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13 18:0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劳动力产权是在传统的资本产权中提出的,劳动力产权是市场经济中劳动者地位、权利、利益的总和,由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等权力组成。
劳动力产权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范畴:一是劳动力,二是产权。所谓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产权是在一定界限范围内的行为权,而劳动力产权是劳动者对劳动能力所具有的排他性权利。这种特定的产权由劳动力产权权能,劳动力产权权益和劳动力产权权责三部分组成。劳动力产权权能是指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权力或职能,也就是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支配权和占有权,在完整的劳动力产权中,劳动者要有自由支配权,即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能,使劳动力能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满足自身效用的需求,实现劳动市场的均衡定价。劳动力产权权益是指劳动力产权对其产权主体的效用或带来得好处,它具体表现为实物的或货币收入的享有或实物的直接的满足。在劳动里权益更多的体现在劳动者对企业部分索取权的享有。劳动力产权权责是指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产权权责,即每个劳动者都是有着契约关系,并要承担还要遵守这种契约关系,如果不遵守这种关系所造成的成本,由于我们对产权对象的占有,支配和适用造成他人的权利受损,我们同样要支付相应的成本,这种权责界限往往是通过通常契约条件下的权利界限来划定的。
所以,完整的劳动力产权应该是一个完整体系,在劳动力产权权能、劳动力产权权益和劳动力产权权责之中缺少任何一项或是某一项不规范,将导致整个劳动力产权不完整或不规范,即劳动力产权残缺。
二、劳动力产权问题
根据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即是产权所有者拥有的,产权是在契约双方达成协议条件下的一种行为权。在企业合同、国家法规限制条件内,是劳动所有者在权利界限范围内的行为权。
(一)劳动力就业转移中的产权
首先是乡镇企业追求资本增加密集,就业率随之下降;在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相比,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不断下降。每万元投资带动的就业从1∶1.2下降为1∶0.8。乡镇产值每增长1%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百分比,从1978~1984年的0.57%,下降到1985~1992年的0.24%。1984~1988年期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收1260万劳动力,1989~1993年平均每年只吸收330万。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人民日报,1997年2月19日),1995年乡镇企业需24560元才能吸收1人就业。
由于乡镇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本应付给劳动者的那部分剩余,以及本来由劳动者占有大部分产权的土地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以乡镇企业改制应该与城市有所不同。即:必须保障劳动者以劳动和土地替代资本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权益。如果按照城市企业“资本密集、排斥劳动”的办法可能会使乡镇集体资产大幅度减少,企业已经吸纳的非农就业的过剩劳动力再度失业,甚至有可能破坏国家稳定的基础。这就再次证明前述的产权的三部分组成,如果缺少任何一项或是某一项不规范,将导致整个劳动力产权不完整或不规范,即劳动力产权残缺。从美国和中国的城市就业率来看,美国就业率更高,这更得益于拥有完善、健全的法律系统,把劳动力产权的权能、权益和权责更清楚的体现出来,使得劳动者在雇佣劳动者的企业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增强,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就业率。
(二)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产权
截至2005年底,中国国有工商企业有11.6万家,国有经济布点过多,领域过宽,广泛涉足一般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多而且半数亏损。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有:
1、国有企业劳动力偷闲成本很容易转嫁给其他劳动者,即大锅饭现象的体现。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体制环境下,国有企业处于一种所有者缺位的状态,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状态,其受到“预算软约束”的影响。因为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其经营决策权受到的约束相对少了,导致国有企业内的经营者挤占生产者利益的事例频频出现。
2、在国有企业中,劳动力产权残缺的概率很小,因为国有企业是传统的固定就业体制。固定工资体制、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以及所有者缺位等方面的影响都使得国有企业员工的劳动力产权的权能、权益和权责三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和不规范性。为扭转局面国家正大力进行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正把资本集中在涉及自然垄断的行业、重要公共品和服务行业,逐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包括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也包括继续将需要破产的资源枯竭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市场。
(三)劳动力产权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
1、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重要的是配置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如果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那么人力资源配置要以政府行政计划的方式配置。如果配置的主体是市场,那么人力资源配置要以市场方式配置。
2、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主要是对劳动者的激励问题。激励问题又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企业或厂商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妥善解决,将既有助于形成对劳动者的有效激励,又有助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
3、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解决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主要是使人力资本投资得到足额回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还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是在物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兴起的。因而,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劳动岗位、劳动贡献、劳动时间,享有一定程度的产权收益。我国必须保证劳动力产权的确立,以保障广大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育,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这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伟红,盛乐.劳动力产权理论:一种博弈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1(2).
篇2
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人的劳动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原料、燃料 E、劳动资料
2、马克思把劳动分为三种形态,它们是( )。
A、生产性劳动 B、非生产性劳动 C、潜在形态的劳动
D、流动形态的劳动 E、凝固形态的劳动
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有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 E、固定的过剩人口
4、造成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 )。
A、国民劳动强度不同
B、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所形成的商品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差异
D、不同国家名义工资的差别
E、各国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不同
5、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 )。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经济学说史 C、人力资源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 E、西方经济学
6、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行为,以下哪些情况符合“互惠”的标准( )。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7、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相比的特点有( )
A、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 B、人的劳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
C、人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D、人的劳动具有多层次性
E、人的劳动具有相依性
8、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相比的特点是( )。
A、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
B、劳动的所有权不能转移
C、劳动的所有者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D、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决定性
E、在流动中劳动的所有权常发生转移
9、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就业最主要的三个条件是( )。
A、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 B、忠于雇主,勤于劳动
C、具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D、身怀一技之长
E、具有业绩和知识
10、劳动报酬业绩化表明( )。
A、谁年龄大、职务高、职称高、报酬也就高
B、谁工作时间越长,报酬就越高
C、知识含量高的劳动,其报酬就高
D、劳动报酬与劳动业绩成正比
E、岗位工资制被业绩工资制所取代
11、者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
A、生存的需要 B、成就的需要 C、享受的需要
D、情谊的需要 E、发展的需要
12、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动机行为,另一种是动机行为,下列行为哪些是动机行为?( )
A、工作行为 B、本能行为 C、社交行为
D、情绪冲动时行为 E、学习行为
13、与物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
A、时限性 B、能动性 C、再生性
D、智力性 E、核心性
1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有( )。
A、人口 B、劳动力参与率 C、社会制度
D、风俗习惯 E、教育
15、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 )。
A、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
E、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16、当今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呈现出以下特点( )。
A、教育开发一体化 B、教育形式多样化 C、培养目标国际化
D、课程设置综合化 E、教育手段现代化
17、市场型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配置的( )。
A、及时性 B、有效性 C、客观性
D、自发性 E、盲目性及调节的不全面性
18、在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方面,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工业劳动者收入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
B、工业效率高于农业
C、农产品需求下降,工业品需求上升
D、技术进步对工业劳动力需求减少
E、人均收入增加对服务需求的扩大
19、劳动力需求( )。
A、是一种派生需求
B、是有效需求
C、是雇主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购买
D、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
E、受产品需求弹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的影响
20、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正式制度因素有( )。
A、就业制度 B、社会意识形态 C、伦理道德
D、工资制度 E、福利制度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1、ACE 2、CDE 3、ABCD 4、ABCDE
5、ABC 6、ABC 7、ABCDE 8、ABD
9、ABD 10、CDE 11、AEC 12、ACE
篇3
消费金融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不仅仅包括金融与经济,还有公共政策、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以及营销学等多个方面。所以在研究消费金融领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术语的应用都有其侧重点,没有一个合理、统一的规范。因此,对于消费金融特性的分析,必须对消费金融领域中常见的几个术语进行探究。大多数关于金融消费方面的称谓主要是以消费主体为出发点。可以将消费主体作为个人或家庭、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概念相比于消费者而言,要更加的具体。消费金融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nsumerFinance,在相关学术文献中的使用次数非常多,中文字面意思为消费者金融。它主要以消费者为视角,对消费者面临的金融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金融问题主要体现在怎样在一个给定的金融环境中,通过掌握的资产来完成一系列消费需求。这里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资产配置、信贷、储蓄与消费、面临的各种约束与风险以及消费目标。PersonalFinance,中文字面意思为个人财务计划或者个人理财。主要内容为个人怎样制定财务规划并实施,怎样对风险进行管理,怎样对自身的储蓄与投资进行管理,怎样对税负进行管理,怎样处理个人遗产以及怎样对自己的收入进行管理等多个方面。HouseholdFinace中文字面意思为居民金融或者家庭金融。如果将家庭整体当作消费单元,可以将家庭金融纳入到消费者金融中;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与个人之间也不相同,也不一定能够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综合起来。家庭主要为社会单元,专业教育、职业择取对于未来收入造成的影响以及融资的选择,是家庭金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劳动经济学视角下对发展消费金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消费金融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与客观性。消费者对消费路径进行合理的优化,对于消费效益最大化有着不断的追求,特别是在消费价值比较高的商品时,消费者的这种追求是消费金融需求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发展消费金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贷结构
消费金融贷款的覆盖面积十分广泛,虽然消费金融贷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发放分散、操作资金成本较多、额度小等,但是消费金融贷款的出现,为信贷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个人信贷的逐渐完善,消费金融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在信贷方面承担的风险,对我国金融信贷资产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同时,消费金融中的贷款者,能够发展为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新客户,促进了金融机构中新业务与新产品的发展。
2、消费金融的发展,有效平衡了供需的动态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成本的不断集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剩现象也越发的频繁。根据对劳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如果生产需求不能够与生产规模同步扩大,那么就会导致大量商品堆积,严重阻碍社会产品的再生产,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消费金融的发展,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能力,增大消费者对于消费产品的需求,以确保供需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3、消费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平衡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通过劳动经济学中对于劳动者的概述,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者在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的消费需求比较大,而劳动者在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中的劳动生产水平非常低。消费金融的发展能够让未来在收入方面处于一个稳定状态的年轻劳动者提前对一部分收入进行消费。通过对这一部分收入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年轻劳动者现阶段的生活水平,且不会对未来生活水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对于消费者的整个消费阶段而言,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在各个阶段中消费水平的平衡,确保消费者在生活方面的总体质量。
4、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于消费者的整体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仅是消费者的购物能力,还包括消费者增加自身知识、才干进行的一系列物质消费。发展消费金融能够有效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习惯,使消费更加的科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增强了劳动者的能力,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三、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消费金融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例如: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消费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不相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劳动经济学为视角,对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1、提高我国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劳动经济学视角下,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与水平。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方式来实现,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税收。同时,还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使居民在消费方面能够大胆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不用考虑过多因素。另外,还要重视消费金融贷款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使居民能够预先进行消费,促进消费水平的增长,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创造与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政府应当针对消费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消费金融中的法律法规,降低消费者在消费金融中承担的风险。就目前来看,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消费金融实践中不断的补充与完善,提升消费金融中的透明度。同时,还要引导居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念,使居民形成一个合理的消费金融观念,为居民在消费金融方面创造与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
3、建立健全的消费金融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我国消费金融体系比较单一。劳动经济学视角下,政府应当大力扶持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等一系列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完善消费金融体系,丰富消费金融体系的层次。我国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消费金融制度的健全与创新,对新型消费金融产品进行开发与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员结构体系非常复杂,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居民收入也不均衡,单一的金融消费产品无法有效的满足我国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需求。通过分析劳动经济学,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与劳动者还包括我国农村中的广大居民,我国农村人员的数量非常多,所以在建立健全消费金融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村居民对于消费金融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对消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确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利益,使其能够享受现代消费金融发展产生的益处。我国金融机构也要升自身在服务方面的质量,不断的进行创新,根据我国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方面的实际状况,对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消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开发。
四、结语
篇4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了另世人瞩目的很好的成绩,研究新世纪劳动关系问题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经济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较早,劳动经济学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以及劳动角度分析全部经济行为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劳动经济学是从人类为了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产生劳动行为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方面内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从经济社会方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社会意义方面展开讨论,系统探究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劳动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劳动经济学以及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三、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个人的一身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充分合理,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才能助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部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只有合理地、科学地组织劳动者劳动,实现产品的产出和效益的实现。正确劳动关系的建立,能够促成合理分配制度的制定,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充分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并解决好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4.我国政府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只有研究好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我国当前出现的难度较高的劳动问题。劳动问题设计到具体劳动者的切实利益,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角度、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逐步地解决好劳动关系问题。
5.经济发展促使经济体制的改革。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当前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下一步怎么走,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要什么样的劳动关系,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劳动关系,促使经济大跨步发展,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抱着我国在各项事业上的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劳动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而剖析了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妥之处之处必然众多,希望广大同行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时指正,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周翔.对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浅析.
篇5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体会
在上杨老师这门课之前曾经接触过劳动经济学,当提及劳动经济学这五个字眼时,脑海中会蹦出几个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需、人力资本、劳动力流动、工资、劳动市场歧视、失业以及宏观收入分配。其实这几个词可以基本涵盖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前仅仅对大的理论框架有所掌握,当时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但是,也正是对劳动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使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我发现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之前的学习只是揭开了的她的一层面纱,我并没有真真切切的看清楚,这学期的学习使我又揭开了她的另一层面纱。
揭开她的另一层面纱之后她的模样更加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劳动经济学,将该名词分解来看有两个关键点,即劳动和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但是它又不同于经济学,它有经济学所拥有的一般特质,但是它又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劳动经济学的一般特质在于它要解决一个矛盾和两大问题。一个矛盾是劳动力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穷之间的矛盾。劳动经济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第一,如何使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第二,如何使有效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此外,它的独一无二在于“劳动”二字。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进行交换时,劳动者仅仅让渡使用价值,并非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和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并且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总之,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它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劳动经济学更接地气。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跟这门学科相关。比如我所真真切切体会到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苹果公司生产的的手机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卖到那么高额的价格?它凭什么获得那么高的利润?包含在苹果手机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值那么多钱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说法,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正常情况下,价格是不会偏离价值太多的,但是苹果手机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价值。除了经济学一般的供需理论之外,我觉得还涉及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每次苹果出新品,很多人就会跟风去换手机,之前的手机根本没有坏。在苹果的消费大军中,包括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大学生并没有靠自己的劳动力挣得财富,他们还需要花费家里的钱,理性的消费应该是很认真的对待父母给自己的来之不易的钱,但是很多大学生却盲目攀比,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一部新款苹果手机而四处借钱。这很明显是虚荣心在作怪。换言之,许多人认为为了所谓的“面子”花再多的钱都值得,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人在海外疯狂购买奢侈品的画面。中国人的消费好像已经打破了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即理性人。中国人的很多消费是非理性消费。在我看来手机的功能就是通讯,只要可以接打电话和收发信息足以,为了获得这两项功能花费那么多的真金白银,我觉得是浪费。以后有机会可以研究下中国人的“面子“消费,应该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跟我们学校有很深的渊源。课上杨老师曾经讲到过北京经济学院,即首经贸的前身,对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1958年,劳动学院成立,后改为北京经济学院,设立劳动经济、劳动保护和物资管理本科。2001年,首都经贸大学成立劳动经济博士点。我们学校的发展也正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一学科的重视,同时又反过来印证了这一学科对于国家的实际意义。在所有经济学相关的问题中,只有劳动经济学是唯一与民生问题高度相关的。由此可见,在“以民为本”的今天,它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近些年来,劳动经济学的关注面更宽,更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积极,面积更大,成为相关学科的经济学支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更加充实了自己有关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而且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即提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在学会回答问题之前应该先学会提问题。杨老师对每个问题的阐述都可以出口成章,而且阐述的很清晰,这需要很深的积淀,我要慢慢积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看待问题更具条理性,这些能力通过这学期的课程我都有所提高。感谢杨老师这学期的精心讲解,感谢各小组同学对每个专题的用心准备,每次的课自己收获都很大。
我至今尚未看清劳动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相信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我会将她的面纱一层一层的揭开,下学期要继续跟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的另一层面纱。(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5.
[2]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篇6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现代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现代劳动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析社会上的劳动关系,并对劳动关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对个体经济中主要劳动关系的分析、共有经济劳动关系的分析等,将社会上的经济情况与其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进行区分。在劳动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劳动关系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劳动关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盈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的良好运营对于劳动关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运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在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中,生产和销售代表企业营运的目的所在,而人力资源是这些行为的执行者,是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当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时,首先会精简人员,紧缩支出,以应对企业的发展危机;当企业处在平稳前进的过程中,人员的流失和增加与成本成正比,这时大型企业会通过专业的职工培训,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通过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增加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劳动经济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剖
(一)劳动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劳动关系主要表现在员工之间的调动和人事的变迁,通过员工之间的调动可以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脉络,通过人迁的理解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概况和规模。
员工之间的调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员工之间的调动主要是通过部门之间的转换、职位之间的转移、新增部门和职位来实现的,用这种转换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步伐的跨越式前进,实现企业的重大发展。以杂志社为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大致的公司框架,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会根据需要新增网络部、策划部、采编部、维修部、甚至是给职工提供食宿都有可能实现,这些可以证明,企业的不断发展是随着人力的不断增多而实现的,由于这些新增部门有人力需求,救使得新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来,所以除了增加新的人力资源,原有职工的职位转换就成了重要的实现方式。
人事的变迁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增加和减少,通过新入职员工的人数增加和流失员工的人数减少,表现企业的人迁,企业的人迁还表现为一种新的方式,就是员工的职位等级上升或者下降,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企业的人迁是一种重大的劳动关系的变化,它不同于员工之间的职位转换,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表现方式,以人力资源的减少表现劳动关系的减少,体现企业经济发展的下降;以人力资源的增加来体现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扩张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有很大需求;以员工职位的上升与下降体现企业有效管理的先进性。
(二)经济关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与人力资源的发展关系和人力资源的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这两个与企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关系能够得到很确切的说明。
员工的工资水平与企业的发展成正比,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同样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企业专职员工的培养,所以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就与人力的发展相一致。在企业不断发展扩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增加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样企业的发展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加优厚的薪资待遇。在企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发展就会和工资发生密切的联系,成为连接企业和职工之间唯一的纽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不得已的人力资源的减少情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改革,精简了一批重复性劳动的职工,或者是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将多余的职工解聘,这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减少,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弃卒保车”的经营策略,但是在一般的经营状况之下,人力资源的控制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适应,不能人力资源多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会造成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拖后企业的发展脚步,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关系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配合,适宜的经济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企业中适应的人力资源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劳动经济关系
篇7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元劳动力市场 法经济学分析
从劳动合同的期限上,其可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在2008年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时,该法一直倍受争议,尤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款为最。张五常先生更是在其博客中抛出了“劳动合同法养懒人”及“
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价值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事实上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中就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但比较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前者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为连续工作满十年;其二为劳动者主动明确提出订立要求;其三是劳动者和企业平等协商,一致同意。后者不仅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约对象和情形扩大了,且只要劳动者不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就要和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这就使得我国现阶段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变成了符合法定情形下的强行性规范,“这样劳动合同的续延就成为了一单方行为、强制行为,合同是否延续只取决于劳动者一方的态度。”[1]
可以理解的是我国《劳动合同法》在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这一制度的立法本旨在于衡平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局面,是对劳动者弱势地位的一种制度弥补和救济。在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劳动者在市场中始终处于一种无法自我保护的状态。《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权利作倾斜性的保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肩负了这双重使命。
2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检视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在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在一般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中,这个目标可以有效实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西方国家,劳资双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常态,如日本企业对雇员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德国推行《解雇保护法》等。然而在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践效果检视中,不能回避的二个基本制度环境是我国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两个因素影响着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价值目标的实现。
根据p.b doeringer与m.piore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
我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表现为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次要劳动力市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主次两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效用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城镇劳动者而言,其在就业竞争上具有先天的户籍优势,加之自身的技能和学历等因素,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要强势于次要劳动市场的农村劳动力。正是基于城镇劳动力人口的这种优势,使得他们在与资方进行合同签订时有较强的谈判资本,他们也更愿意选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这确实能有效保证他们劳动合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进而减少他们的岗位搜寻成本和劳动就业成本。而农村劳动力则完全相反,由于其自身竞争力不够,这部分劳动力从事的多数是城镇劳动力不愿从事的脏、累、差的工作,加之这些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和临时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这一群体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同时,按照刘易斯的人口流动模型,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这部分转移的劳动力增加了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供大于求的供求关系进一步扩大。反观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增加用工成本和缔约成本的不良心理预期下,其一方面会采取各种方式来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另一方面会减少工作岗位和用工量,形成一种逆向选择。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式也就随之恶化。
由此可见,在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还不能完全调和。这种背景下的无固定劳动合同制度仅只保护了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劳动力的权益,牺牲了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者的权益,这也与其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相背离。
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反思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过二年多的司法实践,其效果并不明显,企业采取了各种方式来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如工龄归零、劳动合同中断、裁员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这些阻碍,表明制度本身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本身的价值目标来看,其追求劳资双方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然而从这种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工用成本,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企业的自主用工权,无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而就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言,效率决定着公平,因为没有效率的公平是难以持久的,经济生活中尤其如此。无固定期限合同虽然可以起来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的期限还应适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能为公平牺牲市场的效率,否则便会重回计划经济的老路。[2]更何况,这种公平也只体现在部分主体中的公平,即对主要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公平。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于社会保障责任在国家与企业承担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理应由国家以国家财政来实现。而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下,这一职能被部分的推给了企业。劳动者一旦与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没有法定合同解除情形下,合同始终有效,劳动者无失业之忧,失业保障也由企业变相承担。另外企业裁员过程中要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员、家里有老弱病残的员工,劳动合同法的福利性太高。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的不定期合同演变成一种福利性合同。[3]
4 结论
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环境下,试图通过单一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来改变劳资双方的不对等地位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很难实现的,加之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要解决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和实现劳动者权利保护,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的同时要寻求其他路径的制度补充。
参考文献
[1]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6).
篇8
[论文关键词]家务劳动;成本;收益;婚姻家庭立法
家务劳动是为直接满足本家庭成员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这种通常由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从事的未支付报酬的劳动,主要包括下列活动:煮饭、清洁、整理房间、洗衣物、购物、修理和维护住房、照顾家庭成员、从事园艺、宠物照料及家庭安排等。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家务劳动只在家庭内部有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家务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需要成本、能产生收益,具有社会价值的劳动。夫妻间从事家务劳动的通常是女性。通过立法承认夫妻家务劳动具有的价值是法律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了对女性的保护,有助于实现男女实质平等,被誉为是对经济上依存于丈夫的家庭主妇的“自卑治疗剂”。
一、夫妻家务劳动的成本构成分析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从事家务劳动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家务劳动的精力成本及机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隐性成本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一)夫妻家务劳动的精力成本分析
在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某种劳动中的精力成本越大,则投人到另外一种劳动或其他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以全职夫妇为例,在夫妻工作时间相同时,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长,自由支配时间就越少。而自由时间可以用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可以用于“劳动者体力的恢复,智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非家务方利用工作之余的自由支配时间休息,可以促使其体力的恢复,产生新的精力,因而在市场投人方面具有较大的精力优势。家务劳动方,因在工作之余从事家务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该方就会有更少的自由支配时间恢复其体力,影响其市场投人的精力,在市场投人方面失去其精力优势。当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时,从事家务劳动的精力强度大于闲暇时间的精力强度,故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往往选择精力强度不大的工作,甚至因其长期从事家务劳动而根本无精力投人社会工作或早早地退出社会工作。而从事社会劳动的精力成本往往与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于家务劳动主要由女方承担,在已婚男女参与同样的社会工作时,女性的社会收人往往较之男性低,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已婚女性在婚后较之婚前在市场精力投人的降低。其次是女性在婚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从事家务劳动,因而可能会减少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一切资本中,只有对人的投资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本。对特殊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与花费在该项活动上的时间正相关,“当家庭部门用的时间更多时,主要提高家庭生产率的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会更大一些;而当工作时间更多时,对主要提高市场生产率的资本投资积极性会更强一些。由于妻子的主要时间是从事家务,其对社会工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较男性低,加上女性社会劳动精力投资较男性更少,自然会降低他们的社会收人,而低收人反过来进一步减少他们投人市场的精力及对市场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成本。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劳动不是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劳动和劳动结果相统一,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解放的标志。
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同属于人类劳动方式之一,只是劳动地点及劳动内容等存在差异,属于不同的劳动分工,二者都需要精力成本。如果女性在家庭中以家务劳动这种精力成本进行投资而不能分享该投资的收益,会造成对女性的系统性剥夺,既违背了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单位的利益分享规则,也会减弱该方投资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对家庭这一经济组织体也可能造成破坏(导致解体)。如果不对夫妻一方的家务劳动成本给予回报,家务劳动方在夫妻时间配置博弈中处于不利境地,在婚姻解体时也会削减该方在离婚博弈中的能力。
(二)夫妻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分析
家庭是一个经济组织体,但其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显著的利他性特征。夫妻间可能会因为一方在家庭中具有比较优势而放弃社会工作选择家务劳动,或者基于婚姻家庭的利他思想而由一方主动承担主要家务劳动,“夫妻一方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另一种更有价值的活动被放弃了”,因而家务劳动存在机会成本。由于从事家务劳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投人,在时间总数不变的情况,家务劳动者就只能通过改变时间分配的方式以承担家务劳动,如通过不断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或者减少甚至放弃参与其他社会工作的时间等方式以保证有足够时间从事家务劳动。因此,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多、年限越长,其机会成本就越大。
夫妻从事家务劳动的选择取决于家务劳动的边际效用价值,“价值并不是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它不过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效用大则价值大,反之,价值则小。边际效用价值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所引起总效用价值的增量,它遵循效用递减规律。如果夫妻一方从事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比从事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大,其就会选择从事家务劳动,反之就会选择从事社会劳动,而且只有当家务劳动的边际效用为正时夫妻才会选择从事家务劳动。如果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相等时,则无论从事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都无区别。因此,理性人假设下,夫妻从事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应当大于从事社会劳动的效用价值且其边际效用价值为正,而家务劳动的效用价值越大,表明家务劳动方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
总之,家庭“这一生产单位的最重要的投入完全不是市场产品,而是家庭成员的时间,特别是传统家庭中妻子的家务劳动。贝克尔认为,家庭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生产单位,家庭中每一成员都在彼此了解、相互信赖下尽其所能,自觉履行投人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家务劳动具有精力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对婚姻的一种投资。一旦夫妻一方的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该投资是有效益的,就会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反之,该方就会减少投资,甚至不再投人而宁愿选择经济组织体的解体。作为经济单位的家庭,要求夫妻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婚姻的最大化效益并能更长久维持婚姻关系。
二、夫妻家务劳动产生的收益
收益通常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家务劳动所创造的精神方面的收益,主要是由于家务劳动的分担如家庭安排、照顾子女等可以减轻非家务劳动方精神上的压力,带来清闲的享受,而有些活动如清洁、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则本身可以为家庭成员带来精神方面的愉悦。物质上的收益,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带来的分工收益、家务劳动使得家庭经营成本的降低、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及非家务劳动方在家务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人力资本等。由于精神收益纯属主观感受,难以客观衡量,本文主要分析物质性收益。
(一)比较优势分工带来的收益
夫妻之间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行劳动分工,以增加家庭的产出?通常认为,女性在家务劳动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而男性在社会劳动方面能产生较高的生产力。男女只有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增加家庭的产出,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家庭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保持下来,表明了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化效能,而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家庭促进了劳动的分工,取得了来自专业化的收益。家庭通过丈夫在劳动市场从事专职工作,妻子在家从事家务劳动这种互补活动的专业化而促进了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男女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实行分工,有利于增加家庭的产出,提高家庭的经济效益。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家庭的最佳方案是机会成本较低的配偶专于家庭生产。由于女性的工资普遍较男性低,其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这样现实生活中从事家务劳动的任务就主要由妻子承担,丈夫则利用其在社会劳动方面的优势参与更多的社会劳动。妇女的时间主要分配于家庭部门,男性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市场部门的分工模式被认为是获得家庭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既然夫妻一方在家庭中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由一方从事家务劳动,另一方利用其在市场的优势参与社会劳动,夫妇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家庭产出的最大化。由于家庭分工是根据夫妻的比较优势,发挥各自所长的结果,所以,任何一方的劳动都应具有相应的价值。
(二)家庭经营成本的降低(防止积极财产流出)
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下,许多已婚妻子担当着从事家务劳动的主要责任。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自然可以减少家庭中雇佣保姆的费用,降低家庭经营成本,防止家庭中积极财产外流。“妻为家事劳动,则不须支付对价于他人,家计费用即可减少,则其减少部分,对家庭而言,就是家事劳动的价值。家事劳动之防止家庭中的积极财产流出之功能,即为其获得评价之主要根据。由于降低家庭经营成本是通过投人家务劳动的方式实现的,该降低的成本则为家务劳动的收益之一。
(三)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
虽然家务劳动不具有一般商品的直接交换价值,但通过夫妻之间的资源交换以及“置换”方式,仍然可以实现其交换价值。
1.理性人假设中夫妻之间的资源交换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他们具有抽象人的基本特征,即假定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理性、利己的,并且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在婚姻家庭中,夫妻会考虑婚姻的成本及从婚姻中获取的收益。家庭是一个资源交换的场所,只不过这种交换既包括情感等非物质的交换,也包括物质上的交换。现实中的男女有的偏重前者,有的更看重后者。“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社会生活是要求互惠关系的,人们的选择是建立在要得到最大的奖赏和最少的代价之下的,以便取得最大的利润或最好的结果。在家庭中,需要通过家庭成员共同投人共同经营,彼此分享家庭收益,获得对方经济上的供养及情感方面的爱与呵护。家庭成员应当共同投资于家庭,以获取投资的收益以分享,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家庭收益的最大化,增进家庭幸福。家务劳动是对婚姻非物质性的投资,对该投资除了精神与情感方面的回报,尚需要换取其投资应得的经济收益,此种收益是通过家务劳动换取非家务劳动方的社会劳动价值实现的。
2.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
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萨伊的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未将家务劳动价值核算在国民生产总值内。而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家务劳动实际也具有交换价值,符合商品的特征。只不过家庭这种生产单位生产的主要“商品”是子女,而不是传统的商品。“忙于抚养孩子的妻子用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换得’丈夫在市场上的工作,而丈夫则‘购买’妻子照顾他们共同的子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妻子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对于此,家务劳动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换价值,但其通过“置换”方式仍然可以实现其交换价值。事实上,家务劳动价值对准确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关资料资示,仅一项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价值就约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0--35%。
(四)非家务劳动方获得的人力资本
夫妻获得的收益除了经济上的现实利益,还包括一种并非直接以金钱形式体现的资本收益,即人力资本收益。“人力资本是一个人拥有的从事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它主要靠学习、训练和经历来获取和积累,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夫妻一方从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由于夫妻经济方面的共同投人及一方对家务劳动的分担,使得非家务劳动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自身的教育、培训中,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而这些素质和技能使得人力资本投人方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终身受益。“学校教育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人们的收人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收人分配的不平等与教育和其他培训的不平等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失业与受教育程度通常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在这些资本投资过程中,夫妻对人力资本在金钱方面的共同投资,极易获得夫妻及世人所认可。但夫妻在人力资本获得方身上投人的机会成本和精力成本这些隐性成本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分享该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而一旦夫妻离婚,非人力资本方就不能分享该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基于婚姻共同体的收益分享理论,此种情况下,此种人力资本一定范围的收益应当作为夫妻的共同投资所得。
三、夫妻家务劳动成本的分担与收益的分享:婚姻家庭法相关立法
家务劳动是一种需要成本、能创造收益、具有价值的劳动,这种承认应体现在婚姻法立法中。我国婚姻家庭法应从以下方面考虑由夫妻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成本,共同分享家务劳动的收益。
(一)准确界定夫妻家务劳动收益的范围
我国婚姻法规定,除另有约定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人为夫妻共同财产,但现行婚姻家庭法并未将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利益(包括尚未投人生成的知识产权和继续性使用的知识产权后期使用的财产性收益)纳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也未规定夫妻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一方获得的管理技能、专业技能、执照、文凭、资格等人力资本收益。我国现行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实际上缩小了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围,减少了家务劳动的投资回报。因为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造知识产权或获得人力资本的过程,需要夫妻共同的经济投人,家务劳动方在履行协助义务、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行为中通常也存在机会成本及精力成本。离婚时如果不对家务劳动方的这些成本给予回报,必然会损害其经济利益,降低投人方的自我评价,也不符合家庭经济单位的利益分享规则。因此,我国婚姻法应明确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利益为夫妻共同收益。同时,宜借鉴经济学中对管理技能、专业技能等人力资本的估算方法,规定夫妻婚姻期间获得的人力资本在离婚后一定年限内的收益为夫妻共同收益。-
(二)增设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量化方法
关于家务劳动的计算方法,国外实践中采用替代成本法则和机会成本法则等进行计算。在从事家务劳动一方的机会成本能够确定的情况,借鉴机会成本法则计算夫妻家务劳动的价值较为合理。如果能确定家务劳动方因从事家务劳动而失去从事社会工作的机会,宜以该丧失的机会作为家务劳动价值的补偿。如果机会成本的确立存在难度,则需要考虑相关因素,宜参照替代法则计算,但不宜采取简单的使用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家务劳动的价值(目前我国有学者提出用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标准计算家务劳动价值的主张),因为此种计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会降低家务劳动的价值。
对于知识产权财产性收益,经济学主要采用收益法、成本法及市价法等进行评估。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价,在稳健、可行和公允的情况较多采用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的收益现值法或净现值法进行计算。虽然这些计算方法还无法达到精确的程度,但不失为经济学计算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重要的方法,在家庭法领域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三)增加评价家务劳动价值的考虑因素
在衡量夫妻家务劳动价值时,应增设具体的考虑因素,包括非家务劳动方从家务劳动中的受益的大小,受益的期限及婚姻存续时间等因素衡量家务劳动的价值。
在评估人力资本价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应考虑对人力资本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的年龄,因为该年龄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后新增收人流的期限长短;其次应考虑人力资本的折旧现象,一定周期之后又需要新的人力资本的投人,该投资并非总是一劳永逸的;最后应考虑人力资本的取得需要夫妻共同投资、社会其他方面投资、人力资本获得方的主观努力及实现人力资本的前景等。因此,在采纳收益现值法或净现值法进行人力资本价值估价时,宜确定一定年限内人力资本的收益作为夫妻共同收益的范围,而不是所有的现值折算为夫妻共同收益。对此,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竞业禁止的年限限制(通常认为该期限与相关人员在前企业积累的人力资本或知悉的经营信息等相关)的规定,确定夫妻离婚后一定期限内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为夫妻共同收益。笔者认为,结合人力资本的上述特点,宜以人力资本持有人未来3-5年时间的预期收益折现为夫妻共同收益,对非人力资本获得方给予相应价值的补偿。
篇9
摘要: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反应了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博弈,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分析劳动合同法可能产生的效应,阐述劳动合同法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探讨劳动合同法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本投资
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背景及分析视角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反应了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博弈,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相关利益各方对其解读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的学者大多都是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强调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其不具有可实施的基本环境,提高了经营成本、抬高了就业的门槛,认为它只是一部意愿良好却根本不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但分析一部新的法律能够真正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必须要有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
劳动合同法能否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制度供给,能否满足当前经济转型对相关法律的要求,是否具有作为制度的经济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和安全功能(降低市场风险),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等,都值得人们重新审视。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的不同主体收益成本的比较分析,对其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进行探讨和评价。
二、对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效应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宏观(以政府作为主体)、中观(以企业作为主体)和微观(以劳动者作为主体),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可以看做是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其实施又分别使他们承担了不同的制度成本,获得了不同的收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认为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按照科斯理论:在一个产权明晰、市场完全和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中,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存在的,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解决各种市场失灵的状况。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的缺失、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劳动双方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导致了多种机会主义和违约行为的发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劳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这时只有政府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才能克服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促进新制度的产生和实施。当然,劳动合同法作为新的法律制度,其制定、运行及完善都会耗费一定的社会成本,甚至从短期来看还可能产生诸多的问题,如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原因难以适应其要求关闭停产而导致失业现象增加;部分企业采取损害劳动者的短视行为等应对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积极效应也是明显的。
从中观层面来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企业对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得以实施及其实施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能使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用工成本相对增加。但是从制度层面来看,劳动合同法将发挥其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的作用,其中不少的新条款对企业权利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其可能面临的各种用工风险,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反应程度。如规定企业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推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必备条款内容等,都利于减少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范彼此的行为,减少监督合同条款等方面的费用。
最后,从微观层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劳动合同法加大对劳动者保护的立法宗旨和立法倾向,但是一项新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并不一定能够与其制定初衷完全吻合的。一直以来,劳动者都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追根究底,与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是有很大关联的。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是“有限理性”和“机会倾向主义”的,由于人们面临的往往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的世界,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并且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弥补和预防人理性的不足。劳动合同法通过强调书面劳动的签订、推行无固定期限合同、加大劳动者对合同的选择权、增加劳动必备条款、扩大受保护的劳动者范围、健全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等,对可能造成劳动权益侵害的法律空间加以了弥补和完善,提高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发挥制度的经济功能和安全功能,使其获得了经济利益,避免了风险。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初期,由于某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采取对劳动者利益损害的短视行为,造成一部分劳动者失去劳动机会和劳动岗位,使得社会上对劳动合同法的各种置疑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新制度的有效性,只能视为制度在变迁和实施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契合所付出的改革成本,制度变迁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加以调整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还需要继续不断推进和完善的。
可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不可避免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一定的制度成本,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关系的契约化、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劳动交易费用、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可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三、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选择
劳动合同法带来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在其实施过程中作出最优的行为选择,实现制度的效用最大化,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政府行为选择。
政府作为劳动合同法制定和实施的主导力量,对实施效果和进一步完善都起着重要作用。制度创新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矛盾,这就需要政府对受损者在一定程度给予补偿性的制度安排,对相关利益加以调整。因此,政府更需要注意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其承担的制度成本,通过各种经济或政策手段加以弥补和支持。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劳动者,政府应均衡其与企业之间的力量对比,加大社会的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满足劳动者各层次的技能和教育培训需求,降低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面临的各种风险,促进两者之间的公平博弈,维护整个社会公平,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同时,政府应该明确和细化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标准和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快相关配套的劳动法律法规出台,发挥积极的政策导向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行为选择。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作为中观主体的企业可能是直接的受益或受损者。对于劳动合同法明确加大对劳动者保护力度的立法取向,使部分企业产生对劳动关系过于固定,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约束加大,在市场竞争中灵活性减弱等担心,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其担心不无道理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缔结有远见的契约,形成对双方可信的威胁,将可能存在的危险重新设计到契约关系当中,对防止机会主义,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和提高理性水平,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是有利的。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正面功能,在劳动合同法基础上为加强劳资合作创造条件,强化合作意识,通过加强与劳动者的合作,规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各种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进行专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亦是有利的,通过约定培训费用、约定服务期以及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保密条款、竞业条款,消除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特别是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担心,降低在人力资本和经济投入等方面的风险,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做好准备。
(三)劳动者行为选择。
对于劳动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自身的保护作用。一般来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不可能立刻改变和扭转其所处的弱势地位和不利处境的。使劳动者真正处于弱势地位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知识水平、法律意识、认知水平的有限、个人力量的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劳动者面对的往往是信息严重不对称、无法参与设计的公司治理结构、微弱的声誉效应和昂贵的司法程序等.因此,能否从根本针解决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关因素,才是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劳动者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参与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改善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时,致力于形成和完善代表自身利益的相关团体,从而减少自身在信息水平、知识水平、法律水平、认知能力、理性决策等方面的局限,提高博弈能力和博弈水平。
从经济人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的“机会倾向主义”的假设出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威廉姆森认为:人的机会主义本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费用的根源。①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也应该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各种为追求自身利益,故意破坏劳动力市场秩序,扭曲、搅乱或歪曲信息,缺乏信用,通过各种隐蔽或狡黠的手段损害企业利益等行为,在劳动合同法行为框架的引导和约束下,诚信、自律、守法,促进新制度的实施和经济活动的有效运作,将有利于新制度更长远、更广泛、更有效的发挥对其保护作用的。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其实施可能会给各利益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当然,不可否认其实施会带来一定的制度成本,可能引起一些社会问题,造成短期内结构性就业矛盾等。但整体而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顺利转型利大于弊,对社会各个经济利益主体亦是如此。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以一种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其实施的效果,克服其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制度效能。
参考文献:
[1]蔡.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J].高端之见,2008.2
[2]蔡.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意义、争议与相关政策取向[J].社会观察,2008.2
[3]郭军,郑东亮,董平,王文珍,李天国 .再谈劳动合同法实施[J]. 中国劳动,2008.3
[4]焦志勇.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应注意的十大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
[5]姜颖.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的修改及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1
[6]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7]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8](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62
篇10
【关键词】服务期违约金;人力资本;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31-02
一、引言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合同按事先约定违约金处理,同时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受到事后实际劳动者履行服务义务情况的限制:不高于实际全部培训费用或者剩余部分培训费用。换言之,劳动者不履行服务期,应返还实际全部培训费用;劳动者履行部分服务期,应返还剩余部分培训费用。
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地位不平等,造成了双方在在协商过程中信息传递和掌握的不对称,大部分情况下,劳动者处于信息交换不利地位。为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我国《劳动合同法》服务期违约金的规定中采违约金限制性与补偿性的观点,用补偿性违约金来统一替代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若劳动者如果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只能主张“返还”全部或者部分培训费,没有权利通过主张损害赔偿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表面上看,该规定立足于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场,而实际上会导致用人单位将不再愿意在劳动者身上投资培训,劳资双方进入“双输”的恶性循环,而且,“挖墙脚”成为更加实际的用人方式进而导致企业之间恶意的人才争夺。最终的结果是,劳动者很难获得技术培训的机会,受损害的终究还是劳动者的利益。文章将从法经济学分析入手探讨服务期违约金条款的利弊,从而为服务期违约金规定的进一步明确提出相关建议使劳动关系和谐双赢。
二、服务期合同的特殊性
周其仁认为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①,而契约都具有不完全性,因此亦是不完全的,即对于劳动合同来讲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不可能。于是,契约中总有未列明的事项,这样的契约就是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是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而造成的。
服务期合同亦然,合同的规定本身亦是不完全的。劳动者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对劳动者的培训是一种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而服务期协议是企业为了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有所回报而签订的协议。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有其特殊性:1.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属于个人,劳动者控制人力资本的发挥程度。2.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具有不可抵押性,其流动性完全由劳动者个人控制。3.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较难直观计量的资本。由于契约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个人机会主义的动因,服务期协议在签订之后,企业对劳动者进行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得到提高,在劳动者将其人力资本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之后,劳动者和企业会围绕劳动者新增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收益而产生相互博弈的行为。
三、关于服务期条款的经济学分析
假设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协议之后对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忽略企业和员工双方对于金钱和时间的偏好,企业对某一员工进行一次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培训期)为T,企业的投资成本为C0,而员工个人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所折合的成本为C1,培训前雇员的工资率为W0,在培训期T内员工的工资率降为Wd,则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工资成本为(W0-Wd)T,培训后雇员的工资率W1,员工通过新增人力资本获得的工资率为W’s=W1-W0,培训后劳动生产率为Wt,设雇员接受培训后离开企业可能获得的市场工资率为W,此时给企业所带来的无形资产(声誉)损失为Dr,而雇员在市场上寻找工作的成本为C2,企业在市场上重新招聘该岗位员工的成本为C3,员工跳槽后变为该企业竞争对手的损失为Dh,雇员接受培训后继续留在企业的净收益为Mp,此时企业所能获得的净收益为Mf;接受培训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净收益为Mp’,此时企业的损失为Mf”;同时假设雇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企业和劳动力市场所能发挥作用的时间相同,都为n,由以上假设可以得出:
Mp=(W1-W0)n-[C1+(W0-Wd)T]
Mp’=(W-W0)n-[C1+(W0-Wd)T]-C2
Mf=[Wt-(W1-W0)]n-(C0+WdT)
Mf’=(C0+ WdT)+Dr+Dh+C3-(W1-W0)n
Mp’- Mp > 0员工就有动力跳槽
即Wn-W1n-C2 > 0式(1)
Mf -Mf’>0企业才有动力培训员工
即Wtn2C0-2WdT-Dr-Dh-C3 > 0式(2)
根据式(1)可知,只要市场上有企业可以提供满足WnW1n-C2 > 0条件的岗位,则员工即会跳槽离职。现行《劳动合同法》服务期条款仅仅是为员工跳槽增加了一个C0。即Wn-W1n-C2-C0 > 0。员工即会离职。事实上,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个人身上所沉淀的人力资本大大提高,同时也会增加员工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因此对于该种员工来说另外再找一份高薪工作的机会是增加了的,即C2是随着员工人力资本的提升而降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培训的员工跳槽的概率会大增。
而如果员工接受的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专用型人力资本投资,则员工跳槽的成本C2会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该名员工也许会选择留任,但由于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属于个人,由员工控制着人力资本的发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员工对企业“敲竹杠”的情况。即员工可以通过在工作中消极怠工、以及装傻充愣等方式来控制自身人力资本的发挥,直到企业将其薪酬增加到他可能获得的市场薪酬W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原企业对该员工是无计可施的。
而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满足式(2),才有可能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该式的含义为,只有对员工的投资收益大于有可能因员工跳槽造成的损失之时企业才会对员工进行投资。而式(2)的条件十分苛刻,Wtn2C0-2WdT-Dr-Dh-C3> 0,要求员工接受培训之后的劳动产出率大于两倍的投资成本,员工在培训期间薪酬的两倍,员工离职带给企业的声誉损失,员工离职变为自己竞争对手的损失,以及重新招聘类似岗位的成本。按照《劳动合同法》服务期条款的规定,就算该离职员工补偿了培训成本C0,亦很难弥补企业的损失。若企业放弃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直接依靠在市场上购买拥有类似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付出的成本仅仅是W的工资以及相关搜寻成本。
因此,在现有的服务期条款规定之下,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绝不是明智之举。
四、关于违反服务期违约金规定的一些思考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关键性高级要素,同时对一个国家保持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人力资本流动壁垒的逐步解除,员工受培训后可能离开原企业,转向待遇更好的企业。培训所具有的这种外部性使得企业对其投资的激励不足,实际投资低于社会有效水平。而目前的《劳动合同法》服务期条款不但没有促进企业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而是希望去其他企业挖人,进而导致企业之间恶意的人才争夺。最终的结果是,劳动者很难获得技术培训的机会,受损害的终究还是劳动者的利益。
事实上,要促使企业对雇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要在双方之间签订一份显性的长效合同,明确双方的投资成本分担收益以及意外情况出现时的再谈判程序等。并且依靠违约金条款保证对违约当事人的制裁,从而促使当事人自觉,适当履行合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维护企业和雇员之间服务期条款背后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秩序。
因此,王利明认为,违约金应该体现其惩罚性,在此不再赘述。而我国《劳动合同法》服务期违约金规定明显采用的是补偿性违约金原则,且该种补偿性还是有限补偿,如式(2)所示,接受培训的员工离职,带给企业的损失绝不仅仅是投入的培训成本。
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在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之后实际上是处于信息相对劣势的一方,因此在服务期合同中他最重要的是要在合同中一方面设计一个激励方案减弱信息不对称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需要在协议中引入惩罚性机制减少被投资员工的机会主义。即一方面需要在协议中表明它会向职工提供公平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机会,不会阻滞他们的准租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向员工表明违反协议之后的惩罚,这种不但需补偿企业对员工的投资成本,且应该足以产生一种威慑,即该种威慑可以保证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可以按照协议约定在企业继续工作下去。作为员工,需要做的是选择是否接受该协议。如此方可稳定双方雇佣关系,企业才可大胆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关于劳动者在服务期内违约的法律责任,依照德国联邦劳工法院的判断标准,将劳动者因职业培训或进修而获得的利益包括在劳动者应返还给用人单位的费用当中。德国的规定具有明显的惩罚性,值得我国《劳动合同法》所借鉴。
我国《劳动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坚持保护劳动者的立场,而事实上,劳动力资源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且劳动者身上沉淀的人力资本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立场的同时,更应该站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立场鼓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于积累,尤其在中国经济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否则在劳动者很难获得技术培训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所谓鼓励创新和鼓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只是如镜花水月般难以实现。
注释:
①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06).
参考文献:
[1]董保华,于海红.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评析[J].中国劳动,2005(2).
[2]董保华.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2007.
[3] HART OLIVER. Firms, 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王利民.违约责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28-629.
[5]黄程贯.最低服务年限与竞业禁止条款Al.[J].台湾地区劳动法学会.劳动基准法释义―施行二十年之回顾与展望,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6]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