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创新理论

篇1

[关键词]知识链 ; 知识链管理 ; 知识链模型;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一、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引导了生产力向前发展,从而加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传统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知识流为主导逐渐取代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把握市场命脉,提高企业竞争力,以知识流为主导的知识链管理运作方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企业把重点放到知识的产生、转移和价值增值。知识作为企业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如何加强知识链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二、 国内外知识链研究综述

(一)知识链概念研究

“知识链” 的观点最早出现在ERP的实施中,知识链主要是从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到存储、共享乃至产生价值的增值,并对其中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知识的快速转化、应用和增值。对于知识链的概念, 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解释:

从区域创新角度:Jay Lee博士在“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知识链的概念: “知识链是整合工业界及学术界核心价值的机制, 其目的是提供获取利润及持续教育与训练雇佣人员和企业伙伴所需的信息与智慧”。

从供应链视角: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1Singh从知识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角度将知识链定义为一个系统的概念,认为企业的知识链是企业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通过知识以形成企业竞争力的过程。RechardHall和Pierpaolo Andriani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管理供应链的方法,它是一种隐性的管理知识的方法,这种解释是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另外一种解释。

从国内研究来看:徐焕良、李绪蓉将知识链定义为有限个知识资源组成的有序集合。孙锐认为知识链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将其微观化,把知识链看成是许多知识元按照彼此间的相关性、协同性以及内在的默契,经过系统性的集合和组织而形成的知识集合。

(二)知识链模型研究

较早提出知识链模型的是美国学者C.W.Holsapple 和M.Singh ,国内外近几年对此模型在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刘勇军、聂规则对知识链模型用于供应链方面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供应链,也不能反映知识流动的网状特征以及双向循环流动性。此外, 何柳、聂规构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程的新的知识链模型; 曾向鸿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链管理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包建梅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知识链模型,她将顾客纳入到企业知识链管理中来,认为顾客是研究知识链管理不可或缺的因素;另外,骆品亮、殷华祥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概念模型---模块化创新知识链,也就是将单个企业的知识链扩展到企业群的知识链,而且扩展是基于模块化创新基础之上。

三、 知识链管理理论创新

(一) 在知识流动方面的创新

1.系统原则。管理学中讲究系统原则,知识链管理是管理理论的一个创新,它是以创新为导向将各种知识资源系统地整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使用知识,从而实现企业创新和利润增加。

2. 共赢原则。知识链管理是将知识流在管理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流动,按照各主体之间利益和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将知识流组合、整理,最终实现整体创新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期实现在管理过程各方面的共赢。

3.公平原则。在知识链管理过程中要始终秉持公平的原则,只有保持公平才能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缓解各方利益冲突,更好实现共赢。

4.共享原则。知识链管理是实现知识流之间的顺畅流通,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知识资源共享可以降低成员获取知识的成本,形成知识链优势。

(二)在形成知识优势方面的创新

知识优势包括知识存量优势和知识流量优势。知识链管理通过保持和拓展组织核心能力、提升知识联盟能力两种途径形成知识优势。

(三)在绩效和知识链合作伙伴方面的创新

蔡兵等认为, 知识优势是最终的检验结果,知识链绩效评价的实质也就是衡量最终是否形成优势。知识是隐性的,其范围、层次、种类不同,从而很难量化知识或者知识流。丁勇等人从知识管理平台、知识存量水平、创新能力、获取能力、传播与共享能力等新的视角建立知识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肖玉明认为知识链是寻找投资商、供应商的重要指标,应该寻找那些有助于弥补知识缺口,实现知识链管理的合作伙伴。

四、 知识链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当代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知识交互平台,实现知识激励和共享,加强员工的知识培训。

(二)企业进行知识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进行知识链管理时应该具有能动学习能力和综合反馈机制,以市场为向导,提高顾客满意度。

(三)由于知识的共享性,企业应培养员工和管理者的共享意识,另外,还要保证知识传播的畅通性,实现知识的流通性和共享性,从而有效实现内部知识链管理。

(四)企业在进行知识链管理时应该增强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信任,信任是企业管理绩效的基础,因此在进行知识链管理时要注重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

(五)在企业知识链管理中要建立适度的组织关系强度以及适度的知识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知识链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高强度的合作和共享知识流,才能促进知识链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其中关键一点是要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五、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知识优势中知识联盟能力和共享增值能力最为重要。当然,知识链形成了知识优势并不意味着自然获得了竞争优势。知识优势只是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知识优势要转化为竞争优势,还需要相应的支撑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LEE JAY. 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中国机械工程,1999(4).

[2] HOLSAPPLE C W, SINGH M1 The knowledge Chain: 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 [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 2001.

[3] HALL R, ANDR IAN I P1 Management focus analyzing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managing knowledge in a supply chain context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 徐焕良, 李绪蓉. 知识链模型研究[J] . 计算机科学, 2005(2).

篇2

现有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会计理论界必须尽快研究新的会计模式。新型会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按照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客观规律,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含义。要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应全面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异,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向WTO规则看齐,充分参考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内容,使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并且,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滞后于实践的现状,应该分轻重缓急。

二、更新会计原则

更新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历史成本因其客观、可验证、易取得的特性,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在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下,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时过境迀”之感。历史成本虽存在较大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放弃历史成本计价,而是应根据未来会计中的决策需要,采取多重计量手段。

更新收入确认原则。传统的收入确认原则是营业收人或收入实现的确认原则。其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企业收益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产置存效益。是指由于置存资产尚未实现的收益;第二类为营业收益,是指销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传统会计不承认未实现的置存收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知识产品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整体评价。因而,在知识经济下,收入确认不仅应包括营业收入的确认,还应包括资产置存收益的确认。

更新费用配比原则。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配比要求在收人和费用之间能有一种合理的关系,但是很多费用和收入之间却很难找到这样的关系,通常只能是依据一种假定的关系而进行的,结果会丧失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配比原则下,费用是在其支出的效用真正发挥作用时而非相关现金的支出时予以确认的,这会使计算出来的净收益与企业实际资金运动过程不尽相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预计、比较和评估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后,由于计算机的快速、高效、计算成本低等特点,通过提供多元化会计信息,原有缺陷则可弥补。会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并分别采用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会计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费用与收入配比已不是确认费用的唯一标准,费用确认标准将趋向多元化。

更新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而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依赖于人们未经证明的假定,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一样,在知识经济时代,权责发生制也不会消失,而与现金收付制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中。

更新充分披露原则。充分披露原则是指企业在公布主要会计报表、补充报表、附注,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未来营业状况的预测时,必须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财务数据。在传统会计下,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充分披露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风险的加剧,充分披露将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低廉成本,使会计可以既有货币性计量,又有非货币性计量;既有定期报告,又有实时报告。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

三、应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

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理论、会计理论以及计量等一些禁区”问题,它仍然未纳入财务会计大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1. 人力资源应纳入现代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人力资源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的资产,从会计对象上看,资金运动过程包括资金的投入、耗费、收回、退出。企业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人力资源才能使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所以它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资产,成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 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核算方法。目前,虽然有一些诸如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摊销”人力资本”等帐户,但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正式运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帐户体系。

3. 确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计量模式。人力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很难将其确定在某种计量模式上,而应该是多种计量模式的有机结合,即应是精确性计量(历史成本模式)和模糊性计量(经济价值法)的结合。

四、修改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

1.灵活界定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比例。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这是现代企业的通常做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也是允许用无形资产投资的。但我国1992年底颁布的、1993年7月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中对企业吸收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企业吸收无形资产一般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0%,如果技术含量较高超过20%的,要经审批部门批准,最高不超过30%。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企业别是高科技企业,仍然维持20%?30%的无形资产比例已不能满足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传统会计核算中,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着作权、商誉。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的主要成分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法律、新变革,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把人的智力、知识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智力、知识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要求:不存在物质实体;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于我们转变观念、重视科学知识、重视人的智力要素,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有重大意义的。

五、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变化,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应是一条可取之道。多元化的社会由五彩缤纷的事物组成,强调独一无二的计量手段只能使会计陷入困境。

六、变革财务报告,增强及时性与充分性

篇3

面对知识经济迫切要求会计思维和理论体系进行变革的形势,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的概念,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水平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规模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等等。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会计,在其会计理念、会计目标和会计政策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工业经济环境中脱胎换骨,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准则有直接影响,特定的环境必然造就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这是为会计发展史所证明了的。在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

1、 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会计对象是研究会计理论的起点。我国大多以企业的价值运动即G― W―G′′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对财富的增值过程,传统会计理论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冲击。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富的形成、增值起主要作用。因此,资产的定义必须修改,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定义也要做出修改。传统会计理论对资产的界定已不适应会计环境的要求。

2、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显然这两个学派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更着重相关性。知识经济下,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

3、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冲击。会计确认就是确定一个项目能否进入会计信息体系。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占据主导地位,计量模式将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正面临冲击。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的,缺乏可靠性。尽管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中立、可靠性强等优点,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有许多经济事项,如果仍然用历史成本计量显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合并商誉的处理是以被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提倡以历史成本计价与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并重,这将成为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4、对经营成果计算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其他各参与企业活动部门的利益没有被重视。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谋求参与企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社会责任将越来越被重视。所以受益者不限于股东,职工(获得工资薪金)、贷款者(收取利息)、政府(征收税金)等也是企业收入的受益者。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可能取代损益表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为了动态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还要应用新兴的“作业管理”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总成果的增值过程。

5、对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影响。传统会计是建立在“资本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的分配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知识经济中,这一基础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利润的形成到底是资本的作用还是人才的作用,在工业经济中也常常使人难以确定。拥有同等资本的企业由不同的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会使企业得到丰厚的回报,有的人会使之蒙受损失甚至破产,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能确定利润来自于资本吗?这使现在的利润形成因素受到质疑。“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对于利润的形成问题,马克思曾说过,利润本质上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在知识经济中,活劳动体现为高智力的人类劳动,成为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当然,企业缺少了资本也不行。这样,利润的形成主要因素必将是资本和人才。因而,就要体现出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过程。

6、对会计报告的影响。首先,由于传统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将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自创商誉信息等无形资产信息排除在外,更缺乏面向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和价值信息等,导致了会计报告信息揭示与披露的不完整;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也面临挑战,如企业必须快速、及时地获得财务和市场信息,以便迅速做出决策。这就要求会计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信息加工和报告方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灵敏、准确、及时。

二、知识经济要求会计理论体系的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迫切要求会计思维和理论体系进行变革的形势,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好会计创新工作:

1、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彻底的变革。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多元化的社会里组成多种计量手段,避免单一的计量手段使会计工作陷入困境。

2、尽快扩大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理论、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等一些问题,它仍然未列入财务会计系统。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要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3、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会计目标、会计观念、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与知识经济格格不入的倾向。例如自创商誉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而且企业的合并或解体也会经常发生,如不在市场交易前确定自创商誉价值,那么在市场交易时的价值确定就会显得不够严谨。

4、变革会计信息形式与内容。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过去的已成事实的财务状况,与企业发展有关的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却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这大大削弱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的加深,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及周转情况,而且还需要了解有关企业的发展前景的资料,为其投资或经营提供最有用的帮助。因此,财务报告需要在现有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的预测报告、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报告、融资能力报告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的信息。

篇4

[关键词] 知识创新 信息需求 信息交流 功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一、知识与知识创新

1.什么是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有不下十余种之多。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所述:“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2.知识创新

要讨论知识创新,就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作为普通词的“创新”,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其涵义是:引入新东西、引入新概念、制造新变化(它没有区分“新”的含义差别)。

一般而言,“知识创新”有两种定义。

第一种定义:知识创新指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其中,“新”的涵义是知识产权意义的新,即在原理、结构、功能、性质、方法、过程等方面有显著性变化,不是时间意义或地理意义的新。知识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创造和新知识首次应用四种表现形态。

第二种定义:知识创新指在世界上首次引入知识要素和知识载体的一种新组合和新组合的首次应用;其中,新的涵义是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即在原理、结构、功能、性质、方法、过程等方面有显著性变化,不是地理或时间意义上的新。知识创新的新组合有6 种:新事实,新概念,新规则,概念和规则的新组合,概念、规则和载体的新组合,新组合首次应用等;它们与知识创新的四种形态是大致对应的(见表)。

表 知识创新的6种组合

二、知识创新中的信息

1.信息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1)决策作用

一知识创新活动,例如搞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只有充分了解有关课题的国内外情况,才能有较高的成功率。二是不搞强弩之末的课题。有些研究课题,看似很大,其实已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将此类课题选作研究项目,则必然事倍而功半。三是不选别人已经搞成功的项目,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四是从尽可能高的起点开始,以便早日登顶。在有些情况下,明知别人正在搞某项研究,甚至知道别人已经成功,但为了企业和国家利益,有时不得不去做某些研究,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发明或创新。在这种类型的项目中,信息调研可使我们了解、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术,使研究的起点尽可能高些,以便早日获得成功。

(2)研究作用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信息工作的作用是对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帮助,其主要表现是: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不走或少走弯路;激发思维的火花,使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得到解决,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数据、思路等。

(3)知识作用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研究者利用文献、信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以便更新、改善个体或群体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更新中,人们往往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信息,而是从职业工作对知识结构更新的要求出发,广泛获取和利用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提高,以达到职业工作对知识储备的要求。如果将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式K(S)+I=K(S+S)作如下变动:K(S+S)-K(S)=I,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创新活动的近期发展需要和现有的知识结构状况与水平,寻找需要补充和更新的知识和信息,然后从需要更新的知识出发,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搜寻和利用。

2.知识创新中信息的产生和流动

知识创新活动除必须由一定的主体承担以外,还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能源、技术、知识、信息等为基础。人们通过对物质、技术、能源的利用,借鉴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客观规律或创造发明出前所未有的东西,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和反映创新活动及成果的信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用下图所示的循环结构来反映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些基本关系。

人类发掘自然信息,从认识反映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信息开始,与科学观察相结合,通过信息识别,进行自然现象的研究及自然资源的开发、组织和利用。知识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一定客体的研究可视为一种对客体运动中所产生的自然信息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结果是人们对自然物质特性和运动规律的认识,由此产生科学知识和反映创新活动的人为信息,形成人类社会特有的知识信息财富。从知识生产角度看,这是一种以人为信息和知识为中介的循环圈。在“循环”中,知识得以更新,研究得以深化,生产力得到发展。

3.知识创新中的信息需求

(1)不同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

现以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为例予以说明。

科研人员包括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科学研究活动的一切人员,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决定了基本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集中需要所从事专业领域的信息,其特点是专深、专门与综合化相结合;信息需求的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与准确性相结合。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包括信息的类型的多样性和文献类型的多样性。

技术开发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从事试验、试制、发明、技术创新和设计工作,直接面向生产实践,创造各种技术、产品、工具、方法和手段。他们的信息需求,除具有明显的“行业”性质外,其主要特点是:信息的内容和来源广泛;十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实用性强;信息的时间跨度小等。

(2)不同研究阶段的信息需求

1)项目准备与立项阶段

该阶段应解决以下基本问题:①通过系统性调研,发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及应用前景的课题,为项目理论与实际意义的论证提供文献信息支持。②调查课题的相关前期工作基础,为项目研究目标的提出提供依据。③根据研究思路,广泛搜集该领域的最新文献,为项目研究内容的拟订提供信息。④围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关于关键问题探讨的论著与成果目录。⑤为项目创新的可行性研究搜集素材,必要时列出专业文献目录。⑥围绕实验方案的制定,搜集有关实验设备、仪器方面的资料等。

2)项目进行阶段的信息需求

项目进行阶段所需信息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研究问题所需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手段、工作、系统、数据库;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渠道,能为项目提供信息服务的人员、机构;对项目进行中的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已有的研究思想、理论、方法和观测数据等。

3)项目结束阶段的信息需求

科学研究项目结束阶段的信息需求与项目总结、成果鉴定、发表和应用工作密切相关,其基本内容包括:①与项目总结有关的参考文献目录;②与成果有关的鉴定、评审管理规范文献和国内外有关资料;③成果查新结果;④发表成果的相关信息;⑤与成果有关的开发利用情况等。

三、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交流

1.信息交流的方式

(1)人际信息交流

人际信息交流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与作用过程。人际信息交流具有信息反馈及时、灵活性强、内容生动、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人际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是信息经多人多次交流传递后可能产生失真。

(2)组织信息交流

组织信息交流是指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和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交流,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通过正式文献、文件或指令进行的交流和组织之间的人际信息交流(某一组织的某个人代表组织与另一组织的代表人物进行信息交流)两种。

(3)大众信息交流

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向公众传播信息,在社会成员共享信息的基础上获取反馈信息以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

2.信息交流的规划

(1)渠道规划

信息交流渠道规划建立在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其意义在于从中选择可靠而有效的通道作为信息交流的基本渠道。

(2)方式规划

创新活动中的各种联系会引发一定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模式,方式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种业务关系,指导研究人员正确从事信息交流活动。

(3)程序规划

建立在一定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基础之上的信息交流应有科学的程序,其程序应与关系相匹配并使交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效益规划

篇5

知识配置力,是指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知识流动的渠道,并使其获得相关知识储备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配置包括知识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知识的再利用和组合、知识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与开发。从供方看,是指知识生产机构把成果扩散给潜在用户的能力,即转移能力;从接收方看,是指新知识或创新的潜在用户学着接近、获得和利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即吸收能力。

2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配置力的关系

推导目前我国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绩效体现在高技术的含量,通过转向信息、知识、智力等知识性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本的增值性。组织通过构建各种网络设施或信息平台,通过知识信息的传播,引导员工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及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的培育与发酵,员工在生产过程、技术改造及在组织管理中新知识的应用,内隐的知识价值及技术特性就会凸显出来。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紧密的,知识资源的储存与增长,企业的价值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创新的理论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由科学推动的线性过程,它受颇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组织的管理能力、与创新匹配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的环境等,通过促进知识流动、转移、应用以导向引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组织知识配置力的创造性过程。从资源视角和能力视角对知识配置力与新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横向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家通过学习领导、组织、计划、沟通等知识将管理能力向战略、组织整合与创新、统筹与授权的能力转化;技术管理及研发人员是通过学习信息监测、学习生产知识、新产品设计等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营销管理及销售人员通过学习市场预测、营销策略、产品售后信息反馈等知识将市场运作的技能向营销科学策划及执行、优化销售渠道和驾驭的能力转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知识向人力资本优质配置能力转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财务预算能力、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等知识向优化管理财务资源能力转化[3]。

3模型与假设

3.1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两者的转化过程得出知识配置路径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图1概括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3.2研究假设

3.2.1组织学习意识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的本质是无形的,其规则体系由关于组织管理、组合、运营、优化规则等形成,企业领导者以确保组织各项职能的正常运作,一方面协调、管理、分配组织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匹配组织内部的数据信息及相关情境,保证组织各部门及其各成员的协调工作。因此,企业家及其领导者是创新的主体。变革推动者如价值观水平、创新意识、促进组织系统思考、激励员工创造性思维、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特性,是影响创新的重要个体变量。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就是能否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不是单纯的搞经营或者搞管理。组织的创新成功与否,领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的学习创新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意识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2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从企业内外部获取组织知识和应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企业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的学习过程,如顾客调查、研发活动、绩效评价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活动。组织内部除了“干中学”、经验学习、研发沟通等活动充分吸收组织成员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从互访学习、创建联盟企业、战略联合、搭建合作网络平台等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必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资源的效用,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H2:组织学习能力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设施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以数据、文字等形式记载的工作制度、操作说明书、档案、会议纪要、公告等载体进行传播,信息若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深度被组织成员所捉获,使用该信息或由此信息提出质疑、思考和扩展思维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和对策,信息的传播价值大大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支持学习的措施与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渗透,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迅速抓住环境赋予的创新机会及提升创新的空间提供支撑力量[4]。H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措施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4组织学习气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知识进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中的内隐与外显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创新。如何有效地将员工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等元素与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员工创意思维的碰触和迸发创新思维与行为的产生,构建有效创造、转换和使用知识的催生容器变得尤其重要。因此组织学习气氛的营造是信息、知识的沟通系统、支持和激励员工创新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3]。H4:组织学习气氛越浓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4研究数据方法

4.1问卷设计与说明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企业为对象进行知识配置效果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调查分析,问题的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共发出问卷共约75份,共收回54份问卷,剔出不合格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份,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4.2数据分析

4.2.1效度与信度分析首先对各个变量测度量表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测试,以判定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KMO值有的在0.8以上,有点介于0.7~0.8之间,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差别不大,Sig.<0.05表示变量之间独立检验是显著的,也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还运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分析,以检验问卷或量表测量的一致性。本文中的知识配置力和企业科技创新两组变量样本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1)知识配置力变量组测度0.788、0.775、0.731、0.750和0.764,均在0.700以上,属于高信度;(2)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测度0.822、0.769、0.703、0.787、0.792,均在0.700以上,也属于高信度。

4.2.2结果根据需要分别采用方差最大化和平均正交旋转法考察所用量表是否真正地测量出各变量结构。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主成分结果显示学习的过程、学习激励措施等主要指标的累计方差解释率达78%以上,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主要指标累计方差解释率均在82%以上。结果与原构思吻合。

4.2.3相关分析为探讨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对这两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出,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种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联系。除组织学习环境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知识配置力与企业其他科技创新能力都显著正相关。总体分析说明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

4.2.4回归分析在分析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各要素对各种能力成长的贡献度,本文采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1)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贡献度模型总体效果从回归效果看,六个模型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证明回归效果良好。从总体参数效果来看,DW统计值分别为1.982、1.371、1.818、1.951、1.932、1.897,说明各模型均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其他各项指标也符合要求。(2)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的回归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的回归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成长。表2知识配置力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9,略大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要求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可能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不大。

5结语

篇6

关键词:人本理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发展有消极影响,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不利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与高职院校教育水平。

一、人本理论思想的基本特征

人本理论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核心。高职院校要想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将人本理论科学、合理地应用于人事管理中,就要对人本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人本”,就是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要以所有教职工的切实利益为根本目标,关注教职工的想法,努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充分肯定其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自身价值。首先,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理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即人具有内省、感悟、推理和创造等方面的才能。其次,要重视人的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思维表现、情绪控制、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人们朝着利我的目标发展,同时与其他人建立不同联系,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后,要尊重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完善人格,努力生活,即诚实地接纳自己,也诚实地接纳他人,能坦然面对现实,自发自律,可以充分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专业的教育教学队伍,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滞后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高职院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尚未形成,人事管理要求与实际发展情况存在脱节,办公效率低下等。从岗位部署来看,高职院校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教职员工的优势和潜力,只注重院校自身的发展,而忽略教职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高职院校对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不了解,导致岗位分配不合理,影响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的推动进程。

2工作效率低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过程中,对部门、岗位的工作内容缺乏标准,对部分或岗位职责没有明确的划分,导致问题发生时,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阻碍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了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也对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造成了一定影响。

3评价标准不明确

评价标准是在评价活动中,对被评价对象进行评判的标准和衡量尺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特征。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职工工作考核中,没有明确的教职工考核机制,考核标准模糊,导致考核流于形式,难以体现考核的价值。三、人本理论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当前,坚持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为实现自身的发展,也需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积极创新人事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新理念、新方法。

4坚持人本理念

1.以尊重为前提。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可知,在管理实践中,肯定个人价值是发挥人本理论的基础。高职院校制定人事管理制度,首先,要强调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确保人事管理制度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的规章制度,保障教职工待遇;其次,要强调人事制度的合理性,要综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让制度“有人性”“有弹性”。此外,高职院校要为教职工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对岗位的认同感和对工作的热情,进而提高其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2.以考核体现激励。科学的激励能够让教职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工作中充满热情,进一步体现人本理论的价值,提升人事管理的成效。高职院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奖项,定期开展教职工工作考核,通过学生、同事、领导的综合评价,对优秀教职工进行奖励,并对工作态度或教学质量较差的教职工进行帮助和引导,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与其共同制订改正方案。3.以提升教职工能力为根本目标。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对人才的培养有直接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对教职工的考核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考核其教育教学能力,人事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考核标准,对教职工的能力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体现教职工的教学情况,进而,人事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

5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事管理的水平,应该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如,高职院校可按职能,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改革,另一类是将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安排、落实的常规性工作,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专门的工作,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提升管理水平。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职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本理论下,对现有的人事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改善与人本理论相斥的管理内容或管理方法,确保人事管理逐步优化,满足高职院校当前的规模发展需要。

6合理化引进人才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的要求仍然强调高学历,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高学历人才都能在岗位上发挥其应有作用。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便是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只看重人才的学历,忽视了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由此可见,人才引进与岗位配置的不合理是造成人事管理紧张的根本原因。

7优化人才配置

科学合理的改革制度,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执行的保障,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优化人事管理方法。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更新管理者的工作理念,改变其认为管理就是“高高在上”管理人的认知,培养其服务意识,使其能够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教职工的主体地位,为全体教职工提供服务。其次,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者应该根据教职工的能力、经验、发展潜能,为其提供最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以进一步提高其能力水平,促进高职院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岗位上,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应该对教职工进行合理的岗位配置,创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实施有序化、科学化的人事管理,整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发掘师资潜能,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快人事分配制度的革新,优化学科梯队配置,建立以人才发展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在人本理论的影响下,完善运行机制配置,并对用人机制、评价机制等进行及时调整。

8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人事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培养,只有其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主动思考如何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应该为其提供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人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情商训练,打造顺畅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最后,要加强人事管理专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为人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制订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改变原有随机性、临时性的培训模式,认真研究人事管理人员的切实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甄选,合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实现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人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革新有重要作用,能提升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水平,促进整体的稳定发展。

9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当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教职工招聘计划、岗位配置与流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等规划类管理内容,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的一些常规事务性工作管理内容。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给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教职工以及院校发展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需要顺应发展,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方法、理念、模式等进行改革,不断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当前,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得到了提升,其人事管理工作对比以前,所涉及的领域更广,内容更复杂,为确保每一项人事管理工作都能落到实处,相关管理人员就要提升工作的效率,促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增加对教职工的支持,为其提供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和表扬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

10完善薪酬制度

薪酬的形式不仅包括金钱、物质等,也可以扩展至精神层面。高职院校要想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优化人才薪酬激励机制,突破平均主义,构建同工同酬、优劳优酬、多劳多酬的薪酬机制,并以奖金、福利、深造、升职机会等形式丰富薪酬激励机制。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人本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人事管理工作的新方向,对全体教职工实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进而使全体教职工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参考资料:

篇7

摘要:社会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对国情、民情、社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明确目标,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大学生。但是,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空洞,仅仅为了上级的检查需要,最后成了简单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说几句空话,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社会实践教学成了应付上级的“例行公事”。

1.2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深度。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刻性、持续发展性明显不足,重复性、模仿性、浅层性的现象大量存在。

1.3社会实践教学功利性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和大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过于注重、追求包装和宣传,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

2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时,片面强调培养专门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摆到可有可无的位置。

2.2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诸多理念还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在机制保证和建设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管理机构的多头领导、多重管理,最终导致管理混乱、无序、效率相对低下。二是缺乏长期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三是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时多时少,从制度上缺乏长期、可靠保障。四是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3模式上乏创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式上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

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进的几点对策

3.1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要切实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新一代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坚持把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各级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既严格又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定期培训、交流制度,保证该支队伍始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3.2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⑴建立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专人负责,专任管理,统一调度、安排人、财、物,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统一协调。⑵制定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长期间建设发展规划,对社会实践教学有序、合理安排。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中相关部门的要求出台具体政策,保证社会实践教学人员和经费的配备。⑷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⑸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个学院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通过派驻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学院,加强与学院、大学生的互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制度;管理创新;建议措施

引 言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计划经济下的规划管理模式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对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进行彻底的结构性调整和创新。

1 城市化进程现状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城市化迅速发展,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化结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这些案例和论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期待。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市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中国城市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

2 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

2.1 在科技创新上突破

科技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引领一切创新活动的龙头。在科技创新上要着力抓好“五个一批”工程:首先,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促进高端技术在能源化工领域的运用。其次,攻克一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第三,培育一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共性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第四,应用一批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五,推广一批服务农村发展的适用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通过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2.2 在产业创新上突破

要紧紧围绕现代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面向未来的战略产业。要围绕“三大目标”,发展“四大经济”,着力打造“五大经济园区”,做强以能源化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要紧紧抓住畜牧业、林果业、杂豆业、蔬菜业、花卉业等优势产业,做优第一产业。要加速推进金融、物流、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发展,做大第三产业。要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服务业以及新型能源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要建立产业基地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品牌,使经济园区成为全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参与国内外高新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前沿阵地。

2.3 在建设规划创新上突破

要围绕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精品城市的要求,大气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搞好百万人城市规划,按照跨越式发展,建设能够完全支撑起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能化产业、高新技术和人才密集的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以建设沙漠森林公园城市为标志,展现城在林中、湖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诗情画意的时念,建成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城市;建设既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又表现时代气息、现代文明特征的,达到二者高度融合的新型一流、文化文明、绿色宜居城市。推行法定图则制度,对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规定。

2.4 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上突破

在交通管理体制上,将公路、铁路、城市公交、邮政等方面的管理协调职能,纳入一个整体,赋予物流产业方面的宏观管理和协调,以及制定整体运输政策,实行大交通管理。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在制定公共交通产业发展政策时,重点实施中小巴减量淘汰政策,逐步将中小巴迁出中心区,同时提高公交大巴标准,所有新投运力或更新车,必须具备大容量、绿色环保型,建立与现代经济活动相协调、相适应的公交系统。在区划和街道管理体制上,将现行城区发展规模划分为若干管理区,实行管理区首长负责制。进行街道区划调整,建立市、区、街三级管理执法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在环卫体制上,以管干分开,环卫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为目标,推动市容环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以整治市容市貌为重点,对清除乱贴乱画和捡拾“白色污染”委托保洁公司清理,推进市场化运作;推进“门前五包”(包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责任制,制定《门前五包管理办法》、《建筑物立面保洁管理办法》、《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环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在公用事业体制上,成立市公用事业局,统筹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项公共服务,制定紧急抢修和重大事故防治处置预案,并提供优质、高效、及时的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天然气入户和集中供热等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在土地制度上,着力调控土地资源,建立起土地收购、整理、储备、拍卖等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经营城市土地。对原属村组及企业、单位等拥有城区范围内的土地通过产权置换、项目置换及赎买等政策市政府统一调配使用,对城郊村组土地分别按照中长期发展整体规划要求从严控制,严厉打击借开发之名囤积、炒卖土地行为。对近年来城郊及公路沿线土地进行清理整治。

2.5 在思想观念的创新上突破

思想观念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才能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建起新机制、树立新形象。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把思想观念的创新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一切社会事务中,使创新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要有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的危机感,大力倡导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敢于竞争,勇攀高峰。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还需要培训和确立市民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意识成为市民思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倡导创新的精神,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创新行动之中,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参与创新、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浓厚氛围。要把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工作放在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在全体市民中普及创新知识和理念,提高市民的创新能力。要不断将创新实践和成果进行宣传、传播,使建设创新型城市活动变成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城市不断进行新的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构建与其他创新互动的创新文化体系。

3 建管并重,推进城市建设有序化

城市管理是维护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水平,是推进城市建设有序化的有效保证。如今的城市管理,已不仅仅是对城市设施和社会秩序的简单维护,而是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渡口在城市管理上狠下工夫,传统工矿贸易区“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各类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和职权职责,注重源头管理,建立各项长效机制,使城市管理由制约型向服务型、经验型向制度型、突击型向经常型转变。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实行“数字化”管理,率先开展控规三维仿真系统应用工作,城市管理精确度更高,效率明显提升。

4 结束语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通过科学的理论探讨,大胆的实践创新,综合分析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理念,并运用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建设、规划出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J].规划师.2004(03):77~79.

[2]林常青.城市规划管理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开发思路初探――以珠海市为例[J].规划师.2000(05):35~37.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Mod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xplore

WAN Lingjuan

(Modern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32)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unning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 in China inflects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is course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teachers resource base on the support of practical necessity and theory is good for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llow the path of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s need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novation mode

0 引言

截止2010年3月,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322所。然而,粗放的发展必然迎来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仍处在探索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其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母体高校严重趋同,缺乏应有的特色,硬件、软件实力均有待提升。

独立学院的这些问题也同样显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创新,学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实效性不强、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等现状不得不让人产生反思。因此,在独立院校中,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模式十分有必要。

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现实必然性

1.1 社会环境的因素

首先,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进步意义,但同时,西方政治力量依靠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对我国灌输其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大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我国社会正处在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知识经济的快速转变期,社会不同的矛盾与冲突逐渐凸显,如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方面的震荡。再次,网络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大量的知识、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强烈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所愿意涉猎的知识远远不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加之部分的反主流思想信息在网络上散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所授观点的认可程度。

1.2 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的因素

首先,独立学院拥有较为宽松的招生政策,学生一般在三本层次录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独立学院在教育品牌上的效应仍未显现,学生毕业后在学历和院校排名上说服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使得部分大学生自信心受挫。其次,院风、教风、学风、班风均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独立学院在这些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虽然有大量的活动作为载体,但这些活动掺入了商业化、成本的概念而失去了校园文化中某种意义上的纯洁朴素性。

1.3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与教学的因素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母体学校委派的教师、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从现状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从母体委派的老师,容易将独立学院的任教看成一种兼职,缺少责任感,而独立学院专职教师偏少,且大多为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教学骨干缺乏,再加上外聘教师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势必给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政治立场的确认,联系实际不多,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问题的针对性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感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出现“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的质疑。

1.4 大学生本身因素

首先,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相对较弱,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是不利的。其次,部分学生十分看重课程的“实用性”,急功近利,把专业课与基础课分得非常清楚,对思想政治课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跟日后就业毫无关系,不能成为就业加分的筹码。再次,部分学生把金钱与权力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沉迷于拓展人际圈、如何创业赚钱,而忽视对自身理想信念的培养。

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石

2.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作为依据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是在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该理论,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惯用的静态教学模式是不符合该理论的。此外,国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诸多理论的提出,如“结构说”、“程序说”、“设计说”等,尽管这些教学模式在观点层面上有所不同,但该等观点中涵盖了一些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如目的性、实践性和动态性。目的性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明确自身的根本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尽最大可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重要指引作用;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性和有机结合性,只有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动态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的发展要随着实践的纵深发展而发展,不能静止地停留在老套或过时的理论研究上,要与时俱进。

2.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依据

近年来在教育界,将学生看做是学习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代替了将学生作为知识被动接受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倡导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既不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知识到学生的头脑中,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主客观、内外部综合作用的一个构建过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提倡开放式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2.3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以教育理论作为依据

教育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它主张用辩证、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打破了思维的定式,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实践的力量,力求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理性地改造和把握世界。这种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意。

3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

3.1 教学理念创新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就是将党的方针、政策、重要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建议思想政治课程除涵盖上述目标之外,应建构起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应将培养其政治、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主干必修课程之外,也安排人文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在理念上要改变灌输式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品质和情操,成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3.2 教学内容创新

当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课本虽然每年有所修订,但修改内容不大,且不能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各层面的现实问题。建议在课本章节上做必要修改,突出重点章节和难点,以专题讲授为主,以传统章节讲授为辅,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而不成为空洞的教条与口号。此外,还应使课本内容丰富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自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3 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黑板授课、章节授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长时间盯着黑板也很难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集中。建议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多样的、生动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讲解、情景剧、专题讲座、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原著导读、视频观看、图片展示、社会实践、撰写文章等,达到“读、听、讲、谈、看、走、写”多方位的教学效果,用鲜活生动、新颖活泼的形式调动课堂气氛,突出理论课程的实际意义,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理论课不再枯燥。此外,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对外交往中的重要性,尤其要认识到网络对独立学院学生在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上的重要影响。建议利用网络的优点,在网络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让国家大事、社 会热点等时事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当中,还可以将课堂“网络化”,把电子教案、习题库、经典案例、专家答疑、重要视频等传到网上,使学生保持与课堂教学的同步性,还可实现课外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内容的网络化、无纸化和便捷化。

3.4 师资队伍创新

独立学院聘请的母体学校教师,可以优先考虑高职称、高学历,教授级别的老教师,由其承担独立学院学科建设及教学指导工作,对于独立学院专职的青年教师,可以加大其培养力度,多开展学科讨论、培训拓展等活动,提供多种进修、深造的机会,在外聘教师队伍上,可适当提高其待遇,增强其教学积极性。另外,鉴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灵活性,还可以从社会上积极引进客座教授、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

3.5 教学评价创新

例行的思想政治课考试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考试状态可能有差异,一张试卷也很难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建议将考察学生“背功”的闭卷考试逐步转为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开卷考试,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层面,改变思维的套路,还可以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文化成绩与实践成绩、试卷成绩和论文报告成绩、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综合考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的表现,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控制论 市场营销专业

[作者简介]陈波(1979-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营销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市场管理研究。(广东 广州 51066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87-03

我国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从2000年开始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构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最迫切的是培养一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界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重视,并做出重大的规划: 2010年5月教育部发文《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1年的“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看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析不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趋势,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国内外创新教育比较

目前,学术界内有一个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指标,那就是该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88页表是自1901年至今我国与各国诺贝尔奖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表(本表数据截止到2012年10月12日21时)。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获诺贝尔奖人数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实力强大的国家,可见,国家的创新力与国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不可置否,美国不仅在全球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其诺贝尔奖得主的总数也是最多的,而美国的创新教育也是全球较为成功的。一是在初级教育时就开始灌输、提倡并赞许孩子的创新行为,学校鼓励小学生开展课题性的研究活动。二是采取自由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的探索型的教学方式。三是社会上具有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分别由来自各大高校教授组成,为年轻人提供创新教育的继续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更加青睐听话的、高分、高智商的学生,而忽略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从而在创新能力上整体偏弱。我国的创新教育是伴随着素质教育而提出的,目前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的人格为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高职经管类学生的创新研究与相对应的策略较为缺乏。

二、创新理论

“创新”源于拉丁语,所谓创新,就是把旧的抛开,重新创造新的。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首次(或初次)出现,具体把其原意分为三层:(1)更新换代;(2)创造出全新的东西;(3)改变,使其与以往不同。创新是一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创新关键在于“新”,即怎样实现质的突破。

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始于1912年,经济学家熊皮特在其发表的著作中提出:创新,是在生产中对新技术、新发明的首次应用,其表现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这类组合具体包括:开发新产品;开发全新的生产方法;拓展一个全新的市场;通过新的途径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以此打破垄断。这一创新概念在后期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1974年,厄特巴克提出:创新就是技术在实际采用或初次应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创新的观点逐步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整个社会。1995年,欧盟《创新绿皮书》中对创新的定义为:创新不仅属于经济、科技范畴,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社会环境中,通过采用各种新事物的吸收与应用,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的过程。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创新是一种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改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创造出具有革新的创造性成果。

三、研究模型――控制论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世界上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提出控制论。他认为:世界不是由独立的要素组成,而是由若干要素组成,他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控制论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的是如何通过控制对象的变化来实现整体的最优性,从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实现最优控制状态。因此,控制论需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反馈,将信息输送出去,通过反馈,信息作用结果被返送回系统,产生能改变操作的方法,这可称之为“学习”过程。通过如此反馈,加强了研究系统的信息效果。在现实当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可调节和具有规律的过程,因此,可将此过程视为一个控制的过程。在本研究过程中,教学系统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可视为“培养系统”,这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中存在着信息传递,体现信息的反馈和再学习。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学生为受控对象,教师与管理人员为执行机构,学校的管理部门为控制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为测量变送器,人才培养的效果为被控量。具体如图1所示:

从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图中看出:在这一整体系统中,在学校管理部门的制度与政策下,执行者教师与管理人员通过执行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受控对象学生,使其展开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掌握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受到以下两因素的影响:(1)教育部门方针政策,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2)教师的教授方法。具体如图2所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系统不是由单个因素组成或影响的,而是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反馈与学习,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与实践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未能充分完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营销专业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下面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根据控制论原理,探索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模式。

四、高职营销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从88页图1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结构中可以看出,系统得以正常运行需具备信息目标,这一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体现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前面已经提到市场营销专业是理论与实践集合的专业,但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更加侧重实践,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重要。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需做出以下的改变:

1.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全新的要求,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还停留在学术型人才和精英型人才,而是重心放在创新型,创业型,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目前应由过去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向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应在新的培养目标中更为突出地强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现创造可行条件。

2.教学计划中应增加跨专业的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学科,业务的交叉,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中,学生基本只能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不能选择其他非专业课程,无法体现跨专业能力的培养,明显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最终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因此,教学培养方案应改变传统的制定模式,增加模块化的跨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可以通过专业教学计划中将这部分体现出来,成为学生必选的课程之一。

3.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块。为全面提升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应增设创新创意项目、创业项目模块。这一模块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来体现,并赋予分值不等的学分。例如,大学生科技节,举办专业讲座,开展协会社团活动,举办专业调研、策划、创业等竞赛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的教

图1人才培养系统图中所体现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的教,信息从教师传递到学生的过程。因此,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性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身负使命的教师需具备以下素质。(1)知识面广。具备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融合专业与非专业技能,拓展发散性思维,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2)具有创新能力。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其最好途径就是科研。通过科研,教师可以获取新知识与新方法,并将该成果传授于学生,从另一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欲望。(3)放眼国际。多与国外高等院校交流,学习先进的创新思维与有益的经验,拓展教师视野。

2.加大实践性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新颖的特点。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是最好的方式。在三年教学计划设计中,直接把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计划中,安排学生每一学期都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定岗实习等。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实现实践、教学一体化。具体的实践可以有以下分类:(1)校内营销实战训练。通过校内销售活动,培养学生销售技能。(2)开展营销沙盘与实战训练。通过引入仿真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判断能力。(3)与企业合作,完成企业所委托的市场调研与预测,并制订策划方案。(4)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参加全国、省、市级等各级科技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营销类课程部分理论性强,因此较为枯燥,需改变灌输式的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常见的激励教学方法有:(1)讨论教学法:由教师给予课题,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头脑风暴,迸发火花,活跃思维。(2)案例教学法:教师提供案例,组织学生阅读与思考,进行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去结合专业原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开发发散性思维的能力。(3)项目化教学法:先由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再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或者由教师指定项目,交给学生项目小组自主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走向市场或企业进行调研或参与企业活动,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训教学。这是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训练就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而需要科学的计划与长期的培养。本文从研究创新能力出发,以控制论为模型,得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西兰)霍华德・H.弗霍德里克.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申文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微[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

[3]王金洲.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4]王卫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市场营销导刊,2009(4).

[5]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