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9: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师职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师职称论文

篇1

1.1监理市场的不规范

当前的监理业务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监理业务的转包、监理证照的挂靠行为以及系统内搞同体监理等。这就使得整个监理市场的规范性以及开放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主管部门利用监理权力,对下属监理企业进行蓄意的保护。

1.2监理工作的不到位

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影响到监理工作高质量运作的重要因素。从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项目的急剧增长,我国现有的监理人员基本素质水平和数量都不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单位出现监理证的挂靠行为。这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的实施出现不倒位的情况。

1.3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偏低

监理人员的素质状况也会阻碍监理工作的实施,通过对各大企业的调查了解到。目前很多企业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涉及到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人员。而单位的监理人员也大多数是从这类技术人员中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作业的。实际情况是这些人员当中,不少人员对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都有待加强,这就导致监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偏低。

2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很多环节,是一项系统化控制的操作方式,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保证建设的合法规范运行

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而监督部门往往都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工程的相关事项进行有效的规范,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监理部门的规范控制,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合法规范运行。

2.2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职责之一,它是项目评价工程质量的基础参照之一。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可以包含全局控制、方案的审查、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工程验收四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监理工程师的行为也会直接决定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价值的实现。例如对监理工程师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对现场施工工艺的监控工作,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工程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与施工单位的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它也设计到工程时间计划控制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监理工作可以从工程的设计、项目的招标以及施工和竣工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综合控制。可以有效的剪短投入时间。其次,监理过程中,工程信息的管理也能够对基础信息进行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提高工作效率。

2.4建筑工程监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

成本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各企业单位所要控制的重点工作,而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监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程费用的控制,通过监理部门对每一项成本的统计核算,制定出合理的采购以及投资方案,避免造成更多的材料或者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也是节约了成本。其次,对各项清单的认真审核,也可以减少工程中的附加费用。

3建筑工程监理的控制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有充足的学习能力以及扎实的监理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情况能够做出合理到位的判断与处理。其次,思想道德的培训加强也尤为重要,通过相关内容的培训,使相关人员避免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适用合理的竞争手段,这也关系到人员自身的修养。

3.2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

不同企业和单位的内部结构都会有所不同,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自身的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够全面的进行监管到位。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条例,保证监理工作贯穿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也应该积极配合,严厉执行。

3.3树立正确的工作原则

篇2

(1)成本管理手段滞后,没有形成全面的封闭反馈系统。在我国目前民用建筑单位中,施工单位项目团队运作的主要原则就是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传达的指令和计划成本的目标。然而,成本管理工作是“任务型”和“控制型”相结合的工作项目,需要整个项目的全体员工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实现计划指标,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管理过程。

(2)忽视项目成本控制的制度建设。很多企业在对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纰漏,没有对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际当中。很多企业在中标之后,施工单位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成本,因此与此相对应的项目管理机制也就没有建立。我国目前形势下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基本上就是仅仅让成本控制部门的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而没能将权利责任进行清晰的划分和明确职责,这样就造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的疏漏和不完善的弊端。

(3)国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信息化进程落后。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项牵涉和涉及到众多因素和关系的工作,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建筑产品本身又具有固定性、独特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就使得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系统出现了规模大、复杂性强、难度高的特点。国内的施工单位在进行整个项目的施公奇案,很少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动态仿真,通过计算机的精密的系统计算实现刻画系统特征。从长远来看,这是导致我国施工项目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7)管理不到位。我国现在市场上存在的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采取的是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而没有进入整个单位的权力中心。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出现了多个利益主体的存在,而多个利益主体的出现就会造成对意见的分歧和不同意,利益损失,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没有高效地服务整个公司整体的业务目标。

2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策建议

2.1技术措施所谓技术措施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实施方法。技术措施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手段。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查看和审核,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图纸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大致的评估和预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图纸进行项目的运行;其次,积极地应用技术措施,制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技术方案,在通过专家和项目高级人才的论争对项目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这期间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因素很多,具体包括施工规模、项目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装备情况、施工人员素质等等。只有采取高效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的经济效益。

2.2经济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是又一关键因素。项目管理者应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首先,合理控制人工产生费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益,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制度和作息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合理控制材料费用。材料的采购是材料花费资金的重要途径,对材料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按照现场材料的用途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再次,控制机械费用。机械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很大的支出来源,对机械的维修和设备的使用年限是节省费用的主要手段,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是加快工程进度、增加施工产量,降低施工使用费用的有力途径。

2.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也是调节项目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组织措施主要是针对参与建筑项目各方面而进行成本节约的主要措施。明确参加项目各部门的控制成本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在项目支出金额稳定的前提下,对项目人员进行合理的精简,减少多余管理层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合情合理的控制成本体系,完善控制成本的工作制度,健全控制成本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则,明确各个管理层的控制目标成本,在明确职权的情况下实现成本合理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篇3

1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首先,我国工地上的施工人员除少部分受过专业的学习训练外,大部分仍缺乏专业技能且文化水平较低,对图纸的理解存在困难,轻则会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则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不利于统一培训和管理,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公司的水平,甚至会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

2精细化管理问题

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决策者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案,并见诸于书面形式,形成一种规范,时刻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从大方向上确保施工工程有据可循。另一方面,则要求工程的具体施工人员切实完善工程的各个细节,杜绝侥幸心理,杜绝豆腐渣工程。切实通过细化分工和细化问责等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坚决避免多次返工等徒劳的过程。

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3.1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

3.1.1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基础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的成败。建立一个责任感强、专业技能素质高的团队则是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的必然选择。高素质的、合格的建筑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将工程建筑作为一种服务大众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建筑出高质量的工程。同时也要善于利用高科技、新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基础出发,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员工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1.2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另一重要问题。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有的培训体系来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必要时还可以明确奖惩制度,意在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2建立健全材料管理控制制度

3.2.1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采购前制定严谨的采购程序,制定详细的技术和功能指标。严格按照各项指标进行采购,并要实地考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包括信誉度、质量保证能力等。进货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审查,对重要材料进行抽查,严格杜绝采购人员手回扣。3.2.2制定妥善的材料保管制度入库后的材料必须由专人进行妥善保管,根据性能和材质进行分类,确保将损耗降到最低。防止出现材料在保管过程中造成的性能改变等问题。同时也要提高保管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对保管员进行培训,要求其掌握必要的保管技能。3.2.3建立合理的材料抽查制度材料入库后,在保管过程中是否出现性能、质量或功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定期抽检来把握,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施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是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的必要手段。

3.3树立“质量第一”的施工标准

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灵魂,竞争实力的主链。在施工过程中,从管理层到决策实施层,都要将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不盲目返工。从细节上保证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3.4强化工程过程管理

过程是组成工程的基本单位,抓好过程的质量是决定工程的关键。及时发现并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避免重大工程失误的的重要环节。严抓工程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过程的把握使工程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篇4

1.1混凝土施工麻面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麻面,因为麻面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小范围的缺浆、建筑物表面不平滑等现象,甚至于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凹凸不平等,虽然麻面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以及承载能力的减弱,但是对于建筑物的地面以及墙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美观效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的美观也是应该考虑的情况之一,所以,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麻面的问题也很重要。

1.2混凝土施工钢筋暴露问题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暴露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利用建筑钢筋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建筑物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共同提高,当前在许多的建筑物中都采用混凝土与钢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利用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以及钢筋结构的稳定性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钢筋暴露的问题。

1.3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因为质量控制等原因,会导致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而建筑物的裂缝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强度以及硬度的下降,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同时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准确的的了解混凝土的质量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管理。因为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会因为天气、水文、地质以及人的主观原因影响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质量因素的波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现象,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混凝土施工中隐藏的潜在问题进行控制管理。

2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2.1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在施工之前有必要对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是对水泥的选择,首先,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水泥的要求都是通过采购商品性混凝土的方式进行的,然而一些小型对的建筑工程中零星混凝土如果使用的是商品性的混凝土,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的选择就应该慎重,水泥的选择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施工企业选择水泥的时候首先应该对选购水泥厂家的资质进行多方认定,选择一些大品牌且信誉好的厂家,以保证水泥的质量。随后选购好水泥进入现场之后,还要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查,同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复试,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其次,对方水泥的库房应该设置在防潮、防雨的地方,避免水泥与潮湿的地面直接接触,因为一旦水泥受潮就容易结块。最后,因为施工中某些特殊环节对水泥的要求不同,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使用具有低水热化功能的水泥,再加上使用低温水以及粉煤尘等,提升混凝土的防御能力。第二是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试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抗渗程度的不同,充分考虑水泥砂石中的含水量以及外加剂的性能,再进行合理的配比,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受到交通运输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原材料的是在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之后,按照配合比准确的进行材料的计量,随后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之前,检查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模板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能够与施工现场的条件进行无缝连接,并准确的对混凝土的下略高度进行准确的控制,一般而言,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从吊斗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两米,一旦超过就必须采用导管、溜槽、串筒以及在模版侧面打开门子洞等措施。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插入式振捣器的施工上不应该在同一地方长时间的停留,避免造成商品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另外,混凝土浇筑要分段进行,在施工现场采用振动器施工就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一般情况下,其厚度应在300毫米左右,振动点的选择规则是按照先远后进、先竖向构件,再水平构件的顺序进行,这样进行的分层浇筑能够保证振动过程中的质量。在振动过程中切记马虎,对于已经浇筑的商品性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要进行二次浇筑,以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粘合力度。

2.3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后关键一步,其目的就是在适当温度以及湿度条件下,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以及降低表面温差,避免出现裂缝。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可以适当的利用湿润的麻袋或草帘覆盖,因为其湿度不够势必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失水现象,使得商品性混凝土的结构输送,出现严重的干缩裂缝现象,而具有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洒水养护能够保证混凝土表面冷却速度变得缓慢,防止水分蒸发,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一般适宜用湿润的草袋子覆盖,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的照射,当平均温度在5度以下时,就不需要进行浇水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对混凝土增加热源,设置草帘覆盖以保证温度。

3结语

篇5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施工企业的效益,关系业主的项目管理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工程使用方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针对所建的工程提出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工程精装修商品房,整个工程项目成L形状,地下一层,地上31层,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整个工程场地狭窄,施工作业面狭小。

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严格审批制度

2.1.1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针对该工程特点,地下开挖深度为10米,且地下水丰富,还需要编制地下开挖时后的专项降水方案和护壁方案。并要求在施工前,所有的方案要经过监理审批通过。方案中必须要包含但不限于施工组织措施、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材料计划、安全要求及保障。

2.1.2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有文字记录和签字。

2.2会议制度

2.2.1要定期召开例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为施工现场主要的管理人员、负责人。根据工程进度、施工现场情况而确定。该项目工期比较紧张,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确定为每周一次。在例会上要做到有事情就说事情,不扯皮,力求解决问题,达成共实际。

2.2.2施工现场会议制度。施工现场会议,主要就是因为某些工程中的问题在会议室没有办法说清楚,就到施工现场对着现实情况讨论解决的办法。这种会议很有效果,因为有实物对照,施工的质量问题很明显,处理整改措施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2.3针对某些专业个别特殊问题采用专题会议形式。因为某些问题很专业,解决的相关人员少,所以采用专题会议形式。专题会议要及时,参加会议人员要专业,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

3检查制度

(1)日常检查制度,施工单位质量人员、监理人员日常巡视检查,并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班组。

(2)每周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检查,把检查发现的问题以质量问题整改通知的形式发给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在规定整改期限之日对其检查部位复查,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和效果。

4施工样板制度

4.1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先做一小部分,看施工完成后效果

因为设计意图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差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差异,以及施工管理人员之间对验收标准理解的差异,所以完成的产品可能得不到一致的认可。同时采用施工样板制度,能以很小的时间和成本暴露所代表施工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避免大面积返工,采用施工样板先行的制度。在施工样板经过验收认可,再大面积施工。

4.2在新进班组进场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

当前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专业技术水平差异很大。有很多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仅仅是从事过该工种工作,甚至有的还是学徒工。再加上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露天工作,所做的工作都具有唯一性。因此新的班组进场大面积施工前要先做样板,从样板施工中检查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从施工样板中把工程项目的管理规定、质量要求等灌输到施工作业人员中去。

5验收制度

(1)所有进场材料都要按批次、类别报监理验收,根据要求需要取样送检的项目,按照要求取样送检。不合格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隐蔽工程隐蔽之前必须验收合格,每个分项工程检验批完成后要报监理验收,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根据规定组织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

篇6

1.1实施工程的可替换性

小型装饰工程可替换性表现在小型建筑装修完成后所用的材料更符合易拆卸的性质,便于进行二次重装。相对于大型的装饰装修工程及建筑工程来说,小型的装饰装修工程在装修周期上,在比较短时间就需要要二次装修,差不多5年的时间就需要小型的整修一下,5—8年就需要进行一次大整修。正是因为小型建筑装饰装修的这个特点,我们的施工工程既要安全坚固,也要方便我们拆换。

1.2完成工程的时间短

相比较大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与建筑工程来说,小型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工期要短好多。根据装修的面积上划分,虽然装修的面积小型装饰装修的面积要求低于一千平方米,但在装修选材方面却需要超过大型装修下大工夫,要求更繁杂的品种,更高的品质。因此,组织设计的项目拟定性与精准度方面要求的更加的严格。在我们小型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新材料的加固,也必须考虑到以前的装饰物的拆卸,这也是跟大型装饰装修有区别的一点。

1.3更具美观性

小型建筑装饰装修在美观性方面有其特殊要求,要在不足一千平方米的有限装饰面积里展示更多、更具内涵的东西,就必须在美学的方面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经济实用性,也还要考虑空间位置的摆放,让其更具美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就要相应的把这些放入其中的考虑范围。

2小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

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小型装饰装修工程的特征来进行。

2.1可操作性的要求

我们在承接装修工程时,首先要提前计算出该工程需要施工的人员数量,并且做好备用人员的计划。这样不仅能够在施工中遇到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意外情况时,有专业人员能够到岗上任,保证施工效率的正常进行。而且要事先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确保了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2.2针对性的要求

在施工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上的编写,我们必须按照当时的招标文件、建筑标注要求如实编写,不可以扭曲事实。而且在招标的过程中,我们对进行招标的单位要做出工期跟质量要求的保证,我们在组织设计的编写中也要强调我们保证。在此基础上,编制的组织设计里面的内容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都要严格按照招标方招标的要求编写。同时,如果我们预计到在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施工问题,我们也要在组织设计的编写时做出特别说明,当然,我们也要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组织设计方案才能让招标方看到我们的实力与诚意。所以,我们在编制组织设计时,既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写,也要按照我们建造工程时的标准来编写,这样的编写才是真实可靠的。

2.3环保性的要求

首先,在小型建筑装修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对建筑行业关于环保问题的相关规定。本着给我们的社会人群营造碧水蓝天的生活状态的原则,对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操作步骤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要做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因为我们的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材料。如果到时候威胁到设计方的利益时,我们要与之做到有效的交流沟通,在材料的选择上达成共识。在其他的边角料的选择工业上不能放松关口,我们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使我们建造出来的工程是具备环保性的装饰装修工程。

3总结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的过错,使得建筑物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给建设单位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事件。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有四种:人、物、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人的因素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是工程质量优劣最基本的因素;物的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更加复杂、繁多;质量事故的发生也总与某种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各级管理结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监理、管理等许多单位或部门,因此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必须对以上四大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建筑材料方面的因素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结构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但在实践中由于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造成质量事故的比比皆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会给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实践中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1使用不合格的钢材。一些施工企业看重效益,不看重质量,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如地下小炼铁厂、黑工厂生产的螺纹钢或圆钢,或者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生锈钢材,致使钢结构强度和韧度达不到要求,为建筑安全埋下隐患职称论文。

1.2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一是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容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顶部开裂渗漏等问题。

2施工方面的因素

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质量隐患往往导致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为质量事故埋下隐患。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责任问题做出相应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不按程序操作,导致工程质量事故频发。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建设前期的工作问题。建设前期的某些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认真按有关规定去做,很可能就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先天性不足,如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地点的选择等。如果这些前期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有时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2.2违反设计程序。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原则。但大量的质量事故调查证明,不少工程图纸有的无设计人,无审核人,无批准人,这类图纸交付施工后,因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

2.3违反施工要求。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了它和钢筋组合时的坚固程度,添加的砂、石、水泥还有外加剂都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才能达到设计确定的等级。但在工地上搅拌站砂、石严重混堆问题时有发生,在配混凝土时,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根本不过秤。有的工地甚至根本没有秤,现场的混凝土配比例牌只是摆设。这样就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3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的因素

建筑产品的优劣,除了建筑材料全部合格外,最根本是人员的素质问题。提高施工一线技能工人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保证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在中国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的素质却令人担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且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也比较多。另外施工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也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能造成技术工作出现漏洞。

建筑管理人才缺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重要行业管理人才严重匾乏;人才结构失调;人才布局不合理;优秀管理人才流失势头不减;管理人才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深层次发展。

4监理方面的因素

建设工程监理直接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因此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监理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建设监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现已出台了《建筑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规章,基本形成了上下结合配套的建设监理制度体系,对建设监理的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随着建设监理的深入发展,有些法规显示出不合理的成分,影响监理事业的发展。

4.2建设监理水平不高。现有的工程监理项目多数为施工阶段的监理,尚需向其他阶段发展。监理服务档次不高,绝大多数情况下停留在工程现场的质量控制上,在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方面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有些施工单位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不按施工规范施工,材料上偷工减料,导致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4.3监理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在工程监理工作中,部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检查把关不严,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的监控不力。通过调研发现有的总监理师兼任许多项目的总监;大多数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根据自己对建设监理的认识和工程经验开展工作,随意性很大。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4.4监理单位技术装备和检查手段落后。落后的技术装备和检查手段,使得一些质量隐患不易被发现而发展成为质量问题。比如,施工中使用的很多建筑材料,在用于工程施工以前,除了必须同步提供质保材料和准用材料以外,有的还要进行实验室试验,有的必须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复查,由于装备和手段原因导致被忽视的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在住宅建设中是屡见不鲜。

5法律法规方面的因素

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分三个层次,即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是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的社会原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建筑法》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且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有专章阐述。但该法律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对相应的处罚措施没有规定具体数额和幅度,完全根据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确定,不利于操作,客观上增加了执法的随意性,要么处罚过重,要么处罚过轻,就同一行为可能出现异罚现象。

5.2条例细则不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比《建筑法》在质量管理方面更加具体化,可操作性强,明确提出了“谁设计、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分解了质量责任,加大了质量管理的处罚力度,但也存在备案制度细则不完善的问题。

5.3验评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等规范标准,不断更新,但官方色彩浓,执行起来不到位,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除此之外,在整个法律法规及标准中没有明确建筑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及认证机构不同的权力和义务。另外,在建筑法律实施过程中,没有机构针对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修订完善工作滞后。

参考文献:

[1]白锋.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子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钱胜.建筑工程质量及事故问题.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大型高层建筑的兴起,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其施工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后序施工的工期与进度,还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筋工程在建筑整体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高层建筑施工不仅耗时长、工作量大,而且工作难度也非常高。同时不同的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工序中存在着不同特点的工序细节。每一道不同的施工工序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观感产生影响,还会对后续的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重要性环节,主要对建筑楼体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骨骼,尤其是基础钢筋、剪力墙钢筋、框架梁柱钢筋更为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外界条件对钢筋工程的影响,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第二,通常评价一家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好坏,可以通过其在施工工程的钢筋分项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来判断和预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水平良莠不齐,企业要想在整个行业得到发展和开拓市场,工程质量尤为重要。那么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突显出来。简单来说,要想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依托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优势,努力提高钢筋工程方面的工艺技术,强化内部管理,从而使钢筋工程外观横平竖直、内在符合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重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缩短建筑工期,使后续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能顺利进行,加快整体工程进度。

2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建筑施工中,钢筋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其原因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节省钢筋材料,往往在加工钢筋的时候,按照负公差进行下料和制作,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搭接长度不够的情况。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人员将钢筋的位置摆放错位,如果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一情况,那么就会使得钢筋在搭接的时候,出现一端长,一端短的情况。第二,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位置不准确,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在钢筋制作过程中不规范,如箍筋大小、角度有差别,导致柱、梁主筋位置不能绑扎到位。另一方面是钢筋交叉导致主筋位置不准确,如框架梁与框架柱交叉处,主次梁交叉处,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端柱竖筋交叉处。第三方面是成品保护不好,如在柱墙模板和混凝土施工中把已经绑扎好的钢筋局部损坏,导致钢筋位置偏移。钢筋位置不准确会导致构件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对后续工程进度和质量也造成影响。第三,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主筋的位置不准确导致主筋的保护层过大或过小。另一方面,成品保护差,如浇筑混凝土中负弯矩钢筋受到人员踩踏或泵管、布料机挤压导致保护层严重超过规范要求。第三方面是垫块的质量差,受到钢筋自重和其他荷载的挤压后垫块碎裂,起不到控制钢筋保护层的作用。第四,在建筑施工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钢筋节点处理是钢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施工工艺之一。因而,钢筋节点的处理对于整体建筑质量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梁与梁之间的节点处理不当、梁与柱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顶部现浇板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剪力墙边上的暗柱在节点上处理不当。第五,在建筑施工中,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钢筋切断套丝完成后对丝口保护不好导致月牙碰损和锈蚀严重。另一方面是现场用套筒连接钢筋时不使用力矩扳手,扭力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不是看数据而是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同时现场的抽检数量也不足。第三方面套筒试件取样不是在已连接好的成品钢筋中抽取,多数是套丝人员自己制作试件再由取样员拿走去实验室检测。

3提高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钢筋生产厂家的选择。在对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优先选择规模大、相关质量、安全、环境认证体系完善的大型厂家,同时要满足施工企业贯标认证体系中属于合格供方中的厂家。对于其生产的钢筋必须是资料(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要齐全,材料采购部门才能进行采购。如果对中小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还需要在同行业进行对比,从材料层面、实际生产层面、检验试验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产品的生产工序和监管流程进行实地落实,最后经采购、技术、质量部门综合评价后再决定是否采购。第二,对采购的钢筋材料进行抽样复检工作。采购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审核的材料计划及时进行采购,当钢筋进入现场后,材料员组织施工员、质量员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资料审核,符合要求后,由取样员见证取样,同时进场钢筋分规格码放做好标识,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和使用。资料复查别注意钢筋的标牌中如厂标、钢号、炉号、规格等内容是否与钢筋的实际情况和厂家提供的资料相对应,这是在现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第三,由专人管理和监管采购回来的钢筋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在进行钢筋材料的放置时,要注意钢筋材料放置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防潮的地点最佳,钢筋下面要加不小于150mm的垫木,避免钢筋受潮而引起生锈等质量问题。同时对数量较大、规格偏高的钢筋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污染或者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在钢筋初期的加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钢筋的质量问题,例如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好、弯曲有裂纹等现象时,施工方要中断加工作业,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量、技术部门汇报,必要时要对该批钢筋的化学成分等进行专项检测。同时要联系生产厂家,让其协助共同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排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2制作绑扎环节中的质量监管

第一,采购回来的钢筋要进行再次加工,才能真正应用到工程中去。因此,在进行钢筋材料的现场加工和制作时,一方面,对钢筋材料的加工设备(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对焊机、套丝机等)严格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安全交底结合经过审核的钢筋下料单进行制作加工。操作人员一定要对料单吃透,钢筋施工员和质量员应及时抽查并按图按表复核,减少和避免因制作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第二,在市区施工中钢筋加工场地普遍较小,因此钢筋应定时定量的加工,应由钢筋施工员计算出具钢筋料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施工员根据工程进度明确各部位钢筋加工完毕的时间,料场人员负责实施。现场施工中多由钢筋劳务队出具料单,审核也不严格,出现过下料错误造成较大浪费的情况,因此由施工员出具料单技术负责人审核这样的制度比较合理。第三,箍筋、梯子筋、梳子筋、马凳的制作按照所使用的部位先焊接定型模具,尺寸检验无偏差后方可大批量加工,加工后分规格码放并悬挂标识标牌以备使用。第四,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和主筋位置不准确是施工现场钢筋质量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其质量控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护层垫块的品种选择与垫块强度质量是关键,工程中经常发生混凝土或砂浆垫块被钢筋压碎的情况,还有塑料垫块在模板支设完成后被挤扁的情况,因此在基础钢筋、框架梁钢筋的保护层选择加工好的花岗岩垫块,并要控制好垫块厚度。其他部位用混凝土垫块(柱墙侧面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关键是垫块的养护必须到位,否则抗压强度会损失很大,混凝土垫块在使用前要进行抽检试压,达不到要求禁止使用。2)钢筋安装过程中重点做好过程控制,从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到绑扎顺序、接头位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检查,发现有不符合图纸、规范、标准的,现场及时处理,这样就能保证钢筋安装工程的质量,也能减少或避免返工。3)钢筋安装工程完成后,再出现的主筋偏移或保护层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成品保护不到位,因此柱墙模板支设时柱墙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数量一定要够,并且要固定牢靠,不能出现被模板挤偏挤碎的情况,在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检查梳子筋安装是否到位,确保竖向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其次要用经纬仪复测柱墙钢筋轴线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纠正。最后要做好钢筋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注意混凝土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对楼板钢筋的踩踏和挤压,要有专人负责修理与更换,确保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要求。第五,直螺纹钢筋丝头在套丝完成后一定要带上塑料保护帽,在套筒连接钢筋前不得脱落,从而确保丝头月牙不会受到磕碰和锈蚀。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拿上力矩扳手随时检查钢筋与套筒的连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套筒试件取样必须在安装好的成品中按照规范进行取样,然后用帮条焊连接取样部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加强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

第一,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编制钢筋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并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程序逐级上报审批。上级部门对于方案中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钢筋施工员根据已批准的施工方案结合图纸、现场情况、工艺标准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并报送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到加工现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口头、PPT和书面交底,被交底人要全部签字。第二,重点是对方案和交底的落实,要求施工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及时检查,层层落实,并形成质量记录,各管理层自检时按照检验批的标准实测实量并填表,然后层层上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从而确保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能科学的编制、规范的实施。

4结语

由此可见,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钢筋制作安装环节的质量监管,加强对钢筋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就能够使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蔚建旺 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冀连海.浅析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5(6):274,277.

[2]曾刚.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29):372.

篇9

论文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市场经济价格竞争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即规划、设计、招投标阶段;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竣工验收后的成本分析与考核阶段。从项目规划开始到竣工验收后的成本核算(对施工企业而言:即从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1.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仅就施工企业单项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三方面引以阐述。

一、加强项目合同的管理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它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30%的施工企业中标后,施工合同与甲方签订后,此“合同”只是以文件形式转给资料管理员,而没有配备现场的合同管理人员,以配合项目经理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在承包商内部对原有的工作程序进行修改而避免习惯性和随意性等错误的发生。如图纸登记、下发程序;变更实施程序;分包进度付款和现场签证程序;材料、设备、工程检查验收程序等,最终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严重脱节。因此在开工前要加强合同的管理。

二、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通过施工组织方案和各方面的专项目方案,有效的选择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一个要点。比如加强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现场业主代表对现场现场签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造价管理控制意识并对签证工作既负责任也认真.经方面核实后再签证,这样稚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现场计价签证人员来说,对定额费用组成要相当的了解。如果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的。

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有的图纸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够全面,设计过于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设计环节经济控制深度不够,难以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无相关意见。另外,设计过分考虑了建筑物整体外观形式的美观,未考虑整个工程的节能情况.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施工单位提出许多问题,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未考虑成本核算。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当遇到问题时,双方是121头商定而不及时签证,事后才突击补办签证手续,这就违背了“任何预算定额材料指导价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规定。现场管理人员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

三、机械及材料采购的控制

机械方面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的角度管制工程成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的措施。

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抖,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四、做好施工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控制

施工预算,又称承包预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额编制,有企业定额的公司按照企业定额编制.它将作民项目部的控制限额。项目总必须把各种费用的发生控制在该预算内。计划成本,是根据指导施工的各项计划汇总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对施工实际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强调不突破施工预算,如果实际情况无法达到,那么最终严格控制在中标预算以内。否则工程肯定会亏损。实际成本,是实际消耗的汇集,代表实际消耗水平。在实际成本发生过程中,要时时和计划成本作对比,用计划成本考核实际发生成本。实际成本发生后要及时纪录,保证成本资料的全面、完整、真实。

五、施工项目成本分析考核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管理手段。

由于工程项目干变万化.很少雷同。因此成本分析应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影响成本的可变程度.作出影响程度大小的分析。这样,在工程项目未开始时,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其成本的变动程度,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工程成本,不但使成本计划编制有了很好的依据,对于工程招投标工作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还要按月或按进度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同时,按进度进行分析工作为工程的工期成本摊销可以按实际进度确认工程总成本费用的耗用程度,对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估计,并且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地接近实际总成本。

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在确定劳务费基础上,与实际中发生的奖励与惩罚费用相结合,再与计划人工费用相比较,把人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后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了人工费对比分析差异。在材料使用中主要考察周转材料和主要材料的费用,分析费用变动的原因,从而对项目管理工作做出分析与评价。转贴于成本分析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采用新工艺先进施工方法的评价.通过成本分析,对项目管理人员计算出降低的成本,并通过这一手段找出可以持续操作的固定流程,将新工艺优化后固定为生产工艺流程,在优化新工艺成本后,找出稳定的工艺成本耗费,以充实基础资料。

结束语

为了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企业成本管理作为最有效的手段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强化和发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提高强化,要想让建筑企业有发展,就要搞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搞好成本管理,实现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在实践应用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它是一个经济性的问题,其与工程的质量,工期的运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其相互制约并且相互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到施工的整体过程。通过对工程造价控制方案的优化,更有利于实现工期、质量、投资等的控制满足目标系统的控制需要,保证工程造价体系的健全。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应用中,需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建设方案的优化,积极做好相关的综合分析工作,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造价控制,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良好控制,这里涉及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的工作。通过对目标控制管理机构的优化,可以进行专职人员的选配,这需要进行目标控制的工作体系的健全,进行目标控制人员的协调,进行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员工的目标积极性的提升,实现团队建设体系的优化,积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等。这都需要进行控制过程中的措施协调,进行恰当的组织措施的选择,实现组织工作的明确性、完善性,从而保证其目标控制效益的最大化。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这里需要进行经济措施的应用,实现项目目标的资金保障。为了提升目标的效益,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进行跟踪工作、收集工作、加工工作等,进行工程经济信息及其数据的整理,实现目标的计算计划性、科学性,这也需要进行工程变更方案的优化,积极做好相关的经济分析,进行计划目标的控制。这也需要针对工程概算、预算进行审核,进行资金的使用计划的编制,积极做好工程的付款工作,实现项目的积极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目标的优化,实现工程质量及其进度目标的协调性。

2在工程应用中,工程建设的单位是非常多的,比如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等,其需要与业主进行设计合同的签订,进行施工合同、供销合同等的签订。健全承包设计体系,做好项目设计工期、项目设计工作,保证项目的经济性及其适用性的提升,保证建设施工任务的有效完成,这里需要做好材料及其设备的准备工作,实现其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在预期质量标准优化过程中,需要针对资金的情况进行变化。针对工期的缩短或者延期情况,进行资金及其资源的投入控制。针对那些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需要做好造价的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施工技术、组织因素、方法因素及其环境条件因素等。这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合理化的控制,实现其工期的合理化,保证其施工组织设计体系的健全。

二、工程造价及其目标控制方案的协调

1在工程造价应用中,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必要的,通过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的控制,更有利于后续工程及其永久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实现施工质量的优化。这都离不开前期准备工程的目标控制工作,这需要做好施工规划工作,保证施工整体布置环节的优化,保证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优化,保证施工整体进度的控制,需要保证其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协调性、可靠性,保证其满足生产产品的应用需要。在工程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其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等的协调,这需要由业主做好相关的组织审查工作,实现其协调性,这需要监理单位做好相关的审核协调工作,保证不同工期的计划协调性。实现季度计划、年度计划乃至月计划、周计划的协调性。在工程建设应用中,关系的协调是必要的,这里面涉及多方面的关系,比如施工干扰问题、各个方的协助及其配合问题,通过对人员矛盾及其组织矛盾的解决,更有利于进行这些关系弊端的解决,这需要保证其协调性,积极做好相关的协商及其沟通工作,保证计划目标的优化控制。

2目前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体系是不健全的,很多的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经济观念,其把经济工作仅仅看作是预算及其财会人员的责任,很多的概预算人员及其财会人员并不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事,或者不熟悉工程技术知识,不利于施工过程中的活动关系及其问题的解决,不利于进行工程造价及其目标系统的控制及其管理,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应用观念的更新,保证其知识面的开拓,从而提升目标系统的有效性及其管理效益。为了保证施工方案的造价控制,进行分析设计、施工方案设计等的协调是必要的,这需要应用到价值工程的理论及其方法,降低费用,保证其功能的完善性,缩短工期,保证回收投资的控制,进行施工规划方案的优化。通过对工程造价整体应用方案的分析,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解决技术问题及其经济问题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相关的分析工作,保证项目目标的控制,这里面可以进行网络计划法及其香蕉曲线法的应用,实现工程进度及其造价的控制管理,更好的进行工程进度及其造价的控制,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只要工程实际进展和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之内,则说明进度和造价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否则,说明进度或造价出现了偏差。并根据实际曲线(工期~进度,工期~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内走向偏离趋势,可超前提出预防措施,以防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