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18 18:0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道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家庭 法制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69-01
在古代,教化子女是一项重要的家庭事务。为使家族世代繁荣昌盛,古人可谓煞费苦心。留下了许多经典家训,诸如《增广贤文》《颜氏家训》以及近代的《傅雷家书》等,这些体现了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剖析传统家庭道德法制教育与现代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背景及特点,从社会学的视角论析当代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教育子女的重担主要落到了家庭。在长期的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丰硕的家庭教育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道德教育文化。孔子在《论语》中记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则指出“远邪佞,是富家教子第一要义;远耻辱,是贫家教子第一义;至于科第文章,剖民儿郎自家本事”。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我国古代关于“家训”“家范”一类的著述,公开印刷发行的就有120多种,那些家族谱牒中记载的相关家庭道德教育,更是不胜枚举。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之所以受到上至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的重视,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统家庭道德法制教育体现出家国一体
传统的家庭道德法制教育注重“小家”与“大家”的结合。将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不仅涵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家庭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拉近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统一。如先秦儒家推行克己复礼、推己及人的思想,发展到后期出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的论断。宋代更有“民胞物与”“仁者与物浑然同体”的学说。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将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认为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把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孝悌思想带入到社会中,使其得以推广,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传统的家庭道德法制教育认为“孝”是“德之本”“人伦之始”。它不仅指孝敬父母长辈,还上升到了“以孝治天下”的高度,甚至成为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重要凭证和基础。《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熏陶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齐家”则是建立在修身的基础之上。同时“修身”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才学,才可以在社会上大展拳脚,在治国平天下的进程中一展所学,建功立业。
(二)传统家庭道德法制教育体现出与宗教相结合
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家庭道德法制教育中还夹杂着一丝宗教思想的痕迹,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子”,郭巨因为家里贫穷,为赡养年迈的母亲,他将自己的小孩子埋在土里。在挖土的时候,竟然挖到了金子……这个传说明显带有佛教的因果循环的思想。宗教思想在反映某种现象的时候非常形象化。因此,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的来说,传统的家庭道德法制教育,在家国一体的大环境下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二、当代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只能由家庭承担。由于物质的匮乏、娱乐项目的缺失,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只能是读书学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诱惑也在增加,青少年整体素质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归结起来主要受以下两大原因影响。
(一)诱惑陡增的外部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产业的繁荣,诸如夜店、酒吧、游乐场等娱乐场所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青少年一方面年龄尚小、见识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新鲜,稍有放松管束便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而失足。
(二)失于管教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而贫瘠的土壤是不可能结出好果实的。据调查,对吉林省190名`法犯罪学生的了解发现,近60%的学生犯罪是受其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在河北省对100名犯罪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将近25%的学生家长有着犯罪前科或是犯罪倾向。由此可见,“问题父母”导致“问题少年”,家庭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古今家庭道德教育的状况可以看出,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结构,家庭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法制教育,会培养出遵规守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才。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倾向,是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黄教珍,唐斌.社会学视角中的家庭道德法制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 2003(12).
篇2
一、挖掘教材中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强化诚信教育
教材是学习诚信道德的主要材料,是落实诚信教育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表现,它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师与学生开展诚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源,可以说,教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更新,教材不再仅仅是具有学术性、权威性、本源性的传递知识的工具,还包括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教学过程不应只是一种从教科书到教师再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而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和探究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也力图做到“求新、求实、求活,求新是现代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求实是理论联系实际,求活是使课本具有可读性、趣味性。
二、高中政治课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诚信道德素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新课程要求教师有两种坚定的理念,一是民主的理念,一种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诚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和自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合作与交往,提高诚信道德的选择和评价能力,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高诚信道德的境界和发展水平。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一门心灵与心灵沟通、智慧与智慧碰撞、人格与人格激励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即在于对学生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和高尚人格的激励,使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陶冶、领悟而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才干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通过高中政治课深化学生诚信道德体验教育
诚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它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比较完整的感受到诚信道德的形成过程,认识诚信道德对成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主动的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做诚信人,做诚信事。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他们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培育社会诚信文化环境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高中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高中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受鄙视的社会氛围。在培育诚信道德文化中,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诚信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只有在两个机制的良性互动中,才能完善社会诚信文化系统,才能使诚信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诚信制度的建设强调的是诚信他律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失信”行为机会成本的付出要远远高于“守信”行为,使失信者受到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惩罚,使守信者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褒奖,促使诚信行为的良性循环。
篇3
关键词: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教育为本,将德育放在第一位,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初中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们的个性,建设德育的班组织,提高学生在整体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修养和德行。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不足
1.班主任在德育上的工作观念太传统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通常采取说教的教育方式,这样只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有着表面上的认识,很难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德育是在道德的认识上、道德的情感上、道德的意志方面以及道德的行为方面进行统一化的教育,而对道德的深入认识并不能够将思想转变成道德方面的行为。说教方式的德育只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从道德的理论上去陈述,但是,道德的实际效果最后是需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的。所以,说教方式的德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初中班主任对道德方面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需求,以及需要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观念的教育。有的班主任甚至都没有提到过这样的内容。德育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规律把握好,来选择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德育教育内容。而现在,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内容教育上还只是老生常谈,忽视了学生人生观的形成,理想的明确和怎样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等比较深入的教育。
3.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理论认识比较弱
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心理改变的掌握力和学生平时的实践方面的处理方法,在很多的时候会体现出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班主任的德育的理论水平。但是,大多数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都缺少针对性,主要是缺乏对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发展中的特定的教育。另外,还缺少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育的理念。
4.初中班主任在教育方面的科研水平较弱
班主任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个误区,就是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对学生出现的道德方面的不好行为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是一味地负责传授学生知识,而没有将教师本身的行为同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效地融合到一起,也没有将教育当做是一项科学课题来进行研究。因此,虽然一直在说需要培养出成绩好、品行好的人才,但是因为没有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致使道德的教育实施没有明显的效果。
二、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力
1.改变道德教育的观念
教育的观念主要是对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行为最基本的看法和态度,这是影响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内在原因。现在,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效果比较差,道德教育的目标也很盲目,主要是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在心里形成的重视成绩而忽略道德教育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所以,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教育的观念。
(1)班主任应该从时展的角度,确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重新认识道德教育在整个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观念和道德教育的责任方面,将坚定的信念和新的观念作为着手点,要抓好现代化的教育与道德教育中的理论和思想上的学习,让班主任能够树立新的道德教育的观念、学生观念、人才观念以及价值观,坚持做好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班主任需要主动地和各个方面进行配合,让学校、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教育互相补充,构成一股共同的力量。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增强和家长的沟通,如,定期地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或者是上门进行家访,并做好记录。这样,能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品行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且按照学校的各个需求来明确家庭的教育任务,相互补充,另外还需要针对家庭的教育为互动教育的特殊性,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影响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的改变,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提升了家长的素质,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实现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辐射。
2.班主任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
初中的学生因为年龄还不够大,对一些事情的认识还缺少辨别的能力,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和管理人员,就很容易被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和思想道德方面都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班主任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班级里面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卫生、助人为乐等,对于这些事情,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不管是在班级还是在校园中,只要见到有垃圾就主动地捡起来,用自己这样的行为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培养他们的德育行为。
3.调整德育的目标
正确地调整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重要部分,由于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但可以表现出道德教育的计划性,还规定了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教育的方向。根据国家教育目标的改变,道德教育的目标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就是积极地发展道德教育的目标。
第一,从传统的重视知识的讲授调整成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比较强的对价值辨别的能力,对道德的选择能力与自我的认识能力。第二,重视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助人为乐。第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现代化的理念,其中包含了风险观念,经历挫折与困难的承受理念,在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时候要表现出自信和自强的精神理念,不能退缩和躲避等。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从现在初中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认识和教育还比较传统,在德育中的内容确定和教育水平上都有一定的不足,应该以学生的年龄和发展个性来制定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让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时展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宋玉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语工作效率的措施[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4).
[2]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3).
[3]陈 标.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J].考试周刊,2010(33).
篇4
关键词:生命;漠视;生命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52-03
道德,就是人处理周围关系约定俗成的规则。从大的范畴来说是调节人与人、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小的范畴来说是调节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生命道德是对道德主体中个体生命存在的规范,就是使各生命之间相处共存的规范体系。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漠视生命现象越来越严重,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不断充斥着我们的周围,这些血淋淋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生命道德的概要
生命道德是道德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多数生命的消失是由于人的生命意识淡漠以及生命价值迷失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对现有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认知和生命态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命与道德
一方面生命是道德存在的生理基础。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行为的前提,道德作为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自然也要遵循这个前提,也就是说任何道德规范都必须先承认并尊重个体生命才能发挥效用。同时,道德是人类发展的产物,任何道德律令都是为了满足人的追求与需求而存在的,它负责规定和调节一个生命物体与另一个生命物体间的关系。只有当人类社会中每个生命个体都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并以某种统一性的行为互动,才能使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可能存在并朝着有规律的方向发展下去。因此,个体生命的存在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源泉。
另一方面“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1]人的成长是自然生命的发展过程,并且也是道德引向文明的过程。道德标志着人类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生命的升华。生命本身的产生和发展是杂乱无序的,而道德能够规范人的生物本能,并在相互的生命体间建立适当的关系,使各生命个体间能和谐相处,从而使生命的发展形成自觉的生命秩序。于是在生命和道德之间有了生命道德的提出。
(二)生命道德的内容
生命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是对生命基本问题的了解和认知态度,是调节人与自身生命、他人生命以及别类生命关系的标准。
生命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最基本的层面,珍视生命。这是生命道德的基本准则,具体表现为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二是追求生命价值意义的提升。斯宾诺莎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逾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行。”[2]珍惜自身生命是基本的生命道德,牺牲自己保护他人是生命道德的提升,生命道德简而言之就是为人幸福的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日新月异的时代却赋予了大学生短时间的成长要求。背负着重大的使命和时代的压力,大学生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而,根据近几年来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暴力、自杀等事件,需要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缺失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次的探究。
(一)漠视自身生命
漠视自身生命的表现有很多,比如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自杀。自杀,事实上是逃避生命责任的一种不道德行为,根本上是对自身生命和自我的否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9月份的报告显示,自杀已被指为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与暴力相关的死亡率中死于自杀已高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的首份预防自杀报告中称,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约每40秒就有一人轻生。而且据数据显示,自杀是15到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据我国媒体报道,仅六月份自杀的人数就不下数十起,人大的连环跳楼,男生峨眉山跳崖等事件屡见不鲜。
(二)轻视他人生命
忽视他人生命的具体表现有崇尚暴力、随意伤害他人甚至危及他人生命。今年发生的大学生杀人事件,比如昆明高校砍人事件、大学生因丑杀人、哈理工杀人命案等本不应该出现在平静的大学校园,本不应该是高素质高人才的大学生做出来的不道德事件,反而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三)无视其他生命
无视其他生命主要是指伤害动物和其他生物,本文专指的是对动物的伤害。指的是将弱小的动物当作出气筒、残害动物,以及随意剥夺其生命的现象。近年来网络和媒体报道了一些大学生虐猫、虐狗事件。今年就发生了多起虐猫事件,比较受人关注的是四川两名大学生因退钱不成当众虐死幼猫的事件。
以上发生的种种,应当引起我们对生命道德深入的思考。大学生的这些做法不仅是在否定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在伤害着其他的生命。这个现象显示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问题,更是需要重新解读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教育导因
1.道德教育理念的工具化倾向
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隔离了教育的本真,也限制了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开展。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被普遍存在应试型教育影响,遵循着成绩至上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当代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沿用实用主义,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社会剥离,注重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本身的生命特性。
2.缺少生命道德的相关课程
目前大学中并没有开展对学生道德教育全方位的课程,更没有生命道德的专业指导。我们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适当的教育引导。问及我们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只来于表面,并没有深刻的认知,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自伤、不伤他,更有舍己为人的高尚生命道德。
(二)社会诱因
1.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生命张力的挤压
面临着紧迫的社会发展,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之时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上面。学生被这种过于功利的价值取向意识主导着,使自身成为了社会工具的个人,无视自我生命的价值。大学生以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高成绩、有能力作为自身价值追求的唯一目标,这种畸形的大学式竞争会使心智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大学生无法忍受,当他们不堪于这样的沉重压力时,便极有可能会通过采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来发泄。
2.多元文化诱导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离
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迅速接收社会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同时也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传统和权威既认同又质疑。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会导致他们的行为也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他们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会自主选择并尝试不同的文化行为,在强烈的自主的意识下往往会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追求,在这种价值追求下所发生的行为会导致大学生为自我利益而伤害他人。
(三)家庭育因
第一,父母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认为和孩子谈生死的问题过于沉重并认为很不吉利,所以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闪烁其词,用童话或寓言来解释死亡,致使很多大学生自小对死亡就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会对死亡产生好奇心,从而轻视生命个体的存在。
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当代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这种特殊家庭结构使父母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关注和保护,被蜜罐泡大的大学生,一旦进入需要独立生活的大学校园,离开了父母的关照会产生心理差距。独生子女面对挫折不能吃苦耐劳会产生挫败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也会很难处理好和周围朋友的关系,一旦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大学生便会走入歧途。
(四)自身致因
1.缺少生命敬畏感
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意。“假如没有死,任何东西都失去真正的分量,我们的一切行为永远都是极不现实的……”[3]正是我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并独特的,我们才会发自真心地对待生命、珍惜生命,才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大学生如果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就会把生命当做无生命的物品随意处置,于是才会有不断出现的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
2.缺少生命活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类整个生命期中最为旺盛的阶段,也是正处于对未知世界好奇的阶段,但是这一特殊阶段又是最枯燥的学习时期。学校里的教育理念就是学习知识,而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范围都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小圈子,这些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生命活力,缺少了对生命活动的激情,没有了一种对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3.缺少生命责任意识
从人类的社会价值来看,生命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核心。基于实现人类的社会价值要求人类必须承担对生命的责任,人们就要做到具有对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负责的意识。
第一,身心健康意识淡漠。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身体健康的生存,同时也要求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年轻,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却忽视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当心理走向歪路自身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意外事件。
第二,他人生命责任淡薄。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生命的唯一性,无法逆转生命的轮回,许多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包容性,于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就会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的冲突,并不会换位思考的为别人付出,从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第三,生态责任意识薄弱。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着较为清醒地认识,但是对自己所担负的能为改善环境做的事情没有深刻的认识,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的存在,这些利我排他主义思想导致了在大学生中间出现残害动物生命的现象,这也表明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生命责任意识并没有得到重视。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问题的路径
(一)回归教育完善道德教育体系
教育的本意是为了育人,是教人学会知识之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教育回归本能,道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道德教育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指向标,将生命道德教育加入教学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完善道德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完善,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进。将生命道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如仪式活动、节日活动等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在实际中体会生命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力,社会应当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促进大学生的生命成长。由于当代社会用人单位只重视学历和知识,导致了录用标准的单一,这也让当今大部分大学生只知道以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己任,从而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社会对人才进行多样标准的考量,学历和知识并不是固定的标准,其他的各项素养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应列为考察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如此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为社会贡献有力的力量。
(三)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无数个家庭构成了社会,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即使是走进了校园,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实施生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家庭教育融入其中,因为家庭教育是生命道德教育开展实施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我们价值观的树立。总之,发挥家庭在生命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四)完善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知
完善自我对生命道德的认知不仅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对自然社会生命的尊重。大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好时机,学习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的提高,对自我的人格进行完善、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这是我们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知,才能明确自身价值实现的方向,努力做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生命道德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5):31-32.
〔2〕向娟.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
〔3〕卡林・瓦尔特.哲人小语―我与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418.
〔4〕王文科.生命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一是承认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搞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云南五十一个民族五十一朵花,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发耕耘,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可谓争芳斗艳,异彩纷呈。
从服饰上来讲,各民族的服饰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真像一个开满名花异卉的大百花园。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统裙,喜梳发髻,平日多在发上扎帕子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从饮食文化心态上来说,由于中国从古到今各民族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和本民族传统观念的熏陶,导致了饮食文化心态的不同和差异。从饮食口味来说,有的大同小异,有的个性明显。性格特征也有差异。此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节日和盛会,饶有情趣的风俗习惯,寄托着自己的道德和理想。
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员,不同的风俗习惯、民族特点刚好形成了我们文化的百花园。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学习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化课的学习,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在联欢会上着装他民族的服饰,学习他民族的舞蹈及音乐;到各民族家庭去做客,节假日期间相互慰问等等,始终把学校作为民族学习团结的阵地与纽带。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友爱意识,真正在理解中携手前进。
二是正确教学生做人是搞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
为维护我们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利益,就必须对传统道德进行扬弃,使之具有科学民主的合理性。
作为中小学,其道德的标准就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方法灵活地安排,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受益,懂得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扎深民族团结的根。
这里,道德的教化一定要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联系起来。如拉祜族的许多纯朴的道德观念也与现今的许多道德规范相同和相通。在拉祜族中,老人特别受到尊敬。拉祜族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月亮是老人最先看见的,老人是寨子里懂得最多的人,要把享受让给老人。我们要教育拉祜族学生继承和发扬。
篇6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美德在物质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社会群体日益漠视了传统美德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这些道德沦丧的事件委实让人痛心,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校园自杀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件无不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教育缺失有关,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下的传统美德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精华集中体现了古圣先贤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这些文化珍品可归纳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最后浓缩成两个字---“道德”。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治国经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遵循的原则,祖先教导我们要把做人的大原则和大规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无德的人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针确恰恰是智育为先,忽视德育教学,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从社会导向到学校,然后到家庭。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只重视了教书,重视升学,而忽视了育人,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人们逐渐沦丧了道德的底线,所以今天我们从孩子们身上越来越看不到仁爱了,社会也越来越暴露出诸多的不和谐因素,现在的孩子有学历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个子在长,体质在降;经济在长,素质在降。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德的根本就在一个“孝”字。我们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文”就是在告诉我们先有孝后学文,才叫教,不孝不教,一个不孝父母的人,学的东西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人生五伦孝当先”的说法,传统美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孝”入手,以孝为根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实质就是教育孩子感恩报恩的思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他懂得孝道的同时,自然也就明白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道理,进而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成为一个心胸宽广,有仁爱大爱的有道德的人,一个人孝门打开了,万善之门就全开了。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藏中的瑰宝,《论语》《孝经》《道德经》《弟子规》等经典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源泉,孔孟之学以“仁义”为根本,老庄之言以“道德”为宗旨,这些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的用来纠正青少年思想错误倾向,引导孩子正面发展,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的传统美德教材。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培育未来国家人才的摇篮。在学校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能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营造道德文化氛围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极力营造传统美德浓郁的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温馨旋律中陶冶心灵。国家应把传统美德教育设计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果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能够把这些经典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学习和力行的话,那么今天这些让人头疼的德行教育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篇7
一、道德权利和法定权利的概念
道德权利就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利益和对待。道德主体有权作为或不作为,作何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必要时借助于一定的道德评价形式(如社会舆论)协助实行一定的道德权益。法定权利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而享有的包括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而言,就是由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分为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道德权利在被法律明文规定之前,原则上是不具有强制效力的,并且不受法律保护。
二、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冲突的原因
(一)道德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不同的人可以在同样的位置看到同样的结果,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位置客观性造成道德的时代性、地域性。例如在我国古代,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被认为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如今的维吾尔族,尚保有近亲结婚的习俗,表兄妹之间结婚是不受限制的。显然,这是与我国当代法律相违背的。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现行《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第七条、第十条明确禁止近亲结婚,规定其组建的婚姻无效。立法规定的婚姻自由与古代婚姻道德相悖,禁止近亲结婚与少数民族“亲上加亲”的民俗存在差异。
(二)我国法律的不确定性。其一,不同位阶与同一层次的法律对权利的配置存在冲突。如在精神损害赔偿权利方面,公法和私法的保护力度不同。新《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范围上较为狭窄。相比较而言,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较为广泛。其次,法律规定比较宏观、模糊,只是对权利的确认和基本原则的概括。法律要求稳定性,不可能列举尽所有具体情况下的权利,而法律规定的模糊又易导致司法擅断,造成同案异判等违背公平正义的结果。
三、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案
(一)法律与道德推理基础上的综合实践推理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道德推理是以道德现象为研究起点,在现有的道德知识引导下,从“实然”衍生出“应然”的确证过程。法律推理在法律适用活动中,解决法定权利的冲突;道德推理解决道德领域的冲突。在同一案件中,法律推理和道德推理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答。
1.由道德向法律推理。只有在获得法律承认时,道德权利才能具有法律相关性。在具体个案中,从被法律所承认的道德权利开始推理,研究有法律依据的道德推理与法律推理的重要性。如在我国《宪法》第49条中,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这里承认的就是配偶要求彼此忠诚的道德权利。“包二奶”的行为违背了道德权利,其不具有被法律承认的夫妻关系,故也不具有结婚自由的法定权利。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是作为犯罪而受法律制裁的,这里的道德推理就重要于法律推理。
2.由法律向道德推理。法律具有道德相关性,法律规定在对个体施加法律义务的同时,也施加了道德义务。个人在主张自己道德权利的同时,可能会违背国家所赋予的道德义务,从而发生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矛盾,这时涉及到两者重要性的考量。我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明确了公民的道德与法律义务。“没有国,哪有家”,在保家卫国的道德义务与反对战争、杀戮的道德权利之间,后者应被暂时搁置。
3.法律、道德与实践的综合推理。道德权利和法定权利有各自的产生基础,寻找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那就是实践。综合实践推理,借助与此案例相关的各种利益(法律的,道德的,审慎的,实用主义的)来解决法定权利和道德权利之间的冲突。结合法律与道德的实践相关性,在具体个案中对道德与法律进行平等考量,沿着道德推理与法律推理综合的思维路径,解决具体问题。
(二)道德权利的法律化
美国现代综合法理学家博登海默指出:“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道德权利的法定化,是对伦理道德的肯定,有利于个体善向群体善的转化,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道德的进步。具体途径如下:
1.完善立法,将道德规定为具体的法律规范,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如《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涉及到诸多对尊老爱幼道德义务和老有所养道德权利的规定。
篇8
论文摘要:个体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按其内部状态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人预期理论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个体的道德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道德教育。
关于如何判定个体具有某种道德品质并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观点,比较流行的、默认的看法是当个体同时具备关于某种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诸因素,并以行为的方式显现出来时,即认为该个体具备了某一道德品质。但事情并非总是这样简单。第一,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状态别人是看不见的,就是行为者本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的道德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第二,做出某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不一定会被看作是有道德的,做好事被指责为虚伪的事并不鲜见。
对某一个体是否有道德的判断过程涉及两个问题:什么是道德?判断一个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是什么?
关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本文不打算、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对道德的界定就以日常语言中的用法为准。一般来说,道德的就是合乎规范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判断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做好事的人未必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一定会时时刻刻做好事。古人说“志功合一”,就是说既要看表现,又要看动机。这样当然最好,可是未必实用,对个体的外部表现一看就能做出判断,可判断一个人的动机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古人所谓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看待某个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时,务必要慎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深人的分析。
一、道德行为的具体分析
按照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的意识状态,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两大类: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和无意识的道德行为。前者是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其中,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按照主动性的水平又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类。主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而主动的道德行为又可以按照个体的主观状态分为两种,即“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如此的复杂,道德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同样复杂。个体在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时,很可能有多种原因或动机在同时起作用。但一般而言,这些原因或动机中只有一种原因或动机起着主要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面对道德行为,我们理应探究的是:究竟是什么驱使个体做出了道德行为?或者说,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是什么?
无意识的道德行为由于行为主体缺乏相应的意识或察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一般不具备相应的、明确的道德动机。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层次的根源。我们重点探讨有意识的道德行为的内部原因。
首先来分析两种主动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表现和内部主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行为者有较强的道德责任心和义务感,对某种行为的道德意义有深刻的了解,有较强的道德意志,并能以恰当的行为方式履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行为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它代表了最完善的道德品质结构,即同时具备了知、情、意、行4个因素。
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行为者了解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但并不认为这种要求就是合理的,也不看重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一般具有一种与道德要求相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具体表现为缺乏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但不缺乏道德意志,更不缺乏道德知识。
我们再来分析被动的道德行为。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缺乏动机、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道德行为。如在教师的压力下,不得不去参加义务劳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不得不如此。这种行为与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有些相似:二者都缺乏正当的动机。区别在于:后者有较强的动机,尽管这种动机不是正当的;而前者主要是缺乏动机,甚至连不正当的动机都没有,做出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为了逃避惩罚等不愉快的体验而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前者是有所避,后者是有所欲。
二、个体为什么没有做出道德行为?
个体在从事某种道德行为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同样,个体在应该做出道德行为却没有做时也有很多的原因,细分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i,缺乏道德认知。不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经验不足的、相对年幼的个体身上,或者出现在当个体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经历等原因,个体不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缺乏道德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一般都明白遣德规范的要求,但对规范本身缺少信任,并不认为规范就提合理的、应当的,因而对执行规范缺乏内在的热情,不能激发相应的道德动机。缺乏道德情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个体x到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比如在家庭中,假如学生受到一种自私自利的教育,那么在学校中,教i}所要求的团结互助、舍己为人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缺乏道德意志。个体既有道德认识,又有道德情感,但仍不一定会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虽然我们所知与所为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ylle}r};按照流行的理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不能把内心的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种现象比起前两种来更为普遍,也更让人迷惑不解:明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并不怀疑其合理性、重要性,为什么偏偏做不到?换句话说,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国外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表现没有多大的一致性,更多地取决于情景〔z7 c}})。从这个角度看,个体是否做出某种道德行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
缺乏道德意志的情况通常被称为“知而不行”,这是在现实中出现最多、最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从事某种道德行为需要艰苦的努力,个体缺乏吃苦准备或习惯。比如想帮助邻居大妈,却又怕扛那沉重的煤气罐上5楼。
第二,迫于环境压力,不敢、不好意思去做。当个体面}伙伴、团体或其他环境的压力时,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从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周围的个体都缺乏道德修养,或者都认为某种道德行为不应该去做,个体为了维持同伙伴的关系,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或者虽然想做但却不敢去做,甚至可能去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
第三,与自己当时的实际需要相冲突。当某种道德行为的实现可能损害自己的某种利益时,或可能干扰自己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时,个体有可能不会从事自己原本应该和可能从事的道德行为。
三、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注意个体内部的原因或者外部的原因都是片面的。那么个体的道德行为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凯利(kelly . g . a)的个人建构理论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凯利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之一,1955年他的《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个人建构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己经逐步完善,并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内容〔37 ( p327)如下。
1.人是科学家。凯利认为人并不是被环境或无意识所操纵的,提出了“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凯利认为科学家在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寻找确定性和理解,他们发展着自己的理论,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人就像是科学家一样,都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人总是在预期和控制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世界的推测,这些推测指导着我们去与人或事打交道。
2.个人建构选择论。建构就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方式,一个建构就是人们关于某一事件的解释或表现。这种建构凯利称之为模板或样板。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个人的假设,然后我们就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观察,再与我们的假设相对照,如果得到证实,我们就继续运用它,否则便加以修改,提出新的假设。凯利把这一过程称为模板运动,并把这种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定义为建构—个人试图解释自己的经验时所使用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一种看法。它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测现实。个人建构是个人析解或说明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或预言经验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建构,都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
这一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有些相似:二者都认为人的行为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都强调认知结构的辩证发展;反对机械式的决定论,重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同之处在于凯利的视野要比奥苏伯尔的大得多,他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而奥苏伯尔只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学生的学习。
与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相比较,个人建构理论更强调个人的主动建构与选择。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即生活空间的函数。尽管这一理论注意到了主观知觉的重要作用(如’‘实在的是有影响的”),但仍有一种决定论的倾向。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第二,人的道德行为是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函数,不应该过高估计某种行为的一致性。正如勒温的观点b二f(p,e),p是指人,e是指环境,用通俗的话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四7)
第三,人的道德行为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或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超功利的道德行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利观罢了。
四、新视角:个人预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主要由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决定。也就是说,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谓预期就是对行为的条件、可能性、必要性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后果、意义和代价的想象和评估。如果预期的结果符合个体的利益(原则),那么个体就会采取行动,否则,就不会付诸实施。关于道德行为情景性的试验充分证明了这种预期的存在。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sl(m)利益原则包括获得物质利益,也包括获得精神利益,还包括避免各种伤害。根据个体的价值观,这种利益可以做出各种解释,比如,也许个体认为集体的利益最重要;也许个体认为个人的利益最重要;或者认为精神利益最为重要;或者认为避免受到伤害最为关键。费尔巴哈也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列宁也很赞同这一观点。fsl(rrs)所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个体行为预期的出发点。
影响个体道德行为预期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如下:
1.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个性系统中最隐蔽、最有影响的动力部分,它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价值观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它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虽然不能用来说明个体每一次的行为表现,但个体长期的行为倾向性必定反映了他的价值观。
2.过去的经验。个体在过去的经验中是否经验过类似的或同样的行为情景,对个体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个体倾向于重复使用过去的经验,这和心理学中的定势反应有些相似。过去的经验是个体预期的结果,重复使用这种预期的结果能使得个体不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或评估,从而节约心理能量或空间,去从事其他的心理操作。
3.环境压力的大小。当个体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时,很可能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违心的事,从众现象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是否能克服环境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做,一方面取决于原有的价值观念的性质,如坚定性;另一方面,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构成环境的人的地位、重要性等也影响个体的选择。一般说来,组成环境的那些人物影响力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做出违心的事来。
4.某种行为的重要性如何。某种行为的重要性越大,后果越严重,个体越是倾向于慎重,越是倾向于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遵守使得个体可以避免因此而来的心理负担。而对那些影响很小的事情,可能就很随便地处理了。比如在一般的公共场合,很多人乱丢废纸,就是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做与不做无关大局。假如是在高级的酒店大厅,因为事关个人教养,而且酒店管理严格,搞不好要难堪,相信这种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
5.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准备状态。个体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行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个体没有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是因为个体,"}l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或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或准备状态,比如想救人,却不会游泳;想慷慨解囊,却囊中羞涩等等。
6.需要状态。个体正处于什么样的需要状态,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当个体的需要状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冲突时,个体有可能根据对某种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后果的评估,或者从事道德行为,抑制自己的需要;或者采取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而违反道德规范。
个体的预期过程大致经过3个环节:理解环境;行为预演;后果评估。
理解环境是个人预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个体能否理解所处的环境,明确道德行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做出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这一环节包括觉察所处的物理环境,觉察周围人的表现,对周围人行为动机的推测,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个体只有认识到环境对其道德行为的需要或要求时,才有可能做出道德行为。如果缺乏对环境的理解,尤其是缺乏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很可能就会“麻木不仁”。
在理解环境的基础上,个体将对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事道德行为进行预演,包括对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后果如何的想象。
想象中的后果出现以后,个体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需要状态、外部环境、过去的经验等对后果进行评估,如果个体认为这种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则,那么这种预期就会转化为行动,否则个体就可能会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通过这一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第一,对个人的道德表现不应该有过多的奢望。个人的道德表现体现了个人的利益原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个人行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也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我们应该放弃那种人性本善的传统幻想。
第二,对个人的道德表现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既然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主体,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想法就只能是一种罗曼蒂克的空想。能做到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非法浸占别人的利益,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三,高尚的道德个体的确存在,我们不应抹煞其功绩,也不能贬低其动机。但不能把这样的个体视为应当,视为普遍意义上的合理,更不能把其他的个体视为庸俗、低下。个体的道德表现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片面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尤其是在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个人的利益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的条件下,片面要求提高道德的境界是毫无意义的,很可能会带来虚伪的表演,进一步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堕落。我们是有过这样的历史教训的。
第四,学校道德教育应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杜绝“假、大、空”的道德说教,努力使学生把道德要求看作内在于生活的、必须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高尚的道德楷模可以进人学校,但不能把他们看作标准,而只能看作一种方向、一种希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发地向他们学习、看齐。
篇9
【关键词】幼儿;道德品质;影响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足以证明人才的培养是一件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而幼儿期则是一生中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敏感,好学,模仿能力强,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只有培养好幼儿的道德品质,才能保证幼儿今后活动的正常进行。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能否继续繁荣富强的希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国家,社会的需要。
我认为目前我国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说起,学校,家庭,传媒。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的构成中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幼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应有之义。但是,在学期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幼儿园使用的教材,没有明确提出道德教育这一概念,也没有专门论述道德教育的领域和目标,只是在“社会”这一部分中才见到一些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而且学校把幼儿教育过程简单化,忽视了幼儿德育的长期性,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教幼儿道德道理的时候都是通过讲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通过说教完成,而实际上,幼儿只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却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做到。所以我认为,在强调“以德治国”和大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今天,幼儿教育对道德品质教育的忽视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对幼儿道德教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加强对幼儿道德发展特点和教育方略的研究,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老师,幼儿具有向师性特征,老师的说话方式,待人接物,行为举止都在影响着幼儿,幼儿与老师接触的时间相对又较长,所以不免会模仿老师。因此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向幼儿显露出人性的真善美,引导幼儿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父母是孩童的第一任老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父母作为家庭的主体,在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做好榜样,就拿我的邻居为例,因为父母对待爷爷奶奶的态度十分恶劣,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同样十分恶劣,甚至不准许爷爷奶奶吃饭,说是浪费粮食,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正由于父母行为的不注意,父母道德的缺失导致了孩子没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传媒的影响
在网络,电视盛行的今天,传媒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幼儿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传媒对他们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电视,广告,影视,还有新闻。许多人认为幼儿还小,根本看不懂听不懂,其实不然,许多时候,孩子能够理解影视片中的行为,甚至会模仿学习里面的台词,动作。因为:幼儿道德的发展有赖于认识的发展,而幼儿道德认识水平是比较低的,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这些动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若这些事正面的报道,或是健康的影视作品,宣传的正道思想也就罢了,若有什么不好的给幼儿看去,甚至学习,这回事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控制幼儿接触到的传媒信息,多做一些公益广告,从众多节目中筛选出主流文化思想给他们观看,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的道德品质素养。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现代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必须结合学校,家庭,传媒的特点,建立起合理的联系,互相统一一致,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向,有计划的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幼儿道德品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抓好这一关键时期,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培养好幼儿的道德品质素养,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刘晶波.《滥用奖励: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偏差》(J) 幼儿品德教育专栏 2004 (11)
[2]阮慧琳.《试论幼儿道德教育方略》(J) 黄石理工学院报 2007 (12)
[3]姚丽娜.《浅谈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J) 课外阅读 2011(6)
[4]金蓉玉.《幼儿到的教育关键在于养成—浅谈日常生活中幼儿道德养成教育的实践》 (J) 西部法制报 2010(1)
篇10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我校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规范世人,治理国家,而且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有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根准绳来约束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兴旺,我们的国家将会愈发的飞黄腾达。
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美德”和“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
“缅怀先烈 做有道德的人。”接下来我结合“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善举”七个环节谈谈如何通过课堂开展道德教学。
一、第一个环节:大家一起来高唱《公民道德歌》师生起立,伴随着音乐感受公民道德歌,用歌唱的方式赞颂中国传统美德,弘扬道德精神。
二、第二个环节:看一部短片
我们常说要有道德,那么有道德对我们的社会发展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看看那些先烈有着怎样的品质?通过短片想学生教育革命先烈们的美德,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契机请同学思考一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作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道德方面是否还有那些不足?
三、第三个环节:“诵经典”、“讲一个故事”和“谈感想”
高声诵读经典,讲明经典出处,白话译文、经典含义、现实意义等,让学生明确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伟大传承,不仅是文明的传承,还有中华美德的保驾护航。
道德歌曲平静我们的心灵,英雄事迹触动我们的心灵,经典语录净化我们的心灵,经过这样的静心、洗心、养心、的过程,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让我们一起践行我们的道德感悟,用心收获感动,用情传递感激,用行回报感恩,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四、第五个环节:发善心。
“每个人都有一扇‘道德心门”,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小善小德”,激发着每个人“仰望星空”的渴望,成为人们励志追求的人生新高度。榜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正气实干。勤劳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善良是我们的处事之道。通过这些学习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通过纸张上的文字,记录下心路历程,用文字书写着内心的感受,传递和继承着中华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担当起民族的未来。真心希望华夏民族的每一个人,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如何作为红旗中心校的学生。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做一个孝顺懂感恩的红旗人,
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红旗人,
做一个自信有担当的红旗人。
五、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