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范文

时间:2023-03-18 12: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防护用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防护用品

篇1

我曾在医院的手足外科听说过这样一起事故,说某矿有一矿工在井下清煤时穿了一件破损的工作服,当皮带运转时衣袖不慎被辊轮咬了进去,接着该矿工整个上臂也跟着卷了进去。最终导致这位矿工的手臂伤残。这起事故给我的第一启示就是――工作服破烂是造成这起伤残事故的直接原因。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件事:上月末,我妹妹来我家时,向母亲索要我去年下井时未用的防护手套和工作服(我今年调机关工作了),说她老公所在的那家煤矿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的不及时,而且即使发了也不如以前发放的东西齐全,所以向我们求援。我妹夫在井下从事的是安装、撤面方面的工作,防护手套和矿用井下工作服损毁的非常快,尤其是防护手套。他一个星期使两双都不够用。丈母娘当然心疼姑爷啦,因此,我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一整套“收藏品”,全让我妈赐给了我妹妹。这还不算,还将我在电厂工作的妻子的两副手套也无偿奉献了出去。当然,我并不是心疼这些劳动防护用品的“白自流失”,我在想:幸亏我们夫妻俩有这些东西,毕竟能帮上我妹妹、妹夫的忙。假如我们俩也都没有呢?那我妹夫岂不得赤着手、光着膀子去井下工作了,那该有多危险啊!

众所周知,安全与生产是密切相关的。生产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而安全又能促进生产。然而,个别煤矿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检查时重要,平常时次要;矿领导重要,下井工次要。”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这种任意克扣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为,更是那种虚伪态度、怪异思想的表现。

篇2

    1995年1月,地处西北的某县采石场职工姜某等15人因野外作业天气寒冷,向厂领导要求发放冬季防寒工作服。该厂领导说,企业每天都向职工提供午餐盒饭,每月每人还发15元生活补贴,这笔钱就等于顶替了防寒工作服,不能再发了,怕冷自己花钱买。姜某等15名职工在多次要求仍无结果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采石场按规定发放防寒工作服。仲裁委员会受案后,经调查,该采石场为职工提供午餐盒饭和每月发的15元生活补贴,均是集体合同规定的企业改善职工生活的内容,不能顶替发放御寒用品,裁决该采石场立即向姜某等15名职工补发防寒工作服。

    专家评析:

    在这起劳动争议案件中,该采石场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实十分清楚,其不向姜某等15名职工发放防寒工作服的理由也是荒唐的,是根本不成立的。因此,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正确的。

篇3

    最近,市劳动局和市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市场进行的抽查结果表明:市场上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合格率很低,尤其是外省市进京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为加强对我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根据我市情况,通知如下:

    一、凡在北京市经营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劳动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及经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二、实行进京经营登记制度。

    凡进入我市经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外省市单位,必须到市劳动局办理进京经营登记手续(纳入登记范围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名称见附件1),填报《外省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进京经营登记单》(以下简称《登记单》,样式见附件2),并需提供有关文件资料(进京登记的条件见附件3)。

    国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在京销售其产品,参照以上要求执行。

    三、本市各经营单位或使用单位不得采购或使用未取得《登记单》的外省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对本通知实施前已购进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进行一次自查。凡质量不合格或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出厂合格证、无产品安鉴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一律不得使用。

    四、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内执行本通知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劳动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专项检查此项工作。

    五、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附件1:纳入登记范围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名称

    1.安全网;

    2.安全帽;

    3.安全带;

    4.防毒面具面罩;

    5.防毒面具滤毒罐;

    6.防尘口罩;

    7.电焊面罩;

    8.电焊护目镜;

    9.防冲击眼护具;

    10.胶面防砸安全鞋;

    11.防静电导电安全鞋;

    12.皮安全鞋;

    13.阻燃防护服;

    14.防酸工作服;

    15.防静电工作服;

    16.耐酸碱鞋;

    17.防刺穿鞋;

    18.绝缘皮鞋;

    19.低压绝缘胶鞋。

    附件2:外省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进京经营登记单

    

                                                       编号:BLTL-

-----------------------------------

|单位名称|                          |企业性质|                  |

|----|-------------|----|---------|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

|----|----------------------------|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

|----|------------|----|----------|

|生产许  |                        |营业执照|                    |

|可证编号|                        |编    号|                    |

|---------------------------------|

|  在京经营情况:                                                  |

|                                                                  |

|                                                                  |

|                                                                  |

|                                      申请单位:(盖章)          |

|                                      年      月      日          |

|---------------------------------|

|  北京市劳动局审核意见:                                          |

|                                                                  |

|                                                                  |

|                                                                  |

|                                                (盖章)          |

|                                      年      月      日          |

-----------------------------------

    注:

    1.非本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或经营单位必须持有本单方可进京经营。

    2.本单由北京市劳动局特种设备监察处统一编号签发。

    联系电话:63011658,63011133-3695,3696

    3.本单经审查合格后加盖北京市劳动局劳动防护用品审查专用章方能有效。

    4.本单有效期限为一个月。

    5.本单不得涂改、复印、转借、转卖。

    6.“在京经营情况”填写内容:销往单位、数量、材料、规格等。

    附件3:进京登记的条件进京经营单位必须持有下列文件资料,方准予登记:

    1.产品生产许可证影印件或加盖本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2.经营或生产单位营业执照的影印件或加盖本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3.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及产品安鉴证;

篇4

关键词: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目前的社会的需要以及趋势,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说相关职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根据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问题,应当根据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这其中需要注意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基本目的,是针对职业人员的健康安全通过制定的系统进行的预防和管理体制,严格控制疾病发生的情况,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职业人员在劳动中的生命健康安全。

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其开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制定的《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进行管理,这其中针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问题,对目前在职业人员劳动中劳动防护用品质量问题产生危险的情况,应当通过相关部门的管理保证安全,下面本文针对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从而确保在职业健康安全进行举例分析。

1 劳动防护用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以预防为主,对于产生危险的情况以及隐患进行一定的控制,对于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生产材料保证最大程度的安全,根据生产的厂商选择的材料进行检查,通过对相关工艺、设备、施工作业的监督,针对部分具有一定危害的材料杜绝其使用,从根本上保证安全制造劳动防护用品,从而减少劳动防护用品对人体的危害。

安全隐患的前期没有任何明显的预兆,但是只要发生危险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管理层人员应当有危险发生时的相关的预备方案,对于产生的后果造成的影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及相关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因素的调查工作,应当随着风险的发生同步进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通过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改进工作,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之外,对于使用的防护用品如何发挥其自身的防护价值也是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通过正确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从而减少危险发生造成的影响。首先正确的使用防护用品,可以确保劳动人员拥有最基本的防护,因为危险的发生情况通常是一瞬间的,部分劳动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危险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根据此类情况,通过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安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进行相应的管理。

所以,根据实际的劳动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展需要,应当将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问题重视起来,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的佩带和使用等工作,应当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和监督,而且生产厂商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合理性和更加持久。

2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九大类:(1)头部护具类,指保护头部的护具;(2)呼吸护具类,对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一定的阻隔作用;(3)眼防护具,保护劳动人员的眼睛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4)听力护具,长期在90dB以上等情况工作的环境下,对于听力的防护;(5)防护鞋,为防止足部受到伤害进行的保护措施;(6)防护手套,针对手部进行的保护;(7)防护服,针对劳动者在劳动环境中受到物理、化学外部伤害,采取相应的防护;(8)防坠落护具,主要针对高空作业的劳动者的保护措施;(9)护肤用品,针对在外的皮肤的保护措施。

3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劳动防护用品根据企业以及社会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备,并且结合在岗的工作当中出现的危险因素,针对劳动者在该环境下会产生何种危害或是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下发适当的可利用的合理的劳动防护用具。

3.1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基础标准

首先对于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根据相关法律对30多种危险情况的研究,根据必须使用和考虑使用的情况来确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所以在为劳动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时,应当根据,在实际的劳动环境中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分配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例如针对在高空作业的劳动人员,除了基本的安全帽、手部保护以外,由于施工的环境较为特殊,应当配备一定的防坠落护具,保证劳动人员在高空施工作业时的安全。所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使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负责单位对于安全防护用品的作用不了解,就产生错误配发产生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够发挥其本身作用,导致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乐氐耐胁,所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证正确的配发非常重要。

3.2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适宜性

生产经营单位在配备适合本单位作业岗位的劳动防护用品时,不仅需要以上两个标准为导则,还要充分认识到劳动防护用品按照人体防护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如防护手套、护耳器、防护镜、安全带等,每个大类还会有进一步的细分,以便能针对更具体的危害特点和危害水平,再结合配发岗位的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参照细分标准,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标准。

4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中要求: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劳动防护用品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标准中的维保要求督促、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并维护劳动防护用品。应制定并实施适宜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防止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混乱和由此对从业人员造成的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防止配发不合格或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所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劳动防护用品有如司机身上的“安全带”,如何让这根“安全带”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正确的配备管理,正确的使用佩戴这根“安全带”,才能让它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才能让它真正体现保障人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

根据目前社会和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劳动者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人员对于劳动用品使用功能的判断失误,和不了解劳动现场的环境情况,对于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劳动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应当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核心,进行相应的完善工作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旭荣.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趋势[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

篇5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防护用品研制、生产、经营、发放、使用和质量检验单位必须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全国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负责申报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检验。

省级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日常质量监督检验,对尚未具备检验条件的劳动防护用品,可委托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各级检验机构对自己的检验结果负责。

第五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防护用品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督检查职责。

第二章 研制和生产

第六条 劳动防护用品的研制应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研制的产品须经劳动部或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市场。

第七条 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具有必备的生产条件和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手段,并按照产品所依据的标准进行生产。

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申办相应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的立项、申报、取证按《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办理。

第八条 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对产品质量负责,按照产品所依据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出具产品合格证。

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接受劳动行政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第九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出厂前应按批量接受省级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抽检。检验合格后,检验机构按批量配给安全鉴定证。

第三章 经营

第十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定点经营,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可以直接销售本企业产品。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第十一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定。审查合格的发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证书。

定点经营的申报和审批办法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劳动部备案。

第十二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具有与经销产品相适应的经营场地、资金和贮存条件;

(三)经营管理人员熟悉国家劳动防护用品有关标准以及各项规定;

(四)经销人员熟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商品知识,能为用户正确介绍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特点和使用常识;

(五)具备切实可行的商品验收、保管、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并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第十三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可经营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经营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不得经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单位不得销售伪劣或不合格产品。

第十四条 进口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许可证制度。安全许可证由全国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颁发。

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我国劳动防护用品国家标准。尚没有国家标准的产品可按我国认可的标准进行检验。

第四章 发放和使用

第十五条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六条 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

第五章 罚则

第十九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其不合格产品,并予以销毁。

第二十条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未办理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提请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可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经营单位销售没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没收其产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证书;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使用单位没有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按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有关条款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各级检验机构检验的结果如与事实不符,由同级劳动行政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更正;给受检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检验机构应予以赔偿;情节严重的,取消该检验机构资格;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劳动人事部颁发《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劳人护[1987]3号)同时废止。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

2.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规定

3.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

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规定

篇6

【关键词】特种劳动防护鞋;行业及质量状况;监督抽查;实施方案

1、前言

目前,我省特种劳动防护企业规模小,质量状况良莠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抽查方案有较高的实用性,从一定程度上规范检测人员在企业抽样的科学公正,完善了检测机构的检测流程。

我检测机构对企业进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了标准化作业,制定了详细的抽查方案,本抽查方案已融汇到实际工作中,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2、特种防护用品产品的行业概况

2、1产品分类

特种防护用品属于工业产品许可证发证产品,是劳动防护用品。产品种类单元分防静电鞋、电绝缘、防刺穿鞋、保护足趾安全鞋等十四个产品单元。

2、2行政审批

特种防护用品产品属于许可证发放管理产品,需行政审批。

2、3行业状况

特种劳动防护鞋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受伤害或减少伤害的重要商品。我省是人口大省,从事建筑、采掘、化工等必须在工作中使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人数众多,特种劳动防护鞋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都有国家强制性标准检验标准,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办公室出台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目前我省该行业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一般,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更新换代较落后,产品质量水平较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品牌产品和市场占有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特种防护用品企业30家左右,防静电鞋、电绝缘、防刺穿鞋、保护足趾安全鞋主要集中在濮阳、南阳、郑州、鹤壁四个地区。

3、特种防护用品鞋的质量状况

特种防护用品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企业多属于来料加工,生产准入门槛低,目前我省行业市场局面不容乐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为鞋类耐撕裂性能、鞋帮撕裂强度等项目。

近几年情况,2011年第三季度省监督抽查特种防护用品鞋抽样数量28个批次,不合格5个批次,不合率为17.2%。2012年抽查针对不合格企业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抽查,情况明显好转,抽29个批次,不合格0个批次,不合率为0%。2013年第二季度省监督抽查特种防护用品鞋抽样数量29个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不合率为3.4%。

4、抽查产品的检验依据

防静电鞋GB21147-2007、电绝缘GB12011-2009、防刺穿鞋GB 21147-2007、保护足趾安全鞋GB21148-2007、鞋的测试方法GB/T 20991-2007、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力的测定:双边撕裂QB/T2711-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GB/T532-2008

5、特种劳动防护鞋产品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5、1抽查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河南省监督抽查特种劳动防护鞋产品。本细则内容包括产品分类、产品种类、企业规模划分、抽样方法与数量、检验项目、判定原则、结果确认、抽样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5、2产品种类

本次抽查特种劳动防护鞋分类为防静电鞋、电绝缘、防刺穿鞋、保护足趾安全鞋四大类产品。

5、3企业规模划分

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鞋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按照企业人数划分目前我省该行业无大型企业,企业规模仅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中型企业2家,占企业总比例6.7%。小型企业28家左右,占企业比例93.3%左右。

5、4抽样方法和数量

抽样的样品应从企业认定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确定数量的样品,并按规定封样。抽样具体数量如下:(1)防静电鞋:每规格三种鞋号:3双/每鞋号,0.5米同材质帮衬,0.5米同材质内底,布面鞋:同材质复合鞋面布1m2,同材质皮革1块200mm×200mm(拼接鞋面)(2)电绝缘鞋:每规格三种鞋号:3双/每鞋号,0.5米同材质帮衬,0.5米同材质内底,同材质皮革1块200mm×200mm(拼接鞋面),布面鞋:同材质复合鞋面布1m2(3)保护足趾安全鞋:每规格三种鞋号:3双/每鞋号,0.5米同材质帮衬,0.5米同材质内底,同材质皮革1块200mm×200mm(拼接鞋面),非金属包头5个,金属包头5个。(4)防刺穿鞋:每规格三种鞋号:3双/每鞋号,0.5米同材质帮衬,0.5米同材质内底、外底1双/每鞋号,同材质皮革1块200mm×200mm(拼接鞋面),金属防刺穿垫1副/每鞋号,非金属防刺穿垫5个。注:以上抽样数量不包含备样,备样数量同上,封存到备检企业。

5、5检验项目

严格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制定检验项目。

5、6判定原则

依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对本细则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判定。(1)被检项目中有一个A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2)被检项目中有二个B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3) 被检项目中有一个B类和二个C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4) 被检项目中有三个C类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5、7结果确认

检验报告完成后,第一时间将报告邮寄至生产企业,异议期以邮件的签收日期为起点。

5、8抽样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抽样、检验工作全过程应坚持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2)抽查工作应采取突击抽查方式,不得预先通知企业。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3)抽样人员到企业后,主动出示定检计划文件,有效身份记件,告知企业监督检查性质、检查产品范围、抽样方法、数量、检验依据等相关信息后,再进行抽样。(4)由抽样人员在企业成品仓库(含存放区)内待销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至少有2名抽样人员同时现场抽取,不得由企业自行抽样。抽取的样品应当是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并应满足检验及异议处理要求。样品由抽样人员带回。(5)抽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抽样单,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营业执照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填写,两人签名,字迹清楚,并由生产单位签字(盖章)确认。

6、不得抽样的情形

抽样时,抽样人员应当认真核实营业执照等被抽查企业的相关信息,确认企业不存在不得抽样的情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且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不得抽样:

(1)被抽查企业无监督抽查通知书或者相关文件复印件所列产品的;(2)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是不用于销售的;(3)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的;(4)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为企业用于出口,并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的;(5)产品或者标签、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的;(6)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方案要求的。

7、结语

本文通过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业概况、质量状况2大方面的分析,结合本省情况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鞋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本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统筹规范,优化资源组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检测机构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版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2]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条例.

[3]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监发【2014】37号文件.

作者简介

朱丹.女1981年8月生.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学士主要从事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验工作.

篇7

开辟广告栏

1980年第3期,为了沟通劳动防护产品厂家与用户信息渠道,推动劳动防护产品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劳动保护》杂志内文最后一页首次开辟广告栏, 刊登了杂志上最早的一则广告——《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净化设备材料手册》征订启事,同时在此页刊登启事:“本刊自本期起,开辟广告栏,刊登有关劳动保护、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的商品介绍和书刊广告,需刊登者请与本刊编辑部商洽。”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劳动保护》杂志自此开始进行了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书写了刊登安全产品广告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广告产品主要是安全图书、除尘设备、防噪声产品、防爆电器、漏电保护器、锅炉安全仪表、木工平刨安全送料器、安全鞋、安全帽、防静电面料和服装、劳动护肤霜等。

增加中间彩色广告插页

20世纪90年代初,杂志的发行量已达到19.5万份,国内安全防护设备及产品的生产厂家看到杂志在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地位、影响力,开始陆续增加广告投放。一些国外气体检测仪的生产企业,如日本理研、德国德尔格、法国奥德姆等也通过公司开始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宣传。1992年3、4两期4封刊登广告已不能满足需要,就增加了中间彩色广告插页,至1994年每年杂志都有两三期中间插彩色页广告。

根据《劳动保护》杂志1994年10期报道,1993年第4季度至1994年第1季度,劳动部委托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部分省市防护用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抽查,公开曝光了一批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不按标准生产、标志不全的防护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并要求查处无证生产企业,整顿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加强使用环节监管力度。1994年7月5日《劳动法》公布,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这些举措促进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和快速发展。国外著名安全产品纷纷进入中国,除已经进入中国的日本理研气体检测仪器、德国德尔格检测仪器及个人防护设备、法国奥德姆气体检测仪外,中美合资无锡梅思安安全帽及防护用品、3M防尘防毒口罩、杜邦防护衣等广告开始出现在《劳动保护》杂志上。从1995年开始,增加彩色插页广告成为常态。

全彩印刷提供更多选择

2003年《劳动保护》杂志改版为全彩印刷,杂志前插、中插、后插都可以安排广告,也可以结合专业文章配发广告,为安全防护用品的广告宣传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和表现形式。广告数量逐年增加,产品种类涉及所有安全领域,国内外著名安全防护用品企业都把本刊作为产品宣传推广的首选。2005年9月杂志首次增加拉页广告,为客户增加了更多广告形式。

篇8

2、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据资料分析,75家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和到期复审率都在85%左右,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培训、持证上岗和按期复审情况不尽人意。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06年3月,我市一酒店曾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经调查:酒店使用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焊工从事室外装修工程施工,作业时,电焊作业明火点燃柴油灶油箱内的柴油,引起爆炸燃烧,造成现场作业的4名工人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属于特殊工种,依法持证上岗不仅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自身保证,也是对他人的安全保护。企业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严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关和到期复审关。

3、安全设备设施疏于管理。主要表现为:安全设备设施(包括安全附件)未定期检测、压力表超压运行或损坏、机械传动部位未装安全防护罩、乙炔气瓶未装阻火器等。安全设备设施管理缺陷,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有章不循和违规操作,直接表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它常常诱发发事故的导火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对安全设备设施的管理,必须在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测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建立基础台帐,并加强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查,督促从业人员规范操作。

4、电气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现场临时用电乱拉乱接、配电箱无盖板或堆放杂物、电器开关不符合防爆要求、配电房无防小动物措施等。这些现象多数都是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作业所致。2005年7月,我市某酒店游泳池机房内发生一起触电事故,一名在校暑期打工的大学生死亡。经调查:操作人员在潜水泵连接电源时,临时用电没有接地线,也没有任何标识,造成误操作,导致单相潜水泵通电后脱水空转过热而漏电。《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作业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或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处以罚款。电气管理和使用涉及从业人员多、危险性较大,电气管理不到位,使用不规范造成的危害也是人们普遍认知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电气安全规范的了解程度有限,习惯性违章表现十分突出,因此,要不断加强电气管理和使用,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巡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危险作业场所未设置安全警示。主要表现为:重点部位(如:配电房、锅炉房、危险品仓库等)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储罐区周围没有防护栏、吊装现场没有规范的安全行走通道、高空作业出口平台无安全护栏等。危险作业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警示措施,有助于提醒人们远离危险作业场所,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和安全警示不明显造成的人身伤害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应当引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6、违章使用特种设备。主要表现为:特种设备未取得安全使用证或未定期检测、压力管道泄漏、吊装现场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氧气和乙炔气瓶摆放不符合安全距离、厂内机动车超核定人数违章搭载其他人员等。有一个案例:2008年5月,江都某企业一特种车辆(装载机)在出厂加油的途中违章搭乘其他人员,司机误操作,导致车辆翻到马路下,搭乘人员被事故车辆压住当场死亡,司机被卡在驾驶仓内,后因抢救无效死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操作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坚持“三不伤害”原则,不因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伤害自己,不因违章操作伤害他人,不因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被他人伤害。

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符合标准。主要表现为: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不健全;购买和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从对企业的检查情况看,职工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现象比较严重,由此造成的人员伤害也较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对不配发或者不按有关规定或者标准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不合格或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应当依法查处。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从业人员要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科学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减少职业疾病发生。

8、危险物品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剧毒化学品或废弃化学物品未专库存放、化学品仓库未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危险品仓库无安全警示标志、易燃危险品仓库未安装防爆灯或堆放杂物等。危险物品对人的危险较大,管理不到位,可能引发中毒、火灾、死亡等事故。1993年8月,广东某市一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事故导致15人死亡,2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存未单独存放,发生激烈氧化还原反应后引起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物品的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对危险物品管理缺陷,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引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危险物品管理的相关程序、标准和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责任,把好安全关。

上述所列8种可能引发事故的常见隐患,主要是依据对75家工业企业安全监察后作出的分析,它们的表现方式也不仅限于所列表现。从这些常见隐患和表现方式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管理和监督,重在落实“两个责任”:

一是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责任。政府的监管责任要从大处着眼,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首先,要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健全工作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督促指导;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引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企业的本质安全度;第三,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专业监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强化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安全生产领域内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第四,要坚持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方针,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安全信息、法律、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支撑体系,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创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氛围

篇9

要学习法律法规提升自己

现场有隐患,自己发现不了,检查不出来,这是基层安全员,尤其是刚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员面临的普遍问题,也就是大家说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按理说,安全员自身能力欠缺,是不能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由于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通常以应付凑合的态度,安排一个人或几个人担任安全员就可以了。企业负责人很少过问安全员的知识、能力问题。

我从2007年起兼任单位安全主管。当时由于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了解不多,还感觉不到安全生产的压力,总以为把上级的安全生产文件传达到位,自己多下几趟现场就可以了,就可以保证单位的生产安全了。

但事实却远非我想得那么简单,在赴任不久,单位的一个工人就被剪板机切断了手指。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下决心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并对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查缺补漏,建章立制,从管理层面上杜绝安全隐患,并将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成册下发到班组,督促班组开展安全培训学习,检查并纠正一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自己才逐步提升了自身的管理能力,解决了生产一线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问题,使单位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

用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制度建设

有隐患不整改,这是企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力不够的问题,也是安全员最为挠头的问题。怎么办?作为基层安全员,一要有法律意识、红线意识,要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赋予自己的权限与职责,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落实整改所需资金与整改不力的处置措施,学会用制度管人管事。二要严格执行制度,对超过整改期限仍未整改的,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或企业负责人反映,联合单位有关部门,实行停产整顿,实施处罚措施,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扮演“黑脸包公”角色,不怕得罪人。

笔者从2008年起,对单位所有施工项目实行了备案交底制度。其目的是将安全培训、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起初,大家对这项制度不理解,很少有出工前主动备案登记的。为了将这项制度贯彻下去,一是同生产部门积极沟通,要求他们进行项目备案登记;二是与财务部门实行连锁制度,对超过一周不进行项目备案登记的,立即停止借款停产整顿;三是对备案交底制度超过一周贯彻不到位的,对生产部门负责人实行3000~5000元额度的罚款。如此三管齐下的保障措施,才使单位备案交底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学会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

其实最让基层安全员头疼的问题,并非是安全员的能力和现场隐患整改问题,而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认知程度、重视程度和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防护问题,当需要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完善安全设施,配齐劳动防护用品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往往会一推再推,总会以企业资金紧张来搪塞我们基层安全员。这时基层安全员怎么办?我们能否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说服上级,说服企业主要负责人,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在基层十余年间,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也曾为此类问题头痛过、退缩过,也有^放弃安全管理这个岗位的想法。但退缩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使自己撂挑子不干了,企业也得有人干这项工作,同样也面临此难题。

篇10

岱海发电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坚持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为企业劳动者筑牢职业安全健康的绿色屏障,使得生产更安全、员工更健康,将本质安全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融合。

一、职业健康 机制先行

为完善职业健康保护体系,公司制定了《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内含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危害培训制度、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制度中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明确了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形成了符合生产现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职业病危害防治体系,实现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将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划分,形成了分级负责、责任明确、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理组织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是职业健康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其它各部门分别做好分管范围内的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置工作,各外委单位依据公司要求,成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明确职业危害防治责任管理界面。安全监察部通过日常检查、交叉检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职业病危害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日常通报、安全网通报、安委会通报等形式,保障职业健康防治防治体系及组织体系的有序运行。

二、危害监控 源头控制

公司以“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为抓手,不断精化、优化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方法,有效控制在生产流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职业病防治得到预控预防。

(一)识别

通过职业健康管理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工作,相关部门及班组负责协助,通过将生产流程及使用的材料的性质划分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并且每年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进行职业健康日常监测,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使用的物料产品、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进行检测,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申报,对日常监测结果评价及建议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及时落实整改。

(二)现状评价

公司依据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每三年一次的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对公司一期、二期工程作业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估,对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现场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估并出具评审意见,分析评估结论,提出整改性建议、持续改进性建议、预防性告知等,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三)治理

公司在Ω飨罴觳榧凹觳饨峁中,凡有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限值的,都责任到人进行限期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对使用产生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设置了监测报警装置;对现场粉尘超标区域,一方面加强个体防护,另一方面加强现场通风,加强清扫避免二次扬尘;对输煤系统的除尘设施及喷淋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各类风机房、泵房等噪声较高作业场所加强个体防护;做到职业病防治常态化。

三、统筹兼顾 全面推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把握好重点、抓好专项,实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将职业安全健康日常管理一件一件抓好,一项一项落实,筑牢职业安全健康的绿色屏障。

(一)宣传培训

在职业危害防护的宣传和培训方面,公司聘请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宣传学习《职业病防治法》、识别职业病危害、了解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学习常用防护知识;新进员工入厂时,安全监察部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厂级职业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在岗人员每年每人参加《职业卫生健康考试》;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投产,会组织相应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操作等适应性培训。

(二)危害告知

在原《劳动合同书》的基础上补充续订页,将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等,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危害公告栏,公布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结果等内容;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将个人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如实告知劳动者。

(三)防护用品发放与佩戴

公司加大个体防护投入,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进行发放,按季度发放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殊工种配备特殊防护用品,夏季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冬季发放防寒用品,同时建立健全防护用品有关使用检查台帐,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公司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四)职业健康体检

公司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每年委托具备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内蒙古国际旅行社卫生保健中心为在岗的生产员工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职业病常规内科、外科、神经内科、五官科检查(视力)、心电图、肝功能11项、甲状腺、血常规、血糖、尿常规、肺功能、电测听、胸部正位片等,汇总形成体检总分析报告,将个人体检结果如实告知本人,在此基础上同时组织新入职、离职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为每人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将职业健康情况跟踪到底。

(五)应急救援安全保障

公司在一、二期主机集控、化学集控、输煤集控、脱硫集控等设置了职业卫生急救柜,为化学、氨区配备了专业的洗眼器,为急救柜配置了多用途担架、多用途急救箱、颈托、头部固定器、负压式式骨折固定气垫、氧气复苏仪器、等先进的急救器材及部分常用药及急救药品,确保员工得到充分的应急救援及职业防护,同时定期举行相关应急演练,检验各项设施及应变能力。

(六)管理信息化

公司增加科技投入、夯实基础,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供技术保障。2016年公司上线了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将劳动者个人信息、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各类管理台账纳入职业健康管理数据模块,实现职业危害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

截止目前,公司保持职业病危害事故零记录。公司已于2011年进行了“自治区职业安全健康典型示范企业”的申报,并取得“职业安全健康典型示范企业”称号。同时还加入内蒙古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协会,通过协会活动促进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协会理事中公司是唯一一家发电企业,

参考文献:

[1]环球职业安全健康动态[J]. 吴大明,秦运巧. 劳动保护.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