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范文
时间:2023-03-14 21:5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报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次,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就将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力的支付者,它具有肩负双重职能的重任。一方面,作为劳动力,它使用着生产资料,从而生产出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作为占有者,它支配着生产资料,使社会生产按照它自己的意志来进行。因此,对它来说,保证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能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就将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是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具体表现,也是公有制社会形态的本质要求。
一旦社会上出现了一部分劳动者无法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使他们成了失业者,那么这一部分失业者就将不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为他们的占有权没有得到兑现。如果说,这些失业者仍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失业者来说,这种占有将是徒有虚名的。因为此时生产资料已经不再属于它自己支配的物,而是转化为与它自己毫不相干的物,即同它的劳动力相对立的物。
这一点,对于那些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来说,是不说自明的。因为这些经济学家曾经明确地指出:
“失业者的存在是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相适应的,因为这相当数量的失业者失去了运用社会生产资料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的权利。”(2)
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劳动就业问题,从理论上讲,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整体来讲,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结合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得到劳动就业。”(3)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的本质决定的。它构成了公有制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果劳动者在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内不能使自身同一定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那么,对它来说,这种占有就将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占有,或者说,它将以名义上的占有者实际上的非占有者的形式存在着。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者就将不能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这就是说,失业者的存在是同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不相容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社会不仅必须而且能够保证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4)
然而,正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一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其数量的多少本身也将作为一个既定的历史前提而存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立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一生产力水平制约着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总量,它使这一总量相对来说要比较少一些,此时,随着劳动者数量的多少不同,每个劳动者从中所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在个人消费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在量上的规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劳动者实际占有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劳动者人数愈多,每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数量也就愈少。对此,经济学家曾有过明确的断言:
低收入,高就业,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虽然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多大提高。(5)
反之,当劳动者人数较少时,那么,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就会愈多。可见,在个人消费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同它所能够得到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成反比。
在劳动者就业的问题上,不同经济学家之间也曾展开过激烈地争论。其中一些经济学家站在同劳动者相对立的立场上,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主张:应该允许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以保证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现实的社会形态中,这种理论实施的典型,我们可以从南斯拉夫的经济制度中寻找到。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立之后,它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就是不保障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就业,从而使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除南斯拉夫之外,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国在就业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点,曾有经济学家评论道:“如果按照就业人数占有劳动能力人数的比例计算就业率,我国就业率之高是世界之冠。而高就业率却带来了低效率。我国劳动生产率之低也是世界罕见的。”(6)
从经济学家的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很明显,这一结论就是,在就业问题上,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实行允许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的政策也好,还是实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也好。对于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来说,是没有丝毫影响的。在经济学家看来,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高就业率与低效率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我国当前的现状就是最好的实例。
看到这种振振有词的理论,使我们不禁想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鼓吹的一种论调:没有失业就没有高效率。请看,这二种论调是何其相似啊!难道真的如经济学家所断言的那样,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一定的失业人口存在。否则,要实现充分就业,就一定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换句话说,只有用一部分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才能换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有没有必然地联系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结论向人们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随着就业率的高低发生变化这一本质联系。
从表面上看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劳动者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的供给,因此产生了劳动者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一部分劳动者退出生产过程,使它们同生产资料分离开来,成为失业者。随着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大,又为失业者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因此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又重新得到就业。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假若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小于供给,那么,就会使失业者继续存在下去。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运动过程。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作为劳动的后备军,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即失业工人始终是存在的。即使在当今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也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失业工人,可见,这一事实足以显示出经济学家的上述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根据的,它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来证明的。因此,这种论调比起那些无根据的抽象的空洞议论来说,要高明得多。
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家忘记了马克思的教诲,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之所以存在,并不是由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恰恰相反,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只要生产的社会性质隶属于资本,那么,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就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根源。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矛盾的出现,并不是由社会生产过程本身的发展变化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造成的。在这里生产的社会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始终存在,又可以使这一矛盾在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够成立。当社会生产沿着资本主义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时候,就必然会使相对过剩人口存在下去并不断地有所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在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时候,才会从根本上铲除掉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现象从此不复存在。
经济学家之所以将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就业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互对立的。就是说,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能实现高就业率(即指充分就业),反之,实行了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生产的低效率。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些经济学家的思维中只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联系。他们把握的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对于所论及的问题的本质并不清楚。因此,在他们的理论中,这种表面现象中的矛盾就构成了他们的理论观点,就变成了一种本质的联系。
其实呢?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分为二个层次的。既有本质上的联系也有现象上的反映形式。它们二者之间并不是一致的。当我们停留在现象联系中去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就会将这些矛盾的现象当作一种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去把握。
当经济学家把握住这种表面的联系之后,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人们大声宣布:真理被我们抓住了,它就在我们的思维中。其实呢?他所抓住的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联系,至于那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他却一无所知。
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是由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所引起的,它不是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必然产物。
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当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时候,这种不相适应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二种,其一,劳动力的供给小于需求;其二,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供给满足不了对它的需求,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对它的需求,于是就会使一部分劳动者成了多余的、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相对过剩的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加剧了劳动者内部的竞争,使得劳动者内部产生分裂,从而使劳动报酬水平的增长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它使资本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以至于不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使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此它就为充分就业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实行充分就业的结果,是否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呢?对于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上去分析,就会得出与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答案:充分就业不仅不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相反,它还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有效措施。
首先一点,充分就业的实现,是使劳动者从生产资料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前提条件。当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支配者与占有者,当他们实现了同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之后,以往资本主义社会加在劳动者身上的绞索——失业的危机,从此就一去不复返了。它将不再屈从于资本的威力,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而被迫地从事非人的劳动。劳动的目的将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变革的结果将焕发出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使它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从事生产劳动,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其次,劳动日的长度本身是一个可变量。当劳动力的再生产中,出现了使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它的供给时,劳动者从它的整体利益出发,就可以通过缩短劳动日的办法,做到既保证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就业又不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因为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在同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只要将劳动日减少一半,就可以使就业人数增长一倍。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不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不仅如此,它还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可喜的后果。这一点,在劳动日时间较长,劳动的紧张程度又不够的情况下表现得尤其突出。
正如列宁指出的:“在工作日很长的情况下工人每小时生产出来的成品要比工作日较短时所生产的少些,而且还坏得多……这已为工业发展的全部进程所证实。”(7)
在现实生活中,6-1>6的奥秘,(8)纺织行业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实例,(9)都说明了缩短劳动时间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的紧张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下,缩短劳动时间,扩大就业人数,同样可以做到既保持劳动生产率不下降,又可以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的目的。这就是说,无论劳动的紧张程度如何,缩短劳动时间都可以做到既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的结果。可见,充分就业与低效率二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经济学家之所以将事物在表面上的联系看作了本质的联系,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割裂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采取了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当经济学家把劳动日的长度凝固起来之后,就会得出:“充分就业必然会降低生产效率”的结论。因为“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干”在劳动时间、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生产效率不高的必然结果。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高就业率固然与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它却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水平的高低。这一点,经济学家曾将它形象地比喻成“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静止的观点上去考察,那么“三人饭五个人吃”,必然会使每一个人吃的饭量减少。但是,在考察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这种静止的观点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从发展的观点上看,在一定的条件下固然会使每一个人都吃不好,但是,在另一种条件下,它又会使每一个人都吃得相当不错。在这里,决定的因素是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就会使个人消费品的总量也会不同。“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在劳动时间较长,劳动的紧张程度又不够的情况下,自然会使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动产品总量增长不快,因而使个人消费品数量相对减少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五个人吃,就是三个人吃也未必吃得好。反之,在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的紧张程度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劳动产品总量也大大增加,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就会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三人饭五个人吃,难道会比前一种情况下的三人吃要坏得多吗?
可见,“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这种论调完全忽视了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对生产发展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它是站在静止的角度上,从单纯的物质生产过程方面考虑问题时所得出来的一种悲观论调。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现充分就业是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客观条件决定的。能否保障劳动者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将反映出该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只要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与分配中所占据的支配地位不变,那么,充分就业也就一定能够实现。尽管充分就业的实施会对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水平以及劳动时间的长度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实现却不会造成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一点,无论从理论分析上还是在现实的实践中,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具有真理性。
总之,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所谓高就业率与低效率的矛盾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存在于他们的抽象的思维之中。
──────────
(1)王永江、杜一《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就业问题》见《经济科学》1982年第2期
(2)张仁德《南斯拉夫经济学家关于社会所有制和市场理论的探索与争论》见《经济学动态》1984年第7期)
(3)刘同德《切实解决劳动就业中的新问题》见《经济问题探索》1984年第7期
(4)李震中主编《计划经济学》1985年修订版第384页
(5)刘国兴《试论经济发展战略和充分就业目标》见《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2期
(6)徐节文《我国的就业问题》见《财经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2期
(7)【苏】《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日的社会经济问题》第118页)
篇2
并非统计口径问题
也有学者提出,劳动报酬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或完全是)统计口径变化造成的。他们提出的一个主要理由是,2004年之前个体工商户业主的报酬原来在统计中算为劳动者报酬,2004年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调整了有关统计口径,把其业主所得改按营业利润计算,导致劳动者报酬比重突然下降。
另一个理由是,在统计中农业收入基本上计为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在农业增加值中比重高于其他产业;随着农村劳动者转入城市、农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等结构变化,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自然会下降。有学者认为,这同样是统计口径问题,因为农业收入本来就不应该全部算作劳动者报酬,因此实际上原来就高估了劳动者报酬。
以上两个论点都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这两点能否证明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实际上并没有下降?
首先,关于个体工商户统计口径变化的说法,只牵涉2004年前后的数据衔接问题,并不能改变劳动者报酬在更长时期是否存在下降趋势的问题,而且上述作者依据的是国家统计局较老的资金流量表数据。
实际上,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以后,都分别调整和更新了在此之前的资金流量表数据。
2004年普查后,大幅度下调了当年和以前年份的劳动者报酬数量,其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缩小。2008年普查后的调整,又部分上调了2004年-2008年的劳动者报酬数量和比重。
经过最近这次调整,以前年份的劳动者报酬数据可以分为1992年-2004年和2004年-2008年两个阶段。统计局没有公布调整的依据和数据口径改变的内容,但在这两个阶段内,统计口径应该是分别可比的,但由于两段之间的口径差异,使2004年的劳动者报酬比重发生跳跃,上调了3.5个百分点。
而在这两段时间中,数据都分别显示了劳动者报酬的下降趋势。其中,1992年-2004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4.6%下降到47.1%,在12年里下降7.5个百分点。2004年-2008年按新口径,劳动者报酬从50.6%下降到47.9%,在四年中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因此,剔除2004年统计口径变化因素,资金流量表数据仍明确反映了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势,前后两阶段累计共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其次,有学者对统计数据做了调整,把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的农林牧渔业收入全部从劳动者报酬中剔除,结果劳动者报酬比重更低了,但占GDP比重从1992年以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他以此证明劳动收入比重并未下降。不过,这样的调整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
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在我国引起社会关注和学术界讨论的“劳动者报酬”或者“劳动收入”问题,并不仅限于工薪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而是指全体劳动者的报酬总和。应当指出,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收入法)各有差别,有些国家在劳动者报酬之外设有“混合收入”项目,也有些国家没有这一项,但单列了家庭经营收入。
中国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中并没有做这样的区分,而是把全部劳动者的收入都计入“劳动者报酬”(这样做并没有错,但在这个意义上,资金流量表中“劳动者报酬”对应的英文词汇不应当是“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后者可译为“工薪劳动者报酬”,它只是劳动者报酬中的一个主要分项)。
问题在于,中国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一半的国家,而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劳动收入。如果把7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收入剔除出劳动者报酬,再来讨论劳动者报酬的比重问题,实际上就是转换了话题。
原因之二,目前我国正处在结构变迁时期,每年有大量农村劳动者进入城市,使工薪劳动者队伍的数量不断扩大,同时也就伴随着农业劳动收入相对下降,而工薪收入总量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工薪收入的总和单独拿出来代表劳动报酬,得到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不降反升的结果是不奇怪的。但这恰恰犯了上述作者自己所批评的那种“误判”,实际上是用改变统计口径来改变计算结果,而该结果已经寓含在统计口径的改变之中。
收入增长明显滞后
事实上,要看全体劳动者的报酬占GDP比重是否下降并不难。
例如1990年到2008年,全国人均GDP增长到原来的14.4倍;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薪收入仅为原来的9.8倍,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之和仅为原来的6.4倍(三者均按名义值计算),后两者都显著低于人均GDP的增长。这显然意味着劳动收入占GDP比重显著下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
为了更准确地验证上述判断,下面对有争议的收入项目分别进行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计算劳动者报酬的变动趋势。由于资金流量表中没有对收入来源进行细分,这些计算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城乡住户收支调查数据进行。这里对劳动者报酬做了如下改变:
城镇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薪收入,加上住户的经营净收入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经营者(包括个体工商户的业主)可能不领取工资,他们的经营净收入中除了利润以外,还包括一部分经营者的个人劳动报酬。
农村劳动者报酬包括农村住户的工资性收入,再加上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是土地和资本的回报)。因为没有更详细的基础数据,这一计算中对城乡经营收入中的劳动者报酬部分分别设置了不同权重,以检验不同情况对劳动者报酬变动趋势的影响。但不管取哪一种权重,各年份的计算口径是一致的,因此排除了因数据口径变化而导致劳动者报酬比重跨年度变动的因素。
表第(1)-(4)列中,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权重,分别按40%、50%、60%、70%计算,而城镇住户经营收入中劳动者报酬的权重固定按20%计算;(5)-(6)列中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权重固定按60%计算,而城镇住户经营收入中劳动者报酬的权重分别按10%和30%计算。
可以看到,在表中所有六种情况下,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90年-2008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只是降幅大小有所不同而已。以情况(3)为例(农村家庭经营的60%和城镇住户经营收入的20%作为劳动者报酬),从1990年占GDP的38.9%下降到2008年的30%,降幅8.9个百分点。
同资金流量表数据相比,这里计算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明显更低。不排除国家统计局的城乡住户调查数据低估了劳动者报酬,或者资金流量表数据高估了劳动者报酬的可能性。
尽管两种统计数据明显不一致,但这些可能的问题是跨年度存在的,它们影响的主要是劳动者报酬的数量和比重,而不是其变动趋势。而两种数据共同显示了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该下降趋势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亟须制度变革突破
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可以另外讨论的问题,这里仅举出几个基本事实。
第一,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过程。在此期间,劳动力市场上总的形势是供大于求,这压制了工资水平上升,使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由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做出了明确阐述。这种情况也使得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间的差距急剧扩大。
第二,上述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来缓解,但由于劳资间的协商和谈判机制没有建立,工会没有起到充分保护工人利益的作用,各级政府又常常在劳资纠纷中丧失中立立场而较多偏向于保护资方利益,使得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之间分配倾斜的现象持续存在。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或缺失进一步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社保体系近几年改善力度很大,但如果以全部城镇就业人员为基数计算,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率只达到57%、53%、41%和48%(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未被覆盖的人群,基本是收入较低、工作较不稳定的低收入阶层和农民工,他们恰恰是更需要得到社会保障的人群。
第三,由于缺乏对垄断收益、资源收益的制度约束和税收调节机制,调节高低收入的税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税收征管机制不健全,以及公共资源和公共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政府管理透明度低,导致了收入分配中大量反市场行为、腐败行为和逆向再分配现象。这加大了政府成本和企业成本,实际上对各类正当要素收入,包括对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侵害。
篇3
[关键词] 劳动报酬比重 功能收入分配 多元回归分析
经济学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通常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功能收入分配,也称要素收入分配,是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收入分配规律,根据各种要素在社会产品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贡献进行分配,说明资本、劳动等要素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二是规模收入分配,是从居民个人收入差别和分配公平与否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规律,说明某个或各个阶层的人口或家庭得到的收入份额是多少。规模收入分配与功能收入分配是相互关联的,由于资本在人口中的分配比重相当不均,主要的生产和经营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主要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资本收入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劳动所得份额的减少,结果会形成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两级分化局面。也就是说功能收入分配差别越大,规模收入分配差别也越大,社会最终分配越不均,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功能收入分配的格局来缩小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别。
此外,在功能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份额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针对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不断下降的现实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于缩小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作用。因此考察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格局的变化,探讨初次分配格局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报酬比重演变的总体描述
1.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报酬比重。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劳动报酬的概念及统计范畴是这样描述的:“劳动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即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也就是说劳动报酬不仅是城乡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而且还包括了个体经营者的经营性收入。
本文是将全社会劳动者总的劳动报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不同、权利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及使用关系的不同,因而初次分配中所获得的份额也不同。相关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我国劳动报酬比重演变的三个阶段。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等于全社会劳动报酬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图直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到2007年30年间的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1978年~2006年数据来自:侯娜.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2007年的劳动报酬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整理计算而得。
从图中可以看到劳动报酬比重变动的三个阶段:1978年~1986年的上升期,1987年~1995年的平稳期,1996年~2007年的下降期。
(1)第一阶段:急剧上升。1978年~1986年是劳动报酬比重快速上升的时期。1978年我国开始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渐打破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在广大农村实行,使农民具有生产经营自,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多次提高粮食、棉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以及生猪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取消了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使农村居民收入在1978年~1986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3.69%。在城市推行企业基金制、扩大企业利润留成制、利改税等分配制度改革,取消了统收统支、统包统管的财政管理体制,企业开始有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还实行的一系列的工资及奖金制度改革使工资增长迅速,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这一时期劳动报酬的比重提高是恢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应占有的份额,纠正被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
(2)第二阶段:趋向平稳。1987年~1995年间劳动报酬比重基本上在50%上下波动, 变动幅度不大,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前一时期劳动报酬份额的增长已经使劳动收入相对经济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个人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出现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苗头,国内物价普遍上升,1988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8.5%。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不得不进行相关调整,改革建设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为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工资改革步伐放慢, 职工收入增长速度降低;另外因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下降以及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阶段。
(3)第三阶段:大幅下降。从1996至2007年的12年间,这是改革的深化期。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就业竞争激烈,经济发展突飞猛进,GDP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但在同期的就业人口增加8040万人的情况下,劳动报酬比重却从56%下降到39.7%,尤其在2002年后,劳动分配比例加速下降,降幅达到18.5%。从地区来看,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内蒙古、辽宁、浙江和山东4个省(自治区)外,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劳动报酬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劳动报酬支付主体看,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例下降,政府支付的劳动报酬比例呈上升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基尼系数持续升高,从1998年开始基尼系数为0.403,超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8。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导致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增长及出口增加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劳动报酬比重因素的理论分析
回顾经济学说史,我们不难看出,在近3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工资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工资理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古典工资理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供求均衡工资理论、集体谈判理论、人力资本工资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享工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对工资的形成和决定做了分析和解释。综合上述工资理论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我们梳理了劳动分配的影响因素。
1.劳动力的供求缺口。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的形成受市场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共同制约和影响,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的改变,势必引起工资水平的上涨和下跌,即劳动力商品价格的波动。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报酬水平:劳动力供过于求将导致劳动力的均衡价格降低,劳动力供不应求将导致劳动力的均衡价格提高。
2.劳动者联合谈判力量的强弱。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和现代制度学派工资理论认为,工会、集体谈判对工资决定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英国剑桥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认为,当集体交涉决定工资率时,工资将围绕自由竞争工资率上下浮动,工会希望把工资率定于竞争工资率之上的某一点而雇主则要求工资率定于竞争工资率之下的某一点,在工会和雇主双方的“期望点”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未确定范围”。双方能够达成协议的工资率只能落在“未确定范围”即上下限之间,不可能在此范围以外。工资率的具置将取决于双方交涉力量的大小和交涉技巧。
3.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个体凭借劳动参与分配所得的多寡更重要的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即人力资本,主要由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积累形成。人力资本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边际产出越大,劳动报酬所得越多。从总体上看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因而其获得的劳动报酬也较高,劳动要素分配的比重较为合理。
4.二元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较大,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较小。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在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劳动报酬比重降低的现象。因为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农业人均收入也很低,一般只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正是这种生存收入决定了城市部门的工资界限。一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二元经济的发展中,虽然资本积累不断增加,劳动者生产效率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但在农村剩余劳动被完全吸收之前,城市现代部门劳动工资水平难以提高。
三、我国劳动报酬比重下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将对1996年~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变动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在前文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回归模型选取了4个可量化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说明如下:
1.衡量劳动力供求缺口大小的指标可用失业率表示。供求缺口越大,失业率越高,就业压力越大,就业竞争越激烈。目前, 我国的失业统计无论从制度还是方法上都还很不成熟, 缺乏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率统计数据。但可以以城镇登记失业率 作为我国失业率数据的一个参考。与真实的失业率相比, 城镇登记失业率严重偏低,但能够反映我国真实失业率的波动情况, 而失业率的波动部分正是本文的模型所需要的。
2.对劳动者联合谈判的力量我们选择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当期受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这主要根据我国的工会建立和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考虑的,因为个人与管理层发生纠纷能在企业内部解决,则代表工人的谈判能力比较强;需要上诉到法院或政府等外部管理层,则表明劳动者的谈判能力比较弱。另外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多是由于劳动报酬偏低或拖欠劳动报酬导致工人不满所致,劳动争议案件的多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示工人在劳动报酬方面的谈判能力。
3.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通常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一般指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接受学历教育年数。该指标计算式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PJ)=6岁及以上人口接受学历教育年数的总和/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6×小学文化人数+ 9×初中文化人数+12×高中文化人数+16×大学文化人数)/6 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本文中1996年~2006年的数据采用了孙旭(2009)的计算结果,2007年的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
4.二元经济发展水平可用二元对比系数来衡量。二元对比系数指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8]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部门的产值(或收入)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或收入)比重。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1之间,二元对比系数越小,就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二元对比系数的扩大意味着二元经济结构趋向消解。
本文利用SPSS 软件就上述因素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做多元回归分析, 以劳动报酬比重Y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当期案件受理数X1、失业率X2、平均受教育年限X3、二元对比系数X4作为解释变量,回归模型为Y=a+b1X1+b2X2+b3X3+b4X4+ε。
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11.168-0.949X1+1.961X2+8.725X3+14.252X4
-0.271-6.0101.0191.8570.401
(0.794)(0.001) (0.342)(0.106)(0.701)
R2=0.967,修正的R2=0.948,Sc=1.3858,F=50.639,D.W=1.585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F检验通过,表示方程整体显著;但单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除变量X1外,其余均不显著,t检验不通过。容忍度和变量膨胀值等指标以及对变量的相关分析都表明模型的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要剔除多余变量。
由统计软件得出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知,劳动报酬比重与当期案件受理数高度负相关(-0.961),说明当期案件受理数的增加对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影响最显著。而当期案件受理数与失业率及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938,高度正相关。不难理解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劳动纠纷的数量的增加,而且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当期案件受理数也会有所增加。所以考虑将这两个变量剔除。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70.515-0.645X1-45.149X4
13.788-10.65-1.975
(.000)(.000)(.080)
R2=0.947, 修正的R2=0.935,Dw=2.205,F=79.755
该回归方程判定系数为0.947,修正的判定系数为0.935,拟合优度很好,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动的93.5%可以由当期案件受理数和二元对比系数的变动解释。其中,当期案件受理数每提高1%,劳动报酬比重会降低0.645%,二元对比系数提高1%,劳动报酬比重会降低45.149%。DW值为2.205,基本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显著性检验的F统计量的值为120.638,对应的P-值为0.000,表明回归模型通过检验,具有统计上的意义。
因此,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自1996年来以来我国劳动报酬比重下降主要是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和城乡二元化程度的加大而引起的。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实现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发展壮大。由于资本更多地通过个人、外资等渠道筹集,资本经营所得也归私人所有,企业在录用员工、决定工资水平等方面享有很大的自,劳动力处于弱势地位、无力与资方进行平等的谈判。尽管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费时费力,但当自身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时,劳动者只有选择上诉至法院或者劳动仲裁部门解决纠纷。劳动争议案件的当期受理数量的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国民收入更多的流向资本所有者,资本所得份额增加、劳动报酬比重降低。
城乡二元化不仅由于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别,更因为长久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造成了恶性循环。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城市的非正规部门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而非正规部门的工资界限由农业决定的生存收入决定,一般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在工资制度、员工福利等方面都与正规部门差距很大,劳动关系不健全,劳动者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这使得这些部门就业的劳动力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此外,从当期案件受理数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0.87可以推断失业率的上升是引起当期案件受理数的上升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劳动力数量丰富的禀赋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适龄劳动人口的继续上升, 广大劳动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制定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实现充分就业, 是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在拥有大量失业、就业不充分和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 劳动者无法有效地利用劳动力市场实现提高个人工资收入, 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而且也不利于改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局面。因此, 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体现我国资源禀赋结构要求, 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产业, 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 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J].经济研究,1992,(07),40页
[2]杨 帆:20世纪80年代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J].探索,2006,(05),191页
[3]李 扬 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年~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 2007,(06),21页
[4]李利民:中外工业化进程中的工资水平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20页
[5]李稻葵 刘霖林 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 2009,(01).79页
[6]邱国华 朱佳生:关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5,(03),21页
篇4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出现。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制订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文章对劳动报酬作出了准确界定,并分析了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论文关键词]拖欠工资;定义界定;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虽然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条例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在一些私营企业、建筑行业经常出现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企业管理人员故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还是我国法律存在不足的问题。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薪酬,企业故意拖欠薪酬不发放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成了热点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政府为整顿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全面展开。
在社会各界的响应下,政府各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做出回应,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在众多人大代表的多次提案、社会各界的呼声中,《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出台。在该修正案中,以立法的形式表明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属于犯罪。这一法律规定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与肯定,体现出了法律的强制性和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性质。
一、关于劳动报酬的定义界定
在很多人看来劳动报酬就是简单的工资,但其实不然。关于劳动报酬的准确定义,我国的学术界与实际岗位单位有着不同的看法。学术界认为劳动报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劳动报酬是指因为劳动者进入企业就业付出劳动,用人单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以现金为基本支付手段,向劳动者支付基本工资或最低工资,以及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等工资;狭义的劳动薪酬仅仅指工资。在我国法律条例中,劳动报酬就是工资这一含义。但是在我国的一些法律中,劳动报酬又有具体的含义: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从这项法律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所使用的关于劳动报酬的概念还是使用的狭义的劳动报酬。而用人单位所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薪酬的含义范围又比工资这一概念广泛很多。
因此,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对象就是用人单位按法律规定和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者基本的工资薪酬后,如果存在拖欠劳动者相关的奖金、补贴、加班费等等方面的工资薪酬的现象,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也有可能属于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广义的劳动报酬这一概念中,在持续合法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只要履行劳动合同向用人单位提供了相应的劳动服务,用人单位就应该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关的物质报酬,包括基本货币工资、实物补贴、五险一金等等。与狭义的劳动报酬不同的是,广义的劳动报酬范围更加广阔,加入了实物补贴和五险一金等内容。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现状分析
(一)现行的法律规定存在不足
我国在劳动报酬方面出台的法律条例已经有很多,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等等。在这些法律条例中,对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这个问题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例如在《劳动合同法》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薪酬或者不将劳动报酬全部支付到位、在劳动者加班后不支付加班费又或者发放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汇报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向用人单位施压,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劳动报酬、加班费等等。如果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该及时将差额发放给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有将拖欠的工资发放到位,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以劳动薪酬的半倍以上一倍以下的金额补贴来支付给劳动者。在《劳动监察保障条例》中也作出了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存在拖欠劳动者劳动薪酬、扣押劳动薪酬的现象,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劳动薪酬,补齐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额。对于用人单位接到通知拒不履行的,用人单位要做出应发工资薪酬的半倍以上一倍以下的金额来对劳动者做出补偿。
从以上这两个法律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法律作出的惩罚措施仅仅是对用人单位进行经济处罚。这种处罚方法虽然能够对一些用人单位有警示作用,但是对于一些流动性大的行业来说,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建筑行业中的农民工,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时间较长,发放工资的周期较长,不少农民工又没有很好的维权意识,这就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因为有些用人单位发现与法律规定的经济处罚相比,自己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所得到的利益更高,这就使很多不法单位存在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一些私人企业的老板甚至形成了拒不支付劳动薪酬可以获利更多的错误心理。
(二)现行的解决途径存在盲点
目前解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劳动薪酬这类问题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2.劳动者通过向工会反映情况,由工会与用人单位进行调节解决;3.劳动者向劳动委员会进行申请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4.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由劳动监察部门作出解决方案。如果通过以上四种途径还没有解决好问题,劳动者就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行政行为强制用人单位执行。从理论的层面看,这四种解决途径设置合理,可以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法律明文规定的缺失,这些解决途径在实际中往往受到限制。有时候,由于劳动者在申请仲裁到判决决定的过程中发现耗费时间过多、程序手续繁杂、申诉花费过高,他们就会放弃这一解决途径。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被拖欠劳动薪酬的劳动者做出一些上访事件或者更加极端的维权事件,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法律规定的不人性化、不完善,法律惩罚的金额低,就导致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最为困难的是农民工,如果法律不制订相关的刑法惩罚措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就会更加地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解决这一方面的欠缺,刑法修正案对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劳动薪酬的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界定这一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刑事处罚措施。这一修正案处罚措施较为严厉,给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用人单位须及时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这一规定对用人单位有着警示和预防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有效解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对策建议
虽然刑法修正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做出了严厉的惩罚,但是还是不能够弥补遭受损失的劳动者的心理伤害,也不能够完全预防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要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防患于未然。上述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在经法院判决后可以弥补劳动者损失,对用人单位有一种警示作用,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不能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为了有效地避免拒付劳动薪酬、拖欠工资这类事件的发生,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建议。
(一)简化程序
目前劳动者追讨劳动薪酬需要经办的程序繁多,例如劳动者必须先向劳动保障所提起仲裁,然后要经过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才能做出判决决定,之后还需由执行庭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要。这些程序至少要消耗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其中劳动者需要花费的资金也较多。在这么长的等待时间里,用人单位可能存在转移资产的行为。这就导致执行庭执行工作受到阻扰。因此,对于这些确实存在劳动薪酬纠纷的案件,法院可以简化办理程序,由民事部门直接做成决定,由执行庭执行。这样可以减少执行程序的等待时间,让受害者减少损失。法院在受理案件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查封用人单位的资金,避免其钻空子推卸责任。这些方法都可以直接帮助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
(二)到正规公司就业
劳动者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选择那些手续齐全、信用良好的合法正规企业。在求职过程中,要向中介机构或者公司企业提出提供相关资质证明的书面文件。切忌盲目听信招聘人员的宣传信息,一定要索要相关的资质证明文件。劳动者在就业前一定要对企业用人单位进行一个全面的信息考察,要看其是否是依法设立的、是否有营业执照,要摸清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要了解具体的薪酬发放时间,还要能够对公司的信誉进行考察。在弄清楚这些相关信息后,劳动者可以选择是否去该用人单位就业。
(三)加强监管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要能够对自己管理范围内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监督管理。对用人单位的财务情况、工作管理运营情况、发放劳动薪酬等等情况进行监管。工商部门、财务部门要能够对那些财务存在问题、员工流动性大的用人单位进行摸底调查,一旦发现拒不支付劳动薪酬的现象要做出相应的惩罚警告,给用人单位敲响警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篇5
关键词:要素分配;劳动报酬占比;消费
本研究得到2013年度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KYY13513)资助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消费增长研究,较多集中于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对消费增长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国外开始研究要素分配与有效需求的关系,Stockhamme和Ederer (1995)把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对总需求产生正影响称为“工资驱动型”经济,把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对总需求产生负影响称为“利润驱动型”,在该研究范式下,劳动收入占比与消费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主要是跟随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学者们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证上论证收入差距与消费倾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李军,2003;刘东皇和孟范昆,2012)。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和演变趋势来看,对基于收入分配研究消费问题不仅要关注再分配领域对消费的影响,更要研究初次分配对消费的影响,而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邹红和喻开志,2011)。近些年来,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郑智延,2011;刘东皇和沈坤荣,2012)。综合而言,对收入分配和消费关系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探讨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对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作用于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此,本文从劳动收入占比角度,基于时序数据实证分析初次分配与消费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一)模型构建。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下,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因而本文在计量模型中把收入作为影响消费的自变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假说及相应的函数式。其中函数形式比较简单而内容大体符合实际的消费函数是:
C■=α+βY■+γC■ (1)
式(1)中,C■表示t期消费,Y■表示t期收入,C■表示上期(t-1期)消费;α,β,γ为参数。这一消费函数的最后一项可以解释为消费的惯性影响,即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因此,本文在模型构建中把上期消费也作为影响当期消费的自变量。
从时间系列看,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到1992年是第一阶段,1992年至现在是第二阶段(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78~1992年间,普通劳动者的名义工资经历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从30~50元上升到100~200元,不过,由于该期物价改革带来的通货膨胀,实际工资增长显著地滞后于实际人均GDP的增长。诚然,这也是属于一种正常的情况,经济从低增长进入高增长,普通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增长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会慢于GDP的增长。本文以1992年为界,分别对1978~1992年和1992~2010年两个阶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量模型估测劳动者报酬占比、收入和前期消费对消费的影响。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lnCM■=C+α■lnW■+α■lnY■+α■lnCM■+μ■ (2)
其中,CM为消费,C为常数项,W为劳动者报酬占比,Y为收入,CM■为前期消费,μ■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在变量选取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选取的变量如下:
1、消费(CM)。关于消费的衡量方式,主要包括人均居民消费及其增长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率等指标。本文使用居民消费率(CM)作为衡量消费的指标,即居民消费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劳动者报酬占比(W)。本文选取劳动者报酬率(W)来衡量我国要素分配状况,1978~2006年W的数据转引自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之后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省级数据进行测算得到,对于缺失的2008年数据我们用2009年和2007年的均值补齐。
3、收入(Y)。由于本文使用居民消费率(Y)作为衡量消费的指标,由此对收入水平的衡量指标我们相对应地选取居民收入(使用城镇家庭居民和农村家庭居民的调查数据通过城乡加权而得)占支出法GDP的比重。
4、上期消费(CM-1)。本文使用居民消费率(CM)作为衡量指标,即上期居民消费占上期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样本区间为1978~2010年,以1992年为界,分1978~1992年和1992~2010年两个样本考察,考虑到使用的都是相对量的指标,本文数据并不需要剔除价格的影响,使用名义数据,除上述特殊说明的数据外其余原始数据皆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单位根和协整检验。为避免伪回归,在回归之前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略)表明各变量符合I(1)过程,运用Engle-Granger检验方法对回归后的残差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检验结果(略)表明,我国人均收入、劳动者报酬占比与消费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1)
(四)实证结果。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1978~1992年,由于1992年前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工资增长显著地滞后于实际人均GDP的增长,劳动报酬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劳动报酬占比与消费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2、在1992~2010年,居民消费初受到上期消费和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外,劳动者报酬占比与消费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26,方福前(2007)也曾指出,我国消费疲软并不是居民储蓄增加(消费倾向下降)的结果,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是中国近年来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与含义
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报酬占比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因此改善初次分配状况,优化要素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比,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率,进而对消费需求具有扩大效应。
“十二五”期间政府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这需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劳动者报酬率的提升是构建消费增长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由此,在收入分配领域应着眼于初次分配领域改革,通过有效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的相应举措,例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这是有效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军.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
篇6
公司制定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办法》,各分公司及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享受带薪年休假。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经上级批准公司执行的是标准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时三种工作时间制度。两级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标准工作时间,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安排了加班加点,其报酬已在考核奖励中体现,并根据项目部的实际适时安排了职工的轮休。
二、关于劳动报酬执行情况
**年公司根据《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在公司生产经营稳步发展的情况,保证了职工的工资发放,适度提高了职工工资收入,制订了《小车司机工资调整办法》、《管理人员工资调整办法》、《项目部奖金提取及项目经理工资分配办法》、《关于年终兑现奖按月度发放的通知》、《关于调整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待遇标准的通知》、《物业管理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等办法、规定。**年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0%以上。
职工的法定休假日、婚丧假、产假、因工负伤及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支付,严格按照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全年没有因此发生纠纷。
三、关于职工职业培训情况
**年公司继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公司结合专业管理实际的需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参加培训职工达1005人次。进行了31人的初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1人的中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7人的高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有7人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28人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公司对13名取得一级建造师、12名一级项目经理过渡一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注册登记。3人取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累计有83人取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累计有14人取得一级建造师注册执业资格。为了提高技能人员整体素质,对25名电工进行培训,并取得国家电监委高压电工上岗资格证。公司通过多种政策导向积极倡导职工钻研技术,提高业务水平,鼓励职工自学成才。
四、保险福利及劳动安全执行情况
**年公司在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积极参加了**电力公司补充医疗保险,解决了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报销和困难职工医药费负担问题,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
**年共对190名女职工进行了体检,保障了广大女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全体女职工发放了每月25元的卫生费,体现了公司对女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公司及时了解职工生活状况,对特困职工立卡造册,加大了送温暖工作力度,每年对特困职工进行慰问,全年共发放慰问金20.94万元,使职工真正体会到企业的关怀。
公司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每年定期组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提高全员的劳动保护意识。同时,每年按规定配置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做好职工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事故及职业危害。
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推进了公司的民主管理,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使企业经营处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了企业经营者的民主意识。使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职工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在一起,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同时,通过集体协商妥善地处理了各种利益矛盾,避免了矛盾激化,从而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稳定了职工队伍。
五、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遵循经济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的原则,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
2、科学合理的安排职工工作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职工的工作、休息权利,安排好职工休假。
3、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承受能力完善各项保险工作。
4、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
六、**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1、在公司持续、健康、长周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妥善处理好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关系,既要保持企业长远发展的后劲,又要考虑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二者相互促进,使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公司改革发展形势相适应。
2、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公司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科学决策能力强、熟悉施工企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支理论扎实、业务精通、作风严谨、具有较强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环境。
篇7
李稻葵等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变化呈现U型规律。而Xie的研究则表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随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近年来也显现出下降的变动趋势。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占GDP的比重为39.74%,较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了10余个百分点。从对劳动报酬份额长期稳定性的预言到20世纪后半期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特征,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占比的下降趋势,劳动报酬份额到底具有怎样的变动规律?它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将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运用1978~2008年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和宏观经济要素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基础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大体上是从三个维度展开的:一是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二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描述和判断;三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分析。在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方面,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对待自营收入的问题上。Gollin指出,自营收入是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混合体,以往的研究通常忽略其中的劳动收入部分,这大大低估了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针对这一难题,Gollin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种修正的方法,并对不同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结果比调整之前具有更加稳定的特征。对于劳动份额波动趋势的研究和对其波动诱因的探讨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Young指出,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美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1959~2000年呈现出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3]AnastasiaGuscina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OECD成员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资本扩张型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基于对以往30年欧洲国家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分析,Arpaia等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给出了解释,即宏观上是由于具有不同劳动占比的部门构成发生了变动,而微观上是由于资本扩张性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假设。BrunoDecreuse和PaulMaarek则考察了FDI对发展中国家劳动份额的影响。此外,SamuelBentolila等人的研究认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与资本-产出比相关。NicolaGiammarioli等人主张从制度的角度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进行解释,比如就业保护政策和工会的力量等。国内的学者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在近年来掀起了热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显现出了下降趋势。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度量和测算。白重恩和钱震杰发现,2003年和2004年间统计核算方法上的变化高估了劳动收入份额在2004年的降幅,并根据2003年的统计口径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张车伟等根据Gollin的方法把自雇者收入区分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进而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进行了重新测度。肖文和周明海比较分析了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计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在1992~2007年的变动趋势,并对2004年以后的劳动份额数据进行了修正。二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原因的探讨,内容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外资进入、二元经济结构下无限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转移、贸易模式转变、全球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等。对于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现有文献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视角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然而,作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必然与表示国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要素联系在一起。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考察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并讨论两者的动态关联,有助于从根本上摸清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通过构建模型和经验检验来重点讨论劳动报酬份额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关系,以弥补现有文献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三、模型设定
1.变量说明
本文模型涉及到的经济变量主要有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和失业率。劳动报酬份额(LS)目前可从三个途径获得:一是收入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二是资金流量表;三是投入产出表。与后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具有数据的连续性和利于技术分析的特点”,因而是国内学者普遍采用的核算方法。本文运用第一种方法对劳动报酬份额进行核算。此外,本文对于劳动报酬的计算并没有把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影响因素考虑进来,这是因为本文试图探讨初次分配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初始的劳动报酬更能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经济增长率(GR)这里指真实产出的增长率,剔出价格变动的因素,以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动百分比来表示。通货膨胀率(INFL)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率来表示该年度的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CU)是生产能力发挥作用的程度,本文特指宏观层面的产能利用率,用实际产出与产能之比来表示。失业率(UNEM)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上述所有时间序列均采用1978~2008的年度数据。其中,1978~2007年劳动报酬份额的数据采用张车伟等的测算结果,2008年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根据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产能利用率的数据运用王维国等估算的结果。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的数据均源自《中国统计摘要2011》。
2.模型建立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言,如果它们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则可以利用具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即VEC模型来构建分析框架,进行动态分析。本文正是借助于VEC模型在系统化和动态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劳动报酬份额和表示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时间序列进行考察,阐释初次分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解析各种冲击对劳动报酬份额所产生的影响。在建立模型之前,先对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时间序列分析中可能产生的伪回归问题。ADF检验的结果表明,LS、GR、INFL、CU和UNEM等时间序列均为1阶差分平稳序列,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为非平稳的,但单整阶数相同,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基于VAR模型所选择的最优滞后期,进行滞后阶数为2的Johansen协整检验。表2的结果显示,无论是迹统计量还是最大特征值都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3个协整关系。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变量之间具有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进一步建立VEC模型。鉴于本文重点分析的是各宏观经济变量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此,VEC模型只列出了劳动报酬份额的方程,而将其它方程暂且省去。
四、实证分析
1.脉冲响应函数
VEC模型建立以后,为考察宏观经济要素变动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的动态影响,通常要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至图4显示了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冲击的不同响应。图中横轴表示脉冲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实线是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1所示,实际产出增长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负向冲击的作用。这说明,相对于产出的增长,劳动报酬的增长存在着滞后效应。劳动报酬滞后效应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产出的增速快于劳动报酬的增速,从而导致劳动报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下降。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劳动报酬份额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下降的趋势越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以CPI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意味着基本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基本消费品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就业的增加以及劳动报酬的上升。劳动报酬既是劳动者的收入又构成企业的成本。当劳动报酬上升时,一方面,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拉动CPI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利润空间缩小而使得经济转入缓行。这两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下一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会引致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而产能利用率的变动又对宏观经济产生驱动作用。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助于改善供需关系和扩大就业。图3所示的劳动报酬份额对产能利用率冲击的响应表明,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带动就业的增长,推动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本期给失业率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劳动报酬的份额在第二期开始呈负向响应并伴有小幅波动,除了第五和第六两期出现微量正值之外,其它各期均为负向的响应。从总体上看,失业对于劳动报酬份额具有负向的冲击作用。随着失业率的下降,就业量将增大,劳动报酬份额将提升。
2.方差分解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劳动报酬份额对自身的贡献率最大达到约54.71%,这说明劳动报酬份额变动具有较强的惯性。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最大达到42.79%。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相差不多,基本在10%上下浮动。就业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最低,平均不到0.3%。
五、结论
根据本文所建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1.改善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进行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报酬的上升滞后于实际产出的增长,致使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则越小。导致劳动报酬增长滞后的因素有多种,除了市场自身的作用外,相关领域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也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共享,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例如,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积极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将有助于改善和缓解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此外,充分利用多种再分配的调节手段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劳动报酬占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提高产能利用率,抑制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高度相关。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扩大,对劳动报酬的份额具有提升作用。针对我国当前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要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8
我是一家个人独资公司的负责人。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公司严重亏损,并欠下巨额债务,其中包括拖欠10余名员工的30余万元工资。员工举报后,虽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曾经责令我支付,但由于我实在无能为力,最终选择了逃匿。被公安机关抓获后,经亲友资助,我也只是偿还了部分工资。近日,我被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我觉得,自己并非有能力支付而故意不支付员工劳动报酬,故不应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论处,对吗?
读者:徐智英
徐智英读者:
你确已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必须受到刑事制裁。
一方面,有无能力支付不是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必要条件。《刑法修正案(八)》第41规定:“在刑法第276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76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即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包含两种行为方式:一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二是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也就是说,“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互为独立,只要具备其一,就构成犯罪。故即使你并不属于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但只要构成逃匿,照样可以构成该罪。另一方面,你已实施逃匿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跑、藏匿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很明显,你在拖欠10余名员工30余万元工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的情况下,却一走了之,虽然具有无力支付的因素,但并不排除你主观上存在不支付工资报酬的间接故意,即与第(二)项吻合。
篇9
关键词:劳动者报酬;提高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有关提高劳动报酬的关系。
一、提高劳动者报酬的重要意义
1.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居民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居主导地位,尤其中低收入者更应以劳动报酬作为收入的主要渠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对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2.劳动者报酬水平关系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我国,由于普通劳动者人口构成整个社会人口的基本部分或绝大部分,劳动者报酬也构成了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基本部分或绝大部分。如果在企业经营收入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过低,企业主的利润收入过高,一方面,会导致企业通过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社会上待销售的产品不断增多,商品销售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会使整个社会的货币购买力相对于社会待实现的商品过少,就会影响到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实现,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
3.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多种现实的原因,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部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他们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且劳动报酬存在水平偏低、增长幅度偏小的情况。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进而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创造基础,最终有利于彰显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缩小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缓和日趋紧张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几点建议
1.健全劳动保障立法,严格执法。完善劳动标准体系,改善劳动条件。考虑分类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尤其是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出台相关劳动保障法律,保障集体谈判等制度的顺利实施,并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限制部分工会活动等,对集体谈判进行补充或适当干预。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定期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法检查,重点督促非公有制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依法规范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机构和程序。
2.加快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即按要素分配原则。围绕企业发展为中心,加快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分配形式灵活、激励手段多样的薪酬制度,使不同就业身份人员的收入在企业内部都具有合理性、公正性,在企业外部具有市场竞争性。此外,继续完善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将经营者收入与其责任、业绩和风险挂钩,与职工工资增长挂钩,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
3.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将有效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在未来一段时期随着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三产业的总量与比例将有一个大的提升。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演进,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份额将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本身是劳动者报酬份额较高的行业,同时第三产业中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较高也利于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提升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将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
4.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统一、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影响,为缩小收入差距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关注劳动力市场由于制度性分割所出现的新问题,即原来是劳动者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可以获得比体制内更高的收入,但现在政府通过高工资、高福利将体制内的员工保护起来,体制外的员工却是低工资、低福利,而且体制外市场的劳动者又挤不进体制内的劳动力市场,这就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对收入分配影响很大,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改变这种制度性分割。
5.加大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劳动者个人而言,劳动报酬是劳动生产率的反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劳动报酬的多少,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等劳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体力型劳动很难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这就要求劳动者、企业和政府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劳动者个人要勤奋学习;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为新进员工提供岗前培训,为在职员工提供在岗培训,帮助员工更新知识,掌握市场新动向;对培训职工有困难的企业,政府要为企业培训所需人员买单,从而增加人力资本含量,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奠定基础。
总之,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持续下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作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途径,使广大劳动者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状况;
1、从劳动力数量来看,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在被调查的——人中,有劳动力——人,占——%。
2、从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在被调查劳动力——人中,30岁以下的——人,占——%;30—50岁的——人,占——%;50岁以上的——人,占——%。
3、从劳动力外出情况来看,整个调查农户——户,全家外出——户,占——%;家庭成员部分外出——户,占——%;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占——%。
4、从行业产业劳动力来看,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在被调查的——人中,从事农作物种植的——人,占——;从事家禽、水产品养殖的——人,占——%。第一产业劳动力占——%,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占——%。
5、从劳动力就业区域来看,本县市范围内就业者居多。在本乡本土就业的劳动力——人,占——%;在——市境内就业的——人,占——%;到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就业的——人,占——%。
二、劳动力就业的特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总的特点:一是依托原有的农业生产条件本地就业;二是依托本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向工业、建筑业、运输、商贸等行业转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产业特点:第一产业劳动力基本上是以夫妻两人就业为主体,而且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劳动技能培训。从调查情况看,第一产业劳动力中——%的是夫妻,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文化素质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的有——%,——%的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任何劳动技能培训。第二产业就业是以子女就业为主体,同时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基本上男的从事建筑业,女的从事制造业,但是劳动技能培训率仍然较低。调查显示,第二产业劳动力中子女就业人数占——%;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占——%;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素质,但是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仅占——%。第三产业就业主要是以夫妻两人和子女为主体,占调查总户数的——%,主要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业。
2、区域特点:从抽样调查情况看,由于调查小区属城郊乡,距离中心城区近,交通方便,就业机会多,年龄在35岁—50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多数选择在本乡或本县市就业,占被调查劳动力的——%;到省外就业的以30岁以下的为主体,占被调查劳动力的——%。
3、社会保障特点: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参加率极低,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现象比较突出。调查显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没有;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占——%,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占——%,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占——%。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降低和劳动力年龄的偏大,成为农业稳定发展和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阻力。农村劳动力总体来看本身素质就不高,由于大批的年轻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得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高不快,依靠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经济发展相当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大。在家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仍然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从事经济林种植、家禽家畜和水产品规模养殖等特色农业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年龄基本上是在45岁以上,女性劳动力占的比重为——%,这将大大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继续转移。
2、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着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本次调查小区农村劳动力中除农业生产可以在自家的承包地作业外,二、三产业中的就业基本上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的,而且有——%左右的劳动力外出带有盲目性和自发转移。
3、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少。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少,导致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就业环境差,多以卖苦力或从事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为主,劳动报酬低。从调查情况看,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没有接受或不愿意接受培训的占——%。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劳动报酬,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必须加强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学校及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扩大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在家的劳动力,要依托目前的“阳关工程培训”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两大工程,加大对在家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种养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