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度创新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制度创新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企业蓬勃兴起。然而我国现今的公司治理,多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没能考虑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特殊需求。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合伙人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治理开辟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当前科技创新企业的治理入手,分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探讨了此制度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技创新;公司治理;阿里巴巴;合伙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阶段,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遭遇了发展瓶颈。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创新企业随着技术进步而蓬勃兴起,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高速的成长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现今的公司治理,多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没有考虑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特殊需求。2014年9 月19 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其合伙人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治理开辟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当前科技创新企业的治理入手,分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制度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治理背景

科技创新企业一般拥有某种或某些核心技术,是具备极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精英与具备极强管理能力的管理精英的结合体。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有如下特征:首先,独特的技术是大多数科技创新企业崛起和发展的支柱;其次,科技创新企业对专有人才的依赖性非常强烈,吸引、留住人才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另外,科技创新企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群体,其成长是一个较长且充满风险的过程;最后,科技创新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自身的这些特征使之与传统产业,在其受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而这正是科技创新企业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公司理论认为,公司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股东的资本和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中,为公司提供物质资本的股东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所有权,而提供技术或劳动力的管理者或生产者只是服务于股东资本的雇佣者。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形势下,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价值被掌握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手里。而且,随着分工也越来越细,科技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高度专业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专有知识与专有信息的独占性与日俱增,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变得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公司治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人力资本要素在科技创新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人力资本依赖程度极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在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之外,开辟新的治理实践与创新,以至于在协调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权利关系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制度

自1999 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便一直坚持合伙人精神,并于2010 年7 月正式确立了合伙人制度,并取名“湖畔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为合伙人的条件:为人正直、性格好;必须在阿里巴巴服务满5年;必须持有公司股份,且有限售要求;对公司发展有积极贡献,以及认同公司文化,品质和行动与公司的使命、远景和价值观保持一致;由在任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提名推荐,并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核同意其参加选举;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有超过75%的合伙人投票同意其加入(合伙人的选举和罢免无需经过股东大会审议或通过)。

2.合伙人委员会及其职权:合伙人委员会有5 名合伙人构成,每届任期三年,可连任。每三年选举一次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审核新合伙人的提名并安排其选举事宜;推荐并提名董事人选;将薪酬委员会分配给合伙人的年度现金红利分配给非执行职务的合伙人。

3.合伙人的相关权利:合伙人拥有提名董事的权利;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一半以上,因任何原因董事会成员中由合伙人提名或任命的董事不足半数时,合伙人有权任命额外的董事以确保其半数以上董事控制权;如果股东不同意选举合伙人提名的董事的,合伙人可以任命新的临时董事,直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如果董事因任何原因离职,合伙人有权任命临时董事以填补空缺,直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

4.关于合伙人的退出和免职:当停止在阿里巴巴集团或其关联公司的工作时,合伙人将退出合伙人关系,但是马云和蔡崇信将保持合伙人资格直至他们自己选择退出合伙人关系或被免除合伙人资格;如果过半数合伙人投票同意,任何合伙人都将被免除合伙人资格;当马云和蔡崇信停止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工作后,即使仍拥有合伙人身份,也不能获得年度红利基金的分红。

5.合伙人红利基金的分配:每年向包括公司合伙人在内的公司管理层发放红利基金,基金金额为公司税前营业利润的一部分。合伙人对公司业务的贡献以及对公司使命、远景和价值观的促进将决定其分配到的红利。

此外,阿里巴巴还列出了一些限制条款,以确保其合伙人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可见,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中的“合伙人”并不是通常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此制度主要意义在于董事提名权:它不是按照股东持股比例来提名董事,而是由管理层选择确定的“合伙人”来提名董事,即“合伙人”拥有大部分董事提名权。以马云为代表的阿里巴巴创始人的持股数量已随着公司的持续融资及上市而被逐步稀释。然而,通过设计合伙人制度,这些创始人则控制了董事提名权,进而控制了董事会。在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下,控制了董事会即意味着控制了整个公司。同时,通过合伙人制度设计,非合伙人的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权实际已被架空。

三、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对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一)科技创新企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创始人和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至上”是传统的公司治理所持有的原则,它强调了物质资本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普遍以保障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目的,而设计对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然而,在科技创新企业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发挥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传统的公司治理不适应于科技创新企业。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设立一层特殊权力机构对抗其他股东的权利,以保证其创始人和管理层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符合科技创新企业中人力资本对控制权进行要求的特征,不但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传承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与此类似的科技创新企业应该借鉴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精神,由创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其控制权,做到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在科技创新市场引入双重股权结构以鼓励相关企业发展,并且通过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消除双重股权结构的弊端

按照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法律法规,除因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差异之外,对于一般的上市公司股票均实行同股同权制度。同股同权的刚性原则会造成公司股权结构的僵化,与之相比,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则更注重科技创新企业治理中的特殊性,更利于公司发展,值得同类公司借鉴。

科技创新企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具有高能力和高效率的管理层,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会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从而同股同权制度的要求会稀释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的控制权,降低甚至完全剔除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驾驭。因此,适当在科技创新企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不至于因担心失去控制权放弃在资本市场融资,而错失企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即使融资之后,原创团队仍然掌握了企业相当部分的控制权,有利于延续企业的经营理念,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然而,合伙人所体现的双重股权制度对公司治理也有着消极影响。最主要的缺陷则是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通过超级投票权而掌握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会有管理者独断专行滥用控制权进而危害股东权利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公司法已有如派生诉讼制度、独立审计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来遏制这类风险,减少控制权集中的成本。另外,很多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分类表决制度、对发行无投票权股份占总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等,这些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权滥用的风险。因此,针对双重股权制度对公司治理的风险影响,应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以完善信息披露、集团诉讼等制度,在强调人力资本的同时,保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李勇.宋丽萍:为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灵活化公司治理[N].经济网,2014-03-12.

[2]龙勇,吴洋.产权、人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

篇2

关键词: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制度创新

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是打破原有低效率的制度均衡,实现新制度均衡的帕累托改进过程。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不仅取决于新的制度安排是否会给相关利益集团带来潜在收益,更重要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和力量的对比。当前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关联部¨、林业企业、林农、合作组织、潜在的投资者、其他社会团体等。根据他们的特点.可将利益集团分为林业集团和政府部门两大类。林业集团,即经营林业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林业企业、林农、潜在的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团体。政府部,即管理林业的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关联部门。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过程中,分析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直接炎系列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的创新类型。

一、林业集团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分析

在现行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安排下,商品林业投资效益低下已是一个众所共认的事实。而投资效益低下的状强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获取较大收益的合理预期,对更高收益预期的产生又会导致对现存以及新的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价发生改变,从而强化对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期望。因此,林业集团自然是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对林业经营者而言,新制度的实施,将增强他们对从事林业经营的预期和偏好,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对潜在投资者而言,新制度为他们提供了直接投资于商品林业的渠道和方式,使林业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成为可能,从而成为投资组合多元化、风险分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林业集团是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最大受益者,由他们发起的需求诱致性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制度的需求。但是,由于林业集团的大集团化、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导致制度供给的速度太慢,组织、协调与谈判的成本太高。

首先,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一个新制度安排的“发明者”或“创新者”自发组织实施。这个发明者类似于制度创新的熊彼得式的“企业家”(能发现制度不均衡及其潜在的获得机会),他们是整个制度创新的“初级行动团体”和“发明创造者”。但是,由于林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林农的意识形态落后,难以产生制度创新的发明者与创新者。一方面,较小的私人收益不足以激励林主参与集体行动。林业集团成员规模庞大,即使制度创新的收益可预期,但单个林主荻得的份额可能很小,该利益甚至难以弥补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人成本,于是林业经营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自然也不足。另一方面,林农在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中的序位靠后,在社会潜意识和人们思想深处,农民总是与贫穷和愚昧联系在一起,林农自然更不例外,如此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使林业成为一个弱势压力集团。而林农自身的意识形态障碍,也使他们难以认识到集体行动的利益所在,认识不到自身对制度变迁可能施加的影响,他们只是受制度的影响,而非积极地去影响制度,这也弱化了林业集团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林业集团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全局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的成本较高。而林业集团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又进一步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首先,林业集团规模庞大,制约了其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当许多人组织起来一起行动和捍卫自身利益时,其组织成本远高于少数人做同样事的成本。林业人力资源庞大,仅林农就数以亿计,将林主有效组织起来一致行动的组织协调成本人高。其次,林业经营特点制约了其较低的组织化程度。林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林农生产地点分散,林主生产的地理集中度偏低,从地理位置上讲,林主联合须跨越更大的障碍。再次,林主之间在地区、职业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但是林主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联系,他们对集体行动必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使林主聚合起来,建立有效联盟,以强化其共同利益的难度骤增。总之,松散的林业集团高度组织化并非易事,其组织、监督、运行的成本太高,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利益共同体,无法在制度变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难以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

第三,由林业集团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不仅其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较高,而且面临着普遍的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由于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属于公共产品,具有强外部性,收益将为集体所有成员分享。每个林主的个人行动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理性的林主更愿意保持沉默,让他人去奋斗,由别人去承担创立成本,自己“搭便车”分享制度创新的利益。越是大集团越是会受到“搭便车”问题的困扰。林业是名副其实的大集团,集团成员规模庞大。2000年末,仅我国林农人力资源总量就达104万人,2002年退耕还林在全国铺开后,林农人数数以亿计。如此之大的集团规模,又缺乏类似的强大约束以对林主的“搭便车”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故“搭便车”行为在林业集团内很容易发生,这极大地降低了林业集团集体行动的效率。

第四,诱致性制度变迁依据的只是共同利益和经济原则,它要受制于制度环境(如宪法秩序和法律制度)和其他外部条件(如知识、意识形态),给新制度所留下了空间和边界的制约。如果新的制度安排超出了制度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即使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变迁也不大可能发生,新的制度安排也难以出现。

二、政府部门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分析

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作为垄断者(国家在提供制度产品上具有自然垄断优势),国家可以比林业集团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一定的制度。国家在制度供给上除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外,在制度实施和组织成本方面也极具优势,可以对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加以保护,这是其他经济和社会主体所不具备的,也是政府提供制度安排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度的确立和保障需要强制性的力量。正如诺思所指出的,“虽然我们可以没想资源的组织可以在有限范围内保护所有权,但是很难想象没有政府权威而可以推广这种所有权的实施”。

在政府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下,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完全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发动和组织的制度变迁所遇到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其他主体和利益集团,取决于支持变革的主体:阳利益集团与反对变革的主体和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变化;另一方面来自政府自身,取决于政府的偏好和政府机构的官僚化程度。这些都可能会对制度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经济目标,即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二是政治目标,即通过为不同利益集团设定不同的产权,使其自身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收益最大化,以赢得最大化的政治支持。具体到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而言,政府要实现的经济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商品林业的投资效益,提高林农经营林业的收益。而政治目标则是实施对林业的控制,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经济目标同社会目标常常是会发生冲突的,当经济日标与政治目标冲突时,政府的政治目标通常支配着经济目标,即预期政治收益大于政治成本,是政府实施制度创新,包括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在现行的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下,导致商品林业投资交易成本高的多个要素:如林地非流转性、采伐限额限制等,均是由于政府在资产所有制属性的规定和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所造成的,这也正好验证了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政治目标的结论。

其次,尽管供给主导型商品林业制度创新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节约制度选择和推广的时间,但由于它可能违背一致性同意原则。地方政府为其自身利益会“修正”“曲解”上级意愿的制度供给,或者以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实施新规则,容易出现“改头换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增大制度变迁的“阻滞成本”。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法治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而且会使制度变迁扭曲变形。如改革开放后,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放开后导致的滥砍滥伐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在政府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政府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权威显示偏好而实行过度的行政管制性制度供给,导致政府行为的越位和制度供给的“过剩”。例如为了生态安全我国政府觇定了严格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却没有给予林业经营者应有的经济补偿,使林主蒙受了经济损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森林采伐进行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对于林业经营者财产权的约束是应有一定限制的,要依照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无所限制地行使公权而侵犯私权。

第四,由于国家总是通过政府来行政的,而政府则是由人组成的,政府官员本身也是“经济人”,他们的私人净收益并不等于国家净收益(或社会净收益),因此社会净收益的存在不一定能导致制度的有效供给,或者他们供给的制度只是为了获得垄断租金的最大化(寻租空间的最大化),从而导致低效制度供给。例如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分配上,政府的操作缺乏某种程度的透明度,这给地方和部门行政权力“寻租”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和机会。采伐指标的发放依据的往往不是林木生长、成熟的状况,而是权力大小、人情关系远近等因素。因此,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常常以牺牲山林产权者的利益,特别是当地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从而最大程度地遏制了市场主体投资于林业的积极性。

篇3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摘 要: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形成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是制度创新,而核心价值观又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关键词 :制度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0;B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236-02

当今我国正处在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充斥着人们的思想,难免会存在着功利思想、拜金思想、贪欲思想等价值观扭曲的思想现象,这一切思想的根源都是社会价值观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价值的缺失,这也在一定程度地折射了社会管理机制的欠缺和漏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正是改革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强烈要求,它的践行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的交往关系,建立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环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

一、制度创新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1]

人类社会所有创新活动都是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是推动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是政府部门通过创设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潜在价值所制定的规则、制度和政策法规。也是人们在目前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下,实现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经济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等创新都是在制度创新之后得以进行的,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此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良好文化和制度环境。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所以,制度创新应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形成,是对本民族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和总结,是对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凝练,而且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尤其是对正在运行着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必须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国家制度的创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着其国民的素质,国家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公民形象的塑造。国家制度的创新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密切相关,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对应的制度体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完善起来。并且文化教育、舆论宣传、社会导向都围绕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起来,社会才能稳定、持久的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三)制度创新与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互动关系。制度创新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核心价值转化为制度机制才更有生命力;制度的建构与改革创新又决定价值观践行的效果,价值观教育需机制保障;价值观是制度创新的灵魂,同时对进制度改革创新又起促进作用。

第一,制度创新是在公共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的设计和安排也是公共价值观的体现,制度本身的内在精神和品格也包含一定的价值观。马克斯·韦伯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内在精神,前者是一个社会有效运行所要求的一套经济社会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而后者则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目标、奋斗目的等文化观念。”[2] 新的价值观的践行是现实社会制度的折射,并且会推动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正如贝尔指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3] 。

第二,制度创新又对价值观的践行起引领、规范、、约束、保障作用。“制度建立的规范、惯例和做事程序,在长期的作用下,就会使人们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而制度的强制惩戒性又使其具有遏制作用。因此,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形塑性和直接的匡正性。”[4]可见制度能够协调人们交往的行动、调控人们的矛盾、增进地区互助、影响社会发展。

二、制度创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一)抓好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下,才能持之以恒的践行。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执行方法;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要认真规划设计,形成方法策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同时,既要尊重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进行科学的制度创新。当前,对社会个体而言,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以教育为主。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想行为的心理基础,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付诸到社会发展实践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制度的媒介和实践的路径而深入到社会现实、渗入到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还应当以制度创新为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使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成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全国人民美好道德愿望、充满着高尚正能量的强大引擎。

(二)做好制度创新的完善发展。制度创新是核心价值观的媒介,通过规范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制约、引导功能以及激励的功能,是推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的制度化力量。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制度体系的有力保障。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发展进步中。

积极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践行观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教育制度,更要创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国民意识,上升为民族信仰,通过制度的媒介和实践的路径使其现实化。

(三)创新管理,完善机制,褒奖义举,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协调共进,健全树立典型机制,努力形成社会推荐、评委讨论、媒体公开褒奖等一系列宣传模范的制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互相帮助、以助人为乐良好社会风气,从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人们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指导思想。为此,我们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践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挖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正直品质、正直道德情感。让信仰指引个人人生,价值共识引领社会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个人和群体的意识,外化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推入更高得境界,在社会上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出战斗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创新的灵魂支柱

(一)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理论价值支撑。当今转型社会中面临着利益格局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变化的局面,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它凝聚了人们的思想、信念、精神、道德等价值因素,有效地制约和整合那些非主流的价值体系,是目前社会的共同价值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

一个国家选择的社会制度,不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也不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构建这个制度的人群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生活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解决权力来源问题与权力制约问题,否则,他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二)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制度创新提供价值支撑。价值是制度的灵魂,社会制度是其制度和价值的统一。但制度又包涵着其对应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体系究其实质是价值体系的制度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制度创新既要有利于变革,又要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这需要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体系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制度创新的价值支撑,是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具有特殊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奋发向上的活力。为我国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是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

(三)核心价值观为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稳定提供价值支撑。人是按照一种文化价值观在生活的,所以要对正在运行着的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

一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有理论敷陈、文明诉求,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有制度支持。因此要从最根本上改掉那些悖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安排,使我们的制度运行与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防止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的现象发生。

衡量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与相应的制度层面是否相适应的标志就是在这种制度下生活的人的幸福指数如何,其标志可以用马斯洛的心理需要不同层次来划分,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超越需求。为了我国人民达到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以使这个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让我们生活的社会长治久安,百姓生活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娟.制度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

[2]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

[3]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篇4

企业的正常运转要以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积极运转,但是当前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着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管理制度存在认识错误当前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两种缺陷:(1)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对于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认识不足,甚至不愿意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只想保持原有的管理方式不变;(2)部分企业管理者虽然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创新过程中工作片面,使企业制度创新和改革创新不能同时进行,严重制约了管理制度创新的成效。

(二)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不完善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造成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有:(1)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着偏差,过分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维,造成了管理工作权威性不足;(2)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并且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产品的安全生产中,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容易使企业陷入经营危机。

(三)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乏力度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操作流程,但是在真正的执行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先进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些企业中,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情关系,很多企业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往往需要衡量人情关系,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制度创新带了严重的阻碍。

二、现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措施

复杂的市场形势需要中小企业及时改变自身的经营策略,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盲目地坚持传统的管理思维,不能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接轨,迟早会被淘汰。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管理思维的创新研究调查显示,部分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足,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经营思维,思维的落后造成了工作的落后,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使企业彻底陷入了经营的泥潭中。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并针对企业自身制定完备的管理流程,对于企业生产、销售、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重新的规定,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二)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企业的管理制度革新中,要把握住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对于企业中人才的管理,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改革要采用优秀的人才执行,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事务的管理,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进行等级分割,并把管理工作安排到位。

(三)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引导着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质量。因此,企业要任用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权利信任,以确保企业在正常的轨迹上发展。

三、结论

篇5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制度创新;实现途径

区域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重大实践探索,在空间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有制度的支持,为了适应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必然要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创新,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在制度创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方面的问题也成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加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和内容

1.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

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制度的保障以及制度创新的持续激励和约束,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需要以制度化的方式使其得以固化,充分发挥制度的额作用,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制度创新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均衡包括变量均衡和行为均衡,前者指的是对立变量达到一种均等状态,后者指的是对立力量达到一种均势状态,制度均衡就是在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制度结构处于一种相对满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现行制度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没有强硬的举措,很难对现行制度进行改变,也就是说,制度创新实际上是在经历一场复杂且艰难的博弈过程;非均衡理论与均衡理论正好相反,制度非均衡体现为对现行制度结构的一种不满足状态,并试图进行进行改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制度非均衡是一种常态,就循环经济而言,其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其制度就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制度创新。

二是制度创新的供求理论,供求理论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制度创新也要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并由不同的主导方面来对制度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供给主导型创新和需求诱致型创新,供给主导型制度创新是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引入,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体现为权力中心具有创新的主观意愿或具备提供制度创新的能力;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是在市场活动潜在利益的诱发下,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具有创新目标明确、决策自主、过程更为经济的特点,需求的变动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为了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三是制度创新的产权和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包括演进和人力资本两部分内容,产权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演进理论反映的本质就是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则是在特定制度下对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产权的保护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得以实现,国家可以强制性实现产权,同样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来组织产权制度的建立。由此可见,国家力量发挥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会直接关系到产权制度的效率,国家积极发挥其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

2.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

循环经济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各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补充,通过发挥激励、约束、统筹、内化等功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包括诱因、主体选择、原则和框架等四部分内容:首先是制度创新的诱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关心的是自身利润的实现,很少关心社会成本,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将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其次是制度创新的主体选择,制度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应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制度创新也必然要从这三个层次进行,但是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也要认识到不同层次所处的不同地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应是政府,实施制度创新也必须是政府行为;再次是制度创新的原则,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动态性、整体性、实效性以及3R原则(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是制度创新的框架,制度创新是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实现新的规制管理,这就需要对有关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观,以便达成社会共识。

二、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1.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我国的循环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较快,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指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台了一些旨在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推进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我国的额实际国情,初步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国家的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了梯级开发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其基础则是产业的生态化,但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势必会受到当前经济体制环境的制约,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另一方面是非均衡性发展,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区域开发战略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西部,东、中、西部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现阶段还很难实现对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整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市场主体的动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致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一直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在统一管制价格背景下,生产成本并不受到重视,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积极,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另一方面是环境税收政策的缺陷,现行的环境税收政策主要针对自然资源的收益,重点在于调节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并不是为了促进市场主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难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从目前的约束手段来看,效用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管制效率有待提升,我国现行的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如循环经济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但是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关的配套措施难以发挥实效;另一方面是产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产权问题通常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在循环经济中体现得比较复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然资源交易权等相关制度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常态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比较大。此外,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方面的推动机制还是社会公众方面的参与机制,都还没有形成,制度的落后和创新性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实现途径

1.强化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解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改革和创新现行的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而外部因素是可以通过相适宜的制度设立来克服。现阶段,产权制度混乱、配置不当难以对滥用资源的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致使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的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则是要突出对所有权的集中管理,加强产权市场制度建设,具体实现途径如下: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循环经济公共产权规制模式,公共产权规制模式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首先要保证环境资源产权的市场化,此外还要使其使用权和经营权获得市场化,打破“公营”、“公用”的运行范式,并启动相关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

2.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在于能够使资源的使用者在对资源合理、合法利用中获得相应的补偿,从中受益。生态补偿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具体的补偿形式有三种:其一,国家财政补偿,如国家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财政补偿;其二,项目支持,国家对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其三,征收补偿税费,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运作的市场化和规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多个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3.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借助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措施,主要体现为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在倡导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应继续推进循环经济立法,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加强对当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对环境保护、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设置专门的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税种,充分发挥税收的协调作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有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引导企业开发循环再生资源,鼓励消费者使用循环产品,对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

4.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从宏观层面来审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对环境效益的评价,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有必要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重视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其在现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这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经过反思后提出来的,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创新,而在现阶段,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框架,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建光.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9,13(4):175-177.

[2]张丽妍.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J].理论探索,2009,18(5):83-84.

篇6

[关键词]制度创新;课程领导;学习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52-04

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整体创新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跟经济领域的创新相似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先从制度上寻求突破的,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首先得益于教育体制创新,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目前也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在制度创新的语境下,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如何对待课程领域的管理和引领呢?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制度创新及其对学校领导力变革的意义

(一)制度创新的内涵

制度创新,就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能够更有效地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的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效率的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内部要素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励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确立新的制度化规则,并以制度文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各种社会组织都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如企业制度创新、行政制度创新和文化制度创新等。这为考察教育制度创新提供了宏观背景和参照系。

(二)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变革的意义

“领导力”是近年来管理理论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代表着管理理论从强调“权力”和“控制”向“组织”和“引领”的视角转换。“领导力”这一概念突出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领导素养,在这里,“领导”不再局限于“管理”,而是要引领组织变革和创新,将大家从现在带向所期望的未来。制度创新的内涵在于调整组织内部及其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通过理顺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发挥其整体的创造性,这正是领导力所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供宏观的制度环境。从最广义上来说,制度是一种规则,是组织系统运作的依据,因此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平台。综观社会变革的历史,凡是能够带来社会巨大进步变革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体制上的突破,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可以说,只有具备了新的制度平台,在该制度规范下新的规则才能运行,从而有助于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它也要求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和突破。因此,当前在我国倡导的制度创新的语境下,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具备了基本的前提,这是在制度创新语境下考察学校领导力变革的出发点。

其次,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变革的方向。制度创新为学校领导力变革提供了制度的平台,这一平台中很重要的是思想基础和变革方向。所谓思想基础,意味着制度创新所秉持的理念同样也是学校领导力变革要坚持的理念,是制度创新得以确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基础。显然,学校领导力变革不能违背或僭越这一思想基础,而只能是对这一思想的诠释和落实。至于如何落实制度创新所提出的思想基础,则体现出变革的方向和基本要求,由此学校领导力变革也要朝制度创新的要求去努力。

最后,制度创新也为学校领导力变革提供了内容。我们之所以提出学校领导力变革的课题,就在于制度创新要求学校变革领导模式,从而去变革学校教育领域内具体的制度,回应宏观制度变革的需要。学校领导力变革的重要内容,就在于促进学校层面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回应宏观制度创新的呼唤,为制度创新在学校中的推行打下基础。可以说,学校领导是否能有效推动课程教学制度创新,这是衡量其领导力是否提升的重要指标。

二、校长课程领导的转型

制度创新对学校领导力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层面,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必须关注校长的课程领导问题。“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探讨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引进国外课程理论之后的产物。学校领导力的变革必然要关注校长课程领导的转型。

(一)课程领导:课程管理领域的“范式转换”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有什么差别呢?“管理”的职能在于保证组织的秩序,使组织减少混乱,使其更高效地运转起来;

“领导”的职能在于规划引领、产生影响、寻求建设性的变革。对于这两个术语的区别,国外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管理”强调计划、组织和控制,而“领导”则关注建立愿景、人员交流和激励。

“课程管理”是行政人员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学校中的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强调通过运用各种课程管理策略而形成课程管理的机制,根据政府的意志规范学校中的课程事务,保证学校对既定课程的实施。而“课程领导”则消减了课程管理中的行政命令的意味,强调从学校的具体,情境出发推动课程教学领域的变革,以专业的精神引领学校开发高品质的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可见,课程管理强调标准化的操作,要求校长等管理者根据“规定动作”实现对课程事务的管理;而课程领导则注重具体的课程制度环境,强调在复杂的学校情境中对课程的质量负责,通过有效的专业引领提升课程的品质,进而引领学生的发展。前者关注管理任务的落实,而后者看重课程品质和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二者所持的课程观、学习观以及对教育的根本信念是不同的。例如,美国学者亨德森等人在《革新的课程领导》一书中就指出,“革新的课程领导的核心是致力于课程开发、执行教育计划和教学互动,这一核心符合民主社会学生最佳的教育利益。我们建构了一个学习的范例,这种学习倡导深思熟虑、多元智能、多元素养、以变线性学业成就为本、敏锐的个人洞察力、文明、公正平等、多元文化等”。

“课程领导”所带来的课程管理的“范式转换”其实并没有消解管理中固有的以制度规范组织行为的本义,而是在制度创新的语境下,从变革与创新的视角寻求对科层化管理的超越,用更加专业的意识和精神去引领学校层面课程的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标准化、注重常规和效率的工厂模式基础之上的,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服从上级

所强加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这种管理是线性化的上传下达、结构稳定而且可以预测,其权力的运作脉络非常清晰。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适用于规范化的管理,对于处于稳态的教育实践具有很高的管理效率。但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所处的情境则日趋复杂,这种传统的管理思想对于这个复杂的学校系统缺少必要的应变。课程领导这一思想的提出恰恰反映了当今时代学校教育实践对新型管理思想的期待,经由专业化的领导而引领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显然,在今天的教育情境中,制度化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去加以规范,还需要专业的意识、革新的思想和道德的指引。

(二)课程领导的实践意义

在课程事务的管理中倡导课程领导的意义,首先在于将课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在通过提升课程品质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上。从根本上来说,任何课程都是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意。课程领导无非就是使这一机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使课程对学生来说真正具有意义。因此,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发展自我所经由的途径,它与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密不可分。在行政主义的管理之下,课程管理所发挥的功能局限于如何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落实既定的课程内容,不会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境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而课程领导所追求的,就是更加关注具体情境中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于使学校的体系及其教育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这句话很明确地阐明,课程领导关注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批判的,“太多学校制度侧重管理目标、经济和效率,而非有意义的学生学习”。

其次,从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的转换促使校长关注专业领导素养的提升。长期以来,在管理主义的体制之下,中小学校长习惯于以行政的指令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包括课程事务),长于上传下达而短于专业引领。这样,导致校长的专业性不强,甚至不熟悉课程教学的业务问题,沦为上一级管理部门的行政工具,丧失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功能,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链条上的一个棋子。在今天这种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制度创新的潮流促生了很多新理念和新举措,校长专业素养的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我国中小学校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管理而非领导的作用。制度创新要求领导者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课程领导。为此,校长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养。

最后,倡导课程领导有助于阐明校长和教师的道德意蕴。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一直是衡量其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尺,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仍然是公众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单纯从学理上强调其重要性似乎不能有效规范某些教育者在道德领域和道德问题上的作为,因为那只能靠舆论的监督,目前还尚不具备条件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但从课程领导的视角来考察,校长和教师都承担着学校课程管理和开发的责任,这是其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在课程领域,中小学生的课程和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价值无涉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课程教学事务进行价值评判,这就必须依靠专业伦理来规范。显然,校长和教师要恰当地处理课程教学中的价值问题,其前提是他们本身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是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育者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其处理价值和伦理问题能力的提升,这有助于彰显教育者道德维度的素养。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举措

在学校层面,课程领导主要指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指校长运用行政的和专业的影响力,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有效地对课程事务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领导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包含校长的价值理念、办学思想、学识、人格、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是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在当前制度创新的语境下,校长要提升课程领导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二是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三是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一)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关心的是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对于课程问题往往缺少关注。在我国,教育者对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一般局限于国家规定的课程文本,如教材、教学参考、课程标准等,这些都是国家事先确定的,学校的领导者似乎仅仅把这些既定的课程文本落实下去即可。在这种观念下,课程被看作是各学科甚至就是各门课程的教材。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是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总和。这种理解把课程看作是学生的对象化的存在,课程跟学生的经验相脱节,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课程对学生失去意义。确立新的课程发展观,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认识课程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课程的发展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

在新的课程发展观之下,校长的课程领导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校长不能把学校看作是教育行政的最基层单位,只要落实国家的课程政策即可。校长的课程领导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发展适合学校具体情境的课程,包括对国家课程的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政策的革新。校长应该做课程变革的发起人,是学校层面课程创新的基本力量。整体性的课程改革往往遵循“研究―开发―传播”模式,由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但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离不开学校层面的课程革新,离不开“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显然这需要校长的推动和积极参与。

(二)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

课程领导是对课程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教师也是课程领导者之一。教师的课程角色非常重要。但是,在课程发展史上,教师曾经长期被排除在课程事务之外。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开发将课程看作“产品”,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产品的“消费者”,课程开发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外部专家通过开发详细的“防教师”的材料而尽可能地将教师和学生排除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之外。20世纪70年代之后,施瓦布提出了实践取向的课程观,开始向“泰勒原理”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斯滕豪斯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其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迅速崛起,这种挑战变得更为猛烈,直接导致了“泰勒原理”主导地位的崩溃,为多元课程话语的繁茂拓展了空间。课程理论的这种发展越来越彰显出教师在课程事务中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师担当起课程领导者的责任。

在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摆脱传统的“接受式”的课程实践模式,从课程事务的“局外人”走向“参与者”。在传统的“接受式”课程实践模式中,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丧失,教师成为单纯的传递课程内容的工具和手段,这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和二元论思维在教师与课程二者关系上的体现。由于该方式强调对课程内容的复制,教师的课程行为萎缩为向学生传递课程材料中的知识技能。结果,教师

的课程角色和课程意识泯灭于单向的信息传递中,教师沦为“教书匠”:他们无非是根据他人提供的教学方法讲授他人开发的课程,实现他人制订的教学目标。显然,在这种传统的课程实践方式中,教师丧失了主导课程事务的权责,在课程事务中我们几乎倾听不到教师应有的声音。但是,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课程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教师的阐释。从这个视角来看,教师也必须在课程领导中发挥自己的课程角色。

(三)促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在当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中,“学习型组织”是推动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之一。学习型组织倡导团结、协调、和谐,要求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发扬学习、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要求组织中的成员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团队学习。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才是“学习型组织”呢?一般认为,学习型组织要具有如下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乡规划;制度创新;问题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创新性发展,城乡规划制度体系的创新是在城乡规划、决策以及监督项目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制度项目机制,并通过规则、政策以及法律内容的完善,促进技术的规范创新,通过制度的稳定结合,为城市规划制度的项目协调提供良好支持。但是,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其制度创新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所以,相关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在制度执行的背景下,认识到这些内容,通过对城乡规划制度的完善,促进城市的稳定运行。

一、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的现状

(一)过于依赖政府机制的主导性

在现阶段城乡规划项目设计的背景下,其项目作为政府的基本行为,是由政府所主导的项目内容。因此,对于制度创新内容而言,其项目主体既包括了中央政府,又包含了地方政府,其中地方政府主要是城市规划制度及革新中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限制,导致中央政府缺乏制度创新的基本来源,从而为制度的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以渐进迁移作为主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制度体系的构建会将经济学者的基本需求作为主导,并在制度缓慢变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制度体系变迁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的创新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及复杂性执行造成了影响,而且也是制度创新方式呈现出强制性及渐进性的发展模式,同时,由于委托中存在问题,也就会为制度的创新效率带来制约[1]。

(三)统计项目缺乏统一规划空间

在城市规划制度构建的背景下,由于不同因素的限制,会导致空间规划体系缺乏系统性,出现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层次及种类存在问题,一些项目的规划类型、层次逐渐的主体、技术以及方法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中发生冲突,更为严重的会为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造成制约。

二、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创新思考

(一)构建完善性的民主决策制度体系

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构建及完善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作为工作中的制定者、审批者以及执行者,与科学决策的项目原则是相互违背的,而且,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参与机构缺乏完善性的监督机制,导致呈现规划的编制不能充分满足我国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委员会制度执行机制,通过对城乡规划项目的推广及运用,可以促进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提升项目决策工程的民主性。与此同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通过民主决策制度的创新,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能,广泛收集民众的意愿,了解民众对城乡规划的意见,从而实现政府部门与民众利益的稳定协调。

(二)构建科学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在统一城市规划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的城乡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现象,传统的城乡规划受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影响,造成了城乡规划编制制度较低、城乡规划无法顺利开展的现象,所以,在城乡规划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性的编制方法,提升编制结果的可操作性。并在制度完善及策略优化的同时,促进城乡编制规划统称的合理性。通过现代通信系统的运用,进行项目流程编制的优化设计,从而提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设计的实效性及创新性。

(三)构建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保障机制

第一,在程序性法律制度分析的过程中,城乡规划工作的完善需要建立正义性的制度机制合理完善城乡规划的程序内涵,将呈现规划的决策作为重点,保证制度执行的法制化,从而为城市规划保障机制的构建提供权威性的执行标准。第二,对于城市规划中的各个机关耳环,在具体管理制度执行以及管理流程责任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明晰性项目内容的划分。第三,构建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机制,通过法律制度的稳定执行,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配套措施,并通过对城乡规划的现状分析,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稳定完善,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也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基本项目,出台明晰化的土地、产权以及税收制度,从而满足市场经济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制度的稳定创新[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构建的背景下,需要认识到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限制因素,构建创新性的规划管理机制。而且,在市场经济完善的同时,不同领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稳定的创新,结合时展的基本需求,满足城乡规划的基本相关理念,并在项目决策、执行的同时,完善规划规划工作的稳定创新,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城市化的发展给提供稳定支持。

作者:任慧斌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区域创新系统既经历形成、成长、发展、建设、成熟、完善、优化、升级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时间特性.又经历合作、转移、集聚、辐射、整合、联动、协调、一体化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特性而且.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动态演进.获得了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下面既是对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理解.又是对它们的支持支撑作用的认识

1系统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人到组织,系统普遍存在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最主要贡献就是系统思想可以说.与其它学科和理论相比.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贡献最重要、最重大系统论不仅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到要素、从结构到功能观察、分析、研究区域创新的最佳视角.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建设与完善到要素整合与集聚、从结构优化升级到功能圆满实现开展区域创新实践的最有力切人点系统论使以系统为载体、取得了有机整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区域创新活动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真正成为系统、属于系统.具有了系统的所有本质属性区域创新实践或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区域创新有其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各创新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在具体变化的创新环境中.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高效的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国家创新的使命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使区域创新最终成为成熟完善的系统.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同家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区域创新系统又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所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思想理念上和内在逻辑上便必然地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重要的支持支撑作用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从系统的规模和层次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国之内所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区域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上有国家创新系统.下有城市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处在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从研究领域的侧重看.区域创新系统着重于应用研究.同时也重点支持一些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项目区域创新系统有助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淘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则不仅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基础研究,换言之,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重视知识创新(即科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不仅要求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且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大力扶持和保护面临国际竞争、战略上十分重要而本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产业和弱势产业.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区域创新系统比国家创新系统更富有地域色彩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内所有城市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城市创新系统又是官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整合与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系统是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和延伸.但国家创新系统并非基于几个产业创新集群各具特色的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使创新要素在行政区域内流动比较容易.但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在一国范围内流动则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转移成本、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联系。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都强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互动的学习机制是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功能发挥有效与否.子系统之间协调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水平和效率.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必须首先建设区域创新系统.要把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渗透和配置到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各个区域中国家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约束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符合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各区域创新系统要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从各区域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国家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保障,它通过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国家科技规划等手段来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得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国家对创新系统建设和完善所没计的政策和规划.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所起的作用非常显著.各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等系统.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表现形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环境的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扶持下建立和发展的大学等教育组织所构成的特定知识源和知识载体.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撑这些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将在区域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院所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法律和基础设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而区域创新系统则要把这些创新成果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于是.区域经济学便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则在区域经济学那里发现并确立了自身的终极目标.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4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的运行过程、演化机制、动力模式,相关的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能力的评价等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且偏重技术创新。这样,创新经济学就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核心理念和基本知识.直接指导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认识并尊重技术创新的规律,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正确理解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有利于区域创新实践的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围绕技术创新.相关创新联合发力,全面推进: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益于量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水平。

5新制度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研究人以及由人建立的经济组织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的经济活动该学科主张制度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而制度创新在本质上正是制度进步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既包括企业内部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地方政府实施的制度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政府的制度创新对整个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从制度安排和制度演进到制度进步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贡献了创新思想理念.奠定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一种技术创新主体和经济活动组织.追求技术发明的成功的商业化应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为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创新便显得特别重要制度的改造、建设与完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长期任务让好的制度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使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改善.这是一个地方政府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造最适合的制度安排。

6都市圈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贡献的是区域思想理念.那么.都市圈理论则把这种区域思想理念指向了特别的区域.即都市圈都市圈理论并不会对任何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它主要是对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圈的特化区域的创新系统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极其特化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内各城市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每个城市创新系统都是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与协作,各类产业的整体优化布局。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制度政策体制的贯通衔接等.都大大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打造了良好的环境.

7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科技合作在本质上属于合作创新或联合自主创新例如.把江浙沪作为三个行政区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属于合作创新:把江浙沪作为一体化的长三角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则属于联合自主创新技术转移在本质上属于转移创新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又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所以.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移机制的探究和选择.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政策的统一对接.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实现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科技创新.进而大力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8结语

篇9

制度创新是指一个社会以新的更大效率的制度规则(或组织)取代旧的缺乏效率的制度规则(或组织)的变革。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如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抬头,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念的急剧转变;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缺失;对网络世界的过分依赖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的滞后性。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事后教育模式,常常是疲于应付、措手不及,不能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将其化解或阻止。二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真正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经济割裂开来。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的僵化性。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缺少与外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复杂状况不符,导致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很难进行,或者工作效率低下。

第三,制度创新中行为主体的错位与缺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当初级行动集团角色的是来自高校一线基层的政治辅导员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担当次级行动集团角色的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存在着初级行动集团次级化、次级行动集团初级化的弊端。来自基层的制度创新主体一方面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及时的来自次级行动的发掘和制度化推动,通常次级行动集团往往在远离非正式制度的环境情况下,承担起制度创新的角色。

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创新的内涵

(一)加强制度供给,构建合理的制度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也包含了正式的和非正式两类。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层面的,包括党的政策、法规、政府规章以及教育部门的一系列规定,一类是校级层面的,包括各类学校的规章和规定等。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发展程度、思想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在制度结构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很重要,正式制度的有效运转是以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存在为条件的,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补充,方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合理的制度安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必须构建合理的制度结构,充分发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度的创新,打破既有的制度结构,重新构造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吻合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关系和行为制度,以此选择一种运行费用较低的制度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开展。

(二)加强制度的供给,弥补制度缺失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制度供给的切入点是加强正式制度的供给,因为正式制度的变迁比非正式制度来的快,且易控制。政府须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制定新的规划和专项政策、意见,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同时,高校也要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意见和操作办法,保证制度供给及时到位。另外,在保证正式制度供给的同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包含了正式制度安排,也有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非正式制度也在变迁之中。文化主要通过教育和模仿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来对各种制度安排的成本产生影响。加强非正式制度创新,主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大学校园文化,运用舆论的力量,宣传、引导校园文化良性健康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一要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通过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负责制,党政齐抓共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负责。同时,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组织、宣传、学工、团委;各行政部门;思政教研室等教学单位;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大家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工作。二要健全协调机制。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工作,讨论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确保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三要建立完善育人机制,在全员育人中突出教书育人。建立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逐步形成高校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制度创新主体能动性

篇10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提升;规划策略

Abstract: At present, a lot of our country city appeared serious “urban diseases ", the city will seriously hinder our country city to change the pace of the process. Only to improve these problems, to make our city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y quality improved steadily, on a sustainable, efficient, healthy and safe, humane,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city road.

Key words: city level; upgrade; plan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迈向进步的历史趋势,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城市化滞后问题,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化是突破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迫切要求。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不仅现在落后,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落后于世界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最终出路,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同时将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大量农村人口迁居城镇,为农业大规模经营创造出条件,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为高商品率、高效率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1.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是人们创造的一系列管束人们最大化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的总和,主要作用是通过激励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服务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制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结构转型现象,同样与制度安排与其变迁密切相关。制度安排通过限定个体的选择集合影响个体的城市化行为,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制约城市化成本;同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制约城市化配置。因此,要全方位优化制度安排,加快制度创新。

1.1坚持以思想解放推进制度创新

城市化发展中的制度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要敢于突破“左”的过时的僵化思想的束缚,冲破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改变原先的束缚城市化发展的做法,要充分吸收己经为世界发展所证明的先进思想、先进制度和文明。总的来讲,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大解放,才能带来制度大变革,为新一轮城市化发展开辟新的通道。

1.2坚持以改革作为城市化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根本。制度创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产物。制度创新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既服从于大多数人的目的,又是人们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制度创新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改革不可能舒舒服服、田园诗式的浪漫,“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改革必须坚韧不拔、动真碰硬,有时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勇气。

1.3坚持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推进制度创新

城市化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市场化是重要取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因此“小政府、大社会”是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城市政府主要以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为主,重在建立秩序、规范行为,做好仲裁,加之必要的引导和调节。制度创新在方向上,使政府的权力相对减少,职责却进一步明确。所以制度创新中政府一方面是主体,另一方面又是改革的对象。而且,政府本身也担负着重要制度创新的责任。

1.3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制度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以科学的观点对待发展。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也必须贯彻科学的态度。打破城乡分治的格局,将农村城市化、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结合起来;在政府职责明确的前提下,改变行政区划之间严重分割的局面,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推进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改变原来的政绩考核制度,注重城市功能的完整和配套、物质与精神文明共进,推动城市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境界。

1.4坚持以民为本作为制度创新的出发点

制度创新在路径选择上,要走出官本位、权力本位的传统定势,克服政府自以为高明的神秘性、封闭性,强调“三公”(公平、公开、公正)要求,做到制度创新的起点是群众利益的需求,制度创新的过程是城市居民的积极参与,制度创新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要接受人民的检验和评价。城市化发展是为着人民的利益,城市化制度创新同样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必须一切为着人民,一切服从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2.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就业岗位是否充分,能否满足劳动力的需要,是人口转移的先决条件之一。社会对就业岗位的提供,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产业结构,这些均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因此,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举措。我国产业政策的创新要根据中国国情,发挥优势,回避劣势,准确定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中实施的产业政策的政策取向应该逐渐由传统的部门倾斜型向现代的强化功能型转变。产业政策的创新要针对城市化过程涉及到的所有产业,在对各个产业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改变重生产轻服务的产业方针,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协调发展;改变传统以牺牲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做法,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产业政策的具体制定、实施要坚持产业政策区域化的原则。所谓产业政策的区域化是指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对各产业在全国的布局有个总体考虑,在确定主导产业、需要重点支持与重点限制的产业的同时,对全国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分解和实施。

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实施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以避免区域产业“同构化”,建立起由不同地区各自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差别化产业结构”,东部地区要发挥各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处于产业结构顶端的产业。中部地区作为一种区域“夹缝”,要发挥好“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依托资源优势,接纳东部传递过来的传统资源指向型产业;另一方面,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利用相对技术优势帮助西部开发资源、共同修建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等。西部地区要立足于资源优势,承接中东部传递过来的技术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加以改造吸收,同时也要引进部分高新技术以提升产业的档次,还要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经济交流。

3.结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要面临“加速度”时期,应当早作准备。中国又是一个大国,各地区差别很大,所采用的城市化模式也不应一成不变,而应走多元化之路。只要在遵循共有规律、共同趋势的前提下,制订出正确的城市化战略,认真吸取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就能争取少走弯路,尽可能地避免城市化的消极因素,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一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

[2]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