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管理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一名高中的班主任,一提到班级管理,相信每一个班主任都倍感头痛,面对一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大”孩子,一方面要小心地应对学校的各项检查、评比,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学生们叛逆、多疑、敏感的自尊心,应该说不是一件简单易做的事。班主任的工作难做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对一些规定从心理上不认同,有时校规的确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制定的,而是出于管理,但是,规则的对错不是一个班主任能考虑的,你该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则更好地执行下去,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和学生们比拼一下智力。
开学之初,学校规定统一理发,虽然没有一个既定的发型,但种种要求所指向的似乎是平头(男生),我首先开一个主题班会做思想动员工作,之后把班级中头发“喳喳忽忽”的男同学作一下统计并分别谈话,做到各个击破,结果如我所料,所有同学都口头承诺利用大周休息时间理好,我暗自高兴,看起来效果不错,可谁知这仅仅是个开头,学生返校后绝大部分的男同学都合乎标准,但还是有四名同学理了一个“毛寸”,于是再次和他们谈,不谈批评,只谈承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他们有“负罪感”并要他们主动提出再次去理,谈话之时,承诺又很好。当我刚要松口气的时候,又有两个同学“顶”着明显不合格的脑袋返校了,生气归生气,但这时再撵回去明显不合适了,我告诉他们,头发还是要理,但不用回家了,我找人到学校来理,时间、样式我说了算,费用自理。晚上,我联合其他班级的班主任请来校外的理发师给他们统一理了一个“卡尺”(比平头还要短),事后我了解了一下,怨言虽然有,但不多。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让我反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对规则很了解,但会以种种的原因尽可能地试探你的执行力度,只要你一有松动,他们立刻就会察觉并“得寸进尺”,你要做的就是坚守规则,不要被学生所同化,同时尽可能地给他们留出足够的心理缓冲期,让他们能够接受,这种接受不仅仅指对规则的接受,也是对你班主任本人的接受。班级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地面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教室地面总是脏乎乎、湿漉漉的,原因有二:一是饮水机的水龙头时常关不紧,水会慢慢地滴到地面,并被接水的同学以脚印的形式带到教室的每个角落;二是值日生打扫好卫生,而地面还没有干的情况下,总有一部分同学因打水或收、发作业而走动,结果把地上踩得比没拖时还脏,虽然强调过多次,但却一直得不到改善,这时我的结论是:说教没有用,有效的是制度,找了一个广口的瓶子放到饮水机下方,这样即使水龙头关不紧水滴也不会滴到地上,并且专门安排一个同学负责倒空和随时拖地,地面再不干净唯他是问,并把情况通报全班。这样做,一是提高全体学生讲卫生的自觉性,二是其他同学不好意思给负责的同学添麻烦。
针对第二种情况,让值日生在每天拖完地面后在门口放涮好的拖把一个,让晚回来的同学自觉地把自己踩脏的地板拖干净,否则由值日生再次打扫,并同样通报全班。这样,晚回来的同学为不“得罪”值日生,提高了自觉性;另一方面,值日生也会加强监督。经过这样两个小小的改革,班级地面脏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班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乱扔废纸的,开学之初,在卫生角设置垃圾箱一个,其实就是一个纸箱子,每天值日生倒一次,可不久问题就接踵而来,一是总有一部分同学练习“隔空抛物”的本领,而准确率偏偏又不尽如人意,另外是同学将果皮、未喝干净的酸奶、发霉的面包等杂物统统扔到垃圾箱内,结果是把好好的一个箱子弄得油黑肮脏,不时还会散发出种种说不出来的气味。解决的方法其实简单之至、让学生把垃圾箱彻底扔掉,取而代之的是大塑料编织袋一个,个人垃圾一律自己保管,值日生仅仅是在早预备时提编织袋环班一周,收废纸、倒废纸,其余时间编织袋统统放到讲台下。
从那以后,班级中再没有练“抛射”的,用学生的话说“因为没有篮了”;果皮等杂物也没有乱扔的了,因为没地方可扔了,总不能把脏东西放到老师的眼皮底下吧,班级的卫生情况真的彻底好转了。以上我所讲述的都是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小问题和一些解决的办法,之所以说是小问题,是因为每一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可能不值一提,但反过来说,班级无大事,管理无小事,每天的生活正是由无数这样的小事拼凑而成的,处理好小事,大事即使真的发生也就迎刃而解了,处理好小事,体现了一个班主任应有的智慧,凭借的是细心的思考,合理的措施,到位的落实。我相信,有好的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
篇2
【关键词】大学班级;管理;问题;建议
大学属于高等教育阶段,其职能是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更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大学班级是学生经常学习与生活且具有一定目的性、组织性和心理相容性的集合体。班级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现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班级主体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更为成熟,追求独立、平等和自我表达,而且不同学生在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使得大学的班级管理更加困难,因而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班级缺乏凝聚力。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可见,集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但是现在大学生的班级集体归属感普遍不高,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2、班主任作用不明显。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地获取学校学院所要传达的信息,老师也不能够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多数的同学没有跟老师主动沟通和交谈的习惯,除非必要都避免跟老师有过多的交集,老师跟学生的交流仅限于在学习上和课堂上。
3、没有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现在大学的班级一般都没有由大家讨论而产生的共同遵守的班规。多数学生只求成绩合格,没有触犯校规,不受学校处罚,顺利毕业就好了,这些想法导致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自由散漫,容易造成一些思想上的偏差,这也不利于班级的建设。即使有些班级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做到有效全面的推广实行,甚至可能有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有这些制度,加上制度的实行力度不够,这些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形同虚设而已。
4、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学生对大学里的各类社团活动往往寄予厚望,但往往也得不到满足,学生的怨气也就非常大。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目前的班级生活不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班级开展的活动太少,活动形式不够多样,不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丰富多彩。
5、班级精气神不足。班集体是一种教育力量,但是并非所有班集体都能发挥教育作用,只有具有班级精神的班集体才能发挥教育作用。班级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过情绪感染、价值导向、行为制约和信息筛选来统一行动。但是,就现在大学班级来说,大多数的班级都没有精神。就拿上课来说,现在的大学课堂俨然已经不再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相长的活动,而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爱听不听的状况。目前大学生玩游戏,上网,逃课,做作业敷衍了事的已经成为大学班级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改进班级管理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所秉持的观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工作者的一切的教育行为都是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创造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培养互动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渐加强引导学生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大学生已是成人,他们自知自觉,在一定程度上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但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来强化他们这种自我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需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负责,对自己在家庭中或班级中所承担的角色负责,他们有很强的责任意识的话,对班级建设也大有益处。
3、建立好的班委会。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而一个奋发向上、团结和谐而有凝聚力的班委会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窗口,是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建立班委会容易,但是运作起来是否有战斗力就不一定了,时间长了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建立起一个高效、有序的班委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班委会组建过程中,要尽量让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让他们知道班级建设并不只是班委们的事,也是班上每一个人的事。
4、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制度化管理,不仅是班集体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形成并向优秀班集体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用制度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到有章可循,有约可依,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班级目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二是制度要有可操作性。班级制度要精练、具体、可行,便于操作。班级制度要在全班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并结合年级的量化管理条例来制定。三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应不断搜集反馈信息,并不断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5、构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所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系级管理者、班级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共同进行班级管理的模式。系级管理者是系属各班级的总负责人,负责掌握全系班级管理建设的方向、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以及建立和完善班级管理目标的评价机制等;班级辅导员是班级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者;学生干部是联系班级辅导员的桥梁,是协助辅导员对班级实施管理的助手。因此,要不断提高系级管理者、班级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管理素质,完善班级辅导员的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学生干部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系级管理者、班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以生为本的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的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班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绝离不开好的班级管理,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班委们的认真负责,更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每个班级都是独特,班级管理不可能存在固定模式,只有根据自身班级的情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可能形成更适宜本班级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杨芝,黄明山.大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4):76-77.
[2]孙桃丽.大学本科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J].科技广场,2008(4).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34-02
2006年由于衢州市区学校布局调整,柯城区兴华中学的规模由原18个班级急剧扩张到48个班级,成为浙西规模最大的公办初级中学。为此,我们将基层专业管理重心由学校教研组下移到各年级的备课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受到班级多、学生多、教师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的年级组管理实效欠佳。基于此,学校组织各层面的教职工进行广泛的讨论,决定进一步把管理重心下移,也就是将年级组管理重心下移到班级组。
一、班级组的管理目标
(一)提高管理的执行能力。解决大规模学校出现“你管你,我做我”“有令不行”的问题。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植入每一位教师心中,落实到每一个课堂、每一次活动。
(二)发挥团队的教育优势。避免大规模学校出现“桥归桥,路归路”“一盘散沙”的弊端。依托年级组领导下的班级组建设,把学校的规模特点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团队优势。
二、班级组的职能定位
班级组:由同时任教两个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所组成的教育团队,担负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以及班级任课教师整体育人的职能,其团队核心人物是班级组长(班主任)。班级组既是学校管理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基层组织,加强班级组建设有利于增强年级管理与指导的实效,有利于提高班级教育与教学的质量。
三、班级组的建设要点
(一)培养:以团队核心为重点
[分析]多年来,兴华中学所积淀的以“团队精神与学术民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后续发展的厚实基础。我们认为,年级组长、班级组长不仅需要发挥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专业品质的表率等辐射作用,更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的感召、德育研究及实践的策划等核心能力。
[策略]1.有规划培养。我校通过《校德育名师培养计划》《校班主任师徒结对条例》《年级组长、班级组长工作手册》有规划、有目标、有任务地对年级组长、班级组长进行培养与指导。2.多层面交流。基于我校教研团队比德育团队起步早且组风优秀的特点,学校多次组织年级组长、班级组长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座谈,交流团队建设、研训策划等共性经验教训。同时倡导资深年级组长帮带年轻班级组长,通过发扬年级组长的特长,培养和壮大班级组长队伍。3.案例式分享。校教科室与政教处每学年组织一次德育案例评比,要求以班级组为单位提供参评的德育案例并在校园网共享,把评比结果列入班级组考核。以此发挥班级组长作为团队核心的职能。
(二)运作:以评价制度为导向
[分析]以评价促发展是我校一直以来的评价原则。我们认为,共同的愿景、具体的目标、明确的抓手是班级组工作有效运作的前提和保障。评价制度的认同度、科学性、可操作性决定了对团队建设的指导力与促进力。
[策略]1.广泛讨论确定评价制度。学校初拟《兴华中学年级组建设条例》《兴华中学班级组德育导师制度》,发动全校教师通过“班级组―年级组―校领导班子”逐级展开大讨论,由分散到集中并确定试行稿,使年级组、班级组明确了职能分工及发展方向,使广大教师达成共识并明确努力方向。2.年级组长与班级组捆绑考核。通过年级组长与班级组捆绑考核,促使年级组的优良文化、有效经验在管理重心下移中得以传承。同时发挥年级组的组织优势对班级组进行管理与指导,促进班级组间交流、提升与共享。3.评审与答辩互动相结合。先进班级组评比分三步进行:一是班级组自查自评;二是年级组内初评推荐;三是学校层面复评表彰。在学校复评阶段,由政教处、年级组长、班级组长代表组成的评审组收集班级组建设中的典型问题,现场对提名班级组进行提问,通过答辩互动使其中有效做法显性化,同时进行指导并引发思考。
(三)奖励:以均衡发展为目标
[思考]初中学校的中考奖励,在老师们心目中不仅仅是奖金,更是一种荣誉,意味着学校对其工作的肯定。为了引导班级组内教师合作及学科均衡发展,我校对中考奖励的设置以“倡导团队协作共同提高”为原则,以“允许差距但不允许懈怠”为指导思想。
[策略]1.个人奖励与团队奖励并行。中考奖励由个人奖与团队奖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根据本学科在中考中的各项指标为教师个人设奖,以此明确班级组内教师对本学科教学负主责;另一方面根据班级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人数为团队设奖,以此倡导班级组共同帮扶学生攻克弱势学科,同时避免班级组内不同学科教师抢占时间的弊病。2.团队捆绑与个人不保底相结合。团队捆绑有利于教师在共同荣誉感召下齐心于班风、学风建设。但是若某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控制差生率均低于既定底线,则不享受班级组团队奖励,以此消除班级组内个别教师等吃大锅饭的不良心态。奖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及学科的均衡发展,形成了教育教学合力最大化的良好态势。
四、班级组的工作特点
班级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面对共同教育对象的合作关系,在责任、利益和荣誉的感召下,他们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和战友。这个和谐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体现集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教育教学形成合力。
(一)研:体现群策性,利于解决疑难问题
[案例]2012年4月,1012班和1015班的同学由于校篮球赛发生争执,第二天中午大多师生在餐厅用餐之时,1015某男生手执菜刀扬言到操场“教训”一下对方,后被一过路教师夺下菜刀,其他教师在接到学生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1013、1014班级组作为当事者的“近邻”对此议论纷纷。班级组教师捕捉到该事件所隐含的教育力,即时进行集体备课,利用班队课表明学校和教师的鲜明立场,引导学生分析校园暴力并达成共识:
1.同学之间有矛盾应该理性地沟通,武力只能使事态蔓延,于事无补。
2.同学们应该自觉地抵制电影、电视、网络中暴力的影响,遇事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3.老师在危险关头不顾个人安危的行为有力地诠释了小邪压不住大正;遭遇校园暴力时,站出来制止的人越多,邪恶就越难立足。
4.及时将暴力事件报告给老师的同学表现出的是正义、勇敢和机智,值得大家学习。
5.应对策略:遇到这类事件,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或老师或家长,可以取得有效的保护。
受此启发,学校各年级组织其他班级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解读]班级组强调合作,教育教学任务要靠大家来完成,采取的教育对策要靠大家集思广益,教育的实践活动要靠大家身体力行,这样的群策群力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育的深度广度。每周一次班级组例会的德育研究侧重于德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如班级活动方案的设计、德育案例的收集、问题学生的观察、班级管理策略的检验等。每月一次年级组例会的德育研究侧重于班级活动的优化、疑难德育问题的会诊、高危学生问题的预警、班级管理策略的提炼等。针对教育疑难问题的研讨流程如下:
(二)训:倡导互,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案例]0817、0818班级组的德育导师小罗是一名新老师。对于每位导师需要与4名困难学生结对并进行转化的任务,罗老师忧心忡忡不知道如何着手。班级组根据罗老师富有教育热情及生活情趣的特点,建议她从指导班级花卉养育入手开展导师工作,并协助罗老师制定了活动指导方案,这一工作为罗老师提供了极具空间的教育平台。通过班队课,0817、0818班学生分别确定了兰花、茶花为班花,在罗老师的指导下,两个班组建了班花培育小组,制订了细致的养护方案。小罗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培育花卉中建立感情,原本逃学叛逆的结对学生也在培育班花的过程中逐渐融入班集体,并慢慢地开始要学习。一学年不到,小罗就成了学生的“知心姐姐”。第一届学生毕业后,信心满满的罗老师主动请缨当班主任,拜鲁老师为班主任师傅,一年多来好学肯干的她,目前已成长为令1109、1110班级组每一位导师引以为豪的新核心。
[解读]我们在班级组教师组合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组建由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等不同层次教师组成的团队,班级组各成员在工作中教学相长。我们对新老师的要求是:第一个三年,拜一名学科师傅做到学科教学过关,同时当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第二个三年拜一名班主任师傅做到班主任工作过关,同时学科教学胜任;第三个三年班主任工作胜任,学科教学能独挡一面。同一班级组内资深德育导师帮带年轻的德育导师,班主任之间的师徒结对,已成为我校新班主任培养的典型经验在区域内推广。
(三)育:发扬互补性,利于减少教育盲区
[案例]10月中旬,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然而,1204班班主任匆匆留下“请大家献计献策”七个字就外出培训了。2013班的小王班主任是新班主任,她在班级组例会上征求意见。大家一致赞同年级组“班级文化建设是起始年级培育健康班集体的有效抓手”这一观点,经商议决定:1.以同中求异的原则指导1203、1204两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2.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班旗班徽设计及教室布置。3.班主任小王负责方案的定夺、材料的提供及总验收;美术老师负责班旗班徽创意的征集及艺术指导;社会老师负责八字班风的征集及指导;语文老师负责励志语的征集及书法指导,科学老师负责学习园地栏目设置的指导。待1204班班主任返校的时候,班级组在该项评比中已荣获年级第一。
[解读]在过去单班单管的模式中,学生的日常教育任务以及各项学生活动基本上由班主任独管,班主任个体局限性与班级管理全能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效能,班主任性格上的缺陷或者管理时空上的漏洞甚至可能导致教育隐患。在班级组管理模式下,既有两位班主任协同谋划两个班的班集体建设,又有六位导师齐抓共管日常教育任务,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减少了学生教育的盲区。
篇4
一、 德育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排头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且,要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出于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他们才会愉快的接受,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弄清楚在学校为了什么而学习,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后要准备做什么等。总之,一个人如果他的品德不好,那他就是一个危险品,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蛀虫,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了。到那时,他的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因此说,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二、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管理好班级的必备条件
相对来说,初中生比小学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因此,只有尊重学生,相互之间获得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融洽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管理好班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同时,耐心仔细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老师。课堂上,我是学生们的老师,循循善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求异创新;课后,我就成为他们的大姐和好朋友,无话不谈,对他们关怀备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能够做出及时处理,使他们得以尽快的归入正途。
三、搞好家访是管理好班级的必经之路
不可。班主任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仅通过看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因为材料是静态的,不存在发展性。而只和学生本人进行交流,也还是不够。因为学生由于多种因素,也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情况。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家访是必要的。通过家访,一方面学生有一种更加被重视、关爱的感觉;另一方面,可以互通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共同教育好学生。
四、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管”能力
班干部相当于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班主任的另外一双眼睛。班级管理的好坏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但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是必须有一个了解的过程。选拔前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完成班级板报、大扫除等活动,对全部学生进行观察了解,从中发现选拔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且,对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在选拔时必须采用民主投票的选举方法。这样才能有利于班干部的工作开展。班干部选出后,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胜任班上的工作,还要对他们各个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严格要求他们,加强教育。特别是教育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要密切联系同学,平等待人。这样才能和同学打成一片,才能得到同学的信任。而且,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上通过一两件事情来提高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以便他们能更加顺利的展开班上的工作。
五、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奖励和评价
篇5
关键词:班级管理资信制度科学管理
班集体是把学生载向知识海洋的船,是学生个性心理走向成熟的桥,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驿站,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起点。作为班主任,是引领学生播种、耕种、收获的指路人,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领导者、是班级――这个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的建设者。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班级管理同时也是琐碎的和艰难的,甚至于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而如何在保持班内正常秩序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民主、能培养良好人格的宽松环境,则更为不易。可以豪不夸张地说,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而怎样使这门艺术得以完美展现,就必需采用一些特殊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管理方法。下面就如何对班级实行科学管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实行班级管理的资信制度有其实际的需要。“资信”一词大量出现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作为一个企业法人,它在与其他企业法人打交道时,必须要有一定的信誉度,信誉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乃至发展。譬如说,信誉好的企业在银行里可以多贷款,而信誉差的企业只能贷到很少的资金或贷不到。《中国青年报》曾连载《谁被列入信用记录的黑名单》、《信用时代别忘以“德”立身》等几篇文章,报道上海各银行率先实行个人资信制度,根据公民信誉度高低来贷款。《中国青年报》还载:某大学大一学生在期末考试开始前集体宣誓绝不作弊,并请求不要教师监考。这些事例都表明: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上,一个人要能生存并很好地发展?信誉必须放在第一位。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候也就是塑型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出守信的好品德,今后是很难发展并有所成就的。这就决定着在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要发展、要进步,也需要多一些品德优良的人,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因而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一一教师也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送品德优秀的建设人才。
2.实行班级管理资信制度的理论根据。在班级管理中推行资信制度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是品德优良的人,将来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也是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渴望被别人认可的心理,当然也就希望自己成为众口称赞的具有良好信誉的人。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信誉进行评分量化,既能起到表扬先进的作用,又能达到警醒落后的目的,使其内化为要求进步的动力,达到自我提高的效果。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曾就这一问题作过论述。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里提到了“谨而信”,意思是做人要谨慎善讲信用。孟子也曾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的“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相互要讲信用。孔子孟子都提出做人要有信誉、讲信用。因此德育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可以通过具体的班级活动来组织实施的,这就为班级管理中实行资信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实行班级管理资信制度的实践基础。在提出班级管理资信制度前,我在所带的班中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实行“量化管理”。《班级管理条例》以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信励志、合作、竞争精神为指导思想,以“量化管理”为核心,可以说是一部具体而微的“法律”。其中“量化管理”这一核心是具体的操作,大体是:每位同学在学期开始都拥有量化管理基本分60分。在该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按奖励加分、惩罚扣分方式来计分,并在学期结束评优惩差。扣分加分都有具体条款(条款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定及班级实际制定),由两名纪律委员协作负责,班主任只起到指导监督作用。从实践过程来看,同学们都很注重自己的分数,把量化管理分看得和考试分数一样重,经常有同学因自己犯错被扣分而流泪的,也有努力做好事来加分的。“量化管理”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并进行了多次修改,日趋合理,在班级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为班级管理建立资信制度打下了实践基础。
篇6
关键词:合作意识 班级管理 引入
刚开学时,我就把全班72个学生按照成绩水平分成了18个合作小组,班上顺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顺数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以此类推进行师徒结对子并分组,四人为一组。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小组内讨论学习,而且有利于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每组成绩最好的为组长,该组组长负责该组的学习和纪律,比如课堂上小组学习的分工,自习课的纪律,甚至是课外活动都可以由小组来统一协调与安排。学习是全体同学的参与,可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基础的差异,使得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参与进来,于是后进生会越来越差。小组评价的落实,迫使后进生也要积极参与。因为老师学习任务的布置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特殊的照顾。其他组员也会自发担任起小老师的角色。分组之后,小组讨论制定小组公约,内容包括课堂纪律、学习纪律、日常主要行为规范、课外活动日程安排等,组长在该组内就相当于一个小老师,包括督促成员完成作业,以及负责上课和自习课的纪律,根据小组公约,每个小组每天必须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每天组长统计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填在表格中张贴上墙,做到日日清、周周清。然后又总体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一览表”,在这个表内可以明确地看出每个小组学习与提高的情况,又能发现各小组平日的各项活动情况,每星期进行一次,把一个星期以来的竞赛得分情况向全班学生公布;对优胜小组和进步明显的学生个人进行奖励、表彰。这栏目成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这样有力地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在分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力等情况,在学习合作小组内尽量做到性格、特长的多样化,以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和互补性人际交往、互动的形成;在合作的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在竞赛组里的学生,要考虑各方面的可比性。在学生个人间,进行的是同质竞赛,即不同小组中同一层次的学生之间开展学习比赛、品德和行为表现比赛。由于处于同一层次,相互间的差距很小,且竞赛的项目和内容又是全方位的,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由于实行的是竞赛分组的动态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形成了“小目标、小步子、不断进步”的良性态势,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不断强化学生“我也能行”、“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成功者的心态。我们班的黄经纬同学,不但基础差,智力方面和其他同学也有差距,开始时在年级是倒数,但组长和其他组员对他不抛弃,不放弃,一起帮助他,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他在不断地进步,现在,尽管在班级里仍然是倒数第一,但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在年级倒数前100名中已经看不到他的名字。对于普通同学来说,这一点点进步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来说,确实不容易。
我们班的学习小组每半学期进行一次调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其所在的小组;以便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这种动态的管理,一方面保证了竞赛的“可比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就会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呈现在他面前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导向,引导他不断进步,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状态。
篇7
1 问题存在的原因
众所周知,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难度大,档案质量难以保障。尽管建设单位从一开始就采取措施要求竣工文件材料同步形成,但实际上,在基本同步后仍需精心编制,故此文是在强调同步形成基础上探讨对后期档案统一管理的必要性,而非过程失控的事后补救。探索推行集中办公模式,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避免档案人员办公时间难以保障。收尾阶段几乎没人愿意留下承担竣工档案归档整理,人员少,人心涣散。二是办公地点和设备难以保障。结算期为节约成本,不少单位会退租或改租较小办公场所,存在“不严肃、不正规、保密性差”等诸多弊端,因陋就简,草率应付,安全环境大打折扣。留下的小型办公设备一旦有故障,直接影响档案工作质量和进度。三是办公效果难以保障。人员更替使之前传达的精神无法落实,业主和监理就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指导。个别单位甚至会因结算合同谈判运走全部竣工档案,要挟变更审批,档案实体安全及整理质量进度更无从保障。
2 采取措施,分三步保障集中办公效果
所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是指参建各方以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为目标,将各参建单位档案工作人员集合到统一地点(同一大楼或大院),进行集中办公和管理的工作模式。此举能加强沟通、提高效率,为竣工资料迅速按标准整理成档案提供方便,外观及内在质量统一,提高项目档案整体质量效果显著。
此模式主要分三步推行,一是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解决思想接受问题,让参建单位认识集中办公的好处,消除抵制思想。其次解除留守人员后顾之忧。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项目结算期业主与各参建单位集中一个大院吃住办公,共用办公设备和会议场所,十分便利。湛江海湾大桥则相对集中,创新地给集中办公的档案人员发放津贴。本地人员就近上班,外地人员在营运中心免费住宿,伙食优惠,目的是让档案员安心剩余的整理工作。二是明确“三个重点”。为防止办公不积极,自觉性不强,对集中办公档案工作人员明确三个重点内容:(1)抓紧未完部分档案资料整理组卷;(2)细心核查竣工图编制是否到位。(3)对已同步形成的档案质量反复检查、整改、优化,达到优质工程档案目标。三是坚持做到“三有”。一有“考勤”。实行考勤制度,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项目要求留守领导每周至少有一天集中办公,无故缺勤将不予优先结算。二有“监督指导”。集中办公对各参建单位档案存在问题及时检查指导,反馈迅速,能第一时间避免不良行为对原始材料损害;还便于各方互相学习,利于全线项目档案统一。三有“兑现”。湛江海湾大桥项目按工作天数核发档案津贴,成员积极性高,归属感强,促进工作开展。
3 推行集中办公模式效果明显
一是方便业主与施工、监理单位直接沟通,提高效率。同一地方办公,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省时省力,比电话和网上沟通更直观;具体细节可以手把手教。二是方式转变和情感交流促进工作效果。集中办公增加了公开性和透明度,对原来下去检查或施工单位搬资料上门请教进行改变;档案集中由业主临时保管,直至符合要求才按程序移交,保证安全,不易散失。业主也从原来的检查指导角色,转变为同事和伙伴关系,更好体察档案员工作生活情况,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消除档案员孤独感,积极性得到提高,更乐意主动做好工作。三是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沟通畅顺带来高效率,为移交和验收留出更多时间,案卷内外质量精益求精。四是成绩显著。从上述两项目实践看,集中办公对促进档案管理效果明显,均被评为广东“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质量优秀项目”。湛江海湾大桥项目获得“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金册奖”,是对项目档案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最好肯定。
篇8
为加强我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我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力争年底,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落实,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工作任务
(一)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要结合实际,对本区域、本单位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限期整改,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及时向区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登记建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二)开展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演练。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基层组织和单位要按照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根据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内容,以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组织工作要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演练结束后,组织者要从预案是否符合实际、联动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协调联动是否快捷、高效等方面,对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确保演练不走过场。
(三)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辖区乡(镇)、街道和救援机构报告信息。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居(村)委会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也要加强值班工作。要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区域、行业、部位及群体要设立安全员,并明确其信息报告内容、报告程序、报告时限、报告方式,同时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
(四)做好先期处置、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为依据。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通报信息、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同时要引导群众积极自救、互救。在上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和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和制定实施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要特别注意帮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和城市低保对象、残疾人等群众的困难,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对员工开展应急培训,使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推进措施
(一)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二)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为扩大应急预案的覆盖面,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年年底前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发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及基层组织和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和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三)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公安、卫生、安监、城建、城管、农林水务、水电气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要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完善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基层应急管理机制要科学合理,既要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还要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途径,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提高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基层应急管理要重点完善四方面机制:一是预警机制,能及时预警信号,为突发事件的早期化解和妥善处置提供依据;二是响应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有效地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协调机制,能协调落实应急处置中各部门的职能任务,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四是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解决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p#分页标题#e#
(五)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基层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要严格功能分区,特别是棚户区、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好应急必需器材;城管、燃气、供排水、电力等部门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帮助有条件的社区布局电子监控设备,便于掌控辖区的安全状况,实现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学校要结合隐患排查整改,重点做好教室、宿舍、集体活动场所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装备;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要求,加强学生食堂、宿舍、厕所等设施建设,加强校内交通安全标识和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六)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的各项制度。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宣传培训,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值班值宿制度、信息员管理和信息报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基层应急队伍管理制度等。有关部门要依据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解决基层群众和基层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积极创造条件,为应急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要不断总结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整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种应急资源,组织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应急管理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和物资联动。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红十字会、社区业主委员会及志愿者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基层应急管理的合力。
篇9
关键词:班级管理;专业建设;班级活动
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编排中,基本是以同一专业作为一个班集体。这样,便于教师的管理、专业老师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而让学生热爱本专业,认真地学习本专业,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以专业教育为重来进行班级管理呢?
一、入学专业介绍,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现在的中职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数、英学习,有几个特点:一部分学生对于文化课理论课等不感兴趣,或根本不懂,他们到中职学校就读就是为了摆脱理论课,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学到一技之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如果专业课还是局限在条条本本,那么他们就是等待毕业的时间而已,如果专业课上有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他们还可能学习一些知识。新生刚入学,大部分学生都对本专业不了解,不清楚本专业所学习的内容,不清楚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不清楚该如何学好本专业。可以说,在思想上还没稳定地形成对所选专业的态度。所以,要抓住新生刚入学的这个好机会,通过专业课老师对他们进行专业情况的介绍、就业情景分析,让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本专业能产生一定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对待以后的学习。本人所从教的学校,会在新生的入学教育时间内,安排专业老师进行专业介绍,这点确实做得不错。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产生学习热情,才能够热爱班级。
二、熟悉专业知识,树立班主任威信
我曾经带过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的班级。由于不熟悉这个专业,在开第一次班会课的时候,当学生问到本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问题,我的回答并不能让学生满意,所以后来的班级管理也比较费力。因为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失去威信。他们觉得班主任很多事情都不懂,自然而然也就不配合管理。这样,在后来的管理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我不是班级的专业老师,没有机会上本班的课,与学生见面的时间也就少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就不多,师生之间就少了很多共同的语言。
后来,我就申请带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班级――服装设计专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对于学生的问题,都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答复。所以,学生也就对这个班主任产生好感。在他们的心目中,班主任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什么都懂什么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威信后,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相比之下轻松了很多。所以,班主任想要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管理好班级,就要多了解本班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最理想的是熟悉相关专业。如果不熟悉,那么作为班主任,也要想办法进行自我学习,以形成师生的共同话题。
三、利用班会课,进行专业教育
班会课是每个星期都必开的,那么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进行。一方面是可以让班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学习。如果每次的班会课,除了布置学校传达的任务,就是学生的处分条例、班干部的汇报总结工作等,学生就会感觉比较单一。甚至有些学生反映:班会课只是老师对我进行批评教育,其他的话都不跟我们说。
我上班会课的时候,如果有多余的时间,首先我会给学生讲有关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结构的调整,让他们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政策,了解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区别,以及职业教育前景广阔――“进可升学,退可就业”,再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在班会的时间里,我还跟学生介绍服装专业的基本概况、特点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学好服装专业的益处,并介绍服装专业的理论与实操的相互关联性。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情况,知道本专业的作用,也明白只有学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通过在班会课进行专业教育,学生反映班会课的内容丰富了,而且他们感觉上班会课不仅仅是听老师的批评教育,还能了解本专业的相关信息。学生对于班会课就更加喜欢,班主任的工作就更加容易做。
四、利用晚自习,进行专业教育
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晚自习的时间无疑是最难熬的。他们除了完成平时上课的作业,剩余的大量时间就开始讲悄悄话、违反纪律、早退。所以,我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首先结合学生专业,找了大量的服装秀、服装设计的视频等,让班干部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并且布置作业:选定一款最喜欢的服装,用服装效果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班主任及时总结班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于好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扬,从而带动整个班的学习气氛;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同学,要了解是什么情况。如果是学习上有困难,就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确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这部分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保持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宣传布置,创建学习氛围
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同时,创建一个学习的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对于班级的宣传布置,实际上是可以结合本班的专业特点来进行布置的。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为班级营造一个学习氛围。
在服装专业的班级布置中,首先我对宣传委员和班级里几个专业较好的同学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对整个班级进行初次的布置设想,每个同学给我一个设想,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想法提出要求。所以,班级教室布置的材料都是结合他们的专业材料――布料进行装饰。有些主要是体现了布料的搭配,有些是布料的再造型,或通过纹理的设计来进行装饰。除了装饰外,还有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介绍及代表作品,一些服装的效果图等。其中还有一个流动作品展的栏目,主要是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流动作品展的方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好的作品将被保留,一般的作品将被更好的替换。这样,就形成一定的竞争,学生将更加努力。结合专业布置,营造一个专业氛围,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本专业。在布置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习到一些专业知识,在竞争中勉励自己。在教室宣传布置中,我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定期更换布置内容。例如,当他们学习服装面料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用不同的面料进行布置;当他们学习面料再造型的时候,就要求他们用再造型的面料进行布置;当他们学习立体裁剪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教室布置又更换了。通过这些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以学一技术,应用多方面。
六、专业课外活动,鼓励积极参与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专业实操学习非常重要,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专业实践活动也十分必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一些技能比赛的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水平,还能让获奖的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更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学校会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技能活动(如T恤衫的比赛、礼服比赛、面料再造型比赛等等)。通过结合专业开展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专业更加了解,有的还能进行角色的模拟,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还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只要有本班专业相关的活动,我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给学生一些指导,让他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更有成就感。学生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比赛,不但能让他们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应用,还能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应战心态。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上还设置了鼓励奖,只要参加的同学都能加分,获奖的累加,通过这些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结合本专业,还可以联系相关服装企业到学校开设讲座,内容主要是有关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服装企业的需求、中职生的就业定位等内容。同时,还邀请服装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和班级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展示工作成果,使学生能及早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情况,及早地为以后的就业作准备。
除了校内的技能活动外,我还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之前,可以联系一些相关专业的企业,长期建立联系。学生通过对一线服装生产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策划岗位、各级生产操作岗位等不同岗位的了解,感受毕业以后的就业环境、就业情况和社交能力,为以后的在校学习定准方向。
七、深入生活,感受专业
结合班级专业的特点,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专业。在平时的课余时间里,我会根据学生的服装进行点评,比如服装的面料、颜色的搭配、款式的设计、整体的搭配、市场的定值,让学生更深刻地对服装进行了解。在周末时,我经常要求学生到各个服装批发市场(白马批发市场等)去进行市场调查,比如了解现在服装的流行款式、面料等等,让学生对整个服装行业的趋势有一定了解,便于后面的专业学习。
总之,结合本专业开展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组织的各种班级活动之一,同样也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策划和参与。所谓爱一行,干一行。通过以上种种班级活动的开展,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热爱本专业。这样,促进了师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促进了班级的管理和良好学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陈哲.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J].武汉
篇10
小学生把老师一言一行,当作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当作理想化的模式。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能,十分完美的。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只要你真正做到热爱教育,用自己的爱和热情去撞击那一颗颗幼稚的心灵,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产生途径有许多,我曾尝试过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如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班长轮流制、值日班长等,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适合我们本地农村小学班集体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推举法,因为学生对和他们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学很是了解,他们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他们最信赖的、最有本事的,同时,通过其它方式产生的班干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流于形式,而对班级管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近两年来,我一直采用民主推举法来产生班干部。
二、制定班级目标,进行常规训练。
有目标才有动力,每学期初,我都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奋斗的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我知道,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的信心。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保证整个班级"活泼有序,严谨务实 "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班内总有一部分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学习他们,有了这些身边的“参照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有形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时,我利用班会和语文课堂,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后来居上。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在班内,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比如,我在班内设立了“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每周都要在班会上评选这些“星”,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班级是否进步,是否存在问题,就要看是否与学校的管理一致。因此,我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很注重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为了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更出色,我经常会激发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与外班的竞争意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调动积极性,唤起自信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我班有一位同学以前经常不交作业、逃学,还时常离家出走,给老师的印象极差。经我调查发现,该生因父母离异,由父亲照管,而父亲脾气暴躁,只要孩子不听话就拳打脚踢,久而久之,该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我经常找他谈心,利用他爱好画画的特点,请他帮我画一些教学上用的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是有优点的,于是变怯学为好学,并且在各方面转变很大,再无逃学、不完成作业现象发生,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
五、树荣辱,知礼仪,促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