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感悟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劳动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发展中,汉代作为一个统治时期长达400多年的封建王朝,涌现出了众多独特的艺术门类,其中,汉代的画像石艺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人们在营建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时所使用的刻有丰富装饰纹样的建筑构石。画像石艺术不仅是汉代古典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而且对汉以后艺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一、画像石纹样的类别
目前,经过考古出土并被发现的汉代画像石数量较多,分布地域非常广阔,纹样形式也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汉代时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纹样中,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有的描写的是升仙传说,有的描绘的是历史故事,等等。反映现实生活的画像石占比较大,其中表现生产劳动方面的纹样写实性很强,非常精彩。这些纹样内容主要包括农耕、冶铁、狩猎等日常的生产劳动。
二、产生背景
秦朝灭亡以后,国家的政治体制荡然无存,礼崩乐坏,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连年战乱,时局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大量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生活异常艰难。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摆在新兴的汉帝国面前的是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尽快发展经济,恢复农业生产。汉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治理国家。尤其是文景两帝又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和劳役负担,稳定了汉初的统治秩序。正是由于诸多惠民政策的推行和实施,汉朝国力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先进的生产技艺使人们开始关注发展生产,人们崇尚生产劳动,并将包括农牧、渔猎等日常生产劳动的形象作为装饰纹样,以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这些纹样在现今发现的画像石上表现得尤为生动。
三、表现生产劳动类画像石纹样的艺术特色
(一)农耕图像
汉代转变了秦代以来的治国政策,采取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使汉初社会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到了汉代,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大规模使用,促使以耕种为主的农业活动成为汉代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在汉代画像石的纹样中,出现了许多以耕种为题材的装饰纹样。目前,在我国的陕西、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均有农耕纹饰的画像石出土。其中,以陕西绥德和江苏睢宁双沟先后出土的两幅《牛耕图》画像石最具代表性。
陕西绥德地区的牛耕图画像石主要表现了一大一小两个人物和两头耕牛在田间劳作的形象。画面正中,一个由木头做成的架子横架在两头牛的颈部,两头牛拉犁并列前行。画面对犁的刻画非常细致,架子上有犁辕,后面连接着犁铧,两头牛同时用力,极大地提高了耕种效率。由此可见,汉代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铁制农具的制造和使用技术。耕牛后方,绘有两个人物形象,其中一人,身形较大,表现突出。此人跨步前行,一手扶犁,另一手则举鞭赶牛,驱使两头耕牛同时向前移动。在他身后,有一身形较小的人物形象,他被安排在整幅画面的左下角,紧随着扶犁者亦步亦趋,全神贯注地从手中的布袋中掏出种子播种。画面中的各种形象浑然一体、古朴大气,生动地表现出一个田间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苏睢宁双沟地区的牛耕图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则更加热闹,形象也更加生动。画面主要描绘了两头耕牛,并行拉犁耕种,一人正扶犁驱牛犁田。值得一提的是,画面在人物的表现方面尤为出色,通过对人物衣着、面部表情、身形姿态的细致刻画,增添了画面的观赏性。扶犁者身着薄衫、裤腿上卷,腮部微鼓,大声赶牛前进,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自他身后,紧随一名瘦小的人物,左手挎篮,右手撒种,边播种边提醒前面的人不要偏离位置。在田地不远处,还有两个身着长衫的人物形象,一人挥锄,正在锄草,另一人则肩挑长担,担前为壶,担后为筐,行走飞快,希望能将热腾腾的饭食送给在田地中辛勤劳作的家人。对于这些人物细节部分的描绘,唯有创作者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充分观察,才会将人物形态、肢体语言表现得如此栩栩如生。画面右侧一辆双辕车停放在田隅,车上栖卧着三只鸟,车下伏卧着一只犬,完整地展现出一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田间劳作画面。
创作者在画面的构图上巧妙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设置各种形象。在人物表现方面,有的人物画的非常高大,而有的人物画的却非常瘦小;在画面内容方面,有的形象表现的动感十足,而有的形象则是静止不动。正是由于这些不经意间显现出来的对比,使这些形象呈现出大小有别、动静相宜的效果,带给人们丰富的观赏体验。
(二)冶铁图像
汉代农耕水平飞速发展,这与当时铁制农具的运用和普及分不开。铁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制作原料,因其造价低廉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用度,逐渐取代青铜被广泛用于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制造中。由于社会对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汉代,冶铁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呈现出“规模巨大,冶炼工序集中、设备齐全”的特点。特别是在汉文帝时期,国家颁布了“除盗铸令,使民放铸”的法令后,各地的冶铸业迅速发展。因此,冶铁技术作为人们日常生产劳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画像石上的纹样上也有所体现。
在山东省滕县宏道院出土的《冶铁图》就较完整地表现出汉代冶铁工艺的过程。画面纹样呈横向构图,全面展示出汉代铁器从冶炼、锻造到磨制的整个过程。在画面的最左端,两个工匠正用力推拉一个大型的椭圆形皮橐鼓风,皮橐由四根吊杆拉起,被悬挂在横梁上。皮橐下,有一人屈腿仰卧,双手上擎举着皮橐,皮橐旁边还绘有一人执刀。画面中部,两个匠人相对而立,中间放置着锤锻用的铁砧,他们正挥舞着手中的工具锻打兵器。左边的匠人一手把刀放在铁砧上,一手拿着小锤锻打,右边的匠人则双手握住大锤与其敲击配合,在他右边还有二人依次站立。旁边,有一工匠坐在磨具一侧,举起刚刚磨好的刀,正在查看刀口的锋利程度。在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已经磨好的三把铁刀,还有一人正举着刀往墙上悬挂。画面靠右侧,一个工匠跪坐地上,双手扶刀在磨石上打磨,一旁的工匠也欲将刀挂于墙上。最右侧,屋子外面,有人拉绳,好像正在运送矿石。
画面结构以屋内的一条横梁为轴线,呈“一”字形展开。在不大的构图空间内,大大小小的十余个人物形象和各式物品分列其中。这些形象中有的两三人一组,有的则独立出现,形象与形象之间相契合。在具体表现方面,前方的人物与背景中物品相互呼应,体现出极强的空间效果。形象与形象在虚实间拉开了空间的距离,在疏密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
(三)狩猎图像
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和成熟,直接带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发展,人们逐渐适应并开始沿用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农民利用土地耕种,食物来源得到了充足的保证,而传统渔猎作为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经济生活方式已退居次要地位,在补充农牧经济之余,渐渐演变为官僚贵族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通过狩猎,不但可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且还可以向他人展示自身强大的力量和信心。
其中,在陕北地区发现的《人虎搏斗狩猎图》画像石上,就形象地表现了猎手在狩猎时与野兽搏斗的惊险场面。此图为横向构图,由多组相连的图像构成。画面最左边,一位猎人一手持棒,一手持盾,双脚呈弓步用力前蹬,用手中的盾牌抵挡已经扑到面前的猛虎。画面的中部,另一猎手手执斧钺,一手死死扯住前方的虎尾,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欲为同伴解困。就在这名猎手身后,又窜出一只猛虎,猛虎腾空跃起,伸出前爪向他扑来。跃起猛虎的背后,则有一名手持弓箭的猎手,他蹲坐在地上,双手用力拉满弓箭,正欲射向前面的猛虎。在画面的最右边,弓箭手的背后突然间出现了一只长有双角的猛兽,只见它双目圆睁,张开血盆大口,呈猛扑吞噬状,从画面外直接按住了弓箭手的腿和脚。由于整个搏斗场面异常激烈,草丛中的飞鸟也受到了惊吓,都全部飞到了天上。
这幅表现人物狩猎场面的图画可谓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作者在表现画中猎人面对猛兽攻击时,将他们刻画得英勇无畏、泰然自若,形象地展示出汉代人们骁勇强悍的特性和强大的自信心。整幅画面的内容非常生动,无论是跳起的猛虎,还是惊起的飞鸟,动势都非常强烈,这与猎手的临危不惧形成了鲜明对比,各个形象间动静交错,有极强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不愧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在选题上涉及广泛,在内容上也大胆创新,为今天的人们展示出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汉画艺术。
汉代的画像石纹样艺术,不仅在考古学、图像学等领域备受关注,而且在绘画艺术领域也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从形象表现来看,这些图像虽然刻画幼稚、笔法古朴,但无论是对场景内容还是人物细节的表现都细致入微,这充分说明汉代人们在进行创作时,已经开始注重观察生活,并将生活的感受与内心的感悟上升到艺术创作中。在画面的安排方面,汉代人们通过对画面内容的把握,利用自身高超的绘画构图技术,巧妙地将每个形象都安排在最合理的位置上,让人们在观看时,能全面欣赏到画面的所有内容,同时还能引导观者按照自己的构图思路来欣赏作品。在绘画主体方面,汉代人们运用了大量对比的创作手法,来突出整幅画面的主要形象。在动与静、大与小、虚与实、疏与密之间交叉使用,不断变化,向人们展示出自身极其娴熟的绘画艺术功底,现在看来仍然让人惊叹。
篇2
一、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积累素材,“有米下锅”,学生才能轻松作文
(1)夯实课内。每天的语文课都有个固定的栏目――让学生上台练说。说话的内容可以是每天的所见所闻,可以是小小的生活感悟,甚至也可以是预习新课后的感受……课内剩余的时间,还可以和他们谈谈国内外大事,比如9 .11,印尼大海啸、汶川大地震等等,教师学生一起谈谈议议。每天也许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常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培养出关心时事、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同时也能积累不少的知识。
(2)重视课外。作文的教学应该要打破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把学生引入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海洋。首先要让学生投身生活,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感悟生活;其次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和各种校园游戏活动;再者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场景,选取精彩镜头,积累作文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好
我的作文题都会遵循几个原则:要让学生有想要表达的冲动,让他们能抒发真情实感;作文题不要老掉牙,要推陈出新,能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作文题要尽量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
(1)从文献中取材出题。要出这样的作文题并非易事,这需要老师平时注意积累。比如说,有次我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了一则故事,让人很有悬念感,也很有趣,我马上想到可以让学生来续写这则故事――森林里,熊和柯顿一家有世仇。世界是那么的小,让熊和柯顿同时误入了一个10米深的陷阱。他们都受了伤,又饥又渴的他们在陷阱中会如何呢……是继续斗智斗勇,还是化敌为友呢?还有这次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许许多多的图片文字也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把这张图片从电脑中打印放大出来,贴出来让学生细细观察体会图中的每个细节,试着描述出来,力求能打动人心。引导学生去想象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孩子在地震时是如何的恐惧;在他们生命即将逝去的时间里会想些什么;父母看到这可怜的一幕时是怎样的肝肠寸断……然后让学生把所看所想写出来。学生们也都被这张照片深深震撼了,完全投入进去。有些孩子是噙着泪水写完这篇文章的,这样的题目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激荡起学生的情感,写作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从寓言故事中取材出题。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几只老鼠在商量着如何对付可恶的老猫。其中有一只老鼠提议可以在猫的脖子上系个铃铛,这样猫一来,不就可以提前知道了吗?提议是很好,可是谁敢去呢?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一些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我把寓言故事的结局变了一下,在故事的结尾加上了这么一句话: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挺身而出,凭着它的聪明才智终于给猫系上了铃铛……这样让学生去充分想象,学生都兴趣盎然,结果创作出了许多一波三折、妙趣横生的故事。
(3)从生活中取材出题。如有一次,我在课间休息时,发现学生把红领巾恨恨地拔下放在地上踩。我当时就想,学生不珍爱红领巾的情况已经不是少数的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红领巾呢?于是我出了一道想象作文题――《红领巾的自述》,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可怜的红领巾,说说自己有什么遭遇。因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都深有体会,写出的文章也就生动活泼了。有些学生这么写到:“主人好几天没给我洗澡了,我浑身上下肮脏不堪,还散发着难闻的气息,没有人愿意和我在一起。而且自从主人有了胸卡之后,我更是没有好日子过了,连胸卡也来欺负我,死死地夹在我的身上。唉呀,我都快要给弄成残废了。主人对我越来越冷淡,后来连瞟都不瞟我一眼,干脆把我塞在在暗无天日的口袋里,只有等到老师要检查戴红领巾的时候,我才能出来透口气,这就是我以后要过的生活吗……
篇3
关键词:彩陶;纹饰;艺术性
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上古至今的陶器文化发展史。具有关学者及史学专家的考证,华夏的制陶历史已有一万五千年左右。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传承有序的历史、观念及思维意识都浓缩于华夏民族的陶器史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和伟大的创举。
中华民族最原始的艺术,不能离开最原始的陶器生产和制作。陶器所承载的历史是以实物的存在、符号、造型以及纹饰的重现使今人感受和体味到古人的寓意和内涵。
陶器上大量几何纹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这些来源于白云、流水、山川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界动植物的形象,经过人类观察、概括、提炼、简化而成为各种形式的抽象几何纹样,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和表现能力,这种抽象能力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彩陶上的动、植物花纹,还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它们的出现都说明了一个时代在器物上的装饰内容总是反映了那个时期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思想意识。
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的发展,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国最早的陶器是一万五千年左右出现的。最早的彩陶纹饰出现在8000年上下的大地湾文化,其纹饰最初是一条宽宽的彩带,或者符号,也就是最早装饰图案的应用。这个时期的图案大多与原始信仰以及生活相关。根据大量出土的文物和遗迹来看,古陶器上的图案上,很早就有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的自然生态类的纹饰出现。这些装饰图案实质上是与其器物本身使用功能相脱离的,可以说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些装饰图案由简到繁、由写实到写意,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审美情趣和对美的表现方法的探求。所以说原始陶器图案纹饰一经出现就具有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情趣性综合统一的特性。
装饰图案是为了美化器物,同时又与器物本身统一于一体,具有主体性、装饰性、时代性和唯一性。先民在日常生产劳动中。逐渐培养出具有时代美感的审美意识。根据太阳的朝夕变化、植物生长规律、自然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时代思维意识。在创作过程中丰富地使用了对称、连续、韵律等等表现方法,使古陶器既符合了使用功能又达到了审美要求。以至于流传下来的古陶器具备了形式美、造型美、材质美、纹饰美等等集于一身的彩陶文化,充分地反映了时代性和时代特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陶器造型发展史,其实是一部中国艺术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延绵不断的美学变奏曲。就其彩陶美学的抽象艺术,彩陶艺术中点、线、面及其纹饰的应用,谈一下我的一管之见。
1 点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原子可以说是一个点。在几何学上,点是一种看不见的实体。点,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符号。它具有实用性,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连续存在。点,是工具与物质材料表面最先相接触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最基础的面,它是可视的,也必定有一定的大小,占据画面一定的空间位置。所以在绘画中,点的具体概念是不确定的。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小的构成元素,点的大小与形状可以根据画面、图形的需要随意改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大小、比列而确定关系。它可以和线与面共存,也可以单独存在,所以说点在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上都是画面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简洁、最单纯的形。点与线相碰撞而形成的交点便形成了点的位置,点是有形状、有大小的要素,当然也有面积。当它独立存在时,其具有视觉凝聚性和紧张性。它是力的中心,同时也是视觉中心。当它连接起来后,同时又具有了方向感,古人早已体悟到了这种规律。点有实点和虚点之分,也有规则和不规则之别。点既可以线化,也可以面化。当点沿着一个方向连续进行时,就形成了平行感(水平线)或纵深感(垂直线);当改变点的方向时,它就具备了美的韵律感。
当点独立存在时,它具有视觉凝聚性,可以说是最基础的面,它具有可视性,并在画面中占据一定的大小、一定的空间位置。这是古先民绘制彩陶时,点的最早运用。点,是画面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简洁、最单纯、最纯粹的形。
点、线、面的构成和重组。点有实点和虚点之分,此画面运有了小的实点和大的虚点进行了重组,贯以优美的曲线穿插以及三角形的块面分割,使得画面具有了强烈的韵律感。
点和线的组合运用,点与线相碰撞而形成的交点便显示了点的位置,点是有形状、有大小的要素。当然也有面积。十字线中加以点的组合运用,使得画面具有了较强的视觉凝聚力。
半山类型的彩陶,具有宽带纹的形式,沿宽带纹下有垂弧纹的花纹带,同时又在大面积的黑地中,留出以四方对应的菱形虚点加以分割,再现了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构成关系。
2 线
中国人对线条的发明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艺术就是以线而立于天下的,从仰韶彩陶开始,即对线条做到合乎法则的运用,如纹线的连续、反复、对称、平衡、打散组合,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积溶着人类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线条成了东方艺术的生命线。
我们的祖先长期以来为了表现形体结构,不断探索着线的表现形式。当点沿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延伸时,也就形成了直线,直线具有无限的外沿力和张力,它是最简洁的形式,也可以表达运动的无限可能性。当方向发生改变时也就形成了曲线或不规则的线变。线,实质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不断移动中形成的轨迹。一个点具有凝聚力,同时也具有张力,但它不是具备方向性。多个点才具有方向性。
古人绘制彩陶运用了点和线的同时存在性。将生活中的体验进行了艺术提炼,使其得到了艺术的升华,使之极尽美感。古人在绘制彩陶时,更多的运用了曲线,因为曲线具有流动性和韵律感。
简单的曲线,实际上是通过生活的感悟而来,是通过从两端施加压力改变了方向而形成的。压力越大,弧底越大,形成的弹性和张力也越大。最后达到自我圆满。
在彩陶的绘制中,最基本的是曲线和直线同时出现的对立线。往往曲线所达到的视觉效果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它会带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给人一身松弛感。在彩陶的纹饰中经常出现反复的线条,如:直线的重复、曲线的重复、锯齿线的重复、曲线的对称重复、直线向心有节奏的重复、曲线向心有节奏的重复、错乱性的重复等等。
一般来讲,在一件作品的构图中存在多种复杂的构成因素。构成因素往往以积极的、主观的方式对整体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彩陶纹饰之美得到协调和升华。
艺术不是表象的模仿,而是对生活体悟的高度提炼。对于艺术家来讲,特别重要的是观察自然中的独立构成关系,哪些是必需考虑的,那些是予以取舍的。然后将这些有规律的法则和那些有共性的法则进行并置和重构。从古至今,这一点对于艺术创造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家窑文化彩陶瓶的绘制,是采用了圆点(实点和虚点)为核心,配以众多的弧线大面积的展开延伸,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动态感、韵律感。圆点纹象征日月的千变万化,水波纹是自然界的象征。是先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马家窑文化尖底瓶的绘制,是采用了圆点(实点和虚点)为核心,成组按照四方连续的纹饰排列,配以众多的曲线大面积的展开延伸,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动态感、韵律感。圆点纹象征日月的千变万化,水波纹、花瓣纹是自然界的象征。是先民们对生活环境的提炼与升华。
马家窑彩陶瓶纹饰,布局饱满,线条疏密有致、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却又变化多端。虚线实线相生,实点虚点互为依托。直线与曲线及斜线相穿插,口径舒展的线条与肩部细密的线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使得整体布局构成了完美的乐章。体现了古代先民的设计理念及高超的制作技艺,再现了马家窑鼎盛时期的风格面貌。
沙井文化类型的彩陶,以一种垂直渐变的线变理念,结合形体的结构绘制的。口沿部及肩部加以横线和菱形块分割,使得画面疏密错落有致,视觉中心清晰明朗。可见古代先民设计的别有用心。
点是静止的,线是流动的。线的内在张力源于流动。两种“语言”的交织、并置、重组,所产生的美感是语言的表现形式。给与画面最简洁最准确的表现力,也使纯粹的原始形式服务了丰富生动的内涵。
3 面
最早的彩陶纹饰(大地湾早期)是从面化开始的,一条宽宽的彩带,也就是面化的最早应用,最早的彩陶纹饰的起源,最早的装饰绘画。
各个地域出现的彩陶,早期都有一条宽带纹,一般都在口沿上方。形式简约而概括,在轮廓线以内涂满色彩,可以给人们充实的块面魅力,体现于一种充实感。这时期没有太多的纹饰,只是一条或黑或白或红的彩带。以黑白或红白相互补充,虽然没有后来纹饰的复杂多变,却也体现出了当时古代先民的认知,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原始艺术创作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不断的提高,逐渐产生了更多的纹饰组合。这时的纹饰也由写实逐渐转向写意的升华阶段,技法也随之变的更加成熟和日臻完善了。
面,既可线化也可点化、可以相互依托、亦可相互转换。由于面的出现,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立体感、韵律感、动态感以至于错觉感等。韵律感的表现是表达动态感的造型之一,韵律的本质是大小、方向的反复出现,不停的运动,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生机。在秩序中萌生了生活的体悟和表现。然后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在音乐来讲,利用时间的间隔使声音的强弱、高低呈现规律性的反复与重叠。
造成韵律感,在诗来讲,押韵和语言的秩序表现了韵律感,在绘画造型来讲,点、线、面的反复应用,形成了的秩序感,产生了韵律。相同形反复可以产生秩序感。相似形亦可,类似的秩序排列也可产生韵律感。反复组合形构成也同样产生韵律感。
大地湾文化类型彩陶,最初的绘制只是宽宽的一条彩带。非常纯粹和简约,但却很大方、很稳重。足以体现出先民们最原始的设计理念。
庙底沟类型彩陶盆纹饰,是以曲线弧形面纹重构组合,配以点线的构成关系,形成的单元纹饰形式。在此图中,点和弧型纹都是以面的形式出现的。点代表太阳,弧型纹象征着月亮,表述着日月轮回、交替往复、互为对应、互为依存的纹饰组合形式。
这个马厂类型彩陶,主要是以面为主,结合菱形的虚点及菱形的实点组成了四方连续的画面。大点、小点、虚点、实点相辅相成,构成了完美和谐的乐章。
这件内彩深曲腹盆是典型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典范。外彩以横线树面分割画面,内彩以十字线、弧线、斜线、虚点,横点相互交融。构成了点、线、面完美和谐的乐章。
这件庙底沟彩陶,是最简洁最纯粹的圆点、直线、弧形面组合。充分的表现了日月轮回、刚柔并济、阴阳相生互补的关系。
这件庙底沟彩陶,是采用面化为主,对角三角纹相对,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给人以明快大方的感觉。也是以面为主的例证。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形式复杂自如而又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个彩陶盆是以点带面、以面带线、以线贯穿整个画面。以花纹为中心,两组相似的弧形纹饰相为依托,两组线面为分割,构成了多组阴阳相对的弧形对称,使整个画面构成了强烈的韵律感。弧形三角纹是鱼纹的写意体现,又是鸟羽的象征体现。整个再现了当时的生态平衡状态。
是半坡类型彩陶盆,以简洁的点线面构成关系,勾画出了完整的构图形式。用斜线破面,用直线进行分割,使得画面疏密对比关系活现于眼前。
是半坡类型细颈彩陶瓶,顶部绘制两个相对的平面化三角形纹饰,与下半部分两个弧形圆点纹遥相呼应。并且形成了刚有并济的对比关系。实心的圆点与虚心的圆点并置与上面的鸟羽纹形成呼应,使得整个画面具有既稳重又空灵的最佳效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成本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