展到纯粹买卖、纯粹中介的经济领域和党政军与公检法等非经济活动领域。

4、以劳动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如苏星认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不是按部门区分,而是按劳动性质来区分,应求助与劳动价值一元论,而不能靠多元论来解决;吴易风提出对此问题既不应作全称肯定判断,也不应作全称否定判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以满足人类需要作为划分的标准。如白暴力指出生产劳动具有人类需要性、物质性(客观存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所以凡是能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但是由生产的社会形式引起和为满足少数人需要的劳动都不是生产劳动。

(二)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

曼德尔认为,从生产新价值的角度与从社会一般利益的角度区分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两种概念是不同的:从生产新价值角度看的生产劳动从社会一般利益看不一定是有益的活动甚至有害;从社会一般利益角度看的生产劳动从生产新价值看不一定创造了新价值。从生产新价值的角度来看,凡创造、改变或保存使用价值的劳动,或成为实现使用价值而在技术上不可或缺的劳动也就是使其交换价值得以增加的都是生产劳动。他还对“第三产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同生产商品没有联系的创造性职业如科学研究、艺术、医药卫生、教育、体育以及一切与闲暇和假期有关的“非生产性”活动,才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联系,其他的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吉尔曼(Gillman)、莫瑞斯(Morris)和布莱克(Blake)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对斯密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两种标准做出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在斯密时代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劳动,即必需品(或工资品)和生产资料都是物质商品,而奢侈品则是仆役和医生、教师以及艺术家等提供的服务,因而斯密的第二种区分标准(即物质规定性标准)实际上不是指商品的物质性,而是指物质商品有通过将自己转移到别的商品中而保持自身价值的能力,也就是进入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能力,而奢侈品不能保持自身的价值,因而并不进入资本再生产的循环;必要性的检验标准不是产品的社会有用性而是资本消费和积累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值或实际工资的内容包括了新的商品和服务如国家提供的医疗、保健和教育等等。因此布莱克认为生产劳动是指其产品能作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重新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包括那些并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活动如由国家提供的医疗保健、教育以及在科学和研究部门进行的劳动,并认为他的标准是对马克思标准的替代。但与布莱克不同的是,吉尔曼和莫瑞斯认为生产劳动是指在第一部类(工资品)和第二部类(生产资料)中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并认为他们的标准是对马克思标准的补充。

斯威齐认为国家支出在数额和种类上的巨大扩张使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需对其加以分析。国家的资本支出通常期望获得足够的剩余价值以抵付政府债务的现行利息率,尽管在动机方面与私人资本有些差别,但应将其视为资本,其活动具有生产性;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原来视为生产过程一部分的运输、仓储、商品递送等活动的扩张大大超过竞争条件下社会必要的界限,其超过部分不具有生产性;在他与巴兰合著的《垄断资本》和巴兰的《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中》,他们提出区分的标准是在一种比较合理的经济秩序下所必要的活动才是生产劳动,其中包含那些同剩余交换的职业如教师、科学家、医生、艺术家等的劳动,非生产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和关系下产生而在合理社会秩序下不存在的需求所导致的劳动。

二、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马克思认为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尽管由于其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因此生产劳动这个经济范畴同样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经济范畴,它不外是对劳动能力在特定的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个关系或方式的简称,为了表现“那种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本身的基础的劳动的形式规定性”,必须区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和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

(一)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

从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来看,通过劳动过程生产使用价值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或有用劳动……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这种必要条件不仅对商品生产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都是适用的,“为了把自己的劳动表现在商品中,……虽然使用价值或财物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但这并不改变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 从单纯劳动过程的角度来分析的,凡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是“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开始出现了分离,从总体劳动过程来看,在没有其他劳动者的协作下,单个劳动者生产具有完整的使用价值的产品已越来越不可能,因此“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总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对于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个成员来看,就不在适用了”。但是作为总体来看的总体工人的生产劳动仍然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认为,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劳动是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 最初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即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仅仅是第二种定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用来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是有用劳动,必须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只有表现为商品也就是表现为使用价值的劳动,才是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但是不是劳动的这种具体性质,不是劳动的使用价值本身……构成劳动对资本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劳动对资本的使用价值,是由这种劳动作为创造交换价值的因素的性质决定的,……在于劳动代表着一个比劳动价格即劳动能力的价值所包含的抽象劳动量大的抽象劳动量。”

生产劳动是和资本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那么非生产劳动就是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在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许多工人共同生产同一个商品,工人的劳动同生产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自然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这些或那些工人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因为他们集体生产一个使用价值,并且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同资本交换的雇佣劳动者。“但是,所有这些劳动者的总体进行生产的结果……表现为商品或一个物质产品……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对资本的关系是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是在这个特定意义上的生产工人的关系。” 但是如何确定劳动同生产对象直接的关系或总体劳动者的范围呢?马克思指出“自然,所有以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

(三)其他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

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占支配地位,但是还没有使社会中的一切生产方式从属于它。如不雇佣工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是商品生产者,他们的劳动并不适用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因此农民和手工业者既不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畴,也不属于非生产劳动者的范畴,他们是自己的生产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商品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农民与手工业者尽管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在概念上却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这类劳动也被大众视为生产劳动的根本原因。

从马克思对一般劳动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以及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的分析来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劳动是指和生产资本相交换并能生产剩余价值的有用劳动(有用劳动指生产使用价值),包括从物质生产总过程来看的所有雇佣劳动;非生产劳动是指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即使这种劳动能生产使用价值,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外进行而是非生产的,另一方面是虽然在资本从属范围内,但由于被用于实现剩余价值等非生产职能上而是非生产的。必须再次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等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不属于马克思分析的范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问题

就我国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在探索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中,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理性设计中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非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而是反映了随市场在社会中的扩展以及生产分工、经济社会化的过程。从第三产业部门来看,其中很大一部分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科研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地质勘察业和水利管理业都是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实质上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延伸,其出现是由于物质生产过程内分工的发展,使得完成这些功能的生产环节分化成独立的职业以致企业;同时由于市场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生产和消费机构的职能,出现的为生活服务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服务业也是为提高物质部门和上述为生产服务的部门的效率的,显然不再是古典学者和马克思那个时代仅仅是为某些特定阶层服务的奢侈性享受。一些新的服务如建筑师、工程师、律师、医生和会计审计师等独立的自由职业者,本身也是过去物质生产部门的一部分独立化的产物,我国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本身就预示着我国物质生产的发展。

国内学者正是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以上变化来讨论上述问题的,显然所有的标准都将生产劳动的区分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分割开来。按照第一、二种标准,实际上几乎不存在或很少存在非生产劳动了,从而没有必要划分劳动的生产性了;就第三种标准来说,商品生产并不意味着价值增殖,生产商品的劳动并不都具有生产性,另外纳入劳动力商品生产再生产的劳动易为“各种冒充生产劳动的谬论敞开大门”;第四种标准实际上没有具体阐明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但指出了分析劳动生产性的正确方向;第五种标准以社会需要性来划分,社会需要性实际上可以任意解释,因而实际上没有划分。

生产劳动的划分是服从于各自的研究目的的,古典学者区分目的是探讨国家致富的原因;马克思区分的目的是分析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如何生产剩余价值的和对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由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过程的;现代西方学者区分目的是为了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剩余的分配和积累。由此可见我国对生产劳动的区分也必须确立自己的研究目的:即研究劳动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下的作用,研究劳动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配置对资本积累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于金富.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分析方法[J].经济研究,2006(12).

篇2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57-0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上个世纪末,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是我们党的教育路线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对立正确劳动观、财富观,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勤工俭学之于素质教育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

勤工俭学可以有效树立学生们劳动光荣,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和观念,使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与此同时,还可以以劳动实践强化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使之理解解并摒除不健康的封建思想残余,改变劳动低下,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增进劳动技能,改变那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象。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出学习好的学生,还可以教会他们掌握求生知识,懂得生存之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具备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所以适当参加劳动,进行勤工俭学是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的有效途径。

2、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劳动观念

在勤工俭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长劳动知识还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树立他们勤劳、互助,有效协作的良好品质。使一些劳动技能好但学习不好的学生和一些学习成绩好但缺乏劳动技能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从而使勤工俭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们提高劳动能力,强化自身认知、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并且通过“勤工俭学”,参与适度的适动,可以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有效协调起来,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发挥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3、建立沟通合作渠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勤工俭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使学生们明白,团队的重要性。而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共同参与,携手并肩,不仅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可以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比课堂上更佳的合作意识培养作用。

4、开发校本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挖掘校本资源。所以,创建一个特色的劳动基地,也是校本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其可以给学生丰富的感情认识、取得经验,更可以使学生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以致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劳动应用加深学习印象。

二、勤工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

1、育人为主,效益为辅

勤工俭学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重在育人授理。所以在勤工俭学当中,应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使学生们懂得勤工俭学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勤工俭学的过程是使他们增长劳动能力,认识社会、丰富经历,锻炼自我的过程。由于勤工俭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2、加强引导,联系社会

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就以学校的实验基地来说,有菜地,蘑菇、小型养殖场,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料理,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宣传勤劳致富等思想,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寓教于乐,玩学结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热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合理规划,贴合实际

组织开展勤工俭学要切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能单纯跟风、盲目模仿,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结合现有的场所和劳动项目,看是否符合中小学生的劳动特点,同时兼顾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主导因素,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学生们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品质的增进和培养。

4、常抓不懈,劳教结合

勤工俭学指的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劳动、工作。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其和其它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一样,属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其进行勤工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为之就可以产生作用的,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做好劳教结合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而又直接地联系。我们应在遵从勤工俭学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作用的同时,在实施过程当中注意正确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教学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以及创收与助学帮困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促进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过程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持续扎实的开展勤工俭学,使之在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旭.柳静荣.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宁夏教育,2007,(Z1).

[2] 汤 艳.勤工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篇3

论文摘要: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一代新人,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当今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不懈地努力。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发展生产力,应以教育为本。

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同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对于教育美学的追求,也必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教育美学的本质是符合的科学的世界观

历来各种不同的美学思想都依藉一定的哲学体系,是根据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看法为前提来考虑美学问题的。教育美学也一样,是一个哲学性质的学科,是的科学的世界观,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美的本质自然也不例外。的实践观点,是揭开美之谜的一把钥匙。马克思预言:“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的实践唯物主义为揭示美的本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事实表明,马克思的预言对于揭开美这个千古之谜,同样是正确的。马克思还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它为我们探索美的本质指明了方向。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日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生产劳动也不断地改造人类自身,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丰富和完善。

由于人类生产劳动的这种特殊规定性就在人类活动的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审美关系的形成,就是以这种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为基础的。当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在这个对象世界中得到确证,并通过生产劳动产品的感性形态显示出来,从而使人们在这种感性形象的观照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时,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也就具体化为一种审美关系,而自然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因此,从审美主体经由社会实践到审美的客体,是一种有内在联系的双向往复回流的反馈过程,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凡是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智慧、才能,在追求新的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能够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创造所带来的愉快和欢欣。美的确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都并不一定都是美的,有的甚至很丑。这就要我们通过教育美学来帮助人们认识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只有人们认识到了真、善、美,社会才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总之,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基本的物质交换,是人在社会性的活动中实现的,没有社会性的实践,是不可思议的实践,美也无从产生。因此,美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社会的。

二、教育美学的审美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教育美学审美标准与教育美学的本质密切相关,正确的教育美与审美标准,都会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美学的本质。根据我们对于教育美学的本质的认识,教育审美客观标准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教育美学审美对象应当蕴含“真”。

在哲学范畴里,真指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规律以及人们对这种规律性的如实反映。在教育美学范畴里,真是指教育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人们对它的如实反映。各种教育要求以及教育过程所激起的美感,正是来自人类符合规律性的创造智慧与才能,正是对人类遵循教育规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个体发展的自我观赏。教育美学体现了教育固有的本质和规律。离开了真,就是虚假,而虚假是与美无缘的。真是教育的重要审美属性之一,是教育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教育审美判断和评价要以教育审美对象是否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为前提。以教育内容美为例,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衡量教育内容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各门学科的实验,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教学图标的设计等等,都应当充分体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真实无误。离开真实这个基本的前提而片面追求审美价值,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美学。

2.教育美学审美对象应当包含“善”。

“善”,在哲学范畴里指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性。在教育美学范畴里,善是指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社会功利性。教育美作为教育者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实质上又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教育实践的被肯定。因此,是否符合人类的功利目的,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个体发展,就成为判断教育是否美的又一个客观标准。凡是美的教育都必然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教育美学的所有形态都是以教育性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任何人在创造教育美的时候,都必须将促进人类的发展这个目标放在首位。我们应当力争使教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

3.教育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

教育美学是以感性形式显示的教育者的本质力量。教育美感是人们通过感性形式观照教育者的本质力量获得的精神愉悦。因此,教育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所达到的和谐统一程度,也是教育美学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并非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所有形式都是教育美学,只有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里感性地显现出来,才是教育美,才具有审美价值。所谓教育美,就是由于其形式对教育者的智慧才能的显现而激发人们的美感。当然,我们在教育美的欣赏和评价活动中,不能片面地强调形式因素。判断形式是否美,其重要依据是它与内容统一的完善程度。脱离内容的形式就是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们在创造教育美的时候,不能不顾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而一味追求表现形式的美。实际上,恰当的形式可以增强教育美的感染力量。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教育审美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之,凡是真正的教育美学,都有这样的特点:它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也即蕴含着“真”;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尤其是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即包含着“善”;它具有优美动人的形式并且和谐统一地体现着其内容。这就是我们对于教育美学审美标准的最一般的规定。

三、教育美学对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之一

教育美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毫无疑问,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但是,教育美学对于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对于教育美的追求也必然有利于推动会的前进。这是因为,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就一直是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在当今,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教育的审美化,必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并将为类社会趋向于完美的理想境界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1.教师美,对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美在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中占有重地位,并且影响和促进其他人的美的发展。别斯基对教师的职业倍加称赞。他说: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操在他的手里。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意识地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作他们要努力习的道德规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促进着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民族道德的促进者。教师的人格修养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杨雄说:“师者,之模范”。这里所说的“人”,我们认为不应该将陕隘地理解为“学生”,而应该看成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也就是说,教师人格美的具体内容,如献身事业、甘为人梯、严于律己、勤于进取、团结协作等等,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如果人们都能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那么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将发生可喜的改观。教师的风度仪表对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大方得体的服饰,真诚亲切的表情,优美高雅的姿态,对学生具有师表意义,在一定程度_L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也发挥着示范作用、

2.美化教育环境是美化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教育物质环境来看,学校教育的物质环境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环境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策溉学校教育物质环境的卫生、绿化与和谐,对于整个社会的物质环境的美化具有充实、丰实以及示范的作用。从教育的精神环境来看,校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的美化,是教育精神环境美的基本内容学校风气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在这里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这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社会风气固然制约校风的发展,但校风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良好的校风,对于扭转整个社会的风气,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校风内容,如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等也就是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基本因素。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美,也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利于丰实和发展社会美。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起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热爱,而且当他们走向社会以后,也必然将爱、友谊、理解、信任、体谅、宽容、关怀、同情等真诚关系带到工作岗位,带到社会,从而改善社会的人际关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3.教育活动美是人类劳动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是人类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活动是否达到审美化的高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人类劳动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教育活动美不仅为整个人类劳动的审美化创造条件,而且它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将自身美的因素,如活动的气氛、节奏、机智与合作等扩展到人类的其它劳动方式中去,为整个人类劳动的审美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教育的审美化可以更有效地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新生一代,从而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篇4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篇5

(1)职业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①家庭方面:一是现在在农村,多数人认为,在家做田土收益不大,宁愿到外面去打工,因此,孩子只好留给爷爷、奶奶带,由于爷爷、奶奶开始是疼爱,孩子受到娇生惯养,在生活上怕吃苦,学习上也怕吃苦,没有养成好学的习惯,从而学习越来越差;二是有的孩子受单亲家庭的影响,到初中后思想负担越来越重,也无心学习,逐渐变成学困生;三是有些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或娱乐,顾及不上孩子的学习。②教师方面:由于教师的各种原因,有的数学教师的教学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不与教师配合,你讲的他不听,你要他做的他不做,对教师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也就学不好数学。③学生自身方面:一是职业中学学生的课程较初中、小学有所增加,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二是当今社会由于人才竞争比较强烈,有些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有些初中生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的错误想法,到了职业中学以后,更是厌学;三是学生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2)抓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要想学困生学好数学,必须作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从思想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教师要对学困生讲清,数学这门学科说来确实有用,它源于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而且还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买卖,居室的布置,家具的打制,服装的制作,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工程的设计,航天事业,计算机网络……无一不渗透着数学知识。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数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数学知识。通过以上目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其次,多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很多学困生都是由于不被老师和家长的重视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和家长沟通,采取有效方法,如教师和家长对学困生在学习上要求不要过高,而要循序渐进,慢慢提高,不要半途而废,而要持之以恒,不要只说缺点,要说优点,而要少批评,多表扬等方法。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的教学,由于社会在发展,知识的更新,我们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如教学时,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注重情感教育,教学语言的要讲究艺术,让教学生动、有趣,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篇6

论文关键词 罪犯 人权 监狱 保障 监督

一、监狱人权概念及属性

监狱人权,是指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理解监狱人权,应当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权利主体具有特定身份,即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监狱人权和一般人权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监狱人权的主体范围较小,但属于一般人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监狱人权又称罪犯人权。罪犯人权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罪犯人权是指被判处自由刑并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所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①广义的罪犯人权是指被人民法院判决刑事处罚且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通说一般指的是狭义的罪犯人权。

二、当前关于罪犯权利保护保护的相关法律

在国内,我国监狱人权的保障体系,是以《宪法》为基础,以《监狱法》为核心,以《刑法》《刑诉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及最高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所共同构成的。国际上,我国还签署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如《囚犯待遇基本原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国际条约为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实现和保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

三、从监狱法看我国罪犯享有充分的权利

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七条及其相关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对罪犯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监狱执法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淡薄。执法人员往往认定监狱中的罪犯犯罪,给予其一点惩罚是应当的,这样才能起到教育改造的作用。执法人员把应给罪犯的权利作为一种恩赐,而不认为是罪犯应有的权利。执法人员认为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不能也没有能力与其进行抗争,在法律尚未有所规定的空白地带,人治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将罪犯与一般人同等对待。当服刑人员受到侵害时进行申诉、控告时,一般重视较少。

2.劳动改造的负面影响较大。罪犯获得劳动报酬权、休息权等权利没有得到具体落实,教育改造的功能没有发挥到最大化。我国现行的监狱运行,部分财政支出需要监狱自己负担,为了维持监狱的运转,监狱机构都会自发进行相应的生产活动。服刑人员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笔者曾走访过一个劳教所,在那里,全部劳教人员都要进行生产劳动,有编制口袋、生产被子等生产活动,根据劳动量的大小对劳教人员进行评判,通过劳教人员的心得笔记了解到劳教人员并没有在教育改造上获得较大的进步,只关注生产劳动。监狱也是这样运转,因此,对于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劳动必不可少,但不能忽视教育改造了重要性。

此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罪犯的生产劳动是否给与劳动报酬问题上给予立法和实践的支持。根据我国《监狱法》第72条的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但这一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在不少监狱中进行生产劳动的服刑人员未得到必要的报酬。服刑人员有时还须承受超体力、超时间的劳动,因而,服刑人员的休息权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3.执法人员非理性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在执行监狱管理的工作中,尤其在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教育的活动中,执法人员偶尔会有情绪,面对不服从管理或者有不顺从执法人员的服刑人员,执法人员会认为“以暴制暴”是最好的管理教育方式,因而存在一些不理智的执法行为,如滥用警戒具;打骂、体罚服刑人员,或采用其他非常人能忍受的方式体罚、虐待、侮辱服刑人员;以各种名义延长服刑人员的劳动时间,剥夺服刑人员的正常休息;限制服刑人员的正当权利等现象。

4.罪犯会见律师的权利欠缺。我国《监狱法》第48条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按此规定,律师则被排除在外。这样的规定,对希望寻求监狱之外的法律帮助的罪犯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我国对罪犯的法律救济特别是寻求律师帮助的问题,虽然早有提及,在学界上也引起较大的争论,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监狱部门在实践中一直不予支持。笔者认为,允许罪犯会见律师应该是一个基本权利。一方面,罪犯在狱中服刑,其自由被剥夺,不能像普通公民一样自由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这种情况下,罪犯比普通公民更迫切需要得到律师的帮助。另一方面,允许罪犯会见律师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符合国际惯例,是尊重人权的一个体现,也是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些学者和监狱官员认为律师的干预可能会导致罪犯情绪不稳定,不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但从实践经验来看,允许罪犯会见律师不仅是无害的,而且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敦促服刑人员认真伏法,也使罪犯权利得到充分行使。

5.罪犯的减刑假释的权利欠缺保护和监督。罪犯在教育改造中,表现良好,应当依法获得减刑、假释的权利。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对罪犯减刑、假释的条件、程序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罪犯行使减刑、假释的权利没有予以充分的保障。在理论和实践中,减刑,假释被认为是一种奖励制度,没有被认定为是罪犯的一种权利。此外,是否获得减刑、假释的机会往往是监狱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在提请的过程中,监狱的自由裁量权利比较大,是否向法院提出建议由监狱决定。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人情”减刑,“人情”假释,其他改造好的服刑人员反而没有得到这个奖励。目前对于监狱这方面的监督是缺乏的,这也会给服刑人员带来心理阴影,也违背了执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

五、罪犯权利保护欠缺的原因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保障、救济机制,使服刑人员权利的保障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监狱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第一,《监狱法》本身不完善。《监狱法》第71条规定:“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具体,为了创收,增大产量,一些监狱无限制延长罪犯的劳动时间;此外,监狱对服刑人员权利的规定较少,也没有规定权利受到侵害时具体的保障措施。第二,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并未配套成龙。

2.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检察院等监督机关对于刑罚的执行缺乏有效地监督。

3.在一些监狱民警中,法制观念不强,人权意识淡漠。其一,民主自由、人权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其二,中国历来“罪有应得”思想影响,执法人员对罪犯权利的保护意识不够。其三,不注重对我国签署加入的如《保护人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宣言》《世界人权宣言》、《执法人员行为守则》等国际公约和国际性文件的学习。

六、对监狱罪犯人权的保障

1.健全监狱法律体系,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应当及时废除违背上位法、与立法精神想悖离的法律法规

2.完善监狱监督体制:在现有的监督体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建设:第一,成立非隶属于监狱系统的监督机构,从属于法院或检察院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地视察监狱,监督监狱的执法情况,及时解决监狱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第二,加强纵向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局对国家和地方监狱工作的管理和监督;③第三,建立社会大众的监督机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提高透明度。例如设立监狱开放日,定期组织公众参观,了解监狱的基本运转和服刑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第四,在监狱系统内部设立申诉、控告机构,从罪犯中选举一部分作为代表,与监狱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申诉机构,及时受理罪犯的申诉、控告请求,使服刑人员的权益得到适时、充分的保障。最后,建立服刑人员与亲属的联系机制。设立定期探监日,服刑人员可与亲属定期会面,让亲属及时了解服刑人员的境况。

3.加强对监狱执法人员的监督、教育、管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直接影响罪犯权利的实现。因此必须重视监狱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质量。首先,完善监督体制,设立监督机构加强监督。对于执法人员的不法现象应予以制止,并进行相应处罚。其次,对执法人员进行再教育,定期开展讲座,普及知识,提高其人权保障意识。再次,严格选择执法人员。当前监狱运行日趋规范化,根据监狱需求选择专业、职业人员。

4.对罪犯其他权利的保护。完善监狱的配套设施,为服刑人员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对于服刑人员的合理兴趣、爱好,监狱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环境。例如服刑人员擅长写作、擅长发明,监狱可以进行必要支持;对于某些信仰宗教的服刑人员,可以让其进行祷告、朝拜,不得剥夺服刑人员的宗教信仰自由。

5.对罪犯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其重返社会提供帮助。由于服刑人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生活在监狱里面,已经不了解外界的变化和改变,不了解社会的主流思想,因而对于外界是陌生、无助的。但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迟早要走出监狱,重新生活,行刑社会化问题历来都是学界和司法系统所推崇的。监狱可以为服刑人员提早回归、适应社会提供条件,可以让服刑人员在执法人员的管理下接触社会,执法人员可以适时将外界的信息传递给服刑人员,对于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将其带出监狱,让其在警车上观望等等。另一方面,监狱可以为服刑人员配备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听取服刑人员的倾诉,解决服刑人员困惑、彷徨,消除服刑人员对外界社会的恐惧与陌生,为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尽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铺垫。监狱应当为快出狱服的刑人员做好必要的工作。例如,监狱可以对罪犯出狱后的工作、生存问题进行帮助,对其进程重返社会的引导再教育等。

篇7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新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新办高职院校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目的不够明确。有些新办高职院校有意无意地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思路,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办学轨道,改变了兴办高职教育的初衷。二是与实际需要相脱离。有些新办高职院校不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内容,而是有什么条件就开办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培养的毕业生不被市场所接受,就业率极低。三是质量不高,学生学不到真正本领,适应不了岗位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存在模糊认识,学校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因此,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真正按照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办学,把高职教育办好,是新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本文着重谈谈新办高职院校在发展高职教育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词”。

一、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横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领域,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是定语,“职业教育”是核心词,它首先是职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职业就是一个人以此来谋生的,就是靠它来生存生活的。因此,职业教育就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它的内在矛盾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规定,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有其它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它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它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和一些深受社会欢迎的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

二、以就业为导向

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确立的重要办学方针,《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国发[2005]35号)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是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方向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等应与所就业的工作岗位要求相对应。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把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有助于实现就业作为学校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包括:(1)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专业,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2)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性,只讲授必需的理论知识;(3)授课过程以实践(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4)办学质量的检验以就业为导向,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

三、校企合作

这里的“校”是指“学校”,“企”原是指“企业”,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这里的“企”不再是专指“企业”,而是泛指用人单位,包括一些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依托用人单位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用人单位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校企合作”是在学校和用人单位等宏观层面的定义,是一个宏观概念,它首先是一种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当然,随着合作层面的深入和合作领域的扩大,这种办学模式会逐渐演变为培养模式。

四、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一样,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含义,即知识和劳动的结合,强调的是过程的结合;第二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的是对象的结合。但是,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有区别,从概念上讲,校企合作的主语是双主体,“学校”和“用人单位”是并列的主语,而“工学结合”的主语是单主体,都是指学生。最早出现“工学结合”一词的是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此前,自1957年―1990年的教育政策文件中一直使用“半工半读”。实际上,“工学结合”就是“半工半读”的意思,就是“工读交替”的意思,就是边工作边上学,为学习而工作,为工作而学习,就是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定岗工作相结合,学生在全日制学校学习期间被安排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现场实习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时间、次数各异、水平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工学结合”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下位概念,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是基于学校教学方面的微观概念。

五、“双师型”教师

最早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是在1998年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方面偏重于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教师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司[2002]5号)中,论及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时,使用了“双师素质”的新提法,在这里,“双师型”教师就等同于“双师素质”的教师,就是指“既有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2004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技术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些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④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从这里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强调的是内在素质和能力,它并不是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它具有内在性、融合性,既具有教师的特性,又具有技能的要求。“双师素质”的提法不仅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双师型”教师赋予了新的更具高职师资特征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8.10.

[2]佚名.什么是职业教育[EB/OL]..

[3]佚名.什么是工学结合[EB/OL].省略/Article/ 200902/6281.htm.

篇8

一、目的任务:

家长学校是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家长学校的任务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目的是:通过向家长讲授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有关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介绍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科学性,促进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领导:

社区书记、主任巢凤英任组长,社区副书记叶明芳任副组长,同时由辖区退休老教师和志愿者等担任组员,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

1、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掌握在家庭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知道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3)知道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掌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礼仪行为的方法,教育孩子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中学生的智育

(1)知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的意义,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2)掌握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减轻过重学业负担。

(3)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指导孩子过好双休日、寒暑假。

3、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知道中学生睡眠、卫生、饮食和用眼等方法及生活习惯的要求和内容,掌握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训练的方法。

(3)知道为孩子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时间和运动量,知道体育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

4、中学生的审美教育

(1)知道中学生衣着打扮要整洁、美观、大方、有中学生特点,并帮助选择适宜的影视、书籍、音乐等。

(2)了解中学生审美教育的内容,掌握家庭中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5、中学生劳动教育

篇9

“以名举实”的认识论和“天有意志”的鬼神观

墨子确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主张“以名举实”。他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2]346“举,告以文名,举彼实也。”[2]349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是实实在在的,由这种客观世界的实在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才构成“名”,(概念、观念),“名”是由“实”而获取的。墨子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得到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梁启超著《墨子学案》,有云:《经》“知,材也。”(《经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即指思维的神经系统)《经》“慮,求也。”(《经说》),“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齯。”(即指思维)。《经》“知,接也。”(《经说》),“知也者,以其知道物而能齯之,若见。”(即指客观的反映)《经》“忽,明也。”(《经说》),“忽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3]3215(即指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4个要素:感官、思维、感觉、推理,作为不可或缺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墨子以重实为条件来认识客观世界。他主张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动手实践。他强调“以察知耳目之实”为“察知有与无之道”[2]252。然而墨子何以从“以实举名”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跳到了“天有意志”的“天命”论呢?他不过是将自己的意志说成“天”的意志。他说自己的意志,是完全符合天的意志的。他自己说:“子墨子之有天之意。”[2]234“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2]221“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2]234孔子否认鬼神,墨子则坚信鬼神的存在。墨子的“天志”,即天老爷之意志,亦即“天下之明法”,是他的规矩。“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賊,必得罚。”[2]217“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2]251墨子一方面重实际,一方面又把“天志”、鬼神当作信条,这是怎么统一于他的学说中的呢?原来墨子认为:“今若使天下之人,皆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天下岂乱哉?”[2]251他是为了借宗教鬼神当作推行他政治主张之万能的工具。故他说:“当若鬼神之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2]266在他看来,这样去扩大宗教的作用,将宗教的作用现实化,就可以取得人民大众的服依。墨子为实现其政治改革运动,组织了一个宗教团体。一方面宣传教义以扩大其政治影响,另一方面借籍其教义去训练信徒,“以自苦为极”的精神去履行教义。《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1]1204在当时,墨家学派人数众多,多具社会活动能力。《墨子•公输篇》说:“臣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472《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4]155由此可见,墨家学派的势力及其社会活动的能量是很大的,支配了当时社会的一面。墨子信徒的坚定性、纪律性、实践性及其以“自苦为极”的牺牲精神,尔后都存于中国农民乃至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兼相爱”、“交相利”和“尚贤”、“尚同”的政治学说

墨子主张兼爱、非政、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天命、节用、节葬等,同儒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学术思想的论争。在当时几乎有压倒儒家的优势。墨子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对孔子主张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否定,明确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学说。墨子主张“爱无差等”,“兼以易别”。故他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2]125墨子认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别”乃万恶之源,要“兼以易别”,只有“兼爱”,方能使天下大利。故说:“兼以易别„„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2]137墨子主张“兼相爱”与“交相利”是结合在一起的。他重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他提出,人与人之间只有在“交相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无差等”的相爱,平等兼爱的社会才能实现。故说:“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2]122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平等社会是不难实现的,他反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主张人人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人人都应有平等的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他反对贵族的奢侈,也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提倡社会生活的节俭。墨子在他所处的时代,看到大变革中农民的痛苦,除苛金赋税劳役之外,还有各国之间的战争,因此他提出了“非攻”的政治主张。“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2]401墨子抨击当时各国之战争不仅给物质生产资料以巨大的破坏,而且摧残社会劳动力,是全社会的最大危害。在《墨子•非攻上》中,他的弟子宋研曾以“非攻”之说去游说,而罢秦楚之兵。为着实现他的“非攻”理论,墨子和他的弟子还动手制造了不少军事器械,这种军事器械对防止战争起了很好的作用。墨子为了止楚攻宋,行十日十夜而至郢,见公输盘,通过论辩和攻防的模拟对演,战胜了公输盘,说服了楚王,化解了楚攻宋的一场战争。有史料记载:墨子“用咫尺元木”做成了挡车轮子的车横木,能载重三十石行走远路。他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制造了守城器械,在楚王面前,同公输般表演了一场防止用云梯攻城的战斗,一连击退了公输盘先后使用9种办法的进攻,迫使楚王放弃了攻宋的念头。墨子的政治学说,除了“兼爱”、“非攻”之外,还主要表现在“尚贤”和“尚同”的主张之中。所谓“尚贤”,就是要崇尚贤才。墨子认为“尚贤”乃“为政之本”。“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49墨子一面反对封建宗法世袭制,一面主张由贤能来掌握政权。墨子认为封建宗法世袭制使“民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2]66墨子主张:“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得食,寒而得衣,劳而得息,乱而得治者。故古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2]66-67墨子进一步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2]5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服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2]52由是可见,墨子之贤能政治学说,乃一种打破身分界限限制,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的民主平等政治学说,在他看来,“天子为天下之仁人”,当由万民选举而立。墨子主张,理想中的“贤人”、“仁人”、“天子”并非脱离生产劳动的“治人者”,而是要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庄子•天下》中有言曰:“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5]863在墨子《尚贤》、《尚同》的政治学说中有其闪光的智慧。第一,“天子”与“万民”皆是平等的,政治上平等相处。只要你是“仁人”、“圣人”,不问你是农民还是工匠,都有可以被选为“天子”的平等机会;第二,“天子”不是世袭的,不是等级制的产物,而应由“万民”来公选。第三,凡是有才能的人,天子皆有举的义务。他说:“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尹也,武丁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哉?惟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以利天,中可以利鬼,下可以利人。”[2]77墨子在《鲁问》中陈述了他关于政治学说的十大主张:“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谣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2]459其十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兼爱。墨子的政治学说在两千多年前的社会大变革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诉求,适应了时代潮流之需要。在其政治学说体系中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兼相爱、交相利”,提出了“非攻”,提出了“尚贤”、“尚同”等思想,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思想直到21世纪仍有启迪作用。环顾当今的世界,看看中国今日之现实,要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华”,难道不可以从墨子的政治学说中吸取有益的政治智慧吗?

篇10

这一改革路径主要从监狱体制改革的大局出发来研究和探索监狱生产如何规范运行,侧重于监狱生产的目标定位以及监狱劳动改造功能的本质回归,未能深切关注到监狱生产客观存在的现实状态以及经济因素的变异,陷入上面好改下面难改,形式好改实质难改的窘境,在基层操作层面留下了许多真空,也留下了疑惑和责难,如果我们退一步来看监狱生产的转型,那么首先要揭示的就是监狱生产困扰我们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是我们实现监狱生产转型的起点。

一、监狱生产的压力是否得到缓解。直观的看,只要监狱仍然大规模、高强度的组织生产,不论监狱企业经营组织方式如何调整,也不论财务收支如何分得清晰,监狱改造工作将依然受到生产因素的困扰,因为生产经营活动有其自身规律性,比如流水生产不能停顿,交货期不允许拖沓,生产装置启动后不有效组织生产就会造成很大浪费等。这不能不说是与改革的初衷是相背离的,而企望通过监企分开的改革,使监狱生产原本紧绷的弦完全松驰下来,监狱生产成为辅助改造手段也是难以实现的。

在上述两难中,首要的不是监狱生产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如何切实缓解监狱生产的压力问题,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监企分与不分、保障足额与缺额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不少同志认为全额保障到位,监狱生产的压力不是自然而然的减轻了吗?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试想,监狱企业如果运营不善出现持续亏损是没有人来给你填无底洞的,这反过来逼迫监狱企业要发展,监狱企业的压力很自然的又传递回监狱,使监狱生产想松驰也松驰不下来。现在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教育改造的强音和经济发展的强音似乎毫不相干,尤其在理论研究上,各说各的,都把自己的重要性拔得很高,可以这样说,没有经济压力上的退,就没有改造上的进。监狱生产的压力有两个明显的指标可以度量,即劳动时间和劳动定额。通过这两个指标的调控可以强化或者减轻监狱生产的压力,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改革的渐进过程选择合理的“度”,关键是有谁意识到这点并采取了真实可靠的措施。

二、罪犯劳动考核在罪犯改造评价中的强度是否降低。现有对罪犯改造的评价,劳动考核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果抽出劳动考核内容,现有罪犯考核体系完全变样。劳动考核的突出地位是偏面强调劳动改造作用的反映。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劳动改造并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普遍适用手段,更不是惩罚手段,但劳动考核的方式、方法并没有就此进行调整。主要原因是,认为如果放松对罪犯的劳动考核,由此将产生一系列后果,如生产秩序得不到保证,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监狱生产难以为继等等,还将使改造工作受到严重冲击。说白了就是虽然承认劳动改造手段的局限性,但仍将劳动作为一种控制罪犯的手段。

不可否认,监狱生产的长期存在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考核手段,而罪犯劳动考核的强度过高也不适合形势发展需要。比如我们现在对罪犯的考核采取的是“加减法”。即生产劳动得分作“加法”,其它改造表现作“减法”,这对老弱病残犯显然是不公平的,这部分罪犯往往较多地占用监狱资源,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而减刑的机会反而少,假如第一个问题,即监狱生产压力得到适当缓解,那么就有条件对罪犯劳动考核的强度有所降低,对罪犯改造好坏的判定就会更加客观。如果劳动考核始终占据首要地位,从政策导向上来说,还是把劳动放在了改造的前面。

三、民警管理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形成。早在1997年监狱系统就全面实行了监狱和监狱企业分开核算,这种分开并没有解决监狱体内循环的问题。当前进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突出“收支两条线”,要求不能逾越监狱企业的利润用于监狱人民警察发放奖金的警戒线;不能逾越监狱人民警察的待遇按公务员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的警戒线;不能逾越提取罪犯的劳务补偿费、生产管理津贴以及按照规定的范围、科目执行的警戒线。在监狱生产还要搞、监狱生产还是要有效率的前提下,需要建立与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相适应的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