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创新的特征

篇1

内容摘要:本文以知识链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分析的微观视角,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为宏观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对以往知识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洞察了以往知识链研究在知识链与管理活动之间关联不明确的缺陷。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种关联的管理活动取向,力求为知识链、产业集群等理论与管理活动的结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知识链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核心网络 辅助网络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经由资源输入、系统整合与转换、资源输出和系统反馈的运作过程。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来源于各种正式的系统化知识与各种默认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本文以知识链为理论基础,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它包含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两部分。集群创新系统的价值要素构成(魏江、陈劲,2006),如表1所示。

传统知识链研究的缺陷

知识链( Knowledge Chain)是指以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为主体,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郭耀煌、李久平,2003)。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本文对知识链的内涵总结如下:知识链是一种管理机制或管理方法;采用知识链的目的是为知识用户提供信息、知识;知识流贯穿于知识链始终。

从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 年提出的知识链概念及知识链模型(见图1)和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改进知识链模型(见图2)来看,知识在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环节后贡献于竞争力的形成。邓卫华、易明认为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较好地反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认为,原始模型刻画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并且加入了伴随着知识流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揭示出知识流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体现知识与管理系统其他要素的关联;刘冀生的改进模型尝试构建了知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加入管理行为要素,模型中的“外部知识源”和“竞争能力”也应改为“外部知识溢出”和“竞争能力提高”更为恰当。此外,这两个模型均是以企业自身为界刻画了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没有涉及企业外部知识流动。

本文尝试将知识链的基本模型融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并力求通过模型的构建反映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揭示知识流动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创新环境要素(金融、政策等)是影响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指创新网络要素构成及其关联关系。一个关联密切、结构稳定的创新网络,其创新能力相比于关联疏松、结构稳定性差的网络要强。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外部性,它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接受者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获得知识的应用;或是将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并产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成本的价值),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该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2005)。知识溢出是创新网络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溢出降低了集群创新的成本,是非正式创新网络支持创新的主要模式,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构建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特征如下:

第一,核心网络、以及由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高校及科研机构所构成的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要素系统和支持价值要素系统,与外部网络一起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这是学者们多年来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受曾德明等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核心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归纳为创新主体网络,以上各要素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关联体现的是产学研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撑作用。核心网络中的客户也与创新主体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创新主体网络创新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而客户引导了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客户是市场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创新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要素和环境价值要素。

第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知识与信息的转移往往是伴随着物质与资金的转移而发生的。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作创新以减小创新风险,但竞争关系也使得各种资源(人、市场等)在这些企业间流动。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企业创新的智力支持者,两者之间是以创新成果为标的的市场关系,它们能够发挥对集群创新的知识支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常常通过市场交易在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价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则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信息和政策等环境资源,是创新网络的辅助体系。

第五,各要素之间关联对产业集群管理的启示为:对于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市场交易关系就应严格遵守市场准则,通过合同管理、调研、预测等手段来降低集群创新风险。对于各主体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则应把握客户是创新网络最终目标的方向,确保管理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管理伦理。对于创新主体与辅助体系要素的关系则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以更有效地确保各种资源能够顺畅流动。

本文以知识创新为主导,重新建构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活动方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流动,知识从源头经知识创新到产出的过程则是知识链的运动过程,因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流的运动是基于知识链的运动。

参考文献:

1.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本质特征 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林小星(1958- ),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 4102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JKB0801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26-02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①尊重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加强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包含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全过程。”②尽管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多种多样,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必须包括七个基本要素。

1.人才培养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方向是人才培养的方位指向,即为谁培养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任何一所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培养服务于当地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即学校对培养对象(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总目标为基本依据,再根据专业的设置情况,明确各个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3.人才培养内容: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内容即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总和,主要以课程的形式体现”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中的课程,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合作开发的,突出职业素质和技能,强化职业能力和团队胜任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模块式的框架结构以及全程项目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内容的基本特色。

4.人才培养过程:工学结合贯穿始终。人才培养过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使培养内容得到贯彻落实的教学活动过程,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付诸实施的关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使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付诸实现的过程。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始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特征。

5.人才培养途径: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人才培养途径是人才培养的道路,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完成培养任务、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通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平台,“校企合作被公认为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最有效方式。”④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构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在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下,使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接近职业环境,从而完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6.人才培养制度:弹性化的制度体系。人才培养制度是“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⑤,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修业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高职教育应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事业发展为导向(即市场导向),以弹性学制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尤其要按照“制度程序伦理”的要求,加强制度程序化(包括制度制定、执行和评价)的管理,使弹性化的制度体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

7.人才培养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绩效等进行测量、考核、评定和判断,以检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应构建一种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实施人才培养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参与评价外,还需要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相关机构的共同参与,以保证人才培养评价的综合性、客观性、公正性、适用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及评价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两方面,其中,评价内容多元化又有综合性评价和多维度评价两部分。“综合性评价,就是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⑥要改变单纯的结果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进展的评价,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多维度评价,就是将学业成绩、证照考试、技能竞赛成绩相结合”⑦,改变以卷面考试或技能考核为单一标准的方式,重视综合素质修炼以及个人特长和优势的发展。评价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即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考试、考核以外,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相关机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如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毕业生信息反馈、信誉度评价报告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评价指标的多样性、综合性。评价指标是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特征,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元指标体系,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来全方位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具备一般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条件性、操作性、开放性、结构性等特征以外,还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专业设置的行业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行业(产业)办学,为职业(行业)培养“职业人”的教育,其专业设置必然是以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高职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和改造,在适应行业需求、服务行业建设的同时,还要起到引领行业发展和创新的作用,从而使高职教育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2.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它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应用性”属性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重视培养应用能力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如“双师型”教师队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3.教育主体的多元性。由于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多个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可以由高职院校牵头,吸收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毕业生和在籍学生代表以及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士的共同参与,组建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委员会以及学生就业与职业指导委员会等。

4.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决定的。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条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手段,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途径的多样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是“工学结合”,而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所处行业的性质、所开设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选择最佳的培养途径,构建最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⑧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第二次社会转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秩序的新变革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任务。高职教育要更好地完成“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就必须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只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实现八个对接,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专业与产业对接。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处在第二次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的改革……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在继续紧跟区域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密切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⑩,尤其要注重服务于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标准跟着市场走”,把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总前提下,根据“市场细分化”原理,将行业(职业)的具体情况与自己的办学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确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按照“项目式的课程体系”要求,确定人才培养内容,做到“课程跟着行业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源于其所面向的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11“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素质完全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中”12,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按照工学结合贯穿始终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教学跟着生产走”。通过实境再现,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很好地融合起来,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13,以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5.学校教育与顶岗实训对接。按照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的要求,选择人才培养途径,做到“方案跟着企业走”。顶岗实训是训练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实现学校教育与顶岗实训的无缝对接,才能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职业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操相结合、仿真演练与顶岗实训相结合。

6.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按照弹性化的制度体系要求,设计人才培养制度,做到“学业跟着就业走”,这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要做到实训设施与生产设备、实训场景与生产环境相统一,将产业技术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起来,14让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提前上岗、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中掌握岗位技能、了解行业背景、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15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

7.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按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评价,做到“资格跟着职业走”,关键是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16,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8.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做到“学习跟着发展走”。我国在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要“告别过去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发展阶段,转入更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阶段”17。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终身学习,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终身学习的教育。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18,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注释]

①毛才盛,吕慈仙.高职人才培养机理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7):53.

②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

③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

④施丽红,全.和谐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8.

⑤杨宗仁.论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嬗变[J].江苏高教,2012(1):95.

⑥⑦徐云松.试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02,102.

⑧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研究,2012(5):10.

⑨17陈先哲.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与高等教育秩序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1):6,6.

⑩18王炎斌.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2(3):扉页,扉页.

11胡家秀,倪勇,丁明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教探索,2012(2):109.

12桂芳玲,黄鑫.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4):75.

13欧汉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2.

篇3

关键词: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机理

0、引言

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导手段。由于任何创新活动都属于项目的范畴,因此具有较强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群管理能力以及项目组合管理能力的项目导向型企业是开展和实施创新项目的最佳载体。项目导向型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导企业模式。

Drucker认为知识是当今社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创造及运用能力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Zaek指出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同样,知识也是项目导向型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和重要要素之一。项目导向型企业所开展的主导活动――项目活动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特性,这就需要企业中的员工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存量以及进行知识创新才能保障项目目标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得以实现。而项目导向型企业中具有高知识存量的员工、“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及开放的组织文化等组织特征都预示着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但是,目前人们还缺乏对这类企业知识创新形成机理的了解和研究,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类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了解它的知识创新形成过程。

1、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

项目导向型企业(POC)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学者Gareis于1991年提出的。目前,比较权威的有关项目导向型企业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奥地利学者Gareis和中国学者戚安邦进行的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0年奥地利维也纳经济与管理大学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委托下组成了以Gareis为领导的课题研究团队,开始对POC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把POC的特征归纳如下:一是把“按项目进行管理”作为组织的战略;二是使用临时性组织来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三是用项目组合来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四是拥有特殊的永久性组织单元,例如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组合团体;五是运用新的管理范式;六是认识到自己是项目导向的;七是具有明确的项目管理文化。上述POC的特征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3个方面,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随后,国内学者戚安邦、于波在Gareis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POC的要素归纳为组织体制、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能力等4个方面,并把POC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一是POC的组织活动以项目为导向;二是POC的组织体制以项目为核心;三是POC的管理机制以自主为主线;四是POC的文化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五是POC要求具有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有关POC特征的研究存在交叉和重叠之处,例如项目导向型的企业活动代表的是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项目导向型企业文化与项目管理文化内涵相同,新的管理范式与项目导向型管理机制内涵一致等等。本文认为POC的特征应该兼容上述研究归纳的所有要素,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POC强调合作、沟通、平等和授权的特点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再加上知识型人才的知识创新实施主体表明POC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2、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4个必要的要素: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和开展4种知识之间的交互和转换来实现知识的创新。

2.1 知识创新主体

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创新的主体可划分为3个层面:个体层面、项目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项目团队是POC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项目团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团队内部的成员以及由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从组织内部及外部获得的知识。其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知识的外部获取以及推广工作,项目团队主要负责知识的整合、创新以及应用。项目团队中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积累知识。根据Nonaka的知识创新螺旋运动模型可以得知,知识创新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经过4种知识转化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而产生的过程。POC中各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不断互动增加了创新主体知识存量和扩展了知识的类别。POC中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2.2 知识创新平台

知识创新需要特定的场所和平台。目前有关知识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涉及“巴”(ba)和知识场。这2种知识平台的本质区别在于知识场是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知识所构成的一种氛围,而“巴”既可以是物质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或精神空间。而且,“巴”侧重于一种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而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之间的互动氛围,既可以指2个个体之间的知识场,也可以指2个团体之间或2个组织之间的知识场。

2.2.1 “巴”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Nonaka和Konno提出了用来解释知识创新的平台――“巴”(ba)”。“ba'’翻译为中文就是场所的意思,是知识载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创造知识的平台。“巴”强调的是个体、团队或组织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Nonaka把“巴”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发起性“巴”,它是个体分享情感、审美、想象和经验等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是隐性知识转化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对话性“巴”,它是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场所;三是系统性“巴”,它是显性知识得以传播和转换为更加系统的新的显性知识的空间和场所;四是演练性“巴”,它是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场所。知识创新的各主体在4种不同的“巴”中进行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进而推动创新知识的产生。

2.2.2 知识场

知识场的概念源自物理学,类似于电荷之间作用所产生的电场。芮明杰、陈娟把知识场定义为:知识载体周围的客观存在的一种由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特殊物质。知识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知识场来进行的(见图2)。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载体之间知识场作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能动性和可实现性。当知识场的作用力较强时,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反之,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则较小。借鉴“巴”的分类标准,芮明杰、陈娟

把知识场也分为4类:一是共享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之间转化的氛围;二是对话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氛围;三是系统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之间相互整合的氛围;四是演练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氛围。

2.2.3 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是知识创新所必需的输入与输出因素,是知识创新实现的企业资源和动力源泉。知识资产可分为经验性知识资产、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以及惯例性知识资产。其中,经验性知识资产是由经验构成的隐性知识,这种资产具有隐含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传递的特性;概念性知识资产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进发而出的,通过人的想象、语言和符号等表达出的显性知识;系统性知识资产是一种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资产最容易被模仿和使用;惯例性知识资产是人们通过行动和实践而掌握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通常是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获得的。

2.2.4 SECI知识创新过程

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有关知识创新模型的研究为Nonaka提出的知识创新SECI转化模型。知识创新过程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4种方式的转化而完成的。S表示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经过交流和共享经验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E表示外部化过程,是指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C表示组合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从而形成更加复杂或更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I表示内部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经过吸收和提炼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新知识正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和作用下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3、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分析

项目导向型企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企业,大量的项目活动需要运用多种知识来消除由于项目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而带来的知识缺口。POC中的高素质、高能力和高知识存量员工以及POC独特的特征表明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需要满足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创新主体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等4个要素。

知识创新需要POC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也即知识创新的“巴”以及知识场。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机制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和配合,项目团队成员之间比较默契和融洽,团队成员之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能够顺利地进行情感、经验和想象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即POC具有发起性“巴”;同时,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管理机制预示着团队成员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因此,POC具有对话性“巴”;团队成员从事大量的项目活动,充分体验了“干中学”的实践工作,能够使自身的显性知识转换为个人的隐性知识,而且讲究配合和协作的组织文化表明显性知识能够顺利地在团队中传播,所以POC还具有系统性“巴”以及演练性“巴”。项目导向型企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使得各知识载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知识场作用力。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知识资产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知识资产;二是组织外部知识资产。组织内部知识资产是通过组织成员从所实施过的大量项目中积累、整合和创新以及从外部组织中引进和学习而形成的;组织外部的知识资产需要PMO能够及时发现、识别和挑选有价值和实用性的知识。

在知识资产以及知识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知识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交互和转换,经过知识创新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以及内部化的创新模式来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一知识创新过程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在实际的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主体可能并不能意识到其知识的创新是按照SECI知识转换和螺旋创造出来的,但知识创新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与这一过程相符。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主体包括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项目团队和PMO(即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体)。项目成员知识创新的实现既可以通过自我学习从组织外部获得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转换,又可以通过在项目团队内部的互动实现知识的创新;项目团队的知识创新仅仅指的是团队内部全体成员之间交流和互动实现的创新,团队内部知识的获取来自于成员以及POC知识库;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汲取外部组织的知识来完成的。项目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和转换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来源,项目成员以及组织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重要要素,其中项目成员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内部主体,组织是项目团队内部知识的有效补充者和提供者。

综上所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是项目成员、团队和组织等知识创新主体在适宜的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知识资产,经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和互动来实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如图3所示。

4、结论及建议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以及SECI知识创新过程4个要素。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是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经过SECI知识螺旋来实现知识创新的。

篇4

摘要:图书馆;知识创新;形势

1知识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探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其最大特征就是知识的继续性和创造性,继续性可使人类知识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储备。创造性可使知识创新不断发展。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内涵可界定为图书馆通过知识创造、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以引起和推动图书馆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2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2.1知识创新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实力

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环境下,谁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谁就拥有在知识经济时展的优势。图书馆保存着丰富的文献资料,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这些优势。将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基本的工作任务,倡导“创新兴馆、创新求变”,不断研制、开发出读者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满足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才能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知识创新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资源(文献和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等,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这些要素出发,寻求新的突破。实行知识创新,将给图书馆内部管理和对外竞争带来新的管理观念,更加重视知识创新在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服务价值和效益,建设具有竞争能力的知识资源体系,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维持竞争优势。

2.3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实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图书馆有着特定的读者群以及特定的信息需求。只有进行知识创新,才能根据读者自身的喜好、喜好和需求定制其所需的重要资源、信息和服务,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才能针对读者信息需求多的特征,主动为用户搜索、组织、选择并传递有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并根据读者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

3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内容

3.1图书馆资源创新

馆藏资源是知识创新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各种服务的前提。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定位、基础、本馆优势和特征等,并根据特定读者的信息需求,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有重点的特色馆藏和特色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有重点的文献保障体系;合理确定本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比例和结构,开发“虚拟馆藏”,提升图书馆知识创新能力。

3.2图书馆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它对整个创新体系起着导向、激励、媒介和催化功能。要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让每位用户满足”的服务理念,追求开拓、变革、高效和卓越文化,培养爱岗、敬业、勤奋的工作作风,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奉献、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和创新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政策、学术和人文环境摘要:不断丰富馆员职业内涵和特色,树立开拓、创新、冒险和团队精神,构建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完备、制度健全、职工自觉实践的创新服务体系,凝练和弘扬“甘当人梯、勇于奉献”的图书馆精神。

3.3图书馆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包括管理制度、服务制度等多方面创新。应科学划分图书馆各机构的职能,形成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的职能体系,建立新的业务工作规范,打破条块分割的人为壁垒,通过业务重组和机制创新,建立起支持科技创新、符合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创新服务机制,将创新服务体现于创新制度当中,更好地发挥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努力建设一支优秀服务队伍。

3.4图书馆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在管理创新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馆、健全机制、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即要求管理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明确抓住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核心,把队伍建设作为图书馆的根本性工作,为人才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法治馆”,即建立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以及图书馆的生存、运转、发展密切相关的所有方面的具有高效能、全方位、综合性保障功能的法律体系;“健全机制”就是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聘任机制、业务和管理评价机制摘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图书馆实行开发式管理,在坚持馆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强化全体馆员的监督审议功能。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努力达到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3.5图书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内容和具体实践环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开发新的信息产品、开拓新的信息市场、获取信息素材的新供给;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定制和推送、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分布式网络参考咨询及知识管理服务,开展知识导航,促进和加快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实现从信息管理服务到知识管理服务的转变;通过应用最先进的网络管理设备和技术,构建一个超时空限制、具有高效协调能力、存储资源丰富、服务模式先进、行动反应迅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虚拟中心和网络化服务平台,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职能。

篇5

论文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诞生了很多中小科技企业,中小科技企业有自己的创新特征,决定其有独特的创新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科研能力上和大企业相差甚远。但它们的所有制形式、规模以及集群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由此也决定了中小科技企业与大企业不同的创新方法。

1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特征分析

1.1中小科技企业的民营特征与创新

从所有制看,中小科技企业绝大部分采用民营机制,不要国家投资,不要国家编制,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自)。这使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基本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率先走向市场。“四自”促使中小企业开展竞争的战略是创新。中小企业以“四自”为基本宗旨拥有了在重大问题上独立自主的决策权、择优录用的人事权、适应市场变化的自主经营权,以及按各种要素的贡献决定收入的分配权。

1.2中小科技企业的规模特征与创新

首先,由于中小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灵活且有弹性,容易形成学习型组织。其次,中小企业所能够提供的创新激励大。由于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灵活,中小企业易于采取特定的激励机制以调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员的优势,开展创新活动。再次,创新适应性强。大企业历史悠久,组织结构复杂,要实现技术轨道和技术积累的空问转换,往往是艰难、痛苦而且代价高昂。中小企业的历史一般很短,其技术积累和组织结构都较为简单,且具有相当的“柔性”,创新的阻力较小。最后,制度与文化方面对创新的约束较小,因为中小企业未形成大公司那样一套制度与文化架构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受到的约束自然最小。

1.3中小科技企业的集群特征与创新

产业群集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集群主要表现在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问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缔,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且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舢遮:率的成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对技术和外部襁性高,对信息反馈十分敏感,更需要通过群集来增强创新}毙力。群集促进了技术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有利于技术进步。综观国外成功的各种开发区,不论是自发形成的,还是由政府规划建立的,都具有明显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如美国硅合因其半导体工业群集而闻名天下;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业园,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硬件加工基地。

2中小科技企业群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2.1区域创新与学习

20世纪30年代之前有学者认为,创新的主要源泉来自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在卜增加研究开发资源的投入。在企业内部遵循“发明一开发一设计一试—生产一销售”的线性创新理沦模式。但近十年来,线性创新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首,尢,线性创新理论过于强调创新源泉的内源化,忽视Tk’t,部知识的作用。创新不一定采用山发明到扩散的线性模式,可能有不同的创新源。根据帕维持和希普尔的研究,创新源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用户在使用创新产品过程中也会积累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同样是创新源,在某些产、中,供应商、用户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作用。冈此,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不仪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学习和管理,同时也和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问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有关。其次,线性创新模型将创新放在一个企业内部来孤立地考察,而忽视了企业所处环境对于刨新过程的影响。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任何一个企业都_尢法在所涉及的各个技术领域中全面跟技术变革的步伐,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一味追求完整地掌握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的科技,而是根据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将自身的科研力量集中于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将产品价值链其他环节的科研活动留给其他企。此外,企业问的技术联系和相互依赖益密切,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之间趟越边界的“集体学习”。特别是对于大量的没有式研究歼发职能的中小企业,外部知识资源是其创新的主要源泉,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与各种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

因此,创新过程是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学习过程,它通过解决生产问题的非正式活动,通过满足特殊顾客的要求,通过克服各类“瓶颈”来学习如何使用、改进和生产,从而促进创新者不断调枢自己的决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最终实现创新目标。同时,创新并不是一个企业的孤屯行为,业必须在创新过程中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因此,研究创新过程必须将企业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放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考虑,新能力的提高要求它各种和创新活动有关的丰体之间建学习关系。

2.2区域集群学习与区域创新优势

2.2.1集群学习

创新可以婵解为一种交互作用和学习的过程,而知识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以及外部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新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个业或其他行为主体简单合作的结果。因为学习需要积累,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通过连续的过程而发展起来的知I是在连续的学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现盈余和积累的过程、学习是相互作用的。新知以从创造者的个体圳有转他人,需要双厅不断地相互作用、协同合作,从而导致了知识累积过的广集群学习的过往往义体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嗣内,而区域内创新技术、知识和思想的迅速扩散,仅靠企业在市场中的交易过程进远远不够。知识技术的转移扩散更多地依赖于企、之问的交流与合作,依赖区域人行为主体的集群学习。而H.在一定范内集聚的供商以及当地的劳动力市场、社会文化等,使得企业之间嘶对而的交流以及在信任基础上二实现的非契约形式的合作,不但降低学习的社会成本,同时加速了难以复制的隐性知识的扩散与转移。集群学习是一定区域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

2.2.2集群学习效用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三螺旋”理沦认为,支持区域创新系统模式有三股力量: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研究和学术机构。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政府、企业与大学这3种力量能否形成有效的相互交叉影响的“j螺旋”关系。其中的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只是区域创新环境的一部分,它为创新主体完成创新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真正的区域创新主体是中小科技企业。集聚或网络化活动可以调动众多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提升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目的,使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在某种程度}是一个区域的集体努力,小企业不用承担全部的创新费用和压力。南于创新区域中存在贸易网络、技术传播机构、商会、培训协会等组织形式,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区域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因此,学习犁区域中各区域主体在能动响应各种挑战和机遇过程中,形成具有柔性化的网络组织的区域。它强调区域是否具有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的能力,以及区域内企业、市场、政府、公众以及其他主体之间是否具有互动与协同关系,更强调学习足学习型区域获取上述能力与关系的关键。学习还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此外,这些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又是根植于参与具体生产过程的众多个体之中。由此可见,产业区域内部的集群学习效应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为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便利条件;二是南于处于学习曲线底部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集群内迅速扩散,使大多数集群内企业规避了创新和磨合风险。

2.2.3集群学习与区域集成创新效应

当前发达国家的公司的特征是融合创新,即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集成而产生的创新。我国学者提集成创新,即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根据集群学习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以将集群学习归并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参与的集群学习,比如总装企业和零配件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另一类是同一价值环节中的,如总装企业之问、零配件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一般来说,前后向企业的集群学习是推动区域内纵向集成创新的有效机制。区域内前后向企业间的集群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比较常见的有互相派遣技术,提供技术咨询或接受技术培训、组建联合研究所进合作创新等。与前后向企业的集群学习不同,同行企业间的集群学习有助于创新的横向集成。由于同行之间有着明显的竞争和利害冲突,因此有意识的合作相对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区域内同类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区域内相关中介机构也必须随企业和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这种合作的学习,同行企业之间可以分享创新的成果,使各自的价值创造功能有所提高,从而使所在价值环节得到优化。除了有意识的合作之外,同行之间非正式的知识共享也应该被考虑,其具体形式包括人员的流动及平时的交谈等。这些途径同样会使创新者的知识外溢到同行那里,与其已有的知识基础相结合,从而催化出新的创新。

3结论

3.1建立企业学习网络

通过组建企业学习网络,与众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企业问的相互影响,加速知识、信息的传播;还可以将外部的信息、知识内部化,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知识构建能力和组织竞争能力。而且长期稳定的企业学习网络,会使企业间、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一种信任和互惠关系,这种信任和互惠关系会强化学习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创新主体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同时通过企业联系与协作,使企业文化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区域文化氛围。

篇6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成长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潜在的特征和外在的特征两个方面。其中潜在的特征是指难以用外部具体指标量化衡量与评判的特征,是一个创新型人才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是指一个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多方面内在品质。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潜在的特征,才可能转化和表现出外在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外在特征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学习到的创新知识、所掌握的创新方法以及通过这些知识和方法所取得的创新性的成果。创新型人才具有的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潜在的创新素质、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才能学习到创新的知识、掌握创新方法,做出创新业绩,反过来讲,凡是表现出外在创新特征的人,必然具备潜在的创新素质,同时外在的创新业绩也会反过来激发和加强其潜在的创新素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要传授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坚持将实践课程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始终[1]。比如,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将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协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建立长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在社会各大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相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制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国内各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交通系或者交通学院来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招生与培养。由于各个院校的历史背景不同,优势与特色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个院校在二级学科和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会不同。国外高校的学科划分一般没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也很少设有交通运输系,交通运输工程人才通常在土木工程或者环境工程院系中培养[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战略上向交通运输倾斜,逐渐加大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因此,当时需要大量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这就对当前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校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素质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3]。

三、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复杂的、交叉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1.培养理念的创新。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工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对历史、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应该革新培养理念。

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合作、新产品及新系统的开发需求。“COID”教育理念是世界上最新的工科教育研究成果,它的研究载体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强调理论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与学、教育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和谐统一。在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当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尝试性地将“COID”教育理念引进到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之中[4]。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与此同时培养计划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实践教学包括多个方面,具体的可以从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开始训练,然后在毕业设计和社会实习环节重点加强。

应该尝试创新型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是度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和考核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考试还是质量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系统的构建能力是重要方面,所以应该考虑将这两方面设置到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性质不同,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从技能、知识、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根据学生的实结、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遵守学校制度的情况等,以专业知识点的考核为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由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多方评价。

专业设置要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创新,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要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和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不断淘汰或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更多的新型专业,培养满足现代交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观察学科发展动向,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应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面借鉴学习国外的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国外交通运输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有如下特点:(1)课程内容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加强方法论的学习和数学建模的培训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学习。(2)课程设计注重增强学科间的交叉,学生课程学习中应根据学科交叉的需要,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学科的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属于工科类学科,我国高校普遍将交通运输工程人才的培养按照普遍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设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忽略了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的经济类和社会科学类等课程的设置[5]。(3)加强对学术类讲座和专业知识研讨会的重视程度。国外的高校将这些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定期安排相关的学术报告,邀请行业内学科或技术带头人到学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行业学科的最新动态。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国内的院校要根据交通类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实时更新前沿知识和创新方法,定期安排学术论坛或者学术讲座以便让学生紧跟世界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兴趣,开发创新潜力。

3.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这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应将综合实践能力列入学生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课外活动,例如建立学科兴趣小组、成立交通类社团、举办趣味学科知识竞赛和专业知识能力创新大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养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与企业建立对口的创新实习基地,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创新。常规的人才培养评价的重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创新型能力的评价,也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行,避免常规的用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尺。打破传统的单一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察和能力评价,建立以培养过程为载体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结合理论授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创新成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包括实践教学单位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的、综合性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授课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面对着新的挑战,国家与行业不仅需要能够解决本行业基本问题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解决和其他行业交叉相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拘泥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模式,要打开思路,放远目光,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培养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引入国际最新的工程教育培养理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黄蜀云.四川交通系统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1.

[2]鲁光泉,宋阳.国外交通运输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4,(4).

[3]周海涛.依托行业,加强合作,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22-23.

篇7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集群在决定企业、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及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的联系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微缩的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集群内的创新也是一个互动学习过程,相互作用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1. 基本概念阐述

1.1产业集聚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在于集群的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 ,而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购买和转移以及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复制和模仿。

1.2区域创新

Benner 等学者根据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知识、技术轨迹关系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寻找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是对全新机会的尝试, 比如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 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发展轨迹基础之上的, 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产业集聚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在国外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关注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联与互动,特别是从产业集群网络、集体学习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与多样化等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企业创新与创新系统视角。在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中,大量学者对集聚在一个比较狭小地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分析它们所组成的交互性系统对企业创新可能具有的影响,包括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近几年来国内对集群创新系统,尤其是集群网络的创新功能给予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以典型集群或集群内企业案例所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集群及其网络的创新功能认识。这些研究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企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

刘友金(2002)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盖文启(2002)在专著中第一次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或者区外企业的迁入,在区域内实现期初的产业集聚成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区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成了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内创新的良性循环。

王裙(2002)以不具备内生型与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中小企业簇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引入、创新组织的公司运作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扩散为特征的簇群创新能力动态增强与扩展的理论观点,并以广东省南海市西礁镇和中山市小榄镇企业簇群的创新实践印证这个理论看法。

蔡铂、吉晓莉(2002)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地缘上聚集,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合作竞争。他还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魏江(2003)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对小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界定。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汪少华、佳蕾(2003) 研究认为集群成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浙江省企业集群的主流创新模式是,在企业集群平台上,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集群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到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

蔡铂(2003)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不仅通过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隐含和敏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来影响创新,而且通过稀疏的网络和弱关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创新。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2003)研究了企业规模以及集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无差异曲线模型”。他认为存在一个阀值,以此为转折点,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集群度对于技术创新水平有正向影响,但是边际贡献递减;集群度越高,集群内企业规模阀值就越大;规模和集群度两者共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呈“无差异曲线”形态。

魏江(2004)明确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以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网络为基础,并结合规则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他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辅助与三个层次,企业网络为核心层,公共服务机构等属于辅助层,而相关政府机构则属于层。

蔡宁,吴结兵(2005)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 。他提出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体现在创造性模仿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创造性模仿阶段隐性知识扩散程度高,结构性学习发挥作用大。但是自觉性学习作为企业与机构间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相对于结构性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引导和构建。

蔡铂、聂鸣(2006)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创新活动起源于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结合,沿着价值链广泛地分布。

汪少华,汪佳蕾(2007)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存在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危机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内集群各要素的有效合作才能协同创新,以至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

蔡宁、潘松挺(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海正药业5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弱关系由于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传递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刘友金,刘莉君(2008)借鉴生态学思想,运用非线性混沌理论研究了集群母体企业聚化能力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影响,认为集群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关键在于母体企业。

王晓娟(200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他认为,集群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网络开放度获取知识,保持较弱的关系强度避免信息冗余,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动态选择与成长阶段相匹配的本地协作网络,都有利于持续创新与竞争。

结束语

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而言在区域创新上有其绝对的优势。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分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是知识创新的理想场所。本地化的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在的一种优势效应,也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在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也有其创新的差别。集群企业间在学习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集群企业并非均等地享受到这种产业集群的 公共资源,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占有、获取集群网络资源的能力。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

[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工商管理理论论坛[J].管理世界,2002(6).

[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5]汪少华,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3(1).

[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2005(7).

[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

[8]蔡铂.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研究,2003(7).

[9]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创新与产业化,2003(2).

[1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

[11]刘友金,刘莉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12]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

篇8

[ 关键词 ] 知识创造理论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创新能力 培育路径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要在激烈的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竞争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创造和更新知识。对于企业这种组织而言,知识创造活动主要是由企业和个人行为来完成组织性的知识创新过程。其特点是主要完成这一过程要依赖于组织中个人的知识创新,没有个人的知识创新活动就不可能有组织的知识创新。因此,为了保持企业知识创新的持续性,必须重视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其自身的组织特点使其对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并且比一般普通的企业对员工知识创新的能力都要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知识创造理论回顾

东西方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知识创造的问题,西方学者认为组织是信息处理的系统,创新是信息处理的一部分,却没有能动的过程来考虑知识创造的过程。在实证哲学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与1995年在他们合著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能动的知识创新的过程SECI模型,并对知识创新的知识场――巴,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知识资产进行全面论述。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内存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两类,所谓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即那些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知识;而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如专利、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可以被编码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转化有经历四个阶段――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即著名的SECI模型(详见图1),每一个阶段完成一次螺旋上升都有一个“场(巴)”存在。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阶段的“场(巴)”,分别为“创始场(Originating Ba)、对话场(Interacting Ba)、系统化场(system Ba)、练习场(Exercising Ba )”。

SECI模型,强调隐形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该模型和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知识创造过程,即知识通过SECI的循环转化实现不断螺旋上升。但是国内芮明杰、任洪波等学者认为CECI模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该模型没有区分“创造”和“创新”,知识创造是在组织内部产生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包括采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野中郁次郎论述的知识创新一文中隐含着创新就是产生新知识过程的假定。因此精确地说,野中郁次郎实际上是在探讨组织中知识创造的问题,只是知识创新的一个子集。二是该模型只考虑知识创造的过程中的隐形知识,而忽视了显性知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在此分析基础上,芮明杰(2004)等人通过引入知识价值链的概念,对野中郁次郎的模型进行修正了扩展,认为企业知识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融合、知识创造、知识保护和知识扩散。并借用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的3个基本模块,即知识场、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资产,提出企业知识创新模型(详见图二)。将企业知识创新划分为获得、选取、融合、创造、扩散和共享6个阶段,认为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核心阶段。同时考虑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创造。该模型对SECI模型进行了扩展和修正,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就变成了组织获取外部社会知识,在对外部知识进行筛选的基础之上实施知识融合,接着是知识创造、然后在组织各个层次进行知识的扩散,达到知识共享目的。

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特征及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1.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特征

高新技术是指以世界科学技术新发明为基础,以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为条件的新兴的科学工业技术,他是建立在世界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一个动态的概念。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非常关注知识创新的过程,而且是快速创新的过程。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融合、知识创造、知识保护扩散和知识共享六个环节,即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价值链;二是知识价值链的运作速度要求比较快;三是知识创造和共享这两个环节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主导着知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

2.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能力是指主体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的基础上从事活动的功能与力量。一般来说,能力的主体分为个体和群体。个体的能力是在个体遗传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与实践而获得,增长的能力;群体能力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特定群体结构、组织形式、社会行为而形成的新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知识创新主体依靠知识的进步、更新而改变世界的一种能力。知识的创新能力只有与人的知识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中,企业员工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它需要员工具有探索精神、独创意识、批判的能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特征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野中郁次郎SECI知识创造模型和芮明杰等人提出的知识创新模型,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造能力的培育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展开:

1.创建组织文化,营造知识场

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的创造是在一定得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景中实现和完成的,即他所命名的“巴”,就是所谓的“场”。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创造和共享的过程中,也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知识场,我们把知识场的组建过程理解为当今比较流行的组织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得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共享性文化,使每位员工都认为共享知识和与人分享知识是一种自然行为。知识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形成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树立合作竞争的关系,把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2.组织结构创新,组建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称未来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学习型组织”,变动时代唯一的竞争力,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知识价值链的运作速度比较快,因此学习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不仅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将学习作为个人和企业成长的方式。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追求柔性化、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以增强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同时组织中的成员必须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坦诚相待,了解组织的运行方向,每个人都认同组织的愿景,然后为实现组织愿景共同努力。

3. 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知识库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库不一定指一个在技术上实际存在的知识库或数据库,他会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知识的一部分可以保存组织的每个成员的头脑中,也有一部分可以保存在组织的经验、数据库、操作规范或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把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库分为两类:一是以储存显性知识的知识库;二是储存隐形知识的知识库。

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要注重企业网站、局域网和数据库的建设。企业网站面向所有用户。是界外了解企业以及进行网上交易和交流的窗口,目的在于宣传、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企业和外界的沟通学习。局域网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往来、交流和共享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只是储存与管理,它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在人际系统交流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企业知识库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信息查询、需寻求解决方案及有关经验等提供支持。

四、结论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创造和分享知识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只有人们愿意合作时,知识资本才能通过员工对知识的应用,使这种资源转化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明杰,李鑫等.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对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修正与扩展.[J].2004(5)

[2]张爽,周海炜.知识转化理论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J].情报杂志.2006(11)

篇9

关键词:研究生;胜任素质;模型;培养

一、相关概念诠释

(一)胜任素质。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是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发掘出的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美国学者 Spencer认为,胜任素质是指能将卓越工作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区分开的个人深层次潜在特征,即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王重鸣则认为胜任素质是导致管理者高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综上得出,胜任素质是指能够把高绩效者与低绩效者区分开的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个性特质以及动机等方面的个人特征。

(二)胜任素质模型。目前,学术界最著名的胜任素质模型有两种: (1)冰山模型:Spencer经过多年研究,基于胜任素质的具体要素,提出“冰山模型”。认为胜任素质有显性和隐形之分,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其中知识和技能为显性,可以观察且易改变,是完成某一具体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为隐性,是潜在的、不易发现和改变的,是高绩效的核心素质要求。(2)洋葱模型:彭剑锋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胜任素质模型,提出洋葱模型。认为胜任素质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从外到内渐变为较核心部分。在该模型中:知识和技能属于表层,较易发现与发展;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属于中层,较难被发现且较不易发展或改变;特质和动机属于核心层,是个人潜在的特质,相当不易发展。

二、研究生胜任素质模型的主要研究概述

(一)关于研究生核心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通过对国外研究生胜任素质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孙晓敏、车宏生在独立完成胜任素要程度,对国外研究生胜任素质进行整合,得出研究生核心胜任素质模型:学业能力、学业努力、个人自律、个人管理技能、人际关系、职业愿景与自我导向六个维度。

(二)关于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的研究。顾明远分析了影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因素,认为应在知识结构强调综合学习,文理知识相结合;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学术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与社交能力。孟万金通过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文理工三科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陈木龙、张敏强在孟万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中:最重要的素质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料搜集与处理能力;次之是创新能力,成就动机与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再次则是动手能力。

(三)关于研究生胜任素质因素模型的研究。颜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问题,指出优秀研究生的胜任素质包括:重视结果、人际理解、归纳总结、自我控制和兴趣5项;研究生共有的胜任素质包括:主动性、信息寻求、自信、分析式思考和与人交流6项。陈石、王玉坤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研究生胜任素质与培养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素质五因素模型的五个维度:专业技能、个性特征、人际互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

三、研究生胜任素质模型的整合分析

(1)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当代科技知识、跨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科研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 /信息寻求、分析式思考;(2)个性特征:理解能力、兴趣、上进心、重视结果、主动性/主动性、坚持性、尽责性、道德与诚实/自我监控能力/重视结果、人际理解、归纳总结、自我控制和兴趣、主动性;(3)人际互动:学术交流、社会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人际技能、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与人交流;(4)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能力、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5)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可知:胜任素质最为集中的是专业技能,其次是个性特征和人际互动。有些相同或相近的胜任素质在同一维度重复出现,心理素质只在陈石的研究中有涉及,则可作为最新研究成果。对上述模型的进一步整合,得出以下5个核心导向因素:

(1)专业技能:综合知识,科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2)个性特征:理解能力,主动性,尽责性,兴趣,重视结果,归纳总结;(3)人际互动:学术交流,人际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4)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能力,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5)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

四、基于研究生胜任素质模型的培养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结合专业定位。扎实的学科知识是研究生实现相应研究的基础。研究生培养必须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现实需要合理设置研究生专业课程,扎实专业知识;同时,必须加强跨学科知识培养,尤其应加强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总之,研究生培养应切实结合专业定位,同时灵活地设置课程。

(二)注重技能培训。研究技能是进行一般学术研究与科研实验的重要手段。研究技能既包括具体实践操作技能,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应多为研究生创建实践平台,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提供实践机会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实践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具有选择性、主观能动性,应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堂与业余时间,为其提供学术交流、思想交流的平台。

(三)强调结合个性特征。个性属于隐性素质,不易改变。研究生培养必须建立在个性特征基础上,以保证研究生培养差异性、针对性。导师是直接接触、指导与培养研究生的专家,应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对其研究生的个性特征有一个直接而全面的了解,进行特色培养。同时,研究生自身也应与他人保持适当地接触与交流,虚心学习并接受他人意见。

(四)关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要求认识和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能客观评价自己。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关注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研究生本身应充分发挥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培养。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加入一些心理辅导与指导的成分,渗入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五)注重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必须注重创新能力层面,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首先创新氛围应是开放的,能够不断提供新的观念,让学生接触到最新学术前沿;其次创新氛围应是自由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独立选择与思考;最后创新氛围应是宽容的,鼓励尝试性创新,鼓励构建创新团队或其他创新组织,对创新中的失败持包容态度;同时,还要鼓励创新形式多样化。但不能只注重形式,造成学术浮躁和自由松散。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作者简介:邓志能,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刘丹丹,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 、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 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 Second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

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

(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 。[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

(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四、结 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开放性网络系统,系统各部分密切相关和互动,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失衡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创新能力的发挥。知识互动是创新系统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及效率的提高要求知识互动在国际间顺利进行,要求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发挥系统效应。KIBS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创新系统的主体, 是知识创新的来源,而且在于它成为创新网络内信息、知识流动的主要管道及创新系统的接点及界面,促进知识在国际间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利流动。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为KIBS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户资源、环境、产业支持,KIBS国际化是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全球背景下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注 释:

①第一知识库为高等院校、研究组织,以及一些为公共部门服务的中介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廷王

[2]Dunning J.H.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 Som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89(1).

[3]Lovelock, C.H. and YIP, G.S.Developing global strategies for service business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38(2).

[4]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郑吉昌.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与特点[J].商业研究,2004(10).

[6]魏江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Strambach. S.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Koschatzky, K., Kulicke, M., Zenker, A. (Eds.), Innovation networks -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M]. Physical heidelberg, 2001.

[8]Bilderbeek, Rob and Pim den Hertog, The Interactiveness and Innovative Role of Technology 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KIBS). TSER-SI4S-project, TNO-SI4S Report No. 3,1997.

[9]Den Hertog, P.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0,4 (4).

[10]Marja Toivonen. Future prospects of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and implications to regional economies[R]. The Inaugural Nordic Geographers Meeting, 2005.

[11]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 1937(4).

[12]石良平,高菁.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4).

[13]Bilderbeek, Rob and Pim den Hertog, The Interactiveness and Innovative Role of Technology 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KIBS). TSER-SI4S-project, TNO-SI4S Report No. 3,1997.

[14]Quinn J B, Baruch J, Paquette P C. Exploit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in interfac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8,29(4).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s of KIBS

Deng Zhineng Liu Dandan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components of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have intensified the interac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this further makes the NIS as a whole to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ecause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are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ny NIS, there should be an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se two. Based on a critical review of existing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s of KIBS in the NI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rs of KIBS from a NIS perspective.

Key words: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rives; innov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