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其基础性、战略安全性并没有因为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降低。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技术以及环境等的深刻变化,中国农业愈加面临一些严峻和紧迫的问题。如生态环境与土壤污染、基因技术与粮食安全、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进步与应用、农业与其他产业利益的平衡。而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备,有望成为理顺上述各种技术、价值、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平台之一。
一、我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基本现状与问题
就特定的国家、国家内部的地区和特定的社区来说,它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是获益还是受损,取决于其自身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所能适应的程度。相比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结构零散,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全部劳动力中农业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农民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而务农收益却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农业科研从立项、研究到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和依托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这样的系统平台。而目前中国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之间严重脱节,致使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例如,在我国已经取得的农业知识产权中,产权主体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科教单位的知识产权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效率深受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农业技术存在重量轻质(即注重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技术而对提高其品质的技术关注不够)、重生产轻加工、重常规轻高新,以及重知识形态轻生产力形态的所谓“四重、四轻”的特点,从而使中国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农业增长的重任。因此,创建一个有效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对于推进“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十分必要。
对中国这样一个技术暂时相对落后而人口又众多的国家,农业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以及工商业发展的物质资源供应和内需市场支撑。在全球化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只有依靠农业、农民以及农村这个巨大的内需市场,才有生存发展和逐步壮大的可能。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全球经济中显示出的强大缓冲力量,为其他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因此,农业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安全。农业知识创新是农业技术及应用的知识基础与源泉,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合理、全面、系统的创新体系,直接影响中国农业的技术应用与进步以及国家的农业经济增长。完备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目的应该是为基础研究、战略与政策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等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并全面系统地协调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个方面,使研究产生的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真正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创新是一项系统化要求很高的活动,任何单一的因素无论有多重要,都离不开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平台。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创新才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其最终的目标。
二、对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考察
如何构建完备合理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有没有可供借鉴的一些经验和启发?在这个方面,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同样是农业资源稀缺而农业却极其发达的西欧小国荷兰。荷兰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小国,人口1640万人,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万平方千米,仅相当于2个北京市的面积。陆地面积的58%作为耕地和牧草地用于农业。人均耕地与我国基本相当,不足1.0亩,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3.1%。然而,荷兰的农产品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08年)。农业人口不到世界农业总人口的0.02%、耕地不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0.07%,但却生产了世界9%(且花卉等没有被计算在内)的农产品,荷兰农业也因此被惊叹为“奇迹”而为世人所瞩目。成就荷兰“农业奇迹”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而在诸多的原因中,反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以农民为核心建立的全国性农业知识创新体系。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是指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三者协同发展形成的“OVO”(即荷兰文单词Onderzoek(研究)、Voorlichting(推广)和Onderwijs(教育)首字母的组合)三位一体。研究、推广和教育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三者的紧密协作对荷兰农业长达百年持续稳定和引领世界农业前列的发展功不可没。
1.“OVO”的产生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农业危机。面对这场农业危机,荷兰政府没有采取法国和德国等所实施的消极保护主义,而是意识到必须开放市场,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积极建设自身的能力,把农业提高到新的水平,推动农业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正是这项政策开创了私人部门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导致了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产生。这种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三个支柱的结合及其与农民的联系,成为荷兰农业的基础,给荷兰农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荷兰农业在一个多世纪里稳步发展并领先于世界农业的关键因素。荷兰自1950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每年都在4%以上。
为什么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能够在产生之后就一举成功,且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据笔者多年来对荷兰文化的了解,原因之一在于荷兰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荷兰文化崇尚协商合作,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决策,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以避免剧烈的冲突和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出协商制度对保障“OVO”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2.“OVO”的运行
“OVO”的运行是紧密围绕研究、教育和推广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即通过研究产生知识,通过教育传播知识,而通过推广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术。
农业研究分为基础研究、战略与政策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是为了产生新知识和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应用研究主要是将研究和实验成果用来解决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用研究一般在试验站和实验性企业中进行;开发性研究是保障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一般由试验站和实验农场进行。各类公司、私营企业和合作社也是开发性研究的重要参与者。
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产生的成果最终只有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发展。科研机构与试验站和推广部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荷兰高效的农业知识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农业研究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成果能够迅速传播到每个农户并在全国推广普及。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技术咨询服务组织进行。荷兰的农业推广体系包含双向反馈:一方面,由大学和研究所以及试验站等产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会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如各种合作社、育种公司、畜牧兽医站等普及到农户中间;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们又不断从农场主那里获得反馈过来的要求,以便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这种方式,荷兰农业的很多研究能够快速有效地用来指导生产,从而转化为生产力。
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机构遍布整个荷兰,从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到高等职业教育农学院,再到正规的大学教育(指瓦赫宁根大学和乌得勒支兽医学院),农业教育包括各种级别的课程。为了向农民传播新技术,各地还对这些技术进行实地示范,并定期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合作社和农场主组织也会经常到有关的大学和研究所去请相关人员上门来为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方式,达到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使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农业科学知识,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总之,荷兰的“OVO”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强调不同类型的研究、推广和教育机构之间协调一致,充分运用协商机制,既使研究机构产生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等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到生产链的其他环节或者教育部门,又能使农场主或农民组织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快反馈到研究部门。当然,这个高度一致和协调的体系的运行,不完全是靠“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荷兰农业部在提供资金和参与管理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
“OVO”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以明确的创新目标、上下互动的作用方式,以及从政府职能部门到研究机构再到农民组织的广泛参与为特征,对促进荷兰农业的成功达半个世纪之后,其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减弱。原因之一在于全球一体化使相关各利益主体的一致性产生了分歧。如以往农业创新的目标在于保障食物安全、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率和提供农业就业,如今,各主体利益的逐渐分化使得研究和创新的目标更为宽泛,不仅要反映农业部门单方面的利益,也要更多关注社会的其他方面。
图1荷兰农业研究与教育之间的关联图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从1996年开始,荷兰对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将原农业部所属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和农业研究院所合并成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通过合并,形成以瓦赫宁根大学为主的基础研究、以原农业部所属研究院所为主的战略研究和以原农业部所属研究试验站为主的应用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统一的农业研究体系,以保持荷兰农业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图1显示了改革后荷兰农业研究与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
在新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中,科研部门在专业化和综合性上有所变化。保持一定的专业化有助于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保留必要的精锐力量,有效地应对竞争;而发展综合性则能从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出发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图2显示了改革之后瓦赫宁根大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它充分地体现了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平衡,以及从不同层次对整个社会的关注。
图2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方法论在这种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中,政府重新审视了自身在创新体系和社会中的定位。他们认为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如景观、自然和环境等公共品,因此只对负有公共服务责任的研究所提供一定的经费,而将对农民的经济福利所承担的责任留给企业家(农场主)本人。农科院则从全额拨款逐步变为自负盈亏。农业知识创新模式变成如图3所示:科研部门、教育机构、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农场主、农民组织、农业加工企业等)广泛参与,开展合作创新,将以往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绝大部分创新费用的状况变为公共和私人资金的结合,以激励创新,分散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种公私合作创新的模式能够快捷地将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产生的知识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而这些应用科学研究组织本身就是独立的、高科技的创新性企业。
图3荷兰的农业教育、科研与创新
以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改革为主的新的农业知识创新模式已经运行了近20年,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能够符合变化的世界和由此所产生的新需求。
三、构建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系统思考
中国与荷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荷兰先进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文化积淀久远,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更需要将历史文化与现状加以综合考虑。因此,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问题。
一个系统的好坏,可用以下几点基本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系统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可执行力、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宏观结构和完善的功能性、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间的接口是否清楚。笔者拟从这些方面对我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出几点思考。
1.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可执行力
荷兰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有明确的目标,即以产生实用、可行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观念直接为农民服务为创新的目标。明确的目标使得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在统一的指导下形成了信息流畅、价值转化高效合理的一体化链条,取得了良好的实际生产力效果。
而在我国,尽管大规模地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与成果的转化已进行了很多年,但实际的转化仍然非常艰难,转化的生产力效果及转化率提高的幅度均不显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除其中份额较小的物化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较高外,大量的非物化技术成果、服务性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都比较低,甚至不能商品化,无法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集中统一的目标导向和约束,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可执行力,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效果和效益必然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知识和成果的转化动力应该主要来自市场。一项成果能否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主要取决于有无经济价值,也就是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或服务能否卖得出去,能否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效用。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利润大,那么成果就可以很快被转化,否则就不能转化或是转化慢。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大都是在实验室或实验田中取得的,而实验研究成功,甚至小区实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的成功。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含项目的提出、选择与确定,研究与实验、中试、成果鉴定、推广与应用等多个阶段。但目前我国涉及到农业政策、科研、推广的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不同组织存在典型的“散、乱、多”现象。各个部门、环节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集中统一的目标,造成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者相互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与效果不佳。
例如,很多农业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目标取向不对,不是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而是面向政府和上级。有些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验收、鉴定所花的时间和经费要占到课题经费的绝大部分,真正用在课题研究上的费用反而不多。同样因为目标取向的原因,政府项目科技带动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缺乏创新能力,推广模式重点放在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上,没有注重农业技术的实效性,而且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并没有在农业市场上取得优势,并没有撼动传统农产品的地位。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要素和环节较多,它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受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形成,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即以产生实用、可行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术直接为农民服务为目标,才可能全面系统地指导和协调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个方面,整个系统也才能因此而具有比较好的可执行力,使研究产生的最终成果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真正促进中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合理的宏观结构和完善的功能性
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所需要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综合性的技术和制度,一项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多种技术的配合,并且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按照系统的观点,中国农业知识创新系统所涉及到的众多要素,必然有其内在的关联性以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合理机制。农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机构、某一政策或者某几个人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形成乃是多种因素、多个方面共同作用渐进而成的结果。在考虑中国自身历史文化因素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理顺关系,确保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合理的创新系统结构和完善的系统功能十分重要。系统内部如果出现结构性问题,将造成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脱节,无法形成合力。
与荷兰的情况基本一致,从宏观的、概念的层次上,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最核心的要素也应该是科研、推广和教育。和这三者相对应或直接相关的主要有基础研究机构、应用与推广机构、农业企业与中间商、农民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创新体系的内核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中介服务。同时,政府在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与行业协会、信贷与金融机构及其他一些技术机构形成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外围支持部分,主要体现农业政策制定、信息网络与技术、信贷与金融服务和行业管理等功能。内核与外围的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创新体系,如图4所示。
在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内核中,科研、推广和教育三者的功能定位要考虑中国自身特有的情况。比如,科研的立项、申报应改变面向政府和上级的取向,重点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应用性、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效益等。农业科研人员在选题时要深入实际,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精心预测基础上,摸清实际需要和现存问题,因地制宜地选准选好研究项目,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根据生产变化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修改课题,体现做课题时就想到用课题的意识,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而且易转化。同时,推广、教育工作也应考虑中国农村封闭的传统、偏重城市教育的理念和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等特点,在农民的文化、技术与经营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合作意识薄弱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非常需要农业院校等第三方的介入。完善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便于将推广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迅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农民中间。
图4中国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构想3.接口清楚、信息与价值链流畅
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交流渠道称之为接口。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系统中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不仅包括信息的流通,也包括价值的转化和交换。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和通畅地流动、价值的转化是否高效合理,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在系统不同要素之间流动通畅,能够在系统中产生巨大的价值转化效应,而价值转化和交换的需求,反过来又是信息的重要反馈。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和技术的发达为农业知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可能性,但创新的不同主体之间,广泛存在制度的壁垒、传统观念的差异、文化氛围的冲突,严重阻滞了协同创新的实现。对于农业科研成果、产品与市场、消费需求等信息的加工、获取和应用究竟应该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还取决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接口是否清楚,即整个系统中有没有强大的驱动力使得信息及时、准确和通畅地流动,以及价值(利益)得到高效合理的转化。除了必要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创新体系是否具有促进信息流动和价值(利益)转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首先,战略层次上国家的农业政策、相关的激励制度所发出的信息,指导和影响着向下各个层次信息的产生、流向,以及系统中各要素间价值(利益)的转化和交换。战略层次的信息对于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各方面起到综合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这类信息是否符合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就决定了其对中层、基层信息的影响,这是整个创新体系最关键、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有力联系与激励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相关团体)为共同的最终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相关团体)的基层目标均可借助系统平台得以实现,而他们最终形成的客观合力,则有利于整个国家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应用和推广中介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中,应用和推广中介往往起到连接两头的桥梁作用。我国农业科研的立项、研究乃至成果的转化与农民或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研究者和需求者两头的信息不对称。中介一方面可以作为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评估者、者,另一方面也可以扮演各要素间价值(利益)转化的操作者、中间商,是整个创新体系内信息流和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例如,一项农业科研成果本来具有很好的技术创新价值和潜在市场前景,但研究人员往往不善于也没有精力将其推向市场。而农民或农业企业也不一定能够及时了解到这个信息,或者无法了解、看到这项成果的市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既有一定技术素养又能敏锐地洞察市场前景的中介恰能发挥所长,为研究者和需求者相互之间达成交易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因此,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驱动力量,而应用和推广中介既是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要素组成部分,也是该系统中其他要素资源配置和价值转化的剂。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系统接口是否清楚,应用和推广中介的连接、媒介和作用至关重要。对应用和推广中介机构的政策支持和加大投入,必将有利于整个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发挥系统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要实现“十二五”的经济目标,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构建的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高校知识创新投入指标和高校知识创新产出指标2 个一级指标和R&D 人员总数、R&D 经费投入、研发中心总数等11 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黑龙江省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 :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系统的主体,在知识创新中具有源头作用,并且具有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学术氛围等优势。据统计,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有70%诞生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高校正在成为各国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黑龙江省要实现“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黑龙江省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创造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提高黑龙江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提高黑龙江省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地扮演着知识创新的中心、知识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智力支柱等多种角色。提升黑龙江省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激发高校自身的知识创新活力,既是黑龙江省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黑龙江省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需要。而如何客观评价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提升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1 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的过程,客观的评价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也是比较困难的。本文根据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的实际情况,依据科学性、可行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建立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科学性是指,建立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科学合理,不可以漏掉任何一个关键因素,也不可以增加任何多余因素。
可行性是指,建立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可从高校的相关部门搜集数据的,而不是套用晦涩的术语难于搜集数据的指标。
客观性是指,所建立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客观实际的,不是由某个人主观意志决定的。
系统性是指,评价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应把高校知识创新看作是一个系统,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因素。
依据吴洁(2007)构建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能力、科技能力和收益性指标[1];刘敬严(2008)提出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产、技术资产、市场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和知识创新成果[2];罗洪云(2015)将产学研协同知识创新体系划分为人员、资金、支撑、成果四个维度21个因素[3];林向义(2009)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划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并提出了2 个一级指标和26 个二级指标[4];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本文将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知识创新投入和知识创新产出2 个一级指标,R&D 人员总数、R&D 经费投入、研发中心总数等11 个二级指标,如表1 所示。
2 小结
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提升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衡量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高校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本文结合多个学者的观点以及走访黑龙江省高校实地调研,得出了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为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提供帮助,研究成果也可为全国范围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洁.基于熵值法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53-56.
[2]刘敬严.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3):8-13.
[3]罗洪云,林向义,王磊,曹明阁.产学研协同知识创新体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2):8-11.
[4]林向义,张庆普,罗洪云.基于DEA 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18(4):152-158.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协同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3D01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研究”(GBD1213053);东北石油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产学研协同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013QN206)。
篇3
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
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机制,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适应气候变化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
整合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实现集成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适应技术创新研发的主体力量,
组织机制是实现集成创新的体制基础,协同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保障,资金机制
是集成创新的物质基础。最后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关键词 集成创新;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 X321.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01-05 doi:12.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1
无论是由于自然因素,还是人类活动导致,以变暖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突出的风险问题之一[1]。1992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中,将适应和减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2],但在《公约》通过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以《京都议定书》为标志,减缓一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努力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便现在开始采取最有效的减缓措施,气候变化的趋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3-7]。因此,适应气候变化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8-10]。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11-12]。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规避不利影响,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艰巨任务[13]。目前国内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形成了一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4,13]。然而,不同技术的应用领域、影响范围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对国内外各适应技术进行集成,为我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从而更好地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1 集成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集成创新是现代社会各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14]。然而,究竟什么是集成创新?学者就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4-15]。大多认为,“集成”是指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依据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体的过程,这种集成系统的功能要远远大于单个要素的功能。因此,集成是系统内要素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也是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集成创新是创新行为主体的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
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指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2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需要从技术整合、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以及资金机制等5个方面来实现。
2.1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
整合是适应技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手段。不同适应主体或决策部门需要整合不同区域与领域的资源与能力,才能形成整合的创新能力,实现集成创新。不同领域或区域以自身的能力与资源为基础,寻找具有互补资源和能力的领域与区域,如农业领域与水资源领域的适应技术整合,并且需要将他们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到自身的能力体系中,从而形成集成的资源和能力,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体的集成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阶段,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合集成亟需开展的关键工作包括: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清单编制;优选现有比较成熟的适应技术,吸收最新适应技术研发成果,评估其综合效益与适用范围,构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分析主要领域和区域的近期(2020年前)关键适应技术需求。讨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潜力与技术限制因素,国家未来10-50年适应技术发展途径,适应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建设投资需求分析;分析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建设需求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国家适应战略规划;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机制、技术研发等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调研气候变化对建筑业、交通运输、旅游、商贸等产业部门和电、水、气、热及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提出相关产业调整结构与布局,捕捉商机和基础设施调整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标准的建议,研发关键适应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
2.2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制订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实行适应行动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同领域与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关于适应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还有待通过科技创新机制来实现。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一些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措施也已经开始实施。然而,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和实施较少,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适应范例和系统有效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研发、集成不同领域和区域的适应关键技术,系统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同时,目前的适应措施与气候变化影响及未来风险的联系不太紧密,与部门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示范研究较少。因此,适应技术与示范的研究必须对不同领域或区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有定量的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在不同领域和区域上有重大的差异,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措施,进行试验和技术示范研究。只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证据,系统地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脆弱领域的综合影响和风险,将适应措施的效果纳入到影响和风险评估中,客观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适应能力,才能科学地选择或研发相应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外交政策,保障我国利益不受到损害,既能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积极的贡献,又能保证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选择主要领域(如农业、林业、渔业、水资源、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等)和典型区域(如青藏高原、北方水资源脆弱区、农牧交错带、脆弱性海岸带及生态系统脆弱带等)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示范实验,提出可操作性的适应对策和措施,进行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区域、脆弱人群与适应优先事项,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结合,重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结合;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防御及防灾减灾技术开发;促进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
2.3 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的主体有很多层次。目前情况下,政府部门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首要主体。其次,不同领域的企业和生产者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再次,普通人群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组成部分。另外,还包括科研机构。科学的适应气候变化集成创新机制需要建立起科学的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这种组织机制需要紧密结合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生产部门以及广大的普通人群。科学地适应气候变化组织机制关键工作包括:①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总体指导和宏观管理能力,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进行统筹协调,健全责任体系,大力促进各地方、各部门、各科研院校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大力协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开展和实施。②加强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选以及相应的骨干研究队伍。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部署研究一批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问题。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共享,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基础。③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在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地区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基地,进行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开展相关适应活动,为我国今后全方位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举办适应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升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人员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网站、新闻报道及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增强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度。大力开展方法论研究,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4 适应气候变化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协同是国家、政府或部门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协同就是要实现“1+1>2”。即多个部门合作创新产生的效益大于部门独立进行创新产生的效益之和。核心部门与合作部门的协同包括三大方面:目标协同性、利益协同性、功能协同性,称之为“OBF协同”。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将形成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摊机制、信任机制。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OBF协同”,需要构建三维协同体系:政策与法规、协同平台、协调机制。如图2所示。
政策与法规,是协同的制度保证。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与法规形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适应技术集成创新中的规范包括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与合同。技术集成创新的合作伙伴在创新项目中表现出资本属性或准资本属性,有必要采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协调机制,是协同的过程保证。协调是通过管理机制、沟通、信息的互动实现的。在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集成的人力资源或组织资源(如供应商联盟、技术中心等)等存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以及文化背景冲突等,对于技术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的集成同样存在能否衔接和匹配的问题。因此,协调机制是技术集成创新实现协同的重要内容。
协同平台,是协同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研发平台、网络支持、基地建设。研发平台是指研发中心与高等学校(包括以其为依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产品认证中心、国家质量检测中心、专业设计咨询公司以及包括具有研发能力的供应商等所组建的技术综合型平台。网络支持是包括科研院所、合作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等所组成的无形网络的支撑作用。基地包括与集成创新相关的人才基地、技术研发基地与测试试验基地。
2.5 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其资金机制包括公共资金和市场资金两个方面。需要在国家财政投入之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投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同时充分利用国际适应性资金,全面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具体包括:①持续增加国家财政的气候变化适应资金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将适应气候变化逐步纳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增加采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预算和投入,切实保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实施。各级政府应积极运用财政手段,如设立专项税收、建立适应基金或者环境基金等,加大对气候预报、生态保护、海岸带管理、水资源安全等方面适应能力建设的投入。②引导金融部门和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持。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会损害信贷金融的信用,增加保险赔付,加大风险管理难度。应为商业金融部门提供支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鼓励机制,使金融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参与国家和地区的适应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风险金融的适应性支持,引导信贷金融重视适应性投入,使用公共债券及其衍生工具为适应性投资或者灾害救济融通低成本的资金,就特定敏感地区或者特定气候事件发行政府巨灾债券,国家对气候变化敏感和脆弱地区、领域和产业在财政投入和税收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通过财税杠杆激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③积极吸引国际适应性资金投入我国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充分利用UNFCCC体系内可以利用的气候变化适应资金,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双边或者多边资金投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目前,与适应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国际资金渠道主要包括:《公约》创立的委托全球环境基金(GEF)运作管理的信托基金(SPA),《公约》下最不发达国家基金(LDCF)和气候变化特别基金(SCCF),《京都议定书》下设立的适应基金,来自于其它多边的环境协定(MEAs)基金,来自于各国政府、国家和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双边和多边基金。
3 结 语
“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与行动的必由之路。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充分优化、选择、配置,从而相互之间形成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发展成为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可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绍洪, 潘韬, 贺山峰. 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5): 363-368. [Wu Shaohong, Pan Tao, 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5): 363-368.]
[2]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R]. Geneva, Switzerland: UNEP/IUC, 1992.
[3]《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Committee of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1-422.]
[4]余庆年, 施国庆, 陈绍军. 气候变化移民: 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基于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农村人口迁移的调查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8): 29-34. [Yu Qingnian, Shi Guoqing, Chen Shaojun.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Adaptation Survey on Rural Migr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010 Severe Drough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8): 29-34.]
[5]IPCC.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UK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76.
[6]居辉, 李玉娥, 许吟隆,等. 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6): 55-58. [Ju Hui, Li Yu’e, Xu Yinlong, et al. Action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J].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2010, 26(6): 55-58.]
[7]潘家华, 郑艳.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0): 1-5. [Pan Jiahua, Zheng 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0): 1-5.]
[8]周景博, 冯相昭.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7): 57-61. [Zhou Jingbo, Feng Xiangzhao. Cogni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licy Evalu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7): 57-61.]
[9]葛全胜, 曲建升, 曾静静,等.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态势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6): 369-375. [Ge Quansheng, Qu Jiansheng, Zeng Jingjing, et al. Review on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and Trend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6): 369-375.]
[10] 任小波, 曲建升, 张志强. 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的经济学评估: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解读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7): 754-759. [Ren Xiaobo, Qu Jiansheng, 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7): 754-759. ]
[11]李玉娥, 马欣, 高清竹,等. 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4): 296-300. [Li Yu’e, Ma Xin, Gao Qingzhu,et al. Key Issues and Strategy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0, 6(4): 296-300.]
[12]马欣, 李玉娥, 仲平,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委员会职能谈判焦点解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2): 144-149. [Ma Xin, Li Yu’e, Zhong Ping, et al. Key Issues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Committee Under UNFCCC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2, 8(2): 144-149.]
[13]居辉, 韩雪. 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进展及对我国行动策略的若干思考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5): 257- 260. [Ju Hui, Han Xue.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 Activit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China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 4(5): 257- 260.]
[14]何卫平, 刘雨龙. 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评析 [J]. 改革与战略, 2011, 27(3): 183-186. [He Weiping, Liu Yulong. Appraisal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J]. Reformation & Strategy, 2011, 27(3): 183-186.]
[15]孟浩, 何建坤, 吕春燕. 创新集成与集成创新探析 [J]. 科学学研究, 2006, 24(增刊): 261-267. [Meng Hao, He Jiankun, Lü Chunyan. On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on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6, 24(S1): 261-267.]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Climate Change
PAN Tao1 LIU Yujie1 ZHANG Jiutian2 WANG Wentao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aking adaptation measur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h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carry out climate change addressing actions.
Realizing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effectively needs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construct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rocess. In this process, a variety of technologie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ill be selected, optimized, and configured b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departments to form an organic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ppropriate element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matching each other. So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change.
Integrated innovation can realize the recombining and optimizing the resources, technologies and ability of different subjects or departments,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adapting climate change.
We propose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sector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financial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tegrating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chanism is the system basis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guarantee of integration and funding mechanism the necessary material base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篇4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创新型城市 主成分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从目前文献研究来看,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英文表述有两种:“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Creative City”的说法主要来自欧洲(英国、荷兰等)的一些研究文献,主要是指对城市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并由此带来城市的复兴。相对于“Creative City”,“Innovative City”的提法包含了目前关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主流含义,主要研究“创新”(Innovation)作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想。本文立足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提出创新型城市概念。
本文认为对创新型城市应作如下定义:创新型城市是依托城市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以人力和财力为支撑,不断提升各方面创新能力,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诸多要素实现社会性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资金、信息、知识等成为创新活动的资源基础;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以及政府等成为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市场、法律、文化、政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研发基地等硬环境成为维系和促进创新活动的保障(纪宝成等,2009)。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中,充分考虑统计的科学性,保证各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相关性,既避免它们互相重叠,又避免指标评价结果相互抵消,并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开放性,使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城市创新和发展水平。
2.综合性原则。由于创新型城市的影响因素众多,如果将所有指标均纳入评价体系,必然带来评价过程复杂晦涩难以实施的结果,因此为了简化问题,突出重点,本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因素的细分指标进行了简化,只选取与城市创新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或将影响某方面的一系列指标综合成一个或几个指标,从而达到简化评估过程,提高效率的目的。
3.操作性原则。针对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中难以量化的指标,尽量采用间接指标,从多种角度加以衡量。同时,为了能够使评价更加客观准确,尽量选取能够量化的统计指标,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4.导向性原则。不同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所选的道路不尽相同,本研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重点考虑了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发展的特殊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在选取的指标中较多关注了对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以期对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杨冬梅,2006)。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首先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然后把经过初步拟订的评价指标作为基本认可的指标,并咨询有关专家;最后确定创新型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本研究从创新动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杨华峰等,2007)。
(三)评价方法选择
本研究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创新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方法,对剩余指标进行提炼,选择对各综合变量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若干个主成分指标,作为评价的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值。
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实证考察
(一)评价城市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1.评价城市的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长江三角洲约定俗成的范围,即选取我国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进行评价。评价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和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湖州市、台州市、宁波市和舟山市。
2.评价指标的确定。在实际的综合评价活动中,并非是评价指标越多越好,也并非越少越好,关键是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中起的作用的大小。结合各个城市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从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9个核心指标作为实证评价的指标。
城市创新动力指标。创新动力是指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人才和财力来推动,其中创新人才指标有X1: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创新经费投入指标有X2: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X3: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
城市创新环境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金融环境、信息化等方面的指标。即X4: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件),X5: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亿元),X6:国际互联网用户(万户)。
城市创新绩效指标。城市的创新最终必然体现在创新绩效上, 本文从创新的过程链分析将创新绩效分为知识积累、技术产出与转化能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等方面。即X7: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X8: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X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本研究选用2010年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各市统计局内部资料以及统计年鉴。
3.评价方法的确定。本研究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共有9个,这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得研究工作复杂化。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反映特征的变量中提取主要成分,在减少原始变量的同时,使包含的信息量相对损失较少,进而分析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
(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分析技术,对长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状况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得到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得分及排名,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居于首位。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市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等条件比较优越,所以排名都比较靠前。南通市、宁波市、镇江市和扬州市综合排名位于中等的位置。其他几个城市由于经济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排名比较靠后,其中浙江省的舟山市综合得分最低,位于最后。
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清晰,可对综合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将长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状况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上海和南京。上海以其卓越的地理、人力资源优势和经济条件居于首位,从客观角度讲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综合创新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科技信息最集中、传播条件好的城市。因此,南京的城市创新发展综合状况也居于领先地位。
第二类为苏州、常州、无锡和杭州。苏州、常州、无锡一直是江苏省的先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能力排名比较靠前,但是它们也有需要发展的薄弱环节。
第三类是南通、镇江、扬州和宁波。在评价对象中江苏省南通、镇江、扬州等城市居中上位置,其中泰州创新能力较弱,其在各方面创新能力都不高,因此应大力增强创新投入,增加人力与财力投入。其中镇江在江苏省的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后,其创新能力与江苏其他几个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镇江应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学习他人长处,力争超过其他城市。浙江省宁波市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处于浙江省领先地位,但是与江苏省的城市相比较差,因此也应继续努力加快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类有台州、嘉兴、绍兴、泰州、湖州、舟山。浙江省的台州、嘉兴和湖州居于中下位置,而舟山排在最后。舟山市高等科研院所较少,政府对教育与科技人力的投入不足,经济、人力资源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舟山市应努力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来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从创新动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的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不足之处。从创新动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还不能全面反映长三角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状况。并且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采用定量指标进行评价,缺乏定性指标的补充,因此,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是不甚完整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的研究也将更趋科学、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纪宝成等.创新型城市战略论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杨华峰等.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6)
篇5
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过深入农村市场的调研,在充分掌握农村市场的广大需求及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于2009年研发出基于“农业嵌入式智能服务系统”,命名为“农务通”的智能手机产品。本产品的核心研发技术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证书。并推介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且手机内嵌的农业智能服务系统还可实现定制化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品种及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真正将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落地到农村。有效完善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化速度。
“农务通”智能手机产品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成果,其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技术创新:基于“农业嵌入式智能服务系统”的“农务通”智能手机,综合应用主流计算机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系统内核不仅具有微型化、高实时性等基本特征,还具高可信性、自适应性、构件组件化,支撑开发环境更加集成化、自动化、标准化、开放化和人性化。是一种面向于基层用户使用的低成本的、便携式高新技术产品。
功能创新: “农务通”产品在研发前期经调研分析得出,农业从业人员对于信息的需求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知识,而且还需要根据不同气候、土壤、苗情等条件下进行生产管理决策方案的指导。而“农务通”产品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等特点,用户可非常方便地带到生产现场,进行生产管理、病虫害诊断、疫情防治等决策咨询。能在第一时间解答用户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满足了农业生产与管理过程的特殊需要。
服务创新: “农务通”产品的售后服务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产品的定制化开发。二是系统内嵌的农业生产知识库和功能模块可通过在线升级的方式进行更新,使产品能够适应技术及信息的进步,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渐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成熟产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联系单位: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篇6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篇7
关键词:创新;价值;课堂;策略
数学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在分值上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更在分值差异上决定着学生的升学和后续发展. 因此,无论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视数学为重中之重,对高考中的试题研究更是深之又深. 而创新类题目的出现给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敲响了警钟,也激发着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思考和再实践. 教师应深入分析创新题的本质,分析创新试题的价值导向;回顾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反思教学行为的亮点与缺失;调整教学行为的目标和策略. 最终让教学行为迎合创新试题的价值目标,服务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借此促使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 创新试题的价值和导向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任何一个学术期刊或权威学界对高考中的创新试题给出明确的定义和方向,但是我们从题目出现的背景、题型、编制、解答方式、评价标准、价值取向等方面,确实看到题目的新颖之处. 不仅仅是题目呈现的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是其价值体现和价值导向上的创新和变革.比如2013年重庆理科卷中的第10题,如下:
就上面这一高考题来分析,这是一道向量类综合性题目,难度中等偏上,而学生在真正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据笔者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至少有十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样一道题目的价值就不再是题目的解决,而是学生对这种向量类综合性题目的多方位分析和思考. 学生首先要去采集蕴涵在本题里面的信息,并结合自己在高中三年中所学到的相应知识进行整合和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实际性的问题和困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或是通过自己的苦思冥想最终解决问题,或是处处碰壁后打道回府,重整旗鼓. 但是,无论学生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最终是否解出答案,他们对整个向量的综合性分析和筛选是真实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思维碰撞和摩擦也是真实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创新. 而这样的题目正是创新题目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之一.
[?] 创新价值的达成与不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深入挖掘创新试题的价值,首先就要分析我们在常态课中对创新价值的达成情况,分析现状中的亮点和不足,让亮点更亮,让不足得以改进,以此来提升创新试题的价值,使之在我们的常态课堂中得以体现,并得到放大. 通过分析这种情况,我们发现有以下优点:
1. 基于以生为本教学行为的充分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已经逐渐摆脱单纯的知识传授、解题训练,开始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兴奋点,能将数学问题巧妙融入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将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已有学情,形成以学定教的模式. 比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都会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学生的学情:①学生原有的函数基础.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函数,对函数特点的认知、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②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兴奋度比高二高三的学生要高,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有一定的好奇感. ③学生思维严密性欠缺.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严密性还是欠缺的,比如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思考问题片面不严谨.
2. 基于知识技能的变式训练
随着减负高效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努力提高习题教学的价值达成,努力减少题海战术的产生.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变式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甚至是习题讲评课,教师都在为学生创设方法和技能的建构过程,在帮助学生建构完成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后,开展适度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分析已有条件,应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在这两个亮点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就能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都得到较为有效的提升. 而伴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我们还发现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缺失:
(1)基于学科价值实用性的训练缺失.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服务于社会的生产、发展,还服务于科技技术难关的突破,服务于其他学科的攻破等等,而这种工具性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看不到相关的训练和延伸,或者只能说是凤毛麟角.
(2)基于创新意识渗透与训练的缺失.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创新题目肯定有其特定的价值和价值导向,而我们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创新题目不但没有出现在平时的课堂或课后训练中,而且创新意识也得不到渗透和提升.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停留在高考应试能力的提升.
[?] 创新价值的提升与变革
鉴于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创新价值的达成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变革和实践,以此提升数学教学的价值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1. 教师要善于创设多元化的数学情境,全面提升数学学科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努力达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激情,更要注重学科本位价值的真正内容,数学学科的价值绝对不是服务于学生的升学和应试,而是服务于学生的再发展和生活,让学生能利用数学工具更好地服务于后面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用数学思想和思维服务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即学科本位的价值就是服务于人的发展. 就高中数学常态课的教学,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多元化创设符合知识建构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感知数学问题的客观存在和价值. 就目前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我们至少可以达成两个大方向上的价值体现:①服务于生活和生产. 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教师已经开始落实把具体的数学问题渗透到具体的生活或者生产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存在,并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去思考、分析现有问题的本质,并努力解决,从而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与体系,达成教学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升. ②服务于学生学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和使用已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其他学科中也经常用到数学,学生会无意识地发现,数学基本应用能力的好与差不仅决定着数学的学习和提升,还影响着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 而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的教学还需要把其他学术中可以渗透的数学问题渗透其中,让学生在研究其他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数学的思想和思维去分析多种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的情境就可以不再是单纯的三角形,而是高中物理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情境是物理,工具是三角函数. 除此以外,我们数学中的向量、微积分都可以服务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训练数学,有效渗透数学的创新意识
在当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现状下,我们可以采用的训练方法就是笔纸训练,而高考制度的局限也是笔纸训练. 就是这种现状,我们需要采用全方位的数学训练模式来渗透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具体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达成以下几种特性的训练:
①立意的鲜明新颖性.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立意是为了能力的提升,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提升,注重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因此,我们的立意必须鲜明新颖,让创新的味道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无形之中用新颖鲜明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创设的题目背景或情境可以是新颖的,可以是生活实际问题的呈现,可以是学科现状的抛出,也可以是数学史的变通.
②形式的灵活多变性.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形式是多样的,也必须是灵活多变的,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比如信息呈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文字、符号、图形、图表等等,让学生经历多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让学生经历不一样的发散性思维过程.
③内容的综合实用性. 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这是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的训练既要综合数学知识,还要综合其他学科的学科素养,然后通过综合性的应用来提升学生. 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情境来呈现学生对指数函数的认知和分析. 如下:
情境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x与y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情境2:《庄子・天下篇》中写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学生回答:写出取x次后,木棰的剩留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篇8
一、根据职中体育的课程性质,进行健康教育
中学体育教育要紧紧围绕“健康”这一要素,将其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和别的学科不一样,它属于运动的范畴,职中体育教育务必要把教学和健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符合“健康”这一指导理念,对于健康方面的教育,要把教学焦点放在授课方式及课程内容上。目前,职中开展体育课旨在通过运动锻炼,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掌握一定程度的锻炼技巧,从而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其在往后的生活中能树立一种健康的生活观。经实际操作表明,开展体育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规律的运动中锻炼出良好的体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开展长期学习活动的有力保障。
二、根据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挫折教育
现今看来,国内诸多职中生心理日渐成熟,拥有超强自我意识。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小就受到家长严格管制,难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长此以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重大影响,他们会极其期盼自由独立的生活。但若仅就独立问题来看,孩子们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找寻自身原因,并加以更正,反之,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乃至于还会导致其难以完成学业。所以,职中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诸多高中生展开挫折教育。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知晓挫折内涵,并对其给予支持与鼓励,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态度,能够直面迎击困难,从而帮助学生摆正心态,以积极向上态度直面今后人生。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表扬、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性语言刺激,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当学生在练习中取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与表扬;当学生在练习中失败时,应及时给与鼓励;当学生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时,应及时给与安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的运用多种方法控制原有情绪,并使之迅速调整转移,从而进入下一个练习,体验新的情绪。第三,表情和身体语言也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表情,既可以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也可以在不破坏整个课堂气氛,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根据职中体育教师管理要求,进行高素质教师培养
职中体育教育若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果,当务之急就是要与时俱进的对体育教学的理念以及方式进行革新,教师要主动进行自我“充电”,掌握充分的体育理论知识。此外,学校也要针对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开展相关的培训和锻炼,以此打造出一支强力的体育师资队伍,继而才能有效的给学生讲解、示范相关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增强体育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把握体育知识。对于职中体育教师而言,不管有多么丰富教学经验,都应当不断的对教学的理念以及方式实施革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障体育教学的效率。同时,这也是职中教学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新社会,新教育,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和方法,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自我是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终生学习是现代体育教师的必然选择。一是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如:体育课中理论课讲授“酗酒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的课题时,我采取和学生合作的方法,以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几个问题为课题,对全班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收集整理材料,时间为一周。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有的还带了图片和课件进行讲解,内容生动总结分析透彻,同时更深的认识到酗酒对自己身体的危害。这节课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给教师的资料做了更多的补充。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体育教师不断的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先播放一段NBA的精彩片断;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先放上一段精彩足球射门集锦,学生看了录像后,学习的兴奋因子已被激活,他们已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挥。三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的学习。加强中小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必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体育教师是教师自我心理健康的表率者。要想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
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只是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个体身心健康。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在保障其健康的基础上,让其能够自觉接受终身教育,从而促使个体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其旭.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10):150-151.
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员工;素质提升;八学模式
作者简介:卢刚(1958-),男,浙江嘉兴人,浙江嘉兴电力局,高级工程师;姚建华(1981-),男,湖北宜昌人,浙江嘉兴电力局,工程师。(浙江 嘉兴 314033)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22-02
电网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的应用需要电力系统员工突破传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国内电网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国外知名电网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嘉兴电力局于2007年5月试点变电“运检合一”,即一个员工既从电运行工作又从电检修工作,打破传统员工只具备单一技能、仅从事单一工种的界限。创新实践新的生产方式,客观上需要生产力与之相适应。嘉兴电力局在试点单位开创了一套员工素质提升的培训体系,包含了素质提升方法、基础平台建设以及配套激励措施,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一、提升素质的实践方法
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固化了“八学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开展“安全活动十八法”和“每月一习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
1.八学模式
“八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领导灌学、因地自学、互帮互学、结对带学、换岗轮学、外派专学、取证定学、比武竞学这八个学习方法。“八学模式”通过灌输理念使员工步调一致,而后利用内、外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取证、比武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促进员工提升综合素质,其具体内涵如下:
(1)领导灌学:灌输理念,解决方向和目标问题。实施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员工认识领悟改革的方向和前景,并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企业或部门领导是“掌舵人”,各级领导通过各种渠道向职工层层灌输、层层宣传“运检合一”,使员工统一思想,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
(2)因地自学:就地取材,解决师资和学材问题。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工程;电力系统员工需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很多时候要在工作中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地取材,挖掘潜力,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自学。
(3)互帮互学:相互学习,解决取长补短问题。学习应该是广义的,除了学理论和技能外,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也是学习的重要方面。互帮互学加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仅能使后进的员工得到激励、快速成长,而且能促使先进员工更加努力,使部门的学习力得到加强,团队素质得到提高。
(4)结对带学:把手教学,解决师徒和异岗问题。电力系统员工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融合,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将新进员工与业务技能尖兵结对学习,使新进员工快速成长。在“运检合一”模式下,员工需要学习第二岗位知识和技能,不同岗位员工结对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结对员工学习第二岗位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本职岗位业务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5)换岗轮学:体验异岗,解决锻炼和发展问题。岗位业务的差异性制约了部分员工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同时“运检合一”也要求员工具备第二岗位工作能力。通过岗位交流,员工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有效发掘内部人才,使部门和个人共同发展。
(6)外派专学:吸纳新知,解决知识和创新问题。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部门才能生存和发展;创新是部门的生命,需要知识支撑;在挖掘内部知识潜力的同时,需要不断选派优秀人员出去学习,特别是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充实企业的知识体系,拓宽思路。
(7)取证定学:持证上岗,解决上岗问题和规范问题。电力系统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专业岗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合法合规;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考取国家、行业的上岗证书,规范地、系统地学习岗位业务,通过取证过程的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技能水平。
(8)比武竞学:验证效果,解决检验问题和水平问题。在部门中开展技术比武或者组织员工参加上级比武均能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的目的。
2.安全活动十八法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第一要素,需要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并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活动,通过开展以回顾总结、目标鞭策、收心聚力、承诺落实、学习宣贯、学习剖析、情境检验、团队讲学、岗位练兵、结对互保、隐患排查、案例警示、交流互进、亲情激励、反思求解、标杆引导、快报传达、系统思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活动十八法”,规定每一法开展的时间、内容和方法以及预期效果。“安全活动十八法”规范了安全活动内容,保证了安全活动质量,使安全活动更贴近生产实际,形成安全活动的常态机制。同时也提炼出安全文化,实现安全管理从制度“他律”到文化“自律”的转变,实现员工的安全教育由被动灌输向主动参与转变。通过广泛开展“安全活动十八法”,增强员工的遵章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员工辩识违章的能力。
3.每月一习惯
开展“每月一习惯”的活动,目的是要让每位员工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改掉松懈和随意办事的陋习,积极倡导“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
结合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每月一习惯”的实施计划,下发到各班组执行。各班组将开展的工作以小结方式上报反馈,注重实效。通过实施“每月一习惯”,员工已逐步养成了按制度、按规定、按标准化办事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展现精神风貌,更能促进安全生产。
二、平台与激励制度的建设
1.平台建设
“八学模式”的全面开展需要搭建一个利于员工交流合作的基础平台。将操作班与检修班合并,成立“运检站”。“运检站”的成立在班组功能上实现了“运检合一”,进一步提高员工对“运检合一”的认识;也有利于开展员工的结对工作,将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有针对性地结对培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
设立“运检工作室”。工作室依托“五个一”方式(即一支业务教练队、一个网络平台、一座实训基地、一张技能等级表、一个试题库),开展“八学模式”;聘任业务教练员,大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实训基地和实行“检修工作典操化”,增强员工第二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丰富第二岗位的工作经验,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激励机制
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探索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相应的制度也需要及时制订实施。为激励员工努力提升素质,在班组中推行“三量五比”绩效管理体系以及开展“七色九星”的评比。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量化,在员工之间进行比业绩、比道德、比能力、比态度、比勤奋;用数据和实效说话,并设定绩效—薪酬考核制,提升员工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
综合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结合金字塔模型,对员工进行色标划分,从低到高分别为棕色、红色、橙色、绿色、蓝色、紫色、白色等七色员工;细分员工的技术、技能等综合能力,肯定员工取得的进步,让员工能力的提升在色标员工上得到体现。开展安全星、学习星、技能星、业绩星、友爱星、诚信星、责任星、奉献星、创新星等九星的评比,让员工的特长在九星评比中得到发扬。
建立各种激励制度的目的是要正向引导员工加强学习,帮助员工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板,清楚如何提高技能和素质,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员工素质提升的内容
1.理论与技能水平
通过实践“八学模式”系列培训方法,相比2007年,“运检合一”模式下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理论水平上,本科及以上的人数和初级职称人员由占人数的24.6%、29.8%提高到43%、56.9%;高级职称人数实现0的突破。技能水平上,高级技师占总人数百分比增加了近2倍,技师占总人数百分比由5.3%提高到49.4%;双证人员及“运检工”成为“运检合一”模式下的一大特色。如表1所示。其中,双证人员是具有两个岗位资格证书的员工;“运检工”是“运检合一”模式下的产物,是具备两种或多种岗位工作能力的员工。对于“运检工”,目前没有相应的认定机构,通过开展应知应会的考试和综合素质的测试认定“运检工”。
2.创新能力
“八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新员工的理论知识与老职工的工作经验结合。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后创新氛围得到增强,创新成果频出。截至2012年5月,员工以QC为平台开展的群众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有多项创新成果获得浙江省电力公司成果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如表2所示。
四、结语
在变电“运检合一”模式下,“八学模式”在员工素质提升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新形势下实践人才培养方式中,“八学模式”系列培训方式充分考虑了员工的工作学习实际,是从实践中提炼并固化出来的,并通过实践证明其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量五比”、“七色九星”等绩效激励措施为“八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支撑,适应“运检合一”生产关系变革,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三量五比”、“七色九星”激励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学模式”不仅适应于“运检合一”模式探索,对于其他改革创新而需要提高员工素质的企业或部门同样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八学模式”能有效缓解员工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提升学习力,同时也能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新技术、新形势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50-53.
[2]王继生,张煦.浅谈适应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26(1):54-55.
[3]霍峰,傲蕾明珠,刘冉.500kV变电站“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27(3):58-60.
篇10
创业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做好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解放思想观念,开设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有高职特色的创业创新教师队伍,完善组织结构和机制,搭建丰富的创业创新教育实践载体探索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体系与路径。
关键词:
高职;创业创新;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44
我国高职教育从无到有,走过了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个位数的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将承担这一重大使命。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探索也在持续开展中。本文从剖析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出发,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从组织结构、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载体四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
1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之现状
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理论研究而忽略了创业创新教育。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创业创新方面和国外的大学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想通过走捷径而成功仍是大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侥幸心态。但随着我过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是过时的,此时再不进行创新和转型,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创业创新意识不强,行动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上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大学生中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行动的人寥寥无几。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追求稳定,不愿冒险的就业倾向,从每年的全国公务员报考中可见一斑。如此这般,真正想创业,敢创业,想创新,敢创新的人就凤毛麟角了。而且创业创新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太低,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想创业创新而不愿行动的顾虑所在。二是各个高校还没有找到适合本地本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现在各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都存在雷同的现象。举办创业创新大赛,但比赛的结果也只是一个荣誉而已,为比赛而比赛,没有将设想变成现实的产品,从单纯的比赛到真实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举办创业创新讲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优秀创业创新者的思想和感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缺乏创业创新教育的大学生寄希望于通过几场讲座就能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行动起来去创业创新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还花巨资建立了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但基地的实际运作状况却不如人意,真正从基地成功孵化的企业屈指可数。三是我国目前各高校严重缺乏能够开设创业创新课程的专业教师,大多数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创业和创新的经历和经验,教授给学生的也是书本上的创业理论和创新理论,对学生真正的创业创新没有指导意义,效果有限,帮助不大。这一点也是制约高校创业创新的关键所在。没有优秀的富有经验的创业创新教师队伍,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从思维意识到行动力到实践能力上都是缺失的,现实是不容乐观的。创业创新教育对于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任重而道远。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从机制、政策、组织构架、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通力合作,要有敢于改变的勇气和实际行动,要大胆改革和创新,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大学生,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2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
创业创新两者是分不开的。创业者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是实现创业成功的保障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它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点,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自我觉醒等方方面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各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完善创业创新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把创业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在组织制度上要敢于创新,成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负责,由教务、科研、设备、财务、学工、团委、系部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组织机构可以下设各系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本系本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积极联系企业专家为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进行把关和提出建议等。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其次,要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企业专家要参与到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中来,包括开设讲坛、指导学生、共同开发创业创新项目等,双方互惠互利,同商共建,逐渐形成与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在,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创业大街已正式挂牌成立并迎来了第一批实际入驻项目。经济管理学院也成立了创业教育工作小组,组员包括系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等。工作小组成立以来,帮助了一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其中的杰出代表分别是09级学生钟志军所创办的中山市超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09级学生陈永能所创办的中山市天沃时代户外拓展基地,运营三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中山移动支付领域和户外拓展领域小有名气。
第二,构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建立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并收到一定效果,受到学生好评的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课堂上除了传授学生创业创新理论外,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此外,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的学分和课程。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学、市场学、法学、商务礼仪、商务谈判、企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形成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和创业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此外,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多聘请知名企业的专家来校进行创业创新知识的讲座,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创业大家的思想,解答同学们有关创业创新的种种疑惑和问题,这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把它列为全校所有专业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管理学院的杨翠友主任正组织系内系外优秀教师、职场精英共同编写投资与理财专业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创业,但每个学生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对教师而言尤其如此。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除了专业知识外,担任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和实践的老师还要有创业创新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创业创新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核心点。很难想象在没有一只高素质的创业创新教师队伍的情况下,创业创新教育能取得成功的。目前,高校创业创新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从来没有创业创新的实践,从小到大接受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如何向学生传授创业创新经验?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创新的愿望?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鼓励教师到企业去接受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证书,鼓励教师同企业家多交流,鼓励教师多关注最新的创业创新理论研究动态,积极申报课题和、创造条件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行考察和调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师在校内开设自己的公司和工作室等,以实际行动来为学生树立创业创新的榜样。据统计,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目前有创业经历的老师的比例在3%左右,比例虽然不高,但也是学院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提醒着广大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创业创新教育这棵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四,搭建多元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证明,创业实践基地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在提升基地建设质量上下功夫,为有激情但缺资源的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帮助。此外,高校还应该广泛联系学校所在地区的优秀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成长型企业,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岗位。
政府相关部门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各高校应该和所在地区的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创业需求和创业资源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积极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资源,帮助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学生用好政府的政策和市场的资源,打通学生创业与政策资源有效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组织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客空间等活动和社团组织,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校园创业氛围。在建设好学生创业社团的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创意大赛”、“营销精英大赛”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比赛,在比赛中发掘、造就一批具有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近年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院的学子在“金蝶杯”、“用友杯”、“邮政储蓄杯”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相关创业设计比赛中均表现优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会继续再接再厉,力争实现获奖名次和获奖级别上有所突破。
21世纪是大学生创业优势凸显的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全国各高职院校应顺利这一时代大潮,改革教育思路,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特色化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创业素质、国际视野和全球化观念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
[2]叶育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0.
[3]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1998,(12).
[4]郑其绪.论创业型人才培养[J].战略思考,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