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18 18:0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基本概念

篇1

刘建明教授的新作――《当代新闻学原理》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

在这本洋洋洒洒73万字的力作中,涉及的命题不再是那些概念化的媒介“工具论”、“报道立场说”和“舆论宣传观”,而是论证新闻自身与社会现代化的全面观照。全书展示的理论构想是:新闻作为社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应独立于报道者的意志之外,又渗透着报道者的客观评价。著者勾画出的理论体系是:媒介演变的历史观、新闻事实的模态、新闻报道的世界构图、新闻的真实状态和真实度、新闻价值的歧义与本义、新闻传播的环境与传播速度、网络视界与信息污染下的社会生活、媒介分众化的社会分布、新闻媒介的二度功能、新闻报道的法理、新闻自由的向度、新闻制度与党报的多种类型、新闻会的规则、商业化媒体的经济形态和畸形发展、新闻生产及其经营理念等大量新知识与新理论。对那些长期经受实践检验的普遍原理,该书也进行了梳理,并在体系上作出新颖的演绎。

近十年来,国内外各门社会科学都有许多根本性的创新,大量新的科学结论对社会规律作出精深的描述,揭示了网络时代、全球经济与多极化世界及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社会生活及其社会结构的变革正在日益深化,新闻媒体不仅是现实社会的推动者,而且是当代社会变革的最活跃的因素。新闻理论不能困守窠臼,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它必须创新,揭示当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新观念、新视点、新模式。《当代新闻学原理》研究了当代新闻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全面,注重知识性、现代性和学科的前沿性。

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活动的本质、规律及其功能的学科,揭示新闻媒介与各社会领域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当代新闻学原理》分析了新闻实践提出的种种重大问题和前瞻性的理论课题,综合阐释了新闻学的社会范畴。

懂得新闻学原理,对指导新闻媒介的运作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学习新闻专业其他课程的前提。该书密切跟踪新闻传媒事业的最新发展,介绍了新闻实践需要的最新知识,使人们对新闻活动的种种谬误都看得很清楚。本书每章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后面还列举了基本概念和思考题,能引导读者全面掌握该书的内容,加深对复杂新闻现象的理解。

篇2

读过2009年9月出版的《实用新闻学》后,我的第一印象是新闻有学问。

但凡学问,始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新闻会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制定了有关突发事件报道及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政策,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乃至公民个人,举行新闻会成为一件日常事务和工作手段。然而由于它是新生事物,在其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政府建立起贴近群众的有效沟通渠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偏颇现象。

新闻实践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能从理论和实务上对新闻和新闻发言人方面进行指导的著作。2009年9月,靖明教授和刘建明教授合力推出的新作《实用新闻学》满足了人们的期待。这是迄今少见的一部全面、系统、完整地论述新闻学的著作。如果把新闻学比作一座大厦,这部著作不仅描绘了大厦的外观风貌,而且介绍了大厦的内部结构和设施。它的出版使得新闻会的管理者、组织者、新闻发言人能对会的组织和传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运用会这种方式时,能够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使自身的传播行为更加有效、更加科学。

有自己的基本概念、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独到的内容分析,是这部《实用新闻学》的特点。此书以理论为主线,以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论述了新闻会的组织和策划。全书首先由新闻会的特性、功能及分类谈起,然后追溯西方新闻会的沿革、组织运作和我国新闻会的由来与发展,继而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和实施规约加以介绍分析。在谈论了危机事件的新闻与传播、新闻发言人的素养之后,又附录了新闻会的采访和写作。书中对于新闻机构――新闻办公室的构成、行政系统、基本规章、人员配备与岗位分析、人员的选用与考评乃至新闻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等都给予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使得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新闻会的机构设置、工作全景,对新闻活动整个流程了然于胸。

有些部分,是一般新闻会类著作中不可或缺的,如关于新闻会的定义与特点及分类的论述,关于新闻会的职能的论述等,但这些部分作者也不是照搬一般著作而是做了缜密的思考。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还表现在作者对新闻会制度实行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深入分析上。作者站在一种客观的学术批评立场,指出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会制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有时可能被会议主体利用,为其当传声筒,也滋长了记者不深入实际做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偷懒等”,以及新闻会有可能成为某些机构或者个人互相推诿的“挡箭牌”,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舆论监督和采访等等。凡此种种,作者都做了细致的学理层面的剖析,提出了规避方法,论述或入木三分,或发人深省,或启人心智,或别有新意,体现出了对新闻学的独特见解。在这些独特见解中更表现出作者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的领先。

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另一特点。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许多典型的新闻会的实例,材料鲜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具体地感受新闻会的奥妙。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实际方案和文稿,如有参照美国白宫如何准备新闻会的实例呈现;有2004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筹备组组长、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在新闻会上的讲话;有第9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闭幕新闻稿以及一些新闻会的新闻通稿实例。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实际文本进一步了解新闻会的文稿范式。

书中对危机事件的新闻和传播也做了详尽的分析阐释,提出了我国的危机传播在走向成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结合传播学对危机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和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功能展开了论述。危机传播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尤为值得重视,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有可能危机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信息及时公开。较长时期以来,政府部门危机公关工作中有时无法在公共事件中打开缺口。本书就危机传播情况的论述,为政府部门在公共事件中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举行新闻会通报有关信息,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在面对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时,采取一定的危机公关手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本书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也为企事业单位乃至公民个体解决危机事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本书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论述目的就在于此,让全社会熟悉知晓危机传播中新闻的作用和问题所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危机事件,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不仅能正确面对危机事件,更能在事件中发展成熟。

篇3

随着1997年新闻学由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并改名为新闻传播学以后,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国各大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新闻专业,许多还创办了新闻系或新闻学院,新闻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新闻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新闻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教材为新闻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力地促进了新闻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笔者遗憾地发现,在新闻学教材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的现象。现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新闻学权威出版社的教材为例,统计如下(表中划√说明该教材包含相应内容):

由上可知,在同一出版社的系列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重复现象。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关于“真实性原则”这一内容《新闻理论教程》和《新闻写作教程》都有专节涉及。《新闻理论教程》在第六章第一节占25页的篇幅,《新闻写作教程》在第二章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中占17页篇幅。关于“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的内容,复旦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第十四章记者修养占29页篇幅,《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第十四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的修养占17页篇幅。其他诸如新闻价值、新闻政策等内容也出现不同课程类似的重复情况(见上表)。

同时,不同出版社的不同课程也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如“真实性原则”这一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理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新闻写作教程》和《当代新闻采访》、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学导论(修订版)》和《新闻理论教程》课程均有专节涉及。当然,其他出版社这种教材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也很普遍,在此不再赘述。

二、原因

1课程边界和名称缺乏统一规定

新闻学的传统课程有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新闻写作、新闻理论、新闻编辑学、新闻事业史等。一般来说,新闻学所设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各门课程界限虽然不能说泾渭分明,但还是各有疆界。如新闻采访课程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既有采访原理,也有在原理指导下如何采访的实践内容;新闻理论教程主要是关于新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新闻事业运行规律等内容。但由于课程边界缺乏统一规定,各门课程之间的界限模糊,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同时,由于某些课程名称不确定,也容易造成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的现象。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课程,单独开设还是合二为一名为新闻采写课程。自然会影响教材内容的编写。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学日益成为显学,边缘新闻学也随之兴起,新闻传播学、新闻法规与道德、新闻心理学等一些交叉课程也逐渐成为新闻院校的常设课程,这些课程的出现更进一步加剧了课程之间边界的模糊度。

2编写者的求全心理

一般来说,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或长或短的使用寿命,即使是经典教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代,教材的及时更新和换代不可避免。但要在各门课程教材种类繁多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教材。另辟蹊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有些编写者就试图在“异”和“全”上寻求突破,但也因此走入教材编写的误区。在求“异”心理驱使下,导致教材和学术专著不分。在求“全”心理驱使下,把本属于其他课程的内容也囊括其中,使该门课程内容庞杂,无所不包,如同大杂烩,人为导致内容重复情况的发生。如新闻价值、真实性原则、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等内容,很明显属于新闻学概论的内容,但有些编写者在新闻采访学课程教材中也将其纳入其中。当然,这些内容在采访学教材中不是不能提,但设专章专节花费大量篇幅进行阐述实属不妥。

三、弊端

1影响课程设置的纯正性

如果允许内容杂糅不清、边界不明的教材存在,长此以往,课程的纯正性显然会受到质疑。课程建设和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形象,至少是学科不成熟的表现。

2引发教学内容重复

现在新闻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自主性很强,往往由各高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由选择教材。一般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新闻学教材的权威出版社的人选几率较高,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因多种原因被不同新闻院校采用。如果采用教材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情况,由不同教师主讲的课程就会出现同一内容被重复讲授的情况,尽管各人讲授同一内容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课时量固定的各门课程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最终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在学习时,发现教材之间重复雷同,也会牢骚满腹,易引发学生不满情绪。即使有教师一人主讲数门课程,在讲授时,能适当地做出调整,避免重复讲授情况发生。但毕竟是权宜之计。如果教师选定了教材,却不按选定教材授课,另起炉灶,按教师个人的体例进行讲授,那么,教材就形同虚设,与其他课程内容“撞车”的情况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教材内容如果出现部分重复,教师在选择教材、备课时。就会无所适从,加大了教学难度。

3加剧教材普遍过厚的现状。

一般来说,教材编写以简明为上,“理想的教材似乎应该在20万字以下”。但时下的新闻教材,存在一种普遍过厚的状况,少则三四十万,多则60多万字,而且有越写越厚的趋势。一些教材编写者甚至以厚为荣。“从原来的十八章扩充到十九章”、“经过修订的第二版,共40余万字,是第一版20万字的一倍以上”。而课程部分内容重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教材普遍过厚的现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就使教材定价提高,学生教材费用增加,同时学习负担加重。

四、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现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健全。教材质量的高低主要由出版社的权威性、编者知名度或行政部门的级别来决定。尽管权威出版社、知名度高的编者水平一般来说略胜一筹,但也难免千虑一失。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不再明令统编教材和使用统编教材,但由于这些统编教材在编写之前事先就被贴上了高质的标签。许多学校在教学实际中仍然对统编教材推崇有加。将“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奉为圭臬。而笔者认为,教材优秀与否,应该由市场来选择,使用教材的一线教师、学生最有发言权。诸如课程内容存在部分重复现象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才有可能避免。因此,将一线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纳入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2编著者应增强教材的统筹规划意识

高校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学校、教师、出版社等多个环节。现在教材的编写,形式多样,有自编、合编或统编等多种。然而自编教材很少有长远规划和完善机制。合编或统编主要由主编牵头组织和分工,邀请本校(单位)或其他高校(单位)教师合作,形成“拼盘”式教材,尽管也召开协商会,但关注更多地是各课程的结构框架、体例以及风格的尽量统一。如果编写者分布不同省份,就只能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联系,各课程撰写者处于事实上的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教材编写者特别是系列教材的编写者应增强统筹规划意识,在制定编写大纲和具体编写过程中应有必要的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和集体审定,在关注其他方面也要兼顾课程的纯正性,避免内容交叉重复现象的出现。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策略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开始高速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力度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但是随着新媒体类型的不断增多,媒体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同时逐渐开始形成媒体融合的基本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新闻逐渐开始出现,融合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对新闻传播效应进行分析才能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1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

1)媒介融合。现阶段关于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者对于媒介融合的基本认识都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媒介融合体现在狭义与广义两个不同的方面:从狭义上来看所谓的媒介融合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不仅需要将相关的媒介融合到一起,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媒介元素的整合以及不同媒介运行方法的整合。从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狭义的媒介融合还是广义的媒介融合都强调了必须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同时还需要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这种融合与渗透往往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层面,同时还体现在媒介运行与管理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在媒介融合当中,由于融合了多种不同媒介的内容,因此,媒介融合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即媒介都是以多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新闻内容都是以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中的信息就是不同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信息表达方式之间的优化整合,即利用最佳的表达方式将内容有效的表达出来。2)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是融合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与融合媒介一样,现阶段关于融合新闻也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在形象中融合新闻是一种极为典型的新闻形式,往往也被人们称为多样化新闻。关于融合新闻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认为融合新闻应该是以一种新闻工作者通过融合媒介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将融合新闻直接表达出来的一种新闻模式,在这种新闻模式中新闻内容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即并不是采用单纯的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方式进行表达,往往融合了多种不同的信息。融合新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新闻类型,因此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即融合新闻的表现方式极为丰富,往往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2)多渠道性,由于融合新闻融合了多种不同内容的信息,而不同信息在传播渠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现阶段融合新闻的传播渠道相对较为丰富,例如,可以通过专业新闻网站、门口网站以及手机App进行传播;(3)针对性,融合新闻是新闻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融合新闻都能够有效实现针对特定受众的快速传播。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分析

1)融合效应。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媒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猛,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因此,现阶段的主流新闻媒体依然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是融合新闻最重要的传播渠道。现阶段传统纸质媒体在进行融合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现阶段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传播,还有部分传统新闻媒体还加强了与新媒体之间合作,利用新媒体实现相关信息的传播。因此,虽然传统媒体现阶段占据了融合新闻传播的大部分,但是往往都是以融合媒介进行传播的,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融合性。2)叠加效应。现阶段叠加效应是融合新闻传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之一,所谓叠加效应就是不同传播渠道最终会导致信息在传播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叠加性能,从而使得融合新闻在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例如,融合新闻不仅会通过电视新闻进行传播,同时还能够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终端进行传播,因此,不同受众基本都可以有效接受融合新闻的内容,这就很容易在社会当中形成叠加效应,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窗口效应。融合新闻以融合媒介作为发展平台,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的媒介通道来捕获和传播新闻被称为窗口效应。窗口效应模式下,融合新闻可以利用多方渠道即时捕获热点新闻,扩大传播市场和增强传播影响,为融合新闻在新闻市场立足创造条件、彰显地位。如近一段时间热议的薛之谦人设崩塌事件,就是融合新闻以互联网为窗口传播消息,即时跟进相关问题产生的窗口效应。

3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1)注重内容多样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想要实现有效传播,其首先需要注重保障内容的多样化。受到过去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的限制,各路媒体能够获得的新闻资源十分有限,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下,其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并运用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介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媒体等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手的新鲜新闻资讯,受此影响,融合新闻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因此,媒体工作者需要及时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快速搜集和分析处理各种融合新闻资源,从而有效增强新闻内容的多样化,避免融合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例如在传播广东阳江特大暴雨的新闻内容时,央视新闻在其传统媒介即电视、报纸、广播当中侧重对灾情的传播报道,而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当中则将传播内容聚焦在“灾难无情人有情”方面,重点对灾情发生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从而在进一步扩大新闻影响力的同时,有效保障了融合新闻的多样性,防止出现融合后的媒介传播完全相同的新闻内容的尴尬情况。2)进一步提升媒介融合力度,形成合力效应。针对于现阶段传统媒体在社会中依然具有大量受众的基本现象,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媒介融合力度,最终形成合力效应,提升融合新闻的传播力度,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媒体当中,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网络电视台,引导受众通过互联网进行电视新闻的收看;(2)加大新媒体的应用力度,毋庸置疑,新媒体必然是未来最终的媒介,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使用力度才能促进融合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从融合媒体的具体内容来看,多样性的内容也必须要以新媒体为基本传播渠道。3)实现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在这种媒体形式当中,受众的意见无法得到体现。但是在融合媒介当中不同受众的声音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并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因此,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尊重受众的意愿,并将这种意愿融合到融合新闻制作的全过程当中,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在融合媒介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诞生是必然的,但是融合新闻在传播方面与传统新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的分析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媒介融合背景下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J].新闻知识,2016(2):81-83,80.

[2]王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应对[J].视听,2015(11):129-130.

[3]郜书锴.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学研究的8个新议题——基于国外新闻学研究者的文献综述[J].新闻记者,2012(7):20-24.

[4]李莹.微博对日本地震相关信息传播的正负效应——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163-164.

篇5

多媒体技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多媒体的熟练应用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结合目前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进行了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如网页制作、远程教育、视频点播、影视特效等。各高校为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普遍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是以研究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保存及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其注重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多媒体实际应用问题[1]。多媒体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内容繁杂,而且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计算机相关知识普遍比较薄弱。以作者教学经历为例,作者在学校中主要负责文科类新闻学专业和经管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学专业,其本身就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技术在其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文字进行雕琢,还要学会对采集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进行处理,使报道图文并茂、音形兼备,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亦是如此,其更加与多媒体的应用息息相关,信息分类、信息整合、信息处理都与多媒体的应用紧密相连。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的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以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论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陈述了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最后,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所谓多媒体,即视频、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不同媒体元素的集合[2],使得信息的表达更加具有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则包括:音频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视频技术、多媒体制作工具以及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等[3]。多媒体技术应用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大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主要讲述多媒体技术的一些理论知识和Photoshop、CoolEdit、MPEGVideoWizard和Authorware等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和综合多媒体软件的实际操作方法。作者所在学校采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第二版)教材,主要讲述多媒体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重点阐述PhotoshopCS3、AdobeAudition3.0、MPEGVideoWizard以及Authorware7.0等软件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复杂和繁多,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对老师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上课课时短、教学没有与时俱进等。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⑴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正。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对其重视的程度远不及专业课[4]。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基本抱着交差的态度来学习该课程,应付学校的学分制度,对课程本身并不感兴趣。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其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普遍较弱,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流畅的应用所学软件,就必须自己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⑶课程课时短。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既要学习多媒体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多种软件的实际操作,由于教师上课课时短,讲的内容普遍广泛空洞,学生理解不好。例如作者所在学校,理论教学一般为26学时,上机实验课为16学时。其中上机要学习4大软件的操作,时间太过于仓促。加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弱,更使得教学缓慢。⑷教学软件更新慢。作者所在学校所用教材中视频制作的软件仍旧使用MPEGVideoWizard,其在2010年已经停止更新。而Authorware多媒体集成软件早在2007年,Adobe公司就宣布停止更新。可以看出,MPEGVideoWizard、Authorware等软件已经逐渐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且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性不高。教学跟不上时代,没有与时俱进,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索。

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讲学过程中,可以多引用关于多媒体技术重要性的课外知识,如第一堂课展示上一届学生的多媒体作品,在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时,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多媒体作品等,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学习的重视度,从而引起学习态度的转变。其次,在课堂理论讲解和实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例书本上没有但是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密切相关的素材,如:对于新闻专业学生,可以教授一些新闻图片和视频的制作,可以展示最新流行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讲述视频制作时,下载一些最新的充满欢乐气氛的视频,比如最近微博很火的小咖秀、美拍视频等给学生观看,调动起课堂气氛后,再讨论该视频应用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好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在课堂讲授的时候,理论知识要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必要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演示和操作。

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是自由开放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弱,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教师可以每次在理论课上布置一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多媒体软件制作素材,在下堂课之前抽一部分作品在讲台上进行展示,以用来让学生对所学软件进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上机课时可以尝试直接要求学生利用本次上机课所学知识现场制作素材,教师现场进行检查,用适当的压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加深学生对每堂课所学知识印象。期末考核采用多媒体大作品进行考核,选择由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3-5人一组,利用所有学过的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个包含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的视频。制作所需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素材均由学生自己采集和拼接,训练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⑶提高课堂教授效率。课时短并不能成为上好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的阻碍。课时短,教师更应该珍惜每堂课的时间,利用好课上的每一分钟,在课前备案时应规划好每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甚至可以计划到每一刻钟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充分安排好每堂课的内容,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尽量将多媒体技术的内容讲的形象且细致。另外,教师可以适度地将理论知识课程调整为上机课,边讲述理论边要求学生跟着操作,增加上机课时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⑷及时更新软件。教学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学生所学知识就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师应该在教学时优选软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软件,更应该选择与教材相对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对应且更流行的软件进行教学,如视频软件ProPremiere、动画软件Flash、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和MicrosoftFrontPage等软件,这些既是现在主流的软件,也是高等教育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软件。教学上与时俱进,才不会失去教学的意义。

3总结与展望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合和分析,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索。该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课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5]。随着“互联网+”等多种行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俨然成为了IT领域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技术,其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多媒体技术课程将成为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最具潜力的一门课程,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钦青.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0.10:153-153

[2]徐明成.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6.10:219-221

[3]谢秋菊,苏中滨.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信息教育,2010.6:114-116

[4]唐新国,贺春林《.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1:79-82

篇6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独立学院

“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 literacy的中译,这一概念从英国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大卫・白金汉(David Buckingham)教授率先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到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最后由国内学者进行读解性的表述: 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话、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下作和生话,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井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路演化传承,为普及媒介素养意识以及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 Leavis)和D・汤普森( Denys Thompson),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媒介素养教育从20世纪的30年代的英国逐渐发展到西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在韩国、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传媒业较为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都设置了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体制当中,逐步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的提高。

而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这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形成了一定的课程体系,而这些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是以新闻传媒学科为依托,以新闻传媒专业学生为重点对象逐步普及和推广至非专业学生,以媒介素养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切入点。根据已有的研究,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案例。所谓“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根据2003年4月教育部规范民办二级学院办学的“八号文件”开始建立的。独立学院必须在培养介于学科研究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目标之间的定位上办出特色,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主要培养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科学、职业三位一体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中,媒介素养是体现信息整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重要标志。

就如专家所指:“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接受和怎样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能否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这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过渡到大众教育模式中担负重任的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独立学院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信息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让他们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基本的认识,以提高他们辨识媒介信息与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其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成员。

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天德教授所主持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专项研究项目中专门提及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问题,认为“当前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适合大学生文化状况、技能状况、品行状况,适合大学生对媒介渴望的能动性需求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认知知识、情感知识和媒介知识。”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系统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对于独立学院这类建校历史不到十年的年轻学校在开展媒介素质教育方面就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重视校园媒体建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明确校园媒体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想平台。通过校园媒体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如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系刊和网站可以通过介绍,或者举办活动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利用记者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制作内部刊物或宣传资料,并在校内分发和传阅,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并强化媒介素养的意识。校园媒体尽可能为大学生媒介实践提供相应的空间,如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校园广播台、青年电视台和校报、《文理青年》杂志以及院系网站和新闻类社团等组织和机构,可以给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记者、编辑及其他自由撰稿的机会;宣传栏上的海报制作也是一种参与媒介的实践行为;另外,还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成立读报评报会,共同交流和讨论等,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并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综合素质。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

建构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是成熟的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选修课。目前 ,国内各高校系统而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对于媒介传播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名至实归”,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之义”。以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可以通过在传媒学院的新闻、编导专业进行媒介素养试点教学,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而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独立选修课。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入式教学的尝试。这种方式可以融入政治课(主要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融入相关网络课程和信息课程、融入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英语课程、融入相关艺术,特别是广播电视艺术类课程、融入传播类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既体现学科知识的融合,更从大学生的媒介需求和对媒介认知的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媒介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比如,以“学会在新闻中了解国家大事”、“流行文化和偶像崇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 “神奇的电视剧制作”、“广告,想说信你不容易吗?”……尝试从每种媒介形态的基本概念、内涵,媒介形态可能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当如何防范,在防范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等方面进行授课,基本能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大学生的媒介实践活动,明确高校与媒体组织及社会的联动是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网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此外,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参与的模式,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各种媒介与大学生良性互动的平台,促进媒介自律与学生媒介素质的双向提高。

在独立学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很多方法可行,相信随着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传播以及相关部门对此项教育的重视,必能促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氛围,形成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白传之,阎欢. 媒介教育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志安,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 青年记者,2004.

[3] 张冠文,于健. 浅论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2003(13):69.

篇8

 

关键词:广告学;学科;独立品格;研究范畴

广告学是新兴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的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一门独立科学。在学术史上,每一门新的学科的建立,既要有其目的性,又要有其条件性。若论条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条件,表现为社会生活需要、学科本身的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效。二是学科自身的条件,表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广告学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和沉淀,已经从其他学科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早的广告学论著出现在美国,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美国高度发展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l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高度发达,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广告学的建立。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需要,促使了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另一方面,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化发展又给广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需在广告理论上将广告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完善广告业本身。所以,19世纪末的经济大发展,在客观上奠定了广告学的物质基础。

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内容中。随着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运用广告来争取消费者,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由于广告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广告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广告业务不断增加,对广告理论和广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加强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高等学府也增设了广告专业或开设广告课程。正是广告理论研究的日益发展和广告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渐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正规的、独立的学科。1869年,费城艾耶父子广告公司的成立,带来了专业广告公司广告专业作业的机制,加速了广告研究的进程。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广告专业杂志《印刷者墨计》。19世纪,美国一些有关经济、商业的论著的出版为广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00年,美国学者哈洛·盖尔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柯特首次提出建立广告学说的设想,1903年,他出版《广告原理》一书,宣告广告学已具雏形;1902-1905年,美国一些高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和西北大学广告学课程的开设,促使广告学的研究走向深化;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的《科学的广告》一书,对广告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师协会”。随后,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广告学的研究。1938年,美国创立了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国际广告协会(IAA)”。之后,美国又成立了“广告主协会”、“广告商协会”、“广告实践委员会”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广告理论、广告实践等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广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专业广告教育终于在美国完善起来了。据统计,1994年,美国有116所大学开设广告专业,其中有37所设有硕士学位,主修广告的大学本科生共一万三千多人,另有四千五百多人兼修广告和公共关系专业。20世纪中叶,营销学、传播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形成,也很快被引入广告实践中。后经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克劳德·霍普金斯、雷蒙·罗必凯等在理论和实务上的艰辛努力,广告学的构架和体系得以创立。

19世纪末20年代初,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与发展也为广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心理分析学派对于人的潜意识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广告对于消费者受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消费者决策过程影响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影响人的行为刺激条件,对商品销售方式、商品包装及商品广告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学科大分化也推动了广告学的形成。在学术史上,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一条综合——分化——综合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社会科学学科独立分化的集中时期。广告学就是适应这一学科大分化的客观形势,把原属新闻、营销、心理学科中研究的广告现象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使之具有了独立的学科品位。

广告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尽管人们对广告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其研究对象却殊途同归:广告学是研究人类广告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广告活动的特殊矛盾其运动规律,即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

科学都是有体系的。广告学在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品格时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三个层面。理论广告学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广告活动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是广告活动的基本规律。它解决了广告认识论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广告活动中的各种现象的实质及其规律,是广告学研究的核心。历史广告学侧重研究广告产生、发展以及广告事业变迁的规律。它揭示了广告发展的历史规律,是理论广告学的基础。应用广告学以广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和揭示广告在商品促销中的活动规律。它解决了广告方法论的问题,即如何根据广告活动规律的要求来进行广告活动实践,是理论广告学和历史广告学的落脚点。

由于广告学是在众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这就使得广告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以作为它的研究方法很多。除最一般的科学方法外,凡是传播学方法、社会学方法、语言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都可作为广告学的研究手段。

广告学是关于广告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其研究范畴包括:

篇9

选择的艺术

长安大学 何承潜学长简介:一个长在长江边,住在天柱山畔的男孩,两年前从一个历史名城考入另一个历史更悠久的名城,在一个名中带着厚厚历史味的大学里徜徉了两年——这就是我,何承潜。来自安庆,在西安长安大学就读新闻学。

当长安大学黄色的录取通知书拿到手里后,我才察觉到自己的大学生涯将此开始。回想起自己填报志愿的历程,不得不感叹志愿填报又是另一场“战争”,输赢有时甚至比高考还重要。志愿填报大意不得——刚到大学时,这是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回想起自己填报志愿时的种种选择,发现这真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逻辑变得很重要。高三时,一到休息时间,我都在钻研志愿,感觉比学习还复杂。志愿说起来枯燥,但有时又会让人觉得它很“神奇”。同样的表格,同样的大学、专业,可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我一直以为,只要分数考得更高,大学梦才会实现得更美。但志愿让我发现自己错了。高考那一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背后竟然都是“志愿”填得好或不好的原因。同桌的小A执著于首都的一所大学,却因为差了两分折翼在追梦的路上,只要换另一个城市的同类型大学,他的梦想早已落地开花,而不是到高四的教室里等待“浴火重生”;数学科代表一如既往地坚持选择在数学的天空翱翔,即使他的分数已经够得上众多“热门专业”,听说现在的他已经扎入科研的领域;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身边有人曾质疑我的选择,甚至我自己也有那么一丝后悔的念头到一所理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读文科专业,但现在我却“底气十足”,因为学到了就满足了。

于是,当我提起笔努力地回忆当年志愿填报的经历时,过程已有一丝模糊,仍在记忆中驻留的是那些沉淀下来的一些小道理。

别说你忙,你的未来要自己做主

对于关注志愿,不要再说自己的复习多么辛苦,不要再抱怨没有一点休息时间。自己的未来,理应自己去规划。平时,我们都觉得被剥夺了做主的权利,当把做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又怎能把它“拱手相让”?而且,志愿关系到未来自己读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也决定了人生职业的起点,又怎能“掉以轻心”?

高三期间,由于只对北京、上海、南京的大学有一些了解,但自己的分数却“高不成低不就”,让我有一段时间陷入怕没大学可读的惴惴不安的心理。后来随着对大学了解得越来越多,我才淘到“西安”这一“高校盛地”——知名大学数量多、高等教育资源丰厚,而且录取分数可能相对较低一些。

团结才是力量

高三的确很累,只要身处其中就知道所有关于高三的传说都不是“吹”的。但志愿填报又是一个特别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可以请爸爸妈妈代自己厂泛搜集资料,多向目标大学咨询、沟通。志愿填报时,我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发现长安大学开设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且录取分数较有把握时,我就将其作为目标之一。但填报后深入去了解,才发现长安大学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见长的院校,作为文科生的我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学校选择不要看名字,实力最重要

当我把填报的几所大学与同学交流时,不少人惊叹:你选的大学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填报的四所院校里就有两所常被列为“全国最受委屈的大学”之列。待进入大学才发现,名声不在外,却实力足够。

如今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那段“辉煌的血泪史”也已经渐行渐远,填报志愿的经历却是人生中另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因为这可能是你第一次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踏出的每一步,都将会成为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学长感悟

这样做会更好

胡晓梅

家长简介:胡晓梅,标准“贤妈”一名,为了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大学、专业,在孩子高中阶段倾注心血了解志愿。最终助力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

搜集资料,家长傲主体

回想当初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往事,百感交集。我的体会是,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由家长提前做好,不仅要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还要分析、研究、对比。这项工作非常辛苦,费时费神,孩子功课复习本来就累,父母代办即可。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我决定啃这块“硬骨头”,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读高二那年,我就开始学习有关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不仅了解到“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填报的区别,还初步搞清楚“专业分数级差”等基本概念。到孩子读高三时,我把她平时成绩单全部搜集,掌握孩子的成绩波动范围,为选学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孩子高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我抓紧做好志愿填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统计与孩子平时成绩相符合的各所高校最近三年来的录取数据。这项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繁琐,好在我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到孩子高考前,我基本上搜集到与孩子的平时成绩相符合的一些高校信息。我的体会是,对于选学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权,交给孩子

孩子一直很喜欢生物,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读理科,还在学校参加了生物奥赛班的学习。虽然最终以微弱劣势没有能获得省生物竞赛一等奖,没有取得心仪学校的保送资格,但是孩子对生物学的兴趣从来没有减少过。

既然孩子喜欢研究性的工作,又喜欢生物学科,那么要是能被高校的生物类专业录取应该是最满意的结果了。虽然我很希望孩子学师范将来当老师,也希望她能够学医方便给家里人看病,但是那都是我们大人的心愿,不是孩子自己的。现在“90后。的孩子,都很有个性,不会完全顺从家长的心愿。一对于孩子将来求学的大学专业,我认为一定要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的才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毕竟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家长的。如果孩子对所学的专业感兴趣,就会乐不思疲,不会感到厌倦,将来最起码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说不定还能发展出一片很大的事业天地。

由于我对孩子志愿填报方案做了提前规划。才让我在孩子高考之后分数还没出来之前,就对志愿填报成竹在胸。我基本上考虑好了三种填报方式: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中等、发挥较低、发挥较高的三个分数段主要学校各一所。最终孩子高考成绩发挥一般,与孩子沟通商量几天之后,最终决定填报成绩发挥中等那所学校。结果被填报的该校第二专业志愿“生物科学类”录取(第一志愿是生物基地班)。正如孩子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在QQ上的签名上写的那样:如愿以偿!

与家长们说说心里话

对于当下的考生和家长,我有一些建议供参考:一是一定要选择孩子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尊重孩子对地域的要求,孩子想去哪里读书,只要成绩能满足就尽量满足;三是对学校的选择完全是靠高考的分数说话,每年五月份开始,网上都能查到历年来各所高校在本省(区、市)的录取分数。如果孩子对专业要求比较高,就必须做更多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平行志愿填报来说,学校相对容易,填专业更难填一些,为了让喜欢的专业把握更大,有时候浪费一些分数也无妨。

老师忠言

有目标,才有动力

四川 窦银强

老师简介:窦银强,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兼顾了解志愿填报,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把自己的学生送入理想大学是每个中学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但大多数老师给予学生的只有学科方面的辅导。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只要考得好。就不怕选不到。然而当考得不错的学生最终读不到满意的大学、专业的情况发生后,我开始了解志愿、钻研志愿,才发现志愿中有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前对自己未来进行的规划与定位。

对自己未来进行规划与定位,最好从高一做起。学生进入高一的时候起,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留意并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学习填报志愿的经验和教训,以备自己填志愿时的参考。二是在三年的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来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以避免现在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追风、心中无数、所选非所愿等现象。如果未从高一做起,一进入高三就开始准备,也采得及。

我的一名2012级学生万刚(化名),刚进高一后不久的一天找到我说:“老师,我从小就喜欢玩机械之类的东西,我想考航空类的学校,你说哪些学校我能考上?”这还是我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以来,第一个主动向我表达意向的学生,但这名学生成绩处于中后,以当时的成绩能考上三本都属不错。于是我告诉他由于该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不低,要加强学习提升成绩。从此,万刚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尤其是数理化成绩进步很大,但英语成绩有所下降,我对他说:“你如果想将来设计飞机,必须学好英语,因为要查许多最先进的外文资料,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来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英语特别重要”。2012年。万刚考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他的父母激动地说:“本以为考上一个一专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考上二本的学校。”

篇10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即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集聚发展模式:其具体指代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自主创意研发能力,并具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区域。而得益于集聚的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及协同创意,有利于政府加大基础设施的基础建设,并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规模优势,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这也使得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和发展该产业的常用手段之一。因而,对各个园区成功经验加以梳理和总结,可作为探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力的有效切入点;这也即是本文选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之所在。在具体的对象选取范围方面,本文依据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范畴的界定,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为文化内容生产园区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园区两大类别,前者主要以影视、戏剧等文化园为代表,后者则主要以软件服务、科学工业等科技园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具体的筛选标准方面,本文主要遵从“创意”这一本质特征及对各园区的运营情况加以判断和评估,即各园区是否定期会生产出引领行业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还会辅以园区的产值、企业规模、就业创造、对一国经济和相关行业的贡献等表层数据加以综合考量。

一、研究框架界定:基于集群理论的梳理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我们可借鉴产业经济学的集群理论,对园区的形成原因、运营机制、竞争优势等加以把握。在形成原因方面,经济学者多关注企业的区位选择、专业化分工、企业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运输成本、空间交易成本等经济要素。如韦伯认为集聚的产生是主要来源于企业有集中而获取经济的动力———企业集中在一起能够带来相对分散是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而影响集聚的因素包括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和因素、经常性开支成本四个方面[4];克鲁格曼则将其新贸易理论和收益递增等观点引入了集群研究,认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是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5]17。在运营方面,有学者引入社会文化的思考,研究企业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环境、社会网络,以及其所带来的创新行为、经济效率等。比如,欧洲区域创新环境小组(GREMI)认为,得益于聚集在一起的企业的协同作用和集体效率,集群内往往会形成一种创新环境(如集群所在地促进创新的各种制度、法规、实践等),这会使得创新性的机构能够创新并能与其他机构相互协调。又如,内尔森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提出技术创新和传播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在创新和学习中除了正式的机构和制度(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社会管理体制)之外,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俗、惯例等也对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起着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在具有较高内部认同的区域内更加明显。[5]23在竞争优势方面,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国内外研究者所依托的主要分析框架,即产业竞争力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会和政府)构成。其中,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如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和高级生产要素(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6]综上,结合学者的研究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征,本文将从如下角度分析世界成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经验:(1)园区外部成功要素,本文将选取对园区成败影响最大的政府进行探讨,深入分析政府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2)园区内部运营机制,主要指园区内部各运营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园区内部文化氛围、服务及基本制度、人才及知识生产等。

二、外部成功要素梳理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具体体现在构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完善开发手段两个方面。

1.构筑发展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包括文化物质资源基础、制度环境两个方面。(1)开发本地的优势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依托。虽然各园区发展重点和定位不同———如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侧重于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服务、英国伦敦西区以戏剧及艺术为特色、韩国DMC媒体城主要发展数字内容等,但都是依托各地的优势资源(如班加罗尔依托廉价的高科技人才、伦敦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首尔则依托业已存在的近万家数字媒体企业)而取得的快速发展。(2)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为园区发展提供保障。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定位。比如,日本于1996年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在10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并特设文部科技省、文化厅等部门主抓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二,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人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并进而促进其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和继续创新的积极性,得以间接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此方面的做法堪称典范:早在1790年,美国就制定了第一部《版权法》,并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同时,美国还针对不同产业类别进行专门立法,如制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0)、《唱片出租修正法》(1984)、《视觉艺术家权利法》(1990)、《反电子盗版法》(1997)、《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等;此外,美国政府还注重与国际接轨,主动加入多项国际条约,为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完善开发手段开发手段包括当地的政策扶植、园区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体制构建三个层面。(1)政策扶植。这包括如下层面:第一,金融支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通过建立相应的金融政策,或直接进行投资,或间接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比如,英国传媒与体育部《融资一点通》和《创意产业资金地图》两个文件,指导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个人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此外还辅以“国家彩票基金”的模式,以法规的形式将国家彩票的部分收入投资于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以弥补政府文化投资的不足。第二,产业优惠政策。这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在投融资、税收、土地等多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并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助力。比如,印度政府对科技园实行的优惠政策包括:在关税方面,对软件出口实行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对任何部门进口的资本货物都征以5%的关税;在所得税方面,软件产品全部出口的企业免交所得税,风险基金企业投资任何项目的所得均免征所得税;在外商投资方面,规定外资控股可达75—100%。第三,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比如,长期以来,硅谷都采用外向型的人才引进战略,它很好地利用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制度改革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吸收各国优秀人才资源集聚硅谷;此后,硅谷也一直为硅谷以外乃至美国以外的人才资源创造优越的引进政策、工作待遇、生活服务、社会保障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引进高技术人才。(2)园区规划建设。政府可通过对园区的区位选择、土地使用、总体功能、交通、景观、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并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给排水、网络、煤气、通讯等)加以建设和完善,以此来推动园区的发展。(3)管理体制构建。政策扶持和园区规划建设只是一种前期的促进手段,真正能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保持长久、健康、有序的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出一套政府与园区之间的管理与服务体制,使得园区在便捷获得政府的支持的同时,又可享有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从而得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比如,韩国政府通过针对不同行业成立专门的扶持性机构,如游戏综合支援中心、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产业振兴院、软件振兴院,以加大对各个领域内园区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力度。

三、内部成功要素剖析

本部分将结合此前的分析框架,对两类存在明显差异的园区———科技园和文化园,进行分别的分析和解读,探索普适性的成功经验。

1.科技园的成功经验

纵观世界各国成功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经验可体现在如下方面:(1)多方互动的发展模式各成功科技园区多采用政府服务、行业管理、商业运作的多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第一,政府主要负责为园区及其企业提供服务,这包括制定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方面。第二,由相关行业成立一个或非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直接负责整个园区的运作工作。第三,由企业和个人担任市场主体,负责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营和商业运作,这可体现在产品与服务、制造和销售,以及企业的劳动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多个环节。(2)完善的产业协作机制科技园区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中介组织构成的集群,这些机构之间彼此的交流、互动和协作则是科技园得以产生、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横向联合,主要是提供相同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企业就某一项目进行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如组建合资企业、技术分享),这会使得相关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可以在企业之间得到传播与共享,从而促进地区的协同创新;第二,纵向聚合,这即指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相互持股、签订协议等),这可以使处于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采取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各自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核心资源,并利用专业化的优势与合作的稳定形式持续地创造价值,从而使得整个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均得到提升。2)产学研的知识创造与共享。这主要是指园区负责生产的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等研究单位的彼此协作和互动。这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开放课堂,研究单位和企业共同制定教育内容。第二,学校根据产业前沿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第三,研究机构以企业需求为研究课题,由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咨询顾问,从而实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想、新技术的目的。第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业平台,为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成果测试和生产场所,使其科研成果产业化。3)中介机构的服务与孵化机制。园区内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管理咨询公司、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公会、会计师与律师事务所、猎头公司、公关公司和营销机构等,可围绕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从而在加强企业之间沟通、孵化中小企业成长、促进园区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它们扮演了“关节”的角色,为园区内各项活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保障,疏通各方关系,带动各方协作,处理企业主要业务外的其他相关经济、法律、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它们扮演了“摇篮”的角色,为园区内的新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有利环境,使其在大企业的竞争夹缝中生存下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这有利于保持园区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敏感度、包容度,使其保持产业前沿的引领地位,并使园区企业结构更加合理。(3)多层次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软实力,也是影响园区及其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成功的园区旨在营造如下的文化氛围:1)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这以硅谷为典型代表,硅谷的基石是小企业的灵活专业性网络,这种网络比起大集团公司来说是更有效率的经济和技术组织形式,也对创业有更强的吸引力,对失败有更强的包容度。2)忠诚技术、热衷变化的创新文化。仍以硅谷为例,得益于该园区松散而开放、专业而非等级森严的社会网络,园区得以保存个人的自主性、首创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在企业的竞争、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创新文化。3)宽松弹性、朝气蓬勃的体制文化。为了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和积极创新,印度班加罗尔园区也力图营造一种年轻的、朝气蓬勃、宽松的体制文化和工作氛围,如很多软件企业采取校园的布局和文化,实行不固定的上班时间,并且有漂亮的咖啡厅、草地、运动场等场所供员工休息,并且园区还配有迪斯科、酒吧和饭店等设施,帮助提升园区整体的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氛围。

2.文化园成功经验总结

纵观世界各国文化园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经验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依托文化资源禀赋文化资源禀赋指的是文化园所依托的地域所具有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环境,这是文化园得以成功发展的首要前提———文化园是否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味,关键就看其是否具有并能有效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比如,英国曼彻斯特北部文化园的形成就与当地丰富的、与众不同的音乐历史及享有国际声誉的滚石和流行乐队有关,美国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即是依托于其在19世纪末发展其的剧场和音乐厅而形成的。(2)遵循商业运作模式文化园虽以提供文化内容产品为其主营业务,但检验产品成功与否、鉴定园区发展成效的核心标准之一则是内容产品所取得的市场收入和占据的市场份额。因而,文化园内的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规律对其生产、管理、销售等流程全面实施商业化运作。比如,好莱坞采取制片人负责制,由制片人负责资金的筹集与管理,这使得其必须考虑公众喜好,以使影片适合市场需要,从而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3)注重科技投入发展竞争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意识到技术发展对产业未来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并有意识地将新技术应用于产业之中。比如,重技术一直是好莱坞电影业的传统,特别强调影片的内容注重与最新科技、未来时代以及新兴工业紧密结合,早在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就实验了3D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并且,宽荧幕技术、虚拟技术等新技术也均是从好莱坞走向世界其他地区的电影行业的。(4)开拓国际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仅是引入国际先进文化、科技、创意,并将之“本土化”。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其也应注重“走出去”战略,将本地的优秀文化“全球化”;而这一最终发展目标,也决定着文化园在生产自身产品时,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和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并建立相应的国际推广渠道,从而使得自身产品得以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发展思路:韩国政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囿于其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若要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大发展,必须开拓国际市场,并进而制定了“瞄准国际大市场,将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走向世界的台阶,促进出口,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盈利”的基本发展战略。(5)发挥“领头羊”效应所谓“领头羊”即是指那些具备优势资源、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先行业和企业;若能先集中力量扶植这些“领头羊”的发展,则可对其他相关行业和相关企业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比如,索尔福湾英国媒体城从一个日趋衰落的工业码头发展到今天英国最重要的媒体集中地,离不开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领头羊”作用。早在2004年,BBC管理层就表示有意将部分单位迁往曼彻斯特,并于2006年将地址选在了索尔福湾,其后,包括BBC儿童节目、BBC体育、BBC第五电台等部门从伦敦移师索尔福湾。而BBC的签约入驻则极大地带动了该地区的影响力和聚合力———很快,其它电视台(如英国独立电视台)、SIS等媒体公司、萨尔福德大学的媒体中心和众多创意公司等众多机构纷至沓来。

四、结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考

基于上述产业概念的梳理和国外成功经验的总结,本文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如下思考:

1.国家层面:概念及行业标准亟待厘清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该产业相关概念的混乱、行业标准的匮乏问题便日益突出。比如,在产业范畴界定上,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层,细分为9个大类、27个中类和88个小类[7],但却没有列入现今颇具规模、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的动漫网游产业;而上海市则没有列入文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后续工业化生产行业,所囊括的行业也比北京的标准少得多[8];云南把茶业、玉器也列入了文化产业项目。又如,在园区名称方面,目前各地有基地、园区、示范区、集聚区、实验区等各式名称,并且标准也不一,比如园区和基地即没有明确区别,有些单个企业也被称作园区,而有些产业集群也被称作基地[9]。这些均说明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基本概念不明晰、缺乏统一的产业标准和统计口径等问题。而这也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其一,不利于行业数据的统计,无法准确反映文化创意产业的真实发展状况,将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规划指导;其二,影响学界研究的开展,现今我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多是仅局限在“文化”一词,偏重研究艺术类、影视类园区,而对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园区较为忽视,这无疑对业界的实践无法提供良好的助力。从这一角度,若要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良好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应是全国层面概念和范围统一界定的问题,这则应在明确文化产业的基础范畴以及创意产业的核心特征之上完成,这样才能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特征并迎合产业的发展需求。

2.各地层面:政府角色定位急需摆正在中央精神的带动下,我国各地政府都掀起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浪潮,但与此同时,有些政府却出现了对自身角色定位存有偏差的问题,比如有的政府管束过于严格,制约了园区内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而有的政府又过于放任,缺乏相应的规划和指导,这也造成了园区的荒废。总体而言,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应地具有管理者和服务者两种角色。作为管理者,政府以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主要方式,并多对园区进行直接的、全方位的管理;作为服务者,政府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行业组织建设为主要工作,主要依靠园区及企业自身的市场化运作来实现发展,而并不对其进行过多指导。而在梳理各国园区运营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种角色定位各有利弊:在管理者角色下,由政府作为园区发展的主导,可通过集中的政策和资源投入以及对企业的调动,在短时间内使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一定的规模,可直接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此种管理手段仅可在提升园区的硬件设施(如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景观设计)方面发挥作用,在园区的软环境(如区位优势、文化氛围、人才储备等)方面收效甚微,不利于在长期阶段内推进园区的自主发展和有效创新,甚至,若政府的干预过为细致或严格,如对目标任务、人员编制、活动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等方面实施“统包统揽”,则会彻底抑制园区的创新能力,取得适得其反的管理效果。而对于服务者角色,则通过以市场机制作为主导、政府从旁给予协助的方式,可弥补“管理者”在制约园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鼓励和推进园区软环境建设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长久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其是由相当数量的私人资本依照市场规律自由集聚而成,园区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方才能达到一定规模。因此,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各地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来选择其所应扮演的角色:若该地经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文化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则政府可选择作为“管理者”,通过政策和投入在短时间内直接推动园区形成发展规模;反之,则不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辅以公共服务、行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为园区的自主发展和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