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效益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经济效益

篇1

[关键词]粮企;财务改革;经济效益

一、粮企改革的目标

2004年,国务院1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根据该文件,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企业战略性改组,形成合理的企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这一目标也是粮企财务管理改革的方向性指引。在这一改革目标的指引下,粮企的财务管理部门也需要从财务管理的方向,推动粮企的改革发展,提高粮企的经济效益,促进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企业改革的顺利前行。

二、粮企财务管理的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所以在我国,众多的粮企归属与国有企业的行列。长期以来,我国的粮企亏损现象严重,费用支出较大,经济效益非常的底下,比如甘肃省在1993年、1998年、2005年三次对粮食企业的财务挂账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整个省的政策性挂账竟然高达43亿元,同时众多的粮企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粮食存活年期较长等等。另外一个在全国粮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老旧的财务核算工具、记账方式,比如众多省市粮食局的会计报表长期以来依靠的是人工报送和汇总,这就跟不上社会技术的进步。

概括我国粮企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可以分析如下:(1)粮企财务人员本身落后的、陈旧的观念,众多的粮企财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将财务管理的工作滞留在核算补贴、资金、经费等一系列的微观会计操作上,忽略了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让粮企的发展缺乏宏观上的指引,不能够从战略上适应粮企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总体需要,让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宏观预算性。(2)个别地区粮企的历史财务包袱仍然很严重,粮食企业的财政财务保障机制仍然还不健全。从冗杂的人员配置到长期的政策性挂账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粮企的财务负担,降低了粮企的运营和经营效率。(3)粮企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存在众多的缺陷性,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比如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审计制度的缺失,预算制度的不健全等等。(4)粮企财务管理的具体运作上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与会计主表相伴随的应上交及应弥补款项表、基本情况表、政策性补贴明细表、粮食企业主要指标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油情况表等附表,这些报表应成体系性,应定期的编制并上报,以供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会计账簿是另外一个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文件,会计账簿的数据要真实,会计账簿的编制要科学,要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的记载情形发生等等。

除了上述的诸多缺陷之外,我国的粮企在改革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比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账的认定、清算以及剥离工作,从而减轻企业的历史包袱: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的管理的加强和提高也为粮企的改革发挥了关键性、主导型的工作。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缺陷性的同时,相比于历史上的财务管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绩。尽管如此,面对着诸多的财务管理问题,粮企改革的进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提高和完善。

三、深化粮企财务管理改革,切实提高粮企经济效益

首先,加强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组织领导工作的绩效。粮企的管理阶层只有把财务管理作为促进粮企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把财务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扫程,常抓不懈,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快速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粮企的规模和运转速度也在逐步的加快,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粮企管理阶层的高度重视和充分把握有助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不受任何其他的部门的约束,及时发现粮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粮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快速提高和发展。提高粮企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意识,从而提高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加强粮企的财务预算管理,严格财务支出,扩大财务收入,提高粮企的经济效益。粮企要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开拓进取,积极谋求自身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在不违反政策和规定的情况下,积极拓展经济收入来源。要加强对支出的控制,支出的控制工作要从预算做起。粮企的财务预算要做到祥、细、严:“详”就是对于预算要具体到各项支出,支出的方向,支出的时间,支出的负责人,支出可能取得的效益;“细”就是预算工作的作出要对逐个项目进行审查,严把关,细化每项支出;“严”就是要对预算支出精打细算,做到月月汇报统计预算的使用状况,季季分析预算的实际效率,后予以调整预算计划,让粮企的财务支出达到效益最大化。

再次,加强粮企内部的审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尽可能的避免和杜绝财务漏洞的产生,从财务记录的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达到开源节流的目标。比如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加强对粮食的征购工作的重点调查,实行征购前的实际调研,征购过程中的严格把关和管理,征购结算的全面监督,并对这三方面的工作予以分离,避免和减少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再如粮企可以统购严格本公司的采购手续,规范采购程序,杜绝违法乱纪的采购行为,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杜塞采购漏洞,节约经费开支。总而言之,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地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予以开展工作,建设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把粮企内部的控制制度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和工程来开展,坚持理论与粮企自身独特的特点的相结合,构建协调的、有效的企业内控体系,事前预防,事后监督,监督审大项目的经营决策、执行监管,构筑完善的内控体系,防范和化解粮企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经营效益最大化。

最后,粮企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粮企的所有员工要转变以前的财务运作、财务管理、财务使用的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理念来经营本企业的运转,提高粮企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严格国家政策,实现组织的革新,转换原有的经营机制,发挥粮企在粮食行业市场上的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开放进度的加快,都要求粮食企业能够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在新的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为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切,需要一个重要的保证,那就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深化粮企财务管理的改革,提高粮企的财务管理水平,让这个“管家”把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粮企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矿物质有机肥;化肥减量;玉米;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4;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00-03

玉米是河西绿洲灌区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之一,高产农田的产量在15 t/hm2左右,为了获得持续高产,化肥施量持续增大,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1-4]。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代农业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道夫等就已经开始研究有机肥的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孙文涛等采用田间微区定位的方法研究得出,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物料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使玉米增产1.64%~8.91%[6],刘占军等在吉林进行春玉米试验时得出,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提高了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并且在氮磷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用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与100%化肥氮处理的产量相当[7];田艳洪等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化肥配施的试验玉米增产7.7%,土地盈利率增加660元/hm2[8];高 亮等在盐碱地上的研究表明,在投入相同的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改良的盐碱地上玉米增产幅度明显[9];杨 荣等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的沙地研究也得出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增加作物产量的结论[10]。早期的研究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不仅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11-15],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14-15]。目前,许多研究都是侧重于生物菌肥和长效专用肥等对作物的产量、生长性状和土壤养分等其他指标的研究,对矿物有机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物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还比较薄弱。矿物质有机肥是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P、K、Ca、Fe、B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天然矿石作原料,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生产出的新型复合型有机肥料。该研究在大田玉米栽培条件下,通过矿物质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水平配合施用的试验,对农田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等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进行,属冷温带干旱区,海拔1 531 m,年均降水量160 mm左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蒸发量1 919 mm,干燥度5.85,年平均气温7.8 ℃,≥10 ℃积温为2 985 ℃。全年无霜期156 d,年日照时数2 945 h。试验区土壤为荒漠灌淤土,试验地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12.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5.97、13.46、138.00 mg/kg,pH值8.3。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武科2号,属中熟丰产型品种,纯度≥98.0%,发芽率≥95%。矿物质有机肥由河北攀宝沸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质≥30%,总养分(N+P2O5+K2O)≥4.0%,矿物质含量≥10%。尿素(纯N≥46%)由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磷酸二铵(N≥18%,P2O5≥46%)由美国嘉吉化肥国际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当地目前单产目标为15 t/hm2的玉米高产栽培方法,其施肥指标为:纯N 450 kg/hm2、P2O5 225 kg/hm2,不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处理2:化肥较处理1减量15%,施纯N 382.5 kg/hm2、P2O5 191.25 kg/hm2,配施矿物质有机肥600 kg/hm2;处理3:化肥较处理1减量30%,施纯N 315 kg/hm2、P2O5 157.5 kg/hm2,配施矿物质有机肥600 kg/hm2;处理4:化肥不减量,施纯N 450 kg/hm2、P2O5 225 kg/hm2,配施矿物质有机肥450 kg/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5 m×4 m)。其中,全部的矿物质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40%的氮肥作基肥,60%的氮作追肥,在拔节期和抽雄期各施50%,玉米薄膜覆盖种植,宽窄行播种,宽行60 cm,窄行40 cm,株距25 cm。灌水及其他管理措施参照当地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1.4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玉米考种按常规方法进行,测产按小区单打单收,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16]。经济效益指标按以下公式计算[17]:

生产成本=物化劳动费用+活劳动费用

土地生产率=产值(或产量)/土地面积

土地净产率=(农产品产值-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土地面积

土地盈利率=(农产品价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

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总产量(或产值)/活劳动消耗量(工日)

劳动力占用生产率=农产品的产量(产值)/占用的劳动力数

劳动净产率=(农产品总产值-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活劳动消耗(工日)

劳动盈利率=(农产品总收入-农产品总成本)/活劳动消耗量(工日)

每元生产费用产值=农产品总产值/生产费用投资总额

资金产品率=农产品总产量/生产费用投资总额

成本盈利率=净产值/农产品总成本

对测得的数据用Excel 2003、SPAS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的投入与产出比较

因为其他投入和管理措施一致,不同处理投入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减量的化肥与配施的矿物质有机肥价值的差值。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3总投入较处理1降低1.6%,处理2、4的投入分别较处理1高1.6%和4.7%。测产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处理4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16 544 kg/hm2,处理2、1次之,处理3最低。处理4、2较处理1分别增产7.6%和2.7%,处理3较处理1减产6.7%。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处理1、2和处理4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3与处理1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处理4与处理3间差异显著。收获的经济系数基本一致,生物产量与总产值之间的差异与经济产量一致。说明配施矿物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化肥减量15%条件下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保证玉米稳产或略有增产,但化肥减量幅度超过30%则产量呈下降趋势。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土地生产率可反映土地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表3可以看出,与处理1相比,处理4的土地生产率、土地净产率和土地盈利率分别增加7.61%、7.42%和9.58%。处理2的土地生产率、土地净产率和土地盈利率较处理1分别增加2.66%、2.63%和3.40%。处理3土地生产率、土地净产率、土地盈利率均呈下降趋势,较处理1降低的幅度分别为6.74%、7.97%和10.30%,与处理1、2、4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既使在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化肥的减量幅度超过30%时,也会显著降低农田生产的效益。

2.3 不同处理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在该新技术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消耗与产量、产值的比例关系。由于物化劳动无法还原为劳动时间,因而这里用消耗的活劳动生产率来表示。从表4可以看出,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占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劳动净产率和劳动盈利率的4个指标都以处理4最高,其他依次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其中,以最能直接客观反映劳动效率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净产率和劳动盈利率3个指标比较,处理4分别较处理1提高7.61%、7.42%和9.59%,处理2较处理1提高2.66%、2.63%和3.41%,而处理3则较处理1分别降低6.74%、7.96%和10.29%。说明玉米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后,由于单位农田面积经济产品和产值的增加,从而提高了活劳动的生产效益,同样,化肥减量的幅度超过30%时,由于经济产品和产值的降低和活劳动的经济效益下降,导致了劳动力的浪费。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资金生产率的影响

资金生产率指标反映了在生产中投入的资金与生产成果的比率关系,是评价农业新技术的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从表5可以看出,矿物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较只施用化肥的的效益要好。从净产值、资金产品率和成本盈利率3个指标比较,其排序都是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表明化肥和矿物质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增大增加单位资金的产品率,从而提高玉米生产中资金投入的回报。同时可看出,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600 kg/hm2的条件下,处理2单位农田面积的资金生产率各指标较处理1都略有升高,处理3净产值、资金产品率和成本盈利率3个指标分别较处理1下降了8.1%、5.3%和6.5%;表明处理2在资金投入收益上合理划算,而如果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化肥的减量达到30%及以上时,资金生产率会降低,在生产上不划算。

3 结论

从研究的结果看,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对作物产量、作物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都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在河西绿洲灌区当前高水平化肥施量条件下玉米的产量较高,但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条件下化肥减量15%时,玉米在原本高产量的基础上又可以增产2.7%,而在化肥减量30%时,则会减产6.7%;同样的,在化肥减量15%时其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7%和2.5%,化肥减量30%时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会降低6.7%和6.8%;说明在化肥减量15%以内时,用矿物质有机肥替代15%化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在化肥不减量处理下施用矿物质有机肥,可以得到比减量时更高的产量和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但其投入相应的也高,资金生产率不如化肥减量15%配施矿物质有机肥高。所以配施矿物质有机肥条件下化肥减量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试验处理中所得出有关玉米产量(或产值)的增加的结论与孙文涛等,田艳洪等,高 亮等得出的有关有机肥在玉米应用产量方面的结果一致。从总体上看,配施矿物质有机肥条件下化肥减量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生产劳动的利用效率。从低投高产与节能减排的前提来看,在当前施肥水平和技术配套条件下,施用矿物质有机肥条件下化肥减量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减投增效、有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MCMICHEEL A J,BOLIN B,COSTANZA R.Globa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human health: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J].Bioscience,1999(49):205-210.

[2]肖风劲,欧阳华,牛海山.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3,22(2):56-59.

[3] COSTANZA R,NORTON B G,HASKELL B D.Ecosystem Health:new goal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1992:239-256.

[4] RAPPORT D J,COSTANZA R,MCMICHAEL A J.Assessing ecosystem health[J].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1998(13):397-402.

[5] 张夫道,金维续,余永年,等.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对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1984(3):10-13.

[6] 孙文涛,宫亮,包红静,等.不同有机无配比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80-84.

[7] 刘占军,谢佳贵,张宽,等.不同氮肥管理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1):38-47.

[8] 田艳洪,刘文志,王北兰,等.生物有机肥在大豆和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1(2):8-10.

[9] 高亮,丁春明,王炳华,等.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玉米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47-50.

[10] 杨荣,苏永忠.不同施肥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农田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积累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2010,10(3):38-40.

[11] 劳秀荣,孙伟红,王真,等.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3,40(4):618-623.

[12] 徐志强,代继光,于向华,等.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39(4):766-769.

[13] 王慎强,李欣,徐富安.长期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对潮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77-78.

[14] 陈防,鲁剑巍,万开元.有机无机肥料对农业环境影响评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3):258-261.

[15] 唐继伟,林治安,许建新,等.有机肥与无机肥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3):44-47.

篇3

一、高层对粮食经济的高度重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近几年来出台了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粮食问题,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湖南省粮食行业技能人才的现状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从2002年开始,湖南省国有粮食部门与11.5万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0.78万多人内部退养,1.8万人在岗返聘,在岗职工由原来的15万精简到现在的4.5万。笔者实地走访了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地,各地都反映粮食行业企业人才出现断层,年龄结构老化,员工平均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知识结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行业知识培训。随着国有粮食企业的改制,民营粮食企业异军突起,出现了粒粒晶、盈田等颇具规模民营粮食加工企业,但民营企业人才更为缺乏,大部分是从国有粮食部门分流人群中引进,有些是半路出家,都是“半桶水”“二把刀”,还有一些是季节性农民工。

三、经贸技校要为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长远看,人才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湖南要从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的转变,人才是关键。粮食行业的人才,既要大处着眼,培养优秀的企业家,也要小处着手,培养千万基层技能人才。

在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形势下,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具有粮食行业特色的经贸技校,应从全局高度认识到为粮食行业服务是自己的责任,粮食行业是技校生存的土壤,应深深植根于粮食行业,通过密切与粮食企业合作,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满意的培训服务;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粮食经济为己任,紧贴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要确立“做精、做强”的发展思路,以“坚持市场导向、培养技能精英、打造培训品牌”理念为引领,为粮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经贸技校的现状

从1979年到今天,湖南省经济贸易技工学校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在前2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为粮食部门培养了一万多名中、高级合格技术人才;后10年该校经受了市场条件下竞争办学的洗礼,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中、高级合格技术人才,同时也由一所普通的技工学校变成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湖南省骨干技工学校、国家粮食局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南省粮食局职工培训中心,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树立大市场观念

大市场观念指的是技校要在为粮食经济服务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办学,把粮食行业当做市场的组成部分,主动做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加油站、充电机”。

湖南省经济贸易技工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计算机信息、财会特色专业,培养出众多应用型技能人才,走俏沿海外资企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然而,笔者认为,特色专业的学生并非只能在外资企业或沿海地区就业,稍微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同样可以在粮食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例如,机械加工(数控加工)专业,学习的内容是车、钳、刨、铣、磨、钻、镗、焊等工艺,都可在粮油机械厂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得以发挥。如果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粮食生产加工机械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这些设备机械有理性的认识,让学生直接进入生产车间实习,效果会更加明显。要加强行业专业建设

受整个行业氛围的影响,技校开设的传统的粮食加工、粮油储藏、粮油检验行业特色专业,多年来无人报考,只有近两年举办过几次短期的行业培训或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人才断层问题令人担忧。

在“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全新理念下,加强和重视行业专业建设尤为重要。重视传统专业建设,让行业队伍后继有人;注重科技含量,挖掘粮食的精、深加工,延伸粮食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期货交易、粮食营销等方面专业的建设,培养现代粮食经营型应用人才,真正实现粮食行业的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4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领域和居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使得电力工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过,电力工程中也有问题存在,特别是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是所有电力工程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质量保障,电力工程的功能就不可能发挥,甚至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1 质量管理对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质量的提高是否会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是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实践中,有些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为代价,使用低规格的材料,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投入使用,才会为企业增加效益,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可以为施工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保证,从而为企业带来利益。施工中,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合理选择材料不仅带来了高质量的工程,还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工程质量必须以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为保证,因此企业在前期必须为员工提供培训,员工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错误发生率,也提高了企业效益。

其次,企业产品的质量也是影响企业业务的重要因素,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吸引客户,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企业信用度虽然不是有形资产,但它却能为企业带来客观的利益,企业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信誉才能在竞争中立足。现在电力行业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都涌入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要看产品的质量,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也才能赢得长远发展的机会。

2 强化质量管理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

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只有把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为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损耗,企业在竞争中也才能稳中求胜。

2.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观念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员工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不会按要求、按标准施工,从而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当然,质量观念不仅仅是只强调高质量,同时也强调成本意识。施工人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质量观念和素质,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必定会做好每一个细节,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作为企业,要想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就必须采取措施,比如进行培训,从职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两方面着手,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观念和素质。施工技巧的提高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减少错误,提高效率,思想观念的改变让施工人员注重工程质量,提高了企业信誉,促进企业发展。

2.2 明确的质量目标助推企业效益提升

工程质量合格是施工任务完成的应有之义,没有质量保证的工程效益为零,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初就应该要制定关于整体工程质量标准的目标,只有清晰的目标才能鞭策企业确保工程质量。比如,可以把工程的质量标准纳入到合同条款中来,只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工程才予以验收,这样就会促使施工企业注重施工质量。具体到施工过程中,企业又要为施工各阶段制定每个部分工程的质量目标,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靠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累积而成的,而且还要把质量保证的任务具体分配给各个部门和负责人,这样才能做好每个细节,确保每个问题不会被遗漏。

2.3 加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是施工质量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不可能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首先,采购人员要掌握材料市场,确保购买价格在市场价范围,同时要跟生产厂家联系,以获得更为实惠的价格。其次,在购买材料过程中要仔细检验材料的质量,安检证明以及型号规格等等,以确保材料的可使用性和安全性,同时购买材料要根据施工需要购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符合成本要求和质量要求;对暂时不用的材料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储存,不能全部堆在一起,有些材料容易氧化,有些材料不能受潮,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储存,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确保是合格的。

2.4 强化质量管理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施工过程是工程的主体部分,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为施工准备的,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调控施工现场的人和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现场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得到落实,同时可以把握现场施工进度。特别是对隐蔽性较强的工作可以起到一个监督作用,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重视现场的每个环节,加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其次,对已经制定的计划不能随意变更,如果确有必要进行修正,要经过严密论证,并报管理人员审批,然后提请委托施工方审阅,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但同时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再次,要发挥合同对施工方的约束作用,合同中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规格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施工方不按照合同条款施工,会被视为违约,将承担法律责任,特别要注意监督施工方的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以及技术人员配备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又不给企业造成浪费,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2.5 切实贯彻电力工程项目监理制增加经济效益

监理制就是与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相关的制度,监理制可以督促施工方以高质量为施工目标。制度首先必须是完整合理的,因此制度的实施必须有详实的实施细则,规定各项实施要求,同时要加大工程的检查力度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把工程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施工完成都要经过验收。另外,要着力于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对于质量检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施工方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可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只有以制度和标准切实约束施工过程,才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完成高质量的电力

工程。

3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施工质量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如果不能保证工程质量,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还会影响企业信誉度,从而影响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有必要严格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元.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析[J].山西科技,2008,(2):36-37.

[2] 周能超.浅谈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科学之友,2011,(6):116-117.

[3] 曾志刚.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3):241.

篇5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道出了目前我国集约用地的出路。过去我们用土地大手大脚,现在应该精打细算了。

我县在全国率先以亩均投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给企业排座次的“亩产论英雄”理念是近年来我县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和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亩产论英雄”的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产出,加快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前不久,我县相继召开了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狠抓‘三个一批’,加大有效投入现场会”,可以看出,我县将继续围绕“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这一总体要求,把握“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原则,始终把“亩产论英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念,突出亩均效益和单位排放、单位能耗效益,努力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环境的代价最小化和效益、产出的最大化。

作为一名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我想,我们稽山集团应该不断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把切实增加有效投入,大力实施“染整革命”,围绕节能节地降耗减排,作为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稽山集团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追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此,我们要在联合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各省地方行业协会和其他部分大型印染企业共同向全国发出《节能减排倡议书》的基础上;继续对生产采用erp管理,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完善日处理近万吨河水的自来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每日可以减少近20__吨排污量的中水回用装置。并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健全组织”这篇文章

我们稽山集团主要以印染为主,节能减排任务尤其突出。为确保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位,公司成立要及时调整“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清洁生产领导小组”,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组织落实的局面。同时各车间也要相应成立节能环保工作小组,在各班组设立了兼职节能网员,从而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络。并将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工作指标纳入到各车间签定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针对生产一线员工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从而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精细管理”这篇文章

要在全公司广泛开展“5s”管理、清洁化生产,“erp”信息化管理,提高提高公司的现场管理水平。

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选派生产技术一线的骨干参加清洁生产小组,并任命公司总经理担任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的组长,对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动员、培训,让员工深刻体会到清洁生产审核对降低生产成本、系统性削减污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高全体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落实清洁生产的相关要求,抓紧实施对清洁生产审核中提出的方案,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面使用 “erp”管理系统,利用erp具有强大管理功能,配方自动生成功能,全面灵活的工艺流程管理、工艺参数管理功能等,从坯布、采购、生产、工序、成品严密全过程质检控制,并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浪费。

三是“科技兴企”这篇文章

公司要始终坚持科技兴企方针,把技术改造作为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主要手段来抓。

要对能源浪费大,安全系数较低的老轧染生产线进行淘汰;

要继续对公司的定型机进行废气的整治,对定型机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器对外部新鲜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回供给定型机,换热后的含油烟气通过洗涤塔二次洗涤,净化的空气经过风机排空,以明显改善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要加大对水的处理,一是借助自来水处理厂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二是利用中水回用装置,对机缸清洗后色度不是很深的水进行收集、化学处理并重新回用;三是对设备加热后的蒸汽冷凝水、管道夹套的降温水进行收集直接回用于机缸,既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又降低排污量,并可以减少蒸汽的升温时间;四是借助碱回收装置,对生产中产生的含碱废水进行回收;五是对生产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全部进入绍兴县污水管网进行排放,真正做到“零排放”。

要不断改进节电自控装置和定型机散热系统。

篇6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可靠,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最优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如下: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著性。经逐步回归,使得最后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3

(27.5295)(0.0046)(0.0086)

t=(-5.4136) (15.6383) (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宣传推广,扩大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知度,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首先,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旅游宣传推介长效机制,把旅游业的宣传推介活动当作一种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其次,河南旅游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旅游营销推介的专门组织,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旅游产业营销网络。再次,河南省旅游宣传应突出中原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塑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使“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化之根”、“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等河南旅游主题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篇7

[关键词] 优化产业结构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 A

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加快我市转型发展的核心要务,2013年我市二产比重下降11.4个百分点,一产和三产分别上升3.0和8.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3.2:46.8:40.0。规模上工业增加值煤焦化比重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非煤工业比重提高到10%。产业结构明显变化,但是要深刻地认识到我市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全力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一、七台河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产业总体层次和水平较低

七台河市现有产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条低端,产品以原字号、初加工为主,附加值较低。比如,煤炭开采和洗选是煤炭资源型产业当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低的行业,这两个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大。作为煤炭资源型产业中层次较高的煤化工产业,其规模和水平虽然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基本上仍属于传统煤化工范畴,以生产焦油、煤气、苯、甲醇等初级化工产品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非煤产业的状况也是如此。现有的机械、食品、木制品、建材等传统非煤产业同先进地区相比层次较低。如机械行业,以生产和维修农业、矿山小型机械设备为主,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矿山机械主要为本地生产水平落后的小煤矿服务。建材行业则以生产矸石砖、粉煤灰水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至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则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在建项目。

(二)产业结构畸形仍未有大的改观

七台河市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是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截止2013年底,全市规模上煤焦电化企业62户、占规模上企业的54.4%,实现增加值、纳税、就业分别占规模上工业的90%、93%、90%,80%以上的国民经济活动与煤有关。非煤产业规模太小,非煤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4%。同时,七台河市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较薄弱。三次产业比例,2013年为13.2:46.8:40.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则更低。产业结构的畸重畸轻意味着七台河市结构调整难度特别大,构建结构优化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三)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产业发展承载能力较弱。

我们七台河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开采加工业多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极为严重,使七台河市的环境承载能力较为低下。开采、洗选、焦化、发电导致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综合治理、达标排放任务比较繁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难度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后续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长年煤炭开采,矿井水大量排放,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导致水资源缺乏,仅靠桃山水库已很难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煤炭开采导致地面沉陷,严重破坏城乡基础设施,山体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相伴生的煤矸石大量压占土地。目前,矿区沉陷区80.84平方公里,煤矸石堆积量超过50万立方米的大型矸石山15座,其它小型矸石山1000多座,堆积总量达到1亿吨。七台河市的地域面积本来就很小,再加上沉陷区和矸石山所占用的大量土地,产业发展的空间则变得更为狭小。

二、加快七台河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深刻分析全市产业结构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扩总量、促转型。

(一)一产要发挥低山丘陵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我市一产占GDP的13.2%,耕地面积不足280万亩,是典型的小农业。但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走高、精、特色种植业。1、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引领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白瓜、有机杂粮、菊苣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林下经济,做强果蔬产业,创新产品营销组织方式,提高特色种植业的创收效益。2、大力发展畜牧业。我省处于北纬43度至53度之间的“黄金”养牛带、玉米种植带,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2013年省政府投入2亿多元扶持45个单位1200头以上的奶牛场,今年还要增加投入。我市要抓住这样的政策机遇,盯紧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抓好牛、猪、鸭等养殖业发展。

(二)二产要狠抓产业链生成和延伸,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我市二产占GDP的46.8%,其中煤焦电化增加值占GDP的30%,占规模上工业增加值90%。要辩证分析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煤炭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继续做好煤炭这篇文章。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必须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非煤产业发展步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要按照“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发展思路,既要巩固和拓展煤炭工业的基础优势,又要发展壮大非煤替代产业集群。

1、坚持以煤为基,做强做大煤炭循环经济

煤炭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必须立足现实,继续推进煤炭循环经济集约化、科技化、洁净化发展。①加快勘探建井进度。推进深部和煤炭资源勘探,加快七煤向阳立井、七峰一井和和宝泰隆、亿达信等高效矿井建设,提升有效产能。②强力推进煤矿整合。按照省里批准的72个煤矿整合要求,坚持一个法人、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团队、一支经过培训稳定职工队伍、一个投入到位的安全保障条件、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五个一”原则,确保真整合、真重组、真控股、真投入、真管理、真淘汰,从根本上改善地方煤矿生产条件并稳定产能。

2、坚持以非煤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替代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煤炭探明储量可采年限不足20年,即使把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全部开采出来,也支撑不了多少年。而全市规模以上木制品、机械制造、食品药品、新型建材企业只有34户,年创增加值、纳税、就业仅占规模上工业的5.6%、3.7%、10%。转型决定我们这个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是七台河市的万事之首。要坚持激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支持双叶公司围绕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对外合作,带动木制品园区企业协作发展。利用销地市场优势,依托勃农、同创、坤城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农业和矿山机械制造产业。抓住全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机遇,支持大森林、大兴牧业、五方种猪建设规模化基地,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税收贡献率。依托金沙绿色食品园区引进品牌知名度高、投资能力强的食品药品企业。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及其它战略性新产业。

篇8

关键词 医院管理年 无过失医疗纠纷 对策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医疗事故的不断暴光,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过度市场化运作的医疗体制是导致医疗纠纷频发主要原因并已成为社会、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而部分媒体及其舆论为了自身利益对医疗问题进行无端的扩大和造势,这无疑进一步破坏了本已脆弱的医患关系。我院通过持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纠纷得到进一步遏制。通过对2005~2009年所发生的141起医疗纠纷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减少及化解医疗纠纷的新途径及办法。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医院管理年开展以来至2009年发生141起医疗纠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这些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每起医疗纠纷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 果

在这141起医疗纠纷中,医疗行为上存在过失,形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有16起(11.35%);在医疗行为上不存在过失,由于医疗服务质量或医疗意外等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有125起(88.65%)。各年度发生医疗纠纷例数,见表1。

表1 表1年度发生医疗纠纷(例)

无过失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发生分歧和矛盾,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而形成的医患纠葛。根据医方在医疗行为上是否存在过失,医疗纠纷可以分为过失医疗纠纷和无过失医疗纠纷。有调查显示,在医疗纠纷中,无过失医疗纠纷所占的比重要明显大于过失医疗纠纷。其中,手术科室的无过失医疗纠纷数明显大于非手术科室,临床科室的无过失医疗纠纷数明显大于辅助科室。125起无过失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见表2。

表2 无过失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情况

根据对125起无过失医疗纠纷形成原因的分析,将无过失医疗纠纷的成因分为医方原因、患方原因和第三方原因,其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无过失医疗纠纷成因分布情况

医方原因48起:由于服务态度所造成的纠纷有36起(75%);由于管理质量造成的纠纷有9起(18.75%),如接诊医师开肝功能化验单时将患者姓名写错,导致患者对化验结果表示怀疑,引起患者投诉至医院要求院方赔偿等;由于医疗质量造成的纠纷有3起(6.25%),如患者因脑梗死住院在诊疗过程中,因医护人员观察病情不够仔细,尿袋开关没开,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及次日护士抽血后忘记松止血带等原因,引起家属患者投诉至医院要求处理当班医务人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36起由于服务态度所造成的医疗纠纷中,共涉及16个科室或部门,包括8个手术科室,5个非手术科室,3个辅助科室。

患方原因17起:主要是不了解相关医学知识和不配合医生治疗,如实习生带教与保护病人隐私的问题,患者在我院行人流术时,该科有男实习生在手术室观摩手术,家属认为医院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等。

第三方原因60起:包括无法预料及避免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如产妇在我院行剖腹产时突然出现羊水栓塞,经抢救母子均成活。家属投诉要求医院支付产妇及新生儿的治疗费用等。

讨 论

从加强院方管理的角度出发,采取如下措施:①强化医疗质量督查:实行院领导、专家督查全院的医疗质量;开展医疗质量定期点评活动,对不规范处方公示;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源性纠纷的发生。②完善制度及措施:定期举办“三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将医务人员的医德表现与本人晋职、评优相挂钩。③以学法依法为突破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每年开展一次全院性“学习规章制度,改善医疗服务活动月”活动。推行服务投诉暂扣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针对患方的因素:医院有计划地对医务人员开展沟通技巧培训,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沟通技巧培训体系。

实行医疗纠纷预警制:一旦医院出现大的医疗纠纷及事故,医院在尽力抢救患者的基础上,及时与新闻媒体通报,澄清事实,给患方及公众一个交代,挽回医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咏堂,等.对社会媒体报道医院医疗纠纷89例的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2,3:157.

篇9

20__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玉米价格由每公斤0.70元涨到每公斤1.10元,随之而来一些农产品也出现了上涨,就豆粕而言,由每公斤2元涨到每公斤3.20元。这是我国近年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效果显现,也使长期困扰农民的农产品价格徘徊局面出现了转机。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自20__年以来,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了5000万亩,粮食产量逐年减少;二是粮食购销市场开放,使粮食购销环节加大了竞争力度,刺激粮食价格上涨;三是20__年我国谷物出口量增加80%以上,也是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对粮食价格调整后对我区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分析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全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截止今年6月份,我区生猪饲养量10.4万头,其中出栏4.8万头;黄牛饲养量3.9万头,其中出栏1.2万头,奶牛存栏4655头,蛋鸡存栏79万只,肉鸡出栏58.8万只。肉类总产7647吨,禽肉总产5829.2吨,奶类总产6618吨,与20__年同期相比,除了肉鸡出栏比上年同期略有减少,其它没有明显下滑现象。总的看,粮食涨价对全区畜牧业的总量、经济效益未产生大的冲击。

调查结果表明,20__年以来,粮食涨价后我区的养殖业经济效益从蛋鸡生产看,成鸡料由每吨1200元涨到1520元,每只鸡增加成本8-9元,蛋价由20__年每公斤3.6--4.4元,涨到20__年的每公斤4.6--5.4元,由于蛋价上调使每只鸡增加收入3-5元,每只蛋鸡纯收入可达15元左右。生猪生产,由于仔猪价格由20__年每公斤9-10元,上升到20__年每公斤16-18元,仔猪饲料每公斤上涨0.4元左右,按饲养到20公斤仔猪计算,每头猪增加成本15元左右,仔猪价格每头增加140元左右。而育肥猪除了增加仔猪成本125元以外,饲养每头猪需220公斤饲料,每公斤饲料涨幅为0.30元,增加成本66元,费用增加191元,而出栏生猪每公斤比去年增加1.2元,按每头猪120公斤计算,增加收入144元,所以育养肥猪效益比上年减少51元。

奶牛饲养每公斤料增加0.20元,而牛奶每公斤增加0.20元左右,按2公斤料产1公斤奶计算,每公斤奶比上年减少收入0.20元,每头成母牛按年产奶5000公斤计算,每头牛纯收入减少1000元,但每头牛纯收入仍在4000元以上,效益仍然可观。

黄牛养殖,由于玉米、豆粕涨价,每头牛支出增加80-100元,但黄牛价格与上年持平,因此,养黄牛效益有所下降。综上分析,养殖业总体效益有升有降,对农民养殖业积极性不会有大的影响。

二、粮食调价格对我区畜牧业的影响。

粮食价格调整后,对我区畜牧业生产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传统生产项目仍是稳定发展,粮价调整后,促使肉蛋价格的上涨,饲养母猪、蛋鸡和肉鸡的效益明显提高。二是有利于畜牧业的规模发展,粮价调整后,饲养成本的提高使个别小的饲养户出现弃养,但饲养大户靠规模仍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科技推广。由于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加大,靠科技管理,提高饲养的科技含量保证成活率。四是有利于品种改良工作的推广。优良品种可以减少饲料支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饲养效益。

不利因素:一是粮食价格调整造成饲料价格上涨,使养殖育肥猪、黄牛等项目效益下降,因此出现了饲养数量的滞缓。二是畜禽个体成本增加,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者的积极性。三是由于饲料价格上扬,一些小规模户无经济效益而弃养。四是养殖户流动资金需求加大,给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几点建议及对策

粮食价格调整后,为稳定和发展我区畜牧业生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第一,着力做好科技推广文章。农业科技部门要深入农户调查研究,抓好品种引进,推广畜禽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要着力强化技术推广,把科技创新和推广落实到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

第二,着力做好饲料转化加工文章。我区旺有几个乡镇秸杆作物较多,开辟饲料新途经,依靠种植牧草大有文章可做。前一阶段区农水局推广的饲料青贮是一项很好的饲料贮藏项目,要进一步加以推广,利用粗饲料加工贮藏等综合手段,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粗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效益。

篇10

围绕粮食流通“十二五”规划、加快粮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服务城市转型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提升我市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加强宏观调控、落实购销政策、提高库存管理、推进园区发展、保障军供质量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重点,以“转型发展攻坚年”为抓手,在完善调控措施、服务改善民生、推进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施、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行业文明上下功夫,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我市粮食行业经济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升。

二、活动内容和考核办法

粮食质量效益巩固年活动分为粮食购销、粮油仓储、粮食产业化、园区建设、军粮供应、经济效益等六个部分,活动内容详见各分部具体细则。

各项活动由市局相关科室负责考核,办公室负责综合考评,具体内容见任务分解表。

四、方法与步骤

(一)活动筹备阶段。3月份,根据省局开展全省粮食质量效益巩固年工作部署,成立我市质量效益巩固年活动领导小组。

(二)动员部署阶段。4月份,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起草制定我市粮食质量效益巩固年活动实施方案,20日前召开全系统动员大会,广泛宣传,营造活动的深厚氛围,同时方案上报市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和省局。

(三)活动实施阶段。全年,各单位认真实施粮食质量效益巩固年活动。

(四)总结考评阶段。2012年12月20日前,各科室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成果,并形成单项活动工作小结,按照考核细则打分,收集整理好活动的各项资料,做好资料上报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强化领导。根据我局实际,成立我市粮食质量效益巩固年活动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