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定义范文

时间:2024-02-18 18:0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定义

篇1

【关键词】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传播本位观

新闻定义总类繁杂,分类的方式也是标准不一。目前来看,大多采用逻辑范式的分类标准,即属加种差,按这个标准我们选取中国新闻史中相对权威,有代表性的若干定义作为研究文本,如下:

1. “事实说”

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①

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②

2. “报道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③

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布。④

3.“信息说”

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讯息。⑤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⑥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信息。⑦

新闻是提一种传达事物变动最新状态的信息。⑧

上述“定义”是我国知名的新闻学者、新闻工作者多年学术与经验的总结,是他们对新

闻这一社会产物最精炼的抽象与理解,因此,影响力与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必须肯定这些定义在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具体意识形态下的合理性,这也我们做这样一个研究的前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种“说”提出年代的时代性非常鲜明,这与我国媒介变迁的进程似乎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因此,笔者试图从媒介变迁、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的角度探析这种新闻定义演进的过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媒介的变迁过程是复杂的,所谓的变迁并非前一种媒介退出历史舞台,更多的是一种渐进的叠加的过程,或者说是作为主流媒介的主导地位的逐步让渡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关于新闻定义的三种学说与媒介时代大体上有这样的对应关系:事实说――报业时代 报道说――广电时代 信息说――网络时代。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内容分析来研究、阐述承载新闻的媒介的变迁如何影响新闻定义的演进。

从选取的文本来看,“事实说”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从定义本身来看:“多数阅读者所注意”、 “ 广大群众欲知”,定义本身强调的是受众一方的需求,可以说,“事实说”是典型的受众本位的传播观。我们发现,在这种传播观下,传方是弱势的,传播过程是通过“满足需求”实现的。这就导致的传播模式上是“多对一”的。那么这种“多对一”传播模式与其所承载的媒介有何必然联系呢?我们发现“事实说”的提出是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民营报业已经相对发达,1917以后,报纸作为一门产业已经相对成熟,办报更多的成为一种谋求利益的商业行为,而这种利益的实现最直观的反映在报纸的销量上,加之我国当时的广告业基本是空白,受众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报纸最直接的消费者。这种看似“传受”的传播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买卖”关系,作为的“商家”的传方的弱势地位便显而易见了。那么这一时期新闻的定义中所反应出的“受众需求本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到了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广播事业蓬勃发展。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的开始。从此,广播成为继报纸之后传播新闻的又一重要载体。“报道说”就是在这样的媒介背景下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是1943年在运动中提出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不难发现,“报道说”不同于“事实说”最跟本的区别在于“报到说”侧重强调的是传播的主体――传方。与报纸时代的新闻定义不同,“报道说”不再强调受众的需求,而仅仅是“报道”、“传布”,而这种强势的“报道”、“传布”体现的则是传本位的传播观。在传本位的主导下,新闻的传播模式同报业时代的“事实说”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也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这种传播模式是“一对多”的。而这种一对多的新闻传播模式与广播、电视作为媒介的传播模式也是不谋而合。此外,我们再对文本1.2进行比对发现,“事实说”强调受方需求,而“报道说”则更注重于时效性:“新近发生的”、“新近变动”。那么这种变化与媒介的变迁是否也有联系呢?我们对报纸媒介与广播、电视媒介进行比对发现,就时效性来讲后者是优于前者的,报纸作为新闻传播载体与广播、电视相比,时效性显得相对局限。报纸的发行通常是每日一刊或每周一两刊,而且周期性相对稳定。这种特定的新闻生产与模式直接决定了片面强调“时效性”确无太大意义。相比之下,广播、电视则有明显的不同,这两种媒介的出现使得“无周期、不间断”的传播成为可能,必要时可以与新闻事件同步,做到现场直播。在这种可能下,“报道说”所强调的“实效性”才变得顺理成章。

提到“信息说”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信息论的引进。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量度、传递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克劳德・申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提出的。60年代是信息论的一个消化、理解的时期。到了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日渐的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理念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推动其它学科的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国新闻学定义引进这一概念在80年代,90年代之后日臻成熟,这一时期也正直计算机、网络普及的初期。网络作为又一新兴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媒介所固有的传播模式,真正实现了互动传播。与前两个时期的定义相比“信息说”最大的特点是我看不到传受本位关的对立,而导致这种中立传受观最本质的原因是网络时代这种互动传播模式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信息说”成为学界广泛认可的学说。我们似乎给新闻的定义找到一个迄今为止比较合适的“属”,而这不仅仅归功于信息论的引入,新媒介的产生和普及无疑是推动这一过程的最直接的因素,至少我们从传播模式上看到了这种契合。

综上,笔者认为,正是媒介的变迁导致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新闻定义的演进。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1919年版,第7页。

[2]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1961年版《新闻战线》,1979年第一期。

[3]:《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9月1日版,第188页。

[4]王中:《新闻论》,1981年5月版,复旦大学《新闻大学》第一期。

篇2

关键词:特例探索;归纳证明;拓展应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02

近几年各省、市数学中考题中不断出现“新定义”型问题,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它能考查学生对新概念(公式)特性的理解和认识,能考查学生适应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迁移和应用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此类题型新颖别致,颇具魅力,已成为中考试题中新亮点。本文先以最近两年江西省两道“新定义”中考试题为例进行探讨。

例1(2015江西省中考题24题):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例如图1,图2,图3中,AF,BE是ABC的中线,AFBE,垂足为P,像ABC这样的三角形均为“中垂三角形”。设BC=a,AC=b,AB=c。

特例探索:(1)如图1,当∠ABE=45°,c=2■时,a= ,b= ;

如图2,当∠ABE=30°,c=4时,a= ,b= ;

归纳证明:(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请利用图3证明你发现的关系式;

拓展应用:(3)如图4,在ABCD中,点E,F,G分别是AD,BC,CD的中点,BEEG,AD=■,AB=3。求AF的长。

分析:本题定义了一种新的“中垂三角形”,三个环节围绕着新定义展开阅读、感知、理解,计算、猜想、论证与拓广应用;本题运用了中位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线、平行四边形等有关知识。本题要求解答者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再根据新的定义进行运算、猜想、推理,归纳、证明、迁移,拓展应用。

解:(1)如图1,连接EF,则EF是ABC的中位线,

EF=■AB=■,∠ABE=45°,AEEF .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AB ,EFP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P=2,EP=FP=1,AE=BF=■,a=b=2■.

如图2,连接EF,则EF是ABC的中位线.

∠ABE=30°,AEBF,AB=4,

AP=2,BP=2■,EF∥■AB,PE=■,PF=1,

AE=■,BF=■ a=2■,b=2■.

(2)a2+b2=5c2

如D3,连接EF, 设AP=m,BP=n,则

EF∥■AB,PE=■BP=■n,PF=■AP=■m,

AE2=m2+■n,BF2=n2+■m2,

b2=AC2=4AE2=4m2+n2,

a2=bc2=4bf2=4n2+m2

a2+b2=5(m2+n2)=5c2

(3)如图,连接AC,CE,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H。在ACD中,E,G是分别是AD,CD的中点,EG∥AC。BEEG,ACBE。

又ABCD,AE∥BC,AD=BC,BC=2AE。

HAE∽HBC。■=■=■=■,

HA=AB,HE=EC。BE,CA是HBC的中线。

HBC是“中垂三角形”,HB2+HC2=5BC2。

又AB=3,AE=■,HB=6,BC=2■. .即HC=8.

AF是HBC的中位线,AF=■HC=4。

思考:第(1)问设计特例探索仅仅认知了“中垂三角形”,但隐含了解决第(2)题思路方法,特别是中位线构造;第(2)问通过(1)猜想归纳中垂三角形一般结论并还是需要严格的几何逻辑推理证明。第(3)小题解题方法多样,主要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中垂三角形”,然后再运用(2)问的一般结论求AF的长,有一定难度。但是,从整道题来看,第(1)小题和第(2)小题作为“路标”,解决第(3)小题可以拾阶而上,让学生经历对新概念的理解、操作、运用和证明过程。此题解决的关键是先从特殊图形出发,理解新概念的内涵,抓住本质,逐步归纳出解决一般情形的方法,然后进行拓展应用。

例2(2016年江西省中考题22题)【图形定义】:如图,将正n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后,发现旋转前后两图形有另一交点O,连接AO,我们称AO为“叠弦”;再将“叠弦”AO所在的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交旋转前的图形于点P,连接PO,我们称∠OAB为“叠弦角”,AOP为“叠弦三角形”。

【探究证明】:(1)请在图1和图2中选择其中一个证明:“叠弦三角形”(即AOP)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求证:∠OAB=∠OAE’。

【归纳猜想】:(3)图1、图2中“叠弦角”的度数分别为 ,

(4)图n中,“叠弦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5)图n中,“叠弦角”的度数为 (用含n的式子表示)。

分析:本题定义了“叠弦三角形”的概念,围绕它的定义进行猜想、探究、证明。本题运用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及正多边形等有关知识。本题要求解答者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再根据已学的概念进行探究证明、归纳猜想。

(1)如图1,四ABCD是正方形,

由旋转知:AD=AD′,∠D=∠D′=90°,∠DAD′=∠OAP=60°

∠DAP=∠D′AO,APD≌AOD′(ASA)AP=AO,

又∠OAP=60°,AOP是等边三角形.

(2)如右图,作AMDE于M,作ANCB于N.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由旋转知:AE=AE′,∠PEA=∠E′=108°,∠EAE′=∠OAP=60°∠EAP=∠E′AO,APE≌AOE′(ASA)∠OAE′=∠PAE.

在RtABM和RtABN中,

∠M=∠N=90°∠ABM=∠ABN=72°AE=AB

RtAEM≌RtABN (AAS)。∠EAM=∠BAN,AM=AN.

在RtAPM和RtAON中,AP=AOAM=AN

RtAPM≌RtAON(HL).

∠PAM=∠OAN,∠PAE=∠OAB∠OAE′=∠OAB(等量代换)

(3)15°,24°

(4)是

(5)∠OAB=[(n+3)×180°÷(n+3)-60°]÷2=60°-■。

思考:此题第(1)问探究了“叠弦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第(2)问中探索“叠弦三角形”的“叠弦角”的性质。最后在第(3)(4)(5)问中由特殊到一般,进一步探究了“叠弦三角形”的形状及“叠弦角”的度数。题目中新定义的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等角和等线,锻炼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及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B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灵活运用的能力。

上述两道“新定义”中考试题,要求考生能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所学内容,善于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出用于应用的操作程序及步骤。其解题的过程就是将“新”规则及符号转化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其解题的关键的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其解决新的途径有三种: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利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本题也是一种对新定义规则的应用,而新定义的规则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的。其解题方法:一般是运用新定义的法则转化成常规方法,其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

总之,新定义型问题,一般构思巧妙、题意新颖、隐蔽性强,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转化、类比、推广等方法,建构知识网络,养成科学合理的推理运算,提高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解决“新定义”型问题中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严浩良,沈岳夫.对一道“新定义”型探究题的解法探析与拓展[J].中学数学,2016(4).

[2] 胡伟斌.对一道新定义题的再探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旬刊,2013(7).

[3] 李立松.对一道新定义试题的解题分析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4] 陶卫东.对一道新定义试题的解题分析的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3(20).

篇3

[关键词]课程;性质;探究;三性合一

如果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的话,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基础课教育面临的危机就更为严重。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正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所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大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见仁见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重新审视以上三种观点,探究大学语文应有的性质定位,对改善危机或许有所裨益。

一、工具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分内的责任”。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以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也存在两方面的明显缺陷:一是言之无文。不仅语言缺乏文采,且内容空洞,缺少内涵。二是言之无序。或表达不准确,惹人曲解;或缺乏逻辑性和流利性,显得思维杂乱;或语句不合语律例范,显得生硬;或用词不妥或用语跳跃,使用语句不够通顺等。而大学语文课程则能较好地解决当今大学生言之无文和言之无序的问题。

首先,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语律例范、逻辑结构等知识。学习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而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其次,正如语文学家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一书中强调语文具有阐释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能从具有丰富的阐释资源的大量文本阅读中,掌握自己所需的创生性资源,正确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去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智慧,进而解决“言之成文”的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认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语、计算机等有相应硬性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作为毕业生最起码的应聘条件,这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攻读外语和计算机的书籍上。而此类工具性、实用性读物大多雷同,读起来乏味,致使大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博览经典”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间接导致理解和消化文本的能力极为欠缺。而大学语文所取文本均为经典,这些作品“取法乎上”,外铄内砺,语文个性突出。借助这些文本的阅读,必然促使大学生“口诵心惟”“涵咏玩味”“切己体察”“据敬持志”,形成阅读兴趣,化为阅读智慧。这应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另一种凸显形式。

二、人文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指明了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文”作为语词,早已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在《易·贲彖》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参与的文化现象。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之说,唐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这说明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口号性”的理性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功利性”的感性应试教育仍在“脚踏实地”地执行。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本已使学生高分低能、精神苍白;大学阶段的实用功利主义仍在盛行,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发展的压力,更让不少大学和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变成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大学教育“贫血现象”凸现:重技术轻思想,重速成轻养成,重身体成长轻精神成人。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现代意义的大学从欧洲崛起时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城堡”,是因为大学能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毋庸置疑,大学拥有优质的人文资源,而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人文素养培育的话语权。学者徐中玉、齐森华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宁先生也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开设要让学生能充分吸收人类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是核心。

斯宾诺莎也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而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又是畸形和反常的。对于这种经典博雅的人文标准,只有少数人可能会通过哲学的洞见获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却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而达到的。因为每当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学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三、审美性

语文的内涵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表现社会,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以情动人,具有极大的欣赏性,为人们喜闻乐见。语言文学指明了语文具有审美性。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而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正是有了审美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才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完素养培育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也应培育学生充分感受美和正确鉴赏美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应具备的一种性质。

毋庸置疑,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不少大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有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雅俗不辨,高低不分,庸俗大行其道,高雅被迫退位。不少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表层而忽略本质,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并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评判,不能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深刻和强烈的要求,而大学语文是最有效的能唤醒其审美意识、培育其审美情趣、训练其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因为,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来实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它们具备多层次的审美元素,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性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等。大学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美的神韵和精髓,充分利用文学审美规律,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揣摩语感、体会人情、理解境遇、发掘文章的深刻蕴蓄,使学生陶醉于真善美的氛围中,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天地人生的奥秘,让心灵得以滋润、净化和解脱,进而开启一种不为物役的审美人生。

在大学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上,高度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出路,才不至于遭到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的尴尬命运。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如忽略其工具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字”特性;如忽略其人文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化”特性;如忽略其审美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特性。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只有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并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局面或许能拓展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赵中直.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特点[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12).

[2] 暴国霞.大学生课外阅读透析[J].林区教育,2007(4).

[3] 乔好秦.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6).

[4]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5-14日.

篇4

1. 课文编排总体情况

(1) 精简课文篇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下原来安排课文26篇,修订时,删除或移用他册13篇,保留13篇。现安排课文24篇,其中,新编入课文计10篇,分别是:《晨光》《叶子的眼睛》《特别好吃的饺子》《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水滴的旅行》《会睡觉的植物》《南极的主人》《中国红》《团团和圆圆》及《古诗二首(春晓、草)》。

删除的课文有的内容已经过时,不能反映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如讲述爸爸上业余电脑培训班的《好学的爸爸》一文,在电脑基本普及、网络连通世界的今天,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故被删去;有的则根据相同题材作了重新编创,如原一下《草原的早晨》一文删除后,在二下编入了同样是描写草原美景、展现草原人民生活画卷的课文《草原上的盛会》,保留原主题的同时,编入切合主题的新内容。

(2) 加大古诗比重。本次修订对课文中的古诗词作了调整和充实,依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目录”,从一下开始,每册直接编入3~6首古诗,或两首古诗组合出现,或以诗词故事的形式把古诗嵌入文章中呈现。第一学段直接编入课文的古诗由原来的7首增至13首,其中,一下直接编入课文的古诗有5首,分别是《春晓》《草》《咏华山》《悯农(一)》《悯农(二)》,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

(3) 优化单元编排。本次修,单元编排进一步优化,表现在:一方面,每单元容量更趋合理。修订前,一下课文有6个单元,编排5篇课文的有4个单元,编排3篇课文的有2个单元。修订后,有4个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1个单元编排5篇课文,1个单元编排3篇课文,相比较而言,每单元课文篇数更趋均衡。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单元主题的统整,统整的路径包括体裁和题材两条线。如第二单元,《晨光》《春笋》《叶子的眼睛》《世界多美呀》都属写景类的课文,是一首大自然组曲,展现了新时序的开端、新事物的萌发之诸种情态,寄寓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情怀;第四单元《乌鸦喝水》《咏华山》《司马光》《月亮和云彩》则讲述了一个个“聪明”“智慧”的故事,以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六单元是科普单元,由4篇科学小品文组成,以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讲述科学知识;第七单元则弘扬时代主旋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单元整合并不拘泥,组元线索或明或暗,时显时隐,避免刻意为之的牵强附会。

2. 课文选编标准

苏教版教材修订时依然坚持“编选结合”的方式,新编入的课文有教材编者创作的,如《中国红》《特别好吃的饺子》《团团和圆圆》《水滴的旅行》;有教材编者根据相关材料改写的,如《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会睡觉的植物》《南极的主人》;也有教材编者遴选的作家作品,如金波的《晨光》、陈木城的《叶子的眼睛》。选编课文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 渗透国家意志。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是国之大事,课文应体现国家意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和,维护民族团结。新编入的《中国红》,书写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更是喜庆、热闹、祥和的民族文化符号的渗透,是浓浓中国情、拳拳中国心的隐喻与诠释,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团团和圆圆》以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为题材,寄托了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南极的主人》既写出了企鹅的生活习性、憨态可掬,又起到普及极地知识、培养极地意识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原本宁静的南北极被人类的需求打破,其蕴含的丰富资源以及航道优势等逐步受到重视,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今天的学生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眼界。

(2) 彰显时代特色。《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苏教版小语教材修订选文,力求反映时展变化,体现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渗透现代意识。如《团团和圆圆》书写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生动篇章;《特别好吃的饺子》以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儿童的欢聚,折射当今世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渗透了“团结、友好、尊重、合作”这一人类的共同追求;《南极的主人》把学生的视线带到遥远的南极,让学生看到南极的勃勃生机,意识到生态平衡是时代的主旋律,两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体现儿童视角。即课文应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启迪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而言,在课文中渗透国家意志、展现宏大主题,必须有相应的儿童视角,否则就不能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例如,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完全统一。在当前情况下,两岸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全体中国人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这种重大主题如何在课文中呈现?教材编者选取了“熊猫”作为契合点。熊猫是儿童最喜爱的动物之一,而“团团”“圆圆”又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和平使者”,《团团和圆圆》既写出了熊猫的可爱,台湾民众欢迎的程度,同时也使学生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一下第四单元集中编排了一组科普文章,《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表述,介绍了太阳系行星这一天文知识。《会睡觉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探究有趣的自然现象,并用“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生长”,提示学生要有足够的睡眠,以保持身心健康。

(4) 坚持文质兼美。语文世界是一个蕴含着美、展现着美的世界,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匀称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完整美、事物的形象美、人物的心灵美、意旨的哲理美、情感的真挚美、道德的崇高美等等”(王钦韶语),语文教学即是一个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重塑美和表达美的过程。对此,教材编写者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自然要选编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学生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打底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力求给学生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一下选入的《晨光》《叶子的眼睛》《世界多美呀》等著名作家的诗歌、散文,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富,充满想象力,是学习语言表达、感受语言魅力的很好凭借。编入的课文《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会睡觉的植物》《团团和圆圆》等,经编者反复打磨语言,数次修改文稿,力求遣词造句准确、规范,表情达意生动、传神,思想蕴含丰富、隽永,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 阅读教材教学建议

1. 提倡“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突出识字写字这个重点,因此,苏教版小语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读书先要认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集中力量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开始读课文。而“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则是以读为本,随着读书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对生字的音、义、形学习逐步深化。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使字词的学习有了文本做依托,变得饱满起来;同时,阅读理解又以字词学习为抓手,通过字词的学习,提升语言的温度,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和读书质量的提高。

经过一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认字的本领,教师阅读指导时,主要是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不认识的字,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自动化水平。试想一下,如果用了20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识字、学词,然后再去读书,恐怕书是读不好的;而如果用了20分钟的时间“寓识于读”,多数学生可以把书读得正确、流利,这样,生字的音和义可能也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把目光主要放在汉字上,遇到不认识和记不准的字,再快速扫视一下拼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教给学生这样一些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大大缩短识与读的距离。

需要强调的是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根”。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应该以识字为重点,甚至说,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多识字”也可能不算为过。因为打不好识字写字这个基础,就会给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致命伤”。识字学习也绝不仅仅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应该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在阅读课内,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一二年级的写字任务最好都能在课内完成。如果“阅读理解”把写字“挤”到了课外,学生不但写不好字,而且可能会形成不良的写字习惯。

2. 提倡“书不读熟不开讲”

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书不读熟不开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般来说,学生不读上五六遍,是很难把课文读流畅的。张先生说的“开讲”,就是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想一下,如果书没有读熟,磕磕巴巴,学生是很难把书读得有感情的。但是,不少老师对于“初读”已经“不屑一顾”了,他们或“一晃而过”,或“完全省略”,快速地进行了表情朗读“展示”。其结果,即使老师指导得很到位,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了,但由于认读没有过关,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碰到了种种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另外,第一学段如果不打下扎扎实实的认读基本功,到了中高年级,有些学生认读可能仍有障碍,甚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还不能过好认读关。因此,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既是保底要求,又是难点之一。

由于一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且阅读视幅太窄,读书时即使没有生字,也可能会一字一顿地读。甚至有个别学生目光移动迟缓,有时一个字需要多次注视,还会出现反复重读或回读现象,这样就会把词语读破,把句子读断,难以形成连贯的语流,影响对语义的了解。这些现象必须及早纠正,建议老师们尝试以下办法,加强增大视幅的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注意品质。要求学生不读便罢,一读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字字入目,句句过心”。通过口诵、耳闻、心惟,捕捉语言信息,学会自我调整、修正,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断句能力。在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来进行阅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认读单元。特别要引导学生借助口语经验,逐步提升断句能力,防止惯性与惰性等不良读书习惯的滋生,诸如不加思索的两字一顿地机械停顿、齐读中整齐划一的唱读等。再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块”的积累。对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注意,强化其信息刺激,整合认读单元。这在课后练习的“积累运用”中作了很多提示,如第19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课后“读一读”中,列出了“蒙着字帖描”“照着字帖写”“写一手好字”,可以先领着学生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就不会把这些词句读破了。

3. 提倡“表情朗读”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指导表情朗读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一年级尤其是这样。因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特别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或用琐碎的问题一问到底,要坚持“好读书不求甚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因此,指导学生表情朗读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对词语的理解要与相关的事物表象联系起来。儿童的语言特征总是把词语概念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阅读,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来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如能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鲜明的语感也就产生了。比如,读第9课《咏华山》,课文中有“情不自禁”一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寇准情不自禁吟诵的诗句,并联系寇准在山顶看到的景象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感悟到寇准吟出的诗句,是由他看到的景象自然生发出来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现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课文内容,而且对“情不自禁”的感悟也更加具体、真切。

(2) 用课文中的语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由句子或句子组成的语段,往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或事件、人物活动的片段。阅读课就是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呈现表象和画面,通过课文语句所描述的情景,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事件、场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如读第3课《叶子的眼睛》,要借助插图,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想,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山上树木葱茏,清晨雾气迷蒙,阳光洒进了森林,树枝摇曳,晶莹的露珠一闪一闪,好像叶子的眼睛一眨一眨。这样,他们不仅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能激起对美好情景的向往,产生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篇5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B型利钠肽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13-02

Study on changes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SHI Le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heng li hospital of sheng li oil field,Dongying 2570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type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 (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MethodsWe measured the plasma levels of BNPin 26 patients withunstable angina,20 patients withstable exertional angina,and 20 control subjects. Coronary angiography、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 、Holter monitoring andtreadmill test was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blood sampling in these patients respectively. Results1.The plasma levels of BNP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exertional angina and control subjects,respectively. (44.6±28.4 pg/ml vs. 16.9±9.2 pg/mlp < 0.01)(44.6±28.4 pg/ml vs. 10.8±6.9 pg/ml p < 0.01).Furthermore,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the plasma levels of BN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medical treatment(44.6±28.4 pg/ml vs. 17±9.1 pg/ml p < 0.01). Plasma BNP level positivelycorrelated with theGensini score(r=0.424p

[Keywords] unstable angin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型利钠肽(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肉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心脏激素, 血浆BNP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NP的研究多集中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评估及预测等方面;但多未能将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对于BNP浓度与心绞痛分型(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相互关系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测定心绞痛住院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及对照组)BNP浓度的变化,探讨BNP水平在排除心功能影响的情况下与心绞痛分型、冠状动脉累及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评价BNP在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间临床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66人,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24例,年龄自48-75岁,平均年龄62±7岁。。他们包括三组人群: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组以及对照组,人数分别是26、20、20人(三组人群临床特点之间互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排除标准: (1)既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病人,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左室肥厚、肾功能衰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人。(2)严重感染性疾病急性期。(3)频发而顽固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4)严重肝功能不全或肿瘤等疾病终末期者。(5)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存在明显活动性出血。(6)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1](7)年龄大于80岁或者小于20岁者。(8)血压≥140/90mmhg者。

1.2方法所有症状怀疑有心绞痛、心电图有可疑缺血改变的住院病人在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胸部平片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后,符合标准的病人入选。所有病人根据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结果确定不稳定心绞痛人群;其余病人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根据病史及运动心电图结果确定稳定型心绞痛人群;症状不典型、运动试验及过度换气试验结果阴性的病人最后放入对照组。所有病人入院5天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前后均行血浆BNP的测定,所有病人均于运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完成后24小时内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实验。

1.3BNP 测定使用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诊断仪(美国Biosite公司产),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灵敏度98%,特异性100%。最小可测量2pg/ml,批间及批内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5.9%、5.3%。

1.4临床治疗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指南”治疗。在这一类患者中,第二次取样是在病人症状得到控制以后。稳定型心绞痛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指南”治疗,第二次取样在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对照组仅在各项检查完备后予以取样一次,冠状动脉造影完毕一天后测量一次。

1.5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狭窄程度判断标准采用直径法。心肌缺血程度的标志应用了GENSINI分来评估。

1.6统计学方法 各测定值以x±s表示,组间样本均数之间的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多组率之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用卡方检验相关关系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所有数据进入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BNP 测量结果

治疗前BNP浓度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人群中明显比稳定型心绞痛及对照制组为高(44.6±28.4 vs. 16.9±9.2p

2.2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比较(x±s)各组病人心脏超声各项指标及血压心率情况比较未见明显显著性差异。

注:LAD为左心房内径;LVEDD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F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MI为左心室重量指数[连续测出3个心搏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得出平均值,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I(g/m2)=LVM/BSA(体表面积) 男性>125g/m2;女性>120g/m2 LVM(g)=0.8×10.4[(IVST+PWT+LVDd)3-LVDd3]+0.6 ]

3 讨论

室壁张力和容量负荷的增加是刺激BNP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3],心肌缺血亦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子[4-3]。既往多项研究证明,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心衰诊断及预后的预测性指标,也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死亡率的预测项目。

但是BNP在ACS患者中的升高的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机制仍然不明确。因此有两个因素需要阐明:第一就是可能影响这种预测性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中,我们已经在年龄、肾功能、心室肥厚及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重量、心脏射血分数等)进行了充分的对比,我们注意到BNP的浓度在不稳定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心绞痛组,但是,仅是4倍左右升高,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控制组无明显变化;并且,不稳定心绞痛组病人BNP水平控制后下降,而另外两组无明显变化,也说明了BNP的下降不是药物直接作用于BNP,而是不稳定心绞痛获得控制的结果。以上情况说明了心肌缺血程度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就是揭示在没有心脏形态结构包括压力变化的情况下单纯心肌缺血能否升高BNP。我们知道BNP在AMI中升高与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关系[6];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二者关系密切,因此除了机械牵拉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刺激BNP升高。Goetze 等人已经报道了心室BNP的基因表达由心肌低氧量控制,从而导致心肌BNP的升高[7]。心肌缺血时BNP升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假设心肌缺血时室壁运动的局部抑制,从而增加了部分的室壁张力,机械牵拉激活了JAK/STAT通路(JAK-STAT途径是信息传递中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的一种,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很多反应都是通过JAK-STAT途径来完成信号转导的),刺激了BNP的分泌的同时增加了IL-6及心肌肌钙蛋白的基因表达[8];同时,心肌肌钙蛋白可以直接刺激心肌BNP的心肌转录过程[8]。也有研究表明BNP及其信号系统参与了金属蛋白酶基质的诱导过程。目前来说非常可能的是BNP触发了金属蛋白酶的在冠状动脉斑块方面的表达过程,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快了斑块的破裂过程[9]。这个恶性循环的也可能揭示了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与BNP浓度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还有一定的缺陷。一些较小因素(例如吸烟等),现在的分组条件还不能完全做到。一个缺点就是BNP是在缺血24小时内测定,因此短间隔时间内反复测量BNP最高水平可能对于研究更为有利。

BNP,作为心肌的生化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挑选合适的治疗方案。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在心绞痛患者中,BNP浓度测定可以帮助早期了解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且挑选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B型利钠肽的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在规范治疗后B型利钠肽水平向正常水平恢复。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急性心肌缺血的范围有关。虽然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血浆BNP水平能够作为评价不稳定心绞痛病情的指标。

参考文摘

篇6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定;重建手术;疗效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reatment analysis

Chen JingchaoChen HuifengGuan Do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effect.Method Selection in Zengcheng City, Xintang Dongguan city hospital and the Shijie hospital in 50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in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oper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Baird ankle score, measuring the anterior drawer test of reach distance and tilt angle, follow-up of curative effect.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ankle score 84.92+8.7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alus reach 5.75+0.44 mm, talus relatively uninvolved tilt of 7.23+/-0.82DEG,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rate reached 96%,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Operation reconstruc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rate of good, improved ankle anatomy and kinematics function.

【Key words】 Ankle instability;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中图分类号】G2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42-02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进而引起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重建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有效手段,在此为了进一步分析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增城市新塘医院和东莞市石碣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1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4.98±8.38)岁。所有患者均为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结合前抽屉试验(+)和距骨倾斜试验(+)诊断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纳入标准:踝关节外侧反复扭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其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6 mm、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较健侧>9°。

1.2分组方法: 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重建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重建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臀部垫高、大腿根部绑扎气压止血带。首先在距离外踝远端2-3cm处做一长约8cm的弧形切口,清理并修剪断裂或挫伤的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及跟腓韧带。然后再距外踝近端10cm处沿腓骨后缘做一长约3 cm的纵形切口,游离腓骨短肌肌腱并沿正中线切开,靠近端切断前侧半用自制肌腱分离器经皮下隧道分离牵拉到第一切口内,腓骨短肌腱远端止点保留。在外踝远端2.5cm处由前向后钻一腓骨骨道,距腓前韧带距骨附着点处及跟腓韧带跟骨附着点处各钻一孔距约1.8cm、隧道直径约4.5 mm的V形骨髓道,将肌腱依次从跟骨隧道外踝隧道、距骨隧道穿过,将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足轻度内旋,最后缝合修补关节囊及伤口。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Baird踝关节评分,并行应力位X线检查、测量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相对健侧的角度。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并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所有检查结果均按P<0.05作为判断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评分及测量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距骨前移5.75±0.44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通过t检验可知,观察组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距骨前移距离和倾斜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患者随访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1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对照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9例,优良率64%。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稳定性对于运动功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非常高,当急性扭伤后处理不当、休息时间不够、损伤反复发生就会引起慢性踝关节不稳定[1]。相关研究表明80%以上的踝关节扭伤会伴有外侧韧带的损伤,进而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发生[2]。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以分为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且在发病时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两者通常会合并发生[3]。

及时的手术重建治疗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我们的研究可知,接受重建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明显高于对照组,距骨前移5.75±0.44 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距骨前移和倾斜角度变小、说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得到恢复,关节评分越高、说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由此可以看出,手术重建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维持关节正常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6.0%,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手术重建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和运动学功能。参考文献

[1]Tang Yu. Advance of Treatment forChronicAnkleInstability. Chin J Rehabil TheoryPract, 2008, 14, (5):449-451.

[2]曹飞,徐顺利,王世海. 早期手术重建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69-170.

篇7

林崇德: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怀有功利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就高校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但基础教育阶段不宜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实现创造性人格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在高校与高中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育人环境,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既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方式、模式相结合。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以是否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实现教育者的设想而判断探索是否成功。推动者不能怀有功利心理,应避免跟风,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30日)

韩潮: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但

篇8

读过2009年9月出版的《实用新闻学》后,我的第一印象是新闻有学问。

但凡学问,始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新闻会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制定了有关突发事件报道及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政策,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乃至公民个人,举行新闻会成为一件日常事务和工作手段。然而由于它是新生事物,在其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政府建立起贴近群众的有效沟通渠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偏颇现象。

新闻实践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能从理论和实务上对新闻和新闻发言人方面进行指导的著作。2009年9月,靖明教授和刘建明教授合力推出的新作《实用新闻学》满足了人们的期待。这是迄今少见的一部全面、系统、完整地论述新闻学的著作。如果把新闻学比作一座大厦,这部著作不仅描绘了大厦的外观风貌,而且介绍了大厦的内部结构和设施。它的出版使得新闻会的管理者、组织者、新闻发言人能对会的组织和传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运用会这种方式时,能够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使自身的传播行为更加有效、更加科学。

有自己的基本概念、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独到的内容分析,是这部《实用新闻学》的特点。此书以理论为主线,以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论述了新闻会的组织和策划。全书首先由新闻会的特性、功能及分类谈起,然后追溯西方新闻会的沿革、组织运作和我国新闻会的由来与发展,继而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和实施规约加以介绍分析。在谈论了危机事件的新闻与传播、新闻发言人的素养之后,又附录了新闻会的采访和写作。书中对于新闻机构――新闻办公室的构成、行政系统、基本规章、人员配备与岗位分析、人员的选用与考评乃至新闻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等都给予了全面细致的阐述,使得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新闻会的机构设置、工作全景,对新闻活动整个流程了然于胸。

有些部分,是一般新闻会类著作中不可或缺的,如关于新闻会的定义与特点及分类的论述,关于新闻会的职能的论述等,但这些部分作者也不是照搬一般著作而是做了缜密的思考。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还表现在作者对新闻会制度实行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深入分析上。作者站在一种客观的学术批评立场,指出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会制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有时可能被会议主体利用,为其当传声筒,也滋长了记者不深入实际做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偷懒等”,以及新闻会有可能成为某些机构或者个人互相推诿的“挡箭牌”,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的舆论监督和采访等等。凡此种种,作者都做了细致的学理层面的剖析,提出了规避方法,论述或入木三分,或发人深省,或启人心智,或别有新意,体现出了对新闻学的独特见解。在这些独特见解中更表现出作者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的领先。

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另一特点。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许多典型的新闻会的实例,材料鲜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具体地感受新闻会的奥妙。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实际方案和文稿,如有参照美国白宫如何准备新闻会的实例呈现;有2004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筹备组组长、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在新闻会上的讲话;有第9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闭幕新闻稿以及一些新闻会的新闻通稿实例。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实际文本进一步了解新闻会的文稿范式。

书中对危机事件的新闻和传播也做了详尽的分析阐释,提出了我国的危机传播在走向成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结合传播学对危机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和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功能展开了论述。危机传播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尤为值得重视,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有可能危机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信息及时公开。较长时期以来,政府部门危机公关工作中有时无法在公共事件中打开缺口。本书就危机传播情况的论述,为政府部门在公共事件中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举行新闻会通报有关信息,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在面对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时,采取一定的危机公关手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本书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也为企事业单位乃至公民个体解决危机事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本书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论述目的就在于此,让全社会熟悉知晓危机传播中新闻的作用和问题所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危机事件,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不仅能正确面对危机事件,更能在事件中发展成熟。

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培养体系;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73-02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为不同传媒形态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包容、转化整合、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根据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的本意,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媒介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他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媒介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二是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各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这包含了内容和技术的合作与渗透。

二、培养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必要性

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而要求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也必然催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而是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对媒介从业者的要求不再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通才记者”,而是要培养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具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在网络上自由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不仅会使用采访本、照相机,而且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采访手段。

三、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这种按照媒介种类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必须抓紧改革现有的新闻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需要。

1.师资结构重整。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于能够胜任媒介融合教育的教师极度匮乏。媒介融合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业界实践经历,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媒介工具,例如懂得摄像、摄影,会创建网站、管理网站、使用图片编辑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纵观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大多都是新闻相关专业科班出生,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实践方面难免欠缺,更遑论熟练的多媒体技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请进来”,即直接从媒体中引进优秀资深从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专兼职俱可。来自媒体前线的从业人员能够将从业经验和业务技能这些“一手货”直接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吸引力。不过这种“请进来”的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师资方面缺乏变通机制,有的硬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否则不能授课,这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进课堂可以说是一个不甚合理的规定,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上也应更加人性化,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二种措施,就是“送出去”,为那些有意到媒体单位实习、提高的教师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

2.课程体系的革新。首先,针对媒介融合的要求设立新的课程,例如媒介融合理论课程、融合新闻学、数字新闻学等;其次,更新传统课程,例如,新闻编辑学要加入网络数字编辑,新闻采访学应加入网络在线采访等,新闻写作学要加大多媒体写作的训练。再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宽广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深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各类媒介技术操作能力教育。高校可以尝试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拓宽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3.培养环节的变革。长期以来,高校的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新闻业工作的较少,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世界知名新闻学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经验,其教学核心理念是:新闻实践,是培养新闻人才最有效途径。“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理念,对于我们革新新闻培养模式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高校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改变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将实践操作纳入学分考核指标中,督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通过课外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等途径,实现“知行”合一。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开设媒体融合的实验室,把实践和实习结合起来,把平面、影像、网络等在数码技术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和共享,节省资源,又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做中学。

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或联合办学,一方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传媒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6).

[3]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4).

篇10

[关键词]民族新闻;民族特色;民族新闻事业

[作者]蒙丽,在读专业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编辑。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210.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72-008

自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新闻”研究引起学术界关注以来,民族新闻的研究在新闻学界从未断续,但民族学、人类学界参与不多,即便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也尚未引起民族学、人类学界同仁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民族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日显密切。为此,突破狭隘的传统新闻视角,给予“民族新闻”的宏观照察,已成为当代民族学、人类学和新闻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民族新闻”概念的重新认识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张儒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发表《论民族新闻》一文,是我国民族新闻研究开始的重要标志。但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

余正生认为:“民族新闻报道,就是与民族有关的新闻写真。它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新闻报道,除与一般新闻报道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共性和特殊性,铸成了民族新闻报道独有的特点和特色。因此,民族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既有共同的要求,又有自己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民族新闻“就是新近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事实的反映。”民族新闻“除与一般新闻报道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共性和特殊性,铸成了民族新闻报道独有的特点。”其“特点”指的就是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就是民族本质特征,即包括民族的社会状态、语言文字、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民族新闻特色就是民族本质特征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

张万隆认为,“民族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凡民族化的新闻活动、新闻事业、新闻工具都该属“民族新闻”。狭义的“民族新闻”,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新闻作品,反映的是这个民族(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中的人物与事件,用的是这个民族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一般地说,我国国内新闻都该是“民族新闻”,因为相对于世界而言,它们都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性。

自张儒发表《论民族新闻》以来,国内学者对“民族新闻”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民族新闻的定义已有十多种。张儒认为,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当中的新闻,以及报道汉族或国外民族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都是民族新闻。换言之,民族新闻就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新闻。但是,民族新闻不等同于民族地区新闻,民族新闻包含着民族地区的各类新闻。它具有专业性、综合性、政策性、敏感性、读者量少、影响小、采访线长、发稿周期长等特点。其内容可归结为政治、经济、文教等三大类型。显然,张儒所认为的“民族新闻”,就是少数民族新闻。这种以报道对象为核心的概念界定,忽略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性。

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即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它是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在报道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相对规定性。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就是受众及时获得的具有民族意义事实的新信息。有的研究者则从从新闻事业的角度界定民族新闻,认为“民族新闻就是大众媒介及时传播的受众应知、欲知、未知的具有民族意义的事实的信息”。还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生活和文化状态的新闻,是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真实展现。”“民族新闻并不只是民族地区新闻,凡是有关于少数民族的新闻,不限地域、不限民族都应该被视为民族新闻。换言之,凡是民族新闻都应当具备新闻的共性与民族的特殊性。”诸如此例,不胜枚举。

目前学术界大体上按照传播地域、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对“民族新闻”进行界定。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是:“民族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但需承认,“民族新闻”至今仍是一个聚讼难决的专业术语。以往对于“民族新闻”的定义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按照某一特征给“民族新闻”下定义,结果是缩小了“民族新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完全涵盖“民族新闻”的范畴;二是过多纠缠于一般性的“新闻”概念,而没有涉及“民族新闻”的特殊本质。故有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即具有民族特殊性的新闻。无法清晰定义“民族新闻”的原因,可能在于受中国民族新闻产生的大背景、大环境的限制。民族新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滞后性等特点,这些局限性客观上造成了民族新闻在大新闻体系中的边缘化、小众化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