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07 08:0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
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是导致就业难题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实践与创新发展能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有效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立足于专业特点,脚踏实地地积累和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根据对口职位的要求,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专业人才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专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特点相契合的关于如何协调不同岗位的职位要求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以及专业人才开发职业素质、发展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结合的一种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对宾果求职网、新职业网等专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信息的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对口职位要求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并能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查询服务。(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熟悉劳务派遣业务。(5)熟练使用office、Excel等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自愿从事基层公共服务事业。(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12)普通话标准,会公文写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13)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14)积极努力,不怕吃苦,心态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15)领悟能力强,执行力强。(16)工作认真,仔细,耐心,踏实,稳重。(17)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8)工作有条理性、计划性,原则性强。(19)具备良好自我学习能力。(20)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在这些职位要求中,(1)-(10),是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打造专业技能,是进入相关岗位群的“敲门砖”。而(10)-(20)是对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要求,职业教育界称之为“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保住岗位和晋升职务的筹码;从职业角度来讲,通用能力是所有职业均可适用的能力,是对职业适应和流动具有普适性的、可迁移性的能力要求,是一种“可携带的”、跨职业的综合能力。打造通用能力,既是获得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劳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必要途径。
具体来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应该打造如下就业能力:
1.掌握社保理论知识和精通社保实务操作技能
学习社保理论知识和社保实务操作技能,有助于形成本专业人才特有的积累性学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理论性和共性教育过度、实践性和个性教育不足的弊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针对,在加强实践教学上下工夫,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把职场的环境引到学生身边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如在实验室,大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工作流程的模拟仿真操练;在职场情景再现的系列实验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可以体验相关职位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在实习基地,大学生参与实际的业务操作,可以获得社保实务操作技能的实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的学校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在校内开展面向师生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和实务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开展面向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的公益活动,本专业大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实战经验。因此,大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实务操作技能。同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大学生提高技能创新、理论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了解社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入社保实务专业论坛,不失为自主学习社保实务的一条便利途径。例如,由我国社保实务界知名人士余清泉创建的“我要社保网”就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交流论坛,它同时提供免费的社保实务难点热点问题的咨询服务和社保实务教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学很多社保实务知识与技能。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据学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接近80%的毕业生去了企业。他们大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社保专员、劳动关系专员等岗位工作,也有少数人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因此,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系统把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掌握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务操作技能。在课余时间,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下载一些实务手则,进行自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岗位竞争的角度看,由于去企业的本专业大学生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就业机会,所以,必然面临着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职挑战。为了化解竞争压力,本专业大学生应该报考“人力资源师”,通过人力资源师的培训与考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上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特色,能形成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
3.增强计算机运用技能
社保经办与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例如,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是网络管理员兼劳动保障咨询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熟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对各种常见的安全产品,如在防火墙配置、防病毒、入侵检测等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精通局域网、服务器的维护,熟悉宽带技术原理,熟悉使用路由设备,精通共享技术,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因此,本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4.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相对于小企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而言,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设置上一般都有较细的分工,它们大多设置了社保管理员或劳动关系专员等直接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位,因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本专业大学生把握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提升综合素质
学者对综合素质有不同的理解。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出发,笔者认为本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IQ方面,关键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自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掌握有效的方法;在AQ方面,关键是学会心理调适和身体调理,增强抗压能力;在EQ方面,重点是学会与人相处,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6.积累工作经验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工作经验者一般是优先录用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计划地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兼职,也可以应聘用人单位的实习生岗位。
二、摆正就业心态和掌握求职技巧
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摆正就业心态,才能找准就业层次定位,也才能根据就业层次定位,积极乐观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从而缓解就业焦虑,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完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处于岗位金字塔的顶端,而其余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在“非精英”岗位层面就业,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序列。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领域,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是在社区和企业。所以,本专业大学生要培养自身对基层工作和普通岗位的职业热情。
求职技巧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一起构成就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因而大学生要掌握简历的写作、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性回答等求职技巧。这些技巧既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而习得,也可以从网络或书本自学,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来的技巧在运用中显得自然而贴切,从而受到招聘方的欢迎。
三、通过报考研究生提高就业层次
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社保基金投资与决策人才、社保基金精算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据专家估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万人。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是奇缺的,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甚至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近两年,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在招聘本行业人才时,也逐步提高了对学历层次的要求。这些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需要通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来培养。因此报考研究生,是本科生提高就业层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薇(1984-),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课题项目: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编号:VEYP500)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600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然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非社保专业科班出身。故经济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为回应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周爱国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着力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学校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为例,拟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剖析社保专业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确定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探索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路径。
二、关于天职师大社保专业现状的调查
(一)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2009-2011年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每年毕业生在40名左右,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职业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且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就业的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毕业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理论;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office办公软件、行政公文写作、普通话、外语;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天职师大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社保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学科架构已基本成形[2],天职师大同其他学校一样设立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含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倾向于管理学领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突出体现社会学背景,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注重其经济学方向的培养,此外有些学校突出了社会保障在法学和行政学方向的专业特色[3],天职师大侧重的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虽然目前社保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但却带着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4],多数高校忽视或轻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不设置,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技能,在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却找不到工作,发生结构性失业。天职师大的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难的现实,社保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保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社保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1]。据天职师大的教改经验,本研究认为,围绕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选定拟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进行匹配性课程统筹
社会保障岗位工作内容的学科交叉性特征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而在短暂的大学期间全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并不现实,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选择要侧重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管理学院应侧重培养学生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企业福利等专业技能;经济学院应侧重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能力的培养;社会科学学院应侧重社区服务、劳动就业服务能力的培养;行政学院应侧重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状况提出相应对策的能力的培养。而后根据选定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篇4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 高级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将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应用处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筹划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确定自身专业培养的特色,走专业特色培养之路,而不是大众化的培养模式。
一、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专业培养特色
为确定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财经院校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一般来讲,财经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教师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院校的优势。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
二是本院(系)教师的专业结构。本院(系)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特色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财经院校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但若专业的院(系)师资不能得到反映,就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三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要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财经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主要为政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员工福利管理的人才,为保险公司培养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人寿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人才。
基于此,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特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经济学功底,须有财政、投资、会计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工作。
二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管理学功底,须有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的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保险学知识,特别是保险精算等专业知识,须有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保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一思路将贯穿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应体现出来。
三、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立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特色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之上。
其次,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特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关键。整个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以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
最后,专业相融合。所谓专业相融合,就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融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包括保险公司从事员工福利、企业年金管理等工作,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原理、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学、经济应用数学等。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专业特色方向模块。专业特色模块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相关课程。
首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包括社会保障资金会计工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工作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次,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管理,特别是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
篇5
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全省6516万人口中近70%也就是4500万人在农村,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人,其中有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且每年新增60-70万。全省耕地面积仅为6400万亩,人均不到一亩五分地,仅仅依靠农业资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选择。
一体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抓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通过抓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打造政府品牌;通过抓社会保障,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后顾之忧,提高了转移就业的质量,增强了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无忧化,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一大产业来抓。2003―2005年,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地方安排总投资2.54多亿元的8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分别为六安、巢湖、宿州、阜阳、安庆、皖南、毫州、滁州)22个项目陆续在建和完工。按培训后转移一人年增加纯收入600-1000元保守估计,仅这一项可使全省农民每年增收60-10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提高的贡献率将超过50%。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安徽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和“皖北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整合培训资源,从今年起,拟将这8个就业服务体系作为“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
目前,在推进一体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培训方面。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近5000所,每年培训农民工不到50万人,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不到6%。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薄弱,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规模及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培训管理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协调,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培训学校生源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不灵活,培训资源大量闲置。出现了主要劳务输入地劳力型民工过剩而技能型民工严重短缺,培训规模小、培训资源闲置浪费而渴求提高技能的大量农民工得不到培训的新矛盾。
二是在转移就业方面。目前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70万人,每年输出900多万人。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省大中城市;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建筑、纺织、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大多数输出劳动力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也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纠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
(二)
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途径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编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围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建设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体化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围绕转移就业这个中心(一个中心),加快转移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基地建设(两个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向县域城镇、向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转移(三个转移),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四个转变),实施安心工程。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即到2010年,全面提升我省100C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每年劳务输出保持1000万人左右;到2015年,使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用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一、抓紧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资金
根据市场需求,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功能,提高规模和档次,打造劳务经济政府品牌。为此,应尽快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经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清理整合资源,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公办培训学校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培训实体,逐步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支持重点培训机构改造和兼并薄弱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头作用的转移培训基地。继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项目建设,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和复退转业军人的技能性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规模和层次。
三、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加快转移就业
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域城镇转移就业;努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立足省内,力争省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省内大中城市和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就业、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转变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转变就业和农民向市民转变就业。有计划地在全省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转移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努力加强社会保障 积极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派出机构,督促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维护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房屋开发商在大中城市成片建设面向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住宅区,配备相应的医院或诊所和其他的服务设施,兴办合法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类学校等。在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探索实施安心工程。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相关组织在提供劳动力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帮助中介机构实现全国联网。使中介机构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成为依法运作、优质服务、合理流向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延伸到乡镇及用工企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六、以转移就业为中心,加强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
篇6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禁冻结或划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通知》(法〔1999〕228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禁冻结或划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通知法〔1999〕228号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据悉,最近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审理或执行经济纠纷案件中,冻结并划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特通知如下:
篇7
专业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性、交叉性较强,需要对国内外的财政金融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是效仿别国建立,直到2010年才出台《社会保险法》,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而发展慢,所以我国急需培养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理论人才,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功效。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从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如果按每所高校每届100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全国大概每年输送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1.4万人左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来看,在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依托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经济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财经类院校大多依托其经济学背景,偏重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经济学专业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凭借其良好的金融、财会和经济学学科优势,培养能从事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公共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综合类大学依托社会学背景,偏重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例如苏州大学以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为支撑,进行具有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1.3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偏重于医疗保险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方向。法学类院校依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背景,偏重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法律方向,培养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
2、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现状
2.1专业依托的学科背景。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以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突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现有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5个。其中,民族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和优良的学术传承。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1年批准建立,2002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二批拥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个建立该专业的民族院校。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本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始终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培养体系。
2.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主要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原公共管理系)的教师承担。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和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本专业将理论研究的目标集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市厅级、校级及横向课题等其他项目10项,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也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2.3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一方面,我们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开设了诸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等财经类课程;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该专业的需要,添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系统课程。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本专业就业人数的主要流向是升学、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大中城市的教学、科研、企业等单位学习与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定位
3.1专业基础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大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为依托,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宗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坚实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3.2专业特色定位。
3.2.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先进理念的渗透,国内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已提到了日程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则是其核心。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开设了多门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少数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外,大部分的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仍是企事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3.2.2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向。民族学是我校优势学科,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会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的社保人才,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围绕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形成多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研究,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的优先序安排,将研究的重点集聚于民族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等方面,为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2.3金融保险方向。由于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保险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加剧,保险行业急需管理型及操作型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保险学、保险精算等相关课程,可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
篇8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社保;档案管
我国当前的经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L”型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就业问题将继续是考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加速劳动力就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然而就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总体情况形式来看,我国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甚匹配,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严重落后,这给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严重的挑战。
1 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现状
劳动力就业档案主要指的是在各个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就业管理形成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开展对对劳动者的权益的维护。由于当前经济充分发展,社会劳动力流动性非常强,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在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就需要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档案进行相关的整理保存。目前,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小微企业,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以及档案管理方案。
2 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在劳动就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二一十世纪之初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背景下,很多国企优质劳动力的档案失去了管理单位,独立在人才市场上流转,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小微企业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输入,使得企业的员工档案管理进行更新,同时由于需要管理的档案数量增多,倒逼各个私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加快劳动就专业档案管理创新模式;同时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其他问题,如档案管理随意、基础档案管理设施差、档案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劳动就业档案内容存在缺失、档案管理环境混乱,以及档案转交手续不全面等现象还有待解决。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地域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我国城镇企业和农村地区企业在劳动力档案管理上存在城乡二元差异,因此在加强原有城镇企事业单位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村办企业小微企业的档案进行专业管理,同时对农民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专业档案进行重新整理。由于农民工密集型企业的社会属性,无法认识到劳动力就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对农民工密集型企业要求对劳动力一系列档案不重视,因此对农民工的劳动利益存在的一定的影响;另外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受教育程度不够、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因而在个人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当前的农民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一现象,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农村劳动力输出档案,将农村输出档案进行归类、汇总。在农村建立劳动资源信息库,对当前农村的劳动力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农村农民工劳动力档案管理完善。
3 社保体系档案管理现状
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障方面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其一,社会保险专业档案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面对我国劳动力社会保险庞大的数据,以及庞大的档案资料,在当前的相关档案管理现状下,社会保险部门出现严重的管理失衡,各种规章制度浮于表面,弊端越来越多,信息不对称也越发严重,社保部门档案管理部人员协调难度加大,直接影响到工作积极性,由于衔接问题不畅,导致很多的缺档、漏档现象,对劳动力资源的切身劳动权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社保体系管理部门进行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研究制定新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方法。随着新社会保障专业档案管理方法的出台,社会保障专业档案进行有效的规范的整理,不同地区、不同属性的档案进行归类,重复信息加以有效利用,相互衔接配合协调思路畅通,然后由社保中心进行集中式管理。同时针对医疗保险方面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机制,对保险目标档案管理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各级医疗保险标准化,使得医疗保险服务流程规范化,被保险者信息网络化,从而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而集中式管理。
其二,社会救助专业档案 。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各种慈善机构统一组成。社会救助档案指的是各民政部门在社会救济事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专业档案。随着当前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也随之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也在社会救助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民政部门社会救助档案的提出,促M城乡二元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增加,要把握住最基本的标准,保障最底层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和谐社会稳定和均衡发展。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事务处理机制,通过综合社会救助对象文件的信息档案管理,及时收集、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对象信息,并及时与其他单位实现扶贫、救助信息同步。同时,积极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管理体系,主要以“三无”人员作为社会救助重点对象,并及时根据救助对象数量减少的现状,建立完善定期更新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当前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现状,我们必须看到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劳动权益和自身保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配合协调,制定一系列有力措施,从而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代盛,邓力源.人口红利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3):115-122.
篇9
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领域的优势,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对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技能提升培训教材、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创业培训教材以及大学生鉴定取证培训教材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下面就对其中的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和创业培训教材的特点一一介绍。
技能就业培训教材
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技能就业培训的主要培训对象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人员。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需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目前已形成社区服务类、餐饮酒店类、服装制作类、美容与保健类、建筑与装饰类、制造与修理类、商业服务类、文秘与计算机类,共8大类、涉及二产和三产近两百种职业(工种)的教材规模。在组织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并力求使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短 教材适合15~30天的短期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培训者掌握一种技能,从而实现就业。
精教材中只讲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详细介绍有关的理论,避免多而全,强调有用和实用,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培训者。
易内容通俗,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材以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一步步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从2000年起一直不断探索劳动预备制培训模式,陆续开发了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服装制作、建筑等类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积累了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出版的丰富经验。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人员(两后生)开展6个月至1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改版,并新编了美容保健、数控加工、物流类专业教材,丰富了教材品种,更加适应劳动预备制培训新需求。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劳动预备制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新的课程体系。各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为《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选修课教材为《应用数学》《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劳动保护知识》《实用物理》《交际礼仪》。专业课教材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教材和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材,每个专业一般2~3本。
这种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学员达到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创业培训教材
创业培训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中的重要系列教材。
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9-02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高等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运营、保值增值、监管等的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制度成败的关键。目前,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保障相关行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原有的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保障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为社会保障领域培养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求。
一、社会保障基金发展概况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由此产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阶段,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总量也随之增多。2011年9月财政部2010年度社保基金决算状况:201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7 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预算的111%;总支出13 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预算的98%;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 761亿元,年终滚存结余21 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①
随着中国社会保障的日趋发展与完善,为了培养相应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部分高校相继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日趋成熟。
二、高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方法单一。目前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形式基本局限于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课堂教育,轻视社会实践教育。虽然这种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受到制约。使学生只了解和掌握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理论知识,却不熟知社会保障基金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筹集、投资运营管理;创新意识差,导致用人单位抱怨,造成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中看不中用的局面。
2.教材种类匮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各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不断成熟和完善。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材种类少,可选择性小。教材内容或过于简单,训练习题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或过于冗长,理论性太强,内容陈旧。总之,缺乏适合高等院校学生使用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操作的教材。
3.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前高校对学生考核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考核的标准也不明确。考核内容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形式上以闭卷考试为主,轻视了实际应用和操作的环节,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为了确保学生实践能力达标,学校应健全、完善相关的考核制度。
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一个思想、学识、情感和感受的互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授知识和接受教育。教学中应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教学主体;注重联系实际,突出时效性;讲究教学艺术,加强情趣性;关注学生心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建议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的案例分析、安排课堂讨论、情景模拟。
1.启发式教学。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内容较单调乏味,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先提问后讲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研读、分析、判断和研究,阐明对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熟悉的掌握具体的社会保障基金征缴、保管、投资运营等方面的内容,也为了使学生及时掌握实际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及趋向。首先,教师课内外收集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可就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请学生讨论;其次,对其讨论意见作出相关的评述与总结。这样的互动沟通不仅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可以令学生身临其境地处理问题、提出方案,有效地训练学生灵活应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景模拟。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较强的操作性的特点,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模拟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录像资料供学生观摩、研究和讨论。其次,教师可以假设某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比如,可以组织一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操作流程,从政府、管理者、投资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度模拟整个操作的运作过程。在模拟教学中,讲解的内容会变得很直观、具体,易于掌握和吸收。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关注和敏感度,使学生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选择好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在已有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材中,更多结合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经验。目前,使用较多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教材有林义编写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吕学静编著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我们选择林义编写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为指定的教材,是认为教材内容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统一,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也逐渐凸显其重要作用。书本内容主要是结合这一主线展开,前后贯通,既易于教师把握重点和要点,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
此外,教学活动不仅要选好适合学生的教材,也应选好适当的参考书。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用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等,补充了教材中缺少的内容。这对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素质是一种有益的举措。
(三)优化考核方法
以“分”为本、僵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往往是不科学的,其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方法根本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落脚点,大力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
1.闭卷考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笔者认为,要改变以单纯闭卷笔试为主的传统理论课考核方式,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考题,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比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同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陈述、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进行测定,比重为总成绩的10%~20%左右。这样,通过闭卷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通过平时考察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重视课外实践与课程论文。除了课内的考核,教师还应注重课外的考察。鉴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联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相关部门,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组织学生到现场了解国家以及地方的社会保障基金相关运行制度使同学们有了更深层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组合同学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辩论和专题研究,甚至可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结束之后就自己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兴趣问题进行研究,提交课程论文。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多角度和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考试变成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2004/2005/2006)[EB/OL].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