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职业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19 18:0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员职业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员职业计划

篇1

笔者对本校营销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问题是同属文科专业,为何没有选择文秘? 答案如下:文秘工作呆板无趣,没有活力。专业名声差。工作太过繁琐。长辈从事营销专业,受其影响。高中假期从事过营销工作。营销工作锻炼人,具有发展空间。以上答复表明人们选择专业时通常会考虑三个层面。一是就业,二是名誉,三是兴趣。而文秘专业在三个层面上都存在不利因素, 这些缺陷是造成该专业生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一:就业情况

就业层面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是否旺盛、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工作环境。文秘专业在这四个因素上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有利的是岗位数量多,市场需求大,不管什么类型、规模的企业,总是需要从事辅工作的职员,像办公室主任、前台接待、后勤、打字员、文员的职位都属于广义的文秘范畴。另外,工作环境相对安全、舒适。不利因素在于,毕业生多半只能从基础文员做起,薪水较低,且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居多,上升空间狭小,年龄过大后想要转型其他工作也较为困难。以上四个因素看起来利弊各半,但实非如此。

原因在于文秘市场需求旺盛这一结论对于专科生而言名不副实。理由有三点。一是文秘岗位青睐有工作经验者。二是许多企事业单位青睐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有学者调研发现专科学历需求不足文秘类岗位的一半。三是文秘岗位对专业的要求较为宽松,秘书专业技能不明显,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强。应届毕业生只能从低级别的文员岗位干起,而许多企业招聘文员时没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会计、财务、计算机、审计、档案、英语、新闻、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都可以从事文员工作。且与用人单位专业对口的非文秘学生由于对企业业务熟稔,更易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他们挤压了部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升职空间。因此,综合学历、专业、工作经验三项考虑,能够接受应届文秘专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数量并不算丰富。

(二)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二:职业名誉

名誉层面即为职业声望, 主要是考生及家长对专业的认知及认可程度。其考虑范畴包括职业的尊卑、优劣、名声三方面。尊卑由社会公众依据传统思想、禁忌判定。我国自古对职业有三教九流之分,存在一定的职业歧视现象。优劣指同等薪酬水平下,工作的危险性、安逸度等。名声即职业的美誉度。据笔者一次抽样调查显示, 企事业单位招聘秘书时的性别倾向保持传统观念:男性占11%,女性占89%,即文秘仍然被视为女性职业。而女秘书或有被妖魔化的扭曲倾向,或有被上司性骚扰之虞。这些观点败坏了秘书职业的声誉, 直接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

(三)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三:个体兴趣

兴趣层面即学生从自身性格、自我定位、社会期许等因素出发, 对专业产生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60、70、80 后这几代人追求稳定,能够循规蹈矩、专心致志地干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90 后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浸在创新创业的舆论导向中。他们个性张扬、朝气蓬勃,期望实现自我价值,因而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更喜欢有无限可能性的工作。而秘书工作严肃严谨、行事一板一眼, 且被认为是一个配合领导完成行政及日常事务的辅工作岗位,在企业中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处于关键部门,始终居于配角、次要者的地位。这种职业性质与90 后年轻人强烈的个性、突出的自我意识以及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完全没有契合点。简言之,与时代气质不相称。

综上, 文秘专业在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所关注的三个层面均存在着不利之处, 且这些劣势是由专业性质和社会认知决定的, 因而与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效果的优劣并无直接关系。换言之,由于考生优先选择技术技能强、薪酬起点高的职业,在此形势下,文秘专业在与其他文科专业、工科专业竞争生源时,还没来得及比拼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实训室、合作企业等软硬条件,就由于专业特性而被考生和家长淘汰出局了。

二、他山之石:高职高专院校在生源危机中的应对之策及其得失

(一)化解生源危机的有效策略:加强招生宣传

面对席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生源危机,各校的教师、学者们立足于本校、本地的实际状况,展开了积极的调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者意识到落实坚实细致的招生宣传对提高专业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客观现实也证实了酒再好也必须会吆喝的真理。笔者于2015 年11 月走访苏州职业大学的文秘专业,参观了该校的实训室、了解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平心而论,该校文秘专业的软硬条件可谓非常出色, 且地处江苏经济发达地区, 坐拥上万家外资企业,市场需求十分可观。然而该校专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学生入学、就业后均不会后悔选择文秘专业学习,但是招生仍然非常困难。可见,如何吸引学生报考文秘专业,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有学者指出,需要加大专业在校内外的宣传力度,利用二课或者协会在校内外开展系列活动,使人们知晓文秘专业的存在。 专业教师应针对秘书的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声誉等问题进行解答,尤其可将学校往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告知学生和家长。还有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具体的宣传方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学校开放日、招生现场会、招生手册等各种传递信息的途径有效地加以宣传。

(二)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谨慎采用改名的捷径

有学者认为将文秘专业改换名称是一条吸引考生和家长的捷径。为了消除社会偏见,减弱职业名声不好的劣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文秘之名,或改为商务助理、人力资源管理或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将其改为行政管理专业(下设不同培养方向)。有研究实验表明改变专业名称后总体填报态度显著提高, 尤其是大幅度提高女生愿意填报的比率。但是,笔者对改名之法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所改之名都是招生目录上已经成熟的专业,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行其名而招文秘生多少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报考者实际希望学习的是其他专业,因此单纯的改名并不能根本解决文秘专业不招人待见的问题。且为了契合修改后的名称,总不能没有一门相关课程。于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之名招生的文秘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容易形成大量文秘课程+少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量文秘课程+少许行政管理课程这种颠倒式的方案,这看似扩大了专业内涵,实际上却是相当生硬。因为少许X 专业课程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

笔者所在学校的文秘专业曾经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了一门会计类课程, 结果由于缺少先导课程,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非常吃力,考试不及格率极高;又由于没有后续课程,只能学一点皮毛,无法掌握会计的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实在是非常鸡肋。虽然招生时将文秘专业改头换面并非上佳之策,但却给办学者一个重要的启示:不用改名,但必须扩大专业内涵,使其成为交叉复合型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历史上的成功范例双专科。 该类型学制曾经给文秘专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文秘双专科后生源出现了成倍增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文秘人才。可见,专业技能不突出、行业背景不明确的文秘, 需要和其他专业或职业结合起来,形成类文秘专业。营销(包括广告设计)、网络编辑、会展、速录、会计等专业均可以包含在更广泛的大文员范畴里,这些专业的技能性较强,可以让学生有外显的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综上所述,以文秘(扩展专业)之名招生,是当前化解文秘毕业生可替代性强之劣势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三、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四个原则

上文提及有众多方向的专业(职业)可以和文秘相结合,但是秘书工作与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行业知识与经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择业时,秘书岗位却具有广泛性与随机性。所以教学时不可能将多个方向的专业(职业)知识和经验统统教给学生。且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 无法将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纳入教学计划中。假如在两三个专业方向上各选1-2 门课程,理想上学生可以从事多种职业,成为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却容易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学生走马观花地学习了一大堆课程, 只是流于表面了解,且课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无法融会贯通,产生课程繁多杂乱、粗而不精,学了点皮毛,都是蜻蜓点水的困惑。因此,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数目以一个为佳,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选择方向必须考虑四个原则。首先,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形势。理由如下,一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考虑地方的企业类型和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可供实践教学以及实习。以笔者所在的中小城市为例,会展就不适合作为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方向, 因为受制于地方经济规模,每年的正规会展活动寥寥无几,没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实践,强行开设该方向,将会导致与产业脱节的培养倾向。

其次,应该整合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假如文秘专业结合X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教学团队应该是文秘专业教师+部分X 专业教师, 且这两类教师行政上应该隶属同一院系,以便于教学和管理。但由于各校的文秘专业近年来都处在不断萎缩的状况,难以引进扩展方向的教师,而没有优质的师资又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因此,细化文秘专业方向时应该注意选择本校成熟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积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选择本校的强项专业与文秘结合,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第三,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必须与文秘工作具有类似的内勤特点。扩展专业方向不能选择外勤类的专业(职业),例如导游、商场营销等,因为二者难以兼顾。总体而言, 工作场所主要落实在写字楼、办公室的专业比较合适与文秘搭配。例如网络编辑、会计、速录、营销策划、广告设计等。

第四, 扩展方向应该是就业岗位具有一定保有量的专业。专科生除少部分会继续深造外,大部分需要的是毕业后即能就业。而文秘+扩展方向的设定对学生的就业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利的是加强了技能的优势,不利的是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将其限定在和扩展方向相关的企业里。一旦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对秘书工作不够重视,学生将难以获得就业岗位。例如,有研究论文统计了2009-2010 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设置与招生就业情况,在45 所学校中,江苏健康职业学院的医疗文秘专业的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二,仅为77.78%,有42 家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种文秘+医学的组合导致学生只能去和医疗相关的企业求职, 而大部分医疗类事业单位又排斥高职高专的学历, 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就业面过窄。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化;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摇 ?摇文献标志码:A?摇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01-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学呈现出诸多创新的发展趋向,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需要。然而班级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载体,学校管理部门应重视班级文化的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功能,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学校内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因此,探索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都是十分必要的。推进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特色建设,创建德育特色班级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德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优化学校班级管理,丰富学校班级文化内涵,发展学校办学个性的有力举措。

一、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自觉探索意识,一般都是模仿和沿袭其他普通高校创建模式,而呈现为“泛校园文化”特征,缺乏“职业”特色,未能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未能把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职业性人才的目标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划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职业气氛缺失。据调查,高职毕业生从熟悉的校园来到陌生的企业,缺乏职业素养,对企业文化产生种种不适应,表现在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方面。这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上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特点,频繁跳槽或被迫辞职,造成了人们对于高职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怀疑;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应届高职生难以迅速融入企业的工作进程,所以在招聘时往往会青睐有实际工作经验者。因此,为缩短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文化互动,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职业化”班级文化创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主要为各行各业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走的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这个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乃至校园文化建设都必须突出职业特色。

1.班级文化建设突出职业特色,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高职院校生源来自高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这些学生大都经过升学挫折存在自卑心理。高职院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特色,营造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可以让他们从中看到希望、找回自信,重新确定人生坐标,树立理想抱负,并在职业文化的熏陶中养成做人做事的良好道德品行,以及适应职业生涯的健全人格和素质。

2.班级文化建设突出职业特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学制所限,在课堂中不可能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补充,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特色,搭建各类培训、交流、考证、竞赛等平台,开展各种知识讲座、创新教育、能力实践等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释放学生的潜能,进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达到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3.班级文化建设突出职业特色,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需要。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处事能力相对较弱,有的甚至很难与人沟通相处,更害怕走上社会。而如今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看重实际能力和合作精神。高职院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特色,引进企业精神、行为、制度文化,开展与企业多领域的交流互动,既有利于学生较早地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在接触企业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各方面的才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职业化”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

1.环境引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管理”放在首位,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通过企业文化能激励员工奋发上进,实现自身价值。同样,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应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班级形成了一种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2.管理接轨。班主任、辅导员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我们把学生包装成某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在班级通过模拟管理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值班经理轮岗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进行晨会制,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是班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企业是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的操作规程、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都有着不同的规章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符合某一专业实际的班规,根据可能专业岗位制定具体班级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在学校各种纪律的基础上,通过具有某一专业特色和职业特色班级制度的实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接受职业化的制度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就业环境。

4.课堂渗透。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另一方面,重视学科教学渗透。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时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任课教师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以班内已经形成的班组为项目组织教学活动,鼓励班组内相互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学习项目。鼓励班间有序竞争,营造赶超氛围,提高学习成果。并且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班级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5.活动对接。班主任、辅导员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的集体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班级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创建“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做起,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李忠军.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裴荣杰.环境育人与班级建设[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沈春英.相信自己做最好的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07-240.

[5]罗爽.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3,(05).

篇3

【摘 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较新的农类高职院校,近几年来,其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同时提出一些完善的对策,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有的文化形态,已成为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以“农”字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于2006年5月在温州市农科院基础上筹建,2008年2月正式建立。其前身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农业学校,是全国唯一的农业科研教育合二为一的单位。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农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供其他相关院校参考。

一、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内涵呈现着不断发展的特性,共产生了狭义与广义两种校园文化观。本文采用广义的校园文化定义,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效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下对各方面的成果进行详细分析。

1、精神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农爱农”教育

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为“三农”培养人才是学校的目标和责任。为培养出一批学农爱农专农强农的优秀人才,学院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农趣”,激励学生的“农志”,培养其热爱、奉献“三农”的情感。

学院的“农业流动总医院”是对接“三农”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农业流动总医院”服务农村的过程中,学院专家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使学生接触到农业领域全真实践学习环境。该院建立以来,四年累计共有1704名农类专业学生通过“农业流动总医院”这个平台接受教育,参与率达100%。通过传送农业科技到村入农户,学生既受到了实践锻炼,又增强了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院对接“三农”的另一途径。通过在农村的实践,学生和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三农”经验。。

学院还开设“三农大讲坛”,为学生传播农业前沿知识。“三农大讲坛”紧扣“农”字特色,定期邀请国内外农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院作“三农”问题专业报告。自2010年3月25日邀请“超级农民”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顾益康来院开讲以来,共举行了11次大型讲座,营造了学习“三农”的良好氛围。 2、制度文化——“农”字特色融入党建和科研制度

学院在党建文化建设中,融入了“农”字特色。党委组织部提出“践行‘七个一’,服务新农村”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新制度。

“七个一”实践工程的具体内容是要求每个积极分子在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前,必须先通过“开展一次‘三农’问题调研、专访一户农村贫困户、联系一个农业种养基地村、参加一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推广一项农业新技术、提供一条农产品供求信息,宣传一项‘三农’政策法规”的实践锻炼。

同时,学院将科研融入教学、创业,并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学院在温州农科院基础上建立,科研工作已有50多年历史。学院充分发挥科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实行“导师制”,使学生成为导师的科研助理,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申报科研课题。还将科研与创业紧密结合,在创业中实行“导师+项目+团队”的创业教育制度。

3、行为文化——提倡农业创业和技能竞赛,营造创业文化和技能竞赛氛围

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鼓励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农业创业。在学院的支持下,学院农业创业氛围渐浓,涌现出了多个农业创业典型。目前,学院农业创业项目有10多个,都十分富有农字特色。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学院创业教育体系也逐渐成熟。温州市大学生农业创业园、温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与研究基地、温州青年创业学院等创业基地先后落户学院。并建成了创业街、创业楼、创业示范点等创业基础设施。

同时,为提升就业优势,学院大力鼓励技能竞赛。成功举办了“禾益杯”浙江省首届高职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主办了三届校园技能文化节活动,还频频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技能竞赛和活动,并屡屡获得佳绩。仅2009年,学院就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技能竞赛达22项目,获奖率高达50%,参加种类、参赛级别、获奖名次和数量均创学院历史新高。

4、物质文化——开展物质文化建设,打造农业特色景观和“农”字形象文化

在景观文化建设方面,学院已初步呈现农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学院综合楼广场地面采用农业二十四节气的设计;学院图书馆一楼外墙上使用袁隆平头像进行浮雕设计;在南校区建造了园林系园林盆景和工程实训基地;在实训楼楼顶设立了屋顶花园。布局合理、搭配和谐、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完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源。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可建造校史馆等文化建筑设施,充分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特色及科研成就,为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认识学院历史文化的平台。同时,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在学院整体布局、道路名称、景观布置上进行呈现,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文化自律和文化自觉。

第二,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物质文化。完善建筑景观、雕塑景观和植物景观等物质文化。通过优美的建筑,具有人文精神的雕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植物群落景观,使校园的文化建设更具特色,更让人赏心悦目,为学子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

第三,进一步丰富并用好文化阵地和载体。高校校园文化阵地和载体包括舆论阵地、网络阵地、讲坛阵地、场馆阵地及各类活动载体等,要切实管好、办好、用好这些阵地,使其发挥正面教育引导作用,规避负面影响,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中汲取知识养分,为投身农业打好基础。

篇4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数显著增多,并且明显呈现出专业增加、生源剧增的局面,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造了春天般的良好氛围。在不断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在逐步提升城乡青年就业技能的条件下,在推动地域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延伸以及建设新农村的宏观目标指引下,化学课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必须承担起入门导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化学专业课教学的质量,有效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理论水平。

首先,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展开化学科目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方法的调查,并设计问卷调查表如下:

某职教中心理工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方法问卷调查表

1、上课时,你认真听讲的状态可以保持多久?我

A、10分钟左右B、20分钟左右C、30分钟左右

2、下面情况中,会使我化学课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是:

A、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听

B、受其它感兴趣的事吸引

C、上课内容听不懂

D、上课内容已经懂了

E、不管哪种情况,注意力都能集中

3、关于复习化学,我:

A、在平时和考试前都不复习B、平时不复习,考试前复习

C、老师要求才复习D、在平时有时能自己复习,考试前复习

E、平时和考试前都复习

4、学化学时,我对作业和复习是这样安排的:

A、不复习,也不做作业B、不复习,但做作业

C、先做作业,再复习D、边做作业,边复习

E、先复习,后做作业

5、我是这样完成化学作业的:

A、碰到困难,就抄别人做好的

B、碰到困难,参考别人的答案,弄懂后自己做

C、碰到困难,请教别人,然后做

D、基本上能自己完成,有时和同学讨论一下

E、完全能自己完成

6、有关学习化学的方法,我:

A、从来没有意识到学好化学得讲究方法

B、偶尔想到,但没有去尝试寻找好的方法

C、试着去实践别人介绍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

D、试过几种别人介绍的方法,拿不准最后用哪种更好

E、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

7、方法对于学好化学的重要性,我的看法是:

A、不知道B、不怎么重要

C、有没有差不多D、比较重要E、很重要

经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78份,收回有效卷268份。在问卷调查表上,针对上面列出的7个问题,现根据学生的作答统计、归纳、整理如下,并附上个人的意见与评析。

在268个学生的答卷中有46%的人认为化学是自己最糟糕的学科,有29%的人认为化学是重要的学科,有26%的人认为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很重要。另有8.6%和7.8%的人分别对找到好的老师和学习化学感到困难。其余对化学感兴趣者都不超过总人数的5%。

由统计数据信息以及统计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总体来讲,应看到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则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科目指示的强烈兴趣,二则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则要消除学生恐惧化学学科学习的心理障碍,促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内容

1.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

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尤其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新的化学教学应看到师生是教学课堂的双主体,师生之间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此基调下,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甚至学习者,将以往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角色转变为平等教学中的首席。换言之,教师不再重“教”,更多的要重“学”,学生的“学”和教师自身的“学”,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知识的生活性、实用性和社会性,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和创新幼苗。

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伦理精神;校园文化

当下职业院校师生间的伦理关系不佳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师尊生卑的伦理观受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精神日益弱化。而师生的伦理精神是职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精神支撑,师生间的伦理不能没有常道常德,不能没有一种伦理秩序、伦理精神,否则师生将陷入伦理关系的不清、无序、无是无非之中。所以,当下职业院校师生应该追求一种精神,使两者关系存在合理性的范围内,并通过师生间的共同遵循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扭转师生关系的异化状态,规范伦理秩序,构建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序。

一、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内涵诠释

当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随着历史的嬗变以及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和师生自身主体性的诉求。从自身的合理性出发,从师生间的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做起,做到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把握师生间的伦理规范;既接受师生主体间性的关系主张,又实现师生间的人格平等与对话的关系。因此,现代职业院校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合作和交流的伦理精神呼之欲出。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合作和交流的现代职业院校师生的伦理精神内含着个人主体性向共同体的回归,以教师或学生的主体性的存在为前提,但又内在地整合了自我与他我的共在,强调师生整体的、共同的存在。在这种精神追求过程中,单一的教师抑或学生主体不再提倡,双方相互承认和尊重的主体身份共在于教育活动中。这种当代师生伦理精神的确立,既考虑到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无个人之现实,又考虑到了西方强大的个人主体性思潮的冲击[1],使师生在平等交往中走向主体间性,走向师生主体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合作和交流。现代职业院校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合作和交流的伦理精神的确立可以改善当下师生的功能性关系,使师生以完整人的存在方式出现,彼此真诚与信任,视对方为存在意义上的主体,强调师生主体间的共同性,同时还保留了个人主体本身的根本特征。

二、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时代内容

(一)师生主体间的尊重

这种尊重的理念包含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尊重,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包含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成果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以及对教师需要的尊重;也包含师生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对职业教育义务的尊重等内涵。通过师生间互相尊重精神的贯彻有利于减少师生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师生关系的确立是对过去教师权威所体现的绝对性、不可替代性的祛除,是对真正的和谐、融洽的师生伦理关系的认同。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尊重成为一种道德的真诚、伦理的热忱和性善的信念才能化为师生前进的动力,才能转化为师生勤学上进的伦理精神[2]。同时,尊师爱生的伦理精神,内在地包含了师生人格的平等、对话、民主、信任与合作关系,体现了师生交往关系中的主体间性。

(二)师生主体间的平等

理性地追求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间的平等关系能更有效地消除“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权威‘延缓不信任’,相反通过行动和交互作用向教师‘随之产生的能力’开放。相应地,教师将‘乐于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师生所达成的共识。”[3]这种主体间关系的确立意味着权威主义的社会理念的消亡和民主平等的社会交往理念的生成,意味着主体交往矛盾的消解,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从师生的“对象化关系”向“交往关系”的转变。只有实现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才能使双方心扉真正地彼此敞开,进行真实平等的师生生命对话与心灵的交流,才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地生成当代师生的伦理精神。

(三)师生主体间的对话

师生的对话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精神的确立和追求过程中的。在职业教育内容上,交往双方的职业教育知识在交往中相互传递。师生以职业教育内容为交往的中介,教师引导职业教育内容内化于学生,学生通过和教师共同理解职业教育内容,实现主动吸收,把职业教育内容内化于自身,达到自我知识系统的建构。通过师生对话达到师生间的共在,彼此间的思想在融洽的环境中得以碰撞和提升,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消解师生间的矛盾,在“我—他”知识与“我—你”知识之间建构转化的桥梁,真正达成师生之间的“视阈交融”,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4]。

(四)师生主体间的民主

作为教师不强调自身的绝对权威地位,在做判断、决策之前,以平和的心态,多向学生征求意见,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让学生服从教师的决断,而是应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学生也不一味地强调自身的中心主体地位,而是走向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学会师生换位思考,给予对方更多的民主参与权利和自由。

(五)师生主体间的信任

师生只有在精神层面上相互信任,才能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职业教育效果的事半功倍。师生在交往中自觉摒弃相互的功利性关系,教师主动亲近学生,不以学生为手段;学生也主动接触教师,不敬而远之,也不以教师为手段。只有相互走近,情感距离才能拉近,走向信任,实现师生对教育认知上的充分交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视域的融合。

(六)师生主体间的合作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为起点。理解职业教育活动不是反省的过程,而是以生命为引导,进入他人内在心理活动的过程。职业教育教学是师生主体间的思想对话,而不是有知的教师带动无知的学生,更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改造。在职业教育的对话过程中,师生都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师生要把对方当作知己,在充分地理解对方的同时,也充分地反观自身,教学相长。通过师生主体间视阈的融合,以语言为中介,互相进入对方的视野,彼此体验对方的生命感悟,领会着他人的生存状态,不断影响对方精神世界的重构,建立起一种超越知识传递的主体合作关系,师生共同谋求自身发展,共同展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师生的伦理精神不仅消解了职业教育主体性的自我异化,强调了主体间的相关性、和谐性和整体性,而且保留了师生作为个体主体的根本特征。在此中渗透了师生与文化世界的融合与共存,积极倡导主体间的交往行为,构建师生以尊重平等的对话、理解、交往、合作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的实践关系[5]。

三、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校园文化生成的依据

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既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将其内化为师生自身的信念,共同地弘扬、恪守、维护和遵循,又需要从师生主体外在文化因素进行生成。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生成的客观因素中,文化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6],现代职业院校师生在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世界中生活,被文化所熏陶、影响、规约,使文化拥有了一种客观力量,使师生主体的思想、习惯和行为被长期的社会积淀下来并被改造了的文化所同化,并且师生主体也愿意接受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对它产生认同感的同时,进而选择并支持它,从而也实现了文化的教育功能。这种文化的机理有利于对生活在同一文化世界的师生产生某种共同、稳定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因此,作为生活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职业院校的师生来说,所追求尊重、平等和民主的师生伦理精神,亦需要这样的文化世界,发挥文化对主体心理上熏陶、影响、塑造、规约作用,使师生追求的伦理精神与职业院校主导校园文化相一致。基于文化对师生伦理精神生成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除了重视社会大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以外,更应该重视职业院校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直接的、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整体系统,从校园文化的构成和文化的形态上讲,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要素构成。物质文化是主体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和方法,制度文化是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在规范层次上的定在或体现,精神文化也叫观念文化,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三种文化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构成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重视校园文化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既要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又要注意校园物质文化变动所引起的校园秩序、学校道德的变化以及师生价值观的变化,关心校园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涉师生的生命存在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关问题,使各文化要素之间互相促进。在先进健康合理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系统熏陶、影响、塑造和规范下,生成现代职业院校师生的伦理精神。

四、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校园文化生成路径

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需要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系统的整体影响下,进行文化上的熏陶、文化上的塑造、文化上的规约来逐步地生成。

(一)建设丰富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直接物化,它是具有感性的校园文化主体把自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信念对象化的活动结果。校园的各种建筑物、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壁画等校园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是师生直接感受的客观物质存在,为师生伦理精神生成提供物质基础。这些沉淀了一定文化观念的物质存在物最直观地给师生古典或现代的感观,一些文人的雕像,如孔子等先贤塑像,直接让师生肃然起敬,尊师的观念油然而生。古典感十足的校园文化建筑,让师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而现代恢弘的建筑则可以给师生以自由、民主的新风尚之感。校园的物质文化形态使置身于人文景观中的师生被人化自然直接影响,促使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优化校园教书育人的物质文化环境,精心打造优秀的物质文化载体,合理布局校园建筑,可以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更好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建设公平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制度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主体把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固定化为师生行为、活动模式和准则,是一系列的规范化体系,它是校园精神文化中的文化心理结构。校园制度文化的制定应调动师生主体的主动性,让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让师生在共同参与下感悟自身主体性的存在,体会对制度文化的认同感与信任感,从而使师生在共同参与中体悟师生间民主、合作、交流的伦理精神。师生对制度文化的参与过程直接孕育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更能主动地自觉遵守,对师生共同生成具有现代民主的伦理精神至关重要。在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校园制度文化构建过程中的自由、民主等文化内涵的生成。因此,建设公平的制度文化能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制度保障。

(三)建设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

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无形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和灵魂、动力与核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突出人文情怀,增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归属感,以促进师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校园精神为指导,把师生伦理精神注入其中,让其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促使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板报、校园标语、校园网络等媒介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利用师生网络文化平台的开展更好地将师生伦理精神注入学校教育中,使教育者及时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各种困惑、学习与生活的需求,使师生互动交流更便捷,实现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更好地让职业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让伦理精神在生活的土壤中健康地生成。同时,校园主体增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可以凝聚学校人本资源,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师生间相互尊重、民主的文化氛围。现代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形成是一种文化的生成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文化外化过程,即让师生不断吸收、接纳伦理精神,进而实现自我内化的过程。既要注重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净化,以及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校园文化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又要注重师生自身对伦理精神的内在自觉追求。只有职业院校师生伦理精神的遵循和恪守达成共识,师生间的伦理秩序才能良性发展,师生间的交往关系才能和谐共存,职业教育的文化知识才能完成有效的传递。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8.

[2]赵继伦.论学校师德建设的缺失与对策[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1-13.

[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4]李军,王阿芳.后现代语境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1):51-52.

[5]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5-121.

篇6

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而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是企业员工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逐步建立的。企业的精神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华,它深深“内化”于企业员工的心理之中,并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得以表现与发展,是群体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一种超越个性的群体意识,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长远的社会意义。

1.企业文化教育属于人文素养教育,与现代企业管理由技术管理、制度管理、产品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战略转移相吻合。企业文化管理强调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学生懂得人在企业中处于首要地位。学生在学习企业文化时,必须了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传统等环境因素,同时还要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所以,企业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企业文化教育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必不可少的步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昭示着一个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产品形象等。不同的企业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不同的文化。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而这是一个现代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了这种素质,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它有利于增强高职毕业生对任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

3.开设企业文化教育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与就业的重要意义。在上岗前就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企业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快地融入企业实践活动,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院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在社会和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无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这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时代的特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化发展,企业正在跨越国界向全球化进展,“企业文化”也迅速发展走向国际化。由于“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其对国内外各行各业产生影响,对高等院校也进行着渗透。高等院校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把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

2.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为根本任务。企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将目光盯上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招聘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以提高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素质。

3.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影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是这类院校办学的生存条件。学校按照行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不断调整与改革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在行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高等院校在企业建起了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并邀请企业家到学校来,共同商讨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案。企业人士可以为师生介绍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与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案和设想,学校和企业关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进行研讨,使高等教育更好地立足于行业、为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经济服务。

三、企业文化教育的实施

为了实现企业文化理论知识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企业文化教育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这样,进行的企业文化教育知识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任职发挥积极作用。企业文化教育的事实最有效的途径是:

1.利用假期或实习期组织学生到就业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地区或企业进行调查感受。由于地域或行业特点的不同,各行业或企业均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感受企业文化,可以和这些企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针对性强,学生毕业后从学校到企业的这种对接成本就会降低,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提高,能够快速进入角色,把他们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迅速转化到实践中来。

2.利用学生实习开展企业文化教育。通过学生实习,使专业学习和企业文化学习合二为一。学生通过深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亲身感受、认识实习企业的文化能增强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比理论学习更生动、更形象。其次,结合专业实习开展,形成统一的整体,实现有效整合。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既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再次,结合专业实习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对一个企业的文化认识,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一大批同类企业的文化特点,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3.聘请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专家讲学能生动地再现一个企业的组织理念、组织价值观、组织道德、组织行为、组织制度、组织形象

,是学生在学习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后,感知企业文化个性的行业共性、地域共性和企业个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将经验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总之,对在校生应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对在校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应该长期坚持,转变学生的思维,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符合当前社会与现代企业的要求,使高等院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行业的需要、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柏松.企业文化宣言[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1.

[2]吴柏林.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

[3]王超逸,李庆.企业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

[4]杨代利.企业战略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0.

篇7

立足行业 建立特色质量文化体系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9年,前身是广东交通学院,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学院政校企合作平台稳固,社会服务能力强,形成了“实行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校企合作,走交通特色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的办学特色。

“四层”质量文化体系。实践中,学院建立起了具有交通职业特色的“四层”质量文化体系。一是物质层,即学院质量的物质文化,它是凝聚在高职物质设施中,体现高校质量管理理念的外化部分;二是制度层,即学院质量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政策等;三是行为层,即学院质量的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管理层、师生员工利用物质层的要素,在制度层的约束下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质量交往、质量公关宣传等活动的行为模式;四是精神层,即学院质量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高校质量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四个层次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换,互相渗透,为学院内涵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融入行业文化精髓。学院的专业和专业群具有鲜明的交通职业特色。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学院深入发掘博大精深的交通文化底蕴,重点引进优秀交通行业企业文化进学校,实现了质量文化与交通行业文化、质量文化与交通企业文化、质量文化与学院交通专业文化的交汇融通,形成了体现交通行业文化精神、融入交通企业文化精髓、具有高职质量文化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模式。

汲取行业文化精神。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学院深入研究学校与交通行业企业在管理运行机制、制度、管理流程、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寻求相互交流融通的突破口。通过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具有行业文化精神和职业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的“开路先锋”精神和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铺路石”精神与敢于与大风大浪搏斗的“航海搏击”交通行业精神。

面向市场 文化质量建设魅力无穷

近年来,学院坚持铸入行业企业精神,大力加强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全面对接,为创建“国内知名、同类领先、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弘扬交通文化,推动自身发展。学院坚持在历史中传承,现实中扬弃,创新中发现,发展中升华,积极开展交通文化、优秀交通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教育研究,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逐步建立内容覆盖理论课、实践课、课外活动的教学体系。大力弘扬以“开路先锋”“铺路石”“航海搏击”的行业精神为核心的交通文化,吸纳优秀企业的团队协作、客户中心、以人为本等企业文化。

学院在新的质量文化的提炼、设计过程中,让新老员工共同参与,发挥他们积极参与管理的作用,使质量文化的价值观固化为组织习惯,增强质量文化的执行力,实现了学院自身的发展壮大。

推动实践教学,突出职业特色。学院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企业参与、专业相关、社会认同”的各类活动,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学院分期举办各专业的文化节,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竞赛,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开展与专业密切联系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校专业教学的有力补充,开拓了师生的专业视野,启迪了思维,丰富了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广大师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很有帮助,对提高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品牌。优化校园景观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体现环保精神,彰显交通特色,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学院从实际出发,以校园建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设施,以及教室、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将学校精神体现于各种标记物之中。

在实训室质量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专业文化特色,展示实训室的文化内涵与亮点:数控实训室――精密高效,柔性集成;制冷空调实训室――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电工工艺室――勤学、苦练、技能,安全、文明、操作,等等,充分体现了职业精神和交通特色。

同时,依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工程”,学院在典礼仪式、视觉标识、物品使用、文件制作、对外宣传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规范系统,在学院的各种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成果。

深化校企合作,铸入行业企业文化。 实践中,学院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和服务对象特点,依靠交通专业,积极引进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借此开展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教育效果显著。积极引进企业管理理念。例如,利泰集团的“您的汽车专家”、丰田“5S”管理等,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与企业管理共发展,与学院共奋进的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

另外,学院与企业签定订单培养协议时,方案中不仅有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要求,还有学生从业态度和思想素质培养的要求。将订单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订单班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员工守则等一系列的内容制成标语悬挂于课室大楼,并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或基层管理人员到班级座谈,使学生时刻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改进实训教学,营造文化氛围。学院在教学内容及管理机制上不断探索,使实训教学有企业氛围,努力缩小与企业的差距。在建设校内丰田实训中心和机加工工厂时,均按企业标准制定生产流程,借鉴企业的6S管理等制度贴在或悬挂于墙上,学生进入实训场所犹如进入车间,学生就是员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篇8

关键词:会计文化 会计人员 职业化

一、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化的会计文化构成要素

会计文化是涵盖了人、财、物等多个相关要素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看,会计文化的构成有所不同。171前学界普遍认同会计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四个方面。

1.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物质文化是与会计活动密切相关、有助于会计实践的物质表现形式。一定时期会计物质文化是由该时期的物质牛活实践决定的,会计物质文化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在计算机技术普及之前。会计物质文化的载体主要是纸质媒介。而当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会计物质文化的载体愈加多样化:网络系统、电子存储设备、会计操作和管理系统都成为会计物质文化的莺要组成部分。

2.会计制度文化是会计文化的主体。会计制度文化是在会计实践中调整一系列关系的制度、法规、规范的总和。它由一系列会计制度、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组成,随着会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交往关系需要制度化、组织化,这就形成了会计制度文化,会计人员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会计制度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3.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核心。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人员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会计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诸如会计思想、会计观念、会计哲学、会计人员道德状况、价值观等。会计精神文化的根本规定了会计是客观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资金流动和投入产出状况,任何虚假会计记录都违背会计精神文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性。

4.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外在表现。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作目标、工作流程、业务技能等。会计行为文化主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和技能表现出来。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制度文化的规定下,通过会计物质文化表现出来的。因而。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核心,而会计行为文化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会计文化归根结底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体现出来,同时蕴涵于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化的作用

优良、有序、和谐的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化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应在塑造优良、有序、和谐的会计文化的同时,充分利用会计文化推动会计人员的职业化。

1.会计文化培养会计人员对职业身份、地位的认同。会计人员要对自己的职业特征、规范、地位、作用有良好的认同感。从而依自己的社会角色采取适当的行为。会计人员在社会群体中身份、地位有来自群体内部和群体外部的期望与认识。在此基础上。会计人员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同时也知道他人期磬自己干什么。会计人员只有接受会计文化的教化,才能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才能扮演好“会计”这一特定的社会角色。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的心理、品德、性格的教化是最深层次的职业化。

2.会计文化带给会计人员以职业经验、知识和技能。会计文化的四种构成要素共同推动会计人员职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从获得途径上看,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知识和技能不仅来自学校的教化,还来自会计实践中同行的传授、个人工作的锤炼与积累,而优良、有序、和谐的会计文化有助于职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会计物质文化为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法律法规、制度、道德规范等制度文化成为会计人员职业知识的一部分.会计精神文化成为会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的精神动力,会计行为文化则是会计人员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

篇9

——基于市场营销专业

文/梁小丽

摘?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是促使校企结合的坚实一步。实现优秀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对市场营销专业从“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应市教育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1.推动高职教育向“应市教育”转变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而要实现校企合作,首先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中,简言之,就是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校园和课堂,让二者实现有机的互动和融合,为学生搭建一个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同时有利于推动传统“应试教育”向“应市教育”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作用。

2.实现毕业生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需要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两年的校内教育中,将企业的文化渗透到课堂和以多种形式开展的校企合作活动中,是缩短企业对新进实习生和毕业生培训时间、加快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各大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行为准则,可以加快学生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为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必备的素质基础。

二、如何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来”

如何形成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首先高职院校要以积极的姿态接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引入课堂,在办学理念和管理准则方面大胆创新,模拟企业的管理体系,实施一整套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全盘照搬,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合。

2.丰富融合模式,增强互动效果

(1)开设相关课程,转变教学方式。高职教育的教学倡导的是“够用为主”,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要增加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等。一些成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真实的励志故事或者经验之谈,这些对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强,也更具说服力。和书本上的空洞理论相比,更加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

(2)拓宽融合途径。还可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展开。可以利用相关课堂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参观实习,零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邀请行业精英或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岗位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向优秀的企业文化靠拢。

(3)结合专业和行业特征,增强融合的效果。在以创新唱主角的竞争模式下,不管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都非常注重自身文化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由一整套理念构成的,而且因行业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专业特征。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灌输。

三、文化对接可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向“应市教育”转变

市场营销专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一个专业,在高职院校尤为如此。相比其他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工作任务是直接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等。而这些能力从课本上是学不来的,要依赖实践的磨炼。

针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企业营销理念的融会贯通。例如,笔者学校和杭州娃哈哈集团共建的“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企业营销理念的平台,学校通过这一基地,两年时间内举办了多项活动,而这些活动由娃哈哈小分队的成员全程负责,这些活动既包括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的“歌咏比赛”“掰手腕大赛”“足球宝贝”等赛事,也推动了娃哈哈集团的“启力”“富氧水”等系列饮料进入大家的视线。这些赛事几乎都以冠名的形式开展,聘请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前期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予以配合,学生成员全程参与并逐渐开始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这些活动大都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各个小分队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学生们也直接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乐趣和压力。这项合作很好地将企业所倡导的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积极创新、竞争意识等理念在整个活动中得到深入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市场营销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 工业文化价值观 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51-03

所谓工业文化价值观,就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人们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工业人才的摇篮,工业文化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价值观总体上与新型工业化要求是相符合的,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懂、不爱工业,对我国现代工业文化认同和自信度不高,工业文化价值取向、价值标准扭曲等问题。究其原因,有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的共同影响。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才能收到好的实效。准确把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状况,并探索有效教育对策,提高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尽之责。

一、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

课题组于2016年4月在柳州市3所高职和4所中职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工业的认知不足,对工业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度总体不高。调查中,27%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职业院校读书是因为想进企业工作;32%的学生认为,选择就读的专业是因为“自己喜欢”;53%的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对口职业只是“有点了解”,18%的学生完全不清楚,也就是不到三成的学生较为清楚地知道所读专业今后干什么工作的。学生盲目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表明他们对工业的认识是不足的。调查还显示,仅有27%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会在柳州工作,65%的学生表示“说不准”,9%的学生表示不会在柳州工作。在表示毕业后会在柳州工作的学生中也仅有42%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柳州这个工业城市。不会在柳州工作的学生,14%是因为不喜欢柳州这个工业城市,22%的学生是因为觉得在企业工作太辛苦,22%的学生是因为工资收入太低了,11%是因为柳州工作、生活的环境太差。在关于工业文化认同和自信度的调查中,当问及“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你在别人面前有何感受”时,仅有10%的学生会打内心里感到自豪;32%的学生觉得很正常,没什么特别感受;4%的学生会觉得低人一等,其他的则表示“不好说”。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工业缺乏挚爱的精神,对工业的情怀不深,对工业文化缺乏足够认同和自信。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在校期间往往缺乏努力学习、苦练技能的内生动力,毕业后在工作中往往缺乏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难以成为现代工业化的生力军。

(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定位的认知模糊不清。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怎样发展”时,42%的受访学生选择“不好说”,11%的受访学生认为在企业里当“白领”,10%的受访学生认为在企业里当“蓝领”,17%的受访学生认为先当“蓝领”后当“白领”,8%的受访学生认为无所谓,要根据自身能力和企业需要而定。对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工作后频繁跳槽的现象,20%的学生持赞同态度,32%持不赞同态度,48%的学生则是不清楚。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模糊甚至错误的,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其择业和就业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容易缺乏劳动观念,好高骛远,工作不安心,甚至成为“啃老族”。

(三)部分学生的诚信、忠诚意识淡薄。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您将来工作的企业因为一时效益不好,给您的薪酬达不到原来的水平,您会怎么做”时,29%的学生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14%的学生选择“哪怕违约也要另寻出路”,46%的学生选择“还是先留下来,实在不行了再另寻出路”,9%的学生选择“不好说”,甚至有1.3%的学生选择“宁愿回家呆着”。对当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应聘简历造假的现象,虽然高达65%的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但也有11%的学生持赞同的态度,还有23%的学生不清楚。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诚信、忠诚意识是淡薄的。这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若得不到正确培养,在实际工作就可能出现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惟利是图等不良观念和行为,这与拼搏实干的工业精神是完全相背的。

(四)部分学生工作价值取向扭曲。受访学生在回答“评价工作有何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时,28%的学生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36%的学生选择“能够给工作单位带来多少经济利益”,26%的学生选择“能够给社会带来多少满足”,还有16%的学生“不好说”。在就业条件方面,25%的学生把工资待遇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工作价值取向是有一定程度的扭曲的。

(五)部分学生质量、责任意识淡薄。当问及“如果一件产品在生产流程中在您的这个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您会怎么做”时,虽然选择“如实报告,自己承担一切后果”的学生高达71%,但16%的学生选择“如果对自己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就如实报告”,2%的学生选择“能瞒则瞒”,还有2%的学生选择“坚决否认”。当被问及“如果您所在单位有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您知道后会怎么做”,虽然有35%的学生认为会坚决举报,21%的学生认为会极力阻止,但也有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与自己无关,决不多管闲事,12%的学生认为会离开该单位,14%的学生觉得不好说。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是不强的。

二、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特点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具体如下:

1.缺乏悠久的工业文化传统的熏陶。我国近现代工业的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一个多世纪,广西的近现代工业起步更晚,发展至今还不足百年历史。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这些工业文化成果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相对于迅速发展壮大的工业产业,工业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尚未被广大群众广泛认知、认同,尤其是工业文化价值观作为工业文化的核心没有得到凝炼和发展,更没有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正是这样的工业文化基因的缺失,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之一。

2.深受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相对于工业文化,我国的农耕文化则相对悠久。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和农村。而乡镇工业历来都比较落后,工业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能够代代相传的工业文化价值观也就缺乏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学生先天就缺少了工业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而相对繁荣的则是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有诸多优良的传统观念,比如敬畏规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吃苦耐劳、天道酬勤的劳动观等,但其也有糟粕,比如由小农经济而产生的小富即安、保守落后、自由散漫等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出生在、成长在乡村的学生继承的自然是这些农耕文化的基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的现象,就是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3.深受士大夫传统观念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士大夫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着学生对工业文化价值的取向和评价,使他们形成扭曲的工作价值观。比如一些学生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作为脱离“劳力者”的途径,尤其是一些高职生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今后理应成为“劳心者”,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而不应该成为“劳力者”的工人。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毕业后更大可能成为企业一线工人,因此产生失落感。

(二)社会因素。具体如下:

1.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资金本主义不良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进入我国,干扰人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院校学生也不能幸免。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择业方面,他们往往把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作为择业首选条件,收入丰厚、环境优雅、工作轻松几乎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择业的共同价值取向。而工作是否与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相适合往往关注很少。在职业精神方面,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忠诚意识,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如果工作单位待遇不好就会另谋高就”。课题组在企业一线调查时发现,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只是把目前的工作单位看成是“跳板”,一旦有待遇更好的工作单位就跳槽;一些毕业生嫌一线工作累、待遇低、没尊严,工作没有积极性,甚至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安全观念、协作观念淡薄,消极怠工,随意迟到早退旷工,稍有不顺就轻易辞职。凡此种种现象,与不良社会思潮的作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受社会对待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学历导向的影响,与普通高中和本科相比,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更低等级的教育层次,而非另一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社会上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看法。加之一些企业招收应届生时过分强调学历,甚至直接把职业院校学生“拦在门外”,结果导致了职业教育陷入很大的困境。当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工业文化自信,不能不说深受社会对职业教育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

(三)学校因素。具体如下:

1.学校教育出现工业文化教育的空白。长期以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中小学教育,历来缺乏工业文化的启蒙教育,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先天不足。调查发现,职业院校作为工业文化教育的重要主体,普遍对工业文化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各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业文化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专业入门教育、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等以渗透教育的方式开展一定程度上的工业文化教育,但由于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科学的教育内容、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在工业文化价值观方面先天不足,后天缺补。

2.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工业文化素养欠缺。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没有足够的企业工作经历,加之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校企分离的培养模式,使教师对工业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这些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十分欠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就缺乏对学生开展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意识,更不可能科学地进行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设计。这是导致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家庭因素。具体如下:

1.家庭教育缺乏工业文化价值观基本要素的培养。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是“90后”,中职学生基本上是“00后”,他们多数是城镇独生子女或者农村少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长辈往往以宠溺的方式来爱孩子,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使世代的农耕生活所积淀的勤劳、勇敢、朴实等传统农耕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扬,相反,现代农耕生活形成的某些与工业文化格格不入的观念和意识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比如淡薄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质量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等等。因此,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崇尚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工业文化价值观缺乏了应有的思想基础。

2.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言传身教的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有的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自觉意识,有的家长则信奉实用主义的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做事能力,不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有的家长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勤劳勇敢、朴实节约、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没有变成为他们的自觉自信,也就形成不了他们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内涵,这也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先天不足。

(五)学生因素。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普遍相对较差,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缺乏主体意识、自律意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成长成才和职业教育目标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自己进入职业院校只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普遍不重视思想理论学习和品德修养,对思想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大,学习自觉性不强。所以既不会认真接受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更不会自觉地学习和培养。

三、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由于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政府发挥主导和推进的作用。政府要主动行使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管理职能。一是要有推进职业院校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意识,发挥好引领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二是政府要积极加大工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突出工业文化元素,营造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政府要创建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条件。四是政府要动员、支持、鼓励中小学做好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启蒙教育工作,把工业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范畴。五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强化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政策,给予社会参与主体、学校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社区、社会团体、社会媒体等社会主体要积极参与到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工作中,主动给学校和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条件。首先,企业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与学校一起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尤其在接纳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主动对学生开展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其次,社区、共青团等社会组织要通过社区宣传窗口、各种团体活动,积极向学生宣传工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再次,报纸报刊、电台、广播、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也要大力宣传工业文化,传播科学的工业文化价值观。

(三)学校担负起组织和领导的重任。学校是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主体,要承担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领导和组织重任。一是要做好课程设置,把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性质和地位,统一规定学时学分、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保证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常规化。二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工业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负责人、企业兼职教师构成,学校要通过理论辅导、实践锻炼等渠道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业文化素养,由这支队伍承担具体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程教学、信息反馈等具体工作。此外,也要提高其他课程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工业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工业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教育。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工业文化建设,使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多地包含工业文化元素,使学生在隐性教育中得到工业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四是要依托校内工厂、实训基地、企业、博物馆等建设好工业文化价值观实践教学基地,并把实践教学也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计划,切实开展好实践育人工作。五是要利用好校园网络、课程网站、广播、校报、板报等宣传媒介,加大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主动占领思想阵地。

(四)家长做好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是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成才观,农村的家长更要转变小农思想和士大夫传统观念,正确看待子女的成长成才问题。再次是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用优良传统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中的精髓教育子女,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工业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欧阳娟.论高职大学生的工业文化价值观[J].传承,2014(1)

【基金项目】2015-2016年度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柳州市职业院校学生工业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5BRL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