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药;病毒性心肌炎;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72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095-01
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应用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8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6例,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11~17岁,平均13.8岁;病程3 d~4个月,发病前1周左右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过度运动等诱因。将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中药治疗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13.5岁;对照组38例,男32例,女6例,平均年龄14.3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有均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加重),烦躁、头昏、乏力、多梦,较重患儿可有面色发青、气急、水肿、脉结代,患儿听诊可有心律失常,部分患儿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肌酶检查指标均高于正常,患儿心电图检查均出现ST-T改变,并出现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吸氧、卧床休息、肌注转移因子,肌苷、维生素C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加其他药物。
中药治疗组除以上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本组选用中药组成为:薤白,瓜蒌,桂枝,党参,当归,黄芪,川芎,柏子仁,酸枣仁,丹参,五味子,炙甘草。根据患儿证型加减,心血不足型:心悸、乏力、头昏、脉细弱、舌质淡红,加用茯神、龙眼肉、大枣、木香;心神不宁型:心悸、易惊、脉结代、苔薄白,加用龙齿、朱砂、茯苓、远志;心阳不足型:心中空虚、形寒肢冷、脉虚弱、舌淡白,加用牡蛎、龙骨、人参、附子;阴虚火旺型:心悸不宁、手足心热、少寐心烦、脉红数、舌质红,加用生地、朱砂、黄连、元参;瘀血阻滞型:心悸、唇甲青紫、心痛时作、脉涩、舌紫或有瘀斑,加用红花、桃仁、香附、赤芍诸药;饮邪上犯型:胸腔痞满、心悸、恶心、眩晕、脉弦滑、苔白滑,加用白术、云苓、生姜、半夏。14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方法
①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等均恢复正常判定为治愈。②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明显好转判定为显效。③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等指标有所好转判定为有效。④症状及体征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无好转判定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患儿治愈率为85.3%,无效率为5.9%;对照组治愈率为52.7%,无效率为26.3%。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1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中医中病毒性心肌炎属心悸怔忡,其治疗相对困难[1]。本病以由阴阳气血不足为病理基础,感受外邪后而致内含于心[2],患儿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其诱因多为过度运动、过度劳累[3]。精神因素亦可成为其诱发因素。患儿在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心肌负担。中药重在治本,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其中薤白、瓜蒌、桂枝可宽胸、温通心阳,理气散结[4];党参、黄芪、甘草可安心定志、补心益气;川芎、当归、丹参可活血祛瘀、补血行气;五味子具有生津、收摄心气之功;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可补血、养心神[5]。西药转移因子调节机体免疫,肌苷可促进心肌恢复,维生素C可抑制病毒繁殖,并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病毒性心肌炎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6]。
[参考文献]
[1]孙琦.自拟益心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1):57-58.
[2]孙刚,王振涛.从瘀论治病毒性心肌炎[J].中医杂志,2005,46(10):35.
[3]申永帆,于玲.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10):771-773.
[4]王丽. 中西药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的评价[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06):478.
[5]牛振华, 李秀春. 五味子党参为主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0例[J]. 中医杂志,2009,50(S1):124.
篇2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转型升级,生命周期,逻辑变迁,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资源型产业以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资源对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演化起着最基础的影响作用。鉴于资源型产业的该种内在特质及其它各种外在因素,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依赖和利益驱动,对非资源要素尤其是创新要素重视不足,造成产业层次较低,产业体系单一,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从而致使其自身体系较为脆弱,环境适应性较差。由于矿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储量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任何一种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都将经历一个兴起、发展、顶峰直到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资源的进一步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国际国内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动更是加速了资源型产业的衰退进程,从而对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资源型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其能否成功实现华丽转型及升级,将直接影响该城市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蔓延,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纵观国内外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不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立足于微观层面的资源型企业业务转型,从创新的视角着眼于中观层面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甚少,而本文正是基于创新要素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作用,以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对其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和研究,以期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借鉴和参考。
在创新对于产业或组织转型升级重要驱动作用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有利的探索。创新的思想和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开创的“创新经济学”,其指出“创新是一阵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质是强调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诞生了以其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此后创新管理经历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直至全面创新的理念和实践。以钱德勒和柯林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强调制度创新对组织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沿循前人的研究路线,当代学者对于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研究也做了不少探索,主要包括:1. 李英东、齐晶晶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制度创新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1,2] ; 2.李树人,姚平等从技术创新视角下审视和研究了其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3,4] ; 3.张复明,徐君等通过研究指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性[5,6] ;4.徐英吉从多个维度,运用多种方法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而得出两种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7]。总结已有研究发现,众多学者肯定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也有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对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较少提及在转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进程和机理,以及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协同机制差异。因此,本文尝试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探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各个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地位,使之转化为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动力,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及其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管理各要素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作用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摆脱“资源过度依赖”的产业转行和转轨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准确把握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主导因素,这是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和关键。
1.1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进行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关键力量。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链纵向延伸。技术升级可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加工程度和深度,提升资源型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内纵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短的问题[8]。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技术创新通过渗透到产品流程和工艺设备,可提高原有产业内部经济效率,进而通过兼并、入股等方式涉入新的产业,加强产业间横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窄的问题。
1.2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力
由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自身行为的盲目性,有效的制度创新是推动资源型产业成功实施转型升级的保障力量。的失败正是印证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条缺失制度创新的方针注定不能带来近代中国军工企业的成功变革,近年来许多技术创新做的很好的企业或产业在转型时却惨遭失败的案例也充分说明了制度创新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度创新可以保障资源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制度创新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抑制不合理需求,保障资源型产业的平稳升级和过渡,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和过度消耗资源。另一方面,制度创新促进接续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制度创新通过改变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投资方向等改变各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力度[9],培育接续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型产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制度创新主要通过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来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1.3市场创新是重要导向力
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各子系统转型升级行为都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而且都以外部环境为其自组织行为的重要导向。由于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运作的,任何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要通过市场才能够证明其转型实践的成功。市场创新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资源和能源需求市场的调查及重新认识,可以发现现有乃至发掘出全新的市场,进而以满足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资源型产业体系及价值链进行全新整合,通过利益导向引导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方向和模式。另一方面,市场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市场创新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思路和技术创新机会,这是市场创新引导技术创新的表象形式,而市场创新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诱发业已丧失持续发展力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则是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10]。
1.4驱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
协同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要素和系统整体间、系统与系统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模式和机制,协同通常通过有序架构的构建,实现“2+2>5”的整体效应和部分效应相结合的协同效应。协同是实现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根本途径。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各要素的协同驱动,各要素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受益又相互制约的协同演化关系[11,12]。一方面,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两大驱动力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显性的协同关系。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制度创新可引导和规范合理开发资源,激励新开采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引进资金和人才,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投入,可通过改变技术创新的报酬系统和利润分配等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同时,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诱导和制约因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形成资源经济活动的凝聚,这种凝聚活动的外部性会诱致新的制度创新,另外,各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能调动资源重新配置的积极性,强化新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市场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力,决定着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对战略创新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全员创新渗透在各要素创新的始终,是全面创新成功实施的基础,自然也是资源型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正如管理学家Robbins(2002)指出的,员工难以抵制他们参与决定的变革,员工创新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推进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进而改变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轨迹。全员创新自身又需要制度创新的保证和协同。正是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的良好协同,才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运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大多数只在技术创新或是制度创新上做的很好的资源型企业或产业最后却转型升级失败的根本症结所在
2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始终受驱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全要素)的创新,并以资源、非资源和环境为主要因素。
阻力主要表现为由于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产业结构畸形和产业功能缺失所带来的产业自身持续发展问题。合力作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轨迹如图1 所示。( 1) 建设期( T1 ~ T2 阶段) ,驱动力占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 2) 成熟期( T2 ~ T3 阶段) ,阻力逐渐上升,产业发展缓慢; ( 3) 发展后期,若驱动力不足,阻力大于驱动力,则产业出现衰退趋势( T3 ~ T4 阶段) ; 若驱动力强劲,有效抑制阻力,则产业经历短暂过渡期( T3 ~ T4 阶段)后进入再生阶段( T4 以后阶段)[13]。
`
图一
3.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创新管理演化的过程,各要素创新成为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其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14]
技术创新主导
资源型产业延伸 资源型产业平衡 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发展 协同发展
潜导产业规划 潜导产业扶持 潜导产业成长 潜导产业
中央制度
制度创新主导 全员创新
制度创新主导 协同 全时空创新
地方制度 技术创新 全要素创新
市场创新 三者协同主导
建设期
成熟期 过渡期 再生期
图2 创新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1)技术创新维。基于资源型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将技术创新分为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和潜导产业技术创新两个层次。其中资源型产业是指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在优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的产业,包括资源开采业、资源初级加工业以及包括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链横向拓展在内的资源深加工业,对资源型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潜导产业既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辅助产业及衍生产业,也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无关但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带动能力的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的不依赖于原有资源的新植入朝阳产业。前者可以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后者则可以为资源型产业今后的转型埋下伏笔。
(2)制度创新维。制度创新维可分为中央制度创新和地方制度创新两个层次,资源型产业大多是国家直接投资控制和扶持的产业,且资源型产业一般都由国家垄断,所以中央层面的制度创新对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导意义和决定性作用,此外地方层面也应充分考虑资源地区特点,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各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性,在响应国家制度的同时,进行符合地区特色的地方制度创新,中央与地方双层面的制度创新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
(3)全要素创新维。这一创新维各要素渗透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的始终,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起着很好的协同与保障作用,所以其自身并不独自成为一个维度,但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与再生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全要素创新维以提高产业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协同为手段,通过全员创新的有效实施及全时空创新的合理规划,使资源型产业在过渡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顺利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再生期,进而促使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生命周期维。创新协同驱动的演化即在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支撑和引导下,通过发展“潜导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的过度依赖,循序渐进实现“非资源化”接续的过程。其协同驱动模式为: 伴随生命周期各阶段发展,创新协同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型演进。
4资源型产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驱动机制及策略分析
协同理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下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反映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哈肯通过大量的类比和分析发现,系统的相变过程与子系统的性质无关,而是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所引起的协同运动的结果[15]。对于资源型产业而言,创新协同可认为是通过全面创新管理各子要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序参量,以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和全员创新等为从序参量或协同参量的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自组织过程。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创新协同机制存在差异,需深入剖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转型升级策略。
4.1技术创新主导(建设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建设期,因产业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源开发,产业的资源型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表现为以资源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为主,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对今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应对和规避。
(1)技术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此阶段,地区资源禀赋较好,资源储量丰富,资源保障量高,政府大力扶持资源型产业发展,产业产量稳步增长,资源型产业以处于产业链上
游的基础性资源为主,资源要素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生产的扩大推动产业的扩张。此时,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明显,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开采能力和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资本快速积累,资源产业产出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带动制度对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向技术创新倾斜,而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利益驱动,使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产业的辐射作用缓慢,甚至弱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产业
间断层,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内部投入要素比例失调
(2)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依托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在资源开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实现纵向一体化,促进与资源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16]。如: 勘探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勘探能力,扩大可探明资源储量;采掘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延长资源使用寿命; 资源利用技术、资源初加工的生产和工艺创新,可提高产品品质,扩展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利用率和资源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的限制,潜导产业受到资源型产业挤出效应,自身发展受限,此时应以地方政府为主,积极规划潜导产业布局,根据区域自身特色,规划资源型配套产业和新植入朝阳产业。如: 积极规划和扶持电力产业,装备制造业,鼓励其技术创新,自主发展; 结合地区区域及国家战略定位优势,规划新植入朝阳产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产业结构有序演进
4.2制度创新主导(成熟期,过渡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熟期和过渡期,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此时需通过创新要素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的改变来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平衡和潜导产业的发展,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
( 1)制度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成熟期阶段,资源保障量逐渐下降,产量趋于稳定,产业经济规模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回报而高速增长,产业单一特征凸现,若不进行转型升级,资源型产业将步入衰退阶段; 过渡期阶段,资源型产业萎缩,基于市场创新所引入的潜导产业发展将决定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走向,需实现资源型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复合型结构的稳步过渡。这一时期,原有基于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提高潜导产业发展积极性,为避免资源耗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失业和福利变差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制度创新
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制度创新倾斜于潜导产业培育,并加大扶持力度,潜导产业技术创新行为加强,资源型产业与潜导产业之间关联带动作用加强,产业断层逐步修复。
( 2) 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一方面,完善资源产业制度,保障资源产业发展。如:抑制粗放开发,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对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耗竭性进行补偿; 完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成本要素形成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行严格的产业规划制度,提高资源产业的技术门槛,使资源部门成为技术含量高,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化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加强潜导产业的扶持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合理化。如: 建立衰退型资源产业预警与援助机制,支持资源产业改造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建立新兴产业体系,减少衰退产业在撤让时造成的沉没资本;提高潜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资源型产业人才结构,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
4.3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再生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再生期,资源型产业结构从以资源要素为主向以技术和知识要素为主的形态转变,此时往往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跨越阶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了资源型产业所在区域的经济、人口、地域的扩张速度,在市场经济调控下,资源型产业与相关配套产业及第三产业实现合理布局与调整。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表现为以市场创新与战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以全时空创新为着眼点的全员创新参与实施的全要素协同创新的过程,各创新要素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资源型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 1) 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驱动机制。此阶段,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的需求变化,资源型产业应持续的以市场创新和战略创新为导向,不断提升产业投入要素中的技术比重,因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突出,技术创新需求明显,进而产生与技术创新投入相匹配的制度创新需求,以保障技术创新的进行与持续。此时,资源型产业应着眼于全时空创新的视角,立足于全员创新的实施,在全区域甚至全球内重新配置和组合资源,使自身的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同时,由于关联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空间布局的调整,政府部门职能开始侧重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产业次序及产业内技术与分工的递进与升级,而这一进程的保证需要政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资源的利用等。此阶段的资源型产业内外部环境都面临着剧烈的变动,因而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模式,保障资源型产业和潜导产业的和谐演进[17]。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此阶段资源型产业发展最明显的变化为: 从单一化的资源型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体系转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需求明显。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重心按照三次产业的次序递进和升级,政府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如中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 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内部逐步实现技术层次和价值链分工的递进和升级,原材料产业完成向资源深加工产业的转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此时,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形成了一个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5结论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到理论界,政府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产业生命周期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是推进资源型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进入再生期的必然选择,其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呈现出明显的协同性与动态演化性。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容及价值还须市场,战略,全员等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才可得以充分实现,尤其是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和再生期全要素创新协同尤为重要。经分析表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表现为包括生命周期在内的三维模型结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要素创新的协同过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协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驱动形态有所不同,深入探究协同机制,可有效把握协同机遇,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英东.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创新[J]. 经济经纬,2007( 2).
[2] 齐晶晶,阎维洁.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新视角、新观点的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9( 4)
[3]李树人,谢承泮.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12).
[4] 姚平,喻登科. 煤炭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 1)
[5]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徐君,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7]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 王志宏,何志强. 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J]. 煤炭学报,2003( 8).
[9] 肖劲松,冒亚明.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0).
[10] 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11]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
[12]B Tucker.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 Berrett - Koehler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2002.
[13]刘耀彬.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接续及援助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4]刘丹,鲁永恒.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三维体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3)
[15] 哈肯.1984.协同学.徐锡申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6]姚平,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 8)
[17] 贺正楚,等.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 管理世界,2012(12)
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发展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彻底掀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随之带来的就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即挑战与机遇并存。21世纪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已经不是单纯的以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本来维持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而需要以知识贯穿整个管理,把知识作为新的竞争资源。因此,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及时应变市场的需求,把知识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核心,才能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房地产企业管理开创一片新天地。
2 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1 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企业实行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使整个管理模式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在知识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组织和制度等。
2.1.1 观念创新。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效益,就必须打破陈规,冲出旧思想的牢笼,树立全新的理念。管理观念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对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管理创新要求的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同步创新。
2.1.2 技术创新。在时代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分工的主导因素就是技术,并非资源或者资金问题。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引导市场的需求,技术更新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已经成了现代化企业竞争的根本途径。
2.1.3 组织创新。实行企业组织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和长远发展目标。运用新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重组与重置,形成新的比例关系和组织结构,可以让企业的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企业的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以组织创新作为依托。
2.1.4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指的就是把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与此同时,还要引导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序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为了能够建立一支更有效的团队,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有更好的效率和成绩。
2.2 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我国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发展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行企业的管理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必然的,作为房地产企业,其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固定的,但是这一系列的创新,还是得经过企业的有力执行方能奏效,如: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强化企业能力等,进而使企业处于统筹兼顾、指挥协调的重要地位。
管理创新是时展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广泛推行,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与国际贸易接轨,而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现状基本上还是属于松散型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因此,我国的地产企业应该通过管理创新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专业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日后的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和利益。
3 房地产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房地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相当快,整体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房地产企业在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3.1 过分依赖经验、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
部分企业过分依赖自身的经验、缺乏经营理念,而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企业家曾因为“别致”手段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于是就对房地产的经营理念和操作技能失去了兴趣,不对开发项目做长远规划。然而,房地产项目本身就具有经营周期长和报酬高特点,一些小企业或家族性企业却都是短期行为,无法扩大经营规模,也无法整合建筑产品特色和品牌优势。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但对于项目的开发和销售还是没能做深层次的科学论证,盲目复制他人的案例和经验,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以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2 财务失控随意大、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相对是比较高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降低了部分房地产业加强自身管理并获取合理收益的积极性。我国现在还存在着一些扶持房地产产业的特殊政策,如施工单位的垫资施工等,这就减少了房地产企业前期的投入,降低了其开发的门槛,同时又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实际效益。许多房地产企业没有成本控制意识,资金管理缺乏统一明确的财务业务授权机制,有些企业的二级项目开发公司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母公司无法有效地进行管理……以上种种因素都给房地产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
3.3 企业存在结构性缺陷、不利于制度创新
国内很多房地产都从事项目开发,从事资产经营的企业相当少,从事项目开发的企业,要么只经营商业房产,要么只经营住宅房产。这种经营结构单—的资产结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普遍拒绝制度创新,无法实现人才资源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模式,就算是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也往往处在于制度创新的盲区,致使人才大量流失,最终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4 新时期推进房地产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措施
4.1 不断地探索和借鉴新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只有把信息与人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首先,管理者要开拓视野,认清当前形势,抛弃旧理念,树立新的管理思路和预测意识;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人文建设,重视人才、尊重员工、敢于创新,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这些先进的理念作为基础,企业的管理人员才能明白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另外,建立学习型组织也是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方法。长久的竞争战需要具备更多更快的应对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更有利的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4.2 加强投资决策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房地产企业必须调整投资结构,彻底改变片面追求产值和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减少呆滞资产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家的宏观调整政策调整企业投资方向,优化生产投资结构,明确投资重点,加大住宅及基础设施建设,使自身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并且能够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该搞清楚市场各类建设的建规模和要求进度,在此基础上调整生产计划,确保项目前景好、见效快,争取做到在同一年开工、竣工并获得良好收益,改变目前老项目无法竣工,新项目资金不足的局面;另外,可以通过控制商品库存量来确定在建规模。对于新项目的施工,要遵循“三不开”原则,即无明确销售前景的高档商住楼和别墅不开,已出现商品房滞销地段的工程不开,不急需的公建及市政配套工程不开。最后,对于那些半截子工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对于因前期投入资金过大,前景不明朗的熟地,要果断地将土地转让,以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4.3 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体系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实行管理的根本,而制度创新则是房地产企业管理整体创新的有力保障。房地产企业制度的创新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改革企业制度、人才、经营者和股东的共同利益,来改革其经营机制和市场;与此同时,还应该健全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各权力机构,如: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能够积极配合并且互相监督。所以说,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就必须建立有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同时完善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面向现代化市场的经营机构,使企业能早日适应市场变化并与国际接轨。
4.4 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房地产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依靠大量善于经营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日后能更好的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重视企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大智力投资的比重,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出一直既有技术经验,又有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激励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制度、薪酬制度、精神激励制度等,真正的既要留住人才,又要培养人才。
5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房地产企业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企业实行管理创新,从转变观念到加快制度创新再到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使企业能够合理的配置资源,并且转变企业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同时,保证在技术、经济和产品领域的创新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客观分析内部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合理的管理模式,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 构建 创新
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现代组织所接受,而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实施过程中,制度的关键性作用不可忽视,它是促使现有组织人力资源转变为其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1]。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对影响人力资源制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的重要行为,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增强。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之中,制度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认识和重视,尤其在注重执行力和组织创新的当今时代,如何构建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特征,最后给出了构建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和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为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关联性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本
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中,人力资本几乎没有全面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对其重视度远远不够。公司通常会将人力资本直接看做是劳动力,虽然这并非是对人力资本的不重视,但是该种做法最终会导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很难发挥其功能[2]。然而把该种现实反映在分配制度方面,所产生的后果就是人力资本的收益和作为劳动的收益几乎是等同的,这不但会使员工的内心产生不平衡的想法,还会进一步将这一想法转变为现实。为此,需要在组织战略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其作为确定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一类重要因素来对待,使人力资本能够与货币资本一样,体现资本的属性。因此,在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上,必须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拥有的产权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人力资本在产权制度上的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员工个性
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制度当中,因为把人当做是众多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和职能仅仅在企业组织的作业层和管理层中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功能重点反映在实现对员工的约束上,这不但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挥,还会对组织的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3]。因此,在组织战略的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应该直接指向组织的未来发展目标,通过柔性化的制度模式转变传统的运行模式,这对加强企业员工个性的发挥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组合性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组合性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两个人同时工作发挥出的作用,并不简单地等于两人单独发挥作用的总和,期间产生的消耗与成因是必须引起关注的:首先是员工工作本身的问题,例如企业工作流程设计非常不合理,员工工作环境较差;其次工作本身非常单调与乏味,很难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再者企业员工之间的配置非常不合理,比如员工之间很难相互理解和支持,工作关系极其不融洽,这些都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增值性
人力资源的使用不仅不会弱化或者消除人力资本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状态,反而还会对经济增长反映出收益递增的特性。比如,可使人力资源“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与“量”的要求逐步下降等。由此可见,企业人力投资持续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存量进一步增加,最终使得整个经济的效益得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增值性十分明显。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推进经济的增长。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具有生命的资源表现形式,企业人力资源和人的自然生理特征密不可分。所以,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创新要全面的利用其载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反映其生物属性。因此,企业在解决人力资源这个问题时,不但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持续的开发,而且要保持人力资源潜能发挥的最大化。除此之外,人力资源具有思想和感情的属性,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当中,人类可以通过意识作用于行为,然后对主观行为的结果展开分析、判断和预测,如此一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就具备了主观能动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时效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唯一性特征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时效性流会被逐渐的重视起来。所以,我们要进行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以此来产生必要的人力资源存量,然后通过把这部分人力资源投入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当中,从而获得收益,最终使得人力资源的效用得以实现。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运用
(一)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它的有效运行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保障。在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当中,一旦改变系统中的某一个部分,都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相应改变。所以,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和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内部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现状以及国家政策环境等方面相结合。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通常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对工作与人员进行分析等基础层面;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与公司治理结构等宏观层面;企业人力资源的选聘与录用、培养与开发、业绩考评以及职业生涯管理等微观层面。
(二)加强人力资源制度的宣传与贯彻
企业如果想彻底执行人力资源制度,一定先让企业员工理解与熟悉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就一定要进行制度的宣传与贯彻,企业在执行人力资源制度宣传贯彻的过程中,要重点完善书面记录,对所有人力资源制度在各个层面员工中宣传贯彻后都必须保留有书面记录,以备日后查询。这样,在企业员工违反规定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时就会有据可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执行人力资源制度后,由于无书面证据证明制度是否得到宣传贯彻而收回处罚令或者减轻处罚,也不会造成员工后期不断的讨价还价。
(三)制定富有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指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出发,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重新评估与规划,从而形成一个一般性的人力资源组合。通过这样有利于在确保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需要的条件下,满足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造成的临时性人力需求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重新评估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界定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前提下,企业制定出预备性的支援人力规划,进而做出相匹配的培训计划,最大限度地为核心人员配备中层支援力量,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反应能力。
(四)设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所谓三维立体模式指的是由企业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一线经理进行科学的分工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要相互协作。具体来说,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支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一线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等基础业务。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的压力和制度差异所导致的经济绩效的差异,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因此,设计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解决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创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试图寻求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创新思路,得出的结论也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崔安荣,刘鸿. 制度建设是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01):40-42.
[2]石为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9(03):12-14.
篇5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向内因驱动方向转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对其全面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方面需要形成内因驱动,从而能够推动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对其进行制度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以往的情况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主要来自外部动力,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受到很多外力的影响,对制度进行完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制度建设中缺少内部驱动行为,因此制度建设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确保医院人力资源制度建设能够和医院的实际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对提高医院管理制度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选择最优的路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是个系统化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路径,才能解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确保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符合创新管理模式的要求。强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自身的创新做法,积极探索有价值的元素,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在具体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自己的路径,从而能够激活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具体实施中需要借鉴国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经验,从多方面经验中选择一个最优的路径,全面提升国内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水平。通过路径选择,实现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管理。从国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角度看,采取不同的管理路径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根据国内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预期目标,全面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能够优化医院人力资源,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为医院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医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经验,对其管理理念和工作理念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在管理路径选择中需要利用先进的经验,并且能够结合制度建设的具体方案,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论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制度创新水平。
(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坚持战略观念与技术事务并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人员招聘录用、岗位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培训角度出发,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能够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医院在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之后,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理念,把医院发展与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为医院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需要拥有创新理念,把医院的管理理念和相关技术事务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管理方法,对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需要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向转变,从而能够适应医院竞争发展的需要。从当前的情况看,很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人力资源系统性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的静态化管理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当前需要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更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员工技术事务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战略观念与技术事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实际情况看,技术事务离不开战略观念的引导,战略观念是技术事务的具体体现,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中需要全面提升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对策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从单一模式向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转变从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医院都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大都尝试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个模块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很难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作用,员工在此环境下很难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需要符合多元化模式的要求,改变以往单一人事管理的模式,需要从人力资源制度建设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转变,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性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创新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很难从系统化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推进。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从单一化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顺应时代形势,从战略高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奖惩制度建设,让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真正实现人生价值,让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对员工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考虑自身的发展,当前需要从自身发展与员工发展两个方面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奠定重要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从多方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各个模块协调一致,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化”水平。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商事 区域创新 制度创新
甘肃作为西部商业城市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是中外贸易和民族贸易的重要市场。但由于甘肃生态环境严酷,生产和生活基本条件差;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贸易的传统在后来并未发扬光大。西部大开发,给西北地区和甘肃的商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而甘肃商业要想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进行商事制度创新,由此激发商事活力,提高商业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
加强区域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能力是构筑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家层次上的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目前,.随着区域创新研究的兴起,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其目的是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以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从地区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使后进区域最大限度地吸收率先者的经验教训,通过技术引进,节省研究与开发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从而在短时间内缩短技术差距,有效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例如,我国的西部地区目前就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以创新带动发展,逐步缩短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创新是商主体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方能保持领先性、难以模仿和持续优势。回顾甘肃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到,甘肃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继而逐渐开放一些竞争性领域供其进入,最后又对这些经济形式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发展政策,这种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极大地加强了努力与报酬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大量的劳动者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寻找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长久以来被极度抑制的劳动热情得到空前的激发和调动。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逐渐完善和市场规则的趋于健全和合理,商事活动中的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加深,各种类型商事组织的比较优势得以凸现,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各种交易费用的下降和商业产出效率的提高。
商事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商事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制度对商主体实现财富最大化动机的阻滞和障碍。也即获取潜在利润是商事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然而有潜在利润并不等于制度创新就一定会出现。正如诺思所说:“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商事制度创新最终取决于潜在成本的对比。而影响潜在收益与成本的因素自然也就是影响制度创新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归结为:
市场规模。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同样,商事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也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以集中交易下的有形市场为例:集中交易这种商事制度能够给商人带来的收益体现在节约搜集交易对手和交易的时间和费用以及交易的安全保障费用,成本则表现在商人向市场组织者交纳一定的税费。尽管有形市场的各项开支随交易量的增长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分摊到单位交易量上的成本却呈递减趋势。无疑,集中交易的形成需要以足够的市场规模为前提。目前,甘肃商事交易领域大量有形市场有场无市、形同虚设的症结在于市场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
技术水平。技术创新首先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现有市场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资本循环的要求,进而使远方市场的出现最终成为必然。这种趋势对原有的商事制度和商事交易方式构成直接的冲击。英国的产业革命“几乎一夜之间使美国成为原料的主要供应地,而且也是接纳机器制造的新纺织品的主要市场。这种新贸易的来临,是造成商主体专业化和商事活动非个人化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相应降低着新制度的各项成本,推动制度创新的进程。
对新制度的预期。商事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使分工的益处不会因为交易成本过高而被抵消,这就为市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利益驱动力。制度创新中的成本和收益,有些是可计量的,有些是不可计量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远不象商事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那样可以进入财务报表分析。因此,决定制度创新是否可行,主要依据商主体对建立新制度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变化会导致商主体对建立新制度的收益和成本评价的全面修正。如过高的组织费用使一些制度创新无法推行,而若其他商主体愿意承担这些费用,则制度创新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减少,从而使实施新制度变得有利可图。由此推广,如果在实践中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每个人都充分了解新制度的有益之处,必然会减少改革的阻力,进而推动改革措施的顺利展开。
政府因素。如果这种影响的作用力稳固上升,则政府商事管理制度创新的难度就可以相应降低。这是因为:政府对商事活动的影响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利用其特殊身份强制推行新的制度。一旦一个由政府制定的某项商事管理制度为人们所接受,那么推广这项制度的政治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因某项制度而组建的政府机构经常可以相对更便宜地应用于另外一项制度上。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政府对商品和商事活动的干预的逐渐加强,在各项商事管理制度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商事制度的制定和推广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越来越经济。
制约商业发展制度性问题及对策
根据经济学要素投入理论具体而言,某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依靠市场的开放性和统一性。商事制度创新,目的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市场体系的开放性和统一性。甘肃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决定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事制度环境无法在一夜之间形成。在充分估计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商事制度创新成绩与贡献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应当说,一些关键的制度性问题已成为制约甘肃商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政府职能需要彻底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商主体和市场取代政府的资源配置地位的过程。随着商主体和市场力量的增强,政府也应当相应弱化其原有资源配置功能,这种变化在商事领域表现为,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对商事活动的直接介入逐渐减少,而将重点转向规范商事交易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和实施间接宏观调控上来。然而,目前甘肃的商事交易仍然受到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困扰,一些农产品、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跨地区、跨行业自然流动屡遭割裂,商主体异地经营失败者多、成功者少。从甘肃的地理位置上看,甘肃处在西北经济区中心地带,有着自己的优势。在西北经济区的东端有陕西省以及大型商贸城市西安与其他经济区相连,在西端有新疆维族自治区以及大型民族贸易城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接,加之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东西贸易的发展,周边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甘肃经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于甘肃贸易的发展。甘肃要以兰州商贸中心为主布局商业产业,以地区中小城市为基础布局商业产业;落后地区要以交通运输枢纽为中心布局商业。要加快商主体的发展和延伸,提高甘肃商主体的整体竞争力。争取多种形式与国内外商业合作,以对方的强势补自己的弱势,主动向中东部和国外出击,把甘肃的资源优势、特色产品打出去,打开甘肃的名牌产品进入中东部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通道。
市场运行不规范、交易秩序混乱的局面亟待扭转。近年来,甘肃商业内部竞争特别激烈,且在竞争形式上表现层次低。虽然甘肃省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遏止恶意竞争的发展,但收效甚微,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数量众多的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挂靠公司假借国有、集体和三资经济形式之名,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导致市场无序和不公平竞争;对市场客体进入市场限制不严,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且有蔓延扩散之势;契约关系和信用关系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商事违约现象较为普遍。
甘肃交易秩序混乱的原因主要来自政府职能转变迟滞,行政权力渗入商事行为,直接导致商事交易关系的错综复杂和交易秩序的混乱失调;我国现行商法尚需进一步的补充完善,不仅需要从法律上对各种商事行为给予准确的定性和归类,更应当对执法监管主体的身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处罚条款等实施细则做出详尽的规定和解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各种不规范和违法交易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而更加猖獗,这无疑对其他守法商主体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诱导作用。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商事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商业的发展。甘肃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商事被分割在各个职能部门,造成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调控、统一协调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商业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进程。因此,甘肃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规划21世纪甘肃商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商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商事经营规则,使商事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商事交易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市场建设需要合理的规则和有效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各类有形市场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着较强的自发性、主观性和盲目性。甘肃省内商业产业布局的区域性差异,东、中、西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及其结合存在着极大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区际利益冲突与贸易磨擦不断加剧,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使区域经济出现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事投资的行为主体无疑应当是具有独立利益并能负相应财产责任的商主体,但这决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放手不管。在有形市场发展上,政府与商主体的关系是:政府对商业的中长期发展做统一规划,确定商业基础投资的总量规模和具体分类结构,并使之通过法律形式成为制度;商主体在政府设计的框架内,通过公开平等的竞争争夺投资项目的归属权和运营权。只有商事投资的有关制度得到相应调整和更新,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建设和同业基础性投资中现存的盲目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商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甘肃应从各个方面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制度创新,为我国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旺来.商法学原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国雄.曹厚昌 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3.高在敏.商法的理念与理念的商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财务绩效;后勤管理;制度
高校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后勤管理是比较关键的管理内容。其作为重要的管理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高校的一切工作能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这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管理措施的科学实施,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和完善,才能有助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水平提升。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优化的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的管理水平提升。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从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有待解决,在对人力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不足,以及在管理的观念上也比较滞后,管理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差等。这就对实际的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一些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没有注重个人水平的提升,管理的整体技能没有及时性的和时展要求相跟进。还有就是在具体的管理人员上多是聘用的临时工,这就对实际的管理水平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再者,高校后勤管理的结构设置层面没有科学化呈现。后勤管理工作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这就必须要重视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但在实际的机构设置层面,并没有紧密和实际相结合,在后勤服务企业文化方面比较模糊,机构设置没有严格的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设置。各个机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使得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中效率相对比较低下。另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管理主体的监督比较乏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以及在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明确化等。这些方面的问题对高校后勤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有着很大阻碍。
2.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分析。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经费是主要的支持力量,所以在管理中就要能从财务绩效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财务经费的稀缺对高校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制约作用,只有注重财务绩效的提升,将资金的利用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才能对高校的后勤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高校的竞争力提升才能起到保障作用。在管理中制度的完善建立是比较关键的,这是财务绩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高校是高等教育事务当中的重要组织,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要能在制度的不断创新上得以实现,而财务绩效是对管理制度创新衡量的重要标准,在这一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才能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财务绩效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实质和管理的原则分析
1.财务绩效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实质分析。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实施中,从财务绩效的角度进行分析,高校的后勤中的绩就是业绩。要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水平,并要能有效的构建新型完整的后勤保障体制,这样才比较有利于高校的后勤绩效管理社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后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升,这就对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财务绩效的效就是效益,高校在后勤管理的工作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后勤资源提供的作用,高校的继续发展也需要后勤保障的支持,所以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优化,就要能注重从财务绩效的角度开展管理的活动,建立新的管理制度,这样才比较有利于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
2.财务绩效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原则分析。在财务绩效视角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对制度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要充分注重提高绩效原则的遵循,在对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能注重高校效益的提升,制度的创新会有相应的绩效,所以在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绩效整体水平的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要充分注重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要能按照这一规律进行创新制度。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水平的提升,是对高校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高校在后勤制度创新的同时,必须要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结合,不能盲目性的制定相应制度。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公益性以及以及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原则得以充分重视,才能有利于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财务绩效以及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优化策略
加强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创新,从财务绩效视角下实施措施就要体现出科学性。笔者结合实际探究了相应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对高校后勤制度创新发展就比较有利。第一,加强对后勤管理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将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加以提高。高校的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要的是要能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所以在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层面就要能充分重视。这就需要结合财务经费的实际情况,在制度上加以积极优化,将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加以激发。在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注重目标的明确化以及科学实施,在培养的模式创新方面要能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养要能注重监督考评制度的有效实施。第二,结合实际对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后勤体系的保障制度上进行优化。面对新的发展改革,就要能注重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将制度体系能完善建立,从而在后勤服务水平上加以有效提升。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在运行成本层面得以有效降低,结合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对后勤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将后勤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加以提升,这样才能为高校提供更加优越的服务。第三,对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要注重对后勤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在运行成本的控制层面得以充分重视,为实现后勤管理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财务管理中加以应用。还要注重高校后勤服务的内部绩效考核,以及在财务监督的相关制度实施上进行强化。在具体的监督工作开展中,主要就是对后勤财务的监督以及内部财务部门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等,结合实际将这些基础工作得以完善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高校管理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作为是保障高校整体运行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注重其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制度的优化上加以实施,在财务绩效视角下对高校的后勤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通过此次的理论探究,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整体发展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唐铃 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瑞芸.关于高校后勤财务改革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
[2]石磊,李含君.基于Dasum模式的高校后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1).
[3]薄录峰.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剖析[J].经营管理者.2015(34).
[4]黄鹤良.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9).
篇8
关键词: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理论误区;制度创新策略
一、绪论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昌盛,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却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困难。因此,为顺应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现代企业必须及时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这是企业维持安稳发展的保证,更是经济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人事制度、决策制度、组织制度、管理思想等内容,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动荡社会的重要举措,将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迫在眉睫。[1]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包括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在内的企业现代管理三大制度的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内容丰富,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人才开发、领导制度、组织机构、文化特色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而狭义上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规章制度或管理标准,是企业用书面的形式来表达的,用于规范企业技术、经济和生产等各项经营活动的规则、程序的集合。它在利益、权利和责任等方面对企业的机构及个体进行设定和约束,具体表达了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同时也是企业和员工所共同遵守和遵从的约束和准则。[2]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社会的生产结合密切,与社会化的生产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完善的企业制度能保证企业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某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要特别重视并寻找出原因及时纠正解决。
(1)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1)缺陷之一:制定管理制度时考虑不完善。企业没有将“综合管理”“人性化”等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当中,使得管理制度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同时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时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侧重生产的企业往往只重视产品的生产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管理及质量的管理制度。这可能会引起企业的经营危机,对企业的发展不利。[3] 2)缺陷之二:执行管理制度时缺乏足够的力度。有些企业能够较好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能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却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度,制度执行很不到位。这大多是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执行力,思想弊病较严重。例如,在一些民营企业中的友情化及亲情化关系致使政策难以执行等。
(2)企业管理制度出现缺陷的原因。企业管理制度出现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理念因素。企业管理制度健康地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先进领先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如果落后,势必导致落后的管理制度。因此,企业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切不可不思进取。2)人为因素。一切企业的管理都是人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所以人员的素质将决定企业管理制度的合理完善的制定以及有力的执行。3)物资因素。物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将为企业的发展运营及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没有充足的物资将使企业步步难行。
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方法
当今社会中,企业要寻求发展,做大做强,离不开创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升级自己的管理理念,认真研究制度问题、管理问题。同时要进行自我管理制度的否定及定位,按照新的市场需求创立和创新方法,新观念及新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条。[4]
(1)领导指挥中心要办实事、讲规范、肯执行。企业的核心目的是获取利润,这取决于领导班子能否具有足够的管理指挥素质。良好的领导班子可以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可以改善经营环境。而不称职的领导只会把企业掏空,所以选择培育优秀的管理领导者是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
(2)构建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素质和形象。企业精神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及文化将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
(3)切实抓好内部经营及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对于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制度要敢于抛弃,而适合的制度则要坚决保留并坚持贯彻。[5]要特别抓好资金、成本、质量和营销等四项管理,全面坚持质量管理,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五、总结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时时刻刻关注企业的发展,关注企业的管理。同时考虑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否带动企业盈利和发展。本文重点阐释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并分析了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方法,希望能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红勇.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商贸,2013(02):35-36.
[2] 张田,严春华.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62.
[3] 李晓蓉.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06):36.
篇9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分权 公共物品 制度创新 竞争秩序
一、引言
地方政府竞争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为提供公共物品,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的竞争。按照我国地方政府的设置结构,本文所称的地方政府竞争是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省、市(县)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生产要素的流入,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竞争市场的扩大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形成和界定
在中央政府的计划调控色彩比较浓厚的时代,中央政府控制了主要资源。地方政府为了当地利益而相互争夺资源的竞争实质上是“兄弟竞争”,而不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获得了明确的地方税收收益,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事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兄弟关系,而是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府政治上的集权和经济上的分权扭曲了分税制的制度根基,造成了地方政府扭曲的财政行为。从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本身来看,既可以考虑节流,也需要考虑开源,而后者又和前者相关。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实力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力,继而反过来又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对落后地区来说,地方政府为满足刚性的财政开支,必须涸泽而渔,可能在短期内毁灭当地未来的税源。如何形成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就成为当前中央政府必须考虑的改革重点。
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在竞争层面上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类主导行为态势:
第一,发展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地方软环境的建设来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从而扩大当地的税基。
第二,温饱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程度不足,通常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来保护当地企业的产品市场。
第三,贫困型地方政府。这类地方政府缺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了维持政府日常开支,通过各种手段对当地居民和企业进行剩余掠夺。导致当地税基遭到破坏。
三、分权、公共物品和制度创新对解决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
(一)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格局的形成始于财政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国家统收统支的制约,几乎不存在合理的竞争。自1994年的财政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原来所赖以依靠的所得税税种收入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对增值税的倚重程度更高。地方政府仍然有足够的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因为这是他们的收入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当然,中央政府越来越少地行使行政手段平调资源,使地方政府的利益得到相当程度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动机,也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中国分权化发展及其如何影响地方利益的问题,钱颖一和温加斯特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依赖于行政性(即政治的)分权,即把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分权到地方政府。这种分权创造了一种特殊性质的经济联邦制,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增强其权力和资源,并有权在某一规定限额之外获取剩余收人。
(二)公共物品供给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地方政府供给的公共物品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有能力供给数量更多和质量更高公共物品的地方政府就会对各种生产要素拥有更强劲的吸引力,从而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蒂布特(Tiebout)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公共物品供给的结论。如果地方社区或辖区的数目足够大,同时每个社区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类型不同,那么,个人选定居住的社区提供的公共物品支出水平是符合其偏好的。通过“以脚投票”,人们流露其偏好的同时,反过来促进公共部门的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另外,由于选择相同社区居住的人们有相似的偏好,不存在投票的问题,因此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状态。蒂布模型要处于均衡状态,其先决条件非常严格。首先,消费者可以完全自由的流动,其收入可以自由分割。其次,该模型包含着地方税收这一变量。第三,忽略了公共物品生产过程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和成本分摊的问题。第四,辖区间不存在外部效应。总之,如果迁移不需要成本,同时地方政府也以最低的平均成本生产其公共物品,地方税又是非扭曲的总额税,那么竞争型地方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效率,并不比市场经济对个人产品的分配效率低。
(三)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政府竞争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时,一是认为制度不会发生变迁,或者制度是外生的。因而通过抽象将制度省略或剔除掉;二是视制度的变迁是给定的,基本假定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无关。而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目前,制度已经成为地区竞争的重要介质。在地方政府竞争中,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但是有一个比较优势往往会弥补所有的比较劣势,一个比较劣势往往也会使所有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这就需要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讲,谁获得了制度创新的优势,谁就拥有最具实力的竞争优势。但制度并不总是有效的,受制度资源不足以及制度创新中行动团体决策趋向与素质等影响,制度优势的拥有和使用,是十分困难的。而正是因为提供制度性公共物品存在更大的难度,才更加显现出制度性公共物品对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确立的重要性。
当一个制度处于不均衡状态以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时,则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公共物品,在中国,作为竞争主体的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起制度创新的重任,成为制度创新的积极推动者。
四、地方政府竞争秩序重塑――关于地方政府行为改进的政策建议
政府的非良性竞争会诱使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低效率,以致阻碍未来的经济增长。要形成进取性竞争秩序,可以从重塑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着手,推动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并为未来的持续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扩大竞争市场范围
目前,现有的地方政府的体制构架、行政区划以及政府间激励制度是制约竞争市场扩大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扩大竞争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就需要把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步分离出来,通过整合周边地区的类似经济资源,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进而整合周边地区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步实现政
府向公共职能供给者角色转变。
首先,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中分流一部分正式工作人员组建跨辖区经济协调小组,具体负责辖区间的竞争优势定位、主导产品和产业定位、收入和就业转移等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协调小组过渡到协调会议的形式,以企业为主导,政府牵头,不定期或定期通过会议形式协调合作事宜,协调小组转化为跨辖区行业协会之类的非政府机构。简而言之,就是在两县或几县之间建立跨县的产品产销合作集团,互相促进对方优势产品的发展。
(二)干部异地“流官”实习制度
辖区之间的合作涉及到相互的积极性问题,除了收入因素外,本地意识也起着重要影响。现行的干部交流制度难以打破各部门中下层干部之间形成的牢固关系网,而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来自这张关系网及其背后的利益。
要促进辖区间的良性竞争,最直接办法是实施干部横向交流制度来打破地方关系网。我们的建议是,把干部横向交流和当地人才培养、政治体制改革以及辖区间经济合作四者结合起来。可以试行以下做法:在建立新型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安排在当地工作10年以内的公务员轮流到合作区内的其他地区实习。这种流动可以增加不发达地区中青年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开阔其视野,而且增加了地方官员利用关系网的成本。两方面的作用可以降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本,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问题,并能够保证地方政府之间的人才公平竞争。
(三)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竞争力的培育
篇10
关键词: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制度环境
1 制度及制度安排的内涵
制度,在一般意义上被人理解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的研究成果,制度内涵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制度的最基本内涵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或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和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的规则,前者同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后者则主要体现为法律规则、组织安排和政策;②交易是对制度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这既是由于习惯和规则只能体现于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中,同时又因为交易的各种具体形式描述不同的制度创造条件:③财产权与制度密不可分,因为它既与交易关系密切,又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主要手段;④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了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
戴维斯和诺思(1994)区分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环境被定义为“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如支配选举、产权与合约权的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这个区分是为了研究的便利,即把制度环境作为外生变量,只把制度安排作为内生变量。相类似的,林毅夫(1994)定义了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动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可以是正式的,亦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包括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等,而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等则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一个社会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则被称为制度结构。显然,制度结构包含了戴维斯和诺斯所定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为规则的组织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可见,诺斯和林毅夫等人的制度定义,都内含着这样一个假定,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并非铁板一块,它具有近可分解性,既有纵向的近可分解性,又有横向的近可分解性。
制度是一个大的系统,它包含政治(法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问题,鉴于整个社会制度结构的近可分解性,本文不可能涉及社会中所有的制度安排,而只涉及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安排,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制度概念可作如下界定:①制度是人或组织的行为规则。如果我们把人或组织看作一个系统的话,经济学对其输出功能进行描述所使用的语言即是“效率”概念。确切地说,制度本身不会产生任何效率,它只有同人或组织相结合时,才可能促进该系统的效率增长或“非效率”增长。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制度能否促进系统的效率增长的关键,取决于它同人或组织的适应程度以及由此引致的“制度化”了的人或组织同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②制度是组织构造的结构模式。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等同于社会组织,无疑看到了制度与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任何组织都是按照某种制度框架构造而成的,因而也具有类似制度约束功能的组织约束功能,如企业制度和宏观布局制度。但是,制度和组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制度是社会游戏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组织是为一定目标所组成的,用以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群。如果说制度是规则,则组织就是游戏的角色。制度不仅为人和组织提供了社会游戏规则,而且还为组织的存在提供了构造模式和结构框架。而组织则是由特殊的群体为了一定的目标并按照某种制度结构组成的社会集合体。因此,组织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功能,还取决于它的制度结构模式的构造以及对制度框架的适应程度如何,即组织构造以及对制度框架的适应程度如何,即组织构造的制度模式是否能为该组织提供“适应性效率”。③制度是人类主体内在的文化结构模式。制度不仅包括行为规则和组织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包括文化结构所形成的特定模式。制度离不开文化。根据以上界定,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制、体制、政策等含义。
2 制度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到新增长理论再到制度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重要的变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传统经济学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技术变量在生产中的内在性,提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但该研究的不足是将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作为假设条件予以忽略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虽然也认为制度创新可能是重要的,但在实证研究的假定中却假定这些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无关。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实质也是制度创新外生论。很明显,“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有意无意忽略了技术创新导致的经济增长可能对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客观需求。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视为一种客观的“创新过程”,并提出经济制度的变迁或创新是人们为降低生产成本或费用所作的努力的重要课题,这实质上已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特别是技术创新紧密联系起来了。在其基础上,制度经济学提出,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这是对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全新认识。
制度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一个产业成长快慢的首要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需要适宜的制度作为支撑,制度重于技术,制度重于资金。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化结构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技术创新的绩效存在明显差异:一个专制的政治制度和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一个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和一个否定个人物质利益的经济制度、一个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和一个否定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一个崇尚创新的文化制度和一个贬斥创新的文化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因素可以通过创造技术创新需求来推动创新,技术因素可以加强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制度因素则为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可有效地激励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制度激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永久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新制度经济学的
分析表明,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之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短缺或制度供给的滞后等制度缺陷同样会制约经济发展。而且,制度具有“资产专用性”,制度短缺不能由其他要素替代。一种体制比另一种体制效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的不同,同样的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效率的差异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制度的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新制度经济学更具有实用价值,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能以发挥功能。诺思(1990)在分析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困时认为:“由于缺少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它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现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作用力来创造出持久的、规范化行为的,因而为人们决策提供了预期,一种保护经济主体从其创造行为得到收益保障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了能对技术创新主体带来预期收益,从而可以尽量减少技术变迁的外部性,避免创新利润溢出,从而造就了引导和确定技术活动的激励机制。技术进步依赖于知识存量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累进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因素,其预先的准备时间长,投资巨大、风险高且成功收益难以估计,单个的市场主体是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创新成本的,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它包括能产生创新的制度(如农业国际研究系统)、确立产权和契约的制度(如公司法、合同法等)以及分担外部化风险制度(如环保法、保险制度等)。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是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综合运用的结果。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在于:在诸种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在该产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而要激发起拥有人力资本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设计出一种适当的制度安排,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提供足够的激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了高新技术也是束之高阁,几十年不用;即使引进了高精尖的进口设备,也可能放在露天日晒雨淋直到报废。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了一个能激励人们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并不断激励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新技术就会不断产生,技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而在一种压抑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只鼓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不鼓励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制度安排下,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创新的速度必然是缓慢的。制度安排是否为高新技术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没有建立有效的、刺激人们创新的并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的产权制度体系,其中包括私有产权、专利制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一个地区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是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作用,摒弃传统的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注重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必须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充分发挥技术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管理所有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创建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表明,制度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才是一条又快又好地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路径。
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安的《地区优势: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对造成美国这两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作了深刻的比较分析。这本书在1994年出版,就引起了各地区发展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原因是尽管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开发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却是后者蒸蒸日上,前者逐渐走向衰落。需要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这本书的作者写道:人们,包括硅谷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它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研制出了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制度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资金、技术、人才、制度四大要素中制度是第一重要的:作为激励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作为市场配置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包括资本金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度具有整合功能。可以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三大高科技要素的互动与集成。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充分调动诸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并使其形成集成和互动,关键在于提供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只有通过制度改革才能为要素所有者提供一种持续的动力机制。事实证明,凡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政府没有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则市场机制也不能自动地实现高新技术活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高制度条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匹配性和耦合性,通过制度创新条件的供给优化,创造出能释放企业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氛围,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之道。
3 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
从广义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就是指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或初始条件和制度安排。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初始条件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产生的政治、法律和伦理的基本原则、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社会风俗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通常是指约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为规则总和。从狭义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包括由国家规定的正式制度安排(也称正式约束或正式规则)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也称非正式约束或非正式规则)。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和供给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到具体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力。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由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组成,而意识形态是核心,并完全可(甚至就是)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理论准则。意识形态是节约认识世界费用的有效工具,也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当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得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协调一致时,它可以节约制度运行成本并减少变迁的阻力。诺斯把这种制度形式的功能总结为“在于告诉人们关于行为约束的信息”。新制度学派将文化作为制度的载体,社会学中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