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劳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劳动的意义

篇1

(一)物流生产函数

本文中的物流生产函数是指中国物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宏观技术关系。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技术进步给收入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分配带来的效应分化而引发的技术进步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使得生产函数相应地分为中性生产函数和非中性生产函数。由于中性技术进步使得某个经济变量在一规定环境下保持不变﹙比如,当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不变时,两者在技术进步前后边际替代率保持不变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在衡量一个经济系统的技术进步及对某产业进行宏观研究时,做出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会使分析问题的难度大大降低,因此中性生产函数在现有文献中使用得较为普遍。但考虑到中性技术进步的强假设性,本文在物流生产函数的实际估计模型中同时采用了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技术进步两种生产函数形式。我们以全国及各地区物流业生产总值为物流业产出指标,以全国及各地区物流业资本存量与劳动作为物流业资源要素的投入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借鉴Denison﹙1985﹚的方法,把劳动投入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构成部分,其中劳动力人数作为劳动的数量部分。在Denison的方法中将教育作为构成劳动质量的部分,即人力资本水平。教育程度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由于目前中国的所有统计资料中,尚未发现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全国或区域数据,因此,本文采用全国及地区物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行业全部就业人员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全国及各地区用于物流生产的人力资本水平。综上,在考虑了行业人力资本水平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如下假定的物流生产函数模型:Y=F﹙K,L,h,A﹚上式中:Y表示物流产出;K表示物流业物质资本;L表示物流业劳动力人数;h表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A代表技术状态,如果描述为动态形式,则有A=A﹙t﹚,且dA/dt>0,t代表时间。对于物流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尽管超越对数函数无需固定替代弹性,但估计中较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仍使用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由于本文仅是通过全国及分省相关物流产业的样例对中国物流业的全效率生产前沿面进行估计,所以在生产函数中并未考虑物流生产中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技术非效率效应。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本在物流产业中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人力资本水平分量作为生产要素引入模型,以便考察它的物流产出作用。我们设定如下形式的物流生产函数:Y=A﹙t﹚KαLβhγ﹙1﹚其中,α、β、γ分别为相应生产要素的物流产出弹性。值得指出的是,根据Miller和Upadhyay﹙2002﹚的建议,生产函数﹙1﹚放弃规模弹性为1的假设,当要素弹性之和小于、等于或大于1时,物流增长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不变或递增。

(二)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在实际计量模型中,我们采用两种生产函数形式进行估计。中性技术进步的CobbDouglas物流生产函数表示为:lnYit=α0+α1lnKit+β1lnLit+γ1lnhit+α3t+α4t2+μit﹙2﹚此外,考虑偏向技术进步的CobbDouglas物流生产函数为:lnYit=β0+α2lnKit+β2lnLit+γ2lnhit+β3tlnKit+β4tlnLit+β5tlnhit+β6t+β7t2+μit﹙3﹚其中:Yit表示物流业产出;Kit、Lit、hit分别表示物流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人数、人力资本水平;αm、βn﹙m=0~4;n=0~7﹚为待估参数;μit为随机误差项,假定其服从零均值、不变方差的正态分布,即μit~N﹙0,σ2μ﹚;i代表地区;t代表时间,但换一种说法,它也是代表某个技术状态的指数,表示生产函数对应的技术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模型中t取值1~12,代表2000—2011年。本文以各省市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为物流业产出指标,以各省市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劳动从业人数及产业人力资本水平作为投入指标,对2000—2011年中国及各地区物流生产前沿面进行估计。本文基础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年鉴》、各地方统计年鉴及中经网,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我们选取2000—2011年的省级水平面板数据,在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中,因数据统计不全,予以中剔除,最终30个省区共12年的数据进入样本,共计360个观测值。由于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文中使用各省市地区相应年份的价格指数对当年的名义值进行平减。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及其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细分的行业价格指数,本文采用各地区当年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分别对上述两个指标进行平减,得到以2000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值。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的计算,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其基本公式为:Kit=Iit+﹙1τ﹚Ii,t1﹙4﹚其中:K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以基期不变价格表示的物流业资本存量;I表示以基期不变价格表示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τ为折旧率。在使用永续盘存法时主要涉及基期资本数量的计算和折旧率的选择。原则上讲,在利用永续盘存估算资本存量时,式﹙4﹚中的τ应该是重置率,但由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对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的基础,所以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统一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来代替重置率。本文将固定资产折旧率τ设定为12.1%①。对于基期的物流资本存量的计算,参考欧阳小迅、黄福华﹙2010﹚的做法②,在计算出基期物流资本存量后,即可利用式﹙4﹚计算出以2000年为基期的2001—2011历年的物流资本存量。关于全国及各区域③相关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三)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静态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估计方程﹙2﹚和﹙3﹚。常用的面板数据的静态模型有三类,即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利用Chow检验的F统计量检验识别使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再利用Breusch和Pagan﹙1980﹚提出的基于Lagrange乘数的检验统计量LM识别使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最后利用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之间进行表2物流生产函数的估计(中性技术进步)分别表示显著水平是1%、5%、10%;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N为样本数。表3同。选择。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不能拒绝解释变量与随机效应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无关的假设。另外,为了控制各地区以及各年份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采用双向﹙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2﹚、﹙3﹚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和表3。表2中,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多数达到1%的置信水平,显示物质资本、劳动力及人力资本水平对物流产出和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与中西部相比,技术进步能为东部地区带来更多的物流产出。表3中,偏向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回归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弹性系数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物质资本弹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程度明显大于人力资本弹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前者﹙0.006﹚是后者﹙0.001﹚的6倍;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投入要素弹性变化情况与全国大体相似,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弹性系数并未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但与中东部比较,西部劳动力弹性系数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尽管变化程度较弱;另外,偏向技术进步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也表明,技术进步对东部物流的促进效果更大,其产出弹性较全国水平高出至少20%。为了考察中国物流生产的规模报酬性质,同时为观察比较各区域规模报酬差异性提供参考,利用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回归参数计算规模报酬及估计各投入要素在2000—2011年的物流产出弹性,结果见表4、表5、表6和表7。随着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产业内规模经济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伦志,1996﹚。在物流生产函数中,无论是中性技术进步还是偏向技术进步的假设,都将物质资本投入、物流劳动力投入和物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系数相加,得到的总产出弹性均小于1,即α+β+γ<1,这说明中国物流生产﹙2000—2011年﹚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物流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某种稀缺投入要素的限制,使得各投入要素不能按比例增加﹙比如在中国物流生产中,尽管资本投入增长较快,但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缓慢﹚,进而导致规模报酬递减。另外,由于人力资本水平的限制,产业内部或外部的技术管理、创新成果较难转化为产业内生产力或转化的程度较低,也导致物流生产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减。但是,规模报酬递减的程度是有地区差异的。以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为例,西中东部的弹性系数之和呈现递增现象﹙0.675<0.768<0.821﹚。由于东部地区无论是在市场体制、产业规模、对外开放程度还是投入要素质量等方面均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能够获得相对更大的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市场回报﹚。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没有考虑产业内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不仅本身能使产出增加,而且能对产业内其它生产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外部性,进而增加产出。所以,如果考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物流生产中﹙比如东部地区﹚就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从表4—表7还可以看出:无论是东中部还是西部,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均呈上升趋势,而劳动力弹性呈微弱递减趋势,说明对于物流产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在逐步递增,而劳动力的影响程度在缓慢下降;此外,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尤其是物质资本﹚仍然是物流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2000—2011年中国物流产出增长中有68.74%来自物质资本的投入,18.33%来自劳动力投入,6.25%来自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其余6.68%则来自于技术进步①。

二、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借鉴BlinderOaxaca方法,对中国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造成差异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和估计物流生产函数﹙见本文第一部分,也可理解为物流收入决定模型﹚,然后通过相应的等式变换得到物流业劳动生产率条件期望的线性表达式,并以此对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定义: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物流业总产出/物流业劳动人数。

(一)物流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BlinderOaxaca分解

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劳动市场中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工资﹚差距问题。它将不同群体的收入﹙本文讨论的是不同区域的物流劳动生产率,即物流业劳均收入﹚看作是某些特征禀赋的函数,差距主要由不同群体﹙或区域﹚的特征禀赋差异和这些特征禀赋市场回报率差异两部分组成﹙邢春冰、罗楚亮,2009﹚。BlinderOaxaca方法是在条件均值的位置对不同群体﹙或区域﹚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由于物流业各地区特征数据的样本数量相对有限,不足以得到“收入分布”的经验估计,因此,对于物流业而言,目前采用关注平均水平差异的BlinderOaxaca方法对物流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进行分解是合适的。依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首先将物流产出差异分解为:ln﹙YA﹚ln﹙YB﹚=﹙aA0+aB0﹚+∑nj=1ln﹙xAj﹚aAj∑nj=1ln﹙xBj﹚aBj=﹙aA0aB0﹚+∑n[j=1ln﹙xAj﹚ln﹙xBj]﹚aAj+∑nj=1ln﹙xBj﹚﹙aAjaBj﹚其中,A、B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区域,aj代表参数估计值,lnY代表物流产出自然对数的均值,ln﹙xj﹚代表解释变量﹙特征禀赋﹚观察值自然对数的均值,ln﹙YA﹚ln﹙YB﹚为A、B两地区的用自然对数均值表示的产出差异;上式中,∑nj=1ln﹙xBj﹚aAj项相当于构造的“反事实收入”,并以此将产出差异分解为两部分:∑n[j=1ln﹙xAj﹚ln﹙xBj]﹚aAj是特征禀赋可以解释的部分﹙特征效应﹚,﹙aA0aB0﹚+∑nj=1ln﹙xBj﹚﹙aAjaBj﹚是特征差异不能解释的部分,是由地区间特征禀赋回报系数差异造成的﹙系数效应﹚。由于不同的“反事实收入”得到的差异分解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上式中也可以构造另外一个“反事实收入”∑nj=1ln﹙xAj﹚aBj﹚。因此,参考Cotton﹙1988﹚对BlinderOaxaca方法的修正,采用比较双方特征禀赋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权重解决这一问题,使分解结果更为稳健。我们利用中性技术进步的估计结果,通过物流业生产函数,经公式变换,得到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分解。首先有:lnYlnL=a0+a1lnK+a2lnL+a3lnL+a3lnh+a4t+a5t2+μlnL⇒Eln﹙Y/L﹚=ln﹙Y/L﹚=a0+a1lnK+﹙a21﹚lnL+a3lnh+a4t+a5t2进一步得到两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分解:E﹙DABxj﹚=ln﹙YA/LA﹚ln﹙YB/LB﹚=﹙aA0aB0﹚+∑n[j=1ln﹙xAj﹚ln﹙xBj]﹚aj+∑nj=1ln﹙xAj﹚﹙aAjaj﹚+∑nj=1ln﹙xBj﹚﹙ajaBj﹚其中,DAB代表A、B两地区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aj=rAaAj+rBaBj﹙j=1,3,4,5﹚,rA和rB分别为地区A和地区B的物流劳动人数占各自地区劳动力总数的比例,aj是aAj与aBj以rA和rB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a2=rA﹙aA21﹚+rB﹙aB21﹚=rAaAj+rBaBj﹙rA+rB﹚;∑n[j=1ln﹙xAj﹚ln﹙xBj]﹚aj是特征禀赋可以解释的部分,﹙aA0aB0﹚+∑nj=1ln﹙xAj﹚﹙aAjaj﹚+∑nj=1ln﹙xBj﹚﹙ajaBj﹚是特征值无法解释的部分,是由特征系数造成的差异。

(二)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

以表2的估计结果为基础,在得出360个有效样本相关变量的分区域均值后,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地区间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均值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见表8。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物流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中,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大,条件均值差异值为0.827,中部与西部地区差异次之,东部与中部地区差异最小,差异值分别为0.505和0.199。中国物流劳动生产率地区间的相对差异巨大,如东西部的差异值约是东中部差异值的4.16倍。将差异进行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东中部物流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37.69%可由它们在特征禀赋上的差异得到解释,这个数值在中西部和东西部分别为48.51%和45.95%。可以看出,中西部与东西部的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结构相似,大约一半的差异是由地区特征效应造成的,另一半由地区系数效应﹙即各地区特征禀赋的市场回报率的差异﹚所造成。东部与中部在特征值的差异方面相对小一些,而系数效应所解释的差异部分达到62.31%。具体而言,在地区禀赋差异中,物质资本对物流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的解释份额最大,东中部的解释份额达77.39%,中西部为60.59%,东西部为57.92%。就绝对值而言,东西部差异最大,差异值为0.479,分别为中西部与东西部差异的157%和311%。各地区物流业物质资本投入的不平衡是造成地区间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均而言,东部地区的物流业社会固定资产存量高出中部地区60%,与西部相比,更是高出244%。因此,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大西部地区的物流相关物质资本﹙如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是缩减地区间﹙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物流生产率差异的重要途径。劳动力所带来的生产率差异为负,说明控制劳动力变量后﹙即如果东、中、西部的物流劳动力分别处于同一水平﹚,东中部的东部、中西部的中部及东西部的东部的物流劳动生产率将相对提高,而两两比较的另一方的劳动生产率则相对降低。这从侧面反映出,尽管劳动力投入仍然是物流产出增加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简单地依靠劳动力的投入来减小生产率上与东部的差距是不足取的。因此,各地区产业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理解为劳动力质量﹚较单纯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人力资本水平对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解释份额相对不显著。东中部、中西部及东西部的该要素解释比例分别为5.03%、3.76%和3.87%,这与目前中国物流业人力资本水平总体水平不高有关。就全国总体而言,物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行业全部就业人员比重约为15.72%,大量低端劳动者从事着低端的物流活动,对物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从绝对差异来看,东部与西部的人力资本水平差异最大,差异值为0.032,东中部与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差异分别是东西部差异的31.25%和59.38%。随着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一些优质劳动力选择留在中部或从东部回流,提高了中部地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这个趋势可以从东部与中部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最小﹙差异值为0.01﹚这一事实得到部分验证。由于利用Cotton﹙1988﹚加权指数的分解方法,虽然能得到较稳健的特征差异,但却不能将不可解释部分做进一步分解,无法得到各要素弹性系数﹙要素的市场回报﹚对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解释贡献。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各要素弹性的比较,对由系数效应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进行初步分析。从物质资本来看,东部的弹性最大,地区物质资本存量每上升1%,物流产出上升0.448%,较中部与西部高出0.052个和0.123个百分点。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全国水平,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在各要素弹性中都是最大的。考虑到物质资本﹙如交通设施﹚的空间溢出作用﹙刘勇,2010;刘秉镰等,2010﹚,可以说,就目前而言,物质资本投入是拉动物流产出、提高物流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1999年以来,各地区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而各地区的投资中,有相当部分用于流通网络的建设,这扩大了货物流通的能力,加快了流通速度,进而提高了地区的物流生产效率。因此,对于仍属于投资驱动的中国物流产业来说﹙欧阳小迅、黄福华,2010﹚,加大物流业物质资本的投入是增加地区物流产出、匹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减小地区物流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举措。物流产出对劳动力的变化表现较为敏感,劳动力数量每上升1%,物流产出﹙全国水平﹚提高0.324%。这就说明,当前物流业仍可以作为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行业。物流业在适当扩大行业人员数量的同时,增加行业的产出,有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但是,鉴于目前中国物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盲目、无限制地扩大劳动力数量,最终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从表8的分解结果也可以看出,如果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数量提高到与东部地区一样的水平,虽然物流产出有所增加,但是物流劳动生产率则会出现下降,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将进一步扩大。人力资本水平目前对物流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该要素东西部的弹性系数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仅为东部地区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系数效应差异中,东西部的差异﹙0.447﹚是最大的原因。从理论上讲,增强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质量﹚可以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降低物流管理成本,促进物流产出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第二部分的实证结果已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质量﹚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强,而与此同时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在缓慢下降。这一趋势是否会延续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进行观察检验。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篇2

>> 浙江省FDI存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 建筑业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密度、距离、分割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韩国对华OFDI对母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经济集聚对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日本大地震对黑龙江省与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欧美债务危机对河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辽宁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试论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究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毛日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8.

[4]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7.

[5]周申,杨红彦.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省市和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3.

[6]李应振,李玉举.劳动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

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村转移劳动力;制约因素

一、陕西省产业结构

陕西拥有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该城市群内包括了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等地级市,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产业密集区。陕西省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建设基地,陕北以化工能源为发展重点,陕南是绿色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造业为建设重点。陕西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陕西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骨架是在国家在“一五”、“二五”重点建设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大规模投入时奠定的;而1992年后快速增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三次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迅猛。我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但是由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瓶颈、第二产业劳动力供给存在短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这些都是陕西省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既促使劳动力创收、解决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又带动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奔向城市,造成陕西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材料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特点:(1)转移就业劳动力以第二、三产业居多,且多数从事非技能性岗位,偏重体力付出。(2)农村从业人员自身教育水平偏低,职业技能不足,转移不具有竞争力。资料表明,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取决于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工的社会群体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流动的“推力”,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是农民流动的“拉力”。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即经济收入驱动力,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制约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劳动力供大于求。(2)农民工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侵权事件时有发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处理。(3)城镇的严峻就业形势。城镇存在的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4)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土地流转机制的制约、以及工资收入低、生活成本增加造成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较大。(5)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近几年来,作为主要转移渠道的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造成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加大。(6)劳动力市场的制约。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估量及调节,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

综上所述,陕西省作为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城市化水平较低,除了鼓励引导转移劳动力自主创业、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服务体系之外,从就业结构上来说,要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产业,扶持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积极开拓高端服务市场。在此基础上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郭卫东,高全成,王跃文.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2006~2010)研究报告[J].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3]闫淑敏,秦江萍.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点贡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17~20

[4]彭荣胜.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进程实证——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1)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 精益化管理 劳动生产率 积极影响分析

随着精益思想的出现,人们逐渐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效益。但是将精益思想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却非常稀缺,大多数企业非常注重对生产成本的节约,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然而,人才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精益化管理,能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精益人才管理及其意义

精益管理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日本的丰田企业,在企业中,要求准时化生产,这就促使在生产中消除了一定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准时化生产到了美国,成为了“精益思想”。将精益思想用于生产中,就要求没有造成资源浪费。后来精益化思想逐渐从生产领域进入了管理领域,挖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通过节约成本的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将精益化管理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用精益的思想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杜绝人才浪费现象,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当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浪费时,这种浪费既是显性浪费又是隐性浪费,显性浪费主要表现为大材小用、消极怠工、人才流失,隐性浪费主要表现在用人不当和认知偏差的间接浪费。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益化管理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第一,消除人力资源浪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在过去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中往往注重对生产成本、生产时间等进行管理,加强利用效率,提升生产效益,却往往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人力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人力本身的浪费,而是没有对人才的价值进行开发,没有应用到合适的岗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效率。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其他资源的浪费。第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前提。企业除人之外的所有资源都是通过人来进行利用的,当人力资源没有进行精益化管理就会造成企业其他资源的浪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成本、资源、时间、技术等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当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而是将其放置在小部件中,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总体资源的浪费。第三,精益人才管理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保证,当人力资源没有进行精益化管理,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导致了精益生产的效率不高,让精英人才来推动生产的运行,制作合理的方案,实行时间、成本、资源的优化,为提升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挖掘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浪费现象

1.小材大用

大材小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浪费中的一种隐性浪费,会对整个企业的效益造成损失。当企业管理的民主性和公平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时,假公济私,结党营私,设置门阀,这就导致了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员参与了企业生产。传统上认为小材大用不是属于资源上的浪费,但是企业的各项工作和事务都是通过人才来运行的,当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或者“肉食者鄙而间焉”,在一定的岗位上或者没有实际的能力或者没有一定的责任心,这就造成了在工作中效率低下,在相同的时间和成本上取得了很小的收益,这就是资源浪费的症结所在。一般小材大用并不是员工个人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问题,明知其非才而用之,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的表现。例如历史故事《失街亭》中,马谡并非有才之人,而诸葛亮用其守街亭,街亭失守导致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在美国一家电器公司中,为了选好接班人,公司共用了四年时间对十几位候选人一一考核,最终确定了人选,这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

2.人才潜能浪费和大材小用浪费

很多企业管理者非常重视成本、资金、管理模式、市场调研,却往往忽略了对员工的潜能的开发。其实对人才潜能的开发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人的潜力有百分之九十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如果企业忽视对员工潜能的开发,对员工定位没有前瞻性和实际性,有很多企业直接规定员工完成规范的任务量,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在考核机制上提升其积极性,造成了动作的机械重复。一些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就导致员工实有其才,而因力不足而失之,倘若对其进行培训试用,让他对新的环境能有所熟悉,定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很多企业经常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企业注重工作经验,限制具有才华的大学应届生进入企业工作。注重对外来人才的提升,却对具有能力的下层员工提升到管理层上。有些人才由于性格因素,不喜欢阿谀奉承,导致了企业没有对人才进行重用。

3.消极怠工和人才流失

当企业管理出现了问题,对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上没有做到位,奖惩制度没有落实好,企业员工会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念头,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人才流失也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企业内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提升了能力或者掌握了技术后却投入其他企业,导致这种后果的因素除了员工的道德问题,还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当企业没有合理选拔人才时,员工看不到希望,会自行离职;当员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收入后,也会自动离职。所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物尽其用,适者生存。

三、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转变人才观念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保障

要想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行精益化管理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精益化管理思想,要一改过去的粗放性的人才使用导致的人才浪费,在思想上加强重视。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各项信息、数据的分析力度,建立工作档案,对员工的能力及工作积极性进行分析,将员工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将合适的人才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加大考核力度,对于员工的业绩做出分析,确定人才。要加大对员工工作状态下的观察,做到员工提拔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传统国有企业,要改变计划经济的铁饭碗政策,将市场化管理引入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逐渐提高,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杜绝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在员工获得技能和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开发员工的劳动效率。既要杜绝显性浪费又有杜绝隐性浪费,使用精益化管理提升员工的使用效率。

2.准确用人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准确用人是实现精益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企业要重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任用,管理者在企业中虽然在人数上非常少,但是在领导部门做好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管理者不称职时,部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其影响程度非常重要。所以企业要加强对所任用人员的准确性,完善对下级员工的考核制度,对于具有能力的员工加强培训和锻炼,将考核得到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测定。准确用人,就是要做到让人才站在适合他的岗位上,不能出现“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情况,防止人力资源浪费导致的其他资源的浪费。在对管理者的任用上尤其注意,当管理者出现以下情况下,部门员工会消极怠工。第一,管理者没有魄力,没有管理能力,导致了员工对管理者的不服,产生“这人也能当领导?天妒英才吗?”的疑问,导致工作不积极。第二,管理者没有落实奖惩制度的公正性,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按劳分配制度被破坏,多劳反而少得,员工积极性降低。企业要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对看中的人才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锻炼,要重用人才,不能错误地认为人才的任用会提高经济成本,要相信,人才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做细基础工作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条件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工作分析和绩效考核工作,做到细致化和精确化,要做出正确的工作分析,将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工资标准、人员培训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做到客观和真实,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衡量员工的具体工作才能以及职业素养,是将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人才浪费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除了工作分析需要精确化之外,绩效考核也一样重要,将绩效考核做到精细化,才能准确得知员工的基本水平,为员工的升迁、工资待遇提供合理的数据参考。待遇与职位变故与员工息息相关,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考核之后能够因材施教,对员工做出相应的培训工作,对员工提升职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

4.激活人的潜能是实现精益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激活员工的潜能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好激励工作。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就要求企业按劳分配,将薪酬与员工的劳动成正比,实行物质奖励和奖金绩效等奖励,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做到精细化。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斗志与激情。此外,激活员工的潜能需要一定的培训工作做出铺垫作用。

精益化人力资源管理要想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效率,就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挂钩,将精益化有效融入到企业的价值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充分的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企业的生产效益息息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会影响员工的生产效率,人才浪费将会导致在资源优化上产生不合理,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利用精益化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将有用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其合理的价值,才能做到避免人才浪费。

参考文献

[1]王军.实施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 推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J].河北企业,2012(7):69-71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情况有本质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解释和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部经济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

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篇6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物质劳动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37-02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历史沿革

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早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给予关注的是欧洲重商主义者。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初见端倪,商业资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在此社会经济结构下,重商主义者开始宣扬商业领域劳动,并认为只有商业劳动,才是能够增加国民财富的生产劳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研究从商业部门逐渐转向实际生产部门。重农主义者在看到农业劳动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后,提出了否认重商主义关于货币是财富的说法。他们认为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离开流通不与其他财富交换就无法促进国家财富的再生产,对外贸易活动也仅是用一种有出售价值的产品去交换另一种产品而已。只有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因为真正的财富是从土地里生产出来的,工业劳动只是对农业原料进行加工的农业附属品。

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他认为能够生产利润,并与资本直接进行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只与收入发生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他说:“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虽由雇主垫付,但事实上雇主毫无所费。制造业工人把劳动投在物上,物的价值便增加。这样增加的价值,通常可以补还工资的价值,并提供利润。……家仆的维持费,确是不能回收的”[1]303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的动机,对此,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斯密又指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不会随生随灭。……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是很困难的”[1]304。这一表述不难看出斯密把能够生产出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将劳动成果的物质形态作为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标准。在用斯密的两种标准分析生产劳动问题时,矛盾就出现了。例如独立的小生产者的劳动,按照第一种标准,属于非生产劳动,因为独立小生产者的劳动不与资本发生交换,按照第二种标准,属于生产劳动,因为这种劳动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对此,马克思批评“亚当·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他在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给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也是如此。”[2]

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的成熟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于是他分别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进行了考察。

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生产劳动是人类使用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使用价值的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从社会属性的角度,马克思从商品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条件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也必须是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在此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加入了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将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包含在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中。商品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因此只有当劳动成果投放市场经过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后,劳动成果才具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上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反之,某种劳动成果虽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使用价值),但在市场中不能完成交换,不能实现价值,那么这个劳动成果就仅仅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生产这个产品的劳动也不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物质产品都能够实现价值,因此并不是所有物

生产领域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可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在于劳动成果是物质产品还是非物质产品,而在于劳动成果可以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可以实现价值。因此,对于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类型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虽然没有物质形态的劳动成果,但具有有用性,能够在商品经济中通过交换实现价值,能够创造价值,因而就是生产劳动。

有相当长的时间,苏联及我国部分学者认为生产劳动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并引用马克思的以下论述作为依据:“如果整个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3]据此说明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物质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事实上,马克思这一表述所要说明的是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即生产劳动的目的是生产各种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并非强调产品的物质形态。学者们的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考察生产劳动是对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具有普适性,但不足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于是,马克思专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进行分析。他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就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使用价值、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共同生产的劳动,因此,只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劳动力的价值,并给资本家带来“剩余”时,劳动才算是生产劳动。可以说,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生产劳动就是直接与资本相交换,能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与收入相交换,不能带来新增价值的劳动。“这里判别生产劳动的关键是“量”而不是“质”[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了那些仅仅生产使用价值或价值,却生产不出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再被看作生产劳动。于是,生产劳动的概念被缩小了。  通过分析,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定义“并不是由劳动的物质性质生出,而是由劳动借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生出”。“劳动的物质性质,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性质,就它本身来说,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个区别无关。”[5]生产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所具有的社会规定性,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性质相联系的。同一劳动由于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三、深入认识生产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四种生产形式。物质生产中交织着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中也交织着物质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在社会生产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四种生产形式“不是分别孤立存在和展开的,而是处于互为基础和前提、相互渗透和映射、相互交织和贯通、相互制约和转化、相互为己为它的内在融合的普遍相互作用之中。”“这四种生产形式具有内在融合的复杂统一性关系。”[7]

马克思囿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以及时代的客观限制,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并没有否定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随着我国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脑力劳动取代,大量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逐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构成了不同于农业、工业的第三产业。这些劳动虽然不参与物质生产但却无时无刻不服务于物质生产,并与工业、农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生产的全部。

生产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有不同的含义。根据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原理和方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应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创造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凡是符合这个目的,能创造出财富,能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满

足人民需要的产品,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在此,生产劳动的概念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内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劳动领域。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4]谢富胜.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j].经济评论,2003,(2).

[5]王成稼.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1).

篇7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是世界影响巨大的伟大的民主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瑞士社会处于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在家庭、学校中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教师及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裴氏成为一个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在青少年时便立志要献身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事业,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实验和著述活动

裴氏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办“新庄示范农场”,他试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农业种植示范实验,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结果实验失败。裴氏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总结失败教训,苦苦思索,选择—条通过教育贫苦儿童的手段,用教育的方法去提高人民生活、改良社会的道路。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他从1774年开办新庄贫儿教养院开始,直至1825年伊弗东学院关闭为止,前后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在新庄、斯坦斯、布格道夫和伊弗东等地,结合教育实践,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教育实验,作教育演讲,宣传新教育观,推广民主教育制度,同时还以惊人毅力,在接受前人和当代科研新成就的基础上,以求知探索精神,寻找教育规律,开拓教育理论新领域。

2、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不是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来的,但真正付诸实践把二者的结合看作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却是他的功劳。

裴氏重视劳动教育,视之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氏所说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手工职业训练,以及其它一切有实践技能训练意义的教育。裴氏认为,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德、智、体(心、手、脑)的统一体。他从儿童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的过程,还必须是发展他们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以及发展他们的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培养有智慧、能思想、能实干的道德完善的人。他从当时瑞士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劳动教育是发展儿童劳作能力的民众教育所必需,也是对儿童进行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新庄时期,他就开始试验,每天既教儿童手工劳动和园艺劳动,又进行初等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的教学。他认识到由于发展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必然能给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因此他更深刻地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心理化的基本原则下来进行,他深信这样一来,必将在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中发挥真正作用。教老结合思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教育的面貌、人的发展出现崭新的一面。

裴氏还根据教育心理化原则,对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和进行提出了看法。劳动教育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家庭实施最早的劳动教育,就应从手、臂、腿等的关节活动锻炼开始,并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裴氏还提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以家庭生活为教育中心,实施生活教育。他认为,意志的锻炼是人类才能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幸福的源泉。他把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突出地放在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看到家庭从儿童幼小时起,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奋斗、持之以恒进行劳动的意志力,会激发他们主动进取精神,而这是儿童的才能发展和将来能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劳结合没有反映大工业生产发展趋势,两者间的结合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机的。但他通过长期实践,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以及提出教劳结合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个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现实意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目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则的趋利原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性还没有来得及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作出思考,一是思维中的陈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传统管年根深蒂固,因此,导致了教育中出现了只学习不做事的现象。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

篇8

关于这一问题,一般都主要论证第三产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的问题。有的学者通过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来包容第三产业所覆盖的劳动范围。谷书堂从解决传统理论与现实矛盾的角度出发,提出扩大劳动外延的见解;蒋学模则通过将马克思“总体工人”的概念外延扩大,来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还有的学者认为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工业和农业时代的事情,现在用生产劳动来衡量是否创造价值已经不够了。显然以上的观点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和已经发展的现实出发说明第三产业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关于使用价值、价值和生产劳动的界定

(一) 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和非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1作为使用价值必然包括实物形态的产品,但是并不意味着只有实物形态的物品才具有使用价值。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认为使用价值仅仅包括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他认为无形的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他解释 :“服务这个名词,一般的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2这就是说由劳动所提供的服务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没有区别的,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二) 价值的内涵

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指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众多生产者付出的个别劳动,经过商品经济的社会平均化机制后形成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实质上是一种看不见的商品生产关系,马克思的劳动“物化”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主体的“对象化”。说商品价值是“物化”劳动,也就是把价值归结为取得“对象化”形式的劳动。马克思就是这样用“物化”、“对象化”劳动的哲学命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产过程中主体劳动客体生产物的内在关系,经济生产过程中主体劳动商品价值的内在关系,由此第一次对经济理论中难解的商品价值作出了科学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

只要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在分析商品世界十分丰富的形式中,始终坚持把“价值实体”作为社会生产关系来认识,特别是摆脱商品是“物质实体”的模糊概念对思维的干扰,就会顺理成章的得出以下认识:物质生产领域寓于物质、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中的“对象化”劳动以及其他经济生产领域寓于非实物形态使用价值中的“对象化”劳动都形成价值。

(三) 关于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又叫做生产的具体劳动,是指改变物质形式、适合人类需要的具体劳动,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

生产劳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个历史范畴,是个辩证发展的范畴。”3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生产劳动作了最早的探索的,是16世纪至18世纪的重商主义者。由于当时的英国对外贸易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使早期的重商主义者把贸易看成财富的源泉。与之不同的是,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法国出现的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能提供新价值,因而农业劳动是唯一创造财富的劳动。但是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共同之处,即都是从价值增殖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劳动最本质的规定性。与之相比,亚当?斯密对待生产劳动的认识就十分深化,他肯定了农、工、商各业的劳动在质上的同一生产性,认为一切生产物体产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为此时价值的增长不只是依赖单纯的某一个具体劳动。当社会生产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产品不再仅限于物体产品时,人类需要对象的范围也就进一步扩大,不再限于生产物体产品的劳动,而是也包含大量的生产无形物质产品的劳动。

综上所述,劳动价值理论所要阐明的是价值的形成,但是形成的前提必须是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惟其如此,私人劳动才能通过变换转换为社会劳动,才能实现价值。并且,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应当是以是否有用作为前提,而不能以是否是实物形态作为约束条件。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产品是商品,那么在生产服务这一产品的过程中,就必然有人类劳动的凝结。

第三产业各部门劳动价值创造的具体分析

商品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确定某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要看它是否是从事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本文依据前述分析,具体就第三产业内部四类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予以阐述。

(一)流通部门劳动价值创造的分析。

有关流通部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上,许多学者引用马克思原著中的观点作为依据,认为流通部门是不创造价值的。马克思关于流通部门不形成价值的观点,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整体轮廓描述时舍象了局部事实的情况下提出的。在研究流通问题时,他把整个资本循环概括如下:货币流通过程(劳动和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价值增殖了的商品流通过程增殖了的货币(PmPW'G')。在这里,流通过程仅被当作商品、货币之间的形式变换。

在研究资本循环的开始,做这样的抽象是完全必要的。首先,在整个物质生产运动中,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全部社会劳动的核心,其他劳动是围绕这种劳动而进行的;其次,如果把流通过程的劳动、流通过程可能发生的价值变动加进来,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界限就会模糊,不利于抓住资本循环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现实运动中,价值的实现不是不需要任何劳动就可以完成的。运输、储存等生产性流通所提供的服务当作商品时,所付出的劳动就会形成价值。由于流通过程总是与实物产品相伴随的,流通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就会体现在实物商品中,表现为其价值的增加。

(二)为生产生活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劳动成果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且具有使用价值,它们主要用来满足个人、家庭、企业的物质以外的需求。这类服务同样不是自己使用,而是用来交换的,所消耗的劳动需要得到补偿。在这类劳动中,金融行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是争论的热点。白暴力、程恩富、郭晓鲁等人认为,金融行业是从属于产品的生产,是由商品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发展引起的,因此其活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本文认为,金融活动之所以能从存贷利差中获利,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活动所提供的服务是商品。

与一般的服务活动相比,金融活动收取服务费用是与利息的收支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谈一下利息。利息是伴随借贷行为而产生的,是资金所有者因让渡资金使用权而所得的报酬。在简单的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支付和收取的利息是相等的;而在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中,借方支付的利息要高于贷方所获取的利息,其利差为金融机构因提供融资中介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对于贷方而言,尽管他让渡资金使用权,但同时把寻找借方及由此带来的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它应该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在现实中,借贷双方为金融服务机构支付的服务费用以利差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简化对存贷双方收取服务费用的手续。因此,本文认为金融服务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

(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劳动,包括教、科、文、卫等部门的劳动。这类劳动产品为精神产品。精神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像书籍、绘画、音像制品等是有形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至于无形产品,如音乐家唱的歌、教师上的课等,其使用价值当场被消费掉,它们是否创造价值呢?

事实上,教师、医生、音乐家的劳动成果如果进入商品生产阶段,他们的劳动就形成价值,即,在形成商品中所付出的劳动需要计量和补偿。以教育服务为例,教育服务是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服务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其使用价值越大;其次,教育服务的价值是教育活动中所有劳动时间的凝结。学生以大体上等于教育服务价值的货币去购买教育服务的使用价值。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收益率极高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与物资资本相对应,是商品化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起着生产性作用,导致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教育服务是商品,教育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四)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篇9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的第一要素,不少人开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并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科学劳动的性质和范畴的认识,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贡献和促进我国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原子能的运用、海洋技术、生物科技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个人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已取代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80%。为此,有人开始怀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已经过时,应该用所谓的“科技价值论”或“信息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和科学劳动的论述

学术界有人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归为体力劳动价值论,认为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只有体力劳动创造价值,脑力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这是毫无根据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所有这些人共同劳动的产品。这表明,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又包括脑力劳动。

马克思也非常重视科技和管理等因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他在关于“总体劳动”的论述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指出:“在总体劳动过程中,有的人用手工作,有的人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未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创造价值,而是也强调脑力劳动和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技劳动在价值形成尤其是决定价值量大小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是,生产商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不仅肯定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和对价值量大小的决定作用,还特别重视它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的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的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自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后的近两百年间,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人类正在迎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如果说前两次科技革命把人类从体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话,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则是把人类从脑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20世纪初,社会经济的增长只有5%到2.0%是靠科学技术获得的,而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已高达60%以上。据统计,美国国民收人的50%,工业产值的58%,都是靠信息技术取得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同时指出,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非实体要素发挥作用,只有与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物化为先进的劳动资料,使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机具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更为先进。(2)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劳动对象的质量和利用率。(3)通过学习和培训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高素质的人和高效能的物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由此可见,新科技通过作用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人劳动过程,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本身不会创造价值。

马克思分析了科学技术物化对象的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人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却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但同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工艺的产品成本上。先进技术的物质载体—机器只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它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把价值转移到它生产的产品上,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和作为科学技术物化形式的机器设备本身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只是科学技术发明者和创造者的科学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科学劳动的概念及其范畴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同科学劳动分不开的,科学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直接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变成为一个从属性的因素。

按照马克思对科学劳动的论述,所谓科学劳动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用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个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这种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表现为潜在的生产力。二是把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的创造性劳动。这既是运用过程,也是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实践过程,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总之,科学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来源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它不只是少数人或一、两代人劳动的结晶,而是人类世代相传长期劳动的结晶,它不仅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分析,更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探索与研究。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劳动对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据统计,近20年来。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籍约有60万种。平均每分钟就有1 157种书籍出版;每年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约有500万篇,平均每天就有13 699篇论文出现,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在30万件以上,平均每天就有833件专利问世,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多读书,多掌握信息,才能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凭借其创造力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成果。

由此可见,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是一种要求高的创新性劳动,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脑力劳动,是高级或超高级的脑力劳动。

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为了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应把创造价值的科技劳动的范围加以扩展。过去,仅把企业范围内的科技劳动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现在看来,这个范围太狭窄了。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看到我们当今的现实和马克思设想的存在较大差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马克思关于总体劳动的论述,扩展生产劳动的范畴。理论界比较赞同的观点是:凡是一切与生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扩展科技劳动的范畴,不仅企业的科技劳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全社会范围的科技劳动,凡是进人市场交换的,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这对于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收人分配都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也应列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之列。高等教育不仅创造和形成价值,而且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劳动力,为创造更多的价值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

四、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贡献和收入分配

(一)科技劳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创造价值

科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而且是较高级,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比一般工人的劳动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科技劳动之所以是创造高价值的复杂劳动,其原因在于这种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使用上的两个特点,一是学习费用高,劳动力再生产投人大;二是劳动强度大,这不仅仅是因为竞争的经济对科技开发的需求在时间上紧迫,而且是因为科技劳动是一种高创新性劳动,要求较高的劳动强度。因此也要求较高的劳动补偿。

2.创造社会财富

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会带来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巨大增长。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迅速增长,表现为较多的社会财富。

3.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率先使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将使其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从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二)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理顺分配关系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这几年来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科技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较为有限。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采取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理顺分配关系,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首先要肯定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高级脑力劳动,理应获得较多的报酬。

篇10

[关键词]经济领域问题想法

对经济领域存在问题之若干想法:

1 如今,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所逐步认知,依旧是一个依靠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到资源的过程。人们意识到不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是劳动,同时,新的发明、创造也同样是劳动存在的主要形式。由于知识具有无差异的劳动的属性,在交换中实现了其创造者目的,同时具有商品服务性。据有关经济研究人员表明,每月平均收入与其他地区居民的年收入相比,就是说,是社会发展对知识任的一种正确的认知。在那些不存在生产与交换的原始时期、生产力特别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经济的概念由无到有,可以说知识就是一个荒谬的存在,不但不能满足人们衣食的需求,更不能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享受。到了知识经济年代,即被称为后工业时期的阶段,原来在生产中只能是辅助品、改革中的媒介物的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头兵。知识生产者及使用者和知识的关系,具有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形式,也就是价值的形式。我们为了使用知识,从而购买知识,而且对知识定价,按照市场规则,获得其使用权。知识被生产是为了出售,消费者为了增值而投人生产,这样就去购买并且使用知识。 2,怎么样建立可持续的优势成本? 现在,大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成本优势,正因这样,中国人世以后,世界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向中国内地推进。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那些优势是依靠国家无偿划拔的土地、无偿提供的贷款,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来取得的。因此这些优势不能是持久的,也不是稳定的,更是不可靠的,构不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可靠性。企业只有在企业文化底蕴、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经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上建立的成本优势方才构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及优势低成本。

3,深刻认识到:对“劳动”怎么样的理解

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主旨、本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入,劳动价值的一元论,是只有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表现出许多变化与特点:

3,]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在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活动中,也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与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中,都是创造价值劳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在现代生产中,经营管理的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种劳动的地位高低及作用大小,不应该以是否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有些属于实现价值或价值形态转换的流通劳动,有些则是属于分割现存价值的分配劳动,这两种劳动都已体现了如今经济生活中不同种的劳动分工和活动性质的劳动。

3,2那些非法劳动中的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劳动,其本身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属于非法劳动,而非法劳动中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劳动,其本身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质的劳动,但却属于非法劳动,应该进行法律制裁。那些非法劳动中有害活动或者服务,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而且会损害社会的总价值,则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是有效劳动,也是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理与质都是符合市场需求与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的。无效劳动不能为市场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意义的价值,也就是无所谓价值的,甚至有些无并行劳动还表现为“负效劳动”,如损害环境的生产劳动可能是“负价值”,这样的劳动是不应该存在的劳动。

3,3这样说n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其中价值的主体是总体工人,价值的客体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劳动。因为现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极大提高的生产社会化程度,使得从类的生产活动逐步打破了个体劳动的局限,整个的生产过程已经不仅仅是单个劳动者所能完成的,而且是很多的劳动者在分工合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的工人”的劳动化共同构成的结果。因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逐步的扩展。就像《马克思价值理论学》所说的,“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耍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们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许多工人其同生产一个商品;……这些或那些工人的劳动同生产对象之间直接存在的关系,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文中所提到过的工程师有一种关系,他们主要只是从事脑力劳动。而文中所提到过的的工厂小工们,与原料的加工毫无直接关系;‘与监督直接进行原料加工的工人的那些监工。就更加远一些,或者有着另外一种关系;,,…,所有那些劳动者合在一起,是不能分离的……。由此可见,在如今的历史情况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等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不但包括简单劳动,而且还包括复杂劳动;不仅仅包含生产过程的直接劳动,而且包括一些间接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且包括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生产服务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