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形式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诈宣传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反诈宣传形式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高校已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为了进步加强我镇师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我校的高发势头,经中心校研究决定,联合各校共同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由中心牵头,各校具体负责组织。反电诈宣传从2020年4月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

二、活动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范电信诈骗进校园宣传活动。

(一) 各校负责建立“反诈宣传”联絡员,负责与公安机关及年级辅导员、各学校日常联络。张贴防骗宣传海报及推广海报,覆盖学校、食堂、公寓和教学楼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通过联络员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微信群,向群推送防电诈宣传知识及典型案例,各学校班主任在本班微信群进行推送宣传。活动结束,作为学校反诈骗网络平台,此微信群永久保留,群内人员根据各学院情况及时更换。

(三)积极推广以手机安装防诈骗软件“钱盾”、电脑安装电脑版“钱盾”(钱盾:由阿里巴巴研发的可覆盖手杋端、PC端、Pad端,专业解决用户资金安全,防信息泄露的技术平台)的形式有效降低风险,及时挽回损失。通过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防骗知识,也便于受理学生报案。

(四)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国网开展防范电诈知识宣传,形成常态化机制。学校举办防骗知识讲座。以校园常见案件类型提醒学生防骗,强化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掌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基本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活动期间,各学校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法,高效推进反诈宣传活动。

(三)为保证微信群发挥作用,班主任进群后将个人信息修改为所在学校、年级、真实姓名。任何人员不得擅自退群、擅自拉入无关人员、不得在群里发送与反电信诈骗无关的内容。

(四)班主任负责向本班微信群推送反许知识,向中心校反馈学生动态,同时配合工作人员了解掌握各班微信群宣传情况

(五)学校负责集中宣传活动的信息收集、总结、并按日报送学生情况。

(六)活动期间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做好刑警支队及辖区派出所的回访工作。

篇2

——堵截短信诈骗确保客户资金安全

一、基本情况

一个中年人手持我行社保卡着急的走进营业网点。大堂经理见状忙迎上前询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客户说要将卡里的钱转给淘宝。他买错了衣服,想退款衣服已经寄回去了,但是收到一条短信说需要给淘宝支付500元押金,大堂经理联想到这可能是一次电信诈骗,因为退款是不需要押金的。

客户催促着说,你快点,我这可是好几千的衣服要退,今天不转过去,就要等到下个礼拜一了。大堂经理安排他们坐下后,耐心安抚客户情绪,跟他一一分析这个所谓退款押金的疑点,并打开自己的手机给客户解释退款流程,通过大堂经理的一番讲解,客户认识到可能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遭遇了电信诈骗。

二、暴露的风险及问题

上述案例是诈骗分子惯用的手段,年龄大,不了解网上购物流程的客户仍然容易上当。银行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警惕性,通过对客户行为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果断采取行动,挽回客户损失。

此案例涉及到电信诈骗的原因有:

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最好自己拨打购物网站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要求警方联系银行,调查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开卡,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审核是否本人办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并告知客户不能随意点击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三、处置措施及成效

此案例中的大堂经理处置措施十分有效——主动发现,积极劝止。从客户进门开始发现异常情况,到细心询问客户着急原因,再到最后耐心劝导客户并帮助客户挽回自己钱财,整个过程都直接有效地帮助客户防范了电信诈骗。

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须核实,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必须提供做到位,避免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例如密码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四、汲取的教训及启示

此案例提醒我们:网点人员要主动识别。一是由营业网点工作人员根据对诈骗犯罪作案手法和形式的熟练掌握,对有异常转账行为的银行客户进行防诈骗提醒和简单的防诈骗宣传工作,并进一步识别该银行客户是否涉及被骗。二是网点负责人要及时劝止。网点工作人员明确客户有可能被骗后应立即向网点负责人报告,由网点负责人与当事人详细解释并耐心进行劝止。三是公安机关民警劝止。对于当事人不听网点负责人劝止的,可由银行营业网点通知公安机关派民警到场,共同做好当事人的解释和宣传工作。

(一)通过此案例,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建立符合自身的有效管理措施:

1、构建案防长效机制。针对社会上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电话、短信等诈骗事件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确保案防工作常抓不懈,并通过各类典型案件和风险事件的举一反三,使员工了解各类诈骗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切实提高内控案防意识,有效遏制案件发生。

2、树立客户至上意识。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细致、耐心,要善于从客户神态中发现疑点,并充分运用沟通技巧,及时说服和帮助客户辨别事件真伪,增强外部诈骗防范意识,主动与各类诈骗活动作斗争,切实维护客户资金安全。

(二)通过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1、提高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近年来,利用电信发虚假消息,从事诈骗犯罪活动已犯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诈骗机钱财的犯罪形式。电信诈钱骗犯是骗一类新型的犯罪方式,犯罪成本低、收益高式,侵害面广,犯罪手法变化化快,打击难度大,受害人人防不胜防。

防范电信诈骗一直是我行宣传以及警觉的重中之重,今后我行要经常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通过阅读宣传手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式,大力宣传电信诈骗对金融系统以及对公民人身和和财产安全的危害,从电信诈骗的含义以及手段等方面向支行全体员工进行详细说明,要求员工从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防范电信诈骗,了解电信诈骗的严重危害性。

通过开展防严范电信诈骗宣范传活动,要切实实增强员工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使员工从思防想上领会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让身边家人以及来往客户提高警惕性,共同维惕护护社会安定、维持金融系统统稳定、保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了解电信诈骗手段,积极参与防范宣传活动

要了解电信诈骗的种类。目前,电信诈骗主要包括: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虚构子女出事、虚构子女被绑架、冒事充电信局、公检法、司法局等工作人员、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中奖诈骗、利用银行卡消费、无理由汇款、虚假中奖信息等形式。

在了解了这些常用手段后,我们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轻易泄漏你的银行卡密码等等,牢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

3、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抵制电信诈骗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与辖区内的公安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壁垒。一是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将宣传海报张贴在营业部门口,还有员工以及客户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通过醒目的警示标语提醒员工和客户随时提高警惕。二是网点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每周抽出一个小时组织部门员工学习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员工意识案,识别电信诈骗。三是要求一线求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尽到提醒义务。

(三)通过此案例,在日常案件防控工作上还有以下几点要做到:

(1)提高警惕。当前社会情况比较复杂,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且形式多变,经济纠纷频繁。其中,很多犯罪分子把矛头直指银行,千方百计谋取不义之财,这类现象必须引起银行方的高度重视。公安部门与银行应建立联动机制。受害人发现上当受骗,及时举报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能在最快时间冻结涉案账户,避免受害人财产损失。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办法,在银行账户的快速查询、冻结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有效拦截赃款,为群众减少或挽回损失。

篇3

一段黑白颠倒的生活

黑帮片《给野兽献花》通过警察与黑帮中两组大人物与两组小人物之间关于“卧底”、“反卧底”与“反反卧底”的一系列无厘头较量,将国际繁华大都市背后的故事颇为巧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段黑帮与警察之间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几位主演的角色身份都亦真亦幻、扑朔迷离。影片中还同时集结了黑帮、重口味多角恋、向经典致敬等众多新鲜与经典元素,在黑帮题材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化装师的推荐下,导演张立嘉见到了李欣汝。张立嘉并没有看过李欣汝的个人资料,也没有事先了解她都有过哪些影视作品,在张立嘉眼中李欣汝就是一名纯新人演员。而这种形式的见组歪打正着,是李欣汝最喜欢、最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对方不断地联想“林无敌”的造型、风格,影响自己在导演眼中的印象。

李欣汝很喜欢看黑帮片,《纽约黑帮》《上海滩》《黑道家族》等,都是她所钟爱的。在看完《给野兽献花》的电影剧本后,李欣汝就被片名给蒙到了,不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将要在影片中出演的梓萱是野兽还是花儿。在与导演讨论剧情和人物情感脉络之后,李欣汝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题材,并且渐渐喜欢上这个故事,喜欢上梓萱。梓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女孩,她天真、浪漫,喜欢自由、独立,是个有主见的间谍,同时她又与从美国回来的YoYo之间有一条若隐若现的感情线。梓萱经常带YoYo一起去百乐门跳舞。而拍摄舞蹈的戏份,对于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毕业的李欣汝来说,轻而易举。举手投足间尽是风情万种,她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技艺,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拍手叫好,甚至还有人开玩笑提议:“李欣汝可以做这部戏的舞蹈老师啦。”

演绎妖娆又不失可爱的梓萱,李欣汝的灵感全部来源于电影《黑天鹅》,她不止一次的观看该片,深深地被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所折服,她将黑天鹅的狡诈放荡与白天鹅的天真无邪中和,成功地注入到梓萱的灵魂中。在这部充满悬念的黑帮大片中,李欣汝毫不掩饰自己性感的身材以及美丽的外貌,性感妩媚无疑为影片增添了惊艳无比的看点,她的演技与造型更是让人惊艳,有破茧成蝶般的蜕变。

令李欣汝最难忘的就是拍摄这部戏时那一段黑白颠倒的生活。李欣汝的戏份基本上都是室内戏,室外戏只有一场,而室内戏大多都是晚上在百乐门舞厅拍摄,经常是从中午12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清晨6点。通宵的拍摄,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一次考验,对于李欣汝来说,更像是身心上的一次战斗。仅有的几小时休息,她还经常是在赶赴拍摄另一部戏的路上。李欣汝说:“当时正好同时拍摄两部戏,真是紧张的把命都快折腾没了,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熬下来的。”

激情戏拍到崩溃

与《给野兽献花》同一时间拍摄的另一部影片是电视剧《华丽一族》。故事讲述了几位80后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时尚模特圈中,如何应对尔虞我诈的争斗,完成最初梦想。剧中,李欣汝饰演时尚设计师和T台模特双重身份的宋娇阳。李欣汝不是模特出身却饰演这样一个人物,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她一直回避,并不想接这部戏,在剧组再三的恳求下,她同意先阅读影片的分集大纲。由于之前没有看过日本版的《华丽一族》,看完分集大纲的李欣汝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打动,被宋娇阳所吸引,很快就接受出演这部戏。

《华丽一族》的拍摄过程曾令李欣汝一度感到崩溃,影片故事情节激烈,演员们几乎每天都会拍摄打闹、争吵、纷扰的激情戏。令李欣汝最难忘的就是与李学庆、高以翔拍摄的那场耳光的戏,原本导演和演员们商量的是借位拍摄,不用真打,但尝试了几次效果并不太好,经过协商三位演员临时决定“真枪实弹”的真打,这样无论是情绪,还是动作都能够尽快入戏。于是,导演一喊“开始”,男女演员互抽耳光,两个火辣辣的巴掌扇下去,李欣汝当时就哭了,泪水中不仅有宋娇阳原本的悲伤情绪,而且还夹杂着李欣汝的疼痛与作为一名演员的不易。李欣汝说:“戏里我们不停地虐爱,每天见到彼此的时候,都好有压力。李学庆一见到我就痛苦,我与高以翔在戏中更是分分合合,大家每天都处在一种情绪崩溃的边缘。”

“林无敌”的一路走来

出生在兰州的李欣汝从小多才多艺,舞蹈、钢琴、绘画、唱歌、写作都是她所钟爱的。怀着对舞蹈的热爱和痴迷,小小年纪的她就参加了艺术学院的考试,并顺利成为一名军艺的小舞蹈学员,几年刻苦学习后,最终又顺利考取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

生活中的李欣汝细心、淡泊、真实、多愁善感,个性好似林黛玉,因此她的奶奶看到电视上“红楼梦中人”选秀宣传片后,在李欣汝父母并不支持的情况下,力挺孙女去大胆报名。在选秀活动中李欣汝一路过关斩将杀进总决赛,成为红楼梦中人的八强。超过40万观众的投票率使她成为人气最高的选手,中国港台地区观众和远在美国的观众也都给她发来帖子和短信表示支持,但就在这时李欣汝因为学业退出了比赛。当时已是一名大四毕业生的她,为参加选秀活动跟学校一再协商,而最终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她只能忍痛割爱。没过多久,她接受了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嫦娥的角色。

出演林无敌纯粹是机缘巧合。当时李欣汝已经接了一个新戏,在剧中出演护士,并且她也已经为这个角色准备得差不多了。然而有一天,李欣汝收到公司的一封邮件,内容是公司将要筹拍电视剧《丑女无敌》,每名公司艺人都有尝试角色的机会。看完《丑女无敌》的剧本,李欣汝就对女主角林无敌产生了好感,这个丑而平庸的女孩,却有着不一般的心路历程。林无敌的试装进行了6次,最终定装照出来的时候,李欣汝还是被自己的造型吓了一跳。

篇4

【关键词】农业保险 风险分散

一、湖北发展农险的原因

(一)湖北农业发展概况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在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长江、汉江横贯全省,加上亚热带湿润气候,形成境内水网密布,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图1 2000-2014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及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作图

通过图1可发现,近15年内,湖北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诚然,这跟水利设施的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增加、农业器具的便利等因素有关,但与农险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关。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农民更愿意出钱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买保险。Arrow(1963)曾利用冯・诺依曼、摩根斯坦利效用函数研究消费者保险购买决策,推导了风险规避型消费者完全保险的条件,只有当购买保险的效用水平高于未购买保险效用水平时,消费者才会选择购买保险。而中国大多数农民对于风险的态度都是规避,该结论更验证了农户购买农险的需求比以往强。

(二)湖北农业受灾成灾概况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南北有别、东西迥异,春季阴晴不定、夏季湿热、秋高气爽、冬季干寒,有明显南北过渡性。

由表1可看出湖北每年受灾情况还是挺严峻的,虽成灾情况没受灾情况那么严重,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伤害还是很大的。

这与美国的情况较相似,美国国土面积较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多,但纬度较高,霜冻灾害较严重,同时又受季风影响,洪涝灾害也较严重,美国农业大多以农场形式存在,因此农业受灾成灾较严重,而农险很大程度上可减轻这些灾害对农户的影响,所以农险对于湖北农民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表1 1995-2012年湖北受灾受灾情况(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官网(http:///)

二、湖北农险发展概况

(一)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1983年湖北试办农业保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经营,湖北农险规模较小,农险自开办至2004年9月,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5046.5万元,累计赔款36946.1万元,平均赔付率为82.02%,若加上业务费用率(约为20%左右),20多年来平均综合成本率为102.02%?目前,从整个湖北来看,共有28家财险公司,经营农险的公司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农业生产具有投入多、收益低、周期长、季节性的特点,风险大,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经营起来困难重重,承保公司少,经验不足,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加强力度,积极发展农险。

图2 2000-2014年全国农险保费及赔付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官网相关数据整理作图.

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

(二)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特征

⒈以种植业保险为重点,逐步扩大承保范围和覆盖面。湖北种植业保险发展迅速。水稻承保面积2008年为2522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9.9%,2011年扩展到占90%以上。2010年开始试办的油菜保险和棉花保险也分别由117万亩、64万亩增长至2011年的232.54万亩和64.02万亩。美国也是以种植业为突破口,逐渐扩大延展。

⒉各县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险种。湖北各县市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险种,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如2010年武汉市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玉米、西甜瓜等保险,签单保费达269万元,对当地特色农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美国在发展过程也创新了很多险种,但美国农险以灾害为划分,湖北农险主要以农作物来划分,虽两者都是灾后对农户的补偿,但湖北的险种更为具体,对农户的补偿也更具针对性。湖北人口较多,在地形、气候上有着过度性,农作物品种多,每种作物在面临相同灾害后受灾程度不同,根据作物品种来购买保险,农户的利益更易得到保障。

⒊财政补贴比例呈增长趋势。总体上看,各政策性农险保费补贴比例基本上都超过70%,农民能以较少支出获得基本风险保障。随着政策性农险试点深入,各级财政对保费的补贴力度趋于增大。中国人保险意识不强,而农户的农险意识更为薄弱。2006年农业税减免后,农民对政府的期望要求更高,湖北农民较美国农民来说较贫穷,因此财政对于农险补贴比例也就顺势不断增长。美国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保险意识都要比中国人强,农户在面临灾害时首先会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愿购买相应保险来维护利益,中国农民更倾向于政府给予相应帮助或灾后救济。

⒋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湖北政策性农险发展稳定,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相比,差距较大,也明显落后于毗邻的湖南、安徽和四川等省。2011年湖北农业保险总保费为5.05亿元,这一数值低于湖南的10.70亿元、安徽的12.47亿元和四川的17.63亿元。湖北保费年均增长率为1.7%,上述三省则分别为3.4%,86.7%和21.9%。

(三)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⒈保障水平过低,供求矛盾突出。首先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如作为湖北主要经济作物的油菜、棉花仍有大约90%的种植面积处于风险暴露状态。其次保障水平较低,如水稻保险最高赔付金额为200元,低于目前每亩直接物化成本300元。第三险种较少,如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尚未纳入保险范围。这与美国农险品种相对齐全有较大差距,当然美国完善的农险制度是在多年发展后才形成的,但一开始美国就意识到该问题,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⒉保险公司费用成本过高。一是,湖北多山地丘陵且农户居住分散,保险公司深入农村进行政策宣传、收集保费、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费用成本过高,利润空间有限,整体上湖北除水稻险外其它农险险种均为亏损。二是大部分补贴资金来源于中央和省级财政,县(市、区)级财政于每季度末向省财政进行保险情况汇总申报后再由省拨至县,最后转移给保险经办机构,财政补贴资金拨付滞后,影响现金流通与偿付能力。美国农业大多以大型农场存在,保险公司在勘察、定损理赔时相对轻松,并且,美国各州的财政相对独立,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相对低些。

⒊基层政府财政实力有限,配套服务难为。对湖北多数农业大县来说,当地财政仍面临保险补贴资金困难。目前水稻保险需县(市、区)级财政补贴,若再扩大保险品种和范围,县级财政需拿出更多补贴资金,对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来说恐难以为继。此外,基层政府在无偿服务于农业保险推广等事务时,出现了服务不力甚至截留部分补贴资金的现象。美国农险创办初也出现过类似问题,但美国集权程度没有中国深,地方州政府财政相对自由,美国农业发展迅速,机械发达,这一切对湖北来说都相对落后,实施农险时需要的配套服务也会比美国多。

四、湖北农险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农险宣传,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农险在湖北发展了几十年,但农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仍不高,因此要抓好宣传工作,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风险和参保意识不强,因此,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农险宣传时,尽可能贴上政府标签,近几年政府信誉在人民心中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农民更易接受。同时,也可结合省内以前的理赔案例,帮农民算一笔账,让他们真切地看到自己可享受的优惠和福利。再者,要充分利用大众宣传媒体,多使用农民易接触且认知度高的媒介,比如横幅、墙画、小型宣传会等。由于美国大多是农场,小农较少,因而在农险宣传上会跟美国有所不同,但都殊途同归。

(二)政府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

政府可联手省内有实力的财险公司,共同经营农险,政府起领头作用,从大局上把握方向。各公司具体分管省内各市区农险,根据市区农业产量、受灾成灾情况分配公司,情况严重的地区由实力强劲的公司经营,否之则相反。地区不同,受灾成灾的原因、程度也不尽相同,财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会因地因时而异,虽分地经营,但公司的资产是一体的,赔付时从集合成的机构中抽取,同时政府也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程度补贴,补贴前,政府要积极努力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时,要汲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召开听证会,集思广益。有法可依,条款清晰,分工具体,可减少很多经营中不必要的麻烦。

政府补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农民的补贴,农民购买农险时,给予一定程度补贴,让农民心里上得到安慰和缓冲,这会缓解保险公司的展业压力,至于补贴力度,需结合当地农业产量、受灾成灾情况进行相应核算,可因地因时而异;二是对保险公司的补贴,该补贴可体现在减税上,政府承诺在经营农险的前期不收或少收税,盈利后实行阶梯征税,利润越高税率越高,但有上限。

(三)加强农业保险人才和科研技术发展

湖北各大高校可针对农险开展部分课程,从理论上培养更多的农险知识人才,他们在掌握丰富农险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锻炼实训能力,如如何借助农险知识说服农民购买农险,如何发挥自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研发新的农险产品等,要拥有一条从产品研发、销售、售后服务都有高精尖人才的队伍。与此同时,政府可联合省内外各大高校,开展农险讲座或竞赛,也可联合有经营农险经验的外省机构或人士,积极开展交流工作,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营农险的经验和教训。

(四)建立健全售后理赔和风险分散机制

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售后理赔团队和一个完善的风险分散机制。一旦灾害发生,往往会产生连锁灾害,这样一来理赔就较麻烦。理赔团队要有完善的核准、理赔规则,在核准理赔前派专人先安抚受灾农民,再尽可能在速度和质量上完成理赔责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很大的,所以政府及有关保险公司要做好风险分散工作,风险分散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地方政府可以寻求中央政府的协助,或是与邻省进行合作,分摊农险经营风险;二是保险公司,负责经营农险的公司可从省内未经营农险的公司或是省外的保险公司中寻求合作。这样一来,经营农险的队伍得到壮大,风险也可得到相应减小。

(五)建立相应风险评估机制,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投机行为也不断出现,而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骗保诈保现象的出现不在少数。经营农险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一旦遇到巨灾,赔付时会面临巨额赔偿,近几年也出现了不少这类现象。一方面,要不断引导投保人诚实守信,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农户进行投保时,要对农户以前的经营史、技术、经验进行相应调查,同时,也要和水利、气象等部门进行合作,对该作物是否适合在此处长进行调查,进而保险公司由内到外进行核准是否承保,尤其对保额高的农户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仔细严密调查。该风险评估机制的制定一定要具体细致,要结合各领域专家、各界相关人士的意见,同时也要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2014年.

[2]陈妍,等.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2):26-28.

[3]冯文丽,庹国柱.农业保险不能是“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J].上海证券报,2012 (7).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中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政策.

[5]湖北省引保险“无形之水”灌溉农业发展之基[J].湖北农业信息网,2015.

[6]黄英君.美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保险职业学院报,2010(1):76-80.

[7]李文芳,郑萌婕.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特点、困境与对策――湖北省案例研究[J].人民论坛杂志,2013.

[8]李毅,杨霞.自然灾害频发环境下的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报,2012(3):88-91.

[9]刘素春.农业保险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J].经济评论,2010(3):151-155 .

[10]刘英杰.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及经验[J].期货日报,2014(3).

[11]史述才,陈军.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情况调查[J].保险研究实践与探索,2011(1):29-32.

[12]孙蓉.保险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J].保险研究,2008(8).

[13]汤丽丽.美国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及几点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2):115-116.

[14]王德宝,王国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4(5):80-84.

[15]吴雪平,梁芷铭.美国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经济影响几何[J].中国信息报,2014 (8).

[16]徐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85-88.

[17]徐雪高,李靖.近年国内外农业保险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11(2):122-124.

[18]杨新华.农业保险的利益主体联动及其运行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6):56-60.

[19]张权辉.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借鉴[J].生产力研究,2011(2):140-141.

[20]周县华,范庆泉,周明,李志刚.中国和美国种植业保险产品的比较研究[J].保险研究,2012(7):56-57.

[21]周县华.农业保险首先是保险[J].中国金融,2013(5):22-23.

[22]周振,谢家智.农业巨灾与农民风险态度:行为经济学分析与调查佐证[J].保险研究,2010 (9):40-45.

[23]Glauber,J. W. and K. J. Collins: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USDA,2001,Washington,D. C.

篇5

教育惯性 教育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文化

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学士留下了万千文牍来探索教育的即时性和有效性问题,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可以万古通用的规律性东西。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难道是由于人性的不可教化抑或是由于社会演变的极端复杂性?事实上,贯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范式、教育思想、教育文化的惯性是支配上述现象出现的本源性规则。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讨教育的惯性问题,以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边缘研究和后续进展。

一、教育范式的惯性对教育效果的作用

“惯性”本来是一个力学概念。自1632年伽利略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首次提出“惯性”概念以来,笛卡尔、牛顿、马赫、爱因斯坦都曾对惯性原理做过独到的阐述和合理的补充。从今天物理学的最新进展来说,惯性原理的核心内涵“只要不受外力的作用,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始终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力学上的“惯性”概念第一次被引入到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是由教育家冰心做到的。冰心在她的文学作品《小橘灯》的首发前言中指出:“只要看见这盏灯,我就惯性的想到以前发生的故事。”[1]虽然冰心在这里使用“惯性”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强调一种“行为的习惯”,但令冰心没有想到的是,自此以后“惯性”概念便频繁出现在各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领域。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指出:“与知识的惯性作用相比,道德的惯性力更加强大,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2]在这里,杨氏不仅熟练地把“惯性”概念运用到道德教育领域,而且在无意识中提出了令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无比关注的“教育惯性律”问题。

联系古典物理学惯性定律的基本内涵,结合当今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发现研究教育的惯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认为,所谓“教育惯性”是指在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作用下,教育范式、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所恒久持有的维持自身现状和特点的走向和趋势。其中教育范式惯性是教育思想惯性和教育文化惯性得以滋生的前提和基础。从宏观教育学的角度看,正是教育范式的惯性决定了任何理想教育效果的有限性。所谓“教育范式惯性”是指人类已有的教育制度、机制和规范都具有一种维持自身存在的特点和趋势。教育范式惯性的原理不仅决定了教育制度、机制和规范效用的局限性,而且验证了这些教育制度、机制和规范的迭代继承性。下面就介绍一下教育制度、机制和规范影响教育效果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1.教育制度的惯性使得一切教育效果变得极难把握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不仅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制定了品类繁多的教育制度,而且普通百姓也在潜移默化中自下而上形成了诸多的教育规则和教育方法。与此同时,诸代学者则通过各种出版物衍生出品项繁多的教育程式和教育理念。从人类变异学的角度看,除却这些制度的潜在规则和运作原理不说,教育变迁的显性制度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这么多的制度究竟是在约束谁呢?是普通的民众呢,还是官宦子弟?赵朴初说:“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式是以教俗化民为价值核心的。历史演化的残酷性和世代更迭的争斗性已经使得教育制度的连续性受到很大冲击。这种冲击几乎泯灭了人类原初教育目标的最低要求,并由之而使得教育效果的及时性大打折扣。”[3]赵氏在这里是要说明,由于不同朝代治者和被治者的教育诉求不同,教育制度的世代承继几乎都采取了革命的方式,新时代的开拓者往往采取了“前不见古人后不顾来者”的变迁逻辑,就使得新的教育制度几乎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旋律中逐渐吸收旧时代精华成分的。当一个新朝代对教育的真正灵魂摸索得差不多的时候,往往朝代更迭的时间又到了,于是新的一轮循环就开始了。试想在激流勇进的时代,对人的任何程式化要求都可能会在慢慢风尘中渐趋式微,而教育的真正效果将很难保证。

2.教育机制的惯性使得一切教育的当下效能微弱

教育机制是教育制度的具体化表现。教育机制的滋生一方面是由于宏观教育理论的抽象性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理论只有掌握民众才能化为现实力量。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制度的惯性往往采取了革命的程式;而教育机制的惯性则往往采取藕断丝连的形式。就拿明清时期盛行的科举考试机制来说,它实际上是三代以来推行的大学机制的历史性继承形态。尽管各个朝代对这一选拔人才的机制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修改,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到适合的岗位上这一基本内核诉求却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我们的问题在于,由治者自上而下采取的各种变革抑或革新在政策层面上能否顺利推行下去,治者通过各种考试机制遴选上来的官员能否避开“机制导致腐败,绝对的机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样一种循环腐化逻辑。当上述问题不能通过各种传统的教育机制迎刃而解的话,那么我们只有把怀疑的重心转到正在发挥作用的现有教育机制上。换言之,在教育效能学上,一种教育机制(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等)无论其形式如何完美,无论其设计者的理念多么先进,也无论操作者的素质如何优良,它们的实际效果是很难测度的;在极为严格的学术意义上,它们会导致教育的效能渐趋式微。

3.教育规范的惯性使得各类教育的评价体系变得软弱无力

所谓教育规范是指规约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软性教育规定和教育范畴。这些教育规范是各种教育制度、教育机制等硬性程式的外化范式,具有软性特点且形态多变。尽管教育规范具有多变性,甚或有些教育规范具有昙花一现的特点,但由于这些规范的知识性特征,使得繁花似锦的教育规范的历史遗留变得一如既往。比如现代中国采取的初等教育教具规定,实际上早在私塾时代就已广泛使用。不仅如此,各朝各代的教育部门为了顺利达致治者的政治要求,都会对贯彻国家教育制度、实施国家教育机制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种类繁多的职业道德要求。看似这些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大行其道了。比如古书有云:“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这里所要求的“被教育者应该认真学习和教育者应该认真教育学生”的教育要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学生学习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学》中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此文实际上提出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必须从“明德”的理念出发,通过本末关联、先后关系、动静哲学、修齐治平等变换逻辑以达致最终教育目标的规范性要求问题。如果各个时代的教育规范都能如期发挥应有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对教育规范效果的评价也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事实上,教育规范的惯性承继不仅没有使已有的程式发挥作用,相反却使得创新性的教育规定形同虚设;也就是说,一方面世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在规约着我们,另一方面人性的喜新厌旧特点又使得冲破牢笼变得极为艰难。特别是对于教育创新性评价机制来说,真正发挥作用的概率微乎其微。

二、教育思想的惯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古往今来,有多少教育家创造了复杂多样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并试图由之而将他们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受教者的意识和行为当中,但当他们静心反思的时候,却发现这些恢弘的教育思想只不过如昙花现世,稍纵即逝。那么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难道是由于这些理论或学说的历史制约性抑或知识逻辑的先天不足性?或者是由于受教者的生理幼稚性抑或心理变异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从教育思想的惯性谈起。实际上,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思想的传递已经远远超出人的意识可控范围,并以自身特有的惯性定律绵延潜行。下面就具体探讨一下作为人类教育思想主要表现样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的惯性问题。

1.教育理论的惯性对教育效果的干扰

思想是具有惯性的,所谓“思想的惯性”是指人类自诞生以来的所有思想都具有一种试图保持自身现状的特点和趋势。在思想惯性承继原理的支配下,作为思想之主要表现形态的理论更是具有极强的惯性作用。“理论”不是普通的思想,而是系统化和综合性的思想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而形成的稳态意识。正是理论的系统化造就了理论本身强烈的惯性作用,这种惯性作用不仅不能通过自然灾害、战争和革命等社会变迁形式得以消失,而且还会在新的环境中发扬光大。本文所指的“教育理论的惯性”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所研究出的所有体系化的思想所具有的一种维持自身现状和特点的发展趋势和能力。一般来讲,科学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会催生出正确的教育思维,并引导受教者采取正确的实践行动;相反愚昧的或落后的教育理论则会把整个社会引向灾难甚或毁灭。正如所一贯坚持的:“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应该说,人类今天所能经验到的正向教育理论,大多都是经历了漫长岁月洗练的精华遗留,不仅不能忽视,相反应该加以吸收和利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正向教育思想不断传承的还有反向甚或消极颓废的教育思想。对于各种堕落意识和颓废思维,我们不仅不能漠视,相反要高度重视。因为一些封建的、资本主义自由化的反向教育理论会变化各种外观迷惑众生,从而延续着教育思想惯性传递的一般逻辑。

2.教育学说的惯性对教育效果的约束

与教育理论惯性作用密切关联的是教育学说的惯性。“学说”不同于“理论”,学说一般是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理论样态。一般的理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但只有那些经过教育家系统研究和论证的理论才能上升到教育学说的高度。所谓“教育学说的惯性”是指那些体系性理论和规范化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试图维持自身发展趋势和特点的过程和能力。纵观人类思想传承的历史,我们发现,那些以“学说”为递进范式的思想往往比以“理论”为探索范式的思想具有更大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动说”和西方一直探求的“天体物理说”,都在以无与伦比的惯性作用冲破着人类知识演进的枷锁,这种惯性的冲击力是无比强大的。我们的追问是:各种各样教育学说的惯性能否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事实上,就今天各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表现来看,传统文化中的正向教育学说对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对于各种反向的教育学说,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凡物莫不有对”,各种学说不仅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行将就木,相反还会变幻各种样式来危害群众。当正能量稍微松懈的时候,也就是反能量猖獗反扑的时机。如果一个社会弥漫着消极颓废的反向教育学说,那么政治的稳定就只能是“墙头芦苇”了。在这样的境遇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和宣传积极的教育学说,摈除各种错误的和消极的教育学说。

三、教育文化的惯性对教育效果的制约

所谓“教育文化的惯性”是指任何教育文化所具有的一种维持自身现状和特点的趋势和过程。在所有的教育文化中,“教育理性”和“教育精神”突出代表了教育文化的精髓和本质,所以本文继续探讨教育理性和教育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1.教育理性的惯性能够引发教育终极目标的争论

理性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就西方思想史的演进来说,理性主义思潮早在荷马的史诗中就已肇始。《荷马史诗》的记载表明,“天下大事以和为贵”的理性主义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古希腊人民的心灵深处。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但仅凭感性行事的社会更是不可思议的。中国社会的理性主义思想主要产生于秩序和政治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当治者感觉需要维持现行治理秩序的时候,就会在整个社会大力提倡政治理性、法治理性和生活理性;当统治者感觉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行政成本过高,而自己又无机会享受政治稳定福祉的时候,政客们便会通过各种传媒路径宣讲战争合理主义。事实上,战争合理主义就是借助于军事力量为少数人谋取感官享受的末世主义,换句话说,战争合理主义就是借助于感性主义而使社会倒退的军事狂热主义。除去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辨识不说,毕竟普通民众才是战争成本的最终负担者。

本文认为,所谓“教育理性的惯性”是指任何时代的教育理性都具有一种保持自身存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倾向和能力。理性的教育是文明社会逐渐走向文化自觉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在推行理性教育的时候,千万要警惕以下两个方面的极端:一是借理性主义教育推行感官享乐主义的倾向;二是借理性主义意识传播反向文化的倾向。在上述两个方面,理性主义实际上就是霍布斯所讲的“狼对狼的状态”思想的外溢,也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投机取巧、享乐腐化的社会样态的表现形式。事实上,一种所谓的理性教育,如果不能最终落脚到知识的汲取和传承上,那么它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教育精神的惯性能够引发教育效用的争论

人都是有精神的。从本质上看,有关对人的教育都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和交流过程。精神性的东西不同于意识、认知、想法、思考等外在表层性的元素,精神是各种外象的内在主体基础。所谓“教育精神”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教育理念在漫长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稳定性沉淀。教育精神反映了人的精神,是人的精神在教育创造活动中的体现,是教育本质力量的展示,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是人类对教育软力量的呼唤。所谓“教育精神的惯性”是指任何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精神性因素所具有的一种维持自身存在并拓展自身视域的趋势和过程。虽然教育精神是极为抽象性的东西,而且教育精神的惯性也是极为普遍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很少有人研究过它。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所世代传承的“和为贵”的精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气精神、“助人者天助也”的团结协作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勤奋拼搏精神、“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的忍让精神、“会用则存,节用则生”的节约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稳态的教育精神。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随时经验到它,正是由于教育精神的惯性使然。相信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岁月的变化,这种民族教育精神不仅不会衰落,而且还会逐渐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西方世界的教育也在受着多种教育精神的制约。比如个人主义利益分配精神、英雄主义价值精神、功利主义市场精神、自由主义生活精神、大国主义霸权精神、公平竞技的博弈精神等等。从微观教育学的角度看,这些教育精神至今仍然深深扎根于西方人的心灵和魂魄中。大批西方教育家之所以能够经验到这些教育精神的巨大力量,也是教育精神惯性作用使然。当然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教育精神也会继续支配西方人的意识和认知,并逐步使西方的实践历史得以纠错和发展。我们的问题是:中西方教育精神的差异性能否在交流和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突破?也就是说如果价值导向的教育精神和功利导向的教育精神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话,人类教育发展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也就引发了学术界关于教育效用的争论。所谓“教育效用”是指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实际教育效果。在这一领域,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里实施各种教育的主要路径应该是以价值为导向的,如果只是强调市场导向,就会把我们的未来引向功利主义的泥潭,进而会导致社会的“达尔文式”混乱和“利维坦式”战争,也会使各种奇形怪状的信仰形式抛露街头;而有些中国学者和部分国外学者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指出,中国至少在100年内会采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既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那么追求合理的利润、强调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逾越的重要诉求。所以,提倡合理的功利主义是有利于中华民族未来的。事实上,无论是价值导向的教育精神抑或是功利主义导向的教育精神,只要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只要不危害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所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合理引导、尽量疏通、因势而为,相信在上述教育精神的融合和变化中,中国社会的人才教育战略将会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中华民族教育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

参考文献

[1] 冰心.小桔灯.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杨贤江.新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赵朴初.片石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篇6

关键词:教育哲学;社会学;人性;道德;负面文化;曾钊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04-06

曾钊新教授在高等学校传道授业的几十年中,学术上的勤奋探索、勇于创新从未间断,退休后仍沉思不止、笔耕不辍,其学术思想所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及教育哲学等。在涉猎的所有学术领域中,曾钊新教授几乎都会提出极具学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论说往往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或使人觉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本文仅就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作一简述,以为引玉之砖,推进对曾钊新教授学术思想的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一、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关系到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的重要问题。曾钊新教授在自己的学术探讨中,对这一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1]。

道德产生于经济生活之中,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产生道德的客观基础,这是究其最终根底说的。道德毕竟是在社会意识领域驰骋的具体形式,人性则是社会意识的广阔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

人性是把社会成员联结起来的链条之一,是把人们组织成社会关系的感情纽带。人性以人类的共同欲望和渴求为内容。欲望和渴求在社会中产生又受社会约束,它既以社会经济所可能给予的满足为约束,又以社会的人的共同利益得到保障为约束。离开了约束的欲望和渴求,或曰贪欲,或曰奢求。贪欲和奢求是人性的自我断送;殃及他人,变成对他人的占有,由断送自我进而毁灭他人,这是扰乱社会生活和引起争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动机。与此相应,便需要道德。道德把人的共同欲望和渴求用广泛遵守的戒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调整和维持这种已有的社会联系的行为规范。它是普遍遵守和制约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人性的直接从属品,是人的德行的规范反映。离开人性的道德,只不过是无“德”之“道”而已。

弄清道德和人性的依存关系,可以使人清楚地释解道德继承性这一疑团。“两极对立的阶级道德论”是道德继承性难以通过的轭门。而一旦找到了具有人类性的共同道德,继承性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共同的道德是存在的①。共同的历史背景,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状况,是产生共同道德的客^基础。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其共同的历史背景。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须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诸如在商品经济存在的共同经济状况中,就有相应的等价交换、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等道德规范。

道德形成过程的多因性决定了道德有非阶级性的因素。社会的经济基础固然对道德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传统、艺术和文学、教育以及过去社会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都参与了道德的形成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有非阶级性的成分。在阶级社会里,不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而不是作为个人来说,在一般情况下都承认和遵守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公共生活规则,以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至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规则就更多了,诸如文明礼貌、公共卫生以及私人之间履行诺言、遵守契约和讲信用等。不同阶级在道德上是有共同的因素的。

相同的客观条件也许会产生相同的丑恶。唯有经过人性的过滤和筛选,才会去丑存美、去伪存真、凝聚人们的美德。人类具有共同人性,才使得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有相通之点,从而对以往的道德中的共同因素能发生情的体验并易于吸收,做到一脉相通,承前启后,使道德继承性由可能成为现实。

需要说明的是,曾钊新教授之所以提出“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其目的乃在于有力地彰显被尘封在伦理学研究的某个方面,而丝毫不意味着要否定或贬低社会存在作为道德产生的第一位原因或第一土壤的意义。“第一”与“第二”的分殊,已概略表明两个不同原因或“土壤”的地位之别。孰轻孰重,清然可见!

二、道德大厦的心理基地

在我国伦理学界,曾钊新教授最早致力于道德心理学的专题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心理学体系。

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2]。

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涵相互联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对道德的作用,一是道德对心理的影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道德心理学,既要研究心理对道德的作用,又要研究道德对心理的影响,还要研究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中上述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结,而不是像一般伦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道德,或者像一般心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心理。正是在对于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凝结着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价值,也表现出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首先在于它深化了伦理学的探讨。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揭示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对它的反作用。不能离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去探讨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否定道德研究的多角度、多渠道,恰恰相反,“基本问题”是产生多角度、多渠道之“源”,源愈深远,流愈漫长,它必定会出现更多的分支和迂回。道德心理学正是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出发,从社会的经济生活与心理变化的关系上,从心理因素与道德调节的关系上,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进而从社会意识与道德形态的关系上等等角度去研究道德。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还在于它可以坚固道德的“个体城堡”。

要把道德作为人的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准则,没有心的陶冶是万万不行的。构筑起心里的长城,坚固“心理的城堡”,才不至于使人的精神崩溃。为什么有的道德意识延缓很多世纪而仍然缠着人的灵魂,而有的道德说教却在一阵风吹过之后又随风飘去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没有与心灵的沟通有关。道德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离开了具体的经济现实,离开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心理现状,道德宣传和教育就难以收效,或会成为过眼烟云。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以人对道德的心理承受力和道德对人的心理平衡调节为研究对象,研究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因素和实行道德培养的心理过程,研究道德行为的心理驱动,以及研究如何消除和克服对道德产生损耗力和排斥力的心理障碍等等。它是使道德种植于人的心灵的道德“培育学”,是使道德更好地在人的心灵和行动中发挥作用的“微观道德功能学”。

道德心理学的再一个研究价值,就是它能锐化道德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多方位去M行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

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提出的需要,是建立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需要。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总体布局。精神文明也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道德、政治、思想和文化科学诸多因素的建设。精神文明又是高尚的社会风气的基础。社会风尚是精神文明诸因素建设的综合反映。要建设一个清明、和谐、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社会风尚,党风是关键,道德建设是基本。但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和社会意识其它形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也就是说,在它的建设中,必然会有其他因素参与作用。因此,多方位地建设道德,把道德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这是符合道德本身的实际和社会风尚好转的实际的。

曾钊新教授所创立的道德心理学体系,浓缩在199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一书中。这部著作共分三个部分:总论篇、心理基地篇和道德运行篇。“总论篇”确定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和西方道德心理思想的发展史作出简略描述。“心理基地篇”主要分析道德中的心理因素,阐述这些因素在道德构成、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道德意志”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专题研究。“道德运行篇”是讲道德因素对心理构成的影响以及道德因素以心理为中介对社会生活发生的作用,包括“心理失衡中的道德矫治”、“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层面”等不同侧面的专题研究。“心理基地篇”与“道德运行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有系统的全面把握。

三、道德实施的社会操作

对德性作心理分析,是属于道德现象的微观研究,它的任务主要是揭示道德在个体身上萌发和被吸收的奥秘。对德性作社会探索,是属于道德事实的宏观研究,它的任务着重于跟踪道德运行和延伸的轨迹。研究伦理社会学,就是要探寻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操作程序,宗旨是让人在操作中塑造灵魂,使灵魂合于德性。为此,曾钊新教授继《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出版之后,又于1993年在湖南出版社出版了另一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伦理社会学是研究道德生活和社会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探讨如何把人品、德性作为自身生活的高尚需要和社会如何通过具体的实施来实现人的这种需要的途径、方法、步骤以及操作等问题的学问[3]。

要研究社会如何进步、如何运行,就必须研究道德。因而,伦理社会学有两大任务:一是探讨如何使道德需要成为人的自身生活中的自觉需要。这一部分任务在一般伦理学中有所解决,如研究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但这些研究还不够,还没有把人的道德需要作为人的自身生活中指标的一个具体项目,也不会对道德进行量化分析,使之成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更多地是从认识论角度研究道德,而伦理社会学要作量化分析,如在媒介传播中道德教育占多少比例;在社会管理行政机构中,实施道德的机构占多少比例;……。二是研究社会的道德实施的具体结构、操作途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部“大机器”,由各种零部件组成,道德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既然社会中有政治部门、经济部门、司法部门等,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布道司德部门?社会机构中缺少布道司德部门,社会倡导的道德在具体实施时就会落空,就会虚无。这是由于没有伦理社会学的研究,没有这个参谋、咨询的机构来为执政者、社会管理者提供一个道德实施的具体方案所带来的缺陷。

伦理社会学实际上是着重于从宏观中去研究社会的道德事实和跟踪道德在社会运行和延伸中的轨迹的一门学问。它是应用伦理学。应用就是操作,所以,它就是一门道德操作学。揭示伦理社会学的本质需要理论,因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理论的东西。但理论要实现则离不开操作,不能操作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了理论论证的操作是随意的操作。称伦理社会学为道德操作学,一方面强调其操作,另一方面不忽视其理论。

伦理社会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伦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诸多学科知识。伦理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社会学为它提供一个思考的路线与蓝图。社会心理学为它分析事物提供依据和方法。社会管理学为它的操作提供程序和指向。正是在这些学科的交叉中产生了伦理社会学这门新兴的学科。

伦理社会学由四大板块结构而构成体系。

第一板块:社会运行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研究社会控制、社会需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等的主要道德问题。例如,研究道德冲突、道德模仿、道德断层等问题,为建立一个社会道德场而努力,目的是使社会避免恶性运行、减少中性运行,从而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板块:社会交往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包括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的道德问题,如:道德知觉、道德传递、道德传播、道德感染、场合道德等等。

第三板块:人在社会化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教育和人的道德接受的心理图式问题,包括属于时年道德系列的少儿道德、青年道德、中年道德、老年道德,或者包括德教发蒙、劳动前的道德准备、劳动中的道德训练、劳动后的道德延伸等专题。

第四板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这里讲的社会生活是指结伴生活、闲暇生活和家庭生活、性生活等。闲暇生活是个人感到最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生活。在这个生活空间,不仅人的动机和行为是无序的,而且还具有宣泄自己、昭示自己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辐射品格。因此,控制闲暇生活的负功能,张扬闲暇生活的正功能,按照闲暇生活的本质要求把它纳入道德场并对之进行动态有序的道德导向,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四、道德应剔祛的负面文化

扬善抑恶,是伦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道德价值的增殖,既表现为善之净土的拓展,又对应于恶之疆域的萎s。抑恶方能扬善。不剔祛形形的丑恶现象,善的花蕾就会因各种“病虫害”的侵蚀而不幸夭亡。有鉴于此,曾钊新教授不仅探讨道德生成的“第一土壤”、“第二土壤”,而且着力于研究滋生恶的社会土壤:负面文化。他首先提出和论证了这一概念,主编了“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丛书的第一批书目《虚假论》、《罪恶论》、《丑陋论》、《失败论》、《错误论》于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负面文化是与积极的、正确的、光亮的社会意识相抗衡和相否定的观念形态或精神现象,是社会经验的背向积累和腐蚀变异,是影响社会进步、健康与和谐的消极力量和病毒[4]。

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文化的本来使命是开发人的智慧,将人类的经验做出纪实,教人朝向光明,肯定积极的生活。但负面文化截然相反,它背向阳光,挖掘人类的陷阱。当人在为社会进步做出奉献时,负面文化教人算计着索取;当人在为社会的公正而奋斗时,负面文化则教人设计特权;当人在为革故鼎新奋进时,因循守旧的诡计也同时出现了。哪里有高昂的呐喊,哪里就有萎靡的;稗草与禾苗同生;死亡依附生命。物无不成对,事必有多义。只要我们顺着正面文化的亮点寻觅,都会发现相应的阴影,这是负面文化面孔的不可隐藏性。

手法的狡黠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二个特征。

负面文化是背向的,因而其面孔总是阴森黑暗的,为着隐蔽其狰狞可憎的面孔,它必定采用狡黠的手法以混淆视听,遮人耳目,冒充积极。本来是因循守旧,却标榜师宗法祖;本来是无羁,却标榜开放搞活;本来是特权,却吹嘘为殊荣;本来是专制,却鼓吹是集中;本来是衰落,却宣扬为过渡;本来是腐败,却描述为阵痛;本来是跪着造反,却说是无比忠诚;本来是个人迷信,却说是高举紧跟。如果说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不可隐藏性特征,是和它的本质一致性的现象表露的话,那么,手法的狡黠性则是负面文化制造的隐身洞穴,是和它的本质相颠倒的外表粉饰。

活动的阴暗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负面文化的传播条件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条件大体一致,有所差异的是它的社会认同性较小,共享性较窄,以及它面孔狰狞的可憎性极明。因此为着躲避睽睽众目,它的传播渠道常常借用阴暗的环境,取用背地方式去开通。它不敢登大雅之堂,而策谋于密室;它不敢见大庭广众,而蜚言于街头巷尾。所以要擒住它的行踪捉拿归案的话,须要采用“扫黄”缉毒的手段,用严密侦捕和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将它逮住,切断它的通道,然后才可逐渐消除它的影响。

功能的腐蚀性是负面文化的第四个特征。

由于负面文化是对正面文化的否定,因此它对社会文明具有腐蚀。邪气上升,世风日下,国之将倾,这是负面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威胁。贿赂贪赃,苛政如虎,民不聊生,这是负面文化对百姓的侵害。背信弃义,人失其伦,好浊恶清,这是负面文化使人失去自身而沦丧为禽兽的恶果。在朝者,能受负面文化的驱使而争名于朝,萧墙祸起;在市者,能受负面文化的教唆而争利于市,尔虞我诈。

负面文化的成因是与认识中的疏忽或偏离有关的。人如果不以“求实”的精神去找到“实事”中的“是”,而发挥其想象的心理功能,就会导致认识与现实的疏远,拉开思想与真实的距离。所以,心理因素是负面文化得以形成的一个实际存在的原因。

个人的品德是负面文化的关键性成因。错误和偏颇成为危害社会的直接毒素,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恶劣品德或心怀恶意的人。这种人将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以害人为目的,才完成了把认识中的谬误加工制成为精神“海洛因”的过程。人若没有知识或学问,人会成为猴子;人若有了知识或学问,但没有品德,人则会比猴子更丑,会成为狐狸或豺狼。

生产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状况是负面文化生成的社会根。“有所发展”为私人占有提供了可能,“发展不足”则提供了私人占有的必要。为了把“必要”说成是自然,使“可能”变成现实,就要编造借口,要作舆论宣传和采用手段。于是伴随私人占有的过程,负面文化现象也就相继产生、泛滥成灾了。

曾钊新教授关于“负面文化”的研究,不仅把伦理学的研究从其“功能”、“使命”上深入到一个艰苦殊战的领域,而且对文化哲学的研究也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教育问题的哲学沉思

曾钊新教授在大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作为一位敏于发现问题、善于深层思考的哲学家,自然也会对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沉思,这就有了其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曾钊新教授在这方面的思想非常丰富,此处择其要者略述如下[5]:

1. 从哲学与教育学的相通到教育哲学的孕育

哲学解决认识问题,教育学解决知识问题。它们共同解决的都是知与行、学与思、知识与做人的问题。知与行所包括的是认识的来源、验证和归宿的问题,学与思所包括的是认识的理性活动和知识的消化创新问题,知识与做人所包括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等伦理学的问题。在这诸多矛盾中,知与行是基本矛盾。哲学主张在行中求知,即“行―知”观,教育学主张先知而后行,即“知―行”观。把两种观点联结起来,就成了“行―知―行”的公式。于是,它们之间就产生了一个耦合点,即“行―知―行”中的“知”。这个运行公式,也是哲学和教育学在运行中相互携手,相互补正而共同构筑的螺旋圈。

哲学要回答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教育学要解决的是知识的传递问题。知识的传递,对于受传的个体来说,也是知识的来源问题,只不过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问题,是知识传递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认识,教育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知识。所以,哲学是更根本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要发展,必须不离其根本,即要下功夫学习并掌握哲学。

哲学和教育学相通的新生儿,就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以哲学认识论为武器,揭示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辩证法则,即人要改造环境,环境又造就人的双向关系,以及人的知识发源、发展的途径和社会文化积淀的积极意义。

2. 人性与教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就是关于人的理论,即通常讲的“人性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教育活动的进行是因为有人。人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教育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保证人的智力、道德、身体、劳动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历史任务和应有目标。教育过程把不同的教育内容着眼于一个伟大价值的思想上,德育使人具有美的心灵,智育给人添上自由飞翔的翅膀,体育使人具有储藏心灵美的“仓库”和支撑翅膀的骨架,美育激起人的创造生活的志向。它们构成一个统一观念,即教人学会“按人的方式”去探索和创造生活的美,“按人的方式”去生活,这就是人性要求和教育目标具体的历史的吻合点,也是不断向着真人接近的具体的、历史的突破点。而所谓真人,就是对自身本质真正占有的人,是对异化已经排除,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的人。

3. 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的职业良心

正如不能有“无头脑”的哲学家一样,也不能有无灵魂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灵魂就是以品德为首位的包括完备的知识体系、思想作风、工作精神的总和。教师良心是教师灵魂的支柱。得到灵魂有赖于良心的发动,保持灵魂有赖于良心的监护,昭示灵魂有赖于良心的仲裁。“人师”、“人友”、“人范”和“人梯”的“四人”精神,构成了教师良心的基本内容。它是在对“树人”的社会责任作神圣性理解之后,而坚定的信念和义务感,也是评价自己教学行为的基本标准和规划自己教学行为的范式要求。

4. 高科技人才必识大智慧

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于操作智慧。只懂操作智慧的人,只是工艺师、工艺匠,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不能培养新世纪的科技明星,学校的教育就会落后,就不算培养了跨世纪的一流人才。新世纪的一流人才应该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是创造者、发明者,是专门家;在思维科学、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他们不仅是学人,也是哲人。要成为专门家固然不易,要成为科学家更难,若要成为具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哲学家,则是难上又难。正因为难,这种人一旦脱颖而出,方可称得上“一流”。“一流”是宝塔顶上的人物,虽然难上又难,但不是没有,是有而不多。有“有”,才具备可能,才成为高目标;有“不多”,才算得上珍贵,才分得出层次,才显得出高深。

参考文献

[1] 曾钊新.人性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1-127.

[2] 曾钊新,李建华,等.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29.

[3] 曾钊新,涂争鸣,等.心灵的碰撞――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