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劳动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劳动的内涵

篇1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服务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在当代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与之相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和服务劳动的发展程度也是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无疑给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服务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认识倾向:一种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为基础,坚持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因而服务业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也不创造价值。另一种是把服务劳动的内涵加以扩大,并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能为资本带来利润的劳动的定义为尺度,认为服务业的劳动能带来利润,因而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这两种观点的持有者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在于误解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服务劳动理论的相关原理和结论。为此,深人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服务价值思想,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理清,并对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有“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两个定义。“生产劳动一般”指的是人们在自然形态下从事的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劳动特殊”指的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下从事的反映该社会特性的、生产产品的劳动。在“生产劳动特殊”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判定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是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不是从劳动产品的性质,不是从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所固有的特性)得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生产关系得出来的”。马克思判定服务是非生产劳动的条件是这些劳动“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人即工资或利润交换”,如果服务经营的方式改变了,服务“作为活的要素来代替可变资本价值合并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去”,服务劳动直接生产资本,那么,服务劳动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特殊。他明确指出:“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用,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歌唱,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的服务劳动,就是这样一种生产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从属于决定当时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服务劳动是否属于生产劳动一般则要进行具体分析。马克思将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把自己的劳动固定在某种物上,并且确实使这些物的价值提高了。”这些服务劳动都是生产商品,即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马克思以运输服务为例对生产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因此它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这点大多数人都同意。另一种马克思称之为纯粹的服务,这种服务“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这种服务劳动所提供的消费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服务本身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马克思将官吏、艺术家、牧师、律师、教师等归人“纯粹的服务”。这些人的服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艺术家如演员、音乐家等,他们的表演服务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交换价值(通过服务取得报酬获取生存资料)。如果这些演出被录制成片,他们的劳动就物化了,若不被物化,他们的劳动一经提供随即消失。第二类:教师和医生。马克思指出:“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的,例如学校教师、医生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人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第三类:国家官吏、军人、法官等。马克思说:“他们的劳动有一部分不仅不是生产的,而且实质上是破坏性的,但他们善于依靠出卖自己的‘非物质’商品或把这些商品强加于人,而占有很大部分的‘物质’财富。对于上述三类纯粹的服务,马克思都肯定他们的服务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马克思对纯粹服务的分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纯粹服务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则不是生产劳动,理由是这种劳动不具备马克思所说的物质规定性;也有人认为纯粹服务无论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还是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都是生产劳动,理由是马克思认为“以产品或某种使用价值为结果的一切劳动、一般地以某种成果为结果的一切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我们认为物质规定性只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成为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而生产劳动不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中,它还存在于非物质的生产领域如服务生产领域中。

篇2

【内容摘要】劳动改造是中国监狱行刑的特色,而在监企分离的背景下监狱企业应发挥自身职能为改造罪犯服务,实现改造人、惩罚人、保护人、帮助人的目的。在监狱经济不断发展创新的形势下,探讨二者功能的关系,有着积极地现实意义。根据对罪犯劳动改造内涵地阐释,本文提出了监狱企业如何发挥服务改造职能的具体路径:监狱企业文化倡导模式、现场管理劳动习惯培养模式、劳动技能培训模式、劳动健康保障模式、就业推荐和社会联接模式、罪犯劳动力技能管理服务的六大模式。

【主题词】监狱企业 服务 改造功能

劳动改造是世界各国监狱行刑中普遍使用的手段,在中国现行的监狱行刑中,组织罪犯劳动是主要的改造手段之一,也是监狱行刑的主要手段。监狱的劳动改造主要依托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在监企分离背景下,监狱企业是改造罪犯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服务于罪犯改造功能是监狱企业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监狱企业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直接促进了监企为改造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趋势下探讨监狱企业的生产劳动与发挥改造功能之关系,围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监狱劳动改造质量,促进罪犯的顺利回归社会,成为摆在监狱工作者面前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一、监狱企业生产劳动与发挥改造功能的关系

(一)生产劳动与监狱行刑之间的功能关系

1.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具有维护监管安全的稳定功能。确保监管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重要职责。从实践过程和结果来看,监狱企业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作用,是其它任何改造手段都难以替代的。稳定功能的目标是特定人群的稳定。一是生产劳动具有引导特定人群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功能,服刑人员能通过劳动获得改造奖励、身心发展、谋生技能、警察的认同、同犯的尊重、家庭的认可,能从中得到认同感、尊重感、成就感,成长感,这是劳动带给服刑人员的正面效应;二是生产劳动具有分散服刑人员注意力的转移功能。从时间上,服刑人员在生产劳动现场占据其改造时间的2/3,从空间上罪犯的主要活动区域都处在生产劳动现场,生产劳动现场的严格管理和警戒设施的完备将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正常进行提供应有的保障。这种将服刑人员从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转移他(她)们的注意力,从而遏制妄想和又犯罪企图以及违规违纪想法的有效物理方法。但组织服刑人员生产劳动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将其视为廉价的赚钱机器,从事有损于身心健康的劳动项目和超时劳动、否则过犹不及,生产劳动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失去“稳定器”的作用。

2.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具有弥补现阶段国家财政保障有限,监狱经费不足的经济功能。“经济”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经世济民”,监狱企业的经济功能中的“经世”意指监狱企业为罪犯改造方面弥补财政保障的不足,保障监狱的正常运转;同时为罪犯的劳动提供适当的报酬以激励罪犯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以转变罪犯的劳动观念,促进行刑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监狱企业服务改造的基本功能。而“济民”意指监狱企业为监狱的布局调整、民生改善、承担监狱企业工人工资福利等方面提供保障,而这些资金都是“全额保障”之外的监狱经费实际缺口,因此没有监狱企业的“经世济民”就谈不上监狱的发展,或者说监狱企业的经费补充,是现在中国监狱发展不可或缺的血液。

3.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具有实现改造目的的服务功能。监狱企业服务于改造体现在为罪犯提供劳动改造所需的平台,即充足的劳动岗位。罪犯的劳动岗位与监狱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没有充足的劳动岗位对监狱的劳动改造造成根本性的影响。监狱企业为改造罪犯提供物质载体,从事主导产品的监狱企业为罪犯劳动改造提供生产设备、生产车间和厂房、从事农业生产的监狱企业为罪犯提供农业的田地、作物和牲畜等;从事劳务加工项目的监狱企业为罪犯提供生产车间和劳务加工项目的配套设备等物质,使罪犯的劳动改造“有物可托”。监狱企业为改造罪犯提供制度载体,监企分离以后,监狱企业围绕罪犯的生产劳动制定一系列的监企协调、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为罪犯的劳动改造正常进行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且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创新和调整,保证了制度的先进性,使劳动改造罪犯做到“有章可依”。

(二)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与改造功能之间的关系

1.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主要功能是改造人。改造必须有目的,中国改造罪犯的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首先就必须是合格的劳动者。而合格的劳动者的标准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是一定的劳动技能;四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发挥改造罪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矫治劳动观念功能、培养劳动习惯功能、塑造劳动技能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功能。

矫治功能是指矫正罪犯错误的劳动观念,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多数罪犯特别是未成年犯因为家庭的溺爱和家长的包办,从而使他们四体不勤,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由于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养成懒惰思想,最终缺失了劳动意识的形成过程;在错误的劳动观“教育”下产生了对劳动观念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如“鄙视普通劳动者”、“将劳动当负担”、“用劳动来惩罚孩子”,从而产生错误的劳动观念。矫治功能就是要在劳动观念和意识上纠偏,在劳动观念的意识形态领域激浊扬清。

培养功能主要是劳动习惯的培养,大多数罪犯在投入监狱企业的生产劳动之前是没有经过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培训的,如很多未成年犯甚至是刚出学校,就步入未成年犯管教所这所特殊学校,大多数罪犯和未成年犯没有系统学习过建立正确的劳动习惯和形成正确的劳动方式。因此在劳动习惯的培养上是“破”与“立”的结合,“破”是打破原有的好逸恶劳和散漫无序的行为习惯模式,“立”是重新建立新的适

合罪犯朝着合格劳动者方向的劳动习惯。

塑造功能是指劳动技能的塑造,之所以用“塑造”这个词是因为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即身体技能和心理技能的结合。塑造罪犯的劳动技能就是是对罪犯身心的塑造。要求罪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智力能力这是劳动技能的核心,掌握熟练劳动技术主要是指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的训练,进而形成谋生技能。

增进功能是指增进罪犯身心健康的功能,是指通过劳动的锻炼能使罪犯通过劳动改造达到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健康成长的目的,这对于未成年犯来说表现更为明显和突出。劳动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的论断在很多著作中已经阐明,适当的劳动对身体和心理的成长促进是毫无疑问的。

2.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隐是惩罚人。作为中国监狱工作三大手段之一的劳动改造,从诞生开始就包含有惩罚和改造的双重功能,而罪犯生产劳动是劳动改造的载体,有罪犯生产劳动才有劳动改造。罪犯生产劳动是监狱企业为实现服务改造的功能而组织的,包含有实现劳动改造双重功能的目的。罪犯生产劳动包含的惩罚功能以法律规范表述、制度明确规定、警察严格执法等一系列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所以强制性是罪犯生产劳动的法律刚性表达方式,如果没有强制性的罪犯生产劳动,那么罪犯劳动改造功能就无法行使。强制性也是刚性的保障方式,保障罪犯劳动改造功能的目的实现。因此强制性是罪犯生产劳动背后的性质,体现了罪犯生产劳动惩罚功能的“隐性”和“间接”。

3.监狱企业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法定功能是保护人。从罪犯所享有的劳动权利来看,罪犯的首先具有《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所有劳动正常权利,但因为处于监禁状态被限制行使,如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还有一些劳动权利他(她)们不能完全行使,如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其它可以正常行使的权利受到监禁条件和政策法律的制约,如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等。罪犯的劳动权利的实现必须在监狱企业组织生产劳动这个平台上,为维护和实现罪犯合法劳动权益制定罪犯生产劳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罪犯劳动权益的法制保障;监狱、监狱企业、监狱人民警察为实现这些制度所做的系统工作是维护罪犯劳动权益的实施保障;罪犯通过生产劳动达到劳动改造的目的是自身行为保障;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和制约是监督制约保障。

4.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现实功能是帮助人。帮助人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性质,罪犯生产劳动本质功能是改造人,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劳动改造让罪犯从身心上得到发展,这是罪犯从生产劳动上获得的首要帮助;其次是让处于监禁状态的罪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使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回归社会能实现自食其力,帮助和完善罪犯更好的享有就业权,这是监狱和监狱企业帮助罪犯成为合格劳动者进而顺利回归就业的应有功能,也是现实功能。

二、当前监狱行刑中罪犯劳动改造存在的不足

(一)劳动改造体系的基础薄弱特色不显。劳动改造罪犯是中国监狱的一大特色,但是我们劳动改造的特色并没有彰显出我们中国监狱改造的特色,原因就是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内涵上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文明,在监狱生产劳动中注重效益文明、制度文明、形态文明,而忽略了真正应该注重的体系文明,在监狱实践工作中对劳动改造是认识上高高举起,执行中轻轻放下。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罪犯的劳动改造目标不清晰、职能不明确、操作不便捷、衔接不紧密、投入与需求不相适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劳动改造的惩罚功能被强化而矫治功能被弱化。在行刑日益文明、科学、人道的趋势下,劳动改造的惩罚功能明显不能作为直接功能出现,因为劳动改造的强制性是为达到改造人宗旨而实行的强制,而不是为了惩罚人的目的而实行的强制,这种强制性就是劳动改造“隐藏”的间接功能。惩罚和改造的功能在劳动改造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没有惩罚意义的劳动改造不是劳动改造,没有改造人意义的劳动改造是惩罚性的劳动报复,是简单的同态复仇而已。

但在实际监狱行刑中一些人将劳动改造间接的惩罚功能认识不清,导致了执法和管理上的偏差:如管理罪犯生产劳动方法简单粗暴、劳动生产的环境陈旧不堪、劳务项目对罪犯劳动力健康有影响、不遵守规定的罪犯劳动时间,等等。造成很多罪犯对劳动改造视之为畏途、在劳动中积极性不高、很多罪犯想法设法在劳动岗位和劳动项目选择中拈轻怕重,找关系、讲人情。

(三)劳动改造理念不足。《监狱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教育改造罪犯采取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劳动改造作为教育改造的手段之一也应采取狱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但实际上社会资源和力量和罪犯劳动改造的结合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社会共识,监狱的法律和制度并没有与时俱进,劳动改造社会化并没有深入普及。全国的出监教育监狱目前仅有以湖南的星城监狱为代表的寥寥几所,各省的出监教育还是星星之火,没有形成应有的燎原之势。封闭的监狱行刑理念制约着我们落实“首要标准”的行动,监狱行刑特别是对社会化要求程度很高的劳动改造,应该将罪犯改造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作为价值追求,将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作为目标导向,将“行刑社会化”作为工作的原则向社会延伸,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借助各种社会有益资源拓宽罪犯劳动改造回归社会的路径,彻底改变以往“自扫门前雪”的封闭行刑理念。

(四)劳动改造部门缺乏合力。现有罪犯劳动改造运行的模式是以监狱的劳动改造部门为主导、监狱企业、监狱教育部门、押犯所在的基层单位共同参与。监狱教育部门根据罪犯劳动改造的实际需要制定劳动改造的教育计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罪犯的劳动改造中来,如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从工作程序的角度审视完成罪犯的劳动改造功能是符合逻辑的,但从教育内容“合格劳动者”标准的角度审视,矫治劳动观念功能、培养劳动习惯功能、塑造劳动技能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四大功能没有形成合力,谁主导、谁参与、谁服务、谁监督、谁考核,都没有系统的制度规范和明确。形成了工作谁都到位,实际效果上谁都缺位的现象。

三、监狱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罪犯改造的具体路径

(一)建立监狱企业文化倡导观念模式

1、监狱企业建立文化倡导模式,主要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定位上对罪犯的劳动观念进行矫治。所谓导向功能,即监狱企业文化能对监狱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一是对罪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所谓约束功能,即监狱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监狱企业的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罪犯的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的罪犯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所谓凝聚功能,即发挥监狱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用监狱企业的以七大观念为主要内容价值观被监狱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罪犯)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谓激励功能,即监狱企业文化应把改造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改造和提升素养为中心。企业 文化能给罪犯劳动力思想上带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求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罪犯接受改造、自我改造、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2、通过监狱企业文化倡导模式树立罪犯的正确劳动观念。一是要求服刑人员树立对待劳动的四种观念:“敬业”、“乐业”、“勤业”和“尊规”。二是着眼于罪犯的回归树立规范竞争的劳动观念,即“平等”、“求利”和“竞争”。二是养成正确劳动观念。对以上这七大观念的教育应贯穿于罪犯劳动改造过程的始终,在入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就必须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作为重要的第一课来灌输。同时,劳动观念的教育主体应是管理罪犯的监狱人民警察,利用对罪犯劳动改造的过程进行劳动观念的矫正和树立,如每日的劳动点评、每周的劳动总结、每年的劳动总结和鉴定等。

(二)建立现场管理劳动习惯培养模式

1、培养罪犯正确的劳动习惯。要从培养五个方面的习惯入手,一是宣传传统性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做;二是强调动作习惯,按操作程序劳动;三是鼓励时代性习惯,学会共同劳动;四是重视私人习惯,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五是探索智慧习惯:找窍门探索巧干;五是训练公共性习惯,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2.通过现场管理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一是训练法。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训练法对于未成年犯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常说未成年犯因为年龄和身体特征的原因处于发育时期,可塑性大,抓住这个有利于矫正的良好时机有助于改造目标的实现。二是实践锻炼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以日常劳动改造的实践锻炼为主,鼓励罪犯的劳动改造的自觉性,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劳动和实践成果,给予他们在劳动改造中实践的舞台和时间,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三是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的实质是自我修养,即通过罪犯自己的思考、对比、反思,达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目的。这种方法发挥了罪犯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劳动改造上逆反心理的产生,没有强迫性,更易于为罪犯们所接受。四是活动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科普知识普及、参加“五小”活动和参加qc活动等在活动中提高罪犯的认识,培良好习惯。以湖南监狱系统为例,万安达集团公司率先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投资建立了“科普之窗”,以“科普之窗”为契机,推行“科普进高墙”活动,带动了未成年犯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使很多未成年犯在生产劳动中“用”起了科普知识,促进了生产工艺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成为以科普教育促进未成年犯矫治的典范。

3. 推行现场管理劳动习惯培养模式。对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主要在于思想启发,不是简单的教条。从有想法,到内心感受到触动,进而转换为行动,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过程。需要个人、团队以及整体的氛围的建设才能达成,施行的平台就是监狱企业现在推行的现场管理。

(三)建立罪犯劳动技能培训模式

1.监狱应加强罪犯劳动技能培训。一是监狱应从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的行刑目标的角度调整行刑模式,改变固有的封闭行刑观念,建立罪犯劳动改造行刑社会化的模式。二是监狱应从罪犯的自身特点和社会就业实际情况出发,为罪犯制定劳动技能培训方案。三是监狱应和社会需求和社会就业状况为罪犯创造试工机会和条件等就业准备工作。四是监狱应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做好职业技能的师资、技能考核鉴定等联接社会工作。

2.监狱企业的罪犯劳动技能培训主要依托所拥有的劳动项目,罪犯在职业技能培训上主要是一般劳动技能和专门劳动技能相结合,专门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独特能力,是创造财富的核心能力。以从事劳务项目为主的监狱企业着重培训的是罪犯的一般劳动技能,对专门劳动技能应从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出监前期的职业技术培训获得锻炼;以从事主导产品为主的监狱企业着重培训的是罪犯的专门技能,因为主导产品在培训的资源上比从事劳务项目的监狱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能更好的为罪犯掌握专门的劳动技能提供平台。两者培训的劳动技能以长期培训为主,以监狱为主导的技能培训应以出监前期培训和监狱的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

(四)建立罪犯的身心健康保障模式。一是在项目准入上坚持符合环保标准,在项目引进的文件上要明确凡新引进和原有的项目都必须符合新制定的引进项目环保标准:低能耗、低强度、低噪音、无毒害、无污染。在项目准入上为增加罪犯的身心健康设立了门槛,防止了生产项目对罪犯健康的影响。二是严格遵守劳动时间等劳动保护制度,保障罪犯合法劳动权益。劳动时间过长是影响罪犯身体健康和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从思想意识上为罪犯种下厌恶劳动的种子,从思想上抵制劳动改造的手段的应用。遵守规定的劳动时间是体现罪犯劳动改造效果的有力保障。三是与监狱共同从硬件设施上做好安全生产保障,从制定落实上做好劳动环境的安全防护保障,防止各种有损也劳动力健康的因素出现;从安全意识教育、安全规程操作教育、劳动现场管理、安全防护用品药品的配发、定期的劳动和安全检查、劳动力的健康体检、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规定处理罪犯劳动中的事故等建立健全的罪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防护模式,最大限度保障罪犯的合法劳动权益的实现。

篇3

关于这一问题,一般都主要论证第三产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的问题。有的学者通过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来包容第三产业所覆盖的劳动范围。谷书堂从解决传统理论与现实矛盾的角度出发,提出扩大劳动外延的见解;蒋学模则通过将马克思“总体工人”的概念外延扩大,来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还有的学者认为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工业和农业时代的事情,现在用生产劳动来衡量是否创造价值已经不够了。显然以上的观点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和已经发展的现实出发说明第三产业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关于使用价值、价值和生产劳动的界定

(一) 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和非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1作为使用价值必然包括实物形态的产品,但是并不意味着只有实物形态的物品才具有使用价值。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认为使用价值仅仅包括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他认为无形的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他解释 :“服务这个名词,一般的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2这就是说由劳动所提供的服务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没有区别的,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二) 价值的内涵

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指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众多生产者付出的个别劳动,经过商品经济的社会平均化机制后形成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实质上是一种看不见的商品生产关系,马克思的劳动“物化”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主体的“对象化”。说商品价值是“物化”劳动,也就是把价值归结为取得“对象化”形式的劳动。马克思就是这样用“物化”、“对象化”劳动的哲学命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产过程中主体劳动客体生产物的内在关系,经济生产过程中主体劳动商品价值的内在关系,由此第一次对经济理论中难解的商品价值作出了科学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

只要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在分析商品世界十分丰富的形式中,始终坚持把“价值实体”作为社会生产关系来认识,特别是摆脱商品是“物质实体”的模糊概念对思维的干扰,就会顺理成章的得出以下认识:物质生产领域寓于物质、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中的“对象化”劳动以及其他经济生产领域寓于非实物形态使用价值中的“对象化”劳动都形成价值。

(三) 关于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又叫做生产的具体劳动,是指改变物质形式、适合人类需要的具体劳动,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

生产劳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个历史范畴,是个辩证发展的范畴。”3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生产劳动作了最早的探索的,是16世纪至18世纪的重商主义者。由于当时的英国对外贸易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使早期的重商主义者把贸易看成财富的源泉。与之不同的是,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法国出现的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能提供新价值,因而农业劳动是唯一创造财富的劳动。但是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共同之处,即都是从价值增殖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劳动最本质的规定性。与之相比,亚当?斯密对待生产劳动的认识就十分深化,他肯定了农、工、商各业的劳动在质上的同一生产性,认为一切生产物体产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为此时价值的增长不只是依赖单纯的某一个具体劳动。当社会生产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产品不再仅限于物体产品时,人类需要对象的范围也就进一步扩大,不再限于生产物体产品的劳动,而是也包含大量的生产无形物质产品的劳动。

综上所述,劳动价值理论所要阐明的是价值的形成,但是形成的前提必须是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惟其如此,私人劳动才能通过变换转换为社会劳动,才能实现价值。并且,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应当是以是否有用作为前提,而不能以是否是实物形态作为约束条件。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产品是商品,那么在生产服务这一产品的过程中,就必然有人类劳动的凝结。

第三产业各部门劳动价值创造的具体分析

商品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确定某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要看它是否是从事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本文依据前述分析,具体就第三产业内部四类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予以阐述。

(一)流通部门劳动价值创造的分析。

有关流通部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上,许多学者引用马克思原著中的观点作为依据,认为流通部门是不创造价值的。马克思关于流通部门不形成价值的观点,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整体轮廓描述时舍象了局部事实的情况下提出的。在研究流通问题时,他把整个资本循环概括如下:货币流通过程(劳动和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价值增殖了的商品流通过程增殖了的货币(PmPW'G')。在这里,流通过程仅被当作商品、货币之间的形式变换。

在研究资本循环的开始,做这样的抽象是完全必要的。首先,在整个物质生产运动中,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全部社会劳动的核心,其他劳动是围绕这种劳动而进行的;其次,如果把流通过程的劳动、流通过程可能发生的价值变动加进来,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界限就会模糊,不利于抓住资本循环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现实运动中,价值的实现不是不需要任何劳动就可以完成的。运输、储存等生产性流通所提供的服务当作商品时,所付出的劳动就会形成价值。由于流通过程总是与实物产品相伴随的,流通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就会体现在实物商品中,表现为其价值的增加。

(二)为生产生活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劳动成果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且具有使用价值,它们主要用来满足个人、家庭、企业的物质以外的需求。这类服务同样不是自己使用,而是用来交换的,所消耗的劳动需要得到补偿。在这类劳动中,金融行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是争论的热点。白暴力、程恩富、郭晓鲁等人认为,金融行业是从属于产品的生产,是由商品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发展引起的,因此其活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本文认为,金融活动之所以能从存贷利差中获利,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活动所提供的服务是商品。

与一般的服务活动相比,金融活动收取服务费用是与利息的收支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谈一下利息。利息是伴随借贷行为而产生的,是资金所有者因让渡资金使用权而所得的报酬。在简单的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支付和收取的利息是相等的;而在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中,借方支付的利息要高于贷方所获取的利息,其利差为金融机构因提供融资中介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对于贷方而言,尽管他让渡资金使用权,但同时把寻找借方及由此带来的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它应该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在现实中,借贷双方为金融服务机构支付的服务费用以利差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简化对存贷双方收取服务费用的手续。因此,本文认为金融服务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

(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劳动,包括教、科、文、卫等部门的劳动。这类劳动产品为精神产品。精神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像书籍、绘画、音像制品等是有形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至于无形产品,如音乐家唱的歌、教师上的课等,其使用价值当场被消费掉,它们是否创造价值呢?

事实上,教师、医生、音乐家的劳动成果如果进入商品生产阶段,他们的劳动就形成价值,即,在形成商品中所付出的劳动需要计量和补偿。以教育服务为例,教育服务是商品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服务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其使用价值越大;其次,教育服务的价值是教育活动中所有劳动时间的凝结。学生以大体上等于教育服务价值的货币去购买教育服务的使用价值。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收益率极高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与物资资本相对应,是商品化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起着生产性作用,导致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教育服务是商品,教育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四)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

篇4

    例一.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对这一论断中“劳动”的理解错误的有

    A、它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B、它是一种适应和利用自然界的活动

    C、它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

    D、它是指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

    解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基本概念,准确区分“劳动”、“生产劳动”的内涵。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劳动仅仅是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还不是真正的人类劳动。真正的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制造工具。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叫做生产劳动。马克思这里所讲的“劳动”,绝不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仅仅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而是“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获取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劳动,即生产劳动。弄清了这一点,可知C、D项内容是对马克思“劳动”的正确理解;解此题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注意,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按照题干的规定,必须选出对马克思所讲“劳动”理解错误的选项,因此,本题答案只能是A、B。

    例2.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B、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C、用机器制造机器        D、爆发第一次科技革命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基本知识,即史实,工业革命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是从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兴起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又大大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在英国首先出现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从上面史实可以知道,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包括在工业革命过程之中的,不能等同于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而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不搞清这一史实,就可能错选A或D。

    例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客观上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段话体现的原理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D、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篇5

体育与文学看起来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门类,然而,事实是体育和文学关系极为密切。体育与文学的研究恰恰是一种综合性的考察与新的学科交叉点,既是体育的组成成分,又可以纳入文学领域,有相对独立的体育文学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被不断地赋予崭新的意义,从而成为人们重新认识体育与文学过程中新的热点,从文学的和理想的角度来审视和探索运动的人和人的运动,进而展示出未来的人和人的未来。

一、体育与文学关系

从历史起源的角度考察体育与文学有共同的源泉:“生产劳动”。认为一切文学艺术(包括诗歌)都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明确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普列汉诺夫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劳动实践是艺术生产的“第一动力”以及“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著名论断从而产生了“生产劳动是文学艺术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曾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劳动是人的全部生活和活动的基础”。尽管劳动实践不能代替体育运动,但是,体育作为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与人类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的。

可见,体育与文学的产生都离不开生产劳动,它们与生产劳动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哲学基础的角度考查,体育与文学有共同的哲学话题:“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力量才能不断的外化,不断的向对象转移,最终在对象中凝结。马克思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而体育的本质也是造就人,不仅早就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灵。比如运动员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把其潜在的价值向显著的运动状态向外显现,继而演绎人生的价值和激情。在这一点认识上,体育与文学也是一脉相承的。

从心理功能的角度考察,体育与文学都可以成为人类宣泄内心不良情绪、平衡身心的较佳方式。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而顾拜旦复兴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为了给软弱无力的法国青少年注入活力,促使他们振奋起来。体育不仅为肉体,而且也为精神提供活力和生命力,重新刺激以唤起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探求。

二、体育文学的发展

体育文学的发展从远古时期的对体育活动和体育生活的简单记录开始,到如今体育报告文学、体育传记文学、体育诗歌、体育小说、体育网络文学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学纷纷出场,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近百年来,出现了大量的与体育有关电影和文学作品。比如曾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火的战车》,描写的是奥林匹克运动;比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杰克伦敦写拳击运动的《墨西哥人》等都非常有名。

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我国以体育为题材的体育文学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高超的体育技巧、勇敢的拼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见证。可以说,在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作品。

从1985年至1989年,体育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体育文学创作也以高度的自觉走向了文化层面。突出的表现在体育报告文学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中国体育界》、《兵败汉城》、《棋王》、《5・19长镜头》和《强国梦》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与此同时,与体育有关的小说、诗歌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学与网络结下不解之缘。大量的体育网络文学及作品出现,诞生出了很多杂文式的体育评论和日益繁荣的网络原创体育文学,其中也不乏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比如杨杰的中国第一部“长篇足球小说”《假球》、黄健翔《我心目中的最佳阵容》、徐坤《期望爆出冷门》。这些体育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此时广大民众对体育的强烈热爱和体育的迅猛发展。

可以说,体育文学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曾经有过它无比辉煌的岁月,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品,名噪一时。今天,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体育文学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巨大变化,体育文学不断地边缘化,体育文学的形式和内涵已经面目全非。我们只能看到赛场上的体育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而文学上的体育却出现了一个断层,体育文学创作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如愿,全民欢呼雀跃,世界为之喝彩。我们的体育事业终于上去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注目和认可。

可是,当我们放眼文学界时,却发现体育文学已经远远落后于体育的发展了。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时,有多少与之相衬的体育文学作品能够同时出现,从文学的角度阐释体育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盛世出佳作,如今,我们的体育事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都为我们瞩目。作家在致力于其它领域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同时,不应疏忽对体育文学的耕耘和开掘,体育文学的创作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陈学新.体育文学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9~21.

[2]张艳.孙永泰.从中西文学的源头看“体育文学”缘起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6(27).5.

篇6

Abstract: Dominant industry occupation technical talent training is the crucial problem in Anka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of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dominant industry occupation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关键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思考

Key words: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leading industry;occupation technical personnel;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78—02

0 引言

安康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安康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和形势下做好此项工作,不仅是每一个安康人特别是安康职业教育人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事,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安康主导产业需要大批技能型职业人才,因此,在安康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一要在安康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引入、培养、培训等过程中借鉴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做法;二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安康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中的作用,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安康培养大批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涵

关于工学结合内涵的阐释,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结归纳起来,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含义,即知识和劳动相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

另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均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以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合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以主导产业所需人才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战操作相结合,培养者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的道路,体现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

校企合作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培养机构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者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培养机构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培养者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不同主导产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培养机构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载体和精髓,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熔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工”和“学”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不可分割的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工”即工作,就是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及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获得,“学”即学习,指基于实践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工”是手段,“学”才是目的。

解决安康主导产业职业技术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实行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加强校企合作。

2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主要障碍

篇7

Abstract: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is the core issue i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From the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lue cre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ought tha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f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internal consistency with the traditional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erefore, this paper made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labor and its logic in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just from this theory basis, to explore the future value spa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labor a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劳动;价值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reative labor;value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11-02

1文化创意产业的缘起

追溯创意产业的历史,可以发现“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1997年,英国为振兴英国经济,在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的次年,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CIMD)中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即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Scott(2004)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集聚趋势十分强烈,发现通常在地理空间上特别是在城市中心集聚。Graham Drake(2003)认为区位的特殊属性能够给创意过程提供灵感。Lilach Nachum和David Keeble(2000)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访谈问卷分析了伦敦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Pimden Hertog和Erik Brouwer和Sven Maltha(2000)对荷兰的多媒体集群基本特征、集群动力机制和创新体系以及绩效进行了分析。陈倩倩、王缉慈(2005)以音乐产业为例讨论了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刘丽、张焕波(2006)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符韶英、徐碧祥(2006)研究指出创意产业具有集群化倾向。当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等问题,而很少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价值创造机理这一基础性问题。实际上,这一方面的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提出创意劳动不但是对马克思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更是顺应现实经济的理论诉求。

2文化创意劳动在经典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

2.1 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价值论的基础关于创意劳动是否产生价值,在近期关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出现了一种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回归。通过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赋形活动这个线索,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劳动和一些批评家提出的作为马克思生产主义劳动的补充――非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质串接起来,扩大了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劳动的边界,将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理解扩展到当代社会之中。沿着这样种回归的劳动劳动价值论逻辑,就会发现作为一种“生产观念、符号、编码、文本、语言、想象以及其他类似产品的符号性劳动”,一部分创意劳动看似并未直接创造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其实十分类似于商业劳动、管理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从当代哲学界以及自然科学界对物质概念的重新划界来看,马克思所坚持的劳动就是按照人的计划对物质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活动之中就应当包括创意劳动,它属于现代意义上的新物质劳动。

2.2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理论:价值论的拓展

2.2.1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构成道格拉斯和伊舍伍德都强调通过人们对商品的使用来划分社会关系。他们认为,人们对商品的享用,浅层次讲与其物质消费有关,但关键还是人们将其用作一种识别社会身份的标签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从现代观点来看,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系统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构成。其中,文化产品本身作为功能价值的载体表现其物理属性和表征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则突出强调了依附在文化产品之上的因社会评价所形成的价值,而人们对于商品的认知程度将更多地取决于观念价值的高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构成文化产品市场价值的这两部分的比重会发生变化:从短缺经济时代注重功能价值,向恩格尔系数普遍下降后的对观念价值的青睐转变。商品价值系统的持续生命力体现在价值系统的不断增殖。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建立商品价值系统的持续生命力,关键要将科技创新资本和文化创意资本融入到企业的商品或生产流程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蓝海战略使企业的商品价值系统变得独一无二。

2.2.2 文化创意劳动的价值量决定本文运用简单的模型化方法,试图阐释创意劳动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假设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若干种劳动单位时间内平均的劳动消耗量为Qi,即一般简单劳动的单位时间的劳动消耗量,以其为标准,任何一种劳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量Qil与之相比,就得到该劳动的复杂度Ii(因前文中的i表示创意劳动,笔者认为其价值高低取决于复杂度I)。

Ii=Qil/Qi(1)

Qi=ΣQilti/Σti(2)

本部门内价值决定公式为

Vi=Ti(3)

ti=vi=Vi/Qi(4)

其中,Qi为部门使用价值总量,Ti为部门劳动时间总量,Vi为部门价值总量ti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vi为部门单个商品价值。由于,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在相同时间内的劳动消耗量以及价值量是不同的。因此,时间不再是表明劳动量的唯一因素,为此需要引入各部门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量Qil。尽管这个因素在实际中是难以度量的,但从理论角度讲,它可以说明劳动复杂程度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在假定部门供求相等的情况下,对公式(3)和(4)作如下修订,

Vi=QilTi=IiQiTi(5)

ti=vi=QilTi/Qi(6)

部门价值总量是由劳动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劳动的消耗量共同决定的,社会价值总量

V=ΣVi=ΣQilTi=QiΣTiIi(7)

从静态角度讲,Qi是一定值;从动态角度讲,它又因科技水平的提高、劳动的复杂性增加而增大,意味着该部门(本文仅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劳动消耗量的普遍上升,公式(7)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价值论诠释。

3价值创造机理: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包容了“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传统产业,还拓展了“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为运营方式”的新产业内涵(薛晓源等,2005),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的挑战。

3.1 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重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资源环境约束和资本约束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创意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鼓励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这种释放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因为通过创意能够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经营,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这是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有模式。

3.2 科技发展和进步及其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并优化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边际收益递减揭示了以有形物质的投入为发展基础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规律,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意味着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因此由“知识溢出”所体现的边际收益递增使文化创意产业更趋向于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Scott.A.J(2004),The Other Hollywood:The Organizational and Geographic Bases of Television-program Production,Media,Culture Society,Vol.26(2),p183-205.

[2]Graham Drake(2003),‘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Geoforum34,p511-524.

[3]Lilach Nachum & David Keeble(2000),Foreign and Indigenous Firms In The Media Cluster of Central London,ESRC Centre For Business Research,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154.

[4]Pimden Hertog & Erik Brouwer & Sven Maltha(2000),Innovation In An Adolescent Cluster:The Case of The Dutch Multimedia Cluster,Contribution To The TSER Project 'RTO In the Service Economy'(SOEI-CT98-1115).

[5]陈倩倩,王缉慈.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0).

[6]符韶英,徐碧祥.创意产业集群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篇8

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的中,舞蹈无疑是最佳的交流方式。文章从“腿部的曲膝颤膝”“体的顺摆”“动作方位的对称”“圈舞的空间特征”“道具的表现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征

Abstract: China's southwestern region distribution of numerous minority, they are independent of the human community,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the mutual existence, closely linked to an ethnic group, in their heritag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dance, it is the best way to communicate. The article from the" leg bent knees quiver knee"," body arrange swing"," action range of symmetry"," lap dance space feature," props" features" aspects of Southwest folk dance art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southwest;folk dance;art characteristics

我国的西南地区,居住着众多民族,如藏、纳西、羌、彝、白、哈尼、苗、布依、拉祜、土家、景颇等民族, 他们既是各自独立的人类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一个族群,在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和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舞蹈无疑是最佳的方式。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里,舞蹈无疑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少数民族舞的种类和样式最为多样,内涵、风格也最为丰富,形式和姿态最具风采,从而使民族舞蹈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舞蹈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意识形态,人类的出生、劳动、宗教活动、生产活动等它无处不在,舞蹈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这种现象至今任遗留在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从原始祭祀演化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舞蹈可以被视为这一民族的“标记物”,是民族文化的遗存。

一、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我国民族舞蹈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各民族民间舞蹈各具特色,体现着本民族地域、习俗、信仰的独特色彩。民族舞蹈大都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展示。在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主要分布着如藏、羌、彝、白、纳西、哈尼、苗族、布依族、土家族、拉祜、景颇等民族,他们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舞蹈。我们就以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的民族舞蹈为代表来阐述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㈠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苗族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反排木鼓舞”、“锦鸡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这种舞蹈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

“反排木鼓舞”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人们随着木鼓鼓点,以头、手、脚的大幅度摆动随着鼓点变化而变化,动作粗犷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

⑵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

锦鸡舞是在苗族小伙的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超短裙脚边的“羽毛”银浪翻飞,翩翩曼舞中,舞者步履轻盈,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每跳一步,舞者双膝同时自然向前颤动,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

从上面的“反排木鼓舞”“锦鸡舞”来看,苗族舞蹈在很多形式上都是通过祭祀活动而得以表现,很多舞蹈都与祖先崇拜祭祀有关,像“木鼓舞”“古瓢舞”“芦笙舞”等舞蹈形式虽然现在已向自娱及娱人发展,但其根源都是以祭祀为目的的。宗教活动的盛行决定了其以祭祀为背景的舞蹈的盛行,舞蹈只是作为一种手段为宗教服务。但正因为舞蹈在宗教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许多仪式舞蹈才能发展至今得以流传。其次苗族舞蹈主题始终表现为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普列哈诺夫说过,舞蹈是“人的生产活动在娱乐、在原始艺术中的再现,艺术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形象”。无论是原始舞蹈,还是现在的舞台舞蹈艺术,其根本还是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整个舞蹈就如同空中楼阁,只能昙花一现。苗族现今流传下来的舞蹈,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有着积极乐观向上的特点。无论是表现劳动生产,还是狩猎生活,它都体现了苗族先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㈡土家族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世居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族舞蹈有摆手舞、茅古斯、八宝铜铃舞、跳丧舞等。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其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

摆手舞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舞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汇集,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历程。闻一多先生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土家族民族舞蹈不仅是一种精彩的艺术演绎,同时还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㈢彝族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舞蹈语汇和鲜明的风格特点。

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烟盒情”、“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等等。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

烟盒舞的图形变化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采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图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烟盒舞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巧妙运用,以优美的舞姿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彝族的烟盒舞其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㈣布依族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他地区也有分布。布依族的民间舞蹈元素都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傩舞等。

布依族的织布舞就是在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把织布这种技艺发展为织布舞蹈,其舞蹈是以轻快灵巧而活泼的舞姿体态展现布依族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真切地描绘了布依姑娘们从自己开荒、播种、收棉、采制、纺线、整理等,直到把布放到染缸里染上色彩的全过程。

二、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每一种舞蹈的形成,都是经过长期传衍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动作体系的不断反复【1】p89。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也不例外,凭借共有的艺术特征体系,达到它的表意抒情目的,并实现其审美价值。从以上的各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属性里我们来归纳其共有的舞蹈艺术特征。

㈠腿部的“曲膝颤膝”

腿部的“曲膝颤膝”在西南各民族民间舞蹈中几乎都有体现,是舞蹈中最为突出而又典型的动态特征。“曲颤膝”包括双腿原地颤动、大二位蹲步的基础上双腿左右移重心的曲颤动、重拍向下的顿挫感的曲膝,跳跃步伐的颤动等特征,在西南地区各民族舞蹈中都有共存。这是因为“曲膝颤动”这一典型的动态特征是与西南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的。西南地区地势主要是山坡田坎,人们每日的生活都离不开爬坡、下坎。上坡的时候腿部要用力蹬地,膝盖就会产生顿挫感的颤动,而下坡时由于惯性膝盖需要放松并呈现出连绵不断的颤动,长期的爬坡、下坡,形成了肌肉记忆,并且反映在舞蹈当中。

㈡身体的“顺摆”

“顺摆”指的是右脚向右方位迈步或跳步时,上体摆向右方位,左脚向左方位迈步或跳步时,上体摆向左方位,身体与脚尖方向保持一致。这种动作的规律,使身体呈现出以同侧的脚和肩膀为轴心90度的运动轨迹,同时脚的运动形成90度角的弧线轨迹。形成这样的动态舞蹈特征,是与西南地区人民长期行走在山间小路的生活习惯有关,特别是在行走中很多时候还会肩挑重担,顺摆的生产劳动动作习惯使其产生了顺摆的这一舞蹈特征。

㈢动作方位的对称

动作方位的对称主要体现在左右对称,身体完成朝左方向的动作,接下来就一定是朝右方向的动作,在苗族“锦鸡舞”“ 反排木鼓舞”、土家族“摆手舞”等的舞蹈中,动作都会对称,这一特点在西南地区各民族舞蹈中都有所体现。

㈣圈舞的空间特征

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女子群舞中最多的运动路线就是围圈而舞,而且是以逆时针方向舞蹈居多。围圈而舞是古今世界舞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很多古文献都有相关的记载。西南地区舞稻中的圈舞与它表演的场所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因为舞蹈的空间不大,开阔的表演场地没有,因而不能允许太复杂的队形,围圈而舞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使舞蹈无限循环的进行。为了便于集体的向心性团聚;为了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周流不息的运动;为了创造一种流畅的审美风格【1】p34,人们往往喜欢围圈而舞。对于圈舞,苏珊•朗格曾说道:“那种环舞或圈舞作为舞蹈形式与自发的跳跃无关,它履行一种神圣的职能,也许是舞蹈最神圣的职能将神圣的‘王国’与世俗存在区别开来。”这一论点为西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中多以围圈而舞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㈤道具的表现特征

在西南地区各民族舞蹈中表演者以执道具而舞的表现常见,这些道具有的是穿戴在身上的配饰,有的是拿在手上的道具。执生活之物而舞是表现对现世抱有的无限希冀。舞蹈中所用的道具,一方面使舞蹈的用意借助道具一同实现,为舞蹈渲染了气氛。另一方面,又限制了舞蹈时上体的运动,使上体的运动变化较少,动作单一。

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一举一动,都是民族舞蹈基本动作的原形,而劳动工具往往就是民族舞蹈的道具。如采茶舞蹈源于茶农的劳动和生活,所表现的也是茶农、茶姑的采茶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产生的爱情。漫山的云雾,漫山的茶,姑娘们手提“茶篮灯”,口唱《十二月采茶歌》,一边采茶一边舞蹈。《木排舞》《禾杠舞》《锄山鼓》等舞蹈无一不属于这一类执道具而舞的舞蹈。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民俗内涵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民族习俗内涵,人们有时候也把民间舞蹈称作民俗舞蹈。特定的内涵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民俗表现了民族的精神和特点。带有民俗色彩的民族舞蹈寄托了西南各民族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免难、岁岁丰收,祥和幸福的愿望。

民族民间舞蹈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相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民族习俗具有提高人们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一种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民族行为。民俗为舞蹈提供了最大的素材,也为舞蹈增添了民族色彩,最重要的是舞蹈的内容、气氛与表现的环境都是民族风俗来提供的,舞蹈也是民俗文化的有形传承。我国56个民族各有各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姿的民族文明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艺术。而舞蹈不但是艺术形式,它还反映生活,有历史背景。特别是民间舞蹈,它与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紧密结合,这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空间特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艺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风俗也通过其舞蹈形式表现出来。舞蹈艺术的发展也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着社会的发展。而如今,民俗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使得西南地区各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了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传播自身文化的同时,也为各民族人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成为市场经济中山区经济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四、结语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人们广泛参与意识,独特的舞蹈语汇,以及鲜明的风格,诸如锦鸡舞舞蹈婀娜秀丽,木鼓舞蹈刚健豪放,高山舞蹈奇特潇洒,织布舞蹈柔美细腻,堪称民彩纷呈,千姿万态,绚丽闪光,美不胜收。

舞蹈反映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场景,它已经成为了西南各民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既是舞蹈,舞蹈既是生活。虽然各个民族的舞蹈他们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的表现都是源于人们真实的生活。

西南地区民族舞蹈在祖国艺术宝库中是一簇光彩夺目的明珠,无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还是在表演舞台上,总是以它旺盛的生命力,热烈奔放的激情,传神动感的雄姿,起着用艺术形象鼓舞人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版

[2]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云南四川卷[M].文

化艺术出版社.2001

[3]杨琼.《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点探析》[J].大众

文艺(理论).2009,(02)

篇9

关键词: 比喻 喻体 涵义 文化差异

两族世代聚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受两族不同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两族文化间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比喻是两族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段,其使语言更加通俗、生动,表达更加形象、鲜明、透彻,是各民族语言的精粹。透过比喻这一民族语言层面,可窥见民族文化形态的绚丽多彩。下面通过对两族语言中比喻喻体的对比,阐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差异。

一、比喻喻体涵义对比分析

两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比喻喻体涵义,主要体现在比喻喻体运用上。

(一)喻体相同,涵义基本相同。

比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其承载了一定的思维共性。两个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应有共性存在,在汉族两族语言比喻的运用有所体现。究其原因是族长期聚居、文化融合,出现了喻体及涵义基本相同的比喻。受到、历史发展、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涵义基本相同的喻体很有限,多数比喻喻体及含义有着较大差别,所引发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喻体不同,内涵基本相同。

受到两族文化差异的影响,两族语言比喻中相同的涵义更多的是表现不同的喻体事物。如:

汉语:胆小如鼠;维语:胆小如鸡。

汉语:落汤鸡;维语:落汤猫。

汉语:一口吃不成胖子;维语:一张嘴里放不进五个指头。

汉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维语:林中无狼,猴子称王。

两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是不同的,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如“胆小”,维语中喻体为鸡,鸡胆小:汉语中喻体为老鼠,鼠胆小;维族人喜欢狼,是勇敢的象征,汉族则认为虎是山中之王。虽然比喻中喻体为不同事物,却有着相同的喻义。

二、从比喻喻体涵义看两族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同民族文化必然会存在差异;同一喻体所传达的联想意义不尽相同;文化异同主要体现在喻体所表达的喻义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比喻喻体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文化渊源差异。

汉族长期居于内陆中原,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铸造了典型的农业文化形态特征。“牛”是主要的生产劳动工具、人类生产的帮手,汉族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情感。“牛”被汉族人视为勤劳、忠诚的象征。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牛自喻,如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臧克家的“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古代维吾尔族属于游牧民族,长期居于中亚地区,文化形成于口头传唱,主要以诗歌为主,具有奔放豪迈的草原文化特点。维吾尔族人喜爱马、骆驼,在其语言中马、骆驼多为褒义色彩;而“牛”在维语中则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蠢货”、“贪吃”、“本事不大”等。

(二)差异。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的重要来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思想的礼、中庸之道占据了统治地位。隋唐以来,佛教传入,佛教、儒教逐渐合为一体,成为当前汉族精神文化的思想主体之一,形成了汉族人独具的内向、深沉的性格特征。中国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对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汉族语言中的诸多比喻性词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四大皆空等,体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灵丹妙药,点石成金等的内涵则表现出了与道教文化的密切关系。

维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佛教,但受到佛教的影响远不如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深远,维族中的“真主保佑”、“去真主的营地”(归天)、“真主打、土地吞”(天诛地灭)等,真正折射出的是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

(三)生产活动差异。

无论是哪个民族,都遵循“劳动创造世界、创造语言”的规律。比喻中喻体的选择与两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分不开。汉族语言中的“趁热打铁”,维语中“一匹与扬不起土尘,即便扬起土尘也出不了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问的是高山,回答的是果园”(答非所问)等,无疑都出自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之口,而无风不起浪、浑水摸鱼、未雨绸缪等词语与海洋渔业不无关系。由上述比喻可以看出,其无不与生产、居住的生态环境有关。

(四)历史典故差异。

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典故喻体比喻,这些典故主要自民间传说、神话寓言等,反映了两族语言文化遗产。汉语中叶公好龙、身在曹营心在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维语中的“不是阿帕克霍加的施舍饭”(不是白吃白拿)、“像布谷和再乃普一样”(天生一对)。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课堂效率;探究;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82-01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谈谈我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习方式有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先学后教

教材就是学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先学,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课前预习,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学生先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看几遍,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生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后教,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在课前、课中预习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巧妙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相互质疑、探究中不断解惑。

三、深入浅出,讲清概念

理解概念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思想品德》教材中专业术语较多、抽象,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科学地阐述概念的科学内涵,又要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例如,在讲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课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生产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很难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1)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应该干什么?(3)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同学们通过热烈讨论达成了共识――(1)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2)从事生产劳动。(3)人们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越强。最后我进行归纳小结:人类为了适应自然而改造自然(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并联系当前服装厂使用现代电剪极大提高裁剪效率的实例,结合教材中内容,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整合教学内容、教法,拓展内容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特点之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教材对涉及内容介绍简单。虽然教材中插有“相关链接”、阅读材料、图片,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应运于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整合相邻学科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运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有关内容;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涉及到法律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等。如果教师不善于整合相邻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可能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要应运于生活实际很困难。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使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同学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扮演好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目标。例如,在讲“依法治国”这一节时,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征地强拆事件”、“法办广东制毒村”、“东莞扫黄”等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违法事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什么危害,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依法治国有哪些认识。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体验到自己是国家的小主人。

六、注意直观形象教学 、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

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可能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视频和图片的运用。因为,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能产生;丰富的道德认识只有来源于实践才能牢固,而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就比较接近于实践。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减少思品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一些客观上的语言文字理解上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